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教育方针的理念创新
党的三代领导人对教育方针的理念创新 已有 160 次阅读 2006-12-14 10:56
分享到: 新浪微博 QQ空间 开心网 人人网
作者:柏昌利
关键字:三代领导人;教育方针;教育理念
教育方针是一个政党或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对教育性质、目标、任务、功能以及实现途径的总规定,是对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自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我们党的教育方针是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三代领导人亲自关心领导下提出、确立、发展和不断完善的。三代领导人对党的教育方针的理念表现出理论体系的共同性、理论基础的科学性、服务方向的人民性、基本内容的连续性。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各自对教育方针又有新的创意和不同的哲学思考,成为我教育工作的根本指导思想。
一、毛泽东对我国教育方针的贡献
中国近代教育革命是以辛亥革命为标志拉开了序幕。许多仁人志士在批判封建教育的基础上,寻找中国教育发展的道路。然而,由于国内各种政治势力的消长,各种复古主义论调的泛滥,中国教育的发展方向和出路仍然没有找到。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长期革命实践中,使教育改革和发展与思想解放相结合,与革命斗争相结合,对教育的性质、作用和内容赋予了全新的涵义,使中国教育思想的发展发生了根本性质的变化。在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的进程中,找到了中国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毛泽东教育思想中,教育为人民服务、教育同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及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奠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理论基础。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十分重视文化教育工作,将文化教育作为革命斗争的武器,积极地开展了工农大众的教育革命,并将五四新文化运动引向深入,揭开了我党教育史的新篇章。1934年1月,毛泽东同志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大会上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①这个总方针是在概括了革命根据地文化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为当时的革命战争服务的教育方针。1940年1月,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对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作了全面论述。
在建国初期,我们国家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巩固人民政权,恢复国民经济,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准备条件。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中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②这是毛泽东提出的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继续,是完成新民主主义时期教育任务的基本指导思想,为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奠定了基础。
1956年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这一历史时期的深刻变化,要求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也必然要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1957年2月,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一文中指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③这是建国以来第一次正式阐述的社会主义教育方针。1958年毛泽东在一次谈话中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劳动人民要知识化,知识分子要劳动化。”④将毛泽东1957年提出的教育方针和1958年提出的“两个必须”的教育方针,作为我国长期以来两个并存的教育方针。全面贯彻这个教育方针和据此制定的各项政策,保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毛泽东对教育方针的贡献就在于:一是在教育的服务方向上,强调教育为人民服务、为革命战争和阶级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人民服务,是教育事业的根本宗旨,体现了教育的人民性。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这一指导思想,为巩固无产阶级新政权和坚持社会主义教育方向奠定了基础,但也为后来左倾路线的发展留下隐患。二是在人才的培养途径上,强调“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再提倡的教育原理,被视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但是,在实行教劳结合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将教劳结合的涵义理解得很狭窄,把教劳结合的方式简单地等同于师生参加体力劳动,往往把教劳结合仅视为改造思想的工具,用劳动代替系统的文化科学知识的学习。三是在教育的培养目标上,提出了“三好”目标,强调“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
二、邓小平对我国教育方针的发展
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对马列主义教育理论、毛泽东教育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之后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邓小平同志重新走上领导岗位后,亲自抓科技和教育工作。他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始进行拨乱反正和调整改革工作,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高度,确立了科技和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战略地位,使我国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阶段。尤其是,在调整我国教育方针方面,邓小平同志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教育理念。
1977年邓小平以革命家的大无畏勇气,推翻了“两个估计”的错误结论,把广大知识分子和教育工作者从长期的“左”倾错误的打击和束缚中解脱出来,彻底砸碎了套在他们身上的精神枷锁。我们党重申1957年和1958年提出的教育方针。1978年邓小平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毛泽东同志提出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方针贯彻到底,贯彻到整个社会的各个方面。”⑤1981年6月,《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教育人民和青年,坚持德、智、体全面发展,又红又专,知识分子与工人农民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1983年9月,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成为新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1985年5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还直接写入“三个面向”,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精神,不断追求新知识,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的一代新人。这里尽管未对教育方针作出高度概括,却是在教育方针认识上实现了第二次飞跃。邓小平对教育方针的理念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是在教育发展战略上,邓小平同志提出:“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方针,高屋建瓴,充分体现了他的远见卓识。“三个面向”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迎接世界未来综合国力竞争对教育的客观要求,高度概括了国内外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经验,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根本战略方针。这是邓小平同志对毛泽东同志教育方针理念方面的重大突破与发展。
