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点军校东山再起(范文)
西点军校东山再起
但是批评者怀疑它是否是在培养正确类型的领袖
新的军校学员全副武装,他们的脸上涂抹着墨绿色迷彩油脂,站在8月太阳下,感到闷热。仅仅是两个月前,俄亥俄州,洛克佛城的19岁的David Craft,还只是一个高中生。现在,用军校学员的行话来说,他是一个兵豆子。“这是一种侮辱,”他承认。“我们是班上的尖子,而现在我们是污垢,是人渣。他们总是在你之上。无论你做什么是错的。”Craft高中时代最好的朋友,陪着他一块来到西点军校,现在已经退出了。“他受不了失去自由,”Craft解释道,“这里没有麦当劳!”难道Craft希望自己回到俄亥俄州喝着啤酒?他的眼睛瞬间变大。“不,先生!”他惊呼道。“这是严肃的事情!” 的确是严肃的事情。西点军校,1909届毕业班的将官 George S.Patton Jr.这样评价,是“一个神圣的地方”。这所学院,1922届毕业班的将官 Maxwell Taylor说,“不是为每一个人,仅仅为了那些具有真正本领的人。”这是战争中指挥官的召唤。“你们的任务”,1903届毕业班的将官 Douglas Mac-Arthur这样告诉1962届的学员们,“是固定的,确立的,神圣的:那就是赢得战争。”
然而自从越南战争的这些年以来,军内外批评家们一直不断地指控说,越来越多的军官变成了谨慎的官僚,或许他们更适合五角大楼的政治,相对于为残酷的战争危机做准备,他们对自身的职业发展更有兴趣些。在非常规战争和低烈度的游击斗争的时代,军事改革家有时会担心,一种刻板和军事学究式的思想方法只适用于过去的消耗战。他们质疑西点军校是否是在培养一种国家需要的军官。
这座具有203年历史的学院,正在经历着精神和内部士气的死灰复燃,但是学院几乎从不怀疑它在现代的作用。在越南战争期间,西点军校是如此不得人心,以至于无法用合格的申请人填补其1972届的班级。去年,在爱国主义再次兴起的时候,西点军校收到了12644份申请共同竞争1400多个名额。虽然只有12%的新任命的美国陆军中尉是西点军校毕业,但是37%的陆军将军曾经穿着西点学员的灰色军装。(就是说37%的将军是从西点出来的)学院为军官团定调子,它自称是武德和军人战略战术精通之所。以其自身的要求来看,西点军校的成功之处就在于用这些品质感染其毕业生,而这将决定美国在未来战争的胜利。
西点军校的教育是一个充斥着苦差事和命令的奇特混合物。学员们被剥夺了自由的同时赋予责任,鼓励勇于创新的同时惩罚不照章办事。这似乎是一个矛盾的集合,直到人们意识到,西点军校的目的,也许是不成文的,是培养出既大胆但同时会本能的执行命令的领导者。“西点军校的使命”,1936届的将官 Bruce Palmer Jr.陈述道,“是让你成就钢铁般的意志”。
像任何教堂一样,西点军校很壮观。在秋高气爽的星期六,游客涌向广袤的草坪,那里是看穿着饰有金色穗带的灰色燕尾服的军校学员阅兵队伍的最佳之地,因此也被人们熟知。然而,西点中最重要的部分,从不对公众展示。它被隐藏在石垛之后,在荒凉的黑色沥青的内庭院里。在这些被禁止的区域,进入西点军校的通过仪式开始于每年七月连续七周的考验,这些考验官方上称作学员基础训练,但是野兽训练这样的名字却流传更广。新人们脱离了青年文化(在房间电视是被禁止的),被教导要成为“战士”。“没有野蛮人,先生们。” 学员 Captain Chris Borgerding解释道。新人们不断地被高年级的学员“纠正”,但抗议却被禁止。多年来,新人们忙于在进餐时间复述和敬礼,他们挨着饿,体重下降。很多饥饿的学员饿的吃牙膏充饥。现在,在典型的西点军校改革后,学员们被命令去吃东西。“那并不是牛奶和饼干,” 学员第一队长Timothy Knight如此说,即使他也是百兽之王排名榜上有名的学员。“新人们还觉得热”。很多人觉得实在无法忍受。几乎在毕业前每个班有三分之一的学员退出,或被退学。
在学员们的第一年,他们要“学会如何遵守”,1948届毕业生,西点军校院长将官 Willard Scott Jr.这样说。“在接下来的三年,他们学会如何领导”。西点军校在教授管理技能上一丝不苟,连一批哈佛商学院的教授去年在旁听一些课程后声称,他们的学院是西点商学院。学员们通过给在指挥链中比自己等级低的学员下命令来学习第一手领导能力,这些人可能是同学或者是新人们。“命令你的室友擦亮自己的鞋子并不容易”,一个中士学员耸耸肩,“但你必须那样做”。
除了持久的军事训练,阅兵演习和所需技能外,学员们要学习重于普通大学课程负荷的课程,其中包括了工程和数学方面的许多课程。睡眠毫不奇怪的被视为一种奢侈品。为了在课堂上保持清醒,在座位上开始打瞌睡的学员被允许站在课桌旁。午饭后,最后的铃声响起来之时,有时整个班都是站着的。
