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代文学下学期
1976~1989文学思潮
第一节 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文艺复苏
一、“天安门诗歌”运动
1976年4月‚清明节‛前后,人民群众冲破当时的禁令,掀起一场以悼念周恩来总理逝世为主要内容的‚天安门诗歌‛运动。这场诗歌运动主要利用旧体诗词的形式,表达了对‚四人帮‛祸国殃民的愤怒与谴责,体现出文学极强的现实功利性。诗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忧国忧民的深沉思考,直面现实的战斗式的人文精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新时期文学初期的思潮趋向,并引发了 ‚伤痕‛类型文学创作的出现。同时,‚天安门诗潮‛也是新时期文学创作中所体现出来的‚悲愤‛式悲剧文学审美形态的滥觞。
二、第四次文代会
1978年12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全面纠正‚文革‛及以前极左思潮的错误,党和国家实现了伟大的历史转折。为总结30年来文艺工作的经验,明确新时期的文艺工作方针,调整文艺政策,1979年10月30日,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召开,3200人参加,邓小平致辞,强调文艺民主,重申‚双百‛方针,标志着文艺界的全面‚解冻‛,彻底开启了由极左路线的影响返归到文艺依自身规律全面发展的拨乱反正。
三、文艺理论争鸣
(一)文艺与政治的关系(P73)
(二)关于现实主义的‚真实性‛(P73)
第二节 80年代前期的文学思潮
一、西方现代派文艺讨论(P74)
二、关于文学中人性、人情、人道主义问题的讨论(P75)
(一)人性问题
张笑天《离离原上草》、雨煤《啊,人》、礼平《晚霞消失的时候》、李英儒《妙清》、戴厚英《人,啊人》等。
(二)道德问题
张洁《爱,是不能忘记的》、路遥《人生》。
(三)情爱问题 靳凡《公开的情书》、陈可雄、马鸣《杜鹃啼归》、刘克《飞天》、徐明旭《调动》。
第三节 80年代后期的文学思潮
一、新方法热(P79)
二、关于文学主体性讨论(P79)
三、“文化寻根”思潮(P80)
四、“重写文学史”讨论(P82)
80年代小说
第一节 80年代小说概述
一、伤痕文学(伤痕小说)再现了十年浩劫造成的人民心灵创伤的历史悲剧,表达了整个民族在政治的反拨中痛定思痛的强烈感伤情绪,是新时期文学发展中的第一个高潮,由卢新华《伤痕》得名。代表作品有刘心武的《班主任》等。
意义与价值:
(一)‚伤痕文学‛冲破了极左文艺思想的种种清规戒律,冲破了一个个现实题材的禁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社会问题,创造了中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批社会主义时期的悲剧;
(二)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遵循现实主义美学原则,‚按照生活的本来面目描写生活‛,开启了80年代文学现实主义深化的道路;
(三)它在当代文学史上第一次真正地从人道主义立场来塑造人物,描写人性悲剧,成为新时期人道主义文学的先导。对新时期文学创作及后来的作家产生了深远影响。
二、反思文学
以茹志娟1979年2月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剪辑错了的故事》为标志。70年代末80年代初,一批作家从政治、社会层面上还原‚文革‛的荒谬本质,并追溯到此前的历史,从一般地揭示社会谬误上升到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上,和伤痕文学相比,其目光更为深邃、清醒,主题更为深刻,带有更强的理性色彩。代表作主要有鲁彦周的《天云山传奇》,古华的《芙蓉镇》等。
反思内容:
1.反思建国以来各种运动和极‚左‛思潮对人的生活和命运的影响。2.揭示封建残余势力和封建意识在现实生活和人们精神上的烙印。3.反思党和人民的关系,批判官僚主义。
4.对扭曲人格或心理及‚国民性‛的剖析与针砭。
三、改革文学
天津作家蒋子龙率先推出了《乔厂长上任记》,开创改革文学先河。改革小说侧重反映的是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社会矛盾,记录了改革的艰难及其导致的伦理关系和道德观念的变化。在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注重人物形象特别是改革者的形象。大体类型分为农村题材和城市题材两类。
四、寻根文学
1985年前后兴起。以现代意识观照现实和历史,反思传统文化,重铸民族灵魂,探寻中国文化重建的可能性;作品题材和文化反思对象呈鲜明的地域特点;在表现手段上既有中国传统文学的手法,又运用现代派的象征、暗示、抽象等方法,丰富和加深了作品的文化意蕴。
1.前奏:汪曾祺、邓友梅等的小说创作。2.寻根小说对根或文化的态度:
第一类:持肯定态度。如阿城《棋王》,邓友梅《烟壶》、《那五》等。
第二类:持否定态度。如韩少功《爸爸爸》,王安忆《小鲍庄》等。第三类:持辩证态度。如冯骥才《神鞭》,李杭育《最后一个渔佬儿》等。
五、回归自然
一批作家把目光投向大自然,浓墨重彩地描绘了大自然的伟力、野性与崇高,人与大自然的对峙、搏斗,希图在大自然的崇高与伟力的衬托下弘扬人的主体力量。代表作家作品有: 张承志《黑骏马》、《北方的河》,邓刚《迷人的海》、郑万隆《老棒子酒馆》等。
