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服务贸易角度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利弊
从服务贸易角度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利弊 2009年8月15日,在泰国首都曼谷举行的第八次中国—东盟经贸部长会议上,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与东盟10国经贸部长共同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投资协议》,未来将携手对抗金融危机,并继续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贸区的主要谈判已经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如期在2010年建成。那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从服务贸易角度而言对中国有什么影响呢?
毫无疑问,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的发展有着巨大的机遇。首先,区内贸易中90%的产品关税都将取消,货物与服务,人力与资本在区内的流动都将更加自如,成本也更低,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国际贸易市场而言,意义不言而喻。随着区内关税等障碍被一一消除,区内各国人力、原材料、货物、资本、服务等资源充分流动,将迫使各国调整自己的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以应对区内竞争,最终通过改善区内分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资源的最佳配制。这会拉动中国西部的发展,为东部城市减少农民工数量,加强中国内部地区的稳定。
其次,随着区内贸易壁垒的拆除,区内各国更加依赖区内贸易,随着美元的疲软和信用的丧失,就客观需要一种稳定的货币作为区内贸易的结算货币。中国已经在逐步开放人民币的资本市场,尝试分阶段让人民币可自由兑换。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人民币自然可以首先向东盟推广。
当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带来的并不都是好消息,它在一定程度对中国经济和国际能力治理能力是一个考验。
首先,区域内各国政治体制、文化传统的巨大差异,各国之间存在众多现实和潜在的冲突对中国的能力是一种考验,也直接影响着中国的国际声誉及威望。东盟大多数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和中国政治体制完全不同,这将影响两方在处理共同问题时的态度和看法,很多情况下难以达成一致。
其次,东盟内主要经济体普遍实施出口导向型发展模式,与我国发展模式相似。在一体化进程中,这将导致国内部分相关产业生存环境日趋严峻,产业的长远整体利益与当前局部利益的冲突也会日益显现,引起国内的相关社会问题,如失业、热带产业发展严峻等,不利于稳定团结。此外,随着中国与东盟经济一体化的加深,以及人民币逐步放开资本市场并可自由兑换,中国更加容易受东盟经济波动的影响。
最后,第三国干预和外部压力将时刻影响中国的发展。以美国为代表的区域外政治势力对区域内的控制和影响十分强大。此外,日本在东南亚的实力也不容忽视。
任何一个区域经济组织要想成功推进,都需要拥有作为凝聚核心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的对比就是最直观的例子。东盟各成员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与潜力、综合国力及其一体化程度决定了东盟绝无可能担当此项重任;中国要想成为核心国家,凭现在的综合实力还不足以但此重任,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提升产业结构、提高生产效率、扩大经济规模。
第二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利弊分析
小组成员: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与东盟的经济关系在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下,迈向了全面经济合作的新阶段。在新的世纪,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合作无论在贸易、投资领域,还是在其他领域,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合作。特别是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双边经济合作发展迅速,经济相互依赖深化。但以经济利益为纽带的中国—东盟关系其实收到一些结构性因素的影响,考虑到中国经济的崛起、亚洲一体化以及经济全球化发展的趋势,经济合作仍将是中国—东盟全面伙伴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一、自贸区建立的必要性
1、资源间的优势互补
2、经济、贸易上的差异互补
3、产业结构上的互补
4、利于创建良好的政治环境
二、自贸区建立的利益分析
1、自贸区的建成将促进我国出口规模扩大、出口竞争力提升、出口商品结构优化和进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实现,也将进一步加强我国与东盟各国在贸易上的联系,从而降低我国对欧美市场的依赖性,减少市场波动和贸易保护主义带来的出口奉献,维护我国经济的繁荣和稳定。
2、关税的降低能够增进我国国内竞争,推动中国产业结构升级,并通过东盟市场所产生的示范效应,促进加快中国市场化进程,有利于我国国际分工。
3、关税的降低也会使东盟的进口转向中国,扩大我国出口规模。贸易结构优化。由于我国与东盟在资源构成、产业结构、工农业产品等方面各具特色,互补性很强。伴随着双边贸易的增长,中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出口将会增多。
4、提升中国整体经济实力。自贸区建立后,通过外贸和投资的增长以及内需扩大所导致的乘数效应,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
5、扩大中国的政治影响力。通过自贸区与东盟国家建立战略伙伴关系,为我国营造良好的区域政治环境,提高我国国际政治地位,使我国在世界经贸、政治和安全事务中具有更大的发言权。
