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发展非金属新材料(建材发展导(精)
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加快发展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张士秀(中国建材工业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00摘要:当前国家正在制订并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我国建材工业中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许多则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年来受体制机制制约发展有所滞后,应抓住国家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良好机遇,纳入规划,加快发展。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发展规划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提出,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国家有关部门正在组织制订包括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工程、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在内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规划不仅要对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指明方向,同时还要提出一系列重大扶持政策和措施,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创造更为有利的条件。这是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个极好的历史机遇。
一、建材工业不仅仅是建筑材料,它涵盖了整个无机非金属材料,其中诸多领域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工业行业划分是在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改革开放以后,虽然经过多次政府机构改革,原有过多过细的工业部门被撤并,但由各个工业部门演变或延续下来的为行业服务的各类组织,包括协会、学会、商会,规划咨询、情报信息、展贸、出版等,以及一些大型国有
企业,仍然在按照过去的行业范围履行职责,服务市场。建材工业就不仅仅包括主要建筑材料,还包括用于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以及航空航天、国防军工等各个方面的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及其复合材料,是一个非常广泛的领域。如按材料形成原理或工艺过程分,包括非金属矿物材料、胶凝材料、烧结材料、非晶态材料、人工合成材料以及复合材料等。这些材料当中,许多属于有别于传统建筑材料的新型材料和直接应用于信息技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原材料及部品。比如:非金属纳米材料、光导纤维、碳纤维、石墨、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钢及其它非金属复合材料、工业技术玻璃、工业技术陶瓷、特种陶瓷、人工晶体材料等等。总之,除了传统意义上用于各类建(构筑物的主要建筑材料,所有非金属矿及制品和无机非金属材料都属于过去建材工业管辖、生产、研究和推进发展的范畴。
二、近些年受政府机构改革和市场利益驱动,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导致建材产业内部结构更偏重于建筑材料
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之后,我国建材工业发展迅猛,尤其是传统建材受城市化、住房和城乡建设、以及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拉动呈现空前繁荣,产业规模和行业经济效益都有很大提高。但是,相对而言,除了用于建(构筑物上的主要建筑材料,非金属矿及其制品和其它非金属新材料的发展却明显滞后,甚至处于萎缩或无人问津、无序发展的状态。比如:计划经济时期国家各级建材主管部门都
设有非金属矿管理机构,属下不仅有实力雄厚的专业科研设计队伍,而且还拥有一支建制非常庞大的非金属矿从普查、找矿,到为工程建设以及采矿服务的地质勘察队伍。非金属矿业不仅有全国性的大型骨干企业,经营着全国一些具有重要作用的非金属矿产及深加工制品,拥有完整的产业链;玻璃纤维、玻璃钢、工业技术玻璃、工业技术陶瓷、人工晶体等,都有很强的专业科研设计队伍,也开发了不少技术含量很高,在军工、航空航天、工业运输设备、人们日常生活等许多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的产品,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但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随着工业经济管理体制改革,建材工业完全市场化以后,许多非金属矿、玻璃、陶瓷、玻纤、玻钢等企业层层下放,甚至实行了民营化,原有的科研设计单位改为企业后也分别进入了集团型企业。在市场激烈竞争中,企业如果仅仅为了生存和眼前利益,不考虑社会责任,不考虑更长远的发展,必定以追求当前利益最大化为目标,选择具备产业化条件、投入少、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的行业和产品优先进入。而投资回报率低,或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开发技术、开发市场、甚至开展基础性研究的项目往往不被重视甚至被放弃。近些年,建材工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就带有这种“短期趋利”特征。比如像水泥、平板玻璃、墙体材料、建筑卫生陶瓷等建筑材料,因为市场容量大、技术设备相对比较成熟,近期需求增长快,投资见效快、投资回报率高,所以
很多企业都纷纷进入,想尽一切办法扩大产能、挤占市场。而非金属矿及制品、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等由于市场相对比较分散,许多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研发技术,开发设备, 培育和开拓市场,甚至需要从基础研究做起,投入大、技术难度大、见效慢、风险高,因此许多企业甚至一些国家级大型企业也不愿过多投入。其结果造成了目前我国非金属矿资源无战略规划、无骨干企业经营,极度分散、无序竞争、盲目低价出口,某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矿产资源,如石墨、滑石、萤石、耐火粘土等,形成了由发达国家从我国廉价进口并储备资源、垄断技术、向我国高价出口深加工产品的被动局面;工业技术玻璃、工业技术陶瓷、特种陶瓷、高档耐火耐磨材料、玻璃纤维及制品、玻璃钢及其它复合材料、人工晶体材料等发展比较缓慢,原有的一些科研力量也在研发和产业化的矛盾中处于尴尬和徘徊之中。
