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青年报]哪些大学“海外军团”兵强马壮
为了证明“科大在美国也是名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招生论坛上张贴了一份来自大洋 彼岸的广告。这是美国一家企业在招聘物理学博士,广告声称希望招到名校的物理 学博士,而得到列举的名校包括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剑桥大学、印度理工学院等,其中来自中国的名字只有一个——中国科大。
有心人还从哈佛大学物理系的网站上找到了特定时间段内,该系博士毕业生的本科 “出身”,在中国大陆的学校中,中国科大出产的哈佛物理系博士最多,达到10人,其 次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和南开大学。
在中科大的招生论坛上,类似的帖子时有出现。譬如该校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提供 的信息说,根据1999年~2009年发表论文情况排出的“世界前十位化学家”,有两人毕业 于该院,“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校办学方针和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
对“海外军团”的推崇并非中科大独创,虽然此举有时会招致“崇洋媚外”之类的 批评。毕业生的三大出路无非是就业、国内深造或国外深造。高校之间不仅需要比拼“ 高就业率”,也要拿出“高出国率”来证明本校学生的前途之好。
本报曾报道过美国大学博士学位获得者普查结果,引起国人强烈关注:国内高校翘 楚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是当今全球最大的美国博士后备基地。
针对博士的普查是由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国立卫生院、国家人文科学捐赠基金会、教育部、农业部、宇航局等6家机构支持,芝加哥大学的全美民意调查中心实施的。
这项普查始于1957年。博士们的国籍和本科毕业院校,也在调查内容之列。
最新的报告公布于2009年底,披露了2008年的普查结果。2008年,美国共培养了 48802名学术型博士,其中超过三分之一为外国公民,而来自中国大陆及香港的人数达到 4526人,占将近十分之一。
2006年的普查则详细公布了博士们本科的“出身”。
2006年,全美颁发了45596个学术型博士学位,其中本科毕业于清华大学的人数最多,其次是北京大学,第三位才是本土的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在历史上,这种情况还是 第一次出现。
报告显示,当年“出产”美国博士前三位的是清华大学571人,北京大学507人,加州 大学伯克利分校427人。此外,台湾大学以226人排在第15位,复旦大学和中国科技大学以 163人同列第27位,南京大学以155人列第33位,第40位是南开大学,为147人,第42位则
是上海交通大学,144人。全球1700多所高校中,在这份名单上超过百人的仅有69所。2006年“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9所中国大陆高校依次是:清华、北大、复旦、科大、南大、南开、上海交大、浙大、武大。这9所学校总计2000多人在美获得了博士学位,几乎占到大陆所有高校的一半。
在台湾,除了台大,没有一所大学的数量超过50人;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 港科技大学总数仅为39人。
与之对照,美国一些顶尖名校的表现是:斯坦福大学166人、耶鲁大学164人、普林 斯顿大学162人、加州理工学院69人。
若以国家和地区统计,排在第五位的加拿大为533人,甚至不及清华一所学校。也就 是说,中国知名度最高的一些高校,放眼全球都堪称“留美预备学堂”。
在报道这一现象时,美国《科学》杂志将清华和北大比作“最肥沃的美国博士培养 基地”,使用的标题是:“美国研究生教育:头号博士培养学校现在来自中国”。
根据历年博士普查结果,来自中国的人数呈现持续攀升的趋势,国内各高校的位次 也在变化。
例如1994年,出产美国博士最多的非本土大学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434人;台湾大 学第二,373人;北京大学第三,231人。国内其他学校的排序是复旦、清华、科大、南 大、浙大、武大、南开。
