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与刀》读书笔记

时间:2019-05-15 04:57: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菊与刀》读书笔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菊与刀》读书笔记》。

第一篇:《菊与刀》读书笔记

读《菊与刀》之日本对战后责任的认识

摘要: 《菊与刀》是美国文化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一部经典的研究日本文化类型的著作。从“耻感文化”、“等级制度”、“重视报恩与情义”等方面分析了日本人的外部行为及深藏于其行为之中的思考方法,即日本大和民族文化的各种模式。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总体,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里所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这些文化模式论来解释战后的日本对战争罪行一再否认也并不是不可理解的。

关键词: 《菊与刀》;日本文化;耻感文化;等级制度;战争责任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谋划、发动、实施侵华战争的罪行在日本国内外应承担法律、政治、道义上的责任。日本进步派大多认为日本应该承担战争责任和战后责任。日本保守派大多否认战争的责任并否认其战争中的罪行。普通民众中既有人承认战争责任也有人否认战争责任,还有些战后出生的日本人认为那场战争与自己“无关”。日本进步派普遍承认战争日军暴行,呼吁向战争受害者道歉和补偿。但日本保守派普遍否认战时的日军暴行,或故意缩小日军暴行的程度与范围,或以“英美同罪”的态度要求对日军暴行忽略不计。纷繁复杂的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追踪其源与其文化模式有着根本联系。从 1《菊与刀》日本文化模式论可以找到答案来辨析日本对战后责任的认识。

就是不可做出丢脸的事。在“耻感文化”里,有错误的人即使当众认错或忏悔也不会感到解脱,相反,只要自己的不良行为没有暴露,就不用懊丧,坦白忏悔只能是自寻烦恼。《菊与刀》书中说道:日本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忏悔的习惯,甚至对上帝忏悔的习惯也没有。《菊与刀》 中指出:与西方的“罪感文化”不同,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其强制力在于外部社会而不在于人的内心。犯了罪的人可以通过认罪来减轻内心重负;而日本则属“耻感文化”,由于强烈的耻感,也使得日本人无法承认自己的失败和否定自己战时日军的暴行,时至今日,日本保守派与很多普通民众仍旧否认失败的事实和战争期间的暴行,931—1945年期间日本的侵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那么深重的苦难,在中国实行极其残酷的“三光”政策,一次南京大屠杀就杀死30万中国人,把活生生的中国人用作细菌战、化学战的试验品,一、耻感文化

日本文化是一种耻感文化。“耻”,1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却至今不肯承认战争罪行。《菊与刀》中这样写道:天皇是日本现代国家神道的核心,如果我们向天皇的神圣性进行挑战并予以摧毁,那么,敌国日本的整个结构就会坍塌。日本奉信神道,天皇为神道核心,那么天皇对战争责任的思考也很大程度上决定国民对战争责任的意识。余志民在他的《战

2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著作中说道:“昭和天皇在战败投降后不仅没有承担战争责任,反而 处处掩盖。推卸战争责任,极力避免危及自身安全和‘国体’安危。” 昭和天皇不仅自己不愿意承认侵略战争的性质和承担战争责任,而且从他“玉音放送”的《终战诏书》天皇不仅对侵略战争没有反省和忏悔,反而到处充斥着为侵略战争的辩护之词。用日本“耻感文化”来辨析日本对战后事实的否认是一个很好的理论依据,正如3《从<菊与刀>中看日本人性格的特殊性》中阐述的那样:“耻感文化”中没有坦白、承认自己有错的习惯。假如他的行为是违反道德标准的,但没有被社会其他人得知,那他就没有“羞耻感”,从而也不认为自己有错。所以,日本“耻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对战争责任的思想。

2徐志民著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 3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黎丽著

《从<菊与刀>中看日本人性格的特殊性》

二、极端价值观

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就等

于说“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把这位债主、施恩者称作“恩人”。i 在日

本文化模式中,“恩”这个词承受着“负

担”、“债务”、“重负”。在日本等级观

念下,一个人接受上辈或上级的恩,或者是从同辈处受恩,就会使接受者有一种很强烈的自卑感。日本人认为,自己有幸生在这个国家,安居乐业,幸福生活,就应该怀着无比感激的心情来恭受天皇所赐的恩典,这是天皇的“恩情”。这“恩情”是无条件的义

务,这恩情可以将“忠”相互依存与

相互矛盾的。在日本民族史诗集《四

十七士》ii里是以对主君的“情义”为核心。在日本人心目中,它写的是“情义”与“忠”、“情义”与“正义”的冲突以及“单纯情义”与无限“情义”之间的冲突。故事发生在1703年封建

制度鼎盛时期,按照近代日本人的想象,那时,男儿都是大丈夫,对“情

义”绝不合糊,包括浅野在内的四十

七位勇士为 “情义”而牺牲一切,包

括名声、父亲、妻子、妹妹、正义,最后以自杀殉

“忠”。他们这种对“忠”与“恩”的回报是极端的,但是在日

本,它不断传播、翻印并被拍成电影而广泛流传。四十七士的墓地长期成为著名圣地,成千上万的人前往凭吊致祭,凭吊者留下的名片使墓地周围

变成一片白色。甚至关于这一段内容,日本小学五年级的国语课本这样写着:

他们为主君报仇雪恨了,而且情义真诚、意志坚定,应该奉为永远的典范„„于是,幕府经过再三考虑,命令他们剖腹以效忠,这是在是一举两

得的好办法。把这种极端的价值观与战后日本对战争责任的否认是有着联系。例如:昭和天皇在《终战诏书》依旧大言不惭的地说:“交战业已四载,朕之陆海军将士勇武善战,朕之百僚有司励精图治,朕之一亿庶众克己奉公,各尽最善;但战局并未好转,世界之大势亦于我不利;加之,敌新近使用残虐之炸弹频频杀伤无辜;残害所及之甚实不可勘测。若继续交战,终将招至我民族之灭亡,进而更会破坏人类之文明。果如斯,朕将何以保持至亿兆赤子,何以谢慰皇祖皇宗之神灵。此乃朕着帝国政府接受共同宣言之缘故。”昭和天皇这是贼喊捉贼。把自己日本是站在正义的立场,赞扬日军英勇善战,反而谴责盟军残杀“无辜”。日本神道的核心是天皇,民族有着对天皇的“忠”和“恩”,而战后初期,缺衣少食的悲惨生活,四处流浪的的战争遗孤,高度残废的退伍军人,以及残留的原子弹灾难,都很容易使日本国民产生“受害”的意识。加之日本天皇的否认和缩小战争责任,让更多的日本人不提及自己参与或支持侵略战争的责任。

在日本自上而下并且奉信神道的国度里,“情义”与“义务”的关系,不论其对个人要求如何艰巨,至少总是指对其骨肉近亲,或者对代表其祖国、其生活方式及其爱国精神的最高统治者所应尽的一系列责任。这种牢固的联系是与生俱来的,因而理应履行。对“情义”的报答则充满内心的不快。在“情义”的领域中,欠情者的难处是无以复加的。日本极端的价值观——“忠”、“情义”、“恩”等,根深蒂固在当时的国民文化里,并天皇等高层对国民的欺骗,逐渐使日本后来的不讳留下了毒瘤。并且4《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对这欺骗和隐瞒的事件写道:日本政府基于推卸昭和天皇和统治集团战争责任目的,面对国内外战争追究日本人战争 4徐志民著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 第55页

责任的行动,除提出“一亿总忏悔”论及作出《关于战争责任的决议》的阁议,以表明追究战争责任的态度外,千方百计地掩盖日军战争罪行,极力模糊本应承担的战争责任。这种自上而下的欺瞒对日本人之所以缺少从加害者的角度认识战争的意识,与对其战争责任的追究不彻底有很大关系。日本政府在战争责任问题上越走越远,以至掩盖战争罪行,默许、纵容否认战争责任的活动。以下列举几项实例例证此事件。

第一:掩盖银帝事件背后的日本生化战争罪行。1948年1月26日,在东京帝国银行椎名町分行发生的事件。一名伪装成预防寒伤人员的男子用氰酸钾毒杀了12名行员,抢走约16万日元的现金。平泽贞通作为罪犯而被逮捕,1955年由日本最高法院判决死刑。银帝事件发生后,警视厅的搜查官中不少人任务嫌疑犯与军人相关,此案或疑与731部队余孽有关。嫌疑对象最初由处理氰酸的习至野学校、第6陆军技术研究所相关者,逐渐转向731部队、第九陆军技术研究所、陆军中野学校的相关者。在整个事件的询问中,习至野学校、第六陆军研究所相关者常去中国东北进行释放氰酸毒气和饮用氰酸毒液的实验,以测量致死量、致死时间的人体实验的事实大白于天下。为掩盖毒气活人实验的反人道罪行,日本政府将油画家平泽贞通作了“替罪羊”。

第二:修改教科书,掀起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逆流。1951年7月,日本文部省发布《改定学习指导要领》,首先用“进出”取代了高中日本教科书中的侵略一词。1955年2月,初中《学习指导要领》也将“侵略”一词改成了“进出”。1958年,日本政府开始在各府县城实行教师的勤务评定,通过一些列的措施,日本政府逐步严密地控制了教育权,并通过教科书检定制度偷梁换柱地填充歪曲侵略史实的内

容。

第三:否认从中国强征劳工的战争暴。日本不愿承认战时日本强征中国劳工的事实,并试图掩盖这一战争罪行。

第四:肯定日本战犯和“日本战殁者”的“贡献”,意在抹杀起战争的责任,借此否认日本侵略战争性质。1952年5月2日,日本政府在东京新宿御苑召开战后首次‘全国战陨者追悼会”,日本首相在追悼会上致辞说”毋庸置疑,因为战争而殉国的诸位,是以身奠定了和平的基础,使我们能够展望民主日本的成长和发展,值此追悼会之际,我的心驰向那些战陨者,谨此祈祷其冥福。”5将日本战犯视为“为国殉难”,称之为奠定日本战后和平与民主的“基础”。造成里日本国民的思想混乱。

