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5 04:15:5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

第一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思考

基本情况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它的出现、发展和壮大 给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会员构成绝大多数是志趣相同并从事同行的农民,会长或副会长多由同行业生产能手或有文化的乡、村党员干部担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事的生产项目涉及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等多个行业。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分为技术交流型、技术服务型、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三种类型。经费来源主要为会员自筹、入股、专业大户出资、企业出资赞助、开展有偿服务收取的技术指导费、技术咨询费和组织农产品外销的手续费、乡村基层组织给的少许补助等。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虽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但是实践证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代表我县农村深化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我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有效形式,是 我县在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技术、市场、信息共享服务,民受益为特征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格局。它对我县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引导全县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带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

我县的农村技专业术协会是以发展一种产品或一个行业为目标,是由骨干会员带头示范的,影响周围群众,不仅普及了科学技术,而且将同类行业户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某一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进而成为支柱产业。如兴隆镇塘洞村的张有纪自主开发的北侗黑葡萄基地,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并辐射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众多村民户走上了致富路。

二、加速了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使科技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科技致富大户牵头,汇集了当地的技术经济能人,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与学会、科技院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使许多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得以较快地推广应用。有的农技协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普及应用技术,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成立初期有部分会员因不懂大棚 蔬菜种植技术特别是育苗的护理技术掌握不了,蔬菜的成功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该协会每年有针对性对会员举办多次培训班,或到田间地头,到菜农会员户中进行手把手培训,通过培训,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印发资料和教材使该协会会员蔬菜种植成功率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为联结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根据农户的需要和生产经营能力,首先从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入手,逐渐向流通领域延伸,成为农户真正走向市场的组织代表。目前,我县的一些农技协已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型向产、供、销、加一条龙服务的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发展。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从栽种规范、种子的选购、肥料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的销售一系列服务,使得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使会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

四、农技协促进了农户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项新兴产业的出现成为一个协会新的生长点,协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争创效益”的方针。实践表明,在各农技协的带领下,广大农户观念大转变,彻底改变了“家家种粮油,户户小而全”的状况,全县一大批专业村、专业户、专业市场不断涌现。比如晏家乡 的坝上村成为 “西瓜村”,地方收入得到了增强,农民收入得到了逐步增长。全县的“小康村”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农技协成为农户利益的代表。

农民单家独户经营除了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力量微弱外,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户参加协会,共同的行业生产经营,共同的利益使农户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协会这一组织得到体现。农户的合理要求和愿望通过协会向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反映和争取,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农户的正当权益。协会也成为同行业的农民之家。

六、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进行技术经济联合体的活动中,建立了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富裕的新型农民关系。通过科学技术培训、科学示范和生产实践,不仅提高了会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增强了科技意识,而且更新了观念,有利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会员中许多人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把自己熟悉的各种农科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群众,并在资金、项目、技术、种子市场销售等方面予以扶持。帮助当地群众靠种养致富起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党和国家、为人民分忧,帮助周边群众脱贫致富出力,充分体现了当代农村人的高尚品德。

存在问题

一、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到位缺乏应有的重视。

有的乡镇还未把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列入党政领导的议事日程,也没有把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工作和发挥其作用纳入当地科教兴县、科教兴农的重要内容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农技协与党委、政府沟通不够,农技协的一些意见、建议和要求很难反映到政府的决策机关中。

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还不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服务功能还比较低。

目前我县大部分的村民委还没有农技协组织。已建立起来的农技协,层次也较低,具备产、供、销、加一体化服务功能的农技协数量很少,甚至已名存实亡。乡镇科协是负责对农技协指导协调服务工作的。但我县部分乡镇尚未建立科协组织,因而影响到农技协组织的健康发展。

三、各级科协组织对农技协的帮助指导不够。

目前,引导和扶持农技协的相关政策没有出台,许多部门对农技协在信贷以及农资、种苗等生产资料的供应及生产扶持方面缺乏有力支持,有的甚至人为设置障碍,采取歧视态度。各级科协能为农技协提供的包括市场信息、服务工作的相当有限,各级科协因经费拮据,也无法开展积极有效的工作,致使一些必要的活动都无法正常开展。比如,组织农技协开展互相学习交流或组织对口参观考察等活动都无法 开展,从而影响了农技协的发展与提高。

几点建议

一、要提高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认识,重视发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