二是在教育性质上,实现了教育方针的根本性变化。改革开放之后,邓小平同志领导了教育领域的实现了拨乱反正,正本清源。邓小平同志强调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强调整个教育事业必须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使中国教育从毛泽东教育只为政治、为阶级斗争服务的误区中解放出来。从此,邓小平同志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本路线的教育思想得到了确立。
三是在教育目标上,邓小平提出了人才的“四有”目标(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从而取代了过去所提出的“有文化有社会主义觉悟”的“两有”,其内涵较之以前更全面。邓小平同志强调人的素质和“全面发展”,强调有注重培养人才的奉献精神、科学精神,强调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这是邓小平同志在教育方针理念又一新创意、新发展。
四是在教育方法途径上,邓小平同志不仅继承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传统思想,同时他站在时代发展的高度又提出了“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的新理念。这样就把劳教结合放在社会发展的客观背景里加以综合性全面性考察,赋予其现代化教育与现代化大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全新涵义。
三、江泽民对我国教育方针的创新
江泽民教育论述创造性地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教育思想和邓小平教育理论,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在知识经济、信息网络时代和新技术革命到来的历史条件下,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统领下形成的崭新的教育思想体系。无论是在全教会上的讲话、在北大一百周年、清华九十周年、北师大一百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还是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都体现了他对教育问题的真知灼见。尤其是江泽民同志在教育方针的阐述上,站在新世纪的高度,以继往开来的精神制定了新的教育方针,实现了我党对教育方针认识的第三次飞跃。江泽民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⑥为教育方针注入了新的内涵,充分体现了“三个代表”和与时俱进的精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教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标志着我国教育方针已经走向成熟。江泽民同志对教育方针理念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从“一为”变为“双为”,这是对教育本质认识的进一步深化。为什么人服务的问题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这是教育阶级性的具体体现。把“为人民服务”列入教育方针,进一步赋予了教育以新的使命,扩展了教育的功能,明确了教育方向。以前的教育方针提出教育为政治服务,或是为建设服务,使教育服务的范围受到了限制。而江泽民提出的教育为社会主义服务,既包括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的政治服务,也包括了教育为社会主义的经济服务,还包括教育为社会主义的文化、艺术、意识形态、科学技术等方面服务。这样就使教育服务范围更加广泛、地位更加重要、作用更加具体、方向更加明晰。
二是从“一结合”变为“两结合”,这是对教育途径认识的具体扩展。在我党的教育方针中始终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也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但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江泽民同志提出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教育实践观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至少应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学生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二是教育事业要和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适应,使教育的发展和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的需要。因此,在教育方针中将“单结合”变为“双结合”是十分及时、十分有益的。在一定的条件下,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两者之间是可以互相替代、互相补充的。
三是从“德、智、体”变为“德、智、体、美”,这是对培养目标认识的更加全面。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追求的完善的目标。把美育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一个方面,是人们对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认识的不断深化。在此之前,也有不少专家学者极力建议应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之中。例如,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叶朗教授在《历史教学问题》2001年第一期上撰文:“关于把美育正式列入我国教育方针的建议”。党的十六大总结了一代一代教育家的经验,把美育作为全面发展的要求写进党的教育方针,反映了对教育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
参考文献:
①、杜德、苏振武:“江泽民对我国教育方针的丰富与发展”,《教育探索》2002年第四期。②、俞家庆、于建福:“我国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与发展”,《教育研究》1999年第10期。
③、姜崇廊:“解析教育方针新内涵
促进高等教育蓬勃发展”,《中国高等教育》2003年第6期。
④、刘海南:“论新中国教育方针的演进与启示”,《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5期。
⑥、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光明日报》,1999年6月16日。
注
释:
①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10页。②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大事记》,科学教育出版社1984年1月版,第3页。
③ 《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第780—781页。④ 《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论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37页。⑤ 《邓小平文选》(1975——1982),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104页、104—105页。⑥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02年11月版,第39页。
第二篇: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
改革开放三代领导人
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转眼间,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前,一场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讨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吹响了解放思想的号角。从此,改革开放的大幕在解放思想中被浑然拉开,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十几亿人口的文明古国,开始了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30年来,这场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改革大开放,始终在解放思想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推进。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推动改革开放的强大思想武器,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
