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5 04:41: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刚才,我简要传达了省九次党代会精神,济环同志代表区委、区政府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关工作作了具体的安排部署。下面,我进一步就贯彻落实省党代会精神,结合实际抓好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抓好现代服务业发展,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在学习、结合、转化上下功夫,抓好省党代会精神的贯彻落实 省第九次党代会是我省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入新的时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处于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会议认真总结了省八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深刻把握形势,对推进今后五年全省经济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抓好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传达学习,推动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是当前全省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重大责任。全区各级党组织,全体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以身作则、发挥表率,努力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省党代会精神上来。

第一,要抓好学习,全面、准确、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集中体现在青林书记的大会报告中。报告全面贯彻中央精神,深入审视四川省情,准确把握时代特征,深刻反映人民心声,代表了全省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报告主题鲜明、思路清晰、任务明确、重点突出,思想性、战略性和可行性强,是指导四川今后一个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学习领会会议精神,最主要的就是要学好青林书记的报告,努力学通、学深、学透,最终做到真懂、真信、真用。全区各级党组织都要精心组织、切实抓好报告的传达学习,通过结合实际抓好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认清当前形势,把握工作主题,明确任务目标,鼓舞精神斗志,齐心协力地推进“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锦江”的各项任务。

第二,要抓好结合,把学习领会省党代会精神与学习领会市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不久前,我市第十一次党代会胜利闭幕。市党代会把“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四川”,推进“四个跨越”,“奔富裕、求发展、促和谐、树新风”的要求和成都作为省会城市、特大中心城市的发展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对全市今后五年的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大力推动市第十一次党代会各项部署的贯彻落实,是贯彻落实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我们要把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和学习贯彻市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结合起来,牢牢把握“坚持科学发展、构建和谐成都”的主题,深入实践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扎实推进“三个集中”,努力实现“三新”和“新三最”目标。

第三,要抓好转化,努力用省、市党代会提出的新思想、新思路、新方法指导实践。抓好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贯彻,关键是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推动工作有新的进展、新的突破和新的成效。省党代会期间,青林书记对成都市在全省发展中的排头兵和领头雁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对成都市以率先发展更好地服务全省、示范全省、带动全省,辐射西南、影响全国、吸引世界寄予了殷切的期望。锦江区作为成都市的中心城区,必须勇肩责任、不却使命。当前,抓好省、市党代会精神在实际工作中的转化,重点是通过深入总结经验、深化对区情认识,按照发挥潜在优势、突出比较优势、抢抓先发优势的原则,抓住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部位,找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着力方位,进一步推动科学定位。前一阶段,通过在全区范围内开展调查研究,我们初步提出要努力建设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率先实现城市化引领区、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社会和谐发展创新区。要以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学习贯彻为契机,着眼长远、着眼全局,继续深化认识、完善思路。对认准看清了的,必须不失时机、雷厉风行、毫不犹豫地大力推动。

二、提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认识,把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 党的十六大明确要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今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7〕7号)指出:必须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思想的高度,把加快发展服务业作为一项重大而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省、市委也高度重视发展现代服务业。这次省党代会上,青林书记在参加成都市代表团讨论时专门强调,成都要着眼于建设现代服务业高地,有效地服务工业、服务社会,辐射西南,努力创造现代服务业的新优势。这对我市增创服务业新优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面对新的形势,区委、区政府立足我区实际,经过认真的比较分析、综合研究,多次召开区委常委会和区政府常务会进行专题研究,提出了举全区之力、集全区之智,努力将我区建设成为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全区上下必须统一思想,不断提高对发展现代服务业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第一,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过程也是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要形成与自身相适应的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方式,主要是市场机制决定的,同时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也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我们锦江区在20个区(市)县中面积最小,土地资源十分有限,发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产业带动力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低的现代服务业,形成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是我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另一方面,在区域经济发展竞争日趋激烈的现实条件下,要形成服务业发展的优势,决不能坐等市场力量自发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政府必须主动负责地以积极的产业政策,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在这方面政府的作用非常重要。大家都知道,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经济之所以发展迅速,正是因为政府在产业政策主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时和日本、亚洲“四小龙”处于同一起跑线上的非洲、南美洲的一些国家,由于政府放任自流,在产业政策方面无所作为,结果错失良机,至今仍在国际产业链的低端苦苦挣扎,靠附加值很低的初级产品生产勉强度日,这些都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现在,我们面临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机遇,同时也面临激烈的竞争形势,如果不努力去争取,积极去推动,机遇稍纵即逝,我们将在新一轮发展中落后,处于传统产业发展难以为继、新兴产业发展先机丧失的尴尬境地。我们必须从为锦江区的未来发展抢占先机、增强后劲、夯实基础、拓展空间的高度,以强有力的产业政策,大力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

第二,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落实省委“四个跨越”战略部署、实现锦江区跨越发展的最佳途径。省第九次党代会确立了“四个跨越”的经济发展战略。“四个跨越”的精神实质,就是坚持优势优先、重点突破,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在关键领域实施突破,整体推进全局发展。推进“四个跨越”,不仅要切实贯彻有关的工作部署,而且要充分领会其精神实质,立足自身的实际,用“四个跨越”提供的方法思路指导推动工作。省党代会报告还特别强调,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要充分发挥现代服务业在推进“四个跨越”中的重要作用,从改革体制机制、加大资金投入、完善政策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在省第九次党代会闭幕后庚即召开的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工作会议上,青林书记明确指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抓四个重点:一是抓高新技术;二是抓发展民营经济;三是抓发展现代服务业;四是抓招商引资。我们一定要深刻领会、充分认识发展现代服务业对于推进“四个跨越”的重要作用,从锦江区作为成都市中心城区的实际出发,把握优势、扬长避短,坚定不移地抓住发展现代服务业这个重点,努力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为全市和全省的“四个跨越”服务。

