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土木工程学院综合测评实施细则(2013.9.26
建工学院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办法(2013.9.26)
一、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指标体系
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包括德育、智育、体育、能力四个方面的内容,各项满分为100分,分别按20%、60%、10%、10%的权重进行折算。
二、学生素质综合测评成绩的评定
(一)学期素质综合测评分=德育测评成绩×20%+智育测评成绩×60%+体育测评成绩×10%+能力测评成绩×10%。
(二)学年素质综合测评分=(上学期测评分+下学期测评分)÷2。
(三)毕业生素质综合测评平均分=各学期素质综合测评分之和÷学期数。计算编级学生(休学除外)在校学习期间的综合测评总成绩,按实际学习的学期计算。
三、学生素质综合测评的标准和计分方法
(一)德育素质测评
学生的德育素质测评以《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为依据,采取个人总结和师生民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按照我校“学院和学生社区并重,共同做好学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原则和要求,学生的德育素质测评包括学院测评和社区学生品行表现测评两方面,各占50%。
1、学院测评
(1)学院测评的基础分60分
根据学生在日常文明礼貌、遵守公德、尊敬师长、团结关心同学等方面的情况,班级测评小组可给予学生0-30分的基本表现分;辅导员可给予学生0-30的基本表现分。二者相加之和为学院测评的基本表现分。
(2)学院测评加分:
①在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有好人好事、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行为者加2—5分,表现突出,受学院表彰者或学校通报表扬者加5分,受学校表彰者加10分,受省级表彰者加15分。
②积极参加班团组织的活动,全勤者加15分。
③积极参加服务性的公益活动,态度积极,表现突出者加5—10分。(必须有相关证明)在综合测评表中综合测评排名栏目后面加一个备注栏,对学院测评分和能力加分进行详细说明,所有加分必须说明,并否则不得加分,如果出现备注不明、未填写职务等情况一律按0加分处理!
校社团联合会、校学生会干部凭学校相关部门书面证明,另行加能力素质分,具体加分请参
照学生手册社会实践部分规定(一般情况不加学院测评分)
(3)学院测评减分:
①受到学校通报批评、警告、严重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处分者,分别每次(当学期)扣5分、10分、15分、20分、30分。
②凡违反学校规定但未达到处分者,每次扣2分。③不参加班团组织的活动者,每次扣2分。
④根据学生的日常表现情况,学院可适当扣2—10分。
2、社区学生品行表现测评(1)文明诚信(满分50分):
①宿舍卫生每学期检查总平均分在95分以上,每人计35分;85—95分,每人计32分;75—85分,每人计30分;60—75分,每人计20分,低于60分者,每人计10分。
②本学期被楼栋评为学生党员、团员示范宿舍等相关荣耀者,每次每人计1分。③按时缴纳本学年住宿费者,计10分。(2)组织纪律(满分30分):
①本学期在学生社区无任何违反校纪校规、《昆明理工大学学生社区宿舍(公寓)管理规定》者,计30分。
②本学期在学生社区有违反校纪校规、《昆明理工大学学生社区宿舍(公寓)管理规定》者,每次扣2分。
(3)文体活动(满分10分):
①本学期积极参加楼幢党、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根据考勤记录,参加一次计2分,全勤计8分。
②在本学期楼幢党、团组织开展的各项活动中有突出表现的计2分。(4)突出表现(满分10分):
①经学生社区党团组织考核合格的学生干部按下列标准加分:
本学期担任楼幢党支部副书记、团总支书记、副书记、宿管委、楼管委主任计8分,副主任计7分;担任党支部支委、团总支支委、宿管委、楼管委部长计6分,副部长计5分;担任党小组长、(团总支、宿管委、楼管委)各部委员、团支部书记计4分;担任宿舍长计3分;担任团支部支委计2分;不担任社区学生干部但主动参加活动的策划或组织者计1分。
②本学期为社区建设积极献计献策、有书面材料者,计2分;建议被采纳者,再加3分。③助人为乐、好人好事,一人次计5分。
3、德育素质测评分计算方法
(1)走读生德育素质测评分的计算方法:
德育素质测评成绩=学院测评分=学院测评的基础分+应加分-应扣分(2)非走读生德育素质测评分的计算方法:
德育素质测评成绩=学院测评分×50%+社区学生品行表现测评分×50% 学生德育素质测评分超过100分按100分计。
(二)智育成绩测评
1、智育基础分:即按本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本学期所有必修课(体育课除外)和选修课的平均学分绩,计算方法为:
智育基础分=∑(课程成绩×已修课程学分)÷∑已选课程学分 说明:
(1)有补考者,其课程成绩均按补考前的实际分数计算。
(2)中文制记分转为百分制记分方式分别按:优为90分,良为80分,中为70分,及格为60分,不及格为50分;字母制记分转为百分制记分方式分别按:A为90分,B为80分,C为70分,D为 60分,E为50分。
2、智育加分
(1)参加军训获得优秀的学生,在军训当学期的智育基础分上加1分。
3、智育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 智育素质测评成绩=基础分+应加分 智育素质测评成绩超过100分按100分计。
