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

时间:2019-05-15 00:30: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

第一篇: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

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

2010-12-25 23:02:05作者:赖俊明来源:《田纳西新闻》北美生活栏目文字大小:【大】

【中】【小】

12月25日,又是圣诞时节。圣诞节可说是全人类在年底最快乐的节日。百货公司充满了熙来攘往采购礼物的顾客,人们互赠五颜六色的圣诞卡片,街头上张灯结彩,焕然一新,整...12月25日,又是圣诞时节。圣诞节可说是全人类在年底最快乐的节日。百货公司充满了熙来攘往采购礼物的顾客,人们互赠五颜六色的圣诞卡片,街头上张灯结彩,焕然一新,整个世界沉浸在佳节的欢愉中,人人都互相道贺「圣诞快乐」。

圣诞节的庆祝始于何时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许多基督徒都回答不出来。因着耶稣诞生的年代距今久远(约在二千多年之前),又古代历法与现代历法之换算有些差异,以致后人实在无法精算耶稣诞生的确实日子。

不过,当代有位著名的德国神学家奥斯卡-库尔曼(Oscar Cullmann),他对这个问题,曾经做过相当专业又详尽的研究,下面我就试着把他所研究的概要介绍给各位读者。

神学家库尔曼(Oscar Cullmann)的考据

从教会史的考据,在主历最初的三百年之中,基督徒根本没有圣诞节的庆祝。那是因为初期教会的信徒们只全心全意注重耶稣基督的教训,被钉和祂的复活。尤其是耶稣从死而复活这个日子被使徒保罗一再强调而主日的庆祝形成教会最重要的节日。这个节日在使徒行传和保罗书信中皆以七日的第一日来说明(徒20:

7, 林前16:1-2)。其后二百多年,使徒训诲书,伊格那丢和特土良等教父,都是用使徒约翰所用的七日的第一日来庆祝耶稣的复活。

但是日子久了,早期教会的教父和神学家开始思想到主耶稣降生为人的位格问题。他们开始明白耶稣道成肉身的重要性。特别是在东方的基督徒(尤其是希腊、小亚细亚和叙利亚一带的教父)开始思想「上帝道成肉身,以人的形像进入世界的奥秘」。当他们更进一步想强调「历史的耶稣」时,教会就自然地以兴高采烈的态度来庆祝耶稣的降生「圣诞节」了。

最早庆祝圣诞的遗迹 – 古埃及蒲草纸的记录

根据考古学家所发掘出来的古埃及蒲草纸记录上,发现了第四世纪初期最早在古埃及教会庆祝耶稣圣诞的仪式,此仪式证明当时最原始为信徒普遍施行的圣诞仪式。其概要如下:

1.首先是读一段有关耶稣基督降生于伯利恒,耶稣父母带他逃到埃及,然后重返故乡拿撒勒的经文。

2.读完此段经文后,参加的会众就齐声歌颂:「在伯利恒降生,在拿撒勒生长,在加利利居住。」

3.接着主礼人述说东方三博士来朝拜圣婴耶稣,说完,诗班同声颂赞说:「我们从天上看见了记号,一颗灿烂的明星。」

4.接下来主礼人宣读路加福音书上对于主耶稣降生的记载,诗班再报以歌声赞美说:「在野地里的牧羊人皆大惊奇,屈膝歌唱:一切荣光归与天父,哈利路亚!荣耀归与圣子与圣灵,哈利路亚!哈利路亚!哈利路亚!

这是第四世纪初期信徒门庆祝耶稣基督降生仪式最详实的记载。而当时庆祝圣诞是定在每年元年六日至七日的晚上。

何以在元月六日庆祝圣诞呢?

要明白这一点,我们必须回到教会历史作一些探讨。在第二,三世纪,初期教会所面对最大的异端势力,是来自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诺斯底」是一个概括性的称号,其实有不同形式的内容,尤其以希腊化的基督教为主流。

其中一派为追随亚力山大诺斯底派领袖 — 巴西理德(Basilides, 130AD)的人,这些人是以元月六日庆祝基督受洗的。他们认为基督的神性,只有在耶稣受洗时「出现于世界」。因此,这个节日被称为「显现日」(Epiphany)。很明显地,此一宗派选定此日,是因为相传在元月五日至六日的夜晚埃及尼罗河会有神奇的力量。

可是在另一方面,东方正教的教会(Orthodox Church)却不相信基督的首次「显现」是在祂受洗的时候,但他们赞成该事实的重要性,因此他们选定了元月六日为的是将基督的出生与洗礼中的「显现」合在一起纪念。曾经有一段很长的时期,在巴勒斯坦的基督徒极为隆重地庆祝「显现日」的节期,同时也以此日来庆祝耶稣的降生。

何时改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庆祝圣诞呢?

