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

时间:2019-05-13 00:42:0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

第一篇: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

孙金华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协”),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国农民的伟大创举,是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要求、符合农民自身意愿的体制创新1。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产生、发展无疑是农业产业化进程中自然而然的事物,也是农业社会领域里的新生事物,其存在、发展将推动产业化的实现并向深层次发展2。通过中国期刊网的搜索,搜索方式是以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为标题进行模糊搜索,搜索时间跨度为1997年至2002年,得出17篇论文,本文主要从这些学术论文方面分析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兴起的原因(1997-2002),探讨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战略及所起的相关作用。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兴起的原因及发展背景

关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兴起的原因,大多数学者的概括都差不多,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技术需求是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兴起的直接原因。本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村实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确立了农户经济的主体地位。自此,中国农村翻开了历史上崭新的一页,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人们享受农村改革带来的巨大成果的同时,一些迫在眉睫的新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又摆在我们面前。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是:在新的形势下,如何将现代科学技术要素不断引入农业和农村,更确切地说是推广到超小规模经营的、组织化程度很低的千家万户3。

(2)市场经济的作用促进了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兴起。80年代初,我国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一批批专业户、科技示范户不断涌现出来,成为农业商品生产经营的佼佼者,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在农民中产生了强烈反响,有力地推动了农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商品经济发展中出现的这种新形势,提出了农业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要求,于是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会)便应运而生4。

(3)当时的形式要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兴起。我国农业正处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时期。按照农业产业化的要求,一方面要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办不了、办不好、办起来不经济的事情;另一方面要引导农户按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技术经济联合,建立和发展连接农户与市场的各种中介组织,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户自我服务的能力,从而解决农产品流通中的分散性,盲目性和无序性问题。实现农业产业化,建立集体经营层次,引导农户进入市场,须要着力解决培育市场主体和推动农民自愿经济联合这两个问题。当时,大力引导农户建立和发展专业技术协会的条件已趋成熟5。

从农技协的发展背景看,当时正处于发展农技协的最佳时期。首先,全国正在开展村级学习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活动。农技协以技术服务为核心,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符合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农技协以科学技术普及为基础,以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为目标,是先进文化的重要体现;农技协以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群众不断提高生活质量、走向富裕道路为目的,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次,国家实施农村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是明确的,力度也正逐步加1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新发展[J].徐善衍,200

12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业产业化中的作用_关于番茄专业技术协会的理论探讨[J]马勤,2001

34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其技术推广功能[J]任晋阳,柏长青 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业产业化[J]钱仁,黄映梅

5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途径_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新认识[J] 冯祖强,王绥平,余永东

大。而农技协的目的就是组织农户手拉手进入市场,发展产业化经营,成为区域性主导产业的主体。这与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确定农业经挤发展规划的目标相一致。这是发展农技协的经济基础。第三,农技协经过20多年的探索,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作用已逐步显现,其重大的社会意义正逐步被认识。应该抓住机遇,不仅要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层次、水平和质量上得到提高,而且要在数量上得到发展6。

二、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组织性质及不可避免的变异

在1997—2002的这几年中,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概念定义还比较少,很多专家学者主要是从它的组织性质来定义,比较有意义的观点有以下几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在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演变过程中,一部分组织很快就在初级形态的基础上,根据生产经营的会员利益需要,形成了一些具有较多资金组合互助合作的组织形态。按照当前人们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分类,专业农协属于专业性模式,即伴随着农村分工分业按单一产品或行业来组织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一般讲来,专业农协真正具备“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特征,与市场经济运行紧密结合,因而更具有生命力。第二种看法认为在我国的社会组织形态中,由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体现了农村某些成员的共同愿望并具有一定的自发行为,所以根据其组织特点和行为目标,将其归为非营利、非政府的民间组织中的社会团体一类7。目前一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已经具有了多种组织形态属性的成分,其发展走势主要决定于对这些协会的引导和外部环境以及协会对自身组织属性和组织行为的理解和把握。根据当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趋势,将会出现以下几种转化方向:1.一些协会向个人或私营企业转化2.一些协会可能向股份制企业转化3.一些协会可能向合作经济组织转化4.一些协会可能向行业协会转化。当然,学者也指出了随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将有一个大的发展过程。这些组织一方面会由现有的包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内的原有组织“脱胎换骨”后产生,另一方面也会重新孕育。但是,无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形态如何转化,这些被转化的协会数量毕竟是少数,不会影响协会的整体发展走势。

