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CAD国赛大纲(范文)
附录4: “中望杯”建筑CAD比赛规程
一、比赛内容
要求学生能应用指定计算机绘图软件处理土建技术图纸绘制的各类问题。掌握计算机辅助制图及相关工作,即有一定难度的工程识图、绘图,对绘图方法技巧有一定的要求;学生对软件环境、图形发布等工作也要有一定的了解。
(一)二维工程图部分
包括识图、绘制图形、编辑与修改图形。
(二)三维模型的制图部分
根据给定三维模型,选择并完成必要的工程图样。
(三)视图投影部分
根据给定视图内容完成其他视图。
二、完成工作任务时间
完成本赛项工作任务的规定时间为4小时。
三、比赛设备
(一)计算机配置(比赛用机): CPU:奔腾四代(或以上)内存:2G(或以上)硬盘:80G(或以上)
显卡:256M独立显卡(或以上)显示器:1280*800分辨率液晶显示器 操作系统:windows XP 文字输入提供:五笔、拼音
(二)软件:
现场所有计算机均安装“中望CAD2011教育版(平台软件)”正版软件。
四、比赛规则
(一)赛场提供计算机,并安装“中望CAD2011教育版(平台软件)”正版软件,参赛选手不可自带任何技术资料、工具书、笔记本电脑、通讯工具、摄像工具以及其他即插即用的硬件设备,如经发现,立即取消选手比赛资格。
(二)所有计算机设备USB接口均已贴封条,参赛选手不得撕毁封条,如经发现,立即取消选手比赛资格。
(三)参赛选手必须着装整齐,提前15分钟到场,参赛选手迟到15分钟以上,则不允许再进入赛场,按弃权处置。比赛开始后,半小时内选手不得退场。
(四)参赛选手的比赛赛位采用抽签的方式确定。
(五)参赛选手按照规定时间进入比赛场地,开赛前10分钟内供选手检查计算机设备及软件设备工作状态,根据统一指令开始比赛。
(六)参赛选手必须带齐两证(身份证、学生证),并统一佩戴由大赛组委会印制的相应证件,缺一者不准参加比赛。
(七)赛题以任务书的形式发放,参赛选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比赛指定任务。
(八)比赛一旦计时开始不能无故终止比赛。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必须严格遵守比赛纪律,并接受裁判员的监督和警示;若比赛过程中出现设备问题(如计算机死机、软件问题),由裁判员和技术人员视具体情况做出裁决,并现场记录予以加时。
(九)参赛选手在比赛过程中,如遇问题需举手向裁判员提问,选手之间不得互相询问,否则按作弊处理。
(十)为防止因计算机故障产生的数据丢失,请参赛选手随时保存图纸文件。
(十一)饮水、上厕所均计在比赛时间之内。
(十二)比赛结束前10分钟,裁判员作出提醒。比赛结束后,选手不得再进行任何操作,保存结果需经过检验,并与裁判员共同签字确认后,选手方可离开赛场,试卷不得带出赛场。
(十三)参赛选手须按照任务书要求及程序提交比赛结果,所有电子文件均不可做标记,一经发现作零分处理,并对参赛队整体成绩做相应的扣分处理。
五、参赛须知
(一)报名者必须符合参赛资格,不得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将严肃查处,视情况分别给予取消报名资格、取消比赛资格、取消比赛成绩、收回获奖证书、技能等级证书以及奖品等相应处理,并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要进一步追究有关人员和单位的责任。
(二)参赛选手应遵守比赛规则,遵守赛场纪律,服从大赛组委会和执委会的指挥和安排,爱护比赛场地的设备和器材。
(三)各赛场除裁判员、技术人员、赛场配备的工作人员以外,其他人员未经当值裁判的允许不得进入赛场。
(四)新闻媒体人员必须经过比赛执委会批准方能进入赛场,并听从现场工作人员的安排和管理,不得影响比赛秩序。
六、评分标准及名次排列
按比赛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列比赛选手的名次,选手奖项执行2011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竞赛规程统一规定,总成绩相同者(小数点1位),则软件算量用时少者名次排在前面,若软件算量用时也相同则名次并列。
附录4-附文: 建筑CAD比赛应知、应会
一、应具备的相关知识(应知部分)
(一)专业技术基础知识
