第一篇: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八届学术年会-兰州地震研究所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第一号通知
现将第二十九届学术年会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会议时间:2013年10月13日—16日,10月12日报到。二.会议地点:昆明市
三.会议主题: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需求、深化学科交叉融合 四.会议学术活动 1.大会报告(另行通知)2.专题报告(另行通知)
3.学术论文报告讨论会(暂定如下题目及主要内容,实际专题将根据投稿情况具体安排。报告分为口头、展版两种形式)。
(一)综合专题
(1)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Asia Conveners:Wenke Sun, Roberto Sabadini, Feng Zhao, Jinwei Huang, Xiaodong Song This session invites scientists to develop an international forum for integrated views of geophysical problems in Asia, focusing on, but not limited to, tectonics, geodynamics, seismology, geo-electromagnetism, geodesy, crustal deformation, earthquake engineering, and exploration geophysics in Asia also includes all the elements of tectonics in the world, with multiple subduction zones, the most prominent collision zone of Tibet etc.(2)中国大陆深部地球物理探测与SinoProbe 进展
召 集 人:高 锐 王椿镛 张忠杰 魏文博 王良书
主要内容:最近,国家启动了“深部探测技术与实验研究”专项(英文简写SinoProbe)。该专项(2008~2012年)总体任务是:为全面开展我国地壳探测工程做好关键技术准备,解决关键探测技术难点与核心技术集成,形成对固体地球层圈立体探测技术体系;在不同自然景观、复杂矿集区、含油气盆地深层、重大地质灾害区等关键地带进行试验、示范,形成若干深部探测实验基地;解决急迫的重大地质科学难题,部署实验任务;实现深部数据融合与共享,建立深部数据管理系统;积聚、培养优秀人才,形成若干技术体系的研究团队。本专题汇集专项实施以来取得的部分成果。
(3)芦山地震
召 集 人:熊 熊 刘 杰 吴建平郑 勇
主要内容:研究芦山地震的震源性质、发震构造、地震应力场、发震机理以及与汶川地震的关系等。主要包括以下主要内容:① 芦山地震和余震序列的震源位置、性质和破裂过程分析; ② 芦山地震的同震、震后效应、强地面震动及地震应力触发等相关研究;③芦山地震震源区地下结构和发震构造研究;④ 芦山地震与汶川地震的关系,以及龙门山断裂带的孕震动力学背景和危险性分析研究。
(4)流体包裹体与油气成藏金属成矿预测 召 集 人:欧光习杜建国 陶士振
主要内容:在油气成藏金属成矿研究中,流体包裹体被喻为微型“古油藏”和成矿流体样品。通过流体包裹体研究,可以揭示成藏成矿流体的成分、性质、来源和成藏成矿温度、时间(绝对或相对时间)等地质地球化学信息。本专题将交流和展示近年来我国流体包裹体在地质研究各相关领域,包括构造变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成矿过程、成岩成烃与油气成藏过程等,最新科研成果,探讨我国流体包裹体在油气成藏金属成矿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二)地球物理场理论及应用
(5)古地磁学与全球变化
召 集 人:杨振宇
黄宝春
刘青松
潘永信
主要内容:① 古地磁学与地壳运动和动力学;② 岩石磁学、环境磁学与环境变化;③古地球磁场形态学与地球内部动力学;④ 生物地磁学研究新进展。(6)地球电磁法研究和应用
召 集 人:王绪本 汤 吉 胡祥云 黄清华
主要内容:地球电磁方法研究与应用:地球电磁方法应用十分广泛,新理论、新方法和新应用成果也不断涌现。研究成果涉及到以下方面:① 地球电磁法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研究;② 油气、地热和地下水、金属矿、环境和工程等电磁勘查研究;③ 地壳、地幔电性结构探测和地震、火山预测研究;④ 岩石电性和水含量等实验研究;⑤ 地球圈层结构及相互间电磁耦合关系的研究;⑥ 其它领域和交叉学科的相关研究等。
(三)地球动力学
(7)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
召 集 人:石耀霖 蔡永恩
主要内容:本专题旨在交流和讨论利用地球物理学、岩石力学和数值模拟等方法研究地球内部动力学问题的最新进展。今年本专题特别关注有关四川4月20日冕宁7级地震的成因及其与2008年汶川8级地震的关系以及我国西南大地震动力学机制问题。
(8)大陆动力学
召 集 人:李惠民 张忠杰 吴建平
主要内容:有关地球深部状态、岩石圈深层与浅层结构和构造、岩石圈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各项异性,地球深部的圈层耦合及岩石圈深部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与深层过程等。
(9)岩石圈结构探测与研究
召 集 人:丁志峰
王夫运
艾印双
主要内容:中国大陆由于受到印度板块、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等的强烈挤压作用,现代构造运动十分活跃,是全球大陆内部地震活动最为强烈的地区。通过开展地震台阵观测、多种地球物理方法等的综合探测,研究和探讨地球深部结构、强震孕育的深部构造环境、大陆内部不同块体间的深部接触关系及其相互作用的动力过程。
(四)地震学
(10)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
召 集 人:万永革
陈棋福
周仕勇
主要内容: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这一常规专题主要设计如下几方面的研究:① 地震学新理论、新方法;② 地震活动研究,地震危险性预测研究,断层间或地震间相互作用及其数值模拟,诱发地震研究;③ 地震观测、定位,震源参数反演及震源破裂过程研究;④ 地震孕育背景及发震构造研究;⑤ 地震学方法探测地球内部构造,地震学方法研究区域或全球地球动力学问题。尤其欢迎涉及上述研究的新进展参与专题交流。
(11)大陆内部深浅构造关系与地震构造研究
召 集 人:徐锡伟 丁志峰 王庆良 李有利
主要内容:中国大陆地处多板块相互作用的交接地带,新构造运动和现今地壳变形强烈,且具有明显的分区构造变形特征、深浅构造关系、区域地震构造模型、长期滑动习性、地表破裂型地震复发模型和震间、同震破裂行为和地球物理异常表现。本专题主要通过地质与地球物理的综合研究,讨论中国大陆不同活动构造省深浅构造关系、地震构造模型、现今地壳运动表现和运动状态、地震破裂过程及其相关灾害分布特征,深入理解地震孕育发生机理。
(12)与自然和人为活动相关的4D地震学
召 集 人:王宝善 王小牧 葛洪魁
主要内容:在地震等构造活动和石油开采等人为活动的作用下,地球内部介质持续发生变化。时延(4D)地震学为研究地下介质微弱的变化提供了有效的手段。近年来,4D地震学在天然地震、石油和煤炭等工业界分别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为促进不同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我们欢迎利用各种地震学方法研究地球内部介质变化的研究和在个不同领域应用研究的投稿。
(13)计算地震学
召 集 人:陈晓非
周红
张海明
王彦宾
主要内容:地震波是地球介质受到地震或其它力学扰动所产生的弹性波。地震波理论是定量描述地震波激发和传播过程的理论。不仅可由地球介质模型和震源模型,通过求解弹性动力学基本方程来预测地震波场的传播;也可以从观测到地震波场利用弹性动力学方程的解,并借助适当的数学推断策略来反推出地球介质模型或震源模型。前者在地震学中被称为地震波的正问题,后者被称为地震波反问题。显然地震波的正问题是反问题的基础。计算地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地震波的正问题,它是地震学的核心基础之一。
(14)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方法研究介质速度结构及其变化
召 集 人:姚华建 王宝善 郑 勇 李红谊
