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

时间:2019-05-15 03:40: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

第一篇: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

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

立意创新是个老话题,诗家们早有许多精辟论述。此文旧话重提,只是想从不同的角度,浅抒己见,求正方家。

一、诗人务必有新的思想

“诗言志”(《尚书·舜典》)的命题确立了“意”在诗词中的重要地位。宋·刘贡父说:“诗以意为主,文辞次之,或意深义高,虽文辞平易,自是奇作。”(《中山诗话》)此论亦可作为“诗言志”的一个注脚。但是,时代的变迁,又决定了“志”的渐进性,即是说“志”非静止的概念,而是动态的思想和情感。时代往前行,“志”也就在继承的基础上因时而化。同样是“爱国”这个“志”,岳飞的爱国决不同于黄继光的爱国,今人的爱国同样地有别于黄君。

“志”的渐进性表现在诗词作品里,就是“意”的内涵的渐变。“新婚别”古今有之,但时代决定了别因总有一定差异。杜甫笔下新郎新娘“暮婚晨告别”,那是新郎要“守边赴河阳”。而李启中的《新婚别》是这样的:“新婚欠债已难还,只得挖煤图赚钱。矿上送来钱数万,告知人已井中眠。”显然此诗表达的“意”烙下了新的时代印记。“意”的内涵的变化,实质是时代特征的变化,这就要求诗人要有与时代同步的新的思想。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现代汉语词典》),那么就今天而言,新思想就是改革开放、科学发展、小康和谐、富民强国、市场经济、环境保护、反腐倡廉、虚假广告、健美减肥、色情赌博等等在诗人心中形成的新的观念、新的感悟。这些新的观念、新的感悟就是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基础。

诗人要具有新思想,就要走进社会,观世局世态,析世情世风,甚至还要游山玩水。新的思想是立意创新的首要条件。

二、要注意选择新的题材

大千世界为诗人们提供的题材虽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是风雨山水、菊梅竹松、春花秋月,从古写到今,诗人们似乎也时有缺材之感。因此我们要善于在时代前行的脚步声中寻找新的题材。

农民打工是改革开放以后的新鲜事,打工的农民不但安全无保障,还总被克扣或拖欠工资。齐荣景先生就用自度词《打工词》写了这个题材:“江南雨,昏接晓,离人怎能不心焦。山后是愁水,山前是断桥”。(《尧乡诗词》2003年第4期)寥寥23字,字字情义,生动地描写了打工农民的惨况。此词之意,令人耳目一新。

《打工词》发表四年后,国印周写了《年近》:“雾落孤村现,微寒雪半融。风轻鹊婉转,霜重树玲珑。织妇灶台笑,归夫衣袋隆。街头三五叟,谈笑说年丰。”表面看此诗与《打工词》写的是同一题材,但“衣袋隆”三字就承载了比《打工词》更多的新意,因此实际上国先生写的是更新的题材。

淮阴农民尹勃写了一首《田趣》:“下田拖草忘拿杈,拨打手机呼自家。老伴应声已捎带,地头骂我是呆瓜。”“拨打手机”四字不仅是时代的符号,还间接地表现了农民的渐富。新的题材彰显出新的意蕴。

新题材的优势在于它与生俱来带有新意,如果新题材再加上清新的笔调,或真切的情义,或优美的意境,自是佳作了。新的立意和新的题材密不可分。

三、要使用新的语言

语言与诗词的关系,与衣服和人的关系有些相似。虽然今天的大街上仍有几人穿着所谓的“唐装”,但更多的人决不会穿着杜甫、李白的长衫写诗或工作。时代前进了,诗词的语言也应与时俱进。下面这首《临江仙》是杨金亭先生在《与时代同步,为人民歌唱》一文中列举的“死诗”:“凤篆烧残心宇,灯帘扶影凄然。暂凭红泪忆当年,菱花羞鬓翠,秋水衬眉弯。

暗想画楼今夜,罗衾可耐霜寒。蚕身傅向碧丝眠。织愁怜恨茧,有梦便成缘。”作者是个20出头的青年,写的是今天的人和事,却不是今天的语言,杨先生为其步入仿古拟古误区扼腕痛惜!