到底圣诞节的日期又怎样从元月六日改到十二月二十五日呢?对于此改变的理由,至今圣经学者还不十分清楚。也许将来也永远弄不清楚。但库尔曼博士认为最有可能的假定是如此: 这改变可能是开始于罗马,期间约在主后三二五至三五四年之间。那时,较早的显现节庆祝已从东方教会(埃及,希腊小亚细亚一带)传到西方罗马教会。

当君士坦丁皇帝于罗马在位时,约主后三三六年前后,基督降生的日子已订为十二月二十五日,这是有案可查的。

十二月二十五日被选定为圣诞节是因为它原来是当时异教徒敬拜太阳神的大节日,而太阳被异教徒尊为「不可征服的太阳神」(Unconquered Sun-God)。而当时的教会领袖们觉得很适合将这光明的节日尊奉给世界之光「耶稣基督的降生」。而当时意大利米兰的主教圣安波罗修(St.Ambrose 304.7-397)也曾说:「基督是我们的新太阳」。

据库尔曼博士研究结果,最后将十二月二十五日定为圣诞节的是东方正教最著名的教父 – 在君士坦丁堡担任主教的–约翰‧屈梭多模(John Chrysostorn 347 – 407 A.D.)其名意义为「金口」,指其多才善辩,为当时最著名的讲道员。也许因着他的辩才,就说服了当时的教会,用这天来庆祝耶稣基督的诞生。

结语 — 圣诞节的意义

耶稣究竟在何日降生,在圣经路加写路加福音的时候就以无从查考了,否则路加一定会写上去的。作者路加医生是个很精明又注意史实的人,他对耶稣的生平和传道生涯其实做了蛮详尽的研究。

也有人做了不同的论点,认为耶稣的降生不可能在冬天,因为那时「野地里有牧羊的人」,而冬天在巴勒斯坦是不宜在野地里牧羊的。

不过,圣诞节无论是借用异教的节日也好,崇拜太阳神的日子也好,都无损于耶稣基督降生的事实与意义。耶稣基督降生于世界是一桩辩驳不倒的史实。至于祂是否正好在二00三年前的十二月二十四日夜间诞生,就不是太要紧的了。

圣经中,对于耶稣的受洗、受试探、逝世、复活与升天亦无详细的日期记载,但那又有甚么关系呢?

就如同在路加福音2:10-11所说的,「我报给你们大喜的信息,是关乎万民的;因今天在大卫的城(指伯利恒城)里,为你们(世界的人类)生了救主,就是主基督(耶稣)。」这应该才是圣诞节最重要的意义吧!

(本文作者为圣经公会总干事)

教會插花的歷史與神學

(一)聖經中的花卉和其他植物

聖經記載了不少花卉和植物。這些植物大都有象徵意義,插花員必須有所認識,以配合教會的各個節期。

花卉:聖經只提過三種花卉的名字。(1)百合花3 一般識別為白色百合花,象徵美和芬芳。它的希伯來文名字由SHESH演變而來,意思是「六」,因它有六片花瓣和長雄蕊。(2)谷中的百合花4 其實不是百合花,因百合花不是在谷中生長的。它應是指水仙花或屬水仙科的一種鬱金香,在谷中長得茂盛,象徵天堂的榮耀和神聖的愛。另外,谷中百合花也可能是指鈴蘭,是年中最先盛放的花朵,預告著春天的來臨,也象徵將臨的基督。(3)沙崙的玫瑰花5 也不是玫瑰,因在聖經時代的以色列找不到它。它的希伯來文名字是指一種橙黃色的番紅花,所以有學者認為它是鬱金香,象徵神聖的愛。另外,有不少認為它是一種石蒜科全能花屬,有白色球根,十分芳香,象徵荒蕪之地必開花茂盛(賽三十五1~2)。6

其他常見的植物:(1)無花果樹7 象徵以色列國,開花結果表示安定和富裕;樹葉枯乾或掉落表示懲罰或災難(賽三十四4)。(2)葡萄樹在舊約中象徵以色列為神工作的成果(賽五2;結十九10~14);在新約中,主是葡萄樹,信徒是枝子,則像徵信徒與主結連,不結果子的枝子,就是缺乏長進的生命;而葡萄汁則像徵基督的寶血和救贖。(3)橄欖樹8 象徵和平與希望;又因橄欖油用作膏立聖職人員,所以橄欖樹也象徵先知的事工、受膏者或聖靈(亞四11~14);此外也表示神賜福給敬畏祂的人(詩一二七3~4)。(4)蘆葦象徵信徒謙恭地按真理而活(伯八11),或象徵脆弱的人生,指向救贖(太十二20);棕梠樹象徵基督勝過罪與死亡(約十二12~13);香柏樹則像徵堅定不變和彌賽亞的國度(結十七22)。9

(二)相關經文及神學

聖經沒有關於教會插花的記載,只在雅歌六章2節提過採摘花卉。的確,聖經對花卉的描寫,都以香味和美態為重點(歌二2;路十二27),較少記述用作裝飾聖殿或敬拜奉獻等。不過,以賽亞書六十章13節卻清楚說明,植物也用於修飾神的聖所,使神的殿得著榮耀:「利巴嫩的榮耀,就是松樹、杉樹、黃楊樹,都必一同歸你,為要修飾我聖所之地;我也要使我腳踏之處得榮耀。」