招收过多学员的目的,历史学教授Lieut.Colonel Robert Doughty说,是“教会他们在压力下合理优先化,要了解什么是重要的而什么不是。(就是说优先做重要的事)”压力同时也创造了一种牢固的军校友谊,教会他们无私。“合作和分级”是一个非官方的军校校训。学员之间深厚的联系使得女子的得以继续入学,而现在女生学员已经达到军校学员的11%。“最开始的时候,很多人说‘女人来这里做什么?’”,学员 Borgerding说,“但是后来他们成为了好朋友”。
把知识强塞给学员的教学方式被批评家们嘲笑为“消防水带式教育”。“很多时候”,西点军校的老师抱怨道,“学员们口口相传,他们仅仅试图得到一个刚好可以在考试中通过的等级C”。“我觉得我就像在一辆快速移动的车上,”学员队长 Lissa Young这样说,她也是榜上有名的女学员,优等生。“你发现自己正在摸索和掌握东西,你想为它们花更多的时间。但军队培养的是一种‘按给定的解决方法执行命令’的态度。在这里,创造力被失败的恐惧所扼杀。”1964届毕业生Joseph Zengerle这样说,他现在是华盛顿的一位律师。“日程表安排得满满的,擦皮鞋和排队去吃饭,忙得忍气都喘不过来,要想有时间休息一下,好好地思考一些问题,这简直是天方夜谭。另外,这被认为是左道邪说。”
西点管理员也承认军校学员不堪重负。但是,学院指挥官将官 Peter Boylan耸耸肩说,“你不可能生活在雅典而成为斯巴达人”。(大概是说雅典人生活的闲适,不能在这样的环境成为斯巴达)西点军校常常选出一些军纪官来处理学院的批评。然而,Joseph Ellis,一位退休的陆军上尉,前西点军校教官承认,“军队不能有这样的军官,当收到‘占领那座高地’的命令时他这样说,‘我昨晚在阅读Melville 的著作的时候有些关于这场战役的想法,我真的不知道我们为什么要打这场仗’。”
根据西点军校荣誉守则,学员不能“撒谎,欺骗或偷窃,也不容忍做这些事的人”。“在这里,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被视为荣誉”,学校掌权者(体育部主任)Colonel James Anderson这样说。当教官在考试中命令“停止答题”,学员确实立即扔下他们的笔,好像它们瞬间变得烫手。一个在比赛中扔了他的球拍的网球队球员会被开除出队。
这种纯洁的行为难以维持在一个宽松的时代。在1970年代中期,西点军校发生了令人震惊的作弊丑闻;在一次可带回家的考试中,152名学员因为剽窃被解雇或重新签约。整个学院的学员到达了“荣誉的冰点”,内部调查发现,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荣誉守则已经被“轻视”,成为了一种来执行琐碎规章的工具。
还有,在许多方面,西点军校产生了一种不务实的作风。1979级毕业生Ted Sullivan,现在是纽约的股票经纪人,他这样说,“正规军和西点军校之间的差别就像是光年。”在军队中,西点军校毕业生有时候被视为待人态度冷淡和爱搞小圈子。他们因明显地炫耀他们带的毕业班戒指而被人们称作爱敲戒指的人。非西点军校的人则抱怨在五角大楼所谓的西点军校保护协会倾向于和偏爱西点学院毕业生。
西点军校所持有的价值观有时会在战场上扭曲或迷失。在西点军校学习时,教官教育他们要诚实正直,但在越战时高级军事指挥官(其中许多为西点毕业生)所提供的令人怀疑的敌军尸体数字却与此相反,使诚实正直的荣誉受到了损害,这是驻越美军总司令Palmer将军都承认的事实。(他饱受批评的上级,1936届的将官 William Westmoreland,是学员第一队长和后来的学院院长。)越战在西点军校是一个尴尬的问题。在课堂上,教官对他们说,军事领导人不是永远不犯错误,可是越南战争失败后,多数指挥官都将其归结为他人在背后给自己捅了一刀,不然越战会打胜的。学员Borgerding说:“仗打得很好,但是文职领导人把事情办砸了”。
一些评论家质疑西点军校是否应该存在。在一篇题为“是时候废除西点军校吗?”的社论中,月刊Armed Forces Journal的编辑,Benjamin Schemmer,一名西点毕业生(1954届),指出它一年要花费纳税人226190美元来培训和教育一个学生。他顿了顿,接着建议道,西点军营应该作为监狱设施移交到纽约来。西点军校用已故的名将高调回应了批评者们:Grant, Lee, Pershing, Eisenhower, MacArthur, Patton.“这些孩子”,指挥官 Boylan 隆重宣称现在的学员“是美国德才兼备,忠于职守的标兵。” 通过这样无限地自我拔高,西点军校招致了很多怀疑(如果不算是嘲笑的话)。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所学院依然成功,它培养了一大批具备大学知识储备和战争军事理论的军官,他们为自己的职业感到骄傲。也许最重要的,现在和过去一样,是其毕业生依旧以西点军校的座右铭为准则生活,即使没有国家的功绩也不会怀疑自身的军事义务和责任。“我们真的认为”责任国家”,1942届的Colonel John Wheeler Jr.说,“我们仍然这样认为。这个地方深深影响了你。当我在我的第一次阅兵游行时,我崩溃了,哭了。”开明且不害怕批评西点军校的学员Captain Lissa Young,几乎算不上是一个军事纪律严肃的人。不过老毕业生们也绝不会惊讶于她在星期天穿上灰色制服游行的时候,有时也会吞咽下自豪的泪水的时候。
