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题型组合滚动练19含解析
题型组合滚动练19
(对应学生用书第153页)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大学开设恋爱课,有人________推崇,认为此举有利于引导________未深的大学生树立健康的恋爱观,但也有人唯恐此举会鼓励校园热恋,对学生学业造成不良的影响。其实,只不过是开设一门课程而已,不妨________,何必上纲上线,为此争得面红耳赤。A.竭力
涉事
付之一笑 B.竭力
涉世
报之一笑 C.极力
涉世
报之一笑 D.极力
涉事
付之一笑
C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竭力:尽力地,形容做事十分认真。极力:用尽一切力量;想尽一切办法。根据语境,第一空应用“极力”。涉世:经历世事。涉事:和事件有关(的人或物)。根据语境,第二空应用“涉世”。付之一笑:一笑了之,表示毫不介意。报之一笑:用一笑来回报、示意。根据语境,第三空应用“报之一笑”。]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从网络抢票数据来看,2016年春运期间,超过73%的火车始发站集中在广东、上海、北京等省市,是全国流动人口最为集中的省市。
B.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聆听和领会了总理《政府工作报告》的精神实质,提出了许多意见和建议。
C.商务部长高虎城强调,消费已经成为持续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国内消费在强劲增长的同时,境外消费也在增加。
D.2016年春晚聚焦年度大事,以“你我中国梦、全面建小康”为主题,在温馨、感人、欢乐、祥和的氛围中传递社会正能量。
D [本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偷换主语,应在“是全国”前加“这些省市”。B项,“聆听”与“精神实质”不搭配,应改为“聆听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领会其精
神实质”。C项,中途易辙,“国内消费在”应改为“在国内消费”。] 3.下列春联中,对仗最为工整的一项是(3分)()A.福羊衔草辞旧岁
金猴舞棒踏春来 B.紫气东来山明水秀
冰消北岸鸟语花香 C.羊阵聚云天降玉
猴足踏雪露星云 D.兴邦有道江山不老
治国有方九州永春
D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A项,“辞旧岁”为动宾结构,“踏春来”为连动结构。B项,“紫气”与“冰消”不对仗。C项,“天降玉”为主谓宾结构,“露星云”为动宾结构。]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西方学界乃至整个西方社会,________。中国的经典却只能通过整个中国知识界乃至整个中国社会的建设性争论才能确立下来,________。________,像海德格尔引用柏拉图的那句话:“一切伟大的事物都伫立在暴风雨中。”但另一方面,经典只存在于它同当下的关系之中,需要今天的中国人、中国知识共同体在自身的实践、努力和斗争中不断地复活、再造、发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是经典阅读的任务。①因为它的确立本身是当代中国文化共识和价值共识的结果 ②在后一种意义上
③处理这种变和不变的关系 ④对经典有着高度的共识
⑤经典又必然处在一个历史性的变化过程中 ⑥经典一方面有超越时空的稳定性 A.⑤④③⑥②①
C.⑤③⑥②④①
B.④①⑥②⑤③ D.④⑥②③①⑤
B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根据文意可知,文段第一、二两句是从整体上来讲中西方对经典认识的差别,对西方的认识应该是肯定的,据此第一个横线处应为④;①对中国经典的确立进行解释,故第二个横线处应为①;根据下文中的“但另一方面”可以确定第三个横线处应为⑥;根据句末“正是经典阅读的任务”可知,前面的句子应当有一个是“正
是”的主语句,因此,第六个横线处应为③;②为状语成分,故在⑤之前。] 5.对下面这幅漫画《树冠和树影》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张砚钧
作
A.坚持因地制宜,不可画地为牢,因循守旧。B.倡导求真务实,不可弄虚作假,自欺欺人。C.理清主次关系,不可舍本逐末,本末倒置。D.注重人格修养,不可沽名钓誉,不择手段。
A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题干中“树冠和树影”的关键信息,结合漫画内容来思考。树影是树冠投射在地上的阴影,要增大树影,最根本的方法应是设法让树冠增大,而漫画中的人却用刷漆的方法来扩大树影,由此可以想到本末倒置、沽名钓誉、弄虚作假、自欺欺人等,进而确定答案。]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________________,而后乃今将图南。
(庄子《逍遥游》)(2)淇水汤汤,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3)________________,妆成每被秋娘妒。
(白居易《琵琶行 并序》)(4)人间如梦,________________。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5)________________,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论语》)
(6)清荣峻茂,________________。
(郦道元《三峡》)(7)___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曹操《观沧海》)(8)西当太白有鸟道,________________。
