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石油大学60年校庆图案
校庆标志由图案、文字两部分组成。
1.图案主体由流畅舒展的彩色线条勾勒出“60”的字样,寓意我校60周年校庆之喜。标志整体形同一支火炬,代表光明、希望与和谐,与我们的主题雕塑“创造太阳”含义相契合,体现了我们“为中国加油”的理想信念。
2.红、黄、蓝三条彩色飘带,代表了我校在北京、东营、青岛办学的三个历史阶段。60年沧桑步履,浓缩于方寸间色彩的流动,展现了石大人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彰显了60年辉煌绚丽的成就。翠意盎然的绿色飘带,象征着新的发展与希望,寓意我校立足于60年办学的基础,根植于深厚的文化积淀与优秀传统,厚积薄发,朝气蓬勃,向着“建设国内著名、石油学科国际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发展目标迈进。
3.文字部分由中、英文校名和建校60年起止年组成。
4.整个标志呈现出昂扬向上、无限延展的动势,寓意中国石油大学师生求真务实、团结奉献、开拓创新,坚持走特色发展、开放发展、和谐发展的道路,不断追求卓越,共谱学校华章。
第二篇:矿大百年校庆
摇篮·龙头·旗帜
——中国矿业大学暨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100年
罗承选
在举国同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日子里,中国矿业大学即将迎来建校100周年庆典,2009年10月18日已被定格为海内外17万矿大校友翘首期盼的节日。中国矿业大学因煤而生,因煤而兴,从诞生之日起,便与祖国煤炭工业同呼吸、共命运,鱼水相联,沉浮与共。百岁华诞注定会开创学校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纪元,100年的艰辛与奋斗,100年的嬗变与追求,100年的曲折与荣耀,其诞生开中国煤炭高等教育之先河,其壮大撑中国煤炭科教事业之大局,一部百年矿大史,从很大程度上讲也是一部浓缩的百年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史。A 诞生成长篇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1909—1949)
中国矿业大学前身——焦作路矿学堂于1909年(清宣统元年)3月创立,当时国内虽已有个别高校开办了采矿科系,但作为整体面向煤炭行业的专科高校,焦作路矿学堂仍属首创,因此,焦作路矿学堂是近代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也是第一所私立工科高等学校,被公认为是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源头。
路矿学堂的创立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末满清政府的洋务运动。作为世界上最早开采和利用煤炭的国家之一,现代意义上的煤炭工业在我国起步甚晚,直到1876年,满清政府才兴建了第一座现代意义上的矿井——基隆煤矿,至1895年,全国虽已兴办现代煤矿10余处,但开采技术都完全掌握在外国人手中,人才与技术空白成为我国煤炭工业起步阶段最难逾越的障碍。1898年6月,清政府与英国福公司在北京总理衙门签订了《河南矿务章程》,其中第13条规定:“福公司于各矿开办之始,即于矿山就近开设矿务、铁路学堂,由地方官绅选取青年颖悟学生二三十名,延请洋师教授,以备路、矿因材选用。此项经费由福公司筹备。” 后经反复争取,1909年,焦作路矿学堂终于诞生。
从路矿学堂创立到新中国成立,学校经历了河南福中矿务学校、福中矿务专门学校、福中矿务大学、私立焦作工学院、西北工学院等多个办学时期,虽然在积贫积弱、内忧外患的旧中国,学校处境艰难,甚至几度停办,但老一代矿大人实业救国、科技兴煤的理想从未动摇,特别是进入上世纪30年代后,张仲鲁、张清涟先后主政焦工,并得到了孙越崎、翁文灏等的鼎力支持,孙越崎、翁文灏、张静愚、秦瑜、贝安澜(英籍)、刘镇华、张钫、胡汝麟、李文浩等一大批社会贤达先后担任焦工校董,河南省主席刘峙亲任校董会主席,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担任名誉校董并为学校题词“好学力行”。在这些有识之士的大力支持下,学校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实力与日俱增,先后汇聚了包括王冠英、任殿元、石心圃、李钟美、张鸣韶、马载之、孙景雅、胡伟
