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爸爸会影响女儿择偶标准和性格气质
爸爸会影响女儿择偶标准和性格气质
很多女孩都偷偷穿过妈妈的高跟鞋和长裙,幻想自己有一天也能成为风姿绰约的女人。然而,连她们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她们洗手的姿势、哈哈大笑的样子更像爸爸,甚至内心里也一直朝着父亲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爸爸对女儿一生的影响极其巨大,他们在不自觉中影响了女孩的择偶标准、性格和气质。
爸爸影响女儿的择偶标准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第一位男性,能为女儿树立心目中男性的标准──女孩希望别的男孩像父亲对待自己那样来对待她。
父亲能使女儿懂得男人的深沉和广博、荣誉与正义、价值与意义,当父亲真诚地面对女儿,真实地表现出自己的男子气概时,女孩将学会尊重男性,平等地对待男性。与此同时,她们也将学会青睐那些尊重她、平等对待她的男性,避开那些有暴力倾向的男性。
对于女孩来说,父亲的影响是巨大的。在女孩的人生路上,父亲能够指引她对男性怀有健康的认识,也可能错误地引导她们,令她们在与男性相处时困惑迷惘,不知所措。
调查显示,40%的女孩显示出和异性交往的能力与父亲有关。如果说母女的亲密关系带给女孩满足的体验和情感的支持,那么父女的关系则使女孩初步懂得怎样与异性相处,以及如何维持异性间的关系。
心理学家指出,母亲影响女儿的是生活层面上,父亲却对女儿的性格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妈妈给予女儿的是一种无条件的爱。
文章来源:http://
转载请注明
爸爸则不同,通常只在女儿取得好成绩时才把爱做为一种奖励给她。然而女孩的心灵是细腻敏锐的,爸爸如果不善于表达,会被女儿看作是爸爸不爱自己,在这种心理的影响下,女孩会变得自卑、悲观,甚至对生活中的一切都不感兴趣。
反之,如果女孩有一位关注她们、善于表达自己情感的父亲,那么女孩在父亲的关注和鼓励下,就会变得自信、乐观,做任何事情都充满积极向上的动力。
爸爸影响女儿的气质
女性气质虽然是在一生中不断塑造而成的,但早期与父亲的沟通与互动却会促进或阻碍气质的发展。如果爸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例如当女儿注视爸爸时,爸爸能够以微笑的眼神响应;如果爸爸赞赏女儿的新发型、新衣服或新鞋子,那么,她的女性特质都会倍受鼓舞。女儿对性别的自我认同受到父亲对她外表的反应影响很大。
此外,父亲还会让女儿形成特殊的气质,有数据显示:43%的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艺术天赋;超过25%的女孩成年后认为自己的服装品味来自父亲;53%的成年女性认为自己的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女孩比较不感兴趣的学科知识,是从父亲那里获得的。
以上三个方面都是母亲无法像父亲那样给予女儿的。同时,父亲还会影响女孩生活成功和幸福的两个重要因素:一是她的自信,一是她对自己女性特质的认识和认同。
给爸爸的建议:如何成为女孩的好爸爸?
父亲对女儿的性格和一生幸福会有很大的影响,那么,如何成为女孩的好父亲呢?
爸爸要尽可能多陪伴女儿
文章来源:http://
转载请注明
父亲往往是家庭中最忙碌的角色,但他必须这么想:与事业相比,女儿更重要,因此无论多忙,一定要挪出时间陪伴女儿,才能让她有安全感,这对女孩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女儿从小缺乏安全感,在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寻找“父亲”而导致心理障碍。
很多爸爸会说,与儿子在一起,可以玩摔角等激烈的游戏。但与女儿在一起,总不可能跟她玩扮家家酒或跳绳吧!爸爸当然没有必要与女儿玩扮家家酒,但可以和女儿一起“工作”。
一位近四十岁的女性回想和父亲相处的情景:“爸爸常想出能够消磨时光的事情,如集邮、集币,叫我跟他一起忙。一方面培养我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创造我们父女相处的机会。”其实,女孩渴望父亲的陪伴,并不只是希望一起玩游戏,而是希望获得父亲关注,这样她就会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爸爸需要准备“情感词汇”密码!
东方社会的父亲常不善于表达自己的情感,尤其是面对女儿时,更不善于表达。针对这点,美国的父亲就做得很好,他们常常会对女儿说:“我爱你!”“我为你感到骄傲!”当然,由于文化背景是不同,即使说不出“我爱你”,也应该多多练习夸奖女儿“你真棒!”“爸爸为你感到骄傲”。
做爸爸的应该在对女孩多些关注的前提下,多找一些这样的“情感词汇”来拉近与女儿之间的感情,如此一来,“女儿大了,慢慢会和爸爸疏远”的刻板现象就不会发生。
文章来源:http://
转载请注明
第二篇:爸爸对女儿性格影响更关键范文
爸爸对女儿性格影响更关键
□竹 子
尽管母亲在生活层面上更多地影响女儿,父亲却会对女儿的性格和一生的幸福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为什么?
