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徐新荣同志的发言摘要 修身即格物致知
徐新荣同志的发言摘要 修身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提升修养就是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改正自己的不足,净化自己的心灵,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修身是一项经常性、长期性的功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是一个永不完结的过程。我们只有时时修身,才能神清气爽。那么,党员干部应如何修身? 一要志学。志学是修身的起点,并贯穿人的一生。学什么?就是要博古通今。党员领导干部要在研读历史、文学、哲学、伦理等经典的基础上,深入学习领会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的精髓要义,自觉全面具体持续地向中央基准看齐。怎么学?像曾国藩《家书》中讲的,“要有志,有识,有恒”,坚定理想信念,克服本领恐慌,时刻用先进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为渭南改革发展和增进老百姓福祉练就本领、增长才干。二要敬畏。修身必须讲礼仪、守法度,心存敬畏。要敬畏法纪、敬畏权力、敬畏人民、敬畏历史。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要坚持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要时刻铭记自己的公仆身份,拜群众为师、向群众学习,将自己臵于老百姓的监督下。要经常想一想入党为什么?当官做什么?身后留什么?自觉从思想深处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的问题。三要内省。要用好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时常检点自己的言行举止,不断增强“四自”能力。内省心德。每天洗脸时对镜反省,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动机善不善、私心有没有?有没有心为物役、为名利所困?内省言行。经常对照党章党纪躬身自省:哪些事做得不好?党员义务尽到了没有?向中央基准看齐是不是自觉全面具体持续的?真正沉下身子踏实做事、放下架子谨慎做人。内省作为。要多问问自己为老百姓办了几件实事?自己与标杆人物有多大差距?用什么样的行动去追赶补齐?要坚持“吾日三省吾身”,始终以先进先辈为楷模,以渭南标杆为榜样,时时修炼做人的境界,约束自我言行。四要养气。养气就是要善于静心养气,保持浩然正气,敢于激浊扬清,锤炼高尚的精神境界。做到心静如水,胸襟坦白,心口合一、言行一致;明辨是非,光明磊落,为人正派,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凝聚向上向善的强大正能量。五要笃行。修身贵在笃行。笃行就要立说立行,从今天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牢记入党誓词,铸牢理想信念“主心骨”。笃行就要履职尽责,坚持守土有责、负责、尽责,争做笃行实干的标杆。笃行就要求真务实,树立正确的发展观、政绩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努力推动有质量有效益不留后遗症的发展。
从开会讲话、调研走访等具体事情做起,持续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党性党风教育和警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增强党的意识,牢记党的使命,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增强“三个自信”,习惯在严于律己中担责任、在遵章守纪中干工作。同时,坚持工作主线不动摇,适应事物发展新变化,树立敢为人先、创先争优的理念,提升工作标准,拓宽工作视野,大胆探索,勇于实践,追求卓越,争当一流,主动出谋划策,督办落实,努力使分管工作与全市发展大局同频进步。三要转变作风,升华情操。着力将为民服务具体化,对照问题清单,坚持立行立改,狠抓分管领域民生工程建设,着力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认真研究全面深化改革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强化公仆的角色定位,身体力行“一线工作法”,以忠诚之心践行宗旨,以敬畏之心行使权力,以感恩之心对待群众,始终与人民群众坐在一条板凳上,增强自律意识,树立制度敬畏,心有所畏、行有所止,更好地为民尽职、为民服务。面、准确理解和掌握精神实质上狠下工夫,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始终向中央基准看齐,始终坚定理想信念,把牢“总开关”、把准“总方向”。二要强化党性修养,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一种政治责任。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增强党性观念,提高政治素质,始终保持政治定力。坚持在改进作风中强化党性锤炼,在锤炼党性中推进作风转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总书记关于从严治党的要求上来,真正使自己的作风严起来、实起来。三要强化道德修养,始终保持高尚情操。提高个人道德修养,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前提。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要在整体素质上表现出较高的人品修养;在工作上做到尽职尽责、不怕吃苦;在生活上做到健康文明、严谨自爱;在作风上,做到尊重他人、关爱下属;在社会上,做到信守承诺、不骗他人。要经常提醒自己,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四要强化担当意识,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以“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为契机,重温党章,仔细研读,深刻领会党的宗旨,深刻领会延安精神和习老精神实质,进一步强化担当意识,努力提高为民服务的水平和能力。要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树牢群众观点,强化群众立场,增强群众感情,解决群众困难。坚持经常性地深入包联村组、社区、企业,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结合当地发展实际,积极实施精准帮扶,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问题。修身是党员干部的安身立命之本,是贯穿一生、践行始终的永恒课题。严以修身,本质是严以修心。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远离低级趣味、抵制歪风邪气,展现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境界和良好精神风貌,以“严”修己身、以“忠”践誓言、以“德”立声望,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赢得广大群众的普遍尊重和认同。严以修身,必须强化信仰之修,坚定信念坚守追求。要抓好思想理论建设这个根本,始终把理论学习放在首要位臵,不断夯实信仰基础,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集聚奋发有为、勇于担当的精气神。严以修身,必须强化党性之修,净化思想提升境界。要特别注重从党性高度培养高尚人格,切实做到为民用权、秉公用权、审慎用权。一要坚持从科学理论中汲取营养,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切实做到对党忠诚。二要坚持在日常践行中锤炼磨砺,牢记自己的身份和职责,始终把心思和精力用在谋发展、抓改革、惠民生上。三要坚持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有力武器,在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中增强党性修养,提升思想境界。严以修身,必须强化能力之修,加快发展服务群众。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领导能力和水平,适应新常态、应对新挑战、解决新问题。一要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让听取民意、依法办事、依法决策成为政府工作的新常态。二要提高科学决策的能力。健全完善决策程序、重大事项社会公示和听证、专家咨询论证等程序和制度,推进政府决策科学化、规范化、民主化。三要提高开拓创新的能力。以敢为人先的勇气和崇尚科学的态度,推动思维创新、方法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四要提高统筹发展的能力。始终站在全局和战略高度谋划工作,既着眼全局、统筹兼顾,又突出重点、力求突破,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严以修身,必须强化道德之修,注重操守树好形象。