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华为展望电信行业下一个十年
华为展望电信行业下一个十年
层见迭出的技术变革和信息化浪潮,驱动着电信行业保持了二十年的高速增长。然而,一个电信渗透率饱和的时代即将来临,电信业将面临一个全新的产业环境。2010伊始,展望新的十年,电信行业如何改变才能适应新时期的要求?通过“四个超越”,电信行业将收获又一个高速成长的十年。
1.超越人口,发展用户 —— 物联网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移动通讯和Internet的快速发展,驱动“地球村”的到来。在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移动通信渗透率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00%,在未来两年,移动用户将达到50亿,网络即将覆盖超过80%的全球人口。
但是,仅仅实现“人”的连接和“人”的智能还远远不够。今天,人类还面临着很多共同的问题:能源短缺的同时存在大量的能源浪费。物联网就是在这种背景产生的,物联网的本质是把ICT技术应用到各个行业中去,通过ICT技术实现各个行业的“智能感知和智能控制”,从而达到“提升效率、科学决策、节能环保、节约成本”的目的,推动人类社会从E社会(电子社会)向U社会(泛在社会)的升级和发展。
物联网给通信、IT等产业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蓝图。据预测,2020年,物物互联业务与现有人与人的通信互联比例将达到30:1,从60亿人口扩展到500亿乃至上万亿的机器和物体,为电信业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是电信业“超越人口,发展新用户”的基础。
2.超越语音,发展业务 —— 移动宽带驱动网络发展新的引擎
语音业务经过100年的发展,特别是近10年移动通讯的发展,语音业务收入已经进入饱和甚至日趋下滑的轨道:五年来,西班牙全国固定话音收入下降15%,移动语音业务的增长率由04年的17.5%降低到09年的1%;即使是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市场,移动运营商08年RPM(每分钟收入)同比07年下降了50%。
与此同时,移动宽带则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它将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一个无处不在、无时不在的新高度:未来5年,移动宽带用户将实现10倍的增长,达到30亿的规模。今天,以HSPA/LTE为代表的新网络技术,已经具备支撑移动宽带发展的性价比;以“Widget”为代表WOA技术基本上能够把互联网业务和行业业务搬到手机上,极大地丰富移动宽带的业务和应用,但仍然有许多挑战需要解决,例如智能终端高昂的价格就是制约移动宽带普及的瓶颈之一。
目前,以宽带体验为中心、包含“终端、网络、业务”的开放生态环境已现雏形。随着流量和成本的挑战逐步被克服,可以预见,移动宽带将成继固定宽带之后推动产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超越语音发展业务,能够帮助运营商实现持续发展。
3.超越管道,发掘价值 —— 云计算的商业模式带来新的机遇
宽带的普及为云计算提供了最基础的保障;以“信息电厂”形式出现的云计算,正在颠覆传统的软件、硬件和媒体的商业模式,即用户从“购买产品”到“购买服务”转变。这种商业模式的变化正在重新划分产业的格局,Google通过App Engine实现软件和业务的开发、部署和运营,软件开发商和用户都不再需要购买任何硬件设备和平台软件,将对传统硬件和软件的销售模式产生冲击。
云计算的发展为运营商带来发展契机:一方面云计算将凸现网络的重要性,促进网络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云计算服务需要“安全和可信”的服务提供商。运营商切入云计算市场,以安全可靠和海量计算存储为基础,以数字超市模式整合业界内容和应用,形成新的业务和体验,给客户提供新的价值,并且能够充分发挥运营商的网络优势和用户优势;并且,依靠基于位置和用户体验而获取的可信赖的隐形资产和巨大的用户资产,通过构建数据挖掘和广告平台,采用新的商业模式,实现流量创造价值。
云计算的市场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未来5年,云计算的市场空间将超过2000亿美元。云计算将成为运营商重要的业务发展方向之一,实现“超越管道,延伸网络价值”。
4.超越行业,发展产业 —— 家庭网络的革命性体验带来新的市场
众所周知,“数字音乐”的新体验,MP3等音乐模式颠覆了CD以及音乐发行产业,即用户体验的革命颠覆了一个产业。随着宽带渗透提升,家庭网络将带来怎样的用户体验的革命?