三、丁观海(丁肇中之父)在内的一批知名教授和矿业专家。当时从院长到教授,多有留美经历和工程实践经验,学校教学体系也以美国科罗拉多矿务大学、密苏里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为蓝本,实行学分制,多采用外文原版教材授课,采矿系、冶金系、路工系和水利系“四科并立,设备可以互相利用,教员可以专授所长,学生可发展个性”,到30年代中期,学校名声日振,“可与海内工程学府相颉颃矣”,学校办学进入鼎盛时期。此后抗战西迁,在董事长孙越崎的领导下,学校较为完整地保留了人员建制和设备仪器,在陕西城固与国立北洋工学院、北平大学工学院、东北大学工学院合并组成西北工学院,西北工学院汇聚了当时国内的工学精英,成为抗战时期与西南联大南北齐名、理工互补、堪称我国现代高等教育史上璀璨的双子星座。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纵观建国前40年的发展历程,学校开启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先河,也为中国煤炭工业艰难的肇始阶段播下了极其宝贵的火种。据不完全统计,从1909年到1949年,解放前学校共培养采矿、冶金、土木、机械类人才460多名,毕业后,他们大多义无反顾地奔赴祖国的煤矿一线,以科学技术知识报效祖国。其中许多人后来都成为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如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师昌绪,著名材料及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傅恒志,著名材料与金属物理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李恒德,著名物理冶金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张沛霖,著名电机工程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高景德,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陈秉聪,著名探矿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广志等。据统计,到1942年,我国煤炭产量达到了6568万吨,这与早期焦工校友的贡献是分不开的,学校为我国煤炭工业的现代化转型培养了急需的本土化优秀科技人才。B 发展壮大篇
中国煤炭高等教育的龙头(1949-1999)
新中国成立后,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创建了中国矿业学院。从1949年到1999年,在长达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虽几经曲折,但学校却抓住了两次至关重要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建国之后,成为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迁校首都,并在院系大调整中,实现了全国最优秀矿业高教资源的整合,办学实力得以快速提升。第二次是改革开放后,走出华蓥山建校徐州,迎着改革的春风,全面走上中兴之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壮大,学校逐渐成为中国煤炭高等教育领域的龙头。1951年,在中国矿业学院的成立大会上,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说:“中国有这样的矿业学院,确实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矿业学院的成立,反映了中国矿业发展的光明前途。”1984年,煤炭工业部部长高扬文莅临学校视察,指出:“中国矿院是中国煤炭教育战线的龙头,龙头摆得好,煤炭教育就发展的快,人才就出的多,煤炭工业的基础就牢固,风吹不倒,雨淋不垮!”。两任部长的评价正是对矿大在煤炭科教领域地位准确而生动的描述。1.新中国第一所矿业高等学府
早在1949年4月,解放战争的硝烟尚未散去,人民政府就派员赴苏州接收了颠沛流离中的焦作工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划归燃料工业部领导,为响应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开发矿业”的号召,适应国家工业化建设对人才与科技急需的形势,国家决定以焦作工学院为基础筹建中国矿业学院,并从焦作迁址天津,任命燃料工业部部长陈郁兼任中国矿业学院院长。1952年是学校发展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年份,学校迎来了两次重大的发展机遇。其一是燃料工业部决定学校迁京办学。6月15日,中央批准学校在北京建校。当时指导学校迁校的苏联顾问对学校发展进行了美好的规划:“在目前之天津中国矿业学院的基础上即将发展起来的北京中国矿业学院,应当成为这样一个教育中心:它能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煤矿工业培养高级技术干部,为科学调查研究所培养科学工作者,为高等和中等技术学校培养教授和师资。”为支持学校建设,1952年9月,燃料工业部专门成立了“中国矿业学院院务研究指导委员会”,由刘澜波副部长任主任委员,煤矿管理总局局长刘向