农技协在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建立农业强省和推动农业产业化、社会化服务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予以大力支持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以便更好地发挥这一组织的作用。

二、建立和健全农技协的管理法规,明确其合法地位,保障其合法权益。

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制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法规,已成为社会的迫切需要。客观条件也基本成熟。建议相关部门尽快制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管理法规,以明确各农技协的合法地位,保护其合法权益,促进其健康发展。

三、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和规则积极引导农技协向技术经济联合实体型方向发展。

根据农技协的办会宗旨:民办、民管、民所有、民受益的原则和《科普法》中第六条规定:“社会力量兴办科普事业可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要求,各级党委、政府以及全社会都应该大力支持和引导,尤其是要从税收、生产资料的采购供应,金融信贷政策等方面进行扶持和引导,为巩固和发展农技协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使农技协按照市场经 济规律进行运作,并从中获得合理的收入以达到自我“造血”,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能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浪潮中经得起洗礼并发挥应有的作用。

四、充分发挥县科协对全县农技协组织的宏观管理作用。

建议县政府从有关经费中划出一块给县科协作为专门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专项资金,用于组织对农技协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建设科普信息库,向各乡村农技协提供科技信息、市场信息等方面的服务以及开展有关活动。

五、加大对农技协的扶持力度,促进全县农技协的健康发展。

各部门应转变观念,消除歧视,打破行业垄断和条块分割的格局,特别是在技术、信贷、市场准入等方面对农技协予以支持和帮助,为提高我县农技协的档次,发展成为技术经济联合体创造良好的条件。农技协开展的各项科技有偿服务应与科技咨询业务部门一样享受国家政策待遇,减免所得税;对农技协为农业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收入,在一定时间内暂免收所得税。

第二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最终版]

关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思考

基本情况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在农民自愿基础上组成的农村技术经济合作组织。它的出现、发展和壮大 给我国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我们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会员构成绝大多数是志趣相同并从事同行的农民,会长或副会长多由同行业生产能手或有文化的乡、村党员干部担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从事的生产项目涉及农、林、牧、副、渔、加工业等多个行业。现有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分为技术交流型、技术服务型、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三种类型。经费来源主要为会员自筹、入股、专业大户出资、企业出资赞助、开展有偿服务收取的技术指导费、技术咨询费和组织农产品外销的手续费、乡村基层组织给的少许补助等。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虽然处于初级阶段,很多方面亟待加强和完善,但是实践证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代表我县农村深化改革的趋势和方向,是推动我县农村经济和农业产业化、现代化发展的强大动力,是实现我县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群众性、社会性、经常性的有效形式,是我县在开展农村科普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它初步形成了以经济利益为纽带,以技术、市场、信息共享服务,民受益为特征的技术经济合作组织格局。它对我县实施科教兴县、科教兴农、引导全县广大农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将产生重大的作用。

一、通过典型示范引路,带动了支柱产业的发展。

我县的农村技专业术协会是以发展一种产品或一个行业为目标,是由骨干会员带头示范的,影响周围群众,不仅普及了科学技术,而且将同类行业户联合起来,共同开发某一产业,形成规模经营,进而成为支柱产业。如兴隆镇塘洞村的张有纪自主开发的北侗黑葡萄基地,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基地获得的经济效益是显著的,并辐射带动了周围的村民,对促进当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使众多村民户走上了致富路。

二、加速了优良品种更新换代和先进实用技术的引进推广,使科技成果较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科技致富大户牵头,汇集了当地的技术经济能人,是农村新生产力的代表,他们与学会、科技院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使许多实用技术和科技成果得以较快地推广应用。有的农技协通过举办实用技术培训班,向农民传授普及应用技术,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成立初期有部分会员因不懂大棚蔬菜种植技术特别是育苗的护理技术掌握不了,蔬菜的成功率很低,为了解决这一技术难题,该协会每年有针对性对会员举办多次培训班,或到田间地头,到菜农会员户中进行手把手培训,通过培训,普及科学种植技术,印发资料和教材使该协会会员蔬菜种植成功率得到了普遍的提高。

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为联结农户小生产与社会化大市场的中介服务组织。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根据农户的需要和生产经营能力,首先从生产中的技术服务入手,逐渐向流通领域延伸,成为农户真正走向市场的组织代表。目前,我县的一些农技协已由单纯的技术服务型向产、供、销、加一条龙服务的技术经济合作实体型发展。比如波洲长塘坪村的大棚蔬菜协会,从栽种规范、种子的选购、肥料供应、技术指导到产品的销售一系列服务,使得产品销售渠道畅通,使会员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发展生产的热情高涨。