《21世纪初期中华诗词发展纲要》指出:“诗词语言贵在创新。……而当代口语入诗,尤需提倡。”语言创新,就是在诗词创作中用别人未曾用过的或自己新创的词句(非任意生造、简缩之词)来表现别人写过或未曾写过的内容。

王巨农先生《农村杂咏》(之一)是语言创新的一次有效实践:“卖罢春来又卖秋,今年柿子大丰收。筐筐篓篓城中运,阿妹归来烫了头。”“卖春”、“卖秋”这是专属于农民的别致的身份语,“今年柿子大丰收”,是纯粹的当代口语,“城运”、“烫头”却是时代前行脚步中的两个音符。新的语言酿造了诗作的新意。

星汉先生五律《与维吾尔友人库尔勒普惠野饮》第二联写得妙:“红柳烧残日,胡杨饮大河。”此联不仅气势磅礴,意境豪壮,而且语言新奇,意夺全篇风流。何鹤先生新近赐绝句《赴陕西途中》,首句“山羊背上日初红”,语句优美,境深意新,令人喜爱。

刘伯伦先生在《打假去劣,推陈出新》一文中慷慨激昂批评诗界的陈腐语言。他说:“陈词滥调,老生常谈,道是古色古香,却是腐铜朽铁……什么‘金乌’、‘桂魄’,什么‘征骖’、‘浮槎’,什么‘天街’、‘丹墀’,什么‘泮池’、‘黉宫’,与时代相去甚远。”他还把“美如画”、“一望收”、“志未休”、“乐尧天”、“换新天”、“唱大风”等等今人的惯用语也列入陈腐一类。语言陈腐,自然立不起新意。新的立意和新的语言密不可分。

四、要创设新的意境

有无意境始终是我国诗词创作的最高审美标准,意境创新是立意创新的灵魂。诗行中的人象或物象附上王国维之谓“喜怒哀乐”,便成为“人心中之境界”(《人间词话》)。这种境界(即意境)如有特别之处,立意自新。

“一程蜀道一篇书,一水一峰一画图。翻到令人神往处,平川沃野近成都。”这是王端成先生的绝句《成渝路上》。此诗的意境是逐一展现的,像读书一样一页一页翻展出来,至最动人处,意境全开。这样的意境让诗意显得十分新奇。获得第二届华夏诗词奖二等奖的曾少立先生的《临江仙·今天俺上学了》,意境很是鲜活:“下地回来爹喝酒,娘亲没再嘟囔。今天我是读书郎。拔烟柴火灶,写字土灰墙。

小凳门前端大碗,夕阳红上腮帮。远山更远那南方。俺哥和俺姐,一去一年长。”此词的意境主要由“爹”、“娘亲”、“我”三个人象和“夕阳”、“远山”两个物象以及由他(它)们的行为、情感编织的几个画面构成,跃然诗行,读者可见可触可感,词之立意自是独出心裁了。

《登山海关老龙头》是郑伯农先生的一首记游之作。“雄关险隘接危楼,莽莽长城镇海流。万里烟波奔眼底,几尊礁石立潮头。浪高方显水天阔,心静何惊风雨稠。漫说汪洋空涨落,怒涛卷处有渔舟。”登此地观此景之作绝非独此一首,但此诗意境创设很特别。诗人不是纯主观地写景,而是列景系情,借助一个意象群创设出有别于他人之作的意境。尤其是结句之意境非但新,而且磅礴高远,凸显全篇新意。

王国维说:“有境界则自成高格。”(《人间词话》)优秀的诗人总是精心于以意造境,因境生意。新的立意和新的意境密不可分。

五、改变思维方式和表现手法 有时某个题材不论你愿意与否,它偏偏要系在你的笔头。汶川地震是一例,两百万诗词创作大军“井喷”了几百万件同题作品。既是“井喷”,佳作难觅。

