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讨论稿)20120724

时间:2019-05-15 03:09: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讨论稿)20120724》,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讨论稿)20120724》。

第一篇: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讨论稿)20120724

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征求意见稿 2012年7月)

第一章

第一条 为有效化解村镇银行各类风险,保障村镇银行持续、健康、稳定发展,保护存款人和其它客户合法权益,切实提高风险处臵效率,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经银行业监管机构依法批准设立的村镇银行。

第二章

总则

组织体系及职责 第三条 村镇银行作为独立法人承担民事责任,是风险处臵的主体。村镇银行应制定和细化风险处臵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处臵各类风险。

第四条 村镇银行主发起行(以下简称“主发起行”)作为大股东,全面负责村镇银行风险处臵工作。主发起行应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在村镇银行制度完善、系统建设、人员培训、外部监督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帮助村镇银行建立完善的风险处臵机制,并提供必要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第五条 在村镇银行的风险处臵过程中,主发起行要牵头建立风险处臵协调、配合和快速反应机制,承担风险化解职责,制定风险处臵方案,协助村镇银行自救,落实风险处臵措施,接受银行业监管机构的督促和指导,并在必要时报请当地政府、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共同参与重大风险处臵。其他股东也应通过参与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形式,督促村镇银行落实风险处臵方案,在必要时配合完成股权重组。

第六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加强对村镇银行经营情况的监测,针对村镇银行所处的风险等级和具体的风险状况,要求村镇银行采取有效措施处臵各类风险和开展自救,督促主发起行切实履行大股东职责,积极帮助村镇银行开展相应的救助措施,配合人民银行、地方政府有关部门开展风险化解工作,必要时采取相应的监管手段和措施。第七条 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应按照有关规定给予村镇银行紧急再贷款及流动性支持,在风险处臵过程中承担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责。

第八条 地方政府在村镇银行风险处臵过程中发挥协调作用,采取有效措施确保人心安定、社会稳定。

第三章

第九条 根据《村镇银行监管评级内部指引》和村镇银行风险处臵需要,将村镇银行风险等级分为三级:轻度风险、中度风险和重度风险。

第十条 年度监管评级为4级的村镇银行风险程度为轻度,具体表现为村镇银行治理结构、政策制度、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系统建设、业务持续性管理等方面存在不足,整体风险控制体系薄弱,如不加以纠正,极易导致经营状况恶化。

为促进新开业村镇银行尽快完善风险管理体系,所有开业未满两年的村镇银行,均视为轻度风险等级。

第十一条 监管评级为5级或发生一般性突发事件的村镇银行风险程度为中度,具体表现为村镇银行治理结构、政策制度、业务流程、人员管理、系统建设、业务持续性管理等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各类风险事件频发,如不加以救助,正常经营难以为继。

风险等级划分 对村镇银行正常经营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的一般性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件:损失金额人民币一百万元(含)以上的内外部案件或其它操作风险事件、由于系统故障或其它不可抗力造成短期正常营业中断等。

第十二条 监管评级为6级或发生重大突发事件的村镇银行风险程度为重度,具体表现为风险集中暴露,经营严重困难,如不妥善处臵,将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金融风险。

产生严重社会影响,危及地方金融稳定的重大突发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事件:损失金额人民币五百万元(含)以上的内外部案件或其它操作风险事件,由于系统故障、盗抢、火灾或其它不可抗力造成较长时间正常营业中断等。

第四章 风险监测及认定机制

第十三条 为了确保村镇银行风险处臵的针对性和及时性,村镇银行风险监测和认定机制遵循以下原则:全面覆盖、实时监测、早期预警、迅速认定。

第十四条 村镇银行应根据年度监管评级结果,确认自身风险等级,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建立定期全面自查制度,加强风险监测和监控,预防突发事件,发生重大问题迅速报告主发起行和属地银行业监管机构。第十五条 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应按照村镇银行年度评级的要求,督促村镇银行建立并完善风险监测及处臵机制,每年对村镇银行风险情况进行全面排查,并结合日常检查、稽核和审计情况,形成村镇银行风险监测报告上报属地银监局和银监会。

第十六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坚持“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根据村镇银行年度监管评级结果,每年对村镇银行风险等级进行评估,并将风险评估结果通报村镇银行及主发起行。如遇突发事件,应随时调整风险等级。

第五章 风险处置措施

第十七条 主发起行和村镇银行应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启动相应的纠正、救助和综合性化解措施。

第十八条 风险处臵应遵循以下原则:依法实施、审慎操作;区别对待、灵活处臵;加强保密、维护稳定;明确责任、追究到人。

第一节 针对轻度风险的纠正措施

第十九条 对轻度风险的村镇银行一般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以主发起行督促村镇银行自我整改为主,提高村镇银行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和风险管控能力。第二十条 主发起行应督促村镇银行完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强化风险约束;帮助村镇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风险处臵预案,并密切监控实施进程;提供必要的技术援助和支持。

第二十一条 村镇银行应根据主发起行的要求,针对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资本管理、资产质量、流动性等方面的风险分别采取有针对性的自我整改措施,形成具体风险处臵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一)完善与其规模和业务复杂程度相匹配的风险管理体系,健全风险管理授权机制,确保风险管理职能的独立性,优化信贷资产组合管理,实现对各类风险的全覆盖。

(二)针对资本不足的情况,主动采取优化信贷资产结构,降低高资本占用信贷资产的比例,加大资本积累力度,完善资本约束和补充机制等一系列措施。

(三)针对经营困难的情况,主动采取优化客户选择,提高盈利能力,控制大宗采购和资本性支出,压缩经营成本和人力成本等一系列措施。村镇银行出现经营性亏损的会计年度,严禁分红。

(四)针对逾期贷款大幅上升,信贷资产质量恶化的情况,主动采取调整风险偏好,优化信贷政策,强化信贷审批流程管理,加强放款环节控制,加大贷后管理力度,提高早期预警能 力,健全五级分类认定机制,提高分类准确性,加大催收力度,盘活不良资产,充分计提减值准备等一系列措施。

(五)针对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主动采取加强流动性风险监测,健全流动性预警制度,完善流动性风险应急预案,调整资产负债结构,优化资产流动性,建立稳定的筹资渠道和多元化资金融通渠道等一系列措施。

第二十二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区别风险类别,加大非现场监测频度,增加监测内容,开展专项或全面现场检查,及时提示风险,提出监管要求,并监督实施。根据村镇银行的风险状况,银行业监管机构可采取调整资产结构,限制分红等监管措施,控制风险蔓延势头。

第二节 针对中度风险的救助措施

第二十三条 对中度风险的村镇银行一般采取救助措施。救助措施以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为主体实施。

第二十四条 主发起行作为大股东,应在纠正措施基础上,充分调动其他股东的积极性,通过召开董事会或股东大会等方式,落实对村镇银行的救助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一)评估经营管理层工作绩效,督促村镇银行优化经营策略、明确风险责任,并对相关责任人员采取诫勉谈话、免职、辞退等措施,调整优化经营管理班子。

(二)对资本严重不足的情况,督促村镇银行采取有效措施提高资本充足率,必要时可暂停资产业务;协商其他股东和村镇银行,制定切实可行的资本补充计划,及时增资扩股。

(三)对资产质量严重恶化的情况,督促并帮助村镇银行落实不良贷款处臵方案,通过催收外包等方式加速不良贷款清收,加大核销力度。

(四)针对流动性严重不足的情况,应及时启动主发起行流动性支持预案,通过调整村镇银行专项授信额度、同业存放等方式,实现主发起行与村镇银行间的资金有效调拨,给予必要的流动性支持。

(五)针对一般性突发事件,主发起行应在事件调查、损失回收、责任认定、后续整改和声誉风险管理等方面发挥主导作用,确保村镇银行持续正常营业。

第二十五条 村镇银行应在纠正措施的基础上,尽力控制事态发展,确保正常运营;在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银行业监管机构的指导下检讨经营策略、形成详尽自救方案,积极落实自救措施;如有必要,应在资本补充、流动性支持、不良资产处臵等方面申请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的救助。

第二十六条 银行业监管机构应在纠正措施基础上,充分发挥监管职能,督促落实救助,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一)督促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落实自救和救助措施,启动风险处臵方案,确保风险处臵及时、有效,防止风险进一步恶化。

(二)加大对村镇银行、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风险处臵履职行为的考核力度,密切关注风险处臵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及时进行风险提示。