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文革”被果断结束后,举国欢腾,百业待举。但是许多人还不能正确区分毛泽东同志的伟大历史功绩和晚年错误,党和国家的工作在前进中出现徘徊的局面。针对这种情况,邓小平同志旗帜鲜明地指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要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这为我们党实现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指明了方向。1978年5月10日,中央党校内部刊物《理论动态》刊登经胡耀邦同志审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5月11日,《光明日报》以特约评论员名义发表这篇文章。12日,《人民日报》、《解放军报》同时转载。引发了全国范围内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我们党冲破“两个凡是”束缚、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邓小平同志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充分肯定真理标准讨论的重大意义,积极支持推动这场大讨论,为全党摆脱“两个凡是”的思想束缚,完整准确地理解毛泽东思想,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殚精竭虑,披荆斩棘。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毛泽东
思想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东西就是实事求是……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他指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篇文章是马克思主义的。争论不可避免,争得好。引起争论的根源是„两个凡是‟”。“怎么样高举毛泽东思想旗帜,是个大问题。„两个凡是‟不是高举毛泽东思想的旗帜。这样搞下去,要损害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点就是实事求是,就是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就是这四个字。”他说,“如果不解放思想,不开动机器,不独立思考,那非垮台不可”。
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历史关头,邓小平同志就是以这样的马克思主义大无畏精神,力挽狂澜,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中振聋发聩地指出,实事求是,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基础,是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基础。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这篇被称为十一届三中全会主题报告的讲话,是我们党新时期解放思想的宣言书,吹响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号角。
邓小平同志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解放思想不行,甚至于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问题也要解放思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马列主义的本本上找不到答案,别国模式无法照搬,只有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才能找到答案和出路。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提出,要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邓小平
同志说,这个决定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过去我们不可能写出这样的文件,写出来,也很不容易通过,会被看作是“异端”。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指出,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就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道路。判断的标准,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这些惊世骇俗的论断,没有解放思想的强大勇气,没有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态度和精神,是断然不可做到的。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最重大的问题,形成了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僵化封闭不能发展社会主义,照搬外国也不能发展社会主义;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没有法制也没有社会主义;不重视物质文明搞不好社会主义,不重视精神文明也搞不好社会主义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启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航程。
党的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一道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
合的产物,是毛泽东思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
邓小平说:“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于是他率先提出要在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并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总设计师!
改革开放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项根本方针。改革,包括经济体制改革,即把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包括发展民主,加强法制,实现政企分开、精简机构,完善民主监督制度,维护安定团结。开放,主要指对外开放,在广泛意义上还包括对内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基本点之一,是我国走向富强的必由之路。
1977年5月邓小平提出破除两个凡是方针,最早提出两个凡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其后报纸上发表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始于1978年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从而中国经历了从农村改革到城市改革,从经济体制的改革到各方面体制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的进程。邓小平是这场改革的主要领导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行现代化建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城市推行打破“大锅饭”的各种经济责任制,建立公有制基础上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改革政治体制,如党政分开,下放权力,精简机构,发扬民主等等。
同时,他把改革和开放结合起来,设置经济特区。1979年7月,国务院确定广东、福建两省试办经济特区。1980年,正式设立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又相继开放了沿海十几个城市,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环渤海地区开辟经济开放区,批准海南建省并成为经济特区。1984年1月,邓小平视察了深圳和珠海两个经济特区。1992年,又视察了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要抓住时机,关键是发展经济。