(三)体育素质测评
学生体育素质测评成绩由体育课部提供,具体是:
(1)
一、二年级上学期:体育课部提供的早操成绩(此次成绩仅在素质综合测评时使用);下学期:体育课部提供的体育成绩。
(2)大学三、四、五年级上学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下学期:延用上学期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成绩。
根据学校的通知: 2010级学生的体育成绩用2012-2013学年上学期的体测成绩(体育课部已将成绩导入校教务处系统)
(四)能力素质综合测评
1、能力素质的基础分40分
辅导员视学生在当学期参加班级组织的活动考勤情况给予0-40分的能力素质基础分。能力素质测评成绩=基础分+能力加分
2、能力素质加分: ①学科竞赛
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参赛者加3分,获得学院奖励者加6分;获得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24分、18分、12分;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36分、30分、24分;获得国家级奖励者加42分。
②科技活动
a、积极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参赛者加3分,获得学院奖励者加6分;获得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24分、18分、12分;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36分、30分、24分;获得国家级奖励者加42分。
b、参加各类科技、人文素质讲座一次加2分。③科研活动
a、获得大学生课外创新基金立项资助并结题者,项目主持人家加12分,项目参加者加8分。b、在实验室开放项目中,参与科研型完成项目并评价合格者加12分;参与学生自拟课题型、项目通过并评价合格者加12分;参与自选实验型,完成项目并评估合格加6分。
c、科技论文发表在国家各类核心期刊,第一作者加48分;发表在其他正式学术刊物,第一作者加36分;发表在学术会议论文集,第一作者加12分。第二作者及以下依次得分为:第一作者的分支分别乘以系数80%、60%、40%、20%,结果取整数计分。
d、积极参加学院组织的科技活动者加6分,提交论文或研究成果者(必须有研究单位及导师提供的书面证明材料)加12分。
④校园文化活动
a、积极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校园文化活动者3分,获得学院奖励者加6分;获得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24分、18分、12分;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励者分别加36分、30分、24分;获得国家级奖励者加42分。
b、参加校级汇报演出、比赛者加6分,参加院级汇报演出、比赛者加3分。c、学校艺术团成员,完成演出任务者一学年加6分。⑤社会实践
a、参加学校、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实践单位鉴定及实践报告者加6分。b、校级、院级学生会组织主席团加12分,部级干部加6分,部委加3分;校级协会会长加6分;院级协会会长加3分;担任班委、团支部委员加3分。
c、各类活动文章、征文在校报、校内通讯、杂志等刊物上发布,一次加2分。⑥体育比赛
a、积极参加各类体育比赛者加3分,获得学院奖励者加6分;获得学校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24分、18分、12分;获得省、市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36分、30分、24分;获得国家级奖励者加42分。
b、参加校运动队队员训练,并完成比赛任务每学期加6分。⑦技能培训
a、获得国家计算机一级证书在获得的当学期加3分,取得国家计算机二级证书在获得的当学期加6分,获得国家计算机三级证书在获得的当学期加9分,取得国家计算机四级证书加12分。
b、取得驾驶证、会计证等各类职业资格证书在获得证书的当学期加3分。
C、本科学生在全国大学英语六级考试中成绩达425分者,在考试当学期加9分,四级不加分。⑧、本科学生攻读双学位、研修另一学科的专业课,每通过一门课程,在通过的当学期加3分。
⑨其他情况,经学院认可,可酌情加1-5分。
能力加分均需由学院及以上有关单位出具证明、证书,并附有有关刊物原件或影印件;同项目获奖或刊登在不同级别的同篇文章,只能以最高分记,并只能在获奖的当学期加分。
3、能力素质测评成绩的计算方法:
能力素质测评成绩=基础分+应加分
学生能力素质测评分超过100分按100分计。
四、素质综合测评办法
(一)测评原则
各班级评定奖学金应本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召开班会进行,如遇四、五年级外出实习确实无法召开班会的,必须经过班委会讨论通过,所有班级的评定结果必须报请本班班主任签字同意,还应将提交学院学生办公室的评定结果在全班进行通报。
(二)测评时间
每学期测评一次,由各学院在下一学期的第二或第三周统一安排,完成测评工作。每学年两个学期测评完后,计算出该学年综合测评成绩。
(二)测评步骤
1、班主任全面负责完成本班级学生素质综合测评工作,测评结果应当向班级每个成员公布。
2、学生应就综合测评加分项目主动向班主任提供本人参加活动的材料或获奖证明。