三、自贸区建立的弊利分析
1、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经济环境复杂。东盟国家的成员经济发展水平和发展阶段差距大,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有欠发达国家,不同的国家对贸易投资自由化和经济合作的承受能力和目标也有比较大的差距。我国在一体化的过程中同时要扮演多种角色。因此情况复杂,难以在短时间内进行高效率的沟通和协调。
2、由于我国的经济重心在第一二产业上,服务产业相对较弱。自贸区建立后,行业开放,东盟具有竞争优势的行业将会进入中国国内,给国内相关产业造成较大竞争压力,对国内服务业造成巨大的冲击。
3、关税的降低会直接冲击我国国内的产业,并且还会使我国与东盟贸易逆差扩大化。我国与东盟绝大多数都是发展中国家,无论是从资源存量、经济结构还是发展水平来看,我国与东盟国家都具有极高的相似度。关税降低后,不仅会加剧我国与东盟同类产业的竞争,还将会导致东盟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大量涌入我国市场,冲击我国缺乏竞争的产业。
4、自贸区建立,关税、非关税壁垒降低,东盟各国将无需在中国建立企业,只需增加对中国的出口既可维持其贸易,这样则会导致东盟各国在中国的投资锐减。
5、自贸区的建立,中国与东盟将在经济上关系更加密切,双方的依存度也会将进一步加深,一旦东盟经济出现波动,也会对中国相关部门产生冲击,从而对中国经济带来较大的不利影响。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中国经济的继续增长和东盟各国经济的复苏,双方合作的潜力会变得更大。经济利益的巨大牵引将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不断前进。同时我们也看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难以一帆风顺,还存在许多的困难和难以解决的问题。但地区的经济整合和一体化步伐不会停止,中国也必须直面和克服这些挑战,采取措施积极应对,实现互利共赢局面。
第三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编辑。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世界掀起了新一轮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浪潮,生产要素等的跨境流动以及优化配置日益增强,各个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开放与融合的程度大大加深。
如此之浩大的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势必会对我国的贸易发展产生巨大影响,自然地就会有人对自由贸易区心存疑虑并且缺乏信心,担心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会产生消极影响。本文试图分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贸易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这将对自由贸易区持续快速发展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的影响
(一)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的积极影响
1.贸易壁垒的消除有利于自贸区内各国间的贸易发展
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后,中国对东盟10国91.5%以上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东盟平均关税从9.8%降到0.1%;同时,东盟6个老成员国(文莱、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新加坡和泰国)对90%以上的中国产品实行零关税,对中国平均关税从12.8%降为0.6%,东盟4个新成员国(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将在2015年实现这一目标。[2]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关税壁垒的逐渐消除,将使各个国家的出口成本大大降低,自然地,区内将会获得更大的贸易创造效应。
据中国东盟经济合作小组专家利用全球贸易分析项目和计算的一般均衡模型分析得出结论显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能产生正的贸易创造效应,拉动中国和东盟的出口总量增长分别为2.73%和0.95%,社会福利增长分别为17.87亿美元和29.86亿美元[3]。
2.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有利于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和竞争效应
倘若按照人口数量来计算的话,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区,其贸易规模仅次于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有着充足的市场潜力,各成员国的国内市场将跟随脚步迈向统一的大市场,使双方的经济发展空间进一步拓展,在这个大市场内,每个国家都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各自生产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将每件产品的生产规模扩大,从长期来看,这种市场规模的扩大,必将带来规模经济效益。
3.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贸易谈判中的地位
作为一种地缘经济与政治,中国和东盟各国可以通过开展经济领域合作来推动贸易区中其他领域合作的发展,双方需要通过共同努力克服各种在巩固自由贸易区中存在的问题,对内创造出更好的关系和发展环境,对外形成协调一致的利益与声音,这样就会在国际事务中为本贸易区争取更多的利益,推动地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最终造福于本地区人民。