求神拜佛也是许多人写的题材。温祥先生发现,今人此举比古人、近人赋予了更多更新的内涵,于是一气呵成《拜千手观音》:“诚惶诚恐叩尊前,不为消灾为结缘。求赐也生千只手,半抓钞票半抓权。”诗人巧妙地通过“千手”采用求异思维立意,对那些外衣包裹着的“公仆”,进行了绝妙的讽刺,新意斐然。

旅游采风多同题作品。下面两首绝句都名《四面山望乡台观瀑》。周明扬先生如是写:“华夏飞泉第一高,震天撼地马萧萧。休言山野溪流细,汇聚成川敢小瞧!”路人先生如是写:“几回梦断望乡台,情结今随烟雨开。瀑似飞纱天上挂,瑶池隐见丽人来。”周诗想象在先,然后从细流可汇成大川的角度立意。路人诗情贯篇首,想象作结,在情景结合处立意。两人虽同游一地同写一景,但因思维方式截然不同,两诗各具特色,各自出新。

咏物诗词,前人早有佳咏,但有时我们对某物仍有创作冲动。写这类作品,更要求作者务必充分运用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或通过新的表现手法创新。

人们咏梅多把香、傲、报春作为立意处。曾徳甫先生以一首《咏梅》言志显出新意:“不从诗酒赋寒花,相对应宜夜品茶。涤笔邀梅更邀月,伴吾清白度生涯。”(《花间浅草选》)这是用的求异思维。田盛林先生组诗《梅花八弄》之四《折梅》道写:“谁家玉笛韵初飞?未许芳心掩重帷。纤手凝香轻折取,雪边春色带将归。”此诗末句虽仍属陈言,但由于第一、二句分别用了通感和拟人修辞格,通过有别于人的表现手法使诗有了见奇见新之处。

古今之人咏莲,咏意大都在“出淤泥而不染”。龚子夫先生有首《莲》写得好:“自生污泥不染尘,炎天花不减精神。世间难得真君子,两袖清风有几人。”。乍看此诗一、二句,立意似乎与他人别无二致;但三、四句由物及人,以物衬人,通过表现手法创出新意。路人先生次韵一首:“貌比天仙不落尘,清香四溢眼飞神。污泥养得腰身靓,自有秋来刨藕人!”路人用逆向思维,变龚诗真颂莲为假颂莲;路人诗以物喻人,又变换了表现手法。龚诗比别人的作品有新意,路人诗又在龚诗基础上创了新。

同题材创作,最忌落于窠臼,最忌千篇一律。新的立意和新的思维方式、新的表现手法密不可分。

第二篇:书法诗词创作

书法诗词

1、斗方诗词

清风入袖,明月入怀。谦光受益,和气致祥。静逸心动,神情守真。藏书为富,爱字不贫。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澄怀观道,凝神读书。读书养志,观史思今。藏古今学术,聚天地精华。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宁静致远。上善厚德。为富不贫。空雅书香。

