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婚姻家庭的文化演变
婚姻家庭的文化演变
什么是婚姻? 《说文解字》:婚—女方家属;姻—男方家属。《尔雅》:婚—妇之父;姻—婿之父。《民法》:男女双方同意,符合民法中的相关规
定,经公开仪式,有二人以上证人,并办理登记关系。
《婚姻与家庭百科全书》:Marriage—与夫妻两性关系有关的某些规范和角色的稳定形式 婚姻定义的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婚姻的共同特点:合法契约
多元婚姻和家庭形式 单身家庭
宠物和老人家庭 同性恋家庭 同居家庭 丁克家庭 同性恋婚姻 两岸婚姻
什么是家庭?
《周礼》:有夫有妇,然后为家。《说文解字》:家—从豕,豕与人共居的房舍。
户—门之单扇者,民居,一户。
Home:居住的房舍。
Family:包括父母、子女、仆人等的社团。
法律: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同居;亲属团体或永久同居一家的家属。
专家学者:家庭成员、成员关系、家庭功能
婚姻与家庭的研究
一 理论框架—五种常用的观点 结构—功能观点
着重于社会中的结构如何运作其功能,以创造出一个和谐、合理、充分有能力的系统。2 冲突观点—特别着重解释社会的不和谐 3 符号互动观点—强调沟通与互动的重要性 社会交易观点—人们为满足需求并逃避不满足而形成并维持关系。5 家庭生活周期观点—叙述家庭进化过程
婚姻与家庭的研究
二 婚姻与家庭的科学性研究 1 科学研究的目标
描述、解释、预测、干预或控制 科学方法的步骤
定义、假设、检验、调查、观察、实验、次级分析、个案研究 3 数据分析
统计分析与概率
解释结果
婚姻家庭的文化演变 一 家庭的建立 婚姻配偶选取形式
内婚制—同族通婚;同族—大、小社会两种,在大社会里,和类似种族背景、宗教、道德规范、社会地位对象通婚
外婚制—外族通婚,一般是不可以和同族婚姻 利和弊? 2 择偶方式
原始抢婚:狩猎社会,男性人口多,以武力抢配偶;
购买妻子:新娘身价—新娘本身的价格
新娘劳务—新郎家以劳务对新娘的劳务和贞操的补偿
嫁妆—新娘家对新郎家的补偿(为何?)
礼物交换—结合新娘身价和嫁妆两种型态
妇女互换—交换妇女 2 择偶方式 媒妁之言
一般以女性为主角。《花为媒》
承继寡嫂与妹嫁姐夫 恋爱结婚
自由选择配偶 3 婚姻类型
单偶制: 一夫一妻婚姻制度
多偶制: 一夫多妻:姐妹式一夫多妻制;
一妻多夫:更少见
群体婚姻:手足式的一夫多妻和一妻多夫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一 家庭形态 1 核心家庭
出生家庭:个体以子女的身份所组成的家庭
生育之家:个体以正式夫妻身份组成的家庭 扩大家庭
由两个(以上)有亲子、手足关系的核心家庭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更多成年成员分担家庭重担,更持久。多偶制家庭(一夫多妻、一妻多夫)
由婚姻关系而结合两个(以上)核心家庭组成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2 亲属与血统
血统是一种家庭机制,财产、名分据此传承
单一继嗣制
农牧时代—父系继嗣
农耕时代—母系继嗣
非单一继嗣:
两边继嗣—血缘同时追溯父母双方
双重继嗣—男继父系,女继母系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3 居住形态
夫系族群居住制 妻系族群居住制 两边居住制 新式居住制 4 家庭中的权威
父亲、母亲、平权系统、分权系统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5 家庭的社会功能
功能理论学派的分析
对性活动的相关规范
社会成员的有秩序替换—成员死亡、离去等时;利于社会永久存在 家庭社会化—使社会文化、资产能传承
社会安置—个体在家庭中的地位影响其社会功能和地位
亲密关系和相依关系
不同文化环境的家庭组织 冲突理论学派对家庭的分析
女性因受家庭所困而居于次要角色
家庭暴力普遍、越来越多
门第阻碍社会变动
排挤其他生活型态的亲密关系产生—由男性主导的异性恋的一夫一妻家庭占主导
婚姻与家庭的历史演进 一 中国婚姻简史 1 冥婚
未婚夭折男子娶鬼新娘,过继后嗣以传宗
未婚夭折女子通过人鬼联姻取得家内社会地位 2 招赘婚
男入赘到女家。“倒插门”女婿 3 童养媳婚
“小婚”,除夕夜饭做为婚礼酒席
二 中国传统婚姻仪式制度
1祭拜天地和祖先。最重要的是宗教信仰上的婚姻仪式而不是结婚双方的性与爱情 2 六礼
纳采—说媒;
问名—“换龙凤帖”,“门当户对”、“齐大非偶”
纳吉—古时问祖先,后演变为男给女家小礼
纳征—大聘礼
请期—迎娶的黄道吉日及相关细节
亲迎—复杂的迎亲礼节。
三 欧洲与近东 古代—多元婚姻和大家族
媒妁之言、父系权威、一夫多妻、婚姻补偿 2 中古(公元后5-13世纪)
虐待和严管儿童,儿童被视为商品、具体而微的成年人 3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时期
仍媒妁之言,自由恋爱萌芽,男离家女在家。
四 美国历史演进 殖民时代:开始自由恋爱、离婚法规出台 2 工业革命时期:男主外、女主内 50年代以前:二战后,重视家庭,婴儿潮出现 60、70年代:家庭剧烈变动—离婚增加、单亲家庭和未婚同居增加、堕胎合法化 80年代后:和60、70年代反向,重视家庭问题和个人隐私,公开谈论性行为,避孕药普及,家庭问题相关政策成为政治议题。
约会 一 动机: 好奇、新鲜、生理满足、心理满足、学会两性相处、对自己和对异性的尊重……
二 约会的功能
娱乐性、社会化、满足自我需要、地位安置、择偶准备
三 约会过程
团体约会、成对约会、试探式个别约会、承诺式个别约会
四
约会的行为 异性相吸因素
(时空)接近性、相似性、互补性、第一印象(理想情人应具有的特质)2 主动邀约
“男追女隔层山、女追男隔层纱”
AA制、相互负责、相互尊重 良好的沟通原则
用心倾听、关注动作、开诚布„私‟、从争执中学习、了解沟通型态、以改善关系为目标 4 献身示爱
网恋
一 什么是网恋? 二 网恋的原因? 三 网恋的利弊? 约会暴力 一 定义
二 普遍性
三 特性
多样性、性别、隐讳、规范与迷思(爱与占有等于暴力)、虐待模式(年轻人同成年人)、性虐待、毒品与酒精滥用 四 预防 危险信号:内在心理因素、酒精影响、以往经历、关系深度 2 预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资源体系
第二篇:《汉字演变文化》学习体会
中国汉字起源与演变文化
——专家讲座心得体会
第一完全小学 wqy近日,很荣幸聆听了县教师进修学校欧校长的讲座——《汉字文化的魅力》,让我们又一次领略了汉字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全体教师沉浸在汉字艺术的博大精深与无穷的魅力之中。欧校长的讲座将枯燥的汉字历史与大量的文献资料融合在一起,妙趣横生的语言,深入浅出的讲解必将激发教师了解汉字文化的兴趣以及掌握汉字这项交流工具,推广汉语文化的责任。