主要内容:背景噪声成像目前已成为研究地下结构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密集台阵地区,噪声成像可以获得高分辨率的地壳横波速度结构及各向异性,进而可以更好地约束地下介质的形变状态。此外,背景噪声互相关尾波及地震尾波的干涉方法现已被广泛用于监测地下介质的速度变化,如大地震发生前后。本专题欢迎与背景噪声及尾波干涉方法研究介质结构及其变化方面的研究投稿,也欢迎其它与背景噪声相关的研究投稿,如用噪声提高地震定位精度、噪声互相关恢复体波信号及噪声源的定位等。
(15)深部高压结构、过程以及地球物理响应 召 集 人:符力耘
何昌荣
张敏强
主要内容:深部高压结构及过程是地球动力学、地震学、超深资源勘探等学科的核心科学问题,地球物理观测资料直接或间接携带深部高压及其变化的信息。然而,深部高压结构及过程的地球物理响应机制异常复杂,呈现尺度化和非线性特征,是国际地球物理界许多学科的研究前沿问题。主要进展包括:① 预压地球物理响应理论及岩石静态与动态应力相关性;② 高压结构应力集中与破裂失稳的地球物理实验和野外观测发现;③ 多尺度地球物理资料联合反演深部压力变化。这一多学科综合专题欢迎地球动力学、地震学、超深资源勘探等领域相关研究成果投稿。
(五)自然灾害
(16)汶川地震研究回顾
召 集 人:徐锡伟 王绪本 梁春涛
主要内容:2013年是汶川地震发生5周年。据“汶川地震研究”网站(www.xiexiebang.com,在线正确填写参会信息,注册参会。
十一.食 宿 食宿费自理
1. 住 宿: ① 云安会都大酒店
地址: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石安公路(碧鸡路)马街路口
电话: 0871-68171666 ②
房间标准:
A.标准间: 320元/间·天 B.豪华标准间: 400元/间·天
注:注册并缴纳注册费的代表按会议房价入住;
未提前缴纳注册费的代表将按照酒店挂牌价入住。
2.餐 费 与会代表随行人员就餐缴纳800元/人(不参加会议)。
十二.展览会及产品介绍会
年会期间为各单位、厂商提供条件,展示、介绍产品及技术成果,包括各类地球物理及相关仪器设备、计算机软件、方法、技术成果等。收费标准:
1.展板 0.9m×1.2m 收费 1200元/幅 2.展台 2m×2m 收费 3800元/个 3.专场产品介绍会、技术报告会(一次20分钟)收费 1800元/20分钟 4.代发广告材料,产品目录(一件为500份/套)收费 1000元/套
参展单位将展品、展版(图片、文字)于9月29日前送(寄快件托运)到昆明市西山区石安公路(碧鸡路)马街路口 云安会都大酒店 尹以汉收,邮政编码:650100,或由代表提前于10月10日前送到会场,以便布置展厅。联系电话:010-82998257。
参展费用请在9月10日前汇到或寄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帐号及地址见“十四.付费办法”,联系电话:010-82998257 68729347。
十三.会后野外地质考察(注册参会人员)
1.石林、九乡、世博园二日地质考察 800元/人
2.大理、丽江四日地质考察 1620元/人 3.丽江、香格里拉四日地质考察 2100元/人
考察线路咨询电话:010-52882393 十四.付费办法
1.每篇论文评审费单页300元,两页500元,三页至四页700元。请于6月20日前邮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未按时缴纳评审费的文章年刊不予录用);
2.注册费(会议费),展台、展板费等请于9月10日前邮汇或信汇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银行汇款:
帐 户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帐 号 ***4432 开 户 行 工商行北京海淀紫竹院支行 邮局汇款:
收 款 人: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邮寄地址: 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学院南路5号 邮政编码: 100081 联系电话: 010-68729347 传 真: 010-68460283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013年5月13日 附:
第二十九届年会论文稿件要求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每年召开一届学术年会。对投给年会的学术论文,经评审后汇集在《年刊》中,正式出版,公开发行。《年刊》2002年签约进入中国学术期刊社(电子版)数据库的检索系统。第二十八届年会起将发行《年刊》电子版,并将从口头报告或展板报告中择优推荐至学会的正式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Applied Geophysics》发表。
一. 原 则
1.提交的论文应符合本届年会所设专题的内容,且必须是尚未公开发表的新成果,重点阐述自己的主要成果。
2.论文格式需基于标准WORD模板(电子版由学会网站随后公布),可含图件及公式,页数 不多于4页。
不使用标准模板的论文一律不录用(具体要求见“三.格式”)。
3.为便于交流,计划在学会网站刊登相应论文的英文摘要,因此,欢迎同时提交英文摘要(格式见英文电子模板)。
4.提交方式:学会网站在线投稿(1)登录学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
(2)点击网站首页的“会员服务”中的“网站用户注册”;(3)注册成功后,在“学术交流”中登录,即可在线投稿。
注:只能在线投稿,不接受其他方式投递。一篇稿件只能投一个专题,不能一文多投。5.每篇论文交评审费:单页300元,两页500元,三页至四页700元。请于6月20日前邮至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未按时缴纳评审费的文章年刊不予录用);
不论文章是否被录用,都要缴纳评审费。
论文稿件接收截止日期:2013年6月20日。汇款截止日期同论文稿件接收截止日期,以汇出邮戳为准,超过规定时间和未交评审费的文章《年刊》不予刊登。
二. 内 容
1.文章要求具体、明确、严谨。应有实质性内容。简要说明研究意义、方法、资料和结果。如系应用研究附应用实例。不做自我评价,免掉致谢词句。文责自负。
2.物理量用法定计量单位。文中的数学符号尽量压缩。数学公式不做详细推导。对公式中的每一个数学符号都应给予说明,在不影响表达含义的前提下,尽量简化公式,对矩阵与向量应标清(向量标“黑斜”,张量标“黑正”)。可以包含图件。
3.关于课题的资助单位问题,需注明者,请在正文的最后一句话(参考文献之前)写上“本研究由……资助”的字样。《年刊》仅及时地发表课题的简要部分,完整的学术论文可在他刊发表。
三. 格 式
请根据在线投稿网站提供的模板准备摘要。1.中文题目;换行
2.中文作者姓名(多单位作者,在姓名右上角加序号),指定一个联系人,并在联系 人姓名右上角用*标注;换行
3.所有作者的单位,市(或县),邮政编码;换行 4.空一行(前1,2,3项共占三行)
5.正文从第五行开始,第一层次的序号用“1.”,“2.”,“3.”……(每个标题占一行); 第二层次的序号用“⑴”“⑵”“⑶”……(每个标题占一行);
第三层次的序号用“①”,“②”,“③”……(不单独占行,序号后接正文)。正文为五号宋体
6.参考文献(限2-4篇公开出版物);换行。若为期刊,依次为:第一作者(多作者加“等”或et.al.),论文名,期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若为《年刊》或文集,依次为:编、著者,书名,出版社名称,年,起止页码。参考文献包括在正文之内。
四. 稿件处理
1.经评审后被采纳的论文将编入《年刊》正式出版,并安排在年会上作口头报告或展板报告。会后将从口头报告或展板报告中择优推荐至学会的正式学术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球物理学进展》、《Applied Geophysics》发表。
2.编委会对来稿将根据版面的要求,在正式刊出前做进一步的技术性删改或文字上的处理。论文在《年刊》中刊登的次序依内容相近安排,不涉及对论文质量的评价。一律不退稿件及评审费。
3.截止日期后,请勿投寄稿件。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2013年5月 13日
第二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遭遇破坏性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1类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2005年4月22日
1总则
1.1为保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完成自救工作和国家赋予的震情跟踪和地震应急工作,结合研究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
