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3月28日)[共五篇]

时间:2019-05-15 04:22:5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3月28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3月28日)》。

第一篇: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3月28日)

履行传媒责任

彰显传媒力量

——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 李东东

(2012年3月28日)

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

两会开过不久,在这生机勃勃的早春时节,我们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来到北京大学,共同参加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暨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座谈会,我谨代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向承办座谈会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课题组,表示衷心感谢!

北京大学是国内最早开设新闻学课程的高等学府,在这里诞生了中国新闻教育史上第一本新闻学著作、第一个新闻学研究学术团体和第一份新闻学期刊。徐宝璜、邵飘萍等新闻前辈曾以北京大学为中心进行新闻学研究和新闻教育活动。他们不但胸怀大志、信念坚定,而且不断追求创新、不断超越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深刻地诠释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传媒责任。这一精神薪火相传,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传媒人。

时光荏苒。进入21世纪第二个十年,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媒体日益兴起,媒体格局走向多元态势,中国传媒业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作为宣传喉舌与文化产业组成部分,传媒业既要坚守舆论阵地,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又要科学、健康、稳定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而奋斗。因此,对传媒业来说,继承优良传统,担当历史使命,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

今天,我们在享有“中国新闻学和新闻教育之摇篮”声誉的北京大学,秉 承新闻前辈为国为民的理念,以“履行传媒责任,彰显传媒力量”为主题,共同探讨“文化强国”背景下的传媒社会责任建设,研究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指标体系,发布中国首部传媒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应该说具有积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欢迎同志们各抒己见,深入研讨,我想先就传媒业履行社会责任谈几点看法,就教于各位。

一、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将“责任”熔铸于传媒工作者的价值观念中。“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李大钊先生撰写的这幅名联,上联中的“道义”是指为国为民的理想和志向,“铁肩担道义”就是以救国救民为己任;下联的“文章”是指宣传马列主义,抨击反动军阀统治,歌颂革命和共产主义的作品,“妙手著文章”就是要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宣传革命。纵观近现代新闻史,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史,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邵飘萍、蔡和森、范长江、邓拓、穆青等新闻工作者秉承这一理念,孜孜以求奋斗在新闻战线,通过报纸、期刊,传播救国理想,传播革命真理。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传媒业经过60多年的发展,从早期单纯的“工具论”、“喉舌论”逐渐发展成为“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到现在的“传媒产业理论”,逐渐走上了先“产业化转企改制”,后“集团化整合扩张”的健康发展之路。目前,非时政类报刊单位转企改制全面展开,广电业“制播分离”和“三网融合”也在逐步推进,国有大型传媒集团将不断涌现。随着社会发展与技术变革,尤其是以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兴起,传媒业态走向多元化,传媒行业从业者不断增加,不仅新闻工作者需要继承“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优良传统,而且包括广告经营、产业投资等整个传媒业工作者,都应该深刻领悟新闻前辈的理想、品格、精神,像他们那样做一个拥有坚定信念、远大理想的人,用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具备高于常人的道德和职业操守,鞠躬尽瘁,不计名利,不求闻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竭诚奉献。

二、顺应并引领时代潮流,全面认识、认真履行传媒社会责任。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之后,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中国传媒业秉承优良的责任传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音频及超链接等载体,在记录时代变迁的同时,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坚守舆论阵 地,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环保、公益等领域的发展鼓与呼,为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创造优秀的传媒内容产品。

但是,应该承认,由于种种原因,传媒业目前对传媒社会责任的认识还没能完全顺应和引领时代潮流,在传媒老总和学者针对媒体社会责任的论述或研究中,一部分是站在宏观的角度,谈坚持党性原则,坚守舆论阵地,发挥舆论引导能力,做大做强传媒业等内容;一部分集中在新闻报道、电视节目内容、记者的职业道德和素养等微观领域,例如新闻真实,电视节目“娱乐化”,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等方面。这些领域都属于传媒社会责任体系框架内,但不是传媒社会责任的全部。

传媒社会责任包括政治责任、市场责任、内容责任、文化责任、公益慈善责任等各内容,涵盖了媒体日常工作中的方方面面,比如新闻报道、广告经营、上市投资、文化传播与传承、员工志愿者与社会捐赠等。据了解,1947年美国“哈钦斯委员会”撰写发布的“哈钦斯报告”--《自由与负责的新闻业》,是传媒“社会责任论”奠基的总报告,但由于观点的价值取向多样性,及网络媒体的兴起,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责任论的研究日趋走向虚无状态。