第一,父亲奠定了女儿心目中最初的男性形象。
父亲是女儿生命中出现的第一位男性,她对男性的最初印象都源于父亲,不管印象是好是坏。如果是好的,女儿会感受到爸爸的责任、坚强,这样爸爸既可以成为榜样,也可帮助女儿明白自己作为女性和男性不同的家庭位置。
第二,父亲的肯定更能帮助女儿建立自信。
母亲与女儿在一起较多,正因如此,父亲对事物的评论和反应对女儿的影响更大。因为父亲的表达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方式,且次数很少。他对女儿及其能力的信任会逐渐给她自立的信心,青春期更如此。因此,作为父亲,千万不要吝惜在别人面前骄傲地介绍:“瞧,这就是我的女儿!”
第三,和母爱相比,爸爸的爱对女儿具有不同的价值。
一般来说,妈妈表达爱的机会更多,爸爸只有看到成绩时才把爱作为一种奖励给孩子。女儿的心灵是细腻敏锐的,爸爸的不善表达会被女儿看做是不爱自己。
第四,父亲对女儿女性气质的培养更重要。
女性气质对一个女人非常重要。女性早期与父亲的交往会促进或阻碍她女性气质的发展。如果爸爸欣赏女儿的女性气质,那她的女性特质都会备受鼓舞。女儿对性别的自我认识很大程度上受到了父亲对她如何反应的影响。
以上都是母亲无法给予女儿的,同时也会带给女儿两个影响其生活幸福的重要因素:一是自信,一是对自己女性特质的认识和认同。那么,如何成为女儿的好爸爸呢?
1.时常陪伴在女儿身边。父亲再忙也应拿出时间陪伴女儿。父亲给女儿带来的安全感对她成长非常重要,否则,女儿在她将来的人际关系中就会不断地去寻找“父亲”,这会导致心理障碍。
2.关注女儿的异性交往,给予正确指导,这一点妈妈无法替代。在这个阶段,爸爸要起积极主动的作用。很多父亲觉得自己不方便,其实从异性角度给予的建议以及如何处理交往中的问题对她更有意义。
3.寻找一些“情感辞汇”,让沟通上升到情感层面。中国爸爸通常很少说一些充满情感的辞汇。但是在美国,父亲向女儿说“我爱你!”“我为你感到骄傲!”却是常情。当然,由于两国文化背景不一样,中国爸爸可以寻找更适合自己和女儿沟通的方式。父亲对女儿的影响非同小可
人们通常认为女儿常常跟着母亲,她的性格形成自然受母亲的影响更大,甚至生活习惯也以她为榜样 其实不然。美国德学研究家谈到,父亲对于女儿性格的形成往往有更大的影响力。如果你的女儿与你的个性有别,不妨仔细观察你的丈夫。
这位研究员说:认为只有母亲对女儿性格的形成担负重要的责任,是不对的。一般来说,女儿在内心会相当爱父亲的,他的举止言行,是她模仿的对象,当然母亲也有部分是她的榜样。她说研究已经证明:一个好父亲在女儿的自尊感、身份感及温和的个性形成的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让一个小女孩在很小年龄即开始认识她父亲的一些性格,亲近父亲,让她知道这一切都是对的,她不必一切都像她的母亲,这是对她个性发展很重要的一着。
一位家庭系教授也说,女儿常会以父亲为榜样,他教会她做的事情,比人们想象的要多的多。作为一个角色的榜样,许多做父亲的传授女儿生活上重要的经验与教训。即使当一个父亲虽努力了却事业无成,对女儿也有鼓励,她会努力,去寻求上进,寻求成功。
父亲不得意,咬着牙去找新的工作,将教会女儿勇气与毅力。平时,父亲每天上班,下班时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家,女儿看在眼里,会明白一个人对家庭所应负的责任,她将来会养家的。他对她展示,甚至在寻常的生活中的行为准则,比如公平对待家庭所有成员的方法,将来女儿长大了也会公平处事。当然,一个有影响力的父亲无形中还给了她一个未来丈夫的模范榜样,替她订出一个判断未来夫婿的标准。
加拿大一所大学的心理研究发现,少女时期获得父亲关怀与支持的女性,会有较好的感情与性心理发展,成人后处理与异性亲密关系的能力也较强。
加拿大安大略省圣杰洛大学针对20到24岁女学生所做的调查研究显示,父亲对女儿的感情、性心理与社会发展具有很大影响。这份报告还说,女性是否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别,与她们感觉父亲是否予以肯定和支持大有关系,内心认为父亲越肯定她的女性性别,处理性问题的能力越好,反之亦然。
但这只是针对“性心理”,而不是“性生理”发展。因为研究发现,性心理发展健全的女性,并不一定性生活也圆满。青春期以后,父亲对长大的女儿身感到不自在,开始疏远,不再像女儿小时侯那样一起玩、时常有亲昵动作。他们指出,父亲让女儿感到威胁、疏远、不关心,会使女儿失去安全感,也会影响女儿的人格发展。
心理学界一般都认为:母亲对女儿的关爱和支持对女儿日后的自尊心、处事能力没有什么重大影响。
美国和新西兰心理专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父女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女孩青春期发育,要么促使女孩正常或提前到达青春期,要么延迟女孩跨入青春期的门槛。
美国和新西兰心理专家的一项联合研究发现:父女关系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女孩青春期发育,要么促使女孩正常或提前到达青春期,要么延迟女孩跨入青春期的门槛。
没有父亲的女孩或受到父亲辱骂的女孩其青春期发育较早,而父女关系较好的女孩青春期发育较迟。这表明父亲在生活中对女儿关心程度的高低和情感投入的多少,不仅影响到女儿的生理发育,还会影响到女儿的心理发育。
其实,父亲对女儿的影响还有很多。
女儿的计算能力来自爸爸,女儿的百米跑速度与爸爸有关,女儿通常使用左半脑还是右半脑也与爸爸有关,女儿未来的幸福指数更是与爸爸脱不了干系。
下面这些数据是美国密歇根大学历经50年的调查得出的,它们要表明的是父亲在女儿成长之路上的重大责任。
世界上众多的母亲发现自己的女婿和丈夫如出一辙!这是因为有65%的女儿在成年后会按照父亲的模式选择男友以及丈夫。
一部分父亲会称自己的女婿:“那个讨厌家伙!”这是因为另有15%的女儿成年后会选择和父亲类型截然相反的男人做丈夫。究其原因可能是父亲的形象太令她们失望。
有43%的女儿从父亲那里继承了艺术天赋。
超过1/4的女孩子成年后认为自己对于服装的品位来源于父亲。调查发现,为数不多的女孩子喜欢爸爸为她们的着装出谋划策。
53%的女儿成年后回忆,她们从父亲那里获得了更丰富的知识。尤其是在历史、自然科学以及国际关系等女孩子通常不感兴趣的学科方面。
父亲对女儿的影响非同小可。为了女儿未来的幸福,父亲应尽最大可能倾注一份爱给女儿。
父亲对女儿的深远影响
孟 迁