第二篇:东山再起的造句
1、果真如此的话,这将是商业世界里最不可能的东山再起之一。
2、他们不承认失败,他们开始招兵妄图东山再起。
3、在我为这本书做资料收集的时候,我读到查尔斯.艾伦和乔纳森.波蒂斯所写的《东山再起的小子》中关于纽约州初选的描述。
4、但是,就像大多数中年危机一样,它真正需要的是一次奇迹般的东山再起。
5、我们遭受了沉重一击,但是我们正在东山再起。
6、几十年来,亚洲国家一直对中国的东山再起保持警惕:密切关注它有多少船只多少导弹,关注它如何像投资商一样运用自己的影响力。
7、汤姆.谢尔士说我已经奇迹般地恢复常态,还说看电视的观众喜欢这样东山再起的故事。
8、在抵挡住一场大灾难,例如美国庞大债务导致的违约后,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我们就能东山再起,并大有作为一番。
9、演员和音乐家偶尔会东山再起,但技术公司几乎从来不会。
10、不管它目前情况怎样,你的球队都是值得盲目崇拜的——或许很快它就会东山再起。
11、巴斯坦布尔的孩子们寻找能让他们家族东山再起的方法,奈特莉(尝试了外国口音)在他们的一个计划中扮演一个年轻的外国公主。
12、或许当货币政策紧缩周期结束时(预计在本季度发生),中国消费者将重新开始申办汽车贷款,而比亚迪将趁此机会在2012年东山再起。
13、他们之间流行一种自制的按揭支付模式,这样做能够让他们的支出降到零,省下的钱可以让他们东山再起,或者至少让他们的生活还过得去。
14、而且如果你基于银行的风险调整来检查利润回收,例如目前催促进行的一些银行改革,银行业很有可能东山再起,加倍获利。
15、因为觉得你们队不会东山再起她想早点离开棒球比赛现场?
16、通用汽车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与白宫汽车行动小组一道推出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给予这个标志性的美国公司一个东山再起的机会。
第三篇:五 东山再起 百家讲坛苏东坡
五 东山再起
画外音:上一集讲到神宗皇帝觉得新、旧两派人物应该同时任用,而且苏轼人才难得,不忍埋没,亲自下令把他从湖北黄州调到京城开封附近的汝州任职,这似乎意味着苏轼的仕途有所转机。而在这个时候,苏轼却偏偏决定要去见他昔日的政敌、早已闲居江宁的王安石,苏轼的举动似乎让常人难以理解。当初,王安石位居宰相,大力推行改革变法,而苏轼坚决反对,二人在政见上势不两立,因此苏轼在仕途上也屡遭排挤、历尽坎坷,那么苏轼为什么要见自己的政敌呢?两个人见面后将会是怎样的一番情形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康震,追溯历史,讲述文学家苏轼的宦海生涯。系列节目苏轼第五集《东山再起》正在播出,敬请关注。
康震:上一集我们说:宋神宗将苏轼由黄州团练副使改判为汝州团练副使,汝州就在现在的河南临汝。那么我们上节也讲了,这个代表着他跟宋神宗之间在政治上达成了某种默契,但是要真正的开始走出这个政治阴影,苏轼还必须要再去见一个大人物,这个人是谁呢?就是王安石。王安石是革新变法的领袖,但是他跟苏轼一样,在漫长的革新变法之路上也是历经了坎坷和波折,从宋神宗熙宁三年到熙宁九年这六年当中,王安石先后两次被任命为宰相,又先后两次被罢免宰相。那么这个原因是很复杂的,那么应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他自己亲手任命的一些亲信背叛了他,他33岁的儿子又先他而去,种种政治斗争的打击折磨以及他老年丧子的这种悲痛,让王安石万念俱灰,他给皇上提出请求:再也不干这个宰相了。所以他到晚年的时候就退隐江宁,就是现在的南京,住在了半山园,从此不问世事。王安石他的这个生活经历在政治**中的经历跟苏轼一样,也充满了波折,我们说凭心而论,王安石厉行变法,想要富国强民,这是对的,而且王安石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和政治思想家之一,那么他所推行的革新变法由于种种的复杂的原因,并没有达到他预想的一种效果,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这并不等于说他推行革新变法就错了。王安石革新变法的悲剧不是他个人的,是整个北宋王朝的一个悲剧。画外音:苏轼反对王安石暴风骤雨式的革新变法,主张变法应循序渐进,因此遭到王安石政治集团的排挤和打击,苏轼也因此在官场上风雨飘摇、历经磨难,但此时王安石已风光不再,闲居在江宁。而苏轼的命运似乎略有转机,那么苏轼为什么要见早已失去宰相之权的王安石呢?他是想了断恩怨还是另有玄机?
