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练习及答案
方山子传练习
一、基础考查
1.下列给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A.驰骋.(chěnɡ)
当.世(dānɡ)B.著.帽(zhù)谪.居(zhé)C.奴婢.(bēi)萧.然(xiāo)D.两骑.(qí)精悍.(hàn)2.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阳狂垢污
B.方山子傥见之与 C.前十有九年
D.鹊起于前
3.下列每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A..②心未老而.先衰
①余既耸然异之B.. 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取之于蓝,而青于
.蓝①呼余宿其家D..②其
.皆出于此乎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B.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C.泯泯然不见功名于世者 D.使从事于其间
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尊崇,推崇 B.晚乃遁.于光、黄间
遁:逃跑 C.余谪.居于黄
谪:贬官 D.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妻子:妻子和儿女
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晚乃遁于光、黄间A..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因谓之方山子B..因.
击沛公于坐
C.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 犹且从师而问焉.D.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
7.下面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方山子是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隐士,苏轼被贬黄州后认识了他,并和他结为好友。
B.方山子就是陈季常,黄州山里人看见他戴的帽子形似古时的“方山冠”,就称他为方山子。
C.方山子少年时仰慕汉侠朱家、郭解的为人;长大后努力读书,想凭借读书在社会上大展宏图,认为自己是一世豪杰,但始终没有碰上机遇;晚年隐居在光州和黄州之间的一个叫岐亭的小镇上,过着隐居生活。
D.好文章常采用暗示的手法,如本文中“俯而不答,仰而笑”,写的是陈慥有无限感慨,可是没有明说,留待读者自己去体会。这样写,留有余地,表现力却更强。
8.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铁椎传
一、课内双基
1.下列加点的词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铁椎.(chuí)省.(shěnɡ)兄
健啖.(dàn)B.拱揖.(yī)罕.(hǎn)言
言讫.(qì)C.鼾.(hān)睡
强.(qiánɡ)留
数.(shuò)击杀 D.挟.(jiā)矢
偕.(xié)行
觱(bì)篥 2.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是()A.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喜欢多事的人 B.饮食拱揖..不暂去
拱手作揖 C.吾数击杀响马贼...
拦路抢劫的强盗 D.宋将军屏息..观之
(害怕得)不敢大声出气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人以其雄健.时座上有健.啖客
B.貌甚寝.既同寝 .
C.方期.我决斗某所不期
.而遇D.吾数.击杀响马贼歌数 .阕,美人和之
4.下列句子中的“许”字,意义相同的两项是()A.大铁椎,不知何许.人。B.引之长丈许.。C.时人莫之许.也。D.“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E.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
人 5.下列句子中的“且”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祸且及汝(将)B.贼能且众(又)C.且欲观客所为(况且)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将近)6.下列句子中的“之”字,全是代词的一组是()①引之长丈许 ②将军强留之
③顷之,贼二十余骑四面集 ④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宋将军屏息观之 ⑥一日之内,一宫之间
A.①②④
B.①③⑥ C.①②⑤
D.②④⑤
7.下列句子中的“以”字,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以故汉追及之
令骑将灌婴以五千骑追之
B.以为豪以赐公
C.以无厚入有间
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D.无以渡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8.大铁椎无疑是一“异人”,下面对其“异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健啖”写其食量之异,“貌甚寝”写其容貌之异。
B.右胁之下的大铁椎“重四五十斤”,“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引之长丈许”,从重量、形状与构造上写其武器之异。
C.片刻不离大铁椎,“罕言语”,不告诉别人姓名,是他行为举止之异。
D.“语类楚声”是其语言之异。9.翻译下面句子。
(1)但观之,慎弗声,令贼知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宋将军故自负,且欲观客所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青春,是与七个自己相遇。一个明媚,一个忧伤,一个华丽,一个冒险,一个倔强,一个柔软,最后那个正在成长。
2、心中有梦,才能看到远方。心中有路,才能走得踏实。
3、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会坚强。
4、彩虹的七色是由勤劳的赤、谦虚的橙、刻苦的绿、诚实的黄、认真的青、俭朴的蓝和团结的紫组成的,让我们拥有这七色元素,为祖国画一道绚丽的彩虹!