我们先看一下家庭网络构成:第一是以电视屏幕为主导的视音频娱乐网络,第二是以PC和手机为主导的通讯网络,第三是传感网络,第四是视频监控网络,第五是家居网络,第六是互联与控制网络。在这个六个组成部分中,首当其冲发生革命性变化的是“电视屏幕”,“On-Line和On-Demand”将带给消费者全新的业务体验,消费者可以自由地选择内容。
鲍尔默在2009年6月表示,传统媒体有可能在10年内消失,并被完全基于互联网的内容取代。欧盟在《Internet of 2020》中指出,2020年,只有孤岛地区需要广播电视,其他将全部是基于Internet的。家庭网络是“三网融合”的主要阵地。电信网的“双向和高带宽”特性,在三网融合中处于有利地位,为运营商“超越电信,进入新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战略机遇。
展望下一个十年,“四个超越”将帮助运营商突破“人口、语音、管道、行业”的天花板,把电信行业带到新高度。但是,实现“四个超越”是长期的和艰难的,特别是海量终端和海量数字内容带来网络流量成百倍的增长,其中,移动网络流量将增长上千倍,带宽、成本将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华为将一如既往地进行产品创新、业务创新、架构创新和技术创新,制定面向未来的Single网络战略,支撑未来业务的增长,带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
第二篇:华为展望电信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华为展望电信行业未来十大发展趋势
过去十年,电信行业作为最具变革活力与进取精神的行业之一,发展迅猛。期间,虽然经历了起伏波折,但是变革和转型的脚步从未停顿。顺着延展的画卷看去,层出不穷的新概念、新技术和新模式,一直在驱动行业突破自身成长障碍。进入2009年,在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电信行业将如何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创造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华为从网络时代特征,以及新挑战、新机遇等多个维度,对电信行业未来市场愿景和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一、电信行业未来愿景——网络化世界
在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的驱动下,软件业、IT业与电信业互相渗透,传统的传媒、娱乐等产业也对行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行业深度融合的背后,昭示着电信业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即网络化世界。网络化世界具备如下特征:
1.移动渗透率将臻于饱和,用户数将超过五十亿 —— 网络社会的到来
截至2008年底,全球移动用户数已经超过35亿,而在未来的几年内更将超过50亿,人人都可以平等地接入网络,自由地使用通信工具进行沟通,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也将随之发生深刻的改变,人类社会真正进入网络化的社会。特别是在新兴市场,超过10亿人口将跨越数字鸿沟,第一次通过移动终端接入到信息社会。
2.六亿固定宽带用户和二十亿移动宽带用户 —— 泛在宽带时代的到来
宽带业务特别是移动宽带业务将进入快速发展的轨道。未来五年,全球固定宽带用户将达到6亿,其中新增3亿;移动宽带用户将超过14亿,其中新增用户12亿,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基于光纤的高速接入和LTE成为主要技术选择。有线的高带宽和移动的广覆盖能力结合在一起,“泛在宽带”时代来临,人们实现随时随地的“Any Screen(手机、电脑、电视„„)融合”的业务体验。
3.新万亿美元的内容和应用服务市场 —— “云计算”形成规模
未来五年,“云计算”将超越概念和技术的探讨,进入规模发展的阶段。随着网络的宽带化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基于网络架构,越来越多的业务和服务随时能够以低廉的价格,方便的获得和应用。“信息电厂”的“云计算”时代到来。用户不再需要购买昂贵的软件和硬件等基础设施,只需要通过网络/Internet连接“云”,就可以获得所需服务,这好比我们今天方便地使用电力,而无需自己购买发电机。
4.千艾字节的数字内容和十倍以上的网络流量增长 —— 数字洪水的来临
此前,人类5000年的文字记载总共是5艾(1018);而仅2006年全年,全球产生的数字内容字节数就超过280艾。在“高清、三维、用户创造内容(UGC)”的驱动下,海量信息的产生引发数字洪水的来临。今后,人类每年都将产生超过1000艾字节的数字内容。在数字洪水的冲击下,电信骨干网络的流量将每年以50%~80%的速度增长,而网络流量将呈现出十倍甚至百倍的增长。
二、电信行业发展的十大趋势
未来五年,电信行业所面临的主要挑战是海量内容以及数以十亿计的接入需求,和电信行业基础设施所能提供的计算能力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体现在以下十个方面:
1、解决网络能力快速发展与投资增长相对缓慢之间的矛盾 —— All-IP转型
全球的电信运营商每年投入百亿美元用于宽带基础设施的建设,尽管如此仍然无法完全满足用户对带宽的需求。All-IP转型是提升网络能力同时降低Capex和Opex的必然选择。在固定接入领域,“大容量能力、光铜一体”的接入设备成为趋势;为提高移动网络性能和传输效率,通过移动接入IP化可大大帮助运营商降低传输成本;在传送与承载层面,IP承载是实现网络扁平化和降低运维成本的有效选择;而核心网IP化,则真正成为“云计算”的基础,实现了海量信息集中计算和处理。
2、解决全业务IP网络和电信级能力之间的矛盾——Telecom IP
起源于互联网的IP技术和传统电信业务的实时性需求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基于此,Telecom IP成为全业务IP网络的必然选择。另一方面,电信业务具有端到端的特性,要求IP网络能够保证端到端的带宽和性能,以及构建端到端的网络管理能力。Telecom IP把电信级的能力与IP网络的高效能力结合起来,保证端到端IP网络的可靠性、性能和可维护性,从而使IP技术和电信网络的结合成为可能。
3、解决新增10亿用户与低ARPU值之间的矛盾——低 ARPU值解决方案
