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五篇范文)

时间:2019-05-15 04:31:4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

第一篇: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参考:)

1.法学绪论/法理学(高鸿钧、王晨光,**老师)

《法学绪论》使用张文显主编的21世纪课程系列,北大/高教版。但实际上基本不讲教材。**老师的《法理学》课有参考书单。请看精华区7-6-13。

2.比较法总论(高鸿钧老师)《外国法制史》,由嵘编

《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较法研究》,沈宗灵

3.刑法学(张明楷、黎宏、周光权老师)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黄色封皮的。

4.宪法学(王振民、程洁老师)

许崇德《宪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黄色(灰土黄色封皮)

5.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田思源老师)

姜明安主编的两本,一本是21世纪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一本是法律硕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块钱的那本。两本教材各有特点,似乎教师更推崇后者,因为比较新,收录了很多新法规。

6.民法学(师资众多,不一一列举)

历史上曾经使用过马俊驹老师的《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九五规划教材。物权、债权、侵权法请往下看。

7.国际公法(李兆杰老师)

无教材,主要看讲义。李兆杰老师的教材据说年内会出版。

8.国际私法(李旺老师)

李旺《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黄色封皮的。

9.国际经济法(车丕照、傅廷中老师)

车丕照《国际经济法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

10.物权法(程啸老师)2001级使用《物权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规划教材。

2002级是程啸老师自编讲义,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编的《物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1.国际贸易与技术转让法(傅廷中老师)

王传丽的《国际贸易法》政法大学出版社

12.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鸿钧老师)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谷春德主编,另有凯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为重要参考书,法律出版社。

13.债权法(崔建远、韩世远老师)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远老师的《合同法》(新版是黄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2004年3月版的韩世远老师出的《合同法总论》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张广兴先生的《债法总论》老版本。

14.侵权行为法(程啸老师)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修订版)》,政法2003

杨立新《侵权法论》(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社科1998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政法2002

15.知识产权法(王兵老师)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21世纪教材,北大/高教版

16.婚姻家庭继承法学(陶毅老师)

陶毅《新编婚姻家庭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教授法理学书单精简版

说明:该书单源自**教授法理学课程安排,为方便广大考研同学与法理同仁学习研究,特此贴出,希望大家在新学期学习进步。部分文章未公开发行,不在本版本中列出。原书单中注明为某专著的部分章节的,在本书单中仅列出书名(一部分进行了如此处理)。

胡玉鸿:“人的模式构造与法理学研究”《中外法学》2000年5期

刘进田:“人性预设与法律文化”《司法部直属院校“八五”期间优秀论文集》法律出版社1996年

里赞:“人性恶与法治——一个形而上学的视角”《现代法学》2001年6期

拉德布鲁赫:“法律上的人”见该氏《法律智慧警句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施密特:“合法性与正当性”见《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哈贝马斯:“法的合法性”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从2》政法大学2000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中华书局1985年

**:《说法活法立法》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法律信仰》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於兴中:“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载清华法治论衡(大概是一)清华大学2001

朱苏力:“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载《学问中国》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师界》三联书店

任群先:“执行为什么难”《人民法院报》2004年2月4日

周旺生:“论法之难行之源”《中外法学》2001年6期

**:“法律:民族精神与现代性”载《中外法学》2001年6期

黄仁宇:《关系千万重》三联书店2001年

**:“以法律为业——关于近代中国语境下的法律公民与法律理性的思考”《金陵法律评论》(南京大学的)2003年春季卷

**:“论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载《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1期

**:“书生视野 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见《法学家的智慧——关于法律的知识品格与人文类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第六章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王伯琦:《王伯琦法学论著集》三民书局1999年

孔祥俊: “法官载法律规范冲突中的选择适用权”《法制日报》2003年11月27日

德沃金:《法律帝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199年

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政法大学1999年

罗伯特·斯蒂文斯《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沈宗灵:“批判法学在美国的兴起”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2期

吴玉章:“论美国的批判法学运动”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5期

季卫东:《法制秩序的建构》政法大学2000年

吕世伦:《美国女权主义法学论述》载《法律科学》1998年1期

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5期

参 考 书目:

《法理学》,张文显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法理学》,沈宗灵主编,高教出版社,1994年

《法理学教程》,孙国华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中国宪法》(修订本),许崇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新编中国刑法学》(上、下),高铭暄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刑法学》,张明楷著,法律出版社,1999年版

《民法原论》(上册),马俊驹、余延满著,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知识产权法学》,郑成思著,法律出版社

《民事诉讼法教程》,张卫平主编,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经济法原理》,王保树主编,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商事法》(第二版),王保树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年版。

《中国公司法原理》,王保树、花勤之著,社科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

刑法参考书目:

张明楷:《刑法的基本立场》,中国法制出版社;

张明楷:《法益初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刑法的基础观念》,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张明楷:《刑法格言的展开》,法律出版社;

黎 宏:《不作为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

黎 宏:《法人刑事责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光权:《法治视野中的刑法客观主义》,清华大学出版社;

周光权:《刑法诸问题的新表述》,中国法制出版社;

邱兴隆、**:《刑罚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清华没有指定教材

1、法理学部分:

#《法理学》张文显 北大、高教出版社(1999年)

《法理学》沈宗灵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2版)

2、民法学部分:

#《民法》魏振瀛 北大、高教出版社(2000年)

#《民法总论》梁彗星 法律出版社(第2版)

#《物权法》梁彗星、陈华彬 法律出版社(2003年)

#《合同法》崔建远 法律出版社(2003)

#《知识产权法》郑成思 法律出版社(2003)

《民法案例教程》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年)

《土地法》王小丽 法律出版社(2003年)

3、商法学部分:

#《商法总论》赵中孚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中国商事法》王保树 人民法院出版社(2001年)

《商法学》施天涛 法律出版社(2003年)

#《中国公司法原理》王保树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

4、另外:

清华大学民商法教授主要:马俊驹、崔建远、韩世远、王保树、朱慈蕴等老师的近期著作与论文(工作量好大哦)

如:《准物权法研究》崔建远 法律出版社(2003年)

《民法九人行》崔建远 法律出版社(2003年)等等

清华不指定参考书,若考经济法有参考书小生冒昧推荐几本:

王保树主编:《经济法原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9年版。

李昌麒:《经济法——国家干预经济的基本法律形式》,四川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漆多俊:《经济法基础理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杨紫煊主编:《经济法》,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史际春、邓峰:《经济法总论》,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王晓晔编:《反垄断法与市场经济》,法律出版社1998年版。

王晓晔:《竞争法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1998年版。

陈 晓:《中央银行法律制度研究》,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

刘剑文:《新编中国税法原理与实务》,武汉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012、清华法理学教师主要有:高鸿钧、**、王晨光、高其才、江山等五位。其中

高鸿钧老师关注的主题(不考虑彼此包涵关系,下同)主要有:法治、比较法、法律共同体等,参考资料主要为:由他主编的《清华法治论衡》(一~四辑);K·茨威格特, H·克茨著《比较法总论》;由他与贺卫方等人合译的《法律与革命》;由他与贺卫方主持的比较法译丛书;由法学院同仁合著的《法治:理念与制度》他在各种法学期刊发表的重要论文(以下老师的论文都应当重视,此项不再列出)。

**老师关注的主题主要是:历史法学、法的民族精神,参考资料主要为:本人专著:《说法、活法、立法》;萨维尼弗里德里希·卡尔·冯著《论立法与法学的当代使命》;由舒国滢与许主持的“西方法哲学文库”;由许主编的《清华法学》第一~四卷。

王晨光老师关注的主题主要是:比较法、法律推理与法理解释,参考资料主要为:哈特《法律的概念》;德沃金《法律帝国》;刘星《法律是什么》。

高其才老师关注的主题主要是:习惯法,参考资料主要为:《中国习惯法论》等。

江山老师关注的主题主要为:中国背景下、跨越时代的法秩序重构,参考资料主要为:江山法学著作系列《法的自然精神导论》、《互助与互足》、《中国法理念》、《人际同构的法哲学》等。

需要强调一点,本院诸位教授在各种重要法学期刊上发表的论文绝对不能忽视,本院教授对中国传统的法理学基本不持追随之态度,答题时应考虑历史、文化、哲学、法律学派等足以展示你的才华的内容。

在二年级上学期,崔建远教授主讲《民法学(2)》。这门课的内容就是债法(合同)。使用的教材是法律出版社同一系列中,绿色封皮的《债法总论》(张广兴著),和崔老师自己主编的《合同法》。需要说明的是,《合同法》一书,我们当时使用的是修订版(第二版),但是,法律出版社目前已经推出第三版,大开本(跟21世纪教材那么大),黄色封皮,非常漂亮。考研复习应该复习哪个版本呢?请大家自己斟酌。法学绪论/法理学(高鸿钧、王晨光,**老师)