有两个传统的观念虽然并不合理,却源远流长、深入人心。其一是父亲干事业、母亲带孩子,其二是父亲管儿子、母亲管女儿。其实,家庭是一个整体,父母共同关注和引导孩子的成长不仅是毋庸置疑的责任,也是发挥教育效能最佳的方式。而父母按照性别来分工也并不可取,母亲对儿子,父亲对女儿都有特殊的、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讨论父亲对女儿的影响。
固然,女儿和母亲因为同一性别,家庭教育中不免默默以母亲为女儿的榜样。然而,父亲的作用却绝不能因此忽视,父女关系于微妙中,暗含了诸多意味。
这个世界是由两种性别构成的,一个人从降生开始,就是作为一个男性或者女性存在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需要逐步确认、建立、担当自己的性别角色。其间,最基本的两件事就是了解异性以及学习如何异性相处。对于女儿的这一系列成长历程,父亲都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一、父亲是女儿的第一个异性榜样
在女儿的生命中,父亲是第一个男性,女儿对于男性的认知和理解都来自于父亲这个“范例”,而且,很长时间内,父亲这个范例是最权威、最可信赖的。
父亲是否具有责任感,是否爱家,是否果敢、镇定,是否智慧、博学,都会影响着女儿对异性最初的评价。生活中的父亲的形象,会让阅历缺乏、自主判断尚未形成的女儿形成男人都是这样的人,或者男人应该成为这样的人的想法。这将直接影响到女儿对异性的期待。
今年我辅导的秋季亲子营中,有一位父亲对女儿明显缺乏耐心,态度生硬,平时也很少管孩子,什么事都推给爱人。细聊起来,知道他无形中延续了童年父亲对他的态度。我就提醒他说,你这样对待女儿,将来女儿找到一个男朋友,像你一样对她坏脾气,她就会委曲求全,认为这是应该的,男人都这样。
相关研究表明,父亲是女儿将来择偶的重要参照,如果父亲给女儿的印象是正面的、温暖的,女儿就会寻找和父亲近似的男性为偶,如果父亲给女儿的印象是负面的、冷漠的,女儿要么对异性失望、对婚姻生活冷淡,要么就走极端,男性只要对她一点好就可以一美遮百丑。
尽管随着女儿的长大,会有父亲之外的男性形象影响她,但是父亲的影响却是女儿最初的和最基本的。
二、父亲影响女儿和异性的相处 父母的关系以及父母之间如何相处,向女儿展示的就是男人和女人怎样相处,女儿从中模仿甚多。我们经常听到人们对别人讲:在我们家是这样的,爸爸一如何,妈妈就怎样。如果父母能够彼此关爱、尊重、支持,同时善于对不同意见充分沟通,那么,女儿将从中获取宝贵的经验。一个人进入婚姻前的准备,经营婚姻的能力,很大程度上是从父母的日常相处中学来的。假如父母之间的关系不和谐,不仅影响到孩子建立婚姻关系的能力,也影响到他们对婚姻的向往指数以及信心。
显而易见,离异家庭的子女将来离异的比率远远大于普通家庭的子女,有杂志曾经专门做过“离异是否遗传”的专题,我认为这不是遗传,而是环境影响的。
理想的父亲不仅是女儿的人生导师,也是女儿的知己和伙伴。父女之间如果拥有轻松、亲昵、快乐的相处,那么,女儿在人际能力发展方面一定是通畅的;如果父亲让女儿感到疏远、惧怕和难以理解,女儿的人际交往尤其是和异性的交往就极容易遭遇障碍。缺乏对异性的了解和经验,会导致女儿对待异性要么轻信,要么漠然,要么拒绝,很难把握分寸,建立和谐的两性关系。
三、父亲对女儿性格的影响
女儿通常更在乎父亲的评价,更渴望父亲的关注和赞赏。如果说妈妈是女儿的港湾,那么父亲则是女儿的加油站和灯塔。其主要原因有两个,其一是大多数父亲在家庭中比母亲更具权威性;其二是父亲相对于女儿是异性。在家庭中,若能得到父亲的关注、认可,女儿更容易开朗和自信,相反,如果女儿感受不到父亲的关注和认可,女儿就会感到自己被冷落、不重要、不可爱,从而变得自卑和孤僻。
从情感角度讲,爱是心理成长最基本的营养,母亲的爱就像是家常菜,细水长流,父亲的爱就像是大餐,往往在女儿一生中都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调查显示,没有父亲的女孩或受到父亲辱骂的女孩 其青春期发育较早,而父女关系较好的女孩青春期 发育较迟。如果女儿在家庭中得不到足够的爱,就会外寻,过早地建立恋爱乃至性关系。所以,恋爱出问题、婚姻出问题,根源往往在于童年家庭环境的问题。
四、父亲对女儿女性气质的影响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有其各自的魅力和气质,一个人性别气质和魅力早早就显示了,在青春期前就很明显了,在青春期基本成型,然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地完善。两种性别的气质是相互对应的,一方就像另一方的镜子。而女儿最早的镜子就是自 己的父亲,如果父亲对女儿的着装、举止等有关性别色彩的方面,毫不注意或者有所压制,女儿就会在女性气质的建立方面落后于人,如果父亲经常适时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女儿就更容易认同和重视自己的性别角色,更容易形成自己的女性魅力。遗憾的是,依然有很多的父亲在女儿的成长之旅中是缺席的或者不充分的。有的父亲说不懂得跟女儿相处,其实,即便不能和女儿成为玩伴,只要能更多地陪伴和关注女儿也是可以的。有的父亲说,自己太忙了,事实上“忙”是相对的,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对父亲角色作用缺乏认知和重视。
真希望有更多的父亲能读到这篇文章。
第三篇:性格和气质的学习心得
浅谈性格和气质
网上经常会流传着各种各样的关于性格和气质的测试题:你容易受他人影响吗?你适合从事于创造性工作还是研究性工作的人?你是否乐于从事与人打交道的工作?你拥有怎样的吸引人的品质?„„有时候,我们也不禁想做一做,测一测自己到底适合什么工作,属于什么样的性格和气质。但同时我们也会在置疑:性格和气质真的能决定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吗?而对于它们二者又有怎么样的关系呢?
“相同气质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当性格打上气质的烙印,气质就可以影响性格形成的难易和速度,而同时,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控,掩盖或改造气质。”社会心理学课上,老师是这样解答了我对于其中二者的关系的疑问。
