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会史试卷(合集五篇)

时间:2019-05-15 04:56: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教会史试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教会史试卷》。

第一篇:中国教会史试卷

中国教会史期末试卷

一、填空题(10分)

1、马礼逊哪一年来华宣教?()2分

2、义和团事件是哪一年爆发的?()1分

3、非基督教运动主要有三个背景分别是哪三个?3分

()()()

4、解放前中国最大的宗派是哪个?()2分

5、中国人第一个向国外宣教的差会是哪个?()2分

二、选择题(10分)

1、中国第一位传道人是谁?()2分

(a)蔡高

(b)梁发

(c)屈昂

(d)席胜魔

2、以下哪一项不是景教来华失败的原因()2分(a)忽略了救恩的重点

(b)受佛、道二教思想的影响极深(c)缺乏完整的传教策略(d)信教者非汉人

3、以下哪一项不是耶稣会宣教的长处()2分(a)对中国文化的尊重与诠释(b)对知识分子的争取(c)培植本地修士

(d)对各种迫害采取积极沟通的态度

4、以下哪一项不是义和团事件的影响()2分(a)殉道士的血,成为教会的种子

(b)教士不再随便藉条约之保护,帮助教友诉讼争产,或参与政治活动,反能主持正义

(c)庚子教案后教会人士消极参与教育、救济、孤儿院、医院等社会公益事业(d)中国基督徒及教士们痛定思痛,悟知惟有国人自立、自主、自治、自养、自传,才能免除“基督教为洋教”的观感,促进中国教会的发展

5、下面哪一项不是非基督教运动对基督教的批判?()2分

(a)中国正面临帝国主义的压迫,压迫中国的帝国主义国家就是要将基督教传给中国的国家。

(b)历史上基督教是伴随着帝国主义来到中国的,在二十年代,传教事业仍是在不平等条约的保护之下。

(c)差会在中国拥有大量学校、医院及种种慈善事业,吸引了广大群众。他们即使不成为帝国主义的走狗也会因此而有亲英美思想最低限度减少国家精神。(d)宗教在现代社会已无存在的功能,它是过时的产物。

三、简答题(30分)

1、如何评析太平天国运动?(10分)

2、请简述戴德生与李提摩太两种宣教路线的优缺点?(10分)

3、请简述中国家庭教会的优缺点?(10分)

第二篇:“教会史”参考书目

“教会史”参考书目

附录1 主要参考书:

沃尔克:《基督教会史》(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1年)利文斯顿:《现代基督教思想史》(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附录2 教会史阅读材料目录:

(教参阅览室打印版或课代表处光盘或检索图书馆UMI, JSTOR数据库)1.Church History as Vocation and Moral Discipline Hans H Hillerbrand Church History 70(2001)2.The Rich Get Richer: So What? William Quigley America;175-4(1996)

2-2.The Church and Wall Street Dennis P.McCann America 158-4(1988)

3.St.Augustine and Christian Idea of Progress: The Background of the City of God Theodor E.Monnsen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Ideas 12(1951)

4.Augustine on Marriage, Monasticism, and the Community of the Church Willemien Otten Theological Studies 59(1998)4-2.Temporary Monasticism M.Basil Pennington America 158-14(1988)

5.Christian Intolerance of Homosexuality David F.Greenberg and Marcia H.Bystry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88(1982)5-2.The Social Conscience and the Family Carle C.Zimmerman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52(1946)6.Pope Pius XII and Germany: Some Aspects of German-Vatican Relations, 1933-1943 George O.Kent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70(1964)6-2.Pius XII, Italy, and the Outbreak of War Charles F.Delzell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History 2(1967)7.Loubet’s Visit to Rome and the Question of Papal Prestige M.J.M.Larkin The Historical Journal 4(1961)8.Luther and the Arts Leslie P.Spelman The Journal of Aesthetics and Arts Criticism 10(1951)9.THE ORDINATION OF MALE INFANTS MICHAEL SLUSSER Theological Studies 57(1996)9-2.CALL ME ‘MOTHER’ John Horgan Commonweal 125-18(1998)10.The Pentecost: Image and Experience in late Sixteenth-Century Rome Carolyn Valone Sixteenth Century Journal 24(1993)

11.Talleyrand and His Uncle: The Genesis of a Clerical Career Louis S.Greenbaum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 29(1957)12.A Wealth of Notions Mel Piehl Commonweal;May 3, 1991;118, 9;12-2.Contending with Liberalism William Galston Commonweal 128-7(2001)12-3.Catholic Social Teaching: A Moral Compass for the Next Millennium Oliver F Williams Review of Business 19(1997)13.Cardinal Mundelein of Chicago and the Shaping of Twentieth Century American Catholicism Edward R.Kantowicz The Journal of American History 68(1981)

13-2.From Brownson to Eliot: The Conservative Theory of Church and State Allen Guttmann

American Quarterly 17(1965)13-3.Social Catholicism engages the American state: The contribution of Archbishop Hanna Richard Gribble Journal of Church and State 42(2000)

14.Liberation Theology: The Response of Latin American Catholics to Socioeconomic Problems Manzar Foroohar Latin American Perspective 13(1986)15.Women, Gender, and Church History Merry E Wiesner-Hanks Church History 71(2002)附录3 泛读书目:

Basic theological writings / Martin Luther;edited by Timothy F.Lull;foreword by Jaroslav Pelikan Luther, Martin, 1483-1546.B972/L977 Basic theological writings / Martin Luther;edited by Timothy F.Lull;foreword by Jaroslav Pelikan Luther, Martin, 1483-1546.B972/L977 The city of God against the pagans / Saint Augustine;a new translation by Henry Bettens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O'Meara Augustine, Saint, Bishop of Hippo.B503.1/Au45/PbeE(v.1)The city of God against the pagans / Saint Augustine;a new translation by Henry Bettenson;with an introduction by John O'Meara Augustine, Saint, Bishop of Hippo.B503.1/Au45/PbeE(v.2)爱的秩序(德)M.舍勒著 林克等译 刘小枫选编

舍勒 M.(Scheler, Max), 1874-1928 著

B978/23 被钉十字架的上帝(德)莫尔特曼著 阮炜等译

莫尔特曼(AMoltmann, Jurgen)著

B972/11 不可言说的言说 我们时代的上帝问题(瑞士)H·奥特著 林克, 赵勇译

奥特(Ott, Heinrich), 1929-著

B972/8 忏悔录(古罗马)奥古斯丁箸 周士良译

奥古斯丁(Augustini,Aureii S.), 354-430 箸

B975/4.1 当代基督新教 于可主编

于可 主编

B976.3/1 俄罗斯思想中的基督(俄)叶夫多基莫夫著 杨德友译

叶夫多基莫夫(Евдокимов, Павел Николаевич), 1901-1970 著

B979.512/2 二十世纪西方宗教哲学文选 刘小枫主编 杨德友等译

刘小枫, 1956-主编

B503/6(下)复活 托尔斯泰 著 汝龙 译

托尔斯泰 著

883/3079.4 古代基督教史 徐怀启

徐怀启 著

B979.1/3 基督的人生观(英)詹姆士·里德著 蒋庆译

里德(Reid,James), 1788-1830 著

B978/19 基督教会史(美)威利斯顿·沃尔克著 孙善玲等译 沃克(Walker, Williston),1860-1922 著

B979/5.1 教会教义学 精选本(瑞士)K·巴特著(德)戈尔维策精选 何亚将,朱雁冰译

巴特(Barth,Karl), 1886-1968 著

B972/16 芥川龙之介作品集 小说卷(日)芥川龙之介著 叶渭渠主编 楼适夷等译

芥川龙之介 1892-1927 著

I313.15/5 卡拉马佐夫兄弟(俄)陀思妥耶夫斯基(Ф.М.Достоевский)著 韦丛芜译

陀思妥耶夫斯基(Достоевский, Ф.М.)著

883/3093i 克尔恺郭尔哲学寓言集 杨玉功编译

克尔恺郭尔, S.(Kierkegaard, Soren), 1813-1855 著

B534/10 理解俄国 俄国文化中的圣愚(美)汤普逊著 杨德友译

汤普森(Thompson, Ewa M.)著

B979.512/3 马丁·路德的神学 = The theology of Martin Luther(德)保罗·阿尔托依兹著 段琦,孙善玲译 eng 阿尔特豪斯, P.(Althaus,Paul), 1888-1966 著