2、匾额

松龄鹤寿

大智若愚

闻鸡起舞

上善若水

厚德载物

观海听涛

紫气东来

和气致祥

清风满怀

3、条幅

望远能知风浪小,凌空始觉海波平。

业精于勤浩然正气

爱画有情常拜石,学书无日不临池。

4、中堂

5、条屏

读书阅世当思义理,知故观今可识春秋。松风皓月无俗意,高山流水有知音。

6、扇面

春花秋月

室雅人和

7、册页

8、手卷

时光似水甚无情,往事如烟看不清。冷暖意深藏瑞雪,悲欢声杂伴华灯。

书生空有双行泪,天地偏无一处平。侠骨柔肠都作古,奈何独立泣苍生。

集圣教序对联

波绿生春早

有雨云生石

云霞生异彩

无风叶满山

云归注雨迟

山水有清音

八体六书生奥妙

承恩湛露三春重

诚恳书法同归正

春归花外燕组织

五山十水见精神

被体香罗九夏轻

子野风情一往深

雨洗林间翠欲流

灯火夜深书有味

法雨慈云窥色相

黄昏花影二分月

机云才学有天趣 墨花晨湛字生光

清池明月露禅心

细雨春林一半烟

王谢风流本性成 九万里风斯在下

门掩梨花深见月

八千年木自为春

寺藏松叶远闻钟

明月不离光宅寺

清风常渡出山钟 清华词作云霞彩

典重文成金石声 三春花满香如海 八月涛来水作山 胜地花开香雪海

妙林经说大罗天 书成花露朝分洁

悟对松风夜共幽 松涛在耳声弥静

山月照人清不寒 天机清旷长生海

心地光明不夜灯 万里波涛归海国

一山花木作香城 谢傅心情托山水

子瞻风骨是神仙 珠林墨妙三唐字

金匮文高二汉风 紫薇华省承纶诰

金粟香风舞彩衣 座揽清辉万川月

胸含和气四时春 气蕴风云身负日月

牢笼天地弹压山川 移柳待莺对竹思鹤

按图索骥误笔成蝇 大本领人当时不见有奇异处

敏学问者终生无所谓满足时

第三篇: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

高考作文审题立意的10种方法

作为高考作文的题型样式,倘若不是事先已有接触、曾经操练的话,材料作文是最能考量考生的真实水准的。因为在考你写作能力之前,首先考你的阅读能力,即对材料的理解、把握能力。较之那种类似话题、内容宽泛、只要不超出范围主题完全可由作者自己掌控的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基本能杜绝用所谓以往操练过的不变“经典”来应对万变考题的套题弊端。

然而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似是而非,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南辕北辙、风马牛不相及的重大失误——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那么,如何方能吃透材料,紧扣材料`,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呢?以下方法谨供参考。

一、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

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

二、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

三、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四、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五、倾向揣摩法

面对材料作文,不少考生因未能真正吃透材料,熟练掌握审题立意、观点提炼的方法,时常造成所提炼的观点与材料若即若离,甚至南辕北辙,即使你的文章结构再严谨、论证再充分、事例再丰富、语言再优美,也只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可见,材料作文的观点提炼,至关重要。

六、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

“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

“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

“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八、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座位了。

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

“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

九、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示例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

”。

十、互补完善法

示例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当然,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方法还有很多,而各种方法也并非孤立的,可能互有交叉。若在具体的审题立意过程中能灵活地综合运用,效果则更佳。

第四篇:高考作文辅导: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考作文辅导: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1.主旨领悟法

这是材料作文最为常用且最为稳妥的审题立意方法。如果能准确地领悟材料的中心,并以之为文章的主旨,那么,所写文章定能既切题又有深度。【示例】

《华尔街日报》报道:海湾战争前夕,该报记者到驻沙特的美国陆战队采访时,惊奇地发现,在沙漠的帐篷里,待命的军舰上,美国的官兵正在争相研读中国的《孙子兵法》。陆战队司令格雷将军指令:《孙子兵法》为陆战队官兵必读书。

[解析]综观材料,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官兵之所以学习中国的《孙子兵法》,是用以指导他们的战术,材料的主旨十分清晰,据此,可提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之类的观点。当然,这是显性的;从隐性看,外国人尚且如此重视对我国文化遗产的学习,那么作为中国人的我们,则更应“重视祖国文化遗产的传承”,而这在某种意义上更具深意。2.关键把握法

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此,可将其作把握材料、选择立意角度的突破口。在材料作文的材料中,关键词句常常是命题者或材料中的人物的评议性语句。

【示例】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个!”

[解析]这“下一个”三个字,既体现出永不满足的进取精神,又蕴含着艺无止境、不断创新的哲理,闪耀着人格、智慧、精神的光芒。抓住了这个关键词,便抓住了材料的灵魂实质。3.由果溯因法

事物都是互相联系的。比如,有很多事物就是以因果关系的联系形式存在的。写材料作文,审题时如果能由材料中列举的现象或结果推究出造成所列现象或结果的本质原因,往往能找到最佳的立意。

【示例】

某胶粘剂公司研制成强力万能胶水,在推向市场之前,别出心裁地将一枚价值可观的大金币,用该胶水粘在该公司的大理石柱上,并称谁能将其取下而不损坏门柱,金币归谁。一时间,门前人头攒动,不少人纷纷一试身手,结果力气耗尽,金币却岿然不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掌声,各色人等称赞有加,消息不胫而走。新产品一上市,厂家即获得巨大效益。

