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传承延安精神
延安红色教育学习体会
7月4到8号,自己很荣幸参加了由医院党委组织的为期五天的延安之行。听了雷万青教授讲的延安十三年、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宝塔山、抗日军政大学纪念馆、凤凰山、梁家河这一个个之前就熟悉的地名,观看了《延安保育院》。除去路上的两天,三天的学习观摩,设身处地地了解了老一辈革命家奋斗过的地方,一个个生动故事让我认识到了什么是延安精神,为什么延安精神从革命时期到现今,仍然指引着我党不断向前迈进。
从1935年10月至1948年3月,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由小到大、中国革命力量由弱到强、中国革命视野由挫折走向胜利的十三年,是毛泽东思想日益走向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孕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延安是落脚点,也是出发点。在这里,中国共产党孕育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延安精神,在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精神动力作用,是中国共产党、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对中国历史发展进程产生着巨大和深远的影响。雷教授讲的一个故事深深感触着我,一天,我们的革命同志看到毛主席裹着被子在炕上看文件,以为他生病了,就问他怎么了,主席指了指晾在边上的棉衣,说棉裤湿了,就裹着棉被看文件,当这位同志让警卫员去给主席领一套新的棉衣时,被主席拒绝了,主席说,现在我们条件那么艰苦,我不能搞特殊化。一件棉衣虽小,但革命领导人艰苦朴素、以身作则的精神,让我们深思。就像周总理说的,毛主席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里,指挥了最大的人民解放战争。
宝塔山之行,唱着那首“山丹丹花开红艳艳”,参观了杨家岭、王家坪、枣园革命旧址,走进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居住和工作过地方,一孔孔简陋的窑洞,一件件朴素的陈设,一幅幅珍贵的图片,生动地再现了当年老一辈革命家的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丰富的人物模型、沧桑的历史图片、生动具体的文字介绍,给同志们再现了革命延安的生产、生活、战争、文体情况、听着讲解员的讲解,看到了当时保卫人员用的步枪、干粮袋、背包等,还有当时为了打破日军及国民党政府对延安经济封锁,我党为了生产自救开展生产运动时用的棉花纺车、农具等。大家伫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追溯着历史的足迹,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和革命先辈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从事革命和生产的高昂革命斗志。
听了“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毛岸英自小带着两个弟弟流浪上海,留学苏联,在祖国需要他的时候,他毅然辞去苏联的部队职务,回到祖国,去到农村进行开垦,去到工厂当一名工人,到最后奔赴朝鲜战场,牺牲在那里,他是主席的儿子,他没有得到一丝特殊的照顾,他不是一名好丈夫,结婚第二天就奔赴战场,然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毛主席既是一位伟人,他没有因为自己是主席,就给儿子特殊照顾,在儿子回国第二天,就让他自己去食堂排队就餐,更安排他去农村开垦,但他也是一位父亲,在得知儿子不幸牺牲的消息后,他一个人在屋里,一个人闷头抽了一宿的烟,一张“儿啊”的字条,压在他床头许久许久。“张思德及其为人民服务精神”,一名平凡的战士,但他在平凡的岗位上,他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不怕苦、不怕累,哪里最苦最累,他就出现在哪里,每到出炭时总是最先钻进窑中作业。1944年9月5日,天下着雨,张思德带着突击队的战友们照常进山赶挖新窑。中午时分,炭窑在雨中发生崩塌。危急时刻,张思德一把将战士小白推出窑口,自己却被埋在坍塌的土里,战友得救了,张思德却献出了年仅29岁的生命。“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是毛泽东对张思德的思想道德、理想追求和奋斗足迹的充分肯定和高度概括。张思德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勇于牺牲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任劳任怨的精神,就是为人民利益艰苦奋斗的精神。“观看了延安保育院”,在保育院需要转移的时候,听到那句“妈妈,我留下吧”,泪水沾湿了自己的眼眶。“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白求恩精神就是医疗卫生工作的根本宗旨,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负责任,这也正是我们医疗行业最应该学习的地方。梁家河,我们的习总书记作为知青下乡的地方,那时的知青,积极响应毛泽东主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在这里,他克服了跳蚤关、饮食关、劳动关和思想关。梁家河的山山洼洼留下了总书记劳动的身影和辛勤的汗水,在这里,他带领村民打井汲水、办磨坊、缝纫社、代销店、铁业社,建成了陕西省第一口沼气。在南泥湾,我们的三五九旅将多年来杂草丛生、荆棘遍野的“烂泥湾”变成了稻田翻绿浪,窑洞满山腰的陕北好江南。