他还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提出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展教育事业,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在解决香港和澳门回归的问题上,邓小平提出了用“一国两制”的方针实现祖国统一的构想,取得了成功,为香港,澳门的繁荣、昌盛、建立了不朽的勋功。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中国的强大和这位老人有着深厚的渊缘,是他书写了中华民族骄傲的历史,是他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重新步入正轨。美国《时代》周刊在1979年第一期的序言中曾这样写道:“一个崭新中国的梦想者――邓小平向世界打开了‘中央之国’的大门。这是人类历史上气势恢宏、绝无仅有的一个壮举!”毫无疑问,这个“壮举”的动力来源于对社会主义的重新思考,来源于敢于解放思想的强大勇气。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既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也有其深厚的哲学理论基础。本文着重从哲学层面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五大基本特征——时代性、实践性、人民性、创新性和科学性。本文从当今时代的国际形势和国内形势出发,分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阐
明了这一伟大思想的产生是与时俱进这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品质的深刻体现,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性特征;从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改革开放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的伟大实践出发,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实践性特征;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出发,结合新时代党群关系、干群关系的新特点,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厚的人民性特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的性质、党的建设纲领的全新表述和其赋予党的先进性以新的时代内涵出发,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新性特征;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呈现出的精神实质、思维方式的科学性以及其各个部分的严密性、完整性和科学性,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性特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五大特征,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这„„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三个代表”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1)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发展先进的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不断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先进生产力是基础和前提,先进文化是灵魂与旗帜。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主体和目的。“三个代表”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
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现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经济政治文化的统一,体现了历史发展规律与历史创造主体的统一。
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始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强领导核心的基本要求,它与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一致的。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不断开拓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不断开创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最广泛最充分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不断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增添新力量。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不断为党的肌体注入新活力。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主要代表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准确把握时代特征,科学判断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集中全党智慧,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进行理论创新,逐步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一系统的科学理论。
首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科学判断党的历史方位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我们党历经革命、建设和改革,已经从领导人民为夺取全国政权而奋斗的党,成为领导人民掌握全国政权并长期执政的党;已经从受到外部封锁和实行计划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成为对外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国家建设的党。我们必须从中国和世界的历史、现状和未来着眼,准确把握时代特点和党的任务,科学制定并正确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研究和解决推动中国社会进步和加强党的建设的问题,做到既不割断历史、又不迷失方向,既不落后于时代、又不超越阶段,使我们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其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今国际局势科学判断的基础上形成的。从国际局势看,世界形势给我们的事业带来巨大机遇和挑战,给我们党的建设也带来巨大的机遇与挑战。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发展,世界格局呈多极化趋势,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面对世界各个领域里发生的这些重大变化,各个国家、各个政党都在进行新的思考和调整。我国经过二十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已经大踏步地走向世界,同世界的联系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紧密。世界形势给我国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机遇,同时也使我国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否抓住机遇、经受住挑战,归根到底取决于党的建设,取决于按照什么样的思路来建设党。这是时代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提出的考验。
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看,以苏东剧变为标志的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是20世纪末叶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它向一切马克思主义者特别是向
我们党提出了一个重大的课题:为什么在20世纪的前半期共产党能够从苏联开始,在占世界人口1/3的国家取得震惊世界的胜利,而在后半期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严重挫折?为什么在苏东剧变的形势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却能够蓬勃发展?其中的经验教训究竟是什么?搞清楚这个问题,不仅对于21世纪世界社会主义事业的重新振兴和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而且对于世界各国共产党的发展特别是我们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和活力,也有重要的意义。我们党是执政党、领导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责任深入研究和思考如此错综复杂、变化深刻的历史现象,以利于从中总结经验和教训,更好地发展自己。因此,当今国际局势的深刻变化,包括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曲折发展,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