三、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体系

赫立新把农技协的战略目标概括成为一个对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巨大推动力、在我国农村社会生活中有重要影响的科普性社会团体,成为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中坚力量。农技协的战略体系主要包括规模化战略、实体化战略、体系化战略、科研化战略、智力化战略、社会化战略、国际化战略七个方面8。1.规模化战略有三层含义:一是指农技协总体的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覆盖更多的乡村;二是指协会会员的总体数量要达到一定规模,占农村总农户的比例要有大的增加;三是指单个协会自身要达到一定规模,形成规模效益。2.实体化战略包含两方面的含义:其一是指农技协中,兴办有经济实体的协会要达到一定的比例,其二是指农技协经济实力要不断增强,同时,协会自身也要不断增加积累。3.体系化战略是指农技协要建成以协会联合会为枢纽,以现代化的通讯设施为手段,上下贯通、纵横交织、信息沟通快捷的网络和体系,使全国农技协网络健全、完善。4.科研化战略是指农技协要成为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开发、培育、示范、推广的主体,并逐渐取代原有的基层国家农业科研机构。5.智力化战略,是指农技协要成为农村人才最为集中、知识层次最高的智力密集型群体,协会负责人要具有较高学历和科学管理水平,会员要知识化。6.社会化战略,是指农技协要成为农村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7.国际化战略,是指农技协要成为我国对外进行农业科技交流、经贸活动的主要代表。6促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新发展[J].徐善衍,200

178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J]杨文志 试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发展战略[J]赫立新,2001

四、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在农村发展中的作用

农技协是新时期农民群众的伟大创举,是农村改革和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是农村组织制度的创新。实践证明,它已成为推动农村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9。

(一)推动和加快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在宽松的政策环境下,农民自发组织起来的各种“一会一业”协会,是农业“调结构、促增收”的基层动力。先入会的农户取得了单个家庭无法获得的较丰厚收人后,周围农户纷纷人会,协会日渐壮大,经济技术服务内容更加丰富和完善,发展更快,形成“协会一调结构一增收一协会发展一进一步调结构”的良性循环道路。

(二)加强了生产与市场的街接。协会在市场经济中,建立了超过一般专业户和专业大户的市场信誉,在产品质量、供需数量及规范交易等方面提供了有效保障,使农产品及时、优价进人市场,实现了农产品生产与消费市场的紧密衔接,利用协会信誉优势在销售市场上独树一帜,不断发展壮大10。

(三)发挥了政策宣传作用。在当时阶段,重点是宣传贯彻党的十五大精神和《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问题的决定》。让全体会员懂得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的目标和方针,懂得依靠科技进步,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内容和实质,以稳定会员、从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的思想,调动会员依靠科技进步发展经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四)可以发展地方经济。这是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核心内容,即通过各种协会活动,积极引导农民引进先进的农业新技术成果,采用先进的耕作技术、种植技术、养殖技术和加工技术,积极引导农民引进先进的动植物品种,并进行优良品种选育;积极引导农民按照高产优质高效原则,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以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转变11。

五、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专业技术协会存在的问题

综合许多学者的观点,当时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专业技术协会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一)当时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大多数协会还停留在一般的纯技术服务上水平上(即初级阶段),协会的规模不大,运转的经费、场地不足。

(二)协会管理体系和自律机制不健全。不少协会内部管理体制不完善,组织结构不健全。

例如,一些协会内部组织制度、议事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不健全,存在无章可循或有章不循的问题。一些协会负责人权力的行使得不到会员的有效监督,协会组织与会员、协会负责人及其所拥有的经营实体以及与党政部门之间的关系常常没有理顺,权利与义务界定不清。即使在一些发展较早、综合实力较强的协会,其治理结构和现代经营管理制度也急待建立,协会与其所属科研机构和企业之间的关系仍需要进一步明晰。

(三)协会综合实力不强,普遍缺乏资金支撑,自我发展后劲不足。没有资金,协会正常的业务活动无法开展;没有资金,协会就不可能支持会员发展新产业和扩大经营规模;没有资金,许多协会就不可能建立经济实体,并不断扩大服务内容。目前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还不允许或不可能进行有效的社会融资,没有国家政策的支持,金融机构还不能大量地向协会提供贷款。同时,由于协会所从事的基本上都是与农业相关的、由一些在经济上仍然属于弱势人群经营的弱质产业,风险较大,效益不高,极不利于吸纳城市富余资金;多年来农民的收入水平持续下降,农民自身的积累非常有限,也严重影响协会会员的投入12。

(四)技术、市场信息渠道不畅,信息梗阻严重。由于目前缺乏一个功能强大、反映灵9我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几个问题[J]杨文志

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有益探索_乐山市五通桥区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调查[J]王和平

11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应发挥十种作用[J]黄广礼

12对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J]杨文志 10

敏、组织严密的技术与市场信息服务网络,协会很难及时得到权威的、准确的技术与市场信息,由此,协会普及技术、安排生产、进行社会化服务等均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市场销售存在着很大的风险和随机性。

