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000(800)米赛前辅导策略
1000(800)米赛前辅导策略
一般来讲,运动员比赛成绩的发挥取决于运动员的心理状态、战术意识、技术的合理性、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的水平。可是就目前来讲,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和战术意识进行定量化的描述,建立较精确的数字模型较为困难,但是对他们的技术合理性、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身体素质建立数学模型还是能办到的。运动员的运动状态水平不仅受本人大脑皮质的支配,也受周围人的思想、态度和印象的影响。心理紧张是其中的一个表现,也就是说心理状态能够直接影响运动者的基础生理机能、行为表现等。处在同样状况下运动者的行为表现为“意识流”和运动能力两个方面。为意识所支配的运动不只是简单的机械反应,应当把刺激先经过思维,再做动作选择。正确的结果取决于每个运动者的能力、运动的环境和运动项目的特点。而这些因素可使运动者正确选择有利的刺激,才能在关键时刻在心理上取得优势。运动员在赛前心理过度紧张,使大脑皮层对植物神经系统和皮层下中枢的调节活动减弱,呼吸短促,心跳加快,更有甚者四肢颤抖,尿频,这必然使运动员心理活动失常,很难把注意力集中到比赛上去;对动作知觉和表象模糊不清;对教练员的布置与嘱咐听不进去;失去控制自己行动的能力等,必然会影响到比赛的结果。
(一)影响1000(800)米运动员心理状态变化的因素
在竞赛中影响1000(800)米运动员心理变化的因素较多,训练程度和运动成绩等都直接影响运动员赛前的心理状态,归纳起来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第一,比赛规模和运动员面临的任务。比赛的规模越大,参赛队员任务越重,运动员的情绪就易于激动。
第二,参赛的运动员实力的对比。每个运动员都希望自己能取得好成绩,也希望遇到势均力敌的对手,如实力相差悬殊,运动员的情绪会比较低落,实力接近则情绪高涨。
第三,训练水平和比赛经验。比赛经验丰富,训练水平较高的运动员易产生愉快的增力情绪,如果运动员身体、技术、战术等系统训练的效果好,那么,他就心理状态稳定,对参赛取胜就信心十足,反之,就会对比赛产生紧张和不安。
第四,运动员比赛动机。从运动员产生的动机是否与体育活动的目标、内容、方法相联系来划分,可分为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一般来说,内在动机能促使运动员对体育目标的追求,其动力更足,持续作用时间更长。运动员在从事体育活动时,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必须有机结合,主次分明,才能调动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的积极性。所以运动员有良好的比赛动机,即使遇到比赛成绩落后、伤病等,也能克服消极情绪,引起良性的兴奋和振奋的精神状态,并充分调动自身的力量战胜困难。
第五,外界环境的影响。比赛不仅受运动员自身条件所制约,天气、场地、器材、观众和裁判等外界因素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运动员的心理活动。
(二)赛前心理辅导调整方法及对策
为了使运动员能在每次的比赛中充分发挥其训练水平,我们在比赛的前两个月,应进行四次调整性训练,以便对比赛前运动员的心理进行必要的调整。可采用六种训练方法:
1、实战训练法
主要是模拟正式比赛的时间、强度进行的训练方法,主旨在提高运动员比赛时的适应能力。特别是要让运动员对于容易引起精神过度紧张和动作失调的各种刺激逐步产生适应,提高其应付比赛的心理能力,形成良好的比赛定势。在模拟实战情况时,要求运动员将表象技能、应急控制技能、注意集中技能、思维控制技能全面合理地结合于技、战术行为之中,以形成良好的技能习惯,增强适应能力。
2、对抗训练法 主要采取调赛和兄弟院校的同项目队员的对抗性比赛,重在了解对手、正确对待对手,知己知彼,心中有数,以消除心理紧张,保证其正式比赛时运动水平的正常发挥。
3、现场考核法
在比赛的前两月,领导、教练要现场对运动项目进行抽查考核,一方面了解运动训练的情况,提出比赛前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对运动员提高适应性的一次很好的锻炼。通过考核,客观地对每一个运动员作中肯的评价,加深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以提高他们的自我感受性。
4、闭目静养表象法
训练放松结束后(最好是心绪平静下来),取一些垫子,运动员静静地躺在上面,仔细回想今天训练中每跑一程、一圈,乃至整个全程的每一个细节,尽可能多地唤起参与运动时的各种感觉。比如:“看到了”场地、队友、教练以及奔跑时的情形。“听到了”训练或比赛场上出现的各种声响。这样有两个好处:
(1)使运动员的运动过程得到反馈,尽快动力定型。
(2)促使运动员自我意想加深,增强信心。
5、音乐调节法
这一方法主要是对情绪过激及情绪抑制的运动员使用的。在赛前,对这两种心理状态的运动员,可用不同的音乐进行调节,前者用稳定法,听一些节奏舒缓悠扬的轻音乐使其心理平和;后者用激奋法,让其听一些铿锵激奋的进行曲或摇滚乐,以激发其心理功能,使其心理处于比赛前的良好状态。
6、体会交流互激法
这种方法实质是通过各种方法调节心理后,每个人与队友进行交流,把自己良好的感受、体会与队友分享,使之从交流中得到新的启示,产生心理互动和互激作用,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随着科技的发展,迈佳步中短跑计时系统等电子计时设备迅速得到普及,影响比赛成绩的外在因素减少,赛前的有效调整性训练,是消除消极心理状态的有效措施,也是提高1000(800)米运动水平的有效途径训练中,只重技能、体能训练,而忽视心理训练的训练方法应该淘汰,换之以体能加技能加心能的训练,才是新的发展趋势。
注意事项:造成运动员心理过分紧张的原因很多,如训练过度恢复不好,睡眠不足,压力过大,害怕对手,对成绩期望过高,过去失败表象的重现等等。
第二篇: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技能大赛赛前心理辅导讲座
(2012年12月)现在,各级各类技能竞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可以说,选手们都是经过层层选拔的技能高手,在技术上他们几乎可以代表当地职业院校师生的最高水平,然而,比赛就一定要分出胜负。胜者,实至名归;至于负者,不少教练和领队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总是会提到这么一句话:选手的心理素质还是不过硬。那么,竞赛场上,心理与技术,哪个更重要呢?
郭建球老师是广东省技能竞赛汽修专业部分选手的教练,他认为,竞赛场上,选手心理处于第一位,体力耐力位居第二,第三才是技术。就技术而言,为了备战技能竞赛,各地无一不是精挑选手,并从教练、训练设备、竞赛工具等方面加大投入,因此,在各方体力、技术、战术训练水平实力相当的情况下,心理素质往往对比赛的胜负起着决定的作用。这一点在体育比赛上也充分得到证明。世界跨栏冠军刘翔的教练孙海平就曾说过,刘翔能夺取冠军,和他过硬的心理素质有着很大关系。
赛前容易出现的几种心理现象:
(一)、高原现象
技能训练过程中出现一段时间成绩停止不前,甚至完全找不到感觉。其实这是练习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练习效果与成绩停止不前的时间,心理学称为“高原现象”。这是由于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造成的,技能大赛之前的备战训练是相当紧张的,不少同学日以继夜,全力投入,无论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很疲劳。生理疲劳与心理疲劳积累到一定时间就会产生高原现象,感觉自己再怎么使劲也上不去了,越练越糊涂。但“高原现象”不是极限。它是客观存在的,但走出高原期后技能成绩是还会提高的,因此,高原现象并不意味着成绩到了极限。
(二)“瓦伦达效应”
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瓦伦达效应”。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索的表演者,他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一次一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总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后来,人们就把专注于事情本身、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诫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他的大脑里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而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这时候球大多会掉进水里。这项研究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做任何事情,总是想得太多,太在乎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太在乎别人的闲言碎语、说三道四,太在乎现在和未来的一切,可我们恰恰忽略了事情本身。我们的大脑成天被各种欲望塞得满满的,身体被压得气喘吁吁的,在这样的重荷下,我们能把事情做好吗?结果我们总是偏离预定的轨道,离成功越来越远!