未来五年,新的用户增长将主要来自新兴市场,受制于新兴市场经济发展状况,未来10亿级新增用户ARPU值将远低于目前水平,处于三到五美元之间。在这种用户模型下,电信运营商同时保持盈利,将依赖于基于新兴市场的业务创新,例如,占印度人口72%的农村市场,电信业务的渗透率仅为13%。基于全IP技术的低TCO解决方案及业务创新,驱动用户规模增长。低ARPU值解决方案是消除数字鸿沟、保障运营商成功的关键。
4、解决无处不在的宽带与网络覆盖成本之间的矛盾——移动宽带
移动宽带未来几年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成为推动电信行业增长的新亮点,高速移动宽带技术、终端以及业务已经成熟,将推动整个移动宽带产业链的发展。尽管如此,移动宽带的发展仍旧面临的挑战,主要表现在网络方面,当网络带宽达到100M时,基站密度将增加50倍。根据运营商的测算,对站址获取、传输、规划和运维提出了巨大的挑战。Metrozone覆盖、基站小型化、分组传送和分级传送以及自组织网络等问题制约移动宽带的发展。近年来,华为一直推动基站小型化的发展,支持分组传送、自组织网络即插即用,促使Metrozone覆盖问题的解决。
5、解决网络演进与技术革命之间的矛盾——Single RAN演进
如前所述,未来呈现出的电话用户和宽带用户双增长的局面。同时,多种路线图的网络演进,如GSM/Edge/UMTS/HSPA/LTE将共存10年以上。运营商需要的不是垂直堆叠的“标准高塔”,而是期望水平融合的“一张网络”,同时满足各类用户的话音、窄带数据和移动宽带等业务,无线承载方式都融合在一个网络之中,并具备演进到LTE的能力。华为推出的Single RAN解决方案是今后移动网络发展的重要趋势。其主要优点体现在一个架构、一次演进,从而实现从现在到未来的平滑演进。
6、解决十倍甚至百倍流量增长和网络能力之间的矛盾——Tera-Scale承载网
“高清、三维、用户创造内容(UGC)”的内容引发的数字洪水,促使网络流量未来几年增长10倍甚至100倍,驱动承载网进入端到端的T-bit时代。以德国、法国和英国等的组网模型测算,以太网交换机需要3T的容量、业务路由器需要1.2T-2.4T的容量、骨干路由器需要12-24T的容量、骨干WDM/OTN需要达到6T的容量,甚至随着OLT部署位置的提升,OLT也需要T-Bit的容量;像中国和美国这样的人口和地域大国,设备的容量需求会更大,整个承载网进入到端到端的T-bit时代。构建Tera-Scale的承载网,将极大缓解数字洪水的冲击。
华为面向未来的IPTime解决方案具有极强的扩展性,集群功能容量高达80T,随着100G接口技术的突破和发展,容量可以达到更高的水平。在统一的控制平面下,IP和光无缝连接,这一创新架构高效、有序的传送有效流量,大幅提高投资收益,提升运营商在宽带时代的核心竞争力。
7、解决语音业务占70%收入与ARPU下降的矛盾——新商业模式挖潜语音业务
尽管未来宽带高速发展,语音业务仍占电信收入的70%以上,但是语音ARPU逐年下降众所周知,语音作为最自然和高效的沟通方式,即使在数字洪水的冲击下,仍然保持着独特的魅力。新的商业模式不断驱动语音业务产生新的价值,如中国电信的“号码百事通(Best Tone)”业务是业界领先的创新。它将海量的信息获取和语音业务结合,同时向电子商务等
更高级的业务衍生,为传统的话音业务添加了新的活力。
8、解决流量快速增长与收入增长相对缓慢的矛盾——智能流量管理与流量创造价值网络流量的增速超过摩尔定律成为必然趋势,因此,由于摩尔定律带来的网络能力的提升和设备成本下降,不能满足流量爆炸式的增长对网络性能和成本的要求;另一方面,收入的增长速度远远低于流量增长的速度,因此,流量增长带来的成本上升速度将超过收入增长的速度。运营商面临着盈利能力减弱的压力,应对挑战,运营商需要采用智能流量管理,提高带宽的有效利用,同时基于流量分析用户行为,通过定向精准广告等新模式,增加收益。华为的BRAS和GGSN等支持分层QoS机制和DPI(深度报文检测)技术,通过统一的策略控制,实现“基于用户和基于业务”的智能流量管理,在保证业务质量和整体用户体验的前提下,带宽的利用率可以提高30%。解决新万亿美元的市场与运营商传统定位的矛盾——内容和媒体服务的转型
网络发展到今天,特别是Internet的发展,网络已经从通讯手段变成了支撑整个社会运作的基础设施。因此,未来不会有所谓的Internet服务商,所有的企业都将基于Internet提供服务,这将成就新的万亿美元市场。面对新的机会,传统上作为管道提供者的运营商,在做好网络业务的基础上,依托网络和用户的优势,向内容和媒体服务转型成为趋势。IPTV和多媒体业务是最重要切入点。
目前网络时代的内容和媒体有了更多新意,业务体验、开发模式、商业模式等方面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同时,长尾理论造就海量的个性化业务。网络带来的价值之一是业务成本的加剧下降,从而为“小众客户业务”的商业成功提供了基础。
10.解决海量信息处理与传统IT较低的性价比之间的矛盾 —— 新一代数据中心 “云计算”从商业角度看体现为“云服务”,从“购买产品(计算/存储/软件)”向“购买服务(IaaS/PaaS/SaaS)”转变,实现“On Demand”的服务模式,是对传统“软件Box和硬件Box”的革命性颠覆;“云计算”从技术角度看体现为“云平台”,是分布式/并行计算系统,是集群和网格的技术延续。如果说网络上的流量是数字洪水的话,新一代数据中心就是具备调节功能的“数字水库”。在“云计算”的推动下,新一代数据中心向超大计算能力、更高的可靠性、更低的硬件成本以及智能化和全自动化的任务管理和调度的方向发展。在电信行业向内容和媒体服务的转型中,新一代数据中心综合性价比最优,并将在内容分发、IPTV、BOSS等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
即使在全球经济运行的低谷区,电信业仍然会以很快的速度发展,甚至会呈现出加速发展的态势。更多的人们连接到网络的渴望,驱动着电信行业承担着消除数字鸿沟的社会责任,过去的十年,一个信息化世界的雏形基本形成。平等、自由的连接是电信行业下一个增长的动力。
在这个过程中,创新与变革是不变的主题。让我们积极进取、开放合作,致力于人人享有无差别的沟通体验。
第三篇:华为的下一个十年:绑定电信运营商去创新
华为的下一个十年:绑定电信运营商去创新
新闻来源:时代周报 发布时间:2011-6-24 我要说两句
记者 李瀛寰
6月18日,华为高管在深圳首次披露,“今年上半年4万多中基层员工工资已上涨11.4%,占总员工数的36%,下半年还将继续对中高层员工薪酬进行调整,预计工资涨幅5%-10%。”
曾以“狼性”文化著称的华为,已经走过了市场的初期拓展阶段,在向1000亿美元级公司迈进的过程中,对人才的重视、培养已经成为华为的战略之一。据称,华为员工薪酬一般比国内厂商的薪酬高出13左右,不比国际厂商低。
一个鲜为人知的事实是,早在2009年初,在一家欧洲运营商的定制要求下,华为拿出了S7平板电脑的原型产品。彼时,苹果也刚推出iPhone一年半。
如果当初的华为有足够超前的眼光,那今天的市场格局会不会完全不同?
