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电影音乐对影片的重要性
毕 业 论 文
论文题目(浅析电影音乐对影片的重要性)作
者:
王培清 指导教师:
施娓 学科专业:
音乐 班
级:
10艺术 提交日期:
2015年4月
摘要
电影在问世的最初20年里,最遗憾的就是缺少音乐。音乐作为影片的构成要素,作用非常巨大,且日益显示出对电影的重要性。欣赏一部电影时,除了唯美的画面,精彩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就是音乐了。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优美的音乐。或许就是有了这些音乐,有些电影才被历史留住。若干年后,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思绪就会把我们带回那段特定的画面中去。大概这就是电影中的音乐。
关键词:
电影 音乐 功能
电影,是一种连续的视频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音画艺术。电影是一门可以容纳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电影在问世的最初20年里,最遗憾的就是缺少音乐。音乐作为影片的构成要素,作用非常巨大,且日益显示出对电影的重要性。正如著名导演弗·科波拉所说:“音乐,是电影幻觉的生命。”法国著名导演帕·谢罗也说:“一部影片若无音乐,就如同一只脚走路。所以若要我回到没有音乐的年代,我宁肯不拍电影。”许多著名导演关于音乐对影片产生的影响都十分重视,并且在自己的影片中都将其拿捏得非常准确,表达得恰到好处。可见,电影音乐作为影片的构成要素,对电影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
早期电影是有影像而无对白和声效的电影。把电影影像与声音配合的想法,几乎是与电影本身俱生的;但由于技术上的困难,在1920年代末以前,大部份电影都是默片。默片年代,亦被称为“银幕年代”。为了解决这一局限,有些院线在电影放映时,会在现场由音乐家根据剧情发展进行即兴伴奏,很多小镇或住宅区的戏院都有琴师。在1910年代开始,很多大城市开始有管乐师,或整队管弦乐团。给默片的乐谱多是即兴创作的。1895年12月28日,在卢米埃尔电影于巴黎的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到了1920年代末,随着有声电影技术的发明,《唐磺》、《爵士歌王》等影片开始在部分地采用有声技术,使当时的观众非常震撼,无声影片注定要被有声电影淘汰。
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是对电影的诠释纽带,好的音乐,对整个影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一部电影会由多首音乐相衬,以更好地衬托出电影需要表现的内容。为电影而创作的音乐,是电影综合艺术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录音技术与音响效果合成一条声带,随电影放映而被观众所感知。电影音乐是20世纪新出现的音乐体裁,有音乐的一般共性,又有自己的特性,在现代人的文化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电影音乐的主要特征视听统一的综合性。电影音乐与对白、旁白、音响效果等其他声音因素结合后,如与画面配合得当,能使观众在接受视觉形象时,补充和深化对影片的艺术感受。电影音乐如脱离画面单独存在,则失去其视听统一的综合功能。但特别完整的片断,仍可作为独立的音乐作品予以演奏和欣赏。电影音乐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电影音乐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
电影音乐的分类:
电影音乐,在电影中出现的方式,分为两大类:
一、现实性的音乐,也叫做客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有声音的来源;另一类是功能性的音乐,也叫做主观的音乐,这类音乐在画面上没有声音的来源。现实性音乐包括在电影生活场景中出现的各种音乐或歌曲。例如在音乐会上表演的音乐或歌曲、歌剧音乐、舞剧音乐、节日歌舞、街头小唱、街头音乐以及通过收音机或录音机播放的音乐。还包括引人注目的剧中主要人物的独唱与对唱、独奏与合奏等等。这类音乐或歌曲都是由剧作家、导演事先在文学剧本和分镜头剧本中安排的。
二、功能性音乐一般是由作曲家专为电影创作的,着重表现画面中所没有或不能表现的剧中主要人物的动作,特别是心理活动。在电影中,虽然从音乐出现的方式上分为两种类型,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常常相互转化,有时从现实性的音乐转化为功能性的音乐,也有时从功能性的音乐转化。这两种音乐在具体影片中是相辅相成的,有时两者亦可融为一体,难以分辨。
电影音乐又分为了几个部分,分别是:主题音乐(多指片头曲,片尾曲),背景音乐,插曲。不同的音乐在在影视中所起的作用不一样
一、主题曲或主题歌是在电影、电视剧等作品中,用来代表作品的主要乐曲或歌曲。被认为对一影片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插曲。如《银河》(MOON RIVER)则是《第凡内早餐》的主题曲。在不同国家上演、播放的作品,有时会由于不同的风俗民情等因素,会另请填词人以本土语言重新填写歌词,并会另请歌手、配音员或其他人士代唱。例如欧美地区,几乎都会把歌曲与歌词重新改写,影像则是会和原作品有部分差异。一般而言,主题曲是指片头曲;但有时主题曲是另外一首,而非片头曲;而且有时片尾曲或插曲也被视为主题曲。电影主题曲是指代表影片主题的歌曲,或因风行而被认为对一影片具有代表性的电影插曲。它是电影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突出影片的抒情性、戏剧性和气氛方面起着特殊作用,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代音乐体裁,优秀的主题曲还能起到宣传电影的作用。主题音乐是一部片子的核心音乐,它紧紧围绕主题思想、主要内容和中心人物,形成一定的音乐形象,起深化主题的作用。主题音乐一般在片中主要段落、主要人物或体现主题思想的时候出现。通常主题音乐是以器乐曲形式出现,也有采用人声哼唱形式出现的乐曲。音乐在剧中的其他时候可能会以主题音乐的变奏形式出现,起辅助作用。确切地说,主题音乐最能反映剧作主题以及深化主题故事及人物,同时也能起到渲染烘托气氛的作用,可以说它是影视的灵魂和精华。影片《追捕》中,每当关键时刻或凸显杜丘的人物形象时,总会伴随着相对低沉而略带激情的主题曲,很好的渲染了当时的环境氛围同时也彰显了杜丘的人物形象,他总能在危机时刻化险为夷,深深地吸引观众们的注意力。
二、片头曲 在不同国家上演、播放的作品,有时会由于不同的风俗民情等因素,会另请填词人以本土语言重新填写歌词,并会另请歌手、配音演员或其他人士代唱。例如欧美地区,几乎都会把歌曲与歌词重新改写,电影则是会和原作品有部分差异。台湾、香港动画歌曲中,亦有部分歌曲有改唱一般而言,主题曲是指片头曲;但有时主题曲是另外一首,而非片头曲;而且有时片尾曲或插曲也被视为主题曲。