同时,对于气质和性格,我查询了相关资料,社会心理学中也提到,气质是一个很古老的概念。早在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根据日常观察和人体内四种体液(血、粘液、黄胆汁和黑胆汁)各人多寡不同的假设,把人的气质分为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脆弱、动作迟缓的抑郁质。几世纪后,罗马医生哈林用拉丁语 tempevametnum 一词来表示体内4种体液的混合比例,这就是“气质”(temperament)概念的来源。
我国古代也有人从类似气质的角度把人作过分类。例如,孔子把人分为“中行”、“狂”、“狷”三类。他认为“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我国春秋战国时,有人依据阴阳五行学说,把人的某些心理特点和生理解剖特点联系起来,按照阴阳的强弱——即好动或喜静的程度,把人的气质分为五种类型,即好动的太阳型、少阳型,喜静的太阴型、少阴型和动静适中的阴阳和平型。同时,他们又根据五行法把人分为“金行”、“木行”、“水行”、“火行”和“土行”五种类型。
而同时在现代又可以这样解释气质,气质指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特征(速度,稳定性,强度,指向性)在个体感情与行为中的重要表现,它是人的一种独特而典型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是先天的个性心理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气质和性格都是个性的心理特征。虽然人的气质能使一个人的个性带上一定的色彩,但它不能决定个性的内容。决定个性内容的则是性格特征。关于性格类型的划分,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理智型 以理智衡量一切,支配行动 情绪型 情绪体验深刻,举止受情绪左右意志型 具有较明确的目标,行动主动
(二)外倾型 心理活动外在,开朗活跃,善于交际 内倾型 心理活动内在,深沉文静,反应缓慢,顺应困难
(三)顺从型 适应性强,易受暗示,容易接受别人意见
(四)独立型 独立性强,不易受其它因素影响,善于发挥自己力量
当然,就如同上方所讲的那样,既然同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的气质和性格,二者关系肯定十分密切。在西方,许多心理学家把性格和气质都包含在人格之中。在苏联,部分心理学家把气质包括在性格之中。例如,科瓦列夫(A.Г.Kobateb)等人指出:“气质不是人的性格中的某种外在的东西,而是有机地包含在它的结构之中。”但一般认为,性格和气质既有区别又紧密联系。
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与性格相比较,气质受先天因素影响大,并且变化比较难、比较慢;性格主要是在后天形成的,具有社会性,变化比较容易和快些。气质是行为的动力特征,与行为的内容无关,因此气质无好坏善恶之分;性格涉及行为的内容,表现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因而有好坏善恶之分。因此我们要善于运用气质
我们学管理的更要注重对人员的充分利用和协调,如①在安排特殊工作的人员时,应注意气质要求的绝对性。比如在一些代表公司和企业形象的位置要安排一些气质佳,形象比较好的员工,那样才能更能体现公司的形象和地位。②在一般的工作安排和人员优化组合时,应注意气质要求的互补性③在进行人员培训时,既要注意气质要求的顺应性,又要注意气质要求的发展性
性格和气质相互渗透,相互制约。一方面气质影响性格的动态,使性格“涂上”一种独特的色彩。比较明显的是在性格的情绪性和表现的速度方面表现出来。例如,具有勤劳性格特征的人,多血质的人表现为精神饱满、精力充沛;粘液质的人表现为操作精细,踏实肯干等等。气质还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速度和动态。例如,粘液质和抑郁质的人比多血质和胆汁质的人更容易形成自制力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性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之符合社会实践的要求。例如,从事精细操作的外科医生应该具有冷静沉着的性格特征,在职业训练过程中有可能掩盖或改造容易冲动和不可遏止的胆汁质的气质特征。
所以,网上的那些测试题还是有一定科学依据的。然而,我们应当怎么样更好利用自己的气质和性格来为我们增加筹码呢?从社会心理学中,我们得知一个人选择什么样的职业,常与他(她)本人的兴趣、爱好、性格、气质及能力等有密切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气质,性格等是一个人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所以,求职者在择业过程中,应对自己各方面的情况作出客观且全面的自我分析。
心理学专家认为,根据性格选择职业,能使自己的行为方式与职业工作相吻合,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技之长,从而得心应手地驾驭本职工作。例如:理智型性格喜欢周密思考,善于权衡利弊得失,故适合于选择管理性、研究性和教育性的职业;情绪型性格通常表现为情感反应比较强烈和丰富,行为方式带有浓厚的情绪色彩,故适宜于艺术性、服务性的职业;意志型性格通常表现为行为目标明确,行为方式积极主动,坚决果断,故多适应于经营性或决策性的职业。
根据气质择业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人选择了教师的职业,可是性情暴烈缺乏耐心;有人选择了记者的职业,但生性沉稳、反应迟缓。于是,原先理想的职业失去了原有的色彩。究其原因,并不是这些人能力低下,而是因为他们的气质与所从事的职业不相适应。可见,气质不同不仅会影响一个人职业的选择,而且可能直接影响到具体工作的成败。所以,求职者应根据自己的气质类型,有针对性地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
现在处在大二下学期,马上就要步入大三的我们,对于二年后的毕业找工作,既充满着激动,又有些担心,社会的就业压力同时也让我们焦虑。社会心理学课让我们学到了关于气质和性格对于择业的重要性。所以,我想,我们对于择业问题也应该要深刻的根据我们的气质和性格来选择我们的职业,那样,才能让我们的兴趣和工作有效的结合起来,那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完成工作,为祖国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第四篇:审计干部的气质和性格修养