第三,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贯彻落实全市“三新”突破年工作安排、增创服务业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在“三新”突破中的重要地位,最近专门下发了《“三新”突破年增创服务业新优势工作实施方案》,并将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现代服务业推进领导小组。近段时间,各区(市)县特别是各城区纷纷出台发展现代服务业的新举措,抢争现代服务业发展先机。竞争激烈,形势逼人。前阶段,我们提出了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定位,在调查分析基础上形成了关于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意见,加大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训,初步营造了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良好氛围。目前,市上正着手对全市的服务业重新进行功能规划,我们要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找准和市级规划的结合点,尽全力争取市上将我区春熙路、盐市口商圈确定为全市重点扶持打造的商贸核心区;争取对东大街沿线规划进行调整,将其业态调整为以商业、商务、金融为主,使之成为我市贯穿东西的一条发展轴,成为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要载体。

还要看到,发展现代服务业,建设全市现代服务业先导区,我区已具备了较好的现实条件和良好基础。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文化体育娱乐、租赁和商务服务、批发零售、金融、信息和软件服务等行业的增加值在全市占了显著份额,有的指标与全省的市州相比都占了很大份额,比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在全省除成都以外20个市州中,绵阳市去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207亿元,我区以192亿元可排在全省各市州的第二位;商贸等服务业发展历史悠久、设施齐全,以盐市口、春熙路两大商圈为核心的商贸中心区进一步提档升级,产业优势不断巩固;全区从事金融保险、文化创意、资讯传媒、信息服务、专业服务的机构和从业人员位居全市第一。硬环境更是得天独厚,春熙路、盐市口、红星路等核心商圈已建成大型商业营业面积近200万平方米,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的以上就有20多家,列全市第一;全市有甲级写字楼8座,我区就有4座,占全市的50%,目前在建、拟建的商务写字楼达80多万平方米;星级酒店我区有18家,其中四星级以上有7家,五星级以上占全市的66%,为我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载体。通过这些年的努力,我区现代服务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也在逐步提升,这样的发展态势为我们下一步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可以说,现在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已经具备了天时、地利、人和,必须抓住机遇,加快发展。

关于如何具体推进我区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我再强调两点:一是要围绕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大力抓好相关项目引进工作,没有项目的引进,发展现代服务业就会成为一句空话。二是要加快有关现代服务业项目的推进工作。目前仁恒广场、航天大厦、国际商城等项目建设推进滞后,与拆迁工作密切相关,虽然拆迁面临的困难较多,难度也很大,但只要我们多花心思,认真研究,找准办法,提出对策,加大工作力度,是有办法解决的。希望区级各部门、各街道都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进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自觉、主动地投入到建设现代服务业发展先导区的工作中来。

三、深化城乡统筹,推进区域合作,加快社会事业发展

近几年来,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深入实施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以“三个集中”为核心的城乡统筹发展战略,得到了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我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总体部署,在推进城乡统筹、开展区域合作、发展社会事业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有益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特别是“五朵金花”、“锦金合作”等独具特色的创新,得到了各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高度评价。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继续坚定不移地按照省委、省政府推进“四个跨越”的战略部署和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城乡统筹、“四位一体”发展战略,在已有的良好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把锦江区建设成为全市率先实现城市化的引领区、区域合作发展的示范区、社会协调发展的创新区。

(一)深化城乡统筹,努力建设率先实现城市化的引领区。

一是要进一步加大推进“三个集中”的力度,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核心。从我区来看,重点要加快农民新居工程建设,推动农民向集中居住区集中。依托项目、依托产业解决农民集中居住的问题,力争全区农民集中居住点在今年全面启动,明年全部建成入住。其次,要推进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力争尚未流转的土地都实现规模经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和休闲旅游产业,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跨越。

二是要大力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这是解决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组建新型集体经济组织。采取各种有效的方式,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同时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进一步拓宽农民的就业增收渠道,确保在城市化进程中,全区农民的收入持续快速提升。

三是要大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生产生活环境,这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要积极推动公共财政向“三农”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民覆盖、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要加快路网、水电、通讯等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的延伸覆盖,形成配套完善、保障有力、适度超前的格局,为实现城市化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要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以推进小流域综合整治为抓手,切实解决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面源污染和燃煤污染等问题,如三圣街道辖区内新建的几个污水处理站,今年必须全部投入使用。

(二)大力推进“锦金合作”,努力建设区域合作发展示范区。一是要充分认识推进区域合作的重要性。深入开展“锦金合作”是区委、区政府落实市委、市政府“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战略举措的需要,也是我区自身发展的需要。“产业梯度转移”理论告诉我们:由于区域内劳动力、土地等要素成本上升,企业必然顺应区域比较优势的变化,转移到成本较低的地区,产业在地区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梯度转移现象,一个地区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可以转移其他地区,成为当地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产业。这种产业梯度转移有助于双方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良性发展,是一种“双赢”的良性转移。从国际上看,这种转移早有先例,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就曾先后从欧美、日本逐次梯度转移到亚洲“四小龙”、中国沿海、中国内地。产业梯度转移还可以出现在同一产业内部的不同环节,比如服装产业,法国、意大利等国拥有众多的世界顶级品牌,但服装的加工生产早已转移到世界其它地区,留下的只是附加值最高的设计创意、时装展示和高端销售等环节。从国内来看,内资和外资也都出现了从东部向西部转移的趋势。对我区而言,由于土地和劳动力资源的制约,传统农业和工业已不再具有比较优势,通过推进“锦金合作”进行产业转移,有利于我们有效转移传统产业,腾出宝贵的土地资源,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拓展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创造条件。产业转移出去以后,对于我们的合作方——金堂县来讲,也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二是要在重点抓好九龙服装工业园建设和企业入驻的同时,在更宽领域、更大范围进行合作,努力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共同受益。九龙服装工业园是“锦金合作”的第一个项目,经过努力,目前已有了实质性进展。区委、区政府制定的目标是确保九龙服装工业园一期所有入驻企业在6月全部投产,“锦金合作”推进办公室和工业开发区必须按照这个目标全力推进,同时要抓紧做好二期的规划和招商工作,力争年底二期建设初具规模。在这方面,我们要好好学习郫县的经验,树立争一流的精神、拼抢精神和奉献精神,加快推进工作,确保完成既定目标。要注意发展与服装相关联的配套产业,延伸产业链。在农业方面,要以花卉产业合作为主体,拓宽农业合作领域;在旅游方面,要以打造“花乡—水城”品牌为重点,整合两地旅游资源;在就业方面,要以就业互助为主要内容,加强劳动力与人才合作;在社会事业方面,要以实现城乡共享文明为目标,全面开展社会事业合作。三是要进一步创新合作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合作健康持续开展。要兼顾合作双方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发展,在形成跨区域合作机制与利益分配的长效机制上下功夫,实现互惠互利。这里关键是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市场原则和互惠互利原则,创新和建立有效的体制机制,才能确保双方合作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使我们的合作项目走在全市前列,真正起到示范作用。

