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时间:2019-05-15 03:13: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第一篇: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

诺贝尔和诺贝尔奖对人类科学产生的深远影响,已为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们认可。以至于不再仅仅把诺贝尔奖看作是对科学家的一种奖励,而更把它视为一个国家占有科学高峰的象征和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标志。诺贝尔及其获奖史对当代科学发展的深刻反映,为科学哲学研究提供的丰富素材和大量有待讨论的问题,已使外国人开始筹建“诺贝尔学”。但国内目前有关宣传与研究,则更多地停留在每年颁奖时的奖项介绍和有关史学角度的探讨,与其影响程度和应有之位失之偏颇,其中折射出的我国教育方面的问题,更被极大地忽视了。我国科学研究冲击诺贝尔奖的基础是教育,关键在创新。高等学校历来是教育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与摇篮,诺贝尔奖获得者绝大多数接受过高等教育。因而,如何研究和借鉴就成为我国高等医学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课题。

诺贝尔起草设奖遗嘱已过百年,诺贝尔奖颁发已近百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成就所包括的时间跨度已超百年(最初10年授奖项目包括了一批19世纪最后20年的科学成就)。因此,可以说,诺贝尔医学奖已成为近一百多年来生物医学发展史的缩影。事实证明,近一个世纪以来,凡是对维护人类健康、拯救人类生命作出卓越贡献的科技成果,基本上都被授予了诺贝尔医学奖。从教育的角度来看,截止1999年以前的169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他们所取得的成就无一不是对其所受教育的反映和检测,他们的成长历程无一不对我国的教育以参照和启示,他们的成功与失败所蕴藏的教育价值无一不对我国的学生培养以指导和借鉴。

正确的科学理念

从科学性的角度看,诺贝尔医学奖已自成系统,应该说,它已有自己的一套科学知识,特别是科学方法、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研究和宣传这个系统特有的科学理念,将有助于影响和改变医学生的科学观念,形成正确的科学理念。贝尔纳曾指出,许多科学观念的改变就合成一场科学革命。路甬祥认为,科学教育将更呈现基础化、综合化的特点,科学教学也将成为道德法制、文化教育的基础。而我们从诺贝尔医学奖所呈现出的基础化、综合化特点,可以认识未来科学教育的特点。因此,诺贝尔医学奖所具有的科学理念,对于大学生科学教育的价值更具有现实和深远意义。问题在于,我们长期以来的科学教育已背离了对科学的正确认识和理解。事实上,人们早已把科学分为相互关联的四个层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而现实中,却常常把科学教育仅仅局限为科学知识的教育。这与今天培养创新人才或人才的创新性的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对大学生来讲,创新性的培养恰恰应侧重于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科学精神,而不是更新周期越来越短的科学知识。

活跃的创新思维

诺贝尔医学奖之所以能成为世界性和权威性的奖项,其真正奥秘在于获奖项目富有成果的创新。所有获奖项目可谓近百年来医学科学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创造性思维成果的荟萃。没有一位获奖者在探索与创新之路上不进行一番艰苦不懈的攀登。而当代医学生最缺乏的能力是探索创新能力,大部分学生创新意识淡漠,作为我国科技战线的主力军和生力军,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我国经济向纵深发展,也难以应对未来时代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这种反差对于重新认识和调整我国高等教育的功能,将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21世纪国力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的竞争,科技的根本在创新,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关键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因此,创新功能应当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功能。创新的核心是创造性思维,高等教育在肩负创新功能的过程中,应将重点放在对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上。通过借鉴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在其成果中反映出的活跃的创造性思维及其养成方法,引导当代大学生努力丰富知识,占有足够信息,建立合理知识结构;善观察,敢质疑,学会发现和提出问题;积极发展想象力,培养科学思维能力;注意集中思维热点,及时捕捉灵感;培养优良的个性品质和强烈的创造精神。

深厚的实践底蕴

今天的大学生,几乎共存一种轻视实践、忽视实践、不愿投身实践的倾向。事实上,面对越来越强大的知识信息洪流,是否具有鉴别和筛选的能力,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实践。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早已证明了这一点。他们在各自研究领域所取得的强大成果,无一不依赖于其深厚的实践底蕴。从置残疾之苦于不顾毅然长途跋涉求教先驱,不断改进实验设备,提高实验技术,使细胞色素C这个具有生物活性的大分子的纯度接近100%的西奥雷尔(Hugo Theorell,1955年奖),到一生与病魔斗争,经过几年夜以继日的辛劳,创用光线疗法治疗寻常性狼疮的芬森(NielsRyberg Finsen,1903年奖);从学生时代就开始科研的克劳(August Krogh,1920年奖)、哈特兰(HaldanKeffer Hartline,1967年奖)等,到几乎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临终前4天还在手术台旁工作的科歇尔(Emil Theodor Kocher,1951年奖)、福斯曼(Werner Forssmann,1956年奖)等,到以自己亲生女儿做试验的多马克(Gerhard Domagk,1939年奖);从为有关结核病的研究及结核菌的发现而耗尽自己全部积蓄的柯赫(Robert koch,1905年奖),到利用诺贝尔奖金不远万里、四处奔波、实地考察的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1907年奖)从在学期间研究就初见成效的莫尼兹(Egas Moniz,1949年奖),到用5年时间进行了3 000多次实验、8年时间弄清了美州箭毒的基本成分、又在此基础上合成400种化合物、再从中筛选出最佳的一种的博维特(Daniel Bovet,1957年奖),等等。都以他们在所选择的实践领域中的实践及其成果,给人启发。这对于急功近利已成为其存在的最大问题之一的当代医学生的学习价值的选择和学习价值观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崇高的理想境界

诺贝尔医学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其中包括未来高科技人才所应具有的奉献、理想等科学精神。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奉献的思想,只有在奉献成为思维的方式、个人对待集体的方式、劳动和为社会服务的方式的时候,才会纳入人的心灵之中,变为他的理想。纵观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他们无不具有对于人类原始性创新和推动社会生产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想。这种理想是社会理想,属于理想系统中的最高层次。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勇于献身,义无反顾;他们强化和树立了切实可行的个人理想,他们选择了实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和谐统一的正确途径——投身实践;他们更懂得在近期目标的不断实现中,逐渐靠近远大理想。这些恰恰印证了心理学的观点,理想是和一定目标相联系的。查阅一下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的经历、机遇和努力过程,就会惊讶地发现,他们与现实中的我们并没有什么[3]

[2]

[1]两样,但对于许多包括我们在内的人们来说,诺贝尔奖好像只能作为一个梦。细观占获奖人数绝大多数的欧美人,却会意外地发现,诺贝尔奖是他们的现实中努力奋斗的目标。因此,如何教育引导当代大学生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消除心理障碍,确信理想的实现取决于现实中的实践,依赖于一个个具体目标的实现。

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在科研要求越来越高而科研经费相对不足的条件下,如何利用有限的资金做出创新的工作,解决科学和实际中的重大问题,除了崇高的理想,面对现实的勇气,还需要积极寻求智力、知识和技能以外的东西。这些东西甚至比知识和技能本身更难学习与培养,既是当代大学生最缺乏的一些基本素质,也是21世纪的大学生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其实质是学会做人,其价值在于它是衡量全面发展的首要标志。这里,有无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便是其中之一。迄今为止的169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无一不把研究自然与改造自然的过程,与社会的改革与发展联系起来;无一不把创新看成是一种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无一不使自我责任行为与社会责任行为统一起来。生命是有机体的最高存在方式,它最具有整体性。人是所有生命体中最可珍贵的。因而,对于大学生责任教育来说,首先需要让学生学会和掌握的,就是以整体的方法研究和维护生命,以整体的责任观处理好自我责任与社会责任的关系,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认识和塑造好个体和群体的生命价值。

获得者能产生乐观感受的生动经历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育者道德训诫的话语,只有在教育者有道德权进行教学的时候,才容易被接受。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本身已成为大学生的楷模,已取得了道德教学权,因而他们的道德话语特别是道德实践便极易被学生接受。这正是诺贝尔医学奖的又一教育价值所在。更确切地说,我们探讨诺贝尔医学奖教育价值的意义在于,通过学生对事例的乐观接受,为培养其可教育性奠定基础。纵观史料,几乎每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都有一段能使人产生乐观感受的生动经历。世界各国学者对诺贝尔奖尤其对获奖者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早就开始了广泛的研究,且已有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术语:诺贝尔学。遗憾的是,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自发性,既在总体上缺乏研究规划,也没有有效地组织力量。除了一些最基本的简介和评析外,很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因而,当代大学生对诺贝尔医学奖的由来、性质、获奖者及其生平经历、获奖项目及其意义和价值等缺乏了解。在近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经常遇到如何准确、全面地宣介诺贝尔医学奖及其获奖项目和获奖人员地位的问题。同时,随着人们对奥林匹克竞赛、奥运会金牌得数和世界杯足球赛出线等问题的关注程度日增,科技界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大声疾呼人们对诺贝尔奖的认识和重视,特别是诺贝尔奖的国际性和权威性,以及我国的空白,使我们深深感到,有必要在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专题立项,在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中大胆引进,运用马列主义的辩证唯物史观,从169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那些极其丰富、生动的事例中选取素材,对当代大学生进行讲授。

作者简介:段志光(1963~),男,山西稷山人,医学士,教育学硕士,副教授,现任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院长。

参考文献: [3]

[4]

[1]段志光.从医学诺贝尔奖看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医学与哲学,1996,17(8):440~441.[2]唐得阳.诺贝尔奖获奖者全书[M].北京:团结出版社,1994.[3]苏霍姆林斯基.怎样培养真正的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2.[4]段志光.20世纪的诺贝尔医学奖与21世纪的医学生素质[J].医学与哲学,1998,19(7):385~387.