康震:苏轼这次能来江宁,应该说在主观上还是有现实的政治的考虑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说你可以算一个帐,苏轼离开黄州的时候,当然是个好事儿,但我们前面曾经说过,他也是一只惊弓之鸟,离开黄州以后确实到了汝州,下边的路怎么走?宋神宗当年才33岁,他都47岁了,按正常的算法,他还将在很长的一段历史时期内处在宋神宗的统治之下,所以他必须考虑自己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政治前途,王安石的确现在已经不是宰相了,两次都被罢免了宰相,但是在宋神宗的治下谁又会能预料它不会第三次做宰相呢?即便就是他不会再做宰相,但是王安石作为改革变法的思想领袖,它的影响依然是非常之大,它的那些部属部下还遍布朝野上下,所以,王安石这三个字已经不单纯指他一个人,而是一种政治力量。
那么无论出于对自己的政治前途的考虑还是对自己的家人对自己的孩子的考虑,苏轼都很有必要来一趟江宁,这两个昔日的政敌,如果见面了的话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呢?六月底,苏轼的船到达了江宁,那么当苏轼站在江边,看着王安石骑着一只小毛驴儿慢慢朝他走过来的时候,他感觉王安石的变化很大,那个昔日雷厉风行的宰相,现在显得神情落寞,更像是一个孤独的老人,此情此景让苏轼看到之后,心里边既是酸楚又是感动,又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滋味儿,就好像五味瓶子打翻了一样,他赶紧就迎上前去,王安石也下了鞍子,两个人快步走到一起,就像小说上经常描写的那样:两个伟大的人物、两双温暖的大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次会面是很艰难的,苏轼先开了口,用开玩笑的口吻说:苏轼今天竟敢穿着一身便装,乡村野夫的便装来拜见大丞相。王安石握着苏轼的手,朗声大笑,他说什么呢?说这些繁文缛节,这些琐碎的礼节难道是为你我这样的人设置的吗?那言下之意就是说我们之间的恩怨,都是关乎国家天下和社稷大事的恩怨,至于我们私人之间,毋宁说更是一对相知的好朋友。有两句诗说得很好,叫做“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现在,63岁的王安石和47岁的苏轼并非兄弟,岂但不是兄弟,曾经还是面对面的、彼此攻击的政敌,他们之间有很多的恩恩怨怨,但是这许多的恩恩怨怨从来都没有过个人的私利的恩怨,他们的恩怨都是为了天下之功利而要争个是非曲直,而且作为当代的大政治家、大文学家、大思想家、大学者,他们互相之间其实又是文学、哲学包括史学方面的知音。我们以前只注意到了他们在政治上的某种对立,但很少有人想到其实作为两个学者,两个天才的诗人,他们也有着倾慕对方的那样一种深情。
画外音:据史料记载,苏轼与王安石的关系非常微妙,作为一代文学大家,他们都是品德高尚、才华横溢的时代精英,彼此都很欣赏对方,他们截然对立的不过是政治观点政治立场罢了。如果苏轼是个只算计升官而毫无政治 立场的人,他肯定不会在仕途上接连受挫。而王安石如果只是一个迫害异己、毫无政治品德的人,那么他在“乌台诗案”中就不会上疏皇帝,解救苏轼。现在,这两位昔日政敌,在布衣式的平等交往中见面了,那么,经过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他们之间会有怎样的交流呢?与其他从政的文人不同,苏轼尽管在仕途上浮浮沉沉,但他始终不曾消极落拓,而是对国计民生始终保持着积极的热情。王安石固然不再是宰相,但他的政治影响力依然存在,那么这一次见面,一心想在仕途上东山再起的苏轼从王安石这里到底得到了什么呢?
画外音:刚才说到:苏轼见到了已经辞官隐居的王安石,他们各自在经历了宦海沉浮之后,终于冰释前嫌,友好相处。那么在接下来一个多月的朝夕相处中,苏轼究竟如何重新认识已经远离官场的老宰相呢?