《法学绪论》使用张文显主编的21世纪课程系列,北大/高教版。但实际上基本不讲教材。**老师的《法理学》课有参考书单。

请看水木清华SL版精华区7-6-13。比较法总论(高鸿钧老师)

《外国法制史》,由嵘编

《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较法研究》,沈宗灵刑法学(张明楷、黎宏、周光权老师)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黄色封皮的。宪法学(王振民、程洁老师)

许崇德《宪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黄色(灰土黄色封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田思源老师)

姜明安主编的两本,一本是21世纪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硕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块钱的那本。

两本教材各有特点,似乎教师更推崇后者,因为比较新,收录了很多新法规。民法学(师资众多,不一一列举)

历史上曾经使用过马俊驹老师的《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九五规划教材。

物权、债权、侵权法请往下看。国际公法(李兆杰老师)

无教材,主要看讲义。李兆杰老师的教材据说年内会出版。国际私法(李旺老师)

李旺《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黄色封皮的。国际经济法(车丕照、傅廷中老师)

车丕照《国际经济法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物权法(程啸老师)

2001级使用《物权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规划教材。

2002级是程啸老师自编讲义,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编的《物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国际贸易与技术转让法(傅廷中老师)

王传丽的《国际贸易法》政法大学出版社

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鸿钧老师)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谷春德主编,另有凯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为重要参考书,法律出版社。债权法(崔建远、韩世远老师)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远老师的《合同法》(新版是黄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韩世远老师出的《合同法总论》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张广兴先生的《债法总论》老版本。侵权行为法(程啸老师)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修订版)》,政法2003

杨立新《侵权法论》(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社科1998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政法2002 知识产权法(王兵老师)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21世纪教材,北大/高教版婚姻家庭继承法学(陶毅老师)

陶毅《新编婚姻家庭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考清华的兄弟姐妹请你们务必注意: 法学绪论/法理学(高鸿钧、王晨光,**老师)

《法学绪论》使用张文显主编的21世纪课程系列,北大/高教版。但实际上基本不讲教材。**老师的《法理学》课有参考书单。比较法总论(高鸿钧老师)

《外国法制史》,由嵘编

《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克茨著

《比较法研究》,沈宗灵刑法学(张明楷、黎宏、周光权老师)

张明楷《刑法学》,法律出版社最新版,黄色封皮的。宪法学(王振民、程洁老师)

许崇德《宪法》,人大出版社出版。金黄色(灰土黄色封皮)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学(田思源老师)

姜明安主编的两本,一本是21世纪教材系列,北大/高教版。

一本是法律硕士(JM)教材系列,法律出版社的,42块钱的那本。

两本教材各有特点,似乎教师更推崇后者,因为比较新,收录了很多新法规。民法学(师资众多,不一一列举)

历史上曾经使用过马俊驹老师的《民法原论》,法律出版社九五规划教材。

物权、债权、侵权法请往下看。国际公法(李兆杰老师)

无教材,主要看讲义。李兆杰老师的教材据说年内会出版。国际私法(李旺老师)

李旺《国际私法》,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版,黄色封皮的。国际经济法(车丕照、傅廷中老师)

车丕照《国际经济法概要》,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39.50元。物权法(程啸老师)

2001级使用《物权法》,梁慧星,法律出版社95规划教材。

2002级是程啸老师自编讲义,但指定的是王利明主编的《物权法教程》,中国政法大

学出版社国际贸易与技术转让法(傅廷中老师)

王传丽的《国际贸易法》政法大学出版社西方法律思想史(高鸿钧老师)

《西方法律思想史》人民大学出版社,谷春德主编,另有凯利的《西方法律思想简史》为重要参考书,法律出版社。债权法(崔建远、韩世远老师)

法律出版社2003年出的崔建远老师的《合同法》(新版是黄色封皮的)、法律出版社

2004年3月版的韩世远老师出的《合同法总论》和法律出版社1997年版的张广兴先生的《债法总论》老版本。侵权行为法(程啸老师)

王利明《侵权行为法归责原则研究(修订版)》,政法2003

杨立新《侵权法论》(第二版),人民法院2004

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第二版),社科1998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基本理论,一般侵权行为》,政法2002 知识产权法(王兵老师)

刘春田《知识产权法》,21世纪教材,北大/高教版婚姻家庭继承法学(陶毅老师)

陶毅《新编婚姻家庭法》,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复试参考书目,仅供参考!

江平主编 新编公司法教程

赵旭东 公司法学

施天涛 商法学

Davies, P.L.(Paul Lyndon)Gower's principles of modern company law

Clark, Robert Charles Corporate law

Hamilton, Robert W., The law of Corporations(4th)

秦道夫主编 《保险法论》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王小能 《票据法教程(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1

该书单源自**教授法理学课程安排,为方便广大考研同学与法理同仁学习研究,特此贴出,希望大家在新学期学习进步。

部分文章未公开发行,不在本版本中列出。

原书单中注明为某专著的部分章节的,在本书单中仅列出书名(一部分进行了如此处理)

胡玉鸿“:人的模式构造与法理学研究”《中外法学》2000年5期

刘进田:“人性预设与法律文化”《司法部直属院校“八五”期间优秀论文集》法律出

版社1996年

里赞:“人性恶与法治——一个形而上学的视角”《现代法学》2001年6期

拉德布鲁赫:“法律上的人”见该氏《法律智慧警句集》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

施密特:“合法性与正当性”见《政治的概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哈贝马斯:“法的合法性”载《法哲学与法社会学论从2》政法大学2000年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原法》中华书局1985年

**:《说法活法立法》增订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法律信仰》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年

於兴中:“作为法律文明秩序的法治”载《清华法治论衡

(一)》清华大学2001

朱苏力:“现代化视野中的中国法治”载《学问中国》江西教育出版社1997 黄仁宇:《放宽历史的师界》三联书店

任群先:“执行为什么难”《人民法院报》2004年2月4日

周旺生:“论法之难行之源”《中外法学》2001年6期

**:"法律:民族精神与现代性“载《中外法学》2001年6期

黄仁宇:《关系千万重》三联书店2001年

**:”以法律为业——关于近代中国语境下的法律公民与法律理性的思考“《金陵

法律评论》(南京大学的)2003年春季卷

**:”论法律的实质理性——兼论法律从业者的职业伦理“载《中国社会科学》20

03年1期

**:”书生视野 无限江山——关于近世中国五代法学家及志业的一个学术史研究“

见《法学家的智慧——关于法律的知识品格与人文类型》**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年

郑戈:”韦伯论西方法律的独特性“载《韦伯:法律与价值》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

朱景文:《比较法社会学的框架和方法》第六章 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吴经熊:《法律哲学研究》广西师大出版社2004年

王伯琦:《王伯琦法学论著集》三民书局1999年

孔祥俊:”法官载法律规范冲突中的选择适用权“《法制日报》2003年11月27日

德沃金:《法律帝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6年

孙晓楼:《法律教育》中国政法大学199年

贺卫方:“中国法律教育之路》政法大学1999年

罗伯特·斯蒂文斯《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

沈宗灵:“批判法学在美国的兴起”载《比较法研究》1989年2期 吴玉章:“论美国的批判法学运动”载《中国社会科学》1992年5期

季卫东:《法制秩序的建构》政法大学2000年

吕世伦:《美国女权主义法学论述》载《法律科学》1998年1期

信春鹰:《后现代法学:为法治探索未来》载《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5期

第二篇: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必读书目

清华大学法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必读书目

发表时间:2008-08-12 02:47:00 阅读次数: 580

所属分类:推荐书目

必读书目

1.马克思、恩格斯:《共产党宣言》 2.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3.(美)罗尔斯:《正义论》 4.(法)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5.(法)卢梭:《社会契论法》 6.(德)黑格尔:《法哲学原理》 7.(美)伯尔曼:《法律与革命》 8.(美)博登海默:《法理学》 9.(美)波斯纳:《法律的经济分析》 10.(日)川岛武宜:《现代化与法》 11.(英)梅因:《古代法》 12.(古罗马)优士丁尼:《法学阶梯》 13.(意)彭梵德:《罗马法教科书》 14.(意)格罗索:《罗马法史》 15.(德)科茨等:《比较法导论》 16.(美)沃森:《民法法系的演变及形成》 17.(德)科茨:《德国民商法导论》 18.(日)我妻荣:《债权在近代法中的优越地位》 19.(日)铃木禄弥:《物权的变动与对抗》 20.(英)劳森等:《财产法》 21.(英)科宾:《科宾论合同》 22.杨仁寿:《法学方法论》 23.梅仲协:《民法要义》 24.史尚宽:《民法总论》 25.史尚宽:《债法总论》 26.史尚宽:《债法各论》 27.史尚宽:《物权法论》 28.谢在全:《物权法论》 29.王泽鉴:《民法学说与判例研究》 30.刘德宽:《民法诸问题与新展望》 31.周枬:《罗马法原论》 32.佟柔:《中国民法学,民法总则》 33.马俊驹等:《民法原论》 34.江平:《法人制度论》 35.社科院物权法起草小组:《物权法建议草案》 36.王家福:《中国民法学,民法债权》 37.王利明、崔建远:《合同法新论(总则)》 38.王泽鉴:《侵权行为法》 39.张新宝:《中国侵权行为法》 40.郑成思:《知识产权法》 41.张国健:《商事法论》 42.王保树:《中国商事法》 43.梁宇贤:《公司法论》 44.江平:《公司法教程》

