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管窥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异同(本站推荐)
管窥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异同
一、导 言
中国文化中的孝道,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可是新文化运动中,孝道与其它大多数传统文化一样,遭到了强烈的谴责,以致孝道在中国逐渐淡化。当今社会,孝已成为—种失落的文化。在人们心中,孝道只是一个含糊的概念。然而,由于基督教也重孝道,故当孝道已被遗弃之时,中国基督徒仍在身体力行地实践着圣经中“当孝敬父母”的诫命。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两种孝道并非完全相同,但在实践中,中国基督徒已无形中受到中国孝道的影响。中国孝道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中国基督徒在孝道已经失落的时代仍然注重孝道,是让人快慰的。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中国孝道与基督教孝道在有许多相同之处的同时,亦有许多不同之处。我们必须将二者加以区分,否则,将会影响基督孝道的实践,甚至会影响基督教信仰的纯度。本文谨将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作一比较,寻找二者相吻合的地方,区分二者相冲突的地方。以期将二者结合,用于中国基督徒的家庭伦理实践,在家庭中为主作出美好的见证。
二、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相同之处
(一)同有悠久历史
中国伦理观念中的“孝”产生的非常早,时间可以追溯到夏商周三代。随着个体家庭和私有制的产生,小农经济的出现,逐渐形成了一家之长在生活、生产上的权威,由子女尊
1敬、侍奉家长的义务演化成了“孝”的思想。甲骨文中已有孝字,《诗经》、《尚书》中更多提到孝。《诗经》中有“永言孝思,孝思惟则”(《诗经·大雅·下武》);又有“孝子不匮,永锡尔类”(《诗经·大雅·既醉》)。《尚书》中有“奉先思孝”(《尚书·太甲中》)。由此可见,孝道在殷周之际已有极其重要的位置。经过先秦儒家的发展,孝道逐
2渐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秦汉以后,把孝道提到天道、地道、人道的高度。影响了中国二千多年的文明史。
基督教孝道同样有悠久的历史,基督教的《旧约》记载的是公元前四世纪以前的历史,在最早的历史《创世记》中就特别记述了约瑟行孝蒙福和迦南不孝遭咒的故事(参创45:21-28,47:1-12,50:l-14,9:20-27)。《出埃及记》中“十诫”的颁布,将“当孝敬父母”作为法律条文明确的提了出来,其时大约是公元前十五世纪中叶,中国还在商代。
(二)同为人伦之首 中国儒家把孝看作人类最基本的道德。孔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孝经》曰:“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个人修养要从孝爱父母做起,舍此,其它诸德都不足为德。“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孝经·圣治章》)人要先爱其亲,然后将同样的爱推及兄弟,再推及所有的人,所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基督教也认为孝是众德之首,“十诫”中的前四诫讲人与上帝之间的关系,后六诫讲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讲到人与人之关系时,首先提到孝:“当孝敬父母,使你的日子在耶和华你上帝所赐你的地上得以长久。”(出20:12)宗教改革领袖马丁·路德说过:“在头三条诫的卓越行为之后,再没有什么行为是比服侍尊长更好的了。因这缘故不顺服就比杀
3人、不贞、偷窃、欺骗和它们所包括的坏事罪更大了。”《箴言》是一本教导道德伦理原4则的书,书中在叙完引言之后,首先提到:“敬畏耶和华是知识的开端,愚妄人藐视智慧和训诲。我儿,要听你父亲的训诲,不可离弃你母亲的指教。”(箴1:7—8)作者在这里指出了全书的主题,即“敬畏耶和华”和“孝敬父母”。由此可见孝在基督教伦理中的地位。
(三)同具丰富内涵
中国伦理中的孝,就其本意是非常简单的,《说文》谓“善事父母”。但经过儒家学者的阐述,其含义变得极为深广,内容变得极为丰富,包括了生活的每一个方面。“子女尽
5孝乃是终生大事,在时间上为一生的事,在空间上是一切的事。”从儒家的经典中可以清楚地看到这一点。
首先,儒家常以孝谈政治,孝与政治有密切的联系。《孝经》一开始就提到:“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孝经·开宗明义章》)在儒家看来,“事君”是每个孝子不可推卸的责任,但事君又不一定是参政。当有人问孔子何以不参政时,孔子答道:“《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论语·为政》)这种思想在孟子的思想里更为明显,孟子说:“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孟子·离娄上》)孝有如此大的功效,故汉唐以来,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
6“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孝又与教育有关。孔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论语·学而》)在孔子看来,要学诗书礼乐,必先学会行孝。同时他又从另一个角度指出:“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论语·学而》)由此可知孝与教育的关系。孝也与法律有关。《孝经·五刑章》中说:“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
8与不孝,历代都为法律条文,汉代法律里就有“不孝者,斩首枭之”的律条。
除此之外,中国孝道还包括其它很多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姑举曾子之言以证之:“居处不庄,非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非孝也;战阵无勇,非孝也。”(《礼记·祭义》)
基督教孝道不一定有与中国孝道相对应的内容,但其内容同样相当丰富,绝不仅限于服侍父母。我们可以从《申命记》中的一段经文来看:“人若有顽梗悖逆的儿子,不听从父
7母的话,他们虽惩治他,他仍不听从,父母就要抓住他,将他带到本地的城门、本地的长老那里,对长老说:‘我们这儿子顽梗悖逆,不听从我们的话,是贪食好酒的人。’本城的众人就要用石头将他打死。这样,就把那恶从你们中间除掉,以色列众人都要听见害怕。”(申21:18-21)这虽然是旧约时代以色列人的律法,但这种精神对基督徒同样重要。这段话告诉我们,基督教的孝道包括个人操守、宗教信仰、社会治安等。
(四)同重实践之法
中国伦理有一个特点就是非常注重实践,有人称中华民族是一个行的民族。中国孝道也不只限于理论,它更注重实践。中国古代典籍里,对行孝提出许多具体的方法,甚至对不同身份的人提出不同的方法。比如,《孝经》里就提到有天子之孝、诸候之孝、卿大夫之孝、士之孝、庶人之孝五等之孝。虽然孝对不同社会地位之人的要求有所不同,但最基本的要求是一致的。以下简要提到几点,是中国孝道最为重视的,也是与基督教孝道完全吻合的。
1、守身
孟子曰:“事孰为大?事亲为大;守孰为大?守身为大。”(《孟子·离娄上》)行孝首重守身。《孝经》曰:“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孝经·开宗明义章》)保护好自己的身体是每个行孝之人的责任。孟武伯问孝,孔子答道:“父母惟其疾是忧。”(《论语·为政》)爱护自己的身体,不要让父母为自己的健康状况而忧虑,这就是孝了。《世说新语》载:“范宣年八岁,后园挑菜,误伤指,大啼。人问痛耶?答曰:
9‘非为痛而哭,乃因身体发肤,不敢毁伤,是以啼也。’”此事听来近于荒唐,但由此可见古人对守身的重视。
基督教认为,人的身体来自上帝,上帝的灵住在其中,身体是上帝的殿。人不可毁坏身体,也不可容罪玷污身体,乃要保养顾惜,在身体上荣耀上帝(参林前3:16-17,6:13-20)。如果能做到这点,父母自然欢喜,这便是孝了。
2、奉养
《吕氏春秋》说:“民之本教曰孝,其行孝曰养。”(《吕氏春秋·孝行》)曾子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不辱,其下能养。”(《礼记·祭义》)儒家将“养”看作是行孝最基本的要求,也是最重要的内容。由元代郭居静编辑的《二十四孝》记有二十四位孝子101112的种种孝行,其中最多的是关于奉养的事迹,诸如剡子鹿乳奉亲、蔡顺拾葚供亲、王1314祥卧冰求鲤、孟宗哭竹生笋等。
基督教孝道把奉养看作基督徒最基本的责任。“如果有人不照顾亲戚,尤其是自己家里的人,他就是背弃信仰,比不信的人还要坏”(提前5:8,《现代中文译本》)。主耶稣曾经严厉地谴责过那些不奉养父母的法利赛人:“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遗传犯上帝的诫命呢?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这就是你们藉着遗传,废了上帝的诫命。”(太15:3—6)。主耶稣谴责不养亲之人,他自己又为养亲作了美好的榜样,他一生敬爱父母,离世之前还特别把母亲委托给约翰照顾(参约19:25—27)。
