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商会与文化结合才能增强凝聚力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华商在世界经济的大舞台上也展示出更多的活力和风采。一大批优秀的企业家锐意进取,引领企业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完成了人才、资金的储备。而商会,则为全球华商建立有效的合作、携手共进搭建了平台,在提升华商形象和品牌竞争力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期“商会论道”栏目专访了全国工商联房地产商会副会长、苏宁环球集团董事长张桂平,探索做好商会文化建设,帮助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提高竞争力的秘籍。
《经济》:每个商会都有自己的文化,请谈谈您对商会文化的理解。
张桂平:商会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有不同的层面和形态,比如说战略文化、制度文化、运营文化等,打造独具特色的商会文化,就是要牢牢把握商会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使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商会都具有各自的特色,这对增强商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商会是近年来才蓬勃发展起来的,历史还相对较短,商会的形态也不尽相同,有以业缘为基础的同业商会,也有以地缘为纽带的地域商会等,各类商会的宗旨、作用、职能等还在摸索建立的过程中。相应的,商会文化也处在不断形成和稳定的过程中,可以说,迄今还没有一家商会形成了成熟且独特的商会文化。
商会历史虽短,但中国商帮的历史却很悠久。现代商会文化一方面是时代的产物,另一方面是对古代商帮文化的传承。现代商会文化尽管还不成熟,但却有脉络可循,有倾向性可以把握。比如浙商的团结进取精神,比如苏商强调的政商和谐观念,比如我们徽商的“贾而好儒”的传统和徽骆驼的吃苦精神,都很好识别。一个商人,如果对自身所属商会文化及自身文化属性认同,就容易亲近商会,亲近同仁,从而促进会员间的交流和团结。
商会文化建设一方面离不开对商会会员个体文化信仰的提炼和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升华,另一方面需要有意识地通过各种工作去培养和建立。比如我们江苏省安徽商会着力推行的民主文化,力求打破商会一言堂的专断作风,通过会长办公会形成集体决策,秘书处根据集体决策开展工作,可以让会员对商会产生主人翁的意识,有利于凝聚和团结会员;又比如我们商会着力打造的和谐文化,通过开展“缘聚”活动,促进省内各地各级会员的广泛接触,不仅为会员合作奠定基础,也是促进会员团结、增强商会凝聚力的手段;再比如我们商会着力强调的服务文化,通过实实在在地帮助会员解决生产经营和日常生活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切实发挥商会的排忧解难作用,在会员间形成有困难找商会的共识,从根本上增强商会的凝聚力。
这些举措都是将商会的文化建设具体到商会的日常工作当中,但商会文化建设更离不开独立的文化活动的举办。比如我们商会举办的千人书画大展,比如我们商会主办的艺术沙龙、商会书画院开展的系列活动等,通过这些文化活动一方面提升会员的个人文化素质,继承徽商“贾而好儒”的传统,另一方面通过这些活动的举办,在会员间形成了以集体办活动,以活动促交流的氛围和共识。
当然,在商言商,商会文化的凝聚功能最终还是要通过商务活动的开展得到落实。我们希望通过把商务和文化有机结合,让会员加入商会后入有所得、得则能留、留而能久,真正实现企业发展和个人素质提升的双丰收才是我们成立商会的根本目的,也是商会增强凝聚力的根本所在。
《经济》:商会如何促进企业加强合作,抱团发展,提高竞争力?
张桂平:简单说,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发挥着聚集人脉、商脉和财脉三方面基础性作用。通过商会平台的搭建,每一个加入商会的会员都有机会结识更多的企业家,获得丰富的人脉资源,这是商会发挥的人脉拓展作用。有了人脉,才有抱团的前提,同为企业家,有相似的理想和追求,从而有抱团的动力和能力。所谓商脉,即通过会员间的交流,信息共享,思维碰撞,能突破单个企业家的视野、信息和判断等各方面的局限,从而比较容易发现到更多商机,寻找到更多投资渠道。同时,也可以在会员间开展业务往来,优势互补,从而降低经营成本,提高利润率。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所谓财脉,即单个会员容易受个体资金状况的制约,很多好的项目、好的投资机会无法开展。通过商会,可以把具有共同兴趣和判断的会员资源进行整合,共同投资,利益共享,从而实现单个企业想做却做不了的事,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
此外,商会平台的引导、参谋、信息、服务、分享功能也都在会员抱团发展中发挥着实实在在的作用,随着商会的不断发展,商会职能在不断拓宽和深化,商会在企业抱团发展中起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越来越多,我相信随着商会的发展壮大,商会还能不断开发出更多功能从而服务会员各方面的发展需要。
《经济》:在企业管理中,一直有关于人治与法治的讨论。您更倾向于哪种企业管理模式?