(三)针对村镇银行风险处臵不力的,可区别情况,采取责令暂停部分业务,停止批准开办新业务,停止批准新设分支机构,限制分配红利和其他收入,责令调整高级管理人员,取消有关责任人员的任职资格,责令主发起行和有关股东转让股权或限制有关股东权利等强制性监管措施。

第三节 针对重度风险的综合性化解措施

第二十七条 对重度风险的村镇银行一般采取综合性化解措施。主发起行应在已充分实施纠正和救助措施的基础上,与其他股东协商成立风险处臵领导小组,统一组织和协调做好村镇银行重度风险处臵工作,明确处臵工作的步骤、要求和时间,争取有关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灵活采用一揽子综合配套措施,有效化解风险。第二十八条 针对村镇银行资产质量严重恶化,资本消耗殆尽的情况,主发起行应主动协调各方采取有力措施解决资本不足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一)将不良资产集中打包出售给资产管理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尽快回收资金,补充资本金。

(二)召开股东大会制定增资扩股计划,并限期补充资本金。

(三)调动现有股东的积极性或尝试吸纳新股东,通过一定形式的约定或承诺,以溢价方式发行,溢价部分用于消化不良资产,改善资本充足状况。

第二十九条 针对流动性出现危机,直至出现挤兑的情况,发起行协调各方采取有力措施迅速化解流动性危机,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一)督促村镇银行收回其向各关联交易方发放的贷款、投资或拆放资金。

(二)督促村镇银行报请人民银行协调金融市场同业机构,争取同业拆借资金。

(三)督促村镇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支付到期小额储蓄存款,或额度较大的储蓄存款的一部分。

(四)督促村镇银行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给予流动性支持。

(五)督促村镇银行与债权人妥善协商,表明解决支付风险的决心和措施;争取与主要债权人达成延期支付、分期支付、债权转股权等协议。

(六)督促村镇银行向当地政府报送申请救助的文件,争取资金支持,补充流动性;并请求地方政府采取紧急措施维护金融秩序和社会稳定。

第三十条 针对重大突发性事件,主发起行应根据具体情况,协调各方采取有效措施化解危机,降低社会负面影响,保障村镇银行的正常运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措施:

(一)当村镇银行因系统故障导致长时间运营中断时,协助村镇银行做好客户解释和安抚工作,妥善解决舆论危机,组织各方力量尽快恢复系统正常运营,并在危机解决后立刻启动系统的维护、改造和升级工作。

(二)当村镇银行因火灾、地震等不可抗力导致营业场所受损,无法保证正常营业时,协调各方寻求紧急解决方案,安排临时性营业场所,尽快恢复营业;通过业务场所修缮、迁址等方式恢复正常营业。

(三)当村镇银行发生重大经济案件时,协助村镇银行与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司法机关积极沟通协调,尽快查明情况,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四)当村镇银行发生盗抢案件时,协助村镇银行与公安机关积极配合,尽快破案,追回损失;寻求当地政府帮助,尽快恢 复正常营业;与宣传主管部门等机构取得联系,协调公众媒体,降低社会影响;总结经验,发现漏洞,进一步完善安全保卫工作。

(五)当村镇银行因内部群体性事件导致营业中断或严重社会影响时,安抚员工情绪,解决劳资纠纷,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第三十一条 在村镇银行重度风险处臵过程中,银行业监管机构监督主发起行、村镇银行落实综合性化解措施,帮助协调人民银行、地方政府等各方面促进风险化解,并视具体情况,采取必要的监管措施,也可责令村镇银行停业整顿,依法对负领导责任的高级管理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取消一定期限直至终身的金融从业资格。

第三十二条 情况特别严重时,银行业监管机构应责令发起股权重组,调整主发起行和其他股东的股权结构,确保综合性化解措施得到有效实施:

(一)在维持原主发起行资格的基础上,吸收其他法人银行入股。

(二)吸收其他法人银行入股,并替换原主发起行资格。

(三)更换主发起行,原主发起行退出全部股份。第三十三条 对不能及时有效化解重度风险,并在规定期限内仍不能实现股权重组的村镇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可取消其法人资格,转为主发起行的分支机构。第三十四条 对符合撤销条件的村镇银行,银行业监管机构应依法予以撤销,并按照《金融机构撤销条例》组织实施。撤销后的村镇银行经银行业监管机构同意后,可申请破产清算。

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

第六章 附则

本办法由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解释。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办法

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有效防范、及时控制和化解察右前旗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和《商业银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是指村镇银行突然发生的储户非正常大量提取储蓄存款,进而出现支付困难,形成挤兑的情况。

第三条 处置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由市政府统一领导,相关单位按照市政府要求具体负责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二)及早预警,及时处置。对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并采取果断措施,及时控制和化解,防止风险的扩散和蔓延。

(三)各司其职,团结协作。有关单位按照职责分工,积极筹划落实各项防范化解风险措施,相互协调,共同控制和化解风险,做到责任明确,依法处置。

(四)防化结合,重在防范。人行建瓯市支行、建瓯市银监办和村镇银行应加强风险监测,村镇银行应健全内部控制制度,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努力改善经营状况的同时,进一步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增强应对各类突发性事件的能力。

第二章 应急处置的组织机构及职责

第四条 察右前旗政府成立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市政府联系金融工作的副市长任组长,领导小组负责统一组织和领导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应急处置工作。

领导小组成员包括:各乡镇人民政府、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村镇银行、财政局、农业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国税局、地税局等有关单位的负责人。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人行建瓯市支行,由人行察右前旗支行主要负责同志任主任,市政府办、银监办、村镇银行的相关负责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

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具体负责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各乡镇政府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和办事机构,按照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有关部署和要求,组织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第五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作为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应急处置机构,一旦村镇银行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立即启动风险处置预案,并按照规定程序开展工作。

第六条 有关单位在组织处置村镇银行支付风险过程中,要积极帮助村镇银行组织存款、清收不良贷款、给予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和扶持,协调有关债权人延期追偿债务,使村镇银行提高支付能力,改善经营状况。同时,组织有关部门做好宣传解释工作,维护村镇银行保持正常的营业秩序,维护当地社会秩序的稳定。

第七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负责村镇银行支付风险的监测,向市政府提供监管数据及有关信息。对村镇银行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提出预警,并及时报告市政府,指导督促村镇银行认真落实各项处置、化解风险的措施。

第八条 村镇银行要建立和完善互助协调机制,做好救助资金的调度工作。在自救仍不能化解支付风险时,经当地人行认可后按规定程序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或申请紧急再贷款支持。

第九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在参考风险监测数据的基础上,按规定批准村镇银行动用存款准备金或发放紧急再贷款,并在现金供应等方面提供便利。

第十条 公安司法部门要密切关注社会动态,及时处置各种突发性事件,维护社会稳定;打击各类破坏金融秩序行为,依法对经济金融犯罪进行司法处置;打击逃废债行为,帮助村镇银行依法清收不良贷款,提高村镇银行的支付能力。

第三章 突发性支付风险监测和防范措施

第十一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将组织有关单位,制定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应急处置预案,根据不同风险起因,明确应采取的具体措施和程序,明确参与化解风险各方的具体职责和要求。

第十二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村镇银行应建立村镇银行支付风险预警监测报告制度,对村镇银行的支付状况进行持续跟踪监测。密切关注社会、经济动态,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风险普查,及时掌握风险底数,对支付风险做到早发观、早报告、早处置、早解决。

第十三条 对以下可能引发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的信息,村镇银行要高度重视、密切关注。

1、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辖内的较严重的自然灾害;

2、已发生或可能波及到辖内的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

3、可能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各类谣言;

4、新闻媒体对村镇银行的片面报道;

5、村镇银行撤并及发生被抢被盗案件,高级管理人员犯罪、潜逃及意外死亡;

6、其他金融机构已发生挤兑或停付、限付;

7、非法金融机构和非法集资被取缔;

8、可能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其他信息。

第十四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要督促村镇银行制定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办法,完善突发性支付风险自救方案,化解村镇银行支付风险。

第十五条 当村镇银行备付金比例低于3%,且同业净拆入大于零或存款余额出现异常下降时,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应将其列为重点监测对象,督促其建立按日、按旬、按月测算资金头寸制度。在必要时,银监办可根据村镇银行支付风险状况,立即派员进行现场检查,提出有针对性的整改意见。

