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精选5篇)

时间:2019-05-15 03:37: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第一篇: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

学诚法师:全国政协常委、全国青联副主席、中央国家机关青联副主席、中国宗教界和平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佛教协会驻会副会长、中国佛学院副院长、藏传佛教学衔工作指导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佛教协会会长、福建佛学院院长、福建莆田广化寺方丈、陕西扶风法门寺方丈、北京龙泉寺方丈、香港佛教文化产业荣誉顾问、《法音》主编、《福建佛教》主编等职务。

李四龙:北京大学哲学、宗教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博士。

郑筱筠,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副会长。

郑筱筠:佛教自公元前6世纪产生于印度之后,逐渐向外传播,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影响全球的世界性宗教。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佛教的信徒主要分布在亚洲,而中国也可以说是佛教徒最多的国家。佛教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影响有二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社会与文化对佛教的融汇与改造也有近二千年历史。佛教早已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在现代社会转型时期,佛教同样面临社会转型所带来的诸多问题的挑战,与此同时,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很多人对于佛教缺乏正确的认识和了解,而对佛教有些不正确的认识。因此,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成为大家迫切关心的重要问题。为此,我们专门邀请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学诚法师、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四龙教授围绕着这一问题进行深度对话。如果我们用一句话点睛,300字概括,什么是佛教?或者说“佛教是什么”?这是一个难题,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佛教”的定义。查诸辞海和辞典,不同的辞典有不同的解释。例如丁福保编的《佛学大辞典》里对于“佛教”的解释是:“(术语)佛之教法也”。陈义孝编《佛学常见辞汇》这样解释“佛教”:“

1、佛对世人的训示。教即训示之义。

2、世界三大宗教之一,以释迦牟尼佛为教主,主张慈悲平等,在后汉明帝时,由西域传入中国,今盛行于世界各地”。《中国大百科全书》则仅仅指出“佛教(Buddhism),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以后广泛传播于亚洲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许多国家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产生过重大影响”。而《宗教大辞典》(1981年版)的“佛教”词条是这样解释的:“相传(公元)前6世纪到前5世纪古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子悉达多.乔达摩创立。是当时反婆罗门思潮之一。基本教义是:把现实人生断定为无常、无我、苦;苦的原因既不在超现实的梵天,也不在社会环境,而是每人自身的‘惑’、‘业’所致。‘惑’指贪、嗔、痴等烦恼;‘业’指身、口、意等活动。‘惑’‘业’为因,造成生死不息之果;根据善恶行为,轮回报应。故摆脱痛苦之路,唯有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彻底转变自己世俗欲望和认识,超出生死轮回范围,达到这种转变的最高目标,叫做‘涅槃’或‘解脱’。这些说法,包括在‘五蕴’、‘十二因缘’、‘四圣谛’等最基本的教理之中,成为以后佛教各派教义的基础。”如果对以上各辞典的“佛教”词条进行比较,不难发现,几乎没有相同的答案。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佛教是公元前6世纪在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的,最初是反对婆罗门的沙门思潮。其主张种姓平等,并关注现实人生的苦难和烦恼,发展了古印度的因果报应和轮回理论,提出了对治人生烦恼的方便法门,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和方法论,乃至博大精深的教理、教义理论体系和修行实践体系。

学诚:佛教是什么?用最简单而本质的话语来形容,便是“生命的良药”。如果人的身体没有病痛,我们不需要去求医问药;同样地,如果人类的精神没有痛苦、心灵没有迷茫,历史的进程中没有不断重复上演的悲剧,佛教对于人类便失去了意义。释迦牟尼佛从太子的身份转而去修道证悟,其因缘正来自于四门出游时看到的老、病、死苦。正是人类普遍而难以解决的痛苦催生了佛教,从佛陀到后来历代的高僧大德,所做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觉悟生命的真相,以智慧的观照、无我的慈悲来超越世间的痛苦,并帮助所有人从根本上去认识和解脱痛苦。只要人类尚未到达彻底止息痛苦的那一天,佛教及其践行者就会像灯火一样代代相传。

李四龙:在佛教经典里,“佛教”主要是指“佛语”,也就是佛陀的教导。大家常用“七佛通诫偈”概括佛陀的思想,“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谓佛教”。佛教主张扬善去恶、劝人为善,强调佛门戒律的重要性。历史上的中国佛教,最主要的是在发挥劝善的社会教化功能。不过,我们就此还要理解佛教所说的善恶观。《金刚经》说“所言善法者,如来说即非善法,是名善法”。善、恶都是缘起法,互为条件,本性是空。这种说法并不是虚无主义,而是要求“自净其意”。后来,马祖道一说“平常心是道”,主张“无是非,无取舍”,不要突出自己的是非标准,而要做好自己的本分事。因此“持平常心,做本分事”,这句话也能说明“什么是佛教”。