三、片尾曲(电影电视结束曲)简称ED,剧末出现有些时候是直接叠在本片最后一段后开始播放。片尾曲中常表示的讯息有演员或配音演员、编剧或脚本、电视剧幕后工作人员或动画原画及动画制作人员、相关公司成员、鸣谢机构或人士、片尾曲词曲歌手等。一首好的片尾曲能让观众的兴趣保持下去,甚至也会拉动作品的人气,可谓是点睛之笔。
四、背景音乐简称BGM,也称配乐,每当我们走进豪华的宾馆咖啡店等,音乐早已融入内部装潢体系,大堂、走廊、餐厅、卧室,背景音乐如看不见的潜流,无处不在,轻轻流淌,曲水流觞之间,给人们美妙享受。电影是背景乐常见载体,往往一部热播的作品总是伴随着优美感人的背景音乐,有的是专为其创作的,有的引用前人的名曲,背景音乐已成为一部成功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背景音乐,也是一部电影是否优良的重要考评对象。音乐的风格、节奏、旋律都可能对影响很多人,很多电影是因为音乐而深入人心。背景音乐除了感动情绪,还能带动情绪,让电影剧情显得跌宕起伏。背景音乐在制作前,首先需要对音乐的整体风格进行设计。并且对于不同的风格需要采用不用的音乐配器。通常用于调节气氛,插入于对话之中,能够增强情感的表达,达到一种让观众身历其境的感受。在电影作品中,作为背景衬托的音乐,通常是无人声的。真正意义上的BGM起源于欧洲的戏曲,自电影有声化之后BGM得以迅速发展。它不仅需要配合画面的情节发展,还必须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因其重要性,很多都会把BGM抽取出来,收录进相应的原声带OST里,作为副产品发售。背景音乐指在影视剧中,伴随或穿插在其中的音乐,一般多为器乐,也称作配乐。背景音乐可以是专门创作的,也可以是剧中主题歌或者主题音乐的变化发展。它们可以大段或零散的使用,在剧中可以出现一次或多次。其作用是为了渲染气氛,增强故事或者景物的表现力,起到和人们的心灵产生共鸣的作用。影片《燃情岁月》中,有一段非常悠扬的背景音乐,旋律优美而动听,给影片增色不少。本片的音乐由詹姆斯霍纳作曲,他用深沉、忧郁、悲壮、平静的蓝色基调勾勒出一个发生在美国西部草原的传奇故事。钢琴声慢慢响起,宁静中引出大气,继而转向以小提琴声为主的交响乐,犹如史诗般恢宏。在影片优美的弦乐声中可以感受到人世沧桑,世事变迁,老去的房屋,荒芜的土地„„在这本感人至深的影片当中,音乐的功劳是非常大的。
五、插曲配置在电影中,会点染影片的特定情绪。在电影中,通常有一种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场景内,针对某一具体情节的内容而创作的,用以描述某种事物,抒发某种特定的感情和情绪,或表现人物的特定心理的歌曲,我们称之为插曲。它与剧情发展紧密联系,主要发挥着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烘托气氛,推动剧情戏剧性地发展,以及担任某种转场、闪回的作用。在影视剧中插曲同样具有主题歌曲的远期和轰动效应。我国经典的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中人物众多且复杂。而插曲也是十分繁多,但是每段插曲都能很好的刻画出人物形象,符合故事情节发展。如《葬花吟》一曲,体现出林黛玉孤女无依、自己的情感世界也如败落的花朵一样无力,激起无数人的怜悯与感叹。又如《聪明累》一曲,用辛辣嘲讽的语气直接阐明了王熙凤的一生,从叱咤风云到草席裹尸,强烈的对比使观众容易体会到她的悲惨境地。
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分类:
按音乐与电影画面的关系,又可分为4种:
一、音画同步:音乐基本上与电影画面吻合,情绪、节奏一致,视听统一,观众在观看电影画面时,不知不觉地接受音乐。这是最常见的一种音画关系。
二、音画平行:音乐并不解释电影画面,而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将画面贯串起来,造成一种完整的形象。例如电影画面是一组短镜头,描写时间过程、人物成长或脑海中回忆的各种片断时,音乐只写出一种情绪或着力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使电影画面的蒙太奇(电影剪辑)更为凝聚集中,以加深观众对影片的理解。
三、音画对位:音乐与电影画面形成类似音乐中两个声部的对位关系。时而同步,时而不同步,甚至与电影画面在情绪、气氛、格调、节奏、内容上造成对立、对比,从另一个侧面来丰富电影画面的涵义,产生一种潜台词,形成新的寓意,使观众得到更深的审美享受。
四、音画游离:这是60年代以后电影音乐的一种新趋向。电影音乐并不直接为剧情服务,而是起到扩大空间——延续时间的作用,它并不渲染影片的细节,而是用相当独立的姿态以自身的音乐力量来解释或发掘影片的内涵。观众可以在音乐与画面游离的情况下,自己领悟影片的真旨,得到丰富的联想与感受。如日法合拍影片《广岛之恋》就属这种情况。
电影音乐的美学功能
电影音乐艺术的处理手法丰富多样,变化无穷。其美学功能是:
一、通过音乐主题的贯串发展、矛盾冲突、高潮布局,达到对剧中主要人物的歌颂或批判,帮助明确电影的意义。
二、用音乐加强人物的动作性、心理活动,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表现人物的精神面貌,使人物的形像更加鲜明生动,可以为电影加不少的分数。
三、暗示剧情的进展或延伸。这样的音乐,有时先于画面的视觉形像出现,例如在困难的时刻预示胜利和希望,在顺利的时刻预示艰苦挫折;有时后于画面视觉形像出现,延展戏剧情绪。
四、引起一定时间(古代的或现代的)、空间(人类世界的或外空间)、环境(人间或仙境)的联想。
五、加强影片的总的艺术结构。电影音乐虽然是分段陈述的,但是通过分段陈述的结构,能反映出影片总的艺术结构。
六、增加立体感。人类习惯于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感受客观事物。结合音乐的听觉形像,音乐旋律的起伏,和声、对位的织体,色彩丰富的配器等等,能更有效地表现听觉形像的立体感。音画结合可形成“四维时空”的运动着的立体感。
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
电影音乐的功能可分为三大类:
一、物理功能
1、地点设定
2、时间设定:如歌曲具有浓厚的时代特征 电影歌曲能够体现某一时代占主导地位的审美需要和审美理想。由于每一时代的社会经济形态不同,意识形态各异,作为上层建筑的音乐艺术也相应的具有该时代的特征。作曲者在电影音乐创作中,往往根据影片内容的需要,运用时代的代表性音调,常用的音乐语言以及表现手法等因素进行创作,赋予影片强烈的时代特征,借以增强影片的真实感和艺术魅力。如《林则徐》该影片以鸦片战争为背景,塑造了爱国将领林则徐在广大人民的支持下,救国救民,抵御外侮的英雄形象。电影音乐在艺术结构上与交响乐的布局相接近,音乐主题采用主导动机形式,吸取我国传统特色的调式,创作了中国人民的战斗主题和林则徐的主题。林则徐的音乐主题的核心音调,与他微服私访、体察民情时听到盲妹街头卖唱的凄婉音调相联系,并转化为坚贞不屈的性格。在曲式结构上,继承了传统音乐中的曲牌体和板腔体;也借鉴了西洋交响乐戏剧性的表现手法,两者结合,使音乐主题在矛盾冲突的过程中充分展开,表现了时代特征。
3、塑造人物形象,加强动作:表现英雄主义与民主主义的香港90年代影片《黄飞鸿》中的《男儿当自强》,节奏快、变奏快、乐器多样,那种傲气傲笑万重浪,热血热胜红日光,胆是铁打骨如金刚,胸襟百千丈眼光万里长,誓奋发自强做好汉的英雄主义精神被铿锵有力的歌唱张扬的淋漓尽致,也表现出主人公的武功动作疾速,强劲。
4、米老鼠化(音画结合的配乐手法)
二、心理功能