今天的华为,仍是一家跟随与挑战型企业。在华为23年的发展史上,华为有怎样的坚持与错判?华为下一个十年的目标已经非常明确,成为1000亿美元级的公司。
从300亿美元到1000亿美元,华为靠什么?
牛粪上的鲜花?
对华为而言,何谓牛粪?任正非讲得非常直白:“我们一直强调鲜花要插在牛粪上,绑定电信运营商去创新。”
华为起家于运营商市场,大T(全球大运营商)客户一直是任正非以及华为所有员工最最在意的。明确而且贯穿全公司上下的大T战略,让如今的华为已经攻下全球50大移动运营商中的45家,并且成为这些大T的核心供应商。与此同时,华为还与移动运营商如沃达丰、德信、日本的NTT等在全球建立了12个共同研发中心。
华为在电信运营商市场,已经是名副其实的第二,仅次于排名第一的爱立信,而且2010年的销售额已经开始逼近爱立信。2010年,华为销售收入达1852亿人民币(约合280.6亿美元),仅次于爱立信的308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两家的差距80亿美元,2010年,华为与爱立信的差距越来越来越小。业界甚至有这样的声音:华为成为电信设备供应商老大,指日可待。
更为重要的是,当华为与那些曾经是它数倍大的竞争对手,如摩托罗拉、阿尔卡特朗讯、诺基亚西门子等设备供应商的差距越拉越大时,华为的自信心也不断上升。“鲜花要插在牛粪上。”这是去年11月在推出云计算平台时,任正非公开的讲话。
将运营商比喻为牛粪,比喻成促进华为创新的源动力,话糙理不糙。也许这句中国著名谚语的内涵,在华为的全球45家大T客户中,只有中国的三大运营商领导人才能完全明白。但是,任正非这番“直白”言论的背后,仍可以看到华为在运营商市场的十足自信与不经意间流露出的霸气。
任正非说:“绑定电信运营商去创新。”华为的确是这么做的。但对华为而言,创新是什么?
在华为刚开始走出国门,争战全球市场过程中,“穷人”战略、低价取胜的事例并不少见,但能拿下欧洲3G市场,靠的并不是低价,而是创新。在巴塞罗那举办的MWC 2011大会上,华为CMO余承东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回忆道:“2004年底,华为能拿下荷兰Telfort合同的根本原因是华为的技术创新—分布式基站的解决方案。”这是华为在欧洲的第一单3G合同,也是华为征战欧洲的转折点。
当时华为用了四个月时间,便正式向Telfort提交了一套为其量身定做的分布式基站方案。在华为的方案设计中,Telfort现有90%以上的站点都可以继续利用,总体拥有成本(TCO)比常规的方案节省了13。
据余承东回忆,与Telfort的合作,华为第一次证明了自己不仅拥有价格上的优势,更拥有技术优势。因为在Telfort的方案竞标中,华为的价格并不是最低的。
与运营商密切合作,发挥自己的技术与价格双重优势,满足大T的需求,并进行创新,这就是最重要的战略。华为一直以来做得非常到位,这也是华为能走到电信设备供应商第二名位置的核心原因。
跟进者华为,一度进行的是“土狼与狮子的战争”,面对强大数倍于自己的对手,面对跨国电信设备制造商,华为进行的是艰苦卓绝的战斗,并取得了今日的胜利。
几年前,曾有华为的竞争公司负责人说道:“如果华为认准了一个方向,集中所有资源去做一件事,那会是其对手的噩梦。”在电信设备市场不断地创新,让华为推出了自身的Single解决方案。
华为的Single战略指的是,通过全IP平台,实现无线、固定宽带、城域网、OSSBSS等网络组织部分的平台化,从而支持不同技术体制的设备。余承东表示,Single战略将使运营商在下一个十年告别所谓的2G3G4G网络演进,一套硬件设备满足下一个十年的运营商需求。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先进的电信设备解决方案让运营商选择了华为,但正是如此先进的设备也让华为无法再在运营商市场挖掘出以往的增长速度。
不仅如此,就算没有华为的Single战略,也可以会有其他电信设备制造商的某某方案出现,这是电信市场发展的必然阶段。电信技术与设备方案的成熟,让设备制造商的发展速度开始趋缓,天花板已经出现。
过去的20多年里,华为的确是很好地贯彻了“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创新战略。在电信市场,GSM、CDMA以及3G等多个技术标准都是国外的发明。对华为而言,只有跟进,在大的技术方向上,没有机会创新。所谓的创新,只是局部的、应用方向上的创新。尽管如此,华为的技术专利已经遥遥领先于同行。
这些年来,华为一直是跟进者、挑战者的心态,跟进电信市场、挑战国际电信巨头企业。而这一心态也让华为错失了机会。
终端战略:要不要分拆?