四、农技协促进了农户产业结构调整。

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加快了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行业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一项新兴产业的出现成为一个协会新的生长点,协会坚持“人无我有,人有我忧,争创效益”的方针。实践表明,在各农技协的带领下,广大农户观念大转变,彻底改变了“家家种粮油,户户小而全”的状况,全县一大批专业村、专业户、专业市场不断涌现。比如晏家乡的坝上村成为 “西瓜村”,地方收入得到了增强,农民收入得到了逐步增长。全县的“小康村”建设得到了加强。

五、农技协成为农户利益的代表。

农民单家独户经营除了在参与市场竞争的过程中力量微弱外,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护。农户参加协会,共同的行业生产经营,共同的利益使农户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并通过协会这一组织得到体现。农户的合理要求和愿望通过协会向政府部门和全社会反映和争取,从而有效地保护了农户的正当权益。协会也成为同行业的农民之家。

六、推动了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进行技术经济联合体的活动中,建立了互教互学、取长补短、相互合作、共同富裕的新型农民关系。通过科学技术培训、科学示范和生产实践,不仅提高了会员的科技知识水平,增强了科技意识,而且更新了观念,有利于成长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农民。会员中许多人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新农村的带头人。这些带头人把自己熟悉的各种农科技术无偿传授给当地

第三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状况调研报告(范文模版)

为全面贯彻《中共xx市委关于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实施意见》,根据《xx市科协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xx市科协在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龙文祥,副主席黄敏的带领下,分头深入基层,采取问卷调查、实地考察、走访座谈等形式,对全市范围内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农技协的发展现状

xx市是一个农业大市,辖七县一市三区,总人口有610多万,农业人口比例大。近几年来,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各级科协组织将农村科普工作的重心下移,着力抓好农技协建设,把促进农技协发展作为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深入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重要抓手。通过打造农技协这个科普载体,建立起广大群众参与科普的活力机制,在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服务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农技协这种由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村专业技术合作组织,正受到越来越多农民的认可和欢迎,业已成为我市农村科普工作的一支主要力量。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已拥有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农技协)2个,省级示范农技协4个,省级优秀农技协1个,市级示范农技协15个。

我市农技协发展已有近二十年的历史,大致经历了萌芽、发展、巩固、提高、再发展几个阶段。近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形势的不断发展,农民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强,在各级科协组织的重视和支持下,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得到了迅速发展。到目前为止,全市共有各类农技协478个,拥有会员12万多人,遍布全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种植业(瓜、果、农、林、茶、桑、蔬菜、食用菌、中药材等)、养殖业(鸡、鸭、猪、鳝、蟹、鱼等)、服务业(主要是中介经营公司、农产品加工企业)等方面的二十多个门类。其中县级农技协169个,乡镇级155个,村级154个,跨省的8个,跨市的10个。我市89.1%的农技协都经过了各级有关部门的审批,其中科协审批的139个,农林部门审批的114个,其他部门审批的173个。在这些农技协中经民政部门登记的有273个,工商部门登记的有93个;农民牵头创办的有180个,龙头企业牵头创办的94个,科协、涉农部门牵头创办的170个;股份制的有49个,合作制的86个,公司+协会的115个,支部+协会、科研单位+协会的共有103个,专业户领办的98个;开展技术服务的有193个,信息服务的141个,产加销一体的275个,技术经济实体的74个;聘请专家1406人,农民技术员4531人。据统计,20xx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922120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607693.2万元,农技协生产总值占我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比例达31.6%。20xx年全市农技协会员人均纯收入7109元,高出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3502元一倍。有相当部分农技协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开始由最初仅以提供技术服务和销售渠道的低层次合作形式,发展到现在围绕某一农业主导产品的开发,创办一体化经营的高层次复合型实体;由会员最初仅是本村、本乡农民发展到打破区域界线,会员辐射到周边乡镇和跨省、市、县农村的大型农技协。有80多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过千万元,19个农技协生产规模超亿元,其中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年销售收入已达到3亿多元。这些农技协都已逐步走上了规模化、产业化和综合性的发展轨道,成为了一方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为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二、农技协在促进我市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农技协工作是农村科普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技协以农民为主体,以有致富能力的专业户、龙头企业、乡土能人为核心,以提升农民科学素质为目标,以产业为依托,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广普及农村先进实用技术和带动农民科技致富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几年来各级科协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大局,坚持科学发展观,找准科协组织促进农村经济建设的切入点,积极引导和发展农技协组织,充分发挥农技协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1、农技协已成为我市农业技术推广的主力军。农技协利用与农民的亲缘、地缘关系,以及技术传播直接、信息渠道通畅的特点,将农业新技术、新产品、新材料直接有效地传授给农民,加快了农业技术的普及速度与新成果的推广步伐。到20xx年底全市农技协共推广农业新品种1100多个、推广新技术600多项、新材料200多项,其中自主研发的就有150多项(个),创建示范基地近900个。我市望江县网箱养鳝协会以养殖基地为示范,通过常年举办培训班和开通技术服务热线电话为载体,以免费提供技术服务、深入养殖现场指导和帮助销售为手段,大力推广普及网箱养殖技术。目前该协会已有会员1136户,分布全县的10个乡镇和邻近县市,全县网箱养鳝规模达到13万只网箱,成鳝产量达到400多万公斤,产值可达1.5亿元左右,已成为我市特种水产养殖的第一大品牌和安徽省网箱养鳝的第一大县,20xx年被中国科协、财政部评为“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宿松县河蟹协会积极壮大协会队伍。会员由成立之初的82个发展到2168个,其中单位会员22个。聘请专家举办河蟹养殖技术培训班10期,培训会员1000多人次。同时组织会员赴外地学习精养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河蟹养殖水平。努力做到河蟹苗种生产、供应、品牌、销售、生产技术标准和生产资料供应的“五统一”。积极拓宽销售渠道,提高市场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目前该协会“皖江”大闸蟹已销往北京、上海、南京、武汉、常州等大中城市,并打入国际市场。