B972/20 莫扎特 音乐的神性与超验的踪迹 卡尔·巴特, 汉斯·昆著 朱雁冰, 李承言译

巴特(Barth, Karl), 1886-1968 著

K835.2157/3 神秘神学(叙)狄奥尼修斯(Dionysius)著 包利民译

狄奥尼修斯(Dionysius)著

B972/14 神曲(意)但丁著 王维克译

但丁 A.(Dahte,Alighieri), 1265-1321 著

I546.2/1d 谈论上帝 神学的语言与逻辑之考察 = God-talk An examination of the language and logic of theology(英)约翰.麦奎利著 安庆国译 eng 麦奎利 J.(Macquarrie,John)著

B972/19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上帝 陀思妥耶夫斯基研究论述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 会编

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世界文论编辑委员会 编

I512.064/22 陀思妥耶夫斯基哲学 系统论述(德)赖因哈德·劳特(Reinhard Lauth)著 沈真等译

劳特(Lauth, Reinhard)著 B512.49/1 耶稣传 一部革命性的传记(美)约翰·多米尼克·克罗桑著 高师宁,段琪译

克罗桑 J.D.(Crossan,John Dominic)著

B979.9/19f 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英)汤因比(Toynbee,A.)著 晏可佳,张龙华译

汤因比(Toynbee,Arnod)著

B920/22 隐蔽的上帝(法)吕西安·戈德曼著 蔡鸿滨译

戈德曼(Goldmann,Lucien), 1913-1970 著

I06/67 犹太教审判 中世纪犹太--基督西教大论争(美)海姆·马克比编著 黄福武译

麦科比(Maccoby, Hyam)著

B985/2 狱中书简(德)朋霍费尔著 高师宁译

朋霍费尔(Bonhoeffer, Dietrich), 1906-1945 著

B979.9516/1 在期待之中(法)S·薇依著 杜小真, 顾嘉琛译

韦伊(Weil, Simone), 1909-1943 著

B972/6 在约伯的天平上 灵魂中漫游 列夫·舍斯托夫著 董友,徐荣庆等译

舍斯托夫 Л.(Шестов,Лев), 1866-1938 著

B512.59/4d 詹姆斯集 万俊人, 陈亚军编选

詹姆斯(James, William), 1842-1910 著

B712.44/2 这是我的立场 改教先导马丁·路德传记 = Here I stand A life of Martin Luther(美)罗伦培登著 陆中石,古乐人译 eng

班顿, R.H.(Bainton, Roland H.), 1894-1984 著

K835.1673/1a 中国基督教史略(韩)李宽淑著

李宽淑 著

B979.2/26 自我认识 思想自传 尼·别尔嘉耶夫著 雷永生译

别尔嘉耶夫(Бердяев, Николай Александрович), 1874-1948 著

B512.59/6a 宗教改革 1517-1564(法)查理·斯托非箸 高煜译

斯托弗(Stauffer,Richard), 1921-著

B979/15 宗教精神 路德与加尔文(俄)梅列日科夫斯基著 杨德友译

梅列日科夫斯基(Мережковский,Дмитрий Сергеевич), 1866-1941 著

B979.9516/3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爱弥尔·涂尔干著 渠东,汲Zhe译

涂尔干 E.(Durkheim, Emile), 1858-1917 著

B920/45.1 走向十字架上的真 20世纪基督教神学引论 刘小枫著

刘小枫, 1956-著

B972/5.1

第三篇:英吉利教会史读书笔记

《英吉利教会史》读书笔记

罗泳嫦201008443810历史四班

《英吉利教会史》是比德最重要的成果,撰于暮年。其以罗马天主教在不列颠的布教为主要内容,记述自奥古斯都受命来不列颠布教开始知道罗马天主教在各国相续取得胜利前后一百余年的历史。由于基督教正式来到英国是公园597年,比德这本书离这个时期只相差一百多年,所以这本书对于了解英国当时的状况具有十分珍贵的史料。美国著名的史学家汤普森评价这本书说:“在材料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写作技巧方面,在所有中世纪的早期文献中,没有任何其他作品可以比得上它。这是蛮族时期写出的一部最伟大的历史著作。”

对于作者,我首次接触是在老师上西方文化史的时候,比德,出生于公元672年或公元673年,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个历史学家,英国盎格鲁撒克逊时期编年史家和神学家,又称可尊敬的圣徒。他七岁进诺森伯里亚威尔茅斯贾多修道院,受拉丁文和希腊文教育,三十岁任神甫。毕生居住在修道院中,从事宗教活动和撰述。史学成就显著,被尊为“英国历史之父”。对于作者,我是很崇敬的,也很佩服,特别尊崇他临终前说的一句话:“我绝不愿意在我死后让我的子孙后代读到谎言。”可见他具有崇高的史学修养。

五世纪以前,英国被称为不列颠,自盎格鲁撒克逊人到来后才被称为英格兰或英吉利。在基督教传入不列颠之前,他们的宗教信仰是一种原始的多少信仰。他们崇拜各种自然的东西,如河流、山川、森林、石头等等,还有些崇拜鬼神,偶像的,早期没有系统的理论体系,对神秘的宇宙和人类的生息及生老病死等问题都没有明确的解释,其将这些归结于命运。如比德在《英吉利教会史》中队不列颠人的宗教信仰做了形象的描述,当一位诺森布里亚贵族谈到自己的信仰时,他说:“在我看来,这个世界上的人生就像一只麻雀飞进屋子里又很快地飞了出去一样:冬天,当您和您的首领、仆人们在吃饭的时候,它从一个窗口飞进来,接着有从另一个窗口飞出来;客厅中间的火炉烤的一片暖和,可是外面却到处是雪雨交加的冬天,„„,它从冬天里来,又回到冬天里去。我们的人生稍纵即逝,对那些在这之前和在这之后发生的事情,我们当然一概不知。因此,我觉得如果 1

这种新的学问能告诉我们一些更有把握的事,那么它就值得我们信奉。”由此看来,在早期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只是知道现在的生活,对于过去和未来却一概不知,人们的生活也变化无常。面对这种变化无常的人生,人们充满了困惑。而基督教认为为全能的天主的事业而劳苦的人最终会在永恒的天国里得到不可言喻的奖赏。这就给他们带来了光明,心里有了对未来的认知,不再感到那么陌生。

基督教能在英格兰被广泛接受,最终成为盎格鲁---撒克逊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离不开当地的国王支持,所以奥古斯丁到不列颠之后,首先在萨尼特岛向肯特王传教,并在获得其允许后,来到肯特传教。格雷戈里也煽动国王埃塞尔伯特信奉天主教,他在写给埃塞尔伯特的信中说:“这样您就会发现,您在人间传播了天主教的名,使世人知晓他,天主就会在天上奖赏您:您追求并在各族人民中维护他的荣耀,他也会使您的名字在子孙中变得更为显赫。”“陛下您应该赶紧向您管辖下的国家及其国王宣传只有天主教,即圣文,圣子和圣灵。这样,您的声明和您的荣耀就会超过您国家的旧时国王。您会比他们多得多地扫除掉您臣民中其他人的罪恶。在可怕的全能的天主的审判面前,您对自己罪恶的恐惧感也会小得多。”劳伦斯使伊德鲍尔德王皈依基督教;爱德文王统治后,前来向他传播福音的波莱纳斯首先教育他的儿女和其他同他在一起的人接受基督教的奥秘;教皇为了使爱德文王皈依基督还亲自写信和送礼给王后,劝她为拯救国王尔努力;„„基督教的传播,很多都是依靠国王的支持的,所以基督教徒在其他国家传教,首先,必须要让他们的国王皈依基督教,这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肯特王厄康伯特,他第一个以英吉利王的名义下令抛弃和销毁自己整个国家内的偶像,同时守斋四十四天。为了使人们不至于随便违抗这一命令,他制定了一些适宜的刑罚以制裁那些敢于违抗命令的人。所以在他统治的年代,不仅他的臣民皈依了基督教,连他的女儿厄康格塔也在一个令人尊敬的名叫法拉的女修道院院长所建立的修道院里事奉主。