郑筱筠:任何文化传统都是不断建构、变化、再建构的累积过程。各大宗教也不例外,佛教是处于历史进程中的佛教,而佛教的发展、传播和变化也影响了历史进程。事实上,佛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它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从佛教发展史的时间维度这一线性发展层面来看,原始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而部派佛教在佛灭后一百年左右出现,在公元1世纪前后出现了大乘佛教,在8世纪时期密宗产生。从佛教传播的途径和路线来看,佛教史的发展显然要复杂得多。在公元前3世纪印度阿育王时期,据记载阿育王曾经派出多批僧团向外传播佛教,使佛教得到了广泛传播。整体而言,就其传播路线和方向而言,主要分为北传佛教和南传佛教。从印度向北传播的,称之为北传佛教,主要以大乘佛教为主,经过印度北部,经由西域到达中原一带,在中国得到成熟地发展后,向东传播到韩国、日本,向南传播到越南;同时,在唐朝时期传入西藏,逐渐形成中国的藏传佛教体系。因此,一般说来,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都属于北传佛教。而从印度向南传播的就属于南传佛教,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以上座部佛教为主,经由斯里兰卡,传播到泰国、缅甸、柬埔寨、老挝、印度尼西亚、越南南部等地区,逐渐形成为东南亚南传佛教文化圈。这说明佛教体系是不断在完善和发展的。在历史长河中,佛教逐渐成为世界性宗教,不仅仅在亚洲的影响大,20世纪后又在欧美地区得到发展,成为世界性宗教。

李四龙:两汉之际,佛教从印度经过中亚传到中国,这是世界文明史上的大事。从此,源自印度的佛教文化,开始深刻地影响中国社会与中国文化,最终形成儒释道三教合流的中国传统文化格局。从历史上看,无论是对死后世界的想象、神灵谱系的建构,还是民间宗教、风俗习惯的演化,佛教在塑造中国人的信仰世界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佛教,特别是禅宗的兴起,发展了中国的心性理论、审美情趣,对中国的文学艺术、音乐绘画、园林建筑等都有显著的影响。

如果没有佛教的传入,我们很难想象南北朝时期会涌现出那么多的道教经典;如果没有禅宗、天台宗、华严宗的兴起,同样难以想象会有宋明理学、全真教的形成。中国佛教所推崇的中道、圆融思想,事事无碍、触事即真的理想境界,潜移默化之间影响到中国士大夫的思维方式、人生意趣。佛教的中观学、唯识学,充实了中国心性论的哲学基础。各种各样的禅修法门,直接丰富了中国传统的修身养性方法。在儒释道的三教关系里,从南宋开始,人们就概括出“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的说法。佛教被认为能治疗最根本的疾病。张商英说,“儒者使之求为君子者,治皮肤之疾也;道书使之日损、损之又损者,治血脉之疾也;释氏直指本根、不存枝叶者,治骨髓之疾也”。

学诚:生命的痛苦相状及原因既有其普遍性、共通性(佛教的四圣谛认为,人类痛苦的根源在于自我执著及由此引发的贪嗔痴烦恼,由烦恼而造业,由业力而引发更大的烦恼,如此辗转轮回),又有个体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地域差异、时代差异。本质上“一味”的佛法又会因时空因缘的变迁,在不断被传播、阐释和体证的过程中,衍生出各具文化属性和时代特征的多种样貌。比如中国佛教的三大语系、八大宗派,都是印度佛教在丰富多元的中国文化背景下充分互动、融合与演化的结果。反过来,佛教思想又不断更新、改造和丰富着中国的本土文化,在每一次历史的转折时期,佛教都成为一些先觉者反思既有文化、推动社会进步的思想宝库与灵感源泉。

佛教从东汉传入中国以后,首先面临的是如何与本土文化相融合、被本土文化价值体系容纳的问题。从汉代黄老之学,到魏晋玄学,佛教的传译者巧妙地将佛教思想融入中国哲学的名言体系,不仅顺畅地解决了“落地生根”的问题,而且为中国思想传统输入了超越和来世的价值性向,在汉代经学儒术已不足以为社会发展提供动力的时候,佛教的到来助推了思辨活跃的学术风气,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比如史称“格义”的译经手法(借用道家词汇译解佛经),不仅能够迅速适应本土文化,而且起到了令人容易生信的作用;而东晋时般若学的发达,实则与玄学盛行的思想背景有关。

中国佛教真正实现本土化是在唐代,其理论标志是禅宗经典《六祖坛经》的出现,而在制度方面则是由“马祖开丛林,百丈立清规”带来的丛林制度。经过汉魏晋南北朝至隋代的长期教证积淀,佛教思想的主要核心理论,如般若、中观、唯识,佛教修证的一般方式,如戒定慧、闻思修,不仅更为系统完整地显示出佛教教义的本来面目,而且更加深入地内化于中国本土文化体系之中。唐代的八宗并弘,是中国的祖师大德对于大乘佛法的创造性理解与总结,其依据不仅是对佛法理论的融会贯通,更有祖师们深厚的修证功夫和深刻的生命体验。这些宗派综合了南北朝各家学派的思想成果,提出“五时八教”、“五教十宗”、“三教三宗”、“圣净二门”等判教方法,开创了各具特色、完整系统的修学体系。比如天台宗的六即行位说,华严宗的六相十玄门,禅宗对心性的重视和体证,不仅对印度佛教是一种创造性发展,而且深深影响了中国本土文化的思想结构,为中华文化赋予了中道圆融的世界观和以心性为本的认识论。至此,中国佛教从借助黄老、会通玄学等与主流文化的适应磨合中脱颖而出,建立起富于鲜明本土特色的宗派佛教。