第五:提前释放在押战犯和恢复公职,试图结束“战后”。根据追究日本战争责任的“公职追放”令,日本先后有21万人曾被解除公职,但到1951年末,竟又有201507人恢复公职。未曾认真反省战争责任的日本战犯及其追随者,战后重返日本政坛,成为歪曲侵略史实和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主要政治势力。

与德国相比,日本方面对于战争责任的追究是极不彻底的。对于战争责任者的审判,只限于东京审判的被告,其余的以天皇为首的政界和财界的领导人都没有被追究。虽然也有开除军国主义分子公职的规定,但主要的对象是军人,以官僚为代表的战争中的许多领导人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有的学者指出,天皇的战争责任一直得不到清算,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严肃问题,既然日本人不愿承认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更难奢望日本对外承担 5徐志明:《战后日本人的责任认识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年,第59页。

战争责任。正是这种对天皇无条件崇拜的皇国史观,阻碍了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有一个正确认识。极端的价值观阻碍了本人对战后责任的正确认识。

三、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

关于影响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的内因,学者们分别从经济、思想、文化、政治结构等多领域多视角进行了探讨,研究成果相对而言也更为丰富一些。

从思想、文化、政治结构等视角探讨形成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内因的研究,虽然论述的深浅不一,但大多集中在对天皇制、皇国史观的负面影响的探讨上,且观点大同小异。例如,的学者指出,天皇的战争责任一直得不到清算,这就向人们提出一个严肃问题,既然日本人不愿承认天皇的战争责任,就更难奢望日本对外承担战争责任正是这种对天皇无条件崇拜的皇国史观,阻碍了日本人在历史问题上有一个正确认识还有的学者指出,天皇制的保留,昭和天皇的战争责任被免予追究,具有十分严重的象征性意义作为一般的日本民众,多数人也无意去深究绝对主义天皇制与象征天皇制之间的本质差别,对他们来说,天皇依旧是国家的象征,依旧是国家的最高元首天皇制被保留下来,那么,作为这一国体制度理论支撑的神国观念和皇国史观,反过来也便在战后重新获得了“合理性”这一点,战后军国主义残余势力及右翼势力也多方利用,作为他们散布错误的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

对此,连日本的外交官也有同感。日本外交官小原雅博曾在其著作中指出: “日本没能找到相当于德国纳粹那样的承担历史清算责任的特殊对象。周恩来总理曾表示,中国把日本军国主义者与一般的老百姓区别开来,把

战争责任归咎于前者的方式,放弃政府赔偿,对中日邦交正常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可是,在从战前至战后有一定连续性的政治状况下,日本没能像德国一样以‘加害者限定论’总结历史,只好采取了大家都有责任的形式。”有着重要影响,而且作为民族性格还影响到思想领域和国家政治上。7日本在对外交往中寻求维护“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等级秩序,是与其国内文化中强调的等级观念相联系。古代,由于中华文化圈的强大影响和吸引,6

《菊与刀》中这样写道:“日本人不能以要求自己的标准来要求别的国家。他们的错误就在于他们认为能够如此。他们没有认识到,他们自己心甘情愿地满足于‘各安其分’的日本道德观是不能指望别的国家接受的。其他国家并没有这种道德观。这是真正的日本产品”。所以这种心理又反映了日本这种“假如他的行为是违反道德标准的,但没有被社会其他人得知,那他就没有‘羞耻感’,从而也不认为自己有错”的心理。”今后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必将保持它某些固有的态度,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对等级制的信仰和信赖。因此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存在着迷糊而且思想混乱的认识。

四、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文化是民族产生和发展的源泉与动力。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具有独特的文化特征,表现为不同的文化形态。文化与外交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外交的进行自始至终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展开的。无论是对外交往对象的认识还是对外交往政策的制定过程,文化始终是在幕后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由于政治文化是文化中与政治密切相关的部分。所以政治文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尤为突出。

在考察日本的政治文化现象时,有这样一个不可轻视的重要因素,即集团主义精神不仅对其国民性的形成 6 张建立著,核心期刊:《试析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形成原因》。虽然日本对中国是一种崇拜的态度,同时也主动遵守以中国为中心的华夷秩序,但是依然注重在“中华帝国”面前自己的角色;日本民族对外在世界的秩序一直保持有一种敏感的洞察,并抓住一切可利用的时机,改变与己不利的国际等级秩序,同时维持对自己有利的国际秩序。从古代对中国文化的尊崇、对中华文明的向往,到近代以来的“脱亚入欧”的口号。“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文化脱离不开对外交的影响。

日本侵略的历史就摆在那里,谁也抹不去。但历史的背后总有一种叫做真理的东西。那便是正义的力量永远压在肮脏手段和黑暗的思想之上。

苑崇利:试析日本政治文化的思想根

源[J],外交学院学报,2003

Read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of Japan's awareness of responsibility after the

warAbstract: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 is United States cultural scholars Committee tee on a classic study of Japan culture works.From the “shame culture” and “hierarchy”, “placing emphasis on gratitude and friendship”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external behaviors and deep in their way of thinking, namely Japan Yamato modalities of national culture.Culture is a complex whole, including knowledge, belief, art, morals, law, custom, and humans in society of all ability and habit.These cultural patterns to explain the post-war Japan for war crimes has repeatedly denied that it is not incomprehensible.Key words: of the chrysanthemum and the sword;Japan culture of shame culture;a hierarchy of responsibility for the war 参考文献 i [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菊与刀.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第69页 iiii 日本民族史诗 《四十七士物语》

徐志民著 《战后日本人的战争责任认识研究》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9 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 河北·石家庄 050091 黎丽著

《从<菊与刀>中看日本人性格的特殊性》

张建立著,核心期刊:《试析日本人的历史认识问题形成原因》。苑崇利:试析日本政治文化的思想根源[J],外交学院学报,2003 臧秀玲 宋小霞:核心期刊《日本政治文化对外交政策的影响》,山东大学当代社会主义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第二篇: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并不是一本专门研究论述日本宗教、经济生活、政治或家庭的书,而是探讨日本有关生活方式的各种观点的著作。恬淡静美的“菊”是日本皇室家徽,凶狠决绝的“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美国学者鲁思·本尼迪克特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将在研究部族社会过程中所形成的文化模式和文化与人格理论,扩大应用到分析近代日本这一大型文明社会,把找出隐藏在日本人行为背后的原则作为自己的研究任务,通过对等级制度、“恩”与“报”、义理与人情、耻感文化、修养与育儿方式的考察,从结构上深入探讨了日本的价值体系,用“菊”与“刀”来揭示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即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如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等)。

战时的日本:每个民族都有关于战争的信条。对于发动战争的理由,日本认为只要各国拥有绝对主权,世界将永远处于混乱状态;日本应该为建立等级秩序而战。世界所有国家都应该在国际等级结构中明确自身的位置,才能形成统一的世界。对于如何取得胜利,日本叫嚣精神必将战胜物质,物质是必要的,但物质不可能千年不变,只有精神才能代表一切!强调“日本精神”,推行精神优于物质条件这一信条。除了等级制和精神力量外,日本认为万事都是他们主动要求的,决不是被动的。正如西乡隆盛遗言道:“有两种命运,一种是偶然碰上的,另一种是自己创造的。当面临艰难的时候,必须自己去创造命运。” 美国强调自己是被动的,因此是无辜的。对于天皇,天皇和国家政策可以分开,但是天皇和日本是分不开的,天皇地位至高无上,不受批判。对于死亡和战俘,日本这方面最极端的表现就是他们的不投降主义,他们认为死亡本身就是精神的胜利,荣誉就是战斗到死,丢脸莫过于当俘虏,但是有些人会当一名模范战俘,在生命中翻开新的一页,好像他们的信条就是:择定一条道路便努力奋斗,如果失败,会非常自然的选择另一条道路。

各安其位:日本人的口头禅就是“各安其位”,他们对于等级和秩序的信赖,与美国人对自由平等的信仰如此对立。多少世纪以来,不平等个成为日本民族的组织原则,它使生活容易预计,也就广泛地被公众接受。尽管日本近些年西方化了,但还是个贵族社会,人们的每一次问候,每一次相遇,都必须表示出双方的关系。对于他们来说,遵守等级制度是一种艺术,要求平衡多种因素,在特定的情况下,有些因素可以相互抵消,有些则反而增强。虽然中国在六七世纪的时候,把孝道连同佛教、儒教以及中国的世俗文化传入日本,但是到了日本后规矩发生了很多改变。中国的宗族制度,在日本只有贵族武士拥有姓氏,才有族谱。

另外,日本人的传统是对封建领主尽忠,这个领主是当地的大名,与中国上任几年又调走的官员大不相同。在日本,孝道只有在家庭内部有效,家族与家族之间联系淡薄的接近西方。在日本,辈分和性别造成了实质上的特权,但是行使这一特权的人不会天然地专横独断,他的行动关系到对全家的荣誉,任性而为绝对不能成为合格的家长。日本人反对在家庭中用武力威胁,家中年长者很少成为强有力的独裁者,但家中的等级制运转良好。漫长的德川时代是日本历史上最值得重视的朝代,它在国内维持了一种武力威胁下的和平,有效地执行了类似中国的中央集权制。当时武士和农民是日本最重要的两个阶层,德川幕府把他们分别冻结起来,武士不能兼做农民、工匠和商人,成为寄生阶层的一部分,坚守“俭朴乃最高的美德”。多年以来幕府努力巩固各藩的等级结构,做了各种规定和规范。虽然这种等级制不公平,但是人们衡量彼此的勇气和完美不是看他敢不敢反对或修改这些规范,而是看他是否与规范保持一致,是否奋力捍卫这些规则的尊严。这是因为日本的各个阶层的利益都被考虑到,都享受着某种保障,减少了流血,给予了安全。

