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学校建筑CAD教学现状2013-8
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
建筑CAD教学现状
贵州贵阳 王黎军 2012年12月1日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项目竞赛,从6月25日开赛,至6月28日完成成绩评定。大赛在建筑CAD基本投影能力、规范制图能力、精确制图能力、高效制图能力、打印图纸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拓展工作能力方面对选手进行全面的考核。本人全程参与了2011年大赛和本届大赛的技术准备和裁判工作中,在学习总结的过程中也引起了对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的思考。
综合分析大赛的总体完成情况,CAD基础部分计算机绘图技能力(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和图样画法(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得分情况比上届有明显提高。专业建筑工程图(建筑工程制图技术)完成情况在质和量方面都较上届有很大的提升,并成为本次大赛学生的主要得分点。从成绩的地区分布情况分析,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特别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成绩和技术提高很快,竞争异常激烈。这些都得益于上届大赛的经验和赛前协会和专家组的充分准备、技术推广及宣传。以下对比赛情况具体分析。
一、选手基本投影能力的考核体现在三视图、轴侧图和建筑平立剖工程图的表达上。选手整体在几何形体三视图上完成情况较好,但全对的不多,轴侧图大部分没做,全对的也不多。这一部分的考核反应出选手在画法几何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三维观察能力不足,几何形体三视图的投影关系把握不准。赛前各校都把基础知识部分作为比赛的分点,选手比赛过程中还是不能全部看懂图,说明我们的中职选手这方面还是弱项,这也正好是我们中职学校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难点。这一难点还反映在选手在处理建筑平立剖图时,只能按原图抄图,不能发现图中存在的投影错误。CAD技术早已发展到三维技术层面,在计算机上能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维投影和各种三维视图,工程类专业学生投影能力的教学可以通过CAD三维立体模型来展示和解析,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改进教育技术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规范制图能力方面本次竞赛选手表现整体不好。赛前技术文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CAD)赛项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和《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作为竞赛标准。为了大赛的公开公平公正,统一对制图质量的认识,赛前公布了大赛CAD标准。不以CAD标准为裁判依据,我们就不能判别选手的识图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工程制图成了工程抄图,国赛的技术含量大大降低。
从工程实践的要求来看,企业CAD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设计制图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手段,赛前制定大赛CAD标准,就是效仿了企业CAD标准的制定方法,并在大赛中要求选手贯彻实施这一标准,也就是考核选手的“贯标”能力。如果选手都能按大赛CAD标准作图,所有选手的成果图都应该会很相似,建筑图的图幅、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样式都会很规范,图层设置和出图方式都会比较统一,就能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便于共享和管理。从比赛的成果图看,能认真“贯标”和正确“贯标”选手不多。