第二篇:绿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总结

绿野农村专业技术协会

三年工作总结

近三年,绿野农民科普工作在县委、政府,镇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在上级科协部门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和“重点突破、全面发展”的原则,切实落实国家有关科技工作的一系列文件精神,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理念,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大力实施全民科技普及工程,在科普宣传、阵地建设、队伍建设、青少年科技教育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提高了广大群众科技文化素质,促进了农村科学发展、跨跃发展。

一、近三年绿野农民科技协会工作总结如下

1.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县委、政府,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绿野农民科技协会科普工作,认真贯彻《科普法》,将科普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制定科普工作规划和计划,并将科普工作列入镇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成立了由县科协副主席为组长、镇长为副组长,镇直部门和村主任为成员的科普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并设立办公室。实施科普工作专项目标责任制,将科普工作纳入工作综合目标考核、表彰、奖励范围,坚持定期表彰和奖励在科普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组织和个人。三年来,镇党政领导专题研究科普工作6次,听取绿野农民科技协会科普工作汇报6次,举办科普活动6次。

2.基础扎实,阵地完善

一是重视阵地建设。全村建立科普图书室3个,联系县直挂村帮扶部门为相关科普图书室赠送科技书籍1000余册,全镇配置科普图书500余册。二是强化队伍建设。则字村成立了科普工作领导小组,指定科普宣传员9名,落实2名科技带头人、3个科技示范户。全村科普志愿者共计30人。三是明确示范重点。从知识专业类别上,我们坚持“实用、实际、实效”原则,重点宣传示范卫生保健、安全防范、生产技能等知识;根据产业发展方向,确定了示范重点。四是管理目标明确。镇政府同各有关单位建立科普目标责任制,并由镇领导同各有关单位负责人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制定有关科普培训计划和计划,并配备有科普知识。五是完善服务体系。镇直各部门,分工明确,各司其职,协调运作,做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工作。

3.宣传到位,活动丰富

为进一步在全村形成浓厚的科普氛围,绿野农民科技协会充分利用宣传画报、宣传标语、科普宣传栏、科普宣传车、印发各种科普资料,开展科普讲座活动,大力宣传《科普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科普知识,大力开展农村适用技术培训,营造了一个学科学、用科学的良好的科普气氛。一是科普知识进墟场。联系农工党乾安县委会和县科协等部门共同深入我村开展活动,邀请了县立医院知名专家、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等现场为农民群众提供免费义诊、免费动植物疫病防控知识咨询等服务,展示了相关科普图片20余张,发放了相关科普宣传手册300余份。三年来,我村共悬挂横幅26条,张贴各类科普标语560余条,出科普宣传专栏30余期,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000余张。二是科普知识进校园。绿野农民科技协会组织相关政法职能部门深入中小学向广大师生进行了科普知识和法制宣传教育,同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500多份,增强了青少年的科普常识和法制意识。三是科普知识进农户。通过举办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讲座将农业实用技术和科普知识普及到各家各户。2012年5月,绿野农民科技协会举办了一场主题为“生猪养殖安全”的技术讲座,来自全镇各村的115位生猪养殖户们到会听讲。2012年7月,绿野农民科技协会邀请县农业局茶艺师为农民群众举办了一期玉米栽培与加工技术培训,向600余位村民传授了玉米加工与分类、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四是科技指导到农田。不定期组织协会有关人员深入各户田间地头开展各种科普宣传活动,指导农户发展农业生产,并实地解决农户生产种植中的各类疑难问题,深受群众好评。

2013年11月25日

第三篇: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2007-12-08 13:54:37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2)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坚持以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不断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力度,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组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提高了全民科技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氛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目前,××县共组建各类协会19家,其中乡镇级12家,村级4家,企业1家,民间2家,拥有会员1266人,辐射带动农户22314

户。19家协会拥有固定资产1,900万元。仅200*年,通过19家协会就销售农副产品30多万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1,632万元,纯收益1,246万元,人均增收60元第1文秘版权所有,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各种行业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按统一要求组织销售,按统一意愿对外谈判,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能力和利益表达能力,扩大了生产和营销规模,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农牧产品竞争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中出现的缺技术、缺资金、销售难等问题,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依托特色产业组建协会,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依据自身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大局,积极组建有生命力、能迎合国际市场需求、具