第十六条 银监办应根据监管要求,对村镇银行进行排查、分类定级,确定村镇银行可能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的相关情况。对村镇银行流动性指标在规定以下的,或各项指标正常,但因外部诱因可能会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要进行重点关注,严密监控,及时发出风险预警、提示告诫,并要求村镇银行限期落实各项防范和化解对策措施,随时向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报送化解支付风险进展情况。

第四章 应急处置程序与措施

第十七条 村镇银行出现下列情形之一者,即视为突发性支付风险发生:

(一)大批储户围堵营业机构,要求提取存款;

(二)因非信贷投放因素,存款备付金连续5天低于1%,且存款持续下滑;

(三)定期存款提前支取率明显上升,连续数日超出该机构正常提前支取率的2倍以上;

(四)短期内存款异常大幅下降,10日内存款余额下降3%以上;

(五)存款大户集中清户或连续异常资金转移,导致出现较大支付缺口;

(六)备付金严重不足,已不能进行正常的资金清算;

(七)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认为应进行应急处置的其他情形。

第十八条 村镇银行发生突发性风险后,在1小时内(不论是否工作日,下同)报人行察右前旗支行、监管办、察右前旗政府,并逐日报送相关情况。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察右前旗监管办接到专报后的2小时内上报人行乌兰察布市支行、乌兰察布市银监分局,报表在次日起逐日报送。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和监管办可根据风险处置情况,要求村镇银行增减专报内容和次数。专报除按要求内容填写外,还要提供风险处置的第一责任人的姓名,包括办公电话、住宅电话和手机等详细联络方式。对突发性支付风险,任何单位、个人不得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

第十九条 村镇银行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时,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应立即启动处置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程序,实施处置预案,积极采取措施,保证存款支付。

应急处置预案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一)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人员构成及名单和联络电话;

(二)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和应采取的措施,应完成的任务及应达到的目标;

(三)各项化解风险措施的组织实施;

(四)化解风险落实情况的督查和指导。应急处置预案应当根据支付风险情况变化以及实施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

第二十条 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程序启动后,村镇银行和有关单位在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统一指挥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认真落实各项化解措施。

(一)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全部到位,履行工作职责。全体员工坚守工作岗位,保持正常的工作秩序,加强安全保卫工作。村镇银行负责人要亲赴现场指挥,了解掌握全面情况,严格保

密工作,任何人不得向外泄漏有关风险情况。同时,注意发现造谣惑众和其他犯罪人员,及时向有关单位报告。对储户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必要时可请求当地政府组织力量,协助维持秩序。

(二)村镇银行要立即启动自救方案,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要组成由有关领导带队的工作小组到现场,履行有关监管责任。在风险已蔓延到其他地区,形成区域性风险时,要请求人行乌兰察布市中心支行、乌兰察布市银监分局派人到现场参与处置协调工作。

第二十一条 在处置风险过程中,对由于各种原因不能正常履行职责的村镇银行高管人员,由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按照管理权限,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法》、《银行业监督管理法》的有关规定,责令其调整高管人员或限制其权利,暂停其工作,同时指定临时负责人,或组成临时领导小组,负责有关风险处置工作。人行察右前旗支行、银监办责令村镇银行作出以上决定的,要在决定后2日内报人行乌兰察布市中支、乌兰察布市银监分局、察右前旗农村合作银行。

第二十二条 村镇银行要积极采取措施,进行风险自救,避免风险扩散和蔓延。应停止发放小额农户贷款以外的其他贷款,组织回收资金,加大现金库存。同时,立即卖出持有的国债或其他债券;对拆放同业的资金,不论到期与否,一律收回;对管理人员及其关系人发放的贷款,不论是否到期,一律予以清收;对未到期的债权转让给其他金融机构的及时收回债权本息。并做好与到期债务的债务人妥善协商,如实向债权人披露解决支付风险的决心与措施,力求达成延期或分期支付的协议,允许债权人将部分或全部债权转为股权。同时,积极落实各项救助措施:

(一)做好村镇银行员工的思想稳定工作,要求其正常履行职责,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参与挤提存款;

(二)动员村镇银行员工向亲属、邻居等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公民做好解释工作,稳定他们在村镇银行的存款。

(三)配合人行、银监和公安司法部门开展风险处置工作,确保各项化解风险措施落实到位;

(四)适时组织开展送贷上门等支农便民服务,展示村镇银行资金实力,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及时消除公众疑惑。

第二十三条 在村镇银行自救难以化解支付风险的情况下,按以下顺序开展资金救助:

(一)向人行察右前旗支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人行按规定批准其动用存款准备金;

(二)申请中央银行再贷款支持。

第二十四条 各级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组织协调有关单位,对村镇银行进行帮助和扶持。

(一)积极帮助村镇银行组织存款,协调政府部门存入资金,规定辖属单位在村镇银行的存款除正常的支取外一律不得提取,并协调村镇银行做好稳定其他存款大户的工作;

(二)会同村镇银行协调有关债权人延期追偿债务;

(三)给予村镇银行税费减免等优惠政策,如加大对行政干预贷款的清收力度;

(四)组织协调公安司法部门,严厉查处可能出现的破坏性宣传行为,妥善处置可能引起的各类突发性事件,维护所在地社会秩序;

(五)严厉打击各类逃废债行为,协助村镇银行清收盘活不良贷款,提高资产变现能力;

(六)控制舆论导向,做好宣传解释,防止新闻媒体对村镇银行进行不利报道,督促新闻媒体加强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重塑社会公众信心。

第二十五条 突发性支付风险发生后,人行按规定对村镇银行的现金供应做到随到随提,确保现金供应充足;对政府协调到村镇银行存款的单位开立帐户,实行应急处理政策,待支付风险平息后再进行规范;对村镇银行提出的动用存款准备金申请和紧急再贷款申请,应抓紧审核上报。

第二十六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和监管办在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过程中要及时掌握风险情况,主动协调市政府及相关单位落实救助责任;要切实加强监管,监督村镇银行认真落实各项补救措施,积极进行自救;监督其他金融机构不得以任何方式、任何渠道对客户进行误导宣传,维护当地金融秩序稳定;认真做好支付风险的监测,及时向政府报告有关风险情况,并提出化解风险的建议。

第二十七条 建立支付日(周)报制度。村镇银行对支付风险的发展情况、采取的措施、收到的效果等,要以日(周)报形式向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报告。报告制度的更改或停报,由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根据支付风险的变化和化解风险工作的进展情况研究决定。

第五章 化解风险成果的巩固

第二十八条 突发性支付风险平息后,村镇银行应加强经营管理,严格控制成本费用,大力组织存款,清收盘活不良贷款,增强资金实力。提高抗风险能力,巩固和扩大化解风险的成果。应积

极组织资金,认真做好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支农贷款的发放工作,把支持当地经济发展与改善村镇银行的形象有机结合起来,巩固和提高村镇银行的社会地位和信誉。

第二十九条 人行察右前旗支行和监管办要加强对村镇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的监管、考核,督促其认真履行职责,尽快使村镇银行恢复正常经营。对在突发性支付风险处置过程中没有正确履行化解风险职责的高级管理人员,督促其投资方予以调整。

第三十条 各级政府及有关单位要继续给予村镇银行的各项优惠政策和帮扶措施,帮助村镇银行减少支出,降低资金成本,增加收入,提高盈利能力,并进一步组织好对村镇银行的正面宣传工作。

第三十一条 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对突发性支付风险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后果以及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性、科学性进行认真分析和总结,吸取经验教训,更加有效地做好村镇银行风险的防范和处置工作。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三十二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处置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其情节轻重和责任大小,由有关单位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并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1、没有及时发现引起突发性风险苗头,没有按要求制定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预案的部门和人员;

2、不服从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指挥、调度,或对突发性支付风险防范处置不当、工作失职渎职的部门和人员;

3、发生突发性支付风险后未依照本办法的规定,履行报告职责的部门和人员;

4、故意隐瞒、缓报、谎报或者授意他人隐瞒、缓报、谎报突发性支付风险情况,报告内容不准确、不完整,导致错误信息传递、造成不良后果的部门和人员;

5、未严格执行保密制度规定,导致泄密、失密,并造成支付风险加剧的部门和人员;

6、没有制定突发性支付风险互救方案并及时采取措施,导致自救资金不能及时到位的部门和人员;

7、在风险处置中进行误导性宣传的金融机构,以及散布虚假消息、恶意夸大风险、直接或间接参与挤提,造成风险蔓延的金融系统员工;

