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

时间:2019-05-15 04:32: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

第一篇: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

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

陈涛涛 金融系教授

电话 电邮

办公室舜德楼128

研究成果 研究项目

陈涛涛博士是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教授,于1988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得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经济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管理学博士学位。

陈涛涛博士的主要研究与教学领域为外商直接投资的溢出效应、新兴市场国家对外投资,国际化与企业战略、国际经济与管理、公司财务、企业估价与无形资产评估。陈涛涛博士讲授的课程面向本科生、研究生、MBA、以及高层经理培训项目。讲授的课程主要包括:为本科生开设的核心课《公司金融》:为工商管理硕士(MBA)开设的核心课《全球企业管理》;为MBA开设的选修课《国际经济学》、《全球化与战略》以及《公司金融案例》等课程。陈涛涛博士还多次为学院高层经理培训项目讲授《中国企业国际化》和《企业价值评估》等课程。2001、2002年陈涛涛教授参与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与哈佛商学院共同开设的高层经理培训项目,并与哈佛教授联合为该项目授课。此外,2004年,陈涛涛博士还受邀赴意大利博克尼大学讲授《中国贸易和投资:机会和挑战》的课程。近几年中,陈涛涛博士也多次受邀为商务部援外项目授课。陈涛涛教授的讲课因其理论联系实际的风格和生动形象的案例教学方式,曾经多次获得多种奖励,如2010、2006、2005、2004年曾分别获得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成果一等奖、清华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2006:国际化高层经理培训创新模式探索)、教育部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5: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北京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2004:开放式国际化办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等荣誉。

陈涛涛博士所从事的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领域的研究曾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2005-2007年,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产生行业内溢出效应的行业要素)、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2002-2003年,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小林实基金(2001-2003年,FDI对我国企业竞争力的影响研究)以及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01-2003年,开放条件下中国行业簇群竞争优势的培育;2000-2002年,关于中国全球化潜力和来自跨国并购挑战的研究)等资金的支持;陈涛涛博士所从事的新兴市场国家企业对外投资以及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的研究得到了国家商务部《2011:中国对美投资的机制与对策研究》、清华大学《2009-2011:中国经济与大国发展战略研究中的子课题:新型开放战略》等资金的支持。在上述研究领域,陈涛涛博士在国内《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金融研究》《中国软科学》《国际经济合作》等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发表30余篇学术论文,在国内学术界的 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研究领域中居于领先地位,其所发表的论文被该领域的学者广泛引用。在这方面,陈涛涛博士还著有《深度开放、体制变迁与企业发展》及《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溢出效应》专著及著作。

陈涛涛博士的上述研究成果,在很大程度上也得益于其与国际上的广泛学术交流。1998年以来,陈涛涛博士曾多次在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哈佛商学院、欧洲INEAD商学院、法国HEC商学院、意大利博克尼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日本KEIO商学院、横滨大学等大学做访问学者,并与这些学院的教授建立了广泛的学术合作关系。此外,陈涛涛博士在早期(1994-2000)曾协助国家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资产评估协会建立中国的资产评估行业,并为培训中国的资产评估师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此期间,陈涛涛博士还亲自参与并指导了以下咨询项目,其中包括:2001年为中创软件公司进行战略分析方面的咨询工作;1999年为北满特殊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在中国上市方面的咨询工作;1997年在云南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担任在香港上市方面的咨询工作;1997年在美国通用公司航卫通用电气医疗系统有限公司担任股权转让方面的咨询工作;1996年在东方化工有限公司担任创立合资企业方面的工作;1996年在四通公司专利和技术部门担任投资外资企业方面的咨询工作;1995年在山海丹集团担任吸收资本方面的咨询工作;1995年在深圳金属交易所担任股权分散方面的咨询工作;1995年在东方电站集团担任在香港上市方面的咨询工作;1994年在燕京啤酒公司担任创立合资企业方面的咨询工作等等。

期刊论文(国内)

陈涛涛,狄瑞鹏,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阶段性特征的实证研究,金融研究,6期,169-182页,2008-12-15 陈涛涛,开放与民族产业的发展,中国外资,10期,14页,2008-12-15 陈涛涛,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困境中砥砺前行,中国外资,9期,76-81页,2008-12-15 陈涛涛,开放的阶段性对我国产业和企业的影响,中国外资,2008-12-15 陈涛涛,“适度竞争”与FDI溢出效应的产生条件,中国外资,10期,57页,2007-10-01 陈涛涛,我国超市大卖场业态:FDI持续溢出还是挤出?,国际经济合作,9期,33-41页,2007-09-01 陈涛涛,FDI溢出效应与中国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国际经济合作,5期,6-13页,2007-05-01 陈涛涛,行业增长因素与我国FDI行业内溢出效应,经济研究,06期,39-47页,2006-06-27 陈涛涛,引进外资的转折期:值得关注的理论与政策问题,国际经济合作,04期,22-26页,2006-04-27 陈涛涛,构建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双机制双因素分析模型,中国软科学,10期,2005-10-01 陈涛涛,影响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溢出效应的政策要素研究,金融研究,6期,56-66页,2005-06-01 陈涛涛,移动电话制造业: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案例研究,国际经济合作,1期,38-42页,2005-01-01 陈涛涛,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与内外资企业能力差距,金融研究,8期,59-69页,2004-08-01 陈涛涛,中国吸引外资的国际地位及趋势,国际经济合作,6期,4-6页,2003-12-17 陈涛涛,影响中国外商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中国社会科学,4期,33-43页,2003-12-17 陈涛涛,对影响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行业内外溢效应的因素的经验研究,金融研究,5期,117-126页,2003-12-08 陈涛涛,中国FDI行业内外溢效应的内在机制研究,世界经济,9期,22-28页,2003-12-08 陈涛涛,中国商业零售业:激战正酣,谁与争锋,国际经济合作,11期,2002-12-23 ,壳公司的财务特征及其被并购的可预测性分析,国际金融研究,10期,2002-11-23 陈涛涛,加入WTO对我国资产评估行业的主要影响,国有资产管理,4期,2002-08-23 陈涛涛,试论资本市场在跨国并购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财经问题研究,2002-05-23 陈涛涛,培养核心竞争力,受益全球化的关键,国际经济合作,2期,2002-04-23 专著