2应急体系框架、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研究所所在区域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由研究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见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指挥部)全面指挥应急工作。
2.2 成立以主管科技发展部工作的所领导为组长,主管服务中心工作的所领导为副组长,科技发展部负责人为执行指挥,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副执行指挥的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研究所遭遇突发破坏性地震时,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在所应急委(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地震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实施紧急应对工作。如同时涉及多类灾害应急,其他类别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所应急委(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协助完成本预案任务。
2.3 在应对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科技发展部为应急第一主责部门;后勤服务中心为第二主责部门;后勤服务中心的车队、物资供应库、医务室,计划财务部财务室为保障部门;机关其余部门、各研究室(观象台)为配合部门;流动重力组以及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应急工作队现场地震观测组、地磁组和灾害评估队员为应急专门队伍。
2.4 所科技发展部负责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的运行,并负责协调研究所震情监测跟踪工作;
2.5 所服务中心负责协调研究所办公楼、车辆和通讯方面的维护和应急抢修工作和医疗救护工作;同时负责车辆调度、物资装备和医 1 药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2.6 所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关各部门应急工作,并负责所指挥部的运行;
2.7 计划财务部负责应急工作期间的财务工作;财务室应及时提供必要资金。
2.8 人才资源部和离退休办公室负责协调应急救援时的人员信息汇集和组织工作;
2.9 党群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宣传沟通工作。
2.10 研究所在遭遇破坏性地震侵袭时,指挥部和应急指挥小组的应急办公地点将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在相对安全的临时地点。具体通讯方式也将视当时通讯条件确定。
3应急级别的确定
3.1 破坏性地震:北京地区强烈有感,部分质量较差房屋倒塌;大面积建筑物遭到破坏;部分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出现公共通讯短时间中断、供电短时间中断;部分道路交通设施受到破坏;出现人员伤亡。
3.2 严重破坏性地震:北京地区强烈有感,生命线工程遭到系统破坏,出现公共通讯长时间中断、供电长时间中断;道路交通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人员大量伤亡。
3.3 灾难性地震:在北京市城区发生ML7.0以上地震,地球物理研究所各项功能遭到彻底破坏。
4应急工作的预警机制
4.1 研究所应该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以便及时获取上级部门关于地震 震情的通知或文件。
4.2 根据长、中、短临时间尺度的震情预测意见,所应急委员会应组织全所人员做好相应的救援物资储备工作、各个关键岗位人员值班。特别是制定人员安全工作、设备安全运行、关键部位防火和防盗等安全措施。并在布置工作后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预警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5信息报告制度
5.1 在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研究所内部报告制度按照2004年9月发布的“关于震情、灾情、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上报制度的通知”(震球发[2004]145号文)规定(附件1)执行。
5.2由所指挥部(或所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以下同)指定的部门或人员主动将研究所得到的震情和灾情信息上报主管部门。指定人员在上报震情和灾情信息的同时,应及时将中国地震局的应急工作指示转达给指挥应急工作的研究所领导。
6公众沟通机制
6.1 研究所所在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直至灾难性地震后,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研究的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人员负有向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供抗震救援技术支持的责任。
6.2 在发生不同程度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安排和布置,研究所可通过互联网、热线电话、宣传板报和宣传品等方式建立防震减灾 知识的公众沟通机制。向公众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协助政府稳定社会局势。为当地居民自救提供科技知识。同时做好震情监测预报工作的保密工作,避免向社会扩散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定的信息。突发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7.1 在京的所指挥部和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完成自救行动后,应采取各种方式尽快赶到研究所指挥和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因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应及时告知所指挥部负责人或其他主要成员。
7.2 启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预案》。7.3 发生地震时,在研究所办公楼和观象台的震情值班人员、保卫值班人员、服务中心值班人员、研究生和单身宿舍职工应立即组成抢险救援队伍。救援队伍应首先完成自救,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通过移动电话向所指挥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汇报研究所(和观象台)遭受破坏情况。如移动电话系统遭受破坏,则应指定人员选择可能的交通工具进行信息传递。
7.4 各部门应与保卫部门联合,在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的领导下,重点加强存放现金、贵重仪器、财务和人员档案等重要地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必要时采取妥善措施将重要物品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点。7.5 在所指挥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尚未赶到研究所的情况下,抢险救援队伍基础设施抢修负责人为服务中心值班人员;震情速报工作负责 4 人为北京数字地震台网值班人员。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的应急工作由带班台长负责。
7.6 所指挥部到位后,应立即组织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和研究所现场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和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的恢复工作,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统计研究所地震监测设施、基础办公设施和在所人员损失情况,并立即上报中国地震局,同时向中国地震局请示开展震情应急工作的意见。