张桂平:在企业管理中,是倾向人治还是法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企业发展阶段,也不尽相同。西方企业大多是法治,中国企业大多是人治;大企业以法治为主,而小企业以人治为主。法治有公平的优点,也有冷漠的不足;人治容易导致专断,但也有温情的一面。实行法治的西方国家产生过很多全球知名大公司,而实行人治的中国小公司也有很多不断成长为成功且成熟的大企业,因此,不能简单的讨论人治与法治的优劣。
比如小企业更适合人治,大企业必须要法治,为什么呢?因为企业管理是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小企业由于部门工作不饱和等各种原因,管理出不了效益,所以企业无法支撑人力成本开支,如果强行推行法治,导致管理人员太多,不但企业不赚钱,反而会成为企业的一个沉重负担。而当企业大了,业务多了,人员多了,层级多了,结构复杂了,企业所有者的个人能力的局限性就凸显出来了。如果企业没有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那么企业很多的重要文件或重大决策就无法有效传达或执行。
完美的企业管理应当以法治为基础,辅之以巧妙有效的人治。把法治和人治两种手段有机结合,不走两个极端,法治需要人情来实施,人治也需要法治为依托。但在现实中很难做到这么完美,中国是一个人治传统悠久的国家,人情在企业管理中的正面作用很明显,但负面作用更大。因此,我认为在企业从小到大的成长过程中,一定要不断
最新【精品】范文 参考文献
专业论文 的实现从人治走向法治。法治的企业最大的优点在于有一套纠错机制。这样,个人可以退出或死亡,但企业可以依靠制度而长青。任何人都是企业机器上的一个零件,零件坏了可以换,但整部机器仍在正常运行。
从人治到法治是一个企业成熟过程中必然会经历的过程,成功的企业家要主动把人治企业引向法治企业,甘愿接受制度的制约。企业能适时、适地、适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统一他人意愿为集体目标而共同努力,方可称之为成功的企业。
------------最新【精品】范文
第二篇:浅议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
内容摘要:
如何保持和不断增强共青团的凝聚力是团建的一个重要和根本性问题,而青年文化是根据青年身心发展特点逐步形成的符合企业建设发展的文化氛围,它使青年意识到自己工作、生活的价值,增强青年的组织归属感和使命感,在凝聚、引导、组织、服务青年等方面发挥着核心的作用。本文围绕企业青年文化和共青团凝聚力方面进行了研究,通过调
研、访谈和分析,较为客观的反映了当前企业青年文化以及共青团凝聚力的现状,阐述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进一步分析了当前企业青年队伍以及共青团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立一个体系、关注两个平台、实现三个转变和构建四个互动”的对策和建议,为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供了有益参考。
关键词:
青年文化 凝聚力 团组织
一、研究的背景与概况
文化是一种在实践中获得,并反过来指导和规范实践的日趋丰富多样的价值和认知体系。青年文化是整个文化系统中的一种特殊文化现象,是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塑造青年,青年创造文化。青年文化对于塑造青年的社会理想、社会人格、社会意识以及思维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都具有独特的力量。青年文化建设不仅关系到青年的全面发展程度,而且关系到这种文化涵养、文化底蕴发挥作用的持久性和深刻性,关系到和谐社会的文明和秩序被青年接受的程度,更关系到共青团组织对青年的凝聚。
随着社会的发展,共青团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在工作对象方面,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并更加趋于个性化和多元化。其次,在外部环境方面,多种非正式组织的兴起,使青年可选择的组织形式日益增多,对团组织的作用和凝聚力形成较大的冲击。另外,在团的自身建设方面,我们对青年文化的思考不够,认识上还存在一些误区:一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思想政治工作;二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精神文明建设;三是把青年文化建设等同于青年文体生活;四是把青年文化建设仅仅局限于表面现象。这些都是对青年文化建设的片面认识,必须打破思维定势,进行系统思考。