首先,参赛选手认为“贯标”影响比赛速度。“一根线画到底,几个图层解决问题”,看似提高了速度,但是影响了对选手“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中识图能力的考核。工程图作为工程通用的图形语言,很多企业和学校存在表达不规范、不统一的普遍情况。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之前,我们只能用黑白的形式通过线的宽度来表达图形对象的剖切和投影关系,只能对图形对象的“形”做出判断和表达,对于图形对象的“属性”只能主观判断。有了计算机技术,在工程CAD技术基础上,我们不但可以对图形的“形”延续传统的表达方式,还通过“图层”表述图形对象的“属性”,解决了图形“是什么”的问题。极大在丰富了建筑工程图的表达形式。现代计算机建筑工程信息发展到BIM(建筑信息模型),图形图线的属性就是BIM的基础,每一根线代表什么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影响很大,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画得像不像,而不考虑学生是不是读懂了图。学生理解了每一根线的属性,也就能把图线归并到正确的图层中。本次大赛部分学生没有按大赛CAD规定对图线进行正确的图层归并,不正确的图层表达就有可能是学生没有正确识图,反映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没有形成遵守企业CAD标准的意识。
其次,指导教师忽视“贯标”的重要性。部分指导教师认为,“企业工程制图人员在实际工程制图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图画出来能交差就行”。这种做法导致行业中工程图的表达五花八门。学校工程CAD制图是从手工制图发展而来,教学上也延续了传统的手工制图教学要求,只对学生在“形”方面进行考核,不重视对图形“属性”的表达,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工程人员和学生对工程图的正确表达和识读,也是国家要制定工程制图标准的原因。国家在发布的工程制图标准中明确:“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审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和责任贯彻和推广国家工程制图标准,教师如果以“企业习惯”为由忽视对学生的要求,这种做法的结果必将造成学校在教学上,降低CAD工程制图课对学生专业识图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影响专业院校作为专业技术推广阵地的作用,不利于学生今后在工程专业软件和BIM技术上的发展。
三、在精确制图能力和高效制图能力方面,参赛选手展示出较高的技术技巧。部分地区的参赛选手一定程度上能非常熟练地使用各种命令、工具和选项设置来提高绘图效率;能熟练掌握各种精确制图的技巧,准确完成建筑工程图形的绘制和获取图形对象的准确数据;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中等复杂程度的技术图纸。大赛中优秀的选手展现出了规范科学的绘图方法和流程,也有部分选手还没找到正确的绘图方法。由于CAD建筑制图操作技术是从机械工程CAD技术发展而来,所以很多建筑CAD制图方法没有脱开机械CAD的绘图方法,如:绘墙线很多职业院校学生不知道用“多线”和“多线编辑”命令。其后发展起来的建筑专业软件为适应计算机自动计算的要求,开发出专门针对计算机运算方式的制图方法,又误导了手工CAD作图的方向。如:人工建筑CAD绘图时打“井”字轴网(专业软件上的轴网方法),不知道要修剪轴网等。这些问题需要更多地开展技术交流,普及科学的绘图方法。所以大赛技术成果的交流应该是大赛的后续工作,希望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
四、布局出图和打印图纸技术方面,CAD布局出图技术相当一部分选手不能理解和应用。最早的CAD标注出图是在模型空间实现的,之所以现在发展到CAD布局空间出图,是因为:①标注和图形对象在同一个空间,当出图比例改变时,标注和符号会随比例改变大小,这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相关要求。如果在布局中出图,能方便地改变出图比例,文字和符号大小都可以统一为一个标准,大小不会随比例改变。②在模型空间不同比例出图要重新做一个新图(如:大样图等),布局出图可对原图进行多比例出图,便于图形在图纸上合理布局,出图效果实现“所见及所得”直观方便。③模型空间只有图形没有标注,当原图作为“图块”和“参照对象”时不会影响到其它工程图的成图效果,可以方便地进行二次设计和二次标注。竞赛选手在赛场不用布局出图是受传统CAD出图方法影响,觉得设置布局麻烦,其实是对布局功能的误解。还有教师在教学中认为:“现在很多工程图没有使用布局出图”,所以没有引起重视,实际上现在很多设计院已经广泛采用布局空间出图,这说明先进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滞后。图纸的打印中关于是否关闭轴线的问题也引起争议,国家标准在2001版以前建议关闭轴网出图,2010版则建议不关闭轴网出图,2010版可能是考虑到计算机工程软件在实现这一功能上的困难而建议不关闭,但这也影响了最后的出图效果和识图。所以本次大赛保留了传统方法,要求关闭轴网出图。