3、尊敬 奉养固然重要,但行孝不能只停留在这个层次,而要继续进深。子游问孝,孔子答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能养是人的一种本能,而敬则须人的努力,较之养要难得多。故古人言:“养可能也,敬为难。”(《吕氏春秋·孝行》)
敬的内容极广,最基本的要做到不辱。行事为人要谨小慎微,凡事对得起父母,不使父母因自己而受到羞辱。《孝经》曰:“修身慎行,恐辱先也。”(《孝经·感应章》)尊亲的范围包括生活中的每一部分,无论何事都要讨父母的喜悦。“父母爱之,喜而不忘;父母恶之,劳而不怨。”(《孟子·万章上》)这是每个人必须有的心态。《二十四15孝》中老莱戏彩娱亲的故事令今人听来啼笑皆非,但却是古人津津乐道的孝子典范。虽然这已是走向极端的表现,但由此可以看出古人对尊亲的重视。尊亲最重要的是“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经·开宗明义章》)。这是孝道的最高点,也是落脚点。基督教孝道也特别注重尊亲,《箴言》论孝,多提到尊亲。“虐待父亲,撵出母亲的,是贻羞致辱之子”(箴19:26),这是讲到不辱。“你要听从生你的父亲,你母亲老了,也不可藐视她。„„义人的父亲必大得快乐,人生智慧的儿子,必因他欢喜。你要使父母欢喜,使生你的快乐”(箴23:22,24-25),这是讲到尊敬。
4、谏诤
由于中国孝道强调尊亲,强调父母的权威,以致出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论调,要求子女对父母惟命是从,由此引出历史上许多“愚孝”的悲剧。其实,从古代典籍来看,中国古人并不鼓励这种“愚孝”。在正统的思想中,子女对父母的谏诤也被视为孝的表现。当父母有错时,子女必须加以阻拦或劝谏。《孝经》云:“父有争子,则身不陷于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于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孝经·谏诤章》)这里我们会有一个疑问,何为不义,在实践中当如何辨别?荀子提出三种情况下可以不从父命:一是“从命则亲危,不从命则亲安”。二是“从命则亲辱,不从命则亲荣”。三是“从命则禽兽,不从命则修饰”。“故可以从而不从,是不子也;未可以从而从,是不衷也;明于从不从之义,而能致恭敬、忠信、端悫以慎行之,则可谓大16孝矣。”至于劝谏的方法,古人也有明训。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论语·里仁》)曾子曰:“父母有过,当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悦则复谏。”(《礼记·内侧》)
基督教孝道在这一点上的态度更为显明。《以弗所书》6章1节说:“你们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就是基督徒行孝的标准。所谓“在主里”不是指父母必须是信徒,而是指基督徒行孝必须照着上帝的旨意,当孝与上帝的旨意发生矛盾时,要“以天父的事为念”。林治平先生指出:“在基督教的思想体系中,孝道不能取代上帝的地位,不能取代宇宙至高真理的地位,也就是说,孝德是在上帝或真理之下的诸德之一。它虽重要,但不可与上帝的旨意17和至高真理相抵触。”耶稣说:“你们以为我来,是叫地上太平吗?我告诉你们:不是,乃是叫人纷争。从今以后,一家五个人将要纷争:三个人和两个人相争,两个人和三个人相争;父亲和儿子相争,儿子和父亲相争;母亲和女儿相争,女儿和母亲相争;婆婆和媳妇相争,媳妇和婆婆相争。”(路12:51—53)常有人以这段经文来攻击基督教不重孝道,其实这正是孝的最高体现,主耶稣所讲的是指在不符合上帝旨意时的纷争,是信仰上的纷争,这也正是中国孝道所注重的谏诤。
三、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不同之处
以上论及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的许多相同之处,但是,由于二者是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以及不同的意识形态下所产生的,所以二者势必又有许多不同之处。以下简述二者之不同。
(一)中国孝道以人为本,基督教孝道以神为本
中国孝道建基于“性本善”的理论,其动力是人的“良知”。儒家思想中的人性论以
18孟子的“性本善论”为正统,认为人皆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谓之四端。将四端扩充和存养,即可生成仁、义、礼、智四德。人皆有良知良能,固人皆可以行孝。“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孟子·尽心下》)。这是人的良知良能所致。孝是人的本能,人人皆可做到,“倘若有人觉得难于行孝,乃是不
19为,而并非不能;乃是自贼,而并非自励”。孝既是人的本能,又何以要讲孝道?何以勉励人行孝呢?孟子认为,人虽有良知良能,但其又会丧失,良知良能丧失即成为恶。故人需要及时勉励,需要竭力保守自己的良知,这就是提倡孝道的原因。于是儒者便大力鼓吹孝道,可以见于儒家的每一部著作,众多的论著将孝道具体化、礼仪化。良知良能是人行孝的源头,也是人行孝的动力。
基督教孝道则以神为本,人之所以要行孝,是因对上帝的敬畏;之所以能行孝,是上
20帝的赐恩。徐松石牧师称这种孝为“启示的孝”。这是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最大的不同。基督徒行孝是上帝的启示,是上帝赋予人的神圣使命。“十诫”中前四诫讲人应如何敬畏上帝,后六诫讲人应如何对待人。在论到对人时,首先讲到孝敬父母,这一切都是为了敬畏上帝。一个敬畏上帝的人,自然会心甘情愿地孝敬父母。上帝要求人如此行,也应许给人以力量。人皆有自己的软弱,常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就是孔子也有“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的哀叹。(《论语·述而》)基督徒却不需如此,经上说:“我们的软弱有圣灵帮助,我们本不晓得当怎样祷告,只是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26)这就是基督徒行孝的力量。徐松石牧师指出:“基督教的孝道,可向圣父、圣子、21圣灵和圣经来支取能力,所以行孝的力量甚大。”
(二)中国孝道注重祭祖,基督教孝道反对祭祖
祭祀祖先在中国孝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孝道中极为重要的内容。樊迟问孝,孔子答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论语·为政》)这里提到“祭”在孝道中的地位。《孝经》也指出:“孝子之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五者备矣,然后能事亲。”(《孝经·纪孝行章》)这些思想经后人扩充,逐渐形成一套关于祭祀的礼仪,其内容极为丰富,诸如厚葬、守孝、烧纸、焚香、设置祠堂、摆设牌位等。基督教传人中国后,曾为基督徒是否接受这种祭祀制度有过
22十分激烈的争论,最为典型的是中国礼仪之争。这次争论的焦点是,祭祀制度究竟是一种风俗习惯,还是宗教礼仪?是纪念祖先,还是敬拜鬼神? 究竟如何看待祭祀,我们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首先,我们必须知道人死后的情形究竟如何?从孔子的言论看来,他对人死后的情形并不关心。他曾言:“未知生,焉知死。”“未能事人,焉能事鬼。”(《论语·先进》)他并不向后人那样,认为人死后还有知觉,还与生前一样,有衣食住行,有喜怒哀乐。因此,他所讲的“祭”绝不是为供死者享用。可见今人所理解的祭祀已与孔子所讲的祭祀大相径庭。今人之所以奉行这种祭祀,是因对人死后之情形的无知,而基督教不接受这种祭祀制度,是因为圣经已将人死后的情形昭示于人。我们可以从几段经文看到:“关于已经死了的人,我希望你们知道一些事,免得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盼望的人。我们相信耶稣死而复活,所以相信上帝也要把那些已经死了的信徒跟耶稣一起带去。”(帖前4:13—14,《现代中文译本》)“所有活着的人都要消灭,必死的人都要归回尘土。”(伯34:15,《现代中文译本》)“我们的身体将归还尘土;我们的气息将归回赐生命的上帝。”(传12:7,《现代中文译本》)在基督再来之时,已死的人必要复活。“身体埋葬后会朽坏;复活后是不朽坏的。被埋葬的是丑陋衰弱的;复活的是完美健壮的。被埋葬的是血肉的身体;复活的是属灵的身体”(林前15:42—44,《现代中文译本》)。死去的人已归于尘土,并无任何知觉,只在等候复活。上帝既有这等应许,我们就不必为死者挂心,更不必为死者预备礼物。从这个意义上,我们不能赞称祭祀。我们再从另一方面来看中国的祭祀礼仪。上文已经提到,古人设祭不是要死者享用。那么,古人设祭的真义到底何在?《春秋谷梁传》中说:“祭者,荐其时也,荐其敬也,荐其义也,非23享味也。”从这个意义讲,祭祀制度是无可厚非的,基督教也没有理由反对它。但是,我们又无法摆脱祭祀制度在后世所染上的迷信色彩。我们不必追随这些礼仪,只要守着这种精神。我们竭力追求“时”(诚信)、“敬”(虔敬)、“义”(公义),又何必禁锢于这些繁文缛节。耶稣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可2:27)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要为遵守礼仪而遵守礼仪,而要努力追求这种礼仪所注重的精神。从以上的分析可知,儒家讲祭祀确实是为提倡一种纪念祖先的习俗,但后人却给它蒙上了厚厚的迷信色彩,祭祀不再是一种礼节,而成为一种极度迷信的鬼神崇拜。所以,基督教坚决反对祭祀制度。