禅宗即心即佛的当下觉悟,“不离世间觉”的修行方式,既是对印度佛教的一种提纯、简化,也是对中国平民文化的呼应和回归,以至钱穆有这样的评价:“禅宗教理,与马丁路德之宗教改革,其态度路径,正有相似处”。因其彻底的本土化,故禅宗思想深入到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拥有强大的生命力,它不仅是对汉传佛教的创造性发展,而且对后来的中国学术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宋明理学即是对禅宗心性论借鉴融合的结果,道教也因此从追求长生的“外丹”转为注重内省的“内丹”。正如钱穆所说:“北宋学术之兴起,一面承禅宗对于佛教教理之革新,一面又承魏晋以迄隋唐社会上世族门第之破坏,实为先秦以后,第二次平民社会学术思想自由活泼之一种新气象也”(《国史大纲》引论)。由此可见佛教在本土化过程中对于既有文化系统的拓展、深化与发明。至明末四大师(莲池、憨山、紫柏、蕅益),则更着眼于宗派融合和三教融和,致力融汇各宗思想,博采儒、释、道三教的精华,汇归一佛乘。大师们为儒道典籍作注立疏,以佛教思想贯彻其中,把儒家和道家定位为人天乘的世间善法、出世间法的基础。这些成就从根本上确立了中国佛教的整体视野,也使汉传佛教的本土化根基更为深厚。郑筱筠:在佛教向外传播发展的过程中,在不同的传播区域,佛教都进行了本土化进程,形成了鲜明的民族性和地域性特征。例如在印度,佛教是以消除印度种姓差别为前提而产生,强调去除各种姓之间的洁净与不洁界限,主张众生平等。而在深受南传佛教文化影响的东南亚地区所产生的社会阶序显然已经不同于印度的种姓社会。南传佛教社会的“阶序”是以佛教的业力和功德观念作为分类基础,以神圣性逻辑和世俗性逻辑的对立和交融形成的。这不是以洁净和不洁为分化基础的印度种姓阶序,它体现的是佛教思想价值观念的体系化关系,是信仰南传佛教的地区政治结构、社会结构和宗教结构相互作用并趋于稳定的保障,它使生活于其中的每一位成员一生注定是与整个社会环环相扣、密不可分。李四龙:佛教在中国历史上还有一个很重要的贡献:佛教的融入,既改变了这块土地上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也在无形之间改变了外来民族的思想观念。彼此的生活方式,因此逐渐趋同,佛教成了中华民族融合的重要力量。初来乍到的佛教,最初并没有多大影响,而且常被看作外来的方术。真正取得较快的发展,是在西晋以后的“五胡十六国”时期,也就是北方地区被外来民族统治之后。西晋遗民,被这些外来的胡族蔑称为“汉子”,中原士族的文化并没有得到尊重。佛教作为外来的宗教,得到了胡族首领的认同。后赵石虎说“佛是戎神”。这位羯族皇帝原先很可能信奉祆教,是中亚粟特石国人后裔,他在听信神僧佛图澄的劝告以后,一改其残暴的性格,大力推广佛教,使“胡汉杂居”的中国北方实现了民族的和解。事实上,此前的汉人政权并不允许汉人出家,但到此时,这个禁令不复存在。佛教成了北方地区各民族和谐共处的精神纽带。随后的北魏,依然是外来民族掌控北方政权,佛教得到了空前的迅速发展。有资料说,当时北方的僧尼人数高达二三百万,设立专门的僧尼管理机构。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宏伟的佛教遗迹,大同云岗石窟、洛阳龙门石窟,都是得益于这个时期的崇佛活动。

到了北宋时期,北方有契丹族的辽国,西北有党项族的西夏,后来还有女真族的金国,在错综复杂的交往当中,佛教再度成为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催化剂。在宋朝雕造《开宝藏》以后,这部大藏经成了北宋与契丹、西夏的政治交易筹码。元朝蒙古人统治中国,清朝满族人统治中国,佛教继续扮演沟通桥梁的角色,蒙藏满汉一家亲,藏传佛教成了蒙古人、满族人的主要信仰,不仅在蒙藏地区,也在五台山、承德、北京等地建立喇嘛庙。

早在先秦时期,“夷夏论”就被看得很重,华夏族居于天地之中,夷、戎、蛮、狄,分别居住在四方。这种“四裔五方”的意识,有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只能“用夏变夷”,不能“以夷变夏”。但是佛教的出现,打破了这种源于夷夏关系的特定秩序。当时的僧人,经常是以印度为世界的中心。在异族执政时期,夷夏论的政治秩序被彻底打破,反倒是主张众生平等的佛教,容易弥合汉人内心的失落感,有助于民族矛盾的化解。在平等的现实交往中,外来民族的生活方式逐步汉化,当年进入中原的很多民族,如鲜卑、女真等,甚至于完全外来的波斯人、犹太人、粟特人等,他们的后裔大多融入了“汉族”。汉族实际上是一个文化大熔炉,代表中国主流文化的象征符号,而不是单纯的种族概念或血缘关系。佛教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民族融合功能,归根结底,这个宗教在历代统治者的眼里,其作用主要是劝善,有助于社会教化。当年唐高祖李渊在动员三教讲论的诏令里明确说,“三教虽异,善归一揆”。这个思想,构成了中国人对宗教的最基本看法,所有宗教都是劝人为善。后来,朱元璋在《三教论》里说,“佛仙之幽灵,暗助王纲,益世无穷”。具有移风易俗的教化功能,佛教因此就有凝聚人心的社会整合功能,成为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