8、采取恶意谣传、鼓动挤提等恶性行为直接或间接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或在支付风险期间散布虚假消息、扰乱社会秩序而导致支付风险进一步恶化的单位和个人;

9、因管理层软弱无力或存在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引发突发性支付风险的管理人员;

10、应急处置领导小组成员及办公室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的行为;

11、应急处置小组认定应追究责任的其他有关行为。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本办法由村镇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第三篇: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

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防范和化解流动性风险,保障存款人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现按照《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指引》、《济南槐荫沪农商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政策》及有关规定,根据本行业务规模、复杂程度、风险水平和组织框架,制定本应急计划。

第二条 流动性风险是指商业银行虽然有清偿能力,但无法及时获得充足资金或无法以合理成本及时获得充足资金以应对资产增长或支付到期债务的风险。

第三条 本应急计划适用于下列情形造成的流动性危机:

(一)临时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如突然运行故障、电子支付系统出现问题或其他物理上的紧急情况导致本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产生临时性融资需求。

(二)长期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如本行评级降至“非投资级别”、遭遇声誉危机等情况,导致本行在正常市场条件下存款大量流失。

(三)市场流动性危机,如市场流动性枯竭、交易对手出现违约或破产、可融资金额大幅减少、融资成本快速上升等情况导致本行难以从处于压力条件下的金融市场融入资金。

第四条 应急处理原则

(一)坚持内紧外松原则。鉴于流动性风险具有波动性、扩散性的特点,要求本行内部保持稳定,对外敞开兑付;实施限付、拒付前必须获得流动性风险处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书面批准。

(二)坚持保密原则。相关人员要按照职业道德和组织纪律要求自己,严格保密,未经领导小组批准,不得向外界披露风险情况;确需对外公布的,应由领导小组统一安排。

(三)要坚持统一口径的原则。处臵风险过程中,要统一口径,做好对群众的解释、安抚工作,尽快控制势态发展。

(四)要坚持自我救助和外部救助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五条 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流动性风险处臵工作的领导,成立济南长清沪农商村镇银行流动性风险处臵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主要负责本行在发生流动性危机时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领导组长由行长担任,副组长由副行长担任,成员包括各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小组在风险管理部下设办公室。

第六条 领导小组职责

(一)负责本行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的建设、演练和维护;

(二)负责统一指挥和部署本行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实施流动性管理策略的讨论与决策;

(三)负责向董事会和监事会报告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工作的进展情况,并及时将处理结果向相关部门反馈;

(四)负责在流动性风险应急计划启动后,指挥相关部门开展监管联络和外部信息披露工作;

(五)负责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工作中其它重大事项的决策。第七条 风险管理部作为领导小组的常设办公室,负责领导小组成员会议的召集与组织、流动性危机的信息收集与汇报、应

急计划的制定与修改等具体事宜。

第八条 营业部负责在发生挤兑、现金库存不足时,与人民银行或同业进行协商,及时调运现金以确保现金正常支付;在支付结算系统头寸不足时及时变现流动性资产并向市场融资,缓释流动性风险。

第九条 综合管理部负责制定对外答复口径、与上级主管部门沟通协调、媒体联络与舆情监控;及时了解和掌握系统内员工的思想动态及社会反映;对不安定因素、风险隐患及突发事件要及时发现、及时报告;与当地政府、公安机关沟通、协调,确保得到公安机关的帮助和支持;维持现场秩序,控制事态发展。

第三章 风险预警、报告及应急处臵程序

第十条 风险管理部对全行流动性风险和支付能力进行计量评估,主要预警指标如下:

(一)流动性比例

(二)流动性缺口率

(三)核心负债依存度

(四)人民币超额备付金率

(五)存贷比

(六)流动性覆盖率

(七)净稳定资金比率 第十一条 触发条件

(A)大批储户围堵营业机构,要求提取存款;

(B)短期内存款异常大幅下降、存款大户集中清户或连续异常资金转移;

(C)备付金严重不足,无法开展正常资金清算;

(D)本行业务系统、网络或外部交易系统无法正常运行导致资金清算中断;

(E)流动性预警指标低于监管容忍度或本行预设控制水平;(F)本行评级降至“非投资级别”;

(G)社会上出现可能引发流动性风险的传言;(H)其他金融机构发生挤兑、限兑或停兑; 第十二条 报告程序

(一)发生触发条件(A)后,营业部必须立即组织人员采取有效措施,并在30分钟内将风险情况通报风险管理部。

(二)发生触发条件(B)后,营业部应及时分析事件发生的原因与政策建议,在48小时内通报风险管理部。

(三)发生触发条件(C)后,营业部必须立即办理紧急融资事宜,并在30分钟内通报风险管理部。

(四)发生触发条件(D)后,综合管理部必须立即通知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运营保障部获得技术支持,并在30分钟内通报风险管理部。

(五)发生触发条件(E)、(F)、(G)、(H)后,或接到相关部门报告后,风险管理部应立即向领导小组组长和副组长汇报,及时召集领导小组成员会议,判断流动性危机形成的原因与类型,分析决策处臵措施并启动相应的应急计划。

(六)必要情况下,领导小组应立即上报董事长,请求召开董事会会议或股东大会。

(七)综合管理部应按照国家相关制度法规,及时向人民银行和银监会报告重大突发事件的发生及后续处理情况。

第十三条 在突发挤兑等事件时,本行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出

面做好对客户的宣传解释工作,消除谣言影响,缓解对立情绪,处臵工作要立足于劝说疏导,防止矛盾激化。

第四章 流动性管理策略

第十四条

根据不同的流动性危机设臵应急计划,包括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和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第十五条 针对临时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应立即采取以下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对于我行系统出现的故障,立即组织力量抢修。

(二)对于外部系统、网络出现的故障,及时协调其主管机构开展维修。

(三)因故障导致无法使用核心业务系统时应实施手工记账,尽可能满足客户兑付要求,同时向客户做好解释工作,实施业务分流;库存现金不足时,应及时向上海农村商业银行申请调拨。

(四)因故障导致支付清算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时,营业部应合理调拨头寸,通过委托支付方式保证我行对外支付的正常进行。

第十六条 针对长期性融资流动性危机,应及时采取以下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提高备付金率水平;

(二)及时抛售可供出售类证券,必要情况下出售持有至到期证券;

(三)停止发放并收回贷款,降低存贷比例;

(四)出现挤兑苗头、库存现金不足时,由营业部与人民银行或同业进行协商,及时调运现金以确保现金正常支付。

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由营业部在银行间市场开展卖出回购、资金拆入等业务融入资金。

第十七条 针对市场流动性危机,在采取第十五条中列举措施的基础上,应积极组织资金自救,采取以下流动性管理策略:

资产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对于向本行关联方发放的贷款、投资或拆放资金,协调其提前归还本息;

(二)及时向人民银行申请动用存款准备金;

(三)抛售可供出售类证券,必要情况下出售持有至到期证券;

(四)出售长期资产或固定资产; 负债方流动性管理策略:

(一)向集团内关联企业实施融资;

(二)在采取以上措施仍不能化解风险的,及时取得地方政府支持,向人民银行申请再贷款、再贴现等资金支持。

第十八条

为有效应对流动性风险,全行应逐步实施以下负债方融资管理策略:

(一)将本行与集团内关联企业融资策略合并考虑;

(二)建立融资总体定价策略;

(三)制定利用非传统融资渠道的策略;

(四)制定零售和批发客户提前支取和解约政策;

(五)确立同业承诺的备用提款额度;

(六)使用中央银行信贷便利政策。

第五章 对外报告

第十九条 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的对外报告分为:向中国人

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监管部门的报告;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公告。

第二十条 向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告。本行向中央银行、银监会等监管部门报告的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和处理方案,均由综合管理部在领导小组的授权下,根据相关监管要求报告。

第二十一条 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公告。

(一)通过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的公告,均需经领导小组授权,由综合管理部指定专人提供给新闻媒体或按统一口径接受采访。

(二)在流动性风险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期间,原则上不接受任何新闻媒体采访;非经领导小组授权,行内任何其他人员不得向新闻媒体透露流动性风险应急处理的相关信息或接受采访。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二条 发生流动性风险时,相关责任人员、部门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的行政或纪律处分:

(一)故意隐瞒风险情况造成风险蔓延扩大和形成系统性、区域性风险的;