五、协同工作能力的考核要求参赛选手分工完成同一个项目工程的制图,需采用协同设计的工作方式,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在作图中还要求贯彻和实施CAD标准,这是本次大赛新增的,竞赛中相当一部分参赛团队达不到协同设计的技术要求。工程实践中很多建筑工程都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动作,要完成同一个项目首先要求选手们要有组织分工,然后按照大赛CAD标准组织绘图。很多地区选手各自为阵,技术和标准五花八门,成图效果也有很大差距,这是由于选手在赛前缺乏交流,缺乏相互协作的技术技巧。协同设计是工程设计中常见的工作方式,采取团体赛模式就是要促进地区各参赛学校的交流学习,推动了CAD先进技术的推广,拓展职业院校CAD技术的应用领域,引导学校CAD技术朝着网络化、标准化协同设计的方向探索。总结大赛经验,今后的工作还有很多路要走,职业学校建筑工程制图相关专业,要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开发适应自身专业发展的CAD基础教学体系,并将大赛产生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为此对职业院校建筑CAD基础教学作以下建议。
(一)、根据国家标准、专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要,制定各校的建筑CAD工程制图标准,设计规范科学的工程制图流程,统一图形图例的表达方式,创建建筑CAD工程图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二)、面向网络时代企业远程协同设计的技术需求,指导学生形成贯彻企业CAD标准的方法和意识,把布局、设计中心、图块参照及网络电子文件的生成和管理等相关技术合理引进到教学实践中。
(三)、开发标准的建筑工程教学模型和案例,编制相关教案或教材,应用CAD三维技术提升教学手段。将画法几何、国家工程标准、CAD制图技术及建筑工程相关知识融合到建筑CAD基础教学知识体系中。
(四)、把握建筑、结构、工程造价、设备及装饰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的前沿科学,将建筑CAD基础教学与之融合对接,提高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为学生将来在专业计算机的应用铺平道路。
本次大赛虽然参赛队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但大赛对促进了建筑CAD技术的推广,搭建了职业院校建筑CAD的交流平台,起到了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大赛中曝露出的问题,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和提高,大赛中各参赛队好的教法、训法及专业技术,被其它队伍吸收,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二篇: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学校建筑CAD教学现状
标题:从国赛看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
作者姓名及单位信息:王黎军、贵州亚泰职业学院、贵州省、贵阳市、邮编550001。关键词:国赛、建筑、CAD、教学、现状
摘要: 2012年国赛建筑CAD项目竞赛在建筑CAD基本投影能力、规范制图能力、精确制图能力、高效制图能力、打印图纸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拓展工作能力方面对选手进行全面的考核。本人全程参与了2011年大赛和本届大赛的技术准备和裁判工作中,在学习总结的过程中也引起了对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的思考。„„
作者介绍:王黎军,性别:男,出生年月:1969年1月,贵州省贵阳市人。工作单位:贵州亚泰职业学院,通讯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田园中路贵州亚泰职业学院。联系电话:***,研究方向:CAD应用及教学,计算机图形图像应用及教学。
专业简历:2003年Autodesk中国区ATC认证教师,2011-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项目专家组成员,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项目裁判组裁判员、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项目裁判组仲裁员,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装饰项目专家组成员,2009-2011年贵州省职业院校建筑技能大赛发起人和组织者。指导贵州省、陕西省、山东省等多个地区的国赛选手和指导教师获得优异成绩。
从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看职业院校
建筑CAD教学现状
贵州亚泰职业学院 王黎军 2012年12月1日
“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建筑CAD项目竞赛,从6月25日开赛,至6月28日完成成绩评定。大赛在建筑CAD基本投影能力、规范制图能力、精确制图能力、高效制图能力、打印图纸能力、协同工作能力和拓展工作能力方面对选手进行全面的考核。本人全程参与了2011年大赛和本届大赛的技术准备和裁判工作中,在学习总结的过程中也引起了对职业院校建筑CAD教学现状的思考。