1、铺设氛围: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激发观众的联想。悬疑片中经常用恐怖的音效来吸引观众的注意,激发他们的想象。它能为影片创造一种特定的背景气氛,用以深化视觉效果;在电影《禁闭岛》中,从电影的一开始,就配以低沉的管弦乐,使心中紧张和不安,随着主人公和搭档来到了禁闭岛上并且不断接近岛上的精神病院,管弦乐变得越发低沉、洪亮和紧凑,让人的心情更加紧张,同时也从开头就烘托出这部影片的悬疑气氛。
2、揭示人物情绪
在电影《泰坦尼克号》中,在泰坦尼克号遇难后,当男女主公在海上漂浮着时,此时几乎没有背景音乐,只有远处其他人的呼唤和叫喊声,正是背景音乐的空白,表现出男女主人公疲惫不堪,同时在大难之中,对于自己命运的未知和茫然。当女主人公发现救援船想要唤醒其实已经冻死的男主人公时,背景音乐响起了影片的主题曲,悠扬的旋律很有感染力,表现出女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之情。内心不再矛盾,同时也表达了邪恶力量被打败,正义最终取得了胜利。
3、暗示线索
4、抒情功能、推动剧情发展:音乐的抒情是音乐最具感染力的功能。在看到影视作品中的亲人、恋人、朋友久别重逢时响起的一段段煽情音乐。这时的音乐不但展现了抒情功能还把故事情节推向高潮。
5、表达主观态度:它概括影片的主题思想、表达作者对影片内容、人物、事件的主观态度
6、揭示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电影音乐所具有的揭示影片主题思想、奠定影片风格、创造意境的功能。欢乐、喜悦的画面,便伴以欢乐、喜悦的旋律;悲伤、忧郁的画面,便伴以悲伤、忧郁的乐曲。影片《辛得勒的名单》反复出现的忧伤的曲调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恐怖气氛,以及主人公竭尽自己所能去救助犹太人但却阻止不了每天都有犹太人被残忍的杀害的事实。
三、结构功能
1、组接场景
加强影片艺术结构的连贯性和完整性,用它衔接前后两场或更多场戏,组接同一时间不同事件的若干组画面的交替、同一事件的若干个不同侧面的各组镜头的交替,电影时间空间的跳跃、交错等。而电影音乐在情感的表达和推动剧情发展上又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当语言不能到达时,音乐就出现了
2、对影片主题的强调作用 电影歌曲是对电影作品的一种高度概括。歌曲用以表达影片主题思想,概括影片基本情绪或刻画主人公性格地道战!(故事片)傅庚辰曲。影片描写抗战时期八路军与游击队同心同德,在华北平原开展地道战,消灭入侵之敌的故事。围绕剧情,采用奏鸣曲形式,通过音乐表现影片的各个场面,使音画有机地结合。
3、主题贯串全片
当我们讨论场景与场景,事件与事件,镜头与镜头之间所产生的对比,对观众造成视觉上,情感上的震撼时,我们发现音乐在其中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4、推动发展:音乐是推动剧情发展的重要元素 在电影中,有的歌曲至今参与到影片的情节中去,成 为推动剧情发展的一个重要元素。如《冰山上的来客》插曲《花儿为什么这样红》
电影音乐的使用:
一、音乐构思须根据电影的题材内容、风格样式、人物性格及导演的艺术总体构思,使音乐的听觉形像与画面的视觉形像相融合,体现综合性的美学原则。除神话片、童话片科学幻想片以及现代的实验性的电影以外,电影中的人物造型、表情、动作、语言、环境气氛等,大都是接近现实生活的自然形态。因而,电影音乐也不象一般供音乐会上演出的纯器乐曲和舞台演出的歌剧音乐、舞剧音乐那么夸张和程式化。
二、音乐常常与对话、自然音响效果相结合。在无声电影时期,有时音乐是唯一的声音,从头至尾贯串全片。由于录音技术的进步,进入有声电影时期,除音乐之外,还可以录制语言和自然音响效果,解脱了在无声电影时期音乐超负荷的现象。导演和作曲家从电影的真正需要出发,只有在表现抒情性、戏剧性气氛的时候才恰当地、有效地使用音乐。这样,既符合音乐的艺术规律,又提高了电影综合艺术的美学功能。这使音乐真正地发展成为电影综合艺术的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对电影音乐形成分段陈述的结构,也有促进作用。
电影是艺术,眼睛和耳朵两个器官是在第一时间接收信息的人们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的一大原因,就是想听声音刺激。电影能从无声发展到有声,这也正是人们对动效和声音的需求,其次,电影具备多种节奏功能,比如主观节奏、客观节奏、导演心理节奏和观众心理节奏等等。只有音乐这种形式和电影在节奏上是非常统一的,其它艺术形式就略差一些。音乐可以通过不同的音乐节奏和音乐语言,来表达这些节奏,迎合故事不同的风格、不同的场景。从某种程度上说,音乐对电影的作用是任何形式都不能替代的。”王黎光曾对他的研究生们做过一个实验,为他们放映《加勒比海盗》的同时,将国际声道的声音频道全部关掉,结果不出20分钟,有人就看不下去了。欣赏一部电影时,除了唯美的画面,精彩的故事情节会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外,就是音乐了。一部好的影片往往有一段或者多段优美的音乐。或许就是有了这些音乐,有些电影才被历史留住。若干年后,每当那熟悉的旋律响起,思绪就会把我们带回那段特定的画面中去。大概这就是电影中的音乐。
参考文献
[1] 查德· 戴维斯著:《电影音乐创作完全指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社2014年版 [2] 熊九智《浅谈音乐对电影的作业》http://wenku.baidu.com/view/479e7398daef5ef7ba0d3c7d.html?re=view [3] 赵秀彦《谈电影音乐对影片产生的重要影响》2011年14期
第二篇:我对电影音乐的认识
我对电影音乐的认识
欣赏一部电影的理由有哪些? 唯美的画面?精彩的故事情节?演员精彩的演技?相貌好看的男女主演?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理由。其中,有那么一个不容任何一个人忽视的因素,那便是电影音乐。夸张一点说,对于大部分电影而言,音乐甚至可算得上是它的灵魂,是它内在气质的来源。若将电影比做一个人,那么其音乐便是他的情感,并将之传达给观众,引起观众的共鸣。许多年后,人们可能早已忘记了那个故事,但每当熟悉的旋律响起,便会牵动人们的思绪,唤醒内心的情感,走回那个曾经熟悉的故事中。这便是电影音乐。
在电影发展的早期,因为技术条件的限制,电影经历了近三分之一个世纪的“哑巴”时期,即无声电影时代。在这一时期,为了表达复杂的故事情节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情感变化,很多由人物的声音就可以表达的场景通常必须使用画面组接、演员夸张肢体的表情以及肢体动作、甚至用字幕来表现。“声音进入电影带来了电影美学形式的变化,带来了电影时空结构的突破,特别是电影的叙事时空和非叙事时空在电影声画观上的演变,使电影真正成为一门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视听艺术。”
对于我个人而言,电影音乐有时要远远比电影本身重要。这并不是买椟还珠,而是一种体验与记忆的关系。一开始也许是别的因素,如故事情节,吸引我去接触这部电影,但一旦时过境迁,在我心里留的最多的却是触我心弦的旋律,然后再是电影带给我的情感体验,最后才是故事本身。