(李白《蜀道难》)【答案】(1)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2)渐车帷裳(3)曲罢曾教善才伏江月(5)后生可畏(6)良多趣味(7)星汉灿烂(8)可以横绝峨眉巅
(4)一尊还酹
第二篇:2018版二轮语文训练试卷:题型组合滚动练10含解析
题型组合滚动练10
(对应学生用书第144页)
(建议用时:20分钟)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要让各国人民心心相印、携手同行,战胜共同面临的困难并迎接挑战,展现________、共克时艰的强大力量。
②领导干部掌握各种权力,如何运用权力管理好“众人之事”?就是要做到________,做到“思无邪”、秉正义、走正道。
③即使是在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庄严时刻,还有人________地抛弃和平宪法,以求重掌发动战争之权杖。
A.同舟共济
不偏不倚
处心积虑 B.风雨同舟
中庸之道
殚精竭虑 C.同舟共济
中庸之道
处心积虑 D.风雨同舟
不偏不倚
殚精竭虑
A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同舟共济:比喻同心协力,共同渡过难关。风雨同舟:比喻共同度过困难。不偏不倚:指不偏袒任何一方,保持公正或中立;也形容不偏不歪,正中目标。中庸之道:指不偏不倚的处世态度。处心积虑:千方百计地盘算(多含贬义)。殚精竭虑:用尽精力,费尽心思。]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
B.许多人的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久坐会产生疲劳感,并出现腰酸背痛的毛病,应该根据工作性质先把办公桌调整到合适的高度,再调整座椅的高度。
C.2016年央视春晚凸显“中国元素”,以“中国情”打动人心,以“中国魂”凝聚人心,以“中国梦”鼓舞人心,处处体现“中国味”。
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
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表意不明,“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
来有难度”指的可能是影片《三体》,也可能是影片《星际穿越》。B项,中途易辙,第一句的主语是“高度”,后几句的主语是“人”。可将第一句改为“许多办公桌椅高度存在问题的人”。D项,搭配不当,“理解”不能与“魅力”搭配,可将“理解和”删去。] 3.下列对联,搭配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上联:飞阁排云入
B.上联:山光扑面经宵雨
C.上联:几家深树碧藏楼 D.上联:花开阴影浓
下联:垂杨夹道生 下联:历尽艰难好做人 下联:一壶清茶知真味 下联:花谢白玉落
A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根据对联要遵循的对仗原则,上下两句须句式相同,字数相等,词性相对,内容相关。故选A项。] 4.下列交际用语使用得体的一项是(3分)()A.您能在百忙之中抽空来拜望家父,不胜感谢。B.本人近日玉体违和,不能亲临您的婚宴,在此致歉。C.本店有沃尔沃新款现车,感兴趣的朋友可致电垂询。D.日前本人有一物遗留在贵府上,现烦请您原物奉还。
C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得体、准确的能力。A项,“拜望”为敬语,不合语境。B项,“玉体违和”“亲临”为敬语,不合语境。D项,“奉还”为敬语,不合语境。] 5.阅读下面这幅漫画,对它的寓意解说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要有统观全局的眼光,否则容易导致处事失当。B.双方观点争执不下,最无辜的是作为争论中心的“牛”。C.人生总是存在这样的怪圈,谁先谁后没有固定标准。D.实践才能出真知,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
D [本题考查图文转换的能力。注意把握争执中心:“下田”和“会耕田”的关系。将这一关系延伸至生活道理,可知,只有去做,才能掌握技巧和规律。故选D项。]
二、名句名篇默写
6.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8分)(1)________________,王子皇孙。
(杜牧《阿房宫赋》)(2)________________,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
(荀子《劝学》)(3)________________,惟庚寅吾以降。
(屈原《离骚》)(4)总角之宴,________________。
(《诗经·氓》)(5)________________,甲光向日金鳞开。
(李贺《雁门太守行》)(6)俄顷风定云墨色,____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7)行有余力,________________。
(《论语·学而》)(8)________________,日月如梭趱少年。
(高明《琵琶记·中相教女》)【答案】(1)妃嫔媵嫱(2)蟹六跪而二螯(3)摄提贞于孟陬兮(4)言笑晏晏(5)黑云压城城欲摧(6)秋天漠漠向昏黑(7)则以学文(8)光阴似箭催人老
第三篇: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5)
(语用+文化常识+诗歌+论述类)
一、综合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一座静谧宜人、古韵悠长的百年石寨——英谈村,三面环山,东面临河,端庄古朴、别有洞天,素有“江北第一古石寨”之美誉。
②人民网北京4月11日电(孟竹)今天,延庆区大庄科乡天色碧蓝,长城上杏花盛放,引来大量游客赏花、观景并立此存照。
③戴望舒的《雨巷》哀而不伤,有一种中性美。在新年朗诵会上,他对《雨巷》的朗读,恰到好处地诠释了这首经典诗歌的内涵。