要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水准,遵守全社会的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始终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大力弘扬延安精神,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保持健康的生活情趣,切实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洁身自好,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李明远同志的发言摘要 王爱民同志的发言摘要 修心修德是衡量一个人道德品质高低的重要标志,是一个人思想政治品质的体现。领导干部作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在“严以修身”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标准和追求。一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领导干部要重视学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补好“四堂课”。补世界眼光之课,以开放和自强的心态看世界、求发展。补科学思维之课,具备历史、辩证、战略、创新和底线等科学思维,不断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工作的能力。补优秀传统文化之课,发挥“东秦大讲堂”“周五读书日”“科长讲课”和干部自主选学等平台作用,让干部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补运用现代科技知识之课,注重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运用,不断提升组织工作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二要有矢志不渝的信仰。进一步加强“三个自信”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特别是传承弘扬好延安精神和习老精神,将其作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压舱之宝”,不断深入研究、挖掘,教育党员干部从党的优良作风和革命前辈的光辉事迹中汲取前进的动力。三要有一心为民的情怀。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人为本,着力在富民、济民、惠民、安民上下工夫,抓好党员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制度落实,不断增强群众自我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树立一心为民的良好导向。四要有表里如一的品格。突出解决好“台上台下不一样,说的和做的不一样,对人对己不一样,对上对下不一样,人前人后不一样”等问题。注重党员干部日常监督,在纠正纠错和追责问责上下工夫,善于发现和识别干部,加强平时考核,营造干部积极主动向组织说真话、说实话的良好氛围。五要守住道德情操的底线。要有高尚的追求、高雅的情趣、科学合理的方法,通过积极健康、乐观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不断提高生活格调和品位。把生活情趣限制在纪律允许的范围内,自觉地给生活情趣画一条警戒线,以良好的道德修为和个人魅力,弘扬传播正能量。郭志英同志的发言摘要 “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是巩固深化作风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题中之义,也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要保障,全体党员领导干部要深刻理解党中央坚持从严治党、驰而不息推进作风建设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聚焦“严以修身”对照剖析,提升自我。一要加强党性锤炼,坚定理想信念。坚持学为先,深刻领悟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深入学、持续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领会核心要义、掌握精神实质,切实增强“三个自信”、强化“三个认同”,时刻增强政治意识和大局观,不折不扣贯彻中省市决策部署,在维护中央权威、确保政令畅通中彰显听党话、跟党走、对党忠诚。时刻爱党护党、为党忧党,对有损党的形象的错误言行,敢于亮剑、坚决斗争。二要弘扬习老精神,当好红色传人。习老精神是全党的宝贵财富,更是富平人民的宝贵财富。要将习老精神作为富平永不褪色的精神符号,从自己做起,自觉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心中始终装着老百姓,把群众的期盼作为努力方向,把群众的呼声作为决策取向,做到思想上爱民、作风上亲民、决策上为民、发展上惠民。同时号召全县党员干部从习老精神中汲取营养,接受革命精神洗礼,自觉当好红色传人。三要注重道德修养,树立良好形象。始终把“三严三实”要求融入学习工作生活之中,重操守、慎交友、淡名利,保持健康高尚的道德情操。严格遵守党纪国法,保持定力、守住底线,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永葆共产党员的政治本色。坚持光明磊落、表里如一,为全县党员干部当好表率、树起标杆。四要两手抓两促进,推动富平赶超发展。坚持专题教育、中心工作两手抓,达到“坚定理想信念、培育实干作风、推动富平发展”的工作目标。坚持抓重点,抓落实,突出抓好新兴产业示范园区建设、“双十工程”等重点工作,确保完成全年各项目标任务。坚持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不懈怠,用改革发展成效检验专题教育成果,以实干实绩向中央基准看齐。严以修身是为官做人、干事创业之基,是共产党人必备的政治品格,是为官做人的基本要求。做到严以修身,就是要把党性修养的标准定得更高,把自我要求抓得更严,以“止于至善”的目标拧紧思想和行动的“总开关”,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对党对人民忠诚的老实人、道德情操高尚的人。在领导干部的位臵上,珍惜岗位、爱护荣誉,坚定信念、对党忠诚,重修养、讲德行,养成高尚情操,努力争当严以修身的标杆。一要坚定理想信念。修身重在修“信念”,信念的本质在忠诚;修身重在修“情怀”,情怀的本义在为民。在加强理论学习和党性修养中,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增强“四个自信”,始终忠诚于党的事业,自觉全面具体持续向中央基准看齐,坚决落实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严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立强烈的在党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在一心为公为民中坚守共产党人精神家园。自觉接受严格的党内生活锻炼,用好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武器,主动向党组织汇报自己的思想、工作和学习情况,自觉接受党组织的监督指导。二要争做道德模范。修身重在修“素质”,素质的本质在自省;修身重在修“境界”,境界的本义在精神。带头传承中华美德,躬身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渭南精神,积极传递社会正能量。把“慎”“省”作为严以修身的重要途径,慎独慎微,反躬自省,不断解决自身问题。保持高尚道德情操和健康生活情趣,见贤思齐,多向先贤圣哲、革命先辈、先进榜样学习,多向基层干部、人民群众学习,着力提升自我修养和境界。三要用实践检验和提升修为。修身重在修“品德”,品德的本质在干净和高尚。修身重在修“作为”,作为的本义在实干。不断增强心口合一的自觉、知行合一的主动,行笃学之功,取务实之果,时时处处严以修身,不断提高党性修养,以更加严格的要求、更加过硬的作风,敢抓敢管、敢于担当,为渭南改革发展稳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王春阳同志的发言摘要 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以修身是根本,是第一位的要求。作为领导干部,就是要将严以修身作为为官从政的根本遵循和行为准则,一以贯之地贯穿到工作和生活中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修身之魂。信仰既是看待世界、人生、未来的一种终极信念,也是修身做人的价值支撑。必须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不断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必须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时刻保持一名共产党员的政治信仰和政治本色,始终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把强化理论武装作为修身之源。政治上的清醒与坚定,精神上的健康与高尚,来源于理论上的深刻与彻底。要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责任、一种精神追求、一种生活习惯。要树立良好的学风,培养自己主动学习、经常学习、学以致用的习惯,不断用新知识、新理念指导解决现实工作中的矛盾和问题,真正做到学而信、学而用、学而行。把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作为修身之根。必须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多从杨震、寇准等渭南古代先贤身上汲取精神力量,多从“渭南标杆”等道德模范的感人事迹中体悟道德魅力,敬畏历史、敬畏人心,慎独、慎初、慎微、慎行,不断增强自身道德素质,提升人生境界。