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青岛市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
青岛市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第三条 发展党员工作必须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第二章 提出入党申请
第四条 提出入党申请的条件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外出务工、经商、居住、进修等原因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员,在流入地申请入党,一般应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点,并已在该单位或该地连续工作、生活一年以上。农民工在本人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区申请加入党组织,接收入党申请书的党组织应征求申请人原籍或原工作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入党申请人须本人向党组织正式提出书面入党申请,入党申请书一般由党支 部保存,入党后存入个人档案。若入党申请人工作调动,原单位党组织应及时将其入党申请书连同其他有关材料一并转给调入单位党组织。
第五条 同申请人谈话
党支部接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及时登记审阅,并在15日内指定人员(正式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同申请人谈话,鼓励其政治上要求进步的积极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
第三章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第六条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组织本单位党员和群众代表经民主推荐产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时,应坚持“公开平等、群众公认”的原则,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对拟推荐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党员数不得少于本支部应到会党员的三分之二,推荐票达到本支部应到会党员人数半数、到会群众代表半数以上,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在村庄(村改居社区),推荐入党积极分子,应组织不少于三分之二的村民代表参加,推荐票达到应到会党员人数半数、本村所有村民代表人数半数以上,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基层党(工)委应派员列席党支部召开的民主推荐会,并在推荐结果和民主推荐会记录上签字。
第七条 对入党积极分子人选进行公示
民主推荐结果产生后,由党支部根据本年度的发展计划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公示人员名单。公示应以书面形式在其工作、学习、居住等地的显要位置进行,时间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实绩、推荐情况等。对公示期间反映的问题,党支部应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对查无实据或与事实不符的,正常履行下步程序;对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下结论的,暂缓履行下步程序;对于反映问题严重,情况属实的,应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资格。
第八条 上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经公示后无异议的人员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报上级党(工)委备案。
第四章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 第九条 确定培养联系人
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应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其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职责是: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端正入党动机;每季度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和培养工作情况,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规定的栏目;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向党小组、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
第十条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
党组织应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培养教育应经过一年以上时间。
第十一条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写实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其进行考察写实工作。写实内容应真实、具体、准确,能反映出入党积极分子表现的特点。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一次,考察情况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第五章 确定发展对象
第十二条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党支部详细听取培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的汇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发展对象条件。所在单位党小组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党支部组织民主推荐会,从入党积极分子中对发展对象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具体要求与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一致。确定共青团员作为发展对象人选,需经过所在单位团组织推荐。吸收妇女为发展对象,一般应听取妇女组织的意见。确定流动人员为发展对象,须在本单位或本地连续工作、生活两年以上,并征求原单位或原籍党组织的意见。
第十三条 研究确定拟发展对象
民主推荐结果产生后,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党员大会)综合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讨论决定拟发展对象。
第十四条 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公示
对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告、网络等多种形式,在发展对象的单位或居住场所等处公布,或以会议的形式向党内外群众宣布。公示时间一般为7个工作日,安排在民主推荐后、基层党(工)委审批前进行。在此期间,基层党(工)委和党支部共同受理群众意见。第十五条 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
基层党(工)委统一组织发展对象参加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培训内容以党章为主,中央组织部编写的《入党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集中培训结束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发展入党,成绩不合格的,安排其补考或参加下一期培训和考核,暂缓发展入党。