第二篇: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青蒿素相关高中生物试题

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青蒿素相关高中生物试题

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这是国人的骄傲,我们第一时间采编了抗疟药青蒿素相关高中生物试题。

1.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在野生植物中提取青蒿素治疗疟疾,这体现了野生生物的()A.直接使用价值 B.间接使用价值 C.潜在使用价值 D.A与B的总和 【答案】A 2.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的组织细胞中所提取的一种代谢产物,其作用方式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是作用于疟原虫的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从上述的论述中,不能得出的是()A.疟原虫对外界食物的获取方式主要是胞吞,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特点 B.细胞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如果大量流失,甚至会威胁到细胞生存 C.疟原虫寄生在寄主体内,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来看,可以视为分解者 D.利用植物组织培养的方式,可以实现青蒿素的大规模生产 【答案】C 3.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但是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实线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青蒿素合成的中间产物FPP(如图虚线框内所示)。请回答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 酶催化,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等,结构有。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设计培育能生产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等基因。(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为提高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的产量,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思路。(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素与从植物体内直接提取相比较,明显的优势有、、等。

【答案】

(1)RNA聚合 氨基酸 ATP tRNA 核糖体(2)ADS酶基因 CYP71AV1酶基因

(3)FPP合成固醇 通过基因改造降低FRG9酶活性(4)青蒿素产量高 成本低 适合各地生产

4.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利用雌雄同株的野生型青蒿(二倍体,体细胞染色体数为18),通过传统育种和现代生物技术可培育高青蒿素含量的植株。请回答以下相关问题:

(1)假设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________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________________,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________。(2)四倍体青蒿中青蒿素含量通常高于野生型青蒿,低温处理野生型青蒿正在有丝分裂的细胞会导致染色体不分离,从而获得四倍体细胞并发育成植株。推测低温处理导致细胞染色体不分离的原因是________。四倍体青蒿与野生型青蒿杂交后代体细胞的染色体数为________。【答案】

(1)9 AaBb×aaBb、AaBb×Aabb 1/8(2)低温抑制纺锤体形成 27 5.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方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够产生合成青蒿酸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方框内所示)。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mRNA通过 进入细胞质,该分子的作用是作为 的模板。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培育能产生青蒿素的酵母细胞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什么基因?。此过程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应该含有RNA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以驱动目的基因的,该部位称为启动子。

(3)实验发现,酵母细胞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菌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4)野生型青蒿白青秆(A)对紫红秆(a)为显性,稀裂叶(B)对分裂叶(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则野生型青蒿最多有 种基因型;若F1代中白青秆、稀裂叶植株所占比例为3/8,则其杂交亲本的基因型组合为

,该F1代中紫红秆、分裂叶植株占所比例为。【答案】

(1)核孔 合成FPP合成酶

(2)ADS酶基因、CYP71AV1酶基因 转录(3)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4)9 AaBb×aaBb或AaBb×Aabb 1/8 6.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医学奖,她研制的抗疟药青蒿素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我国山西的青蒿资源非常丰富,本研究为开发利用青蒿资源提供实验依据。【实验一】

研究目的:比较同一植株不同生长期叶片中青蒿素含量的差异

材料准备:5~9月期间,分别采集成苗期、生长盛期、花期和果期的青蒿叶,干燥后粉碎备用。(1)根据研究目的,下列属于实验时需控制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多选)A.采摘时叶片中含水量 B.采集叶片时的气温 C.叶片的着生位置 D.叶片干燥的程度(2).将实验数据绘制成图。

该坐标图的横坐标名称是__________,纵坐标名称是__________。(3).根据实验一的研究结果,选择 期的青蒿作为继续研究的实验材料。【实验二】

材料准备:采集青蒿不同组织如根、茎、老叶(叶龄21d)、新叶(叶龄7d),共采集3次,每次在同一地方随机采样。所有样品均采用烘干和自然干燥2种方式干燥,粉碎后备用。

实验结果:青蒿素含量(mg/g)第1次采集: 根:1.02(晒干),0.74(烘干); 茎:0.09(晒干),0.04(烘干); 老叶:3.91(晒干),2.66(烘干); 新叶:4.57(晒干),3.49(烘干)。第2次采集: 根:1.05(晒干),0.72(烘干); 茎:0.11(晒干),0.09(烘干); 老叶:4.02(晒干),2.71(烘干); 新叶:4.65(晒干),3.69(烘干)。第3次采集: 根:1.14(晒干),0.79(烘干); 茎:0.10(晒干),0.02(烘干); 老叶:4.05(晒干),2.95(烘干); 新叶:4.58(晒干),3.59(烘干)。

(4)本实验的研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根据研究目的,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用于记录上述数据。(不用抄录数据)【答案】(1).CD(2).生长期 青蒿素含量(mg/g)(3).生长盛期(4).不同组织中青蒿素含量的比较以及不同干燥方法对青蒿素含量的影响(2分)(5).青蒿素含量实验数据记录表(mg/g)

第三篇: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看中医药发展

从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看中医药发展

据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据报道,随着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纳入囊中,其所研究的青蒿素也一时名声大噪,被誉为“中国神药”。但同时也让人注意到,虽然中国为世界贡献了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但中国企业在这一产业的竞争力却十分有限,利润丰厚的下游部分基本被国际巨头把控。(10月8日《每日经济新闻》)

屠呦呦获奖,既是她本人的荣耀,也是国人的骄傲。但其研究的“中国神药”青蒿素,在国内却落得如此尴尬境地,实在不应该。

资料显示,疟疾是威胁人类生命的一大顽疾,在青蒿素问世和推广前,全世界每年约有4亿人次感染疟疾,至少有100万人死于此病。现在以青蒿素类药物为主的联合疗法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抗疟疾标准疗法,我国虽然已基本消灭疟疾,但就世界范围而言,青蒿素需求量依然很大,其市场大有“钱”途。

然而,国内的青蒿素产业形势并不乐观。许多时候,不过是为国际巨头做了“嫁妆”。诚如业内感言,一条在原料的源头上中国有绝对控制优势的产业链,居然仍然还是廉价原料的供应国,至多只是制剂产品市场的配角和补充,连以做仿制药而闻名的印度在这个领域的影响力都远超中国。这不仅有愧于“中国神药”的声誉,而且也与我们应该占据的位置不般配。

对此,有专家表示,我国承担了世界上七成以上的青蒿素原料生产供应,国内药企应加大青蒿素的国际认证,保障上下游信息对称,以促进青蒿素产业健康发展。这当然是对的,但只是一方面。要知道,药企何尝不晓得青蒿素的“钱”途?无奈常常力不从心而已。这说明,要激活国内青蒿素产业的竞争力,取得可观的“钱”途,除了药企的努力,尚需国家政策支持和有关部门协调配合。青蒿素产业不同其它,更多的是要走出国门。

其实不止青蒿素。我国近年来的中药审批正出现边缘化趋势。数据显示,去年获批新药中的中成药占比仅为2.19%。这说明中药的地位在我们这里正逐渐下降,老祖宗遗留下来的“国粹”在被我们所淡忘。这相比很多外资药企逐步重视中药,并已经展开研发而言,未免令人五味杂陈。

屠呦呦获奖,这对中医药行业是一个提醒,更应该是一大利好。青蒿素的研究说明,中医药确实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挖掘。期待通过屠呦呦获奖,能够进一步改变我们的观念,真正引起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从政策层面尤其是顶层设计上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中国神药”焕发荣光,为企业带来可观的“钱”途,为人类健康作出应有的贡献。

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无疑是中国传统医学的自豪。中医药是中华民族数千年实践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最具原始创新性的学科领域。中医药既是传统的,又是现代的,既是中国,又是世界的。我们不能数典忘祖,不能妄自菲薄。

继承是创新的源头。中药与西药研究最大的不同点是中药有几千年的人体试验,这是世界医药学中无与伦比的宝藏。屠呦呦在关键突破上借鉴了中医古籍。中医药人一定要充分挖掘老祖宗的智慧,为现代医疗服务。任何数典忘祖,任何妄自菲薄,都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背叛。无论是从经典名方、还是民间秘方挖掘,都远远不够。根据经典名方创制的各个医院的院内制剂,就是宝库。

我们需要一套有利于这些资源在治病救人、知识产权、医药市场上发挥更大作用的规章制度和保障体系,摆脱现代医药体系的依赖,解放传统医药的生产力。发展中医药,必须充分借鉴和利用现代科学、现代医学的成果。屠呦呦的最终成功,有赖于现代科学、现代药学的技术,是传统与现代科技结合的典型案例。任何夜郎自大,任何固步自封,都是对中医药发展的桎梏。

青蒿素的发现表明,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有宝贵的财富,需要我们去发现、挖掘和研究。我认为,屠呦呦获奖是中国传统医药在科研方面的一个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也改变了传统医药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也为传统医药走向国际化作了很大贡献。而屠呦呦此次因其发现青蒿素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也为中药发展迎来新的契机。

但同时,此次获奖也显示出国家对传统医药的专利保护不足,在以后药品研发的过程中要加强专利保护,相应的法律法规和配套监管体系要尽快完善。期待通过屠呦呦获奖,能够进一步改变我们的观念,真正引起人们对中医药的重视,从政策层面尤其是顶层设计上来推动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第四篇:2016诺贝尔医学奖屠呦呦作文素材集合资料(精选)

2016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 屠呦呦

人物阅读素材:是非·屠呦呦

(2015-10-05 23:34:24)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10月5日,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女,1930年12月30日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这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

屠呦呦1971年首先从黄花蒿中发现抗疟有效提取物,1972年又分离出新型结构的抗疟有效成分青蒿素,1979年获国家发明奖二等奖。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

是非·屠呦呦

弓长

2015年6月4日,哈佛大学医学院官方网站公布2015华伦·阿尔波特基金会的授奖信息。中国中医科学院(原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屠呦呦因其在抗疟领域的突出贡献而荣获此奖。该奖将于10月1日在哈佛医学院举办的专场研讨会上颁发。

据悉,屠呦呦是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理论上,对于这种“中国第一位”的消息,其新闻价值即使上不了头条,最起码也会被排列在新闻网站的首页。但事实上,几乎所有的主流媒体好似都没有“发现”这条消息,并未对此进行报道。只有屠呦呦的家乡“浙江在线”及其工作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以主人翁式的骄傲,在6月中旬发布了相关信息。

同样的获奖者,相似的获奖原因,对比2011年的大张旗鼓,如今的敛声宁静让人摸不着头脑。而更让人唏嘘的是,关于屠呦呦停不下来的争议。

是,不可挡

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2011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以表彰其对治疗疟疾的青蒿素研究所作出的贡献。这是该奖项设立65年以来,首次颁给中国科学家,也是迄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大奖。

消息一出,各大媒体像炸开锅一样,开始追踪报道屠呦呦的获奖背景,研究专业,以及生平记事。

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有多重要?