④《人民的名义》中戏骨级演员获得观众认可,无独有偶,老演员惠英红击败周冬雨,获得第36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女主角。
⑤一些直播平台,以猎奇低俗的内容取悦观众、吸引眼球,从长远看,无异于是一种饮鸩止渴的错误路径,对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无益。
⑥辛弃疾继承并发扬苏东坡的豪放风格,以翻云覆雨的笔力,激昂跌宕的气势,抒情言志,针砭现实,形成南宋词坛一大流派。
A.①②⑤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③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未来5~10年,感知方面的人工智能会进展到能够和人类智能相匹敌,计算机语音、视觉甚至会超过人类,每一个商业应用都可能会被人工智能颠覆掉。
B.雄安新区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作为肩负历史使命的发展新区,雄安的前途不可限量,发展的前景值得期待。
C.目前很多房企在加强成本控制以及资金周转速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这两方面的发展终究会遇到瓶颈,房企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还在于战略转型。
D.绣花是慢工出细活,刺绣需要精心、耐心和恒心,其实,岂止是脱贫攻坚需要“绣花”功夫,做任何工作都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不可。3.下列谦敬词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李老师送给小张一支钢笔,小张收下了钢笔,并感谢李老师的惠赠。B.有幸跟随先生您学习书画近十年,但尚无成就,我真是忝列门墙了。C.我们全家这次来扬州旅游,叨扰了你们这么多天,真是不好意思了!D.分别这么多年了,你还好吗?还是原来的模样吗?我真的很垂念你!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主簿,为汉代以来通用的官名,主管文书簿籍及印。
B.质剂,西周时期的买卖契约。长券叫质,购买奴隶、马牛;短券叫剂,购买兵器、珍异之物。
C.改元,古代君主在位期间改换年号。年号有一帝一元和多元的情况。
D.进士,指古代科举殿试及第者,根据成绩分为一甲、二甲、三甲,一甲的第一、二、三名依次叫作状元、探花、榜眼。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句子,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内容连贯。(6分)中国古代诗人在创作时,大多是因感情需要选择词牌,按照词牌决定韵脚。__①__,对此的情感基调影响较大。一般来说,__②__,越容易表现昂扬之情;韵字的开口度小,音阻越大者,则易与凄婉之情吻合。平声韵合于慷慨之意,__③__。我们在朗读、吟诵时,要充分尊重词的音韵搭配规律,注意字音所蕴含的感情色彩。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某校学生会招聘流程图,请将这个流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30个字。(5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7~8题。(11分)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①久埋巴峡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 ①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
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
8.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三、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9分,每小题3分)七弦妙制有洞天
有宋一代,琴学大兴,甚至引起封建帝王的浓厚兴趣。宋徽宗本人乃操缦名手,对传世名琴更是汲汲以求。当时朝野上下,无不以能琴为荣,一部迎合最高统治者审美趣味的《洞天清录》也便应时而生。
《洞天清录》的作者赵希鹄,生平事履未详。据明代张萱跋万历刊本《洞天清录》,言其为“宋宗室子”,自幼受高尚生活元素之熏染,便将其多年来对各类古董珍玩的鉴赏心得与审美经验著成此书,“以贻清修好古尘外之客,名曰《洞天清录》”,列于其首的便是“古琴辨”35条。与中国传统琴学论著偏重于琴曲解题、琴人传略、演奏技法、审美意趣不同,《洞天清录》“古琴辨”部分主要是对古琴材质、斫制方法、形制样式进行品鉴的经验总结,“其援引考证,类皆确凿,固赏鉴家之指南也”(《四库全书总目》)。
唐宋时期,古琴制作工艺取得长足进展。从朱长文所言“四美”——“一曰良质,二曰善斫,三曰妙指,四曰正心”(《琴史·尽美》)不难看出,古琴选材与斫制(良质、善斫)已然超越演奏技法(妙指)和审美意趣(正心),被提到首要地位。无怪赵希鹄感喟,“古材最难得,过于精金美玉,得古材者,命良工旋制之,斯可矣”(《洞天清录·取古材造琴》)。古人在斫琴的实践中发现桐木是制作古琴面板的良材。正如赵希鹄所言,“桐木年久,木液去尽,紫色透里,全无白色,更加细密,万金良材”;“宜择紧实而纹理条条如丝线细密、条达而不邪曲者,此十分良材”。而梓木纹理坚实细密,可以让琴音在槽腹内回旋,取得余音绕梁的共鸣效果,适合用作琴的底板,“今人多择面不择底,纵依法制之,琴亦不清,盖面以取声,底以匿声,底木不坚,声必散逸,法当取五七百年旧梓木”(《洞天清录·择琴底》)。对于底面也采用桐木的“纯阳琴”,赵希鹄指出“古无此制,近世为之”,虽然音色古朴浑厚,但共鸣效果不佳,“必不能达远”,非为佳构。古琴取材都是百年以上的老梧桐,以山石中生长的为佳。