法拉第说过一句话:“拼命去换取成功,但不希望一定会成功,结果往往会成功。”这就是成功的奥秘
(三)“心理饱和”
“饱和“一词系化学术语,将精加人水中,当它不能再溶解时,叫做”饱和“。”心理饱和“则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所谓心理饱和,就是人已经处于一种非常厌烦的,不想再继续某项任务的心理状态,是指心理的承受力到了不能再承受的程度。
如:卓别林在《摩登时代》中扮演一名工人,成天做着”拧螺丝“的活,干久了,他看见过路女人胸前的一对钮扣,也用扳手去拧。又如:一位领导参加书法大展,工作人员请他题字,他信手写下”同意“二字。这虽属笑话,却也是心理饱和的典型例子。
心理饱和现象在生活中几乎随处可见。有个美国商人去印第安人居住地旅游,他见那里的编织草帽很漂亮,于是问道:”买一顶多少钱?“对方回答:”10元。“"如果我买100顶同样的草帽呢?”“每顶20元。”“为什么我买批发反而更贵?”“做一顶我们感到很新鲜,做 10顶我们要耐着性子,而要做100顶相同的草帽,我们将要怎样强忍着性子!”心理饱和导致这笔生意流产。
常见赛场心理偏差
1、焦虑
2、怯场
怯场是指临场时过于紧张,致使思维、记忆、动作的准确性降低,行为紊乱的情绪失调。又称为“临场怯”或“临场晕”。通常情况下,一般人都可能有过明显的怯场体验。如第一次登台表演、第一次与恋人约会、第一次面临重大考试等。这种由“第一次”造成的怯场,通常会随着第二次、第三次„„的逐步适应而渐趋减弱以致最终消失。但如果每逢临场过于紧张的情绪始终难以消失,即怯场成了经常性的习惯性的表现,有些人甚至越演越烈,同时还会伴有心悸、头昏等生理症状,这就成为典型的心理问题。
作为心理问题的怯场,轻者仅表现为心理失调。包括感受性降低,视听发生困难,甚至产生错觉;注意力难以集中,心猿意马;熟记的内容不能顺利回忆;思维迟钝、混乱,不能正常地进行分析、归纳、判断、推理和论证;动作笨拙,即使是熟练的动作也会出错等。所有这些心理失调现象在离开现场后都会迅速消失,即这些心理失调现象只有在临场时才会发生。重者还同时伴有生理失调,例如心悸、胸闷、头昏、耳鸣、出汗、颤抖、无力、发冷、尿频、尿急等,这些生理症状同样也会在离开现场后消失。
3、因环境陌生、他人旁观或突遇意外性事件造成的应激式紧张。
出现应激式紧张时,可舒展身体深坐于整张椅子里,背部贴紧椅背,双手轻放于身体两旁,头部微微后仰,做三次鼻吸口呼的全息呼吸后,稍作停顿,再回复原始状态。这样做,有助于自身暂时抽离紧张状态,令头脑清明,思维更灵敏。
主要应对方法
一、调整心态,正确面对
二、合理饮食,规律作息
三、提前预热,胸有成竹
四,处变不惊,泰然自若
心理调整常用技巧
一、表象潜能重现法
在训练参赛以前,通过回忆重现过去获得成功时的比赛,运用联想尽可能回想过去获得成功时的身体感觉和情绪状态,这对提高运动成绩和心理调节是有帮助的。据研究资料表明,有的马拉松运动员通过运用表象重现法,比赛成绩提高了三分钟。因为表象重现是一种积极的意念,可以简洁的使植物性神经系统活跃起来,进而促进心跳加快,呼吸加强,使血流量加大,糖分解加速,热能供应充足。所以通过表象重现,可以促进青少年运动员最佳竞技状态的形成。
二、表情潜能调节法
即有意识的改变自己面部和姿态的表情,因为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俗话说: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情绪的产生会引起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变化,并由此而引起面部、姿态等外部表情。如愉快时兴高采烈、笑容满面、手舞足蹈;愤怒时横眉冷对,咬牙切齿、紧握双拳;情绪低沉时垂头丧气,肌肉松驰、萎靡无力等。既然情绪状态与外部表情存在着密切而有机的联系,我们就可以用改变外部表情的方法而相应的改变情绪状态。例如,当情绪紧张而感到焦虑时,可以有意识的放松面部肌肉,不要咬牙,或者用手轻搓面部,使面部肌肉有一种放松感。当心情沉重或情绪低落时,可以有意识的做出笑脸,强迫自己微笑,假使做不到,可以看看别人的笑脸,或者想一想自己过去最高兴的某件事,也可以想想自己过去得心应手的比赛情景,这些都可以用来调节自己的情绪状态。
三、放松潜能开发训练
放松训练是以一定暗示语集中注意,调吸,使肌肉得到充分的放松,从而调节中枢神统兴奋的方法。它使疲劳的肌体得到迅速和充分的休息,使心情得到迅速的调整,信心倍增地准备下一轮的比赛。做法是运动员闭目静坐或仰卧,聚精会神地想己的放松情景。也可用语言进行暗示放松,放息的暗示语言有:①我安静下来了;②我的全脑都放松了;③心跳平稳而有力;④呼吸平稳松。进行动员“活化”的暗示语言有:①我全肌肉都得到了休息,有力量了;②我积蓄了力量;③头脑休息过了,很清醒;④我感觉很好;⑤我比赛了;⑥看我的。