2、农技协已成为农民科技致富的重要途径。引导和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是农技协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各级科协十分注重在农村专业户、科技示范户和科技能人中培育和发展农技协,通过他们因地制宜地推广适合当地的农业生产技术,在帮助农民依靠科技致富、依靠科技脱贫上取得一定成效。全市农技协共带动农户27万多户,培育科技示范户2.3万户,开展技术培训近4000次,培训人数46万多人次,为带动本地农民致富做出了积极的努力。潜山县是个贫困县,蚕桑生产是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途径。潜山县蚕桑技术协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为贫困山区蚕农服务,通过聘请专家和技术人员开展技术培训,对贫困农户家庭实行一对一帮扶,为蚕农提供种子种苗及蚕需物资供应服务。同时积极探索“公司+协会+农户”模式,开展蚕业产业化经营,本着“技术为依托,以质量为基础,以服务为重点”的经营原则,力求达到“会员带动,蚕桑发展,蚕农增收”的目的。目前,在全县已建立了40个蚕桑示范基地,培育了650多户示范户,带动全县4800户蚕农,为振兴潜山县蚕桑事业,促进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3、农技协已成为农村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桐城市大关蛋鸭协会作为08年中国科协、财政部联合表彰的“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在带动一方农民增收致富,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取得明显成效。该农技协在为蛋鸭产业提供全程优质服务的同时,着力推进养殖基地的建设,提高单位养殖效益,降低成本。为进一步把协会做大做强,他们与省农科院、安徽农业大学、市畜牧兽医局联合,走“市场+企业+农户+科研院校+农技服务组织”的发展模式,带动当地和邻近舒城、庐江、枞阳等县的几十个乡镇,形成了我省较大范围的农村特色区域经济。产品除内销外,部分还进入东南亚国家,07年实现销售年收入3.7亿元,利税2000万元,并建立了“大关禽蛋市场”,拥有自己的办公楼、销售市场、培训学校和网站,已实现了“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强一地经济,富一方百姓”的目标,其规模化程度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

三、当前我市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技协虽然遍布我市七县一市三区,涉及行业较多,但各地发展还不平衡,覆盖面还十分有限,农技协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农技协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新形势下农技协的重要作用还未被充分认识,有些地方对农技协的性质、地位和潜力缺乏足够的认识,对国家和省、市有关扶持农技协发展的优惠政策没有落实到位;没有把农技协建设放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中去看待,缺乏研究,在宏观上缺少政策法规及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指导。

