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日本过新年的习俗
日本过新年的习俗
日本新年又称“正月”,一般认为始自飞鸟时代,当时的推古天皇从中国唐朝引进元嘉历,仿效中国农历计算公元,并仿效唐人习俗庆祝新春(也有说法认为日本在六世纪前已有庆祝正月的习俗)。
但明治维新之后,全盘西化,1872年12月3日开始使用西方太阳历,不但开始重视起圣诞节,连新年也提前到了西历元旦。改用的公历将每年1月1日定为新年,元月1至3日,称为「正月三ガ日(しょうがつさんがにち)」(三贺日),截至1月31日都被称为正月。
一、【12月28日~30日:大掃除(おおそうじ)】→ 大扫除
12月28-30日(30日上午是过年前垃圾公司最后一次收垃圾时间)是日本约定俗成的大扫除日。为了迎接喜欢干净整洁、带来整年幸福的「年神様(としがみさま)」,日本普通家庭会动员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学校方面也会在组织学生打扫卫生后正式放假。日本寺院和神社则会举行隆重的大扫除仪式,用羽毛或稻草做成的长帚轻掸佛像和屋檐,擦洗地板和榻榻米,以迎接新年朝拜和观撞钟礼的信徒。
扫除后,人们就会开始着手布置「正月飾り(新年装饰)」。因具有迎接年神意义的缘故,装饰都在12月20至28日之间进行。值得注意的是,此前若忘记了,一般忌讳在29日(“九”发音与“苦”相同)和31日(「一夜飾り」有敷衍了事之意)这两天装饰。此外,新年装饰须在1月7日卸下。
1.【門松(かどまつ)】→ 门松
将由竹子、松枝等制作的门松(也叫松饰、门之松)装饰一对在玄关处,用来表示迎接「年神様」的标志,寓意请年神路过时稍作停留,送上祝福。简版可以将小松枝扎白纸并系上花纸绳,把这样的雌雄松树固定到门柱上。从外面看分别是左边雄松右边雌松的摆设。
还有袖珍迷你型的门松摆设与简单印刷着门松图样的「門松カード」贩卖。2.【注連飾り(しめかざり)】→ 注连绳、稻草绳
稻草绳象征洁净场所,也是不让灾祸进门的护符,跟神社等地常见的注连绳含义相同。制作材料一般为「裏白(うらじろ)」(正面绿色反面是白色的叶子,表达了纯洁心灵和这一年没有晦暗的愿望)、「譲葉」(当新叶长出后旧叶会自动脱落,象征家族的存续)、「橙(だいだい)」(带叶酸橙,发音同“代代”,寓意代代繁荣)。摆设在玄关正面或公寓门的正面。
3.【鏡餅(かがみもち)】→ 镜饼
“镜饼”是过年时日本人为祭祀「年神様」、在家供奉用的圆形年糕。摆设方法因地区不同而异,一般为大小两个圆盘状的饼相叠而成,象征着太阳与月亮、阴与阳,寓意时光流转一切圆满。其上放海带、酸橙果、柑橘等代表吉利的东西,两侧「譲葉」「裏白」。
二、【12月31日:大晦日(おおみそか)】→ 除夕夜
1.【除夜の鐘】→ 除夕钟声
日本寺院和神社在「大晦日」举行的108下撞钟仪式。至于为什么是108下,日本史学界对此也说法不一:有人说108下钟声代表消除人间的108种烦恼,还有种说法是108下钟声正好是一年十二个月、二十四节气、七十二候加起来的总数。值得注意的是,敲钟时要在除夕夜零点之前敲107响,最后一响则要留到秒针跨入1月1日元旦之际,反映了日本人通过这108下钟声驱走霉运、祈求神佛保佑的愿望。2.【年越(としこ)し蕎麦(そば)】→ 荞麦面
与中国人吃饺子、年糕不同,日本人过年必吃的主食是荞麦面。日本媒体曾报道披露,过年吃荞麦面的年俗早在江户时代已经流行。一是荞麦面细长,象征长寿。二是荞麦面属于五谷杂粮,对身体有益。三是寓意家族成员之间的缘分如荞麦面一样绵长。四是荞麦面比较脆容易切断,因此象征把过去一年的烦恼通通切断。
3.【おせち料理】→ 御节料理(年夜饭)
日本的年菜称为御节料理,传统上御节料理先用于供神,后又撤下供人们食用,意味着人们从神那里得到了食物。御节料理的摆法很有讲究,专用的饭盒里一共有四层,多半是些图吉利的菜色。例如,红白萝卜丝代表红白至喜;海带卷代表欢乐、愉快;黑豆代表勤劳工作;鲱鱼籽代表子孙昌盛。
三、【1月1日:お正月】→ 新年