三、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包括非金属矿物材料在内的无机非金属材料与金属材料以及有机高分子材料等一样,是当代材料体系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部门统计①,目前我国已发现的非金属矿产就有150多种,由非金属矿经采选、提纯、磨细、改性等加工和深加工制成的非金属矿物材料更是数不胜数。除了非金属矿物材料,随着制造业的发展,各种各样经化工制造或合成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在整个材料体系中占据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且发展变化和技术进步极快。工业技术陶瓷、特种陶瓷、工业技术玻璃、玻纤制品和玻钢以及人工晶体等是无机非金属材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领域近些年随着电子技术、航空航天、能源、交通运输、计算机、通信、激光、红外、光电子学、环保等新技术的兴起,新产品、新技术层出不穷,应用领域越来越广泛,市场规模不断形成,已经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许多方面,成为越来越重要的材料。
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材料并非属于“小而散”的行业,世界上以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材料为主营业务的企业有些规模非常大,甚至进入世界500强②。比如圣
戈班(Saint-Gobain主要生产经营玻璃、陶瓷、玻纤及制品、石膏制品、屋面材料、管道等建材和无机非金属材料,资产总额和年营业额约600亿美元,年净利润20多亿美元;拉法基(Lafarge主营业务是水泥、石膏板、骨料与混凝土等建筑材料,年销售额170多亿欧元,年净利润近20亿欧元。即便在国内属于很分散的非金属矿行业,国外的知名企业也做得很大很强③,比如:欧米亚(Omya公司年产碳酸钙等白色填料3000万吨,产值超过100亿美元;依默瑞斯(Imerys公司高岭土年生产能力700多万吨,产值超过30亿欧元。国外企业做大做强的基本经验就是“专”、“精”、技术领先、系列化配套、优良服务,持之以恒重视技术、信誉和品牌。相信国内企业如果能做到这些,也会同样做大做强,并且使企业和行业结构与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四、建材行业要积极参与国家战略性新型产业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非金属新材料
当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在组织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建材行业,包括工信部门、建材联合会以及有关协会、有无机非金属材
料主营业务的国有大型企业等,都应努力争取参与到规划的制订过 程,或为规划的制订提供有效服务,力求把重要非金属矿物材料和无 机非金属新材料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序列,并得到国家有关政策支 持。一是建议对于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非金属矿产,国家应制订长期 使用和储备战略。为了保障战略的实施,应保持国有经济在该领域的 控股地位,并适当控制原矿和初级产品出口,设立储备资金注入相关 企业,建立资源矿权战略储备。二是从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理出属于“新材料”,或直接应用于 信息技术、生物工程、节能环保、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及其制品,申请享受国家对战略 性新兴产业的优惠扶持政策,包括技改和科研经费支持、税收优惠、政府优先采购、消费端补贴等。三是主业包含无机非金属材料的中央大型骨干企业应主动担负 起发展振兴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的引领作用,尤其要做好国 家重要战略性非金属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和综合利用规划,并承担起重 要战略资源矿权储备的主要任务。整合集中下属从事无机非金属新材 料研究的科研设计力量,建立国家级研发中心,利用企业和国家对研 发中心的扶持资金,加强基础研究、工业
设计、新产品新技术研发,切实通过科技创新推动非金属矿和无机非金属新材料不断扩大市场 应用,更好更快发展。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6 ①国土资源部: 《全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情况统计年报》2009; ②国家统计局: 《中国统计年鉴》2009; ③中国非金属矿资讯网:张湛《中国非金属矿行业概况和发展前 景》2009 作者简介:张士秀,(1959-),男,汉族,河南省邓州市人,大学 作者简介 本科,四级职员,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建材工业经济。联系方式:北京市西直门内北顺城街 11 号,邮编:100035 电话:010-62213737 *** 7
第二篇: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2010年09月15日21:51中公教育我要评论(0)
字号:T|T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夺取未来产业竞争新优势
目前我国已明确把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把抢占经济科技制高点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重点。政府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自主创新,夺取未来产业发展的新优势。这是我国顺应当今世界经济格局大变革、大调整趋势,着眼于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
经济危机往往催生重大科技创新突破乃至科技革命,一些传统产业难以为继,一些新兴产业应运而生,特别是具有广泛影响和带动作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得以萌生和发展。这次国际金融危机暴发后,世界将希望寄托在科技创新、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去年9月,奥巴马政府出台了《美国创新战略:驱动可持续增长和高质量就业》方案,仅开发新能源美国计划10年投资1500亿美元,创造500万个就业岗位。2006年欧盟推出《创建创新型欧洲》报告,仅发展绿色经济就拟投资1050亿欧元。日本政府发布了《日本创新战略2025》报告和“数字日本创新计划”纲要。全世界已加快了新科技革命到来的步伐!