学诚:综观中国佛教在各个历史时期的演变过程,会发现这样两个明显的特征:一是中国佛教发展始终会尊重客观缘起,在不同历史时期都能根据时空因缘的变化而不断自我调整、传承创新;二是中国佛教的发展始终与国运民生、文化兴替紧密联系、相互影响,同时又各具独立性。这种特征使佛教在中国历史文化的演进中往往成为先进性和创造性的代表,也由此而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与动力。在时代洪流中,中国佛教秉持“不变随缘,随缘不变”之精神,变的是理论阐释、修行、弘法的方式和手段,不变的则是业果、四谛、缘起性空、菩提心和菩萨行等大乘佛法的精神内涵。

中国佛教何以在历史演进中常变常新呢?其根本动力乃在于两个主要因素:一曰法,二曰人。这里的“法”主要指汉传佛教的大乘精神及修学体系,而“人”便是实践佛法、传持佛法、弘扬佛法的修行人。大乘佛教的精神是自利利他、自觉觉他、觉行圆满,因此其趋向性是救世的,而非离世的,即其出世,亦是为了更好的入世、济世。只有“法”,没有“人”,三藏十二部经律论也等同字纸。只有在实践中获得验证的佛法才是真的佛法,只有展现在人生命中的佛法才是活的佛法。

郑筱筠:就中国佛教而言,佛教与道教、儒教一起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支柱对中国文化体系的建构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儒释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影响了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念的形成,为中华民族的价值体系打下了坚固的传统文化基础。佛教强调的是一种大智慧。它是“宗教”,但它又不是“宗教”。之所以这样说,并不是纠缠于“宗教”这一概念是源自于西方学术背景的,而是因为佛教在产生之初是作为一种“沙门思潮”,同时它又是可以实践的。它强调的是寻找宇宙人生的大智慧,帮助众生脱离苦海,进入涅槃寂静的境界。

学诚:新中国成立以后,佛教的发展之路在爱国爱教的传统与时代的变革中曲折前进。中国社会在经历了30年的政治建设与30年的经济发展之后,迎来了以文化发展为主轴的历史新契机。中国佛教在完成本土化和社会化的历史使命之后,又面临着全球化的新课题。此时,佛教如何应对历史的机遇和挑战,让走过两千多年的足迹迈向更广阔的前景,为时代和社会提供新的动力源泉?这不仅是佛教界自身要考虑的问题,也是关系到中华文化复兴于世界的大事因缘。

在全球化的时空背景下,人类既会迎来各种经济文化成果交流共享的时机,同时也会陷入各种文明弊病、时代问题互相波及、日益泛滥的困境。其中最突出的两大问题,一个是在世界文化交流中必然产生的因不同文明差异而导致的碰撞和冲突,另一个便是西方现代文明的物质至上、科技至上主义及个人中心主义对社会秩序与人类精神产生的误导和伤害。而佛教在这两方面恰恰能够起到化解冲突、融合差异、安顿身心、和谐自他的作用,不啻为根治现代文明痼疾的一副良药。在任何一个社会里面,人们都要面临和处理三个关系:人与自己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对这些关系不同的解读和实践就构成了不同的文化。中国的大乘佛法以其特有的不二法门来解读这些关系:以“身心不二”来解读人与自己的关系;以“自他不二”来解读人与社会的关系;以“依正不二”来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二”意味着和谐与统一,而不是矛盾与对立。和谐与统一带来的是稳定与发展,矛盾与对立带来的则是争端与祸乱,这也是佛教为什么具有如此强大生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大乘佛法的缘起性空、自利利他等观念,为现代人提供了一种相互对待、相互依存、圆融平等、动态平衡的世界观,以及互利兼济、自他等视的价值观,这种从缘起的角度、从人类和世界整体性角度看问题的观念,能帮助现代人类跳出狭隘的个人中心主义、民族中心主义、文化中心主义等误区,促进社会和谐与世界和平。至于物欲至上、科技迷信等现代文明偏向所带来的精神空虚、身心失衡、道德滑坡、贫富分化、社会动荡等弊病,更需要佛教的“心”文化来对治。佛教有丰富深刻的心灵文化,无论是对内心活动过程及规律的分析,还是对人生痛苦根源的揭示,都能帮助现代人正确认识自我、看待世界。

中国佛教要想在世界文明交汇的大格局里日新月异,并助推传统文化的复兴,正要发扬顺应时代、自我更新的优良传统,而佛教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也正蕴含于“不变随缘,随缘不变”的辩证发展之中。在佛教自身建设方面,道风建设与人才培养是核心和关键。纯正的道风、清净的戒律、浓厚的学修氛围是佛教人才成长的良好基础,而清净和合的正法僧团则是人才培养的重要保证。建设依律摄僧、以僧导俗、僧俗配合的组织体系,也是维护僧团学修、开展弘法利生事业的制度保障。在经典的现代诠释、修行方法和弘法方式的时代性方面,当代佛教更需要不断探索尝试,用更多的善巧方便对社会现实问题作出积极回应。

郑筱筠:对于佛教的理解和认识,学术界、宗教界以及社会各界都有不同的认识维度。就国内外学术研究而言,当代佛教研究的工作成果早已是硕果累累,其中梵汉佛经对勘工作是属于佛经思想史、佛经翻译史、佛经汉语研究的基础性工作,而佛教通史的写作和研究也正是人们试图去“还原”佛教、解读佛教、理解佛教的种种尝试。此外,对于佛教派别、教理、佛教组织、戒律、管理模式、寺院经济等角度的研究都反映了人们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而佛教界的大师们都有自己的理论建设和深刻的理解。唐朝时期禅宗、天台宗、唯识法相宗、净土宗、律宗等八大宗派的形成标志着佛教在中国本土化的成熟程度。近现代以来太虚、虚云、印光等大师对近代佛教影响甚深,他们提出的佛教主张都进一步推动着中国佛教的发展。而当代中国佛教界的各位高僧大德都在引导着人们正确认识和理解佛教。