45.L.C.B.Gower, Gower’s principle of Modern Company law 46.Hamilton,The Low of Corporations.47.David L Ratner, Securites Regulation.48.刘甲一:《票据法论》 49.施文森:《保险法总论》 50.(日)竹下守夫:《民事诉讼法》

附录:

一、博士生修读科目及学分要求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博士生应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19。自学课程学分另计。课程设置如下:

1、公共必修课程(≥5学分)

 马克思主义与当代社会思潮 60610033 3学分(考试) 博士生外语(基础部分)90640012 2学分(考试)

2、学科专业要求课程(≥9学分。其中,《民法总论》为限选课;其他课程按研究方向在导师指导下选修。)

 民法总论()3学分(考试)

 民法专题研究()3学分

(考试) 商法专题研究()

3学分(考试) 民事诉讼法专题研究()3学分(考试)

 民商事权利多种法律保护研究()3学分(考试) 国际商法研究()3学分(考试)

注:本科和硕士为非法学专业学生须在已开硕士生课程中至少选修三门。

3、必修环节(5学分)

 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69990021)1学分

(考查) 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99990032)2学分(考查) 学科综合考试

(99990051)1学分(考试)

 社会实践

(69990041)1学分(考查)

清华大学法学院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基本要求(2002年8月修订,2002年9月开始执行)

一、适用学科、专业:法学(一级学科,法学门类) 民商法学

(二级学科、专业)

二、培养目标

1、较好地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拥护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积极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服务。

2、系统、深入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了解本学科前沿研究的新动态、新信息,具有较强的独立从事法学研究、法律实务的能力。

3、掌握1~2门外国语,并能熟练运用第一外国语,具有读、说、听、写能力。

三、研究方向

1、民法学

2、商法学

3、民商事权利的多种法律保护

四、培养方式与课程设置

(一)培养方式

导师负责制与集体培养相结合(实行导师负责制)。成立包括导师在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导师为组长,指导小组成员应具有高级专业职称或为本研究领域的专家。

(二)课程设置及学分组成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博士生应获得学位要求学分不少于19。自学课程学分另计。课程设置见附录。

五、主要培养环节及有关要求

1、制定个人课程学习计划

博士生入学后三周内,在导师指导下作好个人课程学习计划,并报院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执行计划过程中,如因特殊情况需要变动,须在每学期选课期间修改。修改后的课程学习计划,经导师签字后送院研究生主管部门备案。

博士生入学后,根据培养基本要求和本学科要求,在三个月内拟定出个人培养方案。

2、中期考核(含学科综合考试)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内,对博士生进行中期考核,由院主管部门组织评审,对博士生进行德、智、体全面评估(包括政治思想表现、业务学习和实践表现、科研能力、学科综合考试等各环节的完成情况。其中学科综合考试由法学院学位委员会指定3-5位有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专家组成考试委员会,对博士研究生的综合能力进行考核,考核方式为口试)。考核有较大问题者给予警告,限期改正。考核不及格者中止其攻读博士学位资格,按学校学籍管理有关规定处理。

3、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

第二学年秋季学期结束之前,博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确定具体研究课题,写出选题报告。选题报告应包含文献综述、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研究内容、工作特色及难点、预期目标等。选题报告以学术活动方式在二级学科范围内进行,并由以博士生导师(至少3名)及指导小组成员为主体组成的考核小组评审。选题报告会吸收有关教师和研究生参加,跨学科的论文选题应骋请相关学科的专家参加。若学位论文有重大变动,必须经导师同意,重新作选题报告。评审通过的选题报告,应以书面形式交院研究生科备案。

4、社会实践

博士生应在第一学年结束后、第二学年开始前的暑假小学期由导师和研究室安排参加为期4~6周的社会实践活动。

5、学术活动与学术报告 实行博士生学术报告制度。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在二级学科范围内作两次公开学术报告,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给出相应的评价和成绩。博士生在学期间必须参加不少于30次的一级或二级学科的学术活动。每次应有不少于500字的小结,经导师签字后自己留存,申请答辩前交院教学办公室记载成绩。

6、发表论文要求

博士生在学期间至少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4篇,其中至少两篇发表在我校《重要学术期刊目录》的期刊上。

在国际性、全国性学术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被收入论文集),或获奖(三等奖以上)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

参加撰写专著,字数在3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字数在6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参加撰写权威教材,字数在6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字数在12万以上者,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篇。但撰写专著、教材代替发表的论文不得超过2篇,并仅仅是代替在一般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六、学位论文工作及要求

1、博士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指导下,由博士生独立完成。博士生撰写论文的时间不少于一年。

2、学位论文应当紧密联系社会实际,并注重学术理论的创新研究。

3、学位论文实行中期检查程序,由法学院组织考查小组对博士生综合能力、论文选题初步工作进展情况等进行全面考查。通过者,准予继续进行论文工作。

4、博士生在学位论文工作基本完成后,至少于答辩前三个月,作一次博士论文工作总结报告,邀请本专业博士生导师及有关教师参加,对其论文工作的主要成果和创造性等进行评议,广泛听取意见。

5、学位论文答辩组织安排,按研究生院的有关规定和要求进行。

第三篇:2018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清华大学法学院考研398分经验

拟录取通知已下,如愿以初试、复试都专业第一的成绩考入清华大学法学院,入读法理学专业。在此,将我考研的高分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一】选择清华:

我是跨专业考研,就我本科专业而言,想申请国外大学好的专业并不容易。因而选择不问你本科的硕士研究生统考,先在国内取得硕士学位。既然选择在国内学法,那就一定要去最好地法学院——对我而言,备选学校只有清华、北大、人大三所。

对于我想学的法理学专业而言,人大稍逊于清北,而在清华和北大之间,我又更偏爱清华的法理学老师和明理楼,因而最终报考清华。虽然清华法学院在国内的排名上并不数一数二,但清法是国内前三水平是不容置疑的。不仅因为每年QS全球法学院的排名中,清华总是高居全球前30左右,更重要的是大量法学二级学科、三级学科的权威教授都汇集于清法。有最好的教授和最好的学生,这样的法学院能不是最好的吗?

在此稍微提个醒,有些同学觉得自己策略性选校很聪明,但往往聪明反被聪明误。去年清华法学院各专业都普遍分很高,今年却各专业都很低,反观人大、北大都偏高。民商这种清华热门专业今年复试线更是反常的低,相反某几个去年的低分专业今年却相对地偏高,我猜测就是策略性选校的结果。清、北、人,以及各个专业,到底哪年会分高分低,大家几乎不可能猜到,不如就跟着兴趣走。【二】真题与书单:

考研的学生应该明白,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出题风格。虽然明面上不公布参考书目,但根据往年考题和教授名录,大致上也能猜出考点主要集中于那些教材。在这种情况下,想要高效地考取研究生,就要根据考试风格有针对性地复习。因此,历年真题和书单就是指明备考风向的灯。具体而言,复习应根据不同科目的考察方式分为两种复习方式。第一种是能准确识别参考书目即考点来源的。例如清华617法学综合试卷的法理学和宪法学部分,前者主要来自于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后者考点主要出自林来梵老师的《宪法学讲义》。因而有针对性地反复学习这两本教材,取得这两门课的高分就不是难事。

第二种是不能准确识别考点来源的科目,例如861比较法总论和617法学综合试卷的民法部分。对于这样的学科,就必须加深自己的知识储备,答题时灵活地输出。故对于第二种科目,书单的重要性就较弱,因为知识可以来源于所有切题的书中,而所有这些掌握的知识,都可以在答题中帮您拿分。【三】时间分配:

备考时还会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安排学习时间。我将其分为两点,第一是考研整体规划,第二是不同学科的时间分配。

之前就听说考研的准备周期大致在6-7个月。对于基础好的当然可以短一点,但对于我这种跨考生,应该不能再短。但同时,也不宜太长,周期过长了,不仅会忘记前期复习的知识,也会过早地产生厌学情绪。所以我是从6月中旬开始为考研而复习的,总共准备了6个半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在6月中旬之前就不学习了。我的建议是,在6月中旬之前充分地熟悉和理解教材,明确复习方法,但无须有意地记忆、背诵。在6月中旬之后开始按轮次复习,这是就应当开始记忆,并且是重点记忆在前期识别出来的重要考点。

学习时间的分配肯定是要因人而异的,首要原则就是用最少的时间拿到最多的分。公共课的复习要根据自己的基础而定,二战、三战选手和高考文科高分选手可以晚点开始复习政治,且少花一些时间。而英语更重视基本功,六级能裸考600分以上的可以裸考英语一,六级在500分以下的就应当提前开始准备。客观题的提升相较于主观题而已更为容易,因而应尽早背会单词,反复地刷真题的客观题,并选择专门的阅读练习。

清华的法综应当有重点地准备。民法学和宪法学考点有限,出题风格稳定,因而记熟了所有考点后各拿到45分应当不是难事。民法学则知识容量巨大,涵盖总则、合同、物权、侵权,今年还考了往年不考的家庭继承,甚至还涉及最新的中央政策。对于这样一门学科,考生不可能通过重点学习某一部教材而拿高分,甚至也不用指望拿全民法这50分。只能尽量系统地学习,考试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正是因为三门课有如此之性质,我认为对法理学和宪法学的学习应优先于民法学。在民法学上花多少时间就看你有多少时间富余。若法理和宪法拿到90分,即便没有充分准备民法,只取得了20分,那110分的法综成绩也足够你进入任何一个专业的复试。

法理学专业的科目四是比较法总论,这门课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考题难以预测,答案也不可能是规范化的,因此想要拿高分讲究的完全是知识储备。150分拿135和110就能拉开25分差距,但想在法综或公共课拉开这么大分差肯定是不容易的,因此我在这门课上花了极多的时间。在此,我要强调知识储备的重要性。因为今年题型和考点与往年相比变化很大,但我仍然取得了134分的高分,其原因就在于知识储备足够的大,看到任何题目都能自如地回答。加强知识储备的唯一办法就是阅读。【四】老师的论文、专著:

教材与老师的论文、专著之间如何取舍?我的观点是,备考以教材为主,因为主要考点都来自于教材,这是由研究生考试的深度和法学的包容性所决定的,不会考察你某一个具体的老师的观点。因而所以一般性的教材更有益处,老师的论文、专著对初试的帮助非常有限。

但是,如果时间富余,还是建议有选择地可以看一些论文、专著,可以丰富你答题思路,尤其是能在不经意间展现出你的知识储备,这对拿高分是有益处的。简言之,时间紧的看教材就能保证你拿到相当的分数,但想拿高分,读点论文、专著也是有必要的。【五】学习方法:

学习方法决定了学习效率。我根据法学考试的性质总结出了适合于我自己的学习方法。首先,我广泛地阅读书籍,深入地理解教材,搞懂书中的每一个要点。这个过程很耗费时间精力,甚至要反复多次,但能够帮助你对这门学科有更好地理解。只有在这种透彻的理解的基础上,你才能识别哪些东西是这门学科的重要考点,而哪些是不重要的。

其次,整理出考点,提炼出各个考点的要点。这些考点及其要点是要重点记忆的。教材内容繁杂,不可能也没必要记下一字一句,但考点及其要点是可以记忆的。通过反复记忆,搭建起知识框架,这就是你在答题过程中必须迅速默写出来的骨架。最后,不断地练习,如何从要点扩展成完整的论述。这个过程的基础就是第一步中的理解。你只有充分搞懂各个理论的推导过程,才能够理解性地记忆,并在回忆起考点及其要点后自行展开。

上述学习过程是通过笔记来串联的,以笔记的形式摘录出考点和要点,在反复学习中完善笔记。并在备考后期舍弃教材,专门复习笔记。相比于教材,笔记的好处在于只有考点没有废话,学习起来更高效;笔记比单一教材更为综合,能汇集多本教材的知识点。因此,整理一份好的笔记是法律学科备考的关键,在这个过程中借鉴前人的笔记能够较好地提高效率。一方面能通过笔记快速搭建知识框架,另一方面能帮助你识别重要考点。有需要我的笔记的可与我联系。【六】明理楼之战:

明理楼之战讲的是复试,在此介绍清华法理学专业的复试。首先,复试的形式是笔试和面试。笔试科目公布于每年招生简章,法理学专业是考西方法律思想史,考试时间为2小时。考试题型每年都在变化,考试重点也各有不同。今年考题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内容考到了法学流派、个别法学家、个别法学著作,还问了“思想史写作与法哲学写作有何异同”这样的问题。面试是单独面试。由来自不同专业的5位老师组成混合面试组,通常是你所报考专业的老师提问。其次,面试的内容是很灵活的。一般会先让你自我介绍,然后从你的话中找问题。可能涉及你个人经历、学习经验、专业课知识、兴趣爱好、毕业设计、时政新闻、学术观点等等等等,总之天马行空,什么都会问。可见面试你几乎无法准备,在这种情况下,思辨能力、知识储备和语言组织能力就十分重要。学生应当提前培养自己这方面的能力,有意识地做论述练习。再次,英语在面试中并不是十分重要。我参加的这组面试不分中文、英文,只是穿插进一两个英语问题,甚至老师都是用中文提问的。我回答高老师的提问时讲了四五句话还没讲完,就被他打断了,说时间差不多了。同组的其他同学还存在无法用英语回答就一句话都没讲的情况,但最终也顺利录取,可见英文水平并不重要,各位不必过分担心。【七】关于跨考:

我与其他录取的考生的不同之处是我的本科专业不是法学。我的成功经历可以成为跨考生的借鉴,跨考顶尖法学院完全是可能的,只要准备充分。对于跨考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在正式备考之前补上缺失的知识储备和对法律方法的理解,因此要提前开始准备,将法学必修课都大致学习一遍,然后有针对性地复习专业课。

清华法学院并不会歧视双跨生。首先,考研比较公平,就清华的1000分而言,750分是笔试,大家一样地答卷,老师匿名改卷,何怕歧视?只有250是随意性稍大的面试,但既然都已经面对面讲话了,你是否有学识一问便知,如果有真才实学又为何要歧视你?何况法学院本身就有大量老师自己本科并非学的法律。其次,清华北大这种学校法学院的本科生如果没有保上研,那么大多会另谋出路,不会选择考研本校,所以竞争者多为跨校生,在这种情况下也只能是一视同仁了。

【书单】 单和历年真题都能够帮助备考。因而在此列举我的专业课书单:

一、617法学综合试卷: 宪法学部分:

1.《宪法学讲义》(林来梵,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宪法学必看《宪法学讲义》,宪法学必看《宪法学讲义》,宪法学必看《宪法学讲义》,重要的话说三遍。

2.《宪法学导论》(张千帆,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一星半:

必须要说张千帆老师的《宪法学导论》是很好的本科生教材,对掌握宪法学很有益处,但针对清华的法综试卷那显然是比不上林老师《宪法学讲义》重要的。3.林来梵老师的其他著作:

主要有《文人法学》、《从宪法规范到规范宪法》,但其中最重要的要求本科生掌握的部分已被改写在《宪法学讲义》中,因而读读这些书可以扩展知识面、丰富思路,但对初试更为有用的内容还是在《宪法学讲义》。

法理学部分:

1.《法理学》(高其才,清华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法理学必看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法理学必看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法理学必看高其才老师的《法理学》,重要的话说三遍。

2.《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博登海默,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两颗星: 内容很全面,法理学入门不可多得的好书。邓正来先生极佳的翻译功底让这本《博登海默法理学》避免了中译本常有的晦涩、拗口的毛病,读起来很流畅。3.其他法理学类书籍:

对非考法理学专业的其他考生,备考法综的法理学部分,以上两书完全够用了。对于考法理学专业的,那当然是尽量多地阅读各类法理学书籍,在复试中也会有益处。

民法学部分:

如前所述,民法学内容实在是庞杂,不可能仅靠一两本书就掌握全部内容,也不能指望答对所有的题。到底花多少时间,个人认为应当取决于复习好其他各门之后,还有多少时间富余。至于备考,以一本大部头为主线,辅以各细分学科的专门教材,可能会有比较好的效率。清华初试改考法综之后,往年主要出总论、合同、物权和侵权,并且分值分布大致相等。题目的难度上与改法综前民商法专业的民法专业课试卷相比是有所降低的,婚姻继承部分也不再考察。但今年一反常态,出了婚姻继承,而且考了最新的中央政策。因此,想详尽准备民法学,难度进一步加大。

1.《民法原论》(马俊驹、余延满,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市面上主要的大部头,我最喜欢的是《民法原论》,繁简得当,又兼顾规范与学理。马俊驹教授本就是清华荣休教授,这本教材是他毕生心血之一。当然,不喜欢这本书的话自然也能找到不少替代品,其中以王利明、王轶、杨立新、程啸四位教授合著的《民法学》为佳。不推荐魏振瀛教授主编的《民法》,此本教材过于陈旧,学理性也有所不足。2.《民法总论》(梁慧星,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本科生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总论部分看梁老的这本就够,深入浅出,可读性也很强。此外,清华诸位老师亦有合著《民法总论》(清华大学出版社)一部,质量也属上乘,但有着合著的通病,繁简的程度、对法条的理解、语言的风格均无法保持前后一致。个人认为不如梁慧星教授的《民法总论》。若学有余力,参考龙卫球教授的《民法总论》和朱庆育教授的《民法总论》对丰富学理知识而言再好不过,二者都是民法总论的体系书,但其实法综要不了这个深度。3.《合同法总论》(韩世远,法律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学合同法最好的书,但因为只有总论没有分论,所以还需要参考其他书。可供选择的有崔建远教授主编的《合同法》,崔建远教授独著的《合同法》,以及清华大学法学系列教材《债法》。4.《物权法》(崔建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很好的物权法教材,准备法综看此书正常排版部分即可,延伸阅读或详解部分深度事实上超过了对本科生的要求,可以用以丰富思路,但没必要都记下来。

5.《侵权责任法教程》(程啸,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程啸教授的初阶侵权责任法教材,写得很简明,语言也很流畅,掌握本科生难度的知识,看这本书就可以了。学有余力可以参考程啸教授的进阶侵权责任法教材,法律出版社的《侵权责任法》。

二、861比较法总论:

1.《比较法总论》(茨威格特、克茨,中国法制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这本书中文版刚刚再版,对于比较法的学习,是很重要的一部入门教材。高鸿钧老师也是这本书的译者之一。

2.《大陆法系研究》(叶秋华、王云霞,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法系论是比较法的重要内容,虽然今年考题重点不在这部分,但个人认为重要程度不减,因为你的主要知识构架是必然包括法系论的内容的。其中大陆法系又是法系论最重要的一支,这本书在相关教材中我认为最佳。3.《英美法原论》(高鸿钧等,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英美法系的入门教材中个人认为这本最好,但内容相对庞杂,难以全部掌握,可以挑重点地看。4.《外国法制史》(由嵘编,北京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三颗星:

比较法很大程度上就是外国法制史,这本书也以法系为编,逐一论述,内容详实,可资参考。高鸿钧老师也是这本书的著者之一。

5.《比较法学》(刘兆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两颗星:

从内容上看,这本书是很丰富的,对于比较法的学习很有益处。但我认为有一点必须批评,这本书的很多东西摘抄自其他教材、专著,但未规范引用,也未注明出处,这种学术态度是很差劲的。6.《英美法要论》(李培锋,上海人民出版社),推荐指数两颗星: 《英美法原论》之外,这本书是学习英美法系的良好补充。

7.《比较法学读本》(高鸿钧等,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推荐指数一颗星:

主要是选摘和论文集,看遍了其他书那也就没必要看这本读本,但无暇看太多书的情况下,看看读本也是不错的。8.论文:

高鸿钧老师、赵晓力老师、鲁楠老师等的论文对本科目学习也有较大帮助。

这门课知识量实在是巨大,除了比较法的方法论和法系论以外,应当尤其关注中国法制现代化与中国法的当代问题,此外还有法律全球化等理论。我读过的书还有郑祝君的《比较法总论》,何勤华教授、王人博教授、朱景文教授等的著作等二十余部,实在是无法一一列举,但也未必每本都对考试有很大的帮助。在出题较为灵活的情况下,必须多积累知识,因此并非说一定要看我列的这些书,你有更好的选择也肯定是可以的。在此基础上多多思考,试着围绕各个主题做些论述练习,考试时方可挥笔自如。

三、西方法律思想史

1.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到霍布斯、孟德斯鸠、洛克、卢梭,到耶林、萨维尼、梅因,到边沁、奥斯丁、凯尔森,再到哈特、罗尔斯、富勒,阅读法学家、哲学家的原著可以培养你的法学思维,丰富答题思路。但是,这些阅读应当在考研备考周期以前进行,进入了备考阶段,就已没有充足时间让你阅读原著了。

2.至于专门针对清华法理学复试中“西方法律思想史”这门考试,可以选用《新编西方法律思想史》,严存生版《西方法律思想史》,徐爱国、李桂林版《西方法律思想史》,谷春德、史彤彪版《西方法律思想史》等书。备考复试应重点复习教材,此时没有时间看原著。但考试所涉猎的范围还是超出了我的准备范围,名词解释题甚至遇到了完全没看到过这个名词的情况。所以各位还是尽早开始准备,别等出了初试成绩,更不要等出了复试名单再开始复习。

第四篇: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社团协会发展办法

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社团协会发展办法

(试行)

(本办法经学院研究同意,试行一年,试行期自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

为了繁荣学院文化、提升同学们的公共与社区意识、增进文化交流与理解、促进不同领域的研究与探索、丰富文艺体育等课外活动,法学院学生工作办拟通过匹配资源,支持学院学生社团协会发展。

1,管理机构

1.1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以下简称学生办)是清华大学法学院学生社团协会的主管机构,拥有政策制定和解释权。

1.2学生办指定学生工作组、研究生工作组、团委及相关负责辅导员等成立社团协会工作组(以下简称工作组),负责登记管理、场地及资金申请受理等日常管理事务。

1.3 工作组主要由学生办、学生工作组、研究生工作组主要负责老师(辅导员)以及团委、研团总支负责同学及学生办财务助理组成。团委负责联络协调工作。

1.4 工作组每学期根据需要,至少召开两次会议,讨论决定社团的登记注册和期末答辩。休会期间,一切有关社团协会的管理事务的最终决定权属于学生办。2,注册成立

2.1所有注册在籍的法学院学生(包括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本科生)5人以上就可以在学期初向工作组提出成立社团协会的申请。

2.2成立社团协会的申请,应该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申请表(包括社团协会名称、发起人信息、负责人信息、学期活动计划、财务预算等内容,推荐使用提供的格式文本);

B.已经确认和签名的法律责任声明;

C.其他申请人认为必要的材料。

2.3已经在上一学期存在的社团协会,新学期也要提出延续的申请,但是适用简化程序。提交材料应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内容:

A.社团协会的会员名单、负责人信息;

B.新学期活动计划和财务预算;

C.已经确认和签名的法律责任声明;

D.其他必要的材料。

2.4法学院学生会、法学院研究生会等根据章程成立的或在学校登记注册的挂靠在法学院的社团协会不属于本办法管理的类别,其组织事务按照其章程和学校有关规定办理。

2.5法学院学生社团协会的规范命名,必须在协会(社团/俱乐部/工作坊/兴趣小组

/读书会/研习会等)的前面加上“清华大学法学院”,而不能只是“清华大学”。

2.6工作组在学期初截止申请一周内进行集体讨论,决定该学期社团协会的批准。

3.资金

3.1学期初,工作组根据社团协会的申请材料,在其提交的预算基础上,讨论决定

给予资金支持的额度。

3.2社团协会,应该在合理使用支持资金的情况下开展活动,并在学期末答辩时提

交财务决算。

3.3如确有需要寻求法学院外机构的赞助支持,必须提前向学生办提出申请并获得

批准。获得赞助资金必须按照学生办的要求进行统一的财务管理。

3.4学生办拥有不定期对社团协会的财务情况进行审计的权力。

4.场地

4.1任何合法成立的社团协会都可以合理使用学院专门提供给社团协会活动的场

地,并在不影响教学、研究等的情况下申请使用学院的教学与公共空间。

4.2未经学生办许可,社团协会不得在法学院以外的任何公共空间以社团协会名义

举办对外活动。

4.3社团协会,在任何场所不得举行违反现行法律法规和学校规章制度的活动。

5.组织发展

5.1任何合法成立的社团协会,可以在法学院师生中招募会员,开展社团活动。

5.2社团协会应该对组织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考虑和计划。学院对持续开展活动和健