1.投影基本概念、基本原则,各类视图的二维绘制方法。2.建筑制图标准,如图线、比例、图例、字体、图样画法、定位轴线、尺寸标注、图幅等等。3.土建类施工图纸的组成和表示方法,正确识读建筑专业技术图纸。
4.建筑构造基础知识。
(二)计算机辅助制图知识。
1.计算机辅助制图基本原则、基本方法。
2.绘图环境的设置,图层、样式、模型与布局等知识。3.精确绘图的相关知识。
4.二维图形、简单三维图形和文字的绘图与编辑。5.图形信息管理与查询。
6.图形对象的输出、使用,如图块、输入与输出等知识。
(三)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 1.软件的安装与一般问题处理。2.操作系统、输出设备的使用。
3.其他常用软件的使用,如文本编辑软件。
二、应达到的基本技能(应会部分)
(一)规范制图的能力
正确识读建筑工程技术图纸,通过设置合理的绘图环境、布局和打印样式等实现国家制图标准规定的图幅、图线、比例、字体、尺寸标注样式等要求,形成优质规范的计算机绘图文件。
(二)精确制图的能力
熟练掌握各种精确制图的技巧,根据指定的定位轴线或尺寸条件绘制建筑图形。利用软件取得二维图形对象的准确信息,如长度、面积等。成果应充分表现计算机辅助制图的特色和优势。
(三)高效制图的能力
熟练掌握各种命令、工具和绘图技巧,具较高绘图效率。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中等复杂程度的技术图纸。能在指定计算机绘图软件中输入和输出多种兼容格式的图形文件,并能按要求进行图形二次编辑加工。
(四)处理图纸的能力 能将图形按照制图标准的要求输出到指定的打印设备,印制纸质图纸。能生成并保存不同格式的电子文件。
(五)协同工作的能力
具备与他人合作完成较为复杂的绘图工作的能力。比赛中应善于使用既有图形文件、完成的图形文件。熟练利用图层、图块等方式对图形内容进行合理规划和安排。
(六)综合应用的能力
会使用常见文本编辑软件,以及其他常规上机操作。
三、比赛执行标准
(一)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员国家职业标准
(二)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
(三)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
(四)建筑制图标准
(五)CAD工程制图规则
第二篇:CAD课程大纲
《CAD基础》 教 学 计 划
课程名称:CAD基础 课程单位:正山国际学院 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 适应专业:室内设计相关专业 总学时数:72 学 分:4
一、教学目的、任务
本课程在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基本操作基础上,熟悉AUTOCAD的基本使用方法,达到能用计算机制作平面图和立体效果图的基本目的。通过课堂讲授,结合课堂练习、课外作业等环节,要求学生在全面掌握AUTOCAD制图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制图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图形学意识和提高图学素养,并能够结合室内设计专业图形制作的要求,制作室内设计有关图纸,以便在走向社会后能较好地适应室内设计工作的需要。
二、教学改革设想
(1)、应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讲授AUTOCAD的使用方法;(2)、应用上机演示和动手实践操作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3)、结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创新。
三、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是本课程的专业基础,而计算机基础知识是本课程的技术基础,对本课程的入门与学习有一定的支撑作用。
四、成绩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20% 作业成绩:20% 期末成绩:60% 期末考试:上级实例操作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分析其作图步骤和效果。