有发展前景的协会。复兴镇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就有加工粉条的作坊,20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占耕地面积30以上,粉条粉丝加工点已发展到500多个,涉及农民1600多户,占农户总数的35。产品品种发展到粉丝、粉条、二细粉、马连粉等多个品种,产品销往40多个地区。复兴镇的马铃薯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备成立协会的各种条件,复兴镇党委、政府抓住时机,成立了复兴镇粉条粉丝经销协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有13个分会,会员300多人,而且多数会员都建立了多个固定的客户关系,会员通过电话联系定单,会员间互相推荐客户,扩大了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三道沟镇立足”南杂粮、北蔬菜、西制种、东种瓜”的特色种植业格局,结合三道沟镇”屯屯有特色、人人谋发展”的实际,200*年5月,在三道沟镇成立了”三道沟镇农牧产品经销协会”,下设10个子协会,分别是小杂粮协会、蔬菜协会、瓜

果协会、酱菜协会、奶牛协会、黄牛协会、家禽协会、养羊协会、食用菌协会和玉米制种协会,其产品远销牙克石、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年利润达15万元以上。音河乡奶牛存栏4100多头,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日产鲜奶15-20吨,根据这一实际,音河乡于200*年成立了奶牛协会,现有会员120人,协会对奶牛进行统一防疫、统一对外签订销售协议、统一结算奶金,提高了奶价,现奶价比原来提高10,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当地奶牛户增收2000多元。南瓜是音河乡又一特色主导产业,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万亩以上。音河乡抓住时机,成立了白瓜籽经销协会,协会成立后,每年为农民销售白瓜籽7000吨左右,使农民增收500万元。××县制种协会成立于200*年3月,由内蒙古九丰种业公司牵头,在那吉镇有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在三道沟镇的西胜、中胜、松树林和赤峰市临西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万亩,带动会员300多户,该协会仅制种

一项,每年就为当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

二、积极培育典型,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几年来,××县强力打造、宣传、推广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示范性、叫得响、打得出的农技协典型,通过宣传推广典型协会工作经验,促使全县农技协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逐步走向规范化。根据协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复兴镇为代表,树立了先进规范的全国百强农技协典型;以九丰种业公司为代表,树立了”协会 公司 基地 农民”模式的农技协典型;以得力其尔乡为代表,树立了走”小群体,大规模”发展之路的农技协典型;以三道沟镇为代表,树立了”一村一品”模式的打造品牌农技协典型。通过抓典型带动全局,”虚功实做”,把工作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协会工作的全面有效铺开,搭建了平台。

三、精心打造品牌,抢占市场制高

我们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定势,树立品牌意识,注册商标,申请绿标,抢占市场,以品牌求发展,相继注册了一批绿色品牌商标。截止目前,已注册商标13件,其中:4家农产品集体注册商标,为××县”多乡一业、多村一品”奠定了基础。××县”满溢牌”高油大豆,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新发乡的大米、复兴镇的粉丝、三道沟镇的小米,已申办了集体商标。××县”伊祥牌”羊肉热销广东、深圳等地。三道沟农产品经销协会注册了”三道沟牌”商标,三道沟牌”沟里小米”、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第四篇: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总结

近年来,××县坚持以十六大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不断加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工作力度,紧紧围绕特色主导产业组建各类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效地解决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农业发展,提高了全民科技意识,营造了良好的科技氛围,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

社会效益。目前,××县共组建各类协会19家,其中乡镇级12家,村级4家,企业1家,民间2家,拥有会员1266人,辐射带动农户22314户。19家协会拥有固定资产1,900万元。仅200*年,通过19家协会就销售农副产品30多万吨,当年实现销售收入达11,632万元,纯收益1,246万元,人均增收60元好范文版权所有,占当年人均纯收入的3。各种行业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民组织起来,按统一标准进行生产,按统一要求组织销售,按统一意愿对外谈判,增强了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能力和利益表达能力,扩大了生产和营销规模,实现了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降低了经营成本,提高了农牧产品竞争力,较好地解决了农户分散经营中出现的缺技术、缺资金、销售难等问题,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一、依托特色产业组建协会,不断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县立足实际,因地制宜,依据自身特色产业和经济发展大局,积极组建有生命力、能迎合国际市场需求、具有发展前景的协会。复兴镇在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前就有加工粉条的作坊,20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发展到10万亩,占耕地面积30以上,粉条粉丝加工点已发展到500多个,涉及农民1600多户,占农户总数的35。产品品种发展到粉丝、粉条、二细粉、马连粉等多个品种,产品销往40多个地区。复兴镇的马铃薯产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具备成立协会的各种条件,复兴镇党委、政府抓住时机,成立了复兴镇粉条粉丝经销协会。经过几年的努力,现已建有13个分会,会员300多人,而且多数会员都建立了多个固定的客户关系,会员通过电话联系定单,会员间互相推荐客户,扩大了生产规模和销售规模,经济效益显著。三道沟镇立足“南杂粮、北蔬菜、西制种、东种瓜”的特色种植业格局,结合三道沟镇“屯屯有特色、人人谋发展”的实际,200*年5月,在三道沟镇成立了“三道沟镇农牧产品经销协会”,下设10个子协会,分别是小杂粮协会、蔬菜协会、瓜果协会、酱菜协会、奶牛协会、黄牛协会、家禽协会、养羊协会、食用菌协会和玉米制种协会,其产品远销牙克石、海拉尔、齐齐哈尔、哈尔滨等地,年利润达15万元以上。音河乡奶牛存栏4100多头,占全县的三分之一,日产鲜奶15-20吨,根据这一实际,音河乡于200*年成立了奶牛协会,现有会员120人,协会对奶牛进行统一防疫、统一对外签订销售协议、统一结算奶金,提高了奶价,现奶价比原来提高10,仅此一项,每年可为当地奶牛户增收2000多元。南瓜是音河乡又一特色主导产业,种植面积每年都在5万亩以上。音河乡抓住时机,成立了白瓜籽经销协会,协会成立后,每年为农民销售白瓜籽7000吨左右,使农民增收500万元。××县制种协会成立于200*年3月,由内蒙古九丰种业公司牵头,在那吉镇有自己的良种繁育基地,在三道沟镇的西胜、中胜、松树林和赤峰市临西县建立良种繁育基地2.5万亩,带动会员300多户,该协会仅制种一项,每年就为当地农民增收600多万元。