1.【お雑煮(おぞうに)】→ 年糕汤
元旦早上最先吃的年糕汤和“御节料理”一样,是新年必不可少的一道料理。用新年供奉在神龛的年糕、鸡肉和蔬菜、鱼虾合煮,也称作“烩年糕”,有表示在神明的保佑下无病无灾的愿望。作为一种传承了各地风俗和各家传统味道的乡土料理,大致分为“关东式”和“关西式”,不过日本全国各地均有当地独特的年糕汤。一般来说,用清水煮的“关东式”是烤长方形年糕高汤,用白味噌煮的“关西式”则为圆年糕黄酱汤,吃时用的筷子称为“柳箸”。
2.【初詣(はつもうで)】→ 新年首次参拜
日本人自古有新年拜神佛的习俗。除夕夜钟声响后,成百上千万的日本人一齐涌向神社和寺庙,烧香拜佛,点签算命,祈求新的一年全家幸福平安,此为「初詣」(也叫「初参り(はつまいり)」)。
许多女性都会穿上和服,围上毛皮围巾。人们喝着热乎乎的甜米酒,在有节奏的鼓乐声中或者神官祓厄,或者亲朋好友聊天谈笑,迎接新春的到来。电视里每年都有各地的着名神社参拜情况的实况转播。
3.【初日の出(はつひので):元旦の日の出】→ 元旦的日出
新年的第一天日本人有迎接日出的风俗,拜祭日出的地点,往往是海边或者山上。人们相信,拜祭新年的第一次日出,自己的愿望就能实现,并能健康平安,得到新的灵气。
4.【初夢(はつゆめ)】→ 初梦
初梦是指新年做的第一个梦,如能做一个吉祥美梦,据说会给人带来全年的好运。而从江户时代开始流传下来的「一富士二鷹三茄」初梦顺位是日本人最喜闻乐见的事了。因为据说这是当时最有权势之一的德川家康梦见的东西。
5.【お屠蘇(おとそ)】→ 屠苏酒
中国的年夜饭少不了喝点小酒助兴,日本也有这个传统,不过既不是喝清酒也不是喝烧酒,而是专门在新年喝的“屠苏酒”。屠苏酒其实是一种药酒,以白术、桔梗、山椒、防风、肉桂、大黄、小豆酿制而成,寓意驱除邪气。如今大部分的家庭都用清酒代替。
6.【お年玉(おとしだま)】→ 压岁钱、新年礼物
同中国一样,日本人过年也给孩子压岁钱。过去人们认为小孩子魂魄不全,容易为邪所伤;为了驱邪、扶正,保孩子健康成长,大人将新年的祭祀供品撤下来后分给孩子们,后来逐渐演变为压岁钱。一般表现为长辈将装入压岁钱的信封交给晚辈或亲戚的孩子。
7.【カルタゲーム】→ 纸牌游戏:比较传统的有「歌ガルタ(百人一首)」「い·ろはガルタ」·「花ガルタ(花札)」
「歌ガルタ(百人一首)」:百人一首(ひゃくにんいっしゅ)原指日本鎌仓时代-藤原定家的私撰和歌集,他挑选了100位歌人的各一首作品汇编成诗集,这份诗集今称为小仓百人一首。在江户时代被制成了「カルタ」(纸牌),开始在民间流传。特别是作为新年的游戏,一群人聚在一起,一边咏唱诗歌一边抢着台面上的牌,实在是紧张、热闹又刺激。
「花ガルタ(花札)」:花纸牌(或是花骨牌),用来玩配花的纸牌。从1月到12月的个个月分别用画有松、梅、樱、紫藤、燕子花与菖蒲、牡丹、胡枝子、芒草与月、菊、红叶、柳与雨、桐的牌来表示。每种4张,共计48张牌。
四、【1月2日:福袋(ふくぶくろ)】
“福袋”是日本商人智慧的表现,是一种促销方式,现在已经变成日本的年俗。每逢新年期间,日本各大百货公司都会推出各种福袋,价格大多数在一万到五万円之间。这些福袋,象征着好兆头。装在福袋里的商品,价值肯定超过福袋的价格。福袋数量有限,为了买到优惠的商品,也为了给新的一年讨头彩,日本人会早早排队,在商店开门的一瞬间,拼命跑向福袋摆放柜台抢购,谓之“抢福”。
五、【1月7日:七草粥(ななくさがゆ)】
1月7日的早晨,日本有喝七草粥的风俗。旨在缓解在新年期间暴饮暴食的脾胃,全面补充冬季所需的营养。
七草粥的食材包括:「セリ」(水芹)、「薺(なずな)」(荠菜)、「御形(ごぎょう)/母子草(ははこぐさ)」(鼠曲草)、「繁縷(はこべら)」(繁缕草)、「仏の座(ほとけのざ)/タビラコ」(宝盖草/稻槎菜)、「菘(すずな)/蕪(かぶ)」(蔓菁/蕪)、「蘿蔔(すずしろ)/大根(だいこん)」(萝卜)。
第二篇:日本送礼习俗
日本人处处讲究礼节,自重和尊重别人成了日本人生活的代名词,因而送礼也成了他们事业和社会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送礼时鞠上一躬是传统的日本式礼仪。去日本旅游、学习、工作的人要想交一些朋友得随时准备以类似的方式还礼。
