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苏区大讲坛

时间:2019-05-15 04:50:2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央苏区大讲坛》,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央苏区大讲坛》。

第一篇:中央苏区大讲坛

赣南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为中国革命做出过巨大牺牲。81年前,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1年风雨洗礼,苏区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

赣南是中央苏区的所在地,也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成为苏区精神的继承者和弘扬者,不仅是历史赋予赣南的重大责任,更是时代赋予赣南的神圣使命。无私奉献,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容。当年,赣南苏区为革命奉献巨大,赣州市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0.82万人,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

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异常艰难困苦的时期。四面白色恐怖,内部一穷二白;反“围剿”的战火持续不断,反经济封锁的斗争你死我活。在这样的环境条件下,如果离开了人民群众,中央苏区的革命事业就会寸步难行。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赣南苏区人民群众爆发出从未有过的革命热情,为了消灭敌人,为了巩固和发展红色政权,苏区群众倾其所有,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和牺牲,留下了很多生动的故事。

苏区人民心甘情愿支持革命

1936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后,毛泽东想起了在中央苏区的艰苦斗争,他满怀深情地说:苏区人民太好了,我们欠苏区人民太多了(《共和国之魂》第149页)。

苏区时期,赣南参加红军的有33万人,直接参加支前作战的约60万人,参加长征的有5万余人,占中央红军参加长征总人数的65%。长征路上平均每公里就有3名赣南籍烈士倒下。赣南为革命牺牲的有名有姓的烈士10.82万人,占江西全省革命烈士总数的43.8%,占全国革命烈士总数的7.5%。另外,红军长征后,在短短两个多月的时间,被国民党杀害的赣南苏区干部群众达5万余人,烧毁房屋6万余间。瑞金在苏区时期24万人中,有11.3万人参加革命,5万余人为革命捐躯。当年瑞金全县购买公债77.3万元,支援谷子25万担,捐献战争费用22万元。从这些数字来讲,都说明了我们赣南老区为革命作出的重大贡献和牺牲。

作为中央苏区主体和核心区域的赣南苏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在中共党史、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贡献。第一,这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个全国性红色政权的预演地;第二,这里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形成地,毛泽东在这一阶段写下的一系列著作,都为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第三,这里是人民军队的锤炼地;第四,这里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老一辈革命家在这里培育了苏区精神;第五,这里是一大批开国元勋的历练地,十大元帅中有九大元帅,十大将中有八位大将,还有众多将军,省部级领导,都在这块红土地上进行了历练。(记者卢舰整理)

编者按

赣州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在广阔的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穿越血与火的历史烟云,历经80年风雨洗礼,苏区精神早已深深地镌刻在赣州广大干部群众心中。今天,让我们跨过历史的长河,一起走进那段永远也不能忘怀的历史及必须代代相传的革命精神中去。

永远的光荣——中央苏区历史简介

中共苏区中央局旧址(瑞金叶坪)。

中央苏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也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维埃区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

“中央苏区历史,从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赣南、闽西农民武装暴动开始,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赣粤边、闽西等地红军三年游击战争结束,前后历时10年,大致经过奠基开创、初步形成、正式建立、鼎盛发展、最终丧失、三年游击战争等6个阶段。”日前,市委党史办主任张孝忠接受了记者的采访。

瑞金沙洲坝“红井”。

奠基开创阶段

中央苏区是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为基础创建的。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赣南、闽西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旧址(瑞金叶坪)。

初步形成阶段

1930年1月,江西红军四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六军。2月7日,中共赣西特委、赣南特委和红四军、红五军、红六军军委共同组成以毛泽东为书记的前委,统一领导土地革命和武装斗争,赣西、赣南和湘赣边三特委合并为中共赣西南特委,刘士奇为书记。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曾山任主席,闽西苏维埃政府成立,邓子恢任主席。4月,闽西地区红军五个独立团合编为红军第十二军。6月,活动在赣西南、闽西地区的红军第四、第六(不久改称第三军)和第十二军合编为红军第一军团。8月,毛泽东和朱德领导的红一军团与彭德怀率领的红三军团在湖南浏阳永和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朱德任总司令,毛泽东任总政治委员。10月,毛泽东领导红一方面军挥师江西,攻克吉安重镇,建立了以曾山为主席的江西省苏维埃政府。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渡口旧址(于都县城东门渡口)。