综合分析大赛的总体完成情况,CAD基础部分计算机绘图技能力(图形绘制、编辑、标注等各种计算机制图工具和方法)和图样画法(使用计算机绘制正投影视图和轴测图)得分情况比上届有明显提高。专业建筑工程图(建筑工程制图技术)完成情况在质和量方面都较上届有很大的提升,并成为本次大赛学生的主要得分点。从成绩的地区分布情况分析,地区差距明显缩小,特别是西部和欠发达地区成绩和技术提高很快,竞争异常激烈。这些都得益于上届大赛的经验和赛前协会和专家组的充分准备、技术推广及宣传。以下对比赛情况具体分析。
一、选手基本投影能力的考核体现在三视图、轴侧图和建筑平立剖工程图的表达上。选手整体在几何形体三视图上完成情况较好,但全对的不多,轴侧图大部分没做,全对的也不多。这一部分的考核反应出选手在画法几何方面的知识储备和三维观察能力不足,几何形体三视图的投影关系把握不准。赛前各校都把基础知识部分作为比赛的分点,选手比赛过程中还是不能全部看懂图,说明我们的中职选手这方面还是弱项,这也正好是我们中职学校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中的难点。这一难点还反映在选手在处理建筑平立剖图时,只能按原图抄图,不能发现图中存在的投影错误。CAD技术早已发展到三维技术层面,在计算机上能方便快捷地实现三维投影和各种三维视图,工程类专业学生投影能力的教学可以通过CAD三维立体模型来展示和解析,充分发挥现代计算机技术的优势,改进教育技术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二、规范制图能力方面本次竞赛选手表现整体不好。赛前技术文件《计算机辅助设计(建筑CAD)赛项技术规范》中规定了《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01-2010和《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作为竞赛标准。为了大赛的公开公平公正,统一对制图质量的认识,赛前公布了大赛CAD标准。不以CAD标准为裁判依据,我们就不能判别选手的识图能力和专业知识水平,工程制图成了工程抄图,国赛的技术含量大大降低。
从工程实践的要求来看,企业CAD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是企业设计制图中的一个重要质量控制手段,赛前制定大赛CAD标准,就是效仿了企业CAD标准的制定方法,并在大赛中要求选手贯彻实施这一标准,也就是考核选手的“贯标”能力。如果选手都能按大赛CAD标准作图,所有选手的成果图都应该会很相似,建筑图的图幅、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样式都会很规范,图层设置和出图方式都会比较统一,就能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便于共享和管理。从比赛的成果图看,能认真“贯标”和正确“贯标”选手不多。
首先,参赛选手认为“贯标”影响比赛速度。“一根线画到底,几个图层解决问题”,看似提高了速度,但是影响了对选手“专业技术基础知识”中识图能力的考核。工程图作为工程通用的图形语言,很多企业和学校存在表达不规范、不统一的普遍情况。在计算机技术应用之前,我们只能用黑白的形式通过线的宽度来表达图形对象的剖切和投影关系,只能对图形对象的“形”做出判断和表达,对于图形对象的“属性”只能主观判断。有了计算机技术,在工程CAD技术基础上,我们不但可以对图形的“形”延续传统的表达方式,还通过“图层”表述图形对象的“属性”,解决了图形“是什么”的问题。极大在丰富了建筑工程图的表达形式。现代计算机建筑工程信息发展到BIM(建筑信息模型),图形图线的属性就是BIM的基础,每一根线代表什么对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影响很大,我们不能只关注学生画得像不像,而不考虑学生是不是读懂了图。学生理解了每一根线的属性,也就能把图线归并到正确的图层中。本次大赛部分学生没有按大赛CAD规定对图线进行正确的图层归并,不正确的图层表达就有可能是学生没有正确识图,反映出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绘图习惯,没有形成遵守企业CAD标准的意识。
其次,指导教师忽视“贯标”的重要性。部分指导教师认为,“企业工程制图人员在实际工程制图时想怎么画就怎么画,只要图画出来能交差就行”。这种做法导致行业中工程图的表达五花八门。学校工程CAD制图是从手工制图发展而来,教学上也延续了传统的手工制图教学要求,只对学生在“形”方面进行考核,不重视对图形“属性”的表达,这种教学方式影响了工程人员和学生对工程图的正确表达和识读,也是国家要制定工程制图标准的原因。国家在发布的工程制图标准中明确:“为了统一房屋建筑制图规则,保证制图质量,提高制图效率,做到图面清晰、简明,符合设计、施工、审查、存档的要求,适应工程建设的需要,制定本标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有义务和责任贯彻和推广国家工程制图标准,教师如果以“企业习惯”为由忽视对学生的要求,这种做法的结果必将造成学校在教学上,降低CAD工程制图课对学生专业识图能力培养的要求,也将进一步影响专业院校作为专业技术推广阵地的作用,不利于学生今后在工程专业软件和BIM技术上的发展。