康震:在随后的一个多月跟王安石的交往当中,苏轼逐渐看清楚了王安石到底是怎么样的一个人,那么他见到的王安石是一副什么模样呢?举个很小的例子,有一次他跟王安石谈起过去朝廷里边的一些是是非非,谈完了以后,当时谈得挺带劲儿的,话音刚落,说完之后,王安石不无犹豫地又不无忧虑地跟苏轼说:今天咱们俩说的这些话,出自老夫之口,入于子瞻之耳,可千万不要再跟任何第三方提起,他已经给政治斗争整怕了,这哪里还像是当年那个敢于冲决传统的桎梏,大刀阔斧地要进行天翻地覆改革的那个王安石,一点都不像了。所以苏轼在诗里边很感慨地这么写道,怎么写呢?“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什么意思呢?退休晚年在家的老宰相王安石,一脸的病容,骑着一只小毛驴,孤独地走在荒野当中,再也不复见到当年的风采,老宰相见到我,劝我就在江宁这个当地,不如买上一些田宅,就此安家,两个人做邻居算了。我想想觉得要是早早十年,我们比邻而居该有多好啊。应该说,就是这次江宁的会面,确实让苏轼对王安石和自己的关系有了很新的一个理解和了解。譬如说吧,以前他对王安石也很有成见,老觉着王安石跟自己作对,对自己有成见,其实不然,除去政治上的那种对立的意见之外,王安石是非常欣赏苏轼的,苏轼被贬黄州以后,每当有人从黄州路过江宁或者到江宁来,王安石总要问他说:最近子瞻有没有什么妙语啊?因为他知道苏轼的俏皮话太多了。有一次,苏轼写了一篇新文章,很快就传到了江宁,来的人把苏轼这篇文章交给王安石,当时正是天色是黄昏,王安石等不及家人点起蜡烛点起灯来,就在屋檐底下拿着这篇文章,就着黄昏微弱的光线一口气读完,边读边说:哎呀,子瞻真是人中之龙啊。他的评价是很高,可他说话也得小心点,这里边用了一个“龙”字,前边整苏轼的黑材料的时候,有的人就说苏轼的诗里边是有“龙”的,可见他对苏轼的文学的才华是相当地看重,苏轼跟王安石在江宁待了前后有一个多月,走了之后,你猜王安石对苏轼是什么样的评价,他对身边的门客说:不知再过几百年后,方能再出苏轼这样的人物。所以政治上的一时的成见和对立的意见,那是暂时的,像这样的评价,那是对一个人长远的长久的评价,是很容易烙在后代人的心中。
画外音:苏轼与王安石的会面平和友善,他们以开阔的胸怀、广博的才学化解了多年来彼此的恩恩怨怨,自古文人相轻,而他们却成为中国文学史上文人相亲的典型,那么通过这次会面,远离官场的王安石,对于始终想在仕途上东山再起有所作为的苏轼会有怎样的影响呢?苏轼对于王安石的为人和学问又会有怎样新的评价呢? 康震:以前苏轼觉得王安石有学问,可是这些学问有时候难免标新立异,我们还能记得:他老讽刺那个水波的“波”,王安石说是水的皮儿,他就说滑冰的“滑”是水的骨头,讽刺王安石。这一次他见识了,苏轼有两句诗,这两句诗是什么呢?“冻合玉楼寒起粟,光摇银海眩生花。”什么意思啊?一般人很难看得懂,以为是形容冬天的一般的景色,他拿去让王安石看,王安石一看就明白了,说你这里边用了两个道家的典籍里边的典故,哪两个典故呢?在道教的典籍里边,用玉楼来形容人的双肩,用银海形容人的两只眼睛。两句诗的意思是在冬天的时候把人冻得肩膀都缩起来了,“光摇银海”那个光线让人的眼睛都感到炫目。这个意思本身很朴素,但是你要不了解这两个典故,你以为说的就是玉楼,说的就是银海,其实指的是人的肩膀和眼睛。苏轼不得不承认,自从这两句诗写出来,还没有一个人知道这里边藏了这么两个典故,他得承认王安石是有真学问的。宋人写诗是靠学问为诗,那诗里边藏的都是一个一个的学问的小包袱,就等着你来把它打开呢,没学问就打不开,打不开就不知道它什么意思,不知道它什么意思你就没学问,人家的诗你就没看懂嘛。
以前苏轼觉得王安石这个人固执己见,死牛筋,听不进去别人的意见,对不对?有时候真是令人生厌,其实这次一看,也不尽然。譬如有一次他跟王安石讨论当前的政治形势,他就对王安石说:你这个政治影响力很大,对现在政治上实行的一些不恰当的举措、一些弊政,你应该勇敢地向皇帝向执政者提出意见来。王安石说:你看,我已经告老还家,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不好说三道四。实际上他是心里边有点怯,害怕搅到政治斗争里。苏轼听了以后很不高兴,说你这个话讲得不对,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是做大臣的以寻常之礼对待国君的态度。为什么呢?因为国君对我也只不过是寻常之礼嘛,可你不一样啊,宋神宗当今圣上是怎么对你的?那是以非常之礼来对你,你就应该以非常之礼,非常地尽心尽力,来对待当今圣上,所以你应该去做,而且要做好。要搁以前王安石的性格,一拍桌子,你说我呢你,你不看看你自己!你有资格说我吗你?但现在王安石不是这样,他很诚恳地道 歉,说 你说得太对了,我一定把你的这些意见如实地转告当今圣上,他也能听取别人的意见,只不过以前因为你老戴着有色眼镜,戴着个红色的眼镜,你看他全身就是红的,戴个蓝色的眼镜,他全身就是蓝的,今天戴了一个什么呢?戴了个透明的,才发现他身上是五颜六色的,什么色儿都有,挺好的一个老头儿。