陈涛涛,外商直接投资的行业内溢出效应,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12-01

第二篇:陈涛听课体会

听课体会 陈涛

近期,我参加了县组织的听课活动,聆听了侯新颖老师、王美老师,包美华老师等七位老师的课,收获良多。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就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心得体会吧。

一、教师语言具有艺术的魅力

当我听着这六位教师的课时,我想教师的语言竟有如此之魅力,深入人的心灵深处„„侯新颖老师在教学《我是什么?》这一课时,她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了课文的学习,学生的思维紧紧的跟随者老师,学习地非常有兴趣。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语言更是一门艺术,谁能将它演绎得好,就能抓住学生的心。

二、自读感悟、开放引导的课堂让人耳目一新

新课标中说到: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练后训、先放后扶”的过程。”我想,王美老师所执教的《植物妈妈有办法》的教学过程就是这种教学模式的一个充分展现吧。她的课中有读.有写.有说.有练,多种形式结合,体现了大语文教育观。

三,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注重培养学生语感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潜心读书,深入思考,让学生真正地与文本对话,与文本交流。我所听到的每堂课都做到了上面所提到的这一点。但似乎又都没有做到位。如包美华老师执教的《美丽的小兴安岭》,在引导学生有感情的读出小兴安岭的美丽时,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融入自身的朗读中,这样学生会读得更加到位。

四.注重孩子的语言训练

义教大纲指出:“在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必须切实打好听说读写的基础,加强思想教育,发展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全面完成语文科学家科的教学任务。”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发展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的,出是较高层次的要求,它决定了能否全面完成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从上述要求,我们可以看到,义教大纲是十分重视学生阅读能力训练和阅读习惯的培养。这六位老师就很好的做到了这一点。

“学生是祖国的花朵,老师是辛勤的园丁。”这是多少年来人们对老师工作的形象比喻。所以,做为一名教师,每一天都会像园丁一样培养人,塑造人。但做为一名教师,最高的境界是能走进学生心里,催开学生的心灵,让心灵开花。

第三篇: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陈涛同志先进事迹

陈涛同志,男,汉族,大专文化,1966年出生,1992年7月参加工作,现任官埠桥镇党委委员,副镇长。该同志多年以来个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工作出色,深受当地干部群众好评。

作为领导干部,陈涛同志一贯维护班子的团结和权威。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求长远,顾大局,积极主动为班子优化决策出主意,想办法,献计献策。当好参谋和助手。在执行班子决议时,不变通、不走样,力求创造性地圆满完成。

在自身学习生活方面,陈涛同志严格要求自己,用实际行动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保持党员先进性。他从不放松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现代科学、领导技术及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理论水平和组织领导能力。

陈涛同志分管全镇的农业、畜牧、林业、水产、农机、农技等工作。对每一项工作,他都当作事关全镇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事来抓,统筹兼顾,使上述各项工作均得到长足发展。

为了当地农、林、牧、渔产业的快速、健康、持续发展,陈涛同志带领涉农部门专业技术人员,走遍全镇的每一块农田、深入实地搞调研,探讨适合具体情况的发展路子,与农民交朋友、结对子、引导、扶持他们更新观念,面对市场,发挥自身优势,打造相对稳定,具有潜力的特色产业。2008年,全镇发展特种蔬菜1万亩,水产养殖25000亩,规模养鸡80余户,早、中、晚稻全部参加“三农”保险。期间,农业技术人员实施全方位、不间断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使农民生产有技术指导,收获有出售保障。2008年全镇农业牧渔业总产值达到2.8亿元,人均纯收入增加669元,达到3915元。

在陈涛同志的带领下,官埠桥镇在全区率先建立了标准化、规模化的农业服务中心办公大厅,农技、水产、畜牧、农机、水利等专业技术人员集中办公,接待群众咨询,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对我镇农林牧渔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陈涛同志不但千方百计为群众“增收”,还非常重视群众的“减负”。在农经管理工作中,陈涛同志严格把关,确保中央的决策精神落实到千家万户。同时加强村级财务管理,规范村级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群众监督,使税费改革成果得到进一步巩固。

陈涛同志在平凡的岗位上,勤恳工作,孜孜以求,把自己全部身心都奉献他所热爱的事业上。

官埠桥镇供稿 2009年元月16日

第四篇:陈涛.学期总结

学期总结

时光飞逝,一眨眼大一的第一学期就结束了,回首这个学期,最值得自己开心的成就莫不是自己在思想上在完成了从一名基层消防员向军校学员的转别。实现了自己的目标,在这个新的环境中开始了新的征程。本学期我作为一名新学员参加了学院组织的强化训练,完成了开设的三门文化课的学习,参加了元旦文艺节目表演。在此期间我服从学员队的各项管理规定,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积极参加训练。现将本学期工作具体总结如下:

1.入学教育

在强化训练的过程中的入学教育,对于我这个基层来的士兵而言也是非常难忘的。在此期间我在学员队党支部的统一组织下参加了学校的公安入学教育,条令条例和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学习。学习收获不菲,我进一步明白了公安现役部队的性质任务,以及国家给予我们公安现役部队的历史使命,感觉到了身上的担子的沉重。忠诚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不仅仅是我们的口号,它体现着国家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和期盼。

2.队列训练

对于队列训练我不陌生,但是本学期的强化训练中我还是感觉到了自身队列素质存在的毛病和不足。由于消防部队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我从新兵连下队后注定没多少时间往这方面训练,再次接触竟然有种陌生的感觉,好在在教员的不懈教导和新训班长的组织的训练下,使我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队列素质和服从意识,最终经过刻

苦努力的训练,有幸参加了强化训练的汇报表演方阵,踢着正步从主席台前经过我明白这是结束也是新的开始。

3.业务训练

强化训练阶段的业务训练是我感触最深的,因为我在这不仅仅是温习了一下一些训练项目,更重要的是竖立了一种思想:一切从实战出发。在本阶段的我主要参加了6米拉梯,水带连接,百米障碍,烟热训练,原地佩戴空呼的训练。这些项目对于我而言以前总喜欢追求速度第一,但是在这里我才明白训练是为了战斗,所谓练为战就是这个道理,在抛开一切求速度谈在确保实战的基础上求快别有一番风味。当然更重要的是我还在这里学会如何讲解示范教学,如何组织指挥训练,让我明白我不再是站在一个士兵的角度看待训练。

4.文化课学习

强化训练的结束也标志着文化课的开始在本学期我主要学习数学,思修,外语三门课程,本学期课程少还没选修,似乎轻松到极致了,但是对于我而言一个离开这些知识有两年的再次拿起这些书本时,似曾相识却又那么陌生。好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学习,安安稳稳的通过了期末考试。对于我而言并不意味着只是通过考试这么简单了,经过两个月的学习我最主要的收获抓住了大学学习的方法,找出了他与高中的区别,在学习上占据了主动性,从而能够高效率的学习文化知识。

5.廉政教育

本学期所参加的廉政教育讲座,给我的留下了许多的思考,以前做为士兵时从来就没想过廉政这方面,因为这一切离我还很遥远,但是坐在礼堂听讲座时我才发现廉政已经和我息息相关了。通过此次讲座我明白了廉政建设对于国家,对于人民的重要性,对于个人而言,关系到个人未来的前途命运。

在元旦节到来之际我参加了元旦文艺节目表演,所在的节目舞动青春获得二等奖,开心之余我也觉察到奖项只是过去,更重要的是我觉得我战胜了自己。以前登台表演是我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当在2000+人面前即将表演时我感觉到自己的手发冷,虽然礼堂的气氛很热烈很浓重。令我开心的是,我顺利的完成了自己的动作。表演结束后我的心依旧在砰砰直跳,但学员队观众席上的学员的评价令我安心了不少。这次的收获无外乎就是对自己有信心,这倒让我想起了亮剑精神——古代剑客在与对手狭路相逢时,无论对手有多么强大,就算对手是天下第一剑客,明知不敌,也要亮出自己的宝剑。即使倒在对手的剑下,也虽败由荣。

在强化训练后的文化课阶段我有幸担任了班里的副班长,虽然在基层部队参加了班长骨干培训,但是一想到现在角色不同了心里的压力又大了不少,寝室的成员来自不同的总队,来之前来自不同的岗位。在管理时遇到了很多困难有过委屈有过愤怒,但是自己一直在努力的改进自己的管理方法,终于有安安稳稳的直到学期末,细细想来自己在这个职务发现了自己很多的缺点同时学到了很多,明白了如何和室友处好关系,如何带领寝室的成员做好每一项任务,如何做好传达队务会精神……部队是个大熔炉,军事学院也如此,对于战本而言我深刻感受到作为副班长如果自身素质不突出的话,管理上就会很困难,因此这就要求我必须要自身素质突出,无论在学习上还是在军事训练上亦或其他方面,因而每时每刻我都得比他们多付出,只有走在他们前面才能打下坚实的管理基础,才能有管理好寝室一说。当然人不可能样样比别人强,在一些方面要学会让他们也放出自己的光彩,这个时候我得做一个伯乐。

细细想来本学期这些事对于我而言在我的人生道路上都将会有不小的影响,总的来说学到了很多东西。

当然加入到指挥七队是这一切的历程的源泉。指挥七队给予了我5个好兄弟,同住一个寝室,来自不同总队,指挥七队组队时有一名荣立二等功臣,23名荣立三等功的学员。这个集体让我感觉到了欣欣向荣的活力,刻苦努力的学习氛围,纪律严明的日常管理,严肃活泼的队内关系。一切的一切让我对我的四年大学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充满斗志。

以上是我对我本学期的学期总结。

——指挥七队陈涛

第五篇:陈启涛七一讲话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蚌埠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中国共产党蚌埠市第十次代表大会,是在蚌埠开埠百年,站在新起点、迈向新目标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升级提速、跨越赶超,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建设美好幸福的皖北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九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凝心聚力谋发展的五年,是改革创新、真抓实干求实效的五年,是攻坚克难、升级提速促崛起的五年,也是以人为本、改善民生促和谐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等不利因素影响和特大洪水等灾害困难挑战,我们团结带领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咬定目标不放松、埋头苦干不懈怠、科学发展不折腾、加快发展不动摇,全面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实现了市九次党代会提出的目标,经济总量跃上新台阶,城乡面貌发生新变化,生态环境得到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有了新提升,蚌埠充满新的生机、新的活力和新的希望。