六、现代主义文学(现代派、先锋派)
现代主义文学是以80年代初王蒙等中年作家尝试借用意识流等一些西方现代派文学手法为先声的。1985年后迅速兴起的‚新潮小说‛、‚先锋小说‛,标志着当代小说对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从操作技巧到思维方式的全面引进,一时间,意识流、存在主义、荒诞派、黑色幽默、魔幻现实主义等等几乎整个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小说流派都可以在中国找到各自的投影。刘索拉、徐星、马原、残雪、莫言、洪峰……也都成了不断引起轰动与论争的名字。
90年代之后,小说创作突破了创作方法上的壁垒,出现了新写实小说、新状态小说、新现实主义小说、新生代小说等名目繁多的潮流,当代文坛进入了众声喧哗的杂语共生时期。
先锋小说作家:马原、余华、苏童、格非、叶兆言、残雪、孙甘露。
第二节 王蒙 刘心武 陆文夫 高晓声
一、王蒙
1979年右派问题得到平反。复出后很短的时间内创作短篇小说《最宝贵的》、《悠悠寸草心》、《春之声》,中篇小说《布礼》、《蝴蝶》、《相见时难》等,有三分之一都直接写到了新疆,新疆成为他创作很重要的源泉。
(一)内容
1.王蒙以一个资深革命者的经历,小说强烈关注社会政治,这一特点从早期的《青春万岁》、《组织部新来的青年人》、《小豆儿》就开始了。此后短、中、长篇一以贯之:《悠悠寸草心》、《夜的眼》、《海的梦》、‚季节系列‛等。其中,‚少共情结‛,贯穿王蒙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初期创作的作品的主线。一个少年共产党人对党的事业的特殊感情,在他的创作中得到鲜明的体现。《布礼》钟亦诚,《蝴蝶》张思远等。‚季节系列‛(《恋爱的季节》、《失态的季节》、《踌躇的季节》、《狂欢的季节》四部长篇小说)回归和强化其一贯的政治关注的基本立场,开掘政治化生存的人性深度,主要方法则是力求还原历史、回到现场的真切而丰富的回忆,作者希望通过回忆建国初期至七十年代末历次政治运动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心态来追问政治和知识分子乃至普通人的关系:政治如何塑造了知识分子的性格与命运,以知识分子为代表的普通中国人又如何主动或被动参与了政治,并最终造就了这一特殊历史时期的政治逻辑。
2.八十年代起王蒙就开始艰难的探索、适应和转变,从革命者到小说家的角色转变,他的创作逐渐突破意识形态话语,转变为文化视角,并致力于人物精神世界的挖掘。《相见时难》(1982)引出中西文化冲突,《名医梁有志传奇》鞭笞了落后的民众心理;《活动变人形》(1986)审视知识分子自身精神内容和命运。
(二)艺术
1.从《夜的眼》起尝试借鉴西方‚意识流‛的创作技巧,用主观感受、内心独白、自由联想、梦幻等艺术手法来表现心理内容,扩展了小说的艺术空间,增加了艺术容量。《春之声》、《布礼》、《蝴蝶》、《风筝飘带》等都使用了这一手法,成为小说艺术探索的急先锋。
《春之声》写工程物理学家岳之峰出国考察之后乘火车回阔别二十多年的家乡沿途的所思所感。德国的现代社会图景,奔驰汽车工厂,西门子公司,中国当前的落后和人们思想的向上状态,车上学外语的青年妇女,自己青春时代的活力,都在很短的实际叙述时间内,在有限的空间中(火车车厢)表现出来。小说从情节来看时间跨度很短,但主人公的心理活动却跨过了三十余年,借鉴了意识流的表现技巧,运用了心理结构的艺术方式,但重点不在心理描写,不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而主要是作为一种结构小说的方式。形成心理结构。
2.语言运用上,‚拟骚体‛,挥洒,张狂,瀑布型,汪洋恣肆。王蒙对语言的运用有过人的才能,善于‚以最公开的语言,传达最不宜公开也不易公开的灵魂秘密的说话艺术。‛这种反讽,在王蒙其他的小说如《说客盈门》、《冬天的话题》、《一嚏千娇》等小说中都得到很好的运用。
王蒙《语言的功能与陷阱》 《来劲》的语言实验。
开头:您可以将我们的小说的主人公叫做向明,或者项铭,响鸣,香茗、乡名,湘冥命或者向明向铭向鸣向茗向名向冥向命……以此类推。三天以前,也就是五天以前一年以前两个月以后,他也就是她它得了颈椎病也就是脊椎病、龋齿病、拉痢疾、白癫风、乳腺癌也就是身体健康益寿延年什么病也没有。十一月四十二号也就是十四月十一、二号突发旋转性晕眩,然后照了片子做了B超脑电流图脑血流图确诊。
结尾:他她它正在结结巴巴一泻千里地发问的时候就被静电棒逐出被客气地引出被恭敬地请上了主席台手术室贵宾席太平间化装后台。被授予一九八二至三二八国际地救生物年歇里贝尔庚当奖,列入世界名人录黑名单成为最佳男女煮脚……
二、刘心武
(一)内容
刘心武小说创作的最突出特点是强烈关注社会现实问题,前期创作中问题意识突出,成为新的‚问题小说‛。成名作和代表作《班主任》最典型,最早发现了极左政治对青少年的扭曲和毒害,向当代中国社会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引起社会震动。《班主任》之后,刘心武继续‚问题小说‛创作,如《爱情的位臵》,《醒来吧,弟弟》,《如意》,《立体交叉桥》等。
这些作品在当时都引起过较强的社会反响,但思想大于形象,议论多,艺术感染力差。刘心武:‚我强迫自己在每一篇新作品当中都提出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最后我就遭到了文学本身的沉重反击。‛自己意识到已陷入尴尬境地。
1984年,刘心武发表长篇小说《钟鼓楼》,该作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的作品,是刘心武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P95)