五、讲授大纲及课时分配
第一讲 操作基础及绘图前的准备(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AUTOCAD基础知识,为以后学习打好理论基础,要求学生结合室内设计图形制作要求,了解AUTOCAD基础知识。
教学重点与难点:计算机制图要求、标准、规范。
第一节 AUTOCAD2000中文版操作基础
一、AUTOCAD2000中文版的安装与功能简介
二、AUTOCAD2000中文版的显示界面介绍
第二节 绘图前的准备
一、定制AUTOCAD绘图的环境
二、设置绘图辅助功能
三、计算机制图要求、标准、规范
第二讲 基本绘图方法(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绘制与编辑图形是AUTOCAD绘图技术的两大重点。能够灵活、准确、高效地绘制图形,关键在于熟练掌握绘图和编辑的方法、技巧。本章主要介绍在AUTOCAD2000中绘制基本图形实体的方法和命令,以及一些作图过程中的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绘制图形和编辑图形。
第一节 绘制直线和徒手画线
一、绘制直线与徒手画线
第二节 绘制圆、弧和椭圆
一、绘制圆
二、绘制弧
三、绘制椭圆
第三节 绘制矩形和正多边形
一、绘制正多边形
二、绘制矩形
第四节 绘制多段线、圆环和点
一、绘制多段线
二、绘制圆环
三、绘制点
第五节 区域图样填充
一、图样填充
第三讲 基本编辑方法(8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与手工绘图相比,采用AUTOCAD绘图最突出的优点是图形修改、增减十分方便。AUTOCAD2000提供了强大的图形编辑工具,方便用户灵活快捷地修改、编辑图形。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基本编辑方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剪切、延伸和折断。
第一节 目标实体的选择方法
一、实体选择的类型
第二节 取消和重复命令操作
一、取消命令
二、重复命令
第三节 删除、移动和旋转
一、删除的应用
二、移动的应用
三、旋转的应用
第四节 复制、镜像和阵列
一、复制的应用
二、镜像的应用
三、阵列的应用
第五节 剪切、延伸和折断
一、剪切的应用
二、延伸的应用
三、折断的应用
第六节 圆角和倒角
一、圆角的应用
二、倒角的应用
第四讲 视窗的放大与移动(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视窗是绘图软件的眼睛,是用户同计算机对话的窗口,本章内容是精确、快速绘制图纸的基础和前提。
教学重点与难点:鸟瞰视图功能的使用
第一节 视窗的缩放
一、ZOOM的使用
第二节 视窗的平移
一、PAN的使用
第三节 使用鸟瞰视图功能
一、鸟瞰视图功能使用
第五讲 使用图块(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工程制图中经常遇到一些需要反复使用的图形,这些图例在AUTOCAD中都可以由用户自定义为图块,即以一个图形文件的方式保存起来,以便随时插入,从而达到重复利用的目的。
教学重点与难点:图块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第一节 图块的定义及特点
一、定义图块以及其应用
第二节 图块的属性
一、图块的基本属性
第三节 图块的使用方法与技巧
一、图块的建立及其插入
第六讲 高级编辑技巧(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本章主要介绍一些常用的高级编辑命令和编辑技巧。教学重点与难点:多段线编辑。
第一节 选取目标的快捷方法
一、选取目标的快捷方法
第二节 属性管理器
一、属性管理器的使用
第三节 夹持点功能
一、夹持点的定义、功能和使用
第四节 多段线编辑
一、编辑多段线
第七讲 文本标注与编辑(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AUTOCAD2000可以为图形进行文本标注和说明,对于已标注的文本,还有相应的编辑命令,使得绘图中文本标注能力大为增强,本章内容主要讲解如何进行标注以及如何编辑标注。
教学重点与难点:查找和替换。