经济持续较快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五年来,全市主要经济指标保持高位增长,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升。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636.89亿元,财政总收入101.4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528.73亿元,分别是2005年的1.89倍、2.23倍和4.73倍。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在转型升级中发展壮大。全力实施“3461”行动计划,建成了国电蚌埠电厂等一批打基础、管长远的项目,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粮食连续七年丰产丰收。县域经济增长快于全市,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传统服务业加快提升,现代服务业积极拓展,宝龙广场、家乐福、沃尔玛等商业项目建成开业,大学科技园、国际服务外包基地等项目加快推进。

改革开放纵深拓展,发展活力日益凸显。成功进入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获得了更大改革空间和更多发展资源。大力培育和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创新型企业数、高新技术企业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均已占皖北六市总量一半以上。市高新区升级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马城经济开发区获准筹建省级开发区,沫河口工业园、固镇台湾工业园加快建设,开发区开发建设面积扩大到83.2平方公里。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基本完成,行政管理、投融资管理、市对区财政体制、城建管理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续深化,扩权强镇等农村综合改革深入推进。浦发银行、中信银行在蚌设立分支机构,融资渠道不断拓宽。招商引资持续提速升温,成功引进国电、中粮、中建材、广西柳工等战略投资者,特步、新威国际、华芳纺织等知名企业落户蚌埠。丰原生化、华光集团、振冲安利等骨干企业实现战略重组,八一化工、金威滤清器等本土企业加快发展,全民创业不断推进,非公有制经济保持较快增长。

统筹区域联动发展,城乡面貌深刻变化。编制实施新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定位进一步明晰,城市布局进一步优化,大城市发展格局正在形成。启动实施城市大建设,京沪高铁蚌埠南站、蚌埠新港、淮河蚌埠复线船闸、龙子湖南公园、黄山大道等工程建成使用,大庆路淮河公路桥、城市西出口改造等正在实施,滨河西片区、龙子湖西片区、淮上新区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市区建成区面积达到104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达到105万。成功创建省级园林城市。加强城市拆迁工作,全面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被确定为全省棚户区改造试点城市。取消市区“两桥”收费,解决了影响跨河发展的瓶颈。三县县城建设框架拉开,综合承载力不断提升。中心镇建设进一步加快,农村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稳步推进,集中建设了一批中心村,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城镇污水处理厂数量和处理能力居全省前列,主要污染物减排达到国家考核要求,解决了一大批历史遗留的污染难题。

创新提升城市文化,发展软实力明显增强。

大力弘扬和践行“禹风厚德、孕沙成珠,务实开放、创业争先”的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市民素质、城市管理、窗口服务和文明创建水平,荣获省级文明城市、全省首届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市、全国婚育新风示范市等称号。深入开展公民道德实践活动,涌现出李玉兰、余瑞青、吴群等一批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典型,“中国好人榜”入选人数连续两年居全省第一、全国前列。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花鼓灯、泗州戏和五河民歌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蚌埠“双墩一号墓”、“垓下遗址”先后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光彩玉器城被文化部授予“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试点任务,为文化强市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和谐蚌埠加快推进,社会建设管理得到加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不断强化。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履职能力不断提高。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突出,民族、宗教、外事、对台、侨务等工作取得新成绩。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2007年开始实施民生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42.3亿元。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扶持政策,基本消除城市“零就业”家庭。实施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基本实现城乡困难户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固镇县新农保试点工作成效显著。各类各级教育加快发展,蚌埠学院成功晋升本科院校,创建了民办高校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全面推进,卫生事业持续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乡基本医疗卫生体系进一步健全。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开展,竞技体育连创佳绩。人口和计划生育、广播电视、档案和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权益保障等事业全面发展。法治蚌埠建设扎实推进,我市被评为全国“五五”普法先进市,并连续五年荣获“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市”称号。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全省“六连冠”,并被评为“全国人民防空先进市”。

党的建设全面加强,政治生态持续优化。圆满完成第二批和第三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先争优活动取得阶段性成效。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建立县处级干部理论水平暨廉政知识任职资格考试等制度,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进一步提升。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健全和完善干部初始提名、考核考察、综合评价机制,推动公开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常态化、制度化,在全省率先实行差额推荐、考察、酝酿、票决等制度,选人用人公信度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县乡党委换届工作,各级领导班子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建立了常委会集体领导、专门委员会指导协调、常委分工落实、有关方面督查督办的市委常委领导体制和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深入推进机关效能建设,集中整治中层干部作风,严格实施治庸问责制度。全面推进农村、社区、企业、机关和“两新”组织等各类基层党组织建设,“阳光村务工程”建设全面完成。加强党性修养和作风建设,大力倡导创新务实之风,干部队伍活力不断增强。积极构建具有蚌埠特色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反腐倡廉教育、制度、监督、改革、纠风、惩治各项工作整体推进,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各位代表、同志们,五年来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打下的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共同奋斗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配合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中共蚌埠市第九届委员会,向全市广大共产党员,向广大干部群众和离退休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人民团体,向驻蚌部队、驻蚌单位和在蚌投资创业者,向所有关心支持蚌埠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经济发展速度还不够快,工业化水平还不够高,优势产业比重不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产业竞争力不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任务艰巨;城市辐射带动功能还不够强,县域经济基础薄弱,加快城乡统筹发展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社会事业和民生领域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社会建设与管理面临新的问题和挑战;一些干部思想解放的程度、谋划发展的深度、推动落实的力度等还显不够,思维方式、工作方法和领导艺术与科学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少数干部精神不振、作风不实、为政不廉的问题仍然存在。对这些问题,我们务必保持清醒头脑,下大力气努力加以解决。