4.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使中国占有亚洲经济区域一体化先机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新区域主义在逐渐影响着目前世界经济的发展,并逐步取代了国际经济贸易中的双边关系。此次与东盟的合作,其实可以被看做是对其他区域经济合作的反应。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的提升,作为亚洲经济大国,中国已被外界认为是有利于推动亚洲经济合作的国家。在中国与东盟签订自由贸易区协议后,日本与东盟、韩国与东盟成立自由贸易区的谈判以及中、日、韩之间的经贸谈判也随之有了实质性的进展。同时,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可以为中国更高以及更广层次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合作积累经验并奠定坚实基础。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对中国贸易的消极影响
1.关税降低和部分市场开放将冲击国内产业并带来持续的贸易逆差
随着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关税逐渐降低乃至完全取消,大量的东盟国家的优势产业将不断进入中国市场,无论是对中国与东盟国家的同类产业,还是对中国国内发展尚不成熟、缺乏竞争力的产业都会造成冲击。比如为了尽快使区域内消费者享受到自贸区带来的好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过程中确定了早期收获计划,规定从2004年1月1日起对500多种农产品实行降税,2006年这部分产品的关税降为零,计划中一些是双边互免关税,但更多的是中国单方面的关税减让,这就对中国的农产品造成了冲击[4]。
2.东盟经济波动和外贸运作成本的增加将对中国贸易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逐步建立,中国与东盟的关系将会紧密地联系到一起,双方之间的依赖程度也必然会进一步加深。一旦东盟内部出现轻微的波动,中国的相关产业必然会受到牵连,遭到相同的冲击,从而影响中国本身的正常发展。
3.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短期竞争对中国贸易发展的消极影响
在出口市场结构方面上,中国与东盟的主要贸易伙伴都是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出口商品结构上,中国与东盟均以向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出口初级产品和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制成品为主,特别集中在如服装、组装类电子产品以及日用品等品种上,基于各成员国在出口产品结构和出口市场结构等方面都存在的竞争,加上由于自贸区的建立造成的市场开放,中国在出口市场上来自东盟的竞争会越来越强劲,而且有可能在短期内造成竞争大于合作的局面。
二、解决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消极影响的策略
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经历了想当艰苦的过程,然而自贸区建立以后,中国与东盟各国都仍然面临着挑战,因此必须高瞻远瞩,顾全大局,循序渐进,稳步发展,对于尚存在的消极影响,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以最终实现双赢的目的。为此,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
中国与东盟某些国家具有相似的产业结构,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双方的经贸关系。所以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我国应积极主动地调整产业结构,以更好地从自由贸易区中获利。
(二)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
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就是要鼓励各种有能力的企业通过努力开拓全球市场来参与国际竞争,以使我国改变现有出口集中度较高的现状,减少中国与东盟在国际市场上的争夺。在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过程中,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其实可以主要对东盟各国市场进行积极开拓,东盟的市场潜力巨大,再加上自由贸易区建立后的优惠政策,东盟更加应该成为中国今后特别关注并加大开拓力度的市场。通过对东盟的积极开拓,可以在增加区内贸易的同时,降低我国对日、美、欧等发达国家的依赖。
(三)大力扶持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实行跨国经营
随着改革开放走出去战略的不断发展,我国诞生了大量的优秀企业,这些企业不仅具有良好的效益,而且具有一定的规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为企业在东盟国家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在此基础之上,政府应该安排部分资金和政策支持,协助愿意走出去的企业到东盟国家开拓市场,投资办厂。
三、结论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应运而生,通过上述分析不难看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对中国和东盟双方贸易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从该自由贸易区中获益,中国应该积极寻求解决方法。首先,中国应该大力发展优势产业,积极推动产业升级,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和产品差异化战略,并大力扶持企业到东盟国家投资,实行跨国经营。其次,中国应该正确处理中国与东盟经贸竞争与互补的关系,尊重东盟利益,承担大国责任,帮助东盟发展,实现互惠互利,加强区内多领域合作,探索该自贸区建设的新模式。最后,中国应该注意平等协商,加强政府间的信任,联合东盟国家建立起自贸区风险防范机制,提高各国应对风险的能力,中国需要妥善处理区域内外国家关系,减少来自外部的干扰。
第四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思考
