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维吾尔族葬礼
葬 礼
维吾尔族的丧葬仪式因地域不同,在大同之中有许多小异,呈现出形形色色的特点。
在维吾尔族许多乡村社区,当老人或就要被病魔夺去生命的病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其亲属就请来一位阿訇到家里念经驱鬼避邪。同时,由阿訇用小木杓往弥留者的嘴唇上不断滴着“符水”。弥留者如果是福寿双全的老人,其儿孙还要把家里擀面时用的布单“苏铺拉”拿到老人身旁展开,把老人的手掌按在上面,在上面留下他的掌印。这一民俗事象是以人们关于灵魂不灭、赏善罚恶、天堂地狱等信仰为背景的。维吾尔族认为,人处在弥留之际时,如果没有阿訇在身边念诵驱鬼经,不往嘴里滴符水,恶魔“撒旦”(精灵)就会乘机而来,以及其父母亲的形象也要出现在生命垂危者的眼前。而把寿星的掌印留在“苏铺拉”上面的目的就在于把福大寿长的“特性”留住,并遗传给子孙后代。
当弥留者气绝身亡时,阿訇立刻用早已准备好的白布将死者的下巴托起绑住,以防其下腭脱节闭不住嘴,将来把裹尸布“咬住”。同时,也将死者的两只脚的大拇指用白布拴在一起以防一条腿压在另一条腿上,“交叉”起来。维吾尔族认为,如果死者“咬住”了裹尸布,或者他的腿“交叉”起来没有发现就埋进了坟墓,那么灾祸将牵连他在阳世的亲属。如果眼睛没有闭上,由亲人轻轻揉抚,到闭上为止。接下来要给死者洗尸。用来洗尸体的水中放入芳香的热衣汗古丽(一种花),一般女尸由女性来洗,男尸由男人来洗,洗完后要给死者穿上简单缝制的白布衣服,然后用七米白布来缠住。还要在耳朵里塞上棉花以防虫蚁爬进。
按照古老的传统,丧家报丧之后先将圈棚里的母畜和幼畜分开,分别关在两处,使它们大的叫、小的嚎,喊声不断。同时,死者至亲按辈分和一定次序在门前分男女排成两队,每人手执一根一米来长的木棍作为“丧杖”,迎候前来吊丧的人们。在妇女队伍中必有一位是“丧歌”哭唱者。哭唱者一见远处有吊丧者前来便放声哭唱,其余人尤其是女眷也放声应和恸哭,同时用手中的“丧杖”使劲捣地,那情景真是让人感到悲痛欲绝。来吊丧者忍住哭泣,一边安慰丧眷,一边从怀里掏出一顶帽子或一块儿白纱巾或一条1.5米左右长的白布,交给丧家中的长者,或者直接给他们戴在头上或扎在腰上。这些东西都是丧家必备的服孝标志。不过,今天丧家的服孝标志,甚至包括亡者的至亲男女的服孝标志,一般都是由丧家自己准备的。另外,丧事仪式中的许多内容都已省略,但专人哭唱丧歌的风俗在大部分地区还依然流行。
维吾尔族在超渡亡灵的伊斯兰教仪式“纳玛孜”结束后,将尸体抬往墓地之前,还有一个把死者一生的“罪过”象征性地卖给活人的选小仪式,也可称做“赎罪”仪式。买死者罪过的人往往都是有智能障碍的残疾人、流落此地生活没有着落的异乡人、或当地好逸恶劳的懒汉。因为,按照赏善惩恶的因果报应观念,任何一个正常人是不愿意把别人的罪过接受过来,自己背负。现在,大部分地区都把这一仪式省略了,而是“纳玛孜”结束后,一般都要对死者进行口头“鉴定”。在和田、喀什等地,一般是死者的长子或者其他至亲问主持阿訇:“我死去的父亲或某某是怎样一个人?”阿訇便念出一连串套语,中心意思就是证明死者是个虔诚的穆斯林。在有些地区则不是问阿訇而是问参加葬礼的人们,“鉴定”的民主气氛相当浓,人们七嘴八舌,从各自的角度评价死者。对死者“鉴定”之后,其儿子或其他男性至亲还要讨众人的“热阿孜”。“热阿孜”一词,在不同的语言环境里表示“满意”、“情愿”、“谅解”等意。由死者的儿子或男性至亲当场问死者生前有无欠大家的债,这也是维吾尔葬俗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目的是为了让死者安息!维吾尔族认为,把尸体放人墓穴填进七坎土曼土时,死人必须复活,回答“撇日希台”即天仙的审问。能否正确回答冥间的审讯事关重大。正确的回答是:我是安拉忠诚的臣民,是穆圣的信徒,我的信仰是《古兰经》,我的圣行是每日的五次礼拜等。要对答如流,证明自己是虔诚的伊斯兰信徒。根据这一信仰,在有些地区的葬俗中,当尸体就要放人墓穴时,人们把写有标准答案的纸放在死者的胸口,或者将那张纸做成一面小纸旗,插在墓穴的西壁上。因为死者的脸是朝西侧着的,让他随时能看到答案。在有的地区,凡参加葬礼的人都要对着一个小土块儿念诵正确答案,在墓穴就要封口时,死者的长子或其近亲将土块儿收集起来倒进墓穴内,认为这也有提醒和帮助死者正确回答问题的作用。维吾尔族的墓地一般都是自然形成的公墓。坟的外形大都是长方形,也有圆形,有的还修成宫殿的样子,顶部有月牙,坟地周围要筑成方形的坟墙,墙头用土块垒成花纹。维吾尔族把坟地称为“麻扎”,“Mazar”对墓地很重视。