我们先回到上个世纪50年代,抗美援朝以及越南战争时期。当时作战士兵常常被疟疾所累,战斗力受到严重影响。于是,多国政府都不得不将大量精力投入到抗疟药物的研发上,但都一筹莫展。

1967年5月23日,在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的指示下,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聚集北京,就疟疾防治药物和抗药性研究工作召开了一个协作会议,就此启动了代号为“523项目”的计划。该项目的短期目标是要尽快研制出能在战场上有效控制疟疾的药物,长远目标是通过筛选合成化合物和中草药药方与民间疗法来研发出新的抗疟药物。

国家对“523项目”十分重视,特设仿造西药或制造衍生物、从中药中寻找抗疟药、制造驱蚊剂等几大课题组,组织了来自60多个研究机构和单位的500多名研究人员参与研发,这其中就有来自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的屠呦呦。她被分在了中医药协作组,主要从中医角度开展实验研究。

实验的过程漫长而复杂。光调查收集这一个过程,屠呦呦和她的课题组成员便筛选了2000余个中草药方,并整理出了640种抗疟药方集。他们以鼠疟原虫为模型检测了200多种中草药方和380多个中草药提取物。这其中,青蒿素引起了屠呦呦的注意。

青蒿素是来自一种菊科艾属植物的提取物,屠呦呦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它对鼠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68%.但这个抑制率十分不稳定,甚至在后续的实验中,抑制率显示只有12%-40%。对此屠呦呦猜测,低抑制率可能是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的原因造成的。于是她着手改进提取方法。通过翻阅古代文献,特别是东晋名医葛洪的著作《肘后备急方》中的“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常用煎熬和高温提取的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有效成分。

不出所料,改用乙醚低温提取后,研究人员如愿获得了抗疟效果更好的青蒿提取物。“1971年10月4日,我第一次成功地用沸点较低的乙醚制取青蒿提取物,并在实验室中观察到这种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了100%。这个解决问题的转折点,是在经历了第190次失败之后才出现的。”这一步,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后来,为了获证青蒿素对人体疟疾的疗效,屠呦呦等人首先在自己身上进行实验,实验效果十分喜人。随后,屠呦呦课题组深入到海南地区,进行实地考察。在21位感染了疟原虫的患者身上试用之后,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临床效果非常成功。

青蒿素对恶性疟疾、脑疟强大的治疗效果,挽救了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饱受疟疾之苦的非洲人民称之为“中国神药”。“在人类的药物史上,我们如此庆祝一项能缓解数亿人疼痛和压力、并挽救上百个国家数百万人生命的发现的机会并不常有。”斯坦福大学教授、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如此评价发现青蒿素的意义。

屠呦呦因此被称为“青蒿素之母”,并得到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的嘉许。

因为拉斯克奖还有一个“诺贝尔奖风向标”的别称,人们便激动地预测,屠呦呦很有可能成为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个中国人。结果我们都知道了,当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两个美国人和一个法国人。虽然希望落空,但这也不影响人们给屠呦呦加冠另一个头衔——离诺贝尔最近的中国女人。

非,池中物

屠呦呦获奖后,在一片叫好声中,人们渐渐发现了这位卓越的女科学家区别于传统意义中获奖者的独特之处,她既没有博士学位、留学经历,也不是两院院士,只是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一名普通的研究员。

这让人们不禁揣测猜疑,于是,一些针对“三无”教授的非议接踵而至。

纵观舆论,关于屠呦呦的非议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她为什么没有获得诺贝尔奖,为什么不是两院院士,青蒿素归属之争。

说到诺贝尔奖,这是中国人的软肋。人们始终憧憬每年诺贝尔颁奖典礼上能够出现中国身影,包括当年屠呦呦的这次落选。

“诺贝尔的奖项发展到今天,更多是用来对科学家一生的贡献做总结性表彰,而不仅仅是表彰近期的成就。”当时,《新京报》还专门发表文章《不必为屠呦呦落选诺奖而失望》评判屠呦呦与诺奖的擦肩而过,文章从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切入,讲道当年获得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三位科学家,他们在获奖领域的决定性成果获得承认,都比屠呦呦早得多。与之相比,青蒿素取得阶段性成果也好,获得业内和国际承认也罢,并无时序上的优势可言。

如果说,诺贝尔奖的表彰性质是客观因素,是我们无能为力的原因。那么,徜徉在中国坊间的另一种说法,只能让人哑口无言,那就是青蒿素的归属之争。

由于“523项目”是在援外备战的背景下提出,具有军事机密的性质,项目的研究结果不允许向外公布。加之“文革”期间,科研工作者不能公开发表科学论文。种种原因导致这项工作在当时并不被“523项目”以外的人所知。

没有文献,没有出版记录,便无从证明:屠呦呦是发现青蒿素的主要贡献者。即使后来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还是有很多人站出来想要分一杯羹。毕竟,实验发现是课题组团结合作的成果。人们纷纷抗议,奖项应该为集体所有,而不能只归功于一人。

对此,舆论众说纷纭。

而曾任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的饶毅在其一篇名为《中药的科学研究丰碑》得文章中给出了比较中肯的观点。虽然对于青蒿素的归属问题争议不断,但有三点毋庸置疑:首先,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对于发现青蒿的抗疟作用和进一步研究青蒿都很关键;其次,具体分离纯化青蒿素的钟裕容,是屠呦呦研究小组的成员;此外,其他提取到青蒿素的小组是在会议上得知屠呦呦小组发现青蒿粗提物高效抗疟作用以后进行的,获得纯化分子也晚于钟裕容。

让饶毅感到不平的还有:“他们(屠呦呦和张亭栋)作出的贡献,在我看来,值得获得诺贝尔医学奖,而他们在国际国内的认可都远低于他们的实际贡献。两位皆非院士,其中一人可能从未被推荐过。”

在传统观念中,院士身份是评判一位科研工作者成就的一张有力的名牌。而闻名国际的屠呦呦并未得到这张名牌。这与上文提到的青蒿素的归属争议有关,还有来自街谈巷语的“人品说”“权力说”等等。

返璞归真,无论蜚语再多,屠呦呦的科学贡献都无法泯灭。正如饶毅所说:最重要的是,这些药物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我们应该推崇他们的工作、肯定他们的成就。科学,有着客观的标准,通过争论可以将我们带近真理。

呦呦鹿鸣

初闻屠呦呦的人,都会被她的名字所吸引。

屠呦呦的名字缘起《诗经·小雅》的名句“呦呦鹿鸣”,意为鹿鸣之声。而更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呦呦鹿鸣”的后半句“食野之苹”,人们惊叹于从取名开始,屠呦呦的命运注定要与这棵神奇的小草连在一起。

屠呦呦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的植物化学研究人员,但作为一个在中国医药学宝库中有所发现,并为国际科学界所认可的中国科学家,她感到自豪。“在我的童年,我亲眼目睹了民间中医配方救人治病的场景。然而,我从没有想到我的一生会和这些神奇的草药关系如此紧密。”

1930年年底,屠呦呦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作为家中5个孩子中唯一一个女孩,屠呦呦一直接受着良好的教育。她的高中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屠呦呦在班上不声不响,经常上完课就回家,成绩也在中上游,并不拔尖。

尽管成绩并不突出,但屠呦呦还是在1951年考入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毕业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一直工作至今。

屠呦呦十分低调,即使是获奖后,她都很少接受媒体采访。在普通人看来,她有些神秘,有些不食人间烟火。但在朋友眼中,屠呦呦是个十足的“马大哈”。“屠呦呦生活上是个粗线条,不太会照顾自己,一心扑在工作上。有一次,她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我帮忙找找,我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同学们见了后都笑话她。她家务事不灵光,成家后,买菜、买东西之类的事情基本上都由先生做。”陈效中回忆道。

虽然,生活中的屠呦呦“不拘小节”。但碰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她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坚毅。

在青蒿素研究上,屠呦呦花费了很多精力。接到“523”项目的时候,她已接近不惑之年,而她的女儿才3岁,为了不影响研究,她把孩子交给老母亲抚养。由于当时长期做实验,过劳的屠呦呦染得一身的病。

而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成员露西·夏皮罗看来,青蒿素这一高效抗疟药的发现很大程度上归因于屠呦呦及其团队的“洞察力、视野和顽强信念”。

屠呦呦:实验191次才成功 以身试毒弄坏肝脏

昨日,屠呦呦在北京的家中。5日晚间,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据央视等媒体报道 没有预告,没有通知,北京时间5日晚间,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屠呦呦在家中通过电视得知自己摘取诺奖的消息。

6日上午,一直不愿接受采访的屠呦呦终于把记者请进家门,但一再强调“也没什么好讲的”。

对于获奖,屠呦呦表示,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从电视新闻知道自己获诺奖

10月6日16时,回忆一天前发生的事,屠呦呦表示,当时家里没人,没有接到诺奖委员会的电话,后来还是同事告诉她获奖的消息。因为是英文播报,同事略有迟疑,随后屠呦呦在电视新闻中最终确认了自己获得了诺贝尔奖。

到了19点多,屠呦呦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诺奖委员会官方的电话才姗姗来迟。

85岁的屠呦呦告诉记者,自己当晚一夜未眠。

“与获奖相比,我一直感到欣慰的是在传统中医药启发下发现的青蒿素已拯救了全球数以百万计疟疾病人的生命。”屠呦呦说。

“这是中国科学家集体荣誉”

屠呦呦说,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屠呦呦还通过央视发表了自己的获奖感言,她说,作为一名科学工作者,获得诺奖是一项很大的荣誉,青蒿素这项生物研究成功是多年研究集体攻关的成绩,青蒿素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这也标志着中医研究科学得到国际科学界的高度关注,是个入口,她为此感到高兴,这是中国的骄傲,也是中国科学家的骄傲。屠呦呦还说,“这次获奖,说明中医药是个伟大的宝库,但也不是捡来就可以用。”

在谈及青蒿素药物开发的过程时,屠呦呦特别强调团队合作的作用。

获奖的奖金会怎么使用?面对记者的问题,屠呦呦和先生李廷钊开玩笑地说,“这点奖金还不够买北京的半个客厅吧?!太少了啊!”