一、借有形图片讲解汉字起源
讲解以甲骨文图片切入主题,老师们激动地指指点点,认真的在画面中认真辨认既像汉字又像图画的形象:“那是„虎‟!”“那是„牛‟”。“那是….”他们研究汉字的热情就此被激发起来。
二、借生活点滴贴近汉字文化
为什么要探讨汉字的起源问题呢?翻开生活这本最好的教科书,从最熟知的的牌匾到名胜古迹的楹联,从喜结良缘的“双喜字”到祝福时的“祝”字,以及当前流行的网络词语“任性”都让老师们感受到汉字无处不在,它很有用。汉字从生活中来,就应该让它回归到生活中去。
三、借传说故事增添汉字文化之情趣
四、借悠久历史彰显汉字的独特魅力
当然,历史文化的那份厚重是任何传说、故事所不能替代的。在讲座中,欧校长不仅让老师们立足世界,了解了四个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和我们中国的文字,还让他们知道,随着时间的流逝,只有我们中国的文字一直发展演变下来。在感受这份奇迹的同时,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和自豪感也溢于言表。
五、借多媒体课件享汉字文化盛宴 汉字源远流长。它既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又是至今硕果仅存的一种方块文字。早在六千多年前,原始社会晚期,汉民族先民就在各种器物上刻画符号用来记事,以后渐渐演变成为汉字。汉字起源于图画,是可读出来的图画,称为“文字图画”或“图画文字”。后来图画越来越符号化,逐渐脱离图画,形成象形的汉字。
汉字在长期演变的过程中,经历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和楷书的发展过程,逐渐形成现代汉字。隶书的出现是古今文字的分水岭。
汉字的演变总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字形字体逐步规范化、稳定化。汉字形体的演变过程可以分为古文字和今文字两大阶段。在古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甲骨文、金文、篆书、秦隶。在今文字阶段,汉字形体演变的序列是隶书和楷书。隶书盛行于汉代。魏晋时期是隶书向楷书的过渡阶段。楷书盛行于隋唐。隶书、楷书是正式字体。今文字阶段即隶楷阶段,还出现了辅助书体——草书和行书。小篆使每个字的笔画数和字形固定下来。隶书构成了新的笔形系统,字形渐由圆变方,笔画由曲变直。楷书诞生以后,汉字的字形字体就稳定下来了,笔形得到了进一步的规范,各个字的笔画数和笔顺也固定下来。随着楷书的出现和汉字多行书写整齐的要求,汉字方块化定型了,汉字字形与笔画的长短、粗细被约束在方框内,笔画分布的部位和疏密也受到制约,字形结构讲究平衡对称。一千多年来楷书一直是汉字的标准字体。这是汉字字体演变的主流。辅助性字体草书和行书的发展过程是汉字字体演变的支流。
第三篇:婚姻家庭
第三十二章 婚姻家庭
第一节 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和特征
结婚,又称婚姻的成立,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结婚具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征:(1)结婚行为的主体必须是男女双方,同性别的人之间不能结婚;(2)结婚行为必须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方式进行,即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所规定的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否则不具有合法婚姻的效力;(3)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夫妻关系。
二、结婚的条件
结婚的条件,即结婚的实质条件,包括法定条件和禁止条件。
(一)结婚的法定条件
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结婚须具备如下法定条件:
1.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者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这是结婚的首要条件,是婚姻自由原则在结婚制度上的具体体现。这就要求尊重当事人的意志自由,排斥一方当事人、当事人父母或第三人的对他方进行强迫、包办或干涉。当然,法律并不排除当事人的父母或第三人出于关心,对当事人提出意见和建议;但是,是否结婚最终应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同时,也当然地反对买卖婚姻,或借婚姻大肆索要彩礼等影响男女双方意愿的各种行为;因为这是与婚姻的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道德相违背的,也是婚姻法第3条所明确加以禁止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二)》(以下简称《婚姻法解释(二)》)第10条对此规定做了进一步细化: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而当事人一方请求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的,审理查明后,人民法院对该请求应予以支持。
2.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法定婚龄是指法律规定准予结婚的最低年龄。根据婚姻法第6条的规定,结婚年龄,男性不得早于22周岁,女性不得早于20
第四篇:婚姻家庭
婚姻家庭
一、概述
(一)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
婚姻家庭法是规定婚姻家庭关系的发生和终止,以及由此产生的特定范围的亲属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婚姻家庭法的调整对象包括婚姻家庭方面的人身关系和婚姻家庭中的财产关系。
(二)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
1.婚姻自由原则
2.一夫一妻原则
3.男女平等原则
4.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