正式建立阶段

1931年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成立,周恩来任书记。在周恩来未到任前,项英、毛泽东先后代理书记。9月,中央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后,使赣南、闽西苏区连成一片,苏区扩展到30多个县境,建立了24个县苏维埃政府。11月,中华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江西瑞金召开,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任主席,项英、张国焘任副主席;同时,组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设在瑞金。至此,中央苏区正式形成,并统辖和领导全国苏维埃区域的斗争。

鼎盛发展阶段

1931年12月14日,赵博生、董振堂率领国民党军第二十六路军在江西宁都起义,加入中国工农红军,编为红一方面军第五军团。随后,红一方面军发展到拥有一、三、五、七、八、九军团,约12.7万余人。1933年1月,以博古为首的中共临时中央政治局由上海迁入中央苏区。同年二三月间,中央苏区取得第四次反“围剿”的胜利,不仅巩固了中央苏区,而且打通了中央苏区与闽浙赣苏区的联系。

到1933年秋,中央苏区辖有江西、福建、闽赣、粤赣4个省级苏维埃政权,拥有60个行政县,总面积约8.4万平方公里,总人口达453万,党员总数约13万人,红军和苏区发展到了鼎盛时期。中央苏区由此成为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中央苏区进行了治国安邦的伟大预演,卓有成效地组织群众进行革命战争,深入土地革命,开展经济建设,发展文化教育,保障民主权利,改造社会环境,改良群众生活,苏区各项事业长足发展。

红军烈士纪念塔(瑞金叶坪)。

游击战争阶段

从1931年11月开始,由于受到王明“左”倾教条主义错误领导的严重干扰和影响,排斥了毛泽东对苏区党和红军的正确领导,给中央苏区的革命和建设带来严重危害,最终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934年10月中旬,中央党政军领导机关和红军主力8.6万余人,被迫撤离中央苏区,实行战略转移,进行突围长征。

中共中央机关和红军主力长征后,在中央苏区组建了中共中央分局、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办事处和中央军区,项英、陈毅等坚持和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各红军游击队负责人根据党中央的指示,与国民党地方当局进行合作抗日谈判,达成停止内战、合作抗日的协定。随后,各红军游击队奉命下山整训,改编为新四军,开赴大江南北的敌后抗日战场。

“中央苏区十年奋战的历史,时间长,跨度大,风云激荡,岁月峥嵘,在中共党史和中国革命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在这段波澜壮阔的岁月中,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伟大的苏区精神,成为中国革命史上一座不朽的丰碑。”张孝忠表示。(记者刘芳整

第二篇:中央苏区历史文化

于都—长征出发地

摘要: 1934年四五月间,中央苏区的北大门广昌、闽赣省的首府建宁相继失守。10月初,国民党军推进到中央苏区腹地,第五次反“围剿”宣告失败。10月上中旬,中共中央机关和中央红军8万多人,先后从福建长汀的钟屋村,宁化西南的大王、凤凰山、隘门、曹坊一带(红九军团从长汀,红三军团第四师、少共国际师1个团、中央直属炮营和红九军团后方机关等从宁化)以及江西的瑞金、于都等地出发,踏上向西突围的征途,开始战略性的大转移。

关键词:中央苏区 于都 苏区振兴发展 红色记忆

正文: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赣南和闽西建立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13块革命根据地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一块。随着近几年党史界的学者、专家对中央苏区范围的深入研究,中央苏区范围有所扩大。截止2009年5月20日,中央党史研究室已确认全国共有34个中央苏区县:福建省达20个,江西省达13个,广东省1个。

福建省20个中央苏区县是:建宁、泰宁、宁化、清流、明溪、龙岩、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漳平、平和、将乐、沙县、邵武、诏安、武夷山、光泽县、建阳。江西省13个中央苏区县是:瑞金、兴国、宁都、于都、石城、会昌、寻乌、信丰、安远、广昌、黎川、上犹、崇义。广东省1个中央苏区县是:大埔。

目前,江西赣州市正在全面推进赣南苏区振兴规划,为了让世人更加了解于都在苏区时期的巨大贡献,以下是于都县党史办撰写的有关材料,以供读者阅读了解。

一:于都对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

1、在于都诞生了赣南第一支正规的工农武装和第一块红色根据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奠定了基础