5、成功从不会放弃任何人,只有你放弃成功罢了。
6、我们不怕不懂,就怕装懂;不怕不足,就怕满足。
7、没有松柏恒,难得雪中青。
8、失败,是成功蝉蜕下的虚壳;成功,是失败破裂后的彩蝶。
9、江河有流尽之时,毅力无倒塌之日。
10、成功不是回首,不是寄望,而是把握现在。
11、彩虹,在大雨后出现;腊梅,在风雪中吐蕊;雄鹰,在险峰上空盘旋;人,在困境中弥坚。
第二篇:《方山子传》《大铁椎传》对应翻译
《方山子传》对应翻译
①
方山子,光、黄
间
隐人也。少
时 慕
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
皆
方山子是光州黄州一带的隐士,年轻时仰慕朱家郭解的为人,乡里的游侠之士都 宗:尊奉,尊崇。折节:改变以往的志向、行为。驰骋当世:在当代施展怀抱。不遇:不得志,不被赏识。遇,得志,见赏。宗
之。稍壮,折
节
读书,欲以此
驰骋当世,然终
不遇。尊奉他。年岁稍长,就改变志向,发奋读书,想要以此在当世有所作为,却始终无人赏识。
遁:隐居。遁,隐去。岐亭:镇名,位于今湖北麻城县西南。庵居蔬食:住草屋,吃素食。庵,小草屋。
晚
乃遁
于光、黄
间,曰岐亭。
庵居
蔬食,不与世相闻;
弃 晚年就隐居于光州黄州一带,一个叫岐亭的地方。住草屋,吃素食,不与世人来往;抛弃 毁:撤除,废除。
车马,毁
冠服,徒步往来
山中,人莫识也。
见其所著
帽,车马,扔掉读书人的穿戴,徒步往来于山中,没有谁认识他。(人们)看他所戴的帽子
方屋:帽顶呈方形。(方屋,形方而突起。)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工所戴的帽子,用彩縠(縠hú,有皱纹的纱。)做成,既高又方。遗像:遗留下来的式样。谓:称呼。
方屋而
高,曰:“此岂
古
方山冠
之遗像乎!”
因
谓之方山子。方顶而且突起,就说:“这难道是古代方山冠遗留下来的式样吗?”于是就称他为方山子。
谪zhé:贬官。元丰三年(1079)苏轼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适:恰好,正好。焉:兼词,相当于“于是”“在那里”。
②
余谪
居于黄,过
岐亭,适
见
焉。
曰:“呜呼!此
我被贬住在黄州时,(有一次)路过岐亭,正好在那里遇见他。我说:“哎呀,这是 矍jué然:吃惊地注视的样子。
吾
故人
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方山子亦矍然
问余 所以至此 我的老朋友陈慥啊,为什么在这里呢?”方山子也吃惊地看着我,问我到此地的原 环堵萧然:住所简陋,屋内空荡荡的。堵,墙。萧然:空寂的样子。
者。余
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
笑。呼
余
宿其家,环堵萧然,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他低头不语,又仰天大笑,招呼我到他家过夜。他家里空荡荡的,既:已经。耸然:吃惊的样子。
而
妻子奴婢皆有
自得之意。
③
余既耸然异之。但他的妻儿奴仆都有一种怡然自得的神情。我感到非常吃惊。
使酒好剑:喜欢喝酒,喜欢舞剑。有:通“又”。嘉佑七年(1060),苏轼任凤翔府签判时,陈慥其父陈希亮为凤翔府知州,因而与陈慥相识歧下。岐下,岐山下。岐山在今陕西凤翔县。
独
念
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前十有九年,余在岐下,见 我独自回想起方山子年轻时嗜酒弄剑,挥金如土的情形。十九年前,我在岐山下见
从两骑:带着两个骑马的随从。骑,一人一马为一骑,这里指骑马的随从。挟二矢:携带这两副弓箭。矢,箭,这里泛指弓箭。方山子从
两
骑,挟二矢,游西山。
鹊起于前,使骑
到方山子带着两个骑马的随从,两副弓箭,在西山一带游猎。前方飞起一鹊,他就令随从
怒马:犹策马,激马使其怒而奔跑。
逐而射之,不
获。
方山子
怒马独出,一
发得之。
因
与余马上论
追逐射鹊,没有射中。方山子独自跃马而出,一箭射中飞鹊。于是就在马背上和我谈论起 精悍:精明强干。
用兵
及
古今成败,自谓
一世豪士。今
几日耳,精悍之色 用兵之道以及古今成败之事,自诩为一代豪杰。如今才过了多少日子,那股英气勃勃的神 见:通“现”,显现。山中之人:指隐士。
犹
见于眉间,而岂
山中之人哉!