第一节 定义字体样式
一、字体式样的类型及定义
第二节 标注单行文本和多行文本
一、对于单行文本的标注
二、对于多行文本的标注
第三节 标注弧形文本和引用外部文本
一、标注弧形文本
二、引用外部文本
第四节 查找与替换
一、查找
二、替换
第五节 编辑文本
一、编辑文本
第八讲 尺寸标注(6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尺寸标注能准确无误地反映物体的形状、大小和相互位置关系,是工程制图的重要组成部分。AUTOCAD2000增加了快速标注命令,方便用户同时创建多个尺寸标注。
教学重点与难点:快速标注尺寸。
第一节 尺寸标注的基础知识
一、尺寸标注的基础
第二节 创建和管理尺寸标注样式
一、创建尺寸标注样式
二、管理尺寸标注样式
第三节 标注各种类型的尺寸
一、标注各种类型尺寸
第四节 快速标注尺寸
一、快速标注尺寸
第五节 标注形位公差
一、标注形体公差
第六节 编辑尺寸标注
一、尺寸标注的编辑
第九讲 人体工程学(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人体工程学的学习,了解人体工程学尺度,让学生很好的把握室内空间的布局需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人体工程学尺度对布局的影响。
第一节 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一、人体工程学的基础知识
第十讲 家具设计(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家具设计的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家具尺度的了解,让学生在练习中把家具模块布置到平面图中,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更深的了解家具设计,同样也把握家具尺度在室内设计中的位置,让功能分区更流畅。
教学重点与难点:家具尺度对功能分区的影响。
第一节 家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一、家具设计的基础知识
第十一讲平面布置图绘制(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融合前几课学习的基础知识和绘图技巧,对室内家居平面布局进行设计绘制。更直观的了解平面图的功能分区和设计风格表现,同时也事对前段时间的学习进行实练考核,对于基础知识不牢靠的同学进行补充。
教学重点与难点:对平面布置功能分区的把握。
第一节平面布置图绘制
一、临摹平面布置图
二、分析平面布置图的功能分区
三、绘制平面布置图
第十二讲 立面图绘制(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对平面设计风格的确定,进行立面施工图的绘制,了解施工工艺和施工材料,进行实地考查学习。把课堂放到实际中去,更多学习施工经验与实际结合,更好的把握立面施工图的绘制。
教学重点与难点:施工工艺和材料在立面图中的标示。
第一节 立面施工图绘制
一、临摹立面施工图
二、分析立面施工图的施工工艺和材料
三、实地考查材料和施工
四、绘制立面施工图
第十三讲 剖面图绘制(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在施工中为了清楚的了解施工工艺,在一些特殊材料、特殊工艺等重要部位通常要绘制剖切图,让施工人员很明了的知道所需的材料和制作方式,这样才能保证设计方案的实施。
教学重点与难点:施工工艺和材料在剖面图中的标示。
第一节 剖面施工图绘制
一、临摹剖面施工图
二、分析剖面施工图的施工工艺和材料
三、实地考查材料和施工
四、绘制剖面施工图
第十四讲 课题作业考查(4课时)
考核方法:
平时成绩:20% 作业成绩:20% 期末成绩:60% 期末考试:上级实例操作考试,总成绩为100分,分析其作图步骤和效果。
教学课时分配:讲授教学32课时,演示教学17课时,练习19课时,考试4课时)。
第一讲 操作基础及绘图前的准备 4课时(讲授2,演示1,练习1)第二讲 基本绘图方法 6课时(讲授2,演示2,练习2)第三讲 基本编辑方法 6课时(讲授2,演示2,练习2)