值得一提的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梧桐还象征着高洁美好的品格,如“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诗经·卷阿》);或是忠贞不渝的爱情,如“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正是梧桐这种独特的文化品质,才使其成为琴材的终极之选。
用阴阳理论解释琴材的选择,大约始于北宋《琴书》,“凡制琴,以桐木为阳,楸木为阴”,阴材、阳材分别指琴底和琴面。古琴面料所用桐木按生长方向分为阴材、阳材,首见于《洞天清录》:“盖桐木面阳日照者为阳,不面日者为阴。”为此,赵希鹄还提供了两种验证方法:一是以水试沉浮,二是在晴天和雨天、清晨和傍晚抚琴以辨别音色。对于后者,赵希鹄还颇为自得,认为“古今琴士所未尝言”(《洞天清录·古琴阴阳材》)。将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纳入阴阳体系加以阐释,在当时并不鲜见,我们只要略一翻检同时代的《梦溪笔谈》之类的科技典籍便可见其端倪。由于日照条件等不同,桐木材质也会存在差异,在音色上存在细微差别,当然是可能的。但居然能随着旦暮、阴晴等环境变化而发生条件反射,甚至“此乃灵物与造化同机,非他物比也”,未免耸人听闻。在制作工艺与藏品选择上,赵希鹄提出“制琴不当用俗工”“择琴不必泥名”“制琴不必求奇”等原则,对雷氏琴(唐代名琴)、百衲琴等当时推重的“概念琴”颇不以为意,“弹之则与寻常低下琴无异,此何益哉”,主张“依法留心斫之,雷张未必过也,惟求其是而已矣”,对如今泥沙俱下,甚至存在以收藏为名行诈骗之实的收藏品市场而言,倒不失为一针见血的确论。(选自2017年1月《光明日报》,作者黄敏学,有删改)9.关于《洞天清录》及其内容,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宋代琴学大兴,封建帝王兴趣盎然,朝野上下,无不以制琴为荣。为了迎合最高统治者,《洞天清录》便产生了。B.《洞天清录》的作者是赵希鹄,这是一本古琴赏鉴指南书,全书主要介绍古琴材质、斫制方法、形制样式的品鉴经验。
C.古琴选材与斫制已经超越演奏技法和审美意趣,被提到首要地位。所以,《洞天清录》的作者认为古琴演奏技法和审美意趣已不重要了。D.古琴制作,应当用紧实而纹理顺直的老桐木为面板,用纹理坚实细密的梓木为底板,这样不但音色古朴浑厚,而且能产生更好的共鸣效果。10.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中二、三段关于《洞天清录》的引文,除了用来说明古琴制作相关问题之外,还介绍了《洞天清录》的作者、成书目的及影响。
B.本文围绕《洞天清录》一书来写,先从成书背景引出,再总体介绍本书的主要内容,文章主体部分是对阴阳理论的详细阐释。C.“凤凰鸣矣,于彼高岗;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句中的“梧桐”意象所包含的文化品质,是梧桐成为琴材终极之选的重要原因之一。
D.赵希鹄认为,古琴制作应选择良材,使用良工,依法制作,选择古琴则不必在意所谓“名琴”。本文作者也赞成他的观点。
11.关于本文论述的阴阳理论与实践,下列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赵希鹄看来,近世以来出现的面板与底板均采用桐木的“纯阳琴”,制作工艺不佳,导致古琴整体制作水平有所下降。
B.所谓阴材、阳材,既可分别指古琴的底板与面板,又可分别指“不面日”和“面阳日照”的桐木,这种说法大约始于北宋《琴书》。
C.宋代常用阴阳理论来阐释音乐声学的实践经验,赵希鹄甚至认为,可在旦暮、阴晴等环境变化下弹奏桐木制作的古琴来辨别音色。
D.对于《洞天清录》中桐木因日照条件不同而导致阴材、阳材不同及所制古琴音色不同的观点,本文作者是赞同的。
第四篇: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
【语用+文化常识+诗歌+文学类】
一、综合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先富起来的地区决不能再有人一己百的心理,要尽可能保证贫困地区优先获得发展的机会,享受政策优惠。
②与同时期那些名噪一时的作品相比,他的作品因大多远离现实生活,又无重大、敏感的主题,并未立即产生大的轰动,显得有点过于平静。
③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制度解体,上下三千余年的历史,王朝更迭,内乱外扰,古代政治局面一直风雨如晦,很少有光风霁月的时候。
④自拍杆可与手机、照相机配用,但其发出的电磁波却可能对人体有害,于是遭到多国封杀,但我国许多市民却不以为然,依旧拍的不亦乐乎。
⑤《人民的名义》开播以来收视率一路飘红,受到热烈追捧。实力演员张丰毅、吴刚、张志坚等以其精湛的演技,挥洒自如地演绎着剧本中的角色。⑥冬日里,寒风凛冽,雪花飘落,到处是一片白茫茫的世界。山林里各种活跃的小动物都已销声匿迹,不见了踪影。A.①②③
B.②④⑥ C.③④⑤
D.①④⑤
D [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人一己百:别人一次就做好或学好的,自己做一百次,学一百次。形容以百倍的努力赶上别人。此处望文生义,错误理解为“人少我多”。名噪一时:一时名声很大。名声传扬于一个时期。噪,(名声)广为传扬。使用正确。光风霁月:光风,雨后初晴时的风;霁,雨雪停止。形容雨过天晴时风清月明的景象。比喻太平清明的政治局面。比喻人品高洁,胸襟开阔。使用正确。不以为然:然,是,对。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使用错误,应改为“不以为意”。挥洒自如:形容书写作画运笔自如,不受拘束,也用来形容写文章流畅洒脱。此处用错对象,不能用作演员表演。销声匿迹:指隐藏起来,不公开露面。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罗弗敦群岛是由上古冰川雕琢而成的,大大小小的岛屿隆起高达一千多米奇形怪状的尖角屏障,岛上壮阔的山水和漂亮的渔村更叹为观止。
