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5位状元的高考学习经验(范文模版)
学霸说
他们是这样考上的北大,5位状元的高考学习经验
北大学子经验谈:高考中的心理调节
作者简介:薛敏,福建文科考生 07级 高考分数:648;光华管理学院。
高考中心理因素对成绩的影响不能小视,心态健康才能在考试中发挥出正常水平。压力过大容易导致发挥失常而使12年寒窗付诸东流。对所有高考同学来说,缓解压力最有效的方法是保持良好的心态,增强自信。
第一,要增强学习的实力。每个同学的信心是建立在学习实力的基础上的。只有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充分调动同学的积极性,保证考试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高考前,查漏补缺,建立知识的体系和网络,抓紧抓好课堂45分钟,掌握高考的要求,来强化自己的学习实力,这都有助于强化高考的信心。
第二,不打疲劳战术。不少同学喜欢挑灯夜战。结果搞得筋疲力尽。有些同学上午第二节课就无精打采,甚至趴在桌子上睡觉。疲劳战术使他们陷入心情烦躁的状态之中,从而影响高考的信心。要学会打效率战,有节奏有规律地起居与复习,有利于精力充沛,有利于增强信心。第三,要学会运用木桶原理。每个同学相对自己而言都有相对优势的学科与相对弱势的学科。同学要强化优势学科,从而增强自己的信心,并*它拿高分。弥补弱势学科,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小步子前进,一步一步来提高弱势学科的实力,从而强化自己考试的信心。
第四,高考目标适当。同学可根据自己摸底考试的成绩(正常发挥的条件下)来确定自己高考的期待值。同学把高考目标定位过高,就会增加考试焦虑,降低信心,同学若把考试目标定位过低,影响潜能的发挥。
第五,积极进行自我暗示。暗示能改变自己的信心。积极暗示能提高人的信心,消极暗示能降低人的信心。同学在高考前应尽量避免消极暗示的影响。同学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运用积极暗示强化信心,例如,在考试前与考试中默念:“我一定能高考成功!”“我有实力”,“我能行”。最后一点,就是走路挺胸抬头。人的姿势与步伐是和人内心体验有密切关系的。人在充满信心时,挺胸抬头,走起路来步伐坚定有力。同学经常挺胸抬头,走路步伐有力,速度稍快,有助于增强信心。
同学们应当消除来自各方面心理压力造成的精神负担,轻松面对高考。这些压力来自于认为基础知识不扎实,成绩不稳,学习内容多、时间紧,来自于家庭、社会的压力,怕考不好无路可退,怕对不起父母和老师,怕被人瞧不起以及来自于自我担心临场发挥不好。
实际上,经历过高考以后我们会发现,当初自己的担心绝大多数都是没有必要的。我们自己的能力远远在自己的想象之上,相反,越是患得患失,就越容易在最后败下阵来。有时,抛掉一切不必要的想法,离胜利相反是最近的。
北大学子经验谈:高考中的心理调节
作者简介:董明璐,2007年毕业于安徽省巢湖市第一中学,高考以总分672(理科)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其中数学146,语文121,英语138,理综267。
终身难忘的07年夏天,我收到了北京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成为了百万考生中的一名幸运儿,之前所有的辛苦,承受的压力都被满足和喜悦代替,因为我享受到了付出后收获的果实。我想,这里面有运气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我有目标,并付之于行动和尽一切努力。现在,我的经历中有些或许可以成为成功的经历,有些或许是错误和失败的教训,总之,对新一届的考生可能会有帮助,所以我愿意将它们与大家分享。
进入高中阶段,随着知识范围的扩大,学习内容的加深,学习方法也较初中有很大改动。在适应高中的学习,必须有科学的学习方法。高考不仅仅是智力竞赛,更是身体、心理状态、意志、体力以及各种能力的大比拼。而且学习方法因人而异,不能听信一家之言,所以我只想在这个问题上简单的说两点。
首先兴趣和信心很重要,每个人都要对自己有个大致的判断,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主攻方向,扬长避短。就我个人来讲,就非常重视中低难度题,在这类题基本百分之百拿下的情况下,对难题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在较长的时间的锻炼下提高实力。对于“思维稍缓慢的同学”,也大可不必忧心忡忡,这类同学成绩不够理想,多数是因为“自以为笨”、没有兴趣或方法不当等等原因。我建议,这些同学首先要建立信心,主抓自己感兴趣或擅长的科目,然后以一点带一面,从易至难。最好不要把目标先定的太高,一步步提升。
其次,我觉得学习中会提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对于不会做的题,我首先会自己思考,把自己的思路写下来,哪怕求不出答案,甚至导出矛盾。直到实在无法解决,才去问老师同学。把思路写下来有助于缩短向老师说清问题的时间,同时易于让老师指出谬误,可以说这样做一题胜过做百题。对概念的理解不清的地方,我觉得更有提问的必要。由于自己对新知识理解还不透彻,很可能引出与旧知识矛盾的地方,经过思考不能解决就应该去问老师,而不用担心“我的问题会不会很没水平啊”,老师都是喜欢勤思考、善提问的学生的。除了学习方法以外,我觉得科学用脑和锻炼身体也是十分重要的。不要长时间地做一门作业、看一门资料后,几项任务交*进行往往会有更高的效率。学习再紧张也不能忽略了身体健康,磨刀不误砍柴工嘛,记得临考前一周我们班一个同学因为身体不适还住进了医院,虽然最后没耽误考试,但这样的经历也一定是大家不愿拥有的,所以常常抽出点时间锻炼身体、放松身心还是很有必要的。
最后再谈谈心理调节问题。要保持内松外紧的精神状态,我每天完成的作业量相当大,在这之后,我还会阅读大量书籍如诗歌鉴赏等等,实际上这丛“外”面看起来是相当紧绷的,但是我却能保持轻松心态,我会把做作业当作是扩大知识面或练字,把读诗写作当作是提高文化修养,而且用心欣赏文学作品,这样虽然紧张,可精神是充实愉快的。对于考试,我不主张考前"临时抱佛脚”,应轻松复习,减少压力,多看概念多思考,少做习题。考试还要有一颗平常心,要自信、冷静、细心、沉着。
不管怎样,高考毕竟不是生活的全部,姑且把它当作一次普通的考试,也许这样反而会有更满意的结果,衷心希望每个同学将来回味这段经历时都会觉得它是快乐、紧张、刺激、充实并令人终生难忘的。
小忆高考复习法:目标·细节·条理
作者简介:杨菁,北大光华管理学院07级,2007全国高考福建文科考生,高考总分630。
想起来自己离高考已经很远了。高考的感觉也记不太清了。只是感觉每天都有一个值得自己去奋斗的目标,原本应该非常枯燥的生活却也增添了不少激情。有时候也感觉自己生活得很幸福,那时的学习也算不上什么痛苦的事,只是让自己的学习循着一定的路径和方法,在回家的路上也能幸福享受着街边的风景。学习没有捷径,但是有好的方法的
在我看来,总给自己定一点一点的小目标,一个一个去实现,慢慢累积,会发现自己所跨越的已经是个蛮大的目标的距离。比如,每次小小的测验,小小的活动,这都是能让你慢慢进步的阶梯。当然在内心深处,也给自己画一个梦,可以很美很美。你的小目标的实现,也证明着你在向心中的大目标迈进,梦也能成真。我就实现了。
这是一个较虚的方法。其实在平常的学习中,也能总结出一些小方法,而细节常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比如,老师常常讲起的错题本。你可以将自己的错题集结起来,并对其进行分类,并做好分类标记。比如计算失误的分一类,完全看不懂的分一类,半懂半不懂的分一类,知识点运用错误的又分一类,等等。针对各个学科也可以把不同的知识点拿来划分,就很明显知道自己错在哪了。这样复习起来就有针对性,而且能知道自己面临的问题,心里有底。而且要拿捏好分寸,该彻底搞懂的就得彻底弄会,该放弃的就要放掉。这不仅能节省时间,也能保持你大脑能清醒地运转。
还有一点,要学会摘抄。厚书读薄的要领中有一条,就是剪、切、撕。可以把自己剪下的进行进一步归类。比如数学中出现过的黑体字的公式等。总之,还有很多小方法可以慢慢发觉的。可以从平常看的书中也能发现。
除了一些方法,本人认为最重要的是要有条理。一切的一切就是要让一切能有条不紊的进行。不仅学得有条理,而且考试时答的也要有条理。
首推要有合理的学习计划。高考复习的内容多,时间紧,这就要求每个人必须有时间帐,根据自身实际制定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制定计划应该在老师的总体复习计划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基本情况,制定自己相应的复习计划,这样自己的计划和老师的计划协调起来,才能够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要紧跟老师步伐,课上和课后的内容相照应,这样学起来效率也能提高了。以前我的同学中,有些人没跟老师的进度,最后自己都学得有些乱,但最后高考反而没发挥出水平。这让我越发看中这点。
其次是认真按照备考的基本环节认真学习。“预习、听讲、复习、作业、考试、总结” 是学习和备考的六个基本环节。尽管这六个环节是老掉牙的东西,但是,它是最适用的方法。而且,这些环节中无论离开哪个环节都是对自己不利的。
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别让自己的神经太紧绷,懂得适当放松自己也是个关键点。比如可以适当参加些活动,也可以听听歌,散散步之类的。有时候我会看一些韩国的综艺节目,在爆笑中释放了自己的压力。反正一切要把握好一个度。粗略想了下就是这些。希望能对大家有些启发。
浅谈高考复习方略
作者简介:李晨晨,现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学院,2007年全国高考山东省第八名。