■纵深

服药试验致肝中毒 每天一身酒精味

“我确实没什么好讲的,科研成果是团队成绩,我个人的情况在这两本书里都讲得很清楚了。”与前晚记者在电话中沟通的情况一样,没说两句,屠呦呦又开始回避谈及自己。

茶几上,放着屠呦呦向记者推荐的两本书,一本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另一本是《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前者是她学术研究常用,厚厚的卷册已被翻得起了毛边;后者刚刚从柜子中取出,藏青色的皮质封面蒙了薄薄的尘。

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组长

“当年,全世界都面临着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必须要有新的抗疟新药来解决老药的抗药性问题,国内外做了大量工作都没有满意成果。”回忆与青蒿素的第一次接触,屠呦呦的眼神清亮,语气中不乏兴奋和自豪:“‘文化大革命’什么都停滞了,科研攻关的难度相当高,我是北医药学系(现为北大医学部)的,又到中医研究院学习,但是做来做去很难,后来通过系统查阅古代文献,发现了重新提取青蒿素的办法。”

上世纪60年代,引发疟疾的寄生虫——疟原虫对当时常用的奎宁类药物已经产生了抗药性。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523”项目,动员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名科研人员,同心协力,寻找新的抗疟疾的药物。

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原因,相关领域的学术权威统统靠边站,时年39岁的屠呦呦临危受命,成为课题攻关的组长。

当时,青蒿素的提取仍是一个世界公认的难题,从蒿族植物的品种选择到提取部位的去留存废,从浸泡液体的尝试筛选到提取方法的反复摸索,屠呦呦和她年轻的同事们熬过了无数个不眠之夜,体会过无数次碰壁挫折。

“北京的青蒿质量非常不好……我尝试用叶子,事实证明叶子里才有,梗里没有……做完动物试验后发现100%有效,再在我们自己身上试验药的毒性……我们尝试用乙醚替代酒精,发现去除毒性很有效……我们又做化学结构,通过改变药物的结构克服原有的耐药性……后来我自己的肝脏也坏了,我的同事们也有很多得了病……”提起艰苦岁月和付出的牺牲,屠呦呦没有抱怨,反倒是充满怀恋。

“为了确保安全,大家都愿意试毒”

屠呦呦和李廷钊是中学同窗,1963年结婚,育有两女。1969年屠呦呦加入“523”项目时,在冶金行业工作的李廷钊也同样忙碌,为了不影响工作,他们咬牙把不到4岁的大女儿送到别人家寄住,把尚在襁褓中的小女儿送回宁波老家。

“大女儿当时接回来的时候都不愿叫爸妈,小女儿更是前两年才把户口从宁波迁回北京。”李廷钊说。

情非得已。对于家中摆满女儿和外孙女照片的屠呦呦而言,当年的她别无选择,因为青蒿素就是党和国家赋予她的使命。

此前,中美两国的抗疟研究已经经历多次失败。美国筛选了近30万个化合物而没有结果;中国在1967年组织了全国7省市开展了包括中草药在内的抗疟疾药研究,先后筛选化合物及中草药达4万多种,也没有取得阳性结果。屠呦呦和同事们通过翻阅中医药典籍、寻访民间医生,搜集了包括青蒿在内的600多种可能对疟疾治疗有效果的中药药方,对其中200多种中草药380多种提取物进行筛查,用老鼠做试验,但没有发现有效结果。

“后来,我想到可能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里面的有效成分,于是改为用乙醚提取。那时药厂都停工,只能用土办法,我们把青蒿买来先泡,然后把叶子包起来用乙醚泡,直到第191次试验,我们才真正发现了有效成分,经过试验,用乙醚制取的提取物,对鼠虐猴虐的抑制率达到了100%。为了确保安全,我们试到自己身上,大家都愿意试毒。”屠呦呦说。

“那时候,她脑子里只有青蒿素,整天不着家,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实验室泡着,回家满身都是酒精味,还得了中毒性肝炎。”老伴儿李廷钊说着,悄悄为屠呦呦递上一杯水:“我心疼她也支持她,那个年代很多人都这样,她从没想得到这些荣誉。”

希望有新激励机制让中医药有更多成果

今天,荣誉来了,屠呦呦格外怀念当年并肩奋斗的战友,也更加骄傲于当年“523”项目创下的纪录:1972年3月,屠呦呦在南京召开的“523”项目工作会议上报告了试验结果;1973年初,北京中药研究所拿到青蒿结晶。随后,青蒿结晶的抗疟功效在其他地区得到证实。“523”项目办公室将青蒿结晶物命名为青蒿素,作为新药进行研发。几年后,有机化学家完成了结构测定;1984年,科学家们终于实现了青蒿素的人工合成。

清华大学经济研究所博士后卜鹏滨2002年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中药化学研究室攻读硕士学位。据他回忆,那时候,尽管屠老师已经退休,身体也不太好,但在实验室经常可以看到她,她特别愿意和年轻人交流。

“屠老师总是拍着我的肩膀,勉励我:小卜,科研的事业还是属于你们年轻人的。你们既然走上了这条道路,就要有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当年,同样年轻的屠呦呦和她的同事们正是凭着执着和坚持,在冷僻而又急缺的抗疟药物研制领域开辟了一条新路。现在,掌声和鲜花都在向着这批代号“523”的人群聚拢。

“获不获奖对我来说不那么重要,但是获奖也证明我们的中医药宝库非常丰富,但并不是借来拿来就能用。像青蒿素这样的研究成果来之不易,我们还应该继续努力。”屠呦呦说。

“因为做了一辈子,希望青蒿素能够物尽其用,也希望有新的激励机制,让中医药产生更多有价值的成果,更好地发挥护佑人类健康的作用。”

青蒿素,用去了屠呦呦大半生时间,她却依然痴迷于此,未曾停歇。她说,“荣誉多了,责任更大,我还有很多事要做。”

2016新作文素材: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中新网10月5日电综合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此次奖项由三人共同获得。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著名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此外,另外两名同时获得此次诺贝尔医学奖的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因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也同时获奖。

2011年9月,我国在生物医学领域写下新篇章,有“诺贝尔奖风向标”之誉的拉斯克奖得主名单在美国纽约诞生,一位81岁的中国女药学家赫然在列,填补了华人十年未获此奖的空白,也造就了第一位在中国独立完成研究的获奖者。以“抗疟神药”拯救千万人生命,自己却安守清贫默默耕耘,她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在中华科技史上书写下又一段传奇。传奇的锻造者,名叫屠呦呦,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员,青蒿素研发中心主任。

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诗经•小雅》的名句寄托了屠呦呦父母对她的美好期待。作为一名生药学专业学生,屠呦呦考入北大医学院时就和植物等天然药物的研发应用结下不解之缘。从1955年进入中医研究院来,她几十年如一日,埋首于深爱的事业中,将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回馈给党和人民。屠呦呦入职时正值中医研究院初创期,条件艰苦,设备奇缺,实验室连基本通风设施都没有,经常和各种化学溶液打交道的屠呦呦身体很快受到损害,一度患上中毒性肝炎。除了在实验室内“摇瓶子”外,她还常常“一头汗两腿泥”地去野外采集样本,先后解决了中药半边莲及银柴胡的品种混乱问题,为防治血吸虫病做出贡献;结合历代古籍和各省经验,完成《中药炮炙经验集成》的主要编著工作。屠呦呦最引人瞩目的成就是发现青蒿素,作为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它每年在全世界,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拯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并且在与疟疾这种致命疾病的持续战斗中产生了长远的医疗福利”。拉斯克基金会如是说。

为什么屠呦呦可以在平凡岗位上大有作为?或许我们可以从她说过的一句话中找到答案:“一个科技工作者,是不该满足于现状的,要对党、对人民不断有新的奉献。”

【素材分析】假如没有屠呦呦百折不挠的毅力,假如没有屠呦呦默默奉献的信念,假如没有屠呦呦不断创新的精神,便不会出现拯救了成千上万生命的防治疟疾的一线药物,也便不会获得华人十年未获拉斯克奖的空白。

【素材运用】适用于顽强毅力、心灵宁静、传统与现实、创新、信念、遗产、奉献等话题。

中国药学家屠呦呦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

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美国科学家威廉-坎贝尔和日本科学家聪大村两人的获奖原因是发现了蛔虫寄生引发感染的新疗法。

颁奖词:

寄生虫病千百年来始终困扰着人类,并一直是全球重大医疗健康问题之一。寄生虫疾病对世界贫困人口的影响尤其严重。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药学奖获奖者在最具破坏性的寄生虫疾病防治方面做出了革命性的贡献。

坎贝尔和大村智发现了阿维菌素,这种药品从根本上降低了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的发病率,对其他寄生虫疾病也有出色的控制效果。

屠呦呦发现了青蒿素,这种药品可以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这两项发现为全人类找到了对抗疾病的新武器。

疟疾的传统疗法是氯喹或奎宁,但其疗效正在减低。上世纪60年代,消除疟疾的努力遭遇挫折,这种疾病的发病率再次升高。中国科学家屠呦呦从传统中草药里找到了战胜疟疾的新疗法。她通过大量实验锁定了青蒿这种植物,但效果并不理想。屠呦呦因此再次翻阅大量医书,最终成功提取出了青蒿中的有效物质,之后命名为青蒿素。屠呦呦是第一个发现青蒿素对疟疾寄生虫有出色疗效的科学家。青蒿素能在疟原虫生长初期迅速将其杀死,在未来的疟疾防治领域,它的作用不可限量。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从1901年开始颁发,第一位获奖者是埃米尔·阿道夫·冯·贝林,他的主要成就是对白喉血清疗法的研究。在所有获奖者中,最年轻的32岁,最年长的87岁,平均58岁。其中还有11名女性获奖者。

今年的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于10月5日首先公布,来自中国的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奖生理学或医学奖。屠呦呦1930年生,药学家,中国中医研究院(China Academ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来自日本的Satoshi ōmura以及爱尔兰的William C.Campbell与屠呦呦共同分享了本届生理学或医学奖。

诺贝尔委员会称,屠呦呦,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三位获奖者发展了一些疗法,这对一些最具毁灭性的寄生虫疾病的治疗具有革命性的作用。