B.老百姓上访,不如让干部下访。干部走下去,群众满意度就会提升上来。工作做得好不好,干部都不能自我感觉代替群众评价。C.在中国“核医学之父”王世真的同位素训练班里,诞生了我国第一批放射性同位素测试仪,研制出了第一批放射性标记物,完成了第一批显影实验。
D.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喻国明认为,这些伪造的网络文章之所以得到广泛阅读和转载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它的文本结构暗合了人们的心理需求。
C [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A项,搭配不当,修改为“令人叹为观止”;B项,介词残缺,应该在“自我感觉”前补充“以”;D项,句式杂糅或成分赘余,去掉“的原因”。] 3.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最得体的一项是(3分)()A.欢迎您来参加我的婚礼,我感到十分荣幸。B.您何其有幸,得到我的垂青。
C.老师对犯错的学生说:“我要多多包涵你的错误。” D.曾国藩捋着稀零零的胡须,哈哈一笑道:“门生多虑了,我肝胆相照,为国为民,决无二心,只是希望你赴皖牢记朝廷的恩典,担负起责任。”
A [B项,“垂青”称对方对自己的青睐、看重;C项,“包涵”是客套话,请人原谅,使用不当;D项,“门生”指学生,多用后辈在长辈前的自称,但长辈不能这样称后辈。]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庠序”,指学校。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孟子·梁惠王上》“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相当于汉武帝时采纳董仲舒建议,在京都长安设立的太学。
B.“乞祠”,指大臣因故自请充任祠禄官。也称“请祠”。“祠”,指祠禄官。宋代大臣年老不能任事者或罢职者,常命为祠禄官,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以示优礼。
C.“观”,指道教的庙宇,也称“道观”。宫内、宫外皆可设道观。宋代高级官员老病不宜任事者或因故自请者,会被朝廷安排在宫外的道观里享受其俸禄。
D.“上元日”,中国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节。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民间有人们携亲伴友“赏花灯”“猜灯谜”的习俗,故又称“灯节”。
A [A项,对“谨庠序之教”中的“庠序”解释错误,其实这句的“庠序”仍是“学校”的意思。]
5.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6分)网络文学是不是文学,时至今日已没有什么争议。但从作品质量看,____,思想内容也不够深刻,使得网络文学与有着数千年积淀的传统文学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因此,适当地创新文学形式,____,网络文学才能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那时,人们对它的关注将不再是其媒介和载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的能力。回答这个问题,要关注语段的意思和横线前后语句的具体内容。处,根据前文“但从作品质量看”以及后文“思想内容也不够深刻”,应“适当地创新文学形式”等可知,此处应从网络文学的形式方面来谈其作品质量问题,即填类似于“文学形式不够新颖”的内容,当然,如果从艺术手法等角度来表达也可以。处,根据后文“网络文学才能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及前文的“思想内容也不够深刻”可知,此处应从思想内容方面来谈促进网络文学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的方法,即填类似于“提升思想内容的高度”的内容。处,根据前文“人们对它的关注将不再是其媒介和载体”可知,在网络文学真正走向与传统文学的融合时,人们将会更关注网络文学本身,关注其艺术特色和思想内容。【答案】 文学形式不够新颖(文学形式陈旧/艺术手法单一/艺术手法不丰富)提升思想内容的高度(有意识地丰富思想内涵)而是它本身(而是作品的艺术特色/而是他的思想内容)(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6.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5分)
国家教委有关部门及部分高等院校最近做的一次调查表明,大学生中喜欢和比较喜欢京剧艺术的只占被调查人数的14%。可见,目前的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导致的。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就一定能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喜欢京剧艺术的大学生少,未必能说明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和积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大学生普遍缺乏中国传统文化的知识积累未必是传统文化教育缺失导致的 加强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未必能提高传统文化素养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7~8题。(11分)
渔家傲 王安石