李四龙:近些年,我对佛教在美国的传播做了一些观察与思考,发现那里的佛教团体普遍重视佛学教育,不仅兴办佛教大学,有的还办服务信众的小学、中学,法师们的学历普遍较高,名牌学府的博士并不罕见。在与佛教徒的交流中不难发现,很多高学历的年轻人,他们很想了解佛教的思想及其在生活中的运用,但到了寺庙以后很少有机会听到法师有这方面的讲解,偶尔遇到也常常是照本宣科,主要是讲因果报应等信仰层面的内容,很少回应生活中的现实关怀。我去过几次美国的教堂,牧师很擅长引用《圣经》讲述现实的困惑与苦难。牧师的这种能力怎么获得的?就是在神学院培养的。佛教在生活方式急剧变化的当代社会,首先是要让法师们能讲经,而且是能面对信众有针对性的讲解,真正起到“人天师”的作用。“人天师”并不是端着僧人的架子,而是能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去化解信众心里的苦恼,或者及时纠正他们的邪念。禅宗老讲“安心法门”,这是其在中国千年不败的奥秘所在。当代佛教想要有所发展,首先是从这方面下手,发挥其在“治心”上的长处。这就需要法师们熟悉经典,把握个中三昧,以“恒顺众生”的心态面对自己的信众,帮他们解决心头之苦。这样的能力,一方面需要老法师的言传身教,另一方面也要在佛学院有意识地开设一些弘法性质的课程,提升他们讲经及答疑、辩论的能力。

发扬佛教“治心”的功能,这是回归佛教的本位。此外,当代佛教还要继续高扬“人间佛教”的旗帜,以社会力量的形式在当前的社会保障体系里发挥积极的补充作用,尤其是在慈善、医疗两个领域。我去过一些女众道场,那里的比丘尼好多最初是当地的弃婴。她们的生存处境并不很好,但毕竟有了一个安全而健康的容身之所,有的还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机会。弃婴和孤儿,在中国社会是一个老大难问题,政府做了很多努力,成效显著,但还有很多阳光照不到的地方,应当鼓励地方上的寺庙联合起来,承建一些福利院。同样地,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如何养老将是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应当允许宗教界尽快介入,特别是佛教界在这方面有先天的优势,佛教徒有大量的老年人需要关爱。

郑筱筠:长期以来,以慈善公益行为来帮助他人,传递大爱,这是宗教界的“凡尘使命”。各个宗教界慈善组织机构纷纷结合自己的宗教理念、核心价值和教理教义,努力打造在文化层面和心灵层面的慈善。除了开办慈善超市外,当代佛教界逐渐形成了各种较为成熟的项目,例如建立养老院、临终关怀活动、扶贫助孤、捐资助学、关注医疗领域中边缘化人群(如麻风病人、艾滋病人等)等、捐资助学项目等。此外,从宗教的角度来看,无论何种形式的灾难,都可以从宗教本身的意义系统中找到合理的解释,同时宗教在灾难现场的慈善实践活动和种种公益行为,让人们开始关注宗教在公共领域的作为。尤其是2008年宗教界在四川汶川地震中的慈善活动让宗教慈善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2012年、2013年以及今年政府相关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文件都极大地鼓励着宗教界从事慈善活动。而佛教界也努力探索形成自己独特的绩效机制的“玻璃口袋”效应,继续深入探索发展宗教界独具特色的文化慈善和心灵慈善效应。北京仁爱基金会、河北佛教慈善基金会、南普陀慈善功德会、台州佛教功德会、天津佛教慈善功德会、华岩文教基金会等主张要先做一个慈善的人,再做慈善的事,认为慈善本身就是一个修身的过程,是一种锻造个人胸怀的过程,做慈善就不应该让慈善活动成为负担、烦恼,这一主张化解了慈善主体和慈善受助者的心理位势,让慈善成为一个真正的心理沟通平台,强调将佛教慈善价值观内在化,并通过个体慈善活动的社会化而表现出来,进而形成社会共同的慈善动力。

宗教是一种活态文化系统,在其发展历程中,其系统空间是一个不断“扩容”的过程,不断地适应着社会发展的变化,积极从教理、教义理论层面、组织管理制度层面、文化艺术层面等方面全方位嵌入到社会结构和政治结构之中,从而得到更好地发展。每个人都会以自己的方式追求真正的佛教大智慧,而每个人对佛教的认识和理解都是有局限的。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确是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既要常怀宽容之心,又要不断探索,这样才能真正认识佛教的真谛!