2、缺乏必要的技术支撑,示范带动面不广。

由于农技协多数是以各类“土专家”为核心,高层次的专业技术人员相对缺乏。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农技推广部门和各种专业学会建立合作关系基础还比较薄弱,没有形成固定的合作关系,导致一些新技术、新成果无法迅速传播和推广。

3、缺少资金支持,发展后劲不足。

缺少活动经费,是各级农技协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协会因缺少经费无法开展活动,发展新产业和扩大规模等许多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大多数农技协的主要产品约80%集中在种植、养殖业上,获利和发展空间小,尚难能建立强有力的经济实体,可持续发展空间狭小。

4、内部管理和服务质量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市部分农技协内部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组织机构和自律机制不健全。协会与会员之间没有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良性循环机制,抗自然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能力较弱。即使有实体的协会,组织仍较松散,凝聚力不强。有的产业还没有建立协会,少数乡镇农技协还处于空白,整体运作和产业发展还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发展阶段。一些协会没有进行社团登记,不具备法人地位,社会信誉度、影响力较低,一旦遇到经济纠纷,往往束手无策,造成服务质量不高。

四、我市农技协今后发展的工作思路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经营和龙头企业发展。这充分说明了党中央对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重视和肯定,同时也为农技协的发展迎来一个新的机遇。xx市农技协要有新的更大的发展,我们认为必须努力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提高各级领导对农技协工作的认识,市委市政府要组织召开全市农技协工作有关会议,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把农技协建设纳入地方农村改革和发展的范畴,作为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重要措施和内容。各级领导要从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和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农技协在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农技协发展的客观必然性和客观规律性,将农技协的发展纳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规划,研究制定出有利于农技协建设与发展的各种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和支持农技协自主自愿、因地制宜、多层次多类型多元化发展,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引导、扶持和管理,促进其健康发展。

2、要高度重视农技协的组织建设与发展,充分认识到农技协组织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主导地位,充分发挥农技协会员在科普工作中的主力军作用,把农技协的组织建设和发展作为深入开展农村科普的一项重要内容。各县(市、区)科协和有关部门要把农技协的建设和发展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应在各自职责范围内,给予农技协和其技术经济服务实体最大限度的优惠,确保农技协权益不受损害。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推广一批有特色、规范、带动作用大的典型农技协,扩大农技协的影响力。让农技协发展的外部环境更宽松,内部运行机制更加完善,活动动空间更加广阔,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使其真正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

3、搭建平台,促进现有的农技协联合起来做强做大。要加快我市农技协联合会的建设,成立市级和各县(市、区)农技协联合会,使目前以单个专业技术协会形式存在的农技协有一个更加完善的组织体系,以改变农技协由于受到自身条件、地域和规模的限制,在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为农民提供服务以及进一步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等方面受到一定局限性的状况。今年市科协将筹备成立xx市农技协联合会。在目前农技协联合会组织不健全的情况下,各级科协和相关部门要搭建平台,加强各类农技协的横向联系和协作,加强对农技协的技术指导和业务培训,加大对农技协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技术上的支持力度,促进农技协做强做大。

4、加强农技协的自身建设,实现民主办会,规范发展。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积极引导农技协自办或联办经济实体,建立利益联接机制,逐步完善服务功能,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和对会员的凝聚力、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使农技协的发展不断趋于完善。各级科协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农技协的管理、服务和指导,引导农技协在组织体系、利益分配、内部管理、激励和约束机制等方面加以规范,建立科学的组织体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和监督制约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

5、继续开展不同层次的示范农技协申报评比工作,认真组织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市科协继续深入开展市级示范农技协的创建评比工作,各县(市、区)科协在抓好本级示范农技协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市级示范农技协的培育和申报工作,要加大对一般农技协的培育、发展、提高力度,要求示范农技协积极发挥示范作用,提供它们成功的经验,从而带动更多的农技协步入快速健康的发展轨道,力争全市农技协总体迈上新台阶。

第四篇: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

总结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2007-02-06 09:45:28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县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实际及加快绿色产业的现实要求,按照“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效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元,比上年增加元,增长,提前年多实现了本届人代会制定的发展目标。××××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元,在上年

同期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增加了元,增长。××××年月至月中旬,全省共有个县的考察团专程到元谋学习考察农技协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元谋这块土地上、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地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