要注重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到见微知著、防微杜渐,把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的要求真正落到实处。把自觉践行党的宗旨作为修身之本。要不断强化宗旨意识和公仆意识,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摆正自己同人民群众的位臵。要树立以民为本的工作导向,不断深化理想信念教育,加强和改进正面宣传,大力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要发挥宣传思想工作优势,搭建党委政府与媒体和群众互动交流平台,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利益诉求。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潘洁同志的发言摘要习总书记之所以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就在于修身是起始、是前提、是基础、是根本,是一生的必修课。作为党员领导干部,必须严格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自觉强化政治修养、党性修养、理论修养、道德修养和作风修养,不断增强“四自”能力。一是加强理论学习,始终在政治上保持清醒坚定。自觉加强世界观改造,摆正学习与工作的关系,规范立身行为,做到“总开关”不失灵。强化对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的学习,深刻领会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始终在思想行动上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二是增强宗旨意识,始终在学习上虚心求教群众。对照习老精神和“好干部”标准,找准在宗旨意识、服务意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查立改;对照先进典型,找准在服务群众、精力投向群众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立说立行;对照职责要求,找准在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和工作成效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即知即改;真正做到“吾日三省吾身”。三是严守纪律规矩,始终在作风上不断持续改进。自觉执行廉洁自律各项规定,时刻以党性规范自己,以公共道德约束自己。坚持把学习与改造统一起来,把“立言”与“立行”统一起来,切实做到“三个一”:一要上下统一,始终坚持对上负责与对下负责相一致,既恪尽职守、守土有责,又关心基层、服务群众。二要表里如一,坚持说的和做的一个样,言而有信、言而有行、言行一致。三要始终如一,把修身立德作为永恒课题,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注重培养健康生活志趣,培养良好品行,恪守共产党员的精神高地。四是坚持开拓创新,始终在“三服务”工作上追求卓越。充分发挥市委办公室“坚强前哨”和“巩固后院”的作用,正确处理保证中央、省委和市委政令畅通与立足实际创造性开展工作的关系,确保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对市委决定的事项,发扬钉钉子精神,切实抓好贯彻落实,把在专题教育中激发的热情和干劲转化为做好“三服务”工作的强大动力,始终做到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樊存弟同志的发言摘要 “三严三实”是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发出的新号令,直指为人为政的根本,切中干事创业的要害,是各级领导干部行为的守则,也是履职的保障。把严以修身放在首位,就是要求领导干部加强人格修养,塑造高尚人格,解决好“总开关”问题,始终保持崇高的精神追求,勤于修身,勤政廉洁,以己正立信、以无私树威、以务实兴业,为人民执好政、用好权。唯此,才能不辜负党和人民的信任,才能担当起带领群众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使命。一要加强学习。要把学习作为一种政治要求和精神追求,在增强学习的自觉性、系统性、实效性上下工夫。自觉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提高运用科学理论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各种复杂矛盾和问题的能力,做到学有所思、思有所悟、悟有所行、行有所果。二要永葆本色。要以德为先,修身养性,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净化思想,追求高尚情操。要坚定理想信念,在思想上、政治上和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要坚守信仰追求,在大是大非面前头脑清醒,在大风大浪面前立场坚定、在各种诱惑面前永葆共产党人纯洁本色。三要强化约束。要增强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既加强“修”又注重“养”,秉公用权、廉洁从政,生活正派、克己慎行,充分认清正确对待社会交往、净化社交圈的重要性,消除官本位思想,树立权威、勤勉、谦卑的良好形象,始终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真正做一个群众拥护的人,一个党和国家信任的人,一个亲属子女引以为荣的人,一个回望人生无悔的人。四要不懈追求。要把习老精神与“尚德、务实、担当、创新”的渭南精神结合起来,在快节奏的生活环境中,多一些心灵的沉静;在浮躁的喧嚣下,多一些思想的厚重;在市场化的浪潮中,多一些内心的坚守。坚决克服和防止“四风”反弹,让为民务实清廉的价值理念深深扎根内心,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郑光照同志的发言摘要 “三严三实”第一次把作风建设要求凝炼为“严”“实”两个维度,创造性地对做人做官做事进行三位一体规范,既有实践要求,又有检验标准,开启了治党治军的新征程,确立了党员干部修身为官干事的新航标。对于党员干部来讲,“严以修身”的根本目的就是要铸就对党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和水分的绝对忠诚。党员干部必须把加强党性修养作为终身课题,始终做到爱党忧党兴党护党。加强党性修养,就是要时刻用党章、党员标准要求自己,自觉做到在党忧党、在党言党、在党为党。要时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初慎微慎独慎言,砥砺意志品质,铸就政治灵魂。党员干部必须把坚定理想信念作为立身之本,始终做到“三个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无数共产党人不惜流血牺牲,靠的就是这种信仰,为的就是这个理想。必须坚持不懈地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和解决问题,不断强化“三个自信”,做到虔诚而执著、至信而深厚。党员干部必须把陶冶道德情操作为修身之要,始终做到公道正派清正廉洁。习总书记强调指出:“道德之于个人、之于社会,都具有基础性意义,做人做事第一位的是崇德修身。”党员干部应该把提升道德境界作为终身课题,带头端正价值追求,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员干部必须把弘扬优良传统作为干事之基,始终做到勤勉敬业求真务实。陕西是延安精神的发源地,渭南是习老的故乡,传承、践行好延安精神和习老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更是干好工作、推动发展的基石。当前,渭南正处于经济发展的追赶期和攻坚期,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不少,需要广大党员干部坚持解放思想、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抢抓机遇,锐意创新,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建设实现跨越发展。
第二篇:庄仕华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要(
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优秀共产党员
武警新疆总队副政治委员 马荣辉
庄仕华同志是我的老战友,我们在新疆并肩战斗了30年,见证了他从一名普通军医成长为先进典型的奋斗历程。
30多年来,庄仕华同志始终坚定信念追求,一心为民治病,真情服务患者,把党的温暖播洒到各族群众的心坎上。在庄仕华心里,治病救人的职业,就是为民造福的事业;救死扶伤的手术台,就是为党树碑的大舞台。30多年来,庄仕华始终恪守“当一名好军人,做一个好医生”的诺言,扎根边疆无私奉献,满腔热情服务患者,用爱心凝聚起各族群众对党的信赖。
庄仕华不仅用精湛医术为病人解除痛苦,更用一颗仁爱之心给患者送去温暖。在庄仕华眼里,患者只有病情轻重之分,没有高低贵贱之别,遇到贫困家庭的患者,更是给予关爱。庄仕华总是设身处地为病人着想,想方设法为病人减轻负担。医院用的纱布块是医护人员手工裁制的,每块能为患者节省两角六分钱。他积极推行优质服务、亲情服务,坚持治病救人为先的理念,经常带头为患者捐助、垫付医疗费用,多年来他和同事累计捐助了80多万元。正是有了对人民群众的这份真情、这份挚爱,换来了各族群众赞颂我们党的无数个“亚克西(好)”!