第十六条 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本人现实表现情况等。直系亲属一般指发展对象的父母、配偶、子女,自幼抚养其长大的养父母和由其抚养的养子女。与发展对象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通常指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旁系亲属。对于同本人没有或很少联系、影响不大的非直系亲属,可不列入政治审查的范围。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政审,一般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必要的函调或外调手续。在我市范围内,农村流动人员入党前党组织必须到原籍所在地进行政治审查,原籍所在村党组织应如实出具政审材料,镇(街道)党(工)委应认真把关。
政审材料应包括的内容:入党申请人的政治历史、现实表现及其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重点审查本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现实表现,以及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对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主要是了解政治面貌、现在职业、与本人的关系等项内容。政审的基本方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在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
第十七条 确定正式发展对象
党支部对初步确定的发展对象经过全面考察和政审,并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后,经支委会研究认为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确定为正式发展对象。
第十八条 基层党(工)委和市直党(工)委预审
正式发展对象履行入党手续前一个月,党支部(总支)将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他有关材料,报发展对象所在党(工)委进行一级预审,党(工)委预审后报各区市党委、各市直党(工)委组织部门进行二级预审。
第六章 接收预备党员
第十九条 确定入党介绍人
发展党员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党组织指定党员作入党介绍人须征得双方同意,不应硬性指派。第二十条 填写《入党志愿书》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是党组织接收和审批新党员的主要依据,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应严肃认真,忠诚老实。填写前,入党介绍人应将表内项目向申请入党人解释清楚。如本人填写确有困难,可由党支部指定党员按照本人口述代为填写。有些情况应当向党组织交代或说明,没有填写栏目的,应另附纸说明。第二十一条 支部党员大会接收预备党员
发展对象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有关问题;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支委会(支部)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查、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及公示等情况;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三分之二方可召开会议,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方可作出同意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正式党员会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有效票数内。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两名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人进行讨论,一并投票表决;会后将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中规定的栏目,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基层党(工)委应派员列席党支部召开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并在表决结果和支部党员大会记录上签字。
第二十二条 党(工)委审批
支委会应于支部党员大会后一个月内报上级党(工)委审批。设党总支的,应先由党总支审查并签署意见(党总支在接到党支部上报材料后一个月内,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讨论研究形成决议,在《入党志愿书》规定栏目内签署意见),并将《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及时报上级党(工)委审批。党(工)委在批准发展对象入党前,应指派专人进行谈话。谈话工作一般由党(工)委组织员负责进行,也可由党(工)委成员负责进行。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主要审议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党(工)委审批两个 以上的人员入党时,应逐个审议和表决。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的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凡无故超过规定时间而未予审批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经县以上党委授权的党总支在审批党员时,需在《入党志愿书》“审批意见”中注明授权党委名称。
第二十三条 支部反馈党(工)委意见
党(工)委对报批预备党员批复后,支委会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同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同志谈话,教育其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自我严格要求,在预备期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争取按期转正。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同志,应向其说明未被批准的原因,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党支部应及时将接收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
第二十四条 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唱《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致辞,并宣读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名单;预备党员宣誓;预备党员代表向党表决心(有条件的党组织可邀请老党员代表进行党的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组织负责人或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第七章 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第二十五条 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期间,党组织应及时了解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对存在的缺点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预备党员的入党介绍人继续担负培养联系人的责任,督促和教育预备党员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十六条 给预备党员分配适当的社会和群众工作 使预备党员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