更重要的是这一次苏轼跟王安石的会面,虽然不像现在国际社会间政治家们一见面总要签个备忘录,总要签个什么协定,然后完了也不遵守这些协定。关键是这次会面是一个融洽的标志,这是最关键的。苏轼后来给王安石写了一封信,在他离开以后写了一封信,信里怎么说呢?“某游门下久矣,然未尝得如此行,朝夕闻所未闻,慰性之极”这句话耐人寻味,怎么说呢?他说我很久以来,就想在你的门下游学,一直没有机会,这次跟您做长久的交往之后,我才发现您的很多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太荣幸了,相见恨晚。你要知道古人说游学门下,那意思就是要做他的学生。这个表态里边有客气话,但是也有某种让人感觉意味深长的成分,这是一种和解的语言。其实我们都知道他们两个都是欧阳修的学生,本是同门嘛,怎么他又做王安石的学生了呢?这是一种姿态,你把姿态放得低一点,别人就觉得你这人价值高一点,你把自己抬得比天还高,那怎么办?没办法了,只好把你打入地狱。所以他这是一种姿态,一种和谐的一种融洽的姿态,能够让王安石接受的姿态。
画外音:江宁的会面,让苏轼看到了一个文学家、学者的王安石,也看到了一个超脱政治之外,友善平和的王安石,苏轼最初去见王安石,的确有某种现实的考虑,但苏轼此行可以说是喜忧参半,喜的是他们能够摒弃政见的不同,谈笑风生、其乐融融。失望的是昔日的宰相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风骨和棱角,已经不再热衷于国事和政治,这对于刚刚走出黄州的苏轼来说触动不小,虽然他从不曾放弃过以身许国的政治抱负,但对于盘根错节的复杂政治形势,也深感力不从心,那么接下来苏轼会做何打算呢?苏轼的宦海生涯是否就此结束,胸怀大志的苏轼还会有机会东山再起吗? 画外音:刚才说到,江宁的会面不仅让苏轼与王安石化解了多年以来的恩怨,而且让他们成为了相见恨晚的好友。王安石热情地邀请苏轼在江宁安家,那么此时苏轼又做着什么打算呢?他会接受王安石的邀请吗?他的为官之路真的就此结束了吗?
康震:苏轼由于种种原因,他没有像王安石所邀请的那样,就住在江宁,他给皇帝上了一封疏,请求不要去汝州,他想待在常州,就此守在常州一直到老。宋神宗对他不错,让他还挂着汝州团练副使的衔,但是可以住在常州。我们前面说他那个官职里面不是叫本州安置吗?那就不本州安置了,就是汝州团练副使常州安置,还是不能签书公事,但这不要紧,苏轼之所以想要住在常州,也是害怕靠近开封,那既是一个实现政治理想的中心,也是一个政治漩涡的中心,所以常州这个地方山明水秀、景色不错、气候宜人,是个宜居城市。他花了一笔钱,把积蓄都花得差不多了,买了一幢房子,而且是什么呢?一次付款。真是一次付款,一次就全都交清了,这就是做了这种打算,要是分期付的话,中间我反悔一下,我就不想付了还可以。他打算长期在常州住下去,就在这个当口上,朝廷里边又发生了一件天大的事情,苏轼每次在他的命运的转折点的时候,都是因为朝廷里头出了天大的事情,这一次也是,没有比这事情更大的了,常言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树欲静而风不止,你自己想安静,风老吹你,你想安静都安静不下来,宋神宗元丰八年,三月五日这一天,38岁的神宗皇帝,因为积劳成疾驾崩了,这是一个重大的变化,他驾崩了不要紧,他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宋哲宗,当时只有10岁,10岁的孩子怎么能管理朝政呢?就由宋神宗的母亲高太后垂帘执政,这高太后是坚决地一个反对新法的人物,神宗去世了没几天,她执政了之后,就以母改子政的形式宣布废除新法,她在当时有一个最重大的举措,就是把已经退隐回家十五年之久的、66岁的老臣,也是反对派的旧党的领袖人物司马光请出山来,让他担任宰相,主持大计。随着宋神宗的去世,哲宗皇帝的继位,高太后的执政,北宋的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历史上把这个阶段叫什么呢?叫元佑更化,元佑是宋哲宗的年号,更化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重打锣鼓新开张,以前都不作数了,一风吹了。这司马光一上台就有三个举措:第一个举措,号召广大的官员纷纷上疏言事,大家好好讨论一下这个新法到底合适不合适,其实说白了,这事儿就是为了废除新法来造舆论的。第二,纷纷贬斥新法跟新党的人物。第三,把过去的反对派的旧党人物纷纷地召进朝中。苏轼的回朝,回到中央,就是在这样一个元佑更化的回中央的浪潮当中才回来的,你能说他的命运没有发生重大改变吗?买的房子也没办法了,这会儿房价还没涨起来,没办法只能低价先卖了,损失就损失了。
画外音:司马光上任宰相之后,立刻提拔使用了一大批反对新法的旧党人物,苏轼就是其中之一,司马光一直非常欣赏苏轼的才华,有了他的器重,苏轼自然能够在仕途上东山再起,那么在这种政治背景下,苏轼的官位究竟会有怎样的突飞猛进呢?