回顾五年的发展历程,我们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环境,经受了各种严峻形势的挑战和考验。我们取得的成就鼓舞人心,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为第一要务。发展不足是最大的市情,加快发展是蚌埠最大的政治。五年来,我们紧密结合现阶段基本市情,始终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发展至上,确立了全党谋发展、全市抓经济、优先抓工业、关键抓投入、重点抓招商、全民抓创业、强力抓环境、着力抓民生的鲜明工作导向,在抢抓机遇中升级提速,在攻坚克难中开拓奋进,保持了良好发展态势。在新的发展阶段,加快发展仍然是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我们要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必须坚持以改革创新为第一动力。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进创新是加速蚌埠崛起的不竭动力。五年来,我们坚持从破除旧观念、旧思维、旧习惯、旧风尚等影响发展的思想障碍入手,充分利用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这个平台,持续推进解放思想、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扩大招商引资、推动全民创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加快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的要求更高,面临的困难更多,要解决的问题更复杂。我们要继续把改革创新精神体现在各项工作中,着力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不断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生机和活力。

必须坚持以维护稳定为第一责任。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加快发展的前提和保障。五年来,我们始终把维护稳定作为转型阶段的重要任务,注重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重视加强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保持了社会和谐。在新的发展阶段,发展任务艰巨,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新问题还会不断出现。我们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硬任务的理念,把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统筹兼顾各方利益,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稳定和谐。

必须坚持以改善民生为第一目标。增进百姓福祉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目的。五年来,我们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大力推进民生工程,统筹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用发展的成果致富百姓、用惠民的成效检验发展,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群众有更多的期待。我们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以改善民生来凝聚民心、汇聚民智,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

必须坚持以加强党建为第一保证。加速蚌埠崛起,关键在党,关键在人。五年来,我们大力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通过强化党委核心领导作用、选好用好干部、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倡导真抓实干作风,着力营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开创了工作的新局面。在新的发展阶段,多种复杂严峻考验、多种风险和挑战仍然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加强党建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我们要以更加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推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领导和推动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新业绩。

二、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蚌埠大有可为的黄金发展期。我们面临诸多机遇:国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新一轮治淮工程拉开序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享有更多优惠政策,我省全面加快皖北地区振兴步伐、更加突出蚌埠核心增长极地位,这将使我市得到的政策支持更加有力;京沪和京福高速铁路的相继通车,将为我们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带来更多新机会;我市本身发展也呈现出新的阶段性特征,经济和社会加快转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推进,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消费结构加快升级,跨越发展、加速崛起的势头日趋强劲。

我们完全有条件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跨越。同时也要清醒认识到,我们正面临加快发展和全面转型的双重压力,调整经济结构、扩大有效投入、增强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保持社会和谐等方面任务依然艰巨。面对各地新一轮激烈竞争的巨大压力,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懈怠,必须以等不得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乘势而上,跨越赶超,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再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辉煌。

今后五年全市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富民强市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升级提速促崛起为总要求,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城乡统筹、创新发展、开放带动、民生优先战略,大力推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着力推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提升皖北中心城市地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提高人民幸福指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今后五年我们的奋斗目标是: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等比2010年再翻一番以上;经济发展方式加速转变,体制机制更趋完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皖北中心城市地位更加突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力显著增强,县域经济在全省位次快速提升,区域联动协调发展的格局进一步形成;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社会保障体系和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城乡居民收入五年翻一番,人民群众幸福指数显著提高;民主法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持续加强,社会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既充满活力又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进一步形成;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政治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同志们,以1911年津浦铁路通车为起点,历经百年的建设发展,蚌埠从昔日的古渡渔村,已经发展成为一座交通发达、功能完善、充满活力、生态优美的现代化城市。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全市人民期望更加和谐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继续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就,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美好期待。

(一)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努力建设实力蚌埠

提升综合实力特别是提升经济实力,事关城市地位和人民利益。集中精力把经济搞上去,仍然是蚌埠当务之急。我们要全力推动新型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同步协调发展,尽快促进经济实力再上新台阶,着力打造皖北振兴的核心增长极。

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经济实力不强,根子是产业实力不强。我们要坚持以提升产业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构建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现代农业为基础的现代产业体系。要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继续以足够的精力和有效的资源主攻工业,在百亿元年销售收入企业、百亿元投资项目、千亿元年产值园区、千亿元年产值产业上实现“零”的突破,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着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支持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产业加快发展,力争“十二五”末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突破1000亿元。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精细化工等优势产业,改造提升纺织、建材、食品等传统产业。优化工业企业组织结构,支持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推动中小企业加快发展。着力推进开发区扩容升级,明确产业定位,坚持错位发展,提高入区项目质量和投入强度,推进关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基本完成工业企业退市进园任务。要坚定不移地推动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咨询会展等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提升卫生医疗、社区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积极培育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等新兴服务业态。引进更多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加快组建农村银行、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金融机构,构建现代金融体系。加快旅游资源开发,推进涂山、天河、双墩、垓下等景区和大明文化园、中华古民居、森禾现代花卉产业园等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加快水运发展和口岸建设,充分发挥淮河的黄金水道功能,繁荣交通运输业。要坚定不移地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继续巩固农业基础地位,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没有县域经济的跨越发展,就没有蚌埠的争先崛起。要坚持以富民强县为目标,按照“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一体化”四位一体的发展思路,推动重大项目市县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强化要素支撑,加速产业集聚,力争“十二五”末1-2个县进入全省一类县行列。坚持把加快工业发展作为县域振兴的突破口,有效利用土地和劳动力等资源优势,重点加快推进县域开发园区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主导产业,全面提升县域工业化水平。深入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抓住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人口集聚等关键环节,推动各种资源配置向重点镇集中,着力建设一批经济强镇。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实施新增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推进沿淮百万亩蔬菜产业带建设,深化“畜牧富民工程”,促进精品渔业规模化发展。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快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高标准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业产业化示范园区、农产品加工示范园区。加快发展乡村经济,鼓励发展多种经营形态,推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