5.计划生育原则
(三)身份法律行为与身份权
1.身份法律行为的概念、特征及分类
亲属身份法律行为是自然人以亲属身份之取得或丧失为目的之行为,亦即个人将要进入或脱离某类亲属的身份共同生活关系秩序之行为。
特征:①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具有非契约的“合同行为”性质。②亲属身份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有明显的局限性。③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对“行为能力”的界定有特定的规律性。
④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具有非代理性。⑤亲属身份法律行为不得附条件或期限。⑥亲属身份法律行为的无效、撤销的规定主要从主体不适格、意思表示瑕疵,不合法律的强行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四个方面进行价值判断和认定。⑦亲属身份法律行为具有要式性。
分类:
①创设性身份行为与解消性身份行为。
②单独身份行为与共同身份行为。
③束己身份行为与涉他身份行为。
2.我国婚姻法上的身份权
①亲权:是指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和财产的管教、保护的权利。
②配偶权: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与妻作为配偶间的一种身份权。
③亲属权:是指父母与成年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外祖父母与外孙子女、兄弟姐妹之间的身份权。
二、亲属关系原理
(一)亲属的概念与种类
1.亲属的概念
亲属是由婚姻、血缘和收养产生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
2.亲属的种类
配偶;血亲;姻亲。
(二)亲系、行辈与亲等
1.亲系
亲系的概念;亲系的分类
亲系指亲属间的血缘联系或称亲属间联系的脉络和途径。
分类:
①男系亲和女系亲;
②父系亲和母系亲;
③直系亲和旁系亲。
2.行辈
行辈,排行和辈分,又称“辈行”或“辈份”。以世代为标准对亲属关系的区分。与已身同一世代的,称为同辈亲属,如兄弟姊妹、堂兄弟姊妹、表兄弟姊妹等。与父母及其上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尊亲属,如父母、伯、叔、姑、舅、姨、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与子女及其下辈同一世代的,称为卑亲属,如子女、侄、侄女、甥、甥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上述区分主要适用于直系血亲和旁系血亲,亦可扩大适用于直系姻亲和旁系姻亲。中国现代法中不称尊亲属、卑亲属,改称长辈亲属、晚辈亲属,其含义完全相同。
3.亲等
亲等的概念;亲等的计算方法;我国婚姻法关于亲属关系计算方法的规定亲等是法律上计算亲属间关系亲疏远近的单位。
我国计算亲等的办法是以血亲之间的世代来计算,一辈为一代,如与父母为两代,与孙子女为三代;计算旁系血亲时,依据相互间的同源关系确定,如同源于祖父母的堂兄弟姐妹和姑表兄弟姐妹为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同源于外祖父母的舅表兄弟姐妹、姨表兄弟姐妹也是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在我国,三代以内旁系血亲是禁止结婚的。
(三)亲属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1.配偶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配偶关系因男女结婚而发生。依照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取得结婚证的时间,即是确立配偶关系的时间。配偶关系又因一定的法律事实而归于消灭,引起配偶关系终止的原因有两个:
一是配偶一方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二是夫妻双方离婚。配偶双方关系终止的时间为:夫妻一方自然死亡的时间、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判决书生效的时间、登记离婚取得离婚证的时间以及人民法院准予离婚的调解书或判决书生效的时间。
2.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1)自然血亲关系的发生和终止
出生是引起自然血亲关系发生的唯一原因。出生这一事件,导致出生者与其父母及其他与父母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形成自然血亲关系,这种关系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无须当事人认可,也不需要履行法律手续。
自然血亲只能因一方死亡而终止,任何人为原因都不能引起自然血亲关系的消灭。即使子女被他人收养,其法律后果也只是终止了生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他们之间的血缘联系并不消灭。
(2)拟制血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拟制血亲关系基于法律的设定和确认而形成,由于种类的不同,其发生和终止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①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合法有效的收养行为是拟制血亲关系发生的依据,收养关系一经成立,收养人与被收养人便形成了父母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同时,被收养人与收养人的其他近亲属也发生了拟制血亲关系。
养父母与养子女关系除因一方死亡而终止外,还可以因为收养关系的解除而终止。即在收养关系解除后,收养人及其近亲属与被收养人的拟制血亲关系终止。
②形成抚养事实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继父母与受其抚养的继子女之间也发生拟制血亲关系,其形成原因有两个:一是基于生父(母)与继母(父)结婚的法律行为;二是继父母对继子女形成了抚养、教育的事实。只有这两个条件同时具备,继父母与继子女间才发生拟制血亲关系。而未形成抚养事实的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仅为姻亲关系。形成抚养事实的继父母与继子女关系,除可因为继父母或继子女一方死亡而终止外,还可以因为生父(母)与继母(父)婚姻关系的终止而终止,但如果继父母对继子女抚养时间较长,则彼此间的拟制血亲关系不因生父(母)与继母(父)婚姻关系的解体而终止。