四、呼吸技能调节法
利用呼吸调节,这是运动员临场处理情绪波动的一种有效的心理调节方法,即通过深呼吸可以使运动员的情绪波动稳定下来。当情绪紧张、激动时,呼吸短促,这时采用慢慢的呼气和吸气练习可以达到放松情绪的目的。当情绪低沉时,可以采用常吸气与有力的吸气练习,能提高情绪的兴奋水平。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奏效,就是因为情绪状态与呼吸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例如:情绪紧张时,呼吸快而浅,由于快呼吸,使体内进入大量氧气,呼出大量二氧化碳。问题在于二氧化碳呼出过多,会使血液中的二氧化碳失去平衡,时间一长,中枢神经便会迅速做出抑制的保护性反应,这时,运动员可以采取加深或放慢呼吸频率的方法来消除紧张,一小段时间内,使呼吸放慢和加深,就会得到安静的效果,就会对呼吸功能重新获得控制。
(一)腹式呼吸原理
●呼吸是人的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同时又是重要的养生之道。人的一呼一吸承载着生命的能量。科学家们研究发现:人的肺平均有两个足球那么大,但大多数人在一生中只使用了其中三分之一的能力。美国健康学家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不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人呼吸方式不正确。很多人的呼吸太短促,往往在吸入的新鲜空气尚未深入肺叶下端时,便匆匆地呼气了,这样等于没有吸收到新鲜空气中的有益成分!
坐办公室的人,由于坐姿的局促和固定,通常是浅短、急促的呼吸,每次的换气量非常小,所以造成在正常的呼吸频率下,依然通气不足,体内的二氧化碳累积;加上长时间用脑工作,机体的耗氧量很大,进而造成脑部缺氧。于是白领们经常出现头晕、乏力、嗜睡等办公室综合征。
(二)呼吸方式
●常见的呼吸主要有两种方式:胸式呼吸和腹式呼吸。胸式呼吸以肋骨和胸骨活动为主,吸气时胸廓前后、左右径增大。由于呼吸时,空气直接进入肺部,故胸腔会因此而扩大,腹部保持平坦。
●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以膈肌运动为主,吸气时胸廓的上、下径增大。正常的胸式呼吸一次约10-15秒,能吸入约500毫升空气。腹式呼吸时,横隔肌会下降,腹压增加,感觉好像是空气直接进入腹部,这时若把手放在肚脐上,会感觉手上下微微抬放。腹式呼吸即在吸气时把腹部鼓起,呼气时把腹部缩回。腹式呼吸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肺组织,充分进行气体交换,使身体充分摄取氧气,促进脑细胞活化,舒缓紧张情绪。做腹式呼吸需把握:呼吸要深长而缓慢;用鼻吸而不用口;一呼一吸掌握在15秒左右。即深吸气(鼓起肚子)3~5秒,屏息1秒,然后慢慢出声喷气(回缩肚子)3~5秒,屏息1秒;一吸一呼间要吸尽气,呼尽气,若屏息时感到呼吸困难,可不屏息直接换气。呼吸过程中如有口津溢出,可徐徐下咽。
我们大多数人,特别是女性,大都采用胸式呼吸,只是肋骨上下运动及胸部微微扩张,许多肺底部的肺泡没有经过彻底的扩张与收缩,得不到很好的锻炼。这样氧气就不能充分地被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位,时间长了,我们身体的各个器官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缺氧状况,很多慢性疾病就因此而生。
所以学会呼吸,能有效地增加身体的氧气供给,使血液得到净化,肺部组织也能更加强壮。这样我们就能更好地抵抗感冒、支气管炎、哮喘和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同时由于横膈膜和肋间肌也在呼吸中得到锻炼,我们的活力与耐力也都会相应得到增加,精力也就更充沛了。以下方法能帮你判断自己的呼吸方式是否健康:
如果吸气时胸部和腹部收紧,呼气时反而鼓起,则说明呼吸方式错误。
如果放在胸部的手比放在腹部的手起伏明显,或者放在腹部的手几乎静止不动,则说明呼吸方式不健康,呼吸过于浅短。
要学会深呼吸特别要采取腹式呼吸,这样你会更健康!