延安精神就是我党艰苦奋斗的精神、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以及实事求是的精神。它不但是我们共产党人的传家宝,而且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认真学习延安精神,珍惜当前来之不易的大好时光。结合我的工作实际,回来后,我将把此次延安行学到的、看到的、领会到的充分运用到我的工作当中去。一是加强学习,在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埋头苦干,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投身到工作上。二是坚持以身作则,艰苦奋斗,时刻牢记自己共产党员的身份,带头坚持和发扬时代需要的艰苦创业的延安精神,真正把延安精神存之于心、践之于行,为我院创建国家精神卫生区域医疗中心和三甲复审工作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三是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运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四是要谨言慎行,远离诱,重自省,严律己。延安行是寻根之行,更是逐梦之旅。在这里汲取的力量将为我以后的工作提供不竭动力。时刻提醒自己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第二篇: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太阳
传承延安精神 建设美好太阳
——参观革命圣地延安心得体会
刘建平2012年6月28日
艰苦革命路,沧桑延安城。仰看宝塔山,近观延河水。今日梦里回,拨云见宝塔。忆峥嵘岁月,悟延安精神。
——题记
赤旗的火焰在孕育了华夏文明的中华大地上熊熊燃烧。延安,就是那燃起烈焰的无比炽热的火种。延安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的革命圣地,承载了一代又一代人的崇高理想和奋斗历程。第一次读到著名作家贺敬之的《回延安》中“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这句诗时,就被那延安宝塔山的雄浑气势和诗人热爱延安的精神所深深感染。延安给我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她那无穷的魅力,多少次吸引着我追随那段光辉的历史。
2012年6月15日,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青年共产党员,我怀着无比向往的心情,随太阳高速公路建设管理处党委的 同事们奔赴革命圣地延安参观学习。在去延安的路上,车在黄土高坡上蜿蜒行驶,我一直在思考,延安精神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在改革开放、科学发展的新时代,作为高速公路建设者和管理者的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宝贵的延安精神,为运营管理精品的太阳高速公路作出贡献?
当我们参观杨家岭、枣园等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之时,时光仿佛回到了那个激动人心的革命年代,党中央和毛主席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为夺取全国政权、建立新中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石,谱写了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我心中的问题也逐渐找到了答案。
延安精神,就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中国共产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我们党和人民的事业是靠艰苦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回顾党的历史,从党成立到井冈山时期,从遵义会议到延安时期,从西柏坡到夺取全国政权,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新时期,我们的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艰苦奋斗。毛泽东虽然日理万机,还在杨家岭的山脚下耕种了一块地。朱德总司令在王家坪开了3亩地,种了10多种蔬菜。周恩来、任弼时被评为纺线能手。刘少奇吃小米胃疼,但他把撰写《论共产党员修养》所得稿费全部缴纳党费,依然坚持吃小米饭。三五九旅将士“背枪上战 场,锄禾斗田庄”,硬是把人迹罕至的南泥湾变成陕北的好江南。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寒冷的窑洞,微弱的灯光,没有讲究的陈设,很少物质的享受,但这里住着头脑敏捷、思想深刻和具有世界眼光的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延安精神的根本。
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中国共产党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就是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毛泽东同志的许多重要著作,如《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等,都是在延安时期完成的。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可以说,没有开拓创新,既不会有延安精神,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延安时期我们党在思维方式上,反对教条主义,着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在行为选择上,求真务实,展现出宏大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成功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的文化认同与重构问题;在精神风貌上,开拓进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尊重实践,善于调查研究,勇于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全党各级干部形成说实话、鼓实劲、办实事、求实效的优良作风。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