(三)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努力建设社会和谐发展的创新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在推进和谐社会建设中,以人为本是核心,民生是重点。近年来,我区围绕推动社会事业发展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教育发展、社区建设、公共卫生体系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较差、水平不高,教育资源尚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社区基础设施建设欠账较多,多数社区硬件设施不好;公共卫生体系尤其是社区卫生服务建设存在着薄弱环节。我们要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着力解决好这些问题。要进一步完善公共财政体系,加大财政对社会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的倾斜力度;整合教育资源,逐步形成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格局;大力发展卫生服务事业,特别是社区卫生服务事业,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问题;围绕建成“充分就业城区”的目标,加快建立完善城乡一体的就业体系;加快建立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大力实施惠民行动,努力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总之,要通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保障社会稳定和谐。

另外,昨天市委、市政府召开了全市创建文明城市工作会,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下一步的工作做出了安排。从全市来看,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很多小食店、餐馆证照不全,从业人员没有健康证;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挤占人行道、盲道等问题较严重;门牌号码混乱;集贸市场环境依然存在脏乱差现象。全市下一步工作重点是:食品安全卫生,农贸市场整治,人行道路畅通,临街店铺规范,家园环境洁净,文明礼仪的宣传教育,建筑工地管理和关爱民工。就我区的创建工作,我强调三点:一是要高度重视,创建文明城市是一项根本性、全局性的工作,也是一项非常艰巨的工作,如果不重视,不下大力气,是做不好的。二是要切实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真抓真做。区级各部门、各街道要认真梳理,及时发现问题,尽到责任,能解决的尽快解决,不能解决的要积极向市级有关部门反映。如果出现群众长期反映没人管、非得上级领导出面才去办的情况,区委、区政府将按照《成都市锦江区干部问责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进行严肃处理。三是要对照目标任务扎实推进,市委、市政府即将对各区(市)县下达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目标,区级各部门、各街道要认真按照目标要求做好有关工作。

同志们,贯彻落实好省、市党代会精神,实现“四区”建设的目标,必须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以良好的作风促发展。要继续深入开展“五比五看”活动,大力倡导“五个作风”,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执行力和行政效能。切实加强对干部的教育管理,切实振奋广大干部的精神。对那些不图虚名、踏实干事的干部要多加重视,对那些埋头苦干、注重为长远发展打基础的干部不能亏待,让肯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舞台,干成事的人有荣誉。要通过选好人、用好人,切实调动全区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努力建设一支忠于职守、作风务实、勤政廉洁的干部队伍,以只争朝夕、时不我待的精神状态,努力把我区建成全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先导区、率先实现城市化的引领区、区域合作发展的示范区、社会和谐发展的创新区,开创锦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谢谢大家!

第二篇:团县委认真学习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团**县委认真学习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11月4日下午,团县委组织机关全体干部召开专题会议,传达学习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

会议首先介绍了本次党代会的主要议程和内容,重点传达了**同志所作的《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为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而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随后,全体干部在认真学习的同时,并积极进行了发言,畅谈了各自的认识。

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书记所作的工作报告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回顾和总结了第八届省委团结带领全省各族人民,积极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奋进、迎难而上,全面完成省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主要任务,积极推动全省经济社会文化繁荣进步的工作成绩和基本经验。同时,会议把握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原则,结合实际,紧扣“十二五”规划,科学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为更好地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指明了方向。会议目标明确,催人奋进,振奋了我们的信心,活跃了我们的思想,鼓舞了我们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努力奋斗的斗志。

通过学习,大家纷纷表示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代会精神上来,统一到卢展工书记的工作报告精神上来,号召全县各级团队组织坚决贯彻践行会议的总体要求和任务部署,带领全县广大团员青年以更加振奋的精神、更加开阔的视野、更加务实的作风,按照全省共青团“一体四轮”的工作格局,以全市“四力工程”为抓手,勇于实践、力求作为,为全面推进中原经济区建设、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和幸福**建设而努力奋斗。

第三篇: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市委、市政府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认真贯彻落实省、扬州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会议精神,对我市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作出全面部署。这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创发展新优势,更快更好地推进“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战略举措。刚才,4家单位作了交流发言,介绍了很好的经验和构想。倪市长就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工作作了全面总

结部署,李市长宣读了服务业考核办法,请各镇、各部门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我再讲四点想法。