《钟鼓楼》之后,刘心武致力于‚纪实小说‛创作,在1985年至1988年间,先后创作了《5〃19长镜头》、《公共汽车咏叹调》、《王府井万花筒》、《私人照相簿》等作品,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表现社会伦理道德问题。
(二)创作特征
社会责任感强,关注当前现实,小说具有较强的思辩色彩,也注重人物性格塑造,开掘人的精神世界,但情感的冲击力较弱,意蕴不够丰厚。
(三)《班主任》 发表于1977年《人民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史中的一个坐标点,标志着‚文革‛结束后中国文学的真正转机。被誉为是新时期‚伤痕‛文学的开端。
1.主题 小说《班主任》通过对宋宝琦、谢惠敏的剖析,使人们看到一代青少年在文革的思想禁锢下,而临着怎样可悲而又可怕的厄运。
2.人物(1)宋宝琦是一个正在被拯救出来的畸形儿,是文革极左思潮的必然产物。在宋宝琦的躯体里,只有愚昧无知的空虚灵魂。他是文革毒化出来的变了形的灵魂,以小流氓的身份存在于社会。
(2)谢惠敏的形象进一步揭示了文革中精神污染的严重性。这个十五岁左右的初三年级的学生,从开始接触社会时起,就处于‚四人帮‛封建法西斯的专制横行之时,在文化舆论被死死地控制的情况下,她逐渐开始习惯和适应社会现实。她单纯迷信一切用铅字排版出来的东西,在她的思想里,把这一切都当作天经地义的‚最最革命‛的‚社会主义‛。她厌恶宋宝琦,但是在愚昧无知这一层面上,她和他是一致的。谢惠敏丝毫没有怀疑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她的言行符合一个‚正面人物‛的‚典范‛。在自己成长的最基础的阶段,谢惠敏正在被一种政治所利用,是一个时代悲剧人物。
三、陆文夫
(一)内容
努力挖掘历史文化内容,对社会现实进行反思。《小贩世家》反映的是馄饨摊贩朱源达半生的经历。表现了极左政治对普通民众的损害,指出改革不仅是政治经济体制的革新,更需要民族精神心理、民众价值观的革新。
《围墙》借建筑设计部门如何修自己的围墙,嘲讽空谈的不良风尚,赞颂实干精神,反思传统文化心理。立意一般,但对类型人物描写生动传神,是讽刺小说的精品。
《美食家》具有文化小说特征。小说通过美食家朱自冶的形象,表现了中国食文化的丰富内容。通过朱自冶在建国后不同政治时期的遭遇,艺术地概括了建国以来的社会变动过程,具有深广的历史和文化内涵。作品同时精致描摹了苏州一带的风土人情、吴越文化遗迹、园林风景等苏州独有的文化与风俗,以及居民特有的文化心理和个性,具有地域文化的魅力,赢得了‚小巷文学‛和‚苏州文学‛的美称。
1985年发表的《井》,以井的意象象征男权社会势力和封建文化观念、传统的民族文化心理,这样一口井吞噬了一个当代女性。陆文夫试图从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心理等多个角度考察女性命运,以女性的毁灭进行社会文化批判。
(二)创作特征
1.陆文夫小说有较强的社会文化批判力量。他善于以小见大,反映出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和思想意蕴。
2.陆文夫的小说中有着丰厚的文化内涵,这表现在对苏州历史文化、风土人性的展示,和对本地居民的日常生活和文化个性的描写。是文化味浓厚的小说。被认为是寻根文学在城市生活题材中的实践。
3.他的作品具有独特的幽默感。陆文夫自称为‚糖醋现实主义‛。他善于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中挖掘喜剧因素,却又开掘出悲剧意蕴,这是艺术表现上的个人风格。
四、高晓声
《李顺大造屋》和由《‚漏斗户‛主》、《陈奂生上城》、《陈奂生转业》、《陈奂生包产》、《陈奂生出国》等所组成的‚陈奂生系列‛小说是其创作中最有影响的作品。
(一)内容
反映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心理历程,有社会政治批判,也有对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等深层根源的揭示。其深刻之处在于,通过李顺大、陈奂生等一系列典型形象的塑造,深入探讨了‚左‛倾错误和封建残余得以蔓延的温床(即民族的‚劣根性‛),继续了‚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国民性‛问题的探讨,从而,从鲁迅、赵树理而至高晓声,他们所塑造的农民形象,恰好构成了中国农民从民主革命到八十年代的命运变迁和灵魂的演进史。
(二)形象
高晓声塑造了一批被称为‚中国农民的灵魂‛的人物形象,他们有着中国农民善良、朴实忠厚的传统美德,也有数千年的历史传统所积淀下来的民族‚劣根性‛。《李顺大造屋》中的李顺大,忠厚老实,坚韧顽强,也头脑简单;《陈奂生上城》中的陈奂生,纯朴善良,又精明狭隘。
这些人物形象体现了社会政治和文化心理两个层面:(1)政治和政策层面是80年代作家关注的重点,对十七年文学传统的继承,关注政策对农民生活和命运的影响:李顺大建国后三十年造屋一波三折的经历,是对极左政治的血泪控诉;陈奂生生活的改善、精神面貌的变化又证明了党的富民政策的英明。
(2)文化和心理层面,对国民性的探讨。《陈奂生上城》(1980年)