三、在精确制图能力和高效制图能力方面,参赛选手展示出较高的技术技巧。部分地区的参赛选手一定程度上能非常熟练地使用各种命令、工具和选项设置来提高绘图效率;能熟练掌握各种精确制图的技巧,准确完成建筑工程图形的绘制和获取图形对象的准确数据;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一定数量中等复杂程度的技术图纸。大赛中优秀的选手展现出了规范科学的绘图方法和流程,也有部分选手还没找到正确的绘图方法。由于CAD建筑制图操作技术是从机械工程CAD技术发展而来,所以很多建筑CAD制图方法没有脱开机械CAD的绘图方法,如:绘墙线很多职业院校学生不知道用“多线”和“多线编辑”命令。其后发展起来的建筑专业软件为适应计算机自动计算的要求,开发出专门针对计算机运算方式的制图方法,又误导了手工CAD作图的方向。如:人工建筑CAD绘图时打“井”字轴网(专业软件上的轴网方法),不知道要修剪轴网等。这些问题需要更多地开展技术交流,普及科学的绘图方法。所以大赛技术成果的交流应该是大赛的后续工作,希望引起相关机构的重视。
四、布局出图和打印图纸技术方面,CAD布局出图技术相当一部分选手不能理解和应用。最早的CAD标注出图是在模型空间实现的,之所以现在发展到CAD布局空间出图,是因为:①标注和图形对象在同一个空间,当出图比例改变时,标注和符号会随比例改变大小,这不符合国家规范的相关要求。如果在布局中出图,能方便地改变出图比例,文字和符号大小都可以统一为一个标准,大小不会随比例改变。②在模型空间不同比例出图要重新做一个新图(如:大样图等),布局出图可对原图进行多比例出图,便于图形在图纸上合理布局,出图效果实现“所见及所得”直观方便。③模型空间只有图形没有标注,当原图作为“图块”和“参照对象”时不会影响到其它工程图的成图效果,可以方便地进行二次设计和二次标注。竞赛选手在赛场不用布局出图是受传统CAD出图方法影响,觉得设置布局麻烦,其实是对布局功能的误解。还有教师在教学中认为:“现在很多工程图没有使用布局出图”,所以没有引起重视,实际上现在很多设计院已经广泛采用布局空间出图,这说明先进技术在教学实践中应用的滞后。图纸的打印中关于是否关闭轴线的问题也引起争议,国家标准在2001版以前建议关闭轴网出图,2010版则建议不关闭轴网出图,2010版可能是考虑到计算机工程软件在实现这一功能上的困难而建议不关闭,但这也影响了最后的出图效果和识图。所以本次大赛保留了传统方法,要求关闭轴网出图。
五、协同工作能力的考核要求参赛选手分工完成同一个项目工程的制图,需采用协同设计的工作方式,建立分工合作的工作模式,在作图中还要求贯彻和实施CAD标准,这是本次大赛新增的,竞赛中相当一部分参赛团队达不到协同设计的技术要求。工程实践中很多建筑工程都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动作,要完成同一个项目首先要求选手们要有组织分工,然后按照大赛CAD标准组织绘图。很多地区选手各自为阵,技术和标准五花八门,成图效果也有很大差距,这是由于选手在赛前缺乏交流,缺乏相互协作的技术技巧。协同设计是工程设计中常见的工作方式,采取团体赛模式就是要促进地区各参赛学校的交流学习,推动了CAD先进技术的推广,拓展职业院校CAD技术的应用领域,引导学校CAD技术朝着网络化、标准化协同设计的方向探索。
总结大赛经验,今后的工作还有很多路要走,职业学校建筑工程制图相关专业,要在国家规范的基础上开发适应自身专业发展的CAD基础教学体系,并将大赛产生的技术成果转化为实用技术。为此对职业院校建筑CAD基础教学作以下建议。
(一)、根据国家标准、专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实际需要,制定各校的建筑CAD工程制图标准,设计规范科学的工程制图流程,统一图形图例的表达方式,创建建筑CAD工程图教学质量控制体系。
(二)、面向网络时代企业远程协同设计的技术需求,指导学生形成贯彻企业CAD标准的方法和意识,把布局、设计中心、图块参照及网络电子文件的生成和管理等相关技术合理引进到教学实践中。
(三)、开发标准的建筑工程教学模型和案例,编制相关教案或教材,应用CAD三维技术提升教学手段。将画法几何、国家工程标准、CAD制图技术及建筑工程相关知识融合到建筑CAD基础教学知识体系中。
(四)、把握建筑、结构、工程造价、设备及装饰等计算机辅助设计制图的前沿科学,将建筑CAD基础教学与之融合对接,提高专业教师的知识和技术储备,为学生将来在专业计算机的应用铺平道路。
本次大赛虽然参赛队技术方面还有许多不足,但大赛对促进了建筑CAD技术的推广,搭建了职业院校建筑CAD的交流平台,起到了示范和促进的作用。大赛中曝露出的问题,利于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改进和提高,大赛中各参赛队好的教法、训法及专业技术,被其它队伍吸收,有利于促进技术的推广和发展。
第三篇: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具制造技术比赛
在诸城技工学校举行
新华网山东频道(傅汝强 李芳)6月15至17日,“2013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模具制造技术比赛”在山东省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诸城市技工学校)举行。本次大赛由教育部、天津市政府、山东省政府等32个单位主办,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山东省教育厅等6个单位承办,诸城市福田汽车职业中专等14个单位协办,有来自全国35个省市(含计划单列市)的40支代表队参赛。