第四讲 视窗的放大与移动 4课时(讲授2,演示1,练习1)第五讲 使用图块 4课时(讲授2,演示1,练习1)第六讲 高级编辑技巧 4课时(讲授2,演示1,练习1)第七讲 文本标注与编辑 6课时(讲授3,演示1,练习2)第八讲 尺寸标注 6课时(讲授3,演示1,练习2)第九讲 人体工程学
4课时(讲授2,演示1,练习1)第十讲 家具设计 4第十一讲平面布置图绘制 6第十二讲 立面图绘制 7第十三讲 剖面图绘制 7第十四讲 课题作业考查 4
课时(讲授2,演示1,练习1)课时(讲授2,演示2,练习2)课时(讲授2,演示2,练习3)课时(讲授2,演示2,练习3)课时(机试)
正山国际学院
言雅琴
2009/9/25
第三篇:国赛感想
数学建模国赛过去了两个月了,很欣喜能拿到国家一等奖,很感谢队友们,真的,因为我有时候比较强势,比较直,有什么就说什么,很感谢濮阳和向靖的包容。
其实说实话,在数学建模上我是个新手,在这里还得感谢向靖给我打电话,叫我参加数学建模,恩,我给他的回复就是,行,相信我,我一定殚精竭虑,接下来就是选择另外一个队友,我想过很多人,因为我和向靖都是可以或者通过努力都是可以建模和编程的人,因此我希望有一个写作比较不错的人,我想过刘铄,不过他当时已经组队了,因此我叫了濮阳。挺好,我们三个各自互补,我强势,在总体决策上能拿主意,向靖能配合,对于一些问题的求解能切实的实施,而在最后将想法转换成文字时濮阳就起到了作用。在很多时候,我很感谢他们的包容,因为我比较直,当别人的心思偏离了我们的目标时,我总是会说出来,有时还不是很善意,幸好大家也都还理解,真的很感谢。从校赛的一点一点学习开始,到国赛在翠宫待的三天,这期间大家都很努力,都尽力了。暑假20多天的国赛培训,多的不说了,就是重复着查资料,建模,编程,解决问题,答辩这样的故事,坚持下来了,也就成功了。熬了不少夜,吃了不少苦,值!为的就是能够参加全国数学建模竞赛,什么数学竞赛,物理竞赛纯粹就是做题,说实话对你又有什么帮助呢?而建模真的很锻炼人,锻炼的就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进去,无怨无悔。
想起9月9号开始国赛,那三天仍然是值得珍藏的回忆,三个男人在宾馆里面,吃饭在一起吃,睡觉在一起睡,蓬头垢面,无所畏惧,从国赛题发布的那刻开始就整天对着电脑,这次的国赛题分为AB两题(对于本科生),一个是城市重金属污染的分析,一个是交通的调度问题,因为有过校赛对于海面溢油污染分析的经验,我们一开始就决定做重金属污染的分析,其问题重述一下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质量的影响日显突出。对城市土壤地质环境异常的查证,以及如何应用查证获得的海量数据资料开展城市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人类活动影响下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按照功能划分,城区一般可分为生活区、工业区、山区、主干道路区及公园绿地区等,分别记为1类区、2类区、……、5类区,不同的区域环境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程度不同。
现对某城市城区土壤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为此,将所考察的城区划分为间距1公里左右的网格子区域,按照每平方公里1个采样点对表层土(0~10 厘米深度)进行取样、编号,并用GPS记录采样点的位置。应用专门仪器测试分析,获得了每个样本所含的多种化学元素的浓度数据。另一方面,按照2公里的间距在那些远离人群及工业活动的自然区取样,将其作为该城区表层土壤中元素的背景值。
附件1列出了采样点的位置、海拔高度及其所属功能区等信息,附件2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采样点处的浓度,附件3列出了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的背景值。
现要求你们通过数学建模来完成以下任务:
(1)给出8种主要重金属元素在该城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该城区内不同区域重金属的污染程度。
(2)通过数据分析,说明重金属污染的主要原因。
(3)分析重金属污染物的传播特征,由此建立模型,确定污染源的位置。(4)分析你所建立模型的优缺点,为更好地研究城市地质环境的演变模式,还应收集什么信息?有了这些信息,如何建立模型解决问题?