明治维新:1868年倒幕势力夺取胜利,既没推行岛国主义也没实行保守的自我孤立政策,而是采取了相反的方针。首先明治时代的精英们没打算废除登记制度,只是认为制度上有缺陷,需要调整。“王政复古”使天皇位居顶峰,废除了将军,简化了等级制。王政复古之后的政治家们又废除了藩,消除了忠于藩主和忠于国家之间的矛盾。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在政治、经济和宗教领域明确规定了国家与人民之间的“各安其位”的义务,谨慎地规划国家在政治中职能范围和国家神道在宗教中的职能范围,至于其他领域,他们都交给人民,但认为与国家直接相关的事,他们必须掌握在自己手中。总之,日本人在构建世界秩序时,最影响其思维的就是传统的等级制。在政治、经济、宗教、军队、产业等各个领域中,都有十分周到的等级划分,无论是上层还是下层,一旦逾越其职权范围,必将受惩罚。

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美国人敢说自己不欠任何人的,日本的德高望重之人绝对不敢这样讲话,他们不会轻视过去。在日本,“义”的前提就是承认自己处于各人相互有恩的巨大网络之中,这个网络包括所有的祖先,也包括所有同时代的人。就像东方的“祖先崇拜”很多不是真正的崇拜,也不是完全针对祖先,只是一种仪式,表示人们承认自己得到过许多东西,他们不仅欠历史的,也欠眼前的,在与周围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也受惠良多。背负深恩很容易使人发怒,日本人证实了这一点,他们觉得自己身上有重大责任,所以会有那种极端的自我牺牲精神和莫名其妙的易怒态度。日本人看待恩情如同金钱的借出和归还,主动去报恩是很高尚的德行,而主动去要别人报恩则成为最受诟病的事情。在日本,无论是施恩、受恩,还是最后报恩,都是有附加条件的,正如老话说过:“只有慷慨非凡之人,才能受人之

恩。”

道德和它的压力:日本把道德细化到行为准则,就构成了刚性的东西。“仁”被排斥在日本式道德之外,“仁义”被用于描述地痞流氓之间的感情。孝道是“义”,因为没有仁作为前提,结果包容礼让父母的恶行也成了孝道,在日本,恩、孝道,比个人幸福更加高一级,但日本的孝道仅限于生存者。忠诚,来自中国,但日本人走的更远。日本这种完全建立在人际关系之上的文化中,天皇作为忠诚的象征,其意义远远超过国旗。教师如果教育学生说人的最高职责就是热爱自己的国家,那么他就会受到指责,必须说是对天皇报恩。1945年8月15日,天皇的命令就是投降的命令,国家被打败并没有让法制崩溃,最高的法律仍然是“忠”。

名分与情义:作者讲了日本人的“情义”,第七章写的是对“社会的情义”,第八章写的是对“荣誉的情义”。“对社会的情义”大体指一种契约性关系,包含了对姻亲家属所应负的所有义务,而且书中提到:情义倘若逾期未还,还会像利息一样增长;“对荣誉的情义”要求日本人消除对自己的诽谤或侮辱,根据自己的身份过与之相关的生活,并包括对各种职业的义务。

道德困境与自我修养:作者介绍了日本人的情感、道德。日本民族经常处在进退两难的情感困境中,一方面日本人培养肉体享乐,另一方面又规定不能把享乐当作严肃的生活方式而纵情沉溺。这样,日本人就使生活变得很难处理。他们把肉体享乐当作艺术一样加以培养,在品尝个中趣味之后,又牺牲享乐,献身于义务。在对道德的态度上,日本人所划分的生活态度中不包括恶,他们认为人生是一场戏,在这场戏里,每个不同的道德或不同的行为特征,都有存在的理由,所以都是善良的。书中举了“四十七士”的例子,四十七士在报答了浅野侯的“情义”后,选择了自杀来尽“忠”,他们认为这是两全其美的结果,但在我们看来,他们尽“忠”的对象才是罪魁祸首,他们没有必要自杀。日本人的哲学认为,人的心灵深处存在着善,内心冲动直接表现为行动时,会很自然地实践德行。于是,人们努力修行,以求“圆熟”,来消除“羞耻”。只有达到这种境界,才不会有第六感的障碍,这才能彻底摆脱自我意识和矛盾冲突。

儿童学习:日本人的人生曲线是一根U形曲线,允许幼儿和老人有最大的任性和自由,而在最活跃、最富有创造力的壮年时期受到了最大约束。日本人骄纵、嘲弄孩子,用重视整洁等传统习惯来训诫教育孩子,除了这些还有一个重要手段就是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随时给孩子吃糖果被认为是转移注意力的办法。日本的这种教育方式使日本人的人生观具有两方面性,一开始他们过着骄纵有特权的儿童时期,使他们始终保留着“不知耻”的欢乐童年记忆,他们无需为未来描绘天堂,他们过去就有过天堂,他们认为人本善,说众神慈悲以及做一个日本人无上光荣,这很容易使他们把自己的道德建立在一种极端观念上,认为人人身上都有“佛种”,死后都能成神。这种盲目自信会使他们陷入集体性的狂热。还有日本儿童教育的不连贯性造成他们性格的二元性,使他们既可以这样,也可以那样,充满了矛盾性。

投降后的日本人:日本这样一个极易随着情况而变化道德标准的民族,在投降后发表社论道:“我们需要拿出勇气来正视战败这一冷酷的现实。但我们必须对日本文化的明天具有信心。”战后战败国的行政总是困难的,日本的粮食、住宅、国民在教育的问题必然十分尖锐,因此日本人今后无疑要经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日本人走向社会变革的第一大步是承认侵略战争的“错误”,是全体事业失败的根源。他们十分希望在和平国家中重新取得受尊重的地位。然而日本的行为动机是随机应变的,若情况允许,日本也将在和平的世界中谋求其地位;若不允许,他们还是可以把自己再变成一个大兵营。

日本人是机会主义的,他们没有特定的主义信仰,没有善恶分明的世界观,荣誉和名誉是他们选择军国主义或是和平道路的重要背后动机,所以耻辱对于他们来说是最不能忍受的。大和民族对耻辱过度敏感,却缺失对许多文化都有的原罪感。二战的失败对于他们来说是耻辱,而不是罪恶。都重视忠孝的中日两国最大的区别在于,中国还有一个前提,“仁”,而日本是无条件的服从。中日两国是近邻,有着悠久的文化交流历史,但事实证明,中日两国未必做到了对对方的真正了解和理解。

第三篇:《菊与刀》 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后感

——我眼里的日本人

“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这是美国作家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的评价。

日本,横卧于东海之上的一个岛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与中华民族的关系源远流长。从唐朝时,就不断派遣使者来华夏学习中华文化,留下了鉴真和尚东渡的佳话,还一度向我国朝贡,到了明朝又有倭寇屡屡扰边,而近代又有很多中国留学生学在“东洋”,培养了很多回国后叱咤风云的人物,著名的有鲁迅,蒋介石等。然而,令人不能释怀的是他参加了二战并作为轴心国的一支主干力量,给亚洲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

日本人至今也不愿反思其在战争中所犯下的滔天罪行,反而一再逃避,屡屡篡改教科书。

好笑的是这样一个民族,居然又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有礼貌的国家,其国民高素质甚至连自称是来自文明社会的西方人也自叹不如。

就是这样一个与中华民族渊源深厚的国家,说不出让人爱还是恨,尊敬还是鄙夷,究竟是勇敢还是在历史面前畏缩的民族,一再地挑动着中国人的心弦,让人迷惑不解,读完了本尼迪克特的作品,或许能帮助我们稍微解开这个疑惑。

二战胜利后,就连战胜国也不理解他们这个强悍的,桀骜的对手,战败后却温文尔雅,甘愿忍受连同盟国自己都觉得不堪忍受的苛刻条件,甘愿让上万美军驻扎在日本的领土上,尽管一再传出美国大兵在日本欺凌妇女,胡作非为,然而日本政府却一再忍让,甚至帮助为非作歹者掩盖。为此,美国人不安了,他们畏惧这个不露声色的对手是否又再耍什么花招。因此,对日本做了大量的研究,《菊与刀》就是在这样的一个大背景下,由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完成的,你同样难以想象的是,这样一本被西方社会公认剖析了日本人性格中矛盾的一面的著作,本尼迪克特写作时受当时条件限制,却并未亲身前往日本。