但1999年~2003年之间,最多的13所非本土大学是,韩国首尔国立大学1657人,北京 大学1332人,清华大学1234人,台湾大学1190人,中国科技大学988人,韩国延世大学 721人,复旦大学626人,泰国朱拉隆功大学466人,韩国高丽大学446人,南京大学437人, 土耳其中东科技大学421人,南开大学396人,加拿大多伦多大学384人,加拿大麦吉尔大 学372人。
以1999年~2003年的5年总数来看,首尔国立大学排在第一,北京大学的人数也已超 过了本土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等校,仅居伯克利、密歇根、康奈尔、伊利诺伊香槟分 校之后。
以1997年~2006年的10年总数计算,首尔国立大学仍处于非美国高校中领先位置,其 次是北大、清华、台大和中国科大。
到了2006年,情况又有变化: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超过了其他所有学校,也远超 10年以前自身的数字。
哪些专业更易出国?总体而言,基础学科出国人数较多,理工科较文科出国容易。
美国博士普查结果一定程度上验证了这一点。在科学与工程领域,至少三分之二的 博士主要依靠助教、助研或奖学金完成了学业,自费生不超过30%。在非科学与工程领 域的博士就没这么好过,以教育学博士为例,60%是自费。
对于自费留学者而言,经济负担是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据统计,美国2008年的4.8万 多名博士中,47%因为读博而背债,其中19%的人债务在2万美元以下,8%的人债务超 过7万美元。
正因如此,国内各大高校的“粉丝”在互相攀比时,总会将带有奖学金特别是全额 奖学金的录取通知突出强调,拿到一流大学“全奖”的学生被视为校园“牛人”。而国 内高校毕业生的出国留学人数,尤其是留学世界一流大学的人数,以及由此形成的“海 外军团”,被认为既反映又影响了高校的国际知名度与竞争力。
中国青年报 2010-5-27 本报记者 张国
第二篇:江苏大学第一届海外交流活动日工作总结
江苏大学第一届海外交流活动日工作总结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金属材料工程0902
彭发学
伴随江苏大学组建十周年校庆,暨办学109周年之际,我们江苏大学在各方面的工作都有了很大的进展,这也给我们作为江大人提供了很多锻炼的机会。在江苏大学海外教育学院的组织下,开展了朋辈志愿者协会的招募工作,我也怀着热烈的激情加入其中。上周我们协会在海外教育学院的领导下开展了第一届江苏大学海外交流活动日的活动。我如愿加入了这一次的接待工作。
我接待的是一位来自叙利亚的留学生,起初我真的很害怕去打电话联系留学生,因为曾经从未接触过这方面的工作,不过鼓着各种勇气我队自己的工作做了个周密的计划,自己也开始行动起来。作为异地的学生,无论在思想上、学习理念上、生活上都有很大的差异,身为江大人,我应该努力做好江大的名片啊。为贯彻海外交流日活动的要求,进一步提高和留学生交流水平,建立友好亲密的关系,我从网上下了很多关于口语交流的资料及叙利亚的各种人文风俗。
这次活动学习虽然是第一次举办,但是从策划到最后的舞会都非常成功,得到了同学们的支持和认可:
1、充分的资料准备,充分的认识了解。虽然本次活动时间不长,但为了促进相互了解,我们利用有限的时间让每位同学做了接待工作,活动十分生动活泼、连贯有序。
2、切合主题,针砭时弊。根据我们所接待的留学生国籍,我们在确保符合学校的主题的前提下开展了交流。也让我进一步明确了这次活动的意义。同时也为我日后的学习做了铺垫。
3、互动交流,梳理指导。整个活动现场里各国学生混合在一起相互交流讨论,我用自己的资料和各国的留学生做了很多的交流,并相互交流了处理学习与活动的关系、专业与兴趣的关系、大学情感等问题,我们各有各的看法,在交流中我的思想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4、节目才艺,更添活力。调动了同学们的热情,使本次活动的气氛达到最高点,舞蹈、歌唱、相声、文化展示等使得我更加的了解了留学生的生活情趣,充分展现了我们现代青年的活力与激情。
这次活动也存在一些欠妥当的方面值得我们下次改进,以提高交流活动的质量和影响效果:
1、时间调配欠妥当。可能是下雨和是星期日的原因吧,很多活动都没有按照节目单来演出。而且对于一些活动时间掌握不是太好。
2、现场调度效果不是很好。很多活动都是只有留学生在弄,中国学生的参与特别少,没有达到很完美的交流效果。
3、志愿者管理工作不是很详细。作为志愿者的我当时在现场除了早上的交流外,下午根本没有什么事情可以去做。整体感觉太闲,没事情做。其次就是可能上面的领导太忙吧,我们到最后都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结束。
总而言之,此次海外交流活动通过老师引导、文化交流等促进了海外学生的交流互动,同时提高了我们跟海外学生的交流水平,调动了我们关注留学生的积极性,本次活动的宝贵经验将为我们下一次海外交流活动做准备,而不足之处也将会作为经验教训加以改进。相信海外交流活动将会越做越好!