高考是我们国家为选拔人才而设立的一项考试制度,是大多数考生通向理想大学的唯一之路,因此如何应对高考成为大家普遍关注的话题,而在我看来,面对高考,首先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要制定正确的复习方略,我这里提出的复习方略是从共性出发制定的,考生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确定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最终达到提高复习效果的目的。
一、正确定位高考,知道高考要考什么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在高考战场上取得佳绩,首先必须要对高考考试内容有准确的理解和把握,这些国家的考试说明有明确的解释,那便是我们高考复习的指向标,我们必须对其仔细研读,除了老师要有准确的把握之外,考生也要对高考的考察要求了然于胸,以便有的放矢的制定复习计划。
二、高考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考察考生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
高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而要达到这一要求,高考的考题一般会比较平和,很少有一些偏题、怪题,重点还是课本上老师反复强调的基本知识点,同时,高考不仅要考查知识点、重点知识点,高考更重视考查知识点之间的连接点。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学科知识框架和学科知识网络。每一个学科的知识都有它内部的联系和规律。高考总复习的过程就是考生生在教师指导下,自我编织学科的体系、框架和网络的过程。编织学科体系、网络的过程就好像编织渔网的过程,考生用一根根尼龙丝(知识点)按照一定的尺寸(知识之间的规律)编织一个大渔网,用渔网打渔的过程就是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过程。有了学科知识网络,高考答题时就是登录上网,寻找答案和下载的过程。
三、抓住中低档题,提高复习信心,提高得分率
《考试说明》中关于难、中、易试题的比例有严格的说明,其中占比例最大的还是中低档题,真正拉开学生档次的也是中低档题,而不是有些考生所认为的高档题。高考中最可怕的不是有些难题做不出来,而是会做的题不得分,因此平时的复习过程中,一个要打牢基础,另外就是要提高自己做题的成功率,保证会做的题不失分,坚决杜绝粗心大意。尤其是在高考复习的最后阶段,更不能做太多的难题、怪题,否则一是会扰乱你的思维,二是会打击你的自信心,做好平和的中低档题,应付高考还是不在话下的。
四、知识掌握很重要,心态调整更重要
在这里,我把心态的调整放在比复习知识更重要的位置上,完全是自己经历过高三,经历过高考的切实体会。高三一年,每个人都在进步,大家之间的差距不是越拉越大,而是越拉越小,尤其是高手之间的竞争,有时候比的不是谁的知识学的更多,而是谁的心态放的更稳,因为大家经过一年的复习,对知识的掌握基本可以用炉火纯青来形容,在这一点上大家是站在同一起跑线的,而心态好就可以发挥自己真实的水平,甚至超常发挥,心态不好则难以展现自己真正的实力,毕竟高考只有一次机会,即时你真的实力超群,但一次的失误也足以让你抱憾终生。心态的调整是纵观整个高考复习过程的,在这一过程中,不要给自己太多的压力,不要制定过高的目标,更不要为一次测验的失利而心灰意冷,用最轻松但不放松的心态去面对高考,你一定能度过这一关的考验。
以上所谈只是我自己的想法,我自己的体会,并不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我一直信封这样一句话,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也是这样,别人的经验在你身上也许并不管用,那些高考战场上的成功者,他们的经验也都是*自己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的,而不是照搬别人的,只希望以上拙见能为大家提供一点参考,若真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则是我的荣幸了。最后祝愿高考的所有考生能在高考中成其所愿。
北大学子经验谈:文科学习中的“一动三静”
作者简介:李竟然,2007年全国高考浙江省文科第二名,现就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
文科学习的基本方法,与理科学习是相似但又不同的。文科的学习方法可以用“一动三静”来概括。
“一动”指的是文科数学的学习,数学是令许多文科生头疼的问题。勤思考,多提问是最重要的,学习数学方法固然重要,但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的精神更为重要。总之,数学考的是思维,你要肯于动脑,并且进行适当的记忆,这样有助于使你的思维更全面,更有条理。
“三静”则指的是“看书、记忆、梳理”,这就是文科学习方法不同与理科之处。与理科学习中的例题学习不同,文科学习注重的是知识结构的整体把握,光做几道题而想学好文科是不现实的,只有梳理好所有的知识,做到“不变应万变”,才能在考场上游刃有余。
“看书”。文科学习的第一个步骤就是看书,高考无论题目怎么变,永远不会超出书本的范围,书本永远都是第一位的。材料会涉及很广,但是知识点仍然局限于书本上,就是说你只要把课本吃透了,就可以很顺利的下手了。当然,这是从应试角度来讲。文科的东西多知道一点对什么都有用的。
“记忆”。按考纲要求,注意知识融会贯通。关注大背景,设题多为小切口,课本只是解题的工具,只要抓住知识体系,不必拘泥于课本语言把所有的知识点分成几个模块,然后在模块中再去细化,把它分成几部分,光记那些小部分,然后小部分合起来就是大部分。将知识要点化分为几大版块,分类记忆。比如说历史,可以把它分成几个部分,比如中国近代史就可以分成抗争史、探索史、侵略史,还有近代化,一共四个部分。有了大致轮廓就可进行逐步深入的整理。
再比如说政治。大家都知道,政治应该分成政治、哲学和经济学这三部分。比如政治上热点专题部分,讲到“和谐社会”这个问题,你必然要从政治、哲学、经济学角度去考察。在三个角度中,每个角度都要去整理出“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等小分类。什么是和谐社会?为什么要建设和谐社会?怎么去建设和谐社会?以此类推,逐步细化。就是通过模块,一块一块逐步细化,再复杂的知识点都可以这样细化。我觉得这样记起来思路就非常地清晰,就能化难为易。
“梳理” 有了基础之后就是整理,要让自己对这门学科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一遍,两遍书看下来,很多知识点都是散的,必须把它们串起来做题时才 能够做到融会贯通。比如你每看完一章,你就把书 合起来,这一章的结构是什么,都有那些知识点,它在书中起什么作用;看完一本书,你再将全书的结构回忆一遍,看看这本书你到底掌握了多少。教材不是乱编的,先讲什么,后讲什么,为什么这一块内容要放在一章中讲或分成两章讲,都很有讲究。所以一定要按顺序走。
做到了以上几点,相信大家都会有一个提高。
第二篇:高考五状元谈经验、送祝福_201261417122352
高考“五状元”谈经验、送祝福
再过几天就要期终考试了,最后冲刺的日子,需要注意些什么呢?五名这两年来江苏的高考“状元”,聊聊他们的学习经验,希望能助你成功!
殷其昊
毕业学校: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连云港)目前就读学校:清华大学
进入清华时间:2010年
成绩:清华大学的自主招生测试他笔试成绩全国第一。2010年获得清华大学降60分的优惠,当年全国只有两人获此殊荣!
祝福:学弟学妹们好好发挥,祝你们考出理想中的成绩。
提醒:目前高考数学只囊括四种数学思想,如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等,了解了蕴含的数学思想,题目再怎么变都不难。
朱静文
毕业学校:南师附中目前就读学校:同济大学
进入同济大学时间:2010年
成绩:2010年参加艺术类考试,不含附加分381分,艺术类全省排名第一。
祝福:不要退缩,不要担心,发挥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向前看。
提醒:保持比较厚道心态,现在做成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了,无需焦虑,放轻松投入到考试中去,不要有太多的负担和包袱。现在题目不要做太多了,但要注意查漏补缺,没有解决的问题必须解决,错题本再回顾一下,再梳理一遍。
虞凡
毕业学校:南师附中目前就读学校:清华大学
进入清华大学时间:2011年
成绩:2011年南京市理科状元。虞凡考出了410分的高分,位列南京市第一。很特别的是,她高考结束后感觉很不好,数学遇到难题还卡壳了,最后两个大题的第二问都没做出来,但稳定的心态让她赢在最后。
祝福:得之泰然,失之淡然,争其必然,顺其自然吧。相信自己的付出一定会有回报,也许在高考,也许在以后,努力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那份圆满!
提醒:最后几天可以扫除自己某些知识盲点,将在复习过程中觉得有点模糊、似懂非懂的知识点彻底搞明白。给自己适量的限时训练,保持好的题感,提早习惯考试节奏。
谢雯
毕业学校:南师附中目前就读学校:北京大学
进入北京大学时间:2011年
成绩:2011年南京市文科状元。从小文静乖巧的她一鸣惊人,考出总分402分,选测双A+的好成绩。她的秘诀就是在课堂上非常善于听进老师说的话,对自己的优缺点善于总结。
祝福:去证明吧,勇士们!加油!