再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当代中国发展变化科学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取得了伟大成就。特别是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波澜壮阔。进入新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承担着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特别是在新世纪之初,由于生产力、供求关系、体制环境和对外经济联系都已发生新的变化,我们将在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中进一步加快经济的发展,我们要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推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全国人民将把极大的注意力关注在我们党的身上,看我们党能否解决这些问题、能否承担起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
最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对党的现状科学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的。从执政党建设看,党的干部队伍正处在整体性的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加上有些党员在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不适应时代要求对于党的执政也形成了严峻的挑战和考验。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提出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的指引下,一大批优秀的年轻干部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现在,由于自然规律和干部退休制度的严格执行,我们将又一次面临干部队伍成批交替的问题。一大批七十年代后成长起来的年轻干部将走上更重要的领导岗位。这批干部有许多突出的优点,但也有一些不足,必须抓紧培养。他们的状况关系到党的形象,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是否稳固。一些干部身上存在的思想僵化、信念动摇、纪律松弛、作风漂浮等问题,以及群众对腐败现象的严重不满,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重大问题和重大挑战。所以,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
总之,伟大的时代呼唤伟大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来自伟大的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诞生,是由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党所面临的新的世情、国情、党情所决定的,是以江泽民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今时代提出的许多重大课题的科学回答,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生动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如实地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必然和逻辑必然
第三篇:党的教育方针
1990年12月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46)
1993年2月,这个教育方针被写进了《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以下简称《纲要》)。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执行,其中第五条所表述的教育方针,比《纲要》中的叙述增加了十个字,具体表述为——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3)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报告进一步明确了新时期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56)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56)
《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22个亮点
1、提高教育普及程度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0%;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从12.4年提高到1
3.5年。
2、学前教育受重视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到2020年,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重视0-3岁婴幼儿教育。
3、关注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教育
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4、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保障机制,均衡配置教师、设备、图书、校舍等各项资源。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5、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把减负落实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率先实现小学生减负。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
6、提高高中生综合素质
创造条件开设丰富多彩的选修课,提高课程的选择性,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建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体系,全面实施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
7、推动高中多样化发展
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发展需要。探索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的途径。鼓励普通高中办出特色。鼓励有条件的普通高中根据需要适当增加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探索综合高中发展模式。采取多种方式,为在校生和未升学毕业生提供职业教育。
8、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逐步实行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制度,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课程衔接体系,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通道。提高技能型人才的社会地位和待遇。加大对有
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力度,形成行行出状元的良好社会氛围。
9、提高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教师要把教学作为首要任务,不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加强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基地、课程教材等教学基本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和完善学分制,实行弹性学制,促进文理交融;支持学生参与科学研究,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创业教育。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
10、优化高等教育结构
优化学科专业和层次、类型结构,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优化区域布局结构,设立支持地方高等教育专项资金。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
11、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