最后请允许我简单放几张这次我接待的留学生的国家的相片,以留着纪念。
第三篇:大学英文广播稿之介绍海外文化
A:Hello everyone Welcome to today’s English salon.I’m---.B:I’m---.hospitality's
B: ok, I just want to know about it.A: that’s great!Now, let me ask you some question? If An American friend has invited you to visit his family.You've never been to an American's home before, and you're not sure what to do.Should you take a gift? How should you dress? What time should you arrive? What should you do when you get there?如果一位美国朋友邀请你去他家。你以前从未去过美国人的家,你不确定该怎么做。该带一个礼物吗?该怎么穿?该几点到?到了那里该做什么? B: Actually, I know it.When you're the guest, you should just make yourself at home.我若是客人,只要使自己感到自在就好了。
A: yeah, you are knowledgeable!That's what hospitality is all about: making people feel at home when they're not.待客之道就是这样:虽然不是在家里,却使客人有实至如归之感。
B: I am flatted, and I know that The question of whether or not to bring a gift often makes guests squirm.Giving your host a gift is not just a social nicety in some cultures-it's expected.But in American culture, a guest is not obligated to bring a present.Of course, some people do bring a small token of appreciation to their host.Appropriate gifts for general occasions might be flowers, candy or-if the family has small children-toys.If you choose not to bring a gift, don't worry.No one will even notice.在拜访友人之前,我们还应考虑礼物的问题,但是否带礼物常使客人不安。在某些文化中,送主人礼物不只是社交礼节——还是必要的。但是在美国文化中,客人并不一定要带礼物。当然,有些人的确会带个表示感谢的小礼物给他们的主人。在一般情况下,带花或是糖果,如果这家人有小孩,玩具应当是恰当的礼物。如果你选择不带礼物,别担心,甚至没有人会注意到的。
A :yes ,it is necessary to take a gift , and the other thing is the food, American hospitality begins at home-especially when it involves food.Most Americans agree that good home cooking beats restaurant food any day.When invited for a meal, you might ask, “Can I bring anything?” Unless it's a potluck, where everyone brings a dish, the host will probably respond, “No, just yourself.” For most informal dinners, you should wear comfortable, casual clothes.Plan to arrive on time, or else call to inform your hosts of the delay.During the dinner conversation, it's customary to compliment the hostess on the wonderful meal.Of course, the biggest compliment is to eat lots of food!美国人的待客之道从家里开始——尤其是和食物有关。大多数美国人都同意,无论如何,好的家常菜胜过餐馆的菜。受邀吃饭时,你或许可以问:「我可以带些什么吗?」除非是每人带一道菜的聚餐,否则主人很可能会回答:「不用,你来就可以了。」大多数非正式的聚餐,你应该穿舒适、轻便的衣服。设法准时到,否则打电话告诉主人你会晚点到。用餐时,习惯上,人们会称赞女主人烹调的美食。当然,最大的赞美是多吃!A: XXX today, we are going to introduce the way of the American