“2009年初,在一家欧洲运营商的定制要求下,华为拿出了S7平板电脑的原型产品。”
5月的一天,在深圳的一家咖啡馆里,周军(化名)下意识地搅动着面前的卡布基诺,望着远方,语调平静,但眼底里那一丝怅然却抹不去,甚至浓得化不开。
2007年6月,大洋彼岸的苹果刚推出iPhone半年。iPhone的威力还没有完全爆炸,而日后开启一个市场的iPad尚无迹可寻。
2007年底,全球3G市场已经全面启动,尤以欧洲为猛,为了吸引终端消费者,欧洲运营商也做了大量的考察,对大屏幕、能上网,并可娱乐、商务办公并能够打电话的终端产品的需求由此而诞生。
但是,当时世界上尚无此类产品。找谁呢?这家运营商想到了华为。他们对华为一直以来的积极配合、按要求提供方案的能力有深刻的印象。
华为不负所托,几个月后拿出了今天的S7平板电脑的原型产品。直到2010年初,苹果发布iPad之后,华为人才如梦初醒,其实S7才是世界上第一款平板电脑。
但世界上没有如果、假设,最终的结果是苹果开创并引领了一个新兴市场,华为仍是一个跟随者、挑战者。
运营商市场是华为成长的基础,来自运营商市场的需求同样也给了华为很多机会。有些机会,华为抓住了,如电信核心设备的创新。而那些通过运营商市场传来的终端市场的需求,如S7,华为能做到,但也只有这些。
华为更擅长的是执行力,在华为内部更多的决策也是来自于任正非。
按周军的想象,华为能有生产世界上第一台平板电脑的机会,却不能抓住这一市场,这是天大的遗憾。“就算没有做到苹果iPad的程度,但至少也要努力去开拓。”但事实上,华为对S7并没有做太多联想。
华为骨子的DNA是3G、是大T,这是华为在电信市场能够确立地位的根本,也是任正非最为看重的。至于智能手机、3G数据卡等终端产品,其实早在十年前华为就可以向运营商提供。但这一市场一直是华为为运营商提供服务的配套产品市场。
“就算华为终端在2009年的销售额已经达到50亿美元,占全公司近14,但在整个华为,终端产品的地位仍比较边缘化。”周军在去年见到时代周报记者时就如此说道。
但是,整个市场开始变化,终端为王的特征已经日益显现。现在的华为也开始倚重终端市场。
电信市场的天花板已经显而易见,一直高速成长的华为也同样开始谋划突破电信的边界。今年4月底,在华为举办的全球分析师大会上,华为宣布,华为基于已有的电信市场,开始向企业市场、消费者市场拓展,要在下一个十年,成为营收达1000亿美元的公司。
据余承东介绍,未来华为将建立聚焦客户需求的运营商网络、企业网、终端及其他四大运营中心,并分别设立管理团队,通过组织架构的调整,既要保证华为在传统电信设备制造市场做大做强,同时进一步加强在企业市场和消费者领域的作为。余承东也强调,向企业市场以及消费者市场的转型是一个长期过程。
在华为正式向1000亿美元级公司迈进之前,华为终端已经开始向大众市场延伸。去年底,华为终端发布了“汇智简悦”战略品牌理念,新年伊始,华为终端首批品牌店于1月21日,在北京、上海、深圳的核心商圈同时亮相。一向以运营商市场为核心的华为终端,第一次推出了品牌形象店,开始零距离面向消费者。
华为终端CMO徐昕泉在接受时代周报的独家专访时强调,过去的华为是一条腿走路,完全主打运营商市场,现在的华为终端开始了两条腿走路,华为终端的做法也可以这样形容:华为终端开始一手拉着王建宙,一手拉着赵本山。
面向大众的终端市场,包括智能手机、3G数据卡等,这是一个远比运营商设备市场大得多的数万亿美元的市场。当华为1000亿美元的目标始一出现,业内就有分析人士称,在华为的下一个十年,必得倚重终端市场。
但在终端市场,更大的挑战等着华为,“消费者市场是快速变化的,我们也制定了很多针对大众市场的营销新招,但任何一个新政出台都要经过上面层层审批,多个主管领导会审。有时,因为面向大多的策略与以往在运营商市场的方法非常不同,经常是创华为先河的。但也因为如此,往往不了了之。”
在周军的介绍中,面向大多数的终端市场拓展之路因为与华为的3G、运营商基因的完全不同,也让华为终端产品经常有志难酬。
时代周报记者在一次采访华为终端CEO万飚时,他很有感触地说道:“华为当下最缺的是大众市场营销人才,华为还需要成长,我们还需要时间。”
竞争激烈的终端市场,从市场销量以及市场份额上来看,华为终端已是全球第五大终端厂商,但从消费者的品牌知名度以及美誉度上来看,华为手机的品牌还不能被消费者所熟悉,与第五大终端厂商的地位并不相符。比如消费者在提及手机知名品牌时,至少前五位都不会有华为。
事实上,华为过去在运营商市场的成功某种程度上也成了未来发展的障碍。也曾有声音称,如果华为能把终端公司分拆出来,成为独立子公司,会更为灵活。华为终端的发展会更快,也会为华为1000亿美元的目标作出更多贡献。但一些华为人士以及周军则对此不予置评。
企业网:云计算能带来什么?