30多年来,庄仕华同志积极维护民族团结,一心扶贫帮困,促进社会和谐,把身边的各族群众凝聚在党的周围。庄仕华常讲,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命根子,作为一名在新疆工作的党员干部,维护民族团结,就是在做为民造福、为党树碑的事。几十年来,他接治一个病人,就宣讲一次党的民族政策;他巡诊到哪里,就把党的民族团结政策践行到哪里。特别是中央召开新疆工作座谈会后,庄仕华联系身边各族群众生活大变化的事实,大力宣传党的惠民富民政策,使各族群众更加坚定了对党的信赖,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30多年来,庄仕华同志时刻牢记岗位职责,一心为兵服务,情注官兵健康,把提高部队战斗力作为使命担当。庄仕华常说,官兵把使命扛在肩头,我们就要把官兵的健康放在心头。武警新疆总队分布在祖国1/6的国土上,广大官兵驻守在大漠戈壁几百个执勤点,多数距离总队医院数百公里,最远的有1800公里。作为一名军医,庄仕华为了官兵身心健康,经常冒着戈壁热浪,顶着大漠风沙,克服重重困难,上边关进哨所。
庄仕华担任院长后,始终把办院方向放在服务部队官兵上。他建议把医院招待所改成军人病区,这样做医院每年要减少180多万元的收入,但能极大地改善官兵住院就诊的条件。他在医院党委会上动情地说:基层官兵常年战斗在执勤一线,为他们服务怎么都不过分。医院在军人病区建起了文化活动中心、心理治疗中心、健身房,给每个病房配上了电视、空调、热水淋浴,每年还为官兵补贴医疗费1000多万元。基层官兵到医院就诊,庄仕华派人到车站迎接;入院时,送上一束鲜花;出院时,买好车票送上车。为方便基层官兵看病,庄仕华又主持建立了信息化远程医疗系统,实现了与所有卫生队和边远中队的远程医疗会诊,基层官兵不出营门也能享受到专家诊疗。
这些年我下部队,不论到帕米尔高原,还是到大漠腹地,都能听到庄仕华为兵爱兵的感人故事。塔吉克族士官玛达力患生育障碍,庄仕华多方求医治疗,让他抱上了可爱的女儿;指导员黄宗文患尿毒症,庄仕华提议医院拿出几十万元为他做了换肾手术;战士张友涛患骨癌在弥留之际想看场电影,庄仕华在病房里圆了他最后的心愿。两年前,战士姜兴卫在执行任务中英勇负伤,颅骨多处碎裂。庄仕华组织力量,经过10多天全力抢救,奇迹般地把小姜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他每天挤出时间陪护小姜,同他拉家常。3个月后,姜兴卫身心康
复,带着庄仕华的关爱,带着医院的温暖,重返执勤战斗岗位,被武警部队授予“维稳勇士”荣誉称号。
爱洒边疆暖天山
新疆日报社记者 郝 红
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跟踪采访庄仕华15年。他像磁铁那样,吸引我的视线,牵动我的笔触。每次走近他,总给我新的发现、新的感悟、新的感动。
庄仕华常说,“钱宁可不挣,命不可不救!”生命与金钱孰轻孰重?庄仕华用行动作出了最好的回答。维吾尔族妇女阿依古丽独自抚养3个孩子,最大的5岁,最小的2岁,生活非常困难。受胆结石折磨,身高1.67米的阿依古丽体重只有35公斤,眼看着一天天不行了,邻居们把她抬到了武警新疆总队医院。庄仕华当即组织救治,又交待医护人员轮流照看3个孩子。一个多月后,脸色红润的阿依古丽要出院了,庄仕华带领医护人员捐款为她交清了住院费。像这样的事情还有很多,他从医30多年,红包不收、请吃不到、送礼不要,带领医护人员为困难患者捐款80多万元。他们一次次捐出的是救命钱,捧出的是一颗颗滚烫的心。
庄仕华常说,“医术能够治病,爱心也能疗伤。”手术前,他总把笑容展现在病人床头,给患者带来战胜病魔的力量;手术后,他总不忘细心叮嘱病人,为患者送去心灵的慰藉。冬天,他用双手焐热听诊器为病人查体;夏天,他煮绿豆汤为病人解暑,把浓浓的爱意融入病人心田。庄仕华滴酒不沾,他说,喝了酒,手会抖,病人会痛,这是失职。一次,我采访庄仕华做手术,那天安排了36个病人,上午10点进的手术室,下午4点多才出来。看着一口饭没吃就打起盹来的庄仕华,我心头发酸,泪水直往眼眶里涌。他是用透支自己的生命来呵护患者的生命,用自己的热情来传递党和政府的真情。
庄仕华常说,“病人没有理由不收,患者没有理由不治。”作为一名医生,他总是把社会责任举过头顶,视见死不救为耻辱,视救死扶伤为天职。他先后接诊过2100多名高危患者,有的病情复杂辗转多家医院不愿治,有的医疗风险大一些医院不敢治,他从不推诿,决不回避,一心想的是尽快为患者看好病,从不计较医院和个人的得失。我们从庄仕华身上,看到了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的力量,看到了各族群众托付生命的希望。人与人之间用爱心相连,就会在爱他人当中感受付出带来的快乐,就会在被爱中体验高尚带来的幸福。
认识庄仕华,我感受到军人使命的崇高;走近庄仕华,我理解了军人奉献的伟大。从这样3组数字中,我解读出庄仕华的心灵密码,领悟到戍边报国军人的大爱。
38年军旅生涯,记录着庄仕华扎根新疆、奉献边疆的坚定信念。亲友劝他调回天府之国,他选择留在新疆;军校毕业本可以留在内地工作,他选择回到新疆;内地医院高薪聘请,他选择扎根新疆。女儿在他的影响下,从医学院毕业后,也回到新疆成为一名边防军人。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选择,在庄仕华人生价值的天平上,分量最重的始终是新疆各族人民的需要。正是因为一代代军人做出了这样的选择,才有了边疆的和谐与安宁。
40万公里巡诊路,记录着庄仕华忠诚使命、不辱使命的军人本色。为了给塔吉克族牧民送医送药,他在帕米尔高原被暴风雪围困4天3夜;为了给农牧民看病,他在果子沟险些被泥石流吞噬生命;为了给沙漠腹地执勤官兵查体,他背着药箱徒步行走4个多小时。40万公里的路程,这相当于庄仕华绕地球赤道走了10圈。天山路长又长,庄仕华献身边疆的情更长,这条长路对于他来说是一条艰辛之路,对于各族群众来说却是一条幸福之路。
137个奖杯和功勋章,记录着庄仕华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忠诚。他从一名普通卫生员成长为一名将军院长,在每个平凡的岗位上都创造了不平凡的业绩,他一路奋斗,一路艰辛,也一路辉煌。他被推荐为首届“感动新疆十大人物”候选人时,73岁的回族患者马玉珍老人买了1000份报纸,走街串巷宣传他的感人故事。庄仕华以65万张选票高票当选,这是新疆各族群众对他的真情回报,也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的最高褒奖。
这就是我跟踪采访15年的庄仕华,也是一直感动激励我的庄仕华。他的大爱走进了维吾尔族老大妈絮絮叨叨的牵挂中,揉进了哈萨克族兄弟丝丝缕缕的思念中,融入了各族群众绵绵长长的歌声中。
视责任重如山的好院长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肝胆外科中心护士长 于晓萍
我与庄院长在一个科室工作25年,最让我敬重的,是他始终如一的极端负责精神。他对工作心细如发、对患者关怀备至、对部属倾心帮带,时刻感动着我、激励着我、影响着我,成为我们追求人生的楷模、成就事业的典范。
庄院长严谨求实的态度,让我非常敬佩。每天一上班,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当日所有手术病人的B超亲自复查一遍,记录在他的手术提示上,然后给每个主刀医生提出手术建议。有一次我很纳闷,本来不是庄院长主刀的一台手术,他却要坚持亲自做。更让我们惊讶的是,他竟然从常规位置相反的方向打孔,大家全都愣住了。就在我们想要提醒他时,大家从显示屏上看到,病人的整个脏器位置完全与常人相反。原来,病人在其他医院做的B超只提示了胆囊结石,细心的庄院长在查看报告单时,发现病人的胆管方向异常,立即通过B超再次确定了病人的脏器位置。手术结束后,庄院长召集全科人员边看手术录相边讲解,告诫大家,这种特殊的病例,虽然只有十万分之一的概率,但一定要做万无一失的准备。医生任何时候都要把每一例手术,当成第一次来做。
在庄院长心目中,病人永远是第一位的。他把每一个病人都当成亲人来关爱,让我们学会换位思考,凡事都站在病人的角度想一想,假如病人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姐妹,我们该怎么做?正是有了这样的朴素情感,面对每一个患者,他从来没有因语言沟通有障碍而怠慢,从来没有因交不起费用而拖延,从来没有因病情严重风险大而推诿。
庄院长的时间永远属于病人,每天都像上紧发条的陀螺,转个不停,不知疲倦。他总说,多做一台手术,就能多为一个患者解除痛苦。每到假期,是我们医院手术的高峰期,也是庄院长超负荷工作的忙碌期。去年“五一”,等待做手术的病人特别多,庄院长连续3天做了67台手术。第四天,由于过度劳累,他的两眼布满了血丝,还发着低烧,我们都劝他休息一天,可他还是上了手术。当做完第47台手术时,他实在有些顶不住了,就在椅子上靠了一会儿。我们都劝他明天再做,他却说:“我看过B超了,剩下的手术难度比较大,再说病人都饿到现在了,家属都在外面等着,不能让他们失望!”在做最后1台手术时,我第一次看见,庄院长将身子靠在手术台边上进行操作,额头上一个劲地冒汗,护士不停地给他擦拭着,宽大的手术衣被汗水浸透了。就这样,庄院长硬撑着做完了当天的全部手术。这一天,庄院长共完成49台手术,创下了我们医院手术的最高纪录。看到他疲惫的走出手术室,我们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眼泪。庄院长真的不容易,他太累了。
多年来,庄院长盯住不放的,有两件事,一是治好病,二是育好人。在他看来,只有培养更多的人才,才能更好地造福百姓。维吾尔族医生阿里木江硕士研究生毕业入伍到医院,很快成为了业务骨干。不久,心内科副主任空缺。庄院长想到了27岁的阿里木江。有人说,阿里木江年纪轻、阅历浅、资历短,怕老同志不服气。庄院长却说,治病救人怎么能论资排位,谁有能力谁就上。庄院长向院党委推荐,阿里木江成为全院最年轻的科室领导。一天深夜,庄院长查房时看到阿里木江还在学习,就和他拉起家常。阿里木江流露出考博士的想法,担心自己提职不到一年,一直没好意思开口。没想到,庄院长一路绿灯。3年后,阿里木江从上海同济大学博士毕业,内地有医院想留他。但他想,是庄院长让他“飞”出去的,现在翅膀硬了,一定要“飞”回来。刚回到医院,庄院长就把一套新公寓楼房的钥匙递到他手里。面对成长路上的一个又一个“没想到”,阿里木江紧紧地抱住庄院长哭了。阿里木江不负重望,成为全院有名的心内科专家。现在,我们这个西北边陲医院,有了2名博士后、6名博士、27名硕士,形成了一个梯次搭配合理的人才群体。
我很幸运,我们有这样的好院长,他让我读懂了人世间的真善美,为我们树起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航向标。
庄院长是我们的大恩人
新疆乌鲁木齐市阳光雅润小区保洁员 古丽莎
我和庄院长本来素不相识,是10年前的一次胆囊手术,让我认识了这位天底下的大好人,我们的大恩人!