第二篇:师德的认识和理解

师德的认识和理解

四会市周开泉小学 江少梅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总书记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者,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总书记强调,做老师就要执着于教书育人,有热爱教育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坚守。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这份执着、定力和坚守,是来自坚定的职业信念和高尚的师德师风。以德育德,现代师德是对古代师德的继承与发展,知识经济时代对师德赋予了新的内涵。我对师德是这样认识和理解的。

一·师德的认识和理解。

在师范学校求学时,师范老师告诉我,作为未来的一名老师需要终生铭记的一句话——为师者,身正为范!这是我第一次理解师德的训诫。懵懂中似乎明了老师应努力做到“身正”,应有高于一般人的品德修养和境界。

二·师德的诠释和教诲。

走上了工作岗位,踏上了神圣的三尺讲坛,开始了自我的执教生涯,周为的人给了我更多的关于师德的诠释和教诲,我便也从中获得了更多的认识和理解:上级领导告诉我,师德就是工作兢兢业业,恪尽职守;同事告诉我,师德就是融洽和睦,互帮互助;一届一届的亲若朋友,宛若亲人的学生用他们的一言一行,用他们的是是非非、评评论论,用他们在与你交往中的点点滴滴、一情一感中也在告诉我,师德就是真诚相待,公平视之,用爱心、细心、耐心拉近距离,指引方向,召唤迷途的羔羊,唤醒沉睡的幼芽。

三·师德的感悟和积淀。

古人云: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而此刻,经历了太多太多与学生、与学生家长、与同事、与社会中人的交往;阅读了太多太多有关教育、有关教学、有关教师、有关师德的报刊杂志、论述著作;又思索了太多太多关于学科教学、学科教育、职业愿景、动力、职责、操守等等。在这太多太多的经历、太多太多的阅读、太多太多的思索中,让我对教师、对师德也有了更深入的、更进一层的体会和理解。师德是从苦苦构想执教思路,终有所得的欣喜中款款走来,带着疲劳却一袭芳香,醉人!从课堂上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洒脱中款款走来,痴迷于课堂的高效教学的追寻,快意!从课下和学生促膝谈心、释疑解惑、坦诚相待、倾心相助之中款款走来,带着点点滴滴情感的积淀,诱人!

师德融进了教育教学的点点滴滴之中,体现于为师之人的方方面面,宛若《诗经》中情感的追寻,体现的是一种纯洁的神圣;宛若《离骚》中屈原的一声长叹,指引的是一种理想的情怀;宛若《史记》中司马迁的坚守,告诉我拉的是一种担当与承受!更像标点中的省略号,需要我们用一腔热情、一片丹心、一生的辛劳、永恒的执著、坚定的信念!

教科文总干事马约翰先生说的:“世界上只有一种教育爱的教育。”身为教师对每一个孩子都要做到“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境地,永远做一名爱的播撒者,我认为这就是高尚的师德师风。

第三篇:我的认识和理解

我的认识和理解

对于六公司制作标书出现的错误,导致废标,合作方并押扣公司总助事件。我深深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我们曾经写过“细节决定成败”的文章,在工作上不管是什么事情,都要认真负责注重每一个细节,并认真仔细的完成好每一件事,这样才会让领导放心,让客户舒心,让我们自己也有一个奋发上进的信心,团结一致、增强创建我们公司的健康发展。

记得曾经胡董也给我们开会说起过在制作标书问题上出现的错误,会导致合作方的经济损失,甚至倾家荡产。胡董对我们的提醒教导,使我倍觉工作的压力和问题的严重性,做任何事情都警觉起来,增加了对工作的认真细心。退后想一下,如果合作方把他对我们公司的这种失误宣传下去,那将对我们公司的声誉是多么的大啊!又将会对我们公司造成多么大的损失,这样的粗心大意、失误失职是任何一个人都承担不起的,深感后果之重、责任之重、公司生命之重。

所以无论在任何时候都要刻苦、勤奋、认真的工作,都要坚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不论什么时候都应以饱满的热情,充沛的干劲投入到实际工作当中,切切实实的、踏踏实实的干好自己本职工作,这样才能推动公司的发展和兴盛。

我们的工作目的就是要完善并提高工作质量,为一线的业务发展做好后台支撑。做为投标小组中的一员,我认为对制作标书要做到以下几点:

1、首先端正思想,树立以公司为家的思想,树立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积极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

2、认真研读招标文件和资格预审文件,俗话说:“好脑子赶不上烂笔头”,应把每一个关键细节都记在纸上,记在心里。

3、在制作标书文件和资格预审文件中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上,要及时与合作方联系,征求合作方的意见。征求主管领导和同事的意见,勤奋好学,虚心求进。

4、在打印装订之前,也要仔细的在检查一下,资料是否放的完整,是否符合招标文件和资格预审文件的要求。

5、在盖章之前也要认真仔细的看一遍招标文件盖章要求,不能盖错章,更不能漏章。

6、在封标之前要认真仔细的看一遍招标文件的封标要求,封套是否已按招标文件要求打印,查看投标文件是怎样密封,外封套和密封条骑鏠处需要加盖什么章。

7、如开标需要原件,要仔细检查原件是否带齐,原件一定要和复印件一一对应。

总之,这次事故震惊和提醒了我,所以我今后一定做到对公司的每一件事情,工作上的每一个细节都要认真细心,做好每一个点滴,对工作有始有终、认真负责,百分之百的完成交给自己任务,不给公司造成损失和坏的影响,和同事和公司和谐相处,为公司贡献自己的微薄之力!