第八章 预备党员转正
第二十七条 提出转正申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应主动向所在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
第二十八条 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主要程序是: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预备期期间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党小组意见;支委会介绍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具备党员条件的应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教育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全体党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基本要求同接收预备党员大会表决相同;党(工)委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并在票决结果和支部党员大会记录上签字;宣布支部党员大会决议。会后,党支部将决议报送党(工)委审批,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设立党总支的,应先由党总支在一个月内审查签署意见,再报上级党(工)委审批。
第二十九条 党(工)委审批
审批办法同审批入党时的办法基本相同,时间不超过党支部党员大会后的三个月。党(工)委审批结果填入《入党志愿书》中规定的栏目,并及时通知其所在党支部。支部书记应与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政审、教育考察等材料,交党(工)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工)委保存。
第九章 发展党员工作的配套制度
第三十条 发展党员工作督查制度
每年年初,各级组织部门应向上级报告上年度发展党员情况和本年度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上级党(工)委组织部门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各区市党委、各市直党(工)委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所属单位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一条 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采取弄虚作假或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的,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介绍、谁负责”,“谁发展、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主要责任者给予相应处分。对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不予承认。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过程中,接收党员档案的党组织要对党员档案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对因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涉及发展党员工作的信访问题,区市委组织部、市直党(工)委组织部门必须直接查处,对经查不属实的,也应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说明情况。市里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规问题,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三十二条 发展党员工作考核制度
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上级党组织要在考核中予以扣分,对造成信访问题且经查属实的,取消单位年度党建工作评先树优资格。各区市、各市直党(工)委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列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由青岛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实施。过去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凡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第二篇:青岛市发展党员工作细则
青岛市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做好新时期发展党员工作,严格发展党员程序,保证发展党员质量,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根据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细则。
第二条
发展党员工作必须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第三条
发展党员工作必须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成熟一个发展一个、质量重于数量的原则,必须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
第二章
提出入党申请
第四条
提出入党申请的条件
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因外出务工、经商、居住、进修等原因离开户籍所在地的流动人员,在流入地申请入党,一般应具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单位或居住地点,并已在该单位或该地连续工作、生活一年以上。农民工在本人户籍所在地以外的地区申请加入党组织,接收入党申请书的党组织应征求申请人原籍或原工作单位党组织的意见。入党申请人须本人向党组织正式提出书面入党申请,入党申请书一般由党支部保存,入党后存入个人档案。若入党申请人工作调动,原单位党组织应及时将其入党申请书连同其他有关材料一并转给调入单位党组织。
第五条
同申请人谈话
党支部接到入党申请书后,应及时登记审阅,并在15日内指定人员(正式党员或党组织负责人)同申请人谈话,鼓励其政治上要求进步的积极性,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和努力方向,进行党员标准的教育。
第三章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第六条
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人选
入党积极分子由党支部组织本单位党员和群众代表经民主推荐产生。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时,应坚持“公开平等、群众公认”的原则,由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部分群众代表对拟推荐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参加民主推荐的党员数不得少于本支部应到会党员的三分之二,推荐票达到本支部应到会党员人数半数、到会群众代表半数以上,方可确定为入党积极分子人选。基层党委应派员列席党支部召开的民主推荐会,并在推荐结果和民主推荐会记录上签字。
第七条
对入党积极分子人选进行公示