康发展的社团协会将根据情况给予更多的指导和支持。

5.3社团协会如果发展壮大,需要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活动,应按照学校社团管理办

法在校团委主管部门进行登记注册。

6.处理与救济

6.1任何合法成立的社团协会,如果违反学校、学院有关规章制度,或违法开展商

业或其他性质的活动,学生办保留作出处理和追究其其他法律责任的权力。

6.2任何合法成立的社团协会和个人,如果受到不公正的处理和对待,可以通过团

委或直接向学生办提出申诉,并在合理期限内获得答复。

7.其他

7.1其他涉及社团协会发展和管理的未尽事宜由学生办根据具体情况处理。

第五篇: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邵刚中心小学

马艳

教材是知识的载体,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依据。多年来,“以本为本”是处理教材的基本原理。它限制了教师的思想,把教师禁锢在死框子里,影响了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它更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制约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标准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以目标,教师必须转变观念,放开手脚,创造性地合理使用教材。下面就结合教学实例谈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在此之前,我们先要弄明白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依据是什么。

具体依据如下:

1、要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而定

《课程标准》是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指导下编写的,它体现了学科对学生最起码的要求,是教学和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主要依据,对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性。而就教材而言,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它进行理解。从狭义上来讲教材是指根据一定学科的教学任务而编造和组织具有一定范围和深度的知识和技能的体系,即教科书;从广义上来讲它又是指教师用来指导学生学习的一切可利用的教学材料。教师作为学生们学习的指导者,就应该在深钻课程标准、教材和学生的过程中,找准课程标准、教材与学生这三者之间的联系,只有这样,才能够达到“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的转变”。而从钻研到实践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发现、创造的过程。若在钻研和实践的过程中发现教材不能实现课程标准要求,就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取舍、整合。

2、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 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完成教材上的内容,更重要的是教育一个富有个性地、活生生的人。我们面对的学生各有各的特色,学生与学生之间存在着差异。在使用教材的过程中,要依据学生的自身情况而定,这是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的核心。所以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教师对教材的感受、理解、把握、创造、实施的质量和效果。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必须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心理特征、学习规律而定。

3、根据教学情境而定

教学情境是指课堂上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多种因素所组成的氛围。教学课前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此时,教师若不根据教学情境而灵活处理教材,而还是按原计划教学,这就属于传统式教学了。在新一轮的课改中,教师角色应转变为组织者、指导者,而不再是控制者。当教学情境发生偏差时,应在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的前提下灵活调整。要用巧妙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向教材意图靠近,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情境。当学生的身心状态处于最佳状态时,他们的学习效果最好。好课应当是越教问题越多,问题越多,探究的内容也越多,学生的思路就越开阔。让学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灵活性和创造性。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处理教材以外,还应该注意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例如,一节一年级数学课讲解的是 10的认识。下课前,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看到10你们都想到了什么?”学生们的回答各有千秋,有的说出了10的组成,有的用稚嫩的语言解释着10与1之间的关系,还有的在问老师,10和100之间有什么联系„„学生们的问题意识正是在老师有意识的培养中不断树立起来的。

接下来我将谈一谈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将如何做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一、“吃透”教材。

课堂教学是从钻研教材开始的。只有深刻理解教材,准备充分,上课时才能轻松自如,深入浅出。只有对教材的钻研达到一定深度、广度,才能在课堂上轻松面对教学中的任何问题。教学中可以这样做:

(一)理清知识脉络把好教材。

俗话说:“一节好的数学课,绝不仅仅是数学知识的教学。”这句话说得不错,但是反过来看,如果没有知识做载体,我们很难谈教学。所以,钻研教材要把数学知识作重点分析。而且数学学科的特点也表明,数学知识必须深入钻研,因为它系统性强,知识与知识间存在着纵横交错的关系,横向与纵向都有深刻的联系。只有通过钻研教材,沟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才能找准、把握好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作为教师,首先要尽可能了解课程的全貌。你教这个年级有什么新知识传授,需要哪些旧知识铺垫都要有大概地了解。通过对几册书的大概了解,做到对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心中有数,并设计出螺旋式上升的知识传授程序,这样比较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应明确每册书,每个内容要达到的教学要求。只有把握好教学要求,才能把握好教学尺度。

(二)领会编写意图,精心设计。

对待数学课本,首先要尊重教材。因为教材中每个例题的选择和每个习题的编排都是经过精心设计,反复推敲的。凝聚了众多教育专家的理性思考,科学周密而蕴涵深意。钻研教材时就要认真揣摩好这些编写意图,并根据需要对教材做一些增删和调整。例如,平均数教学,以前是放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学的,而现在则放在统计中教学,这样编排是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均数概念。因此,在教学设计时,教师的思路就要与以前有所变化,从而使学生对平均数有更深入地理解。在深入领会编写意图以后,就要精心设计。再如有位教师在演示“射线”时,用手电筒演示手电筒所射出的光线,并让学生画一画所看到的光线。结果许多学生都画成了圆台形。本来这位老师的创意是好的,让学生通过感受手电筒所发出的光线来理解无限延长的,但学生无法理解怎样无限延长,因为光线总要被别东西挡住的。再说,手电筒射出的光线并不是一束光线,它是千万束光线的集合,学生没有线的视觉感受,只有体的视觉感受。这里,尽管老师选取的素材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但因为没有精心设计,反而弄巧成拙。

(三)研究思想方法,呈现新理念。

数学思想方法是数学的灵魂,也是基本的数学素养之一。而小学数学教材中蕴涵了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如化归思想、转化思想、集合思想、类比思想、极限思想、数形结合思想„„但这些并没有明确地写在教材上。如果说数学知识是写在教材上的一条明线,那么数学思想就是隐含其中的一条暗线。明线容易理解,暗线不易看明。因此教师只有领悟并掌握数学思想方法,才能从整体上、本质上理解教材,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思想,才能科学地、灵活地设计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品质得以提高。只有摸清了这条暗线,教师的设计就不用特意想怎样去体现新理念,就会自然地体现新理念。

例如,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100以内加减法后,一位老师安排了这样一道难度较大的思考题,题目是:妈妈这个月给我36元钱,爸爸这个月给我29元钱,我这个月的午餐费是57元。(1)这个月节余多少元?(2)如果每个月都节余这么多钱,买一套价格为50元的书,需要攒几个月才能买到?在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大多数学生都列出了这样的算式,36+29=65(元),65-57=8(元),可有一位学生却用画图法解决了这个问题。在他的启发下,另一位学生又想出了另外一种算法:57-36=21,29-21=8。他形容说:“这个图就像一个大口袋,装着爸爸给的钱和妈妈给的钱,这个月的午餐费先不用爸爸给的钱,先用妈妈给的钱,结果发现妈妈给的钱不够用,还差57-36=21(元),于是再从爸爸给的钱中拿出21元补上,这时还剩下29-21=8(元)。”这位老师热情赞扬了他们能借助图形使问题变得形象、具体的做法。从上面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教师及时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资源,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获得了多样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初步获得了数形结合思想。在解决第二个问题时,学生们更是各显神通。这一问题原本可以直接列式计算:50÷8,但学生们只学习了表内除法,如何解决有余数的除法题呢?教师鼓励启发学生能不能借助于原有的知识解决这个问题,学生们寻找出了以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1)画图法:

(2)运用加法:8+8+8+8+8+8=48(元);

(3)运用减法:50-8-8-8-8-8-8=2(元);(4)运用乘法:8×6=48(元)。这些算法计算的结果都是6个月攒48元还差2元,所以要攒7个月。就这样学生们把这个已超出学习范围的问题通过某种转化,转化成了可以解决的问题,从而顺利地解决了新问题。

再看这样的一个教学片段(一年级《统计》):

师: 今天老师带你们去公园看小猴,看看饲养员阿姨是怎样给小猴喂饼干的。(多媒体出示一个张大嘴巴的小猴正在吃饼干)请同学们帮这位阿姨数一数,小猴吃了几种饼干,每种有多少块。(多媒体显示小猴张大嘴巴,圆形、正方形、三角形饼干一块接着一块掉进小猴的嘴里,下面的学生都在紧张地用手指点着数饼干)

师: 停!请你们说说有哪几种饼干,每种饼干有多少块? 生1: 我知道有圆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多少块我记不清了。生2: 老师,小猴吃得太快了,没有数清楚。

师: 那好吧,我再重放一遍怎么样?要仔细观察,认真数。(教师重新演示,发现有几个学生拿着笔在纸上画着什么)

师: 这次看清楚了吧?谁说说三角形的饼干有几块? 生1: 三角形的有6块。生2: 不对,有5块。生3: 不对,有7块,因为我刚才在纸上画下来的。(把自己的记录举给大家看,证明自己正确)

师: 这位同学想的办法比较好,他把这些图形都画下来,作了记录。但是,由于饼干掉下来比较快,画下每个图形可能不太容易,要想又快又准确地记录下三种形状饼干的个数,用什么办法最好?请同学们在小组里商量一下,然后我们再来数一遍,好吗?