我们第一天其实也挺纠结的,因为在决定到底是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还是matlab来做个简单的图,尝试了下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实在是很难弄那个GIS软件,因此最后还是决定用matlab,最后证明这是正确的,因为我们是建模竞赛,不是搞专业制图,所以能尽量用matlab等数学软件解决就这样解决,当然之前需要插值,我们也用的是比较普遍的克里格插值,没办法,复杂的插值方法实在是难为我们,然后做出了下面的图,说实话,我们的图真是很一般的。
还有六个就不写了。接下来是一个评价问题,这个是我比较擅长的,用的模糊数学的方法也是用了四次了的,所以比较熟悉,写起来得心应手,第一问搞定了,第二问很快也用了因次分析法给搞定了,因次分析法运用SPSS软件很容易搞定,这里是濮阳写的,挺好,以前他都很少在问题中直接建模,这次非常不错。并且我们在后面插入了一个PS做的图
第三问才是拉开差距的,说实话,我们做的也很一般,不过用的确实是我们自己的方法,也没有多折腾什么,还给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空间累积法,说白了就是一个累积求和取最大值,然后编程找到最大值的点,也就是污染源,真的很简单,不过这个问题确实是国际上也正在解决的一个难题,出到这里估计也是想集思广益,踏踏实实也挺好的。
第四问,我坚持要用一个比较创新并且学以致用的方法,那就是用熵来表示地质发展情况,可能这真是让我们的文章添了几分创新点吧。
最后我排版排到了凌晨4点,然后入睡,很踏实,6点起床去打印,拿着厚厚30多页的论文,真的很开心。不管怎样,付出了,相信这也是很多一起建模的人的感受。
重要的是过程,过程做好了就会有结果,我们真不是最好的,优秀的人真的太多了,也许我们配合的还行吧。接下来美赛加油了!
第四篇:07041157模具CAD实训大纲
华东交通大学理工学院
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07041157 课程名称:模具CAD实训 周 数:1 学 分:1 适用专业: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开课单位:机电工程分院
一、实训目的及要求
理解PRO/ENGINEER的特点和建模原理,掌握零件设计与修改方法及其他的相关技巧;掌握装配件的组装原理和方法,掌握制作常用类型工程图的方法;独立完成简单装配件的装配工作和生成简单爆炸图的操作,并在装配环境下能进行一些特征的创建工作;分模时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和分模的流程。
二、实训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时间安排
1、实训内容;手机壳体进行三维造型,装配件和爆炸图操作,茶杯进行三维造型,茶杯分模设计
2、实训形式及方法:演示、动手操作。
3、实训时间:安排在第五学期,时间为1周。
4、实训地点:机房;
三、实训指导书及主要参考资料
[1] 李建军编著.模具设计基础及模具CAD[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 李名尧编著.模具CAD/CAM[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四、实训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标准
1、考核办法:考查
2、考核内容与标准:实训报告
3、评定等级:分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大纲批准: 大纲审定: 大纲编制: 编制日期:
第五篇:3维CAD教学与考核大纲
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认证课程——三维CAD 教学与考核大纲(UG NX6.0)
科技部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认证课程——三维CAD分为A(应用)、B(高级应用)
一、培训目标