或许有人会问,基督徒对死去的亲人不当有纪念吗?答案是否定的。我们应当纪念死去的亲人,但一定要注重方法,切莫掺入迷信的成份。可以定期探墓,但不必祭献供品;可以挂置遗像,但不可焚香跪拜。在死去的亲人墓前唱诗祈祷,当是最好的纪念。
(三)基督教有更深含义的孝道——对天父的孝
基督教孝道与中国孝道最大的分别是基督教注重对父母的孝,更注重对上帝的孝,中国孝道则只注重对父母的孝。中国人虽然有“天”的观念,但却很少讲对天的孝。在圣经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对上帝与人之关系的描述,如牧人与群羊、君王与子民、主人与仆人等。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圣经自始至终将上帝与人的关系描述成父子关系。我们祷告时也时常称上帝为“我们在天上的父”,称自己是“上帝的儿子”。既然如此,作儿女的就当孝自己的父亲。为了更清楚的理解这种关系,我们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看。
首先,我们来看上帝(我们的父亲)对我们的爱,或者用中国伦理所讲的“慈”,因为人对天父的孝是以天父对人的慈为基础的,正如经上所言:“不是我们爱上帝,乃是上帝爱我们。”(约壹4:10)上帝对我们的爱,首要的是他愿意我们作他的儿女,并且给了我们最简单的方法:“上帝差他独生子到世间来,使我们藉着他得生,上帝爱我们的心就在此显明了”(约壹4:9)。“凡接待他(指基督)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上帝的儿女”(约1:12)。上帝爱我们,他就在凡事上看顾我们、体贴我们,大卫在《诗篇》中写道:“父亲怎样怜恤他的儿女,耶和华也怎样怜恤敬畏他的人。”(诗103:13)上帝爱我们,所以他也管教我们,“管教原是众子所共受的,你们若不受管教,就是私子,不是儿子了”(来12:8),“因为耶和华所爱的,他必责备,正如父亲责备所喜爱的儿子”(箴3:12)。这就是上帝对我们的爱。
其次,我们要看我们对上帝当有的孝。上帝如此爱我们,他也指望得到我们的爱。上帝曾藉先知玛拉基说:“儿子尊敬父亲,仆人敬畏主人;我既为父亲,尊敬我的在哪里呢?我既为主人,敬畏我的在哪里呢?”(玛1:6)我们对上帝的孝内容极广,但最重要的是要荣耀他的名,也就是中国孝道所讲的“尊敬”。耶稣说:“人点灯,不是放在斗底下,是放在灯台上,就照亮一家的人。你们的光也当这样照在人前,叫他们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将荣耀归给你们在天上的父。”(太5:15-16)荣耀天父,就是要为他作出美好的见证。首先,要追求圣洁的生活,追求像天父完全一样。使徒彼得说:“你们既作顺命的儿女,就不要效法从前蒙昧无知的时候那放纵私欲的样子。那召你们的既是圣洁,你们在一切所行的事上也要圣洁。因为经上记着说:‘你们要圣洁,因为我是圣洁的。’”(彼前1:14—16)。在追求圣洁生活的同时,又要“爱人如己”。使徒约翰说:“上帝既是这样爱我们,我们也当彼此相爱。从来没有人见过上帝。我们若彼此相爱,上帝就住在我们里面,爱他的心在我们里面得以完全了。”(约壹4:11—12)我们爱上帝的心是以爱弟兄来表现的,“人若说,‘我爱上帝’,却恨他的弟兄,就是说谎话的;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就不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爱上帝的,也当爱弟兄,这是我们从上帝所受的命令”(约壹4:20-21)。我们爱上帝即为“孝”,爱弟兄即为“悌”。何世明牧师说:“基督教之信仰,千言万语,实可以
24八字尽括之,此即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而已。”
四、结 论
孝,在基督教伦理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当孝敬父母”是上帝赋予每个基督徒的责任,圣经自始至终都教训我们孝敬父母。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努力实践。作为中国的基督徒,我们在这方面是具有优势的,因为中国也有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孝道。尽管它在当今社会已不被重视,甚至遭到一些人的批评,但孝道的积极意义是我们无法抹杀、也无法否定的。作为中国的基督徒,我们要重视中国孝道,但又不能全盘接受,我们必须以一个正确的方法面对它。我们要从圣经出发,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来审视中国孝道,将积极的、符合圣经的吸收过来,将消极的、悖于圣经的摒弃。如此,基督教的孝道才能在中国发扬光大而不至于失色或变质。
孝敬父母、顺从父母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但又不能无原则地去孝敬、顺从,在父母有错时,要指出来,并加以劝阻。这是孝道最基本的精神,也是中国孝道与基督教孝道共有的精神。我们要孝敬肉身的父母,更要孝敬“我们在天上的父”,敬畏他、顺服他、荣耀他,作他无瑕疵的儿女,为他作出美好的见证。
注释: 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1页。2 张祥浩:《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第198页。马丁·路德:“论善功”,《路德选集》(上册),徐庆誉、汤清译,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96年五版,第74页。路德对十诫的划分与今人略有不同,他将前二条看为一条,最后一条看为两条。因此,“当孝敬父母”一条就成为第四条。夏拿德:《威克里夫圣经注释·箴言》,李振汉译,香港:种子出版社,1989年3月,第279页。5 罗光:“婴仿小路和中国孝道”,刘晓枫主编《道与言——华夏文化与基督文化相遇》,上海三联书店,1995年2月,第555页。蒋沛昌:《论语今释》,长沙:岳麓书社,1999年8月,第7页。五刑是指古代的墨、劓、剕、宫、大辟五种轻重不等的刑法。墨是用刀在脸上刺字并染以黑色;劓是割掉鼻子;剕是砍去腿脚;宫是将男人阉割,女人闭幽(破坏生殖器);大辟是指死刑。在古人看来,不孝是最大的罪,即便处以死刑也死有余辜。宫晓卫:《孝经:人伦的至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7年8月,第5页。9 转引自徐松石:《圣经与中国孝道》,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81年,第103页。《二十四孝》里有许多离奇的故事,也有许多看来不合理的故事,我们不必效仿,但这种精神却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我们注意。剡子是周朝鲁国人,父母双双失明,内心甚苦,为让二老开心,剡子决心找到二老最想吃的鹿乳。他披着鹿皮,与鹿生活在一起,慢慢取了不少鹿乳,供二老受用。一次,被猎人误认为鹿,正欲开弓,剡子起来告以实情,猎人感动不已。蔡顺是汉代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由于连遭战乱、饥荒,家中生活极为艰难。蔡顺便拾来桑葚糊口,他将黑的放在一处,供母亲食用,将红的放在一处,自己食用。一日,赤眉军到了他家,被他的孝行感动,送给他好些粮食。王祥是晋代人,早年丧母,在继母的白眼下长大,但他对继母从无怨言。一次,继母得病,想吃鲜鱼,其时正值寒冬,王祥万般无奈。他脱去衣服,躺卧在冰上,用体温融化了坚冰,钓到了肥美的鲤鱼,为继母送上一顿美味。孟宗是晋代人,一次,年老的母亲得了重病,冬日想吃用竹笋煮的汤。孟宗无法得到竹笋,便在竹林大哭。不料,地面裂开,长出鲜笋。孟宗用这些竹笋为母亲煮了汤,不久便康复了。15 周朝老莱子年过七十,父母俱在。为了使父母不感到自己老迈,老莱子从来不说自己老了,经常穿着花花绿绿的衣裳,在父母面前撒娇,提水时故意跌倒,装作婴儿啼哭。父母看见儿子如此行,心中高兴万分,双双年逾百岁。《荀子·子道》,转引自张祥浩著《中国古代道德修养论》,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99页。林治平:《基督教与中国》,台北:宇宙光出版社,1976年,第41页。儒家的人性论丰富多彩.主要有孟子的性善论、荀子的性恶论、告子的性无善无恶论等,而孟子的性善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属于正统的儒家人性论。尽管荀子的人性论与孟子截然不同,但就其关于孝道的思想却与其他儒者大致相同,故本文也引用荀子的部分观点。徐松石:《圣经与中国孝道》,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81年9月,第29页。20 同上,第42页。21 同上,第61页。中国礼仪之争发生在17—18世纪,争论的主要内容是中国基督徒当如何对待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习俗和礼仪,其内容包括:对“Cod”一词的翻译,是用“上帝”、“天”,还是用“天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祀孔祭祖是宗教礼仪还是风俗习惯;中国信徒应否参加、捐助传统的迎神赛会等活动。争论的双方开始是耶稣会的传教士与多明我会和方济各会的传教士,最后成了罗马教皇和中国皇帝的争论。最终以皇帝的禁教令告终。转引自徐松石:《圣经与中国孝道》,香港:浸信会出版社,198l年,第81页。24 何世明:《从基督教看中国孝道》,香港:基督教文艺出版社,1986年12月,第104页。