置身新的历史时期,传媒业应该勇立潮头,以世界眼光、中国视角,全面、深刻地认识和履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进一步发挥媒体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国家繁荣等方面的作用和价值。随着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等改革的不断推进,中国传媒业的市场化主体愈来愈多,在坚守舆论阵地的同时,应该以更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全面履行传媒社会责任。

三、做强做大传媒业,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奋斗。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当代中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新闻媒体是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新闻宣传是文化传播的主渠道,在文化发展中处于特殊地位。中国传媒业既肩负着舆论引导和传承、传播文化的职责,又是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加强传媒业的自身建设同样是履行传媒责任的重要手段。一方面,应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工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进行宣传、报道和引导。另一方面,应加快推进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在传媒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创新走出去模式,为传媒业繁荣发展提供强大动力。传媒业必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遵循媒体发展规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推动传媒事业和传媒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011年10月,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对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全面部署,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新征程,为开创文化建设的新局面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动力、坚定了信心。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传媒业更要勇于承担起责任,以饱满的信心、积极的行动,发挥传媒业的资源、品牌、人才等优势,做大做强包括传媒业在内的文化产业,提升我国国际传播力和文化软实力,向世界正确传播中国、说明中国,进而影响世界,推动人类文明进步。

最后,祝大家事业发展,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谢谢大家!

第二篇: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2012年1月8日在第七届中国传媒年会上的致辞

在第七届中国传媒年会上的致辞

新闻出版总署原副署长、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

(2012年1月8日)

同志们,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在喜庆和欢快的气氛里,我们送走了2011年,迎来了2012年。刚刚过完元旦,我们就从祖国的四面八方赶到美丽的杭州,共同参加第七届中国传媒年会,在此我谨代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对出席会议的各位代表,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问候,向举办年会的浙江传媒学院、浙江报业集团,表示衷心的感谢!

中国传媒年会我这是第5次参加了,对这个年会总署一直很重视,我也一直很重视。前几次的年会的名称是“中国传媒创新年会”,在邵华泽、范敬宜等新闻界元老的参与、关怀下,一届一届都办得很成功。去年举办的第六届,我建议改为“中国传媒年会”。在新闻出版总署的支持下,在业界朋友们的积极参与下,在主办方的精心组织下,已经成为中国传媒行业卓具影响的盛会。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也是新闻出版改革的攻坚年,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快速推进,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步伐进一步加快,“走、转、改”活动在全国新闻出版系统全面展开。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媒行业既是党的喉舌,也是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传媒业的使命和机遇何在?如何以体制改革为着力点,推动传媒业大发展?这是当前传媒业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

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召开中国传媒年会,为传媒界的朋友们提供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我觉得很有必要,也很有意义。刚才听了我们的东道主胡坚部长的讲话,也深受启发,六中全会之后,对于建设文化强国的国家战略现在是全党在抓,书记做文化建设领导小组的组长,所以这是一个从全党、全国都在共同努力抓好的一项工作。在这样的背景下,召开中国传媒年会,我们说实际上是在一个新的高度上提供一个平台,我们总说这些会议研讨是一种载体、一种平台,我们面对一个更好的机遇和条件。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将和其他主办单位一起,把这个平台搭建好,为业界提供更好的服务。在这次我借用一点时间,我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的概况。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成立于1989年,自成立以来坚持以新闻文化研

1究为中心,团结新闻事业的广大同仁,在理论研究、文化交流、业务培训、专业展览、书刊编辑、国际合作、咨询服务等方面开展各种活动。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一是开展理论研讨,深化新闻文化研究。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加快研究和发展中国特色新闻文化,充分发挥先进新闻文化在引领新闻风尚、培养新闻人才、规范新闻秩序、推动新闻工作上的积极作用,多次召开新闻文化理论研讨会,专题探讨新闻文化作为一门科学的内涵、范围和价值,编辑出版了《中国新闻文化研究》和《新闻文化论》等一系列著作。