做好新时期的审计工作,除了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之外,审计干部加强自身的气质和性格修养锻炼也很重要。如何加强审计干部气质和性格的修养呢?笔者以为,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
一是朴实忠厚与能言善讲的统一。审计干部必须对党、对人民赤胆忠心,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无比热爱。纯朴无私、忠诚厚道是审
计干部必备的 优良品德和气质。但朴实忠厚不能与少言寡语、口舌笨拙联系在一起。因为审计干部经常深入审计一线,要带头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要把审计法规和知识传授于人,如果不善言辞,肚子里有“货”倒不出来,仍然无法做好审计工作。因此,审计干部不可缺少能言善讲的性格。不论是登上讲台授课、开会讨论问题发表意见,还是到被审计单位搞审计,都要能言之有理,言之有据,打动和说服对方。凡是优秀审计干部无一不是有先进的思想和高尚的情操,具备善于表达的气质。因此,在新形势下,审计干部决不能满足于老实巴交,不善言辞,默默无闻地工作,而要不断把思想品德上的朴实忠厚同工作上的言辞有力统一于自己的气质之中。
二是宽厚雄浑与敏捷锐利的统一。审计机关作为经济综合监督部门,行政执法机关,起保障、监督作用,要求审计干部必须克服“老大”思想,要具有宽广的胸怀。要经得起误解、委屈,甚至忍辱负重也毫不计较。但审计干部宽厚雄浑的气质,不能变成麻木不仁,毫无棱角。如果审计干部对查出的问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能敏捷而锐利地抓住问题的要害,依法提出正确鲜明的见解,势必要削弱审计工作的战斗力,影响审计机关的权威和形象。因此,审计干部既要以宽广的胸怀来对待同志,又要以敏捷坚定的性格来坚持原则,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三是深沉精细与豪爽直率的统一。审计工作需要认真细致和耐心。一个“马大哈”性格的人,是做不好审计工作的。审计干部考虑问题要全面,分析问题要透彻,解答问题要有根有据,做工作要把握火候和时机,恰到好处。但这绝不是说,审计干部要以少说为佳,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如果审计干部遇事总不发表意见,不暴露思想感情,就难免给对方造成“阴”的感觉,很容易同对方产生隔阂。因此,审计干部要注意深沉有度,精细适当。尤其是在做人工作时,要提倡有点豪爽劲,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地审计特点。在一定的条件下,感情冲动,言行激动,同样能够促使人的思想升华和认识的飞跃。当前,有的审计干部以“稳”见长,而在“稳”的背后往往暴露审计工作缺乏活力的弱点。当今的审计干部,应当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深沉精细与豪爽直率相统一的气质,不断增强工作的魄力和深度。
四是严肃坚毅与活泼随和的统一。审计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审计干部必须以严肃认真的态度来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一丝不苟地坚持原则、掌握政策法规。因此,审计干部自然就要有一点“威”,该严肃的必须严肃,毫不含糊。但严肃不等于刻板,坚毅不等于固执,在原则问题上必须严肃认真,而在待人接物上则应该活泼随和,热情大方,自觉与周围同志打成一片。有些同志担心太随和了会影响审计工作的威严,这是一种误解。很多优秀的审计工作者,除了具备优秀审计干部的多方面素质外,还擅长于把严肃坚毅的气质和平易近人的性格有机的融为一体。这种“严”能扳得下面孔,“松”能放得下架子,同样体现出严肃坚毅与活泼随和相协调的气质。我们应从这些优秀审计干部身上吸取一些有益的东西。
第五篇:心理学讲稿之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第十一章 气质和性格
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学习气质和性格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相互关系,了解气质和性格的学说,掌握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理解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初步了解对不同气质和性格学生教育的方法。
教学重点: 气质和性格的概念及其关系,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教学难点: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教学方法:讲授、讨论、测验、练习课时:3 具体内容:
在古今中外名著中或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人们各具特色的人格差异。有的人热情奔放,有的人冷淡孤僻;有的人聪慧敏捷,有的人反应迟缓;有的人顽强果断,有的人优柔寡断;有的人善良助人,有的人恃强凌弱等等。本章将介绍人格差异表现特征及其类型。人格主要涉及了人们的心理差异现象,这种心理差异体现在认知风格、气质、性格、自我调控等方面。
对于人格的结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如有的视为个性心理的同义词,有的将心理过程中的一些内容也纳入其中,还有的视之为个性心理特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最狭窄的则认为是气质和心理,我们这里也取这种认识。本章主要介绍以下内容:
一是气质 二是性格
第一节 气 质
一、什么是气质
气质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脾气、禀性。气质是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与指向性的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