提醒:一定要保持注意力完全集中,排除一切干扰。最后几天看看平时整理出来的重点、难点。语文可以背背可能要默写的基础知识,再看看杂文,找找感觉。数学要看公式、方法,还有以前做过的题。英语学科要背背还不太熟的单词,看看作文的结构、写作方法,听听录音,或是英文歌。晚上尽量保持充足的睡眠,如果实在睡不着也没关系,很多人都睡不着,第二天喝茶或咖啡,或嚼口香糖都有很好的提神效果,不要太焦虑。
王闻箫
毕业学校:扬州邗江中学目前就读学校:东南大学
进入东南大学时间:2011年
成绩:在东南大学2011年少年生招生中,出生于1996年1月29日的扬州邗江中学高二(2)班15岁女孩王闻箫以理科考分370分的成绩中选,成为江苏唯一被录取的少年大学生。因为学有余力,她从小学开始经常跳级,总能很快跟上高一年级的进度,并逐渐领跑。
祝福:祝高三的同学们,就算没有超常发挥,也至少正常发挥,考上自己理想的高校。
提醒: 最后几天可以主攻数学,但语文和英语也要多花一点时间。语文要背一些古文和诗词,英语要背单词。理科每天都看一些试卷和题目。
第三篇:状元谈高考纠错心得和学习经验
状元谈高考纠错心得和学习经验
录入时间:2010-9-2
2010年郑州市文科状元何光远
历经两年高考,我最终取得成功,尽管风雨已经淡去,但那些发奋苦读挑灯夜战的日子却依旧历历在目。蓦然回首,拾起那些时间的碎片和飘零的记忆突然感到高考给我的不仅是一张通知书更是一次难忘的成人礼。
我认为对于一个文科生而言,复习备考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看书、做题、纠错、总结。而纠错无疑是衔接过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做好自已的纠错笔记,对于提升自已知识的理解应用是至关重要的,那么,下面我结合自己的学习过程中对纠错笔记的应用给大家提几点建议:
一、分门别类,系统整理
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因此应当学会用全局的眼光对它,纠错笔记也是如此。首先我们应该为各科准备一个纠错笔记,其次,我们应该为各科的纠错笔记分成若干个部分。以语文为例,可以分为基础知识(语音及字形识记,成语记忆)古文背诵、古诗文赏析、大阅读、语言运用,其实就是模拟高考试卷的结构,这样细化便于我们对各科的知识点进行训练拔高,以达到统筹兼顾,胸有成竹的目的。
二、深入分析,找出“病根”
纠错的方法,提高是目的,找出错因才是关键,对于自己发现的 1
错误,我们可以把自己最初的错误与正确答案加以对照,从而达到长效记忆以防再犯的目的,对于自己比较模糊的错误,我们一定要向周围的老师或同学请教,直到找出自己理解或记忆的盲区,也只有这样才能达到纠错的目的。
三、常翻常看,温故知新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有一个通病,那就是容易忘记错误,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回顾自己的错题集,这样不仅会让我们有效规避错误,也能从中领悟到新的知识与感悟,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在旁边注上自己的见解,体会与领悟,这些都是灵感的火花,智慧的结晶,是自己独有的经验,是真正的无价之宝。
四、分析归纳,总结方法
这是纠错的最后一环,也是拔高解题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自己所犯错误的分析,归类整理,我们就能找出解决它的思路与方法,面对一个问题,审题时我们就要学会善于揣摩命题人的意图与侧重点,这种类型的题有什么特点,涉及几个知识点,突破口在哪里,难点、重点又在哪里,是否通法通解,是否有简捷方法等,通过多问几个为什么,把一道错题弄懂弄会,从而达到做一题会一类,错过一次决不再错的境界。
★ 各科学习经验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使我们在学习中事半功倍,少走许多弯路,而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无疑是许多同学梦寐以求的,我认为,方法只是工具,不能过分追求捷径,关键还是要制订计划,循序渐进,2提高效率,稳扎稳打。下面我就具体每个学科谈几点我个人的拙见。语文:学习语文是一个不断积累,领悟的过程,学习语文并不单单是为了提高自己的语文成绩,更重要的是提高自己的理解赏析能力和人文素养。平时一定要注重从一点一滴记起,不断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库。比如识记字音、字形,我们可以每天抽出固定的10分钟时间去记20个,到了第二天先用少量的时间复习昨天的内容,然后再记20个新的,这样依次类推,日积月累,我们既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实现了高效记忆的目的。如果平时不知道该总结哪些易错字音或易错字形,建议看一下网上有关易错字音字形专题的知识清单,可以帮我们节省不少时间。另外,平时要扩大阅读量,在这一年高强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会有疲倦紧张的时候,这时一篇精美的散文,一首清新的小诗,都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令我们的精神为之振奋,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利用好考试试卷,善于整理归纳自己的错题。其实现代文阅读部分的文章是命题人精心挑过的,我们可以摘抄部分精美的文段进行诵读,用到作文中一定会让你锦上添花。
数学:有人说,多做题是学数学的制胜之道。由此可见,多做题对于提高数学成绩是大有益处的,但多做题并不是盲目地天天做题,我们首先要学会选好题,什么是好题?好题就是那些与高考题相近,又能训练思维的题,对于高考题的基本题型和常考题型,我们一定要反复训练,以实现真正掌握,以21题函数题为例,08年和10年的全国卷数学中都有这个题型,已知函数f(x)在某个区间上单高调求参数的取值范围,这类题型有3种解法:第一种,我们可以带着参数求区
3间,再利用区间比较求出参数范围;第二种,可以转化为导出数在区间上恒成立(导数恒大于或小于等于零),再分离参数就转化为求最值问题;第三种,可以利用数形结合形,结合二次函数根的分布知识求解,量变以后就是质变,大量做题后就应该追求精做精练,举一反三,只有在做题中不断地思考,归纳总结,才能走到做题的真正效果。英语:语言学科的学习其实就是多背多练,培养语感,我也是从初一才刚刚开始接触英语,从系统的语音、语法知识开始学起,到最后的疯狂模拟训练,最终我的高考英语成绩还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我不主张大量背诵单词,但不是不记单词,而是通过多背诵英语短文来记忆单词,其实就是通过背诵完型填空,起初我的这道题错误率很高,后来每做一份试卷,我就把完型填空集中抄到一个笔记本上,先空出选项,一遍一遍地读,直到成诵为止,最后再把答案写上去,并与当初的错误选项加以比较,效果真的很不错,最后我背的完型填空上百篇,因此,每次考前我都很自信。
政治:提醒你一定要按照考纲规定的各个考点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提高效率和针对性,其实政治学科的框架结构非常清晰,只要背好书就学好了一半。背书要熟练到别人不能忍受的地步,考点只有背死才能用活,其次要通过做题总结各类题的答题方法,如审清题目的限制性条件,是经济学、哲学、还是政治学,或者是哲学中的认识论部分,还要学会用主体意识答题,如经济学中常用的国家、企业、消费者,投资者,经营者等,最后要谈的还是时政分析,我只强调一点,那就是主动动脑,不盲目从资料和他人的观点,只有这样,才能在考
4场上游刃有余。
历史:有的同学看历史课本觉得效率很低,其实还是方法不对,这里我主要谈几点看课本的方法:
1、突出主干知识(尤其是阶段特征)。
2、突出边角知识(小字部分,图表、注释等)。
3、区分历史教材的知识成分和语法成分,精简理解与记忆的内容。如: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现代史规模巨大、波澜壮阔的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核心词有“反封建”、“反侵略”、“农民”这三个词,也是采分点的内容,这是需要重点记忆的。
4、运用缩绎法或归纳法的逻辑推理,加深对教材观点与知识的理解,缩绎法遵循由结论(观点、史论)到事实(知识、史实)的思维程序,归纳法则相反,遵循由事实到结论的思维过程。
5、利用目录回顾知识,宏观掌握历史线索。
6、研究新式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现代史观等),学会用辩证的观点分析和研究历史问题。
地理:地理复习希望大家多看看高考题,全国卷文综的命题风格很稳定,仍然是以自然地理为主,如地球天体部分08-10年三年共考了7道题,总值28分,难度也较大,因此,大家在平时的复习中一定要突出高考题的考查重点,将自然地理列为复习的重头戏,我将这三年的地理材料题概括为五个字“水文与气候”,命题人的研究主题没有变,所以我们要把自然地理(地形、气候、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各个要素吃透,还要学会用整体观点研究它们内在的联系,当然并不 5
是不复习人文地理,而是要有主次之分。
以上就是我本人的一些学习体会,希望对各位学弟学妹有所启发,最后预祝大家学业有成,梦想成真!