3、如学生对自己的或他人的测评成绩及评优结果提出质疑,班主任应做好核实工作,属社区学生品行表现测评的质疑,由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核实。测评结果如有较大分歧,由学院学生工作领导小组或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裁决。
4、课程成绩由学院教务办公室提供;体育素质测评成绩由体育课部提供;第二课堂活动等由组织单位提供;社区学生品行表现测评成绩由学生社区教育管理中心提供。各单位提供的材料必须准确真实,一式二份,一份由提供单位存档,一份送学生所在学院。
5、班级收集加分证明的时间应不少于5天,学院将对评定结果公示,对于不在规定时间内向班委会提交相关加分证明,及不在学院公示规定的公示期间反映奖学金评定出现的问题的同学,学院学生办公室不会再修改其综合测评结果。
五、本实施细则由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办公室在《昆明理工大学学生手册》涉及奖学金评定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拟订,由学院学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出现变动将另行通知。
建筑工程学院学生办公室
2013年9月26日
第二篇: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综合测评评分细
广西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毕业生综合测评评分细则 综合测评总分=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分+操行评定分+社会工作奖励分+荣誉分+文体分+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分
※ 所获奖项必须有相关的说明!
1.学习成绩加权平均分:前三年所有科目加权平均分。由各班学习委员、班长、团支书通过院教学办获取,院团委、学生会负责核对。注:
a)重修已通过者,成绩以学生重修分数计算。
b)重修未通过者或在修者,成绩以原来考试成绩最高分数计算。
2、操行评定分数(最高分数6分)
a)操行评定为优:1分∕学期,良0.8分∕学期,中0.5分∕学期,及格0.4分∕学期,不及格:0分。
b)受通报批评者:扣0.5分∕次,院级警告或以上处分扣1分∕次,校级以上处分:扣1.5分∕次
3、社会工作奖励分数(最高分数10分)
a)校级干部:校学生会主席5.5分∕年,校学生会副主席、校学生会常委5分∕年,校学生会部长4分∕年,校学生会副部长3.0分/年,校学生会委员2分/年,校学生会干事1分/年。b)院级干部:院团委副书记、院学生会主席5分/年,副主席4.5分/年,常委4分/年,部长3.5分/年,副部长2分/年,干事、教学信息员1分/年,班助0.5分/年。c)班级干部:班长、团支书2分/年,其余班干1分/年。
d)社团干部:社团总会会长5.5分/年,社团总会副总会长5.0分/年,常委4分/年,部长、社团会长3.5副部长、副会长2分/年,其余干部1.5分/年,干事1.0分/年(协会干事不算分)e)社区挂职1分/年。
f)党支部委员2分/年。
4、荣誉分数(最高分数10分)
a)获“三好学生干部”、“优秀团干”、“三好学生”、“精神文明先锋队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者,区级为1.5分/次,校级1.2分/次,院级0.8分/次。
b)获校级“社会实践先进个人”荣誉者1.0分/次,院级0.7分/次。
c)获校级“先进班级”“先进团支部”每人0.4分/次,院级每人0.3分/次。
d)获校级“文明宿舍”(舍员)每人0.3分/次,院级每人0.2分/次。
e)其他获奖区级以上(含区级)每人1分/次,校级、院级集体、个人荣誉奖项的每个人分别为0.5、0.3分/次,十大团员标兵分别为校级1.5、院级1.2分/次。
f)学生党员(含预备党员)1分,参加党校学习、学生干部培训班并结业者0.5分。g)参加义务鲜血活动,0.5分/次。
h)国家、区级志愿者、0.5分/次。
i)校级志愿者0.3分/次。
5、文体分数(最高分数5分)
a)区以上获奖加1分/次
b)校运会、文化艺术节等校、院比赛团体项目前八名者,按名次1——8名,得分分别为:0.7、0.6、0.55、0.5、0.45、0.4、0.35、0.3分/次。
c)校运会、文化艺术节等校、院比赛获个人项目前八名者,按名次1——8名,得分分别为:0.7、0.6、0.55、0.5、0.45、0.4、0.35、0.3分/次。
6、科技创新活动奖励分数(最高分数7分)
a)参加学校、学院、企业单位等组织的科研或比赛(创新、研究类)1分/次
b)有论文或文章发表于公开专业刊物,有科技发明制作(需要有关部门鉴定承认),1分/项 c)参加比赛活动获取前六名者,按名次1——6名,区级以上(含区级)得分分别为4、3.5、3.0、2.5、2.0、1.5、分,校院级得分分别为:
3、2.5、2.0、1.5、1.0、0.5分。
d)科技节比赛,获1——3等奖,校级分别为:
2、1.5、1分,院级分别为:1.5、1.0、0.5分。注:同一项目获得多项奖励者取最高分一项得分
7、等级加分(最高分3分)
计算机计算机(区级)一级0.5分二级0.8分三级1.5分四级2分
计算机(国家级)一级0.8分 二级1分三级2分四级2.5分
六级2分 四级1分
8、各同学所获加分项目、分值、等级由学工组、团委学生会进行核对和评审。
9、本细则解释权归由材料学院学生工作组。
要求:
1、各班同学须按发放表格(后附)详细具体列出所得分数的具体项目及其分值,并附有
班主任及班委意见。
2、集体、个人所获得的各项加分,须附有关证明、证书、奖状等复印件。各班班委须认
真核对,学院有关部门将进行审核。
3、各班班委须认真填写班级汇总表(后附),并将其资料拷进软盘,并将电子文档发至
2002chenhong@163.com。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工作组