就拿现在风头正火的动画《冰雪奇缘》来说,它拥有纯正的迪士尼动画血统,主题不外乎“冒险”、“欢乐”、“拯救”、“真爱”等,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种动画电影已不新鲜,甚至有点老掉牙。但它取得的成功却是于:2014年4月27日全球各地收获11.43亿美元的票房佳绩,是有史以来最高票房的动画片,也是迪士尼电影公司第七部过10亿美元的电影。并且赢得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长片和最佳原创歌曲。很显然,音乐帮了它大忙。电影里的几首主题曲以及配乐已经为广大观众所熟知,相信若没有它们电影本身便会逊色许多。特别是那首“Let It Go”,无论是从旋律、演唱、歌词,还是情感方面,它感动了广大的影迷。
一部没有配乐的电影,纵使画面无可挑剔,情节真挚动人,也总会让观众感觉有所缺憾,甚至于有些电影在失去了配乐之后就完全没有了特色和表达效果,例如《咒怨》《闪灵》等恐怖片,这便体现了音乐在电影中的作用:帮助影片叙事、烘托场面情绪。以《指环王三部曲》为例。
《指环王三部曲》就堪称各类电影要素完美结合的经典,其中的配乐更是堪称传世之作。这部总共片长近10小时的魔幻题材史诗巨作故事庞大、结构复杂,其主题旋律也达五十个之多,霍华德肖运用了大量的交响协奏,配合圣歌咏唱、凯尔特风格等多样的音乐形式,为这个关于欲望和信念的故事做了最好的诠释。
影片序幕的开头由管弦乐与打击乐合奏出一段雄壮强烈的音乐,代表着故事中第二纪末精灵与人类的联盟共同对抗黑暗魔君的那场激战。乐曲曲调越升越高,最后达到这一段的高潮,同时黑暗魔君也被击败。响亮的铜钹声后,沉寂了几秒钟。接着小提琴拉出一个缓慢的调子,这个乐句反复变奏,其他管弦乐也依次加入,使乐句逐渐增强,观众便感受到那枚凝聚这魔君大部分力量的至尊魔戒从失落在大河里、沉睡了两千五百年,到被一个普通的小霍比特人发现并带到大山下的深穴中,直至五百年后又被另一个霍比特人拾获并带回他的家乡这样一个起伏的过程。由弱渐强的音乐暗示着人们已经遗忘的邪恶之源已被寻获并将再度苏醒。
故事开始的夏尔,阳光明媚、祥和平静,音乐也以活泼明快的亮色调为主,以弦乐和笛子吹奏的主题反复出现。接下来的魔都主题,沉重的铜管协奏如雷霆轰鸣般引出了地狱般的残酷,暗示着主角们所要接受的严酷挑战。最后的遭遇战中,一度备受争议的博罗米尔在危难关头以号角引开敌人,却因此中箭受难。激烈、雄浑的主调随着博罗米尔的壮烈牺牲随即转化为哀婉的圣歌。英雄可以迷惘,却会在最需要的时刻守护自己的尊严。音乐恰到好处地烘托了博罗米尔的英勇和不屈,将第一部推向了高潮。
此后的第二部中,扣人心弦的圣盔谷大战,配乐家使用了大规模的管弦交响合奏,与惨烈、庞大的守城战场配合得相得益彰。本部还有令人印象深刻的一段罗翰骑兵冲锋配乐,悠扬的风笛声余音绕梁,更为血腥而不见归路的战场刻画了宿命般的悲情。魔都主题继续以强烈的打击乐为主体出现,时刻不忘提醒观众决战的将近。
第三部《王者归来》,影片进行到故事的最高潮,历经艰险的主角即将把至尊魔戒投入末日火山的烈焰以摧毁这邪恶之源时,背景音乐先是表现出一阵兴奋。然而英雄因为受魔戒力量的蛊惑而迟迟不把它扔下去,于是音乐又随之变得慌乱,音调上下波动,节奏越来越急,带出极其紧张的情绪,使观众的心也越揪越紧,戏剧张力达到最高点。
总之,电影音乐是电影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电影中最传神的就是音乐,因为电影不能把话说尽,有很多东西是让观众随之联想的,这种联想若想得到强化,音乐的作用是最大的。它以音乐特有的旋律、和声、节奏和色彩等要素为电影增添隽永的意蕴、纯美的韵味、意味深长的文化况味和历史质感,电影音乐不仅是情绪性的,也是结构性的;不仅是抒情的,也是理性的;电影音乐有时甚至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将电影中的空白变成留白,化刻意为写意;使音乐与画面在情绪、节奏上的统一,使画面和音乐互相解释,互相加强,音画一体;电影音乐虽然不是电影的主要组成部分,却是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说到此处,不妨说一下中国电影音乐。从1930年,阮玲玉唱出中国电影第一声,至今,中国电影音乐已走过了80年的历程。中国电影史上有过不少成功运用音乐的例子。例如蔡楚生导演的《一江春水向东流》,无论是素芬和张忠良花前月下时的浪漫,还是电影高潮素芬认出张忠良的悲愤、惊吓、耻辱、心痛,音乐都很好地把这些感觉抒发了出来。中国早期的电影音乐有着浓重的民族色彩。30年代的《歌女红牡丹》运用了蜡盘制作音响,穿插了京剧《穆柯寨》、《玉堂春》中唱白艺术,初现了民族化的电影音乐。
进入20世纪与21世纪的交接时期后,中国电影为了向世界冲击,除作品中的音乐元素大量引进外来元素,而且还邀请国外作曲家加盟。如《十面埋伏》、《满城尽带黄金甲》,影片为日本知名作曲家梅林茂、《无极》的作曲为美国好莱坞资深作曲大师克劳斯·巴代特。即使是中国音乐家也聘请在海外事业发展较好,具有国际影响的大腕级别人物,如潭盾的《英雄》、《夜宴》等。近年来的大片在东西方音色的融合中,首先是对传统的中国乐器和西方乐器进行了适合作品需要的取舍,不拘一格地为我所用。既有常规的中西组合,又有不同民族器乐与常规器乐的组合,还有现代电声与传统的组合,除此之外还有人声与器乐的组合以及不同风格演奏或演唱家的组合。以《卧虎藏龙》等为例。
李安导演的电影《卧虎藏龙》,最吸引人的是武打设计,最精彩的是对白,而最感人的是音乐。该片的音乐采用了古典主义浪漫风格的情歌设计,由中国传统的演奏乐器二胡作为主要的表现乐器,在与其他电子乐器演奏的结合下,突出表现了影片对于爱情执著却无法相结连理的叹息。
影片一开场便是主题音乐《卧虎藏龙》,本片的主题音乐由旅美作曲家谭盾谱写的三段式主题音乐配以清新的吉他和弦及提琴协奏,筑起了一个与刀光血影与世隔绝,与大漠的自然风光和永恒的爱情主题相辉映的纯净音乐世界。大提琴演奏的忧伤而深沉的旋律贯穿了整部影片。《卧虎藏龙》电影原声音乐是对中国人传统人性的一次剖析和注目,是对中国人人生的理解和感悟,把人生的困惑和无奈用典型的中国情节表达了出来。舒缓而优美的旋律,惆怅而悲伤的人生,这音乐气息中透出的伤感就如同是对背负着太多压力的中国人的人生发出的叹息。
随着中国电影产业的日渐成熟,中国电影人越来越意识到,好的电影配乐是造就一部经典电影必不可少的元素。但中国流行音乐产业近几年日暮西山,几乎沦为娱乐产业中的一颗弃子,鸡肋般“食之无味、弃之可惜”。从民间选秀到拷贝翻唱,涌现的是一批批被称为“歌手”的俊男美女,而真正的音乐佳作却鲜有问世。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渐成为中国娱乐产业支柱的中国电影,倒是给了一批踏实做音乐的人以机会。如何窦唯、马上又、峦树、李漠等摇滚人。
在电影业发达的国家,配乐早已是电影产业中的重要一环。多数电影配乐从影片拍摄时就开始介入,与画面剪辑同步,作曲家要根据剧情和导演的意图专门创作合适的乐谱,挑选合适的表演者,最终在后期完成整体创作。如今几乎所有的欧美电影都会把配乐专门做成原声碟,赶在影片公映前上架销售,即起到了宣传效果,也提高了衍生价值。中国电影离这一步还差得很远。
第三篇:音乐电影
】《一个人生活》---林凡、《一个人失忆》---薛凯琪、《我,一个人》---付辛博、《单身旅记》---陶晶莹、《单身潜逃》---戴佩妮、《寂寞难耐》---李宗盛、《掩饰寂寞》---阿悄、《越开心越寂寞》---李克勤】《听着情歌流眼泪》---高进、《亏欠一生》---裘海正、《天真的女人》---阎琰、《赤裸离开》---马健涛、《安静听完这一首》---伊稀、《让心跳停了》---蓝又时、《我是真的不愿放开你的手》---陈咏 :【? 爱的温存,浅伤音符,总有一片蓝属于你】1.《同类》--孙燕姿;2.《多傻》--刘若英;3.《寂寞在唱歌》--阿桑;4.《单身潜逃》--戴佩妮;5.《谁爱我》--张惠妹;6.《然后呢》--七街小屋;7.《刺猬》--温岚;8.《不知处》--许美静 ?