在延安时期孕育的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今天,我们进行社会主义事业建设、建设美好的太阳高速公路,同样需要延安精神的激励。延安精神仍是我们凝聚人心、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我们学延安精神,就是要走延安之路,举延安旗帜,让伟大的延安精神永放光芒,世世代代传承下去。我们要继续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继续弘扬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开拓创新的精神,继续弘扬实事求是的精神,立足太阳高速公路实际,艰苦创业,埋头苦干,坚持修好路为了人民,养好路为了人民,人民满 4 意就是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实现山西跨越发展作出公路人应有的贡献,使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第三篇: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延安精神
追寻伟人足迹 传承延安精神
——赴延安学习培训体会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 沈果
一、革命圣地 久已向往
“几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住宝塔山”。延安,这一神圣的地方享誉全中国、全世界。半个世纪以来,各种不同肤色的人们,从天南地北、五洲四海到这座平凡而具有非凡魔力的小城,追寻哪些逝去和不易逝去的痕迹。
7月6日-8日,我有幸作为学院“保持党的纯洁性,迎接党的十八大”主题教育培训班的学员赴革命圣地延安学习培训,亲眼目睹了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当时所处的工作、生活环境,身临其境感受到了那一改变历史的精神力量,接受了一次深刻的革命传统教育。几天下来,我终于明白,当年延安枣园的点点灯光,为何最终能照亮神洲大地;终于感悟了共产党能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最后革命胜利的精神源泉,对延安精神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感悟。
延安,我心中久仰的圣地。几十年了,只能从书本里、影视中、报刊上了解到它光辉的历史,看到它雄伟的身影,而今却能身临其境。在延安,我们参观革命旧址,瞻仰领袖旧居,追寻先辈足迹,„„心灵受到一次次震撼与激励!
人们也许会问:在一片绵延起伏的黄土丘陵,纵横交错的千沟万壑,土壁峭立的峡谷山洞,交通闭塞,生产落后,经济文化极不发达的穷山僻壤,究竟是什么力量使经过两万五千里长征才来到这里的三万多
名红军精英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把一个世界打得粉碎,建立了一个崭新的新世界!“延安窑洞里有马克思主义”,延安培育了一种战无不胜的精神,这就是历史的结论。
悠悠岁月,沧海桑田,延安本是一块平凡的黄土地,是中国共产党人改写了延安的历史。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中共中央和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就是在这里生活和战斗了13个春秋,他们运筹帷幄,决胜千里,领导和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坚固基石。在这片神奇的土地,孕育了伟大的“延安精神”。在延安的土窑洞里,曾经居住过缔造了新中国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窑洞内那些简朴得让人难以置信的陈设,始终让人难以忘怀。毛泽东曾经住过的那间窑洞,与当地农民的窑洞没有任何区别,门窗是没有油漆过的陈旧的木头做的,窑洞内墙面剥落,靠窗的那张榆木桌的桌面坑洼不平,简陋的床也是榆木钉起来的。窑洞外面的院子里有棵树,树下有个石凳,还有架纺线的纺车。这间窑洞的旁边和下面,是周恩来、朱德和刘少奇等人的窑洞,这些窑洞无论外观还是内设都是一样的。以致蒋介石到延安时感到十分震惊,面对破败的延安小城和这些近乎原始的窑洞,他无法想象毛泽东何以在如此恶劣的生存环境中保持着旺盛的斗志,有效地指挥着他的军队在全国的战场上与政府军对抗,并且能在这样的桌子上把文章写得既尖锐犀利而又文采飞扬。
二、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延安精神是党中央在延安时期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它是在党的正确路线指导下,无产阶级的革命精神高度统一的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
神的宝库中的珍贵财富,已经成为全国人民团结一致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精神支柱。
(一)延安精神,就是艰苦奋斗的精神
当时的延安不仅交通闭塞,经济落后,而且还承载着沉重的历史负荷。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成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并最终用血肉之躯,驱动了中国工农革命的隆隆战车。
(二)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就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三)延安精神,就是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精神
延安时期是我们党科学总结正反两方面经验,成功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理论上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时期。用实事求是来概括我们党的思想路线,也是在延安时期。毛泽东思想正是在延安时期逐步成熟并正式写到了党的旗帜上。实践表明,只有解放思想,才能达到实事求是;只有实事求是,才是真正地解放思想。这是我们党始终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关键。
(四)延安精神,就是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精神