第二篇:中国孝道与和谐社会
中华孝道与和谐社会
孝道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起源于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商朝,兴盛于三千年前的西周,自春秋末年的孔子、曾子对其做过系统地理论上的阐述后,遂成为中国儒家伦理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上发生过重大的影响,时至今日,对于建立和谐社会仍有其现代价值。
一、孝敬父母天经地义
传为孔子指导,曾子作的《孝经》中记孔子说:“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就是说孝道在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中,天经地义,人人应该也必须奉行。古人认为这一伦理观念绝对正确,毋庸置疑。
孔子、曾子为什么把这一思想推崇这么高呢?可从下面三点说起。
1、从社会伦理回报的角度来看
千万年来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劳动创造了世界和人的本身,思维使人类越来越聪明,合群劳动使人们在战胜自然中不断取得胜利。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一代生一代,一代教一代,一代传一代,人类才不断战胜自然,发展、前进。后人对前人的尊重,是对社会文化成果的尊重,是对自己生存条件不断改善、提高这一事实的尊重。前人开路后人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社会上的一切文化成果都是前人创造遗留下来的,没有前人一代代的努力,社会就会停滞不前,今人还处于蒙昧状态。仅只笼统地说对待那些披荆斩棘为后人铺路的前人来说,后人就应对其尊敬、爱护与奉养。这些前人如果正是自己的父母,他们更直接地为自身的生存发展铺好道路,那不更应该尊敬、爱戴与奉养吗?
2、从家庭伦理的亲情来看
父母生儿育女,绝对不等同于一般生物的繁殖后代,其最大的特点是亲情和爱。人与动物最大的不同是有思维。思维使人有了灵性,此灵性即指人的性、情。情产生爱。天下的爱有多种:大到对国家、民族的爱,小到对异性的爱。还有对亲朋的友爱,对世人的关爱,对事业的钟爱等。但是在一切爱中,最重要的是父母对子女的亲子之爱。子女出生后,父母在对子女抚养、教育到长大成人过程中,父母无不付出无怨无悔的劳动,最大的代价。对子女灌输以深厚、持久的爱。“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子女,父母可以忍受各种艰苦,爱护子女胜过爱护自己,保护子女胜过保护自己。子女在父母的爱河中成长,父母对子女的爱表现在各个方面,自然应该换取子女对父母的爱。从思想、情感上的爱,到行动上的爱,表现为子女对父母的尊敬、爱戴与奉养。这便是子女对父母的孝。
3、从生态伦理发展观上来看
地环上自从有了生物之后,由低级向高级,由植物到动物。发展中分门别类,各自独立生存。以动物来说,他们生育后代以后,又不停地设法教育后代生存的手段。如鸟学飞,兽学走。小鸟逐渐变作成鸟,小兽变作成兽。他们的后代,有的成长后,也回过头来对自己的前辈奉养。如乌鸦反哺等。这是动物的本能。但此本能却是维系他们生存、发展的一种手段。这正好体现出社会上的生态伦理观。尽管这些动物不像人一样在社会上生活,但这些行为却体现出他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子女孝敬父母,自然也符合生物界生存和发展的规律。难怪有人说一个人如果不孝敬父母,他还达不到一般动物的水平。
二、孝道促进社会和谐
家庭是社会上最基本的单位,孝道是人际之间伦理关系最起码、最重要的规范。人际关系协调就能使社会和谐,因此孝道在社会和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孝源于自身和谐
“和”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不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上,相互和谐,便可稳定、安乐、发展向前。曾子总结孔子的主要思想是“忠恕”,就是和谐的具体体现。忠是尽力做好自己工作,恕是搞好周围的人际关系。把各种事情做好了,把各种关系处好了,社会便可安宁,生产就能发展。一个人要使社会稳定,首先自己要稳定,曾子所说的自身稳定,正是建筑在孝的基础上。自身稳定有两个方面,一是身体上,一是思想上。其一身体上,曾子认为“身体肤发,受之父母”,因而“不敢毁伤”,“身者,亲之遗体也。行亲之遗体,也不敬乎?”“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可谓全矣”。父母完整地生下儿女,儿子要把自己的身体,不受伤害地完整地归还父母,正是孝。其二,思想上,“孝子恶言死焉,流言止焉,美言兴焉。”孝子要远离坏话,不说没根据的话,多说有益的话。在社会生活中为坚持自己的正确意思,可以激烈争辩,顾不得什么方式等等。但从总的看来,曾子希望一个孝子在保全身体、搞好人际关系上的主张,对于社会安定还是有其积极意义的。
2、孝亲可使家庭和睦
中国有句古语“家和万事兴”。“家和”主要表现为“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父母从来对子女慈爱,这是天性,兄弟之“悌”建立在孝的基础上,因此“家和”的主要内容、主导方面是子女对父母的孝。曾子在说到孝的三层含义中,最起码的是瞻养父母。高一层是不要以自己的行为给父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最高要求是继承父母的遗志,做出大的事业使父母受到世人的尊敬。孟子说不孝的表现有五种:第一,因为懒惰不劳动,不能养活父母。第二,经常赌博、酗酒,不养活父母。第三,贪财好利,听信妻子的谗言,不孝敬父母。第四,整日迷恋歌舞声色,不孝敬父母。第五,经常与别人打架斗殴,惹祸招灾。使父母受到危险和威胁。上述正面与反面对孝的论述,都在于使家庭稳定、和谐。不论物质的,还是精神的,一个人孝亲的各种内容都体现家庭和谐。做子女的孝敬父母,自然会尊敬兄长、爱护幼弟,做到兄友弟恭。例如晋时的王祥,继母对他不好,仍然孝敬不违。继母生病要吃鲜鱼,时值三九严寒,王祥破冰求鱼,给继母食用。王祥的种种行为,教育了幼弟王览。王览对兄长尊敬、呵护,其故事也传为历史佳话。
3、孝亲可使社会和谐
《孝经》开头便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把孝当作一切道德的根本,说人们的教化从这里开始产生。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能做到孝和悌的话,这种人不会做出犯上的事,更不会在社会上作乱。就是说做到孝悌的人,能促使社会和谐,决不会成为社会上的不安定因素。接着又说,一个君子应努力做到为人最根本的事,为了这种根本,各种良好的道德因素就会生出来。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是仁,而孝正是仁的根本。正确的顺德、合理,就是从敬爱自己的父母开始。这又体现出孝为社会和谐的基础。人们常说一个家庭是整个国家、社会中最小的细胞,许多细胞组成人体,许多家庭组成国家。家中和谐了,社会便和谐了。所以“君子之事亲孝,故忠可移于君,事兄悌,故顺可移于长”。“事亲孝”、“事兄悌”,扩大到社会上,就可以忠、顺。在社会上、国家中,人人做到忠、顺,社会就稳定了、和谐了。《孝经》中说天子“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反之,君子成人之美,处理民间的事情十分慎重,能使社会和谐。如前述孟子所说五种“不孝”表现为懒惰、赌博、酗酒、贪财、信谗言、迷恋声色、打架斗殴,都是一些不安定因素。孝亲的人不会那样,这又从另一方面证明孝能促进社会和谐。
孔子、曾子多次阐明通过孝可使社会和谐、稳定的道理。曾子引孔子的话说古代的“五刑”有三千种,“罪莫大于不孝”。最大是三种罪恶,一是不尊重君主,一是诽谤圣人,一是不孝敬父母,这三件事都是“大乱之道”。在过去,每逢年节、室内正中牌位上写着“天地君亲师”。这五项最受人间尊敬者,君”之下就是“亲”。尊敬他们,说明尊敬权威、尊敬他们,为了祈求社会和谐。孝不但促进社会和谐,曾子也曾在爱护自然方面作过比较。他说,树木应按时伐,禽兽应按时杀。如果滥伐树木,乱杀禽兽,肆意对自然界进以摧残,反了人与自然和谐的原则,应该和不孝一样的罪过。
4、孝亲可使“民德归厚”
《论语》中记曾子说过“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是说在孝敬父母上,对他们临终时,更要好好地孝敬。先人死后,应追忆、追念、祭祀。孟懿子向孔子问什么叫孝,孔子回答“无违”后,接着解释“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父母在时,按照一般人之常情,予以事奉,父母死后,依礼安葬,日后对父母按时祭祀。人们认为祭祀似乎是一种迷信举动,其实不然,祭祀是怀念先人的一种仪式,是怀念先人的事功,追忆先人的道德的举动。怀念先人正是要向先人学习,要继承先人的遗志,形成一种文化代代相传,道德代代相传的风气。时人学习先人的好道德、好作风,不就是“民德归厚”了吗?