【1.《hear me cry》2.《Yesterday》3.《come on over》4.《breakaway》5.《second time around》
6.《if you come to me》7.《EVERGREEN》8.《do you konw》9.《Trouble Is a Friend》10.《creepin up on you
【15部感人电影】《辛德勒的名单》、《恋空》、《假如爱有天意》、《情书》、《妈妈再爱我一次》、《我的兄弟姐妹》、《泰坦尼克号》、《忠犬八公》、《我是山姆》、《再见萤火虫》、《大鱼》、《这个杀手不太冷》、《比悲伤更悲伤故事》、《人鬼情未了》、《情书》【最让人欲罢不能的15部美剧】《生活大爆炸》、《绯闻女孩》、《迷失》、《24小时》、《老友记》、《越狱》、《豪斯医生》、《X档案》、《Lie to me》、《欲望都市》、《邪恶力量》、《吸血鬼日记》、《CSI》、《欢乐合唱团》、《ROME》【温馨感人电影《小猫跳出来》】影片讲述了一个孤僻的退休老人和流浪猫的故事。片中那群天生丽质的小可爱们就保管让你招架不住!!七部讲述人与狗的感人电影】《狗狗和我的十个约定》,《狗狗心事》,《导盲犬小Q》,《忠犬八公的故事》,《野性的呼唤》,《神犬也疯狂》,《101只斑点狗》。人类和狗狗之间的亲密感情,那一部曾打动你? 欢迎补充,收藏!【电影史上最奇特的一部电影《梦》 】电影大师黑泽明导演,每个人必看电影!!里面的第六个梦已经预见了2011年的场景,地震、海啸以及核电站爆炸。蜡笔小新之暴风森林大作战》最搞笑一部大电影!超多笑点!!【《属于你的我的初恋》】 好好睇吖!超感动、“如果与逞还有无数个轮回,即使每个轮回的结局注定是悲剧,依然会选择这段美好的属于我们的初恋。”·能让女性看透自己的电影:《射杀安迪霍尔》【女权】 《恐惧吞噬灵魂》【恐惧】《钢琴教师》【压抑】《迷失东京》【孤独】 《永不妥协》【尊严】《绿光》【痴爱】《花与爱丽丝》【纯真】《黑暗中的舞者》【母性】《天使爱美丽》【梦幻】,你:【因为名字烂而被错过的好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刺激1995》《搏击俱乐部》《机器人总动员》《杀死比尔》 《低俗小说》《落水狗》《午夜牛郎》《洋葱电影》《蝴蝶效应》《诺丁山》《两杆大烟枪》《摇滚黑帮》《十诫》《黑道当家》《一酷到底》《热带惊雷》【喜欢看电影的请收听经典-电影-台词】
第四篇:情感体验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情感体验对音乐教学的重要性
摘要:情感体验在音乐欣赏中具有独特的意义,这是由于音乐是一种善于表现和激发情感的艺术,音乐欣赏的过程同时也是情感体验的引起情感共鸣的艺术形式。可以说,音乐教学的过程就是情感体验的过程,它既是欣赏者对音乐的情感内涵进行体验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者自己的情感和音乐中表现的情感相互交融、发生共鸣的过程。对音乐发生情绪反应的能力应当是音乐感的核心。也就是说,音乐的情感体验应成为教学的核心。而音乐教学中的情感体验,通过实践性的音乐活动,使音乐与人的生理、心理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内在的音乐感受。这种感受能拨动人们美的心弦,激发出精神的火花。
关键字: 情感 体验 音乐 教学
一、音乐的情感体验是音乐教学的核心 1.音乐是情感的艺术
音乐是听觉艺术,通过声音直接作用于我们的心灵,使我们获得某种情绪的感受。音乐是没有语义的,音乐表现的首先是情感,它是人类情感和精神生活的创造表现,任何音乐表现形式都包含着特定的情感和思想。任何一首音乐作品,无论是有无标题,不管是表现自然风光的还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都是作曲家将自己的感受通过音符来描绘出来的,作品中寄托着他们丰富的思想情感。这种情感再通过音乐特有的表现方式表现出来,使人们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和情操的陶冶,从而更好地感受、体验音乐作品所蕴含的丰富情感。因此,音乐比其他艺术能够更直接、更有力地渗透到人心灵的深处。比如在听同一段音乐时,有人会手足舞蹈,也有人会潸然泪下,音乐能让人陶醉,甚至忘掉自我。可见音乐的情感性是音乐美的具体体现。音乐对人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无论是对于普通的音乐听众,还是对于音乐的专家来说,在音乐的创作、表演和欣赏三部曲中,每一步都是以情感体验为核心的。
正如高尔基所说:奇妙的音乐在心灵深处引起的强烈感情可以使人忘记一切。音乐家斯特拉文斯基也曾说过:音乐就是情感,没有情感就没有音乐。正因为音乐本身是表达情感的艺术,所以我们的音乐教育才不应该忽视情感的培养。只有使学生处在形象活泼的音乐氛围中,才能受到良好的音乐熏陶,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情感体验是感受音乐的独特方式 情感体验是感知音乐的基础。音乐艺术不像文学那样直接叙述事件,也不像美术作品那样直接描绘生活,它以其特有的声音语言叙说着情感,注重的是内心的情感体验。作曲家的创作就是自身情感的表达。柴可夫斯基说:“创作是一种抒情的过程,是灵魂在音乐上的一种自由。”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合唱)》表现了作曲家追求自由、平等、博爱的崇高思想;肖斯塔科维奇的《第七交响曲(列宁格勒)》表现的是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哪一部音乐作品不是作曲家情感的表达呢?