日本社会吸收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但又吸收得不全面,他保留了很多自己的文化残余。他是一个极端保守的社会,等级森严,哪怕是在今天,日本人也是相当的保守。与中国的“留学热”、海外学习热、海外派遣不同,大多数日本人都始终相信,日本是这个世界上最文明的国家,他们对海外经历没有兴趣,似乎一生就局限于他们自己的那几个小岛上。书中作者想、向我们阐述了这种现象的缘由:一切都源于其等级制度。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或许,在中国我们可以说自己经历过封建时期,但中国并不是一个等级社会。民众可以通过科举制度进入到社会的上层,但是在日本却没有什么机会。日本吸收了中国的封建思想,却没有吸纳我们的封建制度。即使是在今天日本政坛也只是由那几个政治家族在把持着,没有家庭背景的人是无法进入高层的。也许是由于这种持续了几千年的思想的统治,每个日本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他们唯命是从,今天的日本企业文化或许也是这种思想的延续,下级绝对服从上级,点头哈腰,一个劲的说是,但是他们执行起来却又是一丝不苟的,不像我们中国人,只是为讨好上级,表面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似乎按部就班、一丝不苟的完成上级交给他们的任务就是他们的使命,这种从骨子里的服从精神已经浸泡整个日本上千年了。日本只有一个精神领袖,天皇的地位几千年都没有变过,即使是在幕府时期,将军大名们发布命令也只能说是“奉诏行事”,不管实际统治者力量有多么强大,他们都不敢废掉天皇,而且似乎他们想都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而在中国同期历史上,皇帝被废掉,新的上台,不满意,又废掉,却一再重演。这让人觉得整个日本社会就是一个大宗教,天皇似乎就是类似于基督教里的上帝,将军就是教皇,尽管掌握实权的是教皇,但谁也不能怀疑上帝。天皇充当一个精神领袖,所以在二战时天皇一声令下,数百万日本人奋不顾身的投入战斗,而且决不投降,在西方似乎一支部队伤亡超过五分之一,投降就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但在日本,战士只觉得自己战斗是在给天皇效忠,所以战斗起来奋不顾身,被捉了以后也是要自尽,因为在日本投降了的人是抬不起头的,他们会问你“为什么不自尽?”。不知大家是否有注意到,二战后,只是日本军部大本营宣布投降,而战争的罪魁祸首,或者说发起人,天皇却置身事外。而且很多战士在军事法庭上被要求认罪时,只是解释,是天皇叫我做的,在他们心中,天皇永远是对的。他们在战争时的杀戮只是一种效忠天皇的方式,如此这般像“神风敢

死队”等自杀式武器也似乎迎刃而解了。前几天看了NHK的纪录片《日本的群像:东山再起的20年》,不光是看这部纪录片,无论是哪部只要是写实的,我都会有一种压抑的感觉,他们不像中国国企那些老板,一个个大腹便便,口若悬河,油光满面,乍一看感觉是政客,日本的企业家和中国的大不相同,他们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很少有几位年轻点的高管,即便面对的是自己国家媒体的采访,也都是非常内敛,话很少,但他们却在20世纪之交几乎统治了整个电子行业,里面介绍了东芝半导体在闪存技术方面被韩国三星打败了,准确的说是韩国三星窃取了他们的技术,挖走了很多关键人物,日本人想要重新夺回世界第一的宝座,两家公司斗得非常激烈,整个给人一种感觉就是这哪是纪录片分明是战争片。但是又偏偏有那么几家中国公司,掺杂其中,其实那都是些很大规模的国企,有很多还是我们一些毕业生挤破头想进去的,但给人的感觉就是他们只是靠政府输血的病人,日本人似乎不把这些没有核心竞争力、空有块头的大家伙放在眼里,相当傲慢的日本人,这不禁让我想到了一位作家的评价“日本人表面上对你毕恭毕敬,点头哈腰,其实心里想的是‘还是我们日本第一!’”。他们或许一生也不会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是这样一群矛盾的人,既谦恭,又傲慢,既温驯,又好战的人构成了一个看似怪异的日本社会。

2012年,中日关系由于钓鱼岛事件陡然紧张,有剑拔弩张之势,看到新闻上不时的报道,我对了解日本产生了兴趣。看完这本书,想送大家一句话,亲近朋友更要亲近对手、了解对手、剖析对手,这比那些在微博上喊喊口号,骂骂脏话的“愣头青”有用得多,也好玩得多。

第四篇:《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着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而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对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了解,于是便选择了《菊与刀》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天皇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天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天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天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天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天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天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天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天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天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天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天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皇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天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皇“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天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读过这本书,不得不说一说让日本国力大大增强的明治维新。1868年,以大久保利通、西乡隆胜、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日本革新派为了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天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而实行“明治维新”,从而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长期锁国下的日本,终于在国际外部压力转换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下,展开了明治维新运动。在明治维新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级官员所组成的考察团,赴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从此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开办官营工厂,并大力的扶植民营企业。在一连串的努力下,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变得更为富强。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其成功也为日本甚至是全世界,同时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一是,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因其富强而成为世界的强国之一,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断的对外出击。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的是极大的威胁,因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竟然能够击败当时的大国 — 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 — 俄国,令世界其它的列强大感震惊。

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的成功,也令日本的国内军人势力抬头。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拥兵自重,也掌握了国家决策大权,和德国迷信武力争霸的一样,日本自此也埋下了军国主义的隐患,同时连带的激起极端的民族主义。此结果使得日本在之后,向亚洲各地区入侵,甚而攻击美国,终致自陷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淖之中,成了人类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残害者,也因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使日本成为全世界唯一遭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日本人民的死亡与财产损失,也算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下的惨痛代价。

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经济发展及国富兵强,即使在明治维新的百年之际,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国家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改革维新运动,必须以苍生为念,以增进人民福址及人类全体幸福为依皈。反之,由于少数的人民和军阀的思想阻碍,终将带给日本人民、甚至世界其它国家无法弥补的伤害。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最后,通过菊与刀这本书,不仅增加了我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双重性的理解,同时让我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

第五篇:《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1

我对日本人的印象是很不好的,想起来日本人在中国犯下的种种罪行,我不禁想起岳飞的"笑谈渴饮匈奴血",对于日本人的恨之切应该是深入骨髓的。但是我仍然认为,即使是日本人,也有很多值得我们去学习的地方。

初中教我们历史的老师曾经对我们说过,日本人是非常善于学习的民族,正是他们这种善于学习的态度才得以让他们发达到今天这等程度。她也曾教导我们要善于学习别人的优点。读了《菊与刀》这本书之后我全面地了解了日本人的性格。

小小岛国,资源匮乏,却能掀起两次世界大战,战败之后却能迅速崛起,至今傲然屹立于世界强国之列,必有过人之处。我觉得我们应该向日本人学习要点有三:

一、崇强精神

"崇强"的意思就是尊重强者,崇拜强者,学习能力强 是一个非常崇拜强者的民族。

尊重强者,崇拜强者,应该是地球人民共同的心理习惯。但真正将这种心态转变为实际的行动,并且演绎得淋漓尽致的应该是日本人。

日本人对强者的膜拜已经到了一种非常强烈的地步,甚至不论对方是否自己的敌对一方。

李氏唐朝强盛,日本人学习,美国大兵强悍,日本人学习……

日本人对来自中国的孙中山,李小龙也持有很强烈的崇强心理。丝毫不理会李小龙在全球银幕上将日本人揍得死去活来,李小龙的大徒弟就是一个日本人木村武之。

日本人的这种崇强精神完全抛开彼此立场,只要对方是强者,就表示尊重和学习。

某种程度看来,在日本人的.心里,没有真正的对错成败,只有强弱之分!只要是强者,都崇拜,尊重,并且学习!

在这种强大的崇强精神感召之下,日本人会不断向强者看齐,学习,使得自身不断进步。崇强心理的背后,还带有很明显的要么不学,要学,就向最强者看齐的潜在意识。 日本人就是在这种强烈的崇强精神驱动之下,不断的学习领先知识和技能,使得自身实力不断增强,从而屹立世界强国之林的。

二、团队精神

任何组织,任何形式的竞争,从长远角度而言,都是团队的竞争。

最坚固的城堡,最高明的攻击是从内部开始的。 群体竞争的道理亦是如此。

一个组织,无论强弱,如果内部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就会使得个体力量处于高度集结的局面,从而爆发出最强的竞争力量。

日本人的团队精神是颇为突出的。

一句比较知名而颇具戏弄色彩的话语是:一个中国人,一条龙;三个中国人,三条虫。我并不完全认同此观点,但国人喜好窝里斗的习性,却是甚为显著的。

就我所见,很多中国企业在内耗方面消耗不少竞争潜能,颇为可惜。

如果一个组织团队,能真正做到团队一致,朝着目标,劲往一处使,爆发出来的竞争力是很强的,但是实践中,往往并非如此,值得我们深思,学习,进取,引以为鉴。

三、专业精神

日本人的专业精神非常突出,值得我们学习。

日本著名的住友财团,即使对于招聘一名普通的电工人员,要求也非常专业。首先需要具备三年电工的从业资质,然后经筛选,进入住友,进行为期一年的专业电工知识学习,经考试及格之后,方才正式上岗,担任电工工作。 在住友,即使对于拧保险丝这样细致的工作也有非常专业的规定。保险丝的长度必须为八厘米,中间对接光源,先向左边拧三次,然后向右边拧三次。如此,八厘米长的保险丝刚好拧完,不多不少。这,就是专业。

反思我们日常管理和接触的中国企业,与这种专业精神相差极大。

当我们对事物的专业型高强度强调的时候,我们自然而然对事物本身的细节会进行深入的把握和研究,从而使得事物更加专业,更加优秀。

专业精神的背后,是一种强大的钻研精神,用心态度。

强悍的钻研精神和用心态度,则是成就伟大事业,将事物推高到淋漓尽致的唯一态度。

按此,不难解析,为何日本的工业科技如此发达和领先。 我们应该相信专业。

写下上面的文字,并非强调所有的日本企业都是绝对优秀的。树大有枯枝,日本一定也有非常糟糕的企业,但他们绝对不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对象。

上述也可能存在相当的片面性,仅是一家之言,以作交流。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2

“人类社会总是在设计自身的生活。如果某些其情况的处理方式和评价方式被赞同,那么这个社会中的人就将其视为全世界的基本理论,不论困难有多大,他们都将这些结论集合为一体。”翻开《菊与刀》一书,却一眼看到此等传播学直论,讶异之余不禁暗叹这位“日本通”美国作者对于人类学的博识。书中,诸如“舆论调查的结果只不过是让我们对已知的事物多增加一些了解罢了。”等观点,对于研究传播学的,研究成见之形成于成见之顽固的学者而言,都是极有意义的。