孔子说“上敬老则下益孝,上尊齿则下益悌”。可知孝是双向的,这也正与孝可提高人们的道德相应。自古以来,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对其必然孝敬,不孝敬父母的人,其儿孙也对其不孝。因为孝是一种世间伦理道德中最起码的品德,孝敬父母的人,自身做出榜样自然教育、影响了下一代,把这一好的道德品质传下去,将人民的素质有效地提高。
三、孝道的现代意义
中国古代的孝道,是奴隶制度及封建制度一切道德的根本。它体现子女对父母的爱,也明显地表现出宗法等级制的亲疏原则,是中国古代宗法制的基础。但它在中国历史上曾起到过一定的积极作用,时至今日,仍有其时代价值。具体表现为:
1、孝亲体现人类“永恒的范畴”
俄国的列宁1884年在一篇文章中提出一个人的思想中有“阶级(历史的)的范畴”和“永恒的范畴”两方面的内容。例如生儿育女是“永恒的范畴”,但生下儿女后,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内容,什么方式教育儿女,却是属于历史的(阶级的)范畴。这种“永恒的范畴”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直到人类不存在才不存在,它不受历史阶段及阶级的制约。即父母对子女的亲情是永恒的。在子女来说,不但对父母孝的感情与生俱来,而且是父母死后也还存在。
子女对父母的孝,决不是一般的尽义务,儿女不应把父母当成包袱,而应当成财富,这可从几方面来说:其一,人类为了生存与延续,就要生儿育女。父母对子女的生育、抚养,一是付出精神代价,付出无私的爱心,一是付出经济代价,令其饱暖,才能成长、成才。随着岁月的流逝,父母老了,儿女理应对年迈的父母赡养、照顾,此乃事之常理。其二,父母抚育子女,不是只让儿女吃饱穿暖,就算了事,主要以一番爱心对子女的灵魂进行塑造。用各种方式教育、陶冶子女。要求与鼓励,批评与鞭策,都是父母对子女疼爱的方式。同样,子女对父母,也应从思想和态度上尊敬、尊重,此亦人之常情。其三,父母、长辈具备很多知识、技能,们饱经沧桑,积累了许多经验与教训。到了晚年,很愿意把自己的知识财富、经验体会传授给子女及晚辈,子女及晚辈应认真向他们学习。而这正是建立在父母、长辈生活可靠,受到尊重的基础上。其四,父母都是社会中的一员,他们都有一定的生活目的和理想追求。他们为此奋斗一生,也以此教育子女,希望子女继承他们的事业,不一定指具体行业,而是指理想、抱负。尽管他们的政治思想属“历史的范畴”,但在继承志愿这一点上却有共通性。其五,社会在发展、父母希望子女也象自己一样,甚至超过自己,有一番造诣或干出一番事业来,这不仅对社会有利,对父母也增添光彩。“人往高处走”是通常的规律做子女的应在父母前进的基础上更加奋力前进,更上一层楼。而不是坐吃山空,每况愈下。这不仅是父母的要求,也是社会的要求。
上述赡养、尊重、学习、继承、发扬几个方面,都体现出子女应该孝敬父母的道理也是一种“永恒的范畴”。
2、孝亲体现人道主义 孔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是说孝悌是“仁”的根本。“仁”是协调人际关系的一种手段,充分体现我国古代的人道主义。主要有下列表现:其一,仁者“爱人”。在奴隶社会中,广大奴隶是“会说话的工具”,孔子发现人、尊重人、爱护人。孔子说“立爱自亲始,教民睦也。”从孝敬自己的父母开始,然后做到与民和睦,即仁者“爱人”。其二,惠民、利民,孔子主张“养民也惠”、“使民也义”,努力为百姓办好事。曾子在说到“孝有三”之“大孝不匮”时,说到“博施备物”,就是孔子所说广博地对民应做些好事的“博施于民而能济众”。其三,亲民,孔子说“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此指对父母要和颜悦色,由此推广到对民众也亲切、和蔼。其四,《尚书·康诰》中把“元凶大恶”说作因“不孝不友”而成,可知对亲孝,对人友,是与元凶大恶完全相反的,防止元凶大恶,正要施民以惠。其五,孟子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明确地说出“亲亲”与“仁民”,即对人民施以人道,“仁民”与“爱物”,即由爱人到爱生物,爱自然本是一回事。
孔子及儒家由孝发展成的爱人学说,是世界上最早提出的人道主义,而这正建筑在“亲亲”即“孝”的基础之上。
3、孝可促进社会稳定
我国自古忠孝并提,忠孝结合。孔子明确地说过“孝慈,则忠”,《礼记》记“先王所以治天下者五,贵有德,贵贵、贵老、敬长、慈幼。”,除珍贵有德者及珍贵与国王亲近的贵族外,后三者都和孝悌有关。曾子说“居处不庄,不孝也,事君不忠,非孝也,莅官不敬,非孝也,朋友不信,不孝也,战阵不勇,非孝也。”五种非孝的表现中大都与政治有关,与社会有关。也就是说一个人如果做到孝,就应对君忠心,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作战时勇敢等等,这都是服务于政治,服务于社会的措施。孝为伦理道德的根本,只有在家孝敬父母,才能努力忠于事业、为国尽力。宋代岳母,教育儿子岳飞从军抗敌、精忠报国,并将这四个字刺到岳飞背上。岳飞驰骋疆场、报国杀敌,既是孝母亲尽孝,又是遵母命尽忠。中国古时有个谚语“不孝的人,不能与之交朋友”。一个人对父母不能尽孝,在社会上对朋友也不会讲信实。历史上清官多孝子,孝子多清官,正体现忠孝结合。以现代中国的现实来说,朱德对母大孝,以此孝移于革命事业,做出轰轰烈烈的业绩。孔繁森对母大孝,以此孝移于自己的工作,爱护藏胞。当今社会,应首先培养孩子孝敬父母,他才能友爱同学、努力学习。那种养尊处优,不知孝敬父母,从小被捧到天上的孩子,到社会上也不会好好工作,将来对国家贡献也不会大。
因此可以说孝是做人的基础,是从事社会活动的基础,是从事政治活动的基础。这个基础稳固了,就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对社会稳定,发展到起到积极作用。
4、孝可促进经济发展
孝既然是伦理道德的基础,在当今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形势下,也应有其相应的作用。如孝从爱亲推广到仁、爱人,就应很好地贯彻经济伦理思想。即自己从事的经济活动对社会是否有利,同样是高科技,是为广大人民造福呢,还是用高明的手段毒害人民呢,在企业内部对自己的职工是否有爱心,是否关心自己的职工,是否能用各种形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对自己的经商伙伴是否讲信义,共创条件,力争双赢,而不是自己发财,伙伴遭殃。由孝推行到对别人讲信义。义者,宜也,适宜的干,不适宜的不应干,在经济活动中,应贯彻“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精神,重义轻利,义中取利,就能保证质量第一,信誉第一。做一个从正当渠道发财高素质的商人,中国称儒商。由孝亲推衍到善待自然,在从事经济活动中应很好地爱护自然,保护生态环境,不要竭泽而渔。现在世界各国,尤其是东南亚一带,家族企业不少。一个企业中的主要成员或重要成员多属于同一个家族、亲属。除工作关系外,还有血缘关系。这更需要传统的孝悌作为润滑剂,使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滋润,更加密切,孝悌及亲属之爱在家族企业中起到积极作用。
当今世界。十三亿中国人民、五千万华侨、华人。都对中国的孝道很熟悉,正在奉行,并教育自己的子女在奉行。孝这一中国伦理道德的重要内容,在中国历史上及现实中均有一定的积极作用,我们也希望世界各国对此加强了解,使人类文化宝库中的这一文化遗产,在新世纪中更放异彩。
参与文献:
[1]郭相颖.孝道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J].重庆社会科学,2009,(01):118-122.[2]骆承烈.中华孝道促进社会和谐[J].中国成人教育,2010,(15):14-17.[3]李宝库.中华孝道的传承[J].文明,2011,(04):8-9.[4]记者韩忠智.弘扬中华孝道 共建社会和谐[N].中国老年报,2010-03-23(001).[5]李仁君.论孝的起源、形成与发展[D].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6]申志兵.论儒家“以孝治天下”孝道理论的形成[D].吉林师范大学,2008.[7]任景信.弘扬中华孝道 构建和谐社会[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7:2.