党成立后的二十多年内,由于领导上的教条主义,从书本出发,一切照搬外国的经验,使中国革命遭到极其严重的损失。延安时期,清算了教条主义思想,解决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间题,走上了独立自主和开拓创新的道路。从此,我们党在思想理论、方针政策乃至领导方法、工作方法等,都有了一系列本本上不曾有过的新创造。如关于新民主主义革命,关于人民军队和人民战争,关于统一战线,关于党的建设,关于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等,都有自己独特的东西,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传统文化积淀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是民族心理和民族性格的组成部分,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思想行为。我国传统文化中虽然不乏有利于创新的思想,但它所宣扬的“不为人先”、“枪打出头鸟”、“木秀于林,风必摧之;堆出于岸,流必湍之;行高于众,人必谤之”及“法不责众”的观念,使人们形成了“怕出头”、“怕变革”的保守退避心理,认为只有和大家意见保持一致才有安全感,从而不敢坚持自己的意见,不敢提出新颖的观点。从延安精神中我们可知,保守和落后是要挨打的,我们要进步,就要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五)延安精神,就是民主和团结的精神
在延安时期,为了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反对蒋介石国民党的反动统治,我们党高举团结的旗帜、民主的旗帜,结成了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广大人民群众,向日本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斗争。同时,我们党内的民主和团结也搞得很好,党内民主生活正
常,党中央的主要领导同志亲密无间,和谐一致,为全党的团结树立了榜样。如今,团结仍然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团结,是由多种情感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精神。团结并不只存在于志同道合的人群之中。我们用真诚去面对集体中的每一个人,让这个集体里的每一个人感觉到心灵的温暖,这个集体就会很团结。一个团结的集体遇到任何困难都会迎刃而解,因为集体拥有个人无法比拟的无穷智慧。友爱产生动力,和谐铸就辉煌,团结就是力量!
三、学以致用 推进工作
枣园依旧在,杨家岭犹存。延安之行,使我们受到了一次最生动的党性教育。延安之行坚定了我的信仰。延安精神是党的传家宝,是我们民族十分宝贵的精神财富。延安之行归来,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学习欲望,学习延安精神只有起点,没有终点,现在才刚开始。要好好学习中国的历史,学习党的历史,学习党的一些基础理论,同时要学习一些新的方针政策,新的事务,与时俱进,用知识和文化来武装自己!
延安精神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要好好珍惜,在自己的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传承延安精神,并将这种精神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去,踏踏实实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管理,对司法行政系统的干训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对此,我们只有积极探索培训工作的规律,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和干部教育培训的均衡发展,不断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效益,才能为推动司法行政事业良性循环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具体而言,行业院校服务司法行政工作需要,加强干部
培训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一)明确办学定位,树立服务行业、服务社会的理念
司法警官院校是司法行政系统的重要资源,优势就在于人才和教学。做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是行业院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行业院校的办学定位和各项工作必须“根植于司法行政、服务于司法行政”,必须 “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特别是在当前中央司法体制改革稳步推进的情况下,国家对警法类专门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提出新的要求,顺应趋势、强化培训工作已成为当务之急。因此,我们首先要从思想上改变认识,在做好为司法行政系统培养、培训专业人才服务的同时,正确理解“服务社会需求”理念的内涵,在重视高职学历教育的同时,切实加大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关注和各种必要投入,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能硬”,实现二者的均衡发展,从根本上解决“跛腿”问题,最终实现行业院校的可持续健康发展。
(二)恪守“教师为本”,打造高质量的师资团队
经过多年的建设,各行业兄弟院校已基本拥有一只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爱岗敬业、与专业发展相适应的教师队伍,高学历和高职称的人才数量均有较大提高。但是,这些教师能否适应社会培训的需要,作为社会培训的有力支撑还是一个问题。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师资,仅仅有高学历和高职称是不够的,教育培训市场需要的不仅是前沿的理论,更需要将这些理论与社会行业和受训群体的实际结合起来。因此,对行业院校来说,开展教育培训工作,一定要改变过去 “临时组阁”的做法,有针对性地建立一支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员稳定、爱岗敬业的干训