3.姻亲关系的发生与终止
男女双方结婚的法律行为是姻亲关系发生的基础。以婚姻为中介,配偶一方与对方的亲属以及双方的亲属之间互为姻亲关系。婚姻成立的时间即为姻亲关系发生的时间。
我国婚姻法未明确规定姻亲关系终止的原因,以习惯,夫妻双方离婚是姻亲关系消灭的一般原因;而夫妻一方死亡后,姻亲当事人之间是否保持姻亲关系,听其自便。我国《继承法》规定,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这说明,姻亲关系不因配偶一方死亡而终止,如果生存方未再婚或者虽然再婚,但仍然与亡偶方的亲属保持生活上的联系甚至彼此照顾,则姻亲关系就不消灭。
三、结婚
(一)结婚的概念与特征
结婚,法律上称为婚姻成立。是指男女双方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确立夫妻关系的民事法律行为,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权利、义务及其他责任。
特征:
①结婚的主体是男女两性。
②结婚行为是法律行为。
③结婚行为的法律后果是,确立双方的夫妻关系,并承担由此而产生的责任、权利、义务。
(二)结婚条件
1.结婚的实质条件
结婚的必备条件:
①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
②必须达到法定的结婚年龄。
③必须符合一夫一妻制。
结婚的禁止条件:
①禁止一定范围的血亲结婚。
②限制患有法律规定的某种疾病的人结婚。
2.结婚的形式条件
结婚登记是我国自然人结婚的法定形式要件。结婚登记程序分为申请、审查和登记三个环节。
(三)事实婚姻
1.事实婚姻的概念
事实婚姻作为婚姻关系存在的一种方式,是指男女双方未按法律规定进行结婚登记,即以夫妻关系同居生活所形成婚姻。
2.我国现行婚姻法对事实婚姻的规定
《婚姻法》第8条规定: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四)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
1.无效婚姻
无效婚姻的概念;婚姻无效的情形;宣告婚姻无效的程序;婚姻无效的法律后果无效婚姻,是指不符合结婚的实质条件的男女两性结合,在法律上不具有合法效力的婚姻。包括违反一夫一妻制的重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婚姻、患有禁止结婚疾病的婚姻、未达到法定婚龄的婚姻。
无效婚姻自始不发生合法婚姻的效力,在当事人之间不产生夫妻人身和财产方面的权利义务关系。
2.可撤销婚姻
可撤销婚姻的概念;婚姻可撤销的情形;撤销婚姻的程序;婚姻被撤销的法律后果可撤销的婚姻是指已成立的婚姻关系,因欠缺结婚的真实意思,受胁迫的一方当事人可依法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
程序:可撤销的婚姻必须由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才能确定婚姻自始不发生法律效力。撤销权人行使撤销权的意思表示,须向婚姻登记管理机关或人民法院作出,而不是向相对人作出。
法律后果:可撤销婚姻在依法被撤销后,自始无效。
四、夫妻关系
(一)夫妻人身关系
(二)夫妻财产关系
1.夫妻财产制度
夫妻财产制度的概念;我国现行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度的规定夫妻财产制度,是有关夫妻财产的归属、管理、收益、使用和处分,夫妻债务的清偿,夫妻家庭生活等费用的负担,婚姻终止时夫妻财产的清算和分割,对外财产责任等的法律制度。
我国婚姻法对夫妻财产制采取的是法定夫妻财产制和约定夫妻财产制相结合的模式。
(1)法定夫妻财产制
我国《婚姻法》第17 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1)工资、奖金;(2)生产、经营的收益;(3)知识产权的收益;(4)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5)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第18 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1)一方的婚前财产;(2)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3)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4)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5)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2)约定夫妻财产制 我国《婚姻法》第19条规定: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2.夫妻间的扶养
我国《婚姻法》第20 条规定:夫妻有互相扶养的义务。一方不履行扶养义务时,需要扶养的一方,有要求对方付给扶养费的权利。
3.夫妻间的继承
我国《婚姻法》第24条规定: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五、离婚
(一)离婚的概念与特征
离婚是指夫妻双方通过协议或诉讼的方式解除婚姻关系,终止夫妻间权利和义务的法律行为。
诉讼离婚的特征:
第一,诉讼离婚有着法定的必要条件,即“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
第二,在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对争议处理起主导作用。
第三,人民法院依法作出的调解和判决,在发生法律效力后,即具有强制执行力,当事人不履行调解书和判决书中所确定的义务的,人民法院可依另一方的申请予以强制执行。
(二)登记离婚
1.登记离婚的概念
婚姻登记机关经过审查和询问相关情况后,对符合离婚条件的当事人予以登记并发给离婚证。
2.登记离婚的条件和程序