此外,果子、枝子等也是以色列人節期的象徵物和祭品。利未記二十三章40節記載以色列人在住棚節時,要拿美麗的果子和茂密的樹枝,來慶祝豐收和記念在曠野飄流的景況。由此可見,聖經時代的人已用果子和植物作節期的象徵,以突出節期的色彩和意義,增添崇拜的氣氛。箴言三章9至10節提及信徒當以一切初熟的土產獻給神,為神所賜的豐富獻上感謝。雖然這裡指的土產並非經修剪和裝飾的植物,但歷代教會也有奉獻鮮花的傳統,代表人將工作的成果奉獻給神。另外,鮮花的生命也象徵信徒獻上的活祭。信徒可在堂慶、年終感恩、結婚週年、升學升職、嬰孩誕生等日子獻花給神,以感謝神對人手所作的工的承認和保守。

羅馬書一章20節提到神所造之物都能顯出神的能力和屬性:「自從造天地以來,神的永能和神性是明明可知的,雖是眼不能見,但藉著所造之物就可以曉得,叫人無可推諉。」因此,花藝的美感和色香味形態,都能叫人藉不同的感官曉得神的存在。所以,主耶穌也常用自然之物(種子、水、光等)作比喻的題材,宣講天國的奧祕。藝術將神學接通人的生活,插花藝術自然也能藉著結合聖言和信仰經驗,有效地反映神的屬性,成為信仰和生活的接觸點。

(三)教會插花藝術的歷史

插花這門藝術其實已發展了多個世紀,早期多用於民間傳統慶典和異教風俗。至於教會何時開始在崇拜中擺設鮮花,則有兩個說法:(1)源於墓前獻花的習俗,因為在主後四世紀開始,教會多建於殉道者的墓旁,故此常被鮮花包圍,後來逐漸演變成在崇拜中擺設鮮花。10(2)中世紀的教會是宗教、政治和生活的中心,所以教會節期成為生活大事。那時候,每逢大節期,信徒便用鮮花製成花環,裝飾十字架,進殿時亦會沿途撒播花朵。

第二篇:拓展培训的起源和意义

进行拓展培训的具体意义

你是否一开始就习惯于:坐在宽敞、明亮、恒温的办公室?一动身,便是舒适轿车相伴、豪华酒店不离?你意气风发,无所畏惧,却从未想过:如果没有拖鞋是否能在晚上走路;如果没有自己的干净脸盆是否能洗脸;如果三人同居一室是否能入睡;如果没有空调是否知道加减衣服„„不确定吗?那么,你有必要拓展一下了!人生路上有些东西是必备的,但你却渐渐失去了它们。你该去一所学校,一个军营,但肯定不是你早已乐此不疲的办公室,或是酒店!

单打独斗,个人英雄主义时代已经过去,现在组织的成功更加依赖于整个团队的表现。但是,同样一支队伍,可以庸碌无为,也可以成就大业,何也?或松散懈怠,或凝聚有序,形成氛围不同。失败的团队中没有赢家,而成功的团队中没有输家。拓展训练改变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拓展培训告诉您如何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如何组建有效的团队。

什么是拓展培训

拓展培训是一种典型的户外体验式培训。它被称为“自我突破人格培训”,外展训练(outward development),原意为一艘小船驶离平静的港湾,义无返顾地投向未知的旅程,去迎接一次次挑战。这种训练起源于二战期间的英国。当时大西洋商务船队屡遭德国人袭击,许多缺乏经验的年轻海员葬身海底,针对这种情况,汗思等人创办了“阿伯德威海上学校”,训练年轻海员在海上的生存能力和船触礁后的生存技巧,使他们的身体和意志都得到锻炼。战争结束后,许多人认为这种训练仍然可以保留。于是拓展训练的独特创意和训练方式逐渐被推广开来,训练对象也由最初的海员扩大到军人、学生、工商业人员等各种群体。训练目标也由单纯的体能、生存训练扩展到心理训练、人格训

练、管理训练等。它已成为一种现代人和现代组织全新的学习方法和培训方式。它利用崇山峻岭、湖海大川等自然环境,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在解决问题,应对挑战的过程中,使学员达到“磨练意志、陶冶情操、完善人格、熔炼团队”的培训目的。是一种突破传统培训思维和模式要求的全新培训方式。它融合思想性、教育性、挑战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体。

培训的特点

综合活动性拓展训练的所有项目都以体能活动为引导,引发出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意志活动和交往活动,有明确的操作过程,要求学员全身心投入。

拓展训练的项目都具有一定的难度,表现在心理考验上,需要学员向自己的能力极限挑战,跨越“极限”。

集体中的个性 拓展训练实行分组活动,强调集体合作。力图使每一名学员竭尽全力为集体争取荣誉,同时从集体中吸取巨大的能量和信心,在集体中显示个性。

在克服困难,顺利完成课程要求以后,学员能够体会到发自内心的胜利感和自豪感,获得人生难得的高峰体验。

教官只是在课前把课程的内容、目的、要求以及必要的安全注意事项向学员讲清楚,活动一般不进行深度的讲述,充分尊重学员的主体地位和主观能动性。即使在课后的总结中,教员只是点到为止,主要让学员自己来讲,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拓展培训的意义