一、全县农技协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农技协经过年的探索和实践,从无到有,由少到多。××××年月初,省委副书记王学仁到我县调研农民增收工作期间,对元谋大力发展农技协,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要在全省推广“元谋模式”。楚雄州委州政府领导也多次深入我县调研、指导帮助农技协的发展。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对农技协牵头兴建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及“允许农技协经营与其生产配套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的相关

优惠政策。在省、州领导的关心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一年来,全县农技协的发展呈现了“井喷”之势。截止××××年×月×日,全县各类农技协由一年前的个发展到个,会员由人(户)发展达到人(户)。这些协会中,按专业划分,种植业个,经济林果业个,养殖业个,加工企业个,其他个;按协会发挥的作用划分,经济实体型个占,服务型个占,技术交流型个占。

二、元谋在发展农技协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专业化服务困难、企业化管理无法进行、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是农业综合效益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农技协,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了农业的规模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场”实现了

有效对接,在不违背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元谋县果业协会为例,协会创造了“协会担保,农民贷款,政府贴息”的模式,以葡萄、石榴的专业生产为主,新建育苗温室大棚,建设了亩无公害葡萄、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短短的一年内发展会员达户,带动会员发展葡萄亩、石榴亩,并投资万元为会员户铺设了滴灌设施,为会员担保贷款多万元,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认证,有效地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局面。

二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技协在不改变产权关系,不削弱农民独立自主经营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发展农民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将农民组织起来,解决了目前集体经营在组织建设上比较薄弱的问题,实现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经营成本,还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了

现有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全县农技协共带动着万多亩土地的生产与经营,会员占到了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户的。

(三)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技协通过提供信息、技术、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及时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变“我能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经营什么”,改变粗放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发展“优、新、特”品种,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元谋清和果蔬生产协会为例,协会现有会员户,协会采取统一引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分级包装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会员开发种植“绿兴”牌樱桃蕃茄,年示范种植樱桃蕃茄亩,带动农户种植亩,平均亩产值可达元。仅种植樱桃蕃茄一项,会员人均收入就达元。据调查统计、分析,加入协会会员与没有加入协会会员的收入相比,前者年收

入比后者多达元以上,协会会员年均增收达。

(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促进了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加入后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需要,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分散的农户生产,无法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全程控制,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素质不高,没有绿色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小,成本高,无法落实。通过农技协,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品种、统一配药施肥、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有效地推动了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至××××年月中旬,元谋县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个,绿色认证个,共计获得个证书,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协会申报认证。

(五)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农技协的民主管理是协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员

通过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共同管理协会的事务,协会与会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些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培养了农民参与管理经济生活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当前全县农技协发展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服务力量上,面临着转变职能与经费不足的双重压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要求益高的服务要求。二是在服务内容上,偏重于粮食、蔬菜等常规农业的生产服务,重生产轻流通,产后服务相对滞后,尤其是加工类型协会的层次低、数量少。三是在内部管理上,一些协会仍处于松散状态,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不强;依托“能人效应”管理和运作,制度建设还较薄弱;成员绝大多数是农民,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五是在宏观外部环境方面,还需要配套性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保护。

针对上述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今后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农技协的建设:

(一)坚持按“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发展模式,重点将现有协会培强做大。加快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服务型和技术交流型协会的改造升级,将其整合为新的生产经营实体;加大对重点龙头协会的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二)敏锐把握市场动态,积极引进发展精、优、特、新的特色农产品,以特色来开拓和占有市场,避免产品雷同带来的恶性竞争。打破地域界限,广泛吸收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农产品营销大户加入协会,加强协会的市场开拓和产品营销工作,大力发展加工型的协会。

(三)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而不包办,扶持而不干预。

加强对农技协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组织县级相关部门深入协会帮助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动作。

(四)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人事、劳动、财务、物资、营销等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农技协工作人员实行经济利益与经营、管理、服务挂钩的责任制。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相结合,适当提高按劳分配的比重,更好地体现“劳动联合”的经济特性,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监督作用,对农技协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从事经营及社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发挥协会监事会和会员的内部监督作用,加强对其经营管理情况特别是财务上的监督检查。

(五)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农技协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快制定与实施

促进农技协发展的配套性政策,在财政、信贷、工商等方面支持服务上增大力度;二是为农技协发展提供各种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帮助其做好融资、征地、人才培训与聘用等方面的工作;三是组织多种类型的培训班和考察学习,帮助协会管理者开阔视野,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及科技文化素质。