2001年12月17日,是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的日子。我在洗衣店忙了一天,回到家准备给孩子们做饭,胆结石的老毛病突然发作,疼得我在地上直打滚,不满7岁的小女儿阿丽瓦热吓得哇哇大哭。邻居汉族大妈闻声赶来说:“快到武警医院,去找庄仕华。”那天雪下的很大,我躺在木板车上晕过去好几次。阿丽瓦热一手扶着车一手摇着我的头,“妈妈醒醒,妈妈醒醒!”听着女儿的哭声,我的心都碎了,要是我真的去了,这两个可怜的孩子可怎么办啊!
到了武警医院,已经是晚上7点多钟,正是下班的时间。一进医院大门,阿丽瓦热疯了一样,看见穿军装的就抱着不放,哭着喊:“叔叔,救救我妈妈,救救我妈妈吧!”这时,一位中年军医来到我身边,查看了病情后果断地说:“快,马上准备手术!”从手术室回到病房,已经是夜里10点多钟,等我醒来,守护在一旁的护士告诉我,是庄仕华院长亲自做的手术,从我的体内取出了一个鸡蛋大小的结石,幸亏抢救及时,不然胆囊破裂,就有生命危险了。正说着,庄院长带着护士长走了进来,一面询问我的感觉,一面把热乎乎的米粥和包子送到我和孩子面前。庄院长让我躺着别动,还安慰我,要安心养病。从那天起,我住院的一日三餐,都是庄院长派人送来的。我在乌鲁木齐没有一个亲戚,却在武警医院里感受到浓浓的亲情。
出院那天,庄院长亲自把我们母女送回家。我们那个家,哪里像个家呀,这些天断了烟火,冷的就像冰窖一样。不懂事的阿丽瓦热拉着我的手,“妈妈,咱们还是回医院去吧,医院有暖气,还有好饭吃。”孩子的话,像刀子一样戳着我的心窝子,庄院长安慰了我几句就走了。没想到半个小时后,庄院长又返了回来,他和司机一起从车上抬下2袋面粉、1袋大米和1桶油,还雇了三轮车拉来500公斤煤。临走时关切地对我说,今后家里有什么困难就告诉我,我们大家会帮你。打那以后,庄院长和爱人赛大姐每隔一段时间就带着医院的人来我们家,不是送医送药,就是送吃的用的,比亲人还亲!
2002年的古尔邦节,是我一生中最难忘的节日。这一天,乌鲁木齐的大街小巷到处欢声笑语,别人家热热闹闹,我们家却冷冷清清。看着没有肉星的饭菜,两个孩子就是不动筷子。阿丽瓦热小声地嘀咕:“别人家今天都宰羊,咱们家为什么不宰羊吃肉?”孩子哪知道
我这个当妈的难处,懂事的大女儿看到我难过的样子,打了阿丽瓦热一巴掌。阿丽瓦热一边哭一边说:“妈妈,我再也不想吃肉了。”我再也忍不住了,一把把两个女儿搂在怀里哭了起来。这时外面有人敲门,进来的是庄院长和赛大姐。只见他们顶着一身雪花、抬着一只宰好的羊走了进来,连连说:“古丽莎,对不起,我们来晚了!”两个孩子抱着他们俩又是笑又是闹,我的眼泪哗哗流下来。从那以后,每年的古尔邦节,庄院长和赛大姐都会到大巴扎买上一只羊,到家里陪我们母女过节,就像一家人团聚一样。
2009年,党的惠民政策又给我们这个普普通通的家庭带来了新的喜讯,庄院长帮我们家申请上了廉租房。为了使我们住得好、住得舒适,他用自己的钱设计装修,买了煤气灶、微波炉、淋浴器和电视机。赛大姐还按照维吾尔族的风俗,亲自给我家选配了窗帘、地毯、挂毯。2010年4月26日,当庄院长把新房钥匙交到我手里的时候,我的手颤抖了,眼圈也红了。8号楼3单元304号,我看了一遍又一遍。以前,看到别人站在自家阳台看风景,我心里特别羡慕,老想着能过上这样的日子就好了,没想到这一天真的成了现实!
现在,我和大女儿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在庄院长的多方努力下,都找到新的工作。我在社区当上了保洁员,大女儿成了社区的一名工作人员,家庭生活有了保障,日子越过越好。
我们从心底里感谢庄院长,感谢共产党给我们各族兄弟姐妹派来了这样的好医生、好党员、好干部!我要发自内心地说一声,庄院长,亚克西(好)!