7.7 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研究所拥有的全部车辆、物资立即征用为应急专用品,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为研究所救援工作以外目的使用研究所车辆和储备物资。应急车辆和物资由所应急委员会负责调配,在指挥部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由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调配(如上述负责人不能到位,则由具体车辆和物资管理人员根据应急工作需要予以调配)。震情应急工作期间的车辆和物资使用情况,应由服务中心建立记录本予以记录,以方便掌握应急资源情况。车辆物资的使用,应优先考虑恢复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抢救研究所人员。突发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8.1 具体程序基本参见7 8.2 采取措施,尽可能恢复研究所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并在条件许可时,尽快启动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预案》
9
突发灾难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9.1 所指挥部应对研究所各方面损失进行统计,对监测预报能力进行评估,并将统计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同时应与中国地震局保持联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中国地震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9.2 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完成自救后,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救援队伍进行灾后研究所台网的地震监测功能的恢复工作。或配合救援队伍中的地震监测人员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
9.3 研究所人员应该在救援指挥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各项工作。后勤服务部门人员应该配合救援队伍尽快恢复研究所监测预报关键设施的供电和通讯功能。
9.4 研究所应尽可能安排人员,利用尚具备监测能力的台网、台网中心设施投入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工作。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条件保障
10.1 北京数字地震台网、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等负责北京地区地震监测的部门和研究所服务中心在制定本部门综合应急预案时,应包含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工作预案,在预案中应明确岗位责任制。10.2 如接到短临阶段震情通报,各部门应制定务实有效的地震短临阶段应急预案。
10.3 各关键部门应备有无线对讲机,以及进行一个星期工作的电池(或保证充电时无线对讲机的电池处于已经充电状态,并准备备份电 池);应配备手电筒、电池和充电式应急灯(保持充电状态);应该经常检查地震监测设备使用的蓄电瓶,并保持满负荷充电状态。10.4 各相关部门应当对各种抢修工具造册,经常检修;按照规定位置存放,易于应急救援时使用。
10.5 如已经得到明确的短临阶段震情通报,研究所服务中心应储存必要的方便食品和瓶装饮用水;车队应在保证防火安全的前提下,储存一定数量的备用汽油。破性坏地震应急工作的总结与奖惩机制
11.1 确定本预案结束的程序,参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对预案》。
11.2 研究所将对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的应急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视检查结果对有关部门或人员予以通报表扬或批评。
11.3 对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表现良好的部门与个人,研究所将依据具体事迹予以提前晋级、低职高聘、颁发一次性奖金等奖励,并颁发地震应急工作先进个人奖励证书。
11.4 对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表现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地震应急工作期间值班人员出现脱岗,研究所将采取扣发津贴、行政或业务降职(或解职),解除聘任合同直至开除公职等处罚措施。
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流程图
12.1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示意图
中国地震局所应急委员会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如果需要其他事件第一主责部门第二主责部门应急指挥小组科技发展部服务中心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应急专门队伍配合部门保障部门具体执行应急预案人员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示意图
12.2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示意图
建立预警机制通讯渠道畅通救援物资储备关键岗位人员值班防火和防盗条件保障检查和落实突发地震灾害事件时措施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灾难性地震地震现场应急专门队伍待命启动应急指挥部信息报告所指挥部指定的部门或人员中国地震局办公室88015375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三级应急处置程序 见本预案8 9 10 公众沟通机制总结与奖惩应急预案执行流程示意图
第三篇: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学术大会纪要-中国地球物理学会(推荐)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联合学术大会纪要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
一.会议概况 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首次联合举办的学术大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26届学术年会、中国地震学会第十三次学术大会)于2010年10月17日至20日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
本次联合学术大会实际与会人员830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9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年刊“中国地球物理2010”上收录了815篇论文摘要。来自内地、台湾的学者和美国、日本等专家共461人在大会上做了学术报告。
10月17日上午在宁波举行了大会开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院士主持。中国地震学会理事长张国民代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和中国地震学会致词,联合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介绍了学术组织工作情况。开幕式后进行了第一阶段的大会报告,由陈颙院士主持。朱日祥院士(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作了“华南大陆再造”的报告;詹仕凡(中国石油东方地球物理勘探公司)作了“石油物探装备技术进展与发展方向”的报告。石耀霖院士主持了第二阶段的大会报告。黄金莉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作了“中国大陆及重点地区多尺度地震层析成像及其构造意义”的报告;张铁龙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作了“金星空间磁场探测研究进展” 的报告;2010顾功叙奖候选人吴功建研究员(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也到会作了的“岩石圈地球物理综合研究——我的科技人生”的大会报告。