反映时代变化的现实主义题材小说,小人物命运的悲喜剧 陈奂生的形象有着鲜明生动的性格特点和深厚的历史内涵。这个艺术形象深刻概括了新中国三十年农民的命运,特别是反映了农村改革全过程中农民心理变化的过程。陈奂生的形象最早出现于小说《‚漏斗户‛主》之中,这里的陈奂生,是一个象李顺大一样以满足一家人的基本生存即吃饱肚子作为自己最高愿望的底层农民,而其勤勉一生,却仍然食不裹腹,只是在实行了新的经济政策之后,他才摆脱了几十年的穷困与饥饿。陈奂生的性格特点在《陈奂生上城》中得到了最为集中的展示。小说在真实反映农民物质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同时,极其敏锐地表现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改善之后精神面貌所发生的变化,提出了新时期农民应该有着怎样的精神生活、精神状态以至精神性格的重要问题。
陈奂生的形象映射出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农民的身影。此时,中国的极左政治刚结束,改革开放刚启动。陈奂生上城的遭遇,使他受到心理震荡,凸显了他精神的两面性:勤劳而节俭,厚道而精明,善良而狭隘,有追求生活幸福的韧性,也有容易满足的浅薄、讲究实际,狭隘自私。长期的大锅饭式的农村经济体制使他的主人意识逐渐淡漠乃至消失,在生活中失去自己的位臵。在时代变革关头又产生新的困惑和各种复杂心态,表现出历史性的心理变化。这是一个处于社会底层、没有自主权的小生产者形象。反映了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民的经济状况、政治待遇、社会地位、精神状态。
高晓声的写作是对‚五四‛启蒙主义文学传统的继承。长期的小农经济生产生活方式和封建文化的影响,造成了李顺大和陈奂生们的思想弱点和性格缺陷,这种缺陷最为集中地表现为他们的‚奴性‛意识和‚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
(三)艺术特征
1.创作手法主要是现实主义的,又借鉴西方小说表现人物心理活动的方法,细致入微地绘写人物的精神世界和心理历程。2.善于通过个性化的细节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精神世界,善于通过个性化的人物语言来刻画人物性格。
3.语言富于幽默感,娴熟的白描技巧,构成独特的风格。
第三节 蒋子龙 张洁 谌容
一、蒋子龙
1979年发表成名作《乔厂长上任记》,此后沿着工业、城市题材创作思路,有《一个工厂秘书的日记》、《拜年》、《开拓者》、《赤橙黄绿青蓝紫》、《锅碗瓢盆交响曲》、《燕赵悲歌》等优秀小说,成为‚改革文学‛的代表作家。
(一)内容
1.主要反映城市生活、工业生产,关注工厂在管理上的革新,关注社会改革对传统的生产方式、人际关系和人们的社会价值观的影响,揭示现实问题如经济体制和干部制度的改革问题,权力与腐败问题,批判落后的思想观念。
主要成就是创造了‚开拓者家族‛系列人物形象。《乔厂长上任记》中的乔光朴,是个具有典型意义的改革者形象。小说在多种冲突中展示乔光朴的思想性格,他的一身正气、光明磊落、英勇无畏、坚忍不拔,还有杰出的企业管理才能,几乎十全十美。小说也暗含英雄美人模式。乔光朴是新时期工业改革题材中较早出现的改革者形象,因其人格魅力而赢得读者共识,一时成为当代工业改革家的代名词。
乔光朴之后,又有《开拓者》中的车篷宽、《人事厂长》中的高盛
五、《锅碗瓢盆交响曲》中的牛宏、《悲剧比没有剧要好》中的宫开宇、《燕赵悲歌》中的武耕新等同类文学形象,基本未脱离乔光朴模式,与乔光朴一起共同构成了蒋子龙作品中的‚开拓者家族‛人物形象系列。
2.1984年前后,蒋子龙的创作有所变异和发展。题材上曾转向乡村改革,《燕赵悲歌》表现农村改革,塑造了武耕新这个当代农民企业家的形象,有乔光朴气质的农民,不伦不类。《蛇神》塑造了‚蛇神‛邵南孙这个人物形象。文革前,他以善良者多情者形象出现,文革后,却表现出恶意报复与道德的沦丧。善与恶、美与丑集于一身,引来争议。后少有创作。
(二)艺术特征
艺术风格粗犷刚健,充满理想主义激情,具有阳刚之美。在叙述方法上,一般少作细描和心理活动刻画,而是设臵剧烈矛盾冲突,将人物臵身于激烈矛盾中,通过人物同外部世界的冲突表现人物,主要以人物行为和语言表现人物。
不足主要在人物理想化、类型化,人物形象不够丰满,议论过多。
二、张洁
代表作《从森林里来的孩子》、《爱,是不能忘记的》、《沉重的翅膀》、《祖母绿》等。这批作品注重探索知识分子尤其是知识女性的心灵世界,兼具理想主义气质、现实精神、女性意识。
《沉重的翅膀》是新时期第一部反映经济体制改革的长篇小说,获第二届茅盾文学奖。作品围绕经济体制改革问题,描写了1980年前后发生在高层(国务院一个部委)的一场复杂斗争。
三、谌容
1980年的《人到中年》,主要描写中年女医生陆文婷因长年超负荷工作导致心肌梗塞、差点死亡的悲剧。小说还描写了陆文婷周围一些处境相似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处境,陆文婷的丈夫傅家杰,不仅要做家务事,还承担着繁重的科研任务,可他回到家里连一张可以写字的桌子也没有,只好在床板上写论文。陆文婷的同事刘学尧、姜亚芬夫妇,由于生活困难解决无望,专长得不到发挥,抱憾离开了祖国。小说反映了当时中国普遍的社会问题:中年问题、知识分子问题,是新时期小说题材和主题上的开拓。
第四节 汪曾祺 邓友梅 冯骥才
80年代文学的真正变革实际上是在主流的思潮背后悄悄进行的,它始自非常边缘化的‚风俗小说‛的出现。当1980年前后,邓友梅、汪曾祺、陆文夫等人的‚京味小说‛和‚苏南风情小说‛,稍后贾平凹的‚商州系列小说‛和冯骥才的‚津味小说‛等问世的时候,人们感到了它们的异类和新鲜,但对其出现的意义却并未真正意识到。它们是‚寻根小说‛的先声。
一、汪曾祺
汪曾祺建国后到80年代之前并未发表小说,1980年起发表《受戒》、《大淖纪事》、《异秉》、《岁寒三友》、《八千岁》等一系列有怀旧意味的短篇小说,多取材自故乡江苏高邮的生活,而且是作者早年所见的生活景象,有理想化色彩和美化倾向。
(一)内容:
汪曾祺避开了中国乡村的贫困、文明程度的低下等负面内容,放大真善美,透露出超凡脱俗、回归自然的审美态度和对自然、健康的人性的呼唤。其中隐约可见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一种追求:世外桃源式的社会理想和人生境界。这些小说被称为‚文化小说‛。
(二)艺术特色
汪曾祺的小说淡化情节因素,细描风景画和风俗画,渲染人情美和人性美,营造诗意氛围,这些因素有机融合,形成一种闲适、散淡、优雅的审美情趣。总体风格上,汪曾祺的小说具有清新隽永,淡泊高雅的诗化小说效果。
1.总体风格:超脱、通达、冲淡,闲适,富有诗意
2.乡土气息和地域风情,如描写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活动、生活器具、民歌、对联、剪纸、绣花、上庙进香、受戒等,展示了一幅传统中国农业社会的文化图景。带有理想化特点。
3.淡化情节,重写氛围和情绪,风格近似随笔。4.语言简洁质朴,纯净透明、生动传神。以叙述为主,既口语化又典雅脱俗,是一种‚诗化的小说语言‛。
(1)简洁,多用短句,包括对话。明子受戒后小英子划船来接时的对话:
划了一气,小英子说:‚你不要当方丈!‛ ‚好,不当。‛
‚你也不要当沙弥尾!‛ ‚好,不当。‛
又划了一气,看见那片芦花荡子了。
小英子忽然把桨放下,走到船尾,趴在明子的耳朵旁边,小声地说: ‚我给你当老婆,你要不要?‛ 明子眼睛鼓得大大的。‚你说话呀!‛ 明子说:‚嗯。‛
‚什么叫‘嗯’呀!要不要,要不要?‛ 明子大声地说:‚要!‛ ‚你喊什么!‛ 明子小小声说:‚要——!‛ ‚快点划!‛
英子跳到中舱,两只桨飞快地划起来,划进了芦花荡。
芦花才吐新穗。紫灰色的芦穗,发着银光,软软的,滑溜溜的,像一串丝线。
(2)富于节奏感和音乐感。(3)幽默。
‚牌客除了师兄弟三人,常来的是一个收鸭毛的,一个打兔子兼偷鸡的,都是正经人。‛‚村里都夸他字写得好,很黑。‛
(4)白描。
‚师父面前一本经,徒弟面前一本经,师父唱一句,徒弟跟着唱一句。是唱哎。舅舅一边唱,一边还用手在桌上拍板。‛
汪曾祺的小说创作是对建国以来单一的审美情趣和单一的小说形式技巧的一次冲击。汪曾祺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当代小说创作多元化趋势的开始。
二、邓友梅
邓友梅的小说创作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双百‛方针时期,以《在悬崖上》为代表作;第二阶段是文革结束初期,以《追赶队伍的女兵》为代表作;第三阶段主要创作北京民俗市井小说,以《那五》,《烟壶》等为代表作。
(一)内容: 从《话说陶然亭》、《寻访‚画儿韩‛》开始,邓友梅转向写北京市井风俗小说。中篇小说《那五》、《烟壶》、《‚四海居‛轶话》、《索七的后人》等,在新时期文学中开‚市井小说‛风气之先。这组中篇系列小说在写人物命运时融合进北京地方历史、风土人情、日常生活、自然风景,以丰厚的历史、民俗和人性含量,构成当代小说中前所未见的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风俗画卷。
(二)艺术特色
继承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主要通过人物语言、行动以及细节描写刻划人物性格,讲究生动传神;叙事风格追随老舍,写人状物多用白描手法,又具有浓郁的‚京味‛,舒缓明朗而又幽默谐趣。
三、冯骥才
从1984年的《神鞭》起,冯骥材开始了‚文化小说‛的创作。‚文化小说‛系列‚怪世奇谈‛(《神鞭》、《三寸金莲》、《阴阳八卦》)是作者对民族文化心理的探索,体现了一种文化反思,也是作者独特的表现方式。作者写‚怪世奇谈‛系列小说的目的,是想克服中华民族性格中的顽固惰性,从而冲出文化怪圈,再造民族性格,带有鲁迅式的文化批判意识。作品充满天津的市井风格情调,人称‚津味小说‛。
第五节 张贤亮 贾平凹 王安忆
一、张贤亮
从《灵与肉》开始,就形成一种小说模式:在政治运动中坠入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在体力劳动过程中产生精神裂变,并被一个女人拯救。暗含才子佳人原型。还有《绿化树》、《男人的一半是女人》等。
二、贾平凹
作品倾注着对中国文化生存状态的思考;揭示在文化变迁的大背景下人的心理世界的丰富内容。富有探索性。
三、王安忆
主要成就在1984 年后。《小鲍庄》、‚三恋‛、《纪实与虚构》、《长恨歌》等为代表。
第六节 张承志 韩少功
一、张承志(P125)
二、韩少功(P127)
第七节 徐怀中 莫言
一、徐怀中(P129)
二、莫言
(一)总体特征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透明的红萝卜》、《红高粱家族》和长篇小说《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等。
善与恶、美与丑,大悲与大喜,梦幻与写实的交汇和复杂结合。莫言以一种奇异的然而是新鲜的艺术感觉,重新认知我们民族的生命和文化心理。
(二)《红高粱》
1.关于祖先的英雄传奇
一个民间抗日故事和爱情故事,虽然是虚无缥渺的自由野性生命的民间神话,但写出了艰难的生存条件和充满野性的顽强生存,小说主人公们敢爱敢恨,敢生敢死,表现了原始生命力的主题,是对民族骁勇血性的理想状态的寻找。成为新历史主义叙事的一个发端性的作品。
2.复合美感
小说通过战争这一特殊的环境来开掘农民意识的正负两面。‚我爷爷‛这批人‚杀人越货,精忠报国‛,有无拘无束的叛逆性格和土匪习气,又有除暴安良、抗御外侮的坚韧不拔的传统优秀品质。小说展现的内容也善恶混杂,美丑交织,既充满血腥味,又富有神秘感。
莫言的《红高粱家族》开了描写丑恶的先河。‚罗汉大爷的头皮褪下,露出了青紫的眼珠。露出了一棱棱的肉……‛。当代文学中的审丑意识最早出现在莫言的小说中。