师资队伍。师资的来源可以主要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行业院校内部遴选的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教师为基础,构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骨干力量。通过专门的培训和指导,增加培训教学经验,承担主要的培训授课任务;二是从政府机关、大专院校、专业培训机构和社会企事业单位邀请有关专家和知名学者来院讲学,提高培训的整体质量;三是从政法和相关工作一线聘请业务骨干和行家能手作为技能课教师,作为培训工作师资队伍的重要成员。
同时,建立健全干部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建设的各项工作机制。比如,建立科学合理的评聘机制,确保培训师资的质量;紧密结合社会需要,制定有针对性的师资培养计划,打造“名师”,完善后备梯队建设;加强培训师资队伍的管理,强化师德师风建设等等。
(三)提倡“制度优先”,建立完善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机制 1.加强宏观管理,建立有序的干部教育培训运行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党政统一领导,相关部门分工负责、协作配合的工作机制,职能部门为主体、我院各部门积极参与,努力形成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合力”,全力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健康、可持续发展。
2.加强教学管理,建立严格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质量保障机制。建立科学的干部教育培训模式,主动切合实际工作岗位需求,优化教育培训方案;密切理论和实践的贴近度,增强授课的应用性和针对性,面向工作一线培养实用型人才;切合教育培训工作的特点,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大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创造直观、生动、活泼的教学环境,提高教学的信息量,增强教学效果;着力加强实践教学环
节,突出技能培训,推进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各项教学管理制度,加强常规管理,逐步建立和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考评机制和激励机制,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
3.加强日常管理,建立规范的干部教育培训管理机制。各行业院校主动走出校门“学习取经”,学习兄弟院校和社会知名培训机构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做法,增强社会竞争力。同时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教育,强化业务技能,提高工作水平,建立强有力的管理团队。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向管理要质量,向管理要效益。
第四篇:从小事做起传承延安精神
从小事做起 传承延安精神
杨晓利 杭锦发电有限公司
学习延安精神 传承延安精神
金秋十月,我有幸参加了公司党委组织的“锤炼党性,助推企业发展”党员干部、生产及管理骨干培训班。在为期五天的培训学习中,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杨家岭、梁家河、为人民服务广场、南泥湾等革命圣地。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简陋但意义深远的文物、一段段感人肺腑的故事,将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让我们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创造的无数个奇迹和坚贞不屈、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当我再次接受红色革命洗礼时,中国共产党创造的革命精神---延安精神深深地震憾了我,特别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精神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的南泥湾精神更是令人动容。他们将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让一个个胸怀天下的人超越自我做出无数件惊天壮举。
任瑞教授为我们现场教学的《张思德及其为人民服务精神启示》,让我们深刻理解张思德精神的内涵:一是正确对待职务的精神,张思德能根据工作需要毫无怨言的对待职务升降和岗位调整,就像他本人所讲:“当班长是革命工作需要,当战士也是革命工作需要”。二是正确对待工作的精神。就像张思德所讲:“请领导和同志们放心,我是共产党员,为人民的利益,就是拼出命,也要把炭烧好。”三是正确对待同志的精神。“真心诚意待人,处处与人为善,时时助人为乐”。
那个时代,几乎每一个共产党员身上都具备“张思德精神”,他们为了党,为了人民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包括生命。他们就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平凡、普通,但思想觉悟却是伟大的、高尚的。今天,我们生活在和平、富裕的年代,不再有战争硝烟、贫穷饥饿,但作为共产党员更应该加强党性修养,提高思想认识,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传承、发扬下去。在工作和生活中,有很多看似平凡的小事情,哪怕只是捡起办公区的一片垃圾,拧住一个漏水的阀门等等,事情虽小,但亦可彰显视厂如家,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只要尽已所能,为我们身边的人,为我们企业做好每一件小事,个人将会发展,企业定会掘起。这是我们每一位党员首先应该做到的,也是每一名杭电员工应该长期坚持的。
说到陕北,人们往往会想起耳畔那优美的旋律“南泥湾”。1941年,八路军359旅响应毛泽东提出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进驻了作为陕甘宁边区南大门的南泥湾,一边练兵,一边屯田垦荒。克服一个个困难,开荒面积达到1.12万亩,实现了将烂泥湾变成风光赛江南的好泥湾,也培育和形成了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为核心的南泥湾精神。