平岸小桥千嶂抱,柔蓝一水萦花草。茅屋数间窗窈窕。尘不到,时时自有春风扫。午枕觉来闻语鸟,欹眠似听朝鸡早。忽忆故人今总老。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
【注】 本词是王安石晚年第二次罢相隐居金陵时所写。邯郸道:唐沈既济《枕中记》写卢生在邯郸道上说的话:“建功树名,出将入相。”
7.下列对本词的解读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A.首二句写峰峦叠嶂,环抱着小桥流水。“柔蓝一水”,形容水色清碧,“柔”字轻盈贴切,形象生动,使词的画面呈现出一种美丽、清新、宁静的色彩美。
B.以“窈窕”形容窗的幽深,反映出茅屋于“千嶂抱”中的深幽秀美。“春风扫尘”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词人幽居的恬淡与闲适之情。
C.“欹眠似听朝鸡早”一句,从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骑马听朝鸡”,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使用了对比的手法。D.词人写“闻语鸟”好似“听朝鸡”一般,体现出他对早年仕宦生活的回忆和怀念,一心想为国分忧,期待能再展宏图。
E.“贪梦好,茫然忘了邯郸道”虽然写出自己年华已逝,故人已老,但是也含有对自己贪恋隐居的宁静生活而忘记国家大事的自责。DE [D项,“为国分忧,期待能再展宏图”表述有误,该词反映的是词人退隐后的生活情趣,对仕途的厌倦和对大自然的无比向往。E项,“自责”表述错误,这句话反映出他退出政治舞台后的生活情趣和心情:对仕途感到厌倦,而对大自然则无限向往,并借自然景物以抒发自己的幽怀。]
8.词的上阕写景,下阕叙事抒情,本词是如何在写景叙事中抒发词人情感的?请简要分析。(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上片写隐居之所环境幽雅清净,下片写隐居生活的闲适、惬意。抒发了作者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结合具体文本分析即可。
【答案】 上阕用“平岸小桥”“萦花草”来烘托春光烂漫,尽写隐居之所的美好环境:山水环抱,花草柔美,茅屋玲珑,环境清静。(3分)下阕由睡醒闻鸟声,联想到当年从政早朝时的情景,抒发了词人年事已高,罢相隐居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田园闲适生活的爱恋。(3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4分)
敌与友 老舍
不要说张村与李村的狗不能见面而无伤亡,就是张村与李村的猫,据说,都绝对不能同在一条房脊上走来走去。张村与李村的人们,用不着说,当然比他们的猫狗会有更多的成见与仇怨。大概自有史以来,张村与李村之间就没有过和平。为表示抵抗,两村人是不惜牺牲了真理的。张村的太阳若是东边出来,那就一定可以断定李村的朝阳是在西边。
两村的村长是最激烈的,不然也就没法作村长。张村村长的二儿子张荣已在军队生活过了三年,还没回来过一次。这很使张村长伤心,怨他的儿子只顾吃饷,而忘了攻击李村的神圣责任。慢慢的村长想出了主意,时常对村众声明:“我的二小子,是大排长。李村里出去那么多坏蛋,可有一个当排长的?我真愿意李村的坏蛋们都在我的二小子手下当差,每天不打不打也得打他们每人二十军棍!”不久这套话便被全村的人记熟:“打他二十”渐渐成为挑战时的口号。李村的确没有一个作排长的。最难过的自然是村长。为这个,李村村长打发自己的小儿子李全去投军:“小子,你去当兵!限你半年,就得升了排长!不,升到营长!”李全入了伍。可是半年过去了,又等了半年,排长的资格始终没有往他身上落。
真正的战争来到了,两村的人一点也不感到关切。说真的,要不是几个学生来讲演过两次,他们就连中日战争这回事也不晓得。由学生口中,他们知道了这个战事和日本军人如何残暴。他们很恨日本鬼子,也不怕去为打日本鬼子而丧了命。可是,这得有个先决的问题:张村的民意以为在打日本鬼子以前,须先灭了李村;李村的民意以为须先杀尽了张村的仇敌,而后再去抗日。
战事越来越近了,两村还没感到什么不安。他们只盼望日本打到,而把对岸的村子打平。世界上确是有奇事的。侦探回来报告张村长:张荣回来了。可是,他搀着李全,走得很慢!李村长也得到同样的报告。
两村长最初想到的是把两个认敌为友的坏蛋,一齐打死。可是这太不上算。
第二次报告来到:他们俩坐在了张村外的大杨树下面。两村长的心中象刀剜着一样。那株杨树是神圣的,在树的五十步以内谁也不准打架用武。
第三次报告:李全躺在树下,似乎是昏迷不醒了;张荣还坐着,脸上身上都是血。
两村长撑不住了,对大家声明要去看看那俩坏蛋是咋回事,绝对不是去认儿子,他们情愿没有这样的儿子。
他们不愿走到杨树底下去,也不召集村人来保护他们,虽然明知只身前去是危险的。两个老头子不约而同来到杨树附近,谁也没有看谁,以免污了眼睛,对不起祖先。
张荣看见父亲,不晓得怎好地叫了一声“爹”,而后迟疑了一会儿用同样的声音叫了声“李大叔”!
李村长没答声。张村长的胡子嘴动了动,眼里冒出火来,他觉得这声“李大叔”极刺耳。
张荣看着父亲,毫不羞愧地说:“李全救了我的命,我又救了他的命。我把李全拖了回来,他的性命也许……反正我愿把他交到家里来。在他昏过去以前,他嘱咐我:咱们两村子得把仇恨解开,现在我们两村子的,全省的,全国的仇人是日本。在前线,他和我成了顶好的朋友。我们还有许多朋友,从广东来的,四川来的,……都是朋友。凡是打日本人的就是朋友。爹!李大叔!你们说句话吧!咱们彼此那点仇,一句话就可以了结。为私仇而不去打日本,咱们的祖坟就都保不住了!”
二位村长低下了头去。
李全睁开了眼,看明是父亲,他的嘴唇张了几张:“我完了!你们,去打吧!打……!”
张村长豆大的泪珠落在李全的脸上。而后拍了拍李村长的肩:“咱们是朋友了!”
(一九三八年七月《抗战文艺》第一卷第十二期,文章有删改)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开篇运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交代了张村、李村的狗猫水火不容,形象地点明两村的敌对关系,语言幽默,引出下文。B.张村村长的儿子当了排长,而李村没有一个参军的,后来李村村长的小儿子参军了,但一直没有一官半职,这使得李村在与张村的争斗中一直处于下风。