下午,分两个会场继续进行大会报告,分别由倪四道教授和黄清华教授主持。石耀霖院士作了“中国应力场反演和冲绳海槽边界的力学性质” 的报告;滕吉文院士作了“地壳内部第二深度空间(500~2000m)金属矿产资源形成与聚集的深层过程和动力学响应”的报告;陆建勋院士作了“极低频探地工程简介”的报告;万卫星研究员作了“电离层与大气层耦合研究”的报告;陈永顺教授作了“青藏高原地震大地构造学研究进展:北京大学流动地震台阵观测”报告;陈会忠研究员作了“地球物理信息技术的进展”的报告;何展翔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作了“电磁勘探技术的发展机遇与挑战”的报告;王琪研究员作了“汶川地震形变研究”的报告。
同时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候选人杜启振、吴小平、闫智慧、周红和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候选人李永华、常利军、郝春月也分别作了学术报告。
10月17日晚召开了理事扩大会议,70多人到会。会议由陈颙理事长主持。会议审议和通过了郭建秘书长作的工作报告;讨论并鼓掌通过了2010 顾功叙“地球物理科技发展奖”获奖人名单;审议和鼓掌通过了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到会理事就学会尤其是学术年会的组织工作发表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会场气氛活跃,体现了本届理事会民主、积极、务实的工作作风。理事会后召开了《中国地球物理学科史研究》项目讨论会。
10月18日晚召开了《地球物理学报》编委会会议。主编刘光鼎院士主持了会议,编辑部主任、专职副主编刘少华编审做了2009-2010工作汇报。《地球物理学报》在过去的一年里继续注重学术质量,密切关注和追踪我国地球物理学及相关领域的重大研究成果和前沿课题,刊登了代表当前中国地球物理学研究先进水平的创新性成果。为适应学科快速发展的需要,2009年改为月刊,增加载文量,发表论文355篇,共3178页。学报在保证学术质量、提高信息量的同时,继续提高编辑质量,印刷质量,保持精品期刊的地位。上一,继续完善了学报的数字化建设,进行了系统升级,使在线投稿、在线审稿、网上查询等的操作更加便捷。电子网刊与纸介质同步发行,去年还将部分过刊上传到网上,现刊和过刊均可以免费全文下载,进一步扩大了刊物的知名度,提高了实效性。《学报》在国内外检索系统中的文献计量指标稳中有升,2009年在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的《中国科技论文与引文分析数据库中》影响因子为2.295,总引频次3556,排名全国第4;2009年在SCI-E中的影响因子为0.844,总引频次1578。鉴于学报的成绩,学报在历届的科技期刊评比中均能获奖,最值得一提的是2009年获得了中国期刊学会和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颁发的“新中国60年有影响力的期刊”称号。刘少华主任在汇报学报成绩的同时,也指出了学报的不足和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比方说学报虽然是国内最好的期刊,被SCI收录,但真正的国际影响力并不很高。与会编委首先肯定了学报一年来的工作,并为学报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一些战略性建议,如,要使学报真正国际化,就要发展英文版,我们可以扩展为亚洲地球物理学期刊等等。学报编委和编辑部全体工作人员感谢作者、审者和读者多年来对刊物的支持,并将继续努力办好学报。
19日晚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秘书处组织到会的副秘书长和地方学会的代表举行座谈,交流办会经验,就发挥各自的作用,加强网站建设、实现科普资源共享、开展技术培训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商定2011年全国秘书长联席会的地点为辽宁。
大会期间,在11个会场进行了28个专题的学术交流会,其中包括一个国际专题。
通过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和交流,各专题推荐出优秀学生论文奖候选人43名,最后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28位青年学生获本次联合学术大会的学生优秀论文奖。他们是:郭颖星、姜兆霞、郑连弟、崔月菊、李佳蔚、张毅、李文辉、王洪亮、孙玉军、景惠敏、阮小敏、曾祥方、刘博研、周青云、王锐、宋国杰、张晨、张晶玉、徐振平、王美霞、武银婷、周楠楠、陈巍、冯伟、赵斌、陈端新、黄兴辉、刘鸿。
按照《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办法》,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评选工作委员会对第一轮评选出的12位有效候选人的申请和推荐材料进行了严肃认真的评审,经过无记名投票,最后遴选出5位申请人作为第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学技术奖获奖者,他们是:王志、冯晅、李春峰、李红谊、罗银河。
联合学术大会于10月20日闭幕。闭幕式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主持。联合学术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做了大会总结报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下届年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倪四道教授介绍了第27届年会工作在改进会场条件、加强年会学术活动的国际化以及鼓励学科交叉等方面工作的基本思路。
闭幕式上,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黄清华教授宣布了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和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同时还宣布了第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获奖者名单。刘光鼎院士、陈颙院士、姚振兴院士以及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副理事长王小牧和中国地震学会常务理事刘启元研究员为4位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3位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人以及5位第一届刘光鼎地球物理青年科技奖获奖者颁发了奖金和证书,为28位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颁发了证书并合影留念。
二.联合学术大会学术交流情况
(一)本次联合学术大会采用在按学科分类的大类专题下公开征集专题的固定、动态相结合的专题设置方式,在11个相对固定的大类专题下设置了29个专题,最终有28个专题被安排在11个会场进行学术交流。专题设置如下: 1.Advances in the Geophysics of East Asia; 2.地震与流体——流体在地震孕育中的作用与地震对地下流体迁移的影响;3.汶川地震发震构造研究;4.汶川地震工程震害机理研究;5.地下电性结构与地热和流体分布关系;6.古地磁学、磁性地层学与环境磁学;7.地球流体与成矿成藏、地震孕育及预测;8.地热与油气;9.地球内部结构及其动力学;10.岩石圈结构及大陆动力学;11.地震学与地震构造学;12.计算地震学研究进展;13.地球介质各向异性;14.大地震预报技术与方法研究;15.中国巨灾综合预测与环境变异;16.信息技术与地球物理;17.地球物理仪器与观测技术;18.油气田与煤田地球物理勘探;19.储层地球物理;20.油气电磁勘探;21.地质调查与矿产勘查地球物理;22.地震波传播与成像探查;23.工程、环境、矿山与城市地球物理;24.空间大地测量、地壳运动与天文地球动力学;25.地球重力场变化与此同时地学应用;26.大地测量与防震减灾;27.地磁与高空物理;28.海洋地球物理学;29.主动震源探测。