持续扩大有效投入。加快蚌埠发展,必须继续发挥投资的拉动作用。要坚持项目优先,重点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和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和民生工程等投资力度。深入实施“3461”行动计划,加强对重大项目建设的调度,确保在建项目尽早投产发挥效益、计划新开工项目按期实施。坚持把引进工业项目、扩大工业投资作为重中之重,保持工业经济高强度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以政策性投入带动创业性投资、风险性投资、金融资本和社会资金跟进。鼓励企业和驻蚌单位增加投资。吸引更多资金投向工业企业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和其他产业发展。

(二)大力提高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努力建设魅力蚌埠

加快建设皖北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也是蚌埠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人才、产业、文化等方面优势,以百倍信心和实干精神,提升加工制造中心、商贸流通中心、交通航运中心、科技教育中心、医疗服务中心、旅游集散中心地位,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大城市,让蚌埠这颗淮畔明珠更具魅力。

推动城市协调发展。围绕构建大蚌埠都市区,协调推进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推动各区及功能区高水平开发,加快与怀远县城等周边城镇的同城化发展步伐。加快以高铁新区为核心的湖东片区及燕山路以南的南部新区科学规划和有序建设,开辟城市发展新空间,打造产业支撑强、建设品位高、生态环境好的城市新名片。经济开发区要加快滨湖西区开发建设,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积极争创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高新区要以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主攻方向,完善发展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加快项目建设,创新发展机制,成为全市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环境优美的现代化新城区。淮上新区要充分发挥地域和空间优势,加快开发建设速度,尽快发挥出城市副中心作用。加大老城区的改造建设力度,依法拆除违章建筑,全面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综合服务功能。以30万以上人口规模为目标,加强三个县城规划、建设和管理,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完善整体功能,增强产业及人口集纳功能,为建成大蚌埠都市区提供支撑。加强城市规划工作,完善城市管理体制,大力提升精细化、数字化管理水平。

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强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建成城市高速外环线和大庆路淮河公路桥。整合和减少市区铁路专用线,完成水蚌线改造。建成蚌埠新港集装箱物流港,建设三县相关船闸和码头,提高淮河等航道水运能力。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三县及农村延伸,建成蚌埠至固镇一级公路和蚌埠至五河高速公路、徐州至明光高速公路蚌埠段,建成五河园集大桥。加快推进新一轮治淮工程,突出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薄弱环节建设,力争通过5-10年努力,从根本上扭转水利建设滞后局面。统筹农村生产生活基础设施、服务设施和公益事业建设,推进农村危房改造和村庄整治,加快建设一批产业特色明显、生态环境良好的中心城镇,集中建设一批千户以上、万亩左右的中心村,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水平。

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规模开展植树造林,继续提高森林覆盖率和城乡绿化水平,争创全国园林城市。严格土地管理制度,有效开发和盘活利用存量土地资源,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保障建设用地需求。加强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淮河水质继续提高,城区一级空气天数显著增加,城区入淮的河流得到普遍治理,建成一批滨水景观廊道。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着力推进节能减排,实行严格的节能降耗和污染物排放目标责任制。扎实开展生态县区、生态乡镇创建工作,继续推进龙子湖、天河地区生态综合开发,加大沱湖、四方湖、三汊河湿地保护和开发力度。大力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实现乡镇政府所在地集镇生活垃圾处理全覆盖,基本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

(三)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努力建设活力蚌埠

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要持续推进解放思想,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强力推动对外开放,不断创新体制机制,用改革激活发展的潜能,用开放促进要素的集聚,推动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深化综合配套改革。用足用活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政策,以转变政府职能和深化企业、财政、投融资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为重点,加快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更加重视公共管理,规范简化审批程序,提高行政效率和服务水平。深化企业改革,通过兼并重组、引进战略投资者、进行资本运营等多种方式,加快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深化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大力推进综合治税,实施预算支出绩效评价。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培育更多合格的中介服务组织。继续推进农村综合改革,探索新的农村治理机制。狠抓机关效能建设,推进部门内部职能和业务流程整合优化,促进政务服务提速增效。

全方位扩大对外开放。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按照招大、引强、选优的原则,拓展招商领域,改进招商方法,更加有效地承接产业转移,争取更多体量大、带动性强、技术水平高、发展后劲足的大项目、好项目落户蚌埠。深化与长三角地区和其他地区的合作,推进与省内兄弟城市对接合作,构筑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开放合作新格局。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跨国经营,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上充分利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轨道上来,实现经济增长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着力培育创新主体,加强和引导核心技术、关键技术及公共技术攻关,鼓励企业建立研发机构。完善科技创新机制,加大科技发展扶持政策的实施力度,引导企业加大创新投入。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扶持一批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的骨干企业。积极构建创新平台和载体,发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密集的优势,通过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建设和扶持一批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更多科研成果在本地转化。大力优化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投融资体系,健全创新服务支撑体系。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设一支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着力培育有利于创新的城市文化,积极营造勇于创新、敢于创业、鼓励竞争、宽容失败的社会创新氛围。