二、积极培育典型,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

几年来,××县强力打造、宣传、推广不同类型、各具特色、有示范性、叫得响、打得出的农技协典型,通过宣传推广典型协会工作经验,促使全县农技协工作上水平、上层次、上台阶,逐步走向规范化。根据协会发展的实际情况,我们选取了复兴镇为代表,树立了先进规范的全国百强农技协典型;以九丰种业公司为代表,树立了“协会 公司 基地 农民”模式的农技协典型;以得力其尔乡为代表,树立了走“小群体,大规模”发展之路的农技协典型;以三道沟镇为代表,树立了“一村一品”模式的打造品牌农技协典型。通过抓典型带动全局,“虚功实做”,把工作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协会工作的全面有效铺开,搭建了平台。

三、精心打造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

我们打破“酒香不怕巷子深”的传统思维定势,树立品牌意识,注册商标,申请绿标,抢占市场,以品牌求发展,相继注册了一批绿色品牌商标。截止目前,已注册商标13件,其中:4家农产品集体注册商标,为××县“多乡一业、多村一品”奠定了基础。××县“满溢牌”高油大豆,经中国绿色食品中心审核,被认定为绿色食品a级产品。新发乡的大米、复兴镇的粉丝、三道沟镇的小米,已申办了集体商标。××县“伊祥牌”羊肉热销广东、深圳等地。三道沟农产品经销协会注册了“三道沟牌”商标,三道沟牌“沟里小米”、"沟

第五篇:富宁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探讨

富宁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探讨

富宁县科协 潘代红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以下简称农技协)是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中兴起的,由农民自愿、自发组织起来的民间经济技术合作组织、是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又一重大制度创新。农技协以其独特的组织形式、灵活的机制,广泛的适应性,在普及科技知识、推广科技成果、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完善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发展和农民致富奔小康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为农村改革和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领导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扶持、运行机制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弱和资金缺乏等诸多问题直接制约着农技协的发展,在经济落后,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群众素质较差的富宁县,农技协的发展难度更大。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农村新形势下农民总体要求的提高,农技协的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各级政府及科协必须面对和实践的主要课题,充分认识农技协发展现状及其存在问题,是抓好农技协建设的基础。因此,笔者根据我国其它地区农技协发展的经验,通过对富宁县农技协发展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结合本人所学专业知识和富宁县实际,就富宁县农技协的发展提出一些不成熟的意见,以供大家共同探讨。

一、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到二000年止,富宁县农技协发展到362个,会员4100余人。主要有技术协作和技术服务两种类型,这些农技协由于缺乏经费,经济实体型,成为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主体并走上了国际 1 市场没有产业支撑,没有能人牵头,协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好,特别是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大部分农技协处于瘫痪状态,根本活动不起来。二000年上级科协要求对现有农技协进行清理,全县农技协从362个减为75个,会员减至2365人。其中:种植业协会22个,会员594人;养殖业协会33个,会员1191人;林果业协会16个,会员444人;其他行业协会4人,会员136人。