面对新机遇、新挑战,为了夺取竞争新优势,我国要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六大类战略性新兴产业,逐步使我国的经济和产业走上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轨道。
加快发展新能源产业。进入新世纪以来,人们更加认识到,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自然资源大规模消耗和生态环境破坏的原有经济发展模式的根本办法是:加快发展高效、清洁、可持续的新能源产业,它将成为引领新一轮产业革命方向的战略性能源。据统计,中国人均化石能源可采储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国发电总量也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要加大财政对新能源产业的投入,扶持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水电、生物质能、核电等产业的发展,构建绿色能源体系。
加快发展新材料产业。新材料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先导,是产业结构升级的重要保障,是最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虽然我国已是材料生产大国,但在新材料领域总体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专利成果少,某些高技术、高品质、高性能材料尚依赖进口,新材料成果转化率和规模化生产程度低。我们要成为材料生产的强国,必须抓好重点领域:超级结构材料,如高性能金属件化合物材料和智能材料与结构;新一代功能材料,如信息功能材料与器件、战略能源材料和特别功能材料等;环境友好材料,如生态建筑材料;生物医用材料,如器官的修复与替代材料;航空航天用高性能结构材料和光电子材料等等,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和国防建设的需要。
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我国能效比发达国家约低10个百分点,主要工业品能耗比发达国家高30%以上,因而节能任务非常繁重。我们要大力研制先进设备,加快节能技术改造;要扩大节约新技术和发展新能源汽车;要开发和推广新型节能建筑材料和技术。同时,我们还要继续加大环保产业的投入,在环保设备的制造、大气污染防治设备、噪声与震动控制设备等方面取得新的战略性的突破,大大促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社会。
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预计2011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将达980多亿美元,欧美公司约占销售额的90%以上。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整体上落后于发达国家。我们必须加强基础研究,推进资源整合,促进国际合作,争取在医药生物、后基因组技术、再生医药技术、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取得新成果。
加快发展信息网络产业。美国在诸多至关重要信息领域引领发展潮流,2009年又提出发展“智慧地球”,把发展信息产业提到国家发展战略高度。我们要加速构建无所不在、人人共享的信息网络体系,实现三网融合、推进“感知中国”建设,研发后IP时代技术,抢占信息网络的制高点,带动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优化升级。
加快发展高端制造产业。这个产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但总体水平处在世界制造产业链低端,缺少关键技术和自主品牌,重大装备和核心部件依靠进口。我们要在发展光电一体化技术、大飞机、新一代运载火箭、大型清洁火电、核电设备、新能源汽车、新一代流程工业成套技术装备、数字化和智能化设计制造及基础制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实现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型。
我们只有加速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才能尽快抢占制高点,提高国家竞争力。在此过程中,我们还要着力提高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壮大科技创新队伍,使我国经济的发展走上内生创新增长的道路。
公考联考申论热点之行政干预司法
2010年09月15日21:52中公教育
字号:T|T
【背景链接】
2010年7月17,陕西省榆林市横山县发生了群体性械斗,根源是矿权纠纷,导火索是一起久拖不决的“民告官”案。并不复杂的矿权纠纷案,经榆林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省高级人民法院裁定,至今仍得不到执行,致使价值数亿元的集体财产归于个人名下。
2010年7月20日,针对陕西省国土厅的抗法事件,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孙军工表示,对于法院的生效判决,行政部门不能够干扰生效判决的正常履行。
2010年8月1日,在陕西省横山县,在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过程中,一份来自陕西省政府办公厅的密函称,“如果维持省高级人民法院的判决,将会产生一系列严重后果”,“对陕西的稳定和发展大局带来较大的消极影响”。这份密函被指与陕西国土厅亦有关联。陕西省政府办公厅向最高法院发出“公函”,要求对省高级法院的一审判决进行改判。法院独立、公正审判遭遇“行政门”。
【政策背景】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是国家的审判机关”;“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此外,《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也将“依法审判案件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列为法官的权利。很明显,国土部门主持的协调会,根本无法使国家审判机关的判决失效,而政府部门给人民法院发函干预,则是公然地违反宪法和法律。
【标准表述】
重要性
建设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是我国的基本国策。所谓法治,首先是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如果有人提出请求,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深度剖析
一方面,行政权力抗拒司法,不是依法律知识而行,而是依现实而行,司法在现实中的处境与作用决定了行政权力选择何种方式。
另一方面,陕西国土厅抗拒司法判决,是民告官“执行难”这一层面问题的升级版。“民告官”可以难在执行环节上,也可以难在起诉、受理、能否胜诉等各个环节上。在这起事件中,法院体现了一定的积极功能,明确作出了审判意见,然而在一些案件中,法院不仅不愿受理一些行政诉讼案件,甚至偏袒被告、动员原告撤诉、甚至擅自变更被告,这不仅导致目前行政诉讼中“民”一方胜诉率低,而且也导致了胜诉了也难获执行的尴尬处境。因此,不论是省一级的行政干预司法,还是市、县级别的,本质都是一样,法条与司法的实际作用并不完全对应,行政与司法都处在让人尴尬的位置。
对策措施
首先,对政府权力进行规范,驯服权力,使它受到人民意志的约束。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法律的权威高于行政权力,政府行政行为必须接受法院的严格审查。政府把自己的意志凌驾于法律、法院之上,是没有任何依据的,是逆政治文明潮流而动。
其次,呼吁最高人民法院“抵制非法函件干预司法”仅仅是抵制干预是不够的,法院可以抵制,而某些地方政府也可以继续干预。防止行政干预司法,必须在政治的高度作出安排,使之成为法治国家、法治政府的一个政治禁忌。
最后,法律必须得到执行、法院生效判决必须被履行,地方权力尊重司法独立是题中应有之意。把它贯彻到对地方权力的考核评价中去,并启动问责。
第三篇:建言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
建言战略性新兴产业良性发展