二是关注现实问题,推动行业交互发展。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密切关注传媒产业发展的现实问题,积极打造传媒产业发展交流平台,曾联合中国传媒大学传媒经济研究所一同举办“中国传媒融合高峰论坛”,探讨“三网融合”背景下我国传媒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应对思路,发布《中国传媒融合发展报告》,解读中国传媒融合发展的相关数据并发布传媒融合发展指数,在业界产生极大反响。

三是加强自身建设,发挥协会桥梁作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立足于新闻出版业的发展实际,在提供政策咨询、强化监督职能、加强行业自律、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等方面充分发挥服务、沟通和协调作用,努力在政府和企业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和联结的纽带。

2010年,经民政部批准,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划转新闻出版总署作为其业务主管单位,成为新闻出版总署主管的18家社会团体之一。2011年10月24日,在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第五次会员代表大会上,柳斌杰署长出席大会并结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对加快推动新时期我国新闻文化促进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和希望。

当前,新闻出版业广大干部职工正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新促会将抓住这一重要契机,进一步团结新闻界同仁,积极联络广大新闻传播媒体,加强新闻人文化素养建设,肩负起发展和提高新闻事业、推广振兴民族文化的历史使命,将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建设成新闻出版总署与业界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使之成为在社会和业界具有一定影响力、推动新闻出版业科学发展的重要社团组织。

2011年4月20日,新闻出版总署正式发布了《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对今后五年新闻出版业的发展蓝图进行了总体布局。同时发布的还有新闻出版业的11个专项规划,其中包括《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凸显了“十二五”时期报刊业将加快发展步伐的信号。

《报刊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制定的发展目标是:报刊业总体实力

稳步增长,舆论引导能力、传播能力、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分类改革全面完成,报刊出版单位服务主体和市场主体地位基本确立,报刊业数字化转型取得实质性突破,转变发展方式取得新的成效,产业规模结构、区域布局结构、产品结构、经营收入结构更加合理,报刊品牌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国际影响力显著增长,为经济发展、政治稳定和社会进步提供强大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十二五”期末,实现千人拥有日报100份,人均消费期刊3.1册。报纸出版产业增加值平均增长2.5%,期刊出版产业平均增长4%。实现期发行量超过百万份的综合性日报20种,期发行量超过百万册的大众服务类期刊30种。形成北京、上海、广州等10家左右具有较强辐射能力的报刊出版产业集聚中心。打造10家左右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的大型国有报刊传媒集团,整合教育、科技等优秀期刊组建3-5家大型专业出版集团,建设20种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力的重点学术期刊。报刊出版单位数量减少5000家。在全国乡镇及城市建成城乡阅报栏(屏)10万个。

要实现以上目标,报刊业任重道远。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将和在座的传媒界朋友们一道,为推动中国传媒业的发展谋良策、办实事。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第二个年头,我想,我们需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二是围绕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三是大力推动传统期刊业的数字化转型;四是协助政府部门加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五是积极采取措施,加快中国报刊业“走出去”的步伐。

2012年是贯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非常关键的一年,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做出我们传媒界应有的贡献。

再过两周就是春节了,在此我预祝大家新春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最后,预祝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第三篇:清华大学副校长谢维和3月28日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

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

清华大学副校长 谢维和(2012年3月28日)

尊敬的邵华泽主席,尊敬的李东东会长,尊敬的杨河书记,孙晓青社长,还有梅宁华社长,程曼丽副院长,尊敬的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各位记者们: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代表清华大学对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暨中国传媒社会责任座谈会的举办表示最衷心的祝贺,同时对北京大学发布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表示祝贺。同时,我特别感谢李东东会长给我这样一个学习的机会,到这里来聆听。

和大家相比较,我特别惭愧,因为我是一个纯粹的外行,大家都是搞传媒的,都有很丰富的传媒经验,但作为清华一个主管文科的校长,我对新闻媒体,给新闻学院打工,又不能不了解,了解的过程中,对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究竟是什么,究竟有多大,我开始的时候不是太懂,后来经过向大家学习,大家不断的帮助我,包括上次在李东东会长主办的会上听大家的发言,还有我们学校的教授给我的教诲,当然,也通过我参与了一些实践,我开始逐渐的悟到这么一点点小道理,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觉得媒体对社会的事件、社会的活动、社会的现象有一种放大的功能,本来社会这么多信息,太多太多了,以至于让人眼花缭乱,流光异彩,但是通过记者的镜头,通过你们的笔,通过你们的嘴巴,通过你们的主持,某些事情就变的好像比别的事件更有光亮了,更惹人注意了,甚至赋予它更大的价值了。尽管这些价 1 值别人没有发现,有些事情可能本身也没那么亮,但经过你们的镜头,你们的笔,你们的嘴它一下就大起来了,亮起来了,价值就多起来了。