1926年11月于都建立了第一个中共党组织——中共于都支部干事会。这一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于都人民的革命斗争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在党的领导下,于都人民的革命运动在全县城乡迅速蓬勃兴起。1928年2、3月间,于都里仁、步前、桥头等地的农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相继举行了震惊赣南的武装暴动(史称“三乡暴动”),率先拉开了武装反抗封建压迫、剥削的序幕,成为全国各地工农武装暴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虽然都失败了,但却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和土豪劣绅的反动气焰。暴动失败后,以暴动骨干为基础组建的桥头游击队,在斗争中发展成了赣南地方第一支正规革命武装——工农革命军第15纵队。并形成了以桥头为中心,跨兴、于、宁三县边界的红色区域,1928年8月中共于北特区委员会和于北特区革命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以桥头为中心的于北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于都成为了“赣南当时最红的地方”和“群众斗争的代表”[陈毅《关于赣南闽西、粤东红的报告》(1929年9月1日)](见附件资料十一),成为了兴、于、宁、会、瑞诸县边界革命斗争的大本营。桥头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

2、于都是中央苏区的全红县和巩固的后方基地,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队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29年春,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彭德怀率领红五军游击赣南进入于都境内,帮助建立了赣南第一个县级红色政权——于都县工农革命委员会。从而推动了全县打土豪、分田地的运动轰轰烈烈、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1932年1月当于都北部地区的最后一个反动据点——上宝土围被攻克后,于都便成为了中央苏区的全红县(《红色中华》第八期(1932年2月3日))。从此中央苏区也进入了鼎盛的新时期。于都境内的各项事业方兴未艾,蓬勃发展。全县工农群众在党和苏维埃政府的领导下,以更加饱满的革命热情,积极投身于建设和巩固中央革命根据地的运动中。在购买战争公债、支前、扩红、参军参战和全力支援红军反“围剿”的斗争中,于都人民积极响应,无私奉献。据统计全县购买战争公债、经济建设公债77.9万元,占全苏区480万的16.2%。(见附件资料十二)仅1933年,于都人民除了完成应缴的土地税外,还捐献了60余万担粮食,钱4万余元,物资不计其数。在于都成立的我党第一个大型国有企业“中华钨砂公司”,至1934年4月共生产钨砂4193吨,折合银元430万元,是当时苏区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全县共有67709人参加红军,占当时全县人口的五分之一。支前参战的人数超过十万人次,参加长征的有一万多人,全县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牺牲的仅有名有姓的烈士达16338人。于都人民为中央红军的壮大发展做出了巨大牺牲,为中央苏区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3、于都是中央红军长征的集结出发地,于都人民为支援红军战略转移作出了重要贡献 由于“左”倾机会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利,被迫实行战略转移。1934年10月上旬,中央红军主力一、三、五、八、九军团和中央机关、中革军委总部分别从瑞金和不同战场撤离,秘密集结于都,进行休整、补充,准备战略转移。于都县各级党政组织和广大人民为保证中央红军安全集结顺利出发长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和牺牲。(1)积极响应中央猛烈“扩大百万铁的红军”的号召,全县青壮年积极报名,踊跃参加红军,在长征出发前的两次突击扩红中,一万余名于都儿女参加红军,先后组成了八个补充团,补充到红军队伍中。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提供了人员保障。

(2)积极筹集粮款物资。为保证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期间和长征初期的物资供给,于都人民省吃俭用,倾其所有。为中央红军长征出发提供了物资保障。

(3)于都地方武装根据中革命军委的统一部署,配合红军牵制和阻击敌人,封锁消息,为中央红军安全集结,顺利出发长征提供了安全保障。

(4)热情慰问集结在于都的红军指战员。中央红军主力在于都集结休整期间,于都人民不仅把最好最干净的房子腾出来给红军做营房,而且还组织慰问队带着粮食、鸡蛋、猪肉、蔬菜、草鞋等物品慰问红军,组织妇女组成洗衣队帮助红军洗衣服。

(5)帮助红军征集器材、架设浮桥。为帮助红军架设浮桥,沿河两岸的于都人民把家中所有可用材料都贡献出来了,有的群众还拆下了门板和床板。有位年逾古稀的曾大爷,在将家中全部材料献完之后,又亲自把自己的一副寿材搬到了架桥工地,朱德、周恩来得知此事后,曾感慨地说:“于都人民真好,苏区人民真亲”17。真正做到了红军需要什么,于都人民就无私奉献什么。