南泥湾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中国共产党一直坚持和发扬这个优良传统,是建党97年来依旧富有青春活力的法宝。那么现代条件下还需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呢?答案是肯定的。现在强调坚持艰苦奋斗,不是让大家再过苦日子,而是要站在国家发展的层面,企业兴旺的层面,个人价值体现的层面,继承南泥湾调查研究、实事求是的工作方法;同心同德、共克时艰的优良作风;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坚持“实干兴邦、苦干兴业”,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我们作为企业的员工,企业的兴衰直接关系到自己的家庭和个人。公司目前仍处在八面楚歌期间,这就需要全体干部员工发扬南泥湾精神,团结一致,同心同德,群策群力,上下一致,共渡难关。目前虽然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10月份完成发电量38614.205万千瓦时,实现利润1151.48万元;超出中调计划19.11%的发电量;创造了蒙能集团单日0.16亿千瓦时发电量的记录……但我们要继续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广大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示范作用,激发每位员工的创造力、创新力,克服重重困难,为公司取得更好的成绩发热、发光。
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并传承、发扬延安精神,时刻谨记中央红军将象征着革命自由的红色带进陕北,带进延安,带进中国,带进饱受侵略摧残的四万万中国人民心中,走出黑暗,走向光明。并以此为鉴,从我做起,从身边的所有事做起。最终实现“杭电酬勤,梦想成真”。
第五篇:践行新思想,传承延安精神学习心得体会
践行新思想,传承延安精神
——专题培训班心得体会
*** ***年***月***日~***月***日有幸参加***党支部书记“践行新思想,传承延安精神”培训班,走进革命圣地延安,近距离感受党在延安13年峥嵘的红色岁月和辉煌的革命历史。为期***天的培训,***培训学院的老师们理论联系实际,实景课堂讲解,使我们感同身受,收获颇丰,切身实地的感受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光荣和革命道路的正确。
中国共产党在经过艰苦卓绝的长征后,来到红色延安,并扎根延安13年,在延安的十三年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由小变大、由弱变强、不断走向胜利的辉煌时期,也是毛泽东思想日益成熟、丰富发展的十三年,是延安精神培育形成、发扬光大的十三年。
在延安的十三年,中国共产党把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作为红军长征后进行革命的落脚点和抗日战争的出发点,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伟大旗帜,打开了中国革命事业的新局面;坚持全面抗战路线,独立自主地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坚持抗战、团结和进步的方针,最终在取得抗战胜利的同时,打退了国民党顽固派的反共高潮;取得抗战胜利后,面对国民当反对派,在努力争取和平民主无望的时候,坚决进行人民解放战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具有历史性转变意义的伟大胜利。
在两天的培训时间里,延安干部培训学院的几位老师用生动的语言给我们讲述了《党中央在延安的十三年》、《延安窑洞有马列主义》、《毛泽东与毛岸英的父子情》、《一个村庄的记忆》等历史故事,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者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依然坚定信仰,砥砺前行;为了民族大义,舍弃家庭的那种革命精神,以及无私奉献的情怀,值得我们思考,在中国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不会有我们幸福的生活,更无从谈起民族的伟大复兴!
重温党的历史,再学延安精神,对于现阶段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十九大会议精神,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现实意义。中国共产党在延安的十三个春秋,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真正落开花、中国化的时期,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形成和成熟的时期,它所孕育的光照千秋的延安精神,深刻影响和改变了中华民族的伟大进程。去年党的十九大重新审视了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以深远的历史眼光,前瞻性地规划升级了党的第二个百年目标,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再一次历史性飞跃。
总书记指出,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在新时代,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科技发展的根基,如何创建一流大学、一流专业是摆在我们教育人面前的一件头等大事,对于我们高职院校来说,能为国家培养一流的职业技术人才,将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响应国家号召,发扬延安精神,牢记入党誓词,把延安精神和传统传承下去、践行下去、带到我们课堂里,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合格的新时代社会主义接班人!
延安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的革命瑰宝,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但要传承、践行延安精神,还要让它发扬光大,影响一代有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