(四)加快打造文化强市,努力建设文明蚌埠

文化是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我们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着眼于提高市民素质和塑造高尚人格,以更大力度推进文化改革和发展,加快文化强市建设步伐,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提升城乡文明程度。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党员、教育人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打牢全市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大力弘扬和践行蚌埠城市精神,培育科学务实、创新创业、开放包容、敬业诚实、团结协作的现代文化意识,激发热爱蚌埠、建设蚌埠的热情。坚持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深入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提升蚌埠好人之城的品牌效应。继续深化市民素质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升、窗口行业服务水平提升和群众性文明创建水平提升等四大提升工程建设,不断提高社会公共文明指数,全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共财政为支撑、以城市社区和农村基层为重点,加快推动公共文化服务向广覆盖、高水平、可持续转变。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高水平建设档案馆、博物馆、文化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加强新闻媒体和网络等建设与管理,提升舆论引导能力,形成健康向上的思想舆论环境。实施文化精品工程,大力推进文化内容、表现形式和传播手段创新,创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化作品。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乡镇及社区文化中心、农家书屋等建设,让全市人民享受更多的文化发展成果。

推动文化产业大发展。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加快推进花鼓灯嘉年华、光彩古玩玉器城、工艺美术产业园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大力扶持文化旅游、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等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着力培育发展文化创意等新型文化业态。办好中国花鼓灯歌舞节、安徽省玉器奇石古玩盆景博览会等各类有影响的文化活动,培育形成更多更具影响的文化品牌。重视历史文化遗存的挖掘、保护和利用,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工作。切实加强文化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公共文化服务运行机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

(五)坚持全民共建共享,努力建设和谐蚌埠

构建和谐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提高执政能力的应有之义。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要求,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

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根本出发点,按照以人为本、以民为重、以法为准、以和为贵的原则,妥善协调经济社会活动中各类主体的利益关系和利益诉求,兼顾各方面群众的关切。完善党委、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健全群众工作制度。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有效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促进社会公正。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创新村民自治机制,适度扩大社区管辖范围。坚持用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深入推进矛盾纠纷化解,努力形成社会大调解工作机制,切实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深入贯彻依法治市方略,做好“六五”普法工作,加强依法行政,推进司法公开,促进司法公正,提高执法公信力和群众满意度,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打击各种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严格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以食品药品和餐饮安全为重点的市场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继续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坚持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提高党委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探索和创新对“一府两院”工作监督的有效途径。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充分发挥统一战线优势,加强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切实做好民族和宗教工作。支持工会、共青团和妇联等人民团体开展工作,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巩固扩大基层民主,扎实推进村(居)民自治,认真落实基层政务公开、村(居)务公开、厂务公开和公共企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制度,保障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六)提升城乡居民幸福指数,努力建设民生蚌埠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科学发展的根本要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理念的具体体现。我们要坚持实施民生优先战略,加大公共产品供给,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让城乡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突出富民优先导向,全面实施“十二五”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规划,促进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实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强化公共就业服务,有效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就业和创业能力,不断提高工资性收入水平。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积极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让劳动者体面劳动、有尊严地生活。大力促进全民创业,让更多的人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走创业富民路子,形成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社会风尚。健全公共财政保障体系,进一步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提高居民转移性收入。强化财产权权益保障,拓宽居民投资理财渠道,积极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着力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

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方针,加快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建立覆盖全市城乡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一体化管理运行新机制,加强统筹管理,提高各项社会保障水平。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发展公共租赁房,完善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棚户区及旧住宅区和农村危房改造,逐步解决中低收入人群住房问题。继续实施民生工程,加大民生资金投入,扩大民生工程覆盖领域,重点向基层、农村、残疾人等困难群众倾斜。加强城乡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鼓励社会资本兴办养老服务机构,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加大救助帮扶力度,保障低收入群体基本生活。

加快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重视教师队伍建设,着力抓好学前教育,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支持驻蚌高校发展。完成蚌埠二中新校区建设,建成蚌埠职业教育园区。加强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为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方便和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重视公立医院基础设施建设,支持驻蚌省级医院加快发展,推进市级和县级医院做大做强,合力打造皖北医疗服务中心。加强体育场馆和群众性体育设施建设,建成蚌埠市人民健身中心,推进竞技体育和全民健身的协调发展。做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重视加强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和残疾人工作。广泛开展国防教育,关心支持军队和民兵预备役部队建设,巩固发展双拥成果,进一步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办好蚌埠的事情,关键在于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我们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切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加快发展、跨越赶超的强大力量。