2010年9月28日
第三篇:土木工程学院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土木工程学院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本
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学生的教育管理,鼓励学生在校期间刻苦学习、奋发向上,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根据《湖南大学湖南大学本科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方案》,结合年级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全日制本科学生每学期应当进行综合素质测评。
第三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是对学生每学期综合素质的评定,是学生评奖评优、推荐就业的主要依据。
第四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每学期进行一次,测评时间在新学期开学一个月内完成。
第二章测评细则
综合素质测评成绩由智育、德育、综合能力和体育四方面成绩组成。构成比例是:综合素质测评总成绩=智育成绩*70%+德育成绩*10%+综合能力*15%+体育*5%
一、智育部分
智育成绩测评依照《湖南大学全日制本科生课程修读、考核与成绩管理规定》计算。
二、德育部分
德育测评由基本分、加分和减分三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分为70分。测评标准中凡同类项目同时加分,只计高分,不重复加分。
获得德育测评基本分(70分)的条件: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基本路线,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与奉献精神;讲究社会公德,具备良好个性心理;安心专业学习,积极参加社会实践;遵守党和国家的政策法令,遵守校纪校规。
有以下表现者,在德育测评中给予加分:
第一条 对违反四项基本原则的错误言行或其它不良现象,敢于批评制止者加4分。
第二条 见义勇为,奋不顾身抢救国家、集体或他人财产,表现特别突出,受到校级表彰
者加8分,受到院(系)级表彰者加4分。
第三条 拾金不昧者且其事迹受到校院表彰或被刊登于校报等各种实事报刊,视情况加2-8
分。
第四条 积极向党组织靠拢,党员,预备党员加4分;参加党校、团校的培训且通过结业
考试者每次加2分。
第五条 国家级、省级、校级优秀班集体或五四红旗团支部的成员每人每次分别加6分、4分、2分。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集体奖,集体成员每人每次分别加8分、7分、6分;获得省级一、二、三等集体奖,集体成员每人每次分别加6分、4分、2分;获得校级一、二、三等集体奖,集体成员每人每次分别加2分、1.5分、1分;获得院级一、二、三等集体奖,集体成员每人每次分别加1.5分、1分、0.5分。获得国家级、省级、校级“„最佳„”、“„优秀„”等集体奖集体成员每人每次分别加6分、4分、2分。
第六条 优胜寝室或学风标兵寝室成员每人每次加4分,文明寝室、学风示范寝室成员每人每次加2分。
第七条 义务鲜血每次加0.5分。
第八条 积极参加校、院(系)或年级组织的各项集体活动,年级委员会根据实际情况每次加1-4分。(每次加分的活动会在活动前予以通知)
有以下表现者,在德育测评中给予扣分:
第一条 凡违反四项基本原则,参加非法组织和非法游行、示威及张贴大字报,视情节扣
20分以上,并按国家有关法律处理。
第二条 因违反校规校纪受留校察看、记过、严重警告、警告处分者分别扣20分、15分、10分、5分。
第三条 对有包庇违反校规校纪行为者每次扣2分。
第四条 有偷盗行为者扣5分。
第五条 故意损害国家、集体或他人财物者扣3分。
第六条 蓄意盗用集体、他人名义,有损害集体或他人声誉者扣2分。
第七条 妨碍他人学习,扰乱课堂秩序,影响正常上课或考试者,视情节轻重每次扣1-3分。
第八条 每人每旷课1次积3个单位,每人每迟到1次积2个单位,每人每请假1次积
1个单位,每人每积满10个单位扣1分。
第九条 被评为“最差寝室”成员每人每次扣1分。
第十条 经宿管人员、学生会或年级查明在非节假日晚归者,每次扣1分。
第十一条 经宿管人员、学生会或年级查明在非节假日不归者,每次扣2分。
第十二条 违规用电者,一经查实,每次扣2分。
第十三条 违章用电脑者,一经查实,每次扣2分,并将对其电脑进行管制。
第十四条 对于院(系)要求各班派代表参加的校、院及年级活动,如遇有课或其他重要事
宜须提前请假,否则若班级参与人数未达到分派指标,算为集体缺勤并扣除相应的缺席者0.5分,若班内没能确定实际缺席者则班内每人扣0.25分。
第十五条 凡在综合测评中弄虚作假的学生,一经查实,失去全年评奖评优资格。
三、综合能力部分
综合能力测评由基本分和加分两部分组成,其中基本分为60分。测评标准中凡同类项目同时加分,只计高分,不重复加分。
获得综合能力测评基本分(60分)的条件为:学习目的明确,态度认真,学完成应修学分;富有进取心,勤于思考,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学未完成应修学分,综合能力
测评基本分降为50分。
有以下表现者,在综合能力测评中给予加分:
第一条 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递交的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并被评为国家级、省级、校
级先进个人者,每次分别加4分、3分、2分。