第四篇:17班各科学习状元经验介绍汇总
一、全科经验介绍(毕高昂)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们进入育英中学已有两个多月的时间了。在老师精心的教导和培养下,我们已经完成了从一个小学生到初中生的蜕变。在这两个月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已经掌握了不少的知识,在方方面面都有所提高体现了一个育英人应有的素质和学识。随着这次期中考试成绩的下发,同学们对自己近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都有了初步的检验和认知,为了能更好的适应初中的学习节奏,提高学习效率,我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学习方法,希望可以对同学们下一步的学习有所帮助和启发。注重落实四个方面:课前预习、课堂听讲、课后复习、完成作业,这四个环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预习有助于我们课堂听讲注意力的集中,在预习的过程中遇到不会的、不理解的知识点将它记录下来,然后带着问题去听讲,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课堂效率,不会受外界的影响而走神,导致成绩下滑。而且预习过的知识,老师再讲解时不仅可以在加深印象,还能保证不出现听不懂、跟不上的情况。
课堂听讲是四个环节中最重要的一环,保证高的课堂效率,就是成绩好的保证。上课时要认真的跟着老师的思路走,不走神。积极的思考老师的问题,及时做笔记记下你认为重要的知识点。
回家后要先复习,再写作业。这样才能保证这一天的知识点能得到及时的巩固。复习时,要打开课堂笔记本,梳理知识点,牢记老师上课强调的重点。然后将老师上课讲解的内容在脑子里过一遍,落实好老师的一切要求,严格执行,不能有一点马虎。
对待作业要用测验的态度来完成,仔仔细细的做好每一道题,这是对今天课上知识掌握情况的一个检验,学会运用课上知识点解决问题,这样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多进行拓展练习保证我们思维开阔,解题的思路也会越来越多,有助于我们应付考试中的各种难题。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摆正学习态度。认真落实和完成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踏踏实实的做好每一件事,不浮躁,不急功近利。以一颗谦虚好学的心上好每一节课,完成好每一次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制定出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想有一个出色的成绩,就要拥有一个围绕自己主客观条件而制定的的学习计划。要不断摸索和尝试,找出一个最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执行学习计划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要学会克制自我,让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来,不被外界因素所干扰。
学会珍惜时间和利用零星时间,紧抓每一分钟。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时间来学习,不要“明日复明日”,珍惜每一个今天。在课下很多同学都没有时间来预习,那么就抓住课前三分钟,看一看今天老师要讲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再回顾回顾老师上节课的重点。还有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在平时学习中要兼顾全面基础与学科特长,不能有主课重要和副课不重要的思想。以上就是我近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仅供参考。希望大家“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对以后的学习有所帮助。
同学们,为了辛苦教育培养我们的老师,为了我们日夜操劳的父母,为了我们的致远十七班,为了我们的未来!从现在开始努力学习,奋勇拼搏吧!用汗水书写青春,用意志铸造辉煌!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二、全科经验介绍(孙珑彦)
首先,要想取得好成绩,最重要的就是课堂上的学习,一节课四十五分钟,保持每分钟都高度精力集中很难,也很累,所以,听课一定要学会听重点,记录重点,这样才会跟上老师的节奏,我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才会更牢固。
其次,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很重要,预习时我们能够找出下节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复习时,我们会对当天学习的内容进行一个总结,对疑难点再进行巩固,保证学习效果环环相扣,没有遗漏。因为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学科太多,当天学习的内容,在放学回家做作业时,发现好多记忆都较模糊,虽是正常现象,却对我们的学习效果产生巨大影响,要克服它,就要做到课后及时复习。再就是充分利用课间休息的小时间,将课上学习的知识看一遍,整理出重难点,有助于我们加深记忆,防止遗忘。
第三,期中考试过后,我们发现偏科的情况很普遍,由于我们小学副课考试不参加总成绩计算,所以很多同学不注意副科的学习,不认真对待,好多知识点都背不过。解决这个问题,我的方法是这样的,一是上课时一定要认真听老师讲课,要理解所学内容,避免死记硬背;二是要趁着老师讲的知识比较深刻的时候背诵且要大概背过,放学后抓紧复习,彻底背过;三是充分利用小时间进行复习,上学路上,放学路上,睡觉前都能够利用,只要抓住了这些机会,要求背诵的知识就都能过关。
第四,就是心态问题,面对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我们不要退缩,要及时找出克服他的办法,要做到不懂就问,问题不解决绝不罢休。做到学习时认真学习,玩时痛快玩,不要一次测试成绩不好,就心灰意冷,定好目标,向着目标前进,不达目标绝不罢休。
三、全科经验介绍(刘潇然)
一、做好预习。预习是学习中的第一步,在听课之前先预习几分钟,哪怕是看一下,也能对上课时老师所讲的内容心中有数。
二、认真听讲。在上课时听讲效率要高,要带着问题去听课,这样能加深对课堂内容的理解。
三、课后复习。复习是很重要的。要做到每天复习、每周复习、每月复习,考试前的复习就容易多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态度。态度能决定一切,不同的态度成就不同的命运。要想学好习,方法就是从中寻找乐趣,真正喜欢上学习。不要把学习当成负担。可是如何做呢?我认为许多人喜欢这一科,是因为他们擅长这一科。我们其实把顺序搞错了,是学好了这一科才有的兴趣,而不是先有了兴趣才学好这一科的。而要把这一科学好,则是要付出艰辛努力的。当你的付出有了收获,你的心里就自然而然有一种愉悦感,就会渐渐地爱上学习了!
以上是我学习中的点滴体会,虽然我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我知道我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今后我会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做一名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四、数学经验介绍(崔织辰)
数学王国是一个神秘又充满快乐的王国。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尽情地遨游,并且可以收获很多的知识。但是,要想真正投入到数学中去,可不是那么容易。对此,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一、进入初中后,学习变得比较紧张和繁重,所以,我们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逐渐跟上老师的脚步。首先,我们要端正自己对待政、史、地、生和体育的态度,不要把它们当做副科,同时,要加强语、数、英的训练,不要因为它们而头疼。
二、下面我给大家推荐几个好的数学的学习方法。一是听,“听”就是上课认真仔细地听老师讲课,及时做好课堂笔记,最重要的是要理解,明白老师的解题思路。而且,我们也要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一道题,你一种思路,我一种思路,汇聚起来,一个人就有了多种思路。二是“讲”,讲就是所谓上课积极回答问题,大胆地把自己的想法说
出来,这样的印象最深刻。别的同学有不懂的问题时,我们要及时地给他讲,帮助他解决,因为,在讲题的过程中,我们会对这道题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三是“温”,我们放学后,要温习当天所学的知识,整理一天中重要的思路和重、难点,做到“温故而知新”。四是“检”,写完作业后,要养成检查的习惯,并且对这一天进行查漏补缺。
最后,要正确地看待成绩,发扬优点,改正不足,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五、英语经验介绍(钱硕)
英语,与其他学科不同,它不像数学、语文那样能在生活中得到应用。因为我们不可能处于一个交流使用英语的环境。那么我们就要试着创造这样一个环境。
首先,要先在自己的家庭中营造起这样的氛围。在家中,我们与父母交流时可以使用英语,比如你想问爸爸剪刀在哪里时,你可以说:“Dad, where is the scissors?”,诸如此类的生活用语我们之前也学到过,完全有应用的能力,所以要大胆的说,不要怕说错。遇到不会的单词或句子可先按自己要表达的意思说出来,再由父母帮助你纠正错误,这样你对这部分内容就会掌握的更深。
其次,在学校中我们更要坚持说英语,因为学校中都是你的同龄人,英语水平不会差别太大,不用担心自己是否会说错,别人是否会笑话我。只要敢于说,敢于表达就会获得提高。有的同学可能比较内向,不善于表达,这时候你可以每次在自己说话前,在心里想一遍该怎么用英语来表达这句话,在养成这个习惯后,自己的英语水平也会大大提升。
只要我们处于一个“人人说英语的环境中”,提高自己英语的应用能力,就能使自己的英语水平增高。
六、政治经验介绍(郑龙文)
政治这门学科,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因为它需要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掌握知识,再应用到各种各样的题型中。
这,就考验了我们的记忆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样一句话:“谁善于留心,谁就善于记忆。”这说明,记忆是需要掌握一定方法的。举例,很多同学在背政治时,只是去背题目内容,而不去理解老师总结的小标题,这样就容易产生记忆的混乱,在答题时就会答非所问。
在这里,我给大家推荐一种记忆政治的小窍门,在背题时,只需要去背一句话中的重点词,再用自己的语言把词语连成一句话,这样就减轻了记忆的难度。这种方法同样也适用于其它科目。
在考试时,拿到试卷,要先看题量,估计一下自己大概用多少时间做完,最后有没有检查的时间。保证正确率,避免因粗心出错。
对于选择题,可以首先用排除法排除明显错误的答案,再用比较法,将各项答案加以比较,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点,选择自己认为正确的答案。
材料分析题,仔细审题是重中之重,一方面可以理解题意,避免忙中出错,浪费大量的时间答题却文不对题,另一方面也可以从题目中找到解题线索。
这样,大家就会发现,政治其实不需要死记硬背,只是需要好的学习方法。
七、历史经验介绍(孔德高)
历史是先人经验的总结,是实验过了的探索。了解历史,可以让我们少走弯路、降低探索未知行为的风险,进而理清今天的行为可能导致明天的结果;是门可以提升在茫茫未来前进方向选择时的航海日志!大家可能觉得,历史这门学科的笔记比较多,不太好背。但是,要想学好历史,不能光靠死记硬背,需要理解。首先,大家在上课的时候,一定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走,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脑要快速地运转起来,因为老师提到的每一个问题,经过你自己的思考,进行思维的碰撞,就很有利于你对这一课内容的理解;在记笔记时,不仅仅要记下老师要求我们必须记住的内容,还可以把老师在课上补充的、同时自己又很感兴趣的记下来,拓宽知识面;在课下,要把当天学的知识当天背过,不要等到考试前再背;背笔记时,大脑一边记,一边回想上课时老师讲的要点。大家还可以多读一些历史书,比如中华上下五千年、岳飞传等等,再与课上学习的进行对比,看看有哪些不一样,再与同学、老师进行探讨。下面,我为大家总结一下学习历史的方法:
1、培养对历史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温故知新,举一反三。
3、理解内容,反复思考。
其实,大家只要做到通灵达悟这四个字,历史就没有那么难了。最后,祝大家在历史考试上取得一个好成绩,谢谢大家!
八、体育经验介绍(张云龙)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没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好成绩从何而来?