B :this is a basic etiquette, When you've had plenty, you might offer to clear the table or wash the dishes.But since you're the guest, your hosts may not let you.Instead, they may invite everyone to move to the living room for dessert with tea or coffee.After an hour or so of general chit-chat, it's probably time to head for the door.You don't want to wear out your
welcome.And above all, don't go snooping around the house.It's more polite to wait for the host to offer you a guided tour.But except for housewarmings, guests often don't get past the living room.是的,这也是餐桌上的基本礼仪。当你吃得差不多时,或许可以主动表示要帮忙清理桌子或洗碗盘,但你既是客人,你的主人可能不会让你这样做。他们或许会邀请大家到客厅吃点心、喝茶或咖啡。聊个大约一小时或许就该离去了,你可不希望变得不受欢迎吧。还有最重要的是不要在屋子里四处窥探,等主人邀请你参观才较有礼貌。可是除了乔迁喜宴之外,客人通常都只待在客厅里。
A:andAmericans usually like to have advance notice when people come to see them.Only very close friends drop by unannounced.This is especially true if the guests want to stay for a few days.Here's a good rule of thumb for house guests: Short stays are best.As one 19th century French writer put it, “The first day a man is a guest, the second a burden, the third a pest.” Even relatives don't usually stay for several weeks at a time.While you're staying with an American family, try to keep your living area neat and tidy.Your host family will appreciate your consideration.And they may even invite you back!还有就是,美国人通常喜欢访客事先通知他们,只有非常亲密的朋友才可能不请自来,尤其在客人要待好几天时更是如此。最好不要久留——这是给访客的经验之谈。如同十九世纪一位法国作家所写的:「第一天是客人,第二天是负担,第三天就是讨厌鬼了。」即使是亲戚通常也不会一次待上几个星期。当你住在美国人家里时,设法使你住的地方保持整齐清洁。你的主人一家都会感谢你这么体贴,他们甚至会再邀请你!
B:everyonecould want to be the men that be invited the next time,Most Americans consider themselves hospitable people.Folks in the southern United States, in particular, take pride in entertaining guests.In fact, “southern hospitality” has become
legendary.But in all parts of America, people welcome their guests with open arms.So don't be surprised to find the welcome mat out for you.Just don't forget to wipe your feet.是啊,大家都希望成为受欢迎的对象,大多数美国人都认为他们是好客之人。尤其是美国的南方人更以款待客人自豪,事实上,「南方的款待」是人们所津津乐道口口相传的。不过在美国各地,人们都展开双臂欢迎他们的客人,所以当你发现有WELCOME字样的鞋垫为你而时,别惊讶,只是别忘了把你的脚擦干净就是了。