所以,这种放大用,用我个人非专业的话说,可能有一种凸显的功能,同时还有一种遮蔽的功能,你大了就把别人比下去了,你亮了别人就不那么亮了。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我这个外行可能社会责任真的很大,他对人们的思维,对社会思潮,甚至对人心的取向都有一种引导。我不知道说的对不对,我在这里抛砖引玉。

清华也有新闻传播学院,我们的新闻传播学院在人才培养中也非常重视这样一种社会责任,我给新闻传播学院服务的过程中,一直是这样认为的,社会责任高不高,有没有社会责任是我们培养人才是否成功,质量是否高的第一标准。我觉得也是媒体的第一标准。我们是怎么做的?我们的做法实际上既简单,但是又很明确,我们在前任院长,我们尊敬的范先生的亲自指导和实践下,我们一直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和实践,通过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和实践,包括我们在教学中,在学科建设中,人才培养中始终贯彻这样一种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尽管我们才十年,我个人还有一点点满意,但是跟北大新闻学院比我们还相差很远。所以,我从这个角度觉得今天举办这样一场会议太重要了。所以,非常感谢提出这样一个主题,我非常钦佩北大的新闻传播学院的领导能够提出这样一种作为社会责任的研究报告,我们也一定要好好向大家学习。我在这里再一次祝贺这个论坛的召开,祝贺这个研究报告的出版,非常高兴认识大家,向大家学习。

谢谢大家。

第四篇:在2005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上的讲话(一)

同志们:

2005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市委宣传部、市文化局、市旅游局和市直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下,经过全县上下的共同努力,于5月20日至22日在我县成功举办,节会各项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次节会的成功举办,进一步打造了我县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平台,展示了“诸葛亮故里”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和独特的旅游资源,宣传了沂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象、新成就、新风貌,推动了三个文明的协调发展。过一会县委杨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就整个节会的活动情况讲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筹备工作周密到位,确保了节会的成功举办

2005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是由中共临沂市委、临沂市人民政府主办,中共沂南县委、沂南县人民政府承办的一次盛会,是我县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项重大举措。按照市委、市政府“春有诸葛亮、秋有王羲之”的要求,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策划,积极开展各项筹备工作,确保了节会的成功举办。

(一)成立了节会筹备组织机构。为确保节会顺利召开,县委、县政府于2004年7月份成立了首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筹备委员会,召开了全县动员大会,进行了全面动员部署。同时强化措施,加快了诸葛亮旅游景点基础建设进度,成立了诸葛亮公园基础设施组、孔明文化旅游区建设组等9个景区景点建设开发组,实行县级领导班子成员挂靠责任制,为搞好节会景点这一“硬件建设”提供了组织保证。

(二)广泛宣传发动,形成了“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办好文化旅游节的合力。本着“全民动员、人人参与”的原则,在县新闻媒体播发了《向全县社会各界寻计问策的一封信》,广泛征求了社会各界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元旦、春节期间,向上级有关单位、在沂南工作过的老领导及沂南籍在外老乡寄发了首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宣传贺卡3500余份,向他们介绍了沂南的发展和举办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的情况,争取他们对首届诸葛亮文化旅游节给予财力和智力支持,沂南籍在外老乡卢西春捐款2000元、孙德裕捐款1000元支持家乡建设。同时按照市场化运作要求,向社会发布了《关于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赞助捐赠的公告》,征集节目的承办、协办、赞助单位。县直机关工委、工会、团县委、妇联、经贸局联合发出倡议,全县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积极参与,踊跃捐资,共捐款50.1825万元,这些捐款已全部用于诸葛亮公园建设,现正向所有捐款单位和个人发放捐款证明,抵顶公园门票。县民政局充分发挥牵头单位的能动性,迁出、平整坟头800余个,发放经济补偿金6万元,保障了公园的顺利建设。广电局牵头,与建设局、界湖镇共同投资7.5万元建设了音乐广场,提升了公园的品位。网通公司投资13.4万元,将公园范围内的线路全部改造为地下管道,并新建3个小灵通基站。县供电公司投资30万元将诸葛亮公园原50KVA变压器增容至160KVA,改造10千伏线路一条,设立临时电源3处,改造架设电缆4000余米,更换安装射灯、路灯50基。界湖镇也向镇内民企老板、私营业主发出号召,吸引社会力量投资。形成了“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办好文化旅游节的合力。