唐朝盛行的蹴鞠、现今流行世界的乒乓球等都来自于中国。近几年的奥运会上中国队更是名列前茅,逐渐涌现出一批批像刘翔、叶诗文这样的优秀运动员,中国,一个闻名于世界的泱泱大国,体育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据我分析,这回五十米的测验已经可以说是很简单了,但全班体育成绩并不是很理想,尤其是一些女同学,其他学科成绩名列前茅,唯独体育成绩不好,仅仅慢跑两圈就累的气喘吁吁。这很显然是严重缺乏锻炼,这会导致逐渐变得体弱多病,其他学科也会因此渐渐跟不上了。
体育成绩是不可以临时抱佛脚的,就算你挑灯夜战,提前一晚上拼命练习,第二天成绩也不会显著提高的,甚至会让你的身体肌肉拉伤,第二天走一步疼一下,自然实力也会大打折扣。
其实我并没有每天练习多少小时,只是按当天时间定计划,比如晚上作业多或者第二天要考试,我就会在家里举哑铃锻炼;如果作业较少或者在学校已完成一多半,我就会下楼慢跑几圈,每次运动均不会超过半小时。
小学时我在班里体育成绩并不突出,也是中游水平,但我日复一日的坚持锻炼,假期约着同学一起练习,几个月后,这些锻炼让我的实力有了一个飞一般的跨越,而我正是凭着这实力成为了班里体育较好的同学。其实同学们不用锻炼太多,哪怕隔一天练习半小时,水平也会有很大的提高了。
我认为,体育成绩在24分以上的男同学可以举两个四公斤的哑铃试试,女同学则可以试试举两个两公斤的哑铃,为以后需要强大臂力的引体向上考试打好基础;20分以上的同学可以试试在一周之内跑两回1000米;20分以下的同学可尝试每周跑两会500米。请同学们重视体育,成为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学生!
第五篇:北大、清华状元谈学习经验(化学)
第一部分 北大、清华状元谈学习经验
楚 军(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北京市高考理科第四名):
化学是一门注重实践的学科,知识大多来自实验,知识点多又较复杂繁琐,不易记忆。作为 一门实验学科,应该重视实验,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知识。同时,考生 要以教材为依据,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找到有效的记忆方法。化学的知识点分布虽广却也 有脉络可寻,这就是元素周期表,想来老师们也都说过。若要学好化学,习题是必不可少的 一个环节。我们虽然不造成题海战术,但适当的运用习题练习的方法确实可以帮助自己掌握 知识。当然不能盲目做题,应当有所选择。历届的高考题是必须要看的题目。因为那些题目 最能体现高考的命题精神。题目贵精而不贵多,可以请老师帮助参考选择一本好的习题集,把这本习题集上的题目尽数理清搞明,各种知识的考法题型也就大致都在掌握中了。同时通 过做题,我们也可以在脑海中形成一套自己的知识体系,以后再遇到别的题目也能做到有章 可循。再综合课本和老师的讲解,相信化学考试不会有很大的问题了。张雅丽(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湖南省高考理科第四名):
化学虽然属于理科,但它却具有文科的特点:需要记很多知识点,比如说,某些常见元素的 性质、应用以及与之有关的化学反应过程和方程式,需要你熟记在心。针对这种情况,我们 就应该采用类似于文科的复习方法,多记,多背,打好解题的基础。但它毕竟还是理科,偏 重于理解和应用,光是死记硬背是没有用的,我们应该在记忆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理解和灵 活的应用,反过来,理解和应用又能帮助我们的记忆,二者相辅相成。如果大家仔细分析一 下近几年的化学高考题,不难发现,选择题占了近60%的比例,也就是说,如果我们抓住这 部分,我们就能得到90分,况且选择题是较为好做的,所以,大家要把重点放在这上面。我 记得,当时每次考化学,我的选择题几乎都得满分。因而保证了总分的领先。当然,解选择 题是非常需要技巧的,关于具体的解题技巧,我将在后面部分详细介绍。化学中有一类很有 特色的题,即是物质推断题。很多同学一碰到这种题,往往是无所适从,不知该从何处下手。因为这种题须要一份特殊的直觉,当你读完题之后,你应该根据自己的第一感觉判断出一 到两种物质。而这种感觉来自于平日的多做多练,正所谓“熟能生巧”,题目做多了,对它 的感觉自然就出来了。比如说,你可以根据一些特殊现象判断出某些特殊物质,还有C、O、N、Fe等等都是出题率较高的元素,大家要特别注意,实在推断不出来的时候,可以将这些 元素往已知条件中代入,看是否符合条件。最后来看看近几年出现的新动向。可能很多同学 都已经注意到了,一种信息题的比重在逐年增大。这种题的特点是,给出一定的信息,让你 利用所学的知识对这些信息进行判断、分析、组织,并得出正确的结论。它检验的是同学们 对知识的灵活运用,很好地将书本和实际联系起来了,今后可能将是高考题的主要倾向,因 此大家应该有意识地增大自己这方面的能力,可以找一些关于这类题的参考书,多做练习。刘满江(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化学素称理科中的文科。因为化学解题方法简单,所要求的数学工具不过加减乘除罢了。化 学的基本内容很多。背诵记忆的知识点特别多。某位高考状元说过,学化学就是背书,只有 把书本上的诸多知识点背熟,才有能力进行分门别类的归纳、综合。化学实验题中提供了一 些颜色、气味的信息以此作为推断前提,如果你不曾花时间记忆各种物质的特性,那么你就没有可能做好推理。因为化学中的原理并不像数学、物理那样严谨;相反,推理过程跳跃性很大,需要根据不充分的信息去“猜”去“碰”。我为了方便化学知识记忆,曾经对各章知识 做过流程图,譬如,硫(S)的特性,S可以生成SO2、H2S,„„把S的衍生物列在一张表上,这样整个章节就掌握了。解决化学试题一定要细心,颜色、气味、状态、温度等都会成为致命的陷阱,你稍有不慎,就不能正确地解题,中了出题人的圈套。牛 强(清华大学热能系学生,辽宁省高考理科前十名): 我的一位老师曾说“化学是半文半理的科目”,仔细想来,这句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化学离 不开记忆。物理公式忘了一两个可以自行推导,但化学符号忘记了只怕难以自行创出。而如 果记住了所有的公式、符号和原理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我的第一点体会就是学习化学时一 定要认真的去记。但记住了还只成功了一半,现在化学试题要考生去推断或说是去猜测一些 书上没有的东西。但这种猜测绝非平空臆测,而是基于已知知识上的科学推断,或说是延伸 已知知识。
下面举几道题目,做具体说明。1.气体氢化物稳定性由强到弱的是。A.SiH4 PH3 H2S HCl B.HF HCl HBr HI C.PH3 H2S HCl HF D.NH3 PH3 AsH3 HF 这道题是对基本原理的考查,是要对元素周期律有清楚的了解,就可选出B。2.T1是ⅢA族元素,关于它的性质,错误的是 A.T1是银白色、质软的金属
B.T1(OH)3与A1(OH)3同为两性氢氧化物 C.T1可以生成+3价化合物
D.T1的阳离子的氧化性比A1强
本题是对未知知识的推断,通过对元素周期律的了解,可知T1将是较活泼金属,所以BD是错误的。
3.关于NaH正确的有 A.NaH水溶液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与氦原子同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半径大 D.NaH中氢离子可被还原为氢气
-其实,本题只要判定NaH中氢为负价,一切就都可解决,H只可被氧化,所以D不对;易知BC正确。4.配平方程式
Cu2S+HNO3—Cu(NO3)2+H2SO4+NO+H2O 配本氧化还原方程式是有一定难度的,下面作一下说明 A.标出化合价升降
B.十字交叉使升降价数同
+1 –2 +5 +2 +2 3Cu2 S+10H N O3——6Cu(NO3)2+3H2SO4+10NO+H2O ↑2 ↑8 ↑3 ↑10
-C.对于未变价的离子,再做处理,本题中再加上12个NO3 3Cu2S+(10+12)HNO3 — 6Cu(NO3)2+3H2SO4+10NO+H2O D.配平
3Cu2S+22HNO3 = 6Cu(NO3)2+3H2SO4+8H2O+10NO 5.1mol H2燃烧放热285.8kJ,1mol C3H8燃烧放热2220kJ,5mol H2与C3H8的混合气体燃烧放热3847kJ。求H2与C3H8的比。
本题是为了说明十字交叉法,这是一种重要实用的方法。285.8 1450.6 3 3847/5 = 2220 483.6 1 ∴比为3∶1。
王 龙(北京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学生,江西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被称为理科中的文科。题目量较多,单题分较少,因此波动性不大,比之数、理较为稳 定。它需要识记许多内容,包括基本知识、元素及其单质、化合物性质、基本解题方法等,皆具有某些文科的特点。但它也具有相当的灵活性,如物质推断题中,你好像看到一个摩术 师在向你展示其技艺而你不知其所以然。我的化学老师说,学习化学要首先对各物质性质非 常熟悉,因为一些题(如物质推断题)并不能用逻辑推理方式,由果推因,只能由一些特征现 象“猜”出物质或元素,这就需要对知识很熟悉。在熟悉的基础上要分门别类,列出知识框 表,当然这就要求能深刻理解各个概念,否则分类就没有明确标准。就这样一个框套一个框,许多小体系组成若干中体系,再结合,直至整个体系。如我通常用元素周期表来形成最基 本框架,下面细分,哪些族氧化能力强,哪些物质可作半导体„„同时记住一些特殊现象,如CuSO4和H2S可生成H2SO4,用弱酸H2S产生强酸。这方面内容一般老师都会讲,而且比我清楚得多,最好能向老师讲教。
胡湛智(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贵州省高考理科状元):