民主推荐结果产生后,由党支部根据本的发展计划数确定入党积极分子公示人员名单。公示应以书面形式在其工作地的显要位置进行,时间一般不少于7个工作日。公示内容主要包括入党积极分子的基本情况、思想政治表现、工作实绩、推荐情况等。对公示期间反映的问题,党支部应认真进行调查、核实和处理。对查无实据或与事实不符的,正常履行下步程序;对一时难以查实,但又不能轻易下结论的,暂缓履行下步程序;对于反映问题严重,情况属实的,应取消其入党积极分子资格。
第八条
上报上级党组织备案
经公示后无异议的人员填写《入党积极分子登记表》,报上级党委备案。
第四章
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
第九条
确定培养联系人
对确定的入党积极分子,党支部应指定两名正式党员做其培养联系人。培养联系人的主要职责是:经常了解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工作、学习等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鼓励和帮助他们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端正入党动机;每季度向党支部汇报入党积极分子的成长和培养工作情况,并填写《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规定的栏目;入党积极分子具备入党条件时,向党小组、党支部提出将其列为发展对象的建议。
第十条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培养教育
党组织应针对入党积极分子的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教育,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的教育。培养教育应经过一年以上时间。
第十一条
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考察写实
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联系人负责对其进行考察写实工作。写实内容应真实、具体、准确,能反映出入党积极分子表现的特点。党支部每半年对入党积极分子考察一次,考察情况填入《入党积极分子培养考察表》。
第五章
确定发展对象
第十二条
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
党支部详细听取培养人对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和考察情况的汇报,确定入党积极分子是否具备发展对象条件。所在单位党小组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党支部组织民主推荐会,从入党积极分子中对发展对象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推荐,具体要求与推荐入党积极分子人选一致。确定共青团员作为发展对象人选,需经过所在单位团组织推荐。吸收妇女为发展对象,一般应听取妇女组织的意见。确定流动人员为发展对象,须在本单位或本地连续工作、生活两年以上,并征求原单位或原籍党组织的意见。
第十三条
研究确定拟发展对象
民主推荐结果产生后,支部委员会(不设支部委员会的支部党员大会)综合各方面的反映和意见,讨论决定拟发展对象。
第十四条
对拟发展对象进行公示
对拟接收为预备党员的发展对象的有关情况应通过张榜、公告、网络等多种形式,在发展对象的单位或居住场所等处公布,或以会议的形式向党内外群众宣布。公示时间一般为7个工作日,安排在民主推荐后、基层党(工)委审批前进行。在此期间,基层党(工)委和党支部共同受理群众意见。
第十五条
对发展对象进行集中培训
基层党(工)委统一组织发展对象参加集中培训,培训时间不少于40个学时。培训内容以党章为主,中央组织部编写的《入党教材》作为辅助教材。集中培训结束时,组织培训对象参加考核,成绩合格者方可发展入党,成绩不合格的,安排其补考或参加下一期培训和考核,暂缓发展入党。
第十六条
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
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本人现实表现情况等。直系亲属一般指发展对象的父母、配偶、子女,自幼抚养其长大的养父母和由其抚养的养子女。与发展对象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通常指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旁系亲属。对于同本人没有或很少联系、影响不大的非直系亲属,可不列入政治审查的范围。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政审,一般应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必要的函调或外调手续。
政审材料应包括的内容:入党申请人的政治历史、现实表现及其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重点审查本人的政治立场、政治态度和现实表现,以及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认识和态度。对直系亲属和主要社会关系的审查,主要是了解政治面貌、现在职业、与本人的关系等项内容。
政审的基本方法: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情况,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在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函调或外调。
第十七条
确定正式发展对象
党支部对初步确定的发展对象经过全面考察和政审,并广泛征求党员和群众意见后,经支委会研究认为基本符合党员条件的,确定为正式发展对象。
第十八条
基层党(工)委和市直党(工)委预审
正式发展对象履行入党手续前一个月,党支部将发展对象的基本情况及其他有关材料,报发展对象所在党委进行一级预审,党委预审后报各区市党委、各市直党(工)委组织部门进行二级预审。
第六章
接收预备党员
第十九条
确定入党介绍人
发展党员必须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约请,或由党组织指定。党组织指定党员作入党介绍人须征得双方同意,不应硬性指派。
第二十条
填写《入党志愿书》
《中国共产党入党志愿书》是党组织接收和审批新党员的主要依据,发展对象填写《入党志愿书》应严肃认真,忠诚老实。填写前,入党介绍人应将表内项目向申请入党人解释清楚。如本人填写确有困难,可由党支部指定党员按照本人口述代为填写。有些情况应当向党组织交代或说明,没有填写栏目的,应另附纸说明。
第二十一条
支部党员大会接收预备党员
发展对象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现实表现、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向党组织说明的有关问题;入党介绍人介绍发展对象的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意见;支委会(支部)向支部党员大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查、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及公示等情况;与会党员发表意见,对发展对象能否入党进行讨论;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实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三分之二方可召开会议,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方可作出同意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正式党员会前正式向党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有效票数内。支部党员大会讨论两名以上的发展对象入党时,必须逐人进行讨论,一并投票表决;会后将决议填入《入党志愿书》中规定的栏目,支部书记签名盖章;基层党(工)委应派员列席党支部召开的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党员大会,并在表决结果和支部党员大会记录上签字。
第二十二条
党(工)委审批