第三篇:孝道与人生
孝道与人生
在世界各民族的文化历史中,中华民族的孝文化是最为源远流长的,三皇五帝时舜帝孝感动天,商周泰伯和仲雍为顺父意传位文王割发刺面,春秋战国儒家主张百善孝为先,汉朝两晋以孝治天下,乃至后来千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二十四孝图》等孝道故事都在民间广泛传播,现在,感动中国人物故事中也多有孝子孝女的故事。孝,是中华民族文化中一个深刻的烙印,传承于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
现代社会,人们的思想更加开放,我们批判某些愚孝愚忠,《二十四孝图》里如卧冰求鲤,郭巨埋儿的故事作为封建糟粕思想为人们所摒弃,但仍不可否认其中某些故事在今天读来仍让我们深深为之感动。汉文帝为母亲亲尝汤药,黄香扇枕温衾,他们一个很伟大一个很平凡,一个很富有一个很贫穷,他们做的事情并不困难,只要有手有脚就都可以做,但在现如今的社会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孝顺,并不需要我们去做什么惊天动地的事儿,不需要我们多么有钱,多么了不起,任何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践行孝道,却有太多的人不孝。羔羊跪乳,乌鸦反哺,禽兽尚且知恩,何况人乎?
曾看过央视一个公益广告,讲的是子女忙于工作,把父母扔在家里漠不关心,老父亲跑去看他们也都是一副不耐烦的表情,老人只能在儿子家附近装做卖水果的老汉偷偷看两眼,最后,老人留下一封遗书,抱着老伴的遗照走了。听着广告最后老人的独白,我不禁潸然泪下,有多少次,直到失去了我们才懂得珍惜,每天又有多少个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悲剧发生,最后只能留下悔恨的泪水,却什么都无法挽回。
现在人们的生存压力比较大,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很多人总是忙于工作赚钱,忽略了父母亲人,总以为给够他们钱,让他们衣食无忧就够了,但钱虽然能买来很多东西,可以让我们拥有富足的的物质生活,却给不了我们精神上的安慰,给不了我们亲情的温暖。就像一首老歌《常回家看看》里唱的那样,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平平安安。他们辛苦了大半辈子,从来都不在乎我们能给他们多少钱,让他们过什么样的日子,只是希望我们常回家看看,只是希望我们平平安安而已,哪怕只是帮他们洗洗筷子刷刷碗,只是在旁边听听他们拉家常,跟他们说说话,他们就已经很满足了。
每一年,我国都评选感动中国人物,他们来自于各行各业,来自于社会的各个角落,他们有些人的工作很伟大,有些人的工作很平凡,他们做的事或许不能带给我们什么实质性的好处,但他们的故事却一定值得我们为之肃然起敬,为之感动流泪。四千多个日日夜夜艰难照顾母亲的孟佩杰,“绑着”母亲上班的老师陈斌强······他们的名字很平凡,他们的身份也很普通,或许很多人并没有听说过他们的事迹,但我相信听说过他们事迹的人一定会记住他们的名字,一定会对他们肃然起敬。
他们践行着孝道,他们用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什么是孝,他们的故事,他们的精神让我们感动,让我们落泪,可是,如果我们听过了 他们的故事,为他们感动了,却没有去做些什么,那么我们真应该感到的是羞愧,是无地自容。很多人看过这些故事,感动到泪流满面,一转身,却依然故我,工作的继续工作,学习的依然学习,所不同的或许只是又有了一点谈资,又多了一些作文素材,这样的我们真的应该为自己感到羞耻。我们可能真的无力或者不需要改变什么,我们的父母很健康,他们的生活很安宁,但我们真的应该做点什么,哪怕是给父母大一个电话,跟他们说说话,告诉他们我爱您也都足够了,这才是真正的精神洗礼。孝,不是嘴上说的,是要实际去做的,任你舌灿莲花,口舌如簧,去表现自己多么感动,自己要如何如何去孝顺父母,都不如亲口和他们说一声爸爸妈妈您辛苦了,亲手给他们倒上一杯温水来的更有意义。
现在,中小学生中正在推行国学教育,学习《弟子规》、《论语》等国学经典启蒙读物,《弟子规》中开篇就是“入则孝”,“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 冬则温 夏则凊 晨则省 昏则定 出必告 反必面 居有常 业无变 事虽小 勿擅为 苟擅为 子道亏 物虽小 勿私藏 苟私藏 亲心伤 亲所好 力为具 亲所恶 谨为去 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亲爱我 孝何难 亲憎我 孝方贤 亲有过 谏使更 怡吾色 柔吾声 谏不入 悦复谏 号泣随 挞无怨 亲有疾 药先尝 昼夜侍 不离床 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丧尽礼 祭尽诚 事死者 如事生“自然,我们不需要“丧三年 常悲咽 居处变 酒肉绝 ”这样过度的行孝,面对父母的责备也可以和他们讲道理,面对父母的好恶也要分清楚好坏“为具,为去“而不应该无原则地去行孝,但其中孝敬父母的恭谨认真的态度却非常值得我们去学习和践行,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也是对我们自身性情品德的培养。我们不否认一些老学究们有些食古不化,不知变通,新时代需要有新思想去创新和打破常规,但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品行都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发自深心地去敬重和学习。人的品行和修养包括很多方面,需要从小去培养和教育,但对孝的教育却永远是最基本的一方面,一个人首先要孝顺父母长辈,才能诚实守信,正直善良,拥有高尚的性情和品德,从这一方面来看,我们完全可以说,无孝道,不人生。
孝道,作为我们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文化,值得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去继承,践行并发扬。我们不必知道太多关于孝道的故事,不需要去背诵什么弘扬孝道的国学经典,也不必要去严格的约束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完全严格践行《弟子规》上对孝的要求。我们践行孝道,弘扬孝道,只需要对父母长辈,持着恭谨谦敬的态度,在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之外,尽量去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谈谈心说说话,出门在外不要让他们担心,多往家里打电话,和父母通消息就好。父母对我们的要求并不高,他们不求我们去为他们做什么,只是希望我们平平安安而已。孝顺,也并不是看一个人说了什么,而是需要我们去身体力行,莫要让子欲养而亲不待,给自己留下遗憾。作为离家上学的学生,我们在学校好好学习,不让父母操心,有机会,多回家看看他们就是孝顺了。
最后,我想用那首《常回家看看》的歌词来作为结尾。找点儿空闲,找点儿时间, 领着孩子,常回家看看.带上笑容,带上祝愿, 陪同爱人,常回家看看 妈妈准备了一些唠叨, 爸爸张罗了一桌好菜.生活的烦恼跟妈妈说说, 工作的事情向爸爸谈谈.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帮妈妈刷刷筷子洗洗碗.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常回家看看,回家看看, 哪怕给爸爸捶捶后背揉揉肩, 老人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 一辈子总操心就盼个平平安安
第四篇:清明与孝道
清明与孝道
杨永旭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人们根据节气客观地反映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以来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半指乙,则清明风至。何谓清明,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之说,清明最明显的物候特征是“桐始花,虹始见”,这是把清明作一个气所来说的。
清明在我们的生活中更重要的是作为个节日,一个纪念祖先的传统民族节日。作为节日,清明节始于周代,已有2600多年历史,是我国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国人对自己祖先表达敬意和感谢之意的日子。在中国,祭祖是和孝道联在一起的,若不参加祭祖,就是一个不孝顺的人,一个忘记祖先的人,因此,我们不能无知的把祭祖扫墓斥之为迷信,把孝道斥之为封建糟粕,清明节扫墓就是生者对祖先寄托哀思与缅怀,也是中国孝道文化的内涵与礼数,祭奠先人倡导的是孝道和感恩的美德。孝与感恩是中国传统社会十分重要的道德规范,在中国传统道德规范中,孝道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已经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良传统。