“微博实名以来的三五天感受更多的是一种不熟悉不适应的IT力量。和多年来积累的CT(通信)经验(高质量、高可靠、可控可管)截然不同。华为走向ICT最大的挑战也许不是技术和产品,而是我们这些曾经‘成功’的脑袋。”今年1月23日晚,华为高级副总裁丁耘在微博中这样写道。
不可否认,“成功”的脑袋对华为是挑战,在这之外,还有任正非的“喜好”。
任正非虽然在华为内部讲话上强调过,“华为终端要成为这个领域重要的玩家,到2012年,销售额要超过100亿美元。”但在几次华为终端的战略型发布活动上,任正非从未露面。老板的态度,不用多说,就在那里。
相比之下,同样作为新战略方向的企业级市场,则幸运得多。在去年11月,第一次发布云计算平台之际,任正非亲自出席并作了重要讲话。
任正非对企业级市场的重视,对云计算战略的重视一目了然。
“我们在云平台上要在不太长的时间里赶上、超越思科,在云业务上我们要追赶谷歌。让全世界所有的人,像用电一样享用信息的应用与服务。”任正非底气很足,直接挑战思科和谷歌。
去年,华为建立了全球企业业务部,集中于企业和政府机构。当前,企业和政府正在整合视听系统、电话和互联网,提供包括视频会议等功能,华为进入企业市场时机正好。华为认为,企业业务潜在的市场规模将达“万亿美元”。
在企业市场,华为2010年年报写道,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已使ICT不再局限于独立的信息通信产业,而将同时推动传统产业实现更加高效的发展,如政府国家宽带、远程教育、智能电网、智能交通、远程医疗、智慧建筑和智慧家庭等等。华为将战略性地加大在企业市场的投入,如服务电子政务、金融、能源、教育和零售等各个行业。
如华为自己所称,在云平台的前进过程中,华为是绑定电信运营商客户去创新,这是华为做云计算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华为进军企业级市场的关键。华为首先是基于电信运营商需求来做云平台、云应用,与其他厂家从IT走入云有所不同。华为做的云,电信运营商马上就可以实施到客户端,便于客户更加贴近使用和理解云。
据余承东在采访中介绍,华为公司企业业务去年的营收只有20亿美元,今年的目标是翻一倍,达到40亿美元,并在3-5年内将销售额增加三倍,达150亿-200亿美元。
在企业市场的竞争对手中,在过去一年 里,思科股价下滑了31%,主要是因为难以维持原有水平的利润,同时还向30个新业务进军,如智能电网、家用网络和数字音乐寄存。任正非挑战思科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更何况华为正在秣马厉兵,前不久,华为北美研发总经理和资深总裁约翰·罗伊斯(JohnRoese)说,华为将向新企业部门增加1万名员工,当中包括6000名研发人员。这几乎占华为总员工11万人的9%。
华为2011年的营收目标是310亿美元。从300亿到1000亿,华为已经给出了努力方向:电信、企业级、消费者市场。相比于成熟的电信市场、与电信市场紧密相连的企业市场,华为在消费者市场的挑战最大,而华为的电信基因也让华为离大众市场最为遥远。
1000亿、大众市场,还不是华为最大的挑战。如业内分析人士所称,华为如何从跟随者成为引领者,这是华为成为全球顶级企业必须要跨过的、也是必不可少的门槛。如果没有这个创新,就算华为拥有1000亿的销售额,也不能成为真正的重量级企业。
在云计算发布会上,任正非很有感触地说道:“领路是什么概念?就是“丹柯”。丹柯是一个神话人物,他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用火点燃,为后人照亮前进的路。我们也要像丹柯一样,引领通信产业前进的路。这是一个探索的过程,在过程中,因为对未来不清晰、不确定,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但我们肯定可以找到方向的。”
任正非想让华为成为引领者的迫切心情溢于言表,但任正非更要想一想为何会发生S7错失引领平板电脑的机会。在向下一个十年迈进之际,华为不仅需要前进的方向,华为内部的管理、企业文化都需要全面的升级。
也如某些分析人士所言,华为需要暂停,清理,从而迎来更大的爆发。
本篇文章来源于 中通网 httpwww.xiexiebang.com:httpwww.xiexiebang.comnewshtmlnew2011-632336.htm
第四篇:华为发布2012年行业趋势展望
华为发布2012年行业趋势展望
华为发布2012年行业趋势展望
进入信息时代以来,尤其是过去的二十多年,技术变革层出不穷,各种应用精彩叠现。今天,我们正在迎来新一轮信息化浪潮的到来。我们看到:移动网络高速普及,数字化内容巨量增长,世界各地的人们尽情分享信息、自在沟通——天涯的距离正在变成咫尺,技术的沟壑正在被弥平。而在这新一轮的网络和技术变革下,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用户体验正日益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引领下一个更加繁荣的信息化时代到来。
一、用户体验成为驱动行业发展的原动力
今天,人们于弹指间操控百万量级的丰富业务。无数应用,以碎片化的形式填满用户的24小时,连接起永远Online的数字生活。是什么促进和推动着业务和技术的持续发展?繁荣背后的驱动力是什么?一个显见的事实是,“体验”正被尊奉为至高无上的法则,用户已重掌驱动行业发展的威权。这体现在: “速度”至上:零等待重新定义网速
几千年的历史,人类从未停止对速度的追求:从遥远的大漠驼铃,到今天的超音速飞机。而在电信领域,人类以短短的二十年时间,就将网络接入技术从拨号上网,发展到今天的光纤到户,其间带宽足足提升了1000倍。尽管如此,人们对带宽的需求仍难以满足。展望未来,网络速度将不再以某一业务需要多少带宽来衡量,而将从用户体验的角度出发,以让用户感觉不到网络存在的“零等待”,来牵引和推动网络的发展。