(二)学术成果
本届联合学术大会展示了许多高水平的科研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学术观点,突显了新技术手段对地球物理研究的重要性。由于内容太多,按照科技成果、新的学术观点、新的学科生长点顺序在各专题讨论会纪要中给出,详细内容见各专题讨论会纪要(将在学会网站和2010-2011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1.在本届联合学术大的学术交流和讨论中有以下的特点:
(1)采用了在相对固定的大类专题下结合动态征集专题的方式来设置专题,为更多有志于参与专题召集者提供了可能。同时,为了进一步提升到会交流的学术报告水平,增设了专题邀请报告,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2)首次设立了全英文的国际专题,该专题大部分参会代表来自我国台湾地区和美、日等国家,会场讨论气氛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在推动国际交流方面向前迈出了一步。
(3)各个专题均有新的学术观点和新的应用成果,涉及领域比历届更广,尤其是在地震研究方面的交流广度和深度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⒉ 通过本届联合学术大会还看到以下不足或需要进一步发展的地方:(1)在专题设置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包括邀请一些前沿领域的专题,对征集到的相近专题适当整合、优化等。
(2)适当规范专题邀请报告的设置,使其更好地发挥提高学术报告质量的作用。
三.联合学术大会的特点和对今后会议组织工作的建议
(一)今年会议的特点:
首次提前在网上发布了会议指南及各专题报告安排,便于报告人安排参会行程;中青年地球物理学家,特别是青年学生已经成为会议的主体,工作在各前沿领域;会议注册人数、报告数、学生报告数均创历届新高,实际到会报告率已达到会议指南的85%,但是仍然有部分专题报告人缺席比率较高。
(二)对年会组织工作的建议
今年联合学术大会反映相对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建议:
(1)鼓励学科交叉与融合,进一步整合、优化专题的设置。
(2)进一步加强年会的国际学术交流,提升我国地球物理学会年会的国际影响力。(3)如何进一步提高论文质量、到会报告比率及交流效果等。
(4)加快年会的网络化进程,实现在线投稿、审稿及报告日程安排等;逐步推动展板报告。
(5)会场设施及配套服务等需进一步改善,部分会场偏小,影响了学术交流的效果,建议逐步考虑在会议中心办会的可行性。
四.致谢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首次由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在没有任何地方单位协办的条件下承办。会务组以及近20名北京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学生志愿者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衷心感谢多年来热心服务而精于专业的专题召集人。高水平的召集人队伍是学术会议成功的关键,感谢他们对学术大会的热情关怀与一贯支持,使会议的学术水平稳步提高,影响逐年扩大。
附1:2010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获奖人名单
按照傅承义青年科技奖评定规则,以下 4位同志荣获2010年傅承义青年科技奖:
(按拼音排序)杜启振、吴小平、闫智慧、周红
附2: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
按照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评定规则,以下 3位同志荣获第七届李善邦青年优秀地震科技论文奖:
(按拼音排序)常利军、郝春月、李永华
附3: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获奖人名单
通过各专题学术研讨会的讨论和交流,推荐出学生优秀论文奖候选人43人,经学术委员会审议评定,有28位同志荣获本次联合学术大会学生优秀论文奖,名单如下:(按专题排序)
专题五:郭颖星;
专题六:姜兆霞、郑连弟; 专题七:崔月菊;
专题八:李佳蔚、张毅; 专题九:李文辉、王洪亮、孙玉军、景惠敏; 专题十:阮小敏; 专题十一:曾祥方、刘博研、周青云、王锐; 专题十二:宋国杰; 专题十六:张晨;
专题十八:张晶玉;
专题二十:徐振平;
专题二十二:王美霞、武银婷;专题二十三:周楠楠;
专题二十四:陈巍; 专题二十五:冯伟;
专题二十六:赵斌; 专题二十八:陈端新、黄兴辉、刘鸿。
各专题总结将在学会网站(www.xiexiebang.com)和2010-2011年《会讯》上陆续刊登)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中国地震学会2010联合学术大会组织委员会)
第四篇: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小组事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小组事迹
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小组成立于2001年11月14日昆仑山口西8.1级地震的地震监测现场。在那次强烈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杨建思研究员立即率领五名北京数字地震台网的科技人员带着57件、近千公斤的流动地震观测设备,乘飞机前往地震现场。此后5个月中,在杨建思研究员的带领下,黄媛、徐志强、袁松湧等青年科技人员奋战在海拔3200米至5000米的地震观测现场,监测沿着东昆仑断裂带近400公里长范围内的余震活动。此后,以昆仑台阵青年地震科技工作者组成的地震尖兵小组先后出现在新疆伽师-巴楚地震、内蒙古东乌珠穆沁旗地震、甘肃民乐-山丹地震、山西临汾地震、河北文安地震、新疆于田地震的震情监测现场,参加了2005年巴基斯坦地震的国际救援,远赴南极参加长城站的科学考察。自2004年起,该台阵的科技人员开始在副所长欧阳飚研究员和杨建思研究员的领导下,投入到总投资超过一亿元人民币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分项工程“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建设任务中。继承了昆仑台阵不畏艰苦无私奉献精神的青年科技人员,又组成了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建设组。至2007年底,备受国际同行关注的600套科学观测设备和200套地震现场应急观测设备组成的中国地震科学探测台阵建成,在通过项目验收的同时,这些设备立即布置在973项目“活动地块边界带的动力过程与强震预测”四川西部实验场、国家重大基础性项目“华北地壳上地幔精细结构探查”在华北的实验场,以及河北文安地震现场监测中。
2008年5月12日,是青年一代地震工作者终生难忘的日子。8.0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科学探测台阵组在杨建思副所长带领下,立即驱车前往四川地震现场,在最快的时间内沿着300公里断裂带架设起流动地震台阵,为地震后余震趋势判断和多种数字化新地震参数的产出提供了数据保障。此后,随着龙门山断裂北端震情形势的严峻,小组成员在葛洪魁研究员带领下开辟了第二监测现场,在陕西宁强一带架设了流动台阵和主动震源探测实验场。徐志强、袁松湧、常利军、王宝善、李永华、郑钰、潘家铁、杨微等一批不到35岁的台阵建设小组成员,冒着滚石滑坡的危险,穿行于地震带,确保流动地震台阵正常运行至今。
二、多学科优秀青年人才组成台阵组
以青年科技骨干为主承担的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分项工程“科学探测台阵系统”建设任务包括:(1)工程总体设计;(2)流动观测地震仪选型和采购;(3)观测单元监控管理系统设计和采购;(4)可控震源系统设计和采购;(5)流动观测技术保障系统设计和采购;(6)流动观测数据中心系统设计和建设;(7)流动观测实验场设计和建设。为实现工程设计和完成实施任务,台阵组吸收了地震学、地球内部物理学、现代通信技术和IT技术等多个学科的青年专业人员参与。这些青年科技骨干中,有熟悉地震通信技术的徐志强工程师;有熟悉数据库管理编制和地震数据管理的姚志祥硕士;熟悉地震装备组网技术的袁松涌工程师;有利用台阵技术和观测资料发表了多篇SCI收录论文并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日本和美国工作过的地球物理学博士王宝善,也有利用噪声数据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在中国——意大利联合培养博士房立华。