A:Come to the point that cleanliness and hygiene 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 have been around for ages.No matter where they started, 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part of everyone's daily routine.说道仪容整洁和个人卫生,其实它的的讲究已经行之有年了。无论是从何时开始的,仪容整洁与个人卫生已经成为每个人生活例行事务中重要的一部份。
B:yeah, You might think that all modern societies would have the same 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 practices.while most modern people agree that these things are important, people in different cultures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in different ways.虽然大多数的现代人都同意这些事很重要,但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打理自己的方法也不一样。
A : By the way I remind of a joke!There used to be an old joke in America that people should take a bath once a week, whether they need one or not.In fact, though, Americans
generally take a bath-or more commonly, a shower-every day.But in contrast to some cultures, most Americans get their shower in the morning, so they can start the day fresh.And instead of going to a beauty parlor for a shampoo, many Americans prefer to wash and style their own hair.So if Americans have a “bad hair day,” they have no one to blame but themselves.But most people in America do head for the beauty parlor or barber shop
occasionally for a haircut, a perm or just some friendly conversation.以前在美国有一个老笑话,说不管人们需不需要,他们至少每个礼拜该洗一次澡。不过事实上,美国人每天会洗一次澡,或者更普遍的作法是每天淋浴一次。但是不同于某些文化习惯的是,美国人在清晨淋浴,以使他们展开清新的一天。而且美国人不上美容院去洗头,他们宁可自己洗头和整理发型。所以美国人如果有一天头发很丑,除了怪自己之外就没什么好抱怨的了。然而大部份的美国人偶尔会到美容院或理发厅去,剪头发、烫头发,或是去跟人聊聊天。
B: in addition to this,Americans are known for having very sensitive noses.In America, “B.O.”(body odor)is socially unacceptable.For that reason, Americans consider the use of deodorant or anti-perspirant a must.Ladies often add a touch of perfume for an extra fresh scent.Men may splash on after-shave lotion or manly-smelling cologne.Another cultural no-no in America is bad breath.Americans don't like to smell what other people ate for
lunch-especially onions or garlic.Their solution? Mouthwash, breath mints and even brushing their teeth after meals.除此之外,美国人的鼻子是出了名的灵。在美国,体臭在社交上是不被接受的。因此,美国人会认为使用除臭剂或止汗剂是必须的。女士们通常会再抹点香水以增加清香;男士则拍一些刮胡水或是男性古龙水在脸上。在美国文化里的另一项禁忌是口臭。美国人不喜欢闻别人午餐后留在口中的味道--尤其是洋葱或大蒜。他们怎么解决这问题呢?漱口、吃薄荷糖、甚至饭后刷牙。