时刻牢记党的恩人民的情
武警新疆总队医院院长 庄仕华
我是1973年入伍的,一直在新疆工作。是人民军医这个职业,给了我为边疆各族人民做一些事的机会。这些年来,经常有人问我,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坚持这么做?我的体会就两个字:感恩!感党之恩,感人民之恩。
我始终不能忘记,从上小学到高中,学校每次通知我减免学费时的心情。我出生在四川山区一个贫困农民家庭,因为家里穷交不起学费,从上小学开始,是党和政府减免了我的学费、书本费、生活费,衣服也大多是乡亲们和老师资助的。入伍后,部队党组织又送我上了军医大学,还派我去学习先进医疗技术,把我这个农民的儿子逐步培养成医生、科室主任、医院院长。我时常想,如果没有党的关怀,我不可能成为全村第一个高中毕业生,更不可能成为一名人民军医。我的一切都是党和人民给的,理所当然应该为党工作、为人民做事。
我始终不能忘记,我受伤住院时,维吾尔族兄弟对我的关爱。37年前,当时我还是一名卫生员,巡诊时,从马背上摔下来受伤住进了医院。同病房的维吾尔族农民吐拉西,每天帮我打开水、穿衣服,就是家里送来一碗汤,也要倒出半碗给我喝,使我在远离家乡和亲人几千里之外,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兄弟般的情谊。这些年来,我遇到了许多像吐拉西一样关爱我的各族群众,他们有的把我当儿子,有的待我像兄弟,有的把我当长辈。我时常想,怎样才能回报各族群众的关爱。我只有把自己掌握的医术用在服务边疆各族群众身上,把精力集中在为边疆各族群众做实事上,这样我心里才会踏实,我的生活才感到充实。
我始终不能忘记,在农场当卫生员时哈萨克族病人失望的眼神。我当卫生员不久时发生的一件事,至今让我刻骨铭心。那天晚上,风雪很大,气温降到了零下40度。几个哈萨克族牧民送来一位重病人,不巧的是,卫生所唯一的军医休假了,我只会打针发药,面对生命垂危的病人,毫无办法。牧民兄弟用失望的眼神看了看我,消失在风雪中。从那时起,我就暗下决心,要多学点医学知识,多掌握些医疗技术,当一个能治病救人的医生。3年后,我进入第四军医大学。毕业时,领导想让我留校工作,我选择了回新疆。这些年,也有内地一
些医院要我去工作,我坚持留在新疆。当院领导后,可以不去巡诊,但我每年都坚持到偏远农牧区,给各族群众送医送药。这么多年来,我时刻感受到,病人失望的眼神在注视着我,使我不敢懈怠;病人失望的眼神也在提醒着我,不要忘记一名医生、一个党员的使命和责任。
我始终不能忘记,肖玉玲大娘冒着风雪给我送饭时的身影。那是2007年初,乌鲁木齐的天气还很寒冷,肖玉玲大娘患急性胰腺炎被送到医院,我很快给她做了急诊手术。在她病重的3天里,我白天做手术,晚上就守在她的病床前。老人十分感激,见我经常不能按时吃饭,她出院后每天中转两次公交车,给我送来亲手做的饭菜。我多次劝她不要送,她总是说,你救了我的命,我给你送碗饭还不应该吗?她还告诉我,公交车的司机听说是给庄医生送饭,就不要她买车票。听着她的话,看着还冒着热气的饭菜,一股暖流涌上我的心头。我深深感到人民群众的朴实和伟大,只要我们为他们倾注一份情,他们就会捧出一颗心。作为一个医生,就是要把病人当亲人,把病人的痛苦当自己的痛苦,把病人的微笑当自己的幸福。
我始终不能忘记,维吾尔族学生阿丽瓦热每次考试取得好成绩,亲手给我缝制的小花帽,这是维吾尔族给长辈的礼遇;不能忘记回族老人林作英临终前叮嘱儿子,一定要请我参加她的葬礼,这是穆斯林同胞对一个汉族兄弟超越民族习俗的情感;不能忘记蒙古族民工明杰用3天3夜的时间,为我雕刻的小石牛,这是一位民族兄弟对我的褒奖和希望……这些年,我为新疆各族群众做了一点力所能及的事,党给了我很多的荣誉,人民群众给了我很大的鼓励,每当想起这些,我就从内心感到对党回报得太少,为群众做得很不够。我愿意在新疆工作一辈子,为各族群众做一辈子好事。(本文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第三篇:叶志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要
叶志平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要(图)
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孺子牛”
叶志平把“办一所好学校”作为一生的追求。他说,“我梦想中的学校,首先是一个安全的学校,是一个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的学校,有爱岗敬业、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有比较完善的教学设施,能教出一批又一批好学生,这才不负校长的职责!”
奇迹源于忧患。叶志平常说:“当校长的,头脑中必须永远绷紧一根弦,就是绝不能出安全事故!”为了办成一个安全的学校,叶志平用3年时间,争取和募集资金40多万元,把存在安全隐患的教学楼进行了全面加固。在汶川特大地震中,学校周边的楼房损毁严重,而那栋加固了的教学实验楼却屹立不倒,就连外墙装饰的大理石也因为叶志平当初坚持用钢钉固定,一块都没有掉下来。
叶志平始终认为,一个校长有没有号召力,一个学校有没有凝聚力,关键要看校领导处事公不公、为政廉不廉!他要求学校领导和老师不收礼、不吃请,廉洁为师。前些年,学校发展快,扩建项目多,他从不干预工程招标和材料采购。找他说情、给他送礼的一律不给面子。有一次,一个想承包学校修建项目的老板,让司机送给他两条烟,他感觉分量很重,打开一看,至少有上十万元的人民币,他生气地说:“告诉你们老板,别把我当傻瓜,我今天收了他的钱,明天我的学校就会少了钢筋和水泥,我的良心就会被捅个大窟窿!”
办一所让乡亲满意放心的学校
15年来,叶校长坚持不懈改善办学条件,狠抓教师队伍和校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把桑枣中学办成了家长满意、学生喜欢的学校,让我见证了他对农村基础教育的热爱与执着,亲历了他办学治校孜孜以求的负重与艰辛。
叶校长认为,一所有社会责任感的学校,应该是高度重视教学质量的学校。他经常对教职员工讲:“家长把孩子送到我们学校,是信任我们能让孩子有更大的发展。如果我们办不到,就对不起父老乡亲对我们的希望!”他刚当校长时,学校还没走出低谷。他常常为此睡不好觉,经常找学校的教学骨干研究对策,经常深入课堂听年轻教师讲课,与他们一起探讨教学方法,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提高教学水平。
为了办一所让老百姓放心满意的学校,叶校长日夜操劳。每天班主任检查完学生睡觉的时候都10点半了,当他们离开学校时,叶校长办公室的灯总还亮着,当他们第二天早上6点半来到学校的时候,叶校长已经在办公室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现在美丽校园建成了,牢固坚实、宽敞明亮的教室里响彻孩子们幸福欢快的读书声,我们尊敬的叶校长却静悄悄地走了,甚至来不及向他一生钟爱的学校和师生说一句告别的话。
我和志平的真情一生
王关莉
我是叶志平的妻子,退休前是桑枣镇第一小学校长,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我和志平相濡以沫32年,共同的理想,共同的志向,共同的责任和义务始终伴随着我们的工作和生活。
我们结婚以后,分别在两个乡镇学校当老师。一放假,他就蹬三四个小时的自行车来看我,风雨无阻。那时,乡村道路都是土路,遇上雨天,志平就是扛着车子也会来到我的身边,一起劈柴做饭,一起交流思想,他还给我送来好不容易找到的教学参考资料和借到的好小说,临走时,又总要帮我把水缸挑得满满的。
志平是个孝子。回家再晚,他都要给婆婆削水果,陪她聊天。饭桌上,他总是忙着给老人、孩子和我夹菜。就在志平发病那天的晚饭桌上,他还夹起一口菜送到我的嘴边,让我欣赏他的厨艺。
志平很爱我们的儿子。他虽然很忙,很少有时间陪伴儿子,从小学到高中,他都很少参加儿子的家长会。但是,只要有空,他就会和我带儿子去河滩玩耍,捡石头、找木方,掏沙窝、筑水坝,放风筝、采野花。
同事们说我俩是桑枣镇的夫妻校长。我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都会成为他的学生,我常对他说:“你的学生优秀,军功章里绝对有我的一大半!”
这三年,志平太累了,背驼了,腰弯了。我自封为学校家属队长,带领教师家属,到板房学校做清洁、到学校食堂帮忙,把教职工的孩子们组织起来办自学班,尽力为他分担一点。每天早上,我都要帮他把茶泡好,每天再晚都要等他回家,接过他的电脑包,和他聊聊天才一起休息。
灾后重建的新学校建好后,志平说,这是举国之力才有的一个最值得骄傲的作品,我一生的梦想实现了。一天,他拿起照相机,拉着我去参观新学校,在校门口,在林荫道,他给我照,我给他照,就连校园的拐角也不放过,那天他高兴得像个孩子。
如今,我再也不能为他洗白衬衣擦黑皮鞋,再也等不到和他一起在夕阳中漫步,也不能实现在他今年生日时送他一架钢琴的诺言。但是,我要告诉志平,无论你在哪里,我都永远爱你!