(6)组织运输队随军出征。由于这次战略转移采取的是“搬家”方式,需要大量的民工随军出征。于都人民积极响应中央征调民工的号召,几乎全部承担了这一重任,他们中除少数人在到达陕北后被编入红军队伍。许多人在征途中壮烈牺牲,至今连名字都无法知道。(7)安置、保护留在苏区的红军伤病员和红军家属。红军主力出发长征后,仅在于都县内就安置了一万多名红军伤病员,于都人民不仅上山采药为伤病员治病,而且还精心护理,宁愿自己吃糠咽菜,也要把细粮留给伤病员,给了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于都人民还收留了一批红军将士的后代,解决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为保护这些伤病员和红军后代。许多群众还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用鲜血谱写了一曲拥军优属的悲壮之歌。

4、于都是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中央苏区的最后一块土地,是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起源地

中央红军主力战略转移后,于都人民在留守中央苏区的中共中央分局和中央政府办事处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保卫中央苏区的最后斗争,于都成为了中央苏区的最后一块土地。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步步紧迫和血腥镇压,坚强的于都人民威武不屈、百折不挠。于都人民为配合红军转移、掩护留守机关及红军伤病员,遭到国民党的血腥报复,青壮年基本被杀光,据统计,仅长征后的五个月内,全县被国民党惨杀的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和人民群众达3000余人,烧毁房屋5000余间,抢走耕牛5000余头。沙心乡被杀绝的就有37家。经济社会遭受重挫,元气大伤。数十年间,于都处于物尽人乏局面。1935年末,于都县总人口为25.4万人,到1936年10月,人口剧降为17.5万人,到1948年末也仅为22万人,尚未恢复到1935年末水平。然而,英勇的于都人民并没有被凶残的敌人所吓倒,他们在极其艰难险恶的环境中,继续坚持游击斗争,有效地牵制和打击了敌人。留守苏区的红军和地方武装,除一小部分突围外,大部分壮烈牺牲,他们用鲜血和生命谱写了一曲曲壮丽的历史诗篇。从于都突围到赣粤边的项英、陈毅等红军将士,依托油山坚持斗争,拉开了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序幕。

二: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战略地位

——全国革命老区扶贫攻坚示范区。集中力量打好新阶段扶贫攻坚战,编制实施罗霄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为全国革命老区扶贫开发、群众脱贫致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积累经验,提供示范。

——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稀土、钨稀有金属产业基地。依托本地资源和现有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材料和具有特色的先进制造业。建设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和全国重要的特色农产品、有机食品生产与加工基地。

——重要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依托赣州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区位优势,加快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和快速通道建设,建成连接东南沿海与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商贸中心。

——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推进南岭、武夷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加强江河源头保护和江河综合整治,加快森林植被保护与恢复,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切实保障我国南方地区生态安全。

——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和利用,推动红色文化发展创新,提升苏区精神和红色文化影响力,建设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打造全国著名的红色旅游目的地。

发展目标:到2015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在解决突出的民生问题和制约发展的薄弱环节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尽快完成赣州市农村安全饮水、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农村中小学薄弱学校改造等任务;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特色优势产业集群进一步壮大,城镇化率大幅提升,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显著成效;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城乡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中西部地区平均水平。

到2020年,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整体实现跨越式发展。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能源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工业化、城镇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接近或达到全国平均水平,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参考文献︰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 国发〔2012〕21号

《于都对中央苏区的历史贡献》 于都县党史办

《红色中华》

1934年9月11日

2012-04-12

第三篇:振兴中央苏区

振兴中央苏区、造福苏区人民(专题)

一、【背景材料】

赣南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在风雷激荡的烽火岁月,赣南苏区人民为革命抛家弃业、舍生忘死,其贡献和牺牲可歌可泣、光耀史册。中央苏区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二、【命题角度】

根据江西“服务发展、融入生活、突出特色”等命题原则和历年来江西中考试题鲜明的地域特色,苏区振兴发展是今年中考关注的热点时事之一。该热点时事可从以下角度切入: 1.挖掘、提炼苏区精神的内涵; 2.弘扬、传承、践行苏区精神;

3.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哪些观点或原理?)