康震:从1085年的5月到1086年的9月,在短短的十七个月的时间里头,苏轼从一个被贬到偏远地区的犯官一跃升到三品大员,距离宰相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这是苏轼这一辈子最辉煌的时刻了。我们列个时间表来看一看 苏轼提拔的速度,宋神宗元丰八年,公元1085年,苏轼这一年50岁,三月五日神宗病逝,哲宗继位。五月六日,任命苏轼为朝奉郎,登州知州,相当于登州市市长,七品。九月十八日,任命为礼部郎中,六品,主管朝廷的礼仪、祭祀、科举等事务。十二月十八日,被任命为起居舍人,六品。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1086年,苏轼51岁,三月十四日,免试为中书舍人,四品。九月十二日,被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正三品。但是我觉得这快得有点不正常,我刚才讲了,这是跟司马光担任宰相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苏轼的这样一个飞速的东山再起说明了什么呢?大家刚才听我念了一大串的官名,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深长啊观众同志们,第一,六品官--京官起居舍人,主管的是礼仪、祭祀和科举事务,但是他还有个重要的任务是如实地记录皇帝的言行,随侍在皇帝的左右。第二,四品中书舍人,这更重要,国家的典章制度的修订、完善和编修,都由中书舍人来主持,而且起草任命官员的诏书,也由中书舍人来起草。在北宋有个规定,要担任中书舍人必须经过严格的考试才能任用,可是苏轼是免予考试的。第三,担任翰林学士知制诰,这更了不起了。刚才说中书舍人起草诏书,那还比不上翰林学士,翰林学士专门起草册封太子、册封将相、册封皇后这样最高等级的诏书,而且翰林学士相当于皇帝的私人政治顾问,他可以直接参与决策国家的方针政策等国务大事。
从中唐以来,翰林学士有个绰号叫什么呢?叫内相,实际上就是宰相的预备人选。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都曾经担任过翰林学士,在历史上速度最快的担任翰林学士不过两三个月就立刻提拔做宰相。所以我刚才说,他做了这个官以后,距离宰相的位置只有一步之遥。他官位变了,身上的颜色也变了,在北宋官服的颜色大体是三个等级:七品以下绿袍子;五六品的官员穿绯袍,就是粉红色的袍子;四品以上穿紫色的袍子。苏轼现在穿紫色的袍子,佩戴勋章金光闪闪,穿金戴紫荣极一时。那我们就要问一问,一般的人如果在十七个月的时间里边,由一个正在黄州种地的一个小老头,突然地就变成了一个三品大员,如此地靠近皇帝,这种急速的提升会不会产生失重的效果,自己脑子会不会发生忘乎所以的这样一种念头,这就是我们下一集要讲的《知难而退》,谢谢大家。
第四篇:东山再起的励志语句
导语:记住你的价值,它不因你的外观的不雅而贬值,是金子总有发光的一天。下面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山再起的励志语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1、生活是一件美好的事,所以,保持微笑哦。
2、命运捉弄人,自己何必再捉弄自己人生。
3、慢慢的、释怀着没有是什么不可能的加油!
4、给予别人动力,就是自己出路。借利还利。
5、每一个人都会跌倒只看继续趴着还是站起来。
6、你竟然认准一条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
7、别想一下造出大海,必须先由小河川开始。
8、生活属于自己感觉,不属于别人看法。
9、不管是否出于无奈,不要放逐的太快太快。
10、生活不会否定任何人,就怕自己否定生活。
11、每一个不满意的现在,都有一个不努力的曾经。
12、只有什么事也不干的人,才不至于犯错误。
13、自己要先看得起自己,别人才会看得起你。
14、如果放不下过去,就别奢望有美好的未来。
15、爱情使人忘记时间,时间也使人忘记爱情。
16、我们要好好活着,因为我们会死很久很久。
17、中国人学美国人容易,中国人学中国人难。
18、感谢伤害你的人,因为他磨炼了你的心志!