由于日本人将了解对方身份看得很重要,因而交换名片成了与鞠躬送礼一样重要的礼节,因为名片立刻告诉对方你的地位及应如何正确与你交往。应随身携带足够的名片,最好背面附有日文翻译,这不仅表明你愿意与日本人做生意,也是一种友好的表示。与人交往时身上的名片不够了被看作是不可原谅的。许多航空公司和大旅馆都提供印制名片的服务。
△集体送礼
第一次见面不要求送礼,虽然这时送礼能赠进了解和加深友谊。业务谈判开始时集体交换礼物是合适的。礼物须交给对方职位最高的人。理想的礼物要能反映你所代表的公司和所在地区。美国和欧洲产的礼物最受欢迎。日本人对来自法国的礼物尤感兴趣。西方人最好不要将东亚地区产的东西送给日本人,那会被看成对他们的侮辱。
△私人送礼
在赠送私人礼物前,西方人要弄清楚日本公司内的等级制度,礼物必须根据对方职位的高低来挑选。当对方送给你更昂贵的礼物时你不必介意。当然理想的礼物应是价值差不多的,但日本人总是送给你更昂贵的礼物,因为他们的文化认为,自己送出去的礼物如果价值低于别人送来的礼物,则自己对别人负有责任和义务,如同欠了债一般。日本人看重礼物的来撅,从名店里买来的礼物尤其受欢迎。有时你会发现日本人会将收到的礼物重新包装一下以向别人显示礼物来自何方。
可食礼物也受日本人欢迎。欧洲巧克力、糖果、蛋糕、几盒冻牛肉、丹麦火腿、香肠等都是上佳礼物。日本人收到他们没有的食品如美洲山核桃、美国佛蒙特州的枫叶糖浆、西雅图的熏马哈鱼时会非常感激的。葡萄和西瓜送到家里是极好的礼物。因为在日本这些水果很贵。产于美洲印地安的绿松石珠宝是日本目前的热门礼物。进口的酒类也是他们珍爱的礼物。
日本人喜爱书籍和音乐,连火车站也时常播放莫扎特的乐曲。磁带和带插图的书籍是很好的选择。
像在世界其他地方一样,具有你家乡特色的高质量的物品对日本人来说也是较好的礼物。
△送礼节日
除了日常生活中和业务上的礼尚往来外,在日本有一些重要的送礼节日。
中元节和年礼节是两个主要的送礼节日。一年两次的公司分红刚好与这两个节日在时间上相吻合。中元节即7月15日。按传统人们在这一天向上半年内有亲属去世的家庭送些鱼表示慰问。东京地区人们在7月中旬庆祝中元节,而九州地区却是8月中旬。,至于究竟哪一天送礼没有规定、7、8月之间任何一天都可以。有时外国人称这一节日为“夏季的圣诞节”。很多日本人通过互赠“夏礼”恭祝好运。
日本人的出手大方就跟他们的富有一样出名。每年他们要花去一百至一百二十亿美元购买各种中元节礼物。有的大型商场里整个楼面陈列的都礼物,价值从五千日元到三万日元不等。较典型的受欢迎的礼物有进口啤酒、咖啡、茶叶、水果汁、水果罐头、碟子和食用油。目前较流行的有熏马哈鱼、价值一万日元以上的马哈鱼卵、进口烈酒和美国加州的葡萄等。
香水手纸在日本是很普通的东西,甚至一些报社在订户每月付报款时也赠送手纸给订户,因而你不用从国外带进
日本人在中元节要给家里和公司里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送礼。一个职员一年平均至少要花去五万日元购买十至十二件礼物送给父母、长辈、过去的老师和公司头头。
每年岁末是日本最重要的送礼节日,称为年礼节。这时送的礼物要比中元节送的贵重些。同样,究竟哪天送年礼没有规定。
与日本人有业务往来的外国公司在这两个节日都勿忘了送礼。在这两个节日,日本人只给比自己身份高的人送礼,一般不给与自己职位平等或低下的同事送礼,除非那人在某方面给过自己特殊的帮助。这两个场合日本人是不送钱的。按习俗接受方要尽快亲自登门或打电话感谢赠送方。只有在相距遥远时人们才写感谢信。
1月1日新年对日本人来说就像西方过圣诞节一样重要。他们在这时要吃年糕等象征新年的特殊饭菜。很多家庭(约百分之七十)在除夕或新年的前几天要去寺庙或神社祈祷幸福和长寿。新年没有特殊的礼物,一般人们互赠贺年卡。
收到贺年卡(年贺状)的数量也是判断一个人社会地位的标准。手写的贺卡比事先印好的更有价值。由于对很多日本人来说没有贺卡就无所谓新