化学大概是大家感觉比较好的科目,它和数学、物理一样,要把听课、钻研课本、做习题有 机地结合起来。化学中有几个板块: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电化学、有机化学等。我认为 学好化学要注意多记、多用、多理解,化学题重复出现的概率比较大,重要题型最好能在理 解的基础上记住,许多化学反应的特征比较明显,记牢之对于解推断题将会有很大帮助。在平时多做题时要注意总结很多有用的小结论,并经常用一用,这在高考时对提高速度有很大 帮助。高考化学试题中选择题占87分之多,因此多解、快解选择题是取得好分数的致胜因素。如何才能做得快呢?这就需要你从大量解题的训练中找出一些小窍门来。举一个简单的例 子:45克水蒸气和4.4克二氧化碳混合后气体的平均分子量为多少?①45.1,②17.2,③9,④19。如果拿到题马上开始算,大约要2~3分钟,如果你用上自己的小窍门,注意到该混和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只能在18~44之间,那你可只用二秒钟时间就选出正确答案。类似这样的小窍门还很多,希望大家多留心,注意寻找用熟,迅速提高模考分数。另外,学好复习好化学并在考试中取胜的一个经验是学会“猜”。这种“猜”实际上是一种 层次较高的推断,要有一定的基础,做的题多了熟能生巧,自然会获得一种“灵感”,自己 可以创造“猜”法,因为它是你勤劳学习的结晶,不是乱猜。我用“猜”法解题,通常比正规解法快几倍,尤其是解决推断题和选择题,正确率很高。当然即使是一看题就知道答案也要进行检验。最后,对化学试卷中出现的新题型要高度重视并加以研究,它们通常代表着出题的新趋势,高考中很有可能会触及的,值得认真玩味。吕志鹏(清华大学自动化系学生,黑龙江省高考理科状元):
与物理相比,记忆在化学这一科中比重很大。因为化学这一科目之中知识极为零散,这样,记忆的重要性就不言自明了。但是单纯地靠背书来记忆知识,效果不会很好,如果在做题的 同时,结合题型来记忆知识,效果会很显著的。以我为例,高二时期,化学的优势并不显著,而步入高三后,我用上述方法进行复习,在短短的5个月之内,化学的成绩由原来的120多分上升到140多分,并且在以后的历次模拟考试中,都稳定在140分以上。从这里可以看出,做一定量的化学习题对提高化学成绩极有好处。
但是,化学也不能单纯地靠记忆,联想和想象也很重要,尤其在解有机化学和图框题中极有 用处,有时可以很轻松且很快捷地解出这方面的题。
以上就是我在学这五门学科的经验,这些都是平时学习挺有效的方法。在此之外,笔者想针 对高考中几科的几种题型的解答技巧和解题策略提供一些有效的方案。
在数、理、化三科中,客观题型所占的比例较大,因此,答好客观题是全卷取得高分的有效
保证。
我自己认为,直接计算求解客观题是最费时间的笨方法,为了节约时间,掌握一些巧解方法 来解答客观题很有必要。巧解方法一般有赋值法、估算法、图像法等多种方法(化学中的巧解方法更多)。
现在举几个小例浅谈几种巧解方法。【例1】(赋值法)222333若a+b=c,(a,b,c∈R),判断a+b与c的大小关系。333333 A.a+b=c B.a+b>c333333C.a+b<c D.a+b≥c
面对此题,很多同学会积极地投身于运算当中,精神可嘉,但过于鲁莽。若细心分析会发现 这个式子对于一般情况成立,则对特殊情况也成立。不妨假设a=3,b=4,c=5,则很轻易地
33333求出a+b=3+4=91<c=125。选C。
从这题可以看出,赋值法在解决一些问题时,省力省时而且有极高的准确性(甚至是完全正确)。
【例2】(估算法)求铜原子的体积(1995年全国高考卷,题中还给出了一些别的数据可供计算求出比较精确的结果)。
既然是选择题,就不要求解得的结果精确性有多高。那么,我们可以想铜原子的半径数量级
-10-30为10m,则铜原子体积数量必为10m或在其左右不会很远,然后从选择之中选取答案。至于说起图像法,应用也很广泛。集合中的韦思图,函数中各种函数图像„„。
化学中还有十字交叉、极端分析等多种方法。当然,还有很多种巧算方法,就看考生对题、对方法的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啦。这些方法不是高不可攀的,是可以在训练中掌握。以我为例,升入高三的时候,对这些方法还不甚了解,但在高考中,我用这些方法来解题,仅用了15 分钟就解决了全部客观题,无论数学、物理,还是化学,而且科科满点,为全卷夺取高分提 供了坚实的保证,确保了高考的全盘胜利。
徐凡(保送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习,北京市高考理科第二名):
数、理、化三科中,化学是最实际的了。在化学学习中建立起一个知识网络就显得更为重要。化学复习一般划分为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元素化合物、计算、实验等几大部分。其中元素 化合物这一块知识较为琐碎,可按照族序数归类总结,下述步骤或许可行:
一、物理性质。物理性质有元素单质、化合物的颜色、状态、熔沸点等等。莫要小看这些东西,就拿颜色来说吧,某些类似于“淡黄色固体”、“黑色粉末”的说法常为出题者所钟爱。而在作物质推断题时,通过物理性质进行猜测——由于猜测范围较小,这往往是可行的——再用化学性质验证,往往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又比如熔沸点问题,SO3与HF是需要多加小心的,如果遇到比较微粒摩尔数问题,脑筋就要转个弯,到这方面来想想。如果还附带上了有机物,熔沸点就乱了套,虽然也有规律可循,不过恐怕已超“纲”,就不再叙述了。
二、化学性质。对于化合物,首先想想化学键有没有问题,然后就是反应式了。对于化学方 程式切不可一个一个背,而要联系起来看。每一个方程式都可以归结为反映了某种反应物或 生成物的性质。对这些性质加以区别(如氧化性、还原性等),然后以这种特殊物质的基点向 外辐散出去,就可以形成一个网络。这里要注意的是反应条件,应加以区别。对这些居于网 络基点的物质也要特别加以重视。
对于有机物的分析大致相同。要注意的是有机物的化学键尤其是极性键是非常重要的,一定 程度上是它决定着有机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此,有余力的话,应对其极性键电子云的形 状,结构、偏转以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有一定了解。这对理解有机物性质是很有帮助的。化学实验也是高考的一个重点。对实验的总结也是亲自做为宜,若无此条件,恐怕也只能“ 纸上谈兵”了。化学实验的基础是要掌握各种基本仪器的用途及其精确度、适用范围等。如 滴定管可精确至0.01mL,烧杯不可直接加热,要垫石棉网等等。而针对具体实验,首先要明 确实验目的,写出反应方程式,然后要画出装置图。我以为掌握装置图是掌握一个实验的基 础。最后对实验中的各处细节要加以记录,如温度计的插入深度,什么时候才可以停火等等,因为这可能就是考点。以上这些是为了培养一种实验素质。考题不太可能出已做过的一模一样的实验,但万变不离其宗,有了这种素质,当可应万变。
化学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一个更加完备的知识体系的基础 上,这种能力才能得到更充分的发挥,因此,化学学习我认为知识与能力应该并重。李劲颖(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生物技术系学生,高考成绩为647分):
长期以来,我都认定学习的目的不是考试,但身处于考试制度之下,我又不得不做一个考试 的拥护者。很多时候,我觉得如果没有考试我会更幸福,而有了考试我会更成熟。有多少次 考试就有多少次发现自己缺点的机会,也就有多少次改正缺点的机会。我自己就是在一次次 考试的洗礼中成长起来的。最初让我领会这一点的是化学考试。
高一上学期的期末考试,我的各科成绩都让人刮目相看,唯独化学成绩,难以启齿,是70分(满分110),比班里的平均分还低5分。一向在各科考试中名列前茅的我,第一次受到如此沉重的打击。发成绩那天是1月11日——我的生日。不记得那生日是怎么过的,只知道无论妈妈如何劝慰都无法止住我的泪水——那可是我第一次为考试成绩而哭泣啊!一直以来,我被认为是那种凌驾于一切烦恼之上,永远不懂得忧愁的人,但我知道我不是。笑容早晚会被泪水击垮的。而那次,我是真的被刺伤了——不管是在自尊上还是自信上。一个下午过去了,泪水流干了,我也开始慢慢清醒了。这失败倒底是什么造成的呢?我第一次郑重其事的开始 剖析自己:首先对化学缺乏兴趣、学习不主动;其次,在化学上没下什么功夫,没做多少题,从那以后开始了我为化学而奋斗的历程。
高三那年,更是我猛拼化学的一年。尽管两年来的努力已卓有成效,但离目标还有距离,这 一年里,我做了不知多少化学题来弥补这段距离。虽然我不是题海战术的拥护者,却深知题 做多了心里会有底,有时候原本不理解的东西在做题的过程中也会慢慢明白,而且解题有时 也是件蛮有乐趣的事情。所以我对解题情有独钟。(当然做题要讲究质量,而不只是数量。)不过,考试就是那么奇怪,远不像做题那么简单。上文所提及的那次考试虽是我第一次为成 绩而哭泣,却不是最后一次。
进入高三,考试突然增加了许多,而哭泣也随之增加了。不记得多少次躲在被窝里哭到深夜,有多少次一个人徘徊在大槐树下偷偷抹眼泪„„而在所有那些不理想的考试中,最不理想 的又是化学。
当然化学考试题目偏难是一定原因,但我自己的缺点却是主要的。由于题目难、题量大,往 往答完题后没有足够的时间检查,而做题的准确率又不高,往往是眼睁睁看着自己把会做的 题做错了。为了提高准确率,我把重点放在了平时做题上。每次做题都不检查,直接答案批 改,计算准确率,并记录下来。开始的时候,准确率的确不高,但每次我都督促并鼓励自己。久而久之,我确实比从前谨慎多了。
除准确率外,我在考试中还有其他的毛病。而这些通常是在每次考试后痛苦的自我剖析中发 现的。这种时候,我总是下定决心痛改前非,如果这时再进行一次考试的话,我断定自己会 考得很好。但可惜的是,从没有哪两次考试离得这么近,而当下次考试到来时我常常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又犯起了老毛病。为了留住“伤疤”,我准备了一个“错题本”,把每次考试的错题都记录下来,不光修改还要写上错误的原因和自己的缺点。随即,这个本子不光记考试中的错题还记平时做题时有代表性的错误,并最终发展为每科一本。每考一科之前,我都会翻阅这个本,剥开旧日伤疤,以提醒自己。化学尤其如此。这种方法确有成效,同样的错误,我很少重犯。