(三)强化宣传工作,为节会营造浓厚舆论氛围。在市委宣传部的指导下,于4月22日在济南山东新闻大厦举办了“2005首届中国临沂诸葛亮文化旅游节”新闻发布会。中央、省、市级60余家新闻媒体的记者参加了新闻发布会,收到了良好成效,在中央、省、市、县新闻媒体发稿100余篇,各级网站对新闻发布会也进行了系统广泛地宣传。在《沂南新闻》、《沂南通讯》中开设了“喜迎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专栏、专题,先后刊发稿件80余篇,全方位报道节会筹备情况。同时,积极向《临沂日报》、临沂电视台等上级新闻媒体供稿,宣传节会筹备情况,扩大对外影响。编制了全面反映沂南建设成就的节会专刊《情系沂蒙》、“诸葛亮故里-中国沂南”宣传画册、整体介绍沂南的外宣VCD、诸葛亮少年在阳都艺术片VCD、以诸葛亮的故事为主要内容的《阳都乡音》等;在县城出租车上打出了“迎诸葛亮文化旅游节,争做阳都文明使者”的标语口号。向社会各界征集了会徽55份、张贴画11份,评选出入围会徽10份、入围张贴画3份,确定了本次节会的会徽、张贴画。在高速公路、省道、县城主要出入口设立制作了四处大型宣传牌和两处过桥宣传牌;在县城主要路口、街道悬挂、张贴会徽、张贴画1000余幅。节会期间共插挂彩旗3000余面,放气球120余个,悬挂过街横幅300余条,安放彩虹门20余个,摆放盆花23000余盆。通过开展全方位的内外宣传,营造了节会的浓厚氛围。

(四)各项保障工作措施有力。整个节会的保障工作切实到位,确保了整个节会各项活动的顺利举办。

安全保卫工作到位,确保万无一失。节前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安全大检查、交通道路集中整治、严打整治斗争等一系

第五篇:在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上的讲话

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和~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举办“中国责任保险发展论坛”,深入探讨发展责任保险的有关问题。这次会议的召开,对于促进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相互结合和共同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作用。我代表国家局,向各位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顾秀莲副委员长在百忙中出席了我们的会议,并发表了重要讲话,明确了保险业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任务。吴定富主席在刚才的讲话中,阐述了发展责任保险的意义和思路,听了很受启发和鼓舞。下面,我简要介绍一下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并就如何推动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的结合,谈一些粗浅的意见。

一、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趋向好转,但形势依然严峻

安全生产事关重大,历来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国家颁布实施了《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改革和调整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xx做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明确了安全生产工作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建立了安全生产许可制度,从源头上防止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单位进入生产领域。所有这些,都有力地推动了全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促使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总体上呈现出相对平稳、趋于好转的发展态势。特别是煤矿以及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状况趋于稳定。去年,在煤炭产量增长3亿多吨的情况下,煤矿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7.9%和8%。今年1-5月,工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矿商贸企业事故起数同比减少670起,死亡人数减少689人,分别下降12.4和11.6%。今年1-5月,在全国32个统计单位(省、区、市、兵团)中,有26个单位完成了xx下达的安全生产总体控制指标,31个单位完成了工矿商贸企业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虽然安全生产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生产力水平,以及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等深层次原因的影响和制约,加上一些地方和单位责任制不落实,工作不到位,造成我国目前的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第一,事故总量过大,损失严重。1990-2002年,全国事故死亡人数年均上升6.28%。~年尽管有所下降,但仍高达13.634万人。事故伤残约70万人。造成经济损失约2500亿元,约为GDp的2.5%。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我国工矿企业10万从业人员事故死亡率,约为发达国家的2倍。~年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约为印度的10倍,美国的100倍;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美国的8.6倍,日本的18倍。