第二条 通过大学四级(四级分数超过550分加2.5分)、六级英语考试者分别加2、3分。
第三条 通过国家计算机二级、三级考试者分别加2、3分且只加一次。
第四条 成功考取驾驶执照加2分且只加一次。(得各类其他国家认证考试者酌情加2-4分
且只加一次。)
第五条 在籍国防生加1分。
第六条 担任校学生会主席加6分,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加5分,担任校学生会部长加
4分,担任校学生会副部长加3分,担任校学生会委员加2分;担任院学生会主席加6分,担任院学生会副主席加5分,担任院学生会部长加4分,担任院学生会副部长加3分,担任院学生会委员加2分;担任社团联主席加5分,担任社团联副主席加4分,担任协会会长加3分。(重复不累加,只记最高分)
第七条 担任年级长、团总支加5分,担任副年级长、副团总支加4分,各股股员加3分
(在你年级干部考评中不合格放的年级干部不享受加分);担任班长、团支书加4分,担任其他班级干部加2分。(重复不累加,只记最高分)
第八条 作为校篮球队、辩论队等正式竞技性团队成员加2分,作为院篮球队、辩论队等
正式竞技性团队成员加1分。(重复不累加,只记最高分)
第九条 获得国家级、省级、市(校)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优秀团干、优秀团员
等荣誉称号者分别加6分、4分、2分。(同一称号重复获得,不累积加分,只记最高分)
第十条 在国家级体育、演讲、科技创新、文艺、创业等各类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10分、9分、8分,在省级体育、演讲、科技创新、文艺、创业等各类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奖励8分、6分、4分,在校级体育、演讲、科技创新、文艺、创业等各类竞赛中获一、二、三等奖者分别加4分、3分、2分。(同一奖项重复获得,不累积加分,只记最高分)
第十一条 在国家、省、市级正式刊物公开发表的专业论文或参与课题并获结项证书者每次
分别加8分、6分、4分;在学术会议上发表或宣读学术论文者每次加6分,在正式刊物上公开发表非专业论文、诗歌、散文等文学艺术作品者每次加2-4分;开发软件并被用户采用者,在提供软件及用户证明后每次加2-4分。(同一作品重复获奖不累积加分,只记最高分)
四、体育部分
体育成绩计算采用百分制。计分方式为:
一、二年级体育课成绩乘以5%再减去升旗出操或集体活动中无故缺席所扣的分。
第三章 附则
第一条 学生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应在学生学年鉴定中记载并放入学生个人档案。
第二条 本办法由土木工程学院2008级土木工程专业年级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三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第四篇: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综合素质测评
中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标准(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激励大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引导大学生自觉提高综合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测评基本原则
第二条要以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和适应社会要求为前提,着重测评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学业成绩、身心素质、人文素质、创新与实践能力,鼓励大学生在达到大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个性和特长。
第三条要在掌握学生大量具体考核记录材料的基础上,本着定性评价和定量测评相结合、过程评价与结果测评相结合、记录与评议相结合的原则,采用个人自评、同学互评和班主任评议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综合素质测评内容:将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为思想道德素质、专业理论素质、文体创新素质。
第五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以班级为单位,每学年评选一次。学生正常学制年满以后不再进行综合素质测评;新生在开学时不进行综合素质测评;四年级学生只进行第一学期综合素质测评。
第六条综合素质测评总分的计算方法:综合素质测评总分=思想道德素质分×20%+专业理论素质分×60%+文体创新素质分×20%
第三章组织机构
第七条学校成立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组,负责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领导和组织。
第八条各院成立由院领导、分团委书记、政治辅导员、班主任组成的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本院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工作的组织和实施。
第九条各班成立由班主任、学生骨干七至九人组成的测评工作小组,具体承担相关材料的收集、汇总、统计、分析、测评等工作。
第四章测评方法