威廉-坎贝尔以及大村智发明了一种新药阿维菌素(Avermectin),这种药物的衍生品已经极大地帮助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以及淋巴丝虫病的发生率,并且已经显示出对其他类型寄生虫感染的有效性。屠呦呦制成了青蒿素,这种药物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的死亡率。

屠呦呦相关资料:生于1930年,今年85岁;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她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2011年,屠呦呦曾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提名理由★

屠呦呦从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通过对提取方法的改进,首先发现中药青蒿的提取物有高效抑制疟原虫的成分,她的发现,在抗疟疾新药青蒿素的开发过程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由于这一发现在全球范围内挽救了数以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今年获得医学科学领域重要的大奖——拉斯克奖。

简介: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药学家。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取得显著成绩,带领课题组人员发现和研制了新型抗疟疾药青蒿素。2011年9月获得拉斯克奖的临床医学研究奖。

言论:“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文/苌清

2011年9月23日,纽约。本拉斯克奖颁奖典礼被安排在一个酒会上举行,在这个轻松的西式社交场合,屠呦呦的些许拘谨看起来反而别有风度。捧起奖杯,面带微笑地让记者拍照,然后照着讲稿发表获奖感言,“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这位80岁的女科学家声音清脆,带着浓浓的江浙口音,“我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从1600多年前的中医古籍里得到启发,屠呦呦最初的发现,让青蒿素成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线抗疟药,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基金会为此奖励她25万美元的奖金。沉默

作为一个有66年历史的科学大奖,拉斯克奖在中国并没有太大的名声。然而,“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这个说法却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兴趣。不难理解,在拉斯克奖颁奖之后,屠呦呦的名字在中国很快就广为人知,人们都对这个“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人”充满期待。再后来,她又被形容为“与诺贝尔奖擦肩而过的中国人”。

屠呦呦对自己的突然出名似乎做好了准备,她对公众随之而来的强烈关注保持着超乎寻常的顽强抵抗。在纽约领奖之后,她一直坚持对媒体一言不发,唯一的一次露面,是11月15日在她所在单位举办的“2011年科技工作大会”上。这个听起来稀松平常的会议,其实只有一个主题——表彰屠呦呦。会上授予她“中国中医科学院杰出贡献奖”,并奖励给她所领导的青蒿素研究团队100万元人民币。

“青蒿素的成绩属于科研团队中的每一个人,属于中国科学家群体。这也是标志着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项荣誉。”屠呦呦的讲话始终保持一致的“腔调”,在纽约的颁奖典礼上和在北京的表彰大会上,她都是这么说的。

然而对于屠呦呦的“低调”,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她从来没有承认过别人的工作,现在的致谢被认为是缺乏诚意的。”不论是面对如今的“火爆”,还是多年以来同行之间的争议,屠呦呦都只做一件事——沉默。

对屠呦呦而言,迟来的拉斯克奖不仅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它另一个意义也许更重要——为她坚守了几十年的沉默做一个注脚。即使如此,在获奖之后,屠呦呦仍然一如既往地用沉默来回应一切。在《中国新闻周刊》记者仅有的一次与她的电话交谈中,屠呦呦并不正面回答任何问题。她说去看她的那本书就够了,“这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化工出版社出版,绿皮的,吴阶平作序,宋健题词。”

《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作为科学家的屠呦呦,只愿意用这本260页厚的学术著作来与世界对话,对于更多其他的,她似乎无话可说。

屠呦呦的名字本身并不“沉默”,呦呦,是鹿鸣的声音,典出《诗经》。打开《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第一页就是那句诗:“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个名字和这种植物,两千多年前就以奇特的方式联系在一起,为一个科学家的故事增添了几分令人遐想的诗意。然而,这个故事的开始,却与战争有关。攻关

文革期间的1969年,各项科研工作都已停顿的中国中医研究院(现更名为“中国中医科学院”)接到一项特殊任务——参加一个代号为“523”的战备项目。当时正值越南战争,耐药的恶性疟在越南流行,引起双方部队严重的非战斗性减员,中国在越共的请求下开始在军内开展抗疟药的研究,并成立了“全国疟疾防治研究领导小组办公室”(代号“523办公室”)。屠呦呦毕业于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又有从事中医药研究工作的经验,当时在大多数学术权威都被打倒的情况下,38岁的她被委任为组长,负责重点进行中草药抗疟疾的研究。

耗时3个月,从包括各种植物、动物、矿物在内的2000多个方药中整理出640个,再从中进行100多个样本的筛选,最终选出的胡椒“虽然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84%,但对疟原虫的抑杀作用并不理想”;而“曾经出现过68%抑制疟原虫效果”的青蒿,在复筛中因为结果并不好而被放弃。

其后,屠呦呦在重新复习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时,发现其中记述用青蒿抗疟是通过“绞汁”,而不是传统中药“水煎”的方法来用药的,她由此悟及用这种特殊的方法可能是“有忌高温破坏药物效果”。据此,她“改用低沸点溶剂,果然药效明显提高”。经过反复试验,最终分离获得的第191号青蒿中性提取物样品,显示对鼠疟原虫100%抑制率的令人惊喜的结果”。在那个特殊的年代,不要说知识产权了,即使以个人的名义发表研究的结果也是要冒很大的政治风险。1972年3月,按照523办公室的安排,屠呦呦以研究小组代表的身份报告了青蒿中性提取物的实验结果,她报告的题目是:“用毛泽东思想指导抗疟中草药工作”。当时全场振奋。在其后的临床观察中,屠呦呦不仅带头试服,还亲自携药去海南昌江疟区现场,验证治疗效果。在她报告了“30例青蒿抗疟全部有效”的疗效总结后,掀起了全国对青蒿抗疟研究的高潮。

屠呦呦所在的中药研究所继续进行青蒿活性成分的研究工作,最终分离提纯出抗疟有效单体,并命名为青蒿素。在此期间来自全国各地的青蒿提取物中,由云南药物研究所用汽油从当地的青蒿变种大头黄花蒿中提取的青蒿素,在临床试验中展示了极好的抗疟疗效。之后,上海无机化学所的周维善研究小组测定了青蒿素的化学结构,并发现了其抗疟机理。

在《青蒿及青蒿类药物》一书中,有一页印制粗糙的新药证书复印件,那是中国新药审批办法实施以来的第一个新药证书——(86)卫药证字X-01号。这份由中国中医研究院申报获批的证书上,并没有屠呦呦的名字。争议

拉斯克奖引发的疑问是:为什么青蒿素没有拿到国内的科技大奖,反而先拿到了国外的大奖? 科学界主流的答案是:没法确定奖项的归属。1978年,“523”项目的科研成果鉴定会最终认定青蒿素的研制成功“是我国科技工作者集体的荣誉,6家发明单位各有各的发明创造”。在这个长达数页的结论中,只字未提发现者的名字。当年大协作的“523”项目以“胜利完成”而告终,然而后来的几十年中却争议不断,屠呦呦则被很多人认为“不够淡泊名利”“个性执拗”。

2009年,屠呦呦编写的《青蒿及青蒿素类药物》一出版,就因为引文署名的细节而招致批评:未能充分肯定其他研究小组和研究成员的作用。反对者认为,屠呦呦夸大了自己在“523”项目中的作用。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饶毅,早在拉斯克奖颁发之前就高度评价过屠呦呦的研究工作。他提到:“我们作为无争议方试图和屠呦呦交流也有一定困难,不理解她把中医研究院的原始材料至少有段时间收藏在自己家,不愿给我们看。” 但查过一些相关的非公开资料后,他还是得出结论:屠呦呦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起了关键作用,因为她的研究组第一个用乙醚提取青蒿,并证实了青蒿粗提物的高效抗疟作用。《科学》杂志的网络报道称,“拉斯克奖重新点燃了一个争议:是否应该把研发出强有力的抗疟药物——这个文化大革命期间政府的一个大规模项目的成果——归功于一个人。”

在拉斯克奖颁奖期间陪同屠呦呦的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疟疾研究室研究员苏新专认为,从青蒿到抗疟药,各种各样人的贡献肯定少不了,但拉斯克奖并没有颁给整个组织,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鼓励科学发现的奖项,拉斯克奖倾向于只授予最初始的发现者”。

在拉斯克奖评审委员会的描述里,屠呦呦是一个靠“洞察力、视野和顽强的信念”发现了青蒿素的中国女人。简历:

1930年12月30日,生于浙江省宁波市;1948年,进入宁波效实中学学习; 1950年,进入宁波中学就读高三; 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

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 1955年,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1959-1962年,参加卫生部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 1979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副研究员; 1985年,任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研究员。个人荣誉:

1958年,被评为卫生部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

1978年,青蒿素抗疟研究课题获全国科学大会“国家重大科技成果奖”; 1979年,青蒿素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授予的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1984年,青蒿素的研制成功被中华医学会等评为“建国35年以来20项重大医药科技成果”之一; 1987年,被世界文化理事会授予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世界科学奖状; 1992年,双氢青蒿素被国家科委等评为“全国十大科技成就奖”; 1997年,双氢青蒿素被卫生部评为“新中国十大卫生成就”; 2009年,获第三届(2009)中国中医科学院唐氏中药发展奖; 2011年9月,青蒿素研究成果获拉斯克临床医学奖。2015年10月,诺贝尔医学奖。名字由来

【屠呦呦的名字源自《诗经》[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屠呦呦,1930年生于浙江宁波。1977年,首次以“青蒿素结构研究协作组”名义撰写的论文《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青蒿素》发表于《科学通报》,引起世界各国的密切关注,研究成果斩获诸多大奖。

屠呦呦多次落选院士 曾被称为“三无”科学家

2015/10/05 人民网

核心提示:媒体称屠呦呦曾多次落选院士,因没博士学位、未留洋,被称“三无科学家”。屠呦呦2011年获美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时曾引争议:集体工作,为啥只颁奖给个人。

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获诺贝尔医学奖

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戏称为“三无”科学家。无博士学位和留洋背景是“文革”前的历史条件所致,落选院士则值得探究。据了解,前些年屠呦呦曾几次被提名参评院士,但均未当选。

像屠呦呦这样做出国际认可的重大科学贡献而落选院士的,在我国并非个案:“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比袁隆平晚一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的中科院上海系统所研究员李爱珍,享誉海内外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饶毅……

这些人是因为学术水平不高、科学贡献不大而落选院士吗?答案显然不是。从上述几位“落选院士”的治学为人风格中,人们或许能得到一些启示。袁隆平至今仍像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一年到头大部分时间扎在水田里研究超级水稻;李爱珍数十年如一日呆在实验室里搞研究,如果不是因为她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恐怕还不为社会所知;屠呦呦除了“不善交际”,还“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屠呦呦的老同事李连达院士语,笔者注);饶毅则是出了名的“敢讲话”,研究之余还在自己的博客和国内外媒体上撰文,批评中国科技体制的弊端、教授不听讲座的浮躁学风等。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四川大学副校长魏于全、中国农大原校长石元春、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虽然因涉嫌学术造假而屡遭检举、质疑,却依然稳坐院士的宝座;相当比例的政府高官和企业高管,顺风顺水地当上了院士,风光于政、学、商诸界。

作为“国家设立的科学技术(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两院院士的评选无异于风向标、指挥棒,具有无可替代的引领、示范作用。其评选是否客观、公正,不仅事关院士群体自身的尊严和公信力,更影响着广大科技人员的努力方向和工作热情,甚至海外留学人员的来去选择。

默默工作、不善交际、敢讲真话、贡献卓著的落选院士,涉嫌造假、擅长公关、有权有钱的却顺利当选、风光无限。两相比照,向社会传递了怎样的信号?给公众造成了怎样的印象?