目前,富宁县农技协的发展态势是好的,部份农技协已逐步向经济实体型转变,这些农技协通过举办科技培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普及科技知识等活动,带动农业向产业化发展,为农村调整产业结构,为会员和农村农民增收致富发挥了积极作用。如新华镇猪厂村养猪协会,通过对会员进行科技培训,使会员掌握先进实用的养猪技术,会员们依托县城这个市场大力发展养猪业,全村虽然人均耕地只有0.75亩,但2003年出栏肥猪近400头,收入15万元,养猪业成为该村经济支柱。实现人均有粮330公斤,人均纯收入1100元,全村依靠协会,依托养猪走上了富裕道路。又如板仑乡那歪蔬菜协会,2003年上半年成立后,在州、县、乡科协的扶持指导下,由蔬菜种植能手凌加法牵头,组织发展名特优蔬菜,取得较好成效,协会成立不到一年时间,就因其明显的经济效益吸引农民入会,现已发展会员100余人。由于协会帮助会员解决了技术、良种需求及产品销售等问题,农民种菜免除了缺种子、技术和产品滞销等后顾之忧。到现在,在板仑那歪蔬菜协会的带动下,全县各类协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据统计,仅今年实施“云岭先锋”工程以来,就发展养猪协会30个,蔬菜、八角等协会20余个。但是,与全国农技协的发展相比,富宁县农技协的发展还相差甚远,如浙江、四川以及我 2 省的元谋、通海等地区,农技协已由原来的技术服务型提升为。而富宁县的农技协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是领导重视不够,缺乏政策扶持。各级领导特别是县乡领导及有关部门对农技协的作用认识不足,农技协工作尚未放到议事日程,对农技协的发展缺乏有力的支持。调查中农技协负责人反映政府对农业各类扶持资金协会享受不到,而协会对农户的服务都是无偿服务,使协会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严重缺乏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扶持,尚未建立政府与农技协沟通的渠道。

二是运行机制落后,抵御风险能力弱。绝大部分农技协都处于初级阶段(即技术交流型及技术服务型),组织化程度差,协会与会员之间没有经济利益捆绑,即使有实体牵头的协会,组织仍较松散,凝聚力不强,抗御风险能力弱;在开展活动时,由于协会没有资金来源,时常处于力不从心,组织无力,从而缺乏号召力、战斗力。大部分农技协负责人还没有意识到由于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市场化程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外开放和城市化步伐加快带来的市场变化,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更高要求和今后农业与农村经济参与国际大循环带来的风险,没有闯市场的强烈意识。

三是信息不畅、观念陈旧。农技协尚无一个功能强大、反应灵敏、组织严密、传输快捷、正确有效的技术市场信息平台服务网络,会员仅仅靠“茶馆店”获取街头信息安排生产,信息实效性差,在技术普及、生产安排,社会服务中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产品优质率不高,名牌产品不多,销售上存在很大的风险和随机性。农技协在观念问题、专业技术问题、文化素养问题以及年龄问题上的不足在新形势下逐步显露出来,特别是部分负责人存在 3 “小富则安”思想,不想博击市场,做大事业,势必人为地严重制约农技协的健康发展。

四是经营理念差,缺乏市场竞争力。农技协产业化经营程度及市场化程度不高,服务大都还处于无偿服务,很难从服务中发展。另一方面,市场意识弱,传统的“提篮小卖”的意识顽固,大市场观念淡薄,没有看到经纪人是农民增收的保证,造成工作重点没有转移到培育经纪人队伍上,农技协缺乏市场竞争力,有的步履艰难。

五是资金缺乏,发展后劲不足。资金缺乏是农技协制约运行的瓶颈,发展新产业和扩大规模等许多业务无法有效开展。到目前为止,金融机构还不能向农技协提供贷款,财政也没有什么投入,大多数农技协未建立强有力经济实体,有的协会提出资金扶助请示也因县乡科协太穷而无力解决,导致多数协会长期难与上级联系,活动困难,即使偶有活动也是应付似的,收效甚微,无可持续发展能力。

六是社团管理政策不灵活,申办手续繁琐。农技协组织是由科协部门主管的社会群众组织,业务上听从科协的管理,而它又属社团组织,必须到民政部门登记,民政部门在办理过程中,按照《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规定审批,按规定注册一个社团组织,必须先有3万元的注册资金,需要交纳一定数额的办证费用后才能成为合法的群团组织,并且每年检查需要交纳600多元的验证费,加上打印审查资料、路费等项杂费开支达1000元以上,这对于不以盈利为目的、无经济效益的农技协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七是缺乏人才,无业支撑,作用不大。有的农技协的成立,是政府指定的,由于没有能人牵头,又要完成指标,所以协会会 4 长就找村民委、村小组干部担任,以致协会成立后管理不善,特别是那些不按程序、不经审查、未获批准成立的农技协,管理特别混乱,协会组织松散,有的实际是一盘散沙。加上没有产业支撑,发挥不了作用。