叶校长是我一生做人的旗帜
刘昱伶
我是安县中学高二学生,是桑枣中学的毕业生。
我是一个幸运的孩子。初中三年,“史上最牛的叶校长”带着我们,经历了“5·12”特大地震的考验,经历了板房学校复课的锻炼,亲身体验了灾后重建新校园的幸福。
刚上初中那会儿,学校给每人发了一本安全小册子,让我们背下来。每学期搞疏散演练特别认真,还要评比。每个班都有疏散路线。每个教室前4排从前门撤,后4排从后门撤,要求二三楼跑快一点、四五楼慢一点,每个人要熟悉自己的线路和跑位。老师在楼梯拐角处守护,校领导在操场掐秒表计时。
刚开始,新生们觉得演练好玩儿,嘻嘻哈哈拉着手跑。叶校长发现后,狠狠地批评了我们。后来我发现,叶校长最爱讲安全问题,还请消防队和派出所的叔叔给我们讲安全,搞模拟训练。一说到安全,平时和蔼可亲的他,会变得特别严厉,嗓门也大了许多。这让我们不敢掉以轻心,很快,我们就能在规定时间内跑到操场上了。幸亏有了平时的严格训练,在汶川特大地震中我们成功地逃离了死神。
我们桑枣中学的老师和学生特别亲。叶校长最爱学生,我们也爱他,全校师生就像是一个大家庭。2008年地震后的中秋节,全校的老师没有和家人团聚,而是留在板房教室和学生们一起过节。当晚,叶校长来到我们班,我大胆的请他表演一个节目。全班同学也一起喊,“叶校长,来一个;叶校长,来一个。”叶校长唱了一曲《红军不怕难》,唱得特别好听。同学们知道,叶校长是在鼓励我们要不怕困难,做勇敢的孩子!
2010年中考前,叶校长对我们说:“大地震没有把我们教学质量震垮!条件那么艰苦的08、09级学生,都拿了全县第一,我相信你们今年一样也会很棒。”当年,我们果然拿到了桑枣中学第15个全县第一!
今年6月上旬,叶校长病倒了,这个消息很快在同学中传开了。同学们都说他是最牛校长,他应该可以战胜疾病,很牛地挺过去!我们还约好,他出院以后,一起去看他。可是,6月27日中午,噩耗传来,我不敢相信也不愿相信,敬爱的叶校长就这么走了。我含着眼泪把消息发到网上,告诉同学们:天堂带走了我们的“最牛校长”……
援建者心中永远的大哥
他前后3次设计校园新貌,每一次都在图纸上添加了一些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校园设施:运动场、音体美功能用房、实验室、阶梯教室,甚至连食堂厨房都考虑得非常细致。他说:“这是我一生中最期盼的作品。”
按理说,桑枣中学是交钥匙工程,叶大哥等着接收就行了。但他每天都要戴着安全帽,穿着长筒靴,往工地跑好几次。讨论新校园规划的时候,有人提出:学校的操场不用建得太大。叶大哥马上站起来反驳:“那不得行!十三四岁的娃娃爱跑爱跳,凭啥不能把操场建大些?”他在安全细节上想得特别周到:学生宿舍楼、教学楼最高4层;走廊要一眼望穿,不要像迷宫;每个学生的座位距离楼梯不超出20米;走廊和楼梯都要比原设计再加宽一些;栏杆得全用实心的,学生娃再顽皮都撞不断;所有的办公室和教室都搞成水泥地,瓷砖虽然美观但是容易滑倒;楼房外墙不用瓷砖用涂料,防止瓷砖掉下砸人……
2010年1月17日,桑枣中学成为全县第一个告别板房搬进新校舍的学校。那天下午,师生们都回家了,我看到叶大哥一个人把新学校每个角落都走了一遍又一遍,我没有打扰他。我想,叶大哥对新学校投入的精力,对新学校的热爱,对学校师生的真情,让我们这些援建者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敬佩!
第四篇: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发言摘编
高德荣同志先进事迹报告
我们的“老县长”
云南省怒江州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 稳宜金(白族)
高德荣同志出生于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这里位于滇西北,北接西藏,西邻缅甸,是中国人口较少民族独龙族的唯一聚居地,自然资源非常丰富,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以来,独龙江流域有“四多四难”之说。所谓“四多”,一是雨水多,平均年降雨量在3600毫米以上,一年有300天是下雨天,是世界上降雨量最多的地区之一;二是蚊虫多,无处不在的蚊子和蚂蟥,叮了人就会发炎,很长时间治不好;三是流行疾病多,流感、疟疾、痢疾等传染病几乎每年都要发生;四是蛇多,有上百种蛇出没,人们经常被毒蛇咬伤,老百姓说“独龙江人吃的东西不多,吃人的东西多”。所谓“四难”,一是行路难。解放以前,独龙人与世隔绝,从独龙江到贡山县城,需要徒步翻越高黎贡山,来回要走半个月。1964年,修通了贡山县城到独龙江的人马驿道,马帮进出独龙江的时间缩短到了6天,由于每年大雪封山,可以翻越高黎贡山的时间只有短短几个月,独龙人仍然处于“半隐居”生活状态;二是物资缺乏生活艰难,大雪一封山,物资运不进去。1965年,一名边防军战士突发急病,上级动用了飞机也无法把药品投进去,生病的战士不幸牺牲了;三是通讯难。每年能够通邮的时间只有4个月,头一年的书信报刊要到第二年7月才能收到,收到一封家书高兴得不得了,常常被驻军士兵们和地方同志相互传阅、共同分享;四是找对象难。许多干部职工4到5年才轮休一次假,而且只能安排在8月到10月之间,找对象往往靠家人选、靠家人定,没有谈情说爱的时间和机会,只好在假期内匆匆办完婚事。
高德荣老县长意识到,独龙江要发展,首先要解决基础设施问题。1997年7月1日,经过高德荣等同志多方奔走呼吁,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独龙人民盼望已久的独龙江至贡山县城的公路终于开工了。高德荣建议公路进入独龙江最后5 公里由独龙族群众组成一个工程队来完成。因为独龙族生产力水平相对落后,指挥部担心独龙族施工队不能完成任务,表示不同意。高德荣恳切地说:“正是因为我们独龙族落后,才更需要学习修路的技术,独龙江公路修通了,以后还要修乡村公路,不靠独龙族群众靠谁?”