态,依然在眉宇间显现,怎么会是山中的隐士呢!
世有勋阀:世代有功勋。勋阀,功臣门第。阀,古代仕宦人家大门外立左右两柱,常用来标志功勋,左柱叫“阀”,右柱叫“阅”。陈希亮是进士出身。“使从事于其间”两句:他如果做官的话,现在已经名声显赫了。使,假使。
④
然
方山子
世
有勋阀,当
得官,使 从事于其间,今
已
然而方山子出身于世代有功勋的家族,应当有官做,假使他做了官,至于今,也应该 显闻。而其
家在洛阳,园
宅
壮
丽,与公侯
等。
河
是声名显赫了。他的家在洛阳,园林住宅雄伟富丽,其规模与公侯人家不相上下。黄河以 河北:指黄河以北。
北
有田,岁
得
帛千匹,亦足以
富
乐。
皆弃
不取,北还有田产,每年的收入有上千匹丝帛,也足以过上富裕享乐的生活了,但他都放弃不要,独:偏偏。此岂无得而然哉:这难道是一无所得才这样的吗? 独
来
穷山
中,此岂
无得
而然
哉? 偏偏来到穷山之中,这难道是一无所得才这样的吗? 阳狂垢污:假装疯狂,故意涂抹污垢,(表示不愿为人所知)。阳,通“佯”,假装。
⑤
余闻
光、黄
间
多
异
人,往往
阳狂垢污,不可得而见,我听说光州黄州一带有很多与众不同的人,往往蓬首垢面假装疯狂,但不太容易见到
傥见:偶然相见。傥tàng,侥幸,偶然。
方山子 傥
见之
欤?
他们,方山子是偶然见到的吧?
《大铁椎传》对应翻译
① 大铁椎,不知何许人,北平陈子灿 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
大铁椎,不知是什么地方人。北平陈子灿到河南去看望他的哥哥,在宋将军家里遇
宋,怀庆青华镇人,工 技击,七省好 事 者皆来 学。人
见了大铁椎。宋是怀庆青华镇人,擅长搏击,七省爱好技击的人都来向他学习武艺,人 以其 雄 健,呼宋将军云。宋 弟子高信之,亦 怀庆人,多力 们因他长得雄伟健壮,所以叫他宋将军。宋将军的徒弟高信之,也是怀庆人,力气大,善射,长子灿七岁,少 同学,故 尝 与 过 宋将军。善射箭,比陈子灿大七岁,小时候同学,因此陈子灿曾经与他一同访问过宋将军。
② 时 座上有 健啖 客,貌 甚 寝,右胁 夹 大铁椎,重四五十斤,当时座上有个饭量很大的客人,容貌很丑陋,右腋下夹着个大铁椎,有四五十斤重,饮食 拱揖 不暂去。柄 铁 折叠环复 如锁上 练,吃饭以及拱手行礼时,一刻也不放下它。大铁椎柄上的铁链折迭围绕着,象锁上的链子,引之 长丈许。与人罕言语,语 类楚 声,扣其乡 及姓 把它拉开有一丈多长。他很少跟人们交谈,说话象湖北一带的口音。问他家乡在哪,姓 字,皆不 答。甚名何,都不作回答。
③ 既同寝,夜半,客 曰:“吾去矣。”言 讫 不见。子灿
我们同住一个寝室,到半夜,客人说:“我走了。”话音刚落,人就不见了。陈子灿 见窗户皆闭,惊 问 信之。信之曰:“客 初 至,不 冠 不 袜,见窗门都关着,就吃惊地问高信之。高信之说:“客人刚来时,不戴帽子,不穿袜子,以蓝手巾裹 头,足 缠 白布,大铁椎外,一物 无所持,而腰
用蓝手巾包着头,脚上缠着白布,除了大铁椎外,什么东西都没有携带,而腰带中裹着 多 白金。吾与 将军俱不敢问也。” 子灿 寐而醒,客 则 鼾 睡 炕上矣。很多银子。我和宋将军都不敢问他。”陈子灿一觉醒来,客人却已打着呼噜睡在床上了。
④ 一日,辞宋将军 曰:“吾始 闻 汝 名,以 为 豪,然
有一天,客人向宋将军告辞说:“我当初听到你的大名时,把你当作英雄豪杰,然
皆不足用。吾去矣!” 将军强 留 之,乃曰:“吾 数 击杀
而你的武艺全不顶用,我走了。”宋将军竭力挽留他,他就说:“我曾屡次打杀拦路抢劫 响马贼,夺 其 物,故 仇我。久居,祸 且 及 汝。的强盗,夺取他们的财物,因此他们很恨我。我若久留此地,灾祸将会牵连到你。今夜半,方期我 决斗某所。”宋将军欣然 曰:“吾骑马 挟 矢 以助战。” 今晚半夜,强盗们正约我到某处决斗。”宋将军高兴地说:“我骑着马带着弓箭来助战。” 客 曰:“止!贼 能 且 众,吾欲 护 汝,则不 快吾意。” 宋将军故 客人说:“不要去,强盗本领强且人又多,我想要保护你,就不能杀个痛快。”宋将军向 自负,且 欲观 客 所为,力 请 客。客 不得已,来自以为了不起,并且也很想看看客人的本领,就竭力请求客人同往。客人没办法,与 偕 行。将 至 斗 处,送 将军登 空 堡上,曰: 就带他一起走。将要到达决斗的地方,客人送宋将军登上一座荒废无人的堡垒,说: “ 但 观之,慎弗声,令贼 知 汝也。” “你只许观看,千万别作声,(以免)让强盗们发觉你。”