一、标题解读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组建的自由贸易区。2010年1月1日贸易区正式全面启动。自贸区建成后,东盟和中国的贸易占到世界贸易的13%,成为一个涵盖11个国家、19亿人口、GDP达6万亿美元的巨大经济体,是目前世界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也是发展中国家间最大的自贸区。(王燕同学,东盟十国是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新加坡、泰国、越南)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国和东盟各国应在加快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上,通过保障服务贸易良好发展的一系列协议,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发展服务贸易,消除服务贸易中产生的摩擦,以实现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的解读
2002年11月中国与东盟双方领导人共同签署《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经过长时间协商和谈判决定2010年正式全面启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The China─ASEAN Free Trade Area,CAFTA),然后双方相继于2005年7月、2007年1月和2009年8月签署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货物贸易协议》、《服务贸易协议》、《投资协议》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其中的《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是规范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贸易市场开放、处理与服务贸易相关问题的法律文件,参照了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的模式,规定了各方开展服务贸易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以及权利和义务,同时附件中包括了中国与东盟10国开放服务贸易的第一批具体承诺减让表。其主要内容有: 第一,定义和范围。其规定了与服务贸易相关的定义和范围,如商业存在、法人、服务贸易等,协议适用的各缔约方影响服务贸易的措施及不适用的范围。
第二,义务和纪律。其包括透明度、国内规制、承认、商业惯例、保障措施、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补贴、合作等条款,规定了双方在CAFTA框架下开展服务贸易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具体承诺。其对市场准入、国民待遇、附加承诺、承诺的适用与扩大、逐步自由化、具体承诺减让表和减让表的修改等内容作出了规定。第四,其他条款。其包括联络点、审议、修正、争端解决、协议生效和交存等条款,规定了实施协议的程序性问题。《服务贸易协议》是中国在CAFTA框架下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签署的第一个关于服务贸易的协议,是继《货物贸易协议》后中国与东盟开展全面经济合作的里程碑。此外,为促进服务贸易的便利化,中国与东盟国家间还签署了一系列服务业方面的多个双边、多边协议。如中泰、中菲签署的《双边货币互换协议》、中国与东盟签署的《运输合作谅解备忘录》、《中国—东盟信息通信合作谅解备忘录》等。服务贸易作为贸易规则的重要调整对象,为绝大多数一体化组织所规范。①目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协议》涵盖的只是一小部分范围,对于CAFTA的服务贸易总量的影响不是太大,中国和东盟双方是根据本国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服务业的特点进行渐进式开放的。这些协议对CAFTA服务贸易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需进一步深入开展下去。
为加速服务贸易的发展,中国与东盟各缔约方尽快完成服务贸易协议谈判,逐步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禁止针对服务贸易采取新的或增加歧视性措施,在WTO《服务贸易总协定》所作出市场准入和国民待遇承诺的基础上,继续扩展CAFTA服务贸易的广度和深度。根据《服务贸易协议》,中国将分别在建筑、环保、运输、文体和商务服务等5个服务部门的26个分部门向东盟国家作出新的市场开放承诺,进一步开放上述服务领域,放宽一定限制等。另一方面,中国和东盟在金融、电信、教育、旅游、建筑、医疗等服务领域的合作也将日益加深,相互进一步开放服务市场,推动中国—东盟战略伙伴关系不断向前发展。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服务贸易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重要部分,随着服务贸易法律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服务贸易法律体系日益健全与完善,对CAFTA服务贸易的发展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机遇
服务贸易在全世界发展速度相当快,是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东盟,服务贸易成为各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重要力量。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发展面临新的合作机遇:
1.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为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CAFTA内服务市场是新兴市场,服务贸易市场发展潜力广阔,对各国服务提供者具有较大的吸引力。中国和东盟国家可以适当放宽服务业贸易限制,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更好地利用一些国家的技术优势,发展高新技术服务业,全面推动CAFTA服务业的进一步开放与发展。