四公司投标小组

翟冠华 2011年9月13日

第四篇:远程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远程教育的认识和理解

一、什么是现代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经过函授教育、广播电视教育和现代远程教育三个历史阶段。现代远程教育是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新型教育方式。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信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因特网(Internet)的迅猛发展,使远程教育的手段有了质的飞跃,成为高新技术条件下的远程教育。现代远程教育是以现代远程教育手段为主,容面授、函授和自学等教学形式,多种媒体优化、有机组合的教育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可以有效地发挥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可以为各类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力支持,可以为各种社会成员学习提供方便的广泛的教育服务。

现代远程教育手段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和学生能够跨越空间进行实时或非实时的交互。这也是现代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方式最显著的区别,也是它的优势所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以下优点: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学习可以在不同地点同时进行,师生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交流;学生能够根据自已的需要自主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自由选择学习内容,自行安排学习计划,随时提出学习中的问题并能及时地得到答解;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有利于个体化学习。它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可以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教师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对课程的理解程度,解答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现代远程教育给教与学的概念赋予了新的内涵,将给教育带来深刻的变革,推动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当然,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并不是一种万能的教育方式,它不可能完全取代面授,也不一定适用于所有的教育层次和课程。它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并能够初步使用计算机。在目前技术手段的支持下,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比较适合于知识的传授,对职业技能培训有很大的难度,现代远程教育手段更适宜于开展继续教育课程。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络进行远程教育现已受到了许多国家和人们的关注,我国正在加紧建设和发展。

远程教育中的网络学校(教育)其实就是建立虚拟学校,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学习环 境;它是一种新型的、开放式的没有围墙的学校。它与传统广播电视教育的不同之处在于,人们可以在计算机网络的环境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完成“随时、随地的交互式”教学活动,使人们接受方便、高效的教育,教育质量得到明显提高。在工业经济时代,教育的模式是学生走进教室,而在信息经济时代,教育的模

式是教室通向学生。随着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未来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构都将发生重大变化。发展远程教育,可以为更多的人提供各级各类的受教育的机会。发展现代远程教育,能够有效地发挥现有各种教育资源的优势,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我国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要求。

二、现代远程教育与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关系

三、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背景

2003年9月,国务院召开了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下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决定》明确提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和效益。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经国务院同意,按照“总体规划、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2003-2004年,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共同实施了现代远程教育试点示范项目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试点工作,两个项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不少方面创造了经验,培养了典型,形成了各级党政重视,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的加快建设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良好氛围。近日,国务院已经批准三部委全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总体方案。

四、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具有哪些重要意义?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教育工作。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变巨大的人口负担为巨大的人力资源,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个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工程。是推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和基础教育现代化的需要。将对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质量,使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优质教育资源的广泛传播和应用,为教育的普及和个性化、多样化、终身化发展创造了条件。进入新世纪,我国教育信息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截至2002年底,全国中小学计算机拥有量已经达到了584万余台、建成校园网2.6万多个。但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明显差距,国内城乡之间、东西部之间发展也很不平衡。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和难点在农村。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

举措,是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师资力量不足、教育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实现我国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五、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主要目的和任务是什么?

2000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确定了中小学信息化的目标和任务。争取尽早在全国90%以上的中小学普遍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实施“校校通”工程,为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奠定基础。2005年前,争取在东部地区县以上和中西部地区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小学都能上网;西部地区及中部边远贫困地区的县和县以下的中学及乡镇中心小学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网联通。2010年前,争取使全国90%以上独立建制的中小学都能上网。不具备条件的少数中小学也可配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和教育教学资源。《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在2003年继续试点工作的基础上,争取用五年左右的时间,使农村初中基本具备计算机教室,农村小学基本具备卫星教学收视点;使农村小学教学点具备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在中西部农村地区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大力推进信息化的进程,促进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地区教育质量,逐步缩小教育的地区差别。

六、农村中小学实施远程教育都有哪些模式?如何组织实施?

由于中西部地区经济、社会、教育等方面发展的不平衡,地区差异大,在实施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中必须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模式,逐步推进。在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实施现代远程教育目前有三种模式:

1、教学光盘播放点(配备对象为农村小学教学点;应用方式以教师讲授为主,播放光盘为辅,帮助教师备课,开展面向农民的教育活动;主要优势是设备操作简单,教学方式易掌握,一次性投入少;设备:1套电视机、DVD机和资源光盘。)

2、卫星教学收视点(配备对象:农村小学;应用方式:收看空中课堂节目,进行同步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教师备课、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等;主要优势:获取多种媒体资源,快速更新,大量存储覆盖面广,成本低,提供最基本的数字化环境;设备:接收天线、数字卫星接收机、接收卡、接收软件、计算机、电视机等。)

3、计算机教室(配备对象:农村初中;应用方式: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开展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利用网络环境备课,开展教研活动和教师培训,为农村党员干部和农民提供培训服务,为农民获取和发布信息提供服务;主要优势:提供网络环境,资源丰富,交互性强,提供师生学习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条件,提供个别化学习、合作学习的条件;设备:含PC或NC、投影机等。)在边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配发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和成套教学光盘。边远地

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大都缺乏师资,特别是一些主要课程合格教师更为缺乏,教育教学水平不高。为中西部各地边远地区农村小学和教学点配发教学光盘播放设备及配套教学光盘,以解决这些学校在一些课程上缺乏师资,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不高的问题。为农村中小学建设卫星教学收视点。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快速接收大量的优质教育资源,使广大教师能够及时地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充分利用卫星传输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提高当地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同时卫星教学收视点可以成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不间断培训的一个教师培训点。为农村乡镇初中配备计算机教室。要把在乡镇初中建设计算机教室与初中信息技术课的开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在乡镇初中计算机教室可以发挥多种功能作用,利用计算机教室学生可以学习信息技术,可以上网学习浏览,接收卫星数据广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还可以利用计算机教室对教师进行培训。