是该检讨、改进两院院士的评选标准、方法和程序的时候了。

更多内容链接:

http://view.news.qq.com/zt2011/tuyouyou/index.htm

拉斯克奖花落中国:谁成就了屠呦呦?

拉斯克奖花落中国,无疑让人欣慰。但在屠呦呦捧得这一奖项之后,有关国内学术评价机制等争议,似乎更赚人眼球。月23 日,满头卷发、戴着眼镜、已经81 岁高龄的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在美国纽约接过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奖杯,成为继黎巴嫩裔中国公民马海德之后,第2 位获得拉斯克奖的中国籍科学家。她获奖的原因是“发现了青蒿素及其治疗疟疾的有效性”,使全球数百万患者的生命得以挽救。

昔日,她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研究员;今日,她是“一朝闻名天下知”的科学家。

药理学家一夜成名 月12 日,拉斯克基金会官方网站发布公告称,2011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将颁给中国药理学家屠呦呦。拉斯克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也被看作是诺贝尔奖的“风向标”,因此当屠呦呦获奖的消息传至国内时,一些媒体曾经揣测“诺贝尔医学奖在向中国招手”。

一时间,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博士学历,没有海外经历,甚至一直隐身于公众视野后的屠呦呦突然成了媒体宠儿,人们在关注这位女科学家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她发现的抗疟药物——青蒿素。

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仅2008 年全球便有2.43 亿疟疾病例,导致86.3 万人死亡。随着疟原虫对喹啉类药物逐渐产生抗药性,疟疾的防治在20 世纪上半叶被重新列入医药界的研究课题。20 世纪60 年代以来,美、英、法、德等国花费大量人力、财力,希望研发出新型抗疟药物,但一直苦无进展。

1967 年,中国政府组织全国60多个科研单位的500 多名专家,共同启动了军民合作的“523 任务”,寻找新的抗疟药。1969 年,仅有大学本科学历的屠呦呦正式被召入其中。

屠呦呦,1930 年12 月出生,浙江宁波市人。1955 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今北京大学医学部),同年转入新建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今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

参与523 任务后,她领导的科研小组根据中医文献逐一筛选可能的抗疟药物。1971 年,他们最终从大约200 种中草药中获得了380 多种提取物,并且发现青蒿粗提取物对疟原虫有抑制作用。

但屠呦呦同时也注意到,青蒿粗提取物的效果并不太稳定,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只有12% ~ 40%。她分析,这可能是由于提取物中有效成份浓度过低所致,于是又着手对提取方法进行改进。

通过翻阅古代文献,屠呦呦终于在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找到了相关描述:“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她意识到原来的提取方法可能破坏了青蒿中的有效成分,遂改用乙醚提取青蒿,不出所料,如此得到的青蒿提取物抗疟效果更好。

后来,通过进一步优化提取方法,尤其是“去除了青蒿提取物中不具抗疟效果的酸性部分但保留了毒性低抗疟力改善的中性部分”后,屠呦呦欣喜地发现,这种中性青蒿的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率可达95% ~ 100%。

反思学术评价机制

1972 年2 月,在南京523 任务的一次会议上,屠呦呦向全国多家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通报了这一成果。

在她的启发下,各地不少研究机构纷纷使用屠呦呦提供的信息和提取方法开始探索青蒿素的研究,最终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屠呦呦的发现在国内多次获奖,但获奖者均为多人团队。在当时的举国体制下,资源和成果共享式的科研模式,完全忽略知识产权的保护,与世界通行的科研模式不太一致。青蒿素类抗疟药的研发过程中包括多重环节,每一个环节的研究者都有重要贡献。

“这是军民大联合的项目,大家都是很协作、不分你我的,”现已为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的屠呦呦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谦逊地表示,“荣誉不是我个人的,还有我的团队,还有全国的同志们,这是属于中医药集体发掘的一个成功范例,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

尽管如此,部分曾参与过523 项目的人士仍对屠呦呦独揽拉斯克奖提出了质疑,认为有失公平。而普通民众也经由媒体的密集报道,了解了这些人士从中各自所起的重要作用。

但拉斯克医学奖的评委之所以会认定屠呦呦在青蒿素类抗疟药物研发中的特殊贡献,肯定是经过仔细调查和深思熟虑的。因此,当该奖项的结果最终出笼时,无形中也给困扰中国科学界的争议提供了一个美式解答。

部分评论者认为,拉斯克基金会的决定体现了国外的学术评价机构更尊重原创思维,正是中国的学术评价机尽管屠呦呦并未如部分人预想的那样,获得今年的诺贝尔奖。不过,这并不妨碍人们对她捧得拉斯克奖社会意义的积极评价——至少,这一奖项的出笼,引起了国人对科学的关注,也引发了业界对良性科学评价机制的思考。

中医药迎来“第二春”?

因为青蒿素的发现受到了中医典籍的启发,拉斯克基金会在12 日的授奖词中指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

近年来,围绕中医药弃留的争议一直相持不下,而随着屠呦呦获奖,支持者的底气也显得更足了。收藏家马未都在其博客中就公开为中医辩护称:“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今天,人均西医药资源占有率极低的中国也加入到人均长寿国家行列,这实际上是中医药对我们民族的贡献。”

相对于马未都的感性言论,屠呦呦的表态则颇显理性:“中医是伟大宝库,对世界人民健康的潜力还有待继续发掘。我们老祖宗替我们保留了很多有益的经验。我们找到青蒿素,解决了全球迫切想解决的问题。类似的传统药还有很多。”

无疑,屠呦呦的获奖激起更多国人对中医药的关注,也为中医支持者阵营拉到了更多的赞成票。拉斯克医学奖

拉斯克医学奖是美国最具声望的生物医学奖项。1946 年由被誉为“现代广告之父”的美国著名广告经理人阿尔伯特•拉斯克及其夫人玛丽•拉斯克共同创立,旨在表彰医学领域作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医生和公共服务人员。

拉斯克奖现设基础医学研究奖、临床医学研究奖和公共服务奖等3个奖项。获奖者由25 名来自世界各国的杰出科学家组成的评审委员会评选产生。黎巴嫩裔中国公民马海德1986 年获得公共服务奖,美籍华裔科学家简悦威1991 年获得临床医学奖。

#中国人获诺贝尔医学奖#【她曾亲自试药得中毒性肝炎】青蒿素动物实验时,曾出现过性转氨酶升高等现象。当时,屠呦呦和两位同事决定亲自试服,屠呦呦因此得了中毒性肝炎。但她们坚持亲自证实药物安全,才投入临床给病人服用。最终,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生命!

【屠呦呦获诺奖之后预测】

〔之一〕1.新闻联播播发新闻;2.党和国家领导人第一时间致电祝贺;3.中国科学院学部连夜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如何尽快把屠呦呦变成院士;4.北大在第一时间宣布校友获得诺奖;5.中医又开始流行,方舟子出来叫嚣;6.新一次大学排行榜上,北大拉开清华25名;7.文革迷毛迷论证这是毛时期毛泽东思想的胜利;8.有关专家宣布中国梦将有望提前13.8年实现;9.摆摊取名的必放一本诗经……

〔之二〕1.各级领导到家里.工作单位祝贺;2.当选中科院.工程院院士或两院院士;3.被全国妇联授予“三八红旗手”;4.被全国老龄委授予“全国老有所为先进个人;5.央媒密集釆访,非得逼出老人讲出“革命道理”;6.大学(尤其是药学院)研究所争先聘请其为名誉院长.首席科学家;7.将其出生地和求学地发掘命名为“革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8.涉及青蒿素上市公司股票波动;9.给老人家安排省部级医疗保健;10.房地产公司赠送老人家一套养老住宅;11.某汽车公司赠送老人家一台汽车;12.被相关组织部门授予“优秀共产党员”;13.青年父母把其新生儿名字加入“呦”字.....网络红人 马 评论,晚上刚下飞机,一则新闻率先闯入手机,《中国人屠呦呦首获诺贝尔医学奖》,这条新闻迅速占领各大新闻网站头条,这是中国人几代人梦寐以求的荣誉,到来的却如此突然。四年前,屠呦呦荣获美国拉斯克大奖,我还热情地写过文章(第736篇《屠呦呦》;第740篇《中医药》),谁知还被人冷嘲热讽,说我不懂医药,青蒿素是西药不是中药,青蒿素的发明给中医药增不了光。可屠呦呦自己在获奖后的感言说:“在青蒿素发现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相信努力开发传统医药必将给世界带来更多的治疗药物。”

日子过得真快,四年的时间倏然而过,屠呦呦再次荣获诺贝尔大奖,国人兴奋之余,让中西医(药)之争又成为话题。依我看,这个古老与现代的冲突不过是个短视现象,而文明不应该忽略坐标去评判现象,应该知道人类智慧的局限性。再说白一点,我们去看1600年前葛洪《肘后备急方》有无数瑕疵错误,1600后的人们看我们依然如此。谁也不是圣人。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评选委员会主席齐拉特对新华社记者说:“中国女科学家屠呦呦从中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这表明中国传统的中草药也能给科学家们带来新的启发。”评委会主席说得很客观,倒是我们许多自己人瞧不起自己人,怪话连篇,谤声一片。屠呦呦的老同事说她“不善交际,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这也从侧面解释了为什么在国际上拿了大奖的屠呦呦至今都不是院士。

有意思的是,先秦的《诗经》中有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之句,屠呦呦先生的名字来源于此。几千年前优美的文字把呦呦鹿鸣与嫩嫩青蒿联系在了一起,这一切与诺贝尔之间是不是有宿命啊!