(一)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水平。理论上的与时俱进是行动上锐意进取的前提,思想上的统一是全市步调一致的重要保证。要紧跟理论创新步伐,坚持不懈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科学发展观武装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信念、牢记宗旨,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着力营造良好学习风气,完善干部学习教育制度,建立教育培训体系,促进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重视学习、崇尚学习、坚持学习,自觉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紧密结合宏观形势、本地本部门情况和自身实际,带着问题学习理论、运用理论解决问题,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弘扬与时俱进、勇于创新精神,不断探索解决现实问题的新路径、新举措。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能力。建设一支能够与时俱进、担当重任的高素质干部人才队伍,是加速蚌埠崛起的组织保证。大力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着力提高审时度势的应变力、总揽全局的驾驭力、开拓进取的创新力、一抓到底的执行力,切实打造政治坚定、务实高效、团结和谐、充满活力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不断完善党委领导体制、工作机制和运行方式,进一步提高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水平。牢牢把握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立足发展选干部、着眼全局配干部、注重实绩用干部。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用人视野,广开进贤之路,完善干部选拔任用与考核评价机制,努力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优化领导班子配备,突出“一把手”队伍建设,促进党政主要领导带好班子、管好队伍。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重点加强年轻干部党性修养和实践锻炼,砥砺品质、锤炼作风、增长才干。建立来自基层一线党政领导干部培养选拔链,扎实抓好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合理使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强化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加强干部管理监督,建立健全经常性管理机制和干部退出机制。匡正选人用人风气,坚决整治跑官要官、买官卖官、拉票贿选等现象。认真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落实人才政策,搞好人才服务,优化人才环境,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

(三)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增强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要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积极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思路、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创新,使其成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坚强战斗堡垒。坚持以抓好带头人队伍建设为重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发展集体经济、组织农民合作、带领农民致富、提供公共服务、实施民主管理能力。坚持以“三有一化”为目标,深入开展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坚持以开展“双争双覆盖”为抓手,切实扩大“两新”组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面。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两大任务,切实加强和改进机关党建工作,努力走在基层组织建设的前头。统筹推进国有企业和学校、科研院所等事业单位的党建工作。扎实推进党内民主建设,规范有序推进党务公开,落实保障党员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制度。进一步做好党员发展、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流动党员动态管理,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建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深入实施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结对帮扶,构建城乡统筹发展的基层党建新格局。

(四)坚持不懈地加强作风建设,进一步凝聚干事创业合力。良好的作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是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重要保证。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经常深入实际、深入基层,做到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要大兴求真务实之风,不搞形式主义,把精力用在推动实际工作上。要大兴艰苦创业之风,树立争创一流的志气,勤勉敬业、甘于奉献,不断用新的标杆提升各项工作水平。党员领导干部要在作风建设中率先垂范,自重、自省、自警、自励,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到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以自身的模范行动带动和促进干部作风的转变、工作效能的提升、发展环境的优化。

(五)加大反腐倡廉建设力度,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社会环境。坚决惩治和有效预防腐败,关系人心向背和党的生死存亡,是必须始终抓好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要把反腐倡廉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举措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提高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水平。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在对待党和国家事业上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在对待人民赋予的权力上始终保持敬畏之心,在对待个人名利地位上始终保持平常之心,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逐步推行行政权力网上公开运行,建立电子监察系统,全面开展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进一步完善党内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促进行政权力、公共服务公开透明运行。坚持以改革精神推进制度建设、以创新思路探索治本办法,不断深化土地审批出让、公共工程建设、各类资金管理使用等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改革,最大限度地减少体制障碍和制度漏洞,努力从源头上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落实《廉政准则》力度,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继续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坚决查办各类腐败案件,着力解决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对任何腐败分子都要依法惩处、决不姑息,促进党员干部为民、务实、清廉。

各位代表、同志们,蚌埠正站在一个新的发展起点上。加快科学发展、富民强市步伐,让城乡更秀美、百姓更幸福,是时代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奋斗目标。我们深感肩上担子很重、责任很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安徽省委坚强领导下,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埋头苦干,攻坚克难、升级提速,共同建设皖北中心城市,共同打造皖北振兴的核心增长极,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下载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8清华考研:经管学院陈涛涛教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清华经管考研经验

    经常看到有人问这样的问题:清华经管好考吗?竞争激烈吗?我在校期间成绩不好或者本科学校比较一般也能考吗?我都工作了还能考经管吗?现在,我要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清华经管不是神话......

    孔宪涛教授先进事迹

    学习孔宪涛教授先进事迹有感团委、工委小组组织青年职工学习关于孔宪涛教授先进事迹。通过学习,大家深深被孔宪涛教授的先进事迹所感动。孔宪涛教授不仅是一名爱党报国的战......

    胡景涛清华讲话总结

    设计艺术学院 艺设环艺F0901团日 活动 总 结 认真学习关于“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团日活动总结 一、活动目的: 胡锦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以回顾总结......

    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陈涛)

    房地产销售培训资料 第一章 房地产基础知识培训 一、房地产的概念 二、房地产的特征 三、房地产的类型 四、 房地产专业名词 五、 房地产面积的测算 第二章建筑基础知识 一......

    陈涛镇人民代表大会志材料

    陈涛乡人民代表大会十二届一次会议 召开时间:1999年1月 人大主席:潘立军 人大副主席:顾秀山 陈涛乡人民代表大会十二届二次会议 召开时间:2000年3月15日 主要议程:一、听取和审......

    陈允涛同志事迹简介

    陈允涛同志事迹简介 从2002年到2013年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闻30分》等新闻节目中,播出了几百条环保深度调查报道,其质量和影响在中央各大媒体中是绝无仅有的,而采制......

    校团委实践外联部 陈涛(定稿)

    徐州工程学院校团委实践外联部工作总结 尊敬的各位老师、学长学姐: 大家好!我是校团委实践外联部的干事陈涛,很高兴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为大家介绍我们外联部一年来的工作情况......

    徐州培训心得体会--陈泽涛

    徐州培训心得体会 这次和同事一起参加神皖公司安排的培训,虽然时间很短,只有一个星期左右,但感觉收获很大。 这次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是拓展训练。我们被分成了几个小组,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