4、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级政府推出的振兴措施(如打造红色文化产业、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创建幸福赣州等);

7、苏区人民在振兴的大潮中能做 些什么?8

三、【链接考点】

1.公平正义 2.承担责任 3.高举旗帜

4.基本路线与基本制度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科教兴国

规划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喜讯传来,赣南苏区人民精神振奋,对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充满期盼,纷纷表示,“我们赣南苏区人民更有盼头了!”

(1)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能给苏区人民带来哪些盼头?

答:①国家出台优惠措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②创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③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幸福、身心更健康;④能为苏区人民提供广阔的大显身手创业、敬业的舞台。

(2)苏区发展振兴,创建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苏区,应该秉持怎样的发展理念?

答: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坚持依法治“区”的方略,弘扬社会主义民主;③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⑤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3)为振兴苏区提建议

答:①坚持党的领导,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老区人民的生活水平;②坚持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经济建设真正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③大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④坚持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走共同富裕之路,使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体现社会主;⑤加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和苏区精神,为振兴苏区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13“原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表示:苏区振兴的总体思路是,结合实施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制定扶持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政策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你从苏区振兴的总体思路中领悟到了什么?

答:①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③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谈谈推进赣南中央苏区振兴和扶贫开发的意义。

答:①有利于提高赣南中央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②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目标;③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④有利于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实现全面小康。

(3)原省委书记苏荣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指出: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在广阔的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中央苏区,铸就了苏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为什么还要强调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答:①苏区精神是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源;②苏区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③苏区精神能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4)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和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重任,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在这个苏区振兴的大潮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答: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立志成才,报效家乡。②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培养自己的创新与实践能力。③关注家乡的建设,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第四篇:振兴中央苏区

振兴中央苏区、造福苏区人民(专题)上传: 周华选 更新时间:2012-5-17 8:44:41 周华选编辑 【背景材料】

以赣南为核心区域的中央苏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如今振兴中央苏区、造福苏区人民的春潮正在赣南大地涌动。

缅怀燃烧岁月(探寻精神源泉)

★ 赣南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源地。在风雷激荡的烽火岁月,赣南苏区人民为革命抛家弃业、舍生忘死,其贡献和牺牲可歌可泣、光耀史册。中央苏区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谋划发展蓝图

“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列入江西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在2012年2月1日举行的江西两会上,江西省委书记苏荣介绍说,《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纲要》、《关于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的若干意见》两项报告已获中央领导的批示意见。省直有关部门要加快推进规划编制工作,做好与国家有关部委的对口衔接,力争中央苏区发展振兴规划成为江西省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后的又一全国区域性发展战略,加快苏区乃至全省发展步伐。

谱写奋进足音

★赣州市不断寻求生态与发展的两全之策,为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了许多发展机遇和经济利益,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先行区。

★赣州市对钨、稀土等有色金属及材料产业进行大规模升级改造,加强了对矿产资源的有序开采管理,推广了绿色开采技术。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等产业的扶持力度。

★打造赣州红色文化这个品牌,实现红色文化与经济快速发展的互动,让红色文化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2010年12月开始,赣州市委从市、县、乡三级选派干部23690名,广泛深入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

沐浴幸福阳光

2011年,在赣州媒体和各种政务会议上,“民生”是出现最为频繁的字眼之一。2011年,赣州整合200亿元资金,集中力量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100件实事。这些民生实事不仅奠定了赣州发展的基石,也为赣南人民送来了幸福的信号。

【命题角度】

根据2012年江西“服务发展、融入生活、突出特色”等命题原则和历年来江西中考试题鲜明的地域特色,苏区振兴发展是今年中考关注的热点时事之一。该热点时事可从以下角度切入:1.挖掘、提炼苏区精神的内涵;2.弘扬、传承、践行苏区精神;3.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具有哪些重要的意义?(体现了思想品德课哪些观点或原理?)

4、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各级政府推出的振兴措施(如打造红色文化产业、走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创建幸福赣州等);

5、为苏区振兴出谋划策;

6、根据苏区实际,在振兴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

8、苏区人民在振兴的大潮中能做些什么?