三、中国矿业学院副院长吴子牧任副主任委员。并明确要求各局、矿在介绍推广先进经验时应及时通知矿院,以便矿院指派教师参加学习,现场部门对重要经验或专门技术问题的总结,务必同时抄至矿院一份或数份等。以上措施对促进学院理论联系实际、人才培养与煤矿生产建设的需要相结合,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1953年,学校完成了京津合校,并更名为北京矿业学院。其二,在全国院系大调整中汇聚新的力量。1952年8月,教育部作出《关于采矿系调整的指示》,按指示要求,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唐山铁道学院的采矿科系师生并入中国矿业学院,北京大学地质系的奠基者何杰教授、我国第一台水力发电机、第一台材料试验机、第一台飞机发动机的设计者邓曰谟教授,还有汪泰葵、张熙年、任德树、王绍瀛、杨德均、杨善元、刘宝忠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来校任教,学校汇聚了当时我国煤炭高教领域最优秀的师资,当时主持学校工作的吴子牧副院长将这次调整评价为“华北的采煤工作者会师了,这将会更好地发展我们的潜力。”完成迁址北京和院系调整后,学校的办学规模有所扩大,师资力量大大增强,发展定位更加明晰,为50年代进入北京“八大学院”时期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同时,新中国矿业高等教育的格局基本确立,作为其中最为重要的一支力量,学校肩负起了振兴新中国煤炭科教事业的历史使命。
20世纪50年代初,矿院仿照苏联模式,面向行业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逐渐成长为新中国煤炭科技人才的摇篮。1953年,矿院在行业内率先培养研究生。1954年,矿院最早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1955年,矿院开办了煤炭行业内最早的夜大学和函授教育,并承担了煤炭部在职干部的业余培训工作。作为全国煤炭高等教育的最高学府,矿院还吸引了来自清华大学、中南矿冶学院、东北工学院、北京地质学院、北京钢铁学院、重庆大学、云南大学工学院高校的相关专业教师进修培训,开设的采矿、矿山机械研究生班积极接纳兄弟院校和有关厂矿企业人员学习进修。1958年,在大跃进的背景下,我国煤炭高校数量迅速增长,由当时北京矿业学院、合肥矿业学院(合肥工业大学和淮南工业学院前身)两所迅速增加到十余所,如在中南煤业工业学校的基础上,在原焦作工学院旧址建立了焦作矿业学院(河南理工大学前身);在阜新煤矿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阜新矿业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前身);在山东煤炭工业专科学校的基础上建立了山东煤矿学院(山东科技大学前身);太原煤矿学校、太原采矿学校合并成立了山西矿业学院等,这些学校在创立之初,无论是师资还是教材、教学方法等在很大程度上都依托于北京矿业学院,矿院因此成为新中国煤炭科教人才的摇篮。2.改革开放中走向中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国家开始拨乱反正,我国科教事业迎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徐州建校、管理体制改革和“211工程”建设成为改革开放前20年学校发展壮大并走向中兴的“三部曲”。建校徐州,迈出了走向中兴的第一步。文革后期,学校被迁往四川重庆华蓥山建校,学校发展遭受了重大挫折。文革结束后,在党中央和小平同志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下,学校迁往我国煤炭重工业基地——徐州。1979年,徐州校本部破土动工,并在北京留守处的基础上组建了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研究生部,其作为二级单位隶属徐州校本部领导。1997年,原国家教委在研究生部基础上批准成立北京校区。1984年12月22日,学校举行了盛大的竣工典礼。煤炭部部长高扬文激情满怀地发表讲话:“中国矿业学院的正式建成移交,是我国煤炭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今年我国统配煤矿有1300多万吨新井投产,这是值得高兴的,但是,建成一所高等院校比建成几座矿井更有它的特殊意义,更值得高兴!” 91岁的老焦工创始人之一孙越崎出席典礼并题词:“第一流矿院,培养第一流人才。”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为学校题词:“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应邀参加典礼的国际友人——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教授林奇说:“我们有幸参加了中国矿业学院的竣工典礼。这一精彩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中国矿业学院将成为世界上最杰出的矿业学院之一。”