维吾尔族在死者当日、3日、7日、40日和周年时进行祭奠活动,维吾尔语称作“乃孜尔”(“Nezir”)。在所有的祭奠活动中,7日、40日与周年都比较隆重,其形式主要是宴请亲属、朋友、乡亲与同事做“杜瓦”(祈祷)、阿訇诵经,祭奠中的饭食主要是抓饭。还有油炸食品,馕、干果、方块糖等。按照传统习俗,凡来参加“乃孜尔”的男子必须头戴帽子,女子头戴头巾,而且来宾都要带礼物。然而,今天在城市里的维吾尔族,为死者举行的祭奠仪式中已有了许多变化。许多年轻的男女青年已不戴帽子或头巾而参加“乃孜尔”;许多死者的家属开始谢绝来宾们带礼物参加“乃孜尔”;许多死者的家属已不再把“乃孜尔”的规模搞的很大,甚至有的仅仅是宴请阿訇在家诵经祈祷,而是把搞“乃孜尔”的钱捐赠给了“希望工程”与教育事业。需指出的是,或许我们的这一发现与行为方式仅仅存在于一部分个体之中,甚至可能会立刻消失;或许它们可能进入传统之中,并改变传统,从而引起一次变迁。
丧葬禁忌:维吾尔族严格禁止自杀,自杀的人会遭到人们的严厉谴责。人们希望自己在周五、开斋节和宰牲节死去,据说这几天死亡的人在坟墓中可以摆脱天仙的质问而直接升入天堂。维吾尔族非常忌讳负债而死。如果一个人知道自己将要死去,就要在死前将债还清。有些地方还在人临死时将屋内墙上的钉子、橛子和挂物的东西去掉,否则据说死者将难以停止呼吸。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灵魂观念,认为灵魂便挂在那些东西上面,延长死者挣扎的时间,还与人们愿“易死”的想往相结合,至今流传于民间。人们认为人死的那天如果下雨是吉利的,这时雨可以洗清死者的罪名,说明死者积德。
维吾尔族家中有人死亡至葬礼结束停止一切活动,服丧期限不低于40天,最长要1年,在这期间还忌讳举办喜事,忌参加娱乐活动,服丧期穿着方面男人头戴帽子,腰系白布,女子头带白头巾,腰系白布,丧服特征是要充分掩盖全身、颜色必须是黑或白,其中白色居多,穿戴白色丧服是与古代袄教和摩尼教信仰有关。不准穿鲜艳或带花的衣物。
维吾尔族将墓地视为圣地,人们除了在墓地种植花草之外,还忌讳砍伐这里的花草树木,不用墓地的木材,不在墓地喂牲畜,这种做法被认为是对死者的不敬,而且认为生长在墓地的植物有鬼,骑着牲畜路过墓地时一般要下来祈祷,严禁朝墓地里吐唾沫,大小便,手指墓地也不能在墓地里闲谈。
第二篇:维吾尔族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风俗习惯
维吾尔族住房一般是泥土建筑,用天窗采光,屋内设有壁炉,屋顶平坦,可以晾瓜果和粮食。饮食以面粉、玉米、大米为主,喜吃瓜果。日常的食品有馕(烤饼)、面条、抓饭、茶、奶等。
维吾尔族服饰:城市妇女多穿西装上衣和裙子;农村男子穿长袍,妇女多在宽袖连衣裙外套黑色对襟背心;男女老少都爱戴四楞小花帽;耳环、手镯、项链是妇女喜爱的装饰品。
维吾尔族婚俗:青年男女婚姻自由,婚礼隆重热烈。
维吾尔族丧葬:实行土葬。人死后净身并用白布裹身,用移尸木匣抬到墓地入葬。节日有肉孜节(开斋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
维吾尔族礼节:待人接物很讲礼貌,在路上遇到尊长和朋友时,习惯于把右手掌放在左胸上,然后把身体向前倾30度,并连说:”艾斯拉姆艾来孔!”当行路人无处进餐和住宿时,只要说明来意,主人虽不相识,也会殷勤招待;走路让长者走在前面,谈话让长者先谈,入坐让长者坐在上座,吃饭,先端给长者;小辈在长者面前不喝酒、吸烟;老人无论到哪里去作客,他骑的马不论是卸鞍子,还是饮马、喂马,都由年轻人去做,走时,年轻人给老人备鞍,扶老人上马;家里来了客人,全家都出来欢迎,然后女主人以十分真诚的态度,用盘子端来茶水;老人吃饭时或到别人家里去,常常双手摸脸做“都瓦”(祝福仪式)。