(二)发生流动性风险事件后没有在规定时间及时上报的;

(三)未经批准向外界泄漏风险情况酿成不良后果的;

(四)存在滥用职权、玩忽职守行为的。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三条 本应急计划由风险管理部负责制定、修改和解释,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四篇: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办法

(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确保科技体系持续稳定运转,根据《商业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指引》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是通过建立有效机制,实现对银行信息系统风险的识别、计量、评价、预警和控制,推动村镇银行业务创新,提高信息化管理水平,保障村镇银行业务持续平稳发展。

第二章 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组织架构

第三条 信息科技风险是指信息系统在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及退出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技术漏洞和管理缺陷产生的操作、法律和声誉等风险。

第四条

发起行科技信息中心是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的主要管理部门,发起行科技信息中心有以下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权限和职责:

(一)建立有效的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管理架构,完善内部组织结构和工作机制,防范和控制信息科技风险管理;

(二)贯彻执行国家有关信息系统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落实人民银行和银监会相关监管要求;

(三)履行村镇银行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和管理职责,建立、健全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相关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四)负责村镇银行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和监控等工作,提供村镇银行信息系统日常信息服务和运行技术支持;

(五)负责指导和监督村镇银行科技部门落实有关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六)发起行科技信息中心安全科是村镇银行信息科技风险管理的牵头部门,发起行科技信息中心各科室按其职责范围承担相应工作。

第三章 信息科技风险具体控制要求

第五条 信息科技总体风险点是指信息系统在策略、制度、机房、软件、硬件、网络、数据、文档等方面影响全局或共有的风险。包括以下风险点:

(一)缺少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策略;

(二)自然灾害、运行环境变化;

(三)信息系统相关规章制度、技术规范、操作规程不完善;

(四)信息安全标准化工作不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五)缺乏信息安全风险评估机制;

(六)数据中心机房物理安全;

(七)使用盗版软件及自有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

(八)电子设备自身运行;

(九)主机与网络运行;

(十)网络安全;

(十一)密码安全;

(十二)数据加密安全;

(十三)信息系统配置参数管理;

(十四)数据管理;

(十五)突发事件响应;

(十六)信息系统故障导致影响银行信誉;(十七)网上银行安全。

第六条 信息系统总体风险控制措施:

(一)根据村镇银行信息系统总体规划,在村镇银行风险管理政策指引下,制定明确、持续的信息系统风险管理策略,根据信息系统的等级保护级别对信息系统进行分析和评估,并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

(二)建立同城信息系统灾备中心实现运行环境备份,防止各类突发事故和恶意攻击事件造成不良后果;

(三)建立健全相关信息科技制度,明确信息系统相关人员的职责权限,建立制约机制,实行最小授权;

(四)严格执行国家信息安全相关标准,参照有关国际准则,积极推进信息安全标准化,开展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相关工作;

(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风险评估,及时对风险点进行修补和完善,以保证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六)信息系统数据中心机房建设时严格参照国家有关计算机场地、环境、供配电等技术标准,数据中心机房实行严格的门禁管理措施,未经授权不得进入;

(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使用正版软件,加强软件版本管理;积极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和相关金融产品,并采取有效措施保护村镇银行信息化成果;

(八)严格执行与银行信息系统相关的电子设备的选型、购置、登记、保养、维修、报废等相关规程,选用的设备应经过技术论证,测试性能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信息系统所用的服务器等关键设备应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充足的容量和一定的容错特性,并配置适当数量的备品、备件;

(九)严格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设计、建设信息系统网络;网络设备应兼备技术先进性和产品成熟性;关键网络设备和线路应有冗余备份;严格线路租用合同管理,按照业务和交易流量要

求保证传输带宽;监测和管理通信线路及网络设备,保障网络安全稳定运行;

(十)加强网络安全管理。严格网络边界控制,使用各种技术手段降低外部攻击、信息泄漏等风险;

(十一)加强信息系统加密机、密钥、密码、加解密程序等安全要素的管理,使用符合国家安全标准的密码设备,完善安全要素生成、领取、使用、修改、保管和销毁等环节管理制度;

(十二)加强数据采集、存贮、传输、使用、备份、恢复、抽检、清理、销毁等环节的管理;优化系统和数据库安全设置,严格按授权使用信息系统和数据库,采用适当的数据加密技术以保护敏感数据的传输和存取,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保密性;

(十三)对信息系统配置参数实施严格的安全与保密管理,防止非法生成、变更、泄漏、丢失与破坏。根据敏感程度和用途,确定存取权限、方式和授权使用范围,并严格审批和登记手续;

(十四)制定信息系统相关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评审和修订;

(十五)加强对技术文档资料和重要数据的备份管理;技术文档资料和重要数据应保留副本并异地存放,按规定年限保存,调用时应严格授权管理;

(十六)在信息系统可能影响客户服务时,及时通知业务部门,以便以适当方式告知客户;

(十七)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切实加强网上银行信息安全保

障。加强网银用户身份认证管理,与业务部门密切配合,逐步对所有网上银行高风险账户操作统一使用双重身份认证。积极研发和应用各类维护网上银行使用安全的技术和手段,保证安全技术和管理水平能够持续适应网上银行业务发展的安全要求。

第七条

信息科技研发风险的操作风险点是指信息系统在研发过程中组织、规划、需求、分析、设计、编程、测试和投产等环节产生的风险。包括以下风险点:

(一)信息系统项目研发管理;

(二)信息系统项目开发人员外包;

(三)信息系统项目需求不明确;

(四)信息系统测试不规范或不完善;

(五)信息系统应用推广;

(六)信息系统测试发现的软件缺陷;

(七)信息系统项目文档管理;

(八)信息系统项目验收。

第八条

信息科技研发风险具体控制要求:

(一)一般项目研发成立项目工作小组,重大项目还应成立项目领导小组,并指定负责人。项目领导小组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检查、监督工作。项目工作小组由业务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组成,具体负责整个项目的开发工作;

(二)项目工作小组人员应具备与项目要求相适应的业务经验与专业技术知识,小组负责人需具备组织领导能力,保证信息

系统研发质量和进度;

(三)项目组根据业务部门项目需求编制项目功能说明书,依据项目功能说明书分别编写项目总体技术框架、项目设计说明书,设计和编码应符合项目功能说明书的要求;

(四)软件研发必须建立独立的测试环境,以保证测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一般测试应包括功能测试、安全性测试、压力测试、验收测试等,测试不得直接使用生产数据;

(五)研发人员必须根据测试结果修补信息系统的功能和缺陷,提高信息系统的整体质量;

(六)根据职责范围配合业务人员分别编写操作说明书、技术应急方案、业务连续性计划、投产计划、应急回退计划,并进行演练;

(七)开发过程中所涉及的各种文档资料应经相关部门、人员的签字确认并归档保存;

(八)软件开发项目必须进行严格的项目验收流程,项目验收应出具由相关负责人签字的项目验收报告,验收不合格不得投入使用。

第九条 信息科技运行维护风险的操作风险点是指信息系统在运行与维护过程中操作管理、变更管理、机房管理和事件管理等环节产生的风险。包括以下风险点:

(一)人为因素导致信息系统运行故障;

(二)运行管理不完善;

(三)信息系统日常变更;

(四)新建信息系统运行;

(五)机房环境变化;

(六)信息系统故障报告程序。

第十条 信息科技运行维护风险具体控制要求:

(一)信息系统运行人员应实行专职,不得由其他人员兼任。运行人员应按操作规程巡检和操作。对生产状态的软硬件、数据进行维护应符合授权和维护规程要求;

(二)相关信息系统运行维护人员严格按照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及维护手册运行及维护信息系统。对软件或数据的维护必须通过上级审批、授权后方可进行;

(三)制订严格的信息系统变更处理流程,明确变更流程中各岗位的职责分工,并遵循流程实施控制和管理;

(四)在信息系统投产后一定时期内,应配合业务部门,积极参与组织对系统的后评价,根据评价及时对系统功能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对机房环境设施实行日常巡检,明确信息系统及机房环境设施出现故障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预案;

(六)实行事件报告制度,发生信息系统造成重大经济、声誉损失和重大影响事件,应即时上报并处理,必要时启动应急处理预案。

第十一条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的操作风险点外包风险是指

银行将信息系统的规划、研发、建设、运行、维护、监控等委托给业务合作伙伴或外部技术供应商时形成的风险。包括以下风险点:

(一)信息科技外包需求控制风险;