推进管理体制改革,成为煤炭高等教育改革的先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矿大(1988年更名为中国矿业大学)积极适应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展开,改革成为这一阶段学校工作的中心任务。在煤炭部的领导下,学校对教学、科研、学科、研究生教育、后勤管理等工作进行了一系列改革。1983年,中国煤炭高等教育分会的前身煤炭高等教育顾问团在矿大校本部成立,10月,《煤炭高等教育》创刊。1989年,矿大董事会成立,建立起学校产学合作新模式。通过校办企业改革、校、院、系三级管理改革、“四条线”财务管理改革等,进一步增强了矿大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活力和主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提高了办学效益,这些改革为矿大进入新世纪之后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也使矿大成为新时期我国煤炭高等教育战线上的改革先锋。
成为唯一跻身 “211工程”建设的煤炭院校。1994年11月份,矿大成为进入 “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首批高校之一。作为唯一跻身“211工程”建设的煤炭院校,此项工作得到了煤炭部及广大煤炭企事业兄弟单位的鼎立支持。部长王森浩提出了全煤炭企事业单位共建矿大的设想,副部长范维唐表示,“211工程”是出人才、出成果、上水平、上效益的工程,是整个煤炭行业的大事情。尽管煤炭生产处于困难时期,煤炭部党组还是决定要坚定不移地支持矿大,通过“211工程”把学校建成世界一流的矿业大学。因此,矿大作为煤炭院校中唯一跻身“211工程”建设的高校,既代表了我国煤炭科教领域的最高水平,也肩负着全煤系统在行业低谷时期以科教引领行业振兴的期望。
从1949年到1999年的50年中,学校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中国煤炭高教领域当之无愧的龙头。据统计,50年中,学校共培养研究生3441人、本科生30048人,占全国煤炭高校培养总数的22.7%、63.3%。改革开放头20年,矿大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3项、国家发明奖9项、国家科技进步奖24项、国家教学成果奖6项,分别占到了全国煤炭高校获奖总数的100%、75%、58%、37.5%。学校有10名教师获得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占全煤炭高校的62.5%。文革前,矿院完成了包括精选高炉石墨、我国第一台刨煤机、重介质选煤和水力旋流器等一批在当时产生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直到1993年,矿大一直为全国煤炭高校中唯一的博士点授权单位,1984年,矿院培养了新中国煤炭行业第一位工学博士。1982年,发现建立了腕足动物的一个新超科——二迭贝超科(当时腕足动物72个超科中只有2个是由中国人建立的)。1986年,经“六五”科技攻关,“水煤浆制备技术”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1993年,矿大专利申请数列清华、浙大之后,居全国高校第三名。1994年,陈清如教授主持建设了世界上第一座干法选煤厂。同年,我国第一台采掘机器人在校内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煤矿机器人的研究步人世界先进行列。1996年,余力教授主持的煤炭地下气完成了工业化试验,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工业性地下气化基地。江泽民总书记对此项目进行批示:“中国矿业大学煤炭地下气化试验从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及经济效益来讲,值得进一步研究。”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盛赞这一课题是“矿业与化学工业的结合”。C 再创辉煌篇
中国能源科技的一面旗帜(1999-2009)特色与品牌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法宝。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发生了深刻变革,包括煤炭院校在内的行业办学模式受到严峻挑战,全国十几所煤炭高校先后划归地方管理,并纷纷更改校名,调整办学定位,但矿大坚持办学定位不动摇,将保持特色,发挥优势,继续高擎矿业大旗,立足煤炭工业主阵地作为学校跨入新世纪的重要战略选择,在此基础上,面向未来,积极向新能源领域拓展,已成为新时期我国能源科技领域的一面旗帜。1.立足行业,彰显特色,为我国煤炭工业的振兴贡献力量