12月28日之前将贺卡投给当地邮局就能保证对方新年那天收到。除了邮局员工加班分发以外,邮政当局每年还雇用二百七十万人业余分发贺卡。
在新年那天,孩子和尚未工作的年轻人能得到装入特制信封内的压岁钱。每个小孩在新年可以得到一千至五千日元的压岁钱。如果在新年去日本朋友家里,别忘了将钱装入信封内送给小孩。如果在你离开之前,主人打开你的信封数一下钱以便自己送给小孩同样数目的压岁钱,你不必吃惊。
由于只有不到百分之一的日本人信奉基督教。外国人会对圣诞节进入日本社会感到吃惊。历史学家寻根问底得知圣诞进入日本跟1955年12月24日晚发生在东京银座的事情有关。那一夭,日本政府的一份白皮书宜称战后生活必需品短缺的局面已经结束。约有一百五十万日本人,主要是男子,走上街头欢呼庆贺。从这以后连续几年,圣诞前夕成了日本男子饮酒狂欢的日子。不可避免的后果是许多人第二天摇摇晃晃似醒非醒去上班,生意因而急剧下降。人们称“男人的圣诞节”的这段时期给酒吧间和夜总会提供了一大笔收入来源。到了20世纪60年代,“家庭式的圣诞节”逐步取而代之。圣诞前一天下班时,男人们不再去酒吧而是在食品店买些蛋糕带回家。现在年末有两个采购高潮:一个是12月第一个周末达到高峰的年礼购买浪潮,以后的几个周末尤其是圣诞前的周末个人购买圣诞礼物又达到高潮。父母给小孩买,年轻人给恋人买。现在圣诞节主要成了孩子们的节日。虽然日本人也讲有关圣诞老人的故事,但很少将这一节日与耶稣诞生联系起来。另外,日本公司职员之间在圣诞节一般不互赠礼物。
△其他送礼场合 在母亲节和父亲节,日本孩子分别给父母送礼。圣瓦伦丁节到来时,女孩子向自己的心上人送礼,如果送根领带则表明要断绝关系。
日本人很少在生日时送礼,尽管偶尔也吃生日蛋糕。特殊的生日—六十岁、七十岁、七十九岁、八十八岁、九十九岁则要送礼和祝贺。
由于日本人一般在餐馆、俱乐部和酒吧招待客人,所以他们不会邀请你去家里作客,除非你与主人有相当密切的关系。如果你受此殊荣。别忘了带些水果、糖果、葡萄酒、鲜花等礼物上门。
新郎新娘结婚时人们传统上送钱。现在人们通常送银器、瓷器、水晶制品等作礼物,礼物最迟应在婚礼前两天送到。
新业务开张、孩子出世、乔迁新居、学生毕业、晋升等都是送贺礼的时候。新鲜的鱼干是传统的贺礼。给这些特殊的日子送去有特殊含义的礼物尤为受欢迎。
探望病人时可以送些水果、鲜花、钱、书籍等。亲友久病康复后人们也送礼物以示祝贺。
葬礼上人们主要送钱。另外打电话表示慰问或送些水果、香和花也可以。写张表示慰问的卡也是合适的。
外国人在参加了婚礼、葬礼或其他活动后会惊奇地发现他们会收到价值相当于自己所送礼物三分之一或一半的还礼(夏礼和年礼除外)。
送现金礼物时要将现金装入特制的信封内。文具店都可以买到这些种类、颜色、设计千姿百态的信封。不同的场合要用不同的信封,千万勿将葬礼时用的信封装小费送给你的翻译。
△如何定送和接受礼物 除非你上门做客时先送礼外,其他情况下让日本人先给你送礼。要在无他人在场时单独送礼给对方,除非你给每人都准备了一份礼物。在任何情况下送礼时不要让人误解为行贿—日本人对此非常敏感。
不要期望你送礼时日本人会立刻接受,他们总会推让一番。在日本做事太急躁被看作是缺乏修养。因此你要以尽量沉稳的方式坚持要求对方收下,同时要记住礼物应双手捧送。
在接受礼物时,如果你也学日本人推让几下就会被看作是不够礼貌的。虔诚地、静静地收下礼物就行了。收下后可以有礼貌地问一下对方是否可以打开看一看。
对日本人最大的冒犯是拒绝礼物。有些我们认为过分浪费的礼物在日本人看来却是理所当然的。不管何时送礼,重要的一点是你送的礼物在价值上不要超过日本人送给你的,否则他们传统中的“人情”(giri)概念会使他们觉得欠你什么而丢面子。
△礼物包装
在日本,礼物的包装是很重要的。将未装入信封的钱送人是无礼的。在日本买礼物时要记住商店负责包装甚至替你发送礼物,也就是说你用不着学如何用日本式样包装礼物。包装纸应整洁松脆、折叠准确,而益印的纸不能用。扎礼物的丝带有各种不同的颜色,含义也不一样。红、白、金色为喜事,黑白相间或黑紫相间为不幸之事。扎带下面是赠送者的姓名。包装纸上还有商店的标记,这自然成了商店等级的标志。所以你买礼物时应去最好的商店,即使你能在其他地方或以更便宜的价格买到同类礼物。