比赛内容包括加工中心机床操作、工艺编制、手工与CAM编程、程序传输、模具零件加工、模具部件装配与调整等。本次竞赛,全面考察参赛选手加工制造技术与模具制造相关技能;适应行业现状及技术发展趋势,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引领推进中等职业学校模具制造及相关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据了解,作为全国百强县市的山东诸城,重视职业技能人才的培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需求设置专业和培养人才,强化常规管理和技能培训,积极参加承办各类技能大赛,以赛促练,为服务经济转型跨越发展提供人才保障。诸城现已形成了职教中心和技工学校两大职教“航母”,年输送毕业生达5000人,基本满足了全市经济发展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诸城市内汽车、食品、服装纺织、装备制造四大主导产业优势突出、链条衔接完整、内生动力强劲。其中,福田汽车已形成了年产45万辆经济型商用车的产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型商用车制造基地、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在福田汽车的强力带动下,诸城汽车产业持续发展壮大,发展起恒信基、义和车桥、通力车轮、三工轮胎等一大批骨干配套企业,2012年,诸城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实现销售收入631.5 亿元,利税52.5亿元,同比增长7.5%和2.4%。先后被评为山东省十大工业产业集群、山东省商用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和全省汽车及零部件优质产品生产基地。成为全国最大的轻型汽车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汽车车桥制造基地。
第四篇: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
附件:
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方案
一、大赛名称: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
二、比赛时间:2010年6月24日报到,25日至26日比赛,27日上午颁奖。
三、比赛地点:天津市
四、主办单位: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部、文化部、卫生部、国务院扶贫办、中华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等部门。
五、比赛分组:中职学生组、高职学生组
六、比赛项目:
(一)中职学生组设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电工电子、中餐烹饪、汽车运用与维修、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建筑工程技术、物流技能、美容美发、农业技能等10个专业类别的35个比赛项目。
1.计算机应用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3个:网络综合布线技术;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
(2)组队要求:
网络综合布线技术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数字影视后期制作技术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工业产品设计(CAD)技术为个-3-
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3人。
2.电工电子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
(2)组队要求: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机电一体化设备组装与调试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2人;单片机控制装置安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制冷与空调设备组装与调试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3.烹饪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中餐热菜、中餐面点、中餐冷拼、果蔬雕。所有参赛选手均需参加烹饪基础理论测试。
(2)组队要求:均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选手限报6名,每名参赛选手限报两项比赛。参加热菜和面点比赛的选手只能选报其中一项,如果兼项可选择冷拼或果蔬雕。
4.数控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5个:数控车工;数控铣工;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车工;装配钳工。