2006年底,矿大成为“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首批试点的5所高校之一,这标志着学校在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和能源工业可持续发展方面具备了不可替代的重要战略地位。这与学校近年来着力打造传统的特色和优势是分不开的。在原煤炭系统16所院校中,矿大国家重点学科数占60%,二级学科博士点数占35%,博士后流动站数42%。采矿、地质、安全等5个本科专业稳居全国第一。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实验室、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煤矿瓦斯治理工程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都具有鲜明的矿业特色,均代表了我国煤炭科技领域的最高平台。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全部为我国矿业类学科领域的知名专家。
在人才培养方面,近5年矿大共招收采矿、地质、安全、矿建、选矿等8个煤炭主体类本科生4056人,且年均保持10%左右的递增趋势。同期煤炭主体专业毕业生到煤炭行业就业2795人,占主体专业就业人数的83.16%。2003年,学校在煤炭行业内率先实现对口单招本科生,极大地缓解了煤炭主体专业的人才短缺之急。2004年,开始单独招收煤炭企业优秀技术骨干来校攻读研究生,开启了一条为煤炭系统培养高水平人才的新渠道。矿大面向行业培养人才的工作得到了国家的高度肯定,2009年6月,温家宝总理亲笔题词勉励学校部分赴西部及煤炭生产一线的毕业生:“同学们:基层艰苦地方需要你们,那里大有可为,希望同学们努力奋斗!”在科学研究领域,矿大加大了与大型煤炭企业的合作力度,高水平科研成果不断涌现。10年来,学校先后承担各类科研项目8064项,实际使用科研经费14亿元。在历年煤炭工业十大科技成果评比中,获奖数稳居第一位。2008年,学校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项,全部是与煤炭企业产学合作结出的硕果。2008年,为加强与煤炭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战略伙伴关系和产学研高层次合作,矿大成立了企业战略联盟指导委员会,当年便与先后十几家大型企业签订了校企全面战略合作协议,并发起成立了“煤炭高效开发产学研联盟”,为建立产学研结合新机制和新模式搭建了一个新的高水平平台。
2.面向未来、开拓创新,努力引领地方产业科技发展走向
近年来,新能源的快速发展日益代表了新兴工业化的未来,对传统能源行业也形成了巨大挑战,对此,矿大敏锐地注意到当前能源科技的发展态势,在与新能源相关的洁净能源、生态环境、光伏材料、机电装备等领域,积极寻找新的生长点,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德能源与矿区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筹建成为最为显著的标志性成果。该中心是在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先生的大力倡导下,旨在中德两国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建立以煤矿安全开采技术与装备、新能源、矿区生态环境、先进制造业、节能减排等为主要研究领域,集人才培训、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与产品制造为一体的产学研国际合作平台。施罗德先生将亲自担任中心名誉主任。该中心将依托矿大现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努力建成国家级国际联合重点科研机构。2008年4月,施罗德先生高度评价这一项目为“典型的中德合作范例”。2009年1月29日,在中德两国总理的见证下,有关方面在德国共同签署了该项目协议。此外,矿大极参与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主动出谋划策、打造平台,全方位提升校地合作水平,在促进徐州地方经济发展中的技术与智力支撑、引领作用日益凸显。2008年底,矿大与市政府签署了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市校科研项目合作协议,省长罗志军对矿大在振兴徐州老工业基地中所作出的努力予以肯定。
纵观当今世界,以新能源产业为龙头的新兴工业化发展方兴未艾,绿色开采、洁净利用、煤炭气液化、深加工技术将成为未来煤炭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在此背景下,我国煤炭高等教育机遇与挑战并存,矿大如何继续保持在煤炭科技领域的领先地位,如何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更好地服务煤炭工业母体、引领行业科技未来走向方面任重道远。因此,希望矿大在新能源科技发展的广阔舞台上能够有所作为,继续做出开创性成果。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100年来,学校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成功之路。先后培养出包括20多位两院院士,20多位共和国的部长、省长,几十位大学的书记、校长,几百位大型企业负责人,几万名优秀科技骨干在内的17万余名毕业生。结出一大批具有开创性、影响深远的科技硕果,涌现出一大批站在行业发展最前沿的科技领军人才。