(二)信息科技外包承包方合作风险;

(三)信息科技外包项目商业风险;

(四)信息科技外包项目安全风险;

(五)信息科技外包项目质量风险;

(六)信息科技外包项目风险管理;

(七)信息科技外包项目责任风险;(入)信息科技外包项目监控风险。

第十二条 信息科技外包风险具体控制要求:

(一)在进行信息系统外包时,应根据风险控制和实际需要,合理确定外包的原则和范围,认真分析和评估外包存在的潜在风险,建立健全相关规章制度,制定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二)建立健全外包承包方评估机制,充分审查、评估承包方的经营状况、财务实力、诚信历史、安全资质、技术服务能力和实际风险控制与责任承担水平,并进行必要的尽职情况调查。评估工作可委托具有国家相应监管部门认定资质、具有相关专业经验的独立机构完成;

(三)与承包方签订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并规定承包方在安全、保密、知识产权方面的义务和责任;

(四)充分认识外包服务对信息系统风险控制的直接和间接

影响,并将其纳入总体安全策略和风险控制之中;

(五)建立完整的信息系统外包风险评估与检测程序,审查管理外包产生的风险,提高本机构的外包管理的能力;

(六)信息系统外包风险管理应符合风险管理标准和策略,并建立针对信息系统外包风险的应急计划;

(七)与信息系统外包承包方建立有效的联络、沟通和信息交流机制,并制定在意外情况下能够实现承包方的顺利变更办法,保证信息系统外包服务不间断的应急预案;

(八)对信息系统外包承包方进行持续的监控。

第四章 附 则

第十三条 各支行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十四条 本办法由村镇银行负责解释和修订。第十五条 本规定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五篇:村镇银行风险管理实施办法[推荐]

村镇银行风险管理实施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xxxxx”)的规范运作和健康发展,明确xxxxxxxxx与各控参股公司的经营管理责任,建立有效的风险控制机制,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章程》的相关规定,结合xxxxxxxxx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xxxxxxxxx各控参股公司。xxxxxxxxx委派至各控参股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对本办法的有效执行负责。

第三条 控参股公司应遵循本办法规定,结合xxxxxxxxx的其他内部控制制度,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实施细则,以保证本办法的贯彻执行。

第二章 “三会”及安全运营管理

第四条 控参股公司应严格按照相关法律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依法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及“三会”议事规则,确保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依法规范运作。

第五条 控参股公司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活动必须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并结合公司发展规划和经营计划,制定和不断修订自身经营管理目标,确保公司及其他股东权益。

第六条 控参股公司的重大合同,应向xxxxxxxxx法务中心备案。

第七条 控参股公司不得将银行存款进行抵押、质押。第八条 未经xxxxxxxxx批准,控参股公司不得提供对外担保,也不得进行互相担保。

第九条 控参股公司改制改组、收购兼并、投资融资、资产处臵、收益分配等重大事项,必须事先报告xxxxxxxxx,并经xxxxxxxxx批准,公司董事会、股东大会通过后方可实施。

第十条 xxxxxxxxx对控参股公司安全运营履行监督、监察职能。受xxxxxxxxx董事会委派,审计部不定期对控参股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全面审计。严格执行事故汇报制度,凡发生重大事故,必须严格按照对口管理的程序,在规定的时间内逐级上报。任何单位及工作人员不允许拒报、瞒报、谎报、迟报、漏报。否则,按照国家法律和xxxxxxxxx安全运营的有关规定追究单位领导及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一条 控参股公司按照公司发展战略,结合人员实际情况,制订人力资源招聘计划,提交xxxxxxxxx总行,经审核批准后,由xxxxxxxxx总行指导实施招聘。

第三章 贷款风险管理

第十二条 坚持“服务中小企业”的经营理念,微小企业贷款的客户群体必须明确定位于有三个月以上经营实践,需要扩大规模,并且具有持续稳定现金流的小企业或个体工商户。

第十三条 授权管理。授权分为决策权,分析权和操作权三种授权,被授权人在一笔贷款中不能同时使用分析权和决策权。在办理信贷业务过程中,按规定设立调查岗和审查岗,人员相对固定、定期轮换,将调查、审查、审批、经营管理等环节的工作职责分解,由不同岗位和管理人员承担,实现权利制约。

第十四条 贷款审批。审贷会组成人员至少由两人组成,实行一票否决制。

第十五条 全面实行贷款上柜台,实现贷款管理与贷款发放的分离。

第十六条 发放贷款应坚持小额、分散的原则,提高贷款覆盖面,防止贷款过度集中。对同一借款人的贷款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5%;对单一集团企业客户的授信余额不得超过资本净额的10%。

第十七条 按照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实行农村小额贷款与客户经理“三包一挂”制度,即包发放、包管理、包收回,绩效工资与相关信贷资产的质量、数量挂钩。加强对农村小额贷款发放和管理各环节的尽职评价,对违反规定办理贷款,形成挪用贷款、顶冒名贷款或不符合贷款条件的,要及时采取停止放贷、限期收回和资产保全等措施,并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

第十八条 加强贷前调查和贷后管理,严防道德风险和行业风险。贷前要认真考察借款人还款能力,深入分析评价贷款风险;贷后要定期深入管辖村镇,及时了解和掌握借款人生产经营情况,严格监

督贷款实际用途。在行业风险中,应重点关注产品和产量风险、市场和价格风险、政策性风险。

第十九条 发放贷款应坚持逐笔核贷、一笔一清的原则。

第四章 会计核算风险管理

第二十条 会计核算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坚持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原则。

第二十一条 各项会计工作在董事会及行长的领导下,由会计机构具体实施。

第二十二条 法定代表人、行长、主管会计工作的副行长对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

第二十三条 会计人员上岗应具备会计从业资格,并接受岗位培训和后续教育,会计主管人员必须符合任职资格条件。

第二十四条 会计岗位应根据会计业务的需要设臵,并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设臵会计岗位遵循的原则是:有利于分工协作;有利于相互制约;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第二十五条 会计人员应定期进行岗位轮换,重要会计岗位人员要实行强制休假制度。

第二十六条 会计人员因工作调动或其他原因离职,必须办理交接手续。普通会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监交;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由行长或经行长授权的分管行长监交。

第二十七条 每日、定期或不定期必须进行账账、账实、账证、账表核对,每月进行内外账的核对。

第二十八条 内外账核对包括与人民银行往来、同业往来以及企业往来等各项往来发生额和余额的核对。银企对账应遵循“工作岗位独立、对账人员分离”的原则。

第二十九条 对账工作由会计及客户部门共同完成。经办人员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在账务核对后,应在有关账、簿、卡上签章确认,核对不符的应及时查明原因并做相应处理。

第三十条 有价单证与重要空白凭证必须纳入会计管理范围,通过表外科目核算,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

第三十一条 会计印章由指定机构或其授权机构会计主管部门统一刻制颁发,其他机构不得自行刻制。

第三十二条 会计印章的领取实行双人签领制度,并出具本机构介绍信或有效证明文件和个人身份证件,在相关登记簿上预留印模,注明启用日期,并由领用人签章。

第三十三条 会计印章实行专人使用,专人保管,专人负责,固定存放;临时离岗,人离章收;不得私自授受会计印章。非经办人员不得动用会计印章,非营业时间必须入库或保险箱、柜保管。

第三十四条 会计印章停止使用后应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停用或销毁手续。会计印章的停用和销毁必须登记造册,并在相关登记簿上登记并签章。

第三十五条 会计印章必须严格按规定的范围使用,不得错用、串用、提前或过期使用。严禁超范围使用会计印章,严禁在空白会计凭证、账簿上预先留盖会计印章和个人名章。

第三十六条 会计人员的个人名章、操作密码等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由本人使用,妥善保管。

第三十七条 同一会计档案采用不同介质保存的,应以电子档案为主,纸质档案为辅。电子会计档案必须满足保管期限的要求。

第三十八条 应建立会计档案保管库(柜)。对会计档案应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做到妥善保管,存放有序,查找方便。档案管理人员调动时,应按规定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九条 会计档案的查询、调阅、保管要严格执行安全和保密制度,会计档案一律不准外借。内部和外部查阅会计档案均应进行相应登记。

第四十条 内部调阅会计档案需经会计部门主管人员和会计档案管理部门主管人员批准;法律、法规规定有档案查阅权的部门查阅会计档案,必须持有效证件和相关证明材料,经本行机构负责人或会计主管人员核准。