首先气质所表现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是指心理活动和行为在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等方面的特征。它不是推动着进行活动的心理原因,而是使人的心理活动具有某种稳定的动力特征。
其次,气质不是指偶然地表现在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特征,而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不仅表现在情绪活动中,而且也表现在智力活动等各种心理活动中。它仿佛使人的全部心理活动都染上了个人独特的色彩。具有某种气质类型的人常常在内容很不相同的活动中都显示同样性质的动力特点。个人的气质特点不依活动的目的、任务和内容为转移。正所谓“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最后,气质是一种天赋的个性特征。它表现出一个人生来就具有的自然特性,因此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受神经系统活动过程的特性所制约。孩子刚一落生时,最先表现出来的差异就是气质差异。
二、气质的学说
(一)气质的体液说
据唐钺的研究,气质学说最先源于古希腊医学家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古希腊医生希波克里特(拉底)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体液说。
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粘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率不同,形成了四种不同类型的人。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是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虽然,依照体液来对气质类型进行分类缺乏科学依据,但是气质及四种气质类型分类的名称一直被研究者们所沿用,因为在现实生活和文学作品中经常可以看到这四种气质类型的典型人物。
(二)气质的体形说
德国德精神病理学家克瑞奇米尔根据他对精神病患者德临床观察,提出按体形划分人的气质类型的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谢尔顿也主张体型与气质相关的论点,他把人的气质划分为3种:内胚叶型(又称脏腑型)、中胚叶型(又称肌肉骨骼型)和外胚叶型(又称皮肤神经型),这和克瑞奇米尔的分类相似。
(三)气质的血型说
日本学者古川竹二根据人的血型把人的气质分为4种:A型、B型、O型、AB型。他认为,不同血型,气质不同,气质的血型说在日本颇为流行。
三、高级神经类型与气质类型
巴甫洛夫经过多年的实验研究,发现人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即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过程具有以下3方面的特征:(1)强度。即大脑皮层细胞的工作能力和承受刺激的大小急持久性;(2)平衡性。这是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的关系。(3)灵活性。指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相互转化的难易程度。
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这3方面特性的不同组合,把人的高级神经活动划分为一下种基本类型:(1)强而不平衡型。其特点是兴奋过程强于抑制过程,很容易兴奋,且难以控制,又称为“不可遏止型”。(2)强、平衡、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且二者转换较快,反应敏捷,活泼,适应性强,又称为“活泼型”。(3)强、平衡、不灵活型。其特点是兴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强,但二者不易转换,安静,沉着、反应迟缓,又称为安静型。(4)弱型其特点是兴 2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奋和抑制过程都较弱,以胆小怕事,消极防御为主,又称为“抑制型”。
四种气质显示了人们”四季“般的天性。事实上,单纯地属于这四种典型气质之一的人并不多,在生活中绝大多数人是四种气质相互混合、渗透,兼而有之。有些人是两种气质的混合型,如多血--胆汁型、抑郁--粘液型;有些人是三种气质的混合型,有些人则是四种气质的混合型。
四、气质类型与教育
(一)正确对待学生各种不同的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无好、坏之分;任何一种气质在这种情况下才可能具有积极意义,在另一种情况下可能具有消极意义。教育者应当坚信,任何一种气质类型的学生都可能培养品学兼优的人。
气质不能决定人的价值观,只能使个性染上一定的色彩。气质的不同只能影响人的心理活动的形式特点,而不能决定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和性质。
气质对人的成就不起决定性作用。气质只是属于人的各种心理品质的动力方面,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某些独特的色彩,但不决定能力的发展水平。
(二)根据学生气质的个别差异,注意因材施教。
(三)指导学生认识并调控自己的气质特征
虽说人的气质是比较稳定的心理特点,但人的气质也会随着年龄增长,受生活和教育影响而有所变化,对于可塑性极强的青少年来讲,更是如此,因此,应注意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但气质的培养,个性的塑造仅仅由教育者一方进行是不够的,教是为了不教,真正成功的教育必须调动起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愿望和积极性。只有学生了解自己的气质特征,认识了自己气质的不足,并经常地自我调控,提高自我修养水平,才能培养起良好的气质和形成良好的个性。