C.张村和李村冲突不断既有历史原因,又有现实原因,两村村长之间的矛盾是村民矛盾的集中表现。
D.小说结尾借张荣和李全的话点明了作品的主旨,意在表明两村的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起来,根本不算什么,应该捐弃前嫌,一致对外。B [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B项,“李村没有一个参军的”表述有误;“一直处于下风”于文无据。]
10.张村和李村的敌对关系是如何一步步化解的?请简要概括。(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的情节梳理和鉴赏能力。解答本题,需要从文中找出相关的情节内容,如几个学生的演讲虽然没有使两个村子之间的矛盾得以缓解,却使两村人都恨日本鬼子;张荣搀着李全回来,打破了两村仇恨的壁垒;张荣的话使两位村长受到了感召,认识到了民族仇恨;张村长拍了拍李村长的肩说:“咱们是朋友了!”等。据此概括即可得出答案。
【答案】 几个学生的演讲使两村人都恨日本鬼子;张荣和李全相互搀扶归来打破了两村世代的仇恨壁垒;张荣的讲述让两位村长受到感召,认识到民族的仇恨;李全的话让双方彻底放弃了仇恨,最后张村长主动与李村长和好。(答出1点2分,答出两点3分,答出三点4分,答出四点5分。)
11.小说标题“敌与友”有什么寓意?以此为题又有哪些好处?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看法。(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文章标题的能力。关于“敌与友”的寓意,需要结合小说内容指出“敌”与“友”分别指什么,根据小说内容可知,“敌”在文中具有双重含义,既指张、李两村世代为敌,也指日本人的入侵,使张、李两村以日本侵略者为敌。“友”也有双重含义,一是两个村长的儿子在前线成了顶好的朋友,二是听了张荣和李全的话,两村也化敌为友。这一标题,传达了在国家危亡之际,中国人应舍弃私仇共赴国难,团结一致抵抗外敌的主旨。关于小说标题的好处,可以从情节结构、读者阅读兴趣等方面作答。
【答案】 寓意:“敌”既指张、李两村世代为敌,又指日本侵略者;(1分)“友”既指两村村长的儿子成为朋友,又指张、李两村化敌为友。(1分)“敌与友”蕴含作品主题。在国难当头之际,中国人应舍弃私仇共赴国难,表达了全体中国人应团结起来一致对外的主旨。(2分)
好处:构成矛盾冲突,吸引读者阅读。(1分)题目暗示情节,小说是围绕张、李两村敌友关系的转化展开的。(1分)
第五篇: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
2018年高考二轮复习语文题型组合滚动练(3)
(语用+文化常识+诗歌+文学类)
一、综合运用
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得悉“银狐”里皮出任国家队新一届主教练,人们期待处于低迷状态的中国男足能因人成事,踏上复兴之路,获得世界杯的参赛资格。
②几万字的文字也能做成三五百页的大书,一些书的图和文八竿子打不着,配得莫名其妙,文不够图来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③在一档介绍人工智能的电视节目中,智能机器人与主持人谈笑自若,妙语连珠,机器人的机智幽默博得满场喝彩。
④国际金价连续下跌,一些储户大量抛售黄金,理财经理小李耐心细致、假以辞色地分析劝阻,使储户停止了不理智的做法。
⑤“镀金”与“炼金”虽一字之别,境界却判若云泥。“镀金”者把挂职视为自身升迁的“资本”,“炼金”者把挂职视为体察社情民意的“窗口”。
⑥西汉张骞在出使西域的途中,为匈奴所囚,历时十三年才回到长安,一路受尽磨难,九死一生,他却始终安之若素。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⑥
D.②④⑥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巴黎协定》生效,使得国际上又有了一个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气候协议,解决了《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到期后一直存在的空白。
B.根据瑞士出台的《动物权益保护法规》来看,为了维护动物的尊严和保障动物的福利,只养一条金鱼,置它于“孤单”的境地属违法行为。C.中国经济正经历L型发展阶段,从2016年下半年数据来看,银行业不良资产有见底迹象,但是否已到拐点尚无定论,银行利润在短期内很难一时恢复高增长。
D.政府把“治污减霾”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铁腕”措施,大力治理水污染和大气污染,还给百姓碧水蓝天。
3.下列各句中,表达不得体的一项是(3分)()A.晚生久仰老先生,只是无缘,不曾拜会。B.请明天上午到我府上详细谈谈。C.劳驾您把提包递过来。
D.在您百忙中冒昧打扰,望请见谅。
4.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游畋,也称“游田”,指游逸田猎、游猎等,专指皇上游山玩水的情况。B.大吕,古代乐律名。古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六阴皆称吕,其四为大吕。C.蒙冲,古代战船名,以生牛皮蒙船覆背,两厢开掣棹孔,左右前后有弩窗矛穴。D.缌麻,古代丧服的名称,五服中之最轻者,孝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丧三月。