对于基督教的某些观点,对现实有很大的借鉴作用。是我们值得遵循、提倡和学习的。如信徒在三代或四代之内不能通婚。与现代所提倡的法律有点儿相似虽然他们的原因有点儿勉强:神的律法禁止任何人暴露自己骨肉之亲的下体。再如,奥古斯丁在问格雷戈里如果有人偷窃了教会中的东西,该怎样处罚他时,格雷戈里回答说:“可以根据偷窃人的具体情况,考虑采取哪一种处罚办法对他改

邪归正有利„„重一些处罚要出自博爱,而不是愤恨,我们对信徒的处罚必须像一个好父亲处罚自己的亲生儿子那样。一个好父亲虽然用鞭子抽打犯有过失的儿子,但是他的目的在于使受他鞭打的儿子成为自己的继承人„„因此,须把博爱牢记心上。出于博爱,您必须记住,处罚要有一定准绳,头脑不能过分发热而打破理智的界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提倡和学习的,惩罚犯错的人,不是因为要惩罚而惩罚,而是为了让犯错的人改过自身,让他们意识到自身的错误而从新做人。对犯错的人也应该讲究仁慈。就像我们国家某些地区的居民,一抓到正在偷东西的小偷便叫邻居们把他打得半死不活,(有些甚至把它打死„„连审判的机会也没有。)他们打完发泄完后才报警,所以一般都是警察来了,救护车也来了。也许这就是某种心理在作怪吧,他们把之前丢失的东西,或之前曾遭到坏人谋算一并怪罪在被抓到的小偷身上。

但是,比德作为中世纪早期的虔诚修士,是无法超脱其宗教世界观的。他接受了当时盛行的圣徒显灵、救灾、医病等“神迹”的传说,并且纳入节中,如比德在第一卷第十七章描述了与卢普斯一道乘船登上不列颠的主教杰马努斯借着天主教的力量,先平息了一场海上风暴,接着又平息了贝拉基风暴。又如,以为尊贵的护民官带着他的妻子从人群中走出来,走到杰马努斯主教跟前,把他十岁的失明女儿交给主教请他们医治她的病。充满圣灵的杰马努斯开始向三位一体祈求,接着,他从脖子上脱下挂着身边的装满圣物的小袋子,拿在手里,并在众人面前把它按到小女孩的眼里,那女孩子的黑暗一下子消失了;诸如此类的“神迹”在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中比比皆是,如主教杰马努斯用祷告平息了一场房屋大火灾,继而通过显灵治好了他自己的病;一个小男孩紧靠着奥斯瓦尔德被的坟墓而坐,治愈了他所患得疟疾;奥斯瓦尔德被杀的地方出现了许多治病的神迹,先是治好了一位旅游者的坐骑,后又治好了一位瘫痪的年轻人;主教约翰的祝福治愈了一个满头疥鲜的哑巴,并使自己的一位跌倒负伤的教士起死回生„„。也许在中世纪,人们真的相信这些事上帝赐给圣徒、人们的神迹,但在科学时代的今天,并不能取信于读者,这些所谓的“神迹”只能当一些小故事来看,其实,这些瑕疵也在同时代的其他国家的史书中出现过,如格雷戈里的《法兰克人史》中也出现过,这是由于作者们所受的时代得而局限性所致。看似荒谬的神迹也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史料,对于我们了解当时的英国历史发展状况有帮助。

基督教在不列颠的传播业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也不是短时间内完成的,基督教从圣.奥古斯丁596年重新来到英格兰开始到小亚细亚人提奥多大主教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教区制,中间经历了几次波折,如在埃塞尔伯特去世后,他的继承人伊德鲍尔德不仅不信基督教,而且还挑战基督教的教义——与他的父亲的妻子结婚。这也使得他的臣民有了重道覆辙的理由。东撒克逊王萨伯特之死也给教会带来了更大的不安和**。其留下了三个信奉异教的儿子来继承他在人间现世王国统治权。萨伯特一死,这三个原来于父亲在世时曾似乎有所节制的儿子,立即公开崇拜其偶像,并且让他们治下的百姓也无拘无束地进行偶像崇拜。后来主教还被他们撵出国。再如公元665年,东撒克逊人在发生致命疾病的时期,抛弃了基督教圣礼,走上了背教的道路。原来那些只爱现世,不向往来世,甚至根本不相信来世存在的国王、平民和贵族们着手把原已遗弃的庙宇重新修建起来,拜起偶像。

基督教在英国的传播给英国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中教信仰,更重要的是给英国带来了欧洲大陆先进的文化。如古希腊罗马文化,使英格兰在八世纪是成为欧洲北部文化中心。基督教宣传的真、善、美推动了英国社会的发展。

看完比德的《英吉利教会史》,我觉得拥有一种宗教信仰也挺好的,如基督教,可使你坦然接受逆境和死亡,因为教徒们会把这些认为是上帝对你的考验和宠幸。也可以让你做到临危不乱,因为基督天主会保佑虔诚的信徒。

第四篇: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中世纪教会史》读后感

今年4月份,我利用大半个月的课余时间读了《中世纪教会史》这本书。这本书是《教会史》中的一卷,它以客观的角度详细地介绍了中世纪教会的方方面面。这本书是由毕尔麦尔等一批以严谨著称的德国学者合著的,是一本了解中世纪历史的、很好的工具书。

这本书层次清晰,主要分为早期中世纪(692年一1073年)的教会,中世纪全盛时期(1073-1294年)的教会,中世纪晚期(1294-1517年)的教会三个部分。这本书以中世纪教会的历史为主线。但它不仅介绍了教会的历史,还写了许多有意思的地方,例如:教会的文化、教会的制度。

中世纪的教会历史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教会最初是由一些虔诚的传教士的隐修生活演化而来。他们是一群像陶渊明一样的义士,出淤泥而不染,在黑暗的、四分五裂的欧洲仍保持坚定的信仰。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将深邃的基督教义传播给无知、纯朴的欧洲人民。这些传教士的行为让我感动,他们就像中国的孔子一样。随着基督教义的传播,这种宗教得到了越来越多的百姓信己的心交给伟大的耶稣,而皇帝为了更好地统治万民,他给予教会的高层人员以爵位、特权,来笼络他们,而教会也趁此机会发展壮大,逐渐和皇帝平起平坐,甚至超越皇帝,成为中世纪欧洲的真正统治者。当然,皇帝并不甘心自己的统治地位被撼动,他们发动一次又一次反击,二者成一种此消彼长的状态。我们熟知的阿维农之囚事件就发生在这背景之下。1294年,专横顽固的教权至上论者,卜尼法斯八世任罗马教皇。这时候,具有强大王权的统一民族国家正在欧洲普遍兴起。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皇帝控制。同时教会面临着许多强大的敌人,例如:伊斯兰教、异端学说。面对伊斯兰教,虔诚的教众化身为忠诚的战士,他们组成隐修者和骑士结合而成的、代表宗教精神的骑士团等组织,在皇帝的支持下进行一次又一次英勇无畏的十字军东征。面对异端学说,他们采取严酷的手段来打击。早期中世纪一般都是信仰坚定的时期。在这个历史阶段中,比较有影力的异端仅仅在东方的希腊教会中出现,而西欧没有。在那些新兴的格尔曼一罗曼国度中当然也开始有一些神学家在思想上不小心或高估理性的能力,所以他们走人一些误区,出现了关于“圣餐”的争论。然而,第12 世纪是一个充满宗教热火 的时代,所以出现了一些大规模的反对教会的群众运动,它们们以不可思议的速度传布到欧洲的广大地区。其中影响最大的教派是清洁派。基督教会对这些异端教派采取了残酷镇压。

基督教有过两次大分裂。一次是1054年,以罗马为中心的西方教会与以拜占庭为中心的东方教会决裂,前者称为天主教;后者称东正教。另一次是文艺复兴时期,由于宗教改革,基督教分裂出一个更加民主、廉洁的新教。许多人都认为这是基督教的一次衰弱,但我认为这是基督教的一次新生,这次改革使基督教会更符合现代的需求。