第二,重特大事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2001-~年,全国共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的特大事故397起,平均2.7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42起,平均26天1起。发生一次死亡100人以上的事故3起,大约每年1起。这些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在国内外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职业危害严重。我国实际接触有害作业的人数、职业病患者累积数、死亡人数和新发生病例,都是世界上最高的。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其中报告病例约1.3万人)。尘肺病患者每年大约增加1.2万例,~年底累计达589741例。

西方工业化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安全生产大致上都经历了从事故上升、高发,然后逐步稳定、下降这样一个周期。一般来说,GDp人均1000-3000美元这个区间,往往是生产安全事故的高发期。我国目前正处在这样一个阶段。东部沿海地区和珠江三角洲的情况也表明,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总量的快速扩张,事故发生的机率也大大提高了。本世纪前20年,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把事故多发的势头控制住,实现安全生产与经济社会的同步发展。安全生产工作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任务是艰巨的。

二、把商业保险引入安全生产领域,有助于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两者在最终目的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都是为了更好地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协调发展,客观上具有紧密结合、良性互动的内在需要和动因。把安全生产工作与保险业结合起来,积极发展工伤事故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既可以促进安全生产工作,又可以拓展保险业的领域,充分发挥保险业保障人民群众利益、促进经济发展的社会功能;既是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客观需要,也是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保险业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保险机构主动介入工伤预防,是国外的一条成功经验。在欧美等先进工业化国家,工伤保险已成为安全生产工作的三大支柱(即安全立法、安全监察和工伤保险)之一。保险业发育比较成熟的德国,建立了35个同业工伤事故保险协会,既负责调查事故、办理赔付,也负责所辖范围内企业安全生产日常性监督检查,提供安全生产政策、技术等方面的咨询和指导。由于保险机构面向企业所做的工作,是以防范事故、服务企业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此更容易被企业所接受。而其独特的经济手段和激励约束机制,又是一般的政府监管、监察行政执法工作所无法替代的。在西方工业化国家从事故高发到基本稳定、最终实现根本好转本资料权属文秘资源网严禁复制剽窃的安全生产发展过程中,保险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并重,是世界各国在工伤保险方面的通行做法。由于种种客观原因,目前我国的商业保险尚未真正进入安全生产领域,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等商业险种,尚未得到普及和推广。现阶段我国的工伤保险,主要采用社会保险、统筹统管的形式。

首先要充分肯定,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建立,在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分散用人单位事故风险和促进安全生产工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险在运作机制、资金利用效率、以及对安全生产工作的促进程度等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需要深入研究和完善的地方。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频繁,赔付率较高,工伤社会保险制度建立后的许多年来,多数煤矿、危险化学品等高风险企业尚未纳入工伤社会保险统筹;由于力量有限,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保机构只能把精力放在向事故伤害对象提供保险救助,办理医疗和抚恤赔付上,较少介入事故防范和安全生产工作,存在着工伤保险与工伤预防脱节的现象;一些

地方的工伤保险费用结构不尽合理,基金统筹账户结余过多。

我们相信,随着xx《工伤保险条例》的正式实施和社会保险制度的不断发展完善,这些问题最终都会得到解决。

为了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工伤保险体系,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在安全生产和工伤保险领域,尽快引入商业运作机制。在坚持和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的同时,积极发展雇主责任险、人身意外伤害险以及其它商业险种。使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服务和促进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

以责任保险为主要形式的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安全生产工作起到促进作用。

一是保险费的收缴。可以采用差别、浮动费率,根据投保单位的行业风险类别、职业伤害频率、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条件等,划分不同的费率档次。风险较大、职业伤害频率较高和安全基础较差的企业,缴纳的保险费率相应就高。同时将费率与企业一段时间内的事故和赔付情况挂钩,定期调整缴费标准,对安全措施得力、事故减少、赔付下降的企业,以降低保险费率作为奖励;反之则以提高费率作为惩罚。通过发挥费率机制的作用,促使企业重视做好安全生产工作,加强安全防范。