2015.10.6晨于台湾高雄

附:

第七百三十六篇·屠呦呦

我在《参考消息》读到《中国屠呦呦荣获美国医学大奖》一文时,对“屠呦呦”三字很是惊奇,先错以为屠呦呦是个医学项目,后又以为屠呦呦是从小在海外成长的科学家,所以才叫此名,结果两者都不是,屠呦呦就是我们土生土长的女科学家,今年八十一岁。

屠呦呦,浙江宁波人,自幼目睹中药之神奇疗效,立志长大探索其奥秘。1951年她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所学专业为药学,这在当时是个冷门学科。1955年,她大学毕业后分配到中医研究院从事中药研究工作,开始了终身的平凡而高尚的事业,而那一年我才出生。

中药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来赖以生存的根。西医西药没进入中国时,中国人也活得好好的。今天,人均占有西医药资源平均极低的中国人也加入到人均长寿国家,这实际上是中医药对我们民族的贡献。屠呦呦先生一生研究中药,并以祖宗的宝贵医药学问为基础,受到东晋名医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水一升渍,绞取汁服”可治久疟的线索启发,在极为困难(当时文革中)的社会条件下,取得了青蒿素抗疟疾药的研制成功,四十年来,屠呦呦发明的青蒿素拯救了几百万人的生命,世界卫生组织对其评价甚高。

前天,拉斯克基金会将这个全世界最权威的拉斯克医学大奖毫不吝惜地发给了屠呦呦,奖励她将一种草药变成了世界广泛使用的抗疟疾药物,其颁奖辞让人感佩:“显然,屠呦呦的洞见拯救了千百万人的生命,尤其发展中国家人民的生命,并将在今后抗击这种致命疾病的斗争中继续造福人类。”

屠呦呦先生不是院士,退休年龄单位才吝啬地给了一个研究员的职称,如果拉斯克大奖不颁给她,她在中国就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科学工作者,中华民族之所以在百般磨难中坚持至今,就是因为有屠呦呦这样伟大而平凡的一员。

我由衷地向屠呦呦先生致敬,祝愿她健康长寿。

2011.9.16

第七百四十篇•中医药

中医药在古代中国因人而异,医生与病患之间讲究一对一地对症下药;西医药的发明依赖于西方科技的崛起,主张病同药同,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以内科疾病而言,两种医疗态度与方法大相径庭,前者医疗成本高,依赖个人经验多,名医与庸医天壤之别,而后者则过分强调广谱药,期望一药能救百人。

地球人由一亿增至十亿走了大约两千年,由十亿增至七十亿(下月达到这个数)不过一百多年。这增长速度听着有点儿吓人,人群拥挤,疾病容易流行,西医药的治病救人的方式就备受推崇,所以就有了今天许多人头疼脑热胃不舒服自己去街头药房买药自治,多数也会管用。

而中医古老的方式被现代生活挤入一角,幸亏还有许多西医治不了或不管治的病,中医愿意代劳;还有西药解决不了的痛苦,中药亦可一试,更有笃信中医药的专业工作者孜孜以求,坚持不懈,从古老文献中发现并发明了拯救病患的青蒿素。青蒿素是西药中药还是中西药,我无权说,今天的世界都是各说各的。有人说青蒿素不是中药,是化学药,并鄙视其是“人海战术”的成果。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青蒿素的发明者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说:青蒿素的发现是中国传统医药给人类的一份礼物,是中医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拉斯克奖评委会不合时宜地也提了一壶:将一种古老的中医疗法转化为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使现代技术与传统中医师们留下的遗产相结合;最后卫生部又提了一壶,向屠呦呦发了贺信:从传统中药中筛选出抗疟疾有效物质,这一重大发现是中医药的骄傲。

中西医药的高下优劣久近功过灵失信疑乃哲学问题,此文不表。

第五篇:中华医学奖申报书

《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疾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中医护理技术在外科疾病术后并发症中的应用研究 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 推荐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要完成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排序及其贡献情况:

本项目主要完成人赵若华、危椠罡、黄惠榕、李彩兰、庄玲玲、叶建辉、谢丽梅、潘玮、郑燕琴、许金琴。

1.赵若华:本项目及课题负责人,负责项目的设计、组织、实施,研究成果的应用及推广。

2.危椠罡: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数据处理,研究成果的应用及推广。

3.黄惠榕:负责本项目的组织实施,资料收集,论文撰写。4.李彩兰: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论文撰写。

5.庄玲玲: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论文撰写。

6.叶建辉: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7.谢丽梅: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8.潘玮: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论文撰写。

9.郑燕琴: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论文

撰写。

10.许金琴:负责本项目相关内容的临床实施,资料收集、论文撰写。

本项目组共发表论文8篇,为医护人员进行同类研究及临床护理工作提供思路和借鉴。拓展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及福建省内的应用范畴,并为我院开设福建省首个中医护理门诊提供条件。延伸了中医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动中医护理学术发展。

项目简介:

(一)研究背景

外科疾病术后患者常常会出现疼痛、腹胀、便秘、尿潴留等并发症,不仅会延缓患者的康复,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加重患者的经济负担。针对术后多种并发症,发挥中医药护理特色优势,采用简、便、廉、验的中医护理技术进行主动干预,彰显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优势。

(二)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本项目分2个部分,以疼痛、腹胀、便秘、尿潴留4个术后常见并发症为主题,开展系列研究。

1.临床研究:对我院外科需手术者,采用随机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实施耳穴埋豆、穴位按摩、穴位敷贴等中医护理技术,观察两组患者疼痛、腹胀、便秘、尿潴留等常见并发症的改善情况,同时针对上述并发症常用的疗效评价指标,结合相关指南及行业标准,制定主、客观指标进行疗效评价。

2.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

(三)发明点、创新点

1.以问题为导向,结合中医护理理论,探讨多种中医护理技术

在缓解外科术后常见并发症中的应用。

2.采用主动干预措施,发挥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优点,拓展了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范畴。

3.本成果为我院开设福建省首个中医护理门诊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促进了中医护理技术在我院及福清市中医院、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尤溪县中医医院等12家医院推广及应用。

(四)社会及经济效益

2016年我院实施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量达52万人次/年,年收入达965余万元,较项目推广前增长470%。疗效确切,深受患者及家属的好评,充分体现了中医护理人员的价值,项目推广期间符合《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中提到的“大力发展中医护理,提高中医护理水平,发挥中医护理特色和优势,注重中医药技术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的要求,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赵若华,李彩兰,谢丽梅,等.耳穴压豆法预防肾穿刺术后尿潴留50例的疗效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3):10-11.2.赵若华,黄锦华.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服用排气汤时间的护理研究[J].福建中医药,2012,43(5):57-59.3.黄惠榕,潘玮,邱秀凤.芒硝外敷神阙穴缓解腰椎骨折术后腹胀的护理观察[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2(6):50-51.4.黄惠榕,赵若华,黄锦华.中医护理临床路径在腹腔镜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应用[J].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1(6):58-59.5.李彩兰,许闽.耳穴贴压法在肛周疾病手术中止痛效果的观察[J].医学美学美容,2012,(9):142.6.庄玲玲,林华阳,汪琤,等.中西医结合镇痛护理干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J].福建中医药,2012,43(4):59-60.7.潘玮,黄惠榕,邱秀凤.中药穴位贴敷护理对腰椎间盘病变术后便秘的影响[J].福建中医药,2012,43(3):63.8.许金琴.穴位按摩治疗妇科腹腔镜术后尿潴留的疗效观察[J].全科护理,2012,10(5):1175.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赵若华,徐翠钦,刘燕,吴晖,赵佐云,池樱,郑剑珍,代淑莉,输液暖手宝,中国,ZL 2012 2 0721824.4。

2.赵若华,赵佐云,郑燕琴, 何蕊,余月珍,曾桂红,痔科病人裤,中国,ZL 2014 2 0805597.2。

3.危椠罡,赵若华,叶建辉,张琼,任新生,谢丽梅,肖笑然,移动式儿童输液架,中国,ZL 2016 2 0397364.2。

4.黄惠榕,郑燕琴,赵佐云,余月珍,何蕊,曾桂红,痔科中药坐浴盆架,中国,ZL 2014 2 0806520.7。

推广应用情况:

(一)推广应用的范围

可应用于临床护理、护理研究领域,目前在福建省内12家中医院推广应用:厦门市中医院、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泉州市中医院、龙岩市中医院、宁德市中医院、三明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福建省南平市人民医院、福州市第二医院、福清市中医院、平潭综合实验区中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尤溪县中医医院。

(二)本成果的推广条件

1.中医经典理论及实践基础:本成果中采用的耳穴埋豆、穴位敷贴等是传承数千年、历经无数次临床验证,被证实为确实可行、效果显著地中医护理技术,具有廉、便、简、验的特点,在临床上易于开展,便于推广。

同时采用的中药排气汤剂以袋装形式向患者提供,便于患者携带及服用,同时本项目明确指出排气汤剂的最佳服用时间,为子宫肌瘤腹腔镜术后患者的恢复提供支持,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护理质量。

2.重点专科建设平台: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的中医护理及肾病科、肛肠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在国内具有一定的综合实力;妇科是省级重点专科,并被确立为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同时我院每年约接收50余名的进修、参观、学习人员,是推广中医护理技术临床应用的重要条件之一。

3.中医护理学术交流平台:本项目课题组主要负责人赵若华主任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护理分会副主任委员、福建省中医药学会中医护理分会主任委员,每年多次出席省内外中医护理发展核心团队会议及学术年会,探讨中医临床护理的发展和规划,介绍新技术、新方法的实施与成效。作为福建中医药大学硕士生导师,近年来共培育了硕士研究生10余名,其中已毕业9名,分别就职于广东、河南、福建、湖南、四川等地,并在该地进行本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