教会的文化与制度是这本书的另一部分,它们很有意思。两千多年来,基督教依靠它先进的管理制度一步一步壮大。在1073-1198 年间,罗马宗座对西方教会的首席权获得了全面的发展。教宗成了整个教会的元首,也成为人间最高的立法者、裁判者和管理者,他对教会的一切成员,无论是圣职人员或平信徒,都拥有充分的权力。另外,宗座逐渐成为教会管理的中心,这一点符合那个时代的需要,虽然也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在12 世纪,主教获得了更大的社会地位和政治意义,而在德意志帝国中的大部分教会长上都成为完全的“地域王侯”,就是说在他们的领土上拥有很多世俗权利比如造币.收税权等。同时,主教们在在教会上的权力减少了,这不仅是由于教宗权威上升,也有别的原因。当时,主教大堂圣.团的影响增长-这些圣职团的成员是那些长期在大堂任职的圣职人员,而在11、12 世纪的普遍改革运动中,部分的大堂圣职团再次根据以前的老传统恢复了团体生活。这些有固定团体生活规律的圣职团被称为 有团规的圣职团,但大部分的圣职还是那些没有“团规”的教区圣职人员。当时,“大堂圣职人员”的尊严很大,比如一些德国国王和皇帝,甚至某些教宗都在某些德国大堂或罗马大堂当了一短期或长期的一大堂圣职团的团员。

在中世纪艰苦的环境中,基督教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体系。在查理曼的时代,文化普遍获得蓬勃发展,并且在基督宗教艺术方面也开始有了新的生命。在艺术中可以看到这样的现象:格尔曼/日耳曼人以自己的方式接受并改造了古代基督宗教的罗马文化因素和东方的拜占庭因素。他们不但保留了传统的教堂建筑形式,而且也独立地发展这些形式,这样早在8、9 世纪导致了早期罗马式建筑风格,古代教会用的“大殿式建筑风格”在早期中世纪也占有主导地位。从卡洛林和奥托的艺术风格发展出来的是所谓的罗马式建筑风格一人们从19 世纪以来这样称呼它,因为他们说这个风格与罗曼语言的形成过程是平行的。然而,在这种风格中,格尔曼/日耳曼的因素更多一些,而且它在那些中欧或北欧地区获得了最成熟的和最丰富的表达。最早的罗马式的建筑物在伦巴第地区。在西欧,这种风格的主要代表是本笃会的隐修士。从整体来看大殿“仍然是标准,但也有一些重要的创新。在头1000 年,在基督宗教的教堂中很少有雕塑品,这仍然来自对于外教人神像的反感。然而,自从12 世纪,人们克服了早期的雕塑技术的问题并创造了一些可观的作品,用这些美化柱头、门顶、讲道台、施洗池和读讲台。不仅仅是建筑,教会也产生了自己独特的经院哲学。在早期中世纪,神学著作似乎都限于编写传统文献的”文选“、”摘录“或文集很少有独立研究的因素。然而,这些编写工作也为后来的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自从11 世纪末以来,随着当时的宗教崛起的广泛传播和文化的提升,从这些早期的初步尝试形成了一个基本上是新的和有原创性的思想生活,其中有很多方向,但也保持了统一性,这就是所谓的经院哲学。经院哲学思想的目标和任务是建立一个令人们在各方面感到满意的哲学-神学性的世界观,就是4个统一的世界观,在其中有信仰与知识、理性和启示,都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其组成因素和推动力是权威性理性,而它的表现方式是讲课和辩论。它在方法方面特别注重逻辑性和系统性 :它以严格的逻辑性分析一切教会的教导,且解释它们,并反驳一切可以想到的反对意见,从此说明这些传统的信仰命题的合理性。最后,人们还组合这些思想结果,形成了一些统一的教导结构。被称为”经院思想之父“的人是安瑟伦他来自意大利北部彼埃蒙特区的奥斯塔的伦巴第贵族家庭,后来当隐修者,曾在诺曼底的著名贝基隐修院当老师和院长,最后当上了兰弗朗克的接班人,成为坎特伯雷的总主教和英国的 首席主教。在这个重要位置上,他是一位杰出的牧者,在授权之争中很坚定地保卫了额我略的种种原则。经院思想用敏锐的思想、仔细的讨论和逻辑学的方法来掌握信仰的全部内容,但在中世纪的高峰时期和晚期还存在着另一个重要的思想传统,就是那种充满感情的神秘思想,它也曾经被称为 情感神学。这就是关于”与神结合"的生活的知识,从古代就被描述为具有 净化、照亮合一的阶段,而他的顶点就是默观。这种思辨性的神秘神学 所研究和表达的是那些有神恩的灵魂们的种种神秘体验以及这些人对神圣事物的直观性认识。

读了《中世纪教会史》这本书,我获得了许多感动。那些传教士为了在黑暗的中世纪中传播基督教义,把“精神光明”带给那些生活在水深火热的百姓们,他们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是多么伟大的人呀!那些教宗为了自己的信仰,不畏强权,勇于与皇帝作斗争,是多么可敬呀!这本书曾经被作为德国大学和经教学院作为教会史的教科书,对我们了解中世纪教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帮助,也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世界古代史,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工具书。

第五篇:中国教会历史年表

中国教会历史年表

(注:这份资料多参考“中国教会知多少”,香港:证道出版社,1988。)635年 唐太宗年间景教(涅斯多流派)开始传入中国。

781年 [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于长安建立。

879年 唐末因“黄巢之乱”,景教受牵连者众,从此一蹶不振。

1279年 景教(也里可温教)随蒙古人统治中国而再次传入。

1289年 天主教方济各会传教士孟德高维诺抵华。

1583年 天主教传教士利玛窦、罗明坚抵华。

1610-1630年 徐光启、李之藻、杨廷筠被称为“中国天主教会三柱石”。

1633年 天主教道明会、方济各会入华,同时引发起礼仪之争。

1689年 俄国东正教传入中国。

1807年 基督教传教士马礼逊来华。

1822年 马士曼新旧约全书中文译本在塞兰坡出版。

1823年 马礼逊新旧约全书中文译本在马六甲出版。

1827年 中国传道人梁发按立为第一位中国牧师。

1842年 南京条约签订,外国传教士可在中国沿岸五个港口范围内自由传

道,欧美差会纷纷派传教士来华。

中国的宣教工作进入拓展时1858及1860年 先后签订天津及北京条约,期。除西教

士外,中国本地的传道人同工也开始被培育,布道工作成了这时期的首要工作。

1865年 戴德生离中国传道会,创立中国内地会。

1877年 教会与差会在中国召开第一次全国传教大会。

1887年 李提摩太成立广学会。1890年 召开第二次全国传教大会,全国有宣教士1296名,华籍传道人也有1657名。

1890-1911年 国人深感国势日弱,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怀疑,转而开始对西方文明感兴趣,教会在东北、河南、河北、由东、由西、或沿岸的福州、苏州、上海等地都有复兴,由区曲族更有群体归主的现象,加上西方兴起学生运动,有“剑桥七杰”等众多宣教士来华。

1911年 中华民国成立、基督教拥有合法的地位、福音更兴旺。

1911-1919年 中国教会的自立时期,华中有“中国耶稣教自立会”运动,华北有“中华基督教会”的自立运动。

1917年 魏保罗及张灵生等于北京创立“真耶稣教会”。

是第一个华人自组的差传1918年 华人教会领袖发起“中华国内布道会”,会。

1919年 国语和合本译本新旧约全书出版。

1920年 石美玉及胡遵理创立“伯特利教会”。

1921年 中国共产党成立;

敬奠瀛于山东马庄创立“耶稣家庭”教会。

1922 倪柝声等在福州开始创立“家庭聚会所”。并积极推行本色化运动。

1922-27年 非基督教同盟运动。

1923-27年 针对教会学校的收回教育权运动。

1930年代 教会间更重视彼此的团结合一和“本色化”,倡议及强调自治、自养及自传(三自)。

1936-1949年 经历了中日战争及国共内战,但信徒却越发增添,由五十三万(536689人)(1936年)增至八十三万(834909人)(1949年),总增长率达百分之五十六(56%)。