如大家非常熟悉的《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既不能变现蓝的色彩,也不能表现多瑙河具体的形象,从音乐流畅和跳跃的旋律中我们感受到的只是一种优美、欢快的情绪,这种情绪体验就是我们理解音乐的基础。既然不能表现多瑙河但为什么又叫《蓝色多瑙河圆舞快曲》呢?这就需要我了解作曲家创作的背景。
施特劳斯应奥地利维也纳男生合唱协会指挥赫尔帕克的邀请写一首表现多瑙河的歌曲。当他看到诗人格涅尔写的赞美多瑙河的诗歌《美丽的蓝色多瑙河》后,激情了创作家的心思,很快就完成了歌曲的创作。由于音乐优美的旋律和它表现出的对生活热情的赞美,赢得了人们的赞赏。在小提琴轻轻震音的背景下,由圆号奏出的优美三个音,1 3 5 |5--,成了蓝色多瑙河的代名词,随着多瑙河奔腾的河水流向了全世界,带给我们无限美好的情感体验。许多音乐家在音乐的情感性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我国音乐学家周海宏教授把音乐的情绪分成积极性与消极性两种、表现积极性情绪的词语有:兴奋、明朗、快乐、轻松、自然、健康、自由等。表现消极性情绪的词语有:伤感、悲伤、紧张、压抑、低落、昏暗等。
以上这些词语都与人的情感有关,可见,情感体验是感受音乐的主要途径之一,离开了情感体验就不能进一步感悟音乐。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引导学生体验音乐的丰富情感应成为核心的任务。
二、音乐的情感体验是学生陶冶情操、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
音乐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音乐教育的优良传统。孔子有一句名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就是说通过音乐完成个人的修养,使人的精神境界更加完美。
作为完美人格的人来说,他要具备良好的情绪状态和自我调控能力、健康的心理和与人沟通能力等社会能力,将来才能适应社会。赵宋光先生在《音乐教育心理学概论》中指出:“高情商使人具备更好的竞争力、调节力、控制力和交际活动能力。”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多元化的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世界是一个丰富的情感海洋。英国的海里斯认为:“音乐可以在心中引起一系列的感情。一些声音在我们的心中激起悲哀,另一些声音激起快乐等。所有这些情感都是通过音乐作品来表达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用多元化的音乐作品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如表达爱国之情的《我的祖国》;表达生活之情的《彩云追月》、《四季童趣》;表达热爱大自然的《小小雨点》、《雨中》等。学生在学习这些作品的过程中获得情感体验,使音乐课成为学生真正喜爱的课,让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和熏陶。
三、培养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音乐魅力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比其他艺术更直接作用于人的感情。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注重情感交流,要通过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及其塑造的艺术形象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产生愉快、痛苦、愤怒、兴奋、忧愁、哀伤等情感与精神共鸣,达到与音乐之间的情感交流,从而陶冶情操,激发其乐观向上的精神。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以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基础,积极地与学生产生情感交流,以多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引导和激发他们对学习音乐的兴趣和愿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发展学生的音乐智能。
1.通过音乐本体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音乐是由节奏、旋律、音色、和声等基本要素构成的。通过感受不同的音乐素材才能获得情感体验,因此,从音乐的本体出发时启发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其中旋律是表现音乐情感最主要的因素之一,一切音乐的情感体验都是由旋律旋律而产生的,因此在教学中,要从旋律入手,引导学生体验不同旋律所产生的不同情感。如:费利斯的《摇篮曲》用了许多级进的旋律,情绪平稳,表现了温柔的母爱。在《快乐的女战士》中,跳跃、欢快的情绪则给人带来欢快的情绪,好像看到了女战士们俏皮的舞蹈。
2.创设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活动的心理因素做了生动具体的描述:“所谓课上的有趣,这就是说,学生带着一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对面前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甚至震惊,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力量,体会到创造的快乐。”音乐教学就是要通过多种方法创造这种“高潮的、激动的情绪”,其中,在音乐教学中创设音乐情境就是最好的办法之一。创设音乐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获得情感体验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我们在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在教室唱是一种感受,在国旗下唱又是另外一种感受,如果在天安门广场升旗时唱就会有更加深刻的感受,这是情境的心理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室应该创设不同的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之中增加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如:歌曲《火车开了》,我们可以把教室装饰成一个火车站,学生的座位就是一列客车,老师是列车员,全体学生是乘客,把知识点设计成车票,如节奏、旋律等,回答正确之后才能检票上车。在老师和学生一起开火车的活动中,学会了歌曲,并表演了“火车开了”的游戏,这种音乐情境既然创设了“火车”的情境,又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情绪,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对音乐欢快情绪的感受。
在小学教材中有很多关于旧社会或战争时期的歌曲,对于生活在新社会的孩子来说,这是非常遥远的事情,他们无法理解体会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及内心的感受,所以不了解歌曲的真正涵义,有的学生甚至认为小孩子去参加战争是件很好玩的事情,因此,把事例运用到教学中,让学生在感情上接受它、喜欢它,然后再进行教学,这样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案例】在新授歌曲《儿童团放哨歌》前,我采用影片导入法,直接把学生带入影片的情境中去,再设以一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如“你知道什么叫‘鸡毛信’吗?”“那时侯战争时期他们是通过怎样的方式进行联络的?你能来模仿一下吗?”等等,为歌曲的学习作了很好的情境铺垫。再配上讲述鸡毛信的故事,儿童团员海娃机智、勇敢的与敌人较量,最终取得胜利的英勇事迹讲给大家听,以感染学生的情感,激起他们的学习愿望。
在音乐课上,儿歌、谜语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文学形式,在教学中也可以将一些难于记忆或趣味性不强的歌曲内容以形象、生动的儿歌或谜语出现,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在学唱四川民歌《数蛤蟆》时,先用儿歌诱导学生想象蛤蟆活泼蹦跳的欢乐情景。
一只蛤蟆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乒乒乓乓跳下水,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蛤蟆不吃水(太平年)荷儿梅子呀,水上漂,荷儿梅子呀,水上漂。