(1)要求离婚的夫妻双方共同到具有管辖权的婚姻登记处提出申请;(2)双方均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2)当事人持有离婚协议书,协议书中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4)当事人持有内地婚姻登记机关或者中国驻外使(领)馆颁发的结婚证;(5)当事人各提交2张2寸单人近期半身免冠照片;(6)当事人持《婚姻登记工作暂行规范》第二十三条至第二十八条规定的身份证件。
3.离婚登记的程序
离婚登记按照初审、受理、审查、登记(发证)的程序办理:
(1)当事人提交证件和证明材料;(2)婚姻登记员查验相应证件和证明材料;(3)婚姻登记员向当事人讲明婚姻法关于登记离婚的条件;(4)婚姻登记员询问当事人的离婚意愿以及对离婚协议内容的意愿;(5)双方自愿离婚且对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双方填写《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并在监誓人面前签名;(6)夫妻双方亲自在离婚协议上签名;婚姻登记员作监誓人。协议书夫妻双方各一份,婚姻登记处存档一份;(7)婚姻登记员对当事人提交的证件、申请离婚登记声明书、离婚协议书进行审查,符合离婚条件的,填写《离婚登记审查处理表》和离婚证;(8)颁发离婚证。
(三)诉讼离婚
1.诉讼离婚的概念及适用情形
诉讼离婚是指夫妻双方就是否离婚或者财产的分割、债务的分担、子女的抚养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的意见,而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经过审理后,通过调解或判决解除婚姻关系的一种离婚制度。
2.诉讼离婚的程序
诉讼离婚分为三个阶段:起诉、审理、判决。
3.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
“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作为我国离婚制度中判决离婚的法定理由,是人民法院处理离婚纠纷,决定是否准予离婚的基本原则。
4.诉讼离婚的限制性规定
(1)对现役军人配偶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我国《婚姻法》第33 条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但军人一方有重大过错的除外。”
(2)对男方离婚请求权的限制。我国《婚姻法》第34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中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女方提出离婚的,或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诉讼请求的,不在此限。”
(3)对原告再次起诉的限制。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11条第7项规定,判决不准离婚和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没有新情况、新理由,原告在6个月内又起诉的,不予受理。被告起诉的,不在此限。如果出现表明感情确已破裂的新情况、新理由的,原告可以在6个月内再次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确属新情况、新理由,应当依法受理。
5.离婚的法律后果
离婚在当事人身份上的后果;离婚在当事人财产上的后果;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离婚在父母子女关系方面的后果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发生以下后果:
(1)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即基于夫妻身份所发生的一切权利和义务都随之而当然消灭。包括:①相互扶养义务的解除;②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消灭;③双方均取得再婚自由的权利。依登记程序离婚的,自领得离婚证之日起允许再婚;依诉讼程序离婚的,自离婚调解书或离婚判决生效之日起允许再婚。
(2)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及债务的清偿。离婚后,随着夫妻身份关系的解除,与此相联系的夫妻财产关系也告结束,由此产生了对夫妻共同财产进行分割,对夫妻共同债务的清偿以及对有生活困难的一方的经济帮助等问题。
(3)子女的抚养教育。婚姻关系因离婚而消灭,但父母子女关系并不因父母的离婚而解除。有关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父母和子女间的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定,完全适用于离婚后的父母子女关系。只是在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条件和方式上,发生了某些变化。离婚给子女的抚养教育所带来的法律后果,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的。对子女的抚养教育主要涉及离婚后子女由何方抚养、随谁生活;子女生活费和教育费的分担、数额多少、给付期限和办法以及抚养费的变更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与子女的切身利益和父母的权利义务的行使有着直接关系。
六、父母子女
(一)父母子女关系的概念与分类
父母子女关系,法律上指父母与子女之间权利义务的总和。
分类:
①父母与亲生子女,包括婚生子女和非婚生子女之间的关系。
②养父母与养子女之间的关系。
③继父母与继子女之间的关系。
(二)父母子女间的权利和义务
1.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
2.父母对未成年子女有管教、保护的权利和义务
3.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
4.父母和子女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
七、收养
(一)收养的概念与特征
收养是拟制血亲的亲子关系借以发生的法定途径。
收养行为具有以下法律特征:
(1)收养是一种民事法律行为。
(2)收养是变更亲属身份和权利义务关系的行为。
(3)收养只能发生在非直系血亲和没有血缘关系的人之间。
(4)收养关系是一种拟制血亲关系。
(二)收养法的基本原则
1.有利于被收养人抚养、成长原则
2.保障被收养人和收养人合法权益原则
3.平等自愿原则