8、青少年为苏区振兴贡献聪明才智„„

【链接考点】1.公平正义 2.承担责任 3.高举旗帜 4.基本路线与基本制度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6.科教兴国 7.可持续发展 8.先进文化与民族精神

【追踪训练】

一、选择题(第1-4小题为单线选择题,5-11题为多项选择题)1.从1987年起,国土资源部(原地矿部)踏上赣州这片红土地,践行着“赣南老区不脱贫,扶贫绝不脱钩”的承诺。25年来,先后在赣州地区实施了近千个扶贫项目,直接帮助20.7万贫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国土资源部的扶贫行动表明(a)a共产党始终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帮助苏区发展是国土资源部的中心工作

c外来帮助是贫困群众走上了富裕之路的最重要因素 d赣南老区已经摆脱了贫困,走上了富裕之路

2.赣州市不断寻求生态与发展的两全之策,为保护生态环境,放弃了许多发展机遇和经济利益,努力把赣州建设成为全省绿色发展先行区。这表明(c)

a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相互对立,水火不容 b生态保护比经济建设更重要 c生态保护与经济建设需要协调发展

d实现全省绿色发展先行区目标是赣州市的共同理想

3.2011年,赣州整合200亿元资金,集中力量办好涉及群众利益的100件实事。这些民生实事不仅奠定了赣州发展的基石,也为赣南人民送来了幸福的信号。沉甸甸的民生“数字”告诉我们赣州市(d)

a已经实现了社会的公平正义 b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c已经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理想

d践行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4.赣州市宣传部长会议指出,全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统领,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促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这让我们体会到(b)

a要把弘扬苏区精神作为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b弘扬苏区精神、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能促进经济的发展

c弘扬苏区精神是振兴苏区的最根本的举措 d弘扬苏区精神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工程

温馨提示:以下每小题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选项。5.2011年11月7日,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大会在江西瑞金举行,中央苏区铸就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重温苏区历史,弘扬苏区精神是因为(bd)

a苏区精神是全国乃至全世界学习的榜样

b苏区精神是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取得成功的精神力量 c弘扬和培养苏区精神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本任务 d苏区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

6.2012年3月31日,国家发改委牵头召开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制定工作启动会,这标志着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进入加快推进的新阶段。赣南苏区振兴发展(abc)a有利于促进赣南苏区经济的发展

b有利于提高苏区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存环境 c符合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d有利于加快实现赣南苏区率先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目标 7.巍巍井冈满山翠绿,映衬着散布其间的革命旧址遗迹,诉说着流传不息的经典故事:八角楼的灯光、朱德的扁担、拥军的草鞋、黄洋界的枪声,井冈山大学朗朗的读书声„„我们深切感受到(abd)

a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b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c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实现了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重要保障 8.稀土被誉为工业维生素,新材料之母,稀土资源丰富的江西龙南县赣江村不但没有从中受益,却成了私挖盗采和违法加工的重灾区,水稻被严重污染,一些村民肝病缠身,多数村民离开家乡。这启示我们(acd)a依法打击私挖盗采和违法加工稀土的行为 b保护稀土资源,禁止稀土开采和加工 c坚持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d努力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9.近年来,赣州市牢固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的理念,加大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促进赣州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快速发展的同时,全市环境质量不断提升。赣州市践行 的发展理念(abc)

a坚持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b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c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 d艰苦奋斗、同步富裕

10.2010年12月开始,赣南苏区广泛深入开展“送政策释民惑、送温暖聚民心、送服务解民难”为主要内容的“三送”活动。万名党员干部汇成一股巨大的热流,似春风,温暖千家;如春雨,滋润人心。温暖着赣南大地的“三送”活动(abcd)(2012年03月03日09:29 来源:《江西日报》 送出人间满地春)

a表明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表明社会主义制度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c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d有利于促进苏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11.江西省长鹿心社表示,苏区振兴,就是加快编制中央苏区振兴规划,积极争取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推动赣南苏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苏区振兴发展(bcd)

a目的是消除收入差距,消除地区差异 b符合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原则 c有利于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d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 问答题

12、春风吹拂大地,给大地送来绿意,更给赣南苏区人民送来了一个特别的喜讯:省、市正大力度,全力推动中央苏区振兴规划进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喜讯传来,赣南苏区人民精神振奋,对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充满期盼,纷纷表示,“我们赣南苏区人民更有盼头了!”

(1)赣南苏区发展振兴能给苏区人民带来哪些盼头?

国家出台优惠措施,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创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人民收入增加,生活更幸福、身心更健康;能为苏区人民提供广阔的大显身手创业、敬业的舞台;

(2)苏区发展振兴,创建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苏区,应该秉持怎样的发展理念?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坚持依法治“区”的方略,弘扬社会主义民主;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构建和谐社会。

(3)苏区人民应该以怎样的姿态和行动投身苏区发展振兴的大潮中去?