⑤ 时 鸡鸣月落,星光照 旷 野,百步 见 人。客 驰 下,这时,鸡叫月落,星光照着空旷的原野,百步之内能够看见人。客人骑马飞驰而下,吹 觱篥数声。顷之,贼二十馀骑 四面集,步 行 负 弓矢 吹了几声觱篥。一会儿,二十多个骑马的强盗从四面拥集过来,徒步行走背着弓箭跟在 从者百许人。一 贼 提 刀突 奔 客。客 大呼 挥 椎,贼 应声 后面的有一百多人。一个强盗提着刀纵马冲向客人,客人大喊着挥舞起铁椎,强盗应声 落 马,马首 裂。众 贼 环而进,客 奋 椎 左右 击,坠落马下,马头也被砸得碎裂。那伙强盗向前包围上来,客人奋力挥舞铁椎左右猛击,人 马仆 地,杀三十许人。宋将军屏 息 观之,股
强盗们连人带马栽倒在地,三十多人被杀死。宋将军屏住呼吸观看这场恶战,吓得两腿 栗 欲 堕。忽 闻 客 大 呼 曰:“吾去矣。” 尘 滚滚 东 发抖,几乎从堡垒上掉下来。忽然听到客人大声呼喊道:“我走啦!”尘灰滚滚,朝着东 向 驰 去。后 遂 不复至。方飞奔而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第三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第四单元 大铁椎传
大铁椎传
[学习目标]
1.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句子。
2.分析故事情节,概括文章内容。探究作者写作用意。
[重点难点]
积累文言基础知识,理解翻译句子。
[天天预习]
1.文学常识
魏禧(1624—1681),字叔子,又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清代散文家。清初散文三大家指魏禧、汪琬、侯方域。2.本文有删节。原文后面还有一段评论:“魏禧论曰:子房得力士,椎秦皇帝博浪沙中。大铁椎,其人欤?天生异人,必有所用之„„”作者是明末遗民,具有民族气节。原来他意图反清复明,由大铁椎联想到秦始皇博浪沙遭刺客椎击的故事,把希望寄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身上,以期有朝一日真正发挥他的作用。因此,本文有所寄托,是很显然的。
[文本研读]
1.本文主要描写大铁椎哪些事迹?为什么作者要称颂大铁椎的事迹?
2.文中第二、三段描写了大铁椎的外貌、口音、举止等等。第二段是通过高信之的话间描写大铁椎。第三段则是直接描写。这两种手法各有什么好处?
3.文中提到陈子灿,有什么作用?
4.概括文章主旨
[问题探究]
文章哪一部分最为精彩,试作简要赏析?
[课时测评]
1.解释词义 ①工技击 ②时座上有健啖客 ..③引之长丈许 ④语类楚声 ..⑤扣其乡及姓字 ⑥言讫不见 ..⑦将军强留之 ⑧方期我决斗某所 ..⑨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⑩但观之,慎弗声 ...⑾步行负弓矢从者百许人 ⑿众贼环而进
...⒀人马仆地 ⒁股栗欲堕 ..⒂少.同学
2.通假字
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柄铁折叠环复,如锁上练
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3.一词多义
(1)寝:①貌甚寝 ②既同寝(2)力:①多力善射
②力请客
(3)许:①不知何许人
②杀三十许人
(4)骑:①吾骑马挟矢以助战
②贼二十余骑四面集(5)数:①吾数击杀响马贼 ②吹觱篥数声
(6)省:①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 ②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7)长:①长子灿七岁
②引之长丈许(8)足:①足缠白布
②然皆不足用(9)故:①故仇我②宋将军故自负(10)健:①人以其雄健
②时座上有健啖客 4.古今异义
(1)故尝与过宋将军..