拓展培训是一种面向问题的学习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个人的决策意识、领导意识和对组内成员的强项弱项进行分析的意识。它糅合了高挑战及低挑战的元素,学员从中在个人和团队的层面,都可透过危机感、领导、沟通、面对逆境和辅导的培训而得到提升。拓展培训强调学员去“感受”学习,而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听讲。我们都知道,当我们不了解其它人的感受时,即使我们有很好的见解,我们也很难说服他人。研究资料表明,传统课堂式学习的吸收程度大约为25%,而要求学员参与实际操作的体验式学习吸收程度高达75%,能更加有效地将资讯传授给学员。拓展培训是体验式的学习过程但并非体育加娱乐,它是对正统教育的一次全面提炼和综合补充。大多数人认为,提高素质的手段,就是通过各种课堂式的培训来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其实,知识和技能作为可衡量的资本固然重要,而人的意志和精神作为一种无形的能量,往往更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何种情况下能使有限的知识和技能释放出最大的能量?如何开发出那些一直潜伏在你身上,而你自己却从未真正了解的力量?通过拓展培训,整合团队,发掘每个人的最大潜力,其最终目的,是让学员将培训活动中的所得应用到工作中去。这就是拓展培训的真正意义!

拓展培训能给企业带来的明显收益:

进一步明确和认同组织目的,增强组织凝聚力;

树立相互配合,互相支持的团队精神和整体意识;

改善人际关系,形成积极向上的组织气氛;

改进组织内部沟通与信息交流;

使员工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出最佳的领导与管理才能;

使组织面对各种变革与挑战更加从容、有序。

拓展培训能给个人带来的明显收益:

认识自身潜能,增强自信心,改进自身形象;

克服心理惰性,磨练战胜困难的毅力;

调整身心状态,不浮躁,不荒废,更乐观地面对工作和生活中的挑战,领悟人生真谛; 认识群众的作用,增进对集体的参与意识与责任心;

启发想象力与创造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更为融洽地与群体合作;

学习欣赏、关注、爱护大自然。

人们通常把拓展培训和培养团队精神联系在一起,这种联系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确的。除此之外拓展培训还可以帮助个人树立自信心和自尊心、提高团队工作效率、降低离职率、增进团结与合作、促进沟通与交流、建立组织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培养解决问题及决策能力、提升人际关系交往技巧、营造和谐的工作环境以及企业应对转型或重建所带来的危机、培养乐于与人相处共事的态度以及主人翁精神等。值得注意的是,团队合作精神并不是通过企业反复重申“大家要有团结合作精神”就可以建立起来的,团队成员需要通过实际的磨合才能学会如何在工作中相互配合。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比自己想象的多的多的勇气、力量、智慧和善心。我们希望通过创造一种环境,让人们不必经历真实的艰险、他人的嘲笑、自我的怀疑和厌倦,就能领悟和发现真理。拓展训练改变人的态度,态度改变行为,行为改变命运。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主要在学校和工作岗位上完成,积极、健康的心态决定了知识和技能可能创造多大的价值。拓展培训,正以高山仰止之势向着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企业与个人阔步走来!

德国——拓展培训的起源地

2010-2-21 16:29:1

3拓展训练是由德国出色的教育家韩建德所创办,他认为当时传统的学校课程并不足以全面地培育下一代,于是便构思了一套另类的教学理念。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韩建德博士在苏格兰一所著名的学校– Gordonstoun任职校长,首先将其教学理念推广出来。1941年,第一所外展训练中心在英国成立,以海上训练模式,全力协助当时正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身处险境的船员,培养坚毅的性格和建立无惧的勇气面对逆境。

大战结束,拓展训练遂成为推动体验式教学的先导,发展日渐遍及全英国、欧洲、澳洲、亚洲和非洲等地。

时至今日,拓展训练仍是全球规模最大和历史最悠久、从事户外体验式教学的非牟利机构。它的网络已跨越了30个国家,成立了逾50间训练中心。

拓展训练的原意

拓展训练原意是指一艘船离开所熟悉的港口,起锚出海。同样地,拓展训练的参加者亦暂时抛开日常杂务和安适的生活,进入陌生的野外环境,共同接受磨练。

第三篇:感恩节的起源由来和意义

感恩节的起源由来和意义

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在那一天,就是单身汉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以下内容是品才网小编为您精心整理的感恩节的意义,欢迎参考!