(六)以“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在条件成熟的农技协中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技协中的带动、监督和保障作用。

第五篇: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县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实际及加快绿色产业的现实要求,按照“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效地解决了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千变万化大市场的对接,提高了农民生产的组织化程度,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收。200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33元,比上年增加347元,增长18.4%,提前3年多实现了本届人代会制定的发展目标。2004年上半年,全县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1429元,在上年同期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增加了154元,增长12.1%。2004年1月至8月中旬,全省共有74个县的考察团专程到元谋学习考察农技协工作的经验及做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元谋这块土地上、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不断地显现出蓬勃的生机和发展的活力。

一、全县农技协发展的基本情况

我农技协经过17年的探索和实践,从无到有,由少到多。2003年8月初,省委副书记王学仁到我县调研农民增收工作期间,对元谋大力发展农技协,提高农民生产组织化程度,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的做法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提出要在全省推广“元谋模式”。楚雄州委州政府领导也多次深入我县调研、指导帮助农技协的发展。州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大扶持农民专业协会推进发展的意见”,制定了“对农技协牵头兴建的农业龙头企业给予一定的贷款贴息”及“允许农技协经营与其生产配套的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的相关优惠政策。在盛州领导的关心及相关优惠政策的有力支持下,一年来,全县农技协的发展呈现了“井喷”之势。截止2004年8月13日,全县各类农技协由一年前的45个发展到92个,会员由2133人(户)发展达到8372人(户)。这些协会中,按专业划分,种植业57个,经济林果业13个,养殖业6个,加工企业2个,其他14个;按协会发挥的作用划分,经济实体型45个占49%,服务型25个占27%,技术交流型22个占24%。

二、元谋在发展农技协中取得的主要成效

(一)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业生产分散、规模化程度低、专业化服务困难、企业化管理无法进行、农民进入市场的成本高,是农业综合效益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通过建立农技协,把农民组织起来,提高了农业的规模化程度,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谈判”地位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农户的“小生产”与“大市潮实现了有效对接,在不违背土地承包制的前提下形成了规模化生产,畅通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以元谋县果业协会为例,协会创造了“协会担保,农民贷款,政府贴息”的模式,以葡萄、石榴的专业生产为主,新建育苗温室大棚6720m2,建设了600亩无公害葡萄、石榴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在短短的一年内发展会员达1300户,带动会员发展葡萄1265亩、石榴735亩,并投资70.65万元为会员户铺设了滴灌设施,为会员担保贷款300多万元,产品获得了国家绿色认证,有效地形成了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局面。

(二)完善了农村双层经营体制,促进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技协在不改变产权关系,不削弱农民独立自主经营地位的前提下,通过发展农民的劳动联合和资本联合将农民组织起来,解决了目前集体经营在组织建设上比较薄弱的问题,实现了有统有分,统分结合。不仅大大降低了农户的经营成本,还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了现有的双层经营体制。目前,全县农技协共带动着7.5万多亩土地的生产与经营,会员占到了全县农村人口总户数47200户的17%。

(三)推动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加。农技协通过提供信息、技术、加工、营销等方面的服务,及时指导农民调整农业结构,变“我能生产什么就向市场推销什么”为“市场需要什么我就生产经营什么”,改变粗放经营方式,提高科技含量,发展“优、新、特”品种,有效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民收入的增加。以元谋清和果蔬生产协会为例,协会现有会员672户,协会采取统一引种、统一育苗、统一技术规范、统一分级包装收购、统一品牌销售的生产经营模式,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组织会员开发种植“绿兴”牌樱桃蕃茄,年示范种植樱桃蕃茄2000亩,带动农户种植3000亩,平均亩产值可达4600元。仅种植樱桃蕃茄一项,会员人均收入就达936元。据调查统计、分析,加入协会会员与没有加入协会会员的收入相比,前者年收入比后者多达200元以上,协会会员年均增收达26%。

(四)提高了农产品质量,促进了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随着城乡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特别是加入WTO后农产品加工、出口的需要,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已成为制约高效农业发展的“瓶颈”。分散的农户生产,无法对农产品生产环节进行全程控制,一方面由于大部分农民素质不高,没有绿色环保意识,另一方面由于规模小,成本高,无法落实。通过农技协,把一家一户的农民组织起来,统一品种、统一配药施肥、统一加工、统一包装销售,有效地推动了优质农产品产业带的形成。至2004年8月中旬,元谋县通过国家认证的无公害农产品达24个,绿色认证1个,共计获得25个证书,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协会申报认证。