五、音乐潜能调节法
音乐能够影响人的身体和大脑,这一概念早已为人们所接受。人们可以听着催眠曲进入梦乡,唱着歌曲减轻繁重的体力劳动。科学研究表明,音乐能使人产生兴奋、镇定、平衡三种情绪状态。音乐给予人的声波信息,可以用来消除大脑工作所带来的紧张,也可以帮助人们集中注意力,使大脑的冥想状态井然有序。因此人们喜爱的曲子或一种具有特殊节奏的音乐,可以导致人体的放松,使大脑处于机敏状态。运动员赛前如果有异常的情绪表现,听一段有节奏的轻音乐或喜欢的歌曲就能起到适度的调节作用。著名跳高运动员朱建华每跨越一个高度后,都要戴上耳机听一段优美的音乐,这样既减轻了竞技赛场的压力和繁杂的噪声,也能调节身心的焦虑情绪状态。
六、颜色潜能调节法
颜色是视觉刺激物,但通过视觉观看不同的颜色,可以引起其他感觉。有人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黄色的西瓜汁分成两份,一份是原来的黄色的,另一份是染成食用红色,让几个味觉正常的人来品尝,结果大部分人都说红色的西瓜汁好喝。其实色素并没有改变西瓜的味道。这种由某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心理学上称为联想。在体育竞赛中可利用联想现象调节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例如,运动员临场感到太紧张,看带绿、蓝、紫的色彩,具有镇静作用,设法用绿色毛巾擦汗,饮用带绿色的饮料,把运动员带到蓝色的环境中休息一下。因为绿色和蓝色能给人以凉爽的意境,使过度兴奋得到缓解,立即镇静下来。如果运动员临场精神状态不振,则应多给以红色刺激。
七、暗示调节法
目前很多国家对暗示调节的研究非常重视,它是通过用语言,思想或表情对心理活动施加影响的方法,是调节运动员临阵状态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自我暗示对心理活动的影响是巨大的,它能使运动员保持一定的心理稳定的状态,临场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水平,不少运动员采用自我暗示的方法,帮助他们的比赛获得成功。例如:有的运动员说,为了消除比赛前的惊慌,使大脑安静下来,暗示口诀是:镇静,镇静,镇静就是胜利。我相信自己的力量,我一定会取得胜利!
八、食品调节法
巧妙利用食品特性,缓解紧张的同时适度提高兴奋度。
蛋糕
巧克力
1.巧克力能缓解情绪低落,使人兴奋;
2.巧克力对于集中注意力、加强记忆力和提高智力都有作用,有些司机把巧克力作为提高驾驶能力的精神振奋剂,考试的学子也可用来健脑;
总之,健康心理学中有句至理名言:好的心理是前进的助力器。最后祝老师同学们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优秀成绩,谢谢大家。
第三篇:小学生作文辅导策略
小学生作文辅导策略
在小学阶段,作为小学生,其在心智方面和认知能力上正处于一个逐渐的上升和提高阶段。在此阶段,扮演着启蒙角色的父母和老师,不论在哪个方面,他们的引导是非常之重要的。那么,在小学生作文方面,怎么样才能更好的辅导小学生呢。
首先,最主要的是要锻炼和提升小学生的“认知”。
“认知”包括知识积淀和真感情的流露两个方面。
一、知识积淀
任何阶段,知识的积淀都是必需的。特别是小学生作文方面,这更必不可少。只有了解的知识面更宽、更广,在语言的组织上才能有所流利和进步。
1、要多读书,多让学生了解一些该阶段的孩子感兴趣的书籍,让孩子从中获得灵感和写作的渴望。
2、拿一篇学生比较熟悉和喜爱的课文,进行整体分析和结构的排列,以此提高学生的语言
逻辑组织能力。
3、定期拿学生中写的较优秀的作文,在班上进行交流和表扬。
二、真感情的流露
何为真感情的流露,即为某些行为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以期学生写作的可以有生命、有感情。至少能够达到朴实、真实。
1、经常带学生开展一些活动,比如春游,植树等等。然后回来可以布置一些关于此命题的作文题目,让学生能够有感而发。因为参与过,那么参与其中的一些快乐和小插曲定能让学生的写作真实和生动。
2、可以在节日的时候,布置一些“特别的任务”。比如,有位教小学的朋友在今年五月母