(2)组队要求:数控车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数控铣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加工中心/数控车团队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其中加工中心操作工1人,数控车工1人,工艺编制1人);车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
赛学生限报1人;装配钳工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2人。
5.汽车运用与维修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含四轮定位);汽车维修基本技能;车身修复(钣金);车身涂装(涂漆)。
(2)组队要求:汽车二级维护作业(含四轮定位)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2人,每校限报一组;汽车维修基本技能为个人赛,每代表队2人;车身修复(钣金)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2人;车身涂装(涂漆)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2人;团体赛和个人赛项目不重复。
6.服装设计制作与模特表演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3个:时尚合体女式上衣款式设计与立体造型;女式时尚休闲上衣CAD板型制作与缝制;中职学生模特表演。
(2)组队要求:均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每个项目限报3名选手。
7.建筑工程技术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3个:工程测量;工程算量;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2)组队要求:工程测量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工程算量为个人赛项目,每代表队参赛学生限报3人;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2组,每组参赛学生2人。
8.美容美发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板寸推剪造型(公仔);女士中发翻翘
发式(公仔);新娘形象设计造型(化妆、盘发);晚宴整体造型设计(化妆、盘发)。
(2)组队要求:四个项目均为个人赛项目,每个项目、每代表队均限报2人,各省参赛选手不得超过8人,领队1人,所需模特各自解决。
9.现代物流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1个:进出库作业。
(2)组队要求:进出库作业为团体赛项目,每代表队限报1组,每组参赛学生3人(其中信息员1人、仓管员1人、操作员1人)。
10.农业技能比赛
(1)比赛项目4个:农作物种子繁育员(种子质量检测);动物疫病防治员(动物外科手术);插花员(艺术插花);农机修理工(农机具修理)。
(2)该项比赛将于2010年6月中旬在江苏举行。
(二)高职学生组设建筑楼宇、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物流等4类专业领域7个比赛项目。
1.建筑楼宇—楼宇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
(1)比赛内容:系统设计与制图,系统的安装与调试。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1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2.数控技术—复杂部件造型、多轴联动编程与加工
(1)比赛内容: 根据零件图纸要求完成软件造型和四轴联动数控加工程序编制,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和排除,零件加工
和部件装配。
(2)比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1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3.模具—零部件3D测量与制造
(1)比赛内容: 3D测量,零部件制造,竞赛选手自我评价。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4.汽车技术—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
(1)比赛内容: 理论知识和案例分析,汽车发动机分解、检修与装配,汽车综合故障诊断。
(2)比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5.计算机技术—计算机网络组建与安全维护
(1)比赛内容: 网络综合布线、网络设备配置与调试,服务器配置及相关应用,网络安全配置与防护,制作相关工程文件。
(2)比赛方式: 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6.电子设计—嵌入式产品开发