2.《服务贸易协议》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服务贸易提供了保障,有利于深化和加强双方服务部门的合作,推动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的增长。双方正确运用WTO相关规则,根据《服务贸易协议》逐步减少对服务部门的一些限制,扩大服务市场的开放程度,这会对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中国和东盟双方将有步骤地对扩大服务贸易领域开放进行谈判。谈判将着眼于逐步加强成员间旅游服务、商务服务方面的合作,对金融、保险和电信等服务业将按照WTO承诺稳步推进。这将有利于彼此深入参与国际服务领域的合作,开展服务贸易谈判,进一步拓展服务部门的互利合作;将进一步提升中国与东盟国家服务部门的合作水平,丰富CAFTA的服务内涵,相互吸取对方服务业的优势,实现优势互补,增强竞争力。
(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更要迎接挑战
《服务贸易协议》的签署和服务贸易领域的谈判对服务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机遇,但是,中国与东盟目前的服务贸易发展状况,同样也面临着自身和外界的双重困难与挑战,不利于发展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服务贸易。
1.中国服务贸易起点低、基础差,缺乏国内的产业支撑,服务领域总体对外开放水平不够,影响了对东盟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管理经验和制度的引进。中国服务贸易抗冲击能力较差,易受国内外形势影响,服务贸易法律、法规、标准和合格评定程序不健全,服务贸易管理滞后。
2.服务贸易存在许多法律障碍,不能毫无顾忌地开放服务业,否则有可能危害国家经济安全。一方面,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的开放部门和规模仍较小,市场竞争能力不够,市场准入的限制却多。另一方面,某些部门存在法律空白,透明度不够。例如中国到现在还没有出台《旅游法》,对这些零散的规定,外国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难以了解。
3.东盟10国服务业虽然在总量上超过中国,但整体上仍然处于发展阶段。东盟国家与中国的贸易量占中国的总贸易量比重不是很大,东盟10国服务贸易水平、特点不一,存在不同程度的服务贸易壁垒,而且服务贸易发展极不平衡。因此,对于服务贸易不能设立太多的限制。中国与东盟国家进行服务贸易的同时,还要注意防范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减少贸易壁垒。
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时,必须尊重东盟和中国的不同利益,从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现实出发,减少矛盾,更好地保障各国的经济利益在加快服务贸易合作的基础上,双方应各自发挥本国的比较优势,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促进双方服务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三、进一步加快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发展的建议 温家宝总理在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2010年要深化多边双边经贸合作。加强和改善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反对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妥善处理贸易摩擦。如今,中国与东盟10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经济合作快速推进,服务贸易发展迅速,贸易额呈上升趋势。根据数据统计,2008年中国与东盟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达到了233.6亿美元,同比增长30.4%。2010年,中国与东盟的服务贸易将会继续增长。但中国与东盟各国间的服务贸易大多集中在旅游、教育服务等低端领域,金融等高端服务贸易的部分则较为落后,需要针对劣势扩大合作,使双方的服务贸易形成较强的互补性。
(一)对于不同的服务贸易方式,可以采取不同策略逐步发展CAFTA服务贸易
WTO《服务贸易总协定》(GATS)中将服务贸易分为跨境服务、境外消费、商业存在、自然人流动四种。中国可以采取以下发展策略:(1)对跨境服务方式应持谨慎的开放态度,同时加强国家间监管的合作。跨境服务通常涉及信息技术、网络等高尖端技术,且服务提供者不在境内,对其难以实施有效控制。(2)境外消费方式一般不会对国内服务业和公共秩序、国家安全带来直接冲击,应给予市场准入(3)商业存在能吸收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通过商业存在服务有利于服务提供者的批量生产,取得规模效益,降低成本和价格。(4)对于自然人流动方式,中国、东盟的服务贸易大都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对专业高级人才比较缺乏,因此应着重吸引国外高级人才。
(二)开展CAFTA服务贸易时应规范服务贸易的法律规定,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近20多年来,中国服务贸易呈持续发展的势头,有关服务贸易的法律规定同国际服务贸易的法律规范一样,正在形成自己的体系,但国内有关服务贸易法律规定对中国—东盟服务贸易规范的不足也有很多。中国对东盟各国的法律交流和研究刚起步,我们可以从东盟国家的法律、司法制度和司法实践方面学习,使我们适应中国一东盟经济发展和合作的要求。例如参加研讨会增进东盟成员方之间对各自法律制度、规范的了解,促进成员国服务贸易的全面协作。中国政府应鼓励开展服务贸易的企业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通过技术进步提高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一个整体,中国和东盟各国在制定本国服务贸易发展的战略时,应利用世界服务贸易飞速发展的时机促进本国服务贸易的发展,同时针对自己的劣势,利用各国的比较优势发展本国的服务业,实现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充分运用争端解决机制消除服务贸易中的摩擦,促进服务贸易的良好发展