1949年始 6月28日 中国基督教协进会在上海开会,青年会吴耀宗报告较早时他在北京与中共领袖会商的情况。

宗教团体有派9月21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政协会议)在北京召开,代表参加,其中5人为基督徒,分别为吴耀宗、赵紫宸、邓裕志、刘良模及张雪岩。

其中第五条明列保证人民有宗9月29日 政协会议议决接纳“共同纲领”,教信仰的自由。

10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0月25至27日中国基督教协进会执委会议在上海举行,赵紫宸提出动议要自养和自治。

10月10日 协进会发出“给全国基督徒的第三封信”,表示中国已进入了一个历史新纪元。

1950年 5月2日 以吴耀宗为首的19位基督教领袖与周恩来在北京开会,主题围绕教会如何有效地支援政府,结果草拟了“基督教宣言”。

6月13日 上海《解放日报》发表“控诉美帝国主义利用基督侵略中国之罪行”一文,两星期后韩战爆发。

6月30日 一群宣教士及基督教领袖受邀到上海青年会聆听吴耀宗报告及与政府会商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公布,全面展开“土改运动”。

7月5日 圣公会主教发表“教牧书信”,否认教会与帝国主义有关连。7月28日《基督教宣言》正式发表,题目全名为《中国基督教在新中国建设中努力的途径》,内容主要针对帝国主义对基督教的影响、拥护《共同纲领》、教会接受政府领导及进行改草等。

7月30日 《人民日报》发表了“基督教人士的爱国运动”重要社论。

9月23日 “基督教宣言”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并刊登1500多人表示支援该宣言的基督教领袖名单。

议决支援“基督10月18-25日中国基督教协进会在上海召开第一届年会;教宣言”在并促请各教会实行“三自”。会议吁请各宗派合组一个中国联合教会,同时又号召信徒拥护“土改”。

10月25日 中国人民志愿军介入韩战。11月 开始驱逐宣教士。

11月2日 《人民日报》报导“五年内完成三自运动促进委员会”的成立。

11月15日 上海宗教界召开抗美援朝大会。

11月24日 《人民日报》转载了“对天主教基督教问题应有的认识”一文,指出“为了社会秩序的安定,合理的办法应该是教会不去教堂以外传教。”

12月 教会学校开始进行控诉美帝运动。

12月29日 政务院第六十五次会议通过了“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文化、教育、救济及宗教团体的政策决议”。

12月下旬 约十万人(98596人)在“基督教宣言”上签名。

1951年 1月 内地会决定撤走传教士和家眷,共计601名成人,284名儿童。

2月12日 基督教燕京大学由政府接管。其他基督教学校亦陆续被接管。

2月21日 中华基督教会函告名国宣教团体,告知因国内情况及政务院决议,该会决定停止接受外国任何金钱援助。

4月16至21日

上海宗教事务处召开“处理接受美国津贴的基督教团体会议”,有151位基督教领袖参加。会议发表了“联合宣言”及组成“中国基督教抗美援朝三自革新运动委员会筹委会”。

4月24日 《人民日报》社论呼吁要展开对美国帝国主义的控诉。

5月15日 青年会干事刘良模发表“怎样开好控诉会”一文。自此,中国大陆报章及《天风》发表了一连串对“反动”基督教领袖的控诉文章。

6月10日 第一个大规模的控诉会在上海举行,约有一万二千人参加。

7月8日 中、美、北韩开始停战谈判。

7月12日 赵紫宸辞去世界基督教协会主席之职。

天津救世军被禁止活动。8月4日 195名基督教出版人士在上海开会自我检讨,承认在基督教文字中有帝国主义毒素。

9月10日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通告表示愿意帮助各教会实行三自,凡已进行三自之教会可以申请减免税项。

11月1至21日上海举行基督教政治学习班。

12月 全国展开各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1952年 4月 毛泽东结束“三反”,又展开针对工界进行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倪柝声在“五反运动”中被捕。

1953年 7月27日 韩战结束。

1954年 7月22至8日“第一届中国基督教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出席者包括232名来自62个不同教会团体的代表。会上吴耀宗报告过去四年三自运动的情况。“三自革新运动”改名为“三自爱国运动”,“中国基督教三自爱国委员会”正式成立,并由吴耀宗出任主席。与会人士希望争取王明道支援“三自爱国运动”,但无效用。

12月2至12日青年会全国会议在北京举行,吴耀宗向来26省市的23名代表报告5年来的发展。

1955年 7月9日 王明道在《灵食季刊》发表文章,阐明他对三自运动的态度是本于“信和不信,不能同负一轭”的基础。

7月21日 《天风》发表一篇6页长的文章,号召教会及基督徒控诉王明道拒绝参加三自运动。自此,一连串控诉运动在全国各地举行。

8月7日 王明道讲道,题为“人子被卖在罪人手里了”。他翌日被捕。

10月 有当局宣布三自运动范围以外的任何基督教活动为非法,并号召全国基督徒参加社会主义的建设与改造。

1956年 1月29日 有关当局宣布破获“倪柝声反革命集团”。

1月30日 上海宗教事务处召开控诉“倪柝声反革命集团”大会。

社论宣称要肃清潜在基督徒聚会处的反革命分子。2月4日 《浙江日报》

3月15至23日

中国三自会第二次扩大会议举行,269人出席。吴耀宗指出中国教会已经和外国差会割断关系而由中国籍人士管理,所以中国教会史已合一。

4月 基督徒聚会处改组并正式加入三自运动。

5月 圣公会主教在上海开会并发表一封“教牧书信”,嘉许6年来三自运动的工作及教会的政治觉醒,又吁请共产党员对基督徒采较同情的态度。

9月30日 王明道获释,并发表自我检讨。后又否定其检讨内容,于1958年4月再次入狱。

12月5日 广学会、中华浸会书局,中国主日学协会及青年协会书局组成“中国基督教联合书局”。

1957年 2月27日 毛泽东主持召开了最高国务会议,就有关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作出了报告。“整风运动”开始。

6月8日 《人民日报》发表“这是为什么”的社论,号召开展反右派斗争。

6月10日 全国三自会号召全国信徒积极参加反右运动。

10月28日 中国三自会第十次全国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指控自由传道是反共、反社会主义的。与会153人接受再教育和学习如何去揭发教会中右倾思想。三自常委会议联合发表言论,指陈崇桂政协会议发言是反党反共,诬苏崇美,诋毁三自的言论,其后陈氏被判劳改6年。

1958年 8月30日 中共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在河北举行扩大会议,通过了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至此,大跃进,总路线,人民公社的“三面红旗”政策推出。

10至11月 全国各地教会合并,上海200所教会合并为15所,北京64所合并为4所。

11月10日 以吴耀宗为首的10位基督教领袖发表声明,号召要加强反帝爱国运动,清除残余的反动分子。1959年 5月 《天风》对《荒漠甘泉》一书进行批判。

9月26日 吴耀宗为国庆献辞,是为“基督教在新中国”。

1960年 11月12日 中国基督教第二次全国会议在上海举行,会期直至1961年1月14日。会议强调要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继续进行思想改造和加强揭发所有非法活动。

1961年 7月 《天风》对儿童主日学进行批判。

1962年 4月18日 《解放军报》发表社论“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红旗积极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大革命”。

6月1日 《人民日报》发表社论“横扫一切牛鬼蛇神”,全国各地学生掀起“造反运动”。

8月 北京红卫兵关闭、捣毁教会,焚烧圣经及属灵书籍,信徒被侮辱。此行动迅速蔓延至全国。

8月8日 中共中央发表“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会的决定”(即十六条)。

12月 公开的圣诞崇拜禁止。红卫兵进入各大城市展开文化大革命。

1967年 4月 复活节崇拜被禁。

安排外宾参加宗教活动。1971年 4月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恢复部分活动,美国乒乓队访问中国大陆,一队员报告说他看不到任何基督教迹象和基督徒。