(四)教师正确认识自己气质的优缺点,加强自身的行为修养。
第二节
性
格
一、什么是性格
性格是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面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性格是一个人的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因为,任何性格特征都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形成的,是在社会环境、教育及自身实践影响下,长期塑造而成的。个体在日常生活中一时的态度和行为表现不能被认为是一个人的性格特征,只有那些经常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表现才是个性的性格特征。
性格一经形成就比较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性格是一成不变的。既然性格是在个体生活过程中形成的,那么也必然存在着改变的可能性生活中经历的一些重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大事件,环境与实践的状况都影响或改变着个体的性格。青年期是性格塑造的最佳时期,成年人性格趋于稳定。
性格不像气质那样具有天赋性,没有好坏之分,它是后天在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最核心的人格差异,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所以性格具有好与坏之分,体现了一定的阶级性与道德性。性格表现了人们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并显示在他的行为举止中。它主要体现在对自己、对别人、对事物的态度上和所采取的言行上。
二、性格与气质
性格与气质都是描述个体典型心理特征的概念,因而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将两者混为一谈。如我们经常评价某某人性格活泼或性子太急,这实际上是气质特征。
性格与气质之间存在着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形成的影响因素。气质更多地受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影响,即受人的先天生物遗传特征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人的情绪和行为活动中的动力性的特征上。而性格则更多地受社会生活条件制约,是由社会实践要求所决定的,是态度体系和行为方式相结合而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第二,有无好坏之分。气质是行为外显特征,与行为内容没有关系,因而在社会评价上没有好坏之分。性格表现在人的行为中并影响人的行为的善恶,有好坏之分。如我们形容人们精力充沛、热情奔放、活泼开朗、沉默寡言等,就属于气质范畴,只影响行为表现的方式;而正直勤奋、赤胆忠心、朴素大方、自私吝啬则是属于性格范畴,影响到行为的内容。
第三,稳定性程度。气质是具有调节作用,它是以神经系统特征作基础的,而这种特征在很大程度上是生来就有的,因此不易改变。而性格则主要是在后天的环境中形成的,虽然也是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在环境和教育影响下,较之气质,是能够加以重新塑造的。
气质与性格虽然有区别,但又处于复杂的联系之中,是相互制约的。相同气质类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而具有共同性格特征的人,则可能属于不同的气质类型。如同是胆汁质的人,有的表现为疾恶如仇,能见义勇为;有的肆无忌惮,为非作歹。再如,每一种气质类型的人都可以形成助人为乐,吃苦耐劳的良好性格特征。
首先,气质是性格形成的自然基础。气质不仅影响性格的动态表现形式,而且影响性格形成的速度和巩固程度。如同样是学生干部,多血质的人开展工作机制灵活;胆汁质者表现为热情爽快。粘液质者会不露声色、脚踏实地;抑郁质者则是细致入微。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其次,性格对气质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具有坚强意志性格的人,胆汁质者可以克服及早鲁莽的消极气质因素;多血质者能尽力使自己集中精力、踏实、稳定;粘液质者会鼓足勇气;抑郁质者则会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最终掩盖或改变原有的气质特征,培养出积极的性格特征。
三、性格的分类
(一)理智型、情绪型和意志型
这是英国心理学贝恩和法国心理学家巴特等人按理智、情绪和意志在性格结构中的地位来划分的。
1、理智型。即用理智衡量一切并支配行动。这种人会对将要做的每一件事情,进行理智的思考,明确其得失。得大于失就做,否则就不做。
2、情绪型。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行动受情绪支配,感情用事。
3、意志型。这种人具有明确得目标,行为主动,富有原则。此外,还有各种中间型。
(二)内向型、外向型和中间型
这是以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倾向于内心世界还是外部世界作为划分依据,来确定性格类型的一种学说。这种向性类型说在性格分类学说中是最有名的,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提出来的。
内向型的人沉静多思,交际面窄,反应缓慢,适应环境困难,应变能力差,顾虑多。外向型的人关心外部事物,活泼开朗,善于交际,不拘小节,独立性强,比较草率。荣格发现,多数人是介乎两者之间的中间型。
(三)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
是美国心理学家威特金按照个体独立性程度而划分的。主要涉及了人对外界环境的一种依赖程度。心理学家把外界环境描述为一个”场",这个场中包含了各种人、物和事。