一、进一步深化认识

加快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为了加快“两个率先”,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从xiexiebang.com的实际情况看,在强调工业强市第一方略的同时,必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上重要的位置来抓。当前,xiexiebang.com经济发展既有大的机遇、又有新的挑战,突出表现为要素趋紧、资源制约、环境制约、区域竞争等带来的巨大压力。这就需要我们寻找新的增长空间和发展资源,创造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是加快发展的紧迫要求,是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是致富百姓的重要途径。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支撑。先进制造业是服务业发展的基础,现代服务业是制造业进步的支撑。可以说,没有研发设计的制造业是没有灵魂的制造业,没有现代物流的制造业是血脉不通的制造业,没有市场营销的制造业是盲聋哑瘫的制造业,缺少现代服务业支撑的制造业是高成本、低竞争力的制造业。从我市实际情况来看,相对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势头,服务业发展比较滞后,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育不足,已成为制约经济增长、效益增加的“瓶颈”。现在我市工业企业的科技研发多数还受制于人,生产、储运、销售等基本没有分开,生产经营成本普遍较高。所以,我们必须依托制造业,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提高研发、物流、营销服务的水平,争取把生产性服务环节的利润更多地留在本地,走出一条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联动并进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内容。服务业是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空间,现代城市又为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重要依托。没有服务业的城市只是一座“空城”,缺少现代服务业的城市不是一个兴旺发达的城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有利于提升城市配套功能,有利于化解城镇就业矛盾,有利于农村人口加速进城落户,从而使城市更具竞争实力和发展活力。“十一五”期末,我市将形成40-50平方公里、4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规模,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将带来人流、物流、信息流在更大范围内快速流动和融合,这也为服务业开辟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前景。我们要积极顺应城市化的推进要求,加快城市开发建设水平,为服务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和有效载体,形成服务业与城市化相互支撑、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

3、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模式。一个地区的现代化进程,不仅是经济总量扩张的过程,更是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产业结构演进规律表明,当一个地区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经济增长将由主要依靠工业带动演变为依靠工业和现代服务业共同支撑。服务业主要靠体力、智力劳动,能源、资源占用少、消耗低,且大多数属于清洁产业,创造的是绿色GDP。据初步测算,相对于每万元增加值,服务业用电量是工业的15,占用资本是工业的60;服务业每万元增加值所造成的烟尘、二氧化硫排放量不到制造业的6和7。大力发展旅游、商务、文化等新兴服务业,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而且具有一定的生态环境修复功能。因此,加速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扬长避短的科学举措,是结构调整的重要取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4、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富民惠民的重要渠道。发展经济,富民优先。服务业门类广、领域宽、劳动密集度高的显著特点,以及门槛低、回报快、风险小的行业优势,在增加就业、推动创业、致富百姓上具有其它产业不可替代的作用。2005年,我市服务业吸纳就业人员14.7万人,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收入占40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服务业的收入占30以上,发展潜力和就业空间相当大。可以说,服务业是城乡民众创业的最大舞台,也是城乡居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同时,随着全面小康进程的迅速推进,城乡居民消费需求也在全面增长,传统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新兴消费也是层出不穷。如果我们不加快发展服务业,即使人民群众达到了全面小康的收入,也得不到全面小康的消费,xiexiebang.com还是不能算实现了全面小康。

二、进一步明确方向

谋划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必须明确发展方针、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发展机制,选择加速发展的科学道路。

1、发展方针:坚持“双轮驱动”,实行“五化联动”。就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坚持新型工业化第一方略不动摇,一手抓先进制造业

第四篇:董洪运在传达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董洪运在传达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 来源: 作者: 最后修改时间:2011-11-22 11:48:35 编辑: 审核:|

(2011年11月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大会,传达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下面,我就学习好、传达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提几点要求。

一、认真学习、迅速传达、深入宣传,在全市上下掀起学习、传达、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的热潮。省第十次党代会是在我省转型跨越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意义的会议。会议通过的省委工作报告,是指导全省今后五年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行动纲领,会议通过的省纪委工作报告,是各级各部门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全面保障转型跨越发展的工作指南。“两个报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适应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趋势,代表了全省人民进取争先、创造美好生活的强烈心声,提出的总体战略、指导思想、发展蓝图、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具有强烈的时代先进性、系统的科学理论性和具体的实践指导性。学习、宣传、贯彻、落实省党代会“两个报告”精神,是当前的首要任务,用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统一干部群众的思想,是做好各项工作的第一要求。各级党委、中心组、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要带头学、认真学、反复学,在全面领会、准确把握精神实质上下功夫。要深刻领会省九次党代会以来我省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启示经验,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未来五年全省工作的指导思想,深刻领会关系山西改革发展全局的“两件大事”,深刻领会“转型跨越、再造一个新山西”的科学内涵和基本要求,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转型综改试验区建设、对外开放、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深刻领会大会提出的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的要求。各级领导和参加会议的党代表,要带头学习、带头宣讲,发挥好传达贯彻的领导和骨干作用。宣传部门要组织好宣讲活动,发挥好指导、辅导作用。新闻部门要开设学习专题栏目,发挥好交流、推动作用。市委、政府“两办”督查室要协同有关部门,搞好动态检查,保证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家喻户晓,迅速转化为全市人民转型跨越、赶队前行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围绕主题、贯彻落实、创先争优,在全市开展转型跨越、赶队前行、进位争先的竞赛活动。省第十次党代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科学发展,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型跨越,促进社会和谐,组织和动员全省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同心同德、开拓创新,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加快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努力奋斗。

围绕这一主题,抓好贯彻落实,一是要发展的目标再高一些。今后五年,山西要办好两件大事,一件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力争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五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另一件是抓住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机遇,率先走出资源型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新路。同时要建设国家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全国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中西部现代物流中心和生产性服务业大省,建设中部地区经济强省和文化强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万亿元,财政总收入超过4000亿元,百万人口城市有新的增加,城镇化率接近60%,城乡居民收入分别达到3万元以上和1万元以上,基本消除农民人均纯收入5000元以下的县,节能减排幅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6%左右。报告还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其他一些具体的新目标。各级各部门要对照大会提出的一系列新目标、新要求,调整完善“十二五”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把发展的目标定得再高一些,要以目标的新定位和高标准,保证转型跨越、赶队前行的预期计划圆满实现。二是要改革的胆略再大一些。报告指出,转型综改试验区,就是在新阶段,国家赋予山西“新特区”综合性支持的大政策、大机遇。抓住国家扶持的政策机遇,加快我们的发展步伐,核心在转型,根本在改革,关键在实践。转型的动力是改革,实践的成效靠改革,改革的力度、幅度、水平,决定着发展的规模、速度、效益。改革的胆略再大一些,就是要继续解放思想,打开视野、打开心门,面向世界、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抢抓机遇,敢闯敢试,先行先试,以敢为人先的胆气和险中取胜的策略,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部门,率先改革,创新体制机制。在市一级,首先要把国企改革抓上去,把民营企业机制创新抓上去。