孝,狭义说就是善事父母,广义说就是孔子说的“始于事亲,孝敬父母,忠君爱国,其次事君,终于立年”。感恩,狭义就是感激父母,广义说就是感激自然,感激社会,感激祖国,感激所有帮过自己的人。孝与感恩是以孝敬父母为本的孝道文化的基本元素。孝是感恩的前提与基础,是人内在的品质,属于魂,感恩是孝的体现,是人外在的品行,属于形。孝与感恩是思想、是态度、是文化、是行为、是素养、是文明,不孝,便不知感恩,不知感恩便是不孝,孝是人性,孝是根本,孝是美德。
孔子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中国的传统社会把孝道看作是人伦道德的根本,用它来教化百姓。孝是“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经历时代演进,中国的孝道文化逐渐在中国人心中扎下了根,成了人们判断道德是非的主要价值尺度。在古代章回小说中常有这样描述,那些占山为王的绿林好汉,拦路抢劫,杀人掠货,而被劫之人,为求饶得一命,总要说“大王,放小的一命吧,小的家中上有七旬老母”这时山大王就面临道德选择,杀了他让别人老人无人奉养,自己就会成为不孝之人,传出去江湖耻笑,盗示有道嘛,此时被劫之人往往逃得一命。历代以来,孝也是对官员的最基本要求,西汉,董仲舒倡导“以孝治天下”得到不同朝代,不同统治者的不同响应,汉武帝开始,朝廷开设“举孝科”选拔任用“善事父母”的孝子到朝廷做官,唐代有“孝悌力田科”,清代有“孝廉方正科”。即使到了今天,有的地方规定“不孝敬父母者不能录用为公务员”,北京大学新任校长周其凤宣布:对不孝者不予录取。从古至今,都把孝道与做官做学问挂起钩来,肯定是深得民心的“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自古忠臣出孝子”。一个不孝顺的人,必是一个不忠不义不信之人。“小孝治家,大孝治国”。
教育是让人从善的,中国教字就是一个“孝”字加一个“文”字,教育首要的是让人懂得孝道,“百善孝为先”。孝道最核心的内容是敬养父母。这是人的天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小羊跪着吃奶,小乌鸦喂养老乌鸦,以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一个连父母都不敬的人,连动物都不如,谈什么道德文章,做人原则,那都是伪君子。对同学们而言,怎样孝敬父母是个很现实的问题。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制乎”。孩子强调敬,如何做到敬,首先,不能让父母担心。“忧愁莫教爹娘耽”,“好勇斗狠,以危父母,此不孝也”,个别同学沾染黑社会习气,讲哥们义气,好勇斗狠,打架斗殴,给父母带来恶名,这是大不孝。还有,我们要学会让父母宽心,“自古子孝父宽心”在家不仅应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减轻父母家务负担,而且应从思想上,尊重父母亲意见和教导。经常把生活、学习、思想情况告诉父母,外出或到家,向父母打招呼。我们很大一部分同学的父母多年来背井离乡,外出务工,父子、母女之间一年难得见上两面,我们应学会和坚持定期以书信形式告诉父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并了解父母在异乡的艰辛,不要给父母提出他们能力范围的物质要求(赵继良教授在讲课中也提到这事,书信的情感表达方式绝不是电话及短信所能取代的,为什么诚信危机,感情淡漠,就是电话、手机惹的祸,电子传播,瞬间消失,空口无凭,你奈我何),孝敬父母更重要的是要理解父母的期望,报答父母。今天,我们还靠父母哺养,还不能在物质上回报父母,因此,我们应该理解父母,父母最大的心愿是什么?是自己子女的成长成才,因此作为子女要好好做人,好好学习来回报父母。
孝道的另一个内涵是推恩及人,这是对他人而言的,孝道分养亲、敬亲、尊亲三个层次外,还强调“推恩”。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与人相处中,应推已及人,推恩及人,使孝道得以升华。既尊敬热爱自己的父母长辈,也尊及他人的父母长辈。有些同学只认识尊敬给自己上课的教师,对不上自己课的老师是视而不见的,更别说对从事后勤服务的教职工,以及在食堂、传达室工作的校工,态度粗暴,傲慢无礼,别忘了,在别的岗位,在遥远的他乡,你的父母也在从事着同样的工作。“慢人亲者,不敬其亲也”。不尊敬别人的父母的人,肯定也不会敬重自己的父母。
孝道的第三个内涵是缅怀先祖。这是对亡者而言。要了解自己家庭的发展史,始终不忘思念先祖,继承遗志,将他们的功德修养发扬光大。清明节扫墓就是生者对先祖寄托哀思与缅怀,是慎终追远,敦亲睦族及行孝的具体表现,通过这种仪式寄托哀思,与先人相感。因为木山有灵而无主,先人有主而无灵,与先人相感可以更好的得到山川的灵气。
我国政府已于2008年把清明节与端午、中秋节等传统民族节日确定为法定节日,这在以政治为中心,过惯了政治节日的现实社会来之不易。今天,我们的社会正遭受着严重的道德危机,整个社会道德伦丧,物欲横流,世风日下,不知感恩,做事不惧善恶因果报应,就是在最基本的道德上——孝道出了问题。
曾几何时,中国的孝道文化日渐式微,不孝的恶行丑闻不时见诸极端。
政府把清明节确定为法定节日就是为了继承弘扬传统,倡导孝道文化。新时代需要新的孝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展现出的是一种大孝大敬大爱,是中国孝道的最高境界最大理想,孝道得道,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方有可能。
第五篇:中国孝道的发展
中国孝道的发展
你们感觉自己是一个孝顺的孩子吗?
大家知道我们现在有个口号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的确,在小学的思想品德书上有好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谦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等等等等。作为一个文明大国,没有一点传统美德的话还真是说不过去哈,那么今天就来聊一聊这众多美德中的一个,孝道。
在我中华文明史中,有一个家喻户晓并影响后世几千年的民间传说,它就是“孝感动天”。
这个故事,讲了我中华民族上古时代的一位帝王:舜。他能够成为帝王的一件至关重要的业绩,就是:孝行。
据史料记载:舜二十岁时,他的孝行,已传闻各地。三十岁时,尧访求天下有才德可任用的人才,四方群臣,都推荐舜。于是尧帝先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都嫁舜为妻,以便观察他内在的品德,还替舜筑了粮仓,分给他很多牛羊。
再来说夏朝
《孝经 五刑》记载夏朝“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不孝老人判重罪,直至处以死刑。周朝,虽无具体的处罚制度,但有一套比较严格具有礼仪含义的具体要求。如,对50岁以上的老人要给他们吃细粮;60岁以上的饭菜中要配肉。
而到了西周,孝的含义就更具体化了
“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在西周,孝的含义有:
一、尊祖敬宗。施孝(尽孝)的方式主要是祭祀,在宗庙通过奉献供品祭祀祖先,尽孝的对象是死去的人,这带有一定的宗教形式。
二、传宗接代。在周人看来,祖先是我辈的生命之所生,因此,崇拜祖先就是把祖先的生命延续下去,生生不息。《易经》:“先祖者,类之本也,无先祖,恶出?”孝的这种初始含义在儒家早期经典里也有描述.,《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把传宗接代摆在首位。总之,西周时期的孝是一种宗教伦理。
当时间轮盘转到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知识分子在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也就是百家争鸣。诸子百家都能够自由地著书立说和四处奔走宣传自己的思想和主张,并不受到地主阶级统治思想的排挤和束缚。而这个时期
对孝的概论与说法是最多的最系统的,也是对后世影响很大的。
孔子认为:“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也就是说,孝乃第一忠,是“仁”的根本所在。那么,什么是孝呢?《论语·为政》记载: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不违礼)。”那么,什么是无违呢?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活着时按礼侍奉;死之后按礼安葬、按礼纪念)”。由此可见,孔子对孝有两个标准,即对老人生前的无违和死后的无违。所谓生前的无违,就是 “生,事之以礼”。怎样才是“生,事之以礼”呢?1.《论语·为政》记载: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翻译过来就是关心父母的健康)。” 《论语·为政》记载:子游 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是说现在的孝顺,只是能赡养老人。即使是犬马,都会得到饲养。不敬重,有何区别)?”