吴子云(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学生,免试推荐入清华大学):
化学。在我看来,化学介于语文英语和数学物理之间,因为它既有许多要死记的东西,又需 很灵活的思维方式。也许大家在做化学题时已经感受到了,其类型是较明显的。一章节有其 代表性题目,一种类型的题有其特定的解法,抓住了这些,真正弄懂了,就万变不离其宗了。平时就要积累这种经验。那么,平时着重记什么呢?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特性,变化规律等。一言以蔽之,个性与共性。在这些基础上,最好能适当加深。我参加过化学竞赛,记得 第一堂课上,老师就对我们说:“可能会有同学认为竞赛对基础学习没什么帮助,其实不是这样的。打个比方,站在低处看一个事物很难看清全貌,但站高些就容易得多了。化学竞赛就是这样,你的理论学多了,看一些问题就比较容易看透,想通。”日后的学习证明了老师的说法。知识面扩大,想问题的途径也多了。而且高考化学题越来越倾向于考与课本联系面又高于课本的题和那种信息题。此时对由此及彼的知识迁徙能力和推断能力的培养便成当务之急,这些,都可以在竞赛训练中实现。况且,若需要用到的理论已经学过了,那做题时就不用从零开始,也比较有信心了,这是正常心理。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觉得化学的学习不能只拘泥于课本,而应该尽可能地扩展知识空间。所谓“一览众山小”,那是登上了五岳之首的缘故。魏强(清华大学汽车工程系学生,曾获全国化学竞赛二等奖):
化学我个人认为是一门有较多记忆的学科,尤其是高中化学。因为有许多东西要记,例如: 物质的物理性质,金属有燃烧现象及反应方程式,有机物的反应过程。所有这些你必须是清清楚楚,一定要说一不二,是什么就是什么。决不要含糊,只有这样,才能对你的将来高考打下坚实的基础。记忆的同时也要掌握化学题的计算方法及原理:质量差量法、体积差量法、阿佛加德罗定律,这些方法要在做练习中不断地巩固,直到运用自如,决不能因为题的改变 而不会,所谓以不变应万变的奥秘就在于此。在高考化学中必有化学反应式的配平,这对你 来说应当是必拿分的题,一定要全拿到分,而且要快,不要在此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因为 分数太少了。这就要求你平时对化学反应式的配平的掌握一定要熟练,化合物升降法要熟练,多练多写,书上出现的反应方程式一定要熟到提笔就写的程度。化学中另一个重要地方就 是大到有机物了,这里的反应类等一定要清楚,及代表物的反应,要会由此及彼地写一些有 机反应方程式,其实这不难,就看你对题目给出的反应理解了没有,一定要理解再去做,切 不可马虎。因为高考中推断有机物分子式或结构间式的题目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有机题回答 的好,分数的一大部分就已经到手,所以有机方面学习要学的扎实,各类反应、反应方程式 一定要写的滚瓜烂熟,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成功的,这需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记得 当时,我在这方面做的也不好,但是我不松懈,我一直都在努力,最后终于做到了,我相信,只要有决心,什么事都可以成功的。
刘海涛(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学生,青海省高考理科第六名):
整个化学分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两大部分,这两部分内部及二者之间也可谓是联系紧密,因此化学的学习目标应该是把握这些联系。无机化学以元素周期表为其总纲,以无机物的化学反应规律(如复分解反应规律、氧化还原反应规律、可逆反应规律等等)为各元素各物质间的联系主线,这在高中化学书的章节安排中就可看出。而有机化学是以有机物的化学基(如醇基、醛基、酸基、酯基等等)为标志来组织知识的,各知识间也以有机物反应规律相联系。可见,化学也是一个有机联系的知识网络,因此试图把握这些联系是可行的。另外,我在理科学习过程中不仅重视把握知识间的联系,而且努力做到及时质疑、释疑。因为学习过程是一个从未知到已知的过程,其中主要的阻力是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难,因此能否发现并解决这些疑问便成了能否在学习上取得进步的关键。学习的甘苦也往往能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品尝到。而很多同学的心理本能是知难而退,这便使他(她)们失去了很多取得进步的机会,因此,有意让自己去质疑、释疑是很有必要的。张岩(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提起高考,就总是感觉自己是十分幸运的,特别是越来越多地看到新闻媒介对高三学生重负的报道,更加感到自己很幸运。因为记忆中我的高三绝没有这么苦,似乎轻轻松松就走了过来,也许这得益于我掌握了一些学习的小技巧。下面我就谈谈学习化学的一点儿体会,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助益。
高中化学主要可以分为三大块:基本概念与理论、元素及其化合物和有机化学。其中,基本概 念与理论和有机化学知识点都比较少,比较容易掌握,真正的难点与重点在于元素及其化合物 这一块,众多零散的知识点,各类元素或者化合物性质的相同与相异,常常使人顾此失彼,考试 丢分。要想学好元素及其化合物这一部分,不妨把元素周期表看作一块土地,学习的过程,就是以各周期、各族元素为种子在元素周期表这块地里培育自己的知识树丛的过程。
当然,攻欲善则必先利其器,要想使自己的知识树长得好,必须首先耕耘好元素周期表这块土地,也就是说要充分掌握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
现行的元素周期表一共收入了一百多种元素,它有七个横行,即七个周期,周期的序数就是该周期元素原子具有的电子层数;它有18个纵行,分为16个族,即七主族、七副族、零族和Ⅷ族(包括第八、九、十共三个纵行)。我们应该记住各主族代表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起 码应该记住各种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起码应该记住原子序数前20位的元素的名称, 元素符号、核外电子排布及其在表中所处位置,还要牢记前三周期各有哪些元素和各主族由 哪些元素组成,掌握了这些,就如同已经给地松了土。
记熟元素周期表之后,还需要掌握元素周期律。所谓元素周期律就是指元素的性质随着元素 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这一规律。具体地说,主要是指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元 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的主要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的变化。理解了元素周期律 就好比把我们的种子,即元素,按照周期变化和性质的相似性进行了分门别类,选种的工作已 经完成了。
在熟练掌握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通过元素及其化合物各章节的学习来使各元素发芽生枝,培育我们各元素的知识树了。
对于每一棵知识树来说,无非包括下面几个主枝:元素性质,单质性质,化合物性质,酸、碱、盐性质。每一个主枝又可分为几根分枝。元素性质又可分为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其化合物、元素的活泼性:金属性与非金属性等;单质性质,化合物性质和酸、碱、盐的性质都可分为两大分枝: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而这两者又都可分为无数细枝,物理性质可细分为状态、颜色、气味等;化学性质可分为与单质的反应、与化合物的反应、与酸、碱、盐的反应„„如此这般,经过多次分类之后,我们的知识树的结构就形成了。
那么,当我们每学习一个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考虑它应该是位于哪一个细枝之上,就把它作 为一片树叶,让它生长在知识树的枝条上。这样,每一个知识点都能找到合适的枝条生长上去 ,积累起来,一棵枝繁叶茂的知识树就长成了。
这种工作看起来是复杂的,但实际上每种元素的知识树结构都是相似的。培育出一棵知识树 之后,其它的不过是一种重复操作罢了。
知识树一旦建立,你将发现它有很大的优点。首先它使我们头脑中庞杂混乱的知识点都找到 了自己的归宿,便于记忆。其次,当我们比较两种元素时,因他们的树结构相似,只需比较相应 的枝条即可。更重要的是,考试时我们有一个清晰的思路,我们只需从枝出发,层层推进,就一 定能找到所要找的知识点,而在这个推进过程中,所得到的其它信息是对解题大有帮助的。我觉得培育知识树对我学习化学帮助很大,希望它也能有助于大家化学水平的提高。叶怡河(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化学是一门记忆的学科”,这也许不太符合一些同学的思维习惯。但细想:元素周期表要记,各元素原子结构要记,各族代表元素单质、化合物的性质、反应要记,有机化合物中各种烃、烃的衍生物的性质、作用及一定的规律要记等等。要记的东西实在太多了,而且只有记得熟,才能用得活。说句武断一点的话:化学学得好的同学主要是因为掌握了化学的记忆方法,高效而又轻松地记忆化学知识。
常用的记忆方法很多,但我这里只谈几个自己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常用的几种方法:特殊记忆法 ,单独记忆法,结合实际记忆法和联想记忆法。