通过三种模式还可为当地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市场信息等知识,促进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可为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服务。

工程的实施要坚持“总体规划,充分论证、先行试点、重点突破、分步实施”的原则,要与今后五年我国农村教育总体发展目标、与贫困地区“两基”攻坚、农村地区“两基”巩固提高相结合。与中小学课程改革、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相结合。与教师队伍继续教育、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育教学方法、适应网络环境下的学习相结合。与完善基础教育“以县为主”体制,落实地方各级政府教育职责相结合。与“三教统筹”、“农科教结合”、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社区发展相结合。

第五篇:大众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对大众文化的理解

在课堂上陈老师举了最近网络上比较出名的几个人,像芙蓉姐姐、凤姐、小沈阳,这样的人是那种哗众取宠似地人物,这些人之所以能成为焦点,和大众的关注是密不可分的,可能像这种另类的“明星”让一些老一辈的学者感觉到中国的大众文化是在从通俗慢慢演变为低俗。

我感觉出现这种现象没必要过度的担心和恐慌。

首先,在中国的13亿人口里,有九亿人是农民兄弟,也就是说底层的劳动人民占了人口的绝大多数,而他们在劳动之余也需要娱乐,通过电视他们看到了春晚上的小沈阳,通过网络他们知道了凤姐,由于中国的高速发展,如今的通信、网络十分发达,通过这些媒介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网络红人,而在这更多的人中,可以说农民兄弟占有很大比重,像小沈阳这样的很贴近劳动人民生活的表演,自然让他在农民兄弟当中受到欢迎。

其次,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多城市里的人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每天为了自己、亲人,在职场上打拼,受到各种条条框框的束缚,心理感觉很压抑,而凤姐这种哗众取宠式的人物出现,让大家眼前一亮——原来还有自以为是到这种地步的人。凤姐的出现让人们感受到了另类的新鲜感,通过嘲笑凤姐的这种方式来释放在自己心中的压抑,可能通过这种方式排解自己心理压抑感,在一些人眼中看起来特无聊,但对于压抑的中国人来说,我感觉这种释放方式已经很得当了。邻国日本,在70年代后期美国的经济政策下使日本出现了泡沫经济,他们国家的60后被称为日本迷茫的一代,而当60后们成年后面对了家庭和工作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他们选择了什么方式呢?——通过发泄性欲释放自己的压力,成人电影,红灯区数不胜数,在世界上都首屈一指,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发泄着自己内心的压抑,相比之下我们中国的劳动者们排遣内心压抑的方式高雅了很多,毕竟中国的大众文化还是在良性发展的。

我个人认为,在当代,贴近生活,反映积极向上的东西就是雅,最近网络上非常火的筷子兄弟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们拍的《老男孩》短剧通过对青春和梦想的深刻反思,表达了80后一代的心声,尽管短片描写的都是再小不过的小人物的生活,可能让一些文化人认为这都过于通俗,但是短片让80后观众对于人生和梦想有了更进一步感性的认识和理性的思考,这就升华了短片的内容,即使内容通俗却带着思想上的高雅,这种文化就应该被发扬。可能我们听不懂意大利歌剧,看不懂莎士比亚的小说,理解不了古代诗人舞文弄墨的情怀,但是并不代表其他的文化就不高雅,只要表达的方式得当,反映了积极乐观向上的内容,能唤醒当代人对于一些问题的思考,推动着社会的发展,那就是高雅的东西,至于像凤姐、芙蓉姐姐那些小丑式的人物,他们就犹如调味剂,只是给你无味的生活稍加一点味道,不可多食,所以这种文化根本就不是大众文化,更不是主流文化,只要中国的大众文化朝着积极的方向去发展,一定会有繁荣似锦百花齐放的一天。

下载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如何认识和理解佛教(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认识佛教学习心得报告

    24-001佛教是什么 尊敬的老法师! 尊敬的佛陀教育网络学院的大德菩萨们! 阿弥陀佛! 弟子在二零一三年九月六日,偶然的机会恭听到老法师的开示,听了很是欢喜。之后就天天在网上收集......

    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

    对动画的认识和理解 .. 画, . 顾名思义 就是会动的 画。英文是 “ animated cartoon” ,也 就是会动的漫画了。动画 之所以会 .. 动,是因为人们使用了“逐格拍摄” 技术和利用“视觉......

    对党的理解和认识

    对党的理解和认识 (一)充分认识中国共产党 从鸦片战争到中国共产党成立,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现在,中国经历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时期。在前一个时期,封建统治者丧权辱国,社会兵荒马乱,国......

    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

    中国梦的认识和理解 2012年11月份召开“十八”大以来,中国梦这三个字就一直萦绕在我们的耳畔。中国梦就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团结全国各族人民。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对企业文化的认识与理解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实现企业制度与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思想保障,是企业制度创新与经营战略创新的理念基础,是企业活力的内在源泉和企业行为规范的内......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

    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和理解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

    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中国传统文化灿若星空,有无穷的底蕴。她源远流长,即从中国产生人类起就有了中国历史,也有了中国文化。中国文化是迄今世界上最久远、最稳定、最辉煌、最丰富、最发达的文化之一......

    证券投资学的理解和认识

    证券投资学的理解和认识 优体班 马京健20103219 证券投资是指: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券等有价证券以及这些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