发扬坚定信念、不怕牺牲,求真务实、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敢于创新、勇于创新,积极工作。

13、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让共和国的“摇篮”插上腾飞的翅膀,是我们对革命“摇篮”应有的回报,更是我们的历史责任„„

谋划振兴蓝图

江西省委书记苏荣表示:苏区振兴的总体思路是,结合实施罗霄山特困片区扶贫攻坚,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制定扶持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政策体系„„加强基本公共服务,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

(1)你从苏区振兴的总体思路中领悟到了什么?

坚持共同富裕的原则,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吸取精神力量

省委书记苏荣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纪念大会讲话指出: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在广阔的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中央苏区,铸就了苏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2)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苏荣书记为什么还要强调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是战胜困难、勇往直前、取得成功的力量之源;苏区精神是民族精神的丰富和发展;苏区精神能为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解决现实问题

官方资料显示,中国的稀土(宝贵、重要的战略资源)储量占全球36%,而江西省就占全中国稀土储量的六成,赣南则是江西省稀土的主产地。由于此前多年来的滥采滥挖,粗加工,附加值低,稀土出口只有“白菜价”。江西省非但没有从宝贵的稀土资源中获得应有的利益,反而饱受环境破坏之苦。

(3)看了上述材料,你想对有关部说些什么?

要坚持保护环境、资源的基本国策,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建立健全稀土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打击破坏资源的行为;加大科技投入,提高稀土资源的附加值;制定规划,整合资源,控制开采数量。

投身振兴实践

(4)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和扶贫开发是长期的历史重任,需要几代人的努力,我们青少年责无旁贷,在这个苏区振兴的大潮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建设现代化需要的本领;树立崇高远大的理想,将来为家乡作贡献;积极向苏区建言献策,贡献聪明才智等。

第五篇:中央苏区史

宁都精神,我们是不可战胜的——由宁都起义想到的10历史艾繁荣100200001

时光飞逝,日月荏苒,有些事埋在岁月的风尘中,有些事将永远被历史铭记。中华人民共和国从黑暗和屈辱中新生,在战火中成长;中国共产党从微弱走向强大,历经千难万劫,无数仁人志士为之抛头颅,洒热血。

在这其中,我要讲的是,一种力量,源源不绝的精神力量,一种被毛主席称为“我们是不可战胜的”铿锵精神---宁都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的成长岁月中,宁都起义无疑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叶剑英曾于1962年“八一”建军节纪念日前作诗怀念先烈赵博生。诗云:

宁都霹雳响天晴,赤帜高擎赵博生。

虎穴坚持神圣业,几人鲜血染红星。

宁都起义是1931年(民国二十年)12月,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中,国民党第26路军在中国共产党苏区中央局的指导和在该路军秘密开展工作的中共特别支部组织发动下,于江西省宁都县城发动的一场重要的武装起义。这场起义是在国民党军第三次围剿失败后,在蒋介石消灭异己的政策下,该路军留宁都驻守,其他国民党军先后撤出,该路军处于根据地军民的包围之中,对孤军驻守深为不满,内部矛盾很尖锐的情况下发生的。宁都起义,有力地打击了国民党蒋介石

反对共产党的政策,给中国工农红军增加了一支新的力量,对巩固和发展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重要作用。此外,它还鼓舞动员了广大爱国志士的抗日斗志,得到了党和中央的高度赞扬,毛主席亲自发表贺信。宁都,位于江西省赣州市北部,是赣州地区举足轻重的一个县。追溯其建制最早可以到三国时期的吴嘉禾五年(公元236年),至今已有1700多年的历史。地大物丰,这里是近代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宁都起义的爆发自然和这里的物质、群众、经济基础有着莫大的关系。红色故土、客家摇篮、文乡诗国、赣南粮仓一直是这里的真实写照。红色故土,宁都是著名的红色故土。苏区时期,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留下战斗足迹。宁都是第一、二、三次反围剿的政治军事指挥中心和主战场。1931年12月14日,国民党26路军1.7万余人在赵博生、董振堂的率领下,举行了震撼中外的“宁都起义”,诞生了红五军团。1932年10月,中央苏区中央局在东山坝小源召开了全体会议,史称“宁都会议”。