促进各级各类教育纵向衔接、横向沟通,提供多次选择机会,满足个人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需要。健全宽进严出的学习制度,办好开放大学,改革和完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建立继续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
12、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加大对特殊教育的投入力度。鼓励和支持接收残疾学生的普通学校为残疾学生创造学习生活条件。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采取措施落实特殊教育教师待遇。在优秀教师表彰中提高特教教师比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力度。逐步实施残疾学生免费高中阶段教育。
13、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注重学思结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营造独立思考、自由探索的良好环境。
注重知行统一。坚持教育教学与生产劳动、社会实践相结合。开发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增强学生科学实验、生产实习和技能实训的成效。
注重因材施教。推进分层教学、走班制、学分制、导师制等教学管理制度改革。改进优异学生培养方式,在跳级、转学、转换专业以及选修高一学段课程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指导。
14、推进招考制度改革
探索招生与考试相对分离的办法,政府宏观管理,专业机构组织实施,学校依法自主招生,学生多次选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制度。
完善学业水平考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改进高中阶段学校考试招生方式,发挥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的导向作用。
逐步实施高等学校分类入学考试。高等学校普通本科入学考试由全国统一组织;高等职业
教育入学考试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组织。探索实行高水平大学联考。探索有的科目一年多次考试的办法,探索实行社会化考试。
15、明确现代学校制度内涵
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明确政府管理的权限和职责,明确各级各类学校办学的权利和责任,形成不同办学模式,避免千校一面。完善学校目标管理和绩效管理机制。健全校务公开制度,接受师生员工和社会的监督。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逐步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16、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管理制度,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高等学校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宏观政策,自主开展教学活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社会服务,自主制定学校规划并组织实施,自主设置教学、科研、行政管理机构,自主确定内部收入分配,自主管理和使用人才,自主管理和使用学校财产和经费。扩大普通高中及中等职业学校在办学模式、育人方式、资源配置、人事管理、合作办学、服务社区等方面的自主权。
17、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各级政府要把发展民办教育作为重要的工作职责,鼓励出资办学,促进社会力量以独立举办、共同举办等多种形式兴办教育。支持民办学校创新体制机制和育人模式,提高质量,办出特色,办好一批高水平民办学校。依法落实民办学校、学生、教师与公办学校、学生、教师平等的法律地位,保障民办学校办学自主权。清理并纠正对民办学校的各类歧视政策。积极探索和制定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优惠政策。
18、规范决策程序
规范决策程序,重大教育政策出台前要公开讨论,充分听取群众意见。成立教育咨询委员会,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提供咨询论证,提高重大教育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和完善国家教育基本标准。成立国家教育质量监测、评估机构,定期发布监测评估报告。加强教育监督检查,完善教育问责机制。
19、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吸引优秀人才长期从教、终身从教。依法保证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落实教师绩效工资。制定教师住房优惠政策。落实和完善教师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政策。建立统—的中小学教师职务(职称)系列,在中小学、职业院校设置正高级教师职务(职称)。
20、加大教育投入
各级政府要把教育作为财政支出重点领域予以优先保障。保证财政教育拨款增长明显高于
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逐步增长,保证教师工资和学生人均公用经费逐步增长。提高国家财政陆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2012年达到4%。
21、三年完成十大工程
2010—2012年,组织实施一批重大工程: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工程、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农村学前教育推进工程、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民族教育发展工程、特殊教育发展工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程、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教育国际交流合作工程。
22、开展十项改革试点
推进素质教育改革试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改革试点、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改革试点、终身教育体制机制建设试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改革试点、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试点、现代大学制度改革试点、深化办学体制改革试点、地方教育投入保障机制改革试点、省级政府教育统筹综合改革试点。
本学年教务主任新任务
一、制订与执行教学与教科研计划,认真组织新课堂教学常规的再学习、再落实,认真做好周工作安排与学期工作安排及反馈记录。
二、制订教师理论学习、业务学习与技能培训计划,提高教师的执教能力。
(配合分管副校长,完成十个一:组织全体教师读一本教育专著、听一次专家讲座、请一位本地名师上一节示范课、开一场教学经验交流会、组织一次教学基本技能比赛、组织一次学法交流主题班会;开一节校级公开课、主持一次全校性或教研组的专题讲座、写一篇阅读笔记、发表一篇教学论文)
三、鼓励中青年教师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积极参加我市新的国家级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组织学习实践学习金字塔理论)
四、认真学习讨论“高效课堂=精练的讲授+恰当的练习+有效的指导”这一“讲、练、导”教学模式;大力推广“小先生制”与“建立互助式自然学习小组”为特征的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我市中学课堂教学效益。
第四篇: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党的三代领导人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
编者按:随着“作风建设年”活动的不断深入,广大机关干部一方面在实践中提高认识,另一方面加强学习,进一步指导实践。为此,根据形势发展需要,本刊将摘登部分作风建设精辟论述的文章,以供读者学习思考。
我们民族历来有一种艰苦奋斗的作风,我们要把它发扬起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与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不能脱离的,没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不能激发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没有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也就不能执行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毛泽东:《国民精神总动员的政治方向》(1935年5月1日)