8月3日 一些曾在劳改营劳改的牧师和传道人被派回广州负责接待外国访问的宗教人士。

1972年 1月 在北京恢复有专为外交人员而设的主日弥撒。

12月 外侨在北京庆祝圣诞。

1975年 1月17日 中共通过新宪法,第二十八条列明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不信仰宗教,宣传无神论的自由”。

1976年 2月 加拿大长老会的E.H.Johnston访问中国大陆,会见丁光训。丁说南京神学院仍有12名教授,8名助教,都是由各三自机构支援的,他们正在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的政治课。他并说基督教已非专业化,基督徒聚会通常不在星期日,也不在教堂举行。

1977年 3月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恢复进行各方面工作。

8月8日 加拿大基督教会中国研究计划主任,应中国对外友好协会邀请访问中国大陆一个月。

9月27日 《人民日报》发表“研究宗教,批判神学”一文,作者任继愈,重申“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并“深入揭露宗教神学用以论证教义的种种谬论”。

叶剑英提出要正确执行宗教政策。10月27日 全国四届人大常委会议中,成立了中国宗教学学会,1978年 2月 全国宗教学研究会议在昆明举行,且留下3至5席位给港澳代表。

3月1日 16名宗教人士参加第五届政协。

4月10日 首次宗教学研究规定座谈会在北京举行,主张用马克斯主义观点研究教会历史。

12月30日 中国无神论学会成立,其目的要“继承历史上无神论思想,推动无神论研究”。

1979年 1月 南京大学宗教研究所成立,目的为从宗教的历史和现状出发,对宗教进行实事求是的研究。

2月 全国首次宗教学研究规画会议,制定8年全国宗教学研究计划。

4月9日 宁波教会重开,为文革后第一间重开教会。

6月4-6日 上海三自召开第三届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恢复组织。

7月 海外一基督教机构秘密私运超过一百万本圣经进入中国。

8月29日 中国宗教代表团出席世界宗教和平会议第三届大会,丁光训是团员之一。

9月2日 上海沐恩堂恢复崇拜。

9月17日 中国三自会主席吴耀宗病逝,年八十六岁。9月30日 广州东山堂重开。

1980年 1月9日 王明道获释,返回上海居所。

2月25-1日 中国三自会常委会扩大会议在上海举行,有来自16省市的37人参加。会议肯定三自政策;决定重印圣经,印行赞美诗和属灵书籍;恢复出版《天风》;促神学院复课;筹组全国的教务机构,并发表“告全国主内弟兄姊妹书”。

3月8日 上海举行十年来第一次基督教婚礼仪式。新娘为英国人,新郎为美国人。

为文革以来首次。4月4日 福州市在1979年底开放的教堂庆祝复活节,10月6-13日中国基督教第三届全国会在南京举行,来自各地的176名代表,肯定三自运动政策和原则,成立全国性教会机构,命名“中国基督教协会”。它和三自会分工合作,主要任务为教牧工作,栽培传道人,出版圣经灵修书刊,加强与各地教会和信徒的联络。

10月20日 《天风》覆刊。

12月 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函授科编印神学课程函授教材,印数一万份。

12月6日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中华基督教女青年会全国协会、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及上海基督教女青年会联合在上海青年会礼堂举行茶会、宣布青年会正式恢复活动,有150多人参加。

12月23日 丁光训发表“十四点看法”,阐释了三自会在对外关系上的原则。

1981年 2月28日 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开课,共有47名学生。

3月-4月 全国三自会及中国基督教协会派出8人代表团访港,出席“亚洲基督徒见证谘询会议”,并与港教会人士接触及研讨。

4月 “真道号”福音船(M.V.Logos)访问上海15天,部分船员参加公开教会崇拜。

5月5日 福建三自会开办“义工进修班”,自此,其他地区亦相继举办。6月18日 加拿大基督教联合会代表团17人应三自会的邀请,赴中国作18天访问。

9月12-21日香港教会团体领袖18人应中国基督教协会邀请访问内地,行程包括上海、南京、北京及广州。

10月2日 中国基督教7名代表与另3名中国天主教代表同往加拿大蒙特利尔,参加由加拿大基督教协会主办的国际会议“新的开端”。

12月14日 据新华社报导,中共官员说反动的名国传教士和“反革命分子”已渗透到中国大陆重新活动的教堂。

12月12-30日

美国基督教协进会代表团一行16人应中国三自会及全国基督教协会之邀请访问大陆。

1982年 1月8日 英国坎特伯雷大主教一行3人应丁光训邀请到南京作私人访问。

3月29日 云南省三自会和基督教协会通过“关于维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决定”,据报类似的文件在其他地区也有颁布。

4月27日 澳洲基督教协会访问团低北京访问。

8月 云南省三自会要求家庭教会登记,同时解散140处聚会点。

9月19-24日三自、基协常委扩大会议在北京召开,听取统战部及宗教事务局讲述宗教政策,并肯定了“定片、定点、定人”的“三定政策”。

10月 丁光训访欧时表示,中国有基督徒200至300万。

12月4日 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新宪法,其中第三十六条,有“信仰宗教自由”修款。

12月5日 广州三自会发布“关于拥护市人民政府宗教事务处,制止林献羔违法活动的口头宣传资料”,在林献羔家中举行的崇拜聚会随即停止。

讨论“坚决抵制李常受的异1983年 5月5日 全国两会在上海召开会议,端邪说”。稍后宗教事务局发出通知,要求各地抵制李常受的呼喊派,呼喊派负责人大量被捕。7月13日 福建神学院招生40人。

1984年 3月12-6日 由丁光训、韩文藻率领的中国基督教代表团,一行11人经香港前往澳洲及新西兰访问。

4月-5月 云南出版曲文《新约全书》第一版一万册,僳僳文圣经一万五千本。

5月20日 丁光训在第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中透露,全国有1600间基督教堂和300万基督徒。

8月2-8日 全国两会常务会议在北京举行,达成决议包括:

1.撤换三自会极左分子,即所谓“一贯正确”人物;

2.强调各地统战及宗教部门干部要吃透宗教政策;

3.要扩大团结面(就是不明道理也要团结);

4.教会要向外开放(引进国外亲友的技术和资金)。

8月5日 中共中央统战部长杨静仁在三自三十周年庆祝会上讲话,指责海外福音广播工作及反华势力。

9月5-9日 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姬鹏飞及国务院宗教事务局代局长任务之接见香港基督教领袖,透露“三互”政策。

9月7日 中华基督教青年会全国协会副会长,基协副会长江文汉逝世。

《金陵协和神学志》覆刊。

11月11日 德兰修女获全国两会邀请,访问中国。

12月23日 香港《基督教周报》报导:三自会蔡文浩牧师称全国已印刷圣经130万本;《赞美诗新编》25万本。

1985年 1月 据《中共问题资料双周》第141期报导,中共内部传达“宗教七禁”。内容包括:1.禁止家庭聚会;2.禁此秘密祈祷;3.禁止政治涉入;4.禁止跨县传教、讲道;5.禁止与外国教会秘密联系;6.禁止私自转让圣经书籍;7.禁止私建教堂。2月18日 《光明日报》表“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宗教问题”的文章。

3月5日 上海华东神学院成立。

3月22日 丁光训接受香港一份基督教刊物访问时称,政府无压迫家庭教会,并表示两年内中国将成立联合教会。

4月10日 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表示香港宣教士不得入内地传教。

4月19日 爱德基金会在南京成立,丁光训为董事长。

5月 江苏省两会印行《关于教会按立圣职、受洗、经济管理的条例》。

6月5日 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重开后首届毕业生95名。

7月2日 福建神学院重开后首届毕业神学生60名。

7月3日 1960年以反革命叛国罪被判无期徒刑的天主教上海主教袭品梅获准假释出狱。

7月14-27日

南京金陵协和神学院举行40年来首次基督教研讨会,主题为“在中国为基督作见证”,有200人参加。

8月16-23日

全国神学教育座谈会在浙江莫干山举行。会上提出目前神学教育困难包括:1.选苗问题;2.师资缺乏;3.课程问题;4.管理问题。

9月12日 浙江神学院开课。

10月27日 丁光训指出全国开放及新建教堂已达4000间,聚会点则有3万多个。

11月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赵复三篇文章:“对宗教需要有更科学全面的认识”。

1986年 4月1日 国务院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等4人代表团访问香港。4月-5月 上海宗教事务局召开会议,邀请家庭教会负责人参加。第一天会上宣布此会议由政府宗教部门召开,非三自召开。第二天,编排小组时发现,每组均有三自成员,讨论内容集中于参加三自的好处与不参加的弊点。会议成期15天。

《基督教周报》报导,《天路历程》中文译本在上海发行20万本,3天内即告售光!