第十条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分为日常的记录考核和学年的总结考核两个环节。
第十一条每学年开学初对学生上一学年情况进行总结测评,测评步骤具体分为以下五步:
一、测评前对学生进行测评动员,明确测评目的,提出具体要求并使学生熟悉、掌握综合素质测评的各项内容和评分标准;
二、每位学生参照综合素质测评指标和评分标准,回顾上一学年本人思想、学习、工作等综合表现,实事求是地进行个人自评;
三、在个人自评基础上,以班级为单位,各班测评工作小组组织本班学生开展互评;
四、班主任组织学生干部对同学互评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结合班主任评议结果计算得出每位学生的综合素质测评得分,及时向学生公布测评结果,无异议后由班主任填写《中北大学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评分汇总表》,上报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
五、院综合素质测评工作领导小组对各班上报的综合素质测评结果审核无误后,上报学生工作部(处)备案。
第五章思想道德素质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第十二条思想道德素质是大学生思想品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思想道德素质测评由 “班主任评议”组成。
1、“评议”是依据“政治态度”、“思想作风”、“集体观念”、“学习态度”、“社会活动”、“品德修养”、“生活作风”等方面内容,对学生的现实表现做出的评价。评议以班级为单位,采取班主任评议的方式进行。
2、在思想道德素质的测评中,“班主任评议”按百分制给出。
用公式表示为:
“思想道德素质”分=班主任评议成绩
班主任评议成绩为:班主任在记录、掌握大量反映学生品质特征的关键行为基础上得出的分值。
第十三条各院根据本院实际情况制定考核项目,并进行相应的加减分。
第十四条 “思想道德素质”各项指标得分累加后,根据学生的分值排序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良、中、达标和待达标五等,分别记95、85、75、65和45分,各等所占比例为15%、25%、45%、10%、5%。
第六章专业理论素质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第十五条专业理论素质是指大学生对教学计划内课程的学习、掌握程度,专业理论素质测评以规定课程平均学习成绩为准(体育成绩除外)。
第十六条“专业理论素质”=“学生一学年内,按教学计划所学课程考试成绩(体育成绩除外)的平均分”。
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 成绩一学年内所学课程考试考试课程总门数
一、课程成绩按教务处认定的期末成绩计,复考成绩不计。
二、考试作弊或无故旷考者,该门课程以零分计。
第七章文体创新素质指标体系
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第十七条身体素质指标体系包括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体育运动技能、体育训练和达标情况等。
第十八条“身体素质”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60%+学年平均体育成绩×40%+加分。
第十九条大
三、大四年级“身体素质”分=《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100%+加分。
第二十条《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得分由体育与艺术学院负责组织评定。
第二十一条身体素质测评的加分条件及标准
在国家级体育竞赛中获奖者,加30分;在省级及以上体育竞赛中获奖者,加20分;在校级体育竞赛中获奖者,加10分;在院级体育竞赛中获奖者,加5分;在班级体育竞赛中获奖者,加2分;参加但未获奖者。
第二十二条 “身体素质” 各项指标得分累加后,根据学生的分值排序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良、中、达标和待达标五等,分别记95、85、75、65和45分,各等所占比例为15%、25%、45%、10%、5%。
第八章人文素质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第二十三条人文素质测评主要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学习能力、社会工作、社会实践、青年志愿者活动、文体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第二十四条人文素质测评实行加分制。
第二十五条人文素质加分的条件和标准:
一、积极参加人文素质报告、讲座等,并撰写不少于500字的心得体会,经班主任审阅
合格后每次加4分。
三、在国家级各类文化、艺术等比赛中获奖者,加30分;在省级各类文化、艺术等比赛中获奖者,加20分;在校级各类文化、艺术等比赛中获奖者,加10分;在院级各类文化、艺术等比赛获奖者,加5分;在班级各类文化、艺术等比赛中获奖者,加2分。
四、担任各类学生干部,经考核合格后,校、院部长级及以上学生干部,每学期加20分;各班班长、团支书每学期加20分;其他学生干部每学期加10分;宿舍长加5分;校学生社团干部比照班级干部同等加分。如一人同时担任两个学生干部职务,以最高分计算,不累加。
六、计算机等级考试在通过的学期加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通过二级加5分、三级加10分、四级加15分;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通过者在此基础上降低3分计。