5.在下面一段文字中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金刚石,即钻石的原身,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众多天然存在中最坚硬的物质,同时,__①__,目前还在其它天体陨落的陨石中发现也有金刚石的生成态相。硬度和脆性以及韧性它们是不同的概念。在物理学中,硬度是指物质用来抵抗外来机械作用的能力。脆性是指物质受到外力冲击作用易破碎的性质。__②__,是指物质受到外力撞击作用不易破碎的性质。__③__,但其脆性大,受撞击易破碎。所以,在佩戴时也要注意避免掉在地上或者受到猛烈的撞击。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下面是学习国学《易经》知识点的结构图,请把这个结构图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5个字。(5分)
二、古诗文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11分)送孔巢父赴河南军 皇甫冉
江城相送阻烟波,况复新秋一雁过。闻道全师征北虏,更言诸将会南河。边心杳杳乡人绝,塞草青青战马多。共许陈琳工奏记,知君名宦未蹉跎。
7.下列对本诗的理解,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展现了送别图景,其中“江城”指送别之地,“新秋”指送别时间,“烟波”给送行抹上了凄迷色彩。B.“阻”字用得好,它既指烟波浩渺,无法看到远去的船只,也指行舟为烟波所阻,含义丰富,给人想象空间。C.“闻道”“更言”表明了当时形势紧急,战斗激烈,朝廷已派大军去征讨北虏,又在南河会集了诸路将领。
D.颈联实写了塞外的景象,用“乡人绝”和“战马多”对比,点出了孔巢父到边防后无同乡伙伴的境况。
E.尾联借众人之口写孔巢父的才华,相信他会顺利建立功名,一反上文低沉的基调,表现了诗人积极的人生态度。
8.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14分)父亲和那道坡 宋向阳
秋生的家在柳河村最北头的山根下,绕过一道胳膊肘子弯儿的土坡,才能过去。
秋生开着新买的轿车回家,道窄,只好停在十米外的巷口。他怕车子被刮蹭,一个劲朝那边望。“你对车倒挺上心啊。”父亲徐老套在饭桌上叨咕着,还用稀奇古怪的目光扫他。秋生低声地解释道:“我三年的工资都花在车上了,那道坡忒堵。”
秋生两口子一走就是两个多月,隔三差五往回打个电话。一次,隔壁的小东把一包羊肉送到了他家。小东说:“叔啊,看看你儿子多孝顺啊。”徐老套的脸上像结了霜,瞅都不瞅一眼。小东走后,媳妇问老套:“你绷着脸给谁看呢?不识抬举。” 徐老套愤愤地说:“他徐秋生是在救济困难户吗?连个面都不照,好大的架子啊。” 媳妇叹了口气,说:“谁让你找个猫不拉屎的地方盖房,拐弯抹角连个车都不得放。”
徐老套大步来到院外,望着那道十多米长、五米多高的土坡,使劲哼了一声。他蹲在那儿,点着一根旱烟,猛地吸了几口,脸蛋憋得像下蛋的母鸡。
徐老套去集上买了几把镐锹,还叫人焊了一个铁斗子的推车。除了下地,他把很多时间都用在了修路上。
日头还没升起,徐老套就站在了土坡下,挥着大镐刨。土质很硬,他一镐下去,便击出一颗颗金星来。徐老套拿出了年轻时开大山的劲头,抡圆膀子干着。汗水很快浸透衣服,紧紧贴在了他的身上。媳妇看着心疼,帮他往车子里装土。徐老套一把夺过铁锹说:“去,这事儿不用你管。” 媳妇说:“你悠着点,别累坏了。”
徐老套嘴里应着,却不歇手。媳妇给他沏了一壶浓茶,端了出来。徐老套嗓眼里发干,放下家什坐在了凳子上。他喝着茶,眼前浮现出儿子小时候在土坡前和他捉迷藏的影子,心里不禁七上八下。
胳膊肘弯儿的土坡一天天变小着,徐老套手上的老茧一天天变厚着。累的时候,他都会朝远处望一会儿。他想看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可是却一次次失望。媳妇劝他找几个帮工,他却说啥也不答应。这天,徐老套正在门口忙着。村书记大成走了过来,喊道:“老套哥,你儿子给你捎钱来了。”徐老套没有抬头,仍然在干活。大成说:“都啥年头了,你还想当愚公啊。”徐老套这才停手,冲他干笑一下。大成把钱递了过来,说:“上午我在城里遇到秋生,他让我给你们。”徐老套一把拨开大成的胳膊,说:“这钱我不要,你退给他吧。” “亲儿子的钱,不要白不要。”大成说。徐老套哼了一声,说:“徐秋生凭啥不自己回来?他不认识柳河村的路吗?” 大成说:“可能,他有点忙吧?” 徐老套说:“一个小科长比县长还忙吗?”
媳妇见他九头牛拉不回来的样子,便从大成手里接过了钱。徐老套瞪了她一眼,说:“这钱你自己花吧,我一分不沾。”媳妇用手点了点他,回屋里给大成去找烟卷。我让你堵!我让你堵!徐老套举起大镐,用力地朝土坡刨了下去„„ 三个月后,秋生两口子还没有回来。一天,他突然接到家里的电话。母亲在那头颤巍巍地说:“儿啊,你快回来,你爹„„病得可不轻啊。”没等秋生说话,母亲就嗖地放下电话,任凭秋生怎么回拨,都没人接。秋生吓出一身冷汗,带着媳妇急急忙忙撵了回来。他的眼里冒着火,把车开到家门口没等停稳,就跑进屋去。可是,父亲却满面红光地坐在炕头,没有一丝病意。他疑惑地瞅着母亲说:“妈„„” 徐老套笑眯眯地说:“儿子,你的车放哪儿了?” 秋生眨巴眨巴眼睛,说:“就放门口了。” 徐老套拽住儿子的手说:“那道坡还有吗?”
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
9.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母亲担心父亲身体,也牵挂着外出的儿子,为此父亲和母亲一起编造了父亲“病重”的谎言,让儿子能够即刻回家,儿子看到那被铲平的土坡,从而理解了父亲的一片苦心。B.小说用“胳膊肘子弯儿”来比喻“十米多长、五米多高的土坡”,生动形象地写出土坡虽小却陡的特点,正是这道土坡阻碍了父子的情感交流。
C.邻居小东、村书记大成与文中父亲的交谈,不仅补充了有关人物信息,还从侧面丰富了人物形象。
D.小说写新农村变化中父子的情感故事,语言质朴而不失生动,如“忒”“猫不拉屎”“嗖”“撵”等词句的运用,贴着人物而写,极具农村气息。
10.小说开头,两次写到父亲徐老套的神色,暗示了他怎么样的心理?作者如此安排情节有何作用?(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对于小说结尾“秋生的呼吸顿时急促起来,泪水在眼里打起了转转”,有人认为是画龙点睛,也有人认为是画蛇添足。请结合文本从人物塑造、情节发展和主旨表达三个角度谈谈你的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