(2)股.栗欲堕 5.词类活用 ①客初至,不冠.不袜. ②夺其物,故仇.我③贼能且众,吾欲护汝,则不快.吾意 6.特殊句式
①大铁椎,不知何许人。
②宋,怀庆青华镇人
③宋弟子高信之,亦怀庆人
④北平陈子灿省兄河南,与遇宋将军家。⑤七省好事者皆来学
⑥长子灿七岁,少同学,故尝与过宋将军
⑦扣其乡及姓字,皆不答。
⑧吾与将军俱不敢问也。⑨客则鼾睡炕上矣
⑩以为豪,然皆不足用
③教学相长 ③足下到此„„
③故曰:教学相长也
⑾方期我决斗某所 ⑿与偕行
6.翻译下列句子
1.时座上有健啖客,貌甚寝,右胁夹大铁椎,重四五十斤,饮食拱揖不暂去。2.子灿寐而醒,客则鼾睡炕上矣。3.吾始闻汝名,以为豪,然皆不足用。4.时鸡鸣月落,星光照旷野,百步见人。
5.众贼环而进,客奋椎左右击,人马仆地,杀三十许人。
第四篇:方山子传 练习
《方山子传》
苏轼
巩固练习:
1、根据课文内容填补词语。(落实教学重点之在头脑中重现古文内容)①稍壮,___________,欲以此________________,然终不遇。
②_____________,不与世相闻;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
③余告之故。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余宿其家。_____________,而妻子奴婢皆有_____________;余既耸然异之。
④今几日耳,_____________,犹见于眉间,而岂_____________哉!⑤然方山子_____________,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____________。⑥皆___________,独来穷山中,此岂_____________哉!
2、基础知识检测整理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写出本字:
①犹见于眉间 ②前十有九年 ③往往阳狂垢污 ④方山子傥见之与(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古今义 ①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④使从事于其间
⑤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3)指出下加点词的用法并解释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余既耸然异之 ③见方山子从两骑 ④岁得帛千匹 ⑤亦足以富乐 ⑥方山子怒马独出(4)解释下列词语在句中的意义
过岐亭,适见焉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 处分适兄意,那得自任专(5)解释下列句中“而”的用法和意义:
①方屋而高 ②何为而在此? ③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④使骑逐而射之(6)指出下面句式类型
①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②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 ③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④余谪居于黄 ⑤庵居蔬食
五、达标分层训练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 慕:仰慕
B 闾里之侠皆宗之 宗:推崇 C 然终不遇 遇:对待
D 因谓之方山子 因:于是 2.对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闾里之侠皆宗之
()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③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④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 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 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3.下列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 B.晚乃遁于光、黄间 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D.因谓之方山子 4.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谪居于黄 谪:降职 B.见方山子从两骑 从:跟随 C.一发得之 发:射箭 D.园宅壮丽,与公侯等 等:相类似 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3分)A.①过岐亭,适见焉 ②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B.①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 ②余告之故
C.①因谓之方山子 ②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D.①游西山,鹊起于前 ②余谪居于黄
6、选出加横线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同的一项()
A、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B、当得官,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C、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 D、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7、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下面四组中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
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 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 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⑥晚乃遁于光、黄间 A.①②④⑤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②③④⑥ 8.请准确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余既耸然异之。
译文:。②方山子亦矍然,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
译文:。③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此岂无得而然哉!
译文:。
【参考答案】折节读书,驰骋当世,庵居蔬食,弃车马,毁冠服,俯而不答,仰而笑。环堵萧然,自得之意;精悍之色,山中之人。世有勋阀,今已显闻。弃不取,无得而然
师:边让学生填词,边落实翻译,老师对每一句的所写内容做简洁概括。①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经历。②这写的是方山子的特立独行。
③这写的作者初遇方山子时的情景。④这写的是方山子人生角色的转变。
⑤这交代的是方山子的家世背景。⑥这写的是方山子的人生取向及作者对他的直接赞肯!