为深入研究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这一课题,公司团委组织成立了课题组,在公司范围内35周岁以下的青年群体中开展了《青年文化与增强共青团凝聚力》问卷调研。调研按照公司20%的青年比例进行抽样,涉及不同的年龄层次、学历层次、岗位结构的青年1101人,围绕青年的“三观”、企业文化、岗位工作、业余生活、共青团工作等方面,采用网络调研的方式,获得了大量的数据资料,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广泛的座谈、访谈等形式的研究,课题组进一步剖析了青年文化与共青团凝聚力的关系,系统构建了企业青年文化的理论体系,明确了公司青年文化理念,挖掘和收集了青年文化践行的优秀案例,并汇编成《青年文化》手册。同时,结合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对企业青年文化的内涵和外延进行了探索,并针对企业团组织如何加强青年文化建设和增强共青团凝聚力提出了解决方案。
二、研究的内容与结论
(一)基本情况
1、青年普遍遵循、认同主流文化。调研数据显示,公司青年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大都是正面的、积极的。通过对调研问卷中“对世界的看法”、“对人的本性的认识”、“青年努力的目标”等问题的数据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公司的青年员工追求修身齐家和谐发展的人生状态,认同公平竞争、维护集体利益,同时都有较强的纪律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司青年没有满足于比较优越的生活条件,将终身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随着青年群体的受教育年限的不断提高,公司青年的文化水平和整体素质正在不断提升和优化。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积极引导和企业正面教育力度的加大,青年员工普遍树立了积极追求进步、勤奋进取、努力成才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2、青年对文化的需求快速增长。面对多样化的生活方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致使信息、知识、思想、观念的传播手段和方式更加科技化,社会各种文化日益丰富,青年的个性文化需求快速增长。调查显示,青年对时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主要集中在网络文化、流行文化、品牌文化等方面,青年更倾向于参加提高自身文化素养,陶冶个人情操的高雅文化活动。因此,我们在开展活动时必须从青年的需求出发,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不断激发青年的内在动力以及积极性和创造性。
3、青年对企业文化普遍认可,成长成才愿望强烈。调研数据显示,公司青年对公司文化的认同度较高,青年对企业的未来充满了希望和信心。82.0%的青年比较认同企业文化;65.9%的青年员工认为企业未来“前景光明、充满希望”;76.3%的青年认为企业青年文化对青年的作用较有成效。从调研数据中不难看出,公司青年员工对公司的心理预期基本
第三篇: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员工凝聚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员工凝聚力
——企业文化部半年会交流材料
企业文化是企业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优秀的企业文化能够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提高员工的文化素养和道德水准,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和约束力,形成企业发展不可或缺的精神力量和道德规范,能使企业产生积极的作用,使企业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企业文化具有凝聚力的作用,它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使员工万众一心、步调一致,为实现目标而努力奋斗。这是一种无形的需要精心培育的力量,一旦积攒形成将会十分稳定,并且通过奋发向上、团结协作的精神状态和团队氛围释放出无穷无尽的强大生产力。
一、文化软实力与员工凝聚力的互动关系 1.企业文化与员工凝聚力相辅相成