同时,历届师生秉承“爱国爱校,学煤兴煤”之传统,积淀形成了“勤奋、求实、进取、奉献”的校风,“学而优则用、学而优则创”的办学理念,“开拓创新,严谨治学”的校训和“好学力行、求是创新、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校园精神,这些精神元素都已与学校融为一体、成为这所百年学府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也在时刻彰显着学校引领中国煤炭高等教育100年的独特气质与风范。最后,让我们共同祝愿这所国内历史最悠久、道路最曲折、规模最宏大、培养人才最多、科研水平最高、综合实力最强的矿业高等学府青春永驻!借此机会,让我们向过去100年来为学校的生存、发展、壮大做出贡献的人们表示最由衷的敬意!也期待着所有关心学校发展的人们继续携起手来,为中国矿业大学更加美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中国煤炭教育协会高教分会会长、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第三篇:滨大校庆感言
滨大校庆感言
我还记得,仿佛就在昨天,在操场上,韩方希校长勉励我们“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一晃眼,迈入这个校园已整整一年,那铿锵有力的八字校训——“开拓、勤奋、坦诚、务实”如今已深深存在我的脑海里。
我曾羡慕文心湖水畔的旧学士,在能这如诗如画的校园里激扬青春;我自豪自己如愿成为一名滨海的新主人,在这个历史悠久的一流学府书写自己的青春。如今,我已经可以预见该有多么不舍得毕业,离开后又该会多怀念这里的日子,因为在短短的光阴里,我看见了这所学校的物质、环境、精神、制度文化。正是这四个方面的文化让我这样一个本身不爱热闹的人,积极地融入学校的各项活动,并深深地感动着。
在这里,我享受着滨大丰富的物质文化。学校设施齐全,尤其是图书馆和各个学院(系)的资料室,不仅藏书丰富,而且服务贴心。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图书馆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新生的活动,带领我们畅游图书馆,并指导我们熟悉各项服务操作流程。此外,学校的多个体育馆和心理咨询室等设施,为学生的身心健康提供了合理的保障。完备的设施无疑是学校发展进步的重要物质基础。
在这里,我陶醉于滨大优秀的环境文化。首先,中西结合的建筑布局是设计者们智慧的结晶。一檐一角勾勒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美,一楼一木展现的是西式大学布局之妙。滨海博物馆与自然博物馆相映成趣,那是人文传统和科技精神的美丽邂逅。置身校园,从南校区到北校区,这里是名符其实的城中公园。学校多处于居民区连成一体,开放与包容并存。其次,这里的学习氛围是另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它体现在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相交流;体现在课后必修的实践课堂;体现在丰富多彩的讲座以及与名师对话的机会;还体现在各种围绕学校精神开展的寓意深刻的文化活动。兼容并蓄、积极向上的环境文化彰显的是学校秉承传统和与时俱进的风尚。
在这里,我领悟到滨大深邃的精神文化。在这里,学校注重的是多元的办学理念,课程选择丰富,学科覆盖广泛,教育年限明确。本科生教育与专科教育并重,在这里,学术自由之风盛行,学生可以自由地研究学习,老师也可以自由地教学研究。在这里,学生的生活斑斓多彩。学有余力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进入学生会组织学生工作,或参加各类社团展现自我才艺。每周六的礼堂电影播放、一年一度的滨海运动会以及各种礼堂文艺演出都是同学们放松心情和增进友谊的机会。博大的精神文化避免了单一模式的弊端,寓教于乐的交流方式必将促进学生的思维开放。
在这里,我还体会了滨大卓越的制度文化。首先,从学校到学院,各级领导都大力支持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工作的开展,例如为各类社团活动提供场地租借等一些便利措施,对学生会换届选举进行监督,为学生活动担任嘉宾或提供指导等等。第二,学校搭建了有效的师生交流平台。学生学习或生活中遇到的问题都可以与导师联系,集体的声音也能通过BB教学系统等渠道传递到领导们的耳中。另外,学校为鼓励学生参加科研活动,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合理的制度文化有利于学生锻炼能力和发展个性,从而实现全面发展;同时,也有利于调动师生学习和研究的活动,从而增强凝聚力。
然而,我们也应注意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努力将有利于滨大的进步。首先,我们可以更注重网络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滨大的优美的人文、自然环境,严谨的治学风气以及大量的名师和特色课程;同时,也可以与其它高校开展网上交流学习。第二,注重从校训和校歌等学校文化软实力中提炼学校精神,为培养有特色的“滨海人”而努力。第三,关注国家政策,抓住机遇,发展自身。