7月5日 一个名为“天父的儿女”邪教组织渗透内地大专院校,利用色情刊物及卖淫等方式吸收青年成员。据中国警方透露,已捕获该组织119名成员。

8月 南非圣公会大主教杜图到华访问。

8月16-23日

中国基督教第四届全国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报告指出内地教堂超过4000所,神学院10所,基督徒3000万人,神职人员6000人。丁光训连任三自主席及基协会长。

9月 北京燕京神学院成立,学制分初(1年)、中(2年)、高(4年)3种。

9月25日 广东协和神学院覆校。

1987年 1月16日 山西省基督教第一届代表会议通过“开于坚持正常宗教活动的九项守则”,严格执行地方上宗教政策。具体规定包括:“未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的宣传品,应及时上缴或拒绝接受”、“抵制以传福音为名进行的医病赶鬼等非法活动”、“讲道应积极地引导信徒爱国爱教”等。

1月21日 江苏省两会召开会议,通报1987年工作包括:为杜绝“自由传道”乱讲传、赶鬼医病、骗取钱财、造成混乱,省两会拟深入基层教会作调查,先选个别县作试点,试行颁发“传道证”。

2月3日 全国两会会务会议在杭州举行,提到中国教会已从1980年的恢复阶段,进入建设阶段。要从恢复礼拜堂,转移到以搞好教会自治、自养、自传为主要任务。又强调农村教会工作重要性及提防海外反华命势力的渗透。3月 宗教事务局局长任务之重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并不要求宗教信徒放弃他们的信仰,只要求他们不进行反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宣传。又要求宗教不得干预政治、司法和教育。

5月初 美国联会卫理公会中国小组主任高恩牧师赴京访问丁光训,谈及中国教会与香港教会问题。丁光训指出:香港任何团体针对大陆进行传教运动,是违反中英联会声明的。

5月12日 据报导,安徽某男子声称某月某日,“天堂游船”降临,并招募农民在河边等候。结果“天堂游船”迟迟没有出现,6名农民便投下海中溺毙。

5月下旬 继“天父的儿女”活跃于内地大专院校,又有外星人教派的传道人在活动。一名男子自称是外星人后裔,赴北京宣称他进行了十年的“雷尔运动”,即迎接造物主耶路西外星人降临的运动。

6月 国务院发出《关于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的通知》,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主要以针对黄色书刊及迷信刊物为主。某些家庭教会因私自印刷属灵小册而遭查禁。

6月25日 广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颁定《广州市宗教事务行政管理暂行规定》,共6条,于7月1日开始实施。

9月 南京爱德印刷厂开始印刷圣经。

全国基协统计,中国有教会4044所,聚会点16868个,信徒3,386,611人,同工4574人,神学院11间。

10月 山东神学院成立,成为中国大陆第十一间神学院。

1988年 1月5日 天主教上海教区原主教袭品梅正式获法院裁定,减免剩余的假释考验期,并恢复政治权利。

3月 陕西基督教圣经学校成立,为中国大陆第十二神学院校。

4月 国务院宗教法进行座谈,整理成“国务院宗教法起草小组的报告”。

4至8月 广州市包括林献羔主持的大马站教会在内约33个家庭聚会点接获警告,要求各聚会点必须加入三自会,否则便要停止聚会。4月13日 葛培理应“对外友好协会”和“基协”的邀请,往北京、南京、上海、广州作为期两周的访问。

4月24日 据报导,河南家庭教会传道人徐永泽,在北京月坛公园被捕。徐氏前往北京原是希望会晤正在中国访问的葛培理,却于途中被捕。

6月26日 孙彦理和沈以藩在上海沐恩堂被按立为主教。此为中国基督教会30多年来首次按立新主教。

10月 丁光训与汪维藩联名发展中国统战理论研究会论文“近几年宗教研究上若干突破”专文,以因应大陆社会科学界日趋活跃的宗教研究。

至1988年底内地有教堂6375所,12月 全国两会发表的统计数字显示,聚会点20,602处,信徒4,551,981人,同工12,060人,神学生711人。

1989年 3月5日 第一所东正教堂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正式开放。

5月18日 中国基督教两会出席第二届洛桑会议。有条件地邀请三自会及家庭教会出席第二届洛桑会议为注入宗教对立,是分裂中国教会及违反中国宪法的行为。

针对学生在北京的绝食示威行动,丁光训发表了“我们基督教界声授学生爱国行动”的声明,并称基督徒也参加示威游行。

5月24-25日

两会在上海的政协委员及常致函全国人大及政府,呼吁召开紧急会议,解决学生及人民的爱国民主运动。

6月4日 解放军镇压在北京示威的民众,当局大力逮捕民运分子。

6月9日 全国三自会副主席赵复三在巴黎出席联合国教科文会议后,因曾表态支援学运而决定不回国。

6月20日 中国天主教爱国会,天主教教务委员会召开会议,表示完全拥护第十三届四中全会的各项决议,即武力处理天安门事,推举江泽民取代赵紫阳任党总书记的会议决定。

6月27日 全国三自及基协发表声明,拥护第十三届四中全会之决定。多个省市两会亦表示支援平息“反革命**”。11月7日 全国两会于上海举行会务扩大会议,强调理顺三自、基协及教会之关系,并设立四个委员会,出版三自运动文献,设立神学教育基金,出版圣经及基督教文字。

1990年 9月 丁光训主教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发言,强调坚持“第19号文件”为宗教政策的基础,反对以行政命令的手段干预宗教活动。并把东欧政变与教会的关系归结为民族问题并强调党要落实民族和宗教政策,继续进行向来取得成效的宗教统战工作。

1991年 2月 中国基督教协会获得世界基督教协会的会员资格。

6月 中共中央颁发“第6号文件”,加强对宗教活动的管理,提出所有宗教场所需登记,不允许境外团体干预及进行传教活动,而所有境外宗教团体的捐赠及访问需由省级以上政府或宗教事务局批,以及明言党员不得信教。

7月28日 王明道在上海病逝,安息主怀,享年九十一岁。

8月 中国教育部颁发一份关于防止宗教对学校教育影响的文件,指出要坚持宗教与教育分离的原则,并对宗教妨碍教育情况严重的地方,指出要在政府领导下进行综合治理。

11月 国务院发表《中国人权状况》白皮书,文中提及中国宪法保障人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国家保护正常宗教活动的合法权益,并称没有信徒是因信教而被捕的。

1993年 9月3日 梵蒂冈代表红衣主教埃及加雷抵达北京进行6天的访问,他是57年中梵断绝关系后首次访华的梵蒂冈高级官员。

11月 中共总书记江泽民在全国统战工作会议上发表有关“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的讲话,表示宗教人士要以支援党及政府的领导作为大前题,接受法律的规范,努力发挥宗教人士对社会的积极性。

1994年 1月31日 中国总理李鹏签署了两项有关宗教的第144号及145法令,进一步限制境内宗教活动:禁止外国人在大陆传教及要求所有宗教场所进行登记。

2月11日 7位外国人因反第144及145号法令,在河南省被拘留四天。3至4月 大陆政府开始对犯罪活动进行“严打”,有些家庭聚会点也受到牵连,不少信徒被捕,聚会点被抄。据报导,上海市政府在三月要求国际基督教协会并在四月要求上海国际信徒会停止活动。

7月 当局进行的“严打”活动转向针对“呼减派”,不少的呼喊派信徒被抓,同时,当局也要求家庭聚会点进行登记,而没有登记的教会则被罚款,抄家,有些地区的信徒甚至被捕。