感恩节的意义

学会“感恩”,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说尤其重要。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家庭的中心,他们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别人。要让他们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让他们学会懂得尊重他人。当孩子们感谢他人的善行时,第一反应常常是今后自己也应该这样做,这就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让他们从小知道爱别人、帮助别人。学会感恩,先要学会知恩,要理解父母的养育之恩,师长的教诲之恩,朋友的帮助之恩。西方的感恩节就是要教化人们学会感恩。让孩子学会感恩,关键是通过家庭、学校的教育,让孩子学会知恩、感恩。

一、感恩使人知足。俗语语说,知足常乐。老子说,知足者富。知恩,感恩,谢恩,才会懂得知足。

二、感恩使人与环境融洽和谐。感人之恩,必不与人争。感人之恩,必与人为善。一个知恩感恩的人,他的生活环境必定是完美的,使他幸福平安的。否则的话,一个人一生不会有安生的日子过。

三、感恩使人成长。感恩是一种学习态。从别人所做的“一切”(注意是一切,绝不只是某些或某一部分)当中去体验和学习做人之道,处事之道,从而不断地使自己变得越来越完美。俗话说,没有最美,只有更美。人生的使命,就是使自己不断变得更完美。

四、感恩是对社会和谐的一种贡献,他使被感恩的人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进而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共同营造出一个完美的现实。

由上可知,感恩最大的受益人首先是感恩者自己。被感恩的人也受益。前提是自己先受益。如果感恩者并不觉得受益,他人的受益也只是表现现像,很可能会是明益暗害。感恩节的意义

感恩节就其意义和庆祝方式来说,从1621年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在这一天,各个教派的教堂都开放,向上帝的慷慨恩赐表示感谢。感恩节是个家庭节日,全国各地,丈夫和妻子、孩子和老人,从市到镇、从镇到乡、从乡到庄,都回到老家共度节日。回不了家的人也打长途电话和父母家人畅谈,分享感恩的事。感恩节的正餐,全国上下实际上都一样。餐桌上总是摆满了各式各样的美味食品。吃南瓜馅饼是让大家记得当年印第安人曾送给第一批定居者这样的礼物。在大多数家庭里,饭后都会做一些传统的游戏。感恩节是一项愉快的庆祝活动,是一个家庭团聚的日子,是重叙友情的时刻。在那一天,就是单身汉也总是被邀请到别人的家里,同大家一起分享感恩的欢乐,并且感谢上帝的恩惠。

感恩节最主要的意义是要告诉我们人性的美好,从任何事上都可以体现出感恩,问候一下你的父母,朋友,帮助需要帮助的人,都是感恩的表现。让我们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学会理解与宽容,最重要的,学会爱。那就是生命真正赋予我们的。

感恩节的起源由来

感恩节的由来要一直追溯到美国历史的发端。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号”船满载不堪忍受英国国内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达美洲。1620年和1621年之交的冬天,他们遇到了难以想像的困难,处在饥寒交迫之中,冬天过后,活下来的移民只剩下50来人。基于“来者是客”的信念与习俗,印第安人给这些移民送来了生活必需品,并且教导他们狩猎、捕鱼和种植玉米、南瓜等等生存方法。在印第安人的帮助下,来自欧陆的新移民逐渐习惯了在当地的生存方式。在欢庆丰收的日子,欧陆新移民邀请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的赐予。在当前广为人知的感恩节版本里,往往只强调双方的友好关系以及欢乐庆贺的气氛;但也有许多人指出,只一味强调感恩节的快乐以及友好对印第安人并不公平。因为这样容易让人们倾向忘记后续对印第安人的剥削与屠杀的历史。

许多人认为,美国第一个感恩节就是印第安人与新移民第一次齐聚感谢上天赐予的那一天。但是,对许多印第安人来说,这并不是第一次人们齐聚一堂感谢上天的经验。对于一些新英格兰的印第安人来说,感恩节在他们那里早已存在。这些印第安人一年举行六次感恩节日,他们依照不同时节举行感恩的仪式。在秋季收成时节举行的感恩仪式,对于这些印第安人来说,是他们一年中的第五次感恩节日。一般人所知的“感恩节的由来”,事实上是第一次欧洲的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感谢上天赐与的那一天,而非所谓“美国的第一个感恩节”。

第一次欧洲新移民与印第安人一同庆贺的感恩节延续了三天,双方也同意了一个和平、友好的协议:印第安人欢迎他们在其中一块原属印第安人的土地上建造属于新移民自己的村庄。这个时刻原本是双方友谊逐渐巩固的开始,但不幸的是,友好的关系并没有持续太久。由于不再像以前一样需要印第安人的援助,一些新移民慢慢淡忘了他们一开始遭受的困难以及受到的帮助;再加上更多新移民不断的涌入,双方的不信任感逐渐升高,而产生了越来越多的摩擦;一些新移民甚至不容忍印第安人的宗教信仰,试图教导、说服印第安人他们的信仰是不正确的。许多的摩擦与冲突导致了后来的“菲利普国王战争”。

每年11月第四个星期四是美国传统节日感恩节,火鸡是感恩节传统主菜。白宫自1947年开始展示获赠的感恩节火鸡,此后据说由肯尼迪于1963年非正式地开始“赦免”火鸡,而真正形成赦免仪式传统则由前总统老布什开始.XX年11月21日,美国华盛顿白宫玫瑰园,奥巴马在两个女儿玛莉娅和萨沙的陪同下参加火鸡赦免仪式。