师:通过这种填词的方式,帮助学生基本梳理了课文的基本内容。接下来是整理文言基础知识。2(1)(有,通“又”; 见,通“现”显现; 阳,通“佯”假装,与通“欤”语气词吧)
(2)(①古义: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今义:指纵马奔跑 ③古义: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④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⑤古义:的原因。今义:因果连词)
(3)①宗,名词动用,尊奉。②异,意动用法,认为„„奇怪 ③从,使动用法,使„„跟从 ④岁,名词作状语,每年。⑤使动用法,使„„富足快乐 ⑥使动用法,使„„愤怒。(4)【参考答案】 恰好,副词;适应,动词;到、往,动词;顺从,动词
(5)【参考答案】①和,并列连词 ②却,③然而,转折连词 ④并、接着,表承接连词(6)①判断句 ②判断句、宾语前置句 ③状语后置句 ④状后 ⑤宾语前置句
五、达标分层训练
A组基础题 1【参考答案】C遇:遇合、机会、好运 2.【参考答案】A①②结构助词的/③表判断、④表肯定语气3. 【参考答案】B.
B组提高题4【参考答案】B使„„跟随5.【参考答案】D介词:在/ A恰好、适应/ B.旧、原因/ C因此、趁此
6、【参考答案】C,A妻子儿女。今义:指男子的配偶。B、古义:任职。今义,指投身到事业中。D、使动用法,使马怒,即纵马向前。
7、【参考答案】C(①③是描述他的“侠”)
8.请准确翻译下列句子(6分)①【参考答案】(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和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我对此感到十分惊异。(注意“而”和“妻子”“ 异”的翻译)②【参考答案】方山子也显出惊讶的样子,问我到这里来的原因,我把原因告诉了他。(注意“矍然”“所以”“故”的翻译)③【参考答案】然而他都抛开了,偏要来到穷僻的山沟里,这难道不是因为他独有会心之处才会如此的吗?(注意“穷”“ 无得”的翻译)
第五篇:《方山子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方山子传》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①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耸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②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余谪居于黄,过岐亭,适见焉,曰:呜呼!此吾故人陈慥季常也,何为而在此?方山子亦矍然③问余所以至此者。余告之故,俯而不答,仰而笑,呼余宿其家。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余既耸然异之,独念方山子少时,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前十九年,余在歧山,见方山子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鹊起于前,使骑逐而射之,不获;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选自《古文观止方山子传》作者苏轼)
【注】①朱家、郭解:二人都是西汉时的游侠,喜替人排忧解难。②方山冠:汉代祭祀宗庙时乐舞者所戴的一种帽子,唐宋时,隐者常喜戴之。③矍然:吃惊的样子。8.下列句中的于与余谪居于黄中的于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A.贤于材人远矣B.仓鹰击于殿上
C.舜发于畎亩之中D.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9.下列对文章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方山子是苏轼的朋友陈慥,年轻时是有侠义思想的人。
B.选文写了方山子少年、壮年和晚年时的不同遭遇和思想变化。
C.方山子在晚年隐居山林是为了不受世俗的困扰、过逍遥自在的生活。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自己被贬黄州怀才不遇的境况。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晚乃遁于光、黄间遁:②因谓之方山子谓: ③适见焉适:④余既耸然异之异: 11.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译:
参考答案:
8、(2分)B
9、(2分)C
10、(4分)①隐居。②称,叫 ③适逢,正巧④以为异
11、(3分)简陋的居室空空荡荡,(1分)然而他的妻子、儿女(1分)和奴婢都显出怡然自得的样子。(1分)
A
组基础题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3题。
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闾里之侠皆宗之。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晚乃遁于光、黄间,曰岐亭。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曰: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因谓之方山子。
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意思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少时慕朱家、郭解为人慕:仰慕 B闾里之侠皆宗之宗:推崇 C然终不遇遇:对待 D因谓之方山子因:于是
【参考答案】C遇:遇合、机会、好运
2.对加点虚词的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此岂古方山冠之遗像乎?()③方山子,光、黄间隐人也()④徒步往来山中,人莫识也。()A.①②句相同,③④句不同B.①②句不同,③④句相同 C.①②句不同,③④句不同D.①②句相同,③④句相同 【参考答案】A①②结构助词的/③表判断、④表肯定语气
3.下列句中属于状语后置句式的一项是()A.稍壮,折节读书 B.晚乃遁于光、黄间 C.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 D.因谓之方山子 【参考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