“从国家层面上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政策”“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重点”“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坚决制止市场泡沫” 正在此间举行的全国政协十一届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就如何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积极建言献策。
大家认为,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是努力掌握国际经济竞争主动的必然要求,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具有全局性、长远性和导向性等基本特征,在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重要地位。
缪和林委员说,“十二五”期间,要把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战略突破口,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方向,超前培育具有较大发展空间与增长潜力的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
他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第一步就是要政策先行,彻底改革目前产业政策部门分割决策的现状,组建高位协调机构,加强对相关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基础性研究、指导和协调,以形成系统稳定、科学前瞻以及有针对性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政策。同时也要采取措施规范政府行为,形成行政干预适当适度、法律经济政策比较完备、政策系统协调高效的总体格局。
蔡威常委代表农工党中央在发言中认为,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意义重大,关键在于推动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为这一产业的大发展提供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他认为,各地政府应该把引导市场和合理调控结合起来,建立并完善防范政策体系,切实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制度成本、政策成本。在加强技术标准建设中重点支持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以创新能力的增强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阿什老轨常委在发言中,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发展新能源产业的实践为例,分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具体困难和问题。他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坚持规划先行,强化政策的激励机制,同时各地也要根据自身特点,培育优势企业,建设示范基地,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提供可供借鉴的具体思路。
技术创新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要进一步加大企业自主创新的支持力度,让企业努力掌握核心技术。缪和林说,我国企业的整体科研实力较低,特别是基础理论研究长期滞后,很多核心技术仍然掌握在外国企业手中。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企业更需要产学研紧密结合,更需要建立创新联盟,形成合力,致力于攻克产业的高端共性技术。他建议,应支持大学与企业共同构建研发机构,以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技术创新体系或技术创新联盟。
目前,国内各地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热,一些地区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互不相让,争夺资源,各显神通。缪和林认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头绪多、任务重,只能找准发展重点,才能事半功倍、有所建树。具体要努力做到三个转移:从支持供给方的政策,转移到支持供给和刺激需求并进的政策上来;从“择优”支持具体项目转移到“普惠”改善市场环境上来;从支持大型国有企业转移到支持大型国有企业与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并举上来。在此之中,重要的是把更多精力转移到改善市场环境上来。
对于如何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良性发展,蔡威提出,鉴于各地科技基础和经济基础不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应该有重点、有选择地进行,重点把握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资源配置应该符合市场经济规律,同时也要在规范的基础上动员企业投入,引导和规范企业行为,坚决制止市场泡沫和盲目炒作,真正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贾庆林主持 王岐山作报告
新华社北京6月21日电政协十一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21日上午在京开幕。会议的主要议题是围绕“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建言献策。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主持开幕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王岐山到会作报告。
贾庆林指出,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是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人民政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主攻方向。开好这次专题议政性常委会议,意义重大。常委们要紧紧围绕会议议题,深入讨论、积极建言,提出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提供参考。
王岐山就对外经济工作情况作了报告。他说,我国对外开放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成就巨大。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利用外资连续19年列发展中国家首位,对外直接投资跃居世界第五位。事实证明,对外开放是强国富民的必由之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对外开放的决策和部署是完全正确的。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国际经济形势,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毫不动摇地沿着这条正确的道路走下去,努力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
王岐山指出,加快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任务艰巨。要努力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改变“重出轻进”的观念和做法,坚持进口与出口并重,积极扩大进口,促进贸易平衡发展。当前我国对外开放在“请进来”上,要从引进资金向更加注重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高端人才和国际品牌转变,促进国内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强对企业的服务和支持,做好基础工作,防范投资风险。切实提高援外项目质量,确保把好事办好。王岐山强调,我国仍处于宝贵的战略机遇期,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深入推进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改革,妥善应对各种压力和摩擦,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