19、一辈子不会离弃自己的,只有自己的影子。
20、只要内心深处存芳草人生就有不败春天。
21、时间是宝贵的,抓住了时间就抓住了成功。
22、无论何人,若是失去耐心,就是失去灵魂。
23、三言两语,安慰自己,冷言冷语,坚持自己!
24、人生不容许你任性,接受现实,好好努力。
25、想要别人尊重你,首先就要学会尊重别人。
26、你是你自己的起点,也是这个世界的起点。
27、没人想的小孩,终究要自己撑起一片天空。
28、有时候,成功者只是坚持梦想不放弃的人。
29、相信自己~把握未来,坚持做个有用之人!
30、要是累了,停下来,看看天空,继续旅程。
31、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32、受挫一次,对工作和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
33、好多人做不好自己,是因为总想着做别人!
34、变老并不等于成熟,真正成熟在于看透。
35、无论是谁,都有自己的限度。特别是信任。
36、记得你是女子,然后,像男人一样去奋斗。
37、要纠正别人之前,先反省自己有没有犯错。
38、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爬起来再哭。
39、生命是一场场阵痛,疼一阵,便成长一点。
40、长大了,多了一份坚持,少了一份轻狂。
41、不要因为一次挫败,就忘记你远大的理想。
42、少了信任友情感情爱情什么情都分文不值。
43、爱情的聪慧在于要使对方永远保持新奇感。
44、我的世界你来了一下子,我却思念你一辈子!
45、绝望时抬头看看希望光芒其实一直都在。
46、路在自己脚下,没有人可以决定我的方向。
47、没有创造的生活不能算生活,只能算活着。
48、我想用萤火虫来点亮青春路上一盏盏灯。
49、走自己的路,看自己的风景,这才是人生。
50、今天的努力就是为了铺垫未来的幸福大道。
结语:以上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东山再起的励志语句,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第五篇:《西点军校》感悟
《西点军校经典法则》读后感
每当翻开这本书我的心里都会觉得很平静,可却有一种全身充满了力量的感觉。因为它让我看到了成功的方向——荣誉、忠诚、责任、服从、纪律、信念、意志力、勇气、冒险精神、团队、领袖气质、果断、尊重、自信、热情、主动、求知、创新、高效、不找借口、注重细节、坚忍、独立、正直、战略、个人修养——这些不仅仅是军人管理者应该具有的品质,而是每个人都应该都追求的品格。
要想获得成功,首先我们应该管理好自己。包括管理好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我们不一定都有着很好的基础,但是我们可以彬彬有礼,展现一种向上的精神面貌,而不是给人感觉有一种无精打采的样子,以免影响到身边人的情绪。在做事情方面要严格要求自己,当天的事情一定要当天完成,不能纵容自己办事情留到第二天。自我管理也包括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我觉得心态是非常重要的,有的时候会面临两难的选择,不论选择哪一个都会有损失,当然我们不应该去想我会失去什么,而应该想到我们得到是什么。艾森豪威尔将军:“我们不要浪费一分钟的时间去想那些我们不喜欢的人,也不要为了恨别人而去浪费一分钟。”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要浪费太多是时间去后悔我们的过去,也不要浪费时间去幻想我们的未来。过去的已经成为往事,将来是无法预知的,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件事情。“永远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只要我们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永不言弃遇到挫折绝不退缩,没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
在我们平时的工作中我觉得最重要的就要有一份强烈的责任心和集体的荣誉感,我们为企业的目标去奋斗就是我们的责任,一个不愿意承担责任的员工对企业来讲是可怕的,当然他是不会得到企业的重用,他也不会百分之百努力的,这样他肯定不会成功的。
“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只战马,少了一只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在没有发生之前,谁都没有预料到一个铁钉会颠覆一个国家的命运。工作中可能因为我们的用词不当给客户带来误解而导致失去一个潜在的订单,或者在签合同中不小心写错字而导致合同纠纷,这些都是令人非常心痛的事情,当我们有了足够的责任心才会去关注细节,可以说注重细节能体现出一个人职业素养的高低,我们要从工作中学会多承担,才能获得别人的尊重,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在工作中我们一味的苦干是不可取的,因为我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而是一个团队在战斗。很多时候别人尊敬我们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有战斗力的团队里,而不是你个人,所以我们应该和同事之间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同事之间形成一种互补,把力量凝聚到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去奋斗。有一句话我是很欣赏的“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不论是在工作还是生活中,遵循这些法则对我们都是非常有益的,但仅仅有这些感想是不够的,我们应该以这些作为我们的日常准则,要求自己,渐渐的让它成为我的习惯,从而具备这些品质。真正的达到学而用之!
南京乾鑫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营销部: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