(三)本成果推广应用的前景

该成果应用于肾穿活检术后的患者,并对围手术期患者术后并发症-尿潴留、便秘、疼痛、腹胀等采取主动干预措施,可发挥未病先防,防病治病的优点,既减轻了患者痛苦,又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经济效益,目前已在福建省内12家二级以上医院应用。

《痰瘀同治法干预高糖毒性的系列研究》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痰瘀同治法干预高糖毒性的系列研究 推荐奖种:科技进步奖 推荐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要完成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

主要完成人排序及其贡献情况:

1.衡先培:作为本项目的负责人,决定本项目的立项、指导本项目的研究方向,首先提出了高糖无害化的理论,并在基于这理论的前提下对本项目的进行的深入详细的研究计划探讨。

2.陈可冀:主要负责本项目主题思想的把关者与指导者。3.黄苏萍:主要负责本项目数据以及理论分析部分。

4.杨柳清:主要负责本项目临床方面病历整理、数据分析,撰写相关论文工作。

5.李亮:主要负责本项目涉及课题的动物实验以及细胞实验方面的工作。

6.翁苓:主要参与本项目临床验证方面工作。项目简介:

高糖毒性是糖尿病发生慢性并发症包括心血管并发症的根本原因。项目通过研究三大国际著名研究ACCORD、ADVANCE、VADT发现了“强化降糖干预糖尿病心血管风险悖论”的观点,我们在国际上首次提出“高糖无害化(harmless hyperglycemia)防治策略”,并研制出反映高糖无害化防治策略的国家发明专利丹瓜方制剂。研究通过细胞实验、动物实验及临床验证研究三部分,证实了痰瘀同治法具有实现“高糖无害化防治策略”的作用,并发表相关论文,其中3篇论文收入SCI,8篇论文收入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Xianpei H, Keji C, Zhengfeng H, et al.Glucose endothelial cytotoxicity and protection by Dan Gua-Fang, a Chinese herb prescription in huVEC in hyperglycemia medium.[J].J Diabetes Complications, 2009, 23(5):297-303.2.Heng X P, Chen K J, Hong Z F, et al.Anticolchicine cytotoxicity enhanced by Dan Gua-Fang, a Chinese herb prescription in ECV304 in mediums.[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1, 17(2):126.3.Xian-pei Heng , Ke-ji Chen , Zhen-feng Hong , et al.Toxicity features of high glucose on endothelial cell cycle and protection by Dan Gua-Fang in ECV-304 in high glucose medium[J].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2013, 19(8):596-602.4.衡先培, 黄苏萍, 程心玲,等.丹栝方干预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大鼠糖脂代谢及氧化应激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33(02):244-251.5.衡先培, 李亮, 黄苏萍,等.丹瓜方对ApoE~(-/-)糖尿病模型小鼠糖脂代谢及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及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 34(09):1086-1095.6.衡先培, 陈可冀.糖尿病强化治疗与血管病变(一)[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8, 28(07):563-566.7.黄苏萍, 林妙娴, 陈龙辉,等.糖尿病血管病变当重痰瘀[J].中医杂志, 2010, 51(11):968-970.8.衡先培, 洪振丰, 陈可冀,等.复方丹瓜方对培养ECV304增殖及形态影响的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7, 5(09):844-846.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发明专利一项:一种消除高血糖毒性以保护血管的方剂及制备方法与用途,ZL 2014 1 0599300.6,衡先培。

推广应用情况:

项目研究期间发表多篇论文及1本专著,其中3篇被SCI收录,被引10次,研究期间发表论文共被他引51次。项目在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福州市中医院、龙岩市中医院、宁德市中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建阳市中医院、安溪县中医院、德化县中医院、沙县中医院、柘荣县中医院、福州市鼓楼区五凤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福州市晋安区岳峰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成效显著。

《改良微创技术在椎管内麻醉的应用研究》公示材料 项目名称:改良微创技术在椎管内麻醉的应用研究 推荐奖种:技术发明奖 推荐单位:福建省教育厅

主要完成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 主要完成人排序及其贡献情况:

本项目的主要完成人为林华阳、修忠标、林洁、饶福东、陈明芳、汪利兴和林友国。

1.林华阳:决定本项目的立项、指导本项目的研究方向,临床经验相当丰富,近年多次在国内省内完成超声引导神经阻滞的相关参会培训,承担医教研20余年,发表专业论文20余篇,也是本项目文章的主要撰写人以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在理论创新以及数据统计、实验结果分析方面进行了严谨的把关与直接的指导,是本项目的主要学术贡献者。

2.修忠标:本项目的数据分析及理论指导者,对实验进行严格的把关。

3.林洁:负责本项目的临床实施,临床经验丰富,也是本项目文章第二、三作者。

4.饶福东:负责本项目的临床实施,临床经验丰富,也是本项目文章的第二、三作者。

5.陈明芳:负责本项目的资料收集及数据整理。6.汪利兴:负责项目的数据整理及专利推广。

7.林友国:负责本项目的临床超声操作及项目数据分析。项目简介:

传统的微创腰麻,只是利用25G腰穿针直接进行腰椎蛛网膜下腔进行穿刺,并没有应用扩皮针进行固定引导,常常因为腰穿针针体过细,损伤脊椎韧带小,术后腰背痛少和头痛发生率少而称为微创腰麻,但恰恰由于腰穿针针体过细,常常腰穿过程腰穿针移位而导致腰穿失败,尤其老年人、脊柱结构异常等人群腰穿不易成功。因此,我们从2013年10月至今,一直采用改良微创技术,应用细的20G扩皮针进行引导,利用针内针技术可以通过更细的25G笔尖型侧孔式腰麻穿刺针到达蛛网膜下腔,能够顺利进行腰麻,此法可以较易穿过钙化的棘上韧带,同样损伤小,但成功率更高。另外,穿刺成功后,利用我们提出及应用的创新型的改良注药法,即局麻药与脑脊液分次稀释分次注药的方法,麻醉效果确切,起效更快,持续作用时间更长,术后麻醉并发症也更少。此项成果正广泛应用于临床上腰椎韧带钙化的老年人、脊柱畸形、腰部创伤手术病史、超重、孕产妇等特殊病人群体。

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

1.林华阳,饶福东,林洁,等.改良脊椎-硬膜外联合阻滞用于高龄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可行性[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3,33(12):1458-1460.2.林华阳,饶福东,林洁,等.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单次椎管内麻醉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3,29(5):481-483.3.林华阳,林洁,饶福东,等.老年人日间肛肠手术中等比重罗哌卡因单次腰麻合理剂量的应用及其安全性评价[J].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8(6):1196-1200.4.林华阳,林洁,饶福东,等.控制性降压对耐乐品椎管内麻醉下老年患者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研究 [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1,17(20):2493-2496.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

1.林华阳.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微创腰麻的针内针穿刺装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专利号ZL 201420529070.1.2.林华阳.一种用于超声引导腰硬联合麻醉的针内针穿刺装置.国家知识产权局,2014,专利号ZL 201420530234.2.推广应用情况:

一、院内推广

本项目负责人林华阳提出的改良微创技术,在我院麻醉科多次进行推广和培训,提升了我院医疗临床员工的临床操作能力,该项目实施以来,经我院麻醉科推广,由他发明的专利成果“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微创腰麻的针内针穿刺装置”,在临床使用过程中,近年来取得直接经济效益十万余元,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为显著。同时,我院麻醉科也新晋升了一批高级职称人员以及硕士生导师,吸引了省内各大医院麻醉学专业同仁前来交流、进修、学习人员,在业内交流中获得了同行的高度赞赏。

二、院外推广

对外交流与学习中,各大医院麻醉领域同仁对本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经泉州玛珂迩妇产医院麻醉科的推广,专利“一种用于超声引导微创腰麻的针内针穿刺装置”在龙岩市第一医院、宁德市医院、长乐市第二医院等医院进行技术推广,多家医院引进了该技术,近年来,在临床的使用过程中取得直接经济效益九万余元,应用中,本项目所研究发展的改良微创腰麻针内针技术及改良等比重注药法对患者的麻醉效果更佳,起效更快,持续作用时间更长,术后麻醉并发症也更少。此项技术已广泛在上述各医院麻醉科椎管内麻醉中使用并取得良好效果。

下载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诺贝尔医学奖的教育价值.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全文5篇]

    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女科学家屠呦呦获医学奖) 出国留学高考作文频道为大家提供高考作文素材:中国第一个诺贝尔科学奖,更多高考作文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高......

    今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阅读附答案(五篇模版)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题 【材料一】 今年,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期间,她只在正式场合—— 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做过一次题为《青蒿素---中医药......

    诺贝尔文学奖不会辜负的价值文明 Word 文档

    诺贝尔文学奖不会辜负的价值文明他的名字叫莫言。现在,所有人都在因为这个名字发言。有自豪,有激动,有理性,也有反思。 祝贺莫言,感谢莫言。这位中国本土作家,昨晚获得2012年诺贝......

    《诺贝尔》案例

    五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诺贝尔 一、教材分析 课文记叙了诺贝尔发明炸药的艰难过程,表现他热爱科学,热爱人类的无私奉献精神。 二、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

    《诺贝尔》说课稿

    《诺贝尔》说课稿 《诺贝尔》说课稿1 文本也用较长的篇幅描写了这一内容,这应该是教学的难点和重点。听了赵老师的这一堂课,我有这样几点感受:一、目标清晰过程简约康德说过“......

    诺贝尔说课稿

    《 诺贝尔》说课稿 榆社县太星小学常俊飞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诺贝尔》 下面我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

    八荣八耻核心价值教育

    小水子学校 “学习八荣八耻 做当代优秀小学生”主题教育 进行第一项:升国旗 奏国歌(全体队员敬礼,其他人行注目礼——礼毕) 进行第二项:由大队辅导员魏老师宣读倡议书 进行第......

    《教育的价值》读后感

    给孩子种下一颗乐观的在种子此书从人类社会问题的根源出发,探寻教育的价值和教师工作的意义。虽然像骨头一样难啃,细细琢磨也很是有味道的。“如果认为每个人都了解一切,或是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