A:From these appears we can come to a conclusion that Americans put great value on both 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For some people, taking care of themselves has
become almost a religion.As the old saying goes, “Cleanliness is next to godliness.” Whether or not being clean and well-groomed brings one closer to God, it certainly brings one closer to others.Americans look down on people who don't take care of themselves, or who “let themselves go.”从这些方面来看,美国人非常看重仪容整洁与个人卫生。对某些人而言,打理自己几乎成了一种信仰,如一句古老的谚语说:清洁是仅次于圣洁第二重要的事。不管整齐清洁是不是能使人更接近上帝,但它的确能拉近与人的距离。美国人轻视那些不在乎打理自己或让自己随随便便就好的人。
B : To Americans, even if we don't have much to work with, we have to make the best of what we've got.My friends , if you haveAmerican friends , should take more attention to it.对美国人而言,就算我们没有非常好的先天条件,但至少该尽力将已有的好好发挥。亲爱的朋友们,如果你有美国朋友的话,在这些方面应该要多留心哦。
A:today,we know more about entertain guests, grooming and personal hygiene of American culture.and let us hope Next program, good-bye
B : see you
第四篇:哪些海外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
哪些海外大学认可中国高考成绩
来源:新浪教育要闻 发表日期:2012-6-14 16:27 已有3609人浏览[0人评论]
资讯标签: 课程 大学 预科 高考成绩 学生
安装万家热线手机客户端 看新闻 查店铺
核心提示:高考(微博)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可报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部分名校高考留学(微博)两手准备之 澳、新、法、德、日、韩新加坡、中国香港 2012年高考刚刚结束,不少家长(微博)和学生已经开始做两手准备:如果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在国内读书;如果进不了重点大学,就到国外留学...高考(微博)成绩达到一本线以上,可报澳大利亚、新加坡和香港地区的部分名校
高考留学(微博)两手准备之 澳、新、法、德、日、韩
新加坡、中国香港
2012年高考刚刚结束,不少家长(微博)和学生已经开始做两手准备:如果孩子考上理想的大学,就在国内读书;如果进不了重点大学,就到国外留学。据留学专家介绍,便于学生在高考后申请今年秋季入学的留学项目众多,每个项目都有优劣势,申请要求也不同。
本版在6月7日已介绍了美国、加拿大和英国的留学状况,本期将继续报道澳、新、法、德、日、韩、新加坡和中国香港地区的留学新信息。
澳大利亚
途径一:预科课程
由于教育体制的差异,多数学生的专业背景达不到澳大利亚大学要求,因此预科成了中国的高中毕业生入读澳大利亚大学本科的必经途径。
优势:所有预科课程都会受到大学的监管,教学质量得到保障。大学实行双录取,学生提供平时成绩、入学测试成绩即可申请预科课程,在获得预科录取的同时,还可拿到本科衔接课程的录取通知书。
挑战:不是所有预科学生毕业都可以顺利进入本科课程学习,要全部考试成绩达到要求,方可升学。
申请条件:学生在国内完成高二课程后即可申请入读预科课程,需提交5.5分以上雅思(微博)成绩和高中学术成绩。或者免雅思,参加学校内部语言测试后,参与相应长度的语言课程。值得注意的是,悉尼大学、墨尔本大学、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的预科课程不接受无雅思申请。
途径二:快捷文凭课程
相当于澳大利亚大学的一年级课程,也有专业方向之分,学分完成通过考核可以直接衔接大二课程。
优势:如申请阿德雷德大学快捷文凭课程的高三学生,英语成绩未达到入学标准(雅思不足6分),被录取时同时获得文凭课程的入学许可和阿德雷德大学本科入学许可。读文凭课程学习成绩达到及格即可直接升读阿德莱德大学的本科第二年。
挑战:并不是所有专业都有快捷文凭课程,专业选择有限。