支委会应于支部党员大会后一个月内报上级党(工)委审批。设党总支的,应先由党总支审查并签署意见(党总支在接到党支部上报材料后一个月内,召开党总支委员会议,讨论研究形成决议,在《入党志愿书》规定栏目内签署意见),并将《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及时报上级党(工)委审批。党(工)委在批准发展对象入党前,应指派专人进行谈话。谈话工作一般由党(工)委组织员负责进行,也可由党(工)委成员负责进行。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表决决定。党(工)委审批预备党员,主要审议其是否具备党员条件,入党手续是否完备。党(工)委审批两个以上的人员入党时,应逐个审议和表决。对党支部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的情况可适当延长审批时间,但不得超过六个月。凡无故超过规定时间而未予审批的,应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经县以上党委授权的党总支在审批党员时,需在《入党志愿书》“审批意见”中注明授权党委名称。
第二十三条
支部反馈党(工)委意见
党(工)委对报批预备党员批复后,支委会应及时通知本人,并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党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同被批准为预备党员的同志谈话,教育其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自我严格要求,在预备期进一步接受党组织的教育和考察,争取按期转正。对未被批准入党的同志,应向其说明未被批准的原因,肯定其优点,指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党支部应及时将接收的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
第二十四条
举行入党宣誓仪式
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唱《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致辞,并宣读参加宣誓的预备党员名单;预备党员宣誓;预备党员代表向党表决心(有条件的党组织可邀请老党员代表进行党的传统和作风教育);党组织负责人或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第七章
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
第二十五条
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预备期期间,党组织应及时了解预备党员的思想、工作、学习和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对存在的缺点及时进行批评和教育。预备党员的入党介绍人继续担负培养联系人的责任,督促和教育预备党员按照共产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十六条
给预备党员分配适当的社会和群众工作
使预备党员在工作实践中经受锻炼。
第八章
预备党员转正
第二十七条
提出转正申请
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本人应主动向所在党组织提出转为正式党员的书面申请。
第二十八条
支部党员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
主要程序是: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预备期期间的表现,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党小组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党小组意见;支委会介绍对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具备党员条件的应按期转为正式党员,需要继续教育考察的,可延长一次预备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全体党员充分讨论,发表意见;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表决,基本要求同接收预备党员大会表决相同;党(工)委应派员列席支部党员大会,并在票决结果和支部党员大会记录上签字;宣布支部党员大会决议。会后,党支部将决议报送党(工)委审批,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设立党总支的,应先由党总支在一个月内审查签署意见,再报上级党(工)委审批。
第二十九条
党(工)委审批
审批办法同审批入党时的办法基本相同,时间不超过党支部党员大会后的三个月。党(工)委审批结果填入《入党志愿书》中规定的栏目,并及时通知其所在党支部。支部书记应与本人谈话,并将审批结果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预备党员转为正式党员后,应将其《入党志愿书》、入党和转正申请书、政审、教育考察等材料,交党(工)委存入本人人事档案。无人事档案的,建立党员档案,由所在党(工)委保存。
第九章
发展党员工作的配套制度
第三十条
发展党员工作督查制度
每年年初,各级组织部门应向上级报告上发展党员情况和本发展党员工作计划,上级党(工)委组织部门要认真审查,严格把关。各区市党委、各市直党(工)委应每半年检查一次所属单位发展党员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第三十一条
发展党员工作责任追究制度
对违反发展党员工作有关规定,采取弄虚作假或其他手段把不符合党员条件的人发展为党员的,按照“谁培养、谁负责”,“谁介绍、谁负责”,“谁发展、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对主要责任者给予相应处分。对违反规定吸收入党的,不予承认。在党员组织关系接收过程中,接收党员档案的党组织要对党员档案材料进行严格审查把关,对因把关不严造成不良后果的,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对涉及发展党员工作的信访问题,区市委组织部、市直党(工)委组织部门必须直接查处,对经查不属实的,也应在一定范围内通报说明情况。市里对发展党员工作中的违规问题,将在全市范围内进行通报。
第三十二条
发展党员工作考核制度
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过程中出现违规问题,上级党组织要在考核中予以扣分,对造成信访问题且经查属实的,取消单位党建工作评先树优资格。各区市、各市直党(工)委发展党员工作情况,列入全市基层党建工作目标绩效考核。
第十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本《细则》由青岛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实施。过去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规定,凡与本《细则》不一致的,以本《细则》为准。
第三篇:同济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同济大学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为贯彻执行中共中央组织部和上海市委、市科教党委关于高校发展党员工作的有关文件的精神,进一步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以及学校实际情况,特制订本实施细则。
一、工作要求
1、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培养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和青年马克思主义者,从而保持党的先进性,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
2、遵循“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和“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大致均匀、适度增长”的原则,把优秀大学生、研究生、青年骨干教师、青年学科带头人作为发展工作的重点,并抓好入党积极分子队伍建设和预备党员的教育管理,使发展党员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3、发展党员工作必须有计划地进行。学校党委组织部是发展党员工作的主要职能部门,应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和学校党委的要求,制订发展党员计划。按照“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上下结合”的原则,在各基层党组织发展计划的基础上,经过汇总、审核、调整,提出本校计划发展党员工作报告,报上海市科教党委组织干部处审批同意后由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各基层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制订的发展计划,经党委组织部审定后实施。