CAFTA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产生了协调服务贸易的要求,在服务贸易领域发生纠纷时,可以适用争端解决机制来提供制度保障。《争端解决机制协议》适用于《服务贸易协议》,保证了CAFTA服务贸易的正常运转。CAFTA应吸收WTO及其他自由贸易区争端解决机制的经验并结合自身的特点,合理恰当地建立争端解决机制,加强政府在促进服务贸易中的作用,以保护服务贸易的顺利进行。争端解决机制模式更体现出一种自愿、协调和自我约束的特点。因而,CAFTA内成员国之间可以设立一个属于自己的争端处理机制。此外,CAFTA应注重对争端解决机制的完善,逐步形成司法化或准司法化的具备强制性的解决机制。应当掌握和运用中国与东盟签署的《争端解决机制协议》,完善各项协调机制,更好地解决服务贸易纠纷,实现CAFTA服务贸易的整体发展与建设。
针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贸易目前面临的不足,一是应积极推进与东盟国家的交通合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关键是要着力解决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问题,加快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努力加大与东盟国家的服务贸易力度,放宽对东盟欠发达国家的贸易限制,进一步扩大双方服务贸易与合作规模,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为应对挑战,消除服务贸易障碍,CAFTA的各国应加强对各国法律制度的研究,努力掌握CAFTA相关的规定及贸易规则,针对具体情况切实进行服务贸易合作。中国和东盟10国都是发展中国家,各国的服务贸易相对来讲发展比较缓慢,但前景很广阔,中国和东盟各国要抓住机遇,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建立完整的服务贸易法律体系,加快服务贸易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第五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案例分析
中国——东盟自贸区将在2010年全面建成案例分析
(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概念
自由贸易区(Free Trade Zone)又称对外贸易区(Foreign Trade Zone)或免税贸易区(Tax-Free Trade Zone)是在关境以外划出的,对进出口商品全部或大部分免征关税,并且允许港内或区内进行商品的自由储存、展览、加工和制造等业务活动,以促进地区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发展的一个区域。一般设在一个港口的港区或邻近港口的地区,它实际上是采取自由港政策的关税隔离区。东盟是指东南亚十个国家之间的联盟,简称东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是指中国与东盟建立的自由贸易区。
(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原因
一、中国与东盟间生产要素禀赋的差异性
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深入发展,区域内各成员国之间的货物、服务、资本几大要素的自由流动越来越频繁。为了消除区域内阻碍四大要素自由流动的障碍,中国东盟之间建立了自由贸易区。在货物方面,由于中东两方之间一直存在关税,很多东南亚具有特色的产品不能进入市场。现在,关税取消后,更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市场形成充分竞争,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同时,中国的大部分产品也能够零关税进入东盟市场,提高了我国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在资本方面,双方建立一个自由、便利、透明及公平的双向投资体制。在服务贸易方面,双方也将进一步实质性的开放市场,这将使消费者在医疗、教育、和旅游风方面拥有更多选择。
二、中国与东盟国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
东盟国家主要是在最终产品上大量进口我国产品,我国属于加工型市场,加工完成后出口到别国区。但是我国在高新科技产品方面始终不如欧美国家,在他们的对比下,我国没有比较优势。同时,中国在于东南亚进行贸易交往时存在多边贸易,与不同国家建立贸易关系有着不同的贸易条件。但是,中国与东南亚国家贸易的总额等各方面不断增长,促使中国与东盟国家建立通一的贸易关系。
(三)、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的意义与影响
一、有利于市场多元化:中国与东盟双方超过90%的产品关税将降为零,实现货物贸易自由化。更多东南亚产品进入中国市场,同时,中国的轻纺、电子工业的大部分产品能够无税进入东盟市场。促使双方市场的多元化。
二、有利于中国的战略实施:中-东自贸区将促进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和“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促进对中国吸引外资的增加促进中国企业“走出去”到东盟投资,规避贸易壁垒。
三、中-东自贸区有利于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中-东自贸区将促进中国区域经济结构调整。配合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促进我国区域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以及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尤其是广西和云南与东盟国家毗邻,历史上与东盟国家有着密切的经济和文化交往,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拥有明显的区位优势,今后它们将从国内的地理边缘变成自贸区在物流、商务、投资等方面的中心,从而发挥独特作用,带动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