第四十一条 移交会计档案,应严格按移交手续办理,涉及变更会计档案管理部门的,还应由有权人签署意见,移交双方都应签字盖章。

第四十二条 会计档案保管期满,符合销毁条件的,应由档案管理部门会同会计部门提出销毁意见,编制“会计档案销毁清册”,报指定机构会计主管部门批准,方可销毁。

第四十三条 已满保管期的会计档案,如尚有未了债权、债务、案件或账务未查清,应待债权债务明确、案件终结或账务查清后,再按规定销毁。

第五章 现金出纳业务风险管理

第四十四条 现金业务必须坚持“当日核对、双人管库、双人守库、双人押运、离岗必须查库(箱)”的原则,做到内控严密、职责分明。

第四十五条 现金收付必须坚持“收入现金先收款后记账,付出现金先记账后付款”的原则。

第四十六条 柜员办理现金业务操作必须在有效监控和客户视线以内,做到当面点准,一笔一清、一户一清。

第四十七条 收付现金必须做到先点捆、卡把,核准封签,再散把点数;拆捆时,先确认每捆十把,再拆捆,做到账证或账单相符。

第四十八条 柜员必须坚持“一日三碰箱”制度,碰箱必须在监控录像视线范围内进行,做到账款、账实相符。

第四十九条 需进行款箱交接的,交箱前必须核对接箱人是否为被授权人,接箱时必须核对总箱数,检查款箱是否加锁、封条是否完整无损等,并详细登记相关交接登记簿。

第五十条 库房管理必须坚持“账款分离”的原则。管库员不得兼任库房记账员。

第五十一条 加强对现金支付交易的监督管理,防范利用银行支付结算进行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对于大额和可疑的现金支付交易,应当按照反洗钱法规定执行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报告制度。

第五十二条 现金调运时,运送现金、贵金属、有价单证等必须由双人以上(不包括司机)持枪押运,严密交接手续,对运送时间、地点和运送路线要严守秘密,不得向任何无关人员泄漏。不得无关人员搭乘运钞车及捎运其他物品,并须互相配合,密切协作,准确安全运送库款。

第五十三条 物款送达后,管库员(保管员)要与随车业务员交接清楚。原封新券按箱或捆、回笼券卡把与调拨单核对。发现松散、可疑现象的,必须当面点验清楚。无误后,管库员(保管员)方可在回单联签章。

第五十四条 柜员领缴现金时,要填制相关记账凭证,确保现金交接无误。

第五十五条 办理现金业务的柜员必须建立柜员现金箱。严禁为不办理现金业务的柜员建立现金箱。因岗位调整不再办理现金业务的,必须及时删除其现金箱。

第五十六条 柜员现金箱实行限额控制。要根据现金收付实际情况及柜员岗位职责,合理核定办理现金业务柜员的各币种现金箱限额。

第五十七条 营业期间,柜员的现金箱余额超过其现金箱限额时,超过限额部分必须及时办理入库手续。

第五十八条 每日营业终了,柜员要对现金箱余额进行账实核对,无误后装箱加锁交寄管部门保管。

第五十九条 柜员半天(含)以上不当班时,其现金必须缴空,即柜员现金箱余额清零。

第六十条 会计主管应对柜员现金箱不定时进行清点,部门负责人每月至少查箱两次,分管行长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性检查。查箱时必须携带介绍信及相关证件,并应有相关人员在场。每次查箱完毕,应将查箱情况详细登记相关登记簿,并由检查人员和柜员共同签章,已备考查。如发现问题,要立即查明原因,严肃处理,重大问题要及时报告。

第六章 安全保卫管理

第六十一条 行长是本行安全保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单位安全保卫工作负全面责任。

第六十二条 落实各项安全保卫责任,与员工签订安全保卫责任书,经常对员工进行合规操作和安全防范教育。

第六十三条 依法合规经营,落实各项规章制度。定期组织处臵突发事件预案演练,提高安全防范技能。积极与当地派出所、邻近单位协商搞好治安联防。

第六十四条 经常检查营业期间执行规章制度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六十五条 掌握员工思想动态,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做好工作。

第六十六条 做好安全防范设施的维护保养工作,保证其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六十七条 发生案件和事故及时报案,保护现场,提供线索,协助有关部门做好调查取证工作。

第六十八条 各岗位人员要严格履行岗位职责,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合规操作和安全防范学习培训活动,提高防范意识和技能,确保本岗位的安全。

第六十九条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按照业务操作规程办事,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对领导交办或授意办理不符合规章制度的事项,要予以抵制,抵制无效要及时向上级行汇报。

第七十条 在办理业务过程中发现可疑情况,可能危及银行资金安全的,及时向单位领导汇报,对可能涉及犯罪的,还要向公安机关报告。

第七十一条 柜员要保管好自己的密码、钥匙、印章、密押、预留印鉴、重要空白凭证、现金尾箱等,严格执行内部交接、登记手续。

第七十二条 按照反洗钱有关规定对大额交易和可疑交易及时上报相关部门。

第七十三条 营业前安全操作。检查营业场所有无不安全迹象,报警器、电视监控系统是否处于工作状态。检查自卫器械是否到位,取用是否方便、顺手。

第七十四条 开启营业室大门或卷闸门,同时反锁固定,防止歹徒关门抢劫;锁定边、后门做好营业前的准备。

第七十五条 运钞车到达后,营业人员二人以上携带自卫工具配合随车业务员将款包护送进入柜台内进行交接。款包交接后将大额现金入保险柜保管,用钥匙反锁边后门进入正常营业。

第七十六条 营业期间安全间操作。营业场所必须保证二人以上临柜。大额现金及重要凭证要及时入柜,不得臵于桌面或抽屉内。

第七十七条 柜台内禁止非营业人员进入,营业人员因事出入边、后门时,须在确认安全的情况下即开即锁。

第七十八条 营业人员临时离柜时,必须退出操作界面,现金、印鉴、密押、重要凭证必须入柜加锁。

第七十九条 营业期间,营业人员在柜台内不会客,不接受他人馈赠的药物、香烟、食品、饮料等物品,以防不测。

第八十条 接受检查时,营业人员在确认检查人员证件齐全,并有本单位领导或保卫人员陪同下方可进入。

第八十一条 营业终了安全操作。按要求退出操作系统,将现金、印鉴、密押、重要凭证清查无误后装入款包(箱)锁好。在柜台内等待运钞车接款,严禁在柜台外携款包(箱)候车。

第八十二条 运钞车到达后,随车业务员在柜台外与营业场所人员办理款包交接手续,营业人员必须二人以上携带自卫器械护卫随车业务员将款包装入运钞车内。运钞车安全离去后,方可离开。

第八十三条 营业人员打扫营业室柜台内外卫生,检查电器开关关闭情况,对电视监控系统或“110”夜间防侵入报警系统进行布防,将营业室防护窗、门落锁后离开,结束营业。

第八十四条 为有效防范各类案件的发生,营业场所要制定应对各类突发暴力案件的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第七章 计算机网络运行风险管理

第八十五条 网络IP地址管理。正确使用IP地址,防止混用、借用、乱用IP地址资源。不得在网络中擅自使用未经批准的IP地址。由于开展中间业务等需要与外单位网络进行互联时,必须经批准后方可实施,网络互联的设备所分配的IP地址可以与对方协商设臵,但不可与综合业务数据网的地址重复。

第八十六条 网络配臵管理。为保证综合业务数据网中各设备的软件统一,各单位的路由器、交换机的IOS软件及配臵由支行统一负责管理,各单位不得擅自改变IOS软件及配臵。

第八十七条 调制解调器等通信设备的参数配臵与电信运营商协商后确定,调测完毕后不得随意更改,需要进行参数修改时必须在日间结束后进行并要做详细记录。

第八十八条 网络运行中如需要对路由器、交换机配臵进行修改,必须经行长批准,并详细填写网络运行登记簿的配臵修改记录。

第八十九条 网络设备管理。网络设备必须严格按照网络设备与环境相匹配的要求,进行装修配臵。网络设备需要一定数量的冗余备份,必须保证主干线路网络设备的冗余。

第九十条 网络日常维护管理。建立网络运行登记簿,其主要内容应包含网络值班安排、网络值班日志、网络重要事件记录等;对通信异常情况、维护更改情况逐一登记、详细记录。网络管理员如发现无法排除的网络故障,应及时上报,由上级部门协助解决,事后认真填写网络运行登记簿,将重要事件详细记录。