美国一年一度的感恩节火鸡赦免仪式在白宫玫瑰园举行,一只名叫科布勒的雄性火鸡被选为今年的感恩节火鸡,获得奥巴马总统亲自“接见”并宣布赦免,从而幸免于成为感恩节大餐。

第四篇: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从文化的角度谈茶文化存在的意义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文明古国,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有一组镜头,在整个开幕式上,以文字形式表现中国文化和思想时只用了两个汉字,一个是“和”,另一个就是“茶”。中国茶文化以及品茶的意境通过奥运会走向世界人民心中。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给茶文化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一新时期,茶文化内涵及表现形式正在不断扩大、延伸、创新和发展。新时期茶文化溶进现代科学技术、现代新闻媒体和市场经济精髓,使茶文化价值功能更加显著,使其对现代化社会的作用进一步增强。新时期茶文化传播方式形式,呈大型化、现代化、社 会化和国际化趋势发展。其内涵迅速膨胀,影响扩大,为世人瞩目。

古往今来,文人雅士爱茶吟茶,不知留下多少佳话名篇。而这些名篇佳话所诉说的无非都是一种茶一般淡泊的心境。人们运用审美力对茶之美进行了解,欣赏、品评、联想,进入美的境界中去,从而诱发灵感,文思如泉涌。正如酒壮英雄胆一样,茶能引学士文。茶文化是中华民族高洁、清雅风格的体现,是艺术生活的结晶。

茶文化,有助于我们正确人生观的养成,讲究茶德,塑造高尚人格,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是历代茶人崇尚和追求的目标,也是茶文化的核心内涵。而茶德的树立,既是茶的自然特性的显现,又是茶人精神的流露,同时又是茶人所确立的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另外,茶道中的”和”的基本涵义包括和谐,和敬,和美,平和等等,其中主要是和谐。通过以”和”为本质的茶事活动,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贵真,沟通人与自然的亲和,追求真善美的统一。这既是中国茶道的核心内容,也是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同时表现了对人生价值的最终追求。

中国茶的发展和中国茶文化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中国茶文化推崇的是中国文化的最高境界——“和”,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和”为目标的文化所展示的,是一种温文儒雅的力量,是以“上善若水”的柔和与坚强,它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内涵。

如茶般的淡泊既是一种人生方式,也是一种人生境界,诸葛亮教子“淡泊以明志”,确是极有见地的苦口婆心,“志当存高远”,也唯有淡泊才能久远

茶,代表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应当得到每一个华夏子孙的传承和发扬。

很多书籍把茶的发现时间定为公元前2737~2697年,其历史可推到三皇五帝。东汉华沱《食经》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西汉以将茶的产地县命名为“茶陵”,即湖南的茶陵。到三国魏代《广雅》中已最早记载了饼茶的制法和饮用。茶以物质形式出现而渗透至其他人文科学而形成茶文化。

随着文人饮茶之兴起,有关茶的诗词歌赋日渐问世,茶已经脱离作为一般形态的饮食走入文化圈,起着一定的精神、社会作用。唐代的茶文化以公元780年陆羽著《茶经》为标志,概括了茶的自然和人文科学双重内容,探讨了饮茶艺术,把儒、道、佛三教融入饮茶中,首创中国茶道精神。

宋代茶业已有很大发展,推动了茶叶文化发展,在文人中出现了专业品茶社团,有官员组成的“汤社”、佛教徒的“千人社”等。

明清时期茶类品种增多,泡茶的技艺炉火纯青,茶具的款式、质地、花纹也千姿百态,茶文化已成燎原之势。到清朝,茶叶出口已成一种正式行业,茶书、茶事、茶诗不计其数。

茶文化从广义上讲,分茶的自然科学和茶的人文科学两方面,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与茶有关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上讲,着重于茶的人文科学,主要指茶对精神和社会的功能。由于茶的自然科学已形成独立的体系,因而,现在常讲的茶文化偏重于人文科学。

中国作为茶文化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但茶文化在中国曾闪耀过耀眼的光芒,然而它在现代中国却似乎受到了冷遇,为常人所不了解。但是茶文化的现代意义不容置疑,其基本精神更是饱含哲理。只要我们合理发扬它的现代价值,用好它,茶文化必将在中华大地重新兴起,实现它应有的价值和作用。

第五篇:从衔接和连贯谈阅读教学

从语篇衔接和连贯的角度谈阅读教学

鞍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

马文利

摘要: 本文从语篇中衔接和连贯的定义范畴出发,分析衔接和连贯在阅读中的作用,提出以语篇为中心进行阅读教学。

关键词:语篇;衔接;连贯;阅读教学

Abstract: The writer tries to analyze the importance of cohesion and coherence from the angle of the definitions of them and suggests that reading should be taught according to the discourse instead of isolated words, phrases or sentences.Key words: discourse, cohesion, coherence,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reading