《红高粱》中悲剧与反讽交织,它写的是一出悲剧,但又不同于传统的悲剧,它不是在最悲恸之处引起人们的‚悲悯‛、‚同情‛、‚崇高‛的美感,它的‚反讽‛叙述,给人以一种新鲜的美学感受。以轻松甚至幽默调侃的笔调写惨烈的死亡场面,使小说具有多义的审美意蕴。在孙五剥罗汉大爷人皮时,作者用一种奇异的感觉来写这一场面:一方面是写罗汉大爷‚一股焦黄的尿水从两腿间一窜一窜地龇出来‛,‚肚子里的肠子蠢蠢欲动,一群群葱绿的苍蝇漫天飞舞‛;另一方面又写‚父亲看到大爷的耳朵苍白美丽,瓷盘的响声更加强烈‛。前者近乎一种亵渎意识、而后者又掺杂着一种幽默调侃的意味。在传统小说歌颂英雄的场合,《红高粱》却用这种前所未见的语调来写,逼视历史现场和人物的真实面目,逼视生活的‚日常‛性,真实性。莫言说:‚如果一味地歌颂真善美,恰好变成了一辆独轮车。‛之后残雪、余华、苏童、北村等都对人性中丑的因素进行了充分揭示。
3.视角
以伏击日寇汽车的情节为纵线,又借意识流手法串起‚我爷爷‛‚我奶奶‛的爱情等所有内容,节奏急迫,容量大。
由‚两个叙事人‛所导致的‚现在与历史的对话‛的叙事效果。14岁的‚我父亲‛这一儿童叙事角色以他童年的眼光和角度来看‚我爷爷‛‚我奶奶‛的生活与历史,既造成了‚亲历者‛的现场感,同时又留下了‚未知‛的叙事盲点。另一个叙事者‚我‛则是‚第二讲述人‛,一个对话者与评论者,‚我‛明明是一个历史的局外人,但却充当了一个近乎‚全知‛角色,‚我‛的讲述中充满了对当代文化的愤激的反思、对遥远的传统文明的追慕,这样就造成了两个不同‚声部‛的历史叙事,打通了‚现在‛与‚过去‛之间的时间阻隔,将历史变成了‚当代史‛。
第八节 马原等人的先锋小说(P133)
80年代新诗
第一节 80年代新诗概述
一、“归来”诗人群
‚归来的诗人‛也称‚复出的诗人‛,指五十年代中期以后因政治运动和意识形态一些原因而被迫中止创作或根本不能公开发表作品,到七十年代末即粉碎‚四人帮‛后才陆续回到诗坛的诗人。1980年,艾青出版了他复出诗坛以后的第一部诗集——《归来的歌》,此后,流沙河创作了《归来》,梁南创作了《归来的时刻》等作品,‚归来‛的诗歌主题就成了八十年代蔚为大观的诗人创作现象。他们的作品展示了诗人在承受苦难蒙受冤屈后,其灵魂的深度和人格的力度。主要包括三个群体:(1)1957年反右运动中错划为右派的‚右派‛诗人,如艾青等,(2)1955年因‚胡风反革命集团‛受到牵连的‚七月‛派诗人,如绿原、牛汉、曾卓等,(3)面对褊狭的艺术观念而‚自觉‛从诗坛消失的‚九叶‛派诗人,如郑敏、辛笛、陈敬容等。通过饱经沧桑的个人‚自白‛、洞悉世情的历史反思、对于社会人生理想的坚守与执着,以深情的歌唱展示出来,歌咏‚归来‛,诉说冤情,袒露心志,是‚归来者‛之歌共有的主题。
二、朦胧诗
朦胧诗,作为一个独特的诗学概念,指称的是以舒婷、顾城、江河、杨炼、芒克、方含、食指、多多、梁小斌等为代表的一批‚文革‛中成长的青年诗人的具有探索性的新诗潮。
(一)内容
作为一种新诗潮,一开始便呈现出与传统诗歌不同的审美特征。对人的自我价值的重新确认,对人道主义和人性复归的呼唤,对人的自由心灵奥秘的探险构成了朦胧诗的思想核心。
(二)艺术特征
1.意象化、象征化和立体化,是朦胧诗艺术表现上的重要特征。朦胧诗高扬主体意识,以意象化方式追求主观真实而摒弃客观再现,意象的瞬间撞击和组合、语言的变形与隐喻构成整体象征,使诗的内涵具有多义性。
2.捕捉直觉与印象,用情感逻辑取代物理逻辑,以时空转换和蒙太奇造成诗歌情绪结构的跳跃性和立体感,使诗歌情绪内涵获得了弹性张力空间。
朦胧诗意味着中国现代主义诗歌探索的再出发,意味着诗坛恢复了与世界现代诗坛的某些联系。
(三)‚三个崛起‛
三、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或称‚新生代诗人‛、‚后新诗潮‛的集体亮相是在1986年,《诗歌报》和《深圳青年报》联合以‚现代主义诗歌大展‛的方式集中介绍了由100多名第三代诗人分别组成的60余家自称诗派及其实验诗歌代表作品,如南京的‚他们‛,上海的‚海上诗群‛,四川的‚莽汉主义‛、‚非非主义‛、‚整体主义‛、‚新传统主义‛等等。
‚第三代诗人‛的诗歌观念:
(一)提倡‚非文化‛,‚回到本身‛,从表达文化、历史或政治理念回到诗,回到生命或事物本身,这是第三代诗学最基本的出发点。
(二)强调生命的体验性、感觉性和本真性。他们的创作以‚解构‛为核心,消解理想,反对崇高,诉求心灵自由,表现平淡无奇的日常生活和世俗人生中的个体的感性生命体验。
(三)语言上的特征为反意象、反修辞、口语化。企图还原到前文化状态。
第二篇:当代文学
周二专题 目录
大家好,这里是河南科技学院广播电台。
我是大家的老朋友***
大家好,我是***
今天是2012年 2月 21 号,星期二,农历一月三十。
首先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下明天的天气情况,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以下是今天的节目预告:
首先为大家带来的是周二的文学专题《目录》
然后是今天的特别板块《好书大家读》和英语板块《英语开心听》。
最后是我们的校园点歌祝福平台《心语如歌》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 专题片花:尽揽文字的刀光剑影,纵横艺术的行者无疆;
闲暇静谧的时刻,翻开文学的目录,徜徉文学的天堂。
1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节目,这里是每周二的《目录》,我是*** 2大家好,我是***,今天咱们的文学专题要跟大家谈谈两位著名的也是最近比较热的当代文学女作家。唉,***,你寒假有没有看《金陵十三钗》部电影呢?