[解析]材料中新产品一上市,之所以“获得巨大效益”,一是因为该强力万能胶水粘后能“岿然不动”的有目共睹的过硬质量,二是由于公司采用了非同寻常的营销宣传策略,于是,我们便能顺理成章地分别得出 “事实胜于雄辩”、“酒香还需巧吆喝”的结论。相比之下,后者更富有时代气息。

4.寓意揭示法

对于一些寄寓性材料,如寓言、童话、漫画等,须透过材料的表象,进行“由物及人”、“由物及事”的联想,即由材料中的物联想到人,进而联想到与材料内容相类似的人生哲理、社会现象等,挖掘其真正的内涵,从而确立论点。

【示例】

驴子驮盐渡河,它滑了一下,跌进水里,盐溶化了,它站起来时轻了许多。这件事使它很高兴。又有一天,它驮了海绵走到河边,故意一滑,跌进水里,那海绵吸了水,驴子站不起来,终于淹死了。

[解析]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一切应从实际出发,情况变化了,我们的思想和工作方法也应随之变化,如果墨守成规,或盲目套用,必将招致失败。写作时要透过驴子驮盐和海绵的表象,把握并取其寓意作为文章的论点。

5.细节切入法

把握材料中的有启发意义的细节。

【示例】

郑板桥的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俗称“板桥体”。他的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有人说“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解析]从局部细节来看,大致有以下思路:

郑板桥书法,“用隶书参以行楷,非隶非楷,非古非今”,启示人们要“善于借鉴”,学会融合;“作品单个字体看似歪歪斜斜,但总体感觉错落有致,别有韵味”,提示我们要注重个体与总体、局部与整体关系的和谐,即“和谐就是美”;而“这种作品不可无一,不可有二”,则揭示出任何事物唯有 “彰显个性”,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方能体现其价值、立于不败之地的真理。

6.多向发散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可以采用多向发散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开多角度立意。

【示例】

薛潭学讴于秦青,未尽秦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解析]从薛潭角度,我们可抓住他 “学讴”、“未尽秦青之技”就“辞归”,得出“要谦虚”的启示;也可从他意识到自己远未学到老师的本事而 “谢求反”,总结出“要知错即改”的道理。从老师秦青的角度,我们可从他面对学生的自以为是,并未发怒,而是“弗止,饯于郊衢”,且“抚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的不一般的举动中,受到启发:“教育要讲究方法”。

然而薛潭“终身不敢言归”的做法值得商榷。倘若学生真的将老师的本事全部学到家的话,那又何必 “终身不敢言归”呢?我们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地另行拜师,博采众长。当然,提炼出多个观点后,应择优而作。

7.舍次求主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往往会牵涉许多人和事。因此,审题时要明确哪些是材料的主要人物或事件,哪些是次要人物或事件,并舍弃次要人物或事件,从主要人物或事件的角度审题立意。

【示例】

公交车靠站停稳后,车站上一位妇女为抓紧时间,抱起原先站着等车的小孩上车。车上一青年乘客主动起身让座。抱小孩妇女谢过对方,放下小孩,笑笑说:“小家伙刚会走路,还是让他自己站吧。”此刻,见两人互相谦让,无人入座,一旁的时髦少妇眼明手快,一屁股坐下,并大声招呼道:“囡囡,妈妈帮侬抢到座位了。” [解析]材料中共出现了三个“人物”。无论从让座青年角度提倡 “要助人为乐”,还是从抢座位的时髦少妇方面提出“要文明礼让”,似乎均无不可。然而从整个材料的重心、指向来看,应舍弃后两个次要人物,着眼点放在主角抱小孩的妇女身上,宜立意“尽早让孩子自立”。8.求同存异法

此法对组合性材料作文尤为适宜。如果提供的组合性材料内涵是一致的,可以抽取其共同的、本质的内容,提炼出一个论点;如果提供的材料之间内涵不一致,甚至相差很远,那么应摒弃相异的面,寻找交叉、重合的点。