根据富宁县农技协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笔者认为,应把农技协发展与“三农”问题结合起来,采取有效措施加快农技协的发展。

二、发展农技协的对策和措施

针对以上农技协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对策。

(一)提高认识,做好农技协转型升级

农技协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组织形式。80年代初,以推广先进实用技术为宗旨的技术交流型农技协应运而生,它适应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因而充分显示了生命力。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技术交流型农技协因功能不全,多数属于松散型的小规模联合体,无法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如80年代成立的农技协基本属于此类型。它必须朝着生产、加工、流通三位一体的技术经济实体型方向转型。技术经济实体型农技协有能力带领会员进行产业化经营,有能力组织会员闯市场、并实现较高的经营利润,有能力带领会员致富增收。因此,富宁县农技协要发展壮大,必须从以下方面实现农技协转型升级:一是确立新目标。农技协新目标要从原有松散的技术推广为主,向培育市场、参与竞争为主转型,这样才能致力于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二是明确新抓手。农技协要从抓普及实用技术为主向产品联合营销为主的新抓手转型。三是制定新机制。协会 5 要从一般科技型群众团体向实体化、企业化、法人化、行业化方向转型,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四是发挥新优势。协会要从原来只有技术优势向既有技术优势、更有品牌优势、联合优势、人才优势方向转型。五是形成新特色。协会要从过去只求数量多,转向培育一个产品,打造一个品牌,带动一个行业,致富一方群众的新特色,开创协会工作新局面。

(二)发展产业,夯实农技协基础

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农技协的历史使命。农技协只有依托专业基地和支柱产业求生存求发展,才能有所作为,没有产业支撑的农技协不能发展,才能保证农技协的质量。发展农技协时必须做到选择一个项目、培训一项技术、培育一批能人、建好一个基地。应根据自己的资源、优势、产品特色、确定自己发展的主导产品和骨干项目,按照“协会+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推进农业向产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形成规模效应和产、供、销一条龙的格局。在确定主导产品和骨干项目后,必须采取多种形式培训科学技术,使农民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实现优质高产,增加农民的收入;通过“田状元”“土专家”的能人效应,带动和引导经济的发展,达到“发展一个协会,创办一个实体,服务一方农民,带出一群能人”的目的,通过农技协的功能作用,促进农民增收。

(三)多方扶持,营造宽松环境

农技协是一个新生事物。它的成长、壮大离不开各级、各部门的扶持,笔者认为:(1)县乡党委农村工作部门要研究农技协发展状况,适时出台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2)政府农业部门要帮助农技协与有关大专院校,科研单位联系,聘请技 6 术顾问,进行技术指导和上门传授技术,并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吸引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组织专家教授送智送技下乡,使协会真正成为教育、科研、推广、培训基地,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发展专业生产;提高协会的科技水平。(3)工商、民政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要为农技协兴办技术开发和技术服务实体创造便利条件,提供办理有关手续的业务指导和产品延伸加工的政策支持,在办理登记手续和年检时,根据实际情况尽量减少各种费用,切实减轻农技协的负担。(4)教育人事部门要和农业部门一起积极支持农技协组织技术培训和继续教育,帮助他们解决技术培训中的具体困难。农技协会员及所培训的学员,经过一定的统一考核,达到农民技术员标准的,应由县级以上有关部门授予技术职称。(5)农用物资部门应帮助农技协在技术服务中所需的配套经营的种子、农药、化肥、农用薄膜、饲料等给予大力支持和协助,并在营销上帮助农技协积极开拓市场。帮助农技协组织会员发展农村商品生产和经营市场、进入市场,占领市场,成为联结农民与市场的纽带和桥梁。(6)财政金融等部门应该允许信贷部门向农技协倾斜。农技协的开发项目,兴办实体所需的资金应给予重点保证,还应制定对农技协相应的财务管理办法和融资政策。(7)税务部门应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减免对农技协经营活动的税收,给予享受民营企业的税收政策。

(四)履行职责,强化服务意识

农技协是民办科技群众组织。过去二十年中,科协在完善对农技协组织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指导方面有着独特的历史性贡献。许多农技协也是在科协组织直接指导、扶持下开展工作的。今后,科协应按照其工作特点和优势,做好对农技协的引导和服务,切实履行科协职责。

一是引导职责。要通过舆论和典型宣传,引导发动农户和企业投入到产业化经营中来,通过总结经验、树立典型,充分发挥农技协的示范辐射作用,带动农技协整体发展,并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加强对农技协的宣传工作,使农技协的重要作用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同,以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扶持。同时,科协与有关政府部门要联合调研,共同制定农技协生存发展的基本政策,建立产业政策导向。引导农技协上水平,创品牌,努力提高开拓市场能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逐步升级。