独龙族施工队组建起来了,人们担心的事情也终于发生了。修公路是非常辛苦的事情,而且有相当的技术含量,有的独龙族民工没干几天就扔下工具回家了。高德荣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挨家挨户把民工找回来,白天和民工一起抬石头,晚上一起住工棚。每天天不亮,他第一个起床烧起火,煮好早饭,这才把独龙族民工叫起来,一边吃饭,一边教育他们要努力工作、学好技术。参与独龙江公路修建的外地施工队队长说,谁都想不到这个亲自给独龙族民工做早饭的中年人,竟然是贡山县人民政府的副县长。独龙江公路最后5公里,就是在高德荣这个“编外施工队长”的督促下按时按质完成的。后来,这批独龙族民工在修建独龙江乡村公路中的确发挥了骨干作用,大家对高德荣的远见卓识刮目相看。
但是,这条简易公路,每年仍然有半年的时间,因大雪封山而中断。每年大雪封山以及第二年开山之前,高德荣都要驻守在雪山上,少则一星期,多则两个月,和交通部门的同志一铲铲、一锄锄地刨开雪堆,维持公路畅通。2007年5月,一场突如其来的雪崩把高德荣乘坐的吉普车淹没,高德荣在瞬间不见了踪影。幸亏装载机手阿利红及时发现,迅速刨开积雪,才把他救了出来。
高德荣一心为公、一心为民,踏实做人、务实做事,不徇私情、不谋私利,无愧为党的群众路线的模范实践者,无愧为“忠诚、干净、担当”的好干部。高德荣同志虽然已经从县长的岗位上卸任多年,群众依然习惯称呼他为“老县长”。“老县长”这个称呼在怒江州家喻户晓,成为高德荣同志的代名词。我想,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这是人民群众对他最高的褒奖。
我的“阿摆”
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孔当村村委会主任 普光荣(独龙族)
“阿摆”在我们独龙话里是“父亲”的意思,高德荣老县长不是我的亲生父亲却胜似父亲。
我出生在独龙江乡的普卡旺小组,父亲去世得早,照顾家庭的重担重重地压在我的肩上。2001年,18岁的我应征入伍,到遥远的内蒙古当了一名空军雷达兵。家里留下体弱多病的母亲和年近百岁的奶奶,让我非常牵挂。我刚到部队,人生地不熟,经常躲在被子里悄悄地哭,好几次产生了偷偷跑回家的想法。有一天,我盼来了妈妈的信,信中说:“家里一切都很好,你走后,高县长来了两次,给了600块钱,给我和奶奶带了很多生活用品和食品,还交待乡政府和村委会要照顾好我们,家里的事你不用担心,在部队好好干,不能对不起高县长啊!”老县长无私的关爱和妈妈的谆谆嘱咐,让我百感交集,泪流满面。2009年,我从部队退役回到独龙江。第一天见到老县长,他拉着我的手说:“你回来了,回来就好啊。现在独龙江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发展产业,我带着大家种草果、养蜜蜂,这就是独龙人的绿色银行。”后来我才知道,独龙江乡气候湿润、雨量充沛,十分适宜草果生长,早在2007年,老县长就开始探索种植草果,率先示范种植,把种植草果确定为独龙江发展产业的主打项目。
我虽然在部队工作多年,种草果、养蜜蜂却是门外汉。老县长发现我的担忧,拍着我的肩膀说:“没关系,到我的‘秘密基地’住上几天,包你什么都能学会。”
独龙江畔追梦人
云南广播电视台记者 于瀛
从2013年8月到2014年12月,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先后6次进入独龙江近距离采访老县长高德荣。
第一次采访出发前,曾经采访过老县长的同事给我打预防针,说老县长是个很倔的老头儿,对媒体记者他是能躲就躲。我心想,媒体主动去宣传报道他的先进事迹,他应该是求之不得、积极配合才对,怎么可能拒绝呢?我不太相信。结果等我第一次见到老县长,我们的摄像机还没打开,就差点被他撵走。老县长说,你们媒体记者一来,我就没法工作了。后来,我们央求老县长,今年独龙江的草果又是大丰收,您就带我们看看您种的草果吧,关于您本人的事情一句不说,这样可以吧?老县长这才勉强答应我们留下来。
我们跟着老县长来到他的草果基地,老县长蹲下来用一双粗糙的大手给树根下的草果清理杂草,这时他的话匣子终于打开了。他自言自语地说,这些草果姑娘要好好打扮一下,不打扮一下嫁不出去。在老县长心里,这些草果真的就像他女儿一样。老县长滔滔不绝地讲述独龙江种了多少亩草果,人均收入提高了多少,挣了钱的老百姓有多高兴,这个时候的老县长和之前要把我撵走的那个老县长相比,简直判若两人。
老县长工作起来风风火火的,我们记者虽然年轻,但也要小跑着才能跟上他的脚步。我以为这个农家老汉身子骨硬朗得很,然而有一天我无意中发现了老县长的一个“秘密”:每天早上出门前老县长都要偷偷地吃一大把药,止痛药、消炎药很多种药,有时候他怕工作忙起来忘记吃药,所以一天三次的药他就一股脑一次全吃了。为了贡山县的发展,他曾经出过车祸,摔下过山崖,被雪崩埋过,因为不好好接受治疗而落下了一身的病,但他从来不会对外人说他身体不好。当我们想拍摄他桌上一大堆药瓶的时候,他是真发火了,说“拍什么拍,不许拍”。
第一次采访,我和老县长在独龙江乡待了10天,也跟着他把独龙江跑了个遍。在我们准备出山的时候,半路上却发生了大面积滑坡滚石,路基被摧毁了。老县长送我们到滑坡地方,嘱咐我们过滑坡体的时候千万不要回头,一直往前跑。我问老县长,你不出去吗?老县长说,他还要留下来尽快把公路修通,要不然家里的人出不去。我恍惚了一下才反应过来,他说的家里人就是独龙江乡的老百姓。当我手脚并用爬过危险的滑坡体之后,回过头看,我们和老县长已经相距百米之外了,但是这100米却感觉隔得好远好远。老县长为了独龙族的发展,回到贫穷简陋的乡下,他不是不能走出来,而是不想走出来,他选择了坚守。
经过第一次采访,我和老县长成为了好朋友。逢年过节或者老县长过生日的时候,我给老县长打电话,但他的电话经常无法接通,我知道他要么是下乡去了,要么是在草果基地里,因为那些地方没有手机信号。我也终于理解了老县长所说的忙是忙到什么地步。
6次“贴身式”采访,我没有看到老县长惊天动地、轰轰烈烈的壮举,更多的是平凡小事,但正是这些平凡小事,让我发现了老县长放弃城市优越生活,把办公室搬回独龙江的答案,那就是一个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在老县长高德荣的入党申请书中,他曾写下这样一段话:入党不是为了升官发财,图名图利,高人一等,而是为了更好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从入党的那一刻起,直到今天,30年来高德荣始终不忘初衷。
共产党恩情比天高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厅级干部、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高德荣(独龙族)
1954年3月,我出生在独龙族一个贫困家庭。小时候,父辈经常讲族人的历史和故事,独龙人生活在大山深处,住山洞、茅草屋,刻木记事、结绳计数、火炮传信,野菜、野果充饥,历代反动统治者把我们当野人,独龙人受尽了歧视和压迫。
1950年10月,解放军越过高黎贡山进入独龙江大峡谷,解放了独龙江,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在独龙江上空高高飘扬。独龙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有了“独龙族”这一响当当的族名,成为56个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深深感受到了“第一次解放”当家作主人的自豪,从此迈上了文明社会的新征程。
1972年,我考上了怒江州师范学校,第一次走出大山峡谷,看到了外面世界的精彩,看到了独龙江的差距。毕业后,我留校任团委书记。1979年,我要求回到独龙江公社巴坡完小任教,代理扫盲干事。此时,改革开放的号角刚刚吹响,独龙江仍然是全国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独龙族依然居住在茅草房、木头房里,出行靠徒步,过桥靠溜索,运输靠马帮,生活靠救济,狩猎、打鱼、挖野菜果腹充饥的历史还在这里重复和延续。
1984年—1990年间,我先后担任了独龙江区(乡)副区长、区长、乡长、党委书记,对这里的贫困感受至深。困扰着我的最大问题是独龙江乡不通公路,基础条件差,缺资金、缺项目、缺医生、缺教师、4-
第五篇: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感受发言
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感受发言
通过认真学习郑德荣等7名同志先进事迹后,他们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个个鲜活的人物,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事业,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和人民,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辛勤耕耘展示了新时期共产党员的新风采,他们胸怀全局,心系群众,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立足岗位,无私奉献,用他们的朴实的行动发挥着先锋模范作用。
新时代新担当,无论是党员干部还是一名普通的群众,都要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以他们为榜样,积极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务实的工作作风,立足本职工作,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争做爱岗敬业的标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我们广大党员应该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不忘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坚持理想信念,在一个新的工作岗位上更要履职尽责、扎实工作,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自身修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完成部门的各项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