没有企业文化也就无所谓企业凝聚力,而没有凝聚力的企业文化就不是成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发展促进 了企业凝聚力的产生,而企业凝聚力成就了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决定了企业凝聚 力的产生。由于企业文化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人的感情,从而在企业中造成了一 种团结友爱、相互信任的和睦气氛,强化了团体意识,使企业职工之间形成强大 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企业凝聚力反作用于企业文化。强大的凝聚力有助于弘扬企 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更完善、更具体,从而达到促进企业发展的目的。企业文化 是企业真
正的凝聚力之所在,是支撑企业存在与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凝聚力 是一种思想上的凝聚力,也是最高级的凝聚力。
2.企业文化是企业员工的聚合剂
能把广大员工的兴趣、需要以及因此产生的行为统一起来,把各个层次的人都团结在企业目标的旗帜之下,并使个人的思想感情与企业的命运紧密的联系起来,产生深刻的认同感,以致于愿意与企业同甘苦、共命运。而员工凝聚力又能营造企业和睦协作、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员工之间关系融洽,上下级之间沟通高效,企业幸福感高,发展机会公平公正,这也同样是良好企业文化的体现。
二、多层次文化建设促进员工凝聚力提升 1.以争先宣贯强化员工认知认可
一方面持续不间断开展中建信条争先文化宣贯,推进各项目制作企业文化宣传栏、展示墙,紧紧围绕CI规范,在项目CI制作中大板块展示中建信条和争先文化,营造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让争先品格入眼入心,持续对员工产生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让员工无论到哪个城市哪个项目,只要看到中建信条和争先文化,就能瞬间找到亲切感和归属感。
另一方面,充分借助并融入局庆五十周年契机,大力宣扬企业文化。组织开展争先杯文学、摄影、绘画、书法作品征集,以及城市地标摄影大赛活动,广泛宣传动员并定向约稿,尽可能让征集和摄影活动覆盖更多人,既有利于营造浓厚的局庆氛围,又扩大了优秀作品的征集面和员工才能的发掘面,让员工感受到与企业同庆的氛围,提升忠诚度和凝聚力。加强对企业发展沿革和
形势任务的宣讲教育,借助青年骨干锤炼营等集中场合开讲我局发展历程和文化积淀,让员工了解企业开拓创业历程,增强自豪感和自信心。与此同时,创新打造员工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音乐剧《帽子歌》由员工自编自演,员工参与创意、制作的全过程,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得到激发,成片在中国建筑系统引发强烈反响,获员工大力点赞;编制《寻根攀枝花》纪实画册,追溯我局诞生发展历程,老照片老故事讲述企业争先文化的来龙去脉,加深员工的向心力。公司农行招行特色集体照将员工青春岁月与即将诞生的新地标定格下来,充分展示了员工的青春活力和拼搏奉献精神,也营造起员工与建筑的人文互动。
2.以文化活动架构员工协作桥梁
上半年,公司层面开展或参加的大型文化活动4次,分别为劳动竞赛暨万人健步走活动、中建西南区域篮球赛活动、局首届争先杯篮球赛活动、攀枝花取土寻根活动。在这些大型活动中,公司领导带头参加,参与员工人数众多,覆盖面广。通过集体活动拉近员工之间的距离,加深交流和友谊,尤其是赛事活动,需要员工相互磨合与配合,在活动开始前的筹备过程为员工提供了交流协作的机会,营造起和谐愉悦的团队氛围。
需要着重提出的是,在今年参加的赛事中,公司经过精心准备与训练都斩获了重大荣誉和成绩,先后获得中建西南区域第二届篮球赛冠军、局首届争先杯篮球赛冠军等,强化了公司员工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凝聚力。
3.以创新管理搭建员工展示平台
公司环球贸易广场项目率先尝试生活区物业化管理,取得了良好效果。在对比总结的基础上,公司推进物业管理标准化水平,并在公司所有新开项目推进物业化标准化方案,鼓励更多员工建言献策,提供新想法新点子,参与创新管理之中,同时通过标准化配置管理水平,提升员工幸福感。员工对生活满意度不断提升,并且能在管理中发挥创造力和能动性,大大提升了凝聚力。
三、强化文化建设经验总结,开辟新思路 1.文化建设水平需进一步提升
在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和软实力的打造过程中,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活动策划系统性不足,文化活动的策划缺乏全年规划,多是在特定时间点开展的突击式策划,策划时间偏紧,对活动效果产出有一定影响;文化活动开展方式需要进一步改变与完善,活动策划人员参与范围比较狭小,在开展过程中行政命令的方式多于动员参加的方式,这对于员工主动性有一定影响;同时,活动开展与企业施工生产结合较少,对经营生产活动册促进作用有限。