当然,此书的更大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其对于传播学的涉猎,而在于作者对于日本国民性的深刻洞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虽然地理人文环境各有不同,国民性的形成也各有特点,但是日本国民性的.了解,对于自身国民性的观察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因为对于一民族而言,毕竟是有其共通性的,如作者说:“任何文化传统中,都包含了关于战争的信条。”如果对这些基本理论不甚了了,却对其他民族之好战或其他秉性肆意攻伐,未免贻笑方家。

日本人对于等级制度的依赖是令人震惊的,这一点也久为观察家所诟病。但是这个民族在此基础之上形成的社会制度,形成的充斥于社会每个角落、每个领域的民族风气,却是同样令人震惊的。也许对于一个民族而言,并不存在所谓“劣根性”,而只存在畸态发展、不善于整合运用的懒惰国民。现代人不勤于完善自己,便将罪过推到古人身上,将所有过错都推脱到“国民性”与对象模糊的“历史”上,是极为自欺欺人且不负责任的。这样的习气、习惯之下,永远无法使得民族性得到改善,而只会使得族群驶入恶性循环的怪圈中,愈加放肆与消极。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3

日本民族的“各安其分”的观念深入人心,并在等级制度中得到了充分的应用。各等级的人群结合各自所处的社会位置,做好自己的分内之事而不会想要去逾越,每个人都了解自己所处等级的规则和礼法,并严格的,谨慎的,一丝不苟的按其行事,并认为只有如此才是最安全的,最稳妥的,最应该的,一旦有人逾越自己的等级和位置就会受到严厉的惩处和排斥,最终实现社会的良好运转。甚至于统治者想模糊等级观念,尽量让人们平等处事时会遭到强烈的反对和反抗,虽然时至今日政府已经推行民主,政策上也西化了很多,但仍能感觉到“各安其分”仍然在各种细节上影响者日本人的决定。了解至此,忽然觉得日本就像一台精密的有条不紊运行的机器,人人都是上面的部件,严格执行各自的职责保证这台机器的高效运转,这时配合精妙所产生的极其强大的执行力,想想既可敬又可怕。

以我们的价值观来看,日本民族的性格确实有很多矛盾之处,最典型的例子是他们既不认可失败甚至害怕失败,但在被击败后又不会盲目的报复,而是转变态度向胜利者学习,从而在学习中不断强大,获得胜利者的尊敬,这时非常理性和务实的性格特点。就像历史上日本与中国的关系一样,中国历史上虽然经历了30几个朝代的变迁,但历史上强大的王朝也统治着幅员辽阔的国土并拥有强大的军队和灿烂的文明。日本的`文化就是大量借鉴了中国的文化特点,但他们并不是盲目的照搬,而是通过理解有选择性的进行移植,并结合本地情况对一部分内容进行改动。例如日本文化中也强调忠诚和孝道,忠诚是对的,孝道是对至亲的,结合日本的等级制度和各安其分的原则,的神圣事不可侵犯的,历史上虽然也效忠过主人或将军,但明治维新之后所有的忠诚都指向了,虽然不干涉政事,但是神,是精神图腾,是灵魂的归宿,这在日本的历史中有7的传承并且不像中国一样出现过更替,而是700年一以贯之的。而孝道则是针对至亲,父母的养育之恩,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人感恩的是见过的直系亲属,没有见过的就不会去感恩了,这又体现了日本人的理性和务实精神。不过与中国不同的是,中国在忠孝之上还有一个更高的准则“仁”,皇帝不施仁政百姓可揭竿而起,父母不仁也是不行的,而日本没有这个更高的准则,这就需要在忠孝的前提下绝对的服从,这仍然是等级制度和各安其分的体现,要求人人遵守人人服从,不同等级之间,家里的不同成员之间都享受不同的生活待遇但都要履行各自的责任,不能逾越。但在遇到忠孝不能两全的时候,为了忠可以放弃孝。其实中国的儒家文化虽然有一个更高的准则“仁”,但历史上仍然以忠孝及等级制作为管理的主要内容,愚忠愚孝也是屡见不鲜。

日本人的“义理”也很有趣,对于至亲用“孝道”,这时一项义务,但对旁系亲属和朋友或是陌生人之间则用“义理”来解释,日本人强调要感恩,但又不喜欢受恩,有些时候无法选择,比如父母之恩,但有些时候可以选择,生活中朋友对自己的帮助和给予都是一种恩情,日本人往往极力避免这种恩情,如果能回报的一定回报,长久未能回报还要加上利息,备厚礼回报。如果无法回报的就要说感谢的话,但不像我们说声谢谢就完了,而是很正式的在我看来很严重的说法,比如“诚惶诚恐”“过意不去”“这怎么使得啊”,在中国的历史中似乎也有类似的话。日本人不喜欢这类的恩情,欠人恩情一定要偿还,不偿还的话义理不通,义理不通会受人耻笑,影响个人的名誉,而日本人是有“洁癖”的,尤其在个人名誉上,所以受人恩情影响甚大,能躲就躲。如果你主动要施恩于人,还会让日本人不高兴。日本人的自杀也与 “义理”相关,在日本人的观念里,如果被侮辱而不去报复,会被认为不合义理,会被人耻笑,所以历史上有很多被侮辱后报复的例子,而且是不择手段,在日本人的观念里来看,报复的手段不重要,没有光明正大或卑鄙无耻的区别,但要是不报复就是不合义理,就是不行的,同时在历史上,自杀的故事也很多,大多也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名誉使之符合义理有关,就像中国一切忠臣在朝堂之上撞头以示抵抗一样。所以很多日本人在失败或者被侮辱后,由于自身素质的提高不会将这种报复对外,而是转向对内,用自杀来证明自己的名誉,也要侮辱者处于不合义理的境地而难堪和尴尬,自杀的行为就像我们所知道的还会受到尊敬,因为他为了义理不得不这样做。

日本在等级观念,忠孝观念,羞耻观念等的统治下,对为人处世谨小慎微,严格遵守其所在社会位置所需要完成的义务和相应的义理,但在其他享乐方面又解释为“人之常情”,至少不耽于享乐,能够在义务和义理范围内及时取舍,就不会去限制。比如身体的享乐,之前听说家里的男子去找歌姬,妻子会为送来的账单付款原来是真实的,这是因为妻子与丈夫之间是有义务关系的,是有精神层面的约束的,而找歌妓等行为只是身体的享乐行为,又比如饮酒,日本社会没有禁止过饮酒,而西方社会在一段时期内都出台过限酒令,因为饮酒会造成很多的社会问题,而在日本,由于有义务和义理的限制,即便是酗酒也不会形成社会问题,所以未加以限制。当然最重要的享乐行为是泡澡,按照家庭的等级挨个的泡热水澡是每天必不可少的行为,能让身心得到有效的放松。这些身体的享乐行为都得到了日本整个社会的认可,而精神层面的约束同样是要严肃严格的去遵守的,这也是在我看来日本有些矛盾的地方,但却也解释了目前日本社会的一些现象。

日本对佛教的观念也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不同于中国对佛教的理解和修行方式,日本人更加的务实,他们不相信所谓的轮回和地狱,他们认为无论哪种宗教,尤其是针对佛教的禅宗,修行的最重目的是我们所说的一种“圆融”状态,进入这一状态后人可以摆脱旁观的姿态,忽略环境的影响力,而更加专心一致,从而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所以不管那些阶层或者说从事何种工作,都需要类似的修行,来让自己更加专心,在各种义务和义理中,在各种阶层中,能更好的把握边界,以让自己的行为更妥当更贴切,让自己在从事某项工作中更投入,发挥的更好。这种观念与我们的宗教观念有非常大的出入,我们修行的目的是进入涅盘不再轮回,这是典型的宗教目的,而日本对佛教的理解却深受他们务实的观念影响,觉得终极目标是实现世俗生活当中的价值,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种理解,所以也理解了为什么他们的佛教徒可以娶妻生子,甚至为什么很多武士或者围棋的选手都要修行佛教。

日本人从小至大的教育模式与西方模式刚好相反,西方模式好像一个大写的U字母,童年和老年自由度比较低,而在最有创造力的壮年时期却不受约束,而日本恰恰就是一个倒过来写的U字母,童年和老年自由度非常高,甚至可以直接用暴力进行攻击和发泄,但成年后却不同,在上学后就开始逐渐接受社会化的培养,约束与日俱增,在整个壮年时期达到顶峰,开始受到忠孝义理等限制,当然也在性,饮酒等方面保留了一部分的自由,但整体来讲社会化所给予的压力还是非常大的,而在老年后却又回到了童年时的状态,开始不必顾及耻文化的限制,又得到绝对的自由。从日本童年的一些教育方式上来看,与中国对孩子的教育又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孩子调皮就说不要他了,让别人带走,不想让孩子做什么就说那东西很脏,或者有吓人的东西会咬他们等等。这些教育方式其实会给孩子的内心留下一定的阴影,长大后在遇到挫折困苦更容易怀念童年的美好时光,更希望在约束性比较强的成年生活里也给自己创造一些小自由,同时在听到恐吓或者侮辱等情况下更容易表现的敏感和激烈。

这本书已经结束了,战败后的日本在美国的扶植下再次快速崛起,这是由本国的国民性所决定的,他们通过军国主义的帝国道路想获得世界的关注,得到社会的任何并获得相应的地位,但他们失败了,于是他们像强者低头,承认错误,开始用和平发展的方式进行战后重建,并希望通过这种方式获得社会的任可。虽然在我们眼里认为挑起战争是错误的,应该受到惩罚甚至被侮辱,但日本人虽然承认错误,但并不接受侮辱,他们只是觉得这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既然这种方式不对,那么换一种对的方式就可以了,没必要大惊小怪。同时我们不得不佩服日本人的执行力,全国人民同心同德,在共同认可的正确的道路上奋发努力,绝无怨言,这是很可怕的国民战斗力,当然这也源于他们根本的国民性。