客家摇篮,宁都曾是早期的江西文明。大量的谱牒研究和田野调查证实,中原唐宋时期南迁进入现在的客区,最早定居在宁都一带,站稳脚跟养足实力后,逐渐向闽西后向粤东。宁化公祠所列一百多个客家姓氏中,有好几十个是自宁都迁入的,如赖氏、廖氏、邱氏等。现在全县客家姓氏130多个,客家人口占总人口的98%。孙中山先生前35代先祖孙誗于唐朝末年被封为东平定

居宁都。

文乡诗国,“诗国”之称始于宋代,清之际,宁都文化达到巅峰,以清初著名的三大散文家一魏禧为代表的“易堂九子”的出现,以及清初“三山学派”之首易堂学馆的创立,宁都又添“文乡”之誉。自宋至清,中榜状元2人,探花1人,进士123人,举人431人,居赣南之首。宁都教育底蕴深厚,民间崇学重教之风盛行,10年高考上线人数名列全市前茅,2004年宁都中学廖海珍同学高考一举夺魁,成为我市、我县恢复高考以后首位全省文科状元。

赣南粮仓,宁都是农业大县和国家重点扶持贫困县。宁都经济以农业为主,有“赣南粮仓”之称,年产粮食30万吨 以上,2004年被评为全省粮食生产大县。2008年全县生产总值59.9亿元,财政总收入3.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2810元,是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现有贫困人口2.73万。全县新产业发展迅速,农业产业化经营深入推进,形成了优质稻、脐橙、黄鸡、加工型红薯四大农业主导产业和蘑菇、席草、蚕桑、茶叶、白莲五个区域特色产业。目前建立了全国最大的红薯加工基地和全省最大的席草、蘑菇生产加工基地。全县各级组织以新农村建设为总抓手,不断发展新产业,调整调优经济结构,实施工农联动、城乡互动战略,转变观念,理清思路,力促由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强劲迈进。

岁月逝去,有些事情我们须得记住,人最害怕的不是别人说你不行,而是自己的认输。在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发展日新月异,个县个地方在谋求发展时响应国家的政策的同时,千万不能丢了自己的主观能动作用。宁都,这一块热土不应该只生活在过去的记忆里,为百姓谋福利要的是勇于进取开拓,更需要有不服输的精神,就像当初那种精神一样。

眼下,瑞金、兴国、于都,同样作为革命老区的县都先后以各种方式途径发展起来,那么宁都是否可以借鉴,又该如何让借鉴?这些是需要建设者积极考虑的。宁都,在赣南十八县中底子是不错的,物质基础文化基础都是相当丰富的,此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在中央振兴苏区的有利情况下应当抓紧时机,拿出不服输、不认输,不怕困难,战无不胜的精神来,将这打造成真正的集人文底蕴和现代化于一身的强县!

下载中央苏区大讲坛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央苏区大讲坛.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心得体会 2012 年 6 月 29 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正式出......

    中央苏区大搞反腐廉政建设

    中央苏区大搞反腐廉政建设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在此前后,中央苏区所属省、县、乡也建立了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共产党在政权建设方面的......

    文化素质大讲坛

    在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时代里,作为一位大学生,我们不仅仅要不断地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 今晚很荣幸来到朱教授的讲坛,今晚讲坛的主......

    大讲坛心得体会(汇编)

    服务群众,创先争优 ——平东镇镇村干部大讲坛心得体会平东村党总支平东村村委会 2011年我镇举办了镇村干部大讲坛活动,通过“村集体经济发展”、“突发事件与网络舆情应对能......

    创业大讲坛策划书

    「仁以立「仁以立己智以谋人」仁策划书在仁智中成长第页1页在仁智中飞翔智创学院大讲坛精彩源于仁智仁智创业大讲坛策划书一、 活动名称:仁智创业大讲坛二、 活动背景:今天的......

    大讲坛撰稿5

    丝路经纬大讲坛(intertextile·2007) 脚本 序幕 短片: (3分钟“丝路经纬大讲坛”短片,形象直观地介绍大讲坛定位与追求。画面定格为: 大讲坛LOGO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市场部 中国纺织......

    广东原中央苏区人民的佳音

    广东原中央苏区人民的佳音 最近,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出通知,要求江西、福建、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

    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XX县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XX县人民政府 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政策出台五年以来,XX县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国务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