袁松湧工程师等青年技术人员在仪器检测阶段,把测试地点选择了具有良好观测环境的研究所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山洞观测室。为确保检测数据准确无误,还采取背靠背方式,请地震预测研究所仪器研制部门使用通过国家验收的测试仪器再次对仪器主要技术指标进行了复核测试。由于此次中标的设备供应商在“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中负责供应大量设备,国外仪器厂商的生产能力也因订单巨大而接近饱和,因此在样机检测过程中,多次因厂商没有达到合同要求而出现争议。在解决争议过程中,青年科技骨干严格按照合同向厂家提出解决问题的要求,据理力争,坚决不接收存在问题的设备;在争议过程中坚持以可存档的公文形式进行沟通,以备追寻和确定双方责任;在问题解决之前坚决不支付合同款项,确保了设备性能和质量。
台阵组在建设过程中注意培养复合型和学科交叉型人才。实施小组专门邀请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专家到研究所讲课,介绍地震仪器的原理和维护运行经验。项目鼓励参加仪器检测的技术人员攻读研究生学位课程,系统学习和掌握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地震学基本理论和提高外语的听说读写能力。项目在执行过程中,还创造条件让台阵组的人员参加赴巴基斯坦地震应急观测工作,在实践中积累地震仪器在各种恶劣环境下正常使用的经验。这些经验在仪器系统集成、电源和包装箱选型以及大批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检测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三、汶川地震和昆仑地震观测彰显了青年地震学者的奉献精神
地震科学探测台阵组在512汶川8.0级地震当天就驱车前往地震现场,并在中国地震局的统一领导组织下在四川省地震局成立了临时中心。年轻地震工作者在接到出发通知后,没有提出任何困难,虽然所领导心里清清楚楚地知道,徐志强工程师刚刚得到一个可爱的小宝贝,爱人和婴儿需要照顾;王宝善博士已经安排了赴国外工作的日程;杨勇、王未来正在准备答辩论文;黄媛的爱人经常出差要自己照顾上托儿所的小孩子;还有一些同志正在准备博士入学面试;一位来所的博士后还没有办理正式管理,就直接搭上了前往地震现场的仪器车。但是灾区人民的安危高于一切,十几名同志踏上抗震救灾的征程。
在汶川地震现场,随着台站架设靠近极震区,余震造成的滚石、塌方成为对台阵建设工作最大的威胁。望着路上因塌方砸扁的车辆,台阵组的青年科技人员没有任何畏缩后退。每一次出发都是双车编队,一名组员负责把头探出窗外僚望悬崖峭壁上是否有滚石,前后车辆保持距离,无线电通信不断联系提醒。就这样,车辆一次又一次通过危险区,台站架设到余震最强烈的青川县。在这个队伍中,看到徐志强同志的身影,熟悉的人们会想到,在2000年川西地震观测工作中,研究所的两辆工作车遇到大塌方的袭击,风华正茂的李平博士把年轻的生命永远留在川西的雪山脚下,而当时,坐在李平身边的就是徐志强工程师。再次穿越滑坡和滚石,我们的青年地震学者擦干眼泪,前赴后继以无畏的精神去告慰了8万地震死难者。在地震带北部的地震观测工作,为了最有效地观测到地震断层的微动活动信息,观测小组毅然决然把观测点架设在随时可能遭受洪水袭击的水库底部断层带上。一方面严密关注洪水和暴雨的气象信息,一方面抢时间完成测量工作。山区气候变化大,白天炎热,大伙就顶着太阳干活,晚上下雨,就轮流守夜排水以免帐篷被淹,可以说是“白天抗旱,夜晚抗洪”。由于南方气候湿润,王宝善、袁松湧、黄伟传等好几位同志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湿疹”,带的药品不起作用,在灾区又买不到药品,也没有听到他们的一句抱怨的话,仍在所分配的工作岗位上一直坚持到观测工作结束。
熟悉的人们不会忘记,还是这支队伍,在2001年底至2002年初五个多月的昆仑山地震考察现场,克服了海拔5000米的高寒缺氧严酷环境困难,架设了由5个地震台组成了L型流动微台阵(当时命名为昆仑台阵)。在科考期间,记录到多次5级以上地震以及3000多个ML1.0以上地震和完整的数字地震波形记录。黄媛高级工程师在脚面受伤鲜血直流的情况下,坚持留在高原继续工作。现在每到夏日,看到这位漂亮的女地震学者脚面上的疤痕,人员对青年一代学者无私奉献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科考期间的春节,7位同志坐在仪器箱上畅谈奉献的乐趣,几个当地驻军慰问的罐头,一瓶藏族司机送的白酒伴着傲视昆仑的爽朗笑声,冲淡了思念亲人的乡愁。
四、以创新求台阵组的发展
在2001年地震科学台阵组建立以来,在加强人才培养的同时,台阵组始终注意引进新的技术,加强面向防震减灾公益服务的创新和支撑能力。在台阵建设过程中,杨建思副所长率领青年骨干引进、消化和吸收了国防领域最新的现场通信技术,建成了巨大灾害后独立通信系统。该系统可以保证在灾区公用通信系统遭到毁灭性破坏后,仍可以通过这套系统组成独立的无线通信网络,确保地震台阵观测数据传输到数据中心,供监测人员和研究人员实时获取数字化地震波形记录。
葛洪魁研究员组织青年科技骨干,在陈顒院士的指导下,开展了主动震源探测实验。项目组分别于2006年和2007年,在河北省遵化市上关水库开展了两次水库气枪实验。由大容量气枪在水库中定点激发,固定地震台和流动地震台接收。两次野外实验表明大容量气枪具有探测距离大、绿色环保、性能可靠、可长期定点重复激发的优点,同时锻炼了队伍,掌握了气枪震源激发的相关技术,了解了气枪震源特性、气枪震源振动的衰减规律等,对于发展地震预报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在汶川地震后的观测中,主动震源探测技术获取了平武——青川断裂在余震过程中丰富的介质物性变化信息,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第五篇: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遭遇破坏性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应急预案
(1类事件专项应急预案)
2005年4月22日
1总则
1.1为保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在遭遇地震灾害时能及时、高效、有序地完成自救工作和国家赋予的震情跟踪和地震应急工作,结合研究所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本预案。本预案为《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应急预案》的专项预案之一。
2应急体系框架、组织机构和职责
2.1 研究所所在区域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由研究所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见总体应急预案,以下简称指挥部)全面指挥应急工作。
2.2 成立以主管科技发展部工作的所领导为组长,主管服务中心工作的所领导为副组长,科技发展部负责人为执行指挥,服务中心负责人为副执行指挥的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研究所遭遇突发破坏性地震时,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在所应急委(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按照地震事件专项应急预案实施紧急应对工作。如同时涉及多类灾害应急,其他类别灾害应急指挥小组在所应急委(应急指挥部)的领导下,协助完成本预案任务。
2.3 在应对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科技发展部为应急第一主责部门;后勤服务中心为第二主责部门;后勤服务中心的车队、物资供应库、医务室,计划财务部财务室为保障部门;机关其余部门、各研究室(观象台)为配合部门;流动重力组以及中国地震局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应急工作队现场地震观测组、地磁组和灾害评估队员为应急专门队伍。
2.4 所科技发展部负责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的运行,并负责协调研究所震情监测跟踪工作;
2.5 所服务中心负责协调研究所办公楼、车辆和通讯方面的维护和应急抢修工作和医疗救护工作;同时负责车辆调度、物资装备和医 1 药供应等后勤保障工作。
2.6 所办公室负责协调机关各部门应急工作,并负责所指挥部的运行;
2.7 计划财务部负责应急工作期间的财务工作;财务室应及时提供必要资金。
2.8 人才资源部和离退休办公室负责协调应急救援时的人员信息汇集和组织工作;
2.9 党群工作办公室负责协调宣传沟通工作。
2.10 研究所在遭遇破坏性地震侵袭时,指挥部和应急指挥小组的应急办公地点将根据具体情况设立在相对安全的临时地点。具体通讯方式也将视当时通讯条件确定。