1恩,有看过啊,张艺谋最新电影作品,听说前不久还获得了最佳外语片,从摄影和剧情上还是有相当的水准的。内在节奏感控制得很精湛。展现出战争暴力对人的伤害,不一样的视角,一样的深刻。可是,你怎么突然问我这个问题呢?
2那是因为接下来介绍的这位作家就是这部电影的编剧,享誉世界文坛的华人作家严歌岑。也许大家对她还不是很熟悉,可是说到她的作品所拍成的影视作品,大家就不会陌生了吧,她有许多的作品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剧,比如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姨多鹤》,之前看过的《一个女人的史诗》《铁梨花》《少女小渔》等等,而且无论是书还是电影电视剧都获得了读者的好评,也都获奖无数,2的确都是耳熟能详的影视,其实翻开她的作品,才真正了解了她所要表达的思想,体会到文学之美,这是和电视剧完全不同的感觉。
1是的,这也是我们要为大家介绍的原因了。其实都说一个作家的作品风格跟她的经历分不开,严歌岑可以说是前半生戎马中国,后半生寄居海外各国,生于上海的她,从小受到文化熏陶和良好教育,在十二岁时加入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舞蹈演员,在祖国大江南北奔波巡演。20岁时,严歌苓在对越 自卫反击战中担任战地记者。那些伤员对生命的渴望,深深震撼了她。从此,她成了各种反战活动的积极分子。
2我想这也是她后来的作品多写战争的原因吧,敏感细腻的思维让她在之后的写作中越来越表现出超凡的艺术才能,在国内成名后赴美留学,之后可以说是游走于中西方文坛,1是的,在国外出版的一些作品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的中国文字的美丽正如她说的“中文是一个这样美丽、古老、含蓄的语言,如果用中文写的那么直白的话,他就不可能是好文章。中国老说文贵于曲,人贵于直。而英文过于含蓄就不行了,正因为对中西方文化的通透,也使她身兼好莱坞编剧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和奥斯卡最佳编剧奖评委。其作品被翻译为多国文字。
2其实看她的作品,好多可以说是以真实取胜,许多故事看似平铺直叙却最打动人心
1恩,有人评价说是她写的书是“翻手为苍凉,覆手为繁华”,她的小说以刚柔并济、极度的凝练语言,高度精密、不乏诙谐幽默的风格为内在依托,与其犀利多变的写作视角和叙事的艺术性成为文学评论家及学者的研究课题,在多个国家已开展严歌苓文学研讨会。其作品无论是对于东、西方文化魅力的独特阐释,还是对社会底层人物、边缘人物的关怀以及对历史的重新评价,都折射出人性,哲思和批判意识等。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 2刚才咱们从专业的角度分析了作品,的确是具有很高的艺术创造性,其实她创作的“扶桑”,“多鹤”等主人物也可以说是开创了中国文坛全新的文学形象。
1就拿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小姨多鹤》来说,日本人多鹤默默而固执地以“整洁、较真”等品质影响着这个家庭,而朱小环等张家人则以 “随遇而安”、“凑合活着”等生活理念改变着多鹤。残酷无奈而又充满吸引力的生活因着他们善良的本性使他们活成了不能分开的一家人。
2是的,不仅是电视剧,这本书也是获《当代》长篇小说“五年最佳小说”,收录新中国6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600本书。严歌苓以女性作家特有的细腻和体贴,以对中国当代史的深入、精到的把握,以一个跨国作家的宽阔视野,以及对人物命运深入、合理的推演,将一个身份暧昧难名、生命曲折跌宕的日本女人的在华故事形象生动地展现给了我们,显现了人性与生活的复杂与魅力。
1同样是一位海派文学传人,同样是中国文坛的一朵奇葩,同样被称为当代张爱玲,她的作品和严歌岑又有什么不同呢,接下来就为大家解读一下著名作家王安忆。
2王安忆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1954年3月生于南京,次年随母亲著名作家茹志鹃迁至上海,在十年的文革中度过了自己的青春期 1978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平原上》。现为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
1不知道大家读没读过王安忆的小说,但是大家对她的作品肯定也是早有耳闻了吧,陈凯歌的电影《风月》就是改编于由王安忆的小说。而长篇小说《长恨歌》除了由香港知名导演关锦鹏拍摄成电影外,也多次被改编成电视剧,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可以说是写得哀婉动人,跌宕起伏啊。
2是的,她的小说读来就会发现多以平凡的小人物为主人公,注重平凡生活中的不平凡经历与情感,挖掘生活,在艺术表现上,她的早期小说多感情抒发,近期创作则趋于冷静和细致。
1是啊,不知道你发现没有,王安忆小说中的叙事人称全是以第三人称出现,这种叙事方式本身就很明显。
2这个我想大家都知道,第三人称叙事的特点就是使得作家可以任意对她的男女主人公善恶美丑在一种十分理智的情况下进行道德评判,这种异常清醒的把自己完全凌驾于作品意蕴之上的历史性观照,使叙事者完全变成了真理的缔造者。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
1欢迎回来,我们从王安忆的作品里可以感受到一种宽厚的爱,她往往赋予故事中人物“英雄性”,来表现人物美和善良。以敏感和高超的领悟力来控制故事微妙的气氛发展以及人物的心理变化。看似讲的都是平常故事,柴米生计,却表现出对人性和人的生存状态及本体世界的关怀,也使她的作品具有了超乎寻常的意义。同时作品中时刻有女性的温柔体现,连同谨慎内省多思的品格,我想这大概就是她作为文坛一个特立独行的异数存在的原因吧。.2你刚说到一个词,特立独行,的确是这样,正如王安忆自己也说:'在八面来风的环境中,知识分子应保持自己独立的思考。她说作家应有艺术理想,一味作风花雪月颂是浪费才华和经历,或者是缺乏艺术理想。是很有自己思想和风格的一位作家啊。
1是的,看来王安忆的创作已经走出了小我。一个作家如果只从极个人的悲欢出发,那纯粹是雕虫小技了。而现在她的创作已到了思想收获的时节。