三是要转型的步子再快一些。报告围绕转型跨越发展,就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发展提出了新目标、新任务、新要求、新路径、新举措。适应新的要求,加快我市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转型的步子要再快一些。煤电等传统产业开发新项目要加快步伐,新材料、新型煤化工、装备制造等新产业开发要加大力度,农牧产品加工业发展要加快品牌化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开发要提高品位,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要加快信息化、网络化建设。全面落实“四位一体”的项目推进制度,重点加快循环工业园区建设,提升传统产业循环率、资源就地转化率、新型产业占比率、节能减排率和科技贡献率,务必使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水平赶上全省全国步伐。

四是要民生实事办得再多一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巩固发展“五个全覆盖”、“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成果,进一步加快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进程。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加快基础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解决好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教育、卫生等实际问题。精心实施创业就业工程,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建设,创新社会管理。继续打好信访稳定攻坚战、安全生产攻坚战、环境保护攻坚战,建设绿化忻州、气化忻州、净化忻州、健康忻州、平安忻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三、转变作风、狠抓落实、奉献人民,为忻州赶队前行、后发争先创造历史新业绩。各级领导干部要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创新意识、责任意识,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进取、特别能奉献的良好传统,到农村去、到企业去、到基层去,到急难险重的第一线,和群众同心同德,想大发展,干大发展,谋大发展,以时不我待、先行先试的勇气,负重爬坡、勇创一流的胆气,奋发图强、勇攀高峰的锐气,敢于担当、成事创业的志气,唯旗必夺、敢争第一的豪气,坚持目标导向,强化责任落实,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创造无愧于岗位、无愧于历史、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崭新业绩。

同志们,学习传达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是我们转型跨越、赶队前行的重要历史契机。抓住这一契机,实现思想大解放、改革大推进、开放大发展、工作大落实,确保“十二五”开局之年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确保转型跨越发展、再造一个新山西的总体战略和我市“3581”发展战略精彩实施,是我们光荣而伟大、艰巨而神圣的历史任务。让我们团结起来,创新苦干、奋力拼搏,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第五篇:在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今天,市委、市政府在这里召开全市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主要任务是,贯彻全省和扬州市会议精神,总结回顾“十五”时期全市服务业发展情况,明确落实“十一五”发展总体要求,研究部署今年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构建功能完善、结构合理、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为促进服务业更快更好发展而努力奋斗。会议结束前,市委袁书记还将作重要讲话。下面,我根据会前研究的精神,先讲四点意见。

一、客观估价“十五”时期服务业发展成绩

“十五”时期,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提升水平”的要求,以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为主要抓手,以满足城乡居民生产生活为主要目标,服务业总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功能环境进一步改善,在促进发展、扩大就业、增加税收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主要表现为“一个扩张、两个突破、三个加快”。

一个扩张:全市服务业总量不断扩张。2005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72亿元,比“九五”末净增34亿元,占GDp比重达36.5%,“十五”期间年均增速13.5%。现有服务业从业人员14.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35%;服务业实现税收4.9亿元,占税收总额的33.5%,其中占地方税收的比重达51.5%。

两个突破:一是体制机制改革取得突破。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全面推进机制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加快服务业企业资产重组、合资合作、扩张裂变,商贸流通企业“双置换”率达100%,在全省率先成立县级商贸流通服务业联合会和17个行业协会,初步探索了新形势下加强行业管理的新路子。二是项目建设取得突破。发挥区位、产业优势,突出重点行业,依托重点企业,联络大客商,嫁接大企业,推进大项目,增强发展后劲。“十五”期间,年均实施服务业项目近200个,年均投资15亿元,其中超千万元以上项目达20个,在“九五”基础上实现了翻番。

三个加快:一是传统商贸加快升级。坚持服务业与城市化发展互动并进,整合商业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增强集聚效应,初步形成以东方红路、工农路、引江路和江淮路“两横两纵”专业街为支撑的城市商贸集聚区。龙头商贸企业不断壮大,全市形成销售超亿元商贸企业6家,其中,*商城销售过6亿元,成为扬州地区本土龙头商贸企业。积极拓展农村市场,建成为农综合服务社44个,农村超市70多个。2005年,被商务部列入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二是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发挥我市的产业、资源、区位优势,依托道口、港口、站口,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先后建成花木市场、建材市场等5000万元以上市场5个,着力培育江淮沿线专业市场带。2005年,实现市场成交额50亿元,同比增长16.2%,其中,亿元市场6个,苏中商贸城超15亿元。三是新兴服务业加快发展。积极融入扬州大旅游圈,挖掘龙川文化内涵,彰显古、水、绿特色,开发邵伯御码头、城区龙川广场等9个旅游景点,初步形成引江风景区、邵伯湖旅游度假区和*现代花木产业园三大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7500万元。此外,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房地产开发等新兴服务业快速发展,成为*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