二是组织协调职责。在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中,促使农技协形成高效率运作的经营体系。协调功能重点在于帮助建立科学的农技协组织体制、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的风险保障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这种规范的运行机制是保证农技协健康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是服务职责。(1)科协应加大分类指导服务的力度,明确重点,使松散、单一的技术服务向高层次技术经济实体型发展,加速农技协转型步伐,从而形成富宁农技协新特色。(2)搞好市场服务。协助国家各级有关部门制定完善规范市场的制度和规划,实施有力的监督,为公开的市场竞争创造良好的秩序。(3)强化科技服务。科协要千方百计积极主动地同科研单位,大专院校,技术部门建立多种形式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和科技成果,自主开发新的品种,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率,提高产品和深加工产品的科技贡献率,为农技协提供强大的技术后盾支撑。(4)科协可以通过信息、市场、服务等途径对农技协所从事生产经营实行间接调控,真实客观地反映市场需求和动态,帮助农技协作好规模、产量、品种等经营要素的计划性调整,从而实现市场对资源的有效配臵,降低农技协经 8 营风险,促进农技协健康发展。

(五)加强领导,稳步推进农技协发展

农技协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农民自创成立的新生事物。县乡党委政府要充分认识加快发展农技协的战略意义,把这项工作作为农村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列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统一管理,全面规划,协调发展。经常研究和切实解决影响农技协发展的新问题;对农技协积极培育,热情服务,悉心指导,认真研究农技协可能承担政府转移或政府委托职能的实现方式,尽快使农技协成为政府有力的助手和农民致富有力帮手。成立由县委、县政府牵头,科协、农业局、工商局、民政局、教育局、财政局、劳动社会保障局、税务局、国土局、人民银行、农资公司等单位组成的农技协协调小组或指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县科协。其职责是协调、指导、检查、督促农技协产业化经营进程,分析会员增收形势,明确协会参与市场竞争的目标和重点,把农技协发展各项措施落到各个部门。同时,在条件成熟的时候组建富宁县农技协联合会,以解决农技协跨乡镇、跨区域和受地区、市场、信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难于进一步发展的问题,使农技协加入到更大规模的组织中去,形成行业性、区域性、全县性的网络。

(六)民主办会,坚持 “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 农技协是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农村经济联合体,发展农技协必须“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要以农民为主创办,自我管理,农户加入自愿、退出自由。要引导农技协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重大事项由会员大会讨论决定,充分尊重会员参与管理的权利。农技协创办之初政府部门和干部要积极参与,发展起来以后逐步减少官办色彩,采取不同合作形式,引导农技协学会研究市场、适应市场、开拓市场,把农技协建成一种 9 真正的自由出入联合体,为会员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通过优惠供给、保护价收购,使会员从协会中得到实惠。

同时,要转变观念,因势利导,稳步推进,慎重发展农技协,要依托本地传统或现代产业组建与之对应的农技协,要推选农民中有头脑、具能力、懂技术、会经营的能人作为协会牵头发起人,要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发展会员。要杜绝政府行为下指标发展协会、派人当会长的做法,可选择经济技术部门牵头领办、能人大户带头兴办、农民群众自愿联合、各类工商企业创办等形式建立农技协,使之成为真正的民主办会。

综上所述,富宁县农技协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已具有一定数量和质量,对富宁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富宁县农技协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去研究解决,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农技协的发展,使农技协真正成为农村经济发展,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生力军。

下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word格式文档
下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研究综述(1997-2002).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基本常识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成立基本常识 一、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性质、特点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简称农技协)是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群众自发组织的......

    XXX农村核桃专业技术协会章程

    XXX农村核桃专业技术协会章程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会名:颜家庄村农村核桃专业技术协会 会址:颜家庄村委会办公室 第二条 性质、宗旨 一、本协会遵循自愿原则。由从事专业生产......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2007-02-06 09:45:28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近几年来,我县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实......

    浅谈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现状及发展方向

    文章标题:浅谈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现状及发展方向近年来,我市积极鼓励和扶持农民创办各类专业协会,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使经纪人队伍理直气壮地依法搞好营销活动,更好地发挥了他们......

    六盘水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问题探讨

    六盘水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问题探讨 谭 枫 〔内容摘要〕 本文通过我市农村专业协会的发展现状、发挥的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对我市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今后的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县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实际及加快绿色产业的现实要求,按照“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经营方式,大力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效......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调研报告 关于我县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的思考 基本情况 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是我国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的基础上出现的新事物,是一种新型的在农......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专题

    发展农村专业技术协会阶段性工作总结近几年来,我县根据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实际及加快绿色产业的现实要求,按照“协会、公司、经纪人”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和“好品种+订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