至上是为忠,父母直系血缘是为孝,为人处世靠义理,等级观念深入人心,是非观念与我们也不同,这些对日本文化影响深远。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德日败局已定,美国需要根据日本的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好管制战败后的日本。于是本书作者鲁思·本尼迪克特在1944年,受命于美国政府,收集各项资料,完成了这份关于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的调查分析报告,并在报告中阐述自己的推断。战争结束后,美国的决策与她的推断意见一致,她准确的预见是本书亮点之一。

作者是以一种人类学的视角来分析整个日本社会和民族的。人类学家就是要使自己最大限度的适应自身文化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差异。人类学家必须发展研究日常琐事的技术,必须大力进行观察并注意细节论证前提的重大意义。

作者认为日本许多社会习俗和生活习惯,甚至与太平洋岛屿上的原始部落极为相似。所以作者觉得凭借这些类似或者差异,获得理解日本生活方式的启示是了解文化相似性的价值所在。

任何原始部落或者任何最先进的文明民族中,人类行为都是从日常生活中学来的。不论其行为或者意见如何奇怪,一个人的感觉和思维方式总和事与他的经验有联系的。最孤立细小的行为也有某些系统性的联系。

“各民族关于自己的思维和行为的说法是不能完全指靠的。”

任何民族在观察生活时所使用的镜片都不同于其他民族使用的。人们也很难意识到自己是透过镜片观察的,但任何民族都把这视为当然。当我们想知道度数时就训练以为眼科医生,他就是社会工作者。

二、战争中的日本

对于战争中的日本,日本人认为世界的领导职能是日本,因为只有日本是唯一真心建立起自上而下的等级制国家。万国均应在国际等级结构中确定其位置,才能形成统一世界。

日本人深信:精神必将战胜物质。作者从几个方面来进行的研究分析。一是称为“神风特工队”的飞行小组驾驶小型飞机进行自杀型进攻;二是他们广为流传的英雄飞行员战胜死亡完成使命的故事;三是政府鼓励民间积极做的御寒体操,即身体越累,意志精神就越昂扬。 日本人对战斗力消耗的态度即战斗到死,决不投降。死亡对于他们本身是精神的胜利,无需救助和物资医疗补给。

日本人对天皇的态度是一种敬仰。日本的天皇是日本国民的象征,是国民宗教生活的中心,是超宗教的信仰对象。只要天皇有令,纵然只有一杆竹枪,也会毫不犹豫地投入战斗。同样,只要天皇下令,也会立即停战。在战时,日本人对政府对直接上司都进行了批判,唯独不批判天皇。

日本被俘后的态度竟是与盟军合作。被俘对于他们来说便是丧失了名誉,丧失了作为日本人的生命。有些人要求处决自己,若不行,则做一个模范战俘,指点军事目标,或帮写宣传品。他们认为择定一条路便全力以赴,若失败,就自然选择另一条路。这也是日本战败后何以迅速发展的真正原因。

菊与刀书评

作者通过与日本战俘的对话了解到战争中的日本人的想法和态度,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部分日本人对战争,对天皇,对日本民族的看法。

三、日本社会结构——等级制

日本人的格言:各得其所,各安其分。这与他们的社会等级制相辅相成。

在家族中,长辈特别是父辈地位是相当高的,拥有家族里至高无上的权利。其次是长兄,拥有和父权相差无几的特权。长子是家族继承者,自幼就会学一套责任不凡的气派。女性地位则低于男性。妇女须走在丈夫身后;女孩只能静静看着礼品、关怀和学费由兄弟占有;女性高校重点教导的也是礼仪和举止规范。

日本社会等级制中,每个人的身份都是由世袭固定的。每户家长必须在门口张贴有关其阶级身份地位和世袭身份的标志。衣食住都得按世袭身份规定的购买使用。在过去的封建社会中,他们按等级分为了七个阶层。从低到高依次是贱民、商人、农民、武士、大名、将军、天皇。他们有其身份所拥有的权利和义务,当然将军权利是最大的,天皇是凌驾于权利之上的云上人。越往下,地位就越低,受约束也就越多。

作者通过对家族里辈分长幼性别的分析来论证她所证明的“各得其所,各安其分”的论点,同时也对社会各阶层人的行为和生活的了解来说明各安其分,强调了等级制的根深蒂固。

四、日本人的恩情与义务 日本人是历史和社会的负恩者。

日本人一生都背负所欠恩情,即皇恩、亲恩。恩根据时间数量的有限与无限分为义务和情义。对皇恩和亲恩的无条件的义务,是他们愿意去做的,而对社会姻亲关系和对名义的情义,则是他们不愿意去做但又不得不做的。

日本的忠孝与中国的不同,虽都是高尚的,但中国的忠孝是讲条件的,一切的忠孝都以仁为前提,不仁的忠孝则可不要。而日本的忠孝是无条件的尊崇。行仁义在日本道德体系,法律范围之外的,是用于地位低下之人的。

在日本人看来,情义最难接受。一方面是因为情义是他们所不愿意去做的,但碍于传统与礼节又必须得做;另一方面,情义中对社会的情义与对名誉的情义常常发生矛盾,而那时又必须得维护其中的一个名义而失信于另一个名义,那么最终可能以武士道精神的切腹和自裁来洗刷罪名,维护自己的高尚的品德。

日本人对失败和诽谤很敏感,对此,他们及其恼恨自己。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随着国家主义的目标和极权主义的侵略,他们将矛头由内心转向了对外。在此过程中他们重新发现了自己,获得了新的巨大力量。因此,二战对于大部分日本知识分子来说是很大的转机和自我实现的平台,二战于他们是必然而又很支持的。

五、对本书观点的.见解

作者的这本书意义和内容都相当精彩。由于作者没有到过日本,所以日本人的生活习惯与言行举止,思想思维都是在与美国的日本人或日本战俘的沟通中了解到的。作者把这些人所叙述的故事与细节整理归纳,加上相似民族习性的比较,最终总结为日本民族的特性与精神。但本人对作者书中的一些局限性也有一定的看法。其一,由于作者从未去过日本,对日本的资料信息相当受限。所采访访问的日本人也是固定的人群,即日本战俘和能去美国的日本人。还有相当一部分的阶层是无法真正了解到的。其二,同样作者也忽略了社会阶层的分化,她所了解到的是大部分知识分子的想法和见闻,而一些社会底层群众却从未涉及,是他们也真心各安其分,还是有他们自己所思考和遵从的一些生活准则呢?其三,作者把日本当做静止的看待,忽略了历史的变化发展。每个国家或民族的形成和发展都是动态且逐渐变化前进的,作者对日本的认识是长期以他们封建社会的固定等级为基础分析的。这不能全面的分析不同

菊与刀书评

时期日本所具备的不同的观念和思潮。其四,作者认为日本七世纪向中国唐朝学习借鉴了很多文化传统,却未学习中国唐朝的无等级制。而我个人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中国唐朝纵然开明,但其本质是封建等级的社会。日本的等级应该是更森严,但中国唐朝华丽开化的文化外衣下同样是封建王朝自上而下的统治。因此作者所阐述的无等级制的中国唐朝社会恕本人无法苟同。

某些笔者认为,大化革新以后到明治维新这个历史阶段,日本也并不是一个像中国那样完全成熟纯正的、真正意义上的封建社会,而是一个在进一步将中国先进文明进行适应奴隶主阶级需要的改造的情况下,以封建主义为外壳、奴隶主义甚至氏族社会为核心,逐步向封建主义社会过渡的变态社会。

总之,日本有其特有的社会文化与民族特征。通过这本书,让我们了解真正的日本,了解日本是如何成就今天这番事业的,是如何踏上自己的民族进程的。这本书无论是内容还是比较研究方法,都很值得大家一赏。当然本书也从对日本民族特性的说明,为我们展示了人类学文化分析的魅力。通过多民族不同文化特性的比较,相同性征的吸收融合,作者将整个日本民族立体系统的呈现出来,让我们看到了曾经不为人们所了解的真正的日本,如沉静在巨大的冰山下的潜在的精神文化力量。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5

首先,我对研究日本人的民族特征并不是很感兴趣,所以买了很久都没有看。直到在某次课程上被歧视女性的法学教师气到,发誓回家以后就立刻把这书看完,顺便把读书笔记甩他脸上。不过了这么久我已经没有这种气愤了,懒得理。

其次,这本书是二战时期美国为了研究日本战略而请一位学者写的书,这位学者并没有到过日本。所以这本书有时间上的限制,研究的是传统日本的社会状态,也有偏向性,并不是为了学术专门去研究日本。

最后,这本书里日本传统社会的整个制度、价值观、社会结构都让我很反感。这是一种彻底的阶级社会,从底层至高层都发自内心支持的阶级结构,就连活的不如狗的草民都认为自己这样生活是理所当然。从我看书时对这种认知的反感,我反而认识到自己接受的是怎样的价值观,对,没有人能够完全客观,我选择的,或者说被选择的,就是人人平等的.现代法治国家价值观,从小就被这种观念,哪怕与现实并不会完全符合,但面对不属于这个价值观的体系会达到生理性反胃的水平。

不过这并不能掩盖这本书的优秀。最起码让我明白了很多以前很不解的地方,说到底是思维以及社会价值观的不同导致观念差异。这就像有的地方摇头代表同意,有的地方摇头代表不同意。而且并不是这么直观的表现,而是潜藏在思维的最深处,最终导致大相径庭。

在这本书中也可以看到日本受中国影响很深,很多地方与中国有共通之处,但是最终形成的社会价值观却完全不同,可以说中国的东西日本拿去了,然后改造成了他自己的东西。看起来似乎一样,实质已经变了。

我相信现代日本并不完全是书中描述的状态,或许有相同之处,但社会是在发展的。看完这本书之后,有机会去书店,我都会去搜寻一下有没有研究现代日本的书,很遗憾的是,虽然写日本的书很多,毕竟是与中国有着无数孽缘的国家,但是像这本书一样认真研究,从深层分析的书几乎没有。于是我添了一个新的疑惑,这是为什么?