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关心支持服务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向奋战在服务业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看到,我市服务业与“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目标比,与先进地区水准比,与人民期盼比,仍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一是比重相对偏小。总量低于海门、通州、启东,列苏中第4位,全省第12位,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仅为36.5%。二是增速相对偏慢。我市专业市场虽有发展,但较之浙江义乌、海宁、苏南等地区,扩量提质速度不快,辐射带动作用不强。目前,超亿元以上的服务企业为数不多。三是层次相对偏低。以批零贸易、交通运输、餐饮服务为代表的传统服务业占比偏高,以金融、现代物流、信息服务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规模还不大,产业集聚和要素配置能力不够强,全市服务业仍处于传统服务业为主的发展阶段。对这些问题,在今后工作中,要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要求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工业化的转型期、城市化的加速期、对外开放的扩张期,也是我市发展服务业的黄金期。资料显示,世界发达城市大多有着比较完善的社会服务系统和强大的综合服务功能,服务业占GDp的比重一般在70%左右,服务消费占全社会消费的50%左右。然而目前,我市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还不到40%,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发展所面临的机遇较多。一是政策促动机遇。去年以来,省、扬州市专门出台了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对服务业市场准入、税费收取、财政扶持、人才引进作了具体规定,为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支撑。二是产业推动机遇。我市产业特色及其集聚效应逐步显现,汽车及零部件、机械冶金等四大支柱产业不断扩大,皮鞋、皮革等传统产业加速升级,花木、水产等规模农业日渐形成,为推动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产业支撑。三是区本文来源于网络站位带动机遇。*区位优势得天独厚,宁通高速与京沪高速、长江与大运河、宁启铁路均在我市交汇,*港升级为国家一类开放口岸,规划中的苏中飞机场已选址在我市,未来几年内*将呈现出“水陆空”齐头并进的大交通格局,为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平台支撑。四是消费拉动机遇。近年来,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消费需求日趋旺盛,教育培训、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信息通讯、医疗保健等消费支出比重迅速上升,成为新的消费热点,为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支撑。这些优势叠加,充分说明,当前我市服务业发展机遇难得、前景广阔,只要我们抢抓机遇,顺应形势,完全有基础、有条件实现科学发展、协调发展、跨越发展。

“十一五”我市服务业发展的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两个提前”的总要求,加速发展生产服务业,全面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新兴服务业,加快形成商贸业态多样化、市场建设规模化、物流培育信息化、旅游开发特色化、为农服务专业化,努力实现扬州第一、苏中一流、全省进位的目标,促进全市服务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主要目标任务:“十一五”期末,全市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力争达到147.2亿元,占GDp比重40%以上,年均增长15%以上;从业人员19.7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42%以上,年均增长5%以上;税收15亿元,占地税比重60%以上,占国税比重30%以上,年均增长25%以上。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十一五”我市服务业发展要把握好三大原则。一要坚持二三并进,互动发展。一手抓先进制造业,一手抓现代服务业。利用现有的制造业基础,大力发展生产服务业,借助服务业提升制造业质态,依托制造业充实服务业内容。二要坚持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充分发挥自身特色资源,合理利用存量资源,深入挖掘增量资源,进一步延伸放大比较优势,切实把资源优势变成推动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竞争优势。三要坚持扩量提升,创新发展。突出“商贸发展、行业服务、产业联动”三大主题,围绕“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提升水平”三大任务,更新发展模式,加快机制体制创新,不断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着力形成“开放合作、产业联动、城乡互动”的服务业发展新格局,“十一五”时期,我市服务业发展要围绕交通便捷、区位凸显、产业集聚、资源丰富四大优势,着力推进“四大工程”。

一是园区建设工程。规划建设“四大物流园区”:在*港码头作业区内,以货物中转、集散、仓储为主体,建设*港物流园区;在京沪与328国道立交东西两侧,以快速公路运输、市内配置和信息服务为重点,建设砖桥物流园区;在境内宁启铁路沿线北侧选点,以公铁路联运、货物集散为重点,建设火车站物流园区;在宁通高速与新都路交叉口西南侧,以物流配送和集散为重点,建设商贸城仓储物流园区。

二是市场培育工程。着力打造“八大市场”:依托制鞋传统产业优势,利用现有商贸城基础,引进外地客商和先进理念,加快规划建设皮革市场,致力打造中国“东部鞋都”,到“十一五”期末,形成100亿元以上的销售规模;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加快建设扬州阿波罗花木市场和超大集团苏中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打造苏中农副产品集散地,到“十一五”期末,分别形成10亿元以上销售规模;依托道口优势,加快建设国际五金城和苏北设备调剂市场,培育壮大建材城、邵伯钢材城、华东家具城,形成江淮线市场集群。

三是商圈打造工程。形成“一主五副”发展格局:以世纪联华、*商城、龙川步行街、三江百货广场为中心,建设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城区商贸主中心;依据城市空间布局和商贸发展实际需要,培育发展*北部城区、南部新区、沿江开发区、邵伯镇区、小纪镇区五个商贸副中心。

四是旅游开发工程。形成“三大组团”:一是滨江风景旅游区,主要由引江水利枢纽工程、芒稻河沿岸风景带和沿江风光带组成;二是花木之乡生态旅游区,主要由现代花木产业园、丁伙花木、曹王花木、扬州阿波罗花木市场组成,发展*“花木之旅”;三是邵伯湖特色旅游区,主要由邵伯湖旅游度假区、渌洋湖风光带组成,做足“水、古、食”等特色旅游文章。

三、全面完成今年服务业各项目标任务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起步之年。开好头、起好步,意义重大,至关重要。今年服务业工作主要目标是:服务业增加值83.3亿元,同比增长14%,占GDp比重36%以上;从业人员15.4万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36%以上;税收6.1亿元,同比增长25%。实现上述目标,必须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1、规划引领,描绘服务业发展新蓝图。现代服务业是随着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应运而生的,主要是依靠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理念发展起来的。对此,我们必须准确领会,把握内涵,合理规划,科学指导。要看到规划是推进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要依据,也是保障现代服务业合理布局的重要抓手。没有科学规划,就不可能为现代服务业发展创造优势和提供组织条件,也就无法统筹安排现代服务业重大项目,有限的资源就不能很好地用在刀刃上。目前,市三产办委托南大商学院编制的*市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已提交大会讨论。这里,就规划编制工作,我再强调两点。一是突出科学性。要充分发挥规划对服务业发展的宏观调控作用、对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指导作用、对区域生产力布局的引导作用,把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新兴服务业、促进工业发展的生产服务业、保障居民生活的生活服务业摆在优先位置,不断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要超前谋划城市商业网点和核心商圈建设,合理布局328国道、开发区新都路周边物流圈和市场带,不断提升服务业发展层次,增强服务业与一产、二产的联结度。二是突出操作性。要使市内的生活服务业与市外的生产服务业各得其所,规划必须对各类服务设施统筹策划,从而形成整体优势、组合优势,壮大单体规模,提高节约效率,确保居民不出社区就能接受就学、就医、就餐等物质生活服务,享受文化、娱乐、体育保健等非物质消费。金融、电信、房地产、社会事业等部门要围绕现代服务业总体规划,认真谋划,做好衔接,进一步细化商贸、交通、信息等专项规划,丰富发展内涵,明确主攻重点,共同推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各镇要结合区划调整,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住宅向社区集中的要求,统筹安排服务业发展空间,加快城镇化进程,集聚人气,会聚商气,形成服务业与城镇互为支撑、互为推动的良性格局。