我相信,拥有深厚历史积淀的滨海学院,通过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必将成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名校。滨大即将迎来21年校庆,在此,我祝滨大生日快乐,并期待与滨大一起奋进。
12文8
麻建
20120560133
第四篇:中国石油ERP应用系统大迁移
中国石油ERP应用系统大迁移
北京洲际大厦机房、中国石油勘探院旧机房、吉林石化ERP数据灾备中心、中国石油勘探院新建机房,四点之间,一批IT人历时一年多,展开了中国石油ERP应用系统史无前例的一次大迁移。中国石油ERP项目建设的步伐,也由此踏上一个更加宽阔的快车道。截至2月中旬,中国石油ERP系统迁移后已经顺利运作了两个月。
中国石油ERP业务发展之困
随着中国石油集团ERP用户的迅速扩大,近年来,担负着整个中国石油ERP系统运载任务的中国石油勘探院旧机房和洲际大厦机房却严重“超载”。为打破瓶颈,2009年10月,集团公司相关决策层计划将已经建成的吉林石化ERP数据灾备中心作为ERP系统临时中心,将ERP系统的13套核心业务生产系统从北京迁移过去,最终形成北京和吉林两套ERP系统互为主、备的生产运行中心的优化局面。系统迁移工作量大,对业务运行敏感,技术难度大。面对这次中国石油信息化建设历程中史无前例的ERP应用系统大迁移,规划总院信息中心、大庆石化信息中心、中油瑞飞公司三家单位担当重任。其中,东方物探中油瑞飞公司承担了大部分重点、难点技术工作。
两点之间绷紧一根“线”
从2009年10月份开始,北京和吉林——此次迁移中最重要的两个点,就被一批IT人忙碌的身影串成一条线。北京迁移到吉林石化数据中心的13套生产系统都是“核心业务”。“责任重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中油瑞飞公司ERP技术组组长付长春感受到肩上的责任重千斤。在迁移的诸多程序中,数据库恢复是事关迁移后ERP系统能否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数据的完整性一旦受损,用户使用的历史记录可能就乱了。比如财务上要调以往的数据,就会找不到,这种损失对用户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中油瑞飞公司ERP技术组副组长杜广源说。然而,庞大到6万GB的数据量,怎样才能保证它的顺利恢复呢?ERP技术组采用“疱丁解牛”法,将海量数据分类分批次进行两地网络同步传输。“北京ERP系统数据中心照常运行,丝毫不影响ERP系统用户。” 杜广源说。这次大迁移,ERP项目的开发组、业务组与技术组联动,软硬件厂商技术人员及所有涉及到的地区公司相关人员前后约800人参与其中。
大庆采油九厂信息化管理显成效
中国石油网消息(记者王志田 通讯员韩福忠)3月11日至15日,大庆油田连降暴雪,采油九厂新站、阿拉新等边远的采气站通过生产、安全信息交流平台与厂调度及生产管理部门保持沟通联络,并得到援助,将雪灾影响降至最低。目前,这个厂通过重资投入的信息化管理平台,已成为保稳产、保安全、促发展的重要载体和关键环节。近年来,大庆油田采油九厂面临油田开发任务重、资金短缺等困难,仍然投入大量资金实施信息化项目,不仅确保了原油稳产,促进了企业发展,而且环保节能效果业已呈现。“不用则矣,用就用好、用出效益!”今年以来,大庆采油九厂本着这一宗旨,不断加强信息化建设,使工作重点由基础设施建设向开发应用和数据资源建设转变,一方面加大管理力度,另一方面实施有效措施,全面推行网上办公,所有会议均采用投影方式,会议资料全部上网,不仅促进了节能环保,而且密切了基层站队与厂部的联系,减少了恶劣天气对生产的影响。同时,这个厂通过推进油田生产数据一体化应用,建立了一个跨采油厂主体专业、不同系统、相关单位的生产信息交流平台,实现了信息化管理要算效益账,坚决不做无用功的初衷,为油田自动化更好地服务生产奠定了基础。
第五篇:宁夏大学校庆50徽标图案[小编推荐]
徽标释义:
该徽标以喜庆的红色、庄重的黄色为设计元素,以阿拉伯数字“50”为主体,以突出凤城地域特点的三只飞翔的凤凰为主题。
1、徽标左半部分是两只抽象、飞翔的凤凰,同也是阿拉伯数字“5”和“宁”字的拼音首字母“N”的艺术造型;徽标右半部分也为翱翔的凤凰,同时也是阿拉伯数字“0”和汉字“大”的拼音首字母“D”的抽象造型。整个图案寓意“在美丽的凤城银川喜迎宁夏大学50华诞”这一主题。
2、徽标整体极具动感,呈现奔放向前的“50”构型,同时,三只凤凰又紧围在一起奋力飞翔,寓意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紧密团结,顽强拼搏,“尚德、勤学、求是、创新”,努力向教学研究型大学迈进。结合“1958-2008”的红色字样,更好地体现了五十周年校庆的庄重和热烈。
3、徽标色彩采用以红黄为基础色调和以红黄渐变为图案主题色调的搭配手段,红色代表喜庆和热烈,黄色代表庄重和收获,加之红黄渐变的主色,寓意宁夏大学将以五十周年校庆为契机,继承50年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光荣传统,开创建设发展的新篇章。辅助效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