3应急级别的确定
3.1 破坏性地震:北京地区强烈有感,部分质量较差房屋倒塌;大面积建筑物遭到破坏;部分生命线工程遭到破坏,出现公共通讯短时间中断、供电短时间中断;部分道路交通设施受到破坏;出现人员伤亡。
3.2 严重破坏性地震:北京地区强烈有感,生命线工程遭到系统破坏,出现公共通讯长时间中断、供电长时间中断;道路交通设施受到严重破坏;人员大量伤亡。
3.3 灾难性地震:在北京市城区发生ML7.0以上地震,地球物理研究所各项功能遭到彻底破坏。
4应急工作的预警机制
4.1 研究所应该保持通讯渠道畅通,以便及时获取上级部门关于地震 震情的通知或文件。
4.2 根据长、中、短临时间尺度的震情预测意见,所应急委员会应组织全所人员做好相应的救援物资储备工作、各个关键岗位人员值班。特别是制定人员安全工作、设备安全运行、关键部位防火和防盗等安全措施。并在布置工作后进行必要的检查,以确保预警准备工作落实到位。
5信息报告制度
5.1 在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研究所内部报告制度按照2004年9月发布的“关于震情、灾情、事故和其他突发事件上报制度的通知”(震球发[2004]145号文)规定(附件1)执行。
5.2由所指挥部(或所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以下同)指定的部门或人员主动将研究所得到的震情和灾情信息上报主管部门。指定人员在上报震情和灾情信息的同时,应及时将中国地震局的应急工作指示转达给指挥应急工作的研究所领导。
6公众沟通机制
6.1 研究所所在地区发生破坏性地震直至灾难性地震后,作为国家级防震减灾基础科学研究的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科技人员负有向公众宣传防震减灾知识,提供抗震救援技术支持的责任。
6.2 在发生不同程度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统一安排和布置,研究所可通过互联网、热线电话、宣传板报和宣传品等方式建立防震减灾 知识的公众沟通机制。向公众宣传地震科普知识,协助政府稳定社会局势。为当地居民自救提供科技知识。同时做好震情监测预报工作的保密工作,避免向社会扩散可能引起社会不安定的信息。突发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7.1 在京的所指挥部和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负责人和主要成员,在完成自救行动后,应采取各种方式尽快赶到研究所指挥和参加应急救援工作。因个人特殊原因不能到场的,应及时告知所指挥部负责人或其他主要成员。
7.2 启动《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预案》。7.3 发生地震时,在研究所办公楼和观象台的震情值班人员、保卫值班人员、服务中心值班人员、研究生和单身宿舍职工应立即组成抢险救援队伍。救援队伍应首先完成自救,在确保人员安全的情况下,立即通过移动电话向所指挥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汇报研究所(和观象台)遭受破坏情况。如移动电话系统遭受破坏,则应指定人员选择可能的交通工具进行信息传递。
7.4 各部门应与保卫部门联合,在安全事故应急指挥小组的领导下,重点加强存放现金、贵重仪器、财务和人员档案等重要地点的安全保卫工作。必要时采取妥善措施将重要物品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点。7.5 在所指挥部负责人或主要成员尚未赶到研究所的情况下,抢险救援队伍基础设施抢修负责人为服务中心值班人员;震情速报工作负责 4 人为北京数字地震台网值班人员。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的应急工作由带班台长负责。
7.6 所指挥部到位后,应立即组织地震事件应急指挥小组和研究所现场人员开展自救工作和地震监测预报能力的恢复工作,同时指定专人负责统计研究所地震监测设施、基础办公设施和在所人员损失情况,并立即上报中国地震局,同时向中国地震局请示开展震情应急工作的意见。
7.7 发生破坏性地震后,研究所拥有的全部车辆、物资立即征用为应急专用品,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为研究所救援工作以外目的使用研究所车辆和储备物资。应急车辆和物资由所应急委员会负责调配,在指挥部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由服务中心负责人负责调配(如上述负责人不能到位,则由具体车辆和物资管理人员根据应急工作需要予以调配)。震情应急工作期间的车辆和物资使用情况,应由服务中心建立记录本予以记录,以方便掌握应急资源情况。车辆物资的使用,应优先考虑恢复地震监测预报能力和抢救研究所人员。突发严重破坏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8.1 具体程序基本参见7 8.2 采取措施,尽可能恢复研究所的监测预报、震灾预防和紧急救援能力,并在条件许可时,尽快启动面向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应急工作预案》
9
突发灾难性地震应急处置程序
9.1 所指挥部应对研究所各方面损失进行统计,对监测预报能力进行评估,并将统计情况上报中国地震局。同时应与中国地震局保持联系,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完成中国地震局交办的各项工作。
9.2 研究所科技人员在完成自救后,应该在可能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救援队伍进行灾后研究所台网的地震监测功能的恢复工作。或配合救援队伍中的地震监测人员开展力所能及的工作。
9.3 研究所人员应该在救援指挥部门的统一部署下,开展各项工作。后勤服务部门人员应该配合救援队伍尽快恢复研究所监测预报关键设施的供电和通讯功能。
9.4 研究所应尽可能安排人员,利用尚具备监测能力的台网、台网中心设施投入地震现场监测预报工作。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条件保障
10.1 北京数字地震台网、北京国家地球观象台等负责北京地区地震监测的部门和研究所服务中心在制定本部门综合应急预案时,应包含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时的应急工作预案,在预案中应明确岗位责任制。10.2 如接到短临阶段震情通报,各部门应制定务实有效的地震短临阶段应急预案。
10.3 各关键部门应备有无线对讲机,以及进行一个星期工作的电池(或保证充电时无线对讲机的电池处于已经充电状态,并准备备份电 池);应配备手电筒、电池和充电式应急灯(保持充电状态);应该经常检查地震监测设备使用的蓄电瓶,并保持满负荷充电状态。10.4 各相关部门应当对各种抢修工具造册,经常检修;按照规定位置存放,易于应急救援时使用。
10.5 如已经得到明确的短临阶段震情通报,研究所服务中心应储存必要的方便食品和瓶装饮用水;车队应在保证防火安全的前提下,储存一定数量的备用汽油。破性坏地震应急工作的总结与奖惩机制
11.1 确定本预案结束的程序,参见《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性公共安全事件应对预案》。
11.2 研究所将对遭遇破坏性地震灾害的应急工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并视检查结果对有关部门或人员予以通报表扬或批评。
11.3 对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表现良好的部门与个人,研究所将依据具体事迹予以提前晋级、低职高聘、颁发一次性奖金等奖励,并颁发地震应急工作先进个人奖励证书。
11.4 对在遭遇破坏性地震应急工作中表现不力的部门和个人,以及地震应急工作期间值班人员出现脱岗,研究所将采取扣发津贴、行政或业务降职(或解职),解除聘任合同直至开除公职等处罚措施。
突发地震灾害事件应急预案流程图
12.1 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示意图
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具体执行应急预案人员应急预案组织机构示意图
12.2 应急预案执行流程示意图
建立预警机制通讯渠道畅通救援物资储备关键岗位人员值班防火和防盗条件保障检查和落实突发地震灾害事件时措施破坏性地震严重破坏性地震灾难性地震地震现场应急专门队伍待命启动应急指挥部信息报告所指挥部指定的部门或人员中国地震局办公室88015375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所三级应急处置程序 见本预案8 9 10 公众沟通机制总结与奖惩应急预案执行流程示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