2、重点突破,培育服务业发展新优势。服务业发展的内涵十分丰富,包括生产性服务业、消费性服务业等。就我市目前情况看,要实现服务业更快更好地发展,必须在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同时,把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摆在重中之重的位置。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方针,依托自身的产业基础,发挥优越的区位条件,在以下两个方面求突破。一要在发展现代物流上求突破。要依托沿江开发区和现有的工业基础,按“政府主导、企业运作、规范市场、配套环境”的原则,着力启动四大物流园区。近期,重点加快*港物流园区、砖桥物流园区建设。同时,高效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鼓励工商业企业将主流业务与物流分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仓储、运输、快运企业信息化进程,盘活存量资产,延伸服务功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二要在专业市场建设上求突破。要以增强辐射能力、创新交易方式为目标,大力调整专业市场格局,精心打造江淮线特色市场集群,着力培育皮革、花木、五金、钢材、建材、农副产品、家具等八大特色市场。今年市里将重点跟踪三大市场建设。一是五金城,总投资5.8亿元,利用外资500万美元,总占地500亩,近期抓紧完善各项手续,力争一期工程今年建成营业;二是华东家具城,由浙江家得福公司投资1.6亿元,其中外资600万美元,一期工程上半年要确保动工;三是皮革城,意向由海宁皮革城和法国客商合作投资,初步确定在宁通公路张纲出口周边,结合商贸城资源整合兴建,分皮革、皮鞋和箱包三大功能区,与苏中商贸城进行错位发展,力争早签约、早开工、早达效。各镇也要结合自身特点,从完善区域服务功能入手,坚持适度规模、环境优美、安全生产的原则,加快改造一批专业市场,满足周边的生产生活需要。

3、开拓市场,扩大服务业发展新空间。我市要依托“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拓宽多元就业空间,为实现富民优先开辟低门槛创业途径。一是打造现代商圈。要根据*城市结构,提升以*商城、世纪联华、龙川商业步行街“两点一线”为主体的主城区商圈,打造以市行政中心为主体的北区商务圈,完善以开发区为主体的南区生活服务商圈,兴建与扬州城区相呼应的西区商圈,并着力抓好工农路、解放路、引江路、东方红路四大特色商业街建设,形成布局均衡、功能配套的商圈组合。要全力实施商贸招商工程,在引进外资零售企业上寻求突破,在兴建高档酒店、餐饮上弥补不足,在扩大国内大型商贸企业卖场和超市上增强实力。二是发展区域商贸。去年,国家商务部、财政部等部门联合启动“万村千乡”农家店市场工程,对承担“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的企业,将享受有关资产投资贷款贴息和定额资金补助。我市作为全国的先行试点单位,前期已探索成功的经验,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得本文来源于网络站到了国家、省和扬州市的充分肯定。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大中型商贸企业以连锁和超市的形式兴建、改造农家店,支持中小企业以自愿连锁、统一采购、统一销售的方式兴办农家店,促进城乡流通一体互动,占领农村市场发展制高点,更好地惠民、便民,培育优质放心安全的农村消费市场。三是拓宽流通渠道。面对市场开放、产业融合的经济一体化趋势,我市商贸业要充分发挥流通功能,不断创新“基地+公司+市场”模式,实施“园区支撑、商贸带动、市场互联”的产业方略,打造花木、水产、蔬菜、家禽、生猪等五大类农贸一体化产业链,提高农副产品的商品化率,促进特色农业的加工转化增值。以化肥农药、烟花爆竹、再生资源、棉花等行业协会为龙头,以专业经营公司和乡镇超市为支撑,以村级综合服务社为依托,推动农资流通体制改革,加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和农村经纪人队伍建设,搞活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构建现代农村流通网络。

4、项目推进,增添服务业发展新活力。要把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作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活水源头,坚持外资、民资、国资三资联动、各个击破,形成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多种经营方式结合、多种服务形式互补的发展新格局。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今年服务业项目建设,重点围绕“1212”目标,即开工营业项目100个、投资20亿元,意向项目100个、投资20亿元。在具体工作中,着重抓好三个方面。一是乘势而上,全力主攻外资。当前,我市要积极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抢占服务业利用外资高地,使服务业成为我市利用外资新的增长点。要包装推介我市旅游、市场、商贸、物流等项目,坚持“靓女先嫁”,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优势企业嫁接招商,吸引外资合资合作。二是因势利导,大力吸引民资。现在,民营经济十分活跃,民间积累丰厚,民营企业家抢摊服务业、举办实业的势头较好。我市要抢抓机遇,把服务业作为全民创业的重要领域,充分挖掘民资潜力,凡允许外资进入的领域民资都可进入,引导、鼓励和支持民间资本参股服务业。三是顺势而为,努力争取国资。各镇、各部门要把项目建设作为争取国资的载体,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增长,以项目建设推进服务业对外开放。今后三年,省和扬州市每年将分别安排1亿元、1000万元服务业引导资金。我市对在手项目要进行筛选,凡符合上级扶持政策的重点项目,要精心组织,认真调研,市三产办、财政局、发改委等部门要积极做好上争资金工作。另外,要抓住国家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的政策机遇,力争通过组建教育、卫生、文化等经营公司,盘活存量,搭建平台,提供舞台,做强载体,力争吸引国资投入。