日本人很喜欢好的包装,因此当你当面打开他们送的礼物时,千万注
△送礼规则
①不能用以双数组成的一套礼物送人。如茶杯,日本商店里出售的大多是五只一套的。
②不要期待日本人在你面前打开礼物。
③不要渲染送礼时的气氛,如特地搞个仪式等,以免让日本人觉得你的高傲。
④双手呈送礼物并微微鞠躬。
⑤不要送比你得到的贵得多的礼物。
⑥让日本人先送礼。
⑦尽管不要自己包装礼物,假使包的话要用高质量的包装纸且勿将扎带打成蝴葬结形。
⑧去日本人家里做客时一定要带上礼物。
⑨不要拒收礼物。
⑩避开数字四和九,因为它们与死和苦同音。你会注意到一些日本医院没有四楼和九楼。
△礼物记录
如果与日本人一直互赠礼物,最好将每次送的礼物记录下来,因为礼物是不能重复的,除了酒类或是对方要求再次得到的某种东西。文章出处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三篇:过新年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过新年教案 本课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通过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以及今昔变化,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态度。2.行为与习惯:通过开展班级元旦游艺活动,融个人于集体之中,培养乐于参与,乐于合作,热爱集体生活的行为和习惯。
3.知识与技能: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利用做新年贺卡培养学生劳技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
4.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收集有关材料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如何用不同的方法来获得信息。
教学重点、难点:
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在家人的指导和帮助下,通过自己的选择和方法,收集各地和家乡有关过新年的图片和资料。
2.布置学生向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了解他们小时侯过新年的小故事,或者是有关新年中的民间传说。准备一样新年小装饰品。
3.教师根据教材资料、录像资料、网络资源等进行整理,制作反映各地和家乡过新年的多媒体课件。布置教室,营造新年气氛。
二、教学过程:
(一).引入,了解春节和元旦是不同的新年。1.师谈话: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好伙伴小白鼠给我们带来了一道题目,他要考考我们大家,看谁最聪明。
师出示一道连线题:(课件)元旦
3月12日 劳动节
1月1日 植树节
6月1日 儿童节
5月1日 请生来连连看。师:我们小朋友都很聪明,小白鼠很高兴,要送给大家一个漂亮的大焰火,我们一起来看看。(师点击电子焰火)
师小结:小朋友们都知道,一月一日是元旦,我们通常把元旦称为公历新年。
2.师谈话:我们国家还有一个更隆重、更古老的农历新年,也就是春节,它是从正月初一开始的。那今年的春节是从几月几日开始的呢?春节前一天是什么日子?(除夕)(师补充:除夕是我国特有的)(课件出示)我们这儿的过年一般从除夕就开始了。
3.师小结:我们中国人一直以来把春节叫过年,小朋友,你们知道吗,这是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节日。