了解三维CAD的发展历程和三维CAD应用的成功案例,应用和发展特点以及一些背景知识,了解三维CAD一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具有50个以上特征元素的中等复杂程度零件的3D建模;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具有10个以上零部件的简单产品或项目的虚拟装配以及爆炸分解与剖视等;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产品或项目及其零部件二维工程图的标准视图、轴测图、局部剖视图等的生成、关联修改、标注以及标题栏明细表等,并打印出图;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产品或项目3D模型的色彩、灯光、材质、凸痕等三维渲染,并生成平面效果图;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产品或项目的轨迹动画、视向动画及简单机构动画的制作,并输出仿真动画文件;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简单零件的空间线架绘制、曲面生成与编辑,并进行曲面与实体的混合设计;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变量与参数化设计,并能创建参数化图库;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零部件与产品项目数字文件的输出/输入的接口转换,能使用BOM工具实现与工艺、PDM及其它管理系统的链接应用;等。
二、教学方式与培训时间
培训采用1人1机(P586以上微机)、多媒体授课、上机实操辅导、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进行。总学时40-80小时;
课程培训中,应注意把技术与应用背景、设计方法与软件功能、知识和功能要点与应用案例和作品展示相结合; 采用讲、练分开教学方式,应保证上机练习时间不少于30小时。
三、培训内容与教学安排
三维CAD的应用与发展概论
国外三维CAD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三维CAD的一般设计理论和设计方法;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国内三维CAD技术的研究开发; 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与国内三维CAD技术的推广应用;
基本操作与基本概念
用户界面,图形显示,图形管理,图形输出等;
基准面、基准轴、坐标架、特征、参数驱动、动态导航、关联、草图等CAD基本概念。
实体特征造型功能
基本体素、用户定义体素、体素库(体素库的建立、体素库的查询、体素库的删除和维护);
参数化草图功能,图形生成、图形编辑、尺寸驱动、约束、动态导航;
实体生成方法(拉伸生成、旋转法生成、扫成法(Sweeping)生成、广义扫成法生成、非均匀有理B样条法(NURBS)、其它); 附加形状特征(孔特征(通用孔、异型孔)、圆角特征、槽特征、加强筋特征(旋转加强筋、平面加强筋)、壳体特征、管特征、斜角特征和用户自定义特征)。
局部操作(剖切、圆角、倒角、拔模、抽壳、局部拉伸、布尔运算后的实体的过渡圆角);
实体的编辑(拷贝、镜像、阵列、删除、回退(Undo)与重作(Redo)、平移、旋转、缩放、几何元素查询、几何信息的修改);
实体抽壳、曲面模型转换为实体模型、多曲面加厚转换为实体; 三维实体向二维的转换与数据传递(生成轮廓图及消隐); 布尔运算功能,交并差运算、实体间精确定位。空间曲线造型功能
基本几何元素定义;
曲线插值和逼近(点的创建、删除、修改、移动、对齐操作,曲线次数、参数方法的选择);
Beizer曲线的延伸,曲线边界控制; NURBS曲线;
曲线组合、曲线拆散、曲线光顺、曲线延伸、曲线修整、曲线拼接、曲线求交; 过渡曲线、等距曲线和线性变距曲线; 方程曲线、分模曲线、投影曲线; 曲面相交曲线;
曲线变换(平移、旋转、镜像、阵列等);
单曲线分析与计算(切矢、曲率、坐标值反求参数值等); 多曲线间的连续性分析。曲面造型功能
曲面求交、延伸;
直纹面、旋转面、拉伸曲面、方程曲面、扫描曲面、放样曲面; 面面圆角;
曲面缝合;曲面缝围成实体;
扫成/点阵/由给定边界定义曲面/NURBS曲面— 曲面等距和曲面变距; 曲面等距和曲面变距;
曲面过渡、拼接、光顺、剪裁、修型;
单曲面分析与计算(切矢、法矢、各种曲率、坐标值反求U,V参数值); 多曲面间的连续性分析;
取子曲面片、曲面的轮廓线、曲线在曲面上的投影线; 测量造型(散乱点插值、数据预处理、特征点提取及光顺)。参数化零件库
常用零件库的建立与维护;
参数化零件库(包括三维标准件库)。钣金设计功能
钣金功能(折弯、折弯、闭合法兰、气窗孔、展开、恢复折弯、凸台、凹台干涉检查等); 钣金零件展开工程图的生成和标注; 装配功能
基本规模装配(满足零部件数量在30—100种的装配要求);
在三维装配中 自顶向下、自底向上、以及两者相结合的设计方式; 在装配环境下,零部件的调入和创建; 零部件的阵列、镜像;
装配约束(添加装配约束、编辑和修改装配约束); 干涉检查;
爆炸图、剖切视图;
生成装配结构树,装配件的统计; 装配结构漫游;
装配环境下的零件设计。
案例
工程图功能
选择图纸格式,或者自定义图纸格式(包括图幅、标题栏模板等);