这次常委会议为期4天。按照议程,常委会组成人员将围绕本次会议议题所设的七个专题进行讨论建言献策,同时还将审议全国政协有关视察考察情况的报告和外事出访报告,审议通过有关人事事项。
全国政协副主席王刚、廖晖、白立忱、陈奎元、阿不来提·阿不都热西提、李兆焯、黄孟复、董建华、张梅颖、张榕明、钱运录、李金华、郑万通、邓朴方、万钢、林文漪、厉无畏、罗富和、陈宗兴、王志珍、何厚铧出席会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参加会议。
四大目标构建新兴产业发展方向
国家发改委正编制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发改委正会同有关部门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并力争尽早获国务院审批后予以发布。这是上海证券报昨日从第五届生物产业大会上了解到的。
据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介绍,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今年5月30日以“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研究”为主题,中央政治局进行了第29次集体学习,在总结时,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加快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要面向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处理好市场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引导推动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立足当前和着眼长远的关系,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营造良好环境,强化科技成果产业化,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据张晓强介绍,《规划》进一步明确今后5年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提出重点发展方向、主要任务、区域发展、重大工程、政策保障措施等。他向记者表示,“培育发展生物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今后一个时期的一项战略任务。我们将抓紧推进,力争尽早到国务院审批后予以发布。”关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面,张晓强表示,围绕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现阶段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以有效缓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为目标,着力发展节能环保和新能源产业;二是以加快推进经济社会信息化,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为目标,着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三是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为目标,着力发展生物产业;四是以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着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
《规划》还将明确三个阶段的发展目标: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产业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业创新环境更加完善,引领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国际分工地位明显提高,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从2010年的约4%力争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左右,吸纳带动就业能力显著提高,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第三阶段,到2030年左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第四篇: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
史和平
2010年06月08日13:30来源:《学习时报》
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思考和建议--中国共产党新闻
【字号 大 中 小】 打印 留言 社区 网摘 手机点评纠错 E-mail推荐:
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不仅是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重大举措,更是顺应新科技革命和低碳、绿色经济发展趋势、增强综合国力和竞争力、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决策。我们通过本期进修班的学习研究,并赴江苏省苏州、无锡、南京等地进行专题调研,就如何采取有效措施落实中央的部署,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形成了以下思考和对策建议。我国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要处理好几个关系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巨大的增长潜力,是未来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但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还不高,发展壮大还有个过程。目前我国仍然要依靠并重视传统产业,用先进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多作贡献。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与传统产业密不可分,传统产业是新兴产业发展的基础,同时又是新兴产业关联和带动的对象,一些传统产业插上高科技的翅膀,同样会涅槃重生,转化为新兴产业,如新型显示、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
国家战略与区域发展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体现国家战略,又要展现区域特点。要在坚持全国一盘棋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创造性和特色性。从国家层面讲,要树立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着眼于提高国家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明确战略部署,统筹规划安排,重视顶层设计,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从区域层面看,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东中西地区产业基础、资源禀赋、科教水平各异。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既要鼓励各地全面落实中央部署要求,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也要引导各地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本地现有的基础条件,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合理定位,科学布局,切实防止不顾实际一哄而上,出现新一轮“大跃进”,形成新的不合理竞争和产能过剩。