《论语·为政》记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也就是说和颜悦色很难。有事情,子女都去做;有酒肉,老人随便吃,这样就是孝了吗?)”也就是说。孔子的“生,事之以礼”绝不仅仅是应付差事和对老人物质生活的关心和满足,更是要发自内心、关心和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儒家对孝有了很系统的总结与论述,其他的,像墨子对孝的理解就是“孝,利亲也” 意思是:(所谓的)孝就是为父母谋利。注意这里的利字,解释应同“损人利己”,强调亲子之间的相应的权利义务,认为父子相爱则慈孝,父子相慈孝,则天下大利。而老子说:“六亲不和,有孝慈。”,他认为家庭出现了纠纷,才能显示出孝与慈。暂且不去评论他们谁可为谁不可为,不可否认,这些思想对后世,对在座的我们都有一定的影响。
特别是儒家的思想,在秦朝虽焚书坑儒,但儒家对孝的认识早已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了,仍旧把侍奉老人作为孝的标准。更不应说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汉朝了,“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的思想让不只是读书人领悟,更慢慢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接受。
唐朝继承西汉以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把儒家的孝道伦理普片运用于政府的施政实践。唐朝统治者将孝进一步的政治化,一是力图理清孝与忠的关系,达到移孝于忠;二是将孝伦理变为更具体,详细的法律条文。唐太宗以谏为忠,他说:“主欲知过,必藉忠臣”需要提到的是在唐汉时期统治者都是十分看重孝道的,不同的是汉朝统治者更突出的是孝道中的忠,希望天下人都忠于刘氏汉朝。到晋魏南北朝统治者是以不忠的形式篡夺政权因此不便于大张旗鼓地宣传忠,但他们视忠和孝为一体,自然宣扬孝也是想臣子对自己尽忠。也就是说尽管“善事父母”是孝的基本要求,完全彻底的孝子却还要报效国家,尽忠君主。如此,他们就不可避免地面对忠与孝的关系问题了。也可以这么讲从西汉到唐,统治者一直是想实现孝与忠在理论上的统一,从而为为实践中解决忠孝不能两全这一难题提供理论支持。
我个人认为宋朝是忠孝逐渐分开的一个过渡,一个对后世忠孝观有巨大影响的一个朝代。为什么这么说呢?在这之前的几个朝代都认为忠孝是和谐的,“孝”甚至是“忠”的基础。而到了宋朝,情况有所改变,“孝”成为士人们所必须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准则,所有的权臣首先必须尽一个为人之子的孝道,然后才能恩荫入士。一个不尽孝的臣子是无法在仕途上长足发展的,这种上层阶级的行孝方式即反映了这种“崇孝”的社会风尚。司马光所倡导的孝义精神更能代表宋代的整个社会风尚。《宋史·忠义列传》收录了许多“忠义之士”的事迹,他们在面临强敌准备拼死一搏时,避免因私念负国,便亲手或让他人杀死自己的至亲或令其自尽,这类事情在唐代也属稀见。这些都标志着忠与孝在理论上分开了。
最能体现一个朝代思想的东西必然是这个朝代的思想产物—--书,《二十四孝》你可能没听说过,但里面的故事你一定耳熟能详。比如说董永卖身葬父(虽然这个故事没讲他后来跟七仙女相爱,但他确实是遇到七仙女的),郭巨埋儿奉母,王祥卧冰求鲤等,是元代郭居敬所编撰的,从故事中不难看出这个朝代所理解的孝已完全回到对上辈的关心与照顾以及内心的尊敬与爱戴的层面上来了。
明代的孝文化也是蛮有特色的。第一点体现在明代女子的《孝经》教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女性《孝经》教育”形成了自己的规模和系统,这些首先是促成了自家孝道观念的确立,她们大多孝敬公婆(这个其实现代社会也蛮需要的,婆媳关系是蛮难处理的)、友于姊妹兄弟,使家道和和美美;其次是提高 了自家的文化修养,造就了性行淑娟的良妻贤母、淑媛闺秀的品行,为夫妻和谐、家庭和睦、伦理调顺提供了最基本的保障。第二点体现在将孝道神学化,孝顺之人“生集百福,死到仙班,万事如意,子孙荣昌,世系绵延” 反之,不孝则必受天遣。“不孝之子,天地不容,雷霆怒殁,摩煞祸侵”可能我们现在说的你这个不孝之
子,一定会遭天谴的这种思想就是从明朝开始的吧!
明朝孝道文化在整个中华历史上的地位十分重要,而朱元璋作为一代帝王在行孝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虔诚的确不愧他自称的“孝子皇帝”称号。
最为遗憾的是孝道文化在清朝出现了断层,没有延续前人思想而且更出现了“孝道就是奴性文化”的观点。总结一下,资料上是这么说的 宋元明清这几个时代的孝文化极端化,愚昧化,对父母无条件顺从成为孝道的基本要求,“父母有不慈儿 子不可不孝”(意思是说你爸妈可以对你不好,但你绝对不能对你爸妈不好)成为世人的普遍信念,孝道进一步沦为强化君主独裁、父权专制的工具,在实践上走向极端愚昧化。但我个人认为这几个时代的孝道才是对现代人影响最大的。
到了近代,我们的口号便变成了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了。从我上面对历史中孝道的发展可以看出孝的确历史渊源深厚。本人太过愚钝,不能也不好对现代孝道进行评论,所以我就引用相关文献中的一段话来谈一下,这句话是这么说的,我跟大家读一下“近代:孝道的变革与社会适应,随着中国现代化的步伐加快,西方文化的渐渐侵入,民主、自由的思想开始深入人心,人民的自觉性和主体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文化先驱站在时代的高度,从自然人性的角度来揭露封建孝文化的专制性、绝对性,并且使孝文化融入时代内,到了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受到严厉批判的传统孝文化开始洗去陈封多年的封建专制性,转而向新型孝文化发展。孝道文化的核心是敬老养老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优良传统,它强调幼敬长、下尊上,要求晚辈尊敬老人,子女孝敬父母,爱护、照顾、赡养老人,使老人们颐养天年,享受天伦之乐,这种精神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摘自孝道网。说的蛮好的,我也是醉了。
至此,中国孝道的发展就就讲完了。
诶,还有几个我看过故事跟大家分享一下。第一个是11年在电视上看到了孟佩杰,她不放心瘫痪在床的养母,她决定“带着母亲上大学”,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悉心照料着养母。她感动了我,也感动了中国,因为她有一颗孝心就感动了中国,感动中国为这位孝子留下了一个位置,你们知道为什么吗?第二个故事是昨天在报纸上看到的,说韩大娘将三个儿子告上法庭,韩大娘有三个儿子但她却无人赡养,生活没有着落,我把这个故事讲给室友听,他们却说这又不新鲜,现在好多这样的事情好不好?好吧,你们也应该知道好多这样的故事。第三个是小时候我妈告诉我的,我们村的一个小学女语文老师每次她过生日都是大清早的割几斤肉送到娘家来看望她的母亲,问她为什么,她说自己的生日其实也是娘的受难日,生个你不容易啊!但我看到我的同学都觉得生日那天自己蛮大,别人都应该来给自己送生日礼物写祝福语什么的,怕是很少人想到过生日打个电话回家吧!我想现代社会的孝道应该从这几个故事去理解吧,你们觉得呢?
新能源产业班2014级
刘一铮
联系电话:***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