学生们认真的听着,都纷纷举起了小手,争着来念。学生在富有童趣、形象的语言描绘中,情绪高涨,注意力集中,手舞足蹈地演唱着,高兴得不得了,饶有兴致地一只一只往上数了起来,唱得非常动情。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进行创设情境,也可以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如只用一台录音机和一盒磁带,来解释某一音乐作品,然后边播放音乐,边引导学生感受想象作品所展示的形象、表达的艺术内涵,以及谈谈自己听后的感想。假如作品跟他们的生活接触紧密的,那倒是可行的;而像一些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且前所未闻的,学生就没法想象或想象与内容相差甚远,更谈不上体会、表现了。而借助适当的图画、投影、幻灯等媒体,便可形象的展示音乐所表现的意境,从而让学生来了解明白歌曲情绪、角色心情及意志表态,完美他们的表演。
【案例】在教授歌曲《八只小鹅》时,我在纸上画了一副玩鹅图;在一个树林里,有一个清清的池塘,水草丛生,小鹅们在这里悠闲地玩,它们有的拍水,有的捉虫,有的在岸边休息,有几只小鹅在岸上唱着歌,还有几只小鹅在围着看哪,非常热闹。小朋友们看着图画,模仿着各种鹅的造型,随着音乐像小鹅般地划起了水。一副生动形象的场面出现在我的面前,个个是积极投入,尽情地表演,自然而又富有童趣。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得学生对音乐的有了一定的理解、感受,从而也激发了学生学习音乐的趣味。
创设情境是为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的共同参与,增加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创设情境的方法和途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但是一定要根据音乐教学的内容,不能脱离教学内容,而且要简单、明了,切不可喧宾夺主,另外也不一定每节课都要创设情境,要有选择选择的有目的的进行,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而定。这样,才可以起到事倍功半的效果,否则只能是画蛇添足。
3.展开联想翅膀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贝多芬说:“当我作曲时,总在心里描绘着一幅图画,顺着那个轮廓向前进行。” 可见音乐作品是与一定事物形态联系在一起,与人的生理、心理反应联系在一起的。在音乐欣赏中让学生投身其中,诱导他们通过心理活动设身处地的构思,以获得鲜明生动的意象感觉,体验到音乐作品所抒发的感情,并对作曲家描绘的“音画”展开联想并进行情感体验,如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同学们联想到战争时期解放军奋勇杀敌的情景,联想到奥运会上为国争光的运动员们,联想到自己每周星期一上午在学校举行的升旗仪式上高唱国歌,注视着国旗冉冉升起时的情景,联想到在天安门广场上国旗护卫队每天随着太阳一同升起而举行的升旗仪式。表演也是创设情境的一种方法。从简单的动作、歌表演,到小小的音乐剧表演,对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有很大的作用。如在学唱《两只小象》之后,引导学生根据音乐形象,用自己的方式表演。他们可以随着音乐边唱边模仿小象的动作表演,兴趣盎然。有的学生还能发挥想象,模仿小象拍手、跺脚、小跑的动作,有的还设计了小象在河边摔倒了互相帮助的情节,想象力非常的丰富。在这种情境中,既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也发挥了他们的音乐创造力。
4.教师的情感是激发学生的情感的决定因素
音乐虽然具有丰富的情感,但是没有审美能力的人对音乐的美感也是一无所知的,在学生还没有完全独立的理解音乐的时候,教师的情感就是决定的因素了。在音乐教学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发挥,都需要教师激情的感染、热情的启迪与引导。
德国教育家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和鼓舞,”就是说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激情感染、激励和鼓舞学生,这样才能呼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这就需要教师要多亲历音乐实践,多听音乐,反复的听,要从分析音乐结构的狭隘的范围中跳出来,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在文化的大背景下去感受体验音乐,才能获得一定的情感体验。教师的情感对激发学生的情感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自己的一言一行中,才能把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态度传达给学生,和学生做朋友,时常面带微笑,以婉转的声调感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优美的语言启迪学生的智慧;以高昂的情绪鼓舞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以愉快的情绪,饱满的热情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之中,才能创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再来还需要教师充满激情的范唱或弹奏,在我们运用多媒体技术的时候,往往忽视了教师的范唱或弹奏。这是激发学生情感体验的最佳手段之一,用教师的激情引发学生的激情。如《大树妈妈》是一首优美的深情的歌曲,歌颂了大树妈妈对小鸟的百般呵护。“大树妈妈,个儿高,拖着那摇篮唱歌谣。摇啊摇,摇啊摇,摇篮里的小鸟睡着了。”如果教师能用饱满的情感,亲切柔美的声音演唱,就一定能激发起学生爱妈妈的情感。在学生欣赏音乐的时,如果教师能亲自演奏,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如果教师有一定的演奏能力,亲自演奏,学生获得的情感体验要比录音强烈得多,这就是为什么虽然现在的录音技术可以达到和原生一样的水平,但是人们还是要去音乐厅亲临感受音乐的气氛。因为任何机械都不能代替演奏者的情感。
综上所述,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只有在情感上有了深刻、正确的理解,才能对音乐有更完整的理解。在音乐的教学中,只有让情感得到充分的体验,学生才能真正领会到音乐特有的魅力,达到音乐欣赏的目的。只有重视音乐中的情感体验,才能够使学生真正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才能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健康全面的成长。
参考书目:
1.《音乐学科教育学》 曹理 著 2.《情感教育心理学》 3.《文化与音乐教学》 4.《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
卢家楣 著 段金星 著 陶晓勇著
第五篇:音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浅谈音乐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性
音乐是幼儿园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可以陶冶人的性格和情感,音乐教育对幼儿来说又是非常重要的,幼儿园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的目的在于“初步萌发幼儿感受美、表现美的情趣”。在音乐教育活动中,要让幼儿理解音乐作品,就应该让他们听听、讲讲、动动,通过他们的听觉及身体的动作来感受音乐,从而把他们带进优美的音乐境界中。音乐有益智的功能,能集中注意、激活思维、发展语言、丰富想象的作用,可以促进幼儿智慧发展;音乐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其情感性特征能给幼儿增添兴奋情绪的积极动力;音乐有审美功能,能给予幼儿美的享受,美的音乐能够使幼儿情绪高昂地全身心投入到活动。最重要的是音乐活动还有利于开发幼儿的右脑。我认为科学地开发幼儿的右脑,不仅能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而且有利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于是我根据小班幼儿的心理发展水平和年龄特点,从他们喜爱的音乐活动入手,逐步地开发他们的右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整个过程是这样安排的:
一、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培养他们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在幼儿游戏及日常活动中,给他们播放一些喜欢的、旋律优美动听的世界名曲,如《献给爱丽丝》、《拉德斯基进行曲》等才,这些乐曲的形式、内容均符合幼儿欣赏水平,幼儿也能理解。通过那一首首优美的乐曲,把幼儿带入美的境界。最初,我们将音乐所展现的内容,用恰当的、幼儿能理解的语言讲述给他们听。渐渐地幼儿在听乐曲时,也能够把自己的感受用简练的语言讲述出来,有的幼儿则听着、听着,情不自禁地随着乐曲舞动起来。虽然舞姿不是很优美,动作也不是很熟练,但都是幼儿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这也是培养幼儿初步感受美的最初成效。