这本书算是看完了,后续并没有继续研究日本历史的读书计划,我还是对中国自己的历史更感兴趣一些,连自己祖宗的事都没弄明白呢,管邻居是什么样干嘛,嗯,我就是这么想的。

当然,攻壳机动队我会补完的。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6

“菊”与“刀”,是本尼迪克特对日本人形象的提炼。本尼迪克特以“菊”与“刀”为中心,通过等级制、养育、义理、人情等方面,完成了一本名叫《菊与刀》的巨作,详细介绍了各守本位而井井有序的日本社会,将日本复杂的国情清晰地剖析了个透彻。

正如本尼迪克特在书中所说,日本人“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服”,的确,日本人的身上充满了矛盾,正如代表着他们的菊与刀。从意象上看,“菊”是指菊花,是一种可供观赏的美学植物,象征着日本皇室;“刀”是指武士刀,是一种具有实用攻击性的武器,是武士道精神的象征。而这两者,恰是日本百姓的普遍信仰。

但我认为,菊与刀的涵义还可以延伸至更深层的东西:菊花娇柔淡泊,映射的是日本人交往时的温文尔雅与文质彬彬;武士刀坚硬锐利,代表的是日本人骨子里的独立创新和个性自我。一柔一刚,两者仿佛太极阴阳调和般,充满了哲学色彩,构成了独一无二的大和民族。

大和民族是个实力不容小觑,但却难以捉摸的民族。因此本尼迪克特认为,“想要理解日本人,首先必须弄清他们对秩序与等级制的信赖”。而毫无疑问,日本社会严密的社会等级,是从中国学习而得,经过自身改造后的成果。而支撑着这个庞大的结构运作的正是儒学的“孝道”与“氏族”。

先师孔子曾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事实上这也是他所说的另一句名言的佐证: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种传统的儒家为政理念,为古代社会等级制度奠定了一个稳固的思想根基。而中国本土庞大的宗族团体,则以血缘,将阶级稳固地捆绑在了一起,为等级制度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凝聚力。

约在公元六、七世纪,随着中华文化圈在东亚范围内的扩大,儒家世俗文化便从中国流向日本。但由于国情的不同,经过多个世界来的吸收与改造,日本最终将此内化为了一种,更适合自身发展的等级制度。

首先是孝道,日本的孝道与中国截然不同,日本的孝道不会硬性要求他们面对整一个大家族,而只限定在能接触到的最亲密的亲人之间。

因此,“氏族”就取代了宗族的维系功能,应运而生。氏族是在日本神道的.基础上,以神社为基础的一种区域划分的族群。共同居住在这片区域的人们,或许血缘不同,但他们由于信奉同一个神明,因此都是这位神明大人的子孙。

虽然日本的社会等级固化程度较高,但由于横向与纵向流动相对自由,因此民众对此的接受程度高,经年累月,便被保留了下来。而在日后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中,每一代的养育,便是一轮新的固化教导。不同的等级辈分,要以不同的礼仪以区别对待。

因此,每一个孩子都被从小教育着,要恪守本分,因此久而久之,这便成为了一种约定俗成的公民默契了。而在《菊与刀》中,这也是接下来要论述的义理、人情等一切行为的根基。由此可下定论,日本的等级制度,至今仍深深影响着日本社会的方方面面。

以日企为例,集团内部的等级,通常也是森严的等级产物。日企常用的管理手段,通常有“终身雇佣制”、“年功序列”与“论资排辈”等。其中终身雇佣,为公司的绝大部分雇员,提供了一个安定的工作环境,另一方面看,也维持了企业内部等级结构的相对稳定,极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而年功序列这种工资制度,则将员工的在职年龄与所获报酬直接挂钩,这一方面鼓励了员工的忠诚度,同时也平衡了相同年龄等级的员工之间的横向工薪差距。至于“论资排辈”,在企业内部形成了一个清晰的等级链条,则有利于技能的师徒传承。

当然,这样的举措,也存在明显的弊病。终身雇佣制捆绑了员工的自由,而且容易导致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下降。而年功序列则将年龄作为衡量工资增加的标准,这忽略了职工的生产技能与业绩等必要的考核项目,不利于员工充分发挥创造力。论资排辈同理。

以小见大,日本社会同样因为等级制度,产生了不少的不利影响。其中最显著的便是由于阶级固化,社会压力增大,日本社会愈发朝“低欲望社会”发展,人口减少,老龄化程度加深,这已经愈发成为了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关注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日本的未来将何去何从,这可能还要经过有识之士们的一番努力。

总而言之,日本从一个弹丸之地发展至今日的资本主义强国,以等级制度为首的文化助力绝对是功不可没的。而大和民族也向世界展示了他们超强的学习能力,他们能将彼之“菊”,搬回到来,充分生存后,锻造成自己的“刀”。且不论这刀的好坏,刀柄握在大和民族手中,他们自然冷暖自知。我们只是走马观花地通过一本文学作品,窥探到了他们的片像,但这刀确实他们高速发展,最上手的武器。

最后作为结尾,我斗胆改一改本居宣长的一首诗:欲问大和魂,朝阳底下看《菊与刀》。虽然直白得缺少些许美感,却是我此刻最真实的感受。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7

《菊与刀》是一部介绍日本国民性的书,是美国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事日本民族性的研究而提交的一份研究报告,是一本分析日本人文化性格的图书。而作为一名日语专业的学生,想要对日本民族的历史文化,社会等方面有所了解,于是便选择了《菊与刀》这本书。

作者在书中把日本民族文化的矛盾性形象地概括为“菊花”与“刀”,“菊花”是日本皇室家徽,“刀”是日本武家文化的象征。该书以《菊与刀》命名,象征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在我看来,菊代表了日本民族中谦和,随性的一面,同时也说明日本民族具有菊一样的品质。刀则让我想到了日本民族的“武士道”精神。它承载着日本民族的希望与毅力,同样也代表着日本民族好战的一面。“菊与刀”这三个字更能充分的概括了日本人矛盾的性格和日本文化的双重性。

日本人既好斗又谦虚和善,既忠贞又心存叛逆,既顺从又不愿受人摆布等等,都能体现出日本人矛盾的性格特征。

自古以来就是日本人强烈的效忠对象,虽然皇一直扮演着“傀儡”的角色,但日本人对皇的效忠感却从未消失。正如书中所说“皇和日本是不可分割的,没有皇的日本不是日本”,“没有皇的日本是难以想象的”“皇是日本国民宗教生活的核心,是日本国民的象征,皇是个超越宗教信仰的对象,即使日本战败,皇也不会受到谴责”等。对于他们而言,只要是能表示“对陛下尽忠”、“让陛下为我们放心”的事,那边是理所当然的。这种崇拜之至今日在很多人心理依然存在。

日本有着森严的等级制度。长期、稳定的封建等级制造成的影响渗透到日本文化的最深层。在日本,皇不是人,是神,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所有寄托。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要求忠义的对象仅仅是被指向各个大名和将军。而在明治维新后,新的统治者将这种力量抽离出来,附加在皇身上。但由于“忠”是献给最高统治者的,因此就只能献给或许只有精神力量但全无实权的皇。在日本文化中有这样一句话:“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他们相信只要每个人在社会等级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那么这个世界就是完美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同样也有自己没有办法改变的地位。即使天没有掌握实权,仍然是所有日本人心中的精神支柱。

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在战争中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皇的存在在日本俨然已经发展成宗教,神的话语是没有人可以质疑的,这就为日本的战争找到了借口。所有的屠戮都可以以对为天“忠诚”找到借口。日本士兵在战争中所表现出的`特性,可概括为勇敢、残暴、致死效忠、绝对服从。这样森严的等级制度让每一个日本士兵都认识到自己的作用与能力。不管自己的国家在物质上能不能与美国抗衡,仍然会不惜一切在精神上给对手打击。而日军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勇猛充分印证了他们的所谓在、武士精神,这种战争中的不怕死精神在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曾出现,但作者对这种不怕死的行为十分的不理解。然而,战时的士兵被冠以了军国主义的思想,幼时的等级观念在这个时候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于上级的命令是惟命是从。这样的心理给日本整个民族在二战中带来了遭难,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了这个民族。

另一点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本人对于“恩”的理解。首先,书中提到日本人对于“皇恩”都应无限感激地接受,近代日本用尽一切手段使这种感情及于皇一身。日本人对生活越是热爱,就越是感谢“皇恩”。其次,在日本看来报恩是由条件的,就是施恩者必须是自己认为高尚的,可以偿还的人。他们绝不接受陌生人的好意,也不会主动帮助陌生人,这就是日本人生活的习惯。日本人他们自认为是历史的债务人,他们的日常决定和行动都必然发自这种负债感。最后,日本社会所讲的“报恩”和“雪耻”的概念在我们并不陌生,但在日本文化中却有异于我们熟悉的东西。比如“工作”也是要报答的情义之一,所以努力工作、极端敬业是毫无疑义的,否则对不起工作给你的恩惠。并且在工作是要对你的领导做到尊重与服从,这也是日本独特的文化内涵所要求的。“雪耻”是对自己名誉的洗礼,当名誉蒙羞时,如果不报复、不洗刷罪名就对不起自己的名誉。