(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失败的原因,寻找最佳方法。教师第三遍播放课件,每个小组有人在数,有人在记录,合作得非常好,教师将小组内同学们记录的情况展示出来)

(1)□△○□○△ △△○□□△ △○□△(2)□√√√√√

△√√√√√√√

○√√√√(3)□□□□□ △△△△△△△ ○○○○

师: 同学们请观察一下,哪种记录方法既清楚又方便?说说你 们是怎么想的?

生1: 第(2)种。第(2)种方法的记录员: 因为我们已经知 道有正方形、三角形、圆三种形状,所以我们事先画好了这三种图形。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有一个○,就在○后面画一个“√”。这样又快又不容易出错。(其他学生不由得鼓起掌来,纷纷说这组的办法好)

师: 你能把刚才记录的情况整理填在下表里吗?

师: 同学们,刚才我们作了记录,然后再整理填表,这个过程就是我们在生活中常遇到的统计问题。大家掌握了统计的方法,就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下面请你说说,你从表里知道了什么?

生1: 有4个○,有7个△,有5个□。生2: 我还知道□比○多1个 生3: 我知道,○比△少3个。生4: 我还知道△最多,○最少。……

这个案例中,教师并没有直接教给学生什么叫统计,为什么要统计,怎样去统计,而是给学生创设了主动探索的空间,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感悟统计的意义。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数学学科教学内涵和外延都拓宽了,教学不仅仅是“告诉”,很多数学知识要重视学生的亲身感受,让学生在观察、验证甚至是失败中感悟数学知识。教学中,教师注意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可见,每一项教学内容中都隐含着数学思想方法,教师有机地结合数学知识的教学,运用“教者有意,学者无心”的方式,就可以不断地让学生体会数学思想方法,从而真正认识数学的本质,发展学生的思维。

二、合理开发重组教材。

新课程改革下,教材有很大的开放性和弹性。给老师留出了开发和选择的空间,也为学生留出选择和拓展的空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新课程的新理念还体现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呈现教学内容,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在呈现数学知识时,应力求改变抽象、静态、无味的呈现方式,在抓住教材精神实质的基础上,拉近教材与生活的距离、教材与学生的距离,对教材进行适当地换、删、改。必须树立开放的、动态的教材观,合理地开发重组教材。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中的图画

苏教版实验教材与原教材相比,除了选文更精美、编排更科学外,还动用了大量的版面配上了活泼、新颖、鲜艳的图画,图文并茂,相映生辉,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确顺利的理解文字内容提供了一定的帮助。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师对图画在教学中的作用认识不足,使用不到位。具体表现为:一是只当作一种点缀,而不是作为学习的一项内容,很少去理会;二是把图画放大在大屏幕或黑板上,使图文割裂,破坏了整体的美感;三是缺乏指导,任学生盲无目的的进行所谓的欣赏,收效甚微。这些做法与新课标精神及教材编写意图相去甚远,图画作为一种实用而重要的教学资源,不但要使用,而且还要创造性地用好。

(1)变静为动,以动促思。

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教材总是以静态的形式呈现出来,而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却是动态的。因此,针对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我们要努力使数学教学成为活动的教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为丰富有趣的数学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愉快的探究实践活动。学生在活动中不仅获得数学知识,同时也经历、体验获取知识的过程。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63页第2题,原题是这样的:

求第一条线段的长度是第二条的几倍。

如果照本宣科完成此题,学生的思维就会形成定势,而在实际生活中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很多。有位教师对此素材进行了改进。要求每位学生准备红色、绿色纸条各一条(成倍数关系),请学生求出红纸条的长度是绿纸条的几倍。教师“变静为动”的举措,立刻调动起了孩子们探究的欲望。最终有三种方法出台:(1)先量每张纸条的长度,再列式计算;(2)用绿纸条在红纸条上量,量一次做一个记号,几次量完就说明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3)折红纸条,折得和绿纸条的长度一样,展开红纸条就看出红纸条是绿纸条的几倍。这种以动促思、以思促学的学习方式给教师和学生带来了无比的愉悦,同时也给课堂带来了勃勃生机。

(2)变抽象为直观,促积极探究。

数学具有自身的逻辑体系和抽象性。学习数学的过程的核心是一个思考的过程。但小学生的思维特点,决定了他们的学习与思考应建立在直观、具体、形象的基础上,往往呈现出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相结合的形态,其抽象思维大多需要以具体表象作支撑。例如,二年级上册教材“确定位置”一课,教材中呈现了一幅在夜间辨别方向的图画,这一幅图画在课堂上想利用好是有一定难度的,只能告诉学生有北极星的一面是北面。学生也只能进行记忆,不易于理解。如何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提高学生辨别方向的能力?有位教师在本节课设计了这样的一系列数学活动。先是寻宝活动。课前教师在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分别放置了一些学生喜欢的玩具,课堂上告诉学生各种玩具放置的方向,让学生从操场的中间出发去寻找。这一活动引起了学生浓厚的兴趣,他们积极参加活动,当学生找到玩具后,再请他们说说是在哪个方向找到的,借机让学生认识四个方向。接着,请学生说说生活中用什么方式辨别方向。学生侃侃而谈:“太阳从东面升起,从西面落下”,“指南针红色指针指向北面,白色指针指向南面”,“我家的房子是南北向的”„„教师对学生的发言给予充分肯定。在学生具备这样的知识后,教师又把学生分成四组,分别向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走去,再反向返回。就这样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清楚地辨认了方向。最后,教师再把学生带回教室,引导学生在标明图标的地图上辨认方向。这样的一系列的过程将抽象的教材以形象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易于理解。

(二)变“书本教材”为“生活教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教材必须从属于、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我们应该应用教材,灵活处理教材,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实际出发,对原教材进行优化组合。只有当数学知识和学生的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活的,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例如,一位教师教学《克和千克》时,他是这样处理的,他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体验这两种单位的概念,布置给学生一道实践作业:要求学生到超市调查 10 种物品的重量(自由调查),要求对 10 千克以下的物品用手掂量一下,感受具体的重量有多重,并且要求学生作好记录,以及写出一些心得。在上课时候,要求学生都拿出自己的调查记录表来,按小组的形式进行汇报。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的能力都大有提高。现在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要我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有价值数学,能够在已有的数学经验基础上学习新的知识,可以经历一定的数学知识形成的过程。所以,这节课达到了一定的教育效果,创造性的使用了教材以外的教育资源。新课程强调数学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和数学活动中学习数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强化数学教学的生活性,挖掘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之中,勾勒出各种“生活画面”,捕捉各种“生活现象”,设计各种“生活情境”。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二年级上册“秒的认识”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钟面,在钟面上找到走得最快的指针——秒针。接着,通过看秒针走动,听秒针走动的声音,随秒针走动的频率数数、拍手等方式体验“1秒”的实际意义。再同时观察分针和秒针,体验“分”与“秒”的关系,最后,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如(1)随“眼保健操”的音乐节拍做“眼保健操”,体验1拍用的时间大约是1秒;(2)闭眼睛数出60秒;(3)推荐一名同学跑出50米再返回,估计跑100米大约用多少秒;(4)估计穿好一件上衣、跳绳20次各用多少秒,让学生脱离钟面的辅助作用进行再体验,进而形成初步的时间观念,并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适当拓展教学内容。

虽然现行的教材在不断改编的基础上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但仅仅依靠书本上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由于生活与数学教学有着密切的联系,它又为拓展数学教材提供了条件。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教学实际、生活实际、及教材的编排体系,以教材为扩散点,增加教学内容,拓展教材空间,让学生接触与之相关的各类教材,借助丰富的人类文化精品,滋养学生的心灵。例如,在教学《认识钟表》一课时,有位教师她根据生活实际,补充了一些内容。如:一小时等于60分钟;上一节课所用的时间是40分钟;课间休息时间10分钟;每天晚上播放的《新闻联播》所用的时间是30分钟。随后,她又有意识地安排了一个实践活动《周末一天的安排》。这是一个动手操作型的活动,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紧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原来练习仅仅是让学生填写安排表,这样内容较少,达到的目标也比较单一。于是,她就有意对此内容进行适当地扩展,先要求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制定周末各项活动安排的计划表。然后在课堂上,先安排学生分组进行交流各自的时间安排表,再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在与其他同学的交流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将原来安排表中不合理的安排进行改进,将内容单一的活动进行丰富。在此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经验于学生从小就要珍惜时间,不浪费时间。这样为学生增加了实践活动的机会与内容,更好地锻炼了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也将学生的思想教育落实在数学课堂教学中。