“品质”至上:视频和增强现实将无处不在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Web内容从文本、图片和声音等发展到今天的高清视频。无限逼近真实世界,成为媒体展现形式的终极目标。3D、超高清和增强现实等全新体验,不断刷新技术记录,牵引和驱动新的发展。与此同时,这些更加真实的表现形式将在人们生活中无处不在,渗入到如电子商务、社交和新闻等各种各样应用之中。
“自由”至上:网络我有,自在掌控
固定互联网用户量达到20亿,用了20年。而移动互联网达到10亿用户量级,仅用了5年,发展速度是固定互联网的2倍。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源自移动网络让人们摆脱了“线”的制约,智能手机的普及将赋予人们以最大的自由。同样,未来的业务也将以“On-Demand”体验为主,特别是在电视领域,人们将摆脱今天电视的“在规定的时间看规定的内容”模式。移动网络搭载On-Demand业务体验将成为人们的基本需求,人们能够无时无刻随心所需的享受各种业务应用。
“简单”至上:人机工程使人们回归天性
从键盘、鼠标到触摸、体感,计算人机交互的历史,就是人类追求简单天性的回归史。所有的“简单”,均围绕人的自然交流方式进行。尤其是手指和声音,这是上帝赐予人类最好的交流方式。展望未来,更加自然的人机工程将引领用户体验发挥出更精妙绝伦的人类天性,如声音、手势和情感等等。“分享”至上:社区化体验奠定业务基本特征
Google的搜索业务把“数理逻辑”引入互联网,使获取信息更加便捷。如果说这处在简单易用的工具层面,那么Facebook则将“工具”上升到“人性”。Facebook通过将“社会伦理”引入互联网,满足了人的社会属性带来的情感需求以及对分享的渴望,用户短短几年即超过8亿。因此,无论是面向消费者的业务还是企业的应用,社区化体验将成为所有业务的基本特征。
人们对用户体验的永恒追求成为驱动信息社会化发展的原动力。这些用户体验的背后,是人类对速度、品质、自由、简单和分享的不懈追求。这些,正是人类品性最基本和重要的特征。
二.电信行业发展的十大关键课题
用户体验持续驱动网络的发展,反过来,网络技术进步又将支撑用户体验的提升。适应这种用户体验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需求,信息网络正进入新一轮的变革。为把握这一轮行业机遇,在网络领域,电信行业须关注以下十大关键课题:
1、移动网络进入Gigabit时代,建设无处不在的宽带网络正当其时
当前网络的最大的瓶颈在于移动网络的带宽能力不足。相比固定网络,移动网络提供的用户体验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只有构建Gigabit流量的移动宽带网络,才能支撑用户体验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在此背景下,架构性的创新和持续降低网络成本,将支撑运营商移动宽带业务的可持续发展。
2、实施智能的光纤网络管理,迎接全光接入的到来
传统的手工管理铜线的方式,在电信行业已延续100多年。极低的运作效率,使之成为网络维护中最大的成本。在向光纤接入进行演进的历史趋势下,把线缆的部署、维护、故障定位和排除等提升到新的阶段,实现智能的光纤网络管理,成为促进光纤网络发展最核心的措施。
3、ALL IP网络转型深化,全面进入分组化时代
过去20年,IP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获得发展。今天,电信网络已经形成TDM和IP共存的混合网络,面向未来,走向基于ALL IP的Single网络将是必然趋势。电信业需要继续深化向ALL IP的转型,完成业务的迁移、网络的融合、网络的互通和运维的改变等,把电信业带入全分组化的时代。
4、基于云计算的IT基础设施,实现数据大集中,构建以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
数据替代语音,成为网络的主要内容。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也驱动着数据中心替代语音交换,成为网络的中心,使扁平化这一网络发展的永恒主题具有了新的意义。基于云计算带来的虚拟化、分布式存储和并行计算等新技术,Exabyte的计算和存储能力构建成为可能。而基于云计算的IT基础设施,是构建数据大集中和数据中心为中心的网络的基础。
5、OSS/BSS现代化,适应开放产业链环境和On-Demand的经营模式
新一轮的信息化浪潮呈现出两大变化:一是用户需求从成本竞争转移到价值创造;二是电信业已从完全封闭的体系,走到今天完全开放的体系。运营商IT系统的现代化改造,要面向用户价值创造和构建开放产业链来建设,以支撑产品设计开发、产品上市和价值分配等全流程。这些系统需支撑用户自主的套餐设计、套餐选择和带宽选择等,给用户以最大的自由和掌控权力。
6、基于大数据分析,洞察用户需求并构建敏捷企业
开放的互联网时代,用户需求是个性化而且多变的。在ALL IP架构下,网络实现了自动化和统计复用,网络质量和QoS保障都是动态的过程。通过大数据分析,运营商能够实现对网络和用户需求的洞察,构建敏捷的企业,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服务,挖掘出更多的商业机会。
7、构筑弹性和智能的网络,支撑On-demand的带宽经营
对网络和带宽的经营是运营商业务运营的基础。网络向更加智能和弹性方向发展,一方面能够提供On-Demand的用户体验,让用户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选择带宽和服务,另一方面,将提升网络的效率和利用率,降低网络成本。