4、各级党的领导对发展党员工作,要切实加强领导,严肃工作纪律,经常进行检查督促和指导,抓好落实,严格把好发展党员的质量关。
5、坚决防止和纠正发展党员工作中的不正之风。对于违反党章和党纪的行为,应予批评教育;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严肃查处。
二、发展党员工作的基本程序
(一)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和确定
1、学校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和基层党支部要通过在教职员工和青年学生中积极主动地宣传党的性质、纲领、路线、方针、政策等党的基本知识和深入细致
23456-
第四篇:陕西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
陕西省发展党员工作规程(试行)
(根据《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编制)
第一阶段
申请入党
一、递交和接收入党申请书
党支部收到入党申请书后,应由党支部书记和支部组织委员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审看递交程序。入党申请人应当向工作、学习所在单位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没有工作、学习单位或工作、学习单位未建立党组织的,应当向居住地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一般人员申请入党,主要向这两个地方的党组织提出申请。流动人员还可以向单位所在地党组织或单位主管部门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也可以向流动党员党组织提出入党申请。
2.审看入党申请书。主要审看入党申请人的年龄、国籍等是否符合申请入党条件;入党申请书基本格式是否规范(参考模板1—1);入党申请书是否包括以下基本内容:(1)为什么入党,即入党申请人对党的认识和入党动机;(2)入党申请人的政治信念、成长经历和思想、工作、学习、作风等方面的情况;(3)对待入党的态度和决心;(4)入党申请人是否在申请书上亲笔签名,以及签署日期是否与递交申请书日期基本一致。
第五篇:吉林工商学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吉林工商学院发展党员工作实施细则(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证发展新党员的质量,提高党的影响力和战斗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制订本细则。
第二条
发展党员工作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必须坚持入党自愿,个别吸收的原则,成熟一个发展一个,禁止不顾质量,突击发展,反对求全责备,关门主义。
第三条
要重视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努力实现“一年级有党员,二年级有党小组,三年级有党支部”的学生党建工作目标;要注重做好在高知识群体中发展党员工作,特别要重视在高职称、高学历的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中发展党员。以扩大党组织的工作覆盖面和影响力。
第四条
各级党组织要充分重视发展党员工作,要把吸收具有共产主义觉悟的优秀分子入党作为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要严肃认真,坚持原则,坚决杜绝不正之风,保证发展的质量。
第二章 积极分子队伍建设
第五条 申请入党
(一)党章规定:“年满十八岁的中国工人、农民、军人、知识分子和其他社会阶层的先进分子,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愿意参加党的一个组织并在其中积极工作,执行党的决议和按期交纳党费 的,可以申请加入中国共产党”。
(二)要求入党的人,必须是自愿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
(三)入党申请书的主要内容是:本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和对待入党的态度;本人在政治、思想、工作、作风等方面的主要表现;今后努力方向以及如何以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正文写完后,在正文右下方署上申请人的姓名,姓名的下面写明申请的年、月、日,以备查考。
为了使党组织全面了解申请人的各方面情况,申请人应另写一份材料,将履历、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以及有何政治历史问题、受过何种奖励或处分情况写明。如果家庭成员和主要社会关系中,有政治和现实表现情况复杂,受过刑事或其它重大处分的,也应实事求是地写明。
第六条
积极分子的条件
(一)本人积极主动申请入党,靠近党组织;
(二)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具有初步的共产主义信念和觉悟,愿意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
(三)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四)在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表现突出,能起模范带头作用;
(五)遵纪守法,团结同志,作风正派,在群众中有威信。
第七条
积极分子的确定
(一)按照积极分子成熟程度,把积极分子划分为一般积极分子、重点积极分子和计划发展对象三个层次;
(二)一般积极分子是指基本符合积极分子条件的一部分。凡本人主动提出入党书面申请,现实表现较好,经所在支部支委会讨论同意,并向支部全体党员宣布后,方可确定为一般积极分子。
(三)重点积极分子是指一般积极分子中表现突出,思想积极要求进步,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能起模范带头作用,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的一部分。从一般积极分子列为重点积极分子,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再由所在支部支委会提名(附考核材料),支部大会讨论通过。结果上报所在党总支。
(四)计划发展对象是指基本具备党员条件的重点积极分子。被列为计划发展对象的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经过党组织一年以上培养教育的重点积极分子;
2、参加党校培训,成绩合格;
3、团员必须经过团组织推优;
4、在工作、生活中表现突出,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5、学生学习目的明确、刻苦,学习成绩原则上达到良好以上。具备以上条件的重点积极分子经超前考察,由所在支部支委会提名,支部大会全体党员讨论通过后,交由所在党总支审查,最后确立为计划发展对象。在原单位就向党组织写过入党申请,培养教育有关材料已转到我校的,培养教育期从原培养教育开始时间算起。
(五)当年计划发展对象未在当年得到实际发展,不能自然列为下计划发展对象,而应按程序重新研究确定是否为下计划发展对象。
(六)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每年5月、10月要及时将一般积极分子、重点积极分子和计划发展对象的情况和相关材料上报党委组织部。
第八条
积极分子的培养和教育