8月 据海外报导,北京家庭教会领袖,八十二岁的袁相忱,在不愿向官方登记的情况下,自愿停止有聚会点的家庭聚会。但后来信徒仍继续到来聚会,公安也禁止不了。

8月7日 中国基督教协会副会长并总干事,上海市基督教教务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八届委员,沈以藩主教,在山东因心藏病发去世,享年六十六岁。

名为“宗教文化1995年 2月 第一间由政府营办的宗教出版社正式成立,出版社”,出版范围包括宗教政策、宗教学理论、宗教历史、文化研究及各类宗教经典等。

2月7日 上海当局拘捕了邪教组织“被立王”的首领吴扬明。他宣传自己是“被立的王”,以自己为基督,奸淫妇女达百人,影响曾遍及数个省份。

11月6日 据海外报导,大陆有关部门下达了一份《关于进一步加强对宗教组织团体的领导和监督》的文件及《关于宗教组织、势力在城市、农村活动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大陆现有各种宗教信仰的教徒合共7,000多万人,其中天主教及基督教信徒有2,500多万人。报告指出教会在社会上已形成一股有形、无形的政治意识力量,并正在迅速发生作用。

1996年 1月14日 中国国务院国务委员司马义,艾贾提在全国宗教局长会议上,列出对宗教活动所进行登记作为全年首要的宗教工作,并要着“抓重点、攻难点、解决热点问题”,加强对宗教活动的规范。

6月 温州有多位儿童主日学领袖被捕并被判多年劳改。

6月 广东省一位年青牧师因为到其他县去传福音而被三自会组织禁止,后被掠夺牧师职份。7月1日 由8间基督教出版机构组成的香港基督教出版联会访问团,到大陆探访多间神学院及教会,并将1,000本属灵书籍赠送予上海华东神学院,又于7月5日把近百本属灵书籍赠送给南京金陆神学院。

9月 深圳有信徒领袖私自印刷属灵书籍被抄家和拘留审问。

12月9日-97年1月2日

第六届全国基督教会议在北京举行,韩文藻发表《两会工作联合报告》,信徒人数由1994年500多万,增长至1,000多万;教会由七千多间发展至12,000多间;聚会点则由20,000个增加至25,000多个。另外,牧师人数约有1,000,其中800个是在1992年间按立的,而在17所神学院及培训中心毕业的神学生约有2,700位。

1997年 1月 《天风》发表1980年至1996年12月31日期间,在大陆正式印刷及发行的各类圣经总达17,180,920册。

1月3日 身兼三自会主席及基协会长的丁光训主教正式退休。新的三自会主席为罗冠宗,基协会长为韩文藻。

4月2日 南京爱德印刷公司印制的各种版本圣经已经己达1,500万册。

7月7日 全国两会负责人罗冠宗、韩文藻就海外对大陆基督教状况的指责,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指出自1980年起大陆共发行印刷了圣经1,800万册;近十多年来已有3,200神学生毕业,目前在读神学生共1,296人。

7月22日 美国国务院发表世界宗教报告,指责中国限制宗教自由并扣押河南教会领袖。

9月 《天风》杂志发表《吴耀宗先生不容诬蔑》的评论员文章,点名批评香港建道学院梁家麟博士的《吴耀宗三论》一书。

10月16日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宗教信仰自由状况》白皮书,白皮书强调宗教事务及团体不受外国势力支配,反对藉宗教干涉内政,并称无人因信教被惩处,政府不干涉团体内部事务。

10月17日 云南有一著名家庭教会领袖被补。四个月后才被释放。11月4日 中国基督教协会会长韩文藻发表《致海外中国教会朋友们的公开信》,指责美国南浸会国际差传部对中国采取“双轨策略”,在中国大陆从事“传教活动”。

11月5日 大陆爱德基金会在其出版物《Annity News Service》上报导大陆有基督徒1,000-1,400万,牧师1,500名,其他全职教会事奉人员16,500人。

1998年 2月 国务院宗教局长叶小文和中国基协会长韩文藻及中国三自会秘书长邓福村,应葛培理邀请到美国访问。在此期间三位美国宗袖应江泽民的邀请受克林顿指派访问中国大陆。

3月 中国自三会出版记念丁光训九十岁诞生神学集。

丁光训在人明日报发表文章指责年轻传道人及神学院强调和传讲基督再回来的资讯。

4月 温州有一家庭教会领袖因“在外地从事宗教活动”被抄家并扣留审问。后罚款二万元释放。

7月 美国克林顿总统访华,并在北京崇文门教堂作礼拜。

北京家庭教会领袖袁相忱在一租用会场为信徒公开施洗而被捕。

12月26日 深圳有五百基督徒聚集庆祝圣诞节,在讲道中被公安围捕。一百一十人被登记,五位领袖被捉去问话并限制活动。

1999年 1月 陕西省多位家庭教会领袖因“有组织的宗教活动”而被捕。

5月 三自会要求各省教会领导人和教牧同工应着丁光训的思想路线再学习,并表态神学立场。多位神学院老师和学生离去。

7月28日 中国政府宣布“法轮功”为非法组织,是邪教,并全国捕捉法轮功领袖和禁止信徒练功。预计有数万人被捕,多数被审问和罚款,然后放人。至九九年十二月止,香港星岛日报报告预计有三千七百多人被送往劳改营接受思想改造。

7月 香港多份报纸报导一位多次被禁止到北京去的外省天主教神父到北京主领弥撒后被发现打死,尸体被丢弃街上。

8月 河南省有八位家庭教会领袖在聚会时被捕。10月 吉林省一位家庭教会领袖因私下印刷属灵书籍被补,被监九个月,后交还罚款三万八千元得释放。

11月 全国进行第二轮打击法轮功活动。

11月 山东省有一家庭聚会点在聚会时,公安派三辆卡车把八十多位信徒载走。以对付法轮功邪教手法,每人罚款二百至六百元才放人。即使三自教会派代表来求情说这些信徒是基督教徒,还是无法解决,必须罚款才放人。

2000年 7月 河南方城灵恩派教会一百卅多人被公安拘补。后来继续拘留一百零八人,其中有三位是台湾去的信徒。

下载中国教会史试卷(合集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教会史试卷(合集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工艺美术史

    结课论文中国工艺美术史院 系 类 别 专 业 班 级 学 生 姓 名 学 生 学 号计算机与信息工程 09电信(2)班尹楠楠09700230 中国工艺美术的发展内容提要:本文展述了中国传统工艺美......

    中国行政史

    古代行政体制对当代行政管理的意义—— 从两汉时期的行政制度 到当代中国的行政管理摘要: 历史是照亮现实的一面明镜,从前人的经验教训中我们可以得到足够多的启示以防止重蹈......

    中国政治制度史

    中国政治制度史 试述中国古代国家权力中枢组织的变化。 (1)三代时期,以王为核心的国家组织主要分为两个系统:政务官系统,神?官系统。 (2)春秋战国时期,各国在国君之下普遍设立总领全......

    @中国广告史

    中国传媒大学广告学考研笔记(中国广告史篇) (按2014考试大纲整理,便于背诵和打印) 中国广告史 一、中国古代广告史 (一)先秦时期的主要广告形式(市声广告、响器广告、物价牌广告、......

    中国共青团史

    《中国共青团史》观后感 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系所有学生干部共同观看和学习了中国共青团史。 通过这次认真而又深刻的学习,我对增强共青团员意识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学习......

    中国家训史

    《中国家训史》读书笔记 外交班 杨辉20110802963 中国家训史,这是多么有趣,又值得去读的一本书。我们都知道,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这悠久的历史中,中国的社会始终紧密地与一个个......

    中国工艺美术史

    青铜工艺青铜:在红铜中加锡、铅等冶炼成的一种合面的光彩的玻璃质层。釉有铅釉(低温釉)和石灰釉金。金属物理化学性优点1熔点降低。容易掌握铸造(高温釉)。陶和瓷是一种工艺的两......

    中国新闻事业史

    《中国新闻事业史》 名词解释 1、黄远生--民国初年三大名记者之一,以写新闻通讯风长,曾主编过《少年中国》和《庸言》》杂志,后任上海《时事新报》和《申报》驻京特派记者,撰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