从三维模型生成各种视图(标准视图、方向视图、简单剖视图、局部剖视图、展开剖视图、局部放大视图、截断视图等); 三维模型与二维工程图双向关联修改;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等工程标注从三维模型中自动导入,以及随三维的变化自动更新;
在工程图环境下直接标注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螺纹等;
工程图环境下的参数化绘图功能(图形创建/编辑、尺寸驱动、约束、动态导航) 工程图输出(批处理打印、拼图打印); 自定义符号库。 案例
渲染与动画功能
材质、纹理、色彩及光源的处理 仿真装配,机构仿真,视觉漫游 案例
工程设计辅助信息
零部件基本信息的输入(名称、代号、材料、图幅、技术说明、设计部门);
物性分析功能:表面积、体积、重量、重心、静惯性矩、惯性矩、惯性积、等计算; 从装配文件中调入零件、部件信息; 用户自定义材料清单(BOM表)模板; 案例
数据接口功能与协同设计
掌握某种国际标准接口(如IGES、STEP等);
掌握某种工业标准接口(如DXF、X_T、SAT、STL、VRML等) 与CAE、CAM、CAPP的协同(实体加工信息的提取); 协同设计与管理/PDM; 二次开发API。
四、考核标准
考核分笔试与上机实作两部分进行,总计时间不小于2小时。
笔试部分约占20%,重点考核学员对三维CAD技术应用和发展背景、应用方式与流程、设计方法等基础知识的理解,和对三维CAD软件工具基本操作思路的掌握。实作部分约占80%,重点考核学员掌握三维CAD软件工具进行产品设计的应用技能与熟练程度,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标准参考“培训目标”(9项),3/9为通过,5/9为优良,7/9以上为优秀。
笔试试题与实作试题由考核题库给出,由有资格的认证讲师从题库中抽取题目组织考卷,组织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出成绩,并签字认定。
课程B:高级应用类
一、培训对象
二、培训目标
掌握产品创新设计、智能设计、虚拟设计以及产品开发集成技术的有关概念和方法;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具有100个以上特征元素的复杂程度零件的3D建模及复杂模具3D造型,包括复杂曲面造型,曲面与实体混合造型;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具有100个以上零部件的复杂产品或项目的虚拟装配以及爆炸分解与剖视等;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产品或项目及其零部件二维工程图的标准视图、轴测图、局部剖视图等的生成、关联修改、标注以及标题栏明细表等,并打印出图;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产品或项目3D模型的高级三维渲染并生成平面效果图;能熟练完成轨迹动画、视向动画及复杂装配与爆炸动画、复杂机构动画的制作,并输出仿真动画文件;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变量与参数化设计,并能创建复杂参数化图库; 能熟练使用一种3D-CAD软件工具完成上述零部件与产品项目数字文件的输出/输入的接口转换,能熟练使用BOM工具实现与工艺、PDM及其它管理系统的链接应用;等。 能全面了解并深刻理解制造业企业信息化应用流程和数据流程;
能全面了解并深刻理解主要CAD、CAPP、CAM、PDM、PLM产品的数据文件结构与集成架构等,能熟练完成CAD、CAD、CAPP、CAM、PDM的集成应用。
三、教学方式与培训时间
培训采用1人1机(P586以上微机)、案例辅导、讲授/研讨、参观/实习等相结合方式进行。总学时30-60小时;
上机案例练习时间不少于30小时。
四、培训内容与教学安排
通过讲座、研讨等方式学习和掌握品创新设计、智能设计、虚拟设计以及产品开发集成技术的有关概念和方法,时间不少于4学时; 案例1 案例2 案例3 ……
五、考核标准
考核分笔试与上机实作两部分进行,总计时间不小于2小时。
笔试部分约占30%,重点考核学员对三维CAD产品数字化设计与制造业信息化系统技术及其应用和发展等知识的理解。
实作部分约占70%,重点考核学员掌握三维CAD软件工具进行复杂产品设计的应用技能与熟练程度,突出应用性和技能性,标准参考“培训目标”。
笔试试题与实作试题由考核题库给出,由有资格的认证讲师从题库中抽取题目组织考卷,组织学员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给出成绩,并签字认定。
逐步实现网上远程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