5、开发旅游,打造服务业发展新特色。充分发挥我市自然生态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旅游资源,使旅游业尽快成为我市新兴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一是加快景区景点建设。要根据扬州市旅游发展规划和*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新建“饮水思源景区”等为主要内容,聘请较高资质的旅游设计单位,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采用市场运营手段,吸纳社会资金建设。要围绕邵伯湖旅游度假区建设规划,对古运堤、御码头、古石街和埭园等景点进行整合、维修,邵伯镇争创省级“历史文化名镇”。要继续完善现代花木产业园内部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启动规划开发花乡农居休闲度假、渌洋湖生态旅游度假、小纪水乡风光度假等旅游项目。二是加大宣传促销力度。要坚持“立足省内,着眼华东,面向全国”的旅游开发战略,重点瞄准宁通、京沪高速公路沿线的大中城市,通过邀请外地旅行商和传媒机构来我市踩线、采风和参加旅交会、媒体广告发布会、旅游推介会等,整体推介*、宣传*。要进一步挖掘我市龙川文化内涵,继续办好“经贸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向国内外展示*良好的旅游资源和产品,打响*龙川文化旅游品牌。三是加强旅游行业管理。要依据行业法律法规,一手抓服务,一手抓管理,尽快完善旅游行业管理办法,积极推进依法治旅进程,对全市旅游饭店的软硬件建设加大督促检查力度,努力消除“软硬件不达标,服务不规范”的现象,以提高全市旅游饭店的接待服务水平。要规范旅行社管理,坚决纠正违规行为,强化业务人员培训,全面提高服务技能。

四、着力提高服务业发展的组织程度

在新形势下,服务业涉及面广、发展空间大,是引导社会力量自主创业的重要领域,也是促进地方经济腾飞的潜在产业。因此,各镇、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强化领导,把发展服务业作为吸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途径,制订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

1、强化组织领导。各镇、各部门要继续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领导,明确具体分管人员,健全市、镇、村三级组织管理网络,做到班子健全、责任明确、措施靠实,真正把服务业工作抓扎实、抓牢靠。市新闻单位要努力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大力宣传服务业对经济建设的重要作用,在提升城市功能和满足消费升级等方面的重要意义,及时总结新鲜经验,报道先进典型,增强群众参与服务业发展的热情。市三产办、商贸局要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加大对民营服务业的指导力度,推动商贸、餐饮、沐浴等服务业标准的实施,广泛开展“名牌服务机构”、“名牌服务产品”、“优秀服务员”等服务创优活动,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2、强化协调配合。发展服务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行业较多,部门较多,仅靠一两个单位努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性,密切配合,协同动作,加强沟通,加强协调,互相支持,共同努力,解决问题,化解矛盾,推进服务业快速健康发展。特别是市三产办要会同发改委、建设局、国土局、工商局等部门在服务业政策指导、发展规划、项目审批、供地手续办理、登记注册等方面提供热情服务,能快则快,能减则减。

3、强化目标考核。考核是推进工作的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也是检验各方面工作的重要手段,发展服务业同样也要建立考核机制。我们要把发展服务业纳入各镇各部门目标管理,像重视工业那样重视服务业,像抓工业项目那样抓服务业项目,做到服务业与工业经济、招商引资一起部署、一起督查、一起落实。会前,市委、市政府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制订了《*市服本文来源于网络站务业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办法》,对各镇和相关部门分层考核,对各镇主要是考核经济指标、专业服务、重点企业、项目建设四大部分,对相关部门主要是考核下达的市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完成情况。应该讲,这样的考核既体现了实事求是、分类指导的思想,又体现了激励争先、奖优罚劣的导向。各镇、各相关部门要围绕目标,强化责任,把任务层层分解,挂图作战,定期督查,努力形成千斤重担大家挑的生动局面。

4、强化政策扶持。为促进服务业加快发展,我市根据省、扬州市的有关文件精神,出台了促进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意见。市里决定,每年安排100万元引导资金,扶持服务业发展,希望各镇、各部门以此为契机,用足用好政策,做到“两个落实”:要落实公平待遇。坚持服务业和制造业并重发展,消除服务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政策差别,为服务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要落实政策环境。市各有关部门要全面清理服务业税费规定,取消不合理收费,进一步降低服务业发展成本,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进一步放宽服务业企业登记注册条件和经营范围限制,彻底降低服务业的准入门槛,营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同志们,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我市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发展的重点所在,潜力所在。让我们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突出重点,扎实工作,不断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为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下载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传达贯彻省第九次党代会精神暨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动员大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文章标题:在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传达贯彻了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这次大会是我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

    在贯彻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在贯彻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一、认真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一)省党代会会议主要精神(略)(二)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省十一次党代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

    在贯彻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一、认真学习贯彻省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一)省党代会会议主要精神(略)(二)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代会精神省十一次党代会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张德江书记代表十届......

    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

    ·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传达贯彻了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这次大会是我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

    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

    在学习贯彻省十次党代会精神大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贵州省第十次党代会于2007年4月22日—27日胜利召开并圆满结束。4月29日市委召开了常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省第十次党代会精神和......

    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五篇

    传达贯彻省九次党代会精神会议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我们传达贯彻了省九次党代会精神。这次大会是我省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裕文明和谐稳定山川秀美新山......

    在加快工业发展暨企业服务年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这次工业强县暨企业服务年动员大会,是县委、县政府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主题非常明确,就是要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动员全县上下迅速行动起来,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县战略......

    在全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2009年2月25日) 这次全市加快发展动员大会,既是一次总结成绩、弘扬先进的表彰会,更是一次鼓舞士气、加快发展的动员会。目的就是动员全市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