4.不违背社会公德原则
5.不违背计划生育原则
(三)收养关系的成立
1.收养关系成立的实质条件
被收养人的条件:
下列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可以被收养:(1)丧失父母的孤儿;(2)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3)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
送养人的条件:
下列公民、组织可以作送养人:(1)孤儿的监护人;(2)社会福利机构;(3)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子女的生父母。
收养人的条件:(1)无子女;(2)有抚养教育被收养人的能力;(3)未患有在医学上认为不应该当收养子女的疾病;(4)年满30周岁。
除了上述成立收养关系的一般要求外,收养法还规定了在特殊情形下成立收养关系的实质要求,包括收养三代以内同辈旁系血亲的子女的条件、收养孤儿和残疾儿童的条件、收养继子女的条件。
2.收养关系成立的形式条件
我国《收养法》第15 条规定,收养应当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登记。收养关系自登记之日起成立。收养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的,办理登记的民政部门应当在登记前予以公告。收养关系当事人愿意订立收养协议的,可以订立收养协议。收养关系当事人各方或者一方要求办理收养公证的,应当办理收养公证。第16 条规定,收养关系成立后,公安部门应当依照国家有关规定为被收养人办理户口登记。
(四)收养的效力
1.收养关系成立的法律效力
自收养关系成立之日起,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父母子女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养父母的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适用法律关于子女与父母的近亲属关系的规定。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
养子女可以随养父或者养母的姓,经当事人协商一致,也可以保留原姓。违反《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和《收养法》规定的收养行为无法律效力。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2.收养行为的无效
收养行为被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从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效力。借收养名义拐卖儿童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遗弃婴儿的,由公安部门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出卖亲生子女的,由公安部门没收非法所得,并处以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五)收养关系的解除
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议解除的除外,养子女年满十周岁以上的,应当征得本人同意。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养子女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
送养人、收养人不能达成解除收养关系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养父母与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的,可以协议解除收养关系。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当事人协议解除收养关系的,应当到民政部门办理解除收养关系的登记。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是否恢复,可以协商确定。
收养关系解除后,经养父母抚养的成年养子女,对缺乏劳动能力又缺乏生活来源的养父母,应当给付生活费。因养子女成年后虐待、遗弃养父母而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养子女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生父母要求解除收养关系的,养父母可以要求生父母适当补偿收养期间支出的生活费和教育费,但因养父母虐待、遗弃养子女而解除收养关系的除外。
第五篇: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地理演变
浅论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地理演变
浅论价值观导向下的文化地理演变
摘要:通过社会学中的价值观与地理的跨学科研究,结合历史发展的各个阶段,揭示出自人类出现以来,文化地理随着人对自然社会的逐步认识和不同的价值观而演变的过程。力求达到从价值观的侧面揭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文化地理的表现形态与演变规律。
关键词: 价值观 文化地理 历史演进
前言: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价值观。王建军[1]通过分析研究,将人类在不同的发展阶段的价值观归纳为3个阶段。一是人类文明早期阶段的“神灵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也即地理学中的“顶礼膜拜”阶段;二是文艺复兴以来的“人类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也即地理学中的“人定胜天”的思想;三是在当代正在建构的“生态中心主义自然价值观”,即地理学中的“人地和谐”。从人类早期对自然的无限崇拜,到后来的唯心主义观,认为只要能想得到的就能做得到,再到当代的“人与自然界和谐相处”,都深深的烙下了人类文明进步的脚印,这也是人类价值观的重要转变过程,但这一价值观的主客体是人与自然,而不是人与社会。随着价值观的的转变,人类对事物认识的深度也在不断的转变,人的思想慢慢的觉醒,不断的提醒人类更加的关注周围的事物以及人类所生存的环境。之所以人类从得以“以自我为中心”的环境中抽身出来,能与自然界和谐相处,从而也使也全球化得以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得以实施,正是由于人地(自然)关系的改变。