自主创新与技术引进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必须依靠自主创新。自主创新包括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等多个方面。而技术引进则是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基础,坚持自主创新绝不是排斥技术引进,而是把在技术引进基础上的学习和再创新作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今后我国肯定还需要从国外大量引进先进技术,但必须在消化吸收上多做文章、做足文章。此外,自主创新不等于关起门来搞创新,要坚持开放式创新,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充分利用全球资源,通过“拿来主义”吸收提高,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创新之路。
政府推动、市场导向与企业主体的关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是宏观战略问题,也是微观操作问题;既是政府重要职责,也是市场主体行为,离不开政府与市场、企业的共同作用。从政府来讲,主要通过履行调控职责,发挥产业规划的引领和指导作用;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政策,调动各类企业创新的积极性;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构建完善的人才、技术、标准、融资、法律等支撑体系。从市场来讲,主要是发挥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市场的自主调节、充分竞争、自由选择、优胜劣汰,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沿着市场决定的发展方向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从企业来讲,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微观基础和发展新兴产业的实施主体,要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自觉行动,不断加大创新投入,加快科技成果转化,以科技提升企业竞争力,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关系。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科技和新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既要依靠技术创新,解决生产力的问题,又要同步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要求,要建立健全人才的培养、使用和评价机制,进一步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大力推进金融创新,完善资本市场等要素市场建设,理顺行业管理体制,建立有利于创新创业、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的体制机制。
加快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强规划引导。一是抓紧编制国家规划。在各地纷纷出台相关规划的情况下,抓紧研究编制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重点、时间表和路线图,系统提出有关政策措施,作为指导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二是做好规划衔接。既要注重上下衔接,使各地服从服务于全国大局,又要注重横向衔接,包括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与传统产业的衔接,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产业之间的衔接。三是严格规划执行。进一步增强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严格准入门槛,避免出现重复建设、产能过剩问题。
推进自主创新。一是由国家组织关键技术攻关。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立足自身基础,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要求,每年排出300—500项有实用价值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集中力量进行攻关突破。二是完善科技创新体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三是推进产学研联合。在加快现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国家级和省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建设的基础上,着眼于实效,积极发展形式多样的政产学研金用合作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战略联盟。
建设产业基地。一是高起点规划和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实现新兴产业在地理、资金、科技资源、人力资本等方面的有效集中。二是依托各类开发区,重点推进孵化器、中试基地、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和一批大学科技园、科技创业园的建立,有效集聚创新要素资源,提供良好的孵化和创业环境。三是搞好外引内联,对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有关重点企业、科研机构加大定向招商力度,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新兴项目及其配套产业项目,促进世界知名大企业集团的研发机构和生产基地进驻,促进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群形成。
培育市场需求。一是培育国内市场。加强舆论宣传和引导,增强消费者信心。二是拓展国外市场。支持创新产品出口,实行出口贴息贷款、担保贷款等政策,或通过政府间援助项目帮助企业拓展境外市场。三是完善标准体系。必须高度重视标准制定工作,在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加快制订国内标准,同时争取更多的国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以标准保护国内
市场、拓展国际市场。
健全投融资体系。一是建立健全多层次的风险投资体系。加快创投、私募股权以及创业引导基金、新兴产业引导基金的发展。二是优先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上市。三是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服务,建立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特点的信贷体系和保险、担保联动机制,促进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等金融创新。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立科技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