七、在国家级刊物发表文学作品、新闻通讯稿件、文艺作品等每篇加30分;在省级刊物、杂志上每发表一篇作品加20分;在校级刊物、杂志上每发表一篇作品加10分;在院级刊物、杂志上每发表一篇作品加5分。同一篇作品按最高发表刊物级别计,不累加。多篇作品加分总计不超过30分。以上加分均以所发表刊物实物为依据。
八、本指标体系考评由各班考评小组直接公开打分,被考评人应出示相应的作品或证明,并由相关部门签署审核意见。
第二十六条“人文素质”各项指标得分累加后,根据学生的分值排序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良、中、达标和待达标五等,分别记95、85、75、65和45分,各等所占比例为15%、25%、45%、10%、5%。
第九章创新与实践素质指标体系及评分标准
第二十七条创新与实践素质是指大学生在学习、工作中表现出来的发明创造素养,包括独到见解、独特方法,完成实践环节学习任务,参加社会实践和社会活动,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技术等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
第二十八条创新与实践素质评价以学生实际获得的荣誉、奖励和取得的成绩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加分制的计分方法。
第二十九条创新与实践素质评价的加分条件及标准:
一、积极参加校、院、班组织的科技活动,每参加一次加2分。
二、在国家级科技竞赛中获奖者,加30分;在省级科技竞赛中获奖者,加20分;在校级科技竞赛中获奖者,加10分;在院级科技竞赛中获奖者,加5分;在班级科技竞赛中获奖者,加2分;以上加分均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
五、在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的,在国家级期刊上发表的每篇加30分, 在省级期刊上发表的每篇加15分。
六、获得国家专利的,属于发明专利的一项加50分;属于实用新型专利或外观设计专利的一项加20分。
九、在国家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加30分;在省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加20分;在校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加10分;在院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加5分;在班级学科竞赛中获奖者,加2分。以上加分均以获奖证书或文件为依据。
十、本指标体系考评由各班考评小组直接公开打分,被考评人应出示相应的作品或证明,并由相关部门签署审核意见。
第三十条 “创新与实践素质”各项指标得分累加后,根据学生的分值排序进行等级评定,分为优、良、中、达标和待达标五等,分别记95、85、75、65和45分,各等所占比例为15%、25%、45%、10%、5%。
第十章附则
第三十一条本细则适用于取得我院正式学籍并参加正常学习的本科学生。
第三十二条本细则所规定班级各类比赛、竞赛及各种活动需经院级审核备案后方可进行加分评定,且班级设奖最低等级为三等奖,不设其它奖项,如:鼓励奖、参与奖等。
第三十三条本细则未能涵盖的素质加分项,确需给予加分的,可参照相近条款予以加分。
第三十四条发挥测评过程和结果的激励作用,综合素质测评成绩作为考核大学生、评选优秀个人、评定奖学金、评选优秀毕业生、向用人单位推荐等工作的依据。综合素质测评成绩记入学生档案。
第三十五条本细则自2008级学生开始执行。
第三十六条本细则解释权和修改权在我院学生工作领导组。
第五篇: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59年。改革开放以来,土建系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98年成立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另立建筑学院,原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轨道与地下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交通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系等七个系,结构工程研究所、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水工结构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研究所等五个科研结构。现有教职员工156名,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教授29名(含讲座教授2名、双聘教授1名),副教授37名,讲师45名,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各占一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名。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水利水电工程等本科专业五个,在校本科生1800多名;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水工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在学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有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二个工程硕士点,另有一个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在学工程硕士200余名;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学博士生60余名,在站博士后多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被评为国家示范中心。