人类在对自然认识过程中的价值观引导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在这些特定的文化进程中,留下了很多体现该文化背景下的文化现象,这个过程使得文化景观得以形成和演化,也就是文化地理过程。随着人类从对自然的畏惧到理性的看待自然,这一过程使得人类价值观上的认同与融合,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价值观看文化地理
1.1 价值在地理学中的定义
价值,是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和评价。但由于主体的客体世界,是包括了人及由人构成的社会在内的。也就是说,相对于自身来说,其他人是客体,相对于个体来说,社会是客体。而相对于自然界来说,我们周围环境的地理事物则是客体。当然,这都是在人类主体观念产生、确立以后的事。而当人类作为实践和认识主体还处于自在而非自觉阶段的时候,上述作为对象化的主体向相对客体的转换是谈不到的。作为一种普遍的历史现象,人类对自身主体观念的逐步自觉,总是首先从对群体力量、智能与情感的发现和认同开始的,然后以英雄、祖先为表率和标志,逐渐分化出对不同主体的体认和自觉——即各民族的不同价值观形成。正是在这一由自在主体支自觉主体、由群体主体向个体主体的逐步体认过程中,作为真正社会化动物的人,才能在群已关系,即人与自然社会、自身与他人的层面上,开展其价值判断和选择,产生出相应的价值取向[2]。
一定的价值体系总是以价值主体为导向,有着特定的价值观、价值标准,这个主题凝聚着该群体经验和智慧的精华能对客观事物作出判断。因此,在一定的群体内,其特定的价值体系总是引导着该群体的文明走向。
1.2 本文论述对象
本文通过对价值体系即价值观的再认识,以文化地理为导向,着重从价值的层面,即从人类产生以来,人类对于自然社会的理解程度的不断变化过程中来发展其自身的价值和环境的价值,并从各个重要的历史发展阶段来论述不同阶段中人类存在的文化地理随着人的价值取向的不同的演变过程。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价值观变化及对地理的影响
2.1 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的表现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早期,人对于自然是自卑的。这时的人类不但将自己看成是自然界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而且人类还处于被奴役地位。“天定胜人”是这一阶段人们的普遍认识
[2]。在这一时期,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处于起始阶段,自然界充满的神秘感,对于“打雷、闪电”等今天看来再自然不过的自然地理现象,对于那个时期的人来说,都是神圣的不可抗拒的,因此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变成了神灵的象征。“图腾崇拜”是这一时期最为明显的标志,不同的族群有着不同的“图腾”,这也是他们之间区分开来的标志。“图腾”是由自然界的自然物所转变过来的,是当时人们活动的中心,也是一种价值观的体现。这种价值观支配着人们的文明走向,人类再自身的安全、生存问题都难以解决的情况下,很难突破“安生立命”的观念,去尝试认识自然,那更不用说改造自然了。不能战胜自然,那么就只有屈服于自然,“违背了自然就会受到惩罚”的思想,致使自然成为了“神灵”的象征。正如卡西尔所描述的:“自然成了一个巨大的社会——生命的社会。人在这个社会中并没有被赋予突出的地位。他只是这个社会的一部分,在任何方面都不比任何其他成员更高 [3]。因此,人类再这时候显得特别“矮小”,不堪一击,人类的心里是自卑的。
当时人类的群居过程是一种空间过程,能生存下来的对自然有有限认识的各种群占据着一定的地理区域,形成不同的文化区。不同的文化区之间几乎没有来往,仅有的是对自然的畏惧。长期以来,文化区逐渐演变成各民族的聚集地,各区域都有着自己的独有生活习惯和对这种生活的认识,即初步形成了集体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的形成正是在对环境的畏惧中逐步建立的。他们忠于自己的集体或者是他们的首领,认为这都是自然的作为,是天意。于是,各民族之间来往极少,这种文化区是相对独立的。
2.2 资本主义的表现
2.2.1 地理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人类从畏惧、崇拜自然,到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一个转折点。地理大发现使得人类从主题意识中觉醒过来,人类生产力水平不断的提高,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航海技术的发展,要求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因此很多学科也在这时得到了发展。成睡中的人类,突然清醒过来,主体意识得到提升,是长期以来人类社会发展的核心。此时的地理文化区随着大发现的进程得到了各种各样的交流,地理区的文化得到了一定的扩散,经过融合后(不论是通过战争还是和平同化)较为先进的价值观保存了下来,也进行着升华。于是该时期的人类认为人才是自然界的主宰者。人可以任意的改造自然和利用自然。
2.2.2 工业革命
如果说在工业革命以前,人类在自然面前是卑微的,那么工业革命以后,自然便开始走向沦落了。人类在工业革命中得到了巨大的信心,“人定胜天”的思想不断的膨胀,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这时的价值观使人们人为:凡是能满足人的需要对人类来说都是有价值的,或有巨大价值的;人类无限增长的需求是合理的,对于自然界而言,凡是人类能够做到的,特别是以科学的名义所能做得到的事情,其合理性是不容置疑的;科学技术是万能的,因而科学技术能帮助人类实现各种可能的欲望 [1]。这种价值观使得人类要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膨胀到极点,同时也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也是造成这一时期社会矛盾的原因。