加强人才培养。一是鼓励人才引进。国家和各级政府要建立人才引进专项资金和高端人才项目资金,重点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人才,特别要引进高层次的创新创业团队。二是加强人才培养。依托高校、科研院所和骨干企业,以重点学科、重大项目、重点产业的实施和管理为载体,培养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的各类人才。三是完善用人机制。将人才引进、培养与科技创业、科研项目有机结合起来,探索建立技术、专利入股、期权等政策,充分调动科研机构和人才创新创业的积极性,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
完善政策措施。一是国家及各级政府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引导专项资金,资金来源除预算安排外,还可从高耗能、高污染或产能过剩行业企业征收产业结构调整专项基金。二是鼓励创新产品推广应用。三是给予政府定价、融资担保、土地使用、税收减免或返还等优惠政策。新能源方面,实行新能源初始投资补贴、上网电价分摊等政策;在征收传统电力资源税和的同时,给予新能源发电税收优惠和减免等政策;鼓励金融机构为拓展国际市场的优质光伏相关的建设项目提供担保贷款。环保产业,允许发行市政环保债券,落实特许经营权、收费质押贷款。海洋产业,逐步形成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信息产业,进一步完善并适当延长液晶等新型显示器件优惠政策。
落实组织保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党委、政府都要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落实,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上下齐心,左右协同,共同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二是提升决策水平。设立专家咨询委员会,定期就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出咨询意见,对制约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重大问题研究解决措施。三是加强目标管理。按照规划要求分制定工作方案,明确主要任务、重大项目、重点工程、重要工作等,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有序发展。四是完善统计评估体系。从国家层面研究确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内涵范围,建立相应的统计指标体系,以更好地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课题组成员:翁孟勇 交通运输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史和平江苏省副省长;何泽华 国家烟草专卖局副局长;吴晓青 环保部副部长;王雁飞 宁夏回族自治区检察院检察长;陈连增 国家海洋局副局长;聂震宁中国出版集团党组副书记、总裁;程映萱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执笔人:史和平)
第五篇:当前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当前新兴产业发展机遇分析
报告四方面内容:
第一,技术革命一般性特征。
第二,未来将会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和经济形态。
第三,世界主要国家创新新动向和新国际竞争态势。
第四,我们现在提出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哪些特点。
经济学家康德拉季耶夫提高过大约50年左右出现一次科技革命推动经济又一轮增长,现在我们处于第五个周期,包括我基因图谱、纳米技术、量子计算机、生物芯片,重要的创新有互联网、电子商务、生物工程、软件,也有认为第二次革命是新兴技术革命,也有人认为是新能源革命。
一、技术革命的一般性特征。
1、它来源于基础科学和重大技术的突破。科学和技术的储备起到了一定的基础。
2、技术革命带来了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并带来新兴产业,比如蒸汽机带来铁路和港口,汽车、石化、内燃机、家用电器形成高速公路,石油管网、电网、电话网,计算机、通信、微电子产品形成互联网等。
3、每一次革命带来了空间的压缩,原材料、产品和其它物件从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的时间大大缩减,虽然没有带来物理空间的变化,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越来越大,信息也更加便于沟通。
4、技术变革与金融危机具有很强的耦合关系。
技术发明和高速增长到成熟,市场发育过程中,金融资本最容易在爬坡阶段发生金融危机,这时候是投资达到狂热的时候,信息技术就具备这样的特点,刚开始网络经济开始膨胀,大家拿着1000万、1亿去投资,带来网络经济的泡沫破裂。我个人认为,当时就要发生大的金融危机,为什么2000年后移了八年呢?就因为移动通讯的发展带来了大量基站应用,使得信息技术很快从网络移到了通讯技术。美国格林斯潘在的时候,错误的经济政策,连续27次的降息刺激了经济的发展。当然,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意见。
二、未来可能产生重大影响的技术和经济形态。
1、重点高技术领域出现群体突破态势。
金融危机来了之后,世行有一个报告,信息技术的红利已经达到了极限。这个判断是否正确,我们回顾一下,通过我们做863和相应的科技规划时,各个专家都提出了一些意见。我们判断,信息技术仍然是未来一段时期引领经济增长和支撑经济增长的强大动力。2010年5月30日,美国《商业周刊》排了20个最具有创新活力的企业,除了我们的比亚迪以外,其它全是信息产业的企业。
当前的信息技术出现重大原始创新越来越难,信息技术处于应用创新与技术集成创新阶段,包括集成电路已经达到65—45纳米,将来还会到25、16、12纳米。网络系统在往宽带无线、智能方向发展,高性能计算也向计算密集和数据密集方向发展,还有软件系统以及泛在网发展。信息技术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确实遇到了重大、原始性的创新瓶颈。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的时候,在基础科学历会产生一些重大的突破。
尽管如此,在信息技术方面也出现了新的特点,它不但有信息技术创新的特点,包括智慧地球、云计算、量子通讯。信息技术是以构造一个巨型应用系统推动整个应用的创新,比如智慧地球,把应用于物联网联合起来,推动巨型应用系统发展。当然,不管有小的创新(技术角度)会出现一些新的技术热点,比如iPhone、3D电视等等。
生物技术也是下一个大家谈论的热点。有专家认为,包括国际专家认为,信息技术包括生物技术,在医药、工业、海洋等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包括iPS多功能诱导干细胞的发现,产业发展也非常快。比如生物医药年销售增长率达到了15%—30%(国际上),比传统的7%—10%增长快得多。我们国家也有很大的发展,时间关系我就不介绍了。
我们国家生物产业发展也非常快。从生物技术和生活医药的发展来看:1)目前生物技术体系还没有形成,生物技术和过去创新产生的特点不一样。2)过去的技术革命所带来的大规模基础设施投资,生物技术不具有这个特点。生物技术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人类滋生发展的伦理、道德和各种安全的阻碍,我们在谈论生物技术发展的时候,要考虑到它的特殊性,和过去的创新还有不一样的特点,还有纳米技术及其产业。
能源,全球气候变化带来能源技术革命,尤其是新能源技术革命,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都是现在大家比较热议的点。我们也根据世界以及国内专家,包括中科院、科技组织的调查,我们组织了1500多个专家对相关发展重点进行了调查。我们从2010—2050年能源、生物、纳米发展形势图,同时进行研究。信息技术处于应用创新与技术集成创新阶段,原始创新遇到了巨大的瓶颈。生物技术刚刚处于爬坡的阶段,开始处于高增长阶段,当然也带来金融资本的关注也可能导致下一轮的危机。能源比较发散,包括太阳能、生物质能(风能我没有画),包括核能,到2050年核能才能得到真正应用。现在我们关注的是风能、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国外关注的是千位数的应用,我仅仅把它放在更早范式的阶段,国外认为到2030年才能使用。