场独立性的人不太依赖于外界环境,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内在标准或内在参照,与人交往时也很少能体察入微,这种人称之为场独立性。场依存性的人则要依赖于外界环境,处理问题总是依赖于“场”,他们在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时,依据外在参照,与别人交往时也能考虑到对方的感受,所以把这种人称之为场依存性。
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性格差异存在于心理的各个方面,如知觉、思维、学习、人际交往等方面。从其性格整体来说,场独立性与场依存性这一人格维度没有好与坏之分,他们各自在不同的领域独领风骚。场独立性的人在认知领域显示了优势,他们处理问题比较灵活,善于抽象思维,自学能力较强,对自然科学知识更感兴趣;而场依存性的人在人际社会领域中显示了优势,他们善于体察别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人,与人相处亲切融合,他们更喜欢社会定向的学科与知识。
(四)文化—社会价值类型说
德国教育家和哲学家斯普兰格认为,理论、政治、经济、审美、社会和宗教,是社会生活德6个基本领域。人们对其中一种产生兴趣,就形成相应德价值观,由此把性格分成6种:
①理论型。这种人总冷静地客观地观察事物,根据自己的知识体系去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追求真理为目的。在遇到实际问题时,往往束手无策。②经济型。这种人以经济的观点来看待所有事物,根据实际功利来评价事物的价值,以获取财产和利益为其生活目的。③政治型或权力型。这类人重视权力并努力为其去获得它,喜欢命令、指挥别人,以获得更多更大的权力为其生活目标。④审美型。这类人总是从美的角度衡量事物的利用价值,而不关心实际生活。艺术家多属于这种类型。⑤社会型。这类人对社会福利事业感兴趣,重视爱,认为爱别人并促进其进步,是人生的最高价值。⑥宗教型。他们坚信永恒的绝对生命,生活在信仰之中。
(五)A型性格、B型性格和C型性格
按照生活适应性来分。不同的个性风格对职业心理健康有不同的影响,A型性格的人争强好胜,说话声音响亮,走路急促,常有时间紧迫感,心胸狭窄,并具有泛化式敌意心理,往往树敌太多,动辄发火;B型性格者相反,从容不迫,心胸开朗,与人为善;C型性格者主要表现为内向、缄默和抑郁。
四、性格的形成与培养
(一)性格的形成
个体的性格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随着人生的历程从量变到质变,从不稳定到稳定而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性格形成后也不是恒定不变的,会因境遇等的重大改变而发生一定的变化。
影响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因素主要如下:
1、家庭
家庭对个体性格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家庭在把遗传基因传给个体以后,又成为个体性格形成的最初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热内角是,是孩子学习的最早的榜样。因而父母的言行举止、性格特征、家庭中的气氛都会影响孩子性格的形成。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态度与教养方式,也是孩子性格形成和发展的重要原因。此外家庭结构,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也影响性格特征和发展。
2、学校
学校在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中,不仅传授文化知识、培养道德品质,还促进学生性格的形成和发展。良好性格特征有助于学生协调好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
师范类专业学科基础课程《心理学》讲稿
系,适应社会生活。
3、社会实践
既包括学生在校期间所参加的各种实践活动,也包括个体走上工作岗位后的劳动实践。
4、主观因素
前面三者都不能直接决定人的性格,相同环境条件下的人可以形成不同的性格。这表明,任何外部条件的影响,都必须通过个体、已有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心理活动才能发生作用。也就是说,各种社会影响首先要为个体理解和接受才能转化为个体的需要和动机,推动个体行为,并形成相应的性格特征。因此,通过自我教育,也有助于良好性格的形成。而且,性格的形成和发展是贯穿在人 的整个生活历程中的。随着认识的深化,最终都可以通过主观努力,培养起良好的性格。
(二)性格的培养
1、社会大环境
2、学校教育
3、个体能动性
本章思考题
一、什么是气质、性格,气质和性格的分类
二、气质和教育活动
三、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学生性格的培养。
推荐阅读书目
1.J.M.Burger(陈会昌等译).人格心理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2.刘明,王顺兴.中国儿童青少年气质发展与教育,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与教育[C].北京:中国卓越出版公司1990.3.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4.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5.郑雪.人格心理学[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3.6.Ryckman(高峰强等译).人格理论(第八版)[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7.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8.珀文(周榕等译).人格科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