在此基础上,我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对他们进行初步的节奏训练。小班幼儿对于节奏的掌握比较难,简单的说教,幼儿不但听不懂,也不易理解。于是,我们将节奏训练融于幼儿的各种活动中,如肢体活动,尤其是左侧肢体活动,通过这些活动来刺激右脑,从而达到活化右脑的目的。又如,在说儿歌时,刚开始要求幼儿边说边拍手,手、口速度一致,然后,让幼儿在心里说,但拍手速度也要一致,这就要求他们脑想、手动、心里说,从中培养他们初步的节奏感。
二、多让幼儿进行角色游戏,培养幼儿初步的音乐听觉能力,从而刺激右脑活动。
音乐的听觉能力指通过辨别、感知、领会、想象、思考音乐艺术形象及其内涵的能力。它包括听辨音乐的长、短、强、弱等。我们针对小班幼儿的心理特点,多采用一些直观的教具,让幼儿充分运用感官感知事物,调动他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在认识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时,我们先让幼儿扮演不同的小动物,打击不同的乐器,从中感知出音色、音调的不同,再模拟发出不同声音,知道声音有长、短之分,长一些的是二分音符,短一些的是四分音符。然后向幼儿出示由各种小动物表示的“音符卡片”,这样幼儿在学习中一目了然,加深了对音乐语言的理解,通过一年的训练,幼儿不但认识了各种乐器的名称,而且掌握一定的打击方法。在打击乐器时,手、口、脑并用,大脑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为幼儿选好音乐教材,让他们通过欣赏活动,发展想象力和创造力。
音乐欣赏是幼儿园音乐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提高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并能丰富想象力,开阔幼儿音乐视野,提高幼儿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素质;音乐欣赏也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幼儿通过欣赏作品,能从中体会对生活的感受与理解,抒发情怀、愉悦身心。《迷路的小花鸭》篇幅短小,结构单纯,形象鲜明,音乐旋律优美且两段在强度、速度上差别明显,歌词通俗易懂、美好、有趣、有意义、很适合年龄教小的幼儿欣赏。通过《迷路的小花鸭》这一欣赏活动,集艺术、语言、科学、健康等于一体,“在小朋友去郊游听说了‘小花鸭迷路’这一件事”主题的牵引下,成为一个主题性的综合活动。大胆将心情与乐曲相联系,将心情与色调相搭配,让孩子们在宽松、和谐、新颖的过程中,身心愉悦的状态下提高综合素质,培养活动的兴趣;并希望通过这一活动体现出打破以往分类式、听讲式的教学观念,逐渐适应《新纲要》所提出的整合教育观的教学思想。另外,幼儿在听音乐时,大脑中会不断浮现与音乐有关的物体形象,产生联想。可见,在欣赏音乐的同时也刺激了大脑活动。
四、遵循幼儿生理心理特点,培养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幼儿音乐教育是对幼儿进行的音乐启蒙教育,采取生动活泼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培养和发展幼儿对音乐的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幼儿有活泼好动、好奇心强等特点,如果采取简单呆板的教学模式,幼儿难以接受,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富有浓厚的趣味性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方法应求生动、新颖。例如:教《春天来了》一歌时,先在黑板上画出一些小草,然后随着唱“春天来,春天来”,然后用彩色粉笔画出五颜六色的花朵,嘴里唱着“花儿朵朵开,红花开”。这些看似简单的画面不但揭示了歌词的内容,也让幼儿感受到了春天的美丽景象。
在学习歌曲《种瓜》时,我先用简单生动的语言讲述了该植物的生长情况,帮助幼儿了解了该歌曲的内容,在唱第一遍的时候我用手比划每一个动作,同时把歌词中“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的动作表现的淋漓尽致。经过几次的练习后幼儿也不约而同的唱起了这首歌,正当幼儿兴奋的时候我把准备好的瓜抱了出来,我还装成很沉,像是抱不动一样,这时幼儿的目光全转到了我身上,他们注视着我手的动作哈哈大笑起来,同时嘴里又响起了“抱呀,抱呀,抱呀抱不下”。这次真实的表演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孩子不仅高兴,还在快乐的歌声中学到了知识。
对一些童话故事般的歌曲,如:“小兔乖乖”、“两只老虎”等歌词形象、口语化强的,可让幼儿边唱边表演,边唱边游戏,从而激发幼儿对音乐的兴趣。幼儿只有在兴趣性较强的音乐活动中才能真正喜欢参与音乐活动,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情趣。为此,在音乐教育中,应采用欢快活泼的音乐游戏活动。如《有趣的歌声》,让孩子模仿动物的叫声、走路的姿势,使他们有兴趣的跟着音乐节奏做游戏。引导幼儿准确地随音乐的变化做游戏,让他们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幼儿在听、唱、玩中培养和发展音乐听觉能力,音乐的记忆能力和动作的协调能力。
选取音乐教材时,必须是既有教育意义又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吸引幼儿。音乐教材的趣味性不仅表现在歌词上还表现在旋律上,两者的结合对音乐的趣味性来说更是锦上添花。如歌曲《走路》,小兔走路蹦蹦跳跳,“蹦蹦跳跳”的旋律平行,节奏短促跳跃,表现了小兔跳的特点;这首歌曲形象地描绘了这些动物的动作特征,生动有趣,孩子易学、易记。还有一些歌曲如:《拔萝卜》、《小兔乖乖》旋律上口易唱,行动活泼,富有动感,反复吟唱,非常适合幼儿的口味。
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活动能力的增强和求知欲的发展,可选谜语歌曲,幼儿边唱边猜想,增添了情趣,还可以选择一些有情节有角色的歌曲,让孩子在唱歌中还扮演不同的角色。还有如歌曲《对不起没关系》,让幼儿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感受歌曲的内涵,懂得小朋友之间遇事要互相体谅,礼貌待人,友好相处,对幼儿进行礼貌教育。
五、进行节奏训练,培养音乐情趣。
幼儿艺术感知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培养是长期的,是在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中参加无数次的艺术活动中得到发展的。节奏性活动是幼儿喜欢的活动。针对这一特点,一方面通过拍手、拍腿、踏脚的动作来进行节奏训练,另一方面是为幼儿提供一些打击乐器,引导他们在有节奏的身体动作和运用乐器演奏活动中感受节奏性活动的兴趣和美感,同时在活动室内,布置音乐角,引导幼儿自己摆弄节奏乐器,熟悉节奏乐器的音质、音色,帮助幼儿自己从敲打节奏乐器的活动中辨别各种乐器声音的特色和性能,引导幼儿自己去探索,敲打节奏。教师要注意观察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乐器,喜欢什么样的节奏和声音,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使用各种节奏乐器,鼓励他们多听、多练、多感受。如学习《什么乐器在歌唱》,准备小铃、小锣、小喇叭、小鼓,让幼儿用这些乐器进行节奏练习。通过练习让幼儿感受了各种乐器的音质、音色。通过有节奏的训练,联系这些乐器的特点,培养他们对音乐节奏活动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兴趣爱好。
音乐渗透于幼儿的一日生活,对幼儿的发展也起着积极的作用。我们要让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细节,如下的大雨和小雨能让幼儿认识一些乐器,如串铃、铃鼓、鼓、沙鼓。让幼儿选择适合大雨和小雨相匹配的乐器,这样不仅让孩子通过歌声和小乐器表现了对大雨和小雨的感受,同时在探索中学习了不同乐器的敲击方法。
六、联系与歌曲内容相关的知识,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拓宽知识面,提高唱歌的兴趣。幼儿歌曲来自幼儿生活,反映幼儿生活。引导幼儿了解与歌曲内容的知识,不仅可以拓宽幼儿的知识面,结合歌曲内容培养动手动脑的能力,还有助于对歌曲内容情绪的理解和感受,提高歌唱的兴趣性和表现力。如在教《不倒翁》这首歌之前教师为幼儿准备了蛋形塑料糖盒,橡皮泥。教师唱这歌的时候拿出了一个做好的不倒翁放在桌上,教师轻轻的推了一下不倒翁,但不倒翁马上又立了起来,这时幼儿那惊讶的表情都表现在了脸上,都想来玩玩,体验之后都想自己能拥有一个。教师心灵深处感应到孩子们的渴望于是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让孩子们自己去体验制作不倒翁的乐趣。
通过对该歌的学习,不仅拓宽了知识,而且感受到了自己动手做玩具的成就感。这样,应用多种手段有机的结合,互相渗透,提高了幼儿对音乐的兴趣,使幼儿多方受益。总之、通过一年多有目的、有计划的音乐活动,不仅培养了幼儿活泼开朗的性格,而且开发了他们的右脑,使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得到了发展。今后,我们将在这方面继续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