申请条件:须在国内完成高中课程后方可申请入读快捷文凭课程,学生需提交最低5.5分雅思成绩和高中学术成绩。如果学生雅思达到6分,可以选择8个月完成课程,节省3个月时间。
途径三:直升部分澳大利亚大学本科课程
最近,悉尼大学、西澳大学、南澳大学、麦考瑞大学、拉筹伯大学、科廷大学、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微博)、西澳大利亚大学等大学宣布认可中国的高考成绩。
优势:澳大利亚大学普遍是3年制,用中国高考成绩直接申请澳大利亚大学本科一年级,可以免去读预科的时间,提早半年到一年毕业,节省学习时间、费用。
挑战:学生高考成绩高低将是决定入读学校的重要标准。
申请条件:高考成绩一本或以上,雅思6.5分,不同院校有不同要求。
新西兰
途径一:预科课程
预科是进入新西兰的8大院校的一条重要途径。留学生如果英文有差距,可以选择18个月左右的预科课程,学习大学阶段的预备课程及英文课程。
优势: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西兰教育体系,为将来进入大学做好准备。学生成功完成此课程并通过校内教师或讲师评核与测试,即可不参加统考,直接进入自己所报读并承认这项课程的大学了。
挑战:需要同时应对语言学习和学术课程双倍挑战。
申请条件:学生在国内完成高二课程后即可申请入读预科课程,学生需提交5.5分以上雅思成绩和高中学术成绩。或者免雅思,参加学校内部语言测试后,参加相应长度的语言课程。
途径二:新西兰理工学院课程
新西兰理工学院开设的课程和社会移民(微博)需求联系紧密,课程设置符合企业需求,学生
完成2~3年的课程后可以获得1年的无条件工作签证,亦可选择前往大学继续进行深造。
优势:理工学院课程学费相对较低,获得文凭时间亦相对较短。学生在中国完成高中课程后凭雅思成绩和高中平时成绩申请。
挑战:入读理工学院的学生是直接入读主课程,所以对学生的语言能力要求比较高。
申请条件:雅思6分或以上。
法国
途径一:公立大学预科/语言课程
优势:公立大学历史悠久,专业选择丰富。读专业阶段免学费,生活费每年仅需约7万元人民币。
挑战:学生要通过预科阶段,打下坚实的法语基础才有可能入读公立大学的专业课程。
申请条件:在国内学完500学时法语后申请法国公立大学预科/语言课程,学习一年后通过考核即可升读本科。
途径二:法国高等商学院(微博)本科课程
优势:法国高等商学院属于法国精英教育系统,拥有英语授课项目和双学位项目,且完成三年本科总费用仅约30万元人民币。
挑战:部分课程涉及双语(英、法)授课,学生需努力学好两种语言。
申请条件:凭6分雅思成绩即可申请高等商学院本科(可先参加学校面试再后补雅思成绩),三年获学士学位。
德国
途径:高中生直通车项目
针对中国高中毕业生可以直接进入德国大学学习而设置,高中毕业到德国先入读预科,提早适应国外学习生活。若学生通过了学校的考核,就由学校统一为学生递交材料给德国驻华使馆文化处留德人员审核部进行审核和最后递签。
优势:专业阶段免学费,四年总费用约为34万元人民币。
挑战:需要认真准备学校的笔试和面试。
申请条件:申请无需高考和语言成绩,只需通过学校的考核即可。
日本
途径:日本语言学校
高中以上学历、有日语基础并通过7月日语考试,即可申请今年10月入读日本语言学校,若没有语言基础,则要先学习日语。
优势:无需高考成绩即可进入日本名校,且学制自由,奖学金制度健全。
挑战:赴日前在国内就需要具备初级日语基础,需要克服语言关。
申请条件:高中以上学历、有日语初级等级证书并通过7月日语考试。
韩国
途径:韩国大学语言课程
入读韩国大学语言课程一年,升读高丽大学、西江大学、建国大学、汉阳大学等韩国大学本科。
优势:与在国内学习韩语相比,更加快速和有效,迅速达到申请韩国大学本科的韩语要求。
挑战:对于语言课程申请者的毕业年限的要求是3年以内,往届高中毕业生要留意自己的毕业年限。
申请条件:无需韩语基础,高中学历。
新加坡
途径一:大学本科课程
学生通过新加坡A水准考试,四科及格可向新加坡公立大学、英联邦大学、新加坡五所政府理工学院投档。高三毕业生也可用高考成绩直接申请。
优势:学费低、移民就业容易。
挑战:国内高考分数高于一本线以上30~50分才有资格申请新加坡国立大学,理工学院也要求申请者高考成绩达二本线以上。
申请条件:高考成绩、雅思成绩、高中成绩及个人履历。
途径二:理工学院
优势:语言成绩要求相对较低,与未来职业发展联系紧密。
挑战:对学生的学术要求较高。
申请条件:高考成绩以及参加校方的入学考试。
途径三:私立院校
优势:无需高考成绩即可申请,入学门槛相对低,宽进严出;专业设置丰富;可获得世界名校本科文凭,就业率高。
挑战:学历暂时无法在国内认证。
申请条件:高中三年成绩。
专题文/图:记者 李琼
中国香港
途径一:高考统招
高考填报提前批志愿,高考总分超过一本分数线即可报读香港中文大学(微博)、香港城市大学。
优势:高考英文成绩达到130分(满分150分)以上,就有机会拿到奖学金。
挑战:录取标准高,招生名额有限,竞争激烈,如香港中文大学2012年在广东省计划招生名额只有25个。
申请条件:高考分数必须达到本科一批高校录取控制分数线才可报名,单科成绩原则上应达到及格水平。考生只需按统招一般选填高校志愿程序申请,不需另行向学校报名。