二是保险机构超前性开展事故预防工作。商业保险的特点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为了减少赔偿支出,降低保险成本,保险公司需要做好防灾防损工作,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对投保企业进行安全监督检查。对隐患严重的客户,要提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同时积极推广安全性能可靠的新技术和新工艺,促使企业提高本质安全水平。保险公司在经营状况允许的情况下,也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从事公益性、社会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和安全文化建设,增强从业人员和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事故,降低赔付,实现商业保险机构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三是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工作。伤亡事故发生后,保险公司为了办理赔付,将对事故进行必要的调查。这种调查,事实上也是对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种特殊形式的监督。通过调查,不仅可以划分责任,同时可以发现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差距和问题,促使企业加强和改进安全管理,防止同类事故的再次发生。从这个意义上说,商业保险公司的事故调查人员,就是一支不占行政编制安全生产监管队伍。总之,商业保险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可以使安全生产工作多一种手段,多一份支持,多一份保障。

三、从实际出发,探索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方法途径

商业保险与安全生产工作相结合的前景广阔,内容丰富,方法途径很多。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可以先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在各类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积极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险。小企业事故多发,已经成为当前安全生产领域的突出矛盾。2001年以来全国发生的一次死亡3人以上的重特大事故,70%发生在小企业。为数不少的小企业业主,安全生产法律意识淡漠;个别业主甚至“要钱不要命”,以牺牲工人安全和健康来为自己换取超额利润。而且,由于企业规模小、家底薄,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一些业主常常躲避逃匿,把抢险救灾和事故善后完全推给地方政府。在小企业推行工伤事故雇主责任保险,不仅有助于强化业主的安全意识,保障小企业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有助于扭转“业主发财、政府发丧”的情况,切实维护广大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

(二)在高风险行业推行商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推行这一险种的法律依据非常充分,《安全生产法》、《劳动法》、《煤炭法》、《建筑法》等,对此都有明确的规定。由于高风险行业事故多发,赔偿数额较大,一些地方的工伤社会保险机构感到很为难,迟迟没有纳入统筹。迫切需要探索新的方法途径,来解决高危行业的工伤事故保险问题。

高危行业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基本思路是:通过政府引导和保险机构的宣传运作,在企业自觉自愿的原则下,上缴一定的保险费用,由特定的商业保险公司对企业工伤事故实行承保。企业作为被保险人,当其员工受到工伤事故的意外伤害时,可以按照合同的约定,由商业保险公司来履行主要的赔偿责任。通过实行浮动费率,建立激励约束机制,促进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鉴于目前我国在煤矿安全方面,已经建立了全国统一、垂直管理的监察工作体系,在政府引导和行政推动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同时经过这些年的努力,全国煤矿安全状况逐步趋于稳定,在保险费基数测算方面,具有一定的便利条件,因此建议先在煤矿推行。可以选择若干个具有代表性的省区进行试点,就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的运作模式、管理方式等,深入进行探索,取得经验后再在煤炭行业和其它行业推广。

(三)探索和发展商业性工伤事故同业保险。借鉴德国工伤保险同业协会的模式,本着风险共担的原则,选择伤亡事故多发、安全生产任务比较繁重的行业和领域,如煤矿、非煤矿山、危化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探索和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设立行业性工伤保险基金。依托商业保险公司、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依法建立具有社团法人资格的基金管理和经办机构,在保监会和安全生产监管部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按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的原则,合理筹措、分配和使用保险基金。在保险基金的使用方向上,分别用于工伤预防、医疗康复和事故伤害赔偿三个方面,形成保险与预防紧密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机制,实行工伤事故同业保险,既符合现代工伤保险的发展趋势,也符合我国国情。不仅有助于健全完善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而且有助于商业保险更好地进入安全生产领域。同业保险机构可以根据安全生产的实际,来设定新的险种,拓宽商业保险进入的渠道;通过设计保险条款,明确除外责任、严格赔偿条件等,有效防止企业投保后可能出现的忽略安全防范等消极现象,防范业主责任转移后的道德风险以及少数不法业主可能发生的恶意伤害行为,更好地体现国家在安全生产领域发展商业保险的意图,形成商业保险和安全生产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以上只是我们的一些不成熟的想法。目前我国安全生产工作和保险事业,都处在重要的发展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很多。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开阔眼界,在学习借鉴国外成熟经验的基础上,从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实践,大胆探索,寻求更多的途径和更有效的方式方法。我们将进一步加强与保监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紧密配

合,共同努力,实现安全生产与商业保险、社会保险的良性互动,走出一条通过发展商业保险来促进工伤预防的新路子,不断开创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新局面!

下载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3月28日)[共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会长李东东在首届中国传媒(北京)论坛上的讲话(2012年3月28日)[共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