比较一下信息技术之后究竟是谁?这里面有一个巨大的断层,大家认为可能是生物,有可能是能源,信息技术可能会有很大的带动。我个人理解,包括专家讨论,全球都陷入迷茫的阶段,也可能是这些技术交叉融合推动整个技术的发展,可能是信息,可能是纳米技术,可能是生物技术,可能是新材料技术结合推动技术的发展。
通过分析,我们得出的当前科技发展的宏观判断。当前科学技术经过60年积累,已经孕育了实现群体性突破的巨大能量,后危机时代高技术领域发展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愈加明显。以智能、绿色和普惠为特征的新产业蓄势待发。以构建巨型应用系统成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在今后的10—20年会有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2、创意产业和创意经济不断涌现,尤其是基于高技术的创意产业,是多知识、多学科、多文化背景的交叉融合,它不仅融合了高技术的新思想和新内容,同时也是科技与文化的融合、集成创新的产物。我们也把创意产业作为很重要的科技发展的方向。
淘宝网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典范。
08年淘宝网交易额已经达到了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增长幅度是131%,当然还有阿里巴巴[14.64-0.81%]。它们不仅影响了人们传统的购物方式,对整个产业链分工以及经济增长模式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有专家认为,创意产业正在成为一个国家和城市支柱产业、综合竞争力因素之一,这些产业改变了整个产业链的价值分工,而且深刻影响了创新模式。比如在这样一种背景下,我们的研发外包、集成创新、开放式创新都成为一个创新的发展方向。
3、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
一些大的跨国公司,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已经实现由制造业公司转变为服务业公司的战略调整;IBM公司已经实现了向服务业的转移,包括把个人电脑全部卖给联想。服务收入占整个销售的9恩%,但占利润额的17%,雇员中的一半都处于服务行业。
日本也提出“2.5G产业”的概念,“0.5”部分代表了生产基础上以新技术、新设计、新款式、灵活便利性等形式增加产品的知识性附加价值,也正是这个0.5决定了一个企业的沉浮。
制造业和服务业加速融合里,推动制造业服务化占据产业链高端。发达国家普遍存在着两个70%的现象,一GDP的比重70%,二是生产型服务业占全部服务业的70%,也就是说生产型服务业是它现在的主导。全球制造业第一次大分工的时候,中国是整个世界的“大工厂”。(图)A表示开发占据高端部分,销售也占据高端部分,两个加起来70%左右,我们处于制造业环节占据整个价值链30%左右。
全球制造业大分工,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办?我想从“微笑曲线”给大家做一个解释,两端都是价值链的高端,我们制造业处于低端,对发达国家来讲,要从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这是我们占领价值链高端发展的一个道理。
4、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1)技术创新的深入开展迫切需要新的风险机制的分担,因为技术创新的复杂性、艰巨性、长期性在增加,企业所需要的投入成本和风险程度都在增大。这时候我们需要建立创新联盟。
2)应对技术及市场快速变化迫切需要加强合作创新。
科技部从最早的创新企业以及技术创新工程都是为了打造产业技术的平台,其中把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一个抓手来抓,同时总书记也把知识创新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下一轮整个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因此,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作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载体来抓。产业创新联盟有几种模式:
1)合作开发模式。70年代日本政府支持五家主要的半导体公司组成超大规模的集成电路技术研发合作联盟。形成了很大的成功,带来了日本相应的微电子技术的发展。
2)技术标准展业联盟。比较标准的是DVD。
3)产业链合作联盟,比如现在的TD-SCDMA,现在会员达到了38家,覆盖系统、终端、芯片、测试仪器、软件等各个环节。
三、世界主要国家创新新动向及国际竞争新特点。
发达国家加大投入,美国到2010年的时候,达到3%,日本要达到3%,韩国提出来到2010年达到5%,我们现在是1.5%,达到2.5%是“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目标。
创新成为国家战略和政策的核心,包括提供法律的保障,包括制定创新政策和计划,为创新增加投资,强化政府宏观调控等等。
发展创新领域,进行先导性政策安排。国际竞争也出现新的特点:
1、新的国际规则正在形成,尤其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发展低碳经济等重大问题,发达国家始终想建立有利于维护自身竞争优势的技术系统和国际贸易新规则,也就是说,他要维护具有技术优势的技术系统,同时要主导国际贸易新规则,也就是说碳汇,产品不考虑碳汇的时候,我现在卖出去是100美元,但由于我们现在还不是市场经济地位,它按照同等的价格来跟你核算的时候,可能要收你50美元的税收,这样大大增加了我们国家出口产品的成本。
万部长曾经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情况。欧洲用技术的标准维护技术优势,就是欧洲新的技术标准,我们现在的排放标准,二氧化碳排放是百公里180克左右,他限定你达到100克,每增加1克就要收10欧元,如果没有科学技术进步,相应的产品根本出不去,在国际市场根本没有竞争优势。现在新的技术和国际规则的情况下,发达国家通过技术以及技术标准,知识产权在维护他的竞争优势,来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种情况下,知识产权和国际技术标准成为发达国家维护自己竞争优势的利器。
2、高技术出口管制更加严格。《美国有出口管制条例》清单,国际上有三大协议,对出口商品都进行了相应的规定。同时对每个国家都进行了分类,分为A、B、C、D、E。A,我理解他们都是亲兄弟,B是比亲兄弟差一些,C他目前是保留的,我们国家分在D类,就是说你可能具有潜在军事用途,还有一类他们认为无赖国家,包括朝鲜等,我们是D类,实际对我们的限制是非常严格的。2007年国家中长期国家发展纲要规划之后,他专门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搞了一个新的规定,就是对二次类产品出口进行限制。这次汇率作为主要谈判的议题,我们国家王岐山总理也对美出口进行讨论,真正的技术通过贸易的方式获得的话我认为是比较困难的。
高技术人在也成为各国竞争的战略资源。
四、我们试图通过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国际环境等等来支持我国经济发展,从总书记到温总理都做了相应的讲话,发改委也在搞一个规划,昨天刚刚完成一个决定。主要的领域,总书记和总理也都讲过,大致在九个方面,包括航空航天;信息(主要指新兴网络产业,包括物联网、三网融合、3G等);生物医药;生物育种;海洋产业等等。
我们也对相应的产业进行了相应的研究。风能属于缓慢增长,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大规模应用了。能源材料涉及到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多数都处于技术持续高增长阶段,能源产业和材料产业发展现在比较分散,它的有些比较成熟了,有些还属于刚刚开始起步。生物医药和海洋产业都属于刚刚起步阶段。针对这个阶段,未来我们产业发展,从政府角度来讲,一是要加强研发,抢占高端;二是把握规律,忧虑发展,比如多晶硅的案例,刚才局长也谈了产能过剩问题,其实新兴产业也开始有产能过剩,这个问题引起很大的争议,因为新兴产业主要是应用,多晶硅卖到国外没有应用,业内有很大的争议,我们要正确看待这个事儿,我们要撬动整个应用,才能推动应用的发展。
加大产业化;整合全球资源,打造全球产业链、占据产业制高点;发展产业链的时候要警惕,现在国际上大的跨国公司在整合我们的产业链,通过各种方式把握我们产业链高端,我们在发展阶段要留这个神,防止你做大之后人家把你整合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