(本环节采用做连线题的方法导入元旦这一节日,再通过谈话的方式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新年可以按公历和农历来区分。)
(二).布置教室,感受新年气氛。
1.师:那今天我们就在教室里过个新年吧!那你们觉得我们教室里的哪些东西有过年的味道呢?(指名学生说:红红的小灯笼,窗花,气球等)
2.老师还给我们小朋友带来两样东西。老师张贴“福”、“春联”,引出课题。读课题。(过新年)
3.现在老师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布置教室,让我们的教室更有过新年的味道,布置完教室,小朋友们可以先参观一下。(小朋友们用自己带的新年装饰品打扮教室,布置好的小朋友可以四处参观一下,音乐一停马上回到座位。)(音乐响起)
4.指名说说刚才在教室里挂了些什么?
(通过自己动手布置教室,让学生感受过新年的热闹气氛,为进一步学习课文,感受新年的热闹和隆重奠定基础。)
(三).听故事,了解年的来历。
1.那你发现这些新年装饰品一般都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那过年为什么要张贴那么多红色的东西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年的传说》。(课件:年的传说)
2.听完故事后请学生说说:传说中的年是什么?那时候的人们挂灯笼、贴春联、放烟花鞭炮是为了„„(学生回答)!从此,过年也成了我国最隆重、最古老的传统节日,流传至今。3.你还知道哪些有关于新年的故事吗?(学生交流自己课前收集的有关新年的老故事)(通过这一活动,一方面让学生了解一些有关新年的民风民俗及其来历和演变,另一方面从不同时期的过年,感知祖国的变化、家乡的变化和人文生活的变化,激励学生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四).看图片,简单了解传统风俗。
1.那送走了2007的猪年,迎来的2008年是什么年呀?今天,小白鼠就要和大家一起来过年了,跟小白鼠打个招呼!
2.小白鼠看大家这么有礼貌,它就要带大家去看看我们国家过年时的一些传统风俗。(课件演示各地过年时的传统风俗)
3.你看到过年时,人们在干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看到的)
(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祖国各地过新年的习俗,了解人们迎接新年的不同方式。通过这一活动,知晓一些民风民俗的发展和演变,另一方面也可以了解人民生活的变化。)
(五).大讨论,知道本地风俗。
1.我们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地方过年的风俗是不一样的。那我们这里的人们过年时要做些什么呢?(生交流)
A.燃放烟花爆竹
1.你们喜欢烟花爆竹吗?老师就放个烟花给你们看看。(课件)2.你以前放过烟花爆竹吗? 你是怎么放的?(生交流)
3.我们小朋友在燃放烟花爆竹时要注意什么呢?听,对于怎样燃放烟花爆竹,小白鼠也有话说了。(放课件录音)你听到小白鼠说了些什么呀?
4.请学生点击电子烟花。
师:除了燃放烟花爆竹,新年里还有哪些玩的呢?(舞龙,舞狮子,打腰鼓„„)师:过年时,人们还会做些什么呀?
B.分压岁钱
1.谁会给你压岁钱?为什么要给你压岁钱?
2.可是,有个小朋友冬冬没有收到压岁钱,他收到这样一份礼物,一套蓝猫淘气的书。(看图片)你们觉得这份新年礼物怎么样?为什么?
3.小结:是呀,不管长辈送我们什么新年礼物,不管是多是少,都代表着长辈美好的祝福,我们都要表示衷心的感谢。
师:再想想,过年时,人们还会做些什么呀?
C.拜年
1.你以前过年时去哪些亲戚家拜过年?
2.那你们去长辈亲戚家拜年要带点什么?跟长辈说点什么?
3.师生对演“拜年”。评一评,他哪些地方做得好?