这以时期社会一个问题:当东方的自然可以为西方利用的时候,人类便抛弃了各个文明区的“合法存在”,出现了在价值观和利益争夺上的冲突。也就是这个时候,西方因充分认识到自然界对于他们的利用价值,他们又因工业革命得到了在社会上的迅速发展,而东方则因传统认识的强势没有及时与西方价值观进行交流,一没发展先进的生产力,二没在价值观上从传统的封建意识走向先进的发展生产力的意识,一顾的认为古代思想的精华是最为优秀的,不需要改变。就这样,世界在这个特定的时期中形成了最为庞大的两种社会价值观——西方工业价值观和东方封建价值观。因为只要是对于人类有价值的自然界事物,无论其文化地理区的群体是否同意,代表着西方价值观有着强权的群体总是只顾自身利益,不惜代价也要强取豪夺。这样西方因大量的物质财富的积累而纷纷变成了大国,强国,强势民族。而东方却因屈辱的历史不仅社会动荡,而且连长期以来所形成的价值观也出现了动摇,许多仁人志士都在这一时期寻找着到底东方民族的价值观该向何取。同时,我们的环境不声不息地因为战争和生产发展出现了生态破坏、环境恶化等现象。人类的文明史也因此出现了较大的对立。各个民族都在苦寻到底什么样的道路才是我们想要的道路。
2.2.3 当今生态文明
生态文明,是指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所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是人类以牺牲自然为代价,生态文明阶段,人类认识到了自然的重要性。人们开始意识到了人类给自然界造成的破坏,自然界总有一天也会施之于人类,这种作用是相互的。自然环境条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一旦自然界遭到破坏,受到最大影响的最终还是人类。在这种价值观的主导下,要求人类协同作战,达成共识,保护自然,依照自然规律生产活动,而不是“人定胜天”,一味试图改变自然。地球是人类的家园,人类的未来是
和地球的未来连在一起的,地球的命运就是人类的命运[1]。因此,这就要求人类从自我主体意识中抽离出来,形成以保护自然环境为核心的价值观。
这样一来,人们便提出了人类真正的价值在于使人类自己得到和谐、稳定的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是人类未来的路。对立的文化价值观再一次得到融合,各民族的不同文化在经过一次前所未有的摧残及洗礼后建立了共同的认识平台。我们充分地认识到地球只有一个,不论区域的范围有多广,不论国家的力量有多强大,在气候上、在生态上、在自然灾害上、人们要面对的是同一个问题,所以现在的气候问候得到了广泛的关注,现在某一个国家发生了灾难,八方支援。这正是人类价值观的又一次突破,它引导着人类真正从单
一、分离的文化思想带向了多重、全球化的整体意识。
2.3 现代社会的表现
今天,我们仍可以轻易的在生活的各个方面看到由价值的不同而引起的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地理环境的不同也仍然轻微的改变的当地民族的自然价值观的形成。例如:现在的中国价值体系是以国天下为普遍认同的,人们希望和平,希望社会安定美好。中庸思想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着普通人的生活观念。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文明则有着深厚的个人主义的偏向,他们独立,个性张扬。但这并不影响世界的发展,在诸如气候问题,全球生态问题,区域发展等一些问题上我们全球的各民族还是站在同一条线上的。我们都希望,在这个地球上,各个民族能在地球家园上和平发展并承认价值观的不同。我们都希望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我们都希望我们的认识会随着时间的发展而发展。
在个体身上,就以当今大学生选择就业区为例,其实个人的价值观对个人的导向性作用是很明显的。相信环境能改变人的人,他们在选择时会偏向经济发达地区,尽管地隔千里,文明差异大,因他认同那里的价值体系和发达的经济现实;相信人能在环境中改变命运的人则在选择时毅然决然的选择了西部欠发达的边远山区,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锻炼自己,自己也能靠努力为当地的经济作一份贡献,尽管山高路远,生活条件艰苦。结论
一时期中一地域的人类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对文化的影响有多大,而这种影响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反过来又深刻地影响着我们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界。于是某一地域的文化在特定的背景下随着价值观的导向发生了改变,当地文化也由对自然现象的依赖性转为了镶嵌在自然地理环境中的人文现象了。从历史发展长河中不难看出,各民族从形成到冲突再到融合这个过程中,民族的形成首先是在于对价值观的认同,而冲突则是建立在各民族价值观的不同之中的,最后的融合则是在历经各种价值观的碰撞与“强加”后的对较优价值观的认同和接受。在中国古代宋元时期,汉族周边形成了许多少数民族的小国,他们也曾想过自己的文化才是先进的,可在经历了战争的洗礼后或是实现强权后不也认同了汉族的价值观,最后也和平相处了。而中国本身的文化价值观,传统社会价值观,既给中国带来了唐以前的灿烂文明,同
时也在15世纪格局发生改变后给中国带来了长达一百多年的停滞和落后。民族内的价值观总是在悄无声息地引导着该民族的命运走向和文明与衰落。
当今对于文化的认识都体现在了人类的价值观中了,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现象出现。我们可以从许多生活中的简单例子中发现,价值观蕴含在我们所谓的艺术中,比如电影《阿凡达》、《2012》等,他对于许多反映社会的现象表现得淋漓尽致,他向观众传达了一种价值观,这个情节可以不是真实的,而其内容中的价值观却可以引导人们的思想观念,最终也许会成为“真实”。而这所有的种种又都是建立在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中的,所发生的改变也是以周边的地理环境作为背景的,文化则在这个过程中始终穿插引导,最后留下来的也是文化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建军.人类自然价值观的演变轨迹[J].社会科学研究,2000,3:70-74.[2] 李瑞兰,季乃礼.中国传统整体主义价值观的历史理性与现代价值[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
版社,2001,9:42,43.[3] 恩斯特·卡西尔.人论[M].上海译文出版社, 1985: 106~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