2.增强凝聚力需持续开辟新思路
员工凝聚力根本上是需要建立在认可度和满意度基础上的,因而在文化建设中,应更加注重尊重表发挥员工参与热情,强化员工主人公意识,提升幸福感和满意度。
具体来说,要树立员工是文化建设主体的意识,在开展文化活动前,要充分动员、征集和采纳员工意见想法,活动策划公开透明,让尽可能多的员工成为活动策划者和组织者。在企业文化宣贯中,需要摈弃或改变教学式的传统办法,增加互动,提高趣
味性,让员工在轻松氛围中实现文化认同。要将员工兴趣与文化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更加重视兴趣协会、兴趣小组的需求,鼓励并支持相关兴趣人员策划组织各类活动。通过开辟这些新思路,持续提升企业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四篇:增强凝聚力 开创新局面
增强凝聚力
开创新局面
禹州市城乡居民医保办 苗朝帅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我叫苗朝帅,来自城乡居民医保办,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增强凝聚力,开创新局面”。
前些天,我从网上看到了一个故事:1969年发大水,一位老汉见了一个篮球那么大的蚁球。洪水到来时,成群的蚂蚁迅速抱成团,随波漂流。蚁球外层的蚂蚁,有些会被波浪打入水中。但只要蚁球能上岸,或能碰到一个大的漂流物,蚁群就得救了。不长时间,蚁球靠岸了,蚁群像靠岸登陆艇上的战士,一层一层地打开,迅速而井然有序地冲上堤岸。岸边的水中留下了一团不小的蚁球,那是蚁球里层的英勇牺牲者。他们再也爬不上岸了,但他们的尸体仍然紧紧地抱在一起,那么平静,那么悲壮……美国圣地亚那大森林里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羚羊在奔跑,因为狮子来了;狮子在躲闪,因为大象发怒了;成群的狮子和大象在集体逃命,(你们猜那是为啥?)那是因为蚂蚁军团来了!”蚂蚁群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团结凝聚力量,做任何事情只要团结在一起就可以打败强大的敌人!
那什么是凝聚力呢?凝聚力是指群体成员之间,为实现群体职责目标任务而实施团结协作的程度。其外在呈现为执
多。丁局长更是用“为人社系统注入了新鲜血液”,来比喻说明我们与人社局的骨肉联系。所以,来到这个家,我们没有理由陌生疏离,也不需要慢慢培养感情。我们会牢固树立与单位同呼吸共命运、荣辱与共的思想观念,时刻以人社局党组为中心,不断强化四个意识,以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来对待自己的使命担当。
其次,要切实提高工作执行力来实现自我价值。蚂蚁群体面对灾难来袭,成群的蚂蚁为了一个共同的逃生目标,不惜牺牲自我,一层一层的抱成团、滚成球,终于渡过了危险,处在里层的蚂蚁用自己的牺牲换得了多数同伴的生存。这种强大执行力令人震惊、令人深思。具体到工作上,提高执行力,就要做到“严、实、快、新”:严,是要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进取精神,养成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良好习惯;实,是要树立实干作风,发扬严谨务实、勤勉刻苦的精神,以实事求的态度谋事,以脚踏实地的作风干事,以久久为攻的劲头成事;快,是要提高工作效率,强化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弘扬“务实重干、马上就办”的工作理念,坚决克服工作懒散、办事拖拉的恶习;新,是要勇于开拓创新,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坚决克服无所用心、生搬硬套的问题。在工作任务来临时,大家像参加拔河比赛一样,心朝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紧密配合、互相支撑,敢于突破思维定势和传统经验的束缚,不断寻求新思路、新方法,使执行的力度更大、速度更快、效果更好,从而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五篇:增强团队凝聚力
众所周知,1+1是等于2的。那么,我们的团队呢我为什么说1+1大于2呢?因为这其中的每个1都是充满团队精神的1,如果一个集体、一个机关、一个团队,我们中的每一个分子都充满团队精神,那么,这个集体、这个机关、这个团队就一定是个和谐的团队。这样的团队工作起来就一定能够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果。这难道不是1+1大于2吗?