4.但是,有些亲戚朋友在很远的地方,我们上门拜年不方便,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式拜年?(发电子邮件、发短信、写信等)模拟给远方的亲人电话拜年。
师:过年啦,我们这里的人们还会做些什么呀? D.吃年夜饭:谁能想起以前吃年夜饭的情景。
说说过年时还会吃些什么?
(吃汤团:团团圆圆。
吃饺子:了解是北方人的习俗。吃年糕:年糕年糕,一年更比一年高。
鱼:年年有余)
E.扫尘:干干净净迎新年。
F.穿新衣:瞧,老师特地去买了套新衣来过年。
(贴春联,贴窗花,挂灯笼,猜灯谜,贺岁,守岁,赶庙会,逛商场,办年货„„)
(让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过年的信息资料,一方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会进行探究活动,另一方面,让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过新年的风俗习惯,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六).活动总结。
过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今天,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听了有关年的故事,看了许多有关过年的图片和录象,了解了我们这里过年的风俗,同时也回忆了很多我们过年时的有趣的事,相信小朋友们一定还想研究“年”是吗?那么,就让我们下节课一起再来玩过年,好吗?
三、课件制作和使用设想。新课 标第 一网
整节课使用的课件可用PPT制作,采用的是低年级小朋友喜欢的形式。一开始的连线题,答对以后,可爱的小白鼠会送给小朋友们一个美丽的焰火,由此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生布置教室的时候,播放过新年的歌曲,让学生感受新年的气氛。同时,音乐声停止也是提示学生归坐,能掌握好课堂纪律。而《年的传说》,则是让学生了解过年的来历。这一个小故事,在录制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参与录音。小白鼠带领大家了解各地的新年风俗这一环节,可以用PPT把反映各地过年时风俗的照片或者视频资料制作进去。在了解本地风俗这一环节时,设计放电子焰火,小白鼠提醒大家燃放烟花爆竹的注意点这两部分内容,然后通过一个辨析题进行明理。整个课件,制作较为方便,使用简单,既提高了教学效果,给学生以直观形象,又不增加上课老师的负担。
四、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课前尽量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选择和方法,按要求去收集各种资料,如图片,相片,画报等,由于学生年级较低,所以老师的要求不能太高,老师可让小朋友在家长的引导和帮助下进行。
2.在教学第一课时之前,也可以开展一些辅助活动,如“听爷爷奶奶讲那过去的事”或“家乡新年风俗小采访、小调查”,以便能在课堂上更顺利地开展活动。第二课时
一、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自己动手设计和制作一份或数份“新年贺卡”。鼓励学生要会动脑筋、有创意地设计出自己所满意的贺卡。引导学生能利用废旧材料,不花钱或少花钱制作贺卡。2.课前组织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献策,共同来完成班级“元旦游艺会”的各项准备工作。3.收集以前贺卡上看到过的祝福语。
4.彩纸若干,剪刀,胶水。
二、教学过程:
(一)新年游艺会。
1.上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了解了有关过年的知识,今天,我们一起再来开展一个新年游艺会,好吗?
2.请学生布置活动现场,明确布置要求:要有过新年的节日气氛。3.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布置教室。
教室布置完毕后,师进行点评,多给学生以鼓励和表扬,适时进行指导:
(1)教师指贴的“福”字:小朋友有没有注意到,过年贴福字的时候都是倒着贴的,说明福到家。你们看,贴一个福字也还有讲究呢,里面藏着我们过年时的美好祝福。(指导福字倒贴)
(2)春联:在大红的纸条上写上最吉祥的话,这也是我们中国人才有的风俗习惯。(3)年画:年画是为过年画的,所画内容都预示着吉祥如意。
(4)窗花:小朋友们的手可真巧,还剪了窗花,窗花可是北方小朋友们过年时最喜欢贴的了。
4.师生同乐,开展如贴鼻子,猜谜语等游艺活动。
(学生自己的活动让学生学着自己来办,有利于让他们学会负责任,有爱心的生活,能够培养学生热爱集体,乐于参与班级活动的意识和自主性活动的能力。)
(二)、制作新年贺卡。
1.新年到了,我们怎样向自己的父母、同学祝贺呢,怎样来表达自己的祝贺呢? 课本中是小朋友自己制作的贺卡,我们也一起来做做吧。2.制作贺卡;
A.教给学生一些制作方法,画、剪、贴、刻等;
B.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制作出特色的贺卡或其他礼物;
C.介绍自己制作的贺卡说明贺卡送给谁,贺卡上图画和祝福语的意思和自己的愿望。注意事项:安全、正确的使用工具要尽可能地废物利用。3.学生制作,师予以指导。4.点评学生制作的贺卡。
师生共同点评作品,看看谁制作的贺卡最别出心裁。5.互赠贺卡,表达祝福。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本环节意在突出该课程的“活动性”和“做中学”的特点,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他们在生活中的人际交往能力。)
(三)、送新年祝福。
1.今天,我们在一起欢天喜地过新年,你想对家人、对老师同学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学生送新年祝福)2.老师送祝福。
(四)、唱新年的歌,表达新年的喜悦。
1.今天,我们在一起过了年,小朋友,你们开心吗?那你能高高兴兴地唱几首新年的歌给大家听吗?