途径二:自主招生
在高考前提前进行书面或网上申请,学校综合考虑申请人的高考成绩、英语成绩、学生经历、面试表现等,择优录取。
优势:独立于内地高校的录取程序,一般7月初便可获知是否录取,不影响内地高校的录取,考生可做两手准备。
挑战:对学生的高考成绩要求较高、英文水平及面试表现非常重要。
申请要求:一般高考成绩超过本科一批高考录取控制分数线30分以上才有可能获得面试机会,英文成绩一般要求120分以上。
途径三:副学士
可凭高考成绩申请入读副学士先修课程或直升副学士课程。
优势:录取难度相对较低,副学士课程成绩优异者可申请插读香港高校或国外院校的本科。
挑战:全英教学,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需要一段时间适应,升读本科时看重读副学士课程时的分数。
申请要求:一般高考成绩达二本线以上,高考英文成绩90分以上。
第五篇:俄罗斯高等大学向海外留学招手
俄罗斯高等大学向海外留学招手 ——克麦罗沃国立大学外国留学生招生简介
一 学校简介
麦罗沃国立大学成立于1974年,其前身世克麦罗沃师范学院,克麦罗沃国立大学是克麦罗沃区重要的科学、文化、教育中心。今天学校共有学生21000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共有教师900名,其中有35名联邦科学院和其它科学院的院士和通讯院士,80名科学博士、教授、380名科学副博士、副教授,17名工作人员具有功勋工作人员称号。学校提供有多层次的教育大纲:学士、专家、硕士、副博士、博士,学校有20个系,50个教研室,学校的主要专业有:化学、数学、应用数学与信息技术、信息技术系统的数学保障与行政管理、物理学、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工作、历史、国际关系、新闻学、俄罗斯文学、日尔曼德语文学、体育与运动、财政与信贷、企业经济与管理管理组织、市场营销学、税与税收、政治学、社会学、世界经济、国家与市场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学与计算技术、地质生态学、教育学与学前教学法、会计核算与审计、经济领域应用信息技术等。
学校信息
建校年代:1974年
所在省州:克麦罗沃州
所在城市:Кемерово
学生人数:22000人
官方网址:http://www.kemsu.ru/
中国教育部是否认证:获得认证
二 招收短期进修生、本科生
1.申请资格:
(1)短期进修生:高中毕业,身体健康。
(2)本科: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以上学历,并持有相应证明文件。
2.申请程序:
(1)申请者向该院提出申请,同时提供简单履历。
(3)申请者填写《克麦罗沃国立大学外国留学生入学申请表》后,将原件寄回.(4)经审核后,给符合入学条件者寄发《外国留学生邀请函》和录取通知书。
(5)申请者凭《外国留学生邀请函》和录取通知书以及“外国人身体检查表”,前往俄罗斯大使馆或领事馆申办学习签证,并在规定期间内持有关材料来该院报到。
三 俄英双语学士(本科)
1、学习期限:4学年
2、就读条件:
申请攻读【基础研究和应用语言学】,俄语水平需要达到俄罗斯国家俄语一级(中国专业四级),尚未达到此标准者,可先参加本科预科学习。已在其它院校进修过,且俄语水平达到一定标准者,可插入
相应的年级学习。
3、收费标准:学费每学年 80 000卢布(折合美元2600)住宿费10 000卢布(折合美元330)
4、学习两门外语:俄语和英语。毕业后授予学士学位并收到本科毕业证书。
四 短期进修生
1、学习期限:至少1年
2、课程设置:实用语法,实用口语,俄语读写,文化讲座等。
3、收费标准:学费每学年 80 000卢布(折合美元2600)住宿费10 000卢布(折合美元330)五 额外费用
•在居住地登记(到学校注册后办理当地暂时居住证)
•体检(在中国办理体检单)
•医疗保险(到学校后按照俄罗斯教育部规定:外国留学生必需购买医疗保险)
•学习期间的签证(学期期间办理签证的费用需要自费)•航班 :中国 到 俄罗斯(机票自购)
•接送机场到学校寝室(至少10人)
•保险单
•生活费
六 教学及生活设施
克麦罗沃国立大学内设留学生专用教学楼,内有教室、电视录像
室、视听室等。留学生办理图书证后可自由使用校内图书馆。留学生可在校内各食堂购票就餐,也可自由外出用餐。留学生可在校内医院就医,医疗费自理。
学校建有招待所、专家楼等,可供留学生选择使用,寝室一般是2-4人。
七 联系方式
Людмила Алексеевна Араева,председатель диссертационного совета,柳德米拉阿列克谢耶夫娜 阿拉耶娃
论文理事会主席
Михаил Андреевич Осадчий,ученый секретарь диссертационного совета,米哈伊尔 安德列耶维奇 哦山得奇
论文理事会秘书
电话:+7905965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