(五)培养了农民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农技协的民主管理是协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会员通过参加民主选举、民主决策,共同管理协会的事务,协会与会员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这些基本原则、理念和价值,培养了农民参与管理经济生活的民主意识,促进了农村的民主化进程,推动了农村的政治文明建设。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工作的重点

当前全县农技协发展虽然呈现出良好的势头,但从整体上看仍处于发展初期,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在服务力量上,面临着转变职能与经费不足的双重压力,难以满足广大农民要求益高的服务要求。二是在服务内容上,偏重于粮食、蔬菜等常规农业的生产服务,重生产轻流通,产后服务相对滞后,尤其是加工类型协会的层次低、数量

少。三是在内部管理上,一些协会仍处于松散状态,参与市场竞争的实力不强;依托“能人效应”管理和运作,制度建设还较薄弱;成员绝大多数是农民,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五是在宏观外部环境方面,还需要配套性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支持和保护。

针对上述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今后应重点从以下方面加强农技协的建设:

(一)坚持按“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发展模式,重点将现有协会培强做大。加快对有一定发展潜力的服务型和技术交流型协会的改造升级,将其整合为新的生产经营实体;加大对重点龙头协会的扶持,促其尽快做大做强,发挥产业龙头带动作用,为广大农民提供更多优质服务。

(二)敏锐把握市场动态,积极引进发展精、优、特、新的特色农产品,以特色来开拓和占有市场,避免产品雷同带来的恶性竞争。打破地域界限,广泛吸收农业龙头企业、科技人员、农产品营销大户加入协会,加强协会的市场开拓和产品营销工作,大力发展加工型的协会。

(三)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引导而不包办,扶持而不干预。加强对农技协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法律保护。组织县级相关部门深入协会帮助其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推动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规范动作。

(四)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内部运行机制。一是完善组织管理机制,健全理事会、监事会,加强民主管理;建立健全人事、劳动、财务、物资、营销等管理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对农技协工作人员实行经济利益与经营、管理、服务挂钩的责任制。二是完善利益分配机制,按股分红与按劳分配相结合,适当提高按劳分配的比重,更好地体现“劳动联合”的经济特性,调动会员的积极性。三是完善监督机制,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社会监督作用,对农技协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从事经营及社会活动进行监督检查;同时,发挥协会监事会和会员的内部监督作用,加强对其经营管理情况特别是财务上的监督检查。

(五)加大扶持力度,优化农技协发展的外部环境。一是加快制定与实施促进农技协发展的配套性政策,在财政、信贷、工商等方面支持服务上增大力度;二是为农技协发展提供各种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帮助其做好融资、征地、人才培训与聘用等方面的工作;三是组织多种类型的培训班和考察学习,帮助协会管理者开阔视野,提高经营管理能力及科技文化素质。

(六)以“云岭先锋”工程为契机,在条件成熟的农技协中建立党组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农技协中的带动、监督和保障作用。

下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专题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近几年来,我县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实际及加快绿色产业的现实要求,按照“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

    六盘水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问题探讨

    六盘水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问题探讨 谭 枫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我市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XX镇XX村XX行动调研报告XX村XX工作组组长XX严格按照区委为实施“3421”工作思路而做出的重大部署,XX镇XX村XX行动工作组于2011年2月16日至3月2日在村开展了XX活动,此次活动通......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发展农村经济调研报告——谢先华我国13亿人口,9亿多在农村。农村经济的发展极大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长期以来,我国农村经济十分萧条,农村市场发育严重滞后,农产品商品率......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发展调研报告一 前言 在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建设一直是国家建设的重点,农村的发展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繁荣的水平。可是当下农......

    富宁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探讨(最终定稿)

    富宁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探讨 富宁县科协 潘代红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兴起的,由农民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是继......

    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情况汇报(共5则)

    ◆农技协发展状况我市农技协组织起源于各级政府的引导。80年代末,在各级政府,科协组织的积极倡导下,各类农技协组织曾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随着市场经济的大浪淘沙,只有那些农民......

    加快元谋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思考

    加快元谋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思考近年来,元谋县委、县政府按照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大胆探索和实践中创新经济发展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