(1)比赛内容:组装调试自动控制小车并在嵌入式开发环境下编制控制软件,在模拟环境中执行寻迹、定位、图像识别
与成像、无线通讯等任务。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2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7.现代物流—储配方案的设计与执行
(1)比赛内容:制定储配方案,实施储配方案。
(2)比赛方式:比赛以团队方式进行,每支参赛队由3名选手组成,须为同校在籍学生,可配1名指导教师。比赛中允许按照规则接受指导教师指导。赛场开放。
有关具体要求详见《关于“201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比赛预报名的通知》。
七、选手要求:参赛选手必须是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院校在籍学生,并且通过当地选拔赛产生。请各地教育行政部门一定要严格把好选手资格审查关,如发现参赛选手资格不符,大赛组委会将取消其参赛资格,对赛后发现者将取消其获奖荣誉并追回奖品和证书,同时对相关责任人员及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八、各专业技能大赛的具体规程及大赛有关活动安排另行通知。
第五篇: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赛后总结
全国技能大赛赛后感
“机遇往往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这句话每时每刻都牢记在我的心中。我、方建业、王翔,我们在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工业产品创新设计与快速成型”项目中荣获团体一等奖。
回顾刚刚过去的大赛,难免会想起当初的我们——一群胸怀斗志和创新思想的青年。从年初到比赛结束,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当中,有喜悦、有伤感,有感激、有痛恨。年初八带着意气奋发的我来到了学校,充满着自信,充满着希望。
在我们学校,由于参赛队伍很多,所以学校要经过校比赛选拔出更优秀的两支队伍参加省赛。我和我的队友——方建业精心准备、刻苦训练、不急躁、不骄傲、充满自信。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进入省赛的队伍当中去。
在省赛中,最值得骄傲的是李老师给我们找的模型样题,竟然在比赛中能够完美的用到。省赛的训练时我们做的产品数量最多,而且最可爱。就在我们无处可寻的时候,李老师给我们拿出了他那藏匿已久的小风扇,这个小风扇是我们最后冲刺的模拟题。我们按照省赛的标准,省赛的时间控制设计小风扇。最后终于在省赛中以优异的成绩进入国赛名单之中。
国赛这个名称听着让人振奋,让人激励,更让人心动。国赛,它不像省赛那样,只有几个队伍,而它是来自全国各地的队伍,这将意味着我们将要挑战全国,突破自我。带着这种振奋人心的使命,我们刻苦训练,精心钻研。在蒋老师的督促和陪同下,我们攻刻了一个个的难关,解决了一个个的难题。
在准备国赛训练的题目当中,让我们最开心的是模拟题出来以后。之前的我们对训练很迷茫,无从下手,就像是在汪洋的大海之中失去航向的小船,遇到什么,我们就练习什么,直到模拟题出来以后,大家脑子一片清晰。从此训练有条有序,老师指导起来轻松了,我们训练起来也很轻松了。最值得我们记忆和回忆的是在我们训练的时候,蒋老师不怕辛苦、每时每刻、寸步不离的陪着我们,像母亲一样照顾我们,让我们感到很温暖。同样,训练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就这样,蒋老师依然陪着我们到很晚,只要我们不说休息,她绝对不会说休息,我想说“蒋老师您辛苦了”
当然,我们在训练的时候虽然有付出,有汗水,有煎熬。但是也不能忘了我们训练时候的快乐。每每解决一个难题、难点,我们都很欣慰,很高兴,很有成
就感;每每做出一套完整的训练题目出来,我们都为之感到骄傲,感到自豪;每每想出一个新的题目出来,我们队眼前的理想充满了希望。让我记忆深刻的事我们可爱活泼的汤老师。是他,让我们的训练没有了压力;是他,让我们没有了烦恼;是他,让我们充满了自信。她为我们缓解压力,释放激情,就在最后那一刻,他还是我们的开心对象。
短短几个月的训练过去了,我们走进了赛场。带着老师的嘱咐,学校的期望,我们激烈的讨论,认真的研究,细心的钻研,不漏一字一句,成功的破解了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难点。当然,在赛场上失误也是必然的,对那些失误,我们迅速的找出错误根源及时更正。最后以优异的成绩荣获全国团体一等奖。
三位老师的精心指导,我们不能忘记;团队的精心合作,我们也不能忘记;学校的大力支持,我们更不能忘记。在此次比赛训练中,我们得到了院领导的支持和老师们的帮助才有了今天的成果,他们对我们来说至关重要,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团队是比赛的精神支柱,为比赛而赛。团队的精心配合,分工明确也至关重要,更重要的事相信团队中的每一位成员,互相给予鼓励,给予支持。此次比赛已经告一段落,希望以后在社会上有更大的突破,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