(四)大胆改编例题。

新课程提倡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本着“源于教材高于教材”的理念,教师可以以教材所提供的“主题图”为蓝图进行合理设计。只要有比教材更有价值的主题情境,就可以重新确定材料进行编排或改编。只要改变后的主题情境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更有利于实现教学目标,都应该是成功的。例如一位浙江的教师教学《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做的:他先认真观察主题图,发现了几个字:去鸟岛喽!于是,他灵机一动,决定就从这里设计,吸引学生的兴趣。他知道在浙江省有一个著名的旅游胜地叫千岛湖,它就是一个鸟的天堂,是个景色优美,绿色环抱的世界,湖里有一千多个小岛。于是,他在网上下载了几幅千岛湖的照片,上课时候用电脑播放出来,配上优美的音乐,小鸟的叫声,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当学生在欣赏完后,他趁热打铁:小朋友,鸟岛美吗?生:美。师:这节课我们去那里游玩好吗?生:好!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已经完全打开了,接下来教师就开始上课了。我们知道,一节课效率的高低要看教师在课前下的工夫有多少,在课前设计上要有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材料,好的开头就是成功的一半了,所以,创造性使用教材重要的一点就是能够开发教育资源,走进生活实际,满足学生的好奇,给他们充分的思考时间。这样大胆地改编例题,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地兴趣,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地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再如:文登市实验小学吕洪芹老师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她就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有效地展现知识形成过程和学生鲜活生命的体验,实施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做了这样的设计:

1、从随意“折一折”中,加深对“产生分数的前提是平均分”的体验。

2、把“一步一步的被动操作”改为“一次创造性操作”;把书上情境图作为引申练习,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认识。这些设计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就摘取几个片段,与大家共飨。

片段一

师:请同学们拿起桌上老师为大家准备的纸片,看看是什么 图形?

生1:我是长方形。生2:我是正方形。生3:我是圆形。......师:对,同学们手里有各种大小不同的图形,请你随意折一折,然后用彩笔将折痕画出来。

学生活动。师:(选取部分图形贴于黑板上)你能将这些图形分类吗?(短暂思考后,一学生将黑板上的图形分成两类。)

师:你为什么要这样分类?

生1:左边这几个图形是平均分的,右边的几个图形不是平均分的。

接下去教学1/2的读法、写法,并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1/2。片段二

师:上面我们用纸折出了1/2,那么,你还想折其他像1/2这样的分数吗?

生:(兴致很高)想!

师:好,大家小组合作,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生积极动手操作)

师:谁愿意把你的作品展示给大家看看?(生纷纷举手)生1:1/3,(举起手中的纸片)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长方形的1/3。

师:要折出1/3这个分数有难度,可他却准确地表示出来啦,真了不起,我们把他折出的分数保留下来吧。(让生1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3”)

生2:我折出了1/4!(举起一张等边三角形纸片,折成 1/4)我这样折(重新演示折的过程),把这个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1份涂了颜色,这一份就是整个三角形的1/4。

师:他的这种折法很有创意,我们也把它的学习成果贴在黑板上。(让生2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4”)

生3:(跑上前)我折出了1/16!我把这个正方形连续对折了4次,刚好平均分成了16份,其中的一份就是整个正方形的1/16,两份就是2/16,三份就是3/16......(转身把作品贴在黑板上,并板书“1/16”)(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本案例教学成功在于创造性地使用了教材。好一个“请随意地折一折”,打破了以往教师只关注让学生把不同形状、不同大小的平面图形平均分成两份,以此来体验1/2的不同含义,目标导向太直接的惯例教法。让学生先“随意折一折”,这样必然产生两个结果:“平均分的”和“不平均分的”,在此基础上在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中主动抽象的“平均分”牢固地扎根于思维之中,并使学生深刻体验到“平均分”是生活中的一种特例,是产生分数的前提,这样的教学才是有效的。学生认识了1/2后,教师又让学生“想折几分之一就折几分之一”,为学生创设了宽松、开放的学习环境,对学生更具吸引力和挑战性,大大激发了他们主动参与的深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造潜能,因此才有把长方形平均分成3份,三角形平均分成4份等这样的对他们来说的创新做法。学生争先恐后地上台交流、展示作品,一次又一次地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也很好地实现了由“1/2”到“几分之一”认知上的飞跃。一路走来,虽然“磕磕碰碰”,但每位学生都乐在其中,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了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五)适当调整教材。

一个教师不要死教书,更不要教死书,要赋予教材以生命。适当地调整教材,可使教学的线路更具“曲线美”。教学时,首先对教材条理化,把较难一点跳过去,待学生掌握后再回头学。这样更贴近学生的“发展区”。通过条理后,再引导学生观察和研究,发现已有的规律,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另外,教材中的主题图一般是静态的,有一定的局限性,往往无法兼顾儿童情趣,教学时,可将主题图变静为动。如用童话故事的形式演绎主题图情境,引发学生惊喜、新奇的情绪,有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顺利掌握新的学习内容。还可以让学生扮演小动物,演一演主题图,将主题图提供的内容动态化,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增强实际体验,切身感受到数学无处不在。

最后我们看看创造性使用教材的误区有哪些?

创造性使用教材是今后教学的趋势,但创造性使用教材也给老师们提出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就目前的实践我们发现了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误区,这些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实践过程中继续去探索、去研究、去改进。

其一,创造性使用教材不应仅是形式上的改变。现在,在一些老师们的观念中认为创造性使用教材就是要改变教材的例题、练习。创造性使用教材不仅仅是改变一些表面的形式上的东西,而是一种观念上的更新。我们应该在观念更新的基础上,用正确的观念去指导我们的教学。

其二,创造性使用教材要把握好时机。创造性使用教材并非仅仅限定在新授课,或者是课堂的开始环节。在练习课中,在一节课的任意一个环节,我们都可以通过匠心的设计,对教材进行开发,使教材内容在我们的设计中散发出它独有的魅力。

总之,“新课标”的提出,新教材的使用必将促进我们教学观念、教学手段的更新。我们将在今后的实践中继续摸索,努力的在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方面,找出一条有利于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的方法。教师应该树立活的课程意识,对教材深度开发、重新组合、多向激活,使教材更加符合学生的学习需要,让师生课堂教学的“主动参与,积极互动,创造生成”成为可能。

交流研讨:

1、你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有哪些好的做法?

2、你认为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下载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五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材使用情况(五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材使用说明书

    旧营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下册教 材 使 用 说 明 书教师:刘衍彬 年3月3日2014旧营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语文下册 教材使用说明书 刘衍彬本......

    教材使用管理办法

    培训教材管理规定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目的 为适应公司教育培训工作的发展需要,规范公司教材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教材体系,提高教材质量,根据公司实际,制订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 概......

    使用教材合法性承诺书

    使用教材合法性承诺书 我单位承诺,本单位使用的教材均合法,并自愿接受监督检查。如有不实,我单位愿承担包括法律责任的一切责任和后果。单位名称:上海麟倚培训学校有限公司法人......

    小学教材使用自查报告

    依提木孔园艺场小学教材使用分析 自查报告 对小学人教版教材语文自查 一总体的情况 老师普遍认为,低年级教材编写的有时代感、有文化品位,密切联系儿童的经验世界和想像世界。......

    统编教材使用心得体会

    一年级语文统编教材教学心得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在青阳三中举办的统编人教版新教材培训,听了四位老师的精彩讲座,我对新教材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统编版一年级语文教材更重视学......

    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

    教材使用的心得体会 更多精品资源来自3 e d u 教育网 关键词 地理新教材 使用 培养 兴趣 合理取舍摘 要 新教材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好材料,它可以使学生在趣中学、在学中发......

    幼儿教材使用自查报告

    幼儿教材使用自查报告1 根据文件精神要求,学区召开专项图书排查清理安排会议,对此项工作进行了详细的安排部署,现将自查情况做如下汇报:一、学校图书基本情况学区现有六年制完......

    电教教材使用制度

    赵庄小学电教教材使用制度 一、所有电教器材、教材原则上只供本校教师在开展电化教学、电教研究、电教第二课堂中使用。 二、使用前,要仔细阅读各项使用说明书,了解设备性质,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