【示例】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 ”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解析]一中一外、一古一今的两材料,告诉我们的是同一个道理:在急功近利、异常浮躁的当今社会,务必“要有远见卓识 ”。

9.互补完善法

组合性材料,若几则材料提出的观点本质都是积极的且没有冲突,在立意时可以将几则材料的观点结合起来。【示例】

①佛罗伦萨诗人但丁的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②波兰谚语:“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

[解析]材料①“走自己的路”强调要有坚定的信念;材料②“常问路的人不会迷失方向”是讲走路时要有虚心求教的精神,要听从他人指导。两者孰是孰非?两者具有很强的互补性,若将两者结合起来,就既全面又合理。因此,可以提炼这样的观点:只有既有“走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又有“常问路”的虚心精神,才能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第五篇:课后小结的五种方法

课后小结的五种方法

一、整堂回顾

整堂回顾即回顾一节课的得与失,就是给一节课打一个基本分,产生一个总体认识。是满意、基本满意还是不满意。现在的小学语文教材,一节课一般都是二至三课时完成。每一课时,都有教学的侧重点:课文内容的了解、字词的掌握、文章结构的分析、写作的指导等等。这里的回顾就是对已授的一节课作上述各方面的衡量:过程安排是否合理,讲授是否体现了现代语文教学的特点和要求,师生的双边活动在教学效果上的反映如何,等等。如我在教完《琥珀》第二课时后,及时进行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知道了琥珀形成和发现的过程,懂得任何事物的形成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学生能按琥珀形成的过程在教师的指导下列简要提纲,但缺乏独立理解课文,抓住关键词句复述琥珀形成过程的能力。部分学生用“推测”造句存在一定困难。通过这样的回顾小结,为下节课调整教学提供了一些参考。

二、佳处回味

所谓“佳处”,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教学效果较好,自我感觉较满意的环节和片段。“佳处”有的反映在教师热情高,训练精彩、得法之处;有的反映在学生学习主动性强,思维活跃之处;有的反映在师生双边活动到位之处„„如教师关键性的点拨往往可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习效率,这就是课堂教学中的佳处。课后就该细细体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效果?运用了哪些教学手段?是理解词句得到了突破还是指导朗读有特色?是怎样找到突破口的?采用何种方法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等。如教学《跳水》一文,在以简笔画小结课文内容时,我有意识地把平静的海面画成波涛汹涌的样子,学生发现后立即提出疑问。于是我抓住时机追问了几个问题:老师哪儿画错了?从哪里可以看出来?为什么不能这样画?以此激发学生的兴趣。他们争先恐后发表见解。这样,不仅使学生有目的地疏理了一遍课文,而且也使他们初步了解了本单元“注意事物的联系”这个重点。当然,还可以有目的地询问学生:何处最感兴趣?何处注意力最集中?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效果?从学生那里找到教学成功的原因。如此不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艺术。

三、“败笔”探究

课堂教学中的“败笔”是指授课不得法或语言点拨欠妥,影响学生的接受,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之处。为此,课后就应该抓住它大做文章,探究出最佳的教学方法,转“败”为“胜”,为今后再授该类课文时打下良好的基矗如何会造成“败笔”呢?是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是教学设计不切实?还是对教材钻研不透,无法满足学生的质疑?出现这类情况,也不必懊丧,应细细研究“症结”形成的原因,然后设计改进意见,及时找出弥补的方法:或降低要求,或分步解决难点。从而变本节课的“败笔”为下节课的“妙笔”。如在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可爱的草塘》第5小节时,由于错误地估计了学生的实际水平,只是一味让学生注意某些字词朗读时的轻重快慢,没有注意指导学生读课文时的语感。所以学生在读课文时,只会机械地按老师的要求读出某些字词的轻重快慢,缺乏感情,根本没有把草塘的生机活力读出来。课后我及时对这不成功之处进行反思,找出弥补的方法。后一节课在指导学生朗读第17小节时,由于方法得当,学生很自然地把突然见到一条清凌凌的小河时的惊喜之情、赞美之情读了出来。又如在教完《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这篇课文后,让学生写《我熟悉的一个人》。结果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进行了认真分析。认识到这是由于自己指导得太死的缘故。那次,教师详细指导后,又安排了一个基础好的学生进行示范性的口述,结果学生的思维受到了束缚,从作文选材到写法甚至许多句子几乎是一个模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就改变了这种指导方法,在教学课文时,总是比较注意突出重点,和学生一起学习讨论写作方法,然后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在具体写作文时,在选材和写法上让学生充分讨论。这样,题材广了,思路宽了,学生就写得比较真实且具体生动。