8、整合数字媒体内容,构建多屏的数字分发渠道
在这轮信息浪潮中,数字化内容极度繁荣,网络成为数字媒体分发的渠道。这种模式,是对传统渠道的颠覆。整合数字媒体内容,实现跨屏幕(手机/PC/TV/PAD)的On-Demand的用户体验,这将是未来媒体的发展趋势,也是一个重要的战略机遇。
9、整合IT产业链,借助云计算商业模式变革实现ICT转型
云计算不断改变IT产业的商业模式,使产业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转变。而宽带网络的持续普及,使云计算业务具备了有效的网络条件。基于本地化服务、网络保障和安全可信等优势,运营商强力整合IT应用和通讯能力,将形成端到端的ICT解决方案,能够为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提供端到端的ICT服务。这将让小企业也享受大企业具备的ICT能力。
10、网络安全和隐私保护,建立可信任的信息服务
开放的IP网络和云计算模式,把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推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运营商需构建包括“基础架构、数据保护、应用保护和法律合规”在内的端到端安全架构,为企业和消费者提供比互联网更可信任的安全解决方案,全面保护用户的信息和隐私。
尽管信息社会概念已提出很多年,但信息化的序幕才刚刚开始。人们对用户体验的永恒追求仍将继续推动信息服务的变革,电信网络和技术的发展也将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用户体验和网络技术相的互促进,将引领信息服务进入更加繁荣的新高度。
第五篇:下一个十年,我们......散文
前段时间看到这样的一段话:什么是事业?有位好友告诉我,就是一群人找一个城市,一起讨饭,一起谈恋爱,一起生孩子,一起变老了去广场上跳跳舞,看能不能依旧还有精气神。当彼此可以牵挂,彼此可以相拥,这就是事业。
—1—
看到这里,我首先想到就是春节。在所有人眼中这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在我的眼中这也是一个约定成俗的时间点。每年的大年初一就是我们朋友相聚的日子。
以前还是学生的时候,即使是初中同在一个班级,我们都会在寒假和暑假选择一个日子,朋友们相约聚在一起,至于后面的高中、大学更不必说。到后来大学毕业,有人升学,有人就业,我们也就只能选择在春节假期的时候聚在一起。
记得曾经有一年的春节,听村里人说,大中午的我妈妈一个人串门到她闺蜜家去吃饭去了,席间就有人问我妈,说:“你出来串门了,家里那几个人怎么吃饭啊?”我妈笑着答道:“他爸一早就去找牌友打牌去了;他哥跟着他们一帮子小青年出去转了;那个小家伙就更别说了,七八年了,大年初一就没在家吃过午饭,每年都是跟他那一群朋友们聚在一起,每次都是九点多准时有人来找他一起!我都习惯了。”
听到这里的时候,我才猛然间意识到,那时的我们都已经走过了七八个年头了。
今年的春节,因为工作的原因,没有回家过年,看着他们在朋友圈中晒得照片,才意识到,十几年过去了,成家立业、生儿育女,每个人都有了自己的家庭,而我们还是如往常一样。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就是人没有凑齐。
我不在,把我P上去吧
我很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感情,下一个十年,我们依旧如此,可行?
—2—
无锡是个好地方。我出生在山东,在外求学的地点是徐州,工作地点是安徽,说什么跟无锡也没有瓜葛,但是无锡却是我的“第三故乡”。
大学中关系处得最铁的哥们儿就在无锡,所以我去无锡的次数很多很多,说是我的“第三故乡”一点也不夸张。
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天晚上,跟旭阳去吃大排档,兄弟两个就大大咧咧地坐在露天的马路边上吃着烤翅,喝着扎啤。那天晚上说了什么,我都不记得了,只记得说道兴致高昂处,我双手枕在后脑勺上,一个后仰,本想看看天空。根本没有在意到我坐着的不是老板椅,只是一个大排档的塑料椅子,它不能承受我壮硕的体重,我便仰面栽了下去。
大排档的老板火急火燎地跑到我们身边,上来就问:“我家椅子没坏吧?”听到这句话,我那哥们儿脾气就上来了,说道:“还你家椅子没事吧?我现在没找你麻烦就不错了!我兄弟出事了,医药费我还得找你算算呢。”当时我起来之后,打了个圆场,笑着说道:“没事,椅子也没坏!”
其实这件事当时没在我心中产生多大的波动,我觉得如果是我,我也会如旭阳一样的反应,但是再一次偶然的机会下,跟研究生的师兄弟坐在一起说起这件事的时候,师兄的话让我心生波澜。“这是用命交的朋友!”
那时的我才意识到,朋友中的关系真的是有差别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会一次次的去他那里也不觉生疏,一次次的去他那里他也不觉厌烦,更会产生想去那边工作生活的想法,因为有这样的一个朋友在身边,心里便觉得安心许多。
曾经写过这样一篇文章《有些人走的再远,也不会散》,那时仅仅觉得我们的关系会一直这样走下去,哪怕是许久未联系,当再次见面的时候,还是会如昨天一般的熟悉和亲切。当看到书友对“事业”下的这个定义,我突然羡慕起那些能在一个城市工作,在一个小区生活,在一个环境奋斗的人们,这样的日子不觉孤单,让人羡慕。
如此说来,下一个十年,我们一起开创一份事业,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