亲节的那天,给班上的同学便布置了这样一个“任务”——每个学生回家必须为父母做一件事情。第二天来学校的时候进行交流。结果取得的效果可想而知。
就先说这些吧。如何更好的辅导孩子们写好作文,还有待我们共同探讨。
第四篇:后进生辅导策略-后进生转化
后进生辅导策略
文/王艳红
案例:黄硕对语文学习畏惧如虎;上课常常做小动作,讲小话;作业不认真,应付了事;但他乐于帮助别人,尊敬老师,爱护同学。
对策:
一、师爱。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就在于如何爱护学生,教师应把真诚的爱给予后进生,尊重他们,关心他,理解、宽容他:对他热情关怀,循循善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力戒嫌弃或讽刺挖苦;主动接近他,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肯定鼓励他一点一滴的进步,分阶段向他提出恰当的期望。实践表明,只要教师把爱的情感倾注到后进生身上,就会引起他们心理上的共振,行动上的回报。
二、方法。这是转化后进生的钥匙,教师的教学应在使学生增长知识、发展智力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班主任工作计划)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后进生缺少正确学习方法的特点,精心设计他能够接受的方法和教学形式。另外根据政治新课标的特点,对他特别抓好三个环节:课前抓好补缺和铺垫;课上抓好训练和反馈;课后加强辅导。并注意运用教具学具让他多动手操作,多动脑筋思考,多动笔记录,给他发言、板演、批改、辅导等方面的优先照顾。
三、习惯。这是转化后进生的要素。在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不断纠正后进生的不习数学的不良习惯,逐步培养他们努力认真,刻苦钻研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书写工整,自觉验算,自觉预习,自觉复习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就告诉我们,作为教师,一定要摒弃传统的偏见,努力帮助后进生发现其自身的“闪光点”,用期待的心情去等待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后进生转化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教师首先从自身对他们的态度做起,用爱心感化他们,悉心帮助他们,相信后进生会越来越少。
第五篇:800米赞词
800赞词
09英语
激昂的跑到上,八百米运动员奋勇前进。看啊!他们的身姿多么矫健,在闪闪太阳的照射下形成一支不变的旋律,青春的印记在他们身上映出最美的辉煌,八百米运动员,你们最强!
09营销一 崔岩岩
这是时间的磨练,这是毅力的考验,虽然前方充满了困难,但是奋力奔跑是你们永不改变的坚持。运动员们:你们不会因为前途坎坷而灰心丧气,不会因为路途遥远而放弃自己。茫茫中,胜利只属于你!** 在赤色的跑到上,有两圈弧长;在绿色的场地上,有你的明亮。画出两圈青春的轨迹,夺得无数由衷的惊喜。迈出不一样的生活旋律,奏出不同凡响的乐章。你的表演场,让你自由徜徉。你的起飞扬,舒展你的翅膀!09英语 刘晓庆
看:那一面面迎风飘舞的彩旗,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听!那是一阵阵惊天动地的欢呼,是回荡在耳边胜利的风声。运动场上的你们是胜利的标志,运动场上的你们是青春的赞叹。加油,去迎接那伟大的挑战。** 磨练的是非凡的毅力,较量的是超长的体力,长长的跑道是一段漫漫的征程。你是运动场上一颗灿烂夺目的珍珠,是蓝天中展翅飞翔的雏鹰。不要怕失败,不要怕冷漠,无论何时我们都以你为荣。** 画出两圈青春的轨迹,夺得无数由衷的赞词你接受的是速度的考验,你承担的是能量的挑战,在最后一刻你爆发的是潜能,超越的是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