所谓团队精神,是指团队成员为了团队利益与目标而相互协作的作风,共同承担集体责任,齐心协力,汇聚在一起,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成为一个强有力的集体。大家都知道“拔河”运动,它是一种最能体现团队精神的运动,每个人都必须付出100%的努力,心朝一处想、劲朝一处使,紧密配合、互相支撑,才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势不可挡,战胜对方。
那么,怎样才能形成这种十分可贵的团队精神呢?就我们街道而言,作为党和政府的一级组织、作为一个担负重要管理职能的机关,要形成这种宝贵的团队精神。我认为要做到:
相互信任,相互包容,相互补台,相互谦让。
第一,要相互信任。在一个团队中,不同的成员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要让团队的力量拧成一股绳,形成合力,信任是基础。这种信任包括上下级之间和同事之间的相互信任,说白了就是不要疑心生暗鬼。不信任可能会误大事。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有一段说到信任的故事:刘备对赵云的信任。
说的是刘备打了大败仗,正在哭泣,他的小舅子又来报告说:“反了常山赵子龙也,投曹去了!”刘备说:“子龙是吾故人,安肯反也?”不相信小舅子的话。猛张飞在旁边说:可能赵子龙贪图富贵,去投降曹操。
刘备说:“子龙与吾相从患难之时,他心如铁石,岂以富贵能摇动乎?”他小舅子又说:“我亲见他引军投曹操去了。”刘备说:“子龙必有原因。再说子龙反者,斩之!”这里刘备对赵子龙是何等的信任啊!正是这种信任,赵子龙七次杀入敌阵,杀敌无数,救出了刘备的儿子,让敌人闻风丧胆,让刘备转危为安。这就是信任的力量!如果我们领导与下级之间、同事之间能有这样的信任力度,我们就能成为一个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钢铁团队。
第二,相互包容。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北京市委书记刘淇近日在中共北京市第十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说和谐包容的同志关系:“包容才有和谐,尊重才能包容。
相互包容,和谐共事,才能干事。”俗话说:牙齿还有咬着舌头的时候。在一个单位共事难免有发生矛盾和误会的时候,这就需要我们有一种相互体谅、相互包容的胸怀。特别是对一些非原则的问题不要斤斤计较,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中国有句老话:“天下事,何时了;有些事,不了了;一定了,不得了。”意思是说一些鸡毛蒜皮的事就得以难得糊涂为座右铭。真计较起来既影响工作,又影响感情,没有任何价值。
第三,相互补台。相互补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但是只要具备了团队精神又完全可以做到。一是要树立全局观念。街道办事处总体管理与各个科室的管理有机协调,各部门不能只顾局部利益,而要将个人、部门的追求融入到团队的总体目标中去。在分工越来越精细的现代社会,即便是最复合型的人才也不能一个人做完所有的事情,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
每一个同志只有牢固树立全局观念,以全局利益为重,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团队中去,贡献自己的力量并汇聚他人的力量;才能在同事出现工作失误或不到位的情况下,及时堵漏,主动补台。
机关干部之间的关系,虽谈不到什么生死之交,但一定要做到风雨同行、同舟共济。二是敢于承担责任。有的单位出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科室出现了问题,科长往往会找客观原因,或者找下属的原因,推卸责任。但是,聪明的科长,即使在下属犯错误的时候,也会责备自己,就像“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上书自贬三级”。
科长勇于、敢于、善于承担责任,是能及时消除因下属错误而产生的不良后果,迅速扭转工作局面的关键。这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补台。一个领导如果能自觉做到这些,何谈产生不了凝聚力,何谈产生不了团队精神。
第四,相互谦让。“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这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在一个团队取得成绩的时候,在荣誉降临的时候,我们应该具备梅花那种“俏也不争春”的精神。过去有过深刻的教训,一个团队在奋斗的过程中能够和谐相处,互相支持,但在胜利之时却闹得不可开交,原因就在于不能相互谦让,争功争荣誉。这样的教训我们不能忘记。
同志们,团队精神的形成需要不断的积累、调整与修正,所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想法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奢望。唯有我们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学习、学习、再学习;实践、实践、再实践,方能达到1+1大于2的理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