维吾尔族禁忌:吃饭或与人交谈时,忌擤鼻涕、打哈欠、吐痰,饭毕有长者领作”都瓦”时,忌东张西望或站起;禁食猪肉、驴肉、狗肉、骡肉和自死的畜肉及一切动物的血,衣着忌短小,上衣一般要过膝,裤腿达脚面,忌户外着短裤;屋内就
坐,忌双腿伸直,脚底朝人;接受物品或请茶,忌用单手;未经主人同意不得擅自动用主人家的物品;到别人家去,一定要让年长的人先进门。青壮年妇女一人在家时忌外人进去;新婚夫妇的洞房忌随便闯入;见到门上挂有红布条,表示妇女分娩或小孩出疹子,忌外人入内;不要和妇女开玩笑;在公共场合忌光着上身,更不能穿着背心、裤衩到别人家里去;忌背后议论别人的短处;禁止在住地附近、水源旁边、墓地、清真寺周围和果树下面大小便、吐痰或倒脏水;禁止携带污浊之物进入墓地和清真寺;禁止在墓地附近修猪圈、厕所,不许牲畜在墓地内乱跑,不许从墓地上取土;不得用自己的水桶或罐子在水井或涝坝内打水,要先用公用水桶打水,然后倒入自己的桶或罐内;北疆地区,禁止在长辈面前讲诙谐或揶揄的语言。
风俗习惯指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
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主要包括民族风俗、节日习俗、传统礼仪等等。
风俗习惯(fēng sú xí guàn)
解释:个人或集体的传统风尚、礼节、习性。
出处:邓小平《关于西南少数民族问题》:“例如执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尊重藏民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
示例:1.我们到一个地方就要尊重当地的~。2.由“成丁礼”到“冠礼”断发文身或凿齿拔牙、以及血缘复
九、父仇不共戴天、女子结婚不落夫家等等,都是由氏族公社遗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黄现璠《试论百越和百濮的异同》)
本段基本意义
风俗是特定社会文化区域内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行为模式或规范。风俗的多样性,是以习惯上,人们往往将由自然条件的不同而造成的行为规范差异,称之为“风 ”;而将由社会文化的差异
所造成的行为规则之不同,称之为“俗”。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正恰当地反映了风俗因地而异的特点。风俗是一种社会传统,某些当时流行的时尚、习俗、久而久之的变迁,原有风俗中的不适宜部分,也会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改变,所谓“移风易俗”正是这一含义。风俗由于一种历 史形成的,它对社会成员有一种非常强烈的行为制约作用。风俗是社会道德与法律的基础和相辅部分。
第三篇:维吾尔族舞蹈教案
校园民族舞教案
教学目标: 掌握舞蹈基本站立姿势。2 掌握维吾尔族舞蹈的基本组合。在学习舞蹈组合的过程中能体验到乐趣和快乐。教学内容: 1学习“站姿”
2学习维吾尔族舞蹈小组合。教学过程:
一、学习站姿
没有正确的“站”,就没有一个好的“蹲”和好的“跳”,没有正确的“站”,就更没有一个合理的身体重心和好的旋转,以及优美的舞姿,所以,学好“站姿”是学好舞蹈的根基。
1.正步站立:两脚靠紧,脚尖向正前方,身体及手部向前,重心在两脚上。
2.小八字部站立,两脚跟相靠,脚尖对前方两斜脚上,身体及头部向前,重心在两脚上。
3.丁字步站立:有左右之分,以左脚为例:左脚跟靠在右脚心窝处脚尖对前方两斜线,重心在两脚上,身体稍向右前侧方向,头部向前侧方向。
4.大八字部站立:两脚跟之间距离为横的一脚半,脚尖对前方两斜脚,重心在两腿中间。
5.踏步站立:以右踏步为例:左脚尖向前,右脚撤在左脚后旁用脚趾虚踏于前脚后方,前腿伸直,后腿稍弯。
二、学习维吾尔族舞蹈组合。教师教授动作,学生跟随学习。(配乐)
三、分组练习。
四、最后十分钟德育教育。
从学生的内心进行德育教育,对舞蹈课,以及任何科目都是有帮助的。
五、师生道别(下课)