一、引 言

阅读一直被人们看成一种很复杂的心理过程。要提高阅读能力并非易事。笔者通过教学实践,发现连贯和衔接在阅读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通过揭示连贯和衔接在阅读中的重要作用,提出传授连贯衔接知识比单纯地传授语法知识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篇的核心是语义连贯,而语篇整体上的语义连贯是各种语篇的共同要求。通过对语篇进行语言分析,笔者试图解释人们如何构建和理解各种连贯的语篇,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了解所读文章的框架结构以及作者的意图和思路,挖掘文章字里行间所隐蔽的深层意思和准确掌握文章的主题。因此,把涉及语篇的连贯和衔接的最基本的知识引入英语阅读教学,具有一定实践意义,可加深对各种语言现象的理解,加强其语言能力的培养。

二、语篇的衔接和连贯

衔接和连贯是两个重要而不同的概念。连贯源于篇章的语义内容,而衔接则涉及篇章的结构形式。简单地说,衔接是语篇现象,指得是发话者用来表示经验和人际方面语言连贯的语法手段;而连贯是心理现象,它存在与人的头脑中,无法在语篇层面上找到线索。衔接是指一段话中在语法或词汇方面有联系或语法和词汇这方面都有联系。这种联系可能存在于不同的句子之间,也可能存在于一个句子的几个部分之间。文章通过一定的衔接手段,将句与句,段与段有机地组合起来,构成一个完整的语义单位。因此,读者理解篇章的程度取决于衔接好坏。

衔接是篇章的有形网络,它通过词汇和语法手段让语句文理通顺。句子连贯(coherence)是指句中的成分之间具有合乎逻辑的有机联系,句子的表述思路清晰,使交际对方容易得到要领。连贯是篇章的无形网络,原作作者以了解情景为基础,通过逻辑推理,达到语义的连贯,所以说语义连贯是话语组成的重要标志,读者要根据句内和句间的关系吃透文章的结构和题旨,才能充分理解该文。

篇章是由句子来实现的语义整体。构成篇章的句子既要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又要在语义上彼此衔接。语篇中根据各个意念之间的联络关系来组成的意义段或整篇文章中心思想的现象就是连贯。在形式上用修辞手段把文字联结成语篇整体的现象就是衔接。为了进一步阐明这两个概念,请看下段文章:

(1)I prefer teaching to any other jobs.(2)The chief reasons for the preference are as follows:(3)First, as a teacher I have the freedom to make my own decision in my work.(4)Second, I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keep on learning.(5)Third, the job is very challenging.(6)Besides, teachers enjoy a long vacation which provides a good chance for reflection, research and writing.(7)However, most important of all, teaching brings about changes in students.在上述段落里,(1)和(2)存在着表重复的语义关系,这种语义关系又通过重复the preference一词得到表现。(3)(4)(5)和(2)存在着表先后顺序的时间语义关系,通过衔接词first,second和third在结构上得以表现;(6)和(2)存在着表附加的关系,通过衔接词besides表现出来;(7)和(2)之间存在着表对比和强调的语义关系,通过“however, most important of all”表现出来。

从上面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句与句间意念的联络关系就是连贯,表现这种语义连贯的形式就是衔接。两者的关系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即什么样的语义内容决定什么样的结构形式。研究文章的连贯和衔接对促进阅读技能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衔接和连贯在阅读中的作用

阅读是一种语言交际,是积极的思维活动,决不是消极地对书面字符进行识别和接受。读者对文章的字面意义的理解,是对文章的最低层次的理解。但读者如不具备对文章各个意念相互联系的逻辑判断能力,就无法达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写作目标。反之,如果我们对文章各个意念之间的内在联系弄得清楚的话,就能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达到对文章的深层次的理解。由此可见,成功的阅读理解,不仅要求读者对语言知识(语法、词汇)有正确的了解,更重要的是要求读者有一定的逻辑推理、理解能力。

众所周知,每个作者在写作时都有一定的写作意图,每篇文章都有一定的中心思想,作者在安排语言材料的时候必须围绕着写作的意图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来安排。所以,文章的段与段之间必然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也就是文章的意念联络关系,而这种意念联络关系又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来表现。同样,在每一段里,也必须有一个中心思想,段中的每一句都必须要阐明本段的中心思想,句与句之间也必然有着内在的意念联络关系,而这种意念联络关系也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加以体现。这种段落和段落之间、句与句间的意念联络关系,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文章或段落的连贯,而表现它的手段就是衔接。阅读时,我们可以通过外在的衔接手段和结构形式,推导出句与句间、段与段间逻辑关系,从而不仅达到对文章的字面理解,更重要的是达到对文章的深层次理解。

我们可以在阅读课中就课文中出现的连贯和衔接现象对学生加以传授。一般来说,句与句之间或段与段之间存在着下列10种语义连贯:举例、附加、对比、让步、重复、结论、时间、地点、和强调等语义联系。表达这10种语义联系的衔接词也有10类:

1举例:for example, for instance, for one thing, to illustrate, in particular, in general, significantly, frequently, occasionally.2附加:again, in addition, too, besides, furthermore, as well, nest to 3比较:similarly, likewise, at the same time, in the same way, likewise 4对比:but, however, nevertheless, still, conversely, whereas, though, on the contrary, by contract, on the one hand ,on the other hand.5让步:doubtless, surely, granted that, although this may be true, no doubt, I concede, I admit 6重复:again, as has been pointed out, to repeat, in other words, as I have said above, once again.7结果:therefore, thus, hence, so, consequently, as a result, all in all.8结论:thus, finally, hence, in conclusion, to sum up, to summarize, to conclude, in short.9时间:earlier, formerly, afterwards, later, presently, subsequently, meanwhile, after a while, at last, at that time, in the mean time, in the past, until now 10强调:indeed, equally, chiefly, even more important

四、从语篇的角度谈阅读能力的提高

语篇能力(discourse competence)指把语法形式和意义融合在一起,用口头或书面形式连贯地表达不同种类语篇的能力。语篇的完整统一通过语言形式的衔接(cohesion)和语义的连贯(coherence)来实现。语篇能力也就是超越句子平面组织语段的能力。

语篇整体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目前在阅读训练中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是:忽视对语篇结构的研究,忽视词汇、句型、语法和连接词语在语篇衔接中的作用,经常重语法,轻意义,重语句,轻篇章,把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语法讲解、分析,然后再学习一些语言知识。这样做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文章理解。而以语篇为单位组织语篇整体教学,在整个阅读过程中,无论生词问题还是理解问题,都让学生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独立思考,培养其阅读能力。因此笔者悟出,在教授语法时要结合语篇和语境来进行,这样才能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概念,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才能有一个完整的理解。

“Gee,” said Tommy, “what a waste!(2)When you are through with the book, you just throw it away, I guess.(3)Our television screen must have had a million books on it and it’s good for plenty more.(4)I wouldn’t throw it away.”

在上段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连贯和衔接的表现形式,比如句(3),很明显,句末的plenty more应为plenty more books的省略形式。同样,作者使用关键词的重复以达到衔接的目的。句(2)中的it衔接于the book,句(4)中的it指代句(3)的our television screen.由此可见,只有理清了文章的脉络,以及上下文之间的省略和指代关系,才能够取得满意的阅读效果。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阅读课最能体现语篇整体教学的特点。结合语篇知识,比较理想的阅读教学步骤为:

Step 1: ⑴ Brainstorming

A: Ask and answer questions about background

B: Introduce the customs about the text

The first reading(skimming)

Decide if the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Step 2: ⑴

The second reading(scamming)

Discuss the details or events.Step 3: Write a short passage about the text.通过这几个步骤,既突出了阅读课的特点,又加强了阅读技巧的训练,使学生领会了文章的中心思想,为口头交际作好准备。学生通过形式多样的阅读活动不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而且培养了运用能力。

五、结语

从过去以词汇和句型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上升到以语篇为中心的教学,课堂教学侧重于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及各段落之间的内在联系和前后衔接,研究语篇的构成,分析、领会词汇句型和语法连接词语的语篇衔接作用,这样做有助于在语篇训练中“激活”,“夯实”语言知识,扎实有效地培养阅读能力。

参考书目:

[1] Halliday, 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 Edward Arnold, 1985.[2] 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3] 胡壮麟,《语篇的衔接和连贯》[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4.[4] 黄国文,《语篇分析的理论与实践》[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5] 孔蕴华等,《大学英语阅读教程》[M].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8.鞍山师范学院

外语系

马文利

下载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word格式文档
下载从教会史谈圣诞节的起源和意义.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2021年圣诞节的来历和意义[范文大全]

    圣诞节(christmas),这个名称是“基督弥撒”的缩写。弥撒是教会的一种礼拜仪式。圣诞节是一个宗教节。因为把它当作耶稣的诞辰来庆祝,因而又名耶诞节。那么你知道圣诞节的来历......

    从特定的政治目的谈民主党派存在的意义

    从特定的政治目的谈民主党派存在的意义这次讨论的主题是来源于之前和宿舍ZT同学的一次对话,他跟我说他的导师有好多同学都是九三学社的人,并多次邀请他的导师加入,但都被拒绝了......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从人与自然的关系谈建设生态文明的意义 谈到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研究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演变。文明作为反映物质生产成果和精神生产成果的总和,是标志人类社会开化状态与进......

    中秋节起源和寓意都有哪些意义(样例5)

    中秋节是我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在民间中秋节有着许多的传说故事,我们听的最多的是嫦娥奔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秋节起源和寓意都有哪些意义,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中秋......

    浅谈物理学史和中学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浅谈物理学史和中学物理教学相结合的意义 石钊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陕西 西安710062) 摘 要: 在新课程背景下国家已经对我们的中学物理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

    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谈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胡锦涛同志全面、系统、深刻地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并用五句话对科学发展观进行了高度概括,即科学发......

    谈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合集)

    谈我学习《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意义 本学期,我们开设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这一门课,这门课使正处于大学二年级的我获益匪浅。 自从进入校......

    简谈学习中国文化史的意义和方法

    学习中国文化的意义和方法 (一)学习、研究中国文化史的意义: 1、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2、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 3、开阔视野,勇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