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如果这一步也值得骄傲,那是比较渺小的,更值得骄傲的还在后头。在过了几十年之后来看中国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就会使人感觉那好像只是一出长剧的一个短小的序幕。剧是必须从序幕开始的,但序幕还不是高潮。中国的革命是伟大的,但革命以后的路程更长,工作更伟大,更艰苦。这一点现在就必须向党内讲明白,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1949年3月5日)
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我们的同志不论到什么地方,都要把和群众的关系搞好,要关心群众,帮助他们解决困难。团结广大人民,团结得越多越好。
毛泽东:《关于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7日)
共产党员是一种特别的人,他们完全不谋私利,而只为民族与人民求福利。他们生根于人民之中,他们是人民的儿子,又是人民的教师,他们每时每刻地总是警戒着不要脱离群众,他们不论遇到何事,总是以群众的利益为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因此他们就能获得广大人民群众的衷心拥护,这就是他们的事业必然获得胜利的根据。
毛泽东:《中共中央为抗战六周年纪念宣言》(1943年7月2日)
要大力加强党的组织、党员同群众的联系,要把国家的形势和困难、党的工作和政策经常真实地告诉群众。要坚决批评和纠正各种脱离群众、对群众疾苦不闻不问的错误。群众是我们力量的源泉,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是我们的传家宝。党的组织、党员和党的干部,必须同群众打成一片,绝对不能同群众相对立。如果哪个党组织严重脱离群众而不能坚决改正,那就丧失了力量的源泉,就一定要失败,就会被人民抛弃。全党同志,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经常记住这一点,经常用这个标准检查自己的一切言行。
邓小平:《贯彻调整方针,保证安定团结》(1980年12月25日)
要有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我们要搞中国式的现代化,我们还很穷,就是要老老实实地创业,就是要吃点苦,否则不可能有今后的甜。人民生活只有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才能得到逐步改善。
邓小平:《在政协全国委员会举行的新年茶会上的讲话》(1980年1月1
日)
艰苦创业,首先要我们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带头。„„我们的党员、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一定要努力恢复延安的光荣传统,努力学习周恩来等同志的榜样,在艰苦创业方面起模范作用。
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1980年1月16日)
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1992年1月18日-21日)
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必须继续发扬光大。广大党员和各级干部特别是高级领导干部要起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少数干部中滋长着追求享受、贪图安逸的现象,有的拿着公款搞高消费。这样干,叫群众怎么不有意见?己不正,焉能正人。玩物是要丧志的。古人说:“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滋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亡之地”。所有的领导干部都不应忘记这些至理箴言,忘记这些历史教训。
江泽民:《深入进行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教育》(1995年12月5日)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于人民,服务于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共产党员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江泽民:《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1997年9月12日)
坚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艰苦奋斗,反对享乐主义,要作为当前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党员领导干部的生活作风不是小事。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肩负的历史使命,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坚持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这是党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支柱。
江泽民:《党的作风是党的形象》(2001年8月21日)
我一直说,讲忧患意识,首先要忧党,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忧党,就是要时刻牢记党在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的条件下所面临的挑战和压力,时刻牢记自己对党的事业应该具有的使命感,时刻牢记自己对人民所承担的庄严职责,扎扎实实地把工作做好,扎扎实实地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谋利益。
江泽民:《在四川考察工作时的讲话》(2002年月21日)
第五篇:对教育方针的认识
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发展要遵循“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我认为,这二十字方针是一个有机整体,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在教育领域的总体要求。优先发展作为党和国家制定的方针,是所有方针得以更好实施的重要保证,育人为本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内容,促进公平和改革创新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重点,而提高质量则是教育改革的最终目标和需要。
优先发展说明了教育的重要性,是党和国家提出并长期坚持的重大方针。它的集中表现就是在社会各个子系统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处理好同经济、政治、文化等子系统和诸多要素的关系。在规划时做到教育规划优先,在投入中做到教育投入优先,在各项资源开发中把人力资源开发放在优先的地位。同时,也只有优先发展教育,才会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和谐发展起积极推动作用,才能使我国在未来变得更加的强大,使得我国的明天更加辉煌。
育人为本是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集中体现,教育要切实把育人为本作为根本价值指向,要把握好学生德、智、体、美诸因素全面和谐发展的关系,要求学校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改革创新是教育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教育发展的战略重点。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以改革推动发展,以改革提高质量,以改革增强活力,进一步消除制约教育发展和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全面形成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相适应的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教育体制机制。
教育公平应当说是社会公平的基础,是人生公平的起点。这就要求保障每个公民接受教育的权利,要保障机会公平。“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和国家发改委投资6亿多元,用于新建、改扩建特殊教育学校,保障特殊儿童的受教育情况。不断完善各项助学贷款政策,保障学生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农村留守儿童、边穷地区孩童都在同一片蓝天下成长。
二十字工作方针的最终目标是提高质量。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教育质量的提高,将为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打下坚实的基础。提高质量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关键环节。要使中国的教育“由大变强”,必须紧紧抓住提高质量这个核心不放松。
因此,《规划纲要》设计的二十字工作方针,是教育规律在新时期教育改革与发展中的具体体现,是今后十年教育系统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的重大思路和重大任务,也是教育系统今后十年工作的共同遵循和指南。坚持二十字工作方针,我国教育事业将会更加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