2. 生唱(过新年)。3.律动(新年好)、(过新年)。
(五)、结束本课。
辞旧迎新是件高兴的事,老师希望小朋友,每天都有个好的清晨,每年都有个好的开始,祝愿同学们在新一年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三、对本课时教学的简短提示与建议。
1.开展游艺活动,可以在两三个班级中联合举办,应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组织欢度新年的活动。重在让学生自己过一个舒心、愉快的佳节。
2.生在制作贺卡时,要时常提醒学生注意安全、正确地使用工具,要尽可能地废物利用。3.有条件的话,可组织学生开展“心连心”活动,寄送给贫困地区的同龄人,“希望小学”的小伙伴。
本课教学设计总体评价与反思:
本课教学设计,重在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家乡和各地过新年的风俗以及今昔变化,激发和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和态度。增长学生的社会生活常识,了解民风民俗。第二课时的教学设计,则通过开展新年游艺活动,融个人于集体之中,培养乐于参与,乐于合作,热爱集体生活的行为和习惯。在动手制作新年贺卡这一环节中培养学生劳技制作能力和创作能力,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
第四篇:过新年
过新年
千盼万盼,终于盼到过年了。这几天,我真正品尝到了年的味道。
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坐在凳子上,吃着团圆饭。吃完饭,我站在二楼的阳台上看着楼下的烟花。突然“砰”的一声,一个像火球似的东西飞上了天空,炸成了许多五颜六色的火花,就这样喷了五六次,好像正在为人们祝福呢!
春节联欢晚会节目快开始了,全家人坐在沙发上,品尝着央视给我们带来的丰盛的“年夜饭”。那优美的舞姿、动听的歌声、幽默的小品相声,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能和家里人一起过年,是多么幸福的事呀
“滴答滴答„„”新年的钟声叫嚣了,就在这时,周围的鞭炮声也随之响起来,照亮了外面漆黑的夜空。鞭炮声,笑声响成了一片简直,就是一段有声有色的“交响乐”,把大自然所有的声音都交织在一起,连天上的星星都忘记了睡眠,停下来观看!
我看着窗外,把划过的烟火当做流星,许下了新年里的新愿望。我相信,在新的一年里,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会有更大的收获。
中山小学四年级:刘婷炜
第五篇:过新年
过新年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一眨眼就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张灯结彩、放鞭炮,小孩子们四处拜年。真是应了一首诗:新年到,真热闹。家家户户贴春联,小孩忙换新衣裳,鞭炮声音响不停,红包收得不停手,乐的家人笑哈哈。
我们家的新年过的非常热闹。我的爸爸一起包饺子,妈妈负责做菜,爷爷和姐姐负责招待客人。我和爸爸在饺子里放了红枣、硬币、黄糖我满怀疑惑地问爸爸:我们平时包饺子只是放一些韭菜、猪肉的那些,为什么要放这些呢?爸爸耐心的跟我说:新的一年要有新的开始,在饺子了放写硬币、红枣吃到硬币就代表你今年会大富大贵,可如果你吃到红枣,就是祝你早生贵子
当做完饺子时,妈妈和爸爸看着我笑了笑。我问:你们笑什么呢?妈妈说:你自己照照镜子吧。我赶忙拿起镜子照了照,啊。我惊讶的喊道。我都成了只小花猫了。脸上到处都是面粉。
不一会儿,热气腾腾的团年饭就出炉了!大家一起吃饭,一边讨论着新年新计划!就是在新的一年里,努力学习,更上一层楼!
陪红小学五年级:宋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