很多东西容易记住,如AgCl难溶于水、白色;F2、Cl2、Br2、I2的活动性随分子量的增加逐渐减弱等,相反,某些东西却非常容易搞错,如:AgF溶于水,AgI呈黄色;碱金属活动性随原子序数的增加逐渐增强等。之所以会造成这种情况,是因为前者是常用的,平常的,符合大家思维的东西,而后者则因受前者的干扰常被混为一谈。所以我们提出“特殊情况特别记忆”,时时对之进行关注,以免在关键时刻出现“粗心”的情况。更何况记住这些,往往那些平常的也顺便给记住了。例如:记住2NO2 =N2O4在压强改变时的现象,则轻而易举地记住了有气体参加反应的可逆反应在受压强影响时的规律。
单独记忆是对某些知识点而言的。有些东西没有什么特殊的规律,却又十分重要,非得单独记 忆不可。例如:钢、铁的冶炼原理和过程;一些重要而又难于理解的反应方程式,某些物质的性质等。熟记这些东西,可补充知识链条上的一些空白,要用时随手拈来,大为惬意。
结合实际记忆法是一种相当好的记忆技巧。所谓“实际”,这里可以是生活中的体事物,也可以是别的学科中常见的一些东西,这种记忆方法的特点是能使同学对容易混淆的东西轻易地掌握和区分。例如:很多同学对可逆反应受外界因素影响时的方向常闹混。但如果用物理中的“惯性”来理解记忆,就会发现这简直太容易了。惯性是物体在不受到外界影响时有保持原来状况的性质(但往往无法改变其总的趋势)。可逆反应移动的特点正适合这性质:加压、反应(由于惯性)阻止压强增加,从而使反应向压强降低的方向(即气体摩尔数减少的方向)前进(但最后压强还是增加了),升降温、减压,加减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等,都是同样的道理。而如果用来理解2NO2=N2O4加压后现象更有妙用,加压颜色加深体积减小反应向正方向移动颜色
(惯性阻碍)变浅。所以颜色变化:浅→深→浅。如果考虑最后结果的颜色是变深还是变浅,由上所述,显然是“胳膊扭不过大腿”颜色变深了。
联系各章的内容形成知识链,知识网,这就所谓的联想记忆法。如: 这样的链条很平常,在有机化学中注意一下会发现由某一种物质作为中心(如HC≡CH)马上可引出高中有机化学中的所有知识。这种联系记忆法使所学的知识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完美的系统,思想变得特别清晰,达到轻轻松松而又事半功倍。
这些记忆法说起来是独立的,但实际用起来更应该综合运用,以达最佳效果。灵活地掌握这些方法,相信在化学学习中将会多一份轻松,多几个胜利的微笑,在明天的天空增添几分蔚蓝。向元益(北京大学技术物理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学习,离不开听讲这一中心环节。化学学习也一样。怎样上好课?这本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但也并非尽人皆知。
以下仅是我的一点化学听课的体会。(一)课前预习不可少。所谓预习,就是了解教材的大体内容和易难程度。预习时注意把握教材的总体思想:这节书主 要讲些什么物质?各物质之间有何联系(如化学性质)?重点物质是什么?这些都是预习之后有一定印象的。
预习时如果遇到疑难点,而自己又一时解决不了,应把它们集中起来,用笔记本记录下来,以增 强听课时的针对性。
(二)巧妙听讲,主动思考。
课堂上以听老师讲授为主,基本循着老师的思路去听,同时要动脑子主动思考,力争得到接受 ——思考——理解的最佳综合效益。抓住基本概念,领会主要精神。老师讲课有不同的“松 紧度”,学生听讲也应有不同的“响应度”。在预习中已懂的东西就不必多花力气,而对疑难 点则要仔细听,听课中可进行合理的“联想”和适度的“停留”。“联想”主要是课堂内容的相关知识。可以由“树木”联想到“森林”。譬如,在听到AgI可用于人工降雨时,自然可以想到干冰(CO2)也可用于人工降雨。这虽然举的是一个简单例子,但只要广泛联想,对于知识的掌握是大有裨益的。但却不能脱离课堂而无目的地想入非非。所谓“停留”,是指听到重要之处可以稍停下来思考一下,细味这个问题,这可以为听课带来一定兴趣。还要注意留一点精神听老师后面的课,争取把课听活。
课堂笔记也很重要。有人说过“不动笔墨不看书”,我们也应做到“不动笔墨不听课”。记 笔记,就是在理解的基础上,用自己的语言,记下一些概念、思路、疑难点等。那种课上抄笔 记,课下读笔记,考前背笔记的做法是不可取的。(三)巩固课堂成果。
每次下课时,并不要急于使自己的思想一下子松开,而要用几分钟时间静静思考一下本堂课的 基本内容:中心要旨。这虽是几分钟功夫,效果却是不可低估的。因为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记忆后最初遗忘得最快。这样,课后一定要及时安排复习,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化归自己所有,从而大大提高智力素质水平。
总之,只要你掌握了听课,也就拥有了学习的大部分。剩下的工作,就要靠大家自己去开拓,去 完善了。
尹鹏(北京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高三的复习过程中,有过许多的经验教训,也学到了一些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回过头来看一看,感觉让我受益最大的,莫过于总结和归纳的方法。
我所理解的总结归纳有两种方式。如果可以打个比喻的话,一种可以称为“结网式”;另一种 ,“织补式”。
常有同学抱怨化学的知识点太繁复,太多的化学物质,太多的化学反应,太多的化学规律,„„ 细小而庞杂。其实,这看似散乱的知识点之间都有着相互的联系,也有着各自在体系中的位置 ——知识就象一张网。那些面对厚厚三册化学课本感觉头脑中一团乱麻的同学,应该做得是进行“结网式”总结:抓住其中的重点,发现相互的联系,理清知识的脉络,一句话,编结一张属于自己的知识网,记得在高
一、高二时,教化学的杨老师要求同学们在每一章学完之后,都写一个小结,理清这章知识的脉络,等到高二复习前,手里捏着薄薄一叠写满小结的纸,真有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同学,如果你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已经进行了这项“结网”的工作,那么我恭喜你;如果你没有,我要对你说,亡羊补牢,为时未晚。不要说自己没有时间去归纳总结,把在题海里涵游的时间砍掉一些,整理清自己的知识体系,会使你学得更自如而轻松的。
以上讲的是“结网式”的总结,通过它,我们便可以对知识的全貌有一个清晰的把握。但要参 加高考,光有它,光有这样一张网,还是不够的——这张网还不够细密和柔韧:我们还应进行“ 织补式”的总结、归纳。
我们在看书和做题的过程中,会发现自己的知识有着这样、那样的小的缺陷;同时也在解题时 学会许多细小而有效的技巧,这些我们也最好归纳整理,总结到自己的小结本上。它们是“结 网式”小结的补充,必不可少的补充:正好比在粗的网络上缠绕上许多坚韧的细线,使这张网 更细密而结实。在高三的后半学期,有大量的习题等待大家去做。做完每道题,都应想想自己 通过它学到了些什么,并将其中的精华总结下来,这样,才可以使这套题目起到应有的作用,否 则,可能只有苦劳而没有回报。
陈华锋(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高考化学满分)化学对于高考来说,是很重要的。理科生如果化学考砸了,总体成绩肯定会不太好。而把化学 考好了,则有助于增强信心,有可能出现在其它科的考试中超水平发挥的情况。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仍然会有一些人,化学学得不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原来没学好,所以现在感到很困难,有的甚至失去了兴趣,所以他们在化学上花的时间很少。大家知道,在功课上不花时间,要取得进步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在这儿要来劝劝那些同学。化学是一门立竿见影的学科。所谓立竿见影,是指与其他学科相比,投入同样多的时间,所提高的分数,化学要比其它学科高。举一个例子,某考生甲和某考生乙,他们的水平相同(均是理科考生),他们每天有6小时的复习时间,所以他们都用1小时时间来复习语文,1小时时间来习数学,1小时时间来复习物理,1小时时间来复习化学,1小时时间来复习英语。但是这样只花 了五个小时呀,还有1小时剩下,用来干什么呢?高考生的时间很宝贵,他们当然不会用来玩的, 所以考生甲用这1小时来复习语文,考生乙用这1小时来复习化学。结果,高考结束后,人们发 现,数学、物理和英语三科,考生甲的成绩和考生乙的成绩都相同,但语文成绩,考生甲比考生 乙高了4分,可是化学成绩呢,考生乙的成绩却比考生甲高了20分。所以总分来说,考生乙比考生甲高16分。16分呀,这是了不起的差距。甲和乙原来的基础相同,用功的程度也相同,可是乙就比甲高了可贵的16分。为什么?就因为乙在化学上采用了高投入的政策,而考生甲却错误地选择了在语文上采取了高投入。归根结底,这是由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决定的。化学是一门以记忆性为主的学科。它不需要太多的理解,太多的技巧,(这相对于数学和物理来说的),只要你记住了化学事实,你就可以答对。所以我说化学是一门很容易提高的学科,它不象语文、英语那样需要很大的投入,才有一些提高,它只需要较小的投入,就有较大的产出。同学们要树立信心,只要我花时间去学化学,我肯定会有提高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即 兴趣。有些同学也许会说:“我知道学化学一定会提高,但我就是不感兴趣,不想去学”。那么我要劝你,同学,兴趣也是培养出来的,爱因斯坦也不是一生下来就对物理感兴趣的。同学,高考需要你学化学,所以你一定要学,你不得不学,但是,当你学了一段时间之后,你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你会认识到化学内部的规律,那也是一个奇妙的世界;同学,你一定会对化学感兴趣的。
最后,祝同学们努力学化学,高考创佳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