学院涵盖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学科为支柱学科。2007年结构工程被评为全国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震减灾”进入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本学院为建设单位,联合福建省地震局和台湾大学共同建设的“福
建省海峡两岸土木工程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系统已经建成。经过长期的努力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已形成了6个稳定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技术;钢与组合结构;新型桥梁结构、岩土强度理论与应用、结构稳定与振动、工程防灾与减灾。
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土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技术开发部等科技开发单位,承担了大量的建筑规划、设计以及道路和桥梁的勘测设计、监理等任务,为把我院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高校服务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福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的前身为土木建筑工程系,成立于1959年。改革开放以来,土建系各项事业都有了很大的发展,1998年成立了土木建筑工程学院,2005年另立建筑学院,原学院更名为土木工程学院。学院现设有建筑工程系、道路与桥梁工程系、轨道与地下工程系、市政工程系、工程管理系、交通工程系、水利水电与港口工程系等七个系,结构工程研究所、桥梁与隧道工程研究所、水工结构研究所、岩土工程研究所、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研究所等五个科研结构。现有教职员工156名,专任教师115人,其中教授29名(含讲座教授2名、双聘教授1名),副教授37名,讲师45名,具有博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教师各占一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有突出贡献的专家6名。
学院现有土木工程、给水排水工程、工程管理、交通工程、水利
水电工程等本科专业五个,在校本科生1800多名;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水工结构工程和工程力学等二级学科硕士点,现有在学硕士研究生200余名;有建筑与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二个工程硕士点,另有一个工程管理专业硕士点,在学工程硕士200余名;有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学博士生60余名,在站博士后多名。土木工程实验教学中心2009年被评为国家示范中心。
学院涵盖了土木工程、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等多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学科为支柱学科。2007年结构工程被评为全国重点(培育)学科,“土木工程新技术与防震减灾”进入国家211工程三期建设。以本学院为建设单位,联合福建省地震局和台湾大学共同建设的“福建省海峡两岸土木工程防震减灾工程研究中心”正在建设中,地震模拟振动台三台阵系统已经建成。经过长期的努力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已形成了6个稳定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混凝土结构与预应力技术;钢与组合结构;新型桥梁结构、岩土强度理论与应用、结构稳定与振动、工程防灾与减灾。
土木工程学院设有土木建筑设计研究院、土木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和技术开发部等科技开发单位,承担了大量的建筑规划、设计以及道路和桥梁的勘测设计、监理等任务,为把我院的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高校服务社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和区域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①101思想政治理论 ②201英语一 ③301数学一 ④828结构力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