对于“忠,孝,仁”的理解。在日本的文化中,“忠”“孝”“仁”都占很重要的地位。日本虽然从中国引进儒家伦理中关于“忠”和“孝”的观念,但却极为鄙视被儒家视为最高准则的“仁”。 每一个日本人,尤其是日本男孩,自小接受的是“忠诚”、“仁义”、“孝顺”的教育。日本人在日常生活中都践行着繁复的礼仪,并且是发自内心地真诚对人,和歌、俳句也体现了日本文化崇尚美感、温和谦让的一面。但与中国人不同的是,日本人把“效与忠”认为是无条件的。书中写到:在中国,比忠和孝两种更崇高的美德是“仁”。父母必须有仁,如果统治者不仁,人民是可以揭竿而起的。效忠与否,完全是取决于仁与不仁的。而在日本,这是绝不可能被接受的。作者在本书中也提到,日本并没有一种“极端的权威主义”。许多国家的青年人往往热血而冲动,但在日本人眼中,“青年期应该是一个服从家庭意志并培养家庭责任的时期”。日本人说,“他们尊重父亲是为了训练、为了练习自己对权威的服从和尊敬”。所以日本的“顺从”文化是极其特殊的,所以日本在温顺接受美国的改造计划时他们的心理绝对不是“韬光养晦”,反而是真诚的反思自己的错误。

读过这本书,不得不说一说让日本国力大大增强的明治维新。1868年,以大久保利通、西乡隆胜、木户孝允等为代表的日本革新派为了废除封建割据的幕藩体制,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恢复皇至高无上的统治权而实行“明治维新”,从而发展资本主义,并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道路。

长期锁国下的日本,终于在国际外部压力转换成为国家内部变革的动力下,展开了明治维新运动。在明治维新的纲领指导下,日本派出由政府高级官员所组成的考察团,赴欧美各国进行考察。从此日本开始了国家工业化,开办官营工厂,并大力的扶植民营企业。在一连串的努力下,明治维新使得日本变得更为富强。

明治维新获得了空前的成功,但其成功也为日本甚至是全世界,同时带来一些正面和负面的影响。其一是,当日本明治维新之后,因其富强而成为世界的强国之一,军国主义的对外扩张,令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不断的对外出击。对全世界来说,明治维新的成功为他们带来的是极大的威胁,因为一个小小的岛国日本,竟然能够击败当时的大国 — 中国,甚至打败欧洲强国 — 俄国,令世界其它的列强大感震惊。

明治维新中的教育、军事、立宪和经济改革的成功,也令日本的国内军人势力抬头。明治维新的立宪改革中,军人在很大程度上拥兵自重,也掌握了国家决策大权,和德国迷信武力争霸的一样,日本自此也埋下了军国主义的隐患,同时连带的激起极端的民族主义。此结果使得日本在之后,向亚洲各地区入侵,甚而攻击美国,终致自陷二次世界大战的泥淖之中,成了人类民主自由与和平的残害者,也因广岛长崎的原子弹,使日本成为全世界唯一遭到原子弹攻击的国家。日本人民的死亡与财产损失,也算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迷梦下的惨痛代价。

明治维新,带给日本经济发展及国富兵强,即使在明治维新的百年之际,日本仍是世界经济强国之一。国家政治、军事以及经济的改革维新运动,必须以苍生为念,以增进人民福址及人类全体幸福为依皈。反之,由于少数的人民和军阀的思想阻碍,终将带给日本人民、甚至世界其它国家无法弥补的伤害。

纵观全书,可看出日本民族在礼仪上的观念和态度上的严谨,同时日本是一个很团结的民族,自从日本派遣唐使来华,中国作为一个古老的礼仪之国,儒家文化也深深影响着日本民族的道德标准。

我认为,还是作者的一句话最能概括日本:“日本人是既生性好斗而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而又崇尚美感;既桀骜自大而又彬彬有礼;既顽固不化而又能伸能屈;既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既忠贞而又心存叛逆;既勇敢而又懦怯;既保守而又敢于接受新的生活方式。菊和刀正好象征了这种矛盾。”

最后,通过菊与刀这本书,不仅增加了我对日本文化和日本民族双重性的理解,同时让我对日语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想要去更深入地了解日本的历史文化。

《菊与刀》的读书笔记 篇8

西方人的眼眸,东方人的瞳孔,遥遥相望的远观,比邻而居的近睹,美国人眼中的日本和中国人眼中的日本自然不尽相同。《菊与刀》是美国著名人类学家鲁斯·本尼迪克特二战时期的经典著作,是战时美国对日本军事外交政策极具价值的参考读本。穿越浩渺的时空,拨开历史的烟云,让我们与作者比肩而立,透过人类学家睿智的望远镜,客观的审视日本。

恬淡静美的菊,锋锐尖利的刀,代表日本皇室的家徽,象征武士精神的图腾。日本文化的双重性孕育了日本国民的矛盾人格,恰似一株并蒂莲,一刚一柔却又同根同源。正如作者所言"性极其好斗而又非常温和;黩武而又爱美;倨傲自尊而又彬彬有礼;顽梗不化而又柔弱善变;驯服而又不愿受人摆布;忠贞而又易于叛变;勇敢而又懦怯;保守而又十分欢迎新的生活方式。"矛盾织就日本文化的经纬,矛盾架构日本国民的人格。

精神观与名誉观对行动指导的矛盾。一方面狂热信仰精神至上,绝不欣赏意志消沉;一方面对失败、排斥的反应很敏感,极易陷入悲伤抑郁。假想于时刻曝露在全世界目光的注视下,对名誉的珍视随之无限放大。因而对名誉的守护,或是酝酿成对自我无尽的恼恨、在悲伤抑郁中辗转难眠、甚至自杀以洗刷污名;或是演变成对他人疯狂的报复,在羞恼狂怒中寝食难安、用极端行径为己正名。

"报恩"思想在分辨是非中的矛盾。"恩"与"报恩"是日本国民的思想必修课,从呱呱坠地起到成为佛龛上的`灵位,对这一科目的实践将贯穿一生。"忠、情义、人情、义务"是对"恩"的回馈,界限的划分使其难免矛盾冲突。书中四十七士的故事正是日本文学中处理此类矛盾的生动标本。我们也可以看到,不同于中国"仁"至上提供了相对统一公正的裁决是非标准,日本"忠"至上由于其巩固统治的本位局限,尽管在战场上支撑日本军人的无畏忠诚、在政治上维持国民的安定秩序,但仍存在盲目性和缺陷性。

对享乐的追求与克制,对子女的放纵与管束,战争中与战败后的日本……对矛盾的梳理是作者行文的主线。尽管日本积极学习世界、拓宽视野,但其"各安其所、各得其位"的等级观念仍根深蒂固。国民性可以随时代平稳改变但很难被彻底颠覆,因而出版近七十年后,《菊与刀》仍是初识日本值得推荐的优秀读本。

无论是美国人眼中的日本、中国人眼中的日本、亦或是日本人眼中的日本都是同一个日本,所谓的不同只是出于关注的重点不同。潜意识的接受了自身即为合理,下意识的忽略了与己相同的部分,只关注与己相异的部分,并企图解释其存在性、探索其合理性。对镜自观,往往会被自我中心主义所局限。静伫旁观,往往又会因视角所限止于片面。因而完整全面的了解一个民族,不仅要关注他的国民如何评价他,要关注他在其他各个民族眼中究竟如何,甚至需要从不同的时间横断面来剖析他。

下载《菊与刀》读书笔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菊与刀》读书笔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菊与刀读书笔记(5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美国鲁思·本尼迪克特著,她根据文化类型理论,运用文化人类学的方法,把战时在美国拘禁的日本人作为调查对象,同时大量参阅书刊和日本文学及电影,写......

    菊与刀读书笔记摘抄

    《菊与刀》是把菊与刀都融合在一个民族身上时,我们知道,这是静与动的交锋,文与武的融合,善与恶的争辩。为大家分享了菊与刀读书笔记,欢迎欣赏!菊与刀读书笔记1《菊与刀》是一......

    《菊与刀》读书笔记[大全5篇]

    《菊与刀》读书笔记 《菊与刀》我看的是北塔译的,露丝·本尼迪克特所著。上海三联书店出版发行。 从大学刚开始到现在就几乎没怎么真正好好的读过书。整日疲于奔波于各社团会......

    读书笔记《菊与刀》[推荐5篇]

    “日本人生性好斗又谦恭温和,崇奉军国主义的穷兵黩武却又同时具有耽美特征,桀骜不驯而又彬彬有礼,冥顽不灵又顺从灵活,忠诚守信时又出尔反尔,勇敢而怯懦,保守而尚新,如此这般……”......

    读书笔记 原创系列 菊与刀

    充满矛盾的民族——记我心中的《菊与刀》 这是一本相当难懂的书,基于本身它的研究对象---日本,就有很大的矛盾性。而且美式描写方法加上人类学家的研究方式,这本书让我产生很深......

    《菊与刀》读后感

    读《菊与刀》有感 《菊与刀》是美国的一个叫鲁思.本尼迪克特的人类学家写的一篇研究报告,报告的主题是研究日本,作者着重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的研究,研究日本人的民族特征,以“菊......

    菊与刀读后感

    报恩于万一 读《菊与刀》有感 对日本的兴趣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刚开始只知道日本很厉害,后来长大了渐渐了解到日本和中国自古以来错综复杂的关系,便产生了一种异常矛盾的......

    菊与刀读后感

    深入认识自己 ───看有感最近从书摊上偶得由线装书局出版的,由于时间匆忙只读完了一书,故而知能谈谈自己读完这一书的感受.我明确我没有完全把握这本书,也明确自己没有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