第四篇:维吾尔族传统节日-开斋节
开斋节
伊斯兰教历的每年9月(莱麦丹月)为斋月,历来被视为最尊贵的月份。穆斯林们要封斋(又称“把斋”),即每天要在日出前而不能在白天吃饭,平时抽烟的人要暂时戒烟,禁房事,断绝一切邪念等。另外,每个夜晚都要做礼拜。目的是让人们在斋月里认真反省自己的罪过。另外,使经济条件充裕的人也亲自体验一下饥饿的痛苦心态。
小孩和老弱者可不封斋。妇女在经期间也可不封斋,但要节制饮食而绝不能在公开场所吃喝。有病、赶路的人不封斋,但日后要补,不能补的则以交纳财物作为罚赎。
现在,工作人员已不再严格封斋。
开斋节(阿拉伯语“尔德•菲图尔”的意译)。又称肉孜节(波斯语,意为“斋戒”)。为伊斯兰教历的10月1日,是斋戒期满后的第一天、为斋功完成而举行的庆祝盛会。节日到来之前,粉刷房屋、打扫庭院、准备节日食品等。开斋节这天,早早起床、沐浴、燃香,衣冠整齐地到清真寺参加会礼。会礼散后去墓地“走坟”,缅怀“亡人”,以示不忘祖先。接下来在居住区域内,挨门串户地致节日问候(俗称“拜节”),家家户户都用炸制的“油香”、“馓子”食品以及宰杀牛羊招待宾客亲朋,互相馈赠。
伊斯兰教历的元年是公元622年。因与公历的设计不同,所以每年的开斋节、古尔邦节的公历时间并非尽同。季节不同,节日的色彩也不同。
第五篇:维吾尔族传统体育
维吾尔族民间传统体育活动“达瓦孜”介绍
“达瓦孜”一词,是借用波斯语“达尔巴里”意思是高空走大绳表演,古时称为“走索”、“高原祭”、“踏软索”等,是维吾尔族传统民间杂技表演艺术。据史料记载,“达瓦孜”源于两千多年前的西域,汉代传入中原,曾在南疆维吾尔族聚居地盛行。在历史上,许多“达瓦孜”世家代代传艺不衰,有的甚至西出国门,沿丝绸之路,曾到印度、红海之滨、埃及等地卖艺。
这种活动形式之所以流传于世,是来自一个传说。古时候,维吾尔人民居住的一个地方,出现一个妖魔,它在空中来去,呼风唤雨,残害百姓,黎民叫苦不迭。这时,有一位英武少年,见义勇为,他在平地竖起一根30米高的木杆,用一根长约60米的绳索从木杆顶端连结地面,然后踩升而上,与妖魔搏斗,终于将其杀死,为百姓除了大害。从此,高空走绳就流传并发展起来,成为维吾尔民族的娱乐形式。“达瓦孜”表演多在喜庆节日期间举行,高空走绳表演起来惊心动魄,兼有体育和杂技的双重特点。它的表演场地独特有趣,首先选择一个空旷的广场,表演之前,先要在运动场上栽上20余米高的木杆,中间隔开距离,再用一根长约60米、手腕粗细的麻绳,一端系在木杆顶,另一端系在埋入地下的木桩上,通过各个木杆的顶端,把大绳绷紧,形成一个由低向高坡度不同的直线。演员表演时更加引人入胜,男女青年“达瓦孜”个个伸手不凡,手持一根3米多长的横杆,用以保持身体平衡。在新疆民族鼓乐的伴奏下,踏着轻快的步伐,直通高杆的顶端。在行进中,还要做各种表演,时而侧身,时而倒退,并可
以表演高空坠入、踩碟走绳等惊险动作。整个表演惊险动人。今天的“达瓦孜”表演通过地面动作到高空走绳和空中吊杠的组合技巧,展现“达瓦孜”的全过程,经过不断实践和发展,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达瓦孜”表演历来深受各族人民群众的喜爱,从1953年起,作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表演项目,已历时四届了。到目前已成为“民动会”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九九一年在南宁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体育运动会”上,“达瓦孜”节目荣获国家首次设立的表演奖。“达瓦孜”在历届民运会上以它独特的风格,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精湛的技艺,摘取了表演项目的桂冠。在历届全国少数民族运动会和国内许多次表演中,“达瓦孜”征服了所有的观众,深受各族人民的喜爱。几经兴衰,以它悠久的历史,独特的风格特色,精湛的技艺和惊险的表演流传至今。它是新疆维吾尔族勤劳勇敢的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