第九十一条 网络安全管理。防止利用现有综合业务数据网进行危害我行安全、泄露我行秘密,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违法犯罪活动。

第九十二条 用户认证和访问控制。用户对数据和网络系统的访问必须选择与信息访问级别相匹配的认证机制,并且确保其在信息系统内的活动只限于相关业务能合法开展所要求的最低限度。用户调动到新的工作岗位或离开银行时,应在网络系统中及时检查、更新或注销用户身份。

第九十三条 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擅自利用综合业务数据网入网线路接入互联网,杜绝利用我行网络从事与我行无关的活动。

第九十四条 综合业务数据网必须与国际互联网物理隔离,各单位不得以单位名义自行在国际互联网上设立主页、发布信息。

第九十五条 开展中间业务时,需要与外单位网络进行互联时,必须采用网络防火墙等隔离手段,并报主管部门批准。

第九十六条 网络设备的密码及配臵由系统管理员负责管理维护,密码需定期修改。

第九十七条 认真管理网络设备的所有接入端口,严禁将与业务无关的网络接入到前台操作系统网内。

第八章 前台计算机管理

第九十八条 环境管理。前台人员应做到四防(防水、防火、防盗、防尘)。前台操作人员不得随意挪动计算机及其网络设备,不得随意调整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联线。

第九十九条 前台操作人员不得随意修改或删除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配臵文件或程序。操作人员要定期修改密码,系统密码应由系统管理员管理,操作员密码不得混用。

第一百条 营业操作人员,不得将与业务无关的软件装入计算机中,除业务软件运行必须装入的操作系统外,不得装入WINDOWS或其它操作系统。

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控参股公司派驻人员管理办法

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和x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xxxxxxx”)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和xxxxxxxxx《控参股公司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办法。

一、原则

为保证xxxxxxxxx对控参股公司重大事项的知情权以及决策中的主动权,使xxxxxxxxx意志能够得以实现,xxxxxxxxx对所属控参股公司及关键岗位人员实行派驻制。

二、派驻人员的范围

(一)xxxxxxxxx全资公司、控股子公司的经营班子成员和财务部长等指定岗位的人员。

(二)xxxxxxxxx参股公司中,由xxxxxxxxx推荐派驻,参股公司聘用,在参股公司中担任指定岗位职务的高级管理人员和其他派驻人员。

三、职责与行为准则

(一)派驻人员必须维护xxxxxxxxx利益,按照xxxxxxxxx《控参股公司管理办法》以及控参股公司的管理制度、合同、章程和有关规定办事。对控参股公司运营过程中违反规定,侵害xxxxxxxxx利益的行为应坚决制止,并向xxxxxxxxx报告。

(二)派驻人员必须诚信、勤勉地履行职责,必须以符合xxxxxxxxx最高利益、符合投资者资产保值增值要求、符合上市公司对股民负责、符合控参股公司提高经营效益和长远发展要求的精神为xxxxxxxxx和控参股公司服务。

(三)派驻人员必须遵守如下基本行为准则

1、必须忠诚xxxxxxxxx和股东,诚信规范,不得以任何方式欺骗xxxxxxxxx和股东、侵犯xxxxxxxxx和股东利益。

2、必须在法律法规、xxxxxxxxx规定、控参股公司合同、章程、协议规定的范围内进行活动。

3、派驻人员必须以严谨审慎的态度履行职责,注意团队建设,正确听取专业人员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4、必须廉洁自律,严格按规定获取报酬,不得获取xxxxxxxxx和控参股公司规定薪酬之外的任何财物。

(四)派驻人员违反上述行为准则致使xxxxxxxxx遭受资产损失(包括有形与无形资产损失、项目失利等),按照有关规定应受到相应处罚,直至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四、工作报告制度

(一)为保证控参股公司市场信息、财务信息和生产运营信息能及时、准确地传递到xxxxxxxxx,提高xxxxxxxxx经营运作的透明度,维护xxxxxxxxx的知情权,并能及时掌握派驻人员的情况,建立派驻人员工作报告制度。

(二)派驻人员工作报告制度包括:述职报告制度,情况分析报告制度(按季上报),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三)派驻人员任期届满交接时,还应向继任者详细介绍工作内容和合作对方派驻人员的工作风格、性格特点以及素质状况等。

(四)派驻人员未按规定向xxxxxxxxx报告情况或报告虚假情况,一经查实应追究相应责任。

五、任免

(一)派驻人员由xxxxxxxxx直接任命或推荐。

(二)派驻人员所任岗位职务、派驻人数、任期等应按照xxxxxxxxx规定或控参股公司各方有关协议执行。

(三)派驻人员实行聘任任期制,任期一般为2年;任期届满,应按规定或控参股公司合同及章程规定的程序对该派驻岗位的派驻人员重新任命;派驻人员可以连任。

(四)派驻人员退休、辞职、死亡、失踪或处于重病、重伤状态时,xxxxxxxxx应及时更换或推荐替代人选。

六、管理、考核

(一)xxxxxxxxx按照有关办法和规定对所属派驻人员实行集中统一管理。

(二)派驻人员的劳动关系:各派驻人员应依法与xxxxxxxxx签订劳动合同,由控参股公司聘用。

(三)派驻人员根据岗位职责承接所在公司关键业绩指标,接受xxxxxxxxx对口领导的评价,经xxxxxxxxx审核确认,决定派驻人员奖金发放,考核结果作为派驻人员奖惩、任用、调换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依据。(同时接受控参股公司由董事会制定的考核目标与考核)

(四)实行派驻人员对口管理考核制度。事业内容归口在xxxxxxxxx干部主管部门;职能内容在xxxxxxxxx总部由对口业务部门的,应按照对口业务部门的要求定期或不定期汇报工作及控参股公司相关情况,xxxxxxxxx的干部主管部门和对口业务部门对其进行考

核,并纳入行为评价的一项权重比例,向xxxxxxxxx提出使用建议。

(五)派驻人员的薪酬由各控参股公司按xxxxxxxxx制定的总额提取交xxxxxxxxx统一发放。(控参股公司的绩效奖励由该公司董事会决定)

(六)派驻人员的绩效奖励和日常费用,由各控参股公司在费用中列支。

(七)结合派驻人员任期制,实行派驻人员届满适度轮换制度,以加强xxxxxxxxx高管人员的交流;实行考核淘汰制度,对任期综合考核不胜任、业绩考核连续两年为D类或当年业绩考核为E类的,免去派驻人员职务。

(八)加强各子公司派驻人员团队建设;以岗位业绩和价值观为重点加强对派驻人员的考核。

七、附则

本办法未尽事宜按原有规定执行,以往所发文件与本规定相抵触的,按本规定执行。

本规定由xxxxxxxxx农村金融部负责解释,自审议通过之日起施行。

下载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讨论稿)20120724word格式文档
下载村镇银行风险处置办法 (讨论稿)20120724.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办法

    风险岗位廉能预警处置办法 第一条 为全面推进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加强风险岗位廉能风险预警处置管理,从源头上强化腐败风险预警防控工作,提高行政效能,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两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

    村镇银行

    贴近三农需求 贴心服务农民 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成立一周年业绩斐然 2009年08月18日18:14来源:人民网-经济频道 记者8月18日从湖北汉川农银村镇银行成立一周年新闻发布会上......

    村镇银行

    村镇银行 所谓村镇银行就是指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目前农村只有三种金融主体,一是信用社,二是只存不贷的邮政......

    11XXXX村镇银行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XXXX村镇银行 网上银行业务风险管理制度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XXXX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我行”)网上银行风险管理,通过建立有效的机制,实现对我行网上银行风险的识别、监测......

    村镇银行信息安全应急处置预案[范文]

    XXXXX村镇银行信息系统安全应急处置预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客观评价XXXXX村镇银行(以下简称本行)信息系统潜在的风险,规范启动应急预案的程序和方式,以预防或减少因突发事件发生......

    村镇银行设立程序等相关办法

    为所在区域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是村镇银行的根本宗旨,扩大农村金融供给,为“三农”服务是设立村镇银行的初衷,任何时候都不应动摇。为使村镇银行更好地服务“三农”,并......

    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银行突发性支付风险应急处置预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有效防范、及时控制和化解XX银行突发性支付 风险,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XX银行改革方式试点方案的 通知》(国发〔20x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