(一)党支部对一般积极分子可指令一名正式党员负责培养,对重点积极分子和计划发展对象,应指令两名正式党员负责培养。培养人和支委要经常同积极分子谈心,听取思想汇报,及时了解和掌握他的思想动态、学习情况和工作表现,指出优缺点,提出具体要求。党支部要定期召开支委会或全体党员会议,讨论分析积极分子情况。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或党支部要经常给积极分子上党课,并要采取多种形式,组织他们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时事政治及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参加党内的有关活动,对他们进行马列主义基本理论、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和本部门经常性的工作,给积极分子交任务、提要求,使他们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同时,要定期召开积极分子座谈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要求。
第九条
积极分子的考察
党支部要采取多种方式加强对积极分子的考察,要定期分析和研究每一个积极分子的情况,根据表现和成熟程度,调整积极分子队伍。重点积极分子要填写《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每学期至少要考察一次,每次考察结果以写实方式及时填入《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考察写实要由两名培养人研究确定,并由其中一名培养人执笔完成,两名培养人共同签字方能有效,绝不允许由非培养人代 写或仅有一名培养人签字。考察写实的内容要真实准确,避免空谈泛议,培养人所指出的优点、缺点要符合实际,具体准确,有的放矢,不能千篇一律。同时,考察写实要及时填写,不能在临发展前搞“追补”突击。
对计划发展对象应每学期考察一次。发展前要把党内外群众意见、团组织推荐意见(非团员除外)、党小组意见、政审情况、党支部考察综合报告、支部审查意见、总支审查意见等,分别认真填写在《积极分子考察表》中。填表时一律用钢笔或毛笔填写,字迹要工整。
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每年年底之前集中对拟定的计划发展对象进行超前考察,确定下发展对象,制定发展计划,并上报党委组织部。
第十条
对计划发展对象的政治审查
入党积极分子被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党支部要对其进行政治审查。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是: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本人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政治审查要形成综合性的政审材料。
政治审查的基本方法是:同本人谈话、查阅有关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或外调。教职工的政治审查需经纪检和人事处审查后上报。对大学生的入党政审,主要看本人现实思想和现实表现,一般可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函调或外调进行政审。没有经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第十一条
积极分子的档案材料
支部负责为每个入党的积极分子建立档案材料。一般积极分子的材料包括:(1)入党申请书;(2)思想汇报。重点积极分子的材料还应包括:(3)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计划发展对象的材料还应包括:(4)自传;(5)政审材料;(6)团组织推优表;(7)学生每学期的成绩单及班级排名;(8)综合材料。综合材料内容:①发展对象的自然情况;②政审情况;③本人要求入党和组织培养过程。其中包括拟发展人申请入党时间,积极分子和计划发展对象确立的时间,本人学习掌握党的基本知识情况及参加培训情况;④现实表现;⑤党支部对其入党的意见;⑥党内外群众对其入党的意见。
申请入党的积极分子工作调动或毕业分配,其有关材料应及时转到所去单位的党组织。
第十二条
组织员对发展对象进行考核。
在发展对象材料完备,支部大会、总支委员会对发展对象讨论通过之后,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或各系兼职组织员要对发展对象进行考核。考核采取个别谈话和民主测评等方式进行。经考核不合格者不能吸收其入党。考核结果及档案材料报党委组织部。
第十三条
实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各总支、支部要对发展对象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党委组织部要将各总支、支部上报的发展对象情况在“校务公开栏”内和校园网上进行公示,具体办法参照有关文件执行。
第三章 预备党员的接收 第十四条
确定介绍人
申请入党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入党介绍人一般可由申请人自己邀请,也可由支部指定。受留党察看处分尚未恢复党员权利或限期改正错误的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在确定入党介绍人前,党支部应审查其是否具备介绍人的资格。
第十五条
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
(一)向被介绍人解释党的纲领、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义务和权利;认真了解被介绍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现实表现、主要经历、家庭成员及联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对被介绍人进行教育和帮助,并如实向党组织做出报告;
(二)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
(三)认真填写“入党介绍人的意见”,要把被介绍人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政治历史、思想觉悟和现实表现等概要地写清楚,要指出其主要缺点,并表明自己对其入党的态度;
(四)在支部大会上,负责介绍被介绍人的有关情况;
(五)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后,介绍人要对其进行教育帮助,使他能够按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按期转为正式党员。
第十六条
填写《入党志愿书》
(一)《入党志愿书》的发放。申请入党人已经具备入党条件的,在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过支部大会、总支委员会认真讨论通过后,将所有材料报送党委组织部。经组织部考核通过后,发给《入党志愿书》。
(二)在填写《入党志愿书》前,党支部负责人和入党介绍人应对入党申请人进行忠诚老实教育,将《入党志愿书》栏目及包括内容向发展对象解释清楚。发展对象要严肃认真地按照《入党志愿书》的栏目如实填写。
(三)填写《入党志愿书》注意事项。(1)填写“入党志愿”一栏内,要根据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思想变化的过程,着重写本人对党的认识,为什么要入党以及自己的决心;(2)填写“本人经历”一栏时,要如实地详细填写;(3)“家庭主要成员”一栏,主要填写本人的父母(抚养人)、配偶和子女以及和本人长期在一起生活的人;(4)“主要社会关系”一栏,主要填写与本人有密切来往和影响较大的亲友;(5)“对党还有哪些要说明的问题”一栏,主要填写本人需要向党组织说明,而在其他栏目中不便填写的内容;(6)《入党志愿书》要贴本人近期照片。
第十七条
召开支部大会
(一)大会的准备工作。在召开支部大会之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几项准备工作:(1)支委会开会研究会议事项,草拟支部大会决议;(2)支部组织委员检查入党申请人填写的入党志愿书是否正确,其他材料是否齐备无误;(3)支部书记找入党申请人谈话,指导他做好向支部大会汇报的准备,并且要正确对待可能提出的批评,甚至不被通过的可能;(4)通知支部全体党员到会,如介绍人中一人因故不能出席,但会前已向支部作了负责的介绍,支部大会可以讨论。出席会议的正式党员必须超过支部全体有表决权党员的五分之四,否则支部大会应改期召开。其他积极分子可列席会议。
(二)大会的程序。接收预备党员的支部大会由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主持,主要有以下几项议程:(1)会议主持人报告应出席和实际出席会议的党员人数;(2)入党申请人依据《入党志愿书》汇报自己的入党志愿、简历、家庭主要成员、主要社会关系的情况和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现实表现、今后努力方向以及要向党组织说明的问题;(3)入党介绍人认真负责地向支部大会介绍对入党申请人培养考察情况,并表明个人对其入党的意见;(4)支委会向大会报告对入党申请人的审查情况;(5)党员对其能否入党进行讨论。肯定成绩,指出缺点和不足,提出今后努力的方向;(6)支部大会采取无记名投票或举手表决的方式进行表决;(7)宣读支部大会决议;(8)入党申请人表态发言;(9)列席会议的其他积极分子发言;(10)支部书记总结。