四、作业反馈

学生对所授知识的接受,除了能从课堂内发言、表情上反映外,还可以从学生的作业中体现出来。学生作业质量的高低不仅可看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反映出教师授课的质量。所以,及时收集从学生作业中反馈过来的信息,可以提供调整教学方法的依据。摘录学生的作业便是收集反馈信息的好方法。摘录时可以从正反两方面入手。所谓“正”,即指按照要求,在理解的基础上完成好的或出乎教师意料之外的作业。收集后以此作为一种教学资料,进行分析研究,充实和改进自己今后的教学。除了摘录学生的作业,还可以听学生朗读,开展各类活动,看学生的语言表达等多种形式的作业,对该节课作出更恰如其分的判断。这样的调查会使自己对教材理解更透,对学生的实际也有更深的了解。

五、教案修改

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小结,再回头思索自己的教案:应该改在何处?如何改?课已授完,再修改教案,并不是多此一举。我们认真备课,课后及时小结,目的是为了提高授课艺术和课堂教学质量。这就要求在分析、总结每堂课的基础上及时修正教案,使教案精益求精,更加符合教材和学生接受知识的实际,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扬长补短。虽然人们反对“陈案再现”,但符合实际的,经过反复研究,具有参考价值,甚至有使用价值的“陈案”为何不能“再现”?

修改教案,并不需要把原先的教案全盘否定,一般只要在原先的教案上进行必要的取舍和补充,便于今后备课作参考就可以了。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提高是无止境的,它有赖于不断的总结、积累与创新。自我总结成功之处与发现存在问题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学习、提高的过程。特别是对成功的教学进行小结,有助于教师摸索教学规律,总结先进的教改经验。

下载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诗词创作立意创新的五种方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

    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 作文是改出来的,学生的修改能力是培养出来的。修改作文有五种方法:朗读修改法、同学互评法、时间冷却法、老师讲评法、佳作参考法。 修改作文的五种方法:......

    文言文背诵的五种方法

    文言文背诵的五种方法 文言文教学中,学习兴趣、诵读文章、译记语句、积累字词等都是教学的重点,下面我就文言文的背诵浅谈自己的一点教学经验。 在学习文言文时,背诵一些精妙文......

    理解词语的五种方法

    理解文中重要句子含义的五种方法 一、抓关键词语来答题 题目:结合你所知道的例子说说下列句子的理解和体会 (1)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说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是革命的队伍。我们......

    廉政诗词书法创作参考资料

    《爱莲说》北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

    诗词创作常识与技巧

    诗词创作常识与技巧 要点: 1.诗词作品中的具象、意象及意境2.形象思维与格律思维3.意境的营造――赋比兴的运用 4.诗句的语法特点1.诗词作品中的具象、意象及意境 (一)具象:指......

    教师诗词创作《清明祭》

    清明祭 又是一年桃花季, 三月风寒云色低。 春燕空恋坟前柳, 纸钱难诉相思意。 生时不知离别苦, 梦里飞花醒时去。 青烟扶摇寄天国, 告慰至亲早安息。......

    四年级诗歌(诗词学会创作)

    过节 雨晴 四年级 杜亚汶 四年级 耿淑真(家长) 大年三十过春节,雨落花枝绽微芳, 我们一起聚团圆。晴明时节纷飞扬。 快意盈盈若乐仙, 正月十五元宵节,乐胜瑶池饮琼浆。 家家户户吃......

    诗词之五

    2012年春季班诗词讲义之五 词的美学原理(三) 美丽的词是怎样炼成的? 我们讲美是词的追求和意境,古往今来词人们填的词数以万计,然而,并不是每首词都能够达到“艺术的美”的追求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