(三)大会注意事项:(1)对在支部大会上党员提出的问题,被发展对象和支部应予以解答,如某些问题尚未弄清楚,可暂时休会,待弄清楚后再继续开会;(2)赞成人数必须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半数,方可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表决时,入党申请人不必退场;(3)支部大会讨论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入党,应逐个讨论和表决,讨论一个,表决一个;(4)做好支部大会记录,内容包括:时间、地点、内容、会议的主持人和记录人;应到和实到会党员人数,缺席党员人数和原因;入党申请人和列席会议人姓名;会议发言情况,有何不同意见;表决形式和表决结果;支部大会决议。
(四)填写支部大会决议。党支部要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入《入 党志愿书》中,其主要内容有:入党申请人的基本情况、现实表现、主要优点、缺点,简要说明同意入党的理由;支部大会表决情况,写清应到和实到会党员数,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数,赞成、反对和弃权的党员数,主要的不同意见是什么;落款要填写支部全称和年、月、日,支部书记签名盖章。
第四章 上报审批
第十八条:材料上报。党支部在支部讨论通过接收预备党员并履行完手续后,及时将入党申请人的材料及支部大会的记录报党总支审议,总支委员会经认真审议后,将材料报送党委组织部(直属党支部直接将材料报党委组织部)。
第十九条:党委组织部专职组织员审阅和考察谈话。各党总支(直属党支部)将材料报党委组织部后,组织员要认真审阅,审查入党手续是否具备、材料是否齐全。院党委将指派专人同入党申请人进行有针对性的谈话,了解其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对党的政策的认识以及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和态度;了解其对党的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对发展对象提出希望和要求,并在《入党志愿书》相关栏目内认真负责地填写谈话情况和对其入党的意见。
第二十条:党委审批。党委审批预备党员必须集体讨论,逐个对发展对象进行审批。党委对上报审批发展对象必须在三个月内审批,如遇特殊情况,可延长审批时间,但不能超过六个月。超过六个月而党委尚未审批的,应予退回。经支部大会复议同意发展的,再报党委审批,其入党时间从支部大会决议通过之日算起,超过一年尚未审批的,决议不在有效,所填《入党志愿书》作废。第二十一条:通知本人。党委审批后,党总支要及时通知其本人和所在支部,通报审批结果,对未被批准的,支部要做好思想工作。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之日算起。
第五章 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第二十二条:预备党员的教育
(一)入党宣誓。这是党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的一种形式。入党申请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后,必须按照党章规定的誓词进行宣誓。未宣誓的预备党员,不予办理转正手续,入党宣誓一般由总支组织进行,直属支部或预备党员较多的支部可单独举行,总支或组织部派代表参加,预备党员较少的单位,入党宣誓由学院集中组织,宣誓的程序是:唱《国际歌》(或奏《国际歌》);党组织负责人宣读宣誓者名单;预备党员面向党旗宣誓;预备党员代表讲话;积极分子代表讲话;党组织负责人讲话。宣誓会场布置要庄重、朴实、整洁,主席台正中悬挂党旗和誓词。
(二)将预备党员编入党小组或党支部,参加组织活动并交纳党费,在实际工作或学习中,继续加强对预备党员的教育。
第二十三条:预备党员的考察
预备党员的预备期为一年。在预备期中,预备党员每季度要向党支部汇报一次自己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党小组或党支部每季度要对其考察一次,考察结果同本人见面,发现问题及时同本人谈话,党支部要及时填写《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考察内容包括:学习政治理论和党的基本知识情况;参加组织生活和遵守党纪情况;履行党员义务情况;工作表现及克服缺点情况等。组织员应及 时查阅《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的填写情况。
第二十四条:预备党员的转正
(一)申请转正。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满前,要及时向党组织提出书面申请,申请的主要内容是:何时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何时预备期满,实事求是地汇报在预备期内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入党后进步情况和不足,今后努力的方向。
(二)支委会审查。支委会要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了解党小组或支部的考察情况及入党介绍人的意见,提出可否转正的意见,然后召开支部大会。
(三)支部讨论。预备党员的转正大会必须在预备期满后召开,不能提前。根据本人申请和支委会审查情况,召开支部大会讨论转正问题,预备党员宣读自己的转正申请,支委会全面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内的表现和考察情况,提出能否转正的意见,支部大会进行讨论。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意见表明态度。按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进行表决,作出决议,并将支部大会决议填写在《入党志愿书》上。对具备党员条件的,应按期转为正式党员,不完全具备条件的,需要继续考察和教育,可以延长预备期,延长时间为半年或一年,对不具备党员条件的,应当取消预备党员资格。对不具备按期转正条件的,不得采取拖延讨论的办法等待达到转正的条件,如属组织上的原因拖延讨论审批,其转正时间应从预备期满算起,仍按期转正。对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要写明延长的原因、期限或取消的理由。
(四)上报材料。支部将预备党员的转正材料上报党总支。材 料包括:《入党志愿书》、转正申请书、预备期间的思想汇报、《预备党员考察登记表》、党内外群众对其转正的意见、党支部大会讨论其能否转正的记录。总支委员会审查后报党委组织部。组织部专职组织员要认真考察了解其在预备期间履行党员义务的情况和发挥模范作用情况,了解其克服缺点、成长进步的情况。然后报党委审批。
(五)党委审批。党委在三个月内要及时召开常委会讨论审批。党委审批后,组织部要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支部,支部书记或组织委员要同新党员谈话,通知审批结果及党龄起始时间。对延长预备期或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要做好思想工作,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审批结果要在支部党员大会上宣布。
第二十五条:特殊情况预备党员转正的处理
(一)预备党员在预备期未满调动工作或毕业分配的,党总支和支部要将其考察情况认真负责地介绍给调入单位党组织,其转正问题由调入单位办理,毕业后没有找到固定单位或单位没有党组织的毕业生预备党员,其组织关系可以转到其家庭或工作单位所在地的街道(乡镇)党组织或人才交流中心党组织。
(二)持临时组织关系外出工作或学习的预备党员预备期满时,应及时回校办理转正手续。确实不能按期回校的,可在任务完成后回校办理转正手续。讨论转正时,要有临时所在党支部的介绍材料,转正日期仍按预备期满时算起。
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六条:本细则自下发之日起试行。第二十七条:本细则由学校党委组织部负责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