2其实有专家就说了,从她的中篇小说《叔叔的故事》开始,王安忆的创作就在自己的基础上有了大的飞跃,可以说她确实让自己变得大气,深沉多了。如果一个作家放弃了她的思想追求,就自然会落后于时代,特别是在当下,更不能放弃作家对生活的参与和思考。
1是啊,好了,这一期的文学就谈到这里,我们下周再见!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 特别版块 《》今天的文学小版块就让我们来关注一下近期新浪读书2011“十大好书”评选活动吧。恩,在今年的十大好书排行榜上,探讨中国经济及个人对变革应对的《寻路中国》领跑榜单,其他好书有是《百年孤独》、《资中筠自选集》、《史蒂夫·乔布斯传》《春尽江南》、《自由在高处》等。依榜单来看,入选的图书除《史蒂夫·乔布斯传》、《百年孤独》外,多以民生的角度切入,或正面或侧面的观察整个人类社会的各种问题,用文学的眼光,以更务实的态度看待文学的真正价值,“民生”已然成为榜单的关键词。是的,榜首《寻路中国》的脱颖而出主要是缘于《纽约客》驻华记者彼得·海斯勒(以中国道路为切入点,实际观察了道路设计、交通等和民众生活的细节关系,凭借对切身体会丝丝入扣的细致描述,也是表现出了对民生关注的强大力量。
1说到《寻路中国》这本书,它是根据《纽约客》驻北京记者彼得·海斯勒,在2001年到2007年驾车漫游中国大陆的经历而写的。《寻路中国》一书有几条不同的线索。它首先叙述了作者由东海之滨沿着长城一路向西,横跨中国北方的万里行程;另一条线索集中讲述了一个因中国汽车业的高速发展而发生巨变的乡村,在这里,作者特写了一个农民家庭由农而商的变化经历;最后,则是中国东南部一个工业小镇的城市生活场景。书中所描述的这种由农而工而商、乡村变身城市的发展,正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变化。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背景音乐《》─────── 英语版块 《英语开心听》
1Hello,everyone, welcome to today's English small piece, “English happy listen to”, I be anchor * * *
2I am your good friend * * * This issue of the program want to and you talk about several famous movie of the original works
1是的,谈谈几部我们熟知的电影原著。2首先要介绍的第一本书名叫《一天》,这是个又文艺又浪漫又爱情的电影。literary and romantic and love of the movie.可是当我读原书的时候,发现这本书是比我想象要现实得多的书。Love is not theme, the two story background character is very different the but again faint of the growth of the people are attracted to each other and struggle are the 20 years of the most impressive factors.爱情其实不是主题,这两个身世背景性格非常不同却又隐约互相吸引的人的成长和挣扎才是这二十年的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因素
1第二本书是《国王的演讲》,说到这,往往不可避免地要对比今年大热的同名电影。二者孰优孰劣呢,我想对这种经典作品来说,真的是各有千秋。Whether a book or movie is different,It looks like, you must have some idea right, that for us about the contents of this book it。我没看过电影,但我认为,一本好书单凭文字刻画的力量也能够轻松超越更为生动的影像与声音。I haven't seen the movie, but I think, a good book for a single words describe the strength can also easily transcend more vivid image and sound.2《在云端》该书的英文原版推出时恰逢金融次贷危机席卷全球。如何实现经济的软着陆一时间也成为了媒体热门话题,Media hot topic,对于那些居住于大城市里的人们来说。几乎很少有人有时间能够去思考自己生活的全部意义。For those who live in the big cities of the people, down-to-earth and clouds form they soar nearly daily life of all.Few people have almost time can go to think about all the significance of life.1Ideal and reality is difficult to balance,There is a saying well, life is a unknown destination travel, most of the time, we don't know what the future will meet next.But sometimes, we just run, but forget the meaning of travel.理想和现实很难平衡,有句话说得好,人生就是一场未知目的地的旅行,更多的时候,我们并不知道自己接下来会遇见怎样的未来。只不过有时候,我们只是一味的狂奔,却忘记了旅行的意义。
2好了,今天为大家介绍了几本被拍成电影的好书,我们下周再见。
1Well, today program here, goodbye
────────插入继续收听片花 背景音乐《星光》────────── 用动听的歌声传递你温暖的祝福,用真诚的语句道出你纯朴的心愿。欢迎大家继续收听校园广播,下面是我们广播电台的点歌祝福平台《心语如歌》。每天的 这个时候让我们用音乐为你送出祝福。欢迎大家在前一天晚上的7:30到9:30前来新行政楼1305室为你的朋友们送一首动听的歌表达你的祝福。1、2、3、(以上是本期节目的所有内容。本期节目编辑:***。播音:***。导播:***。指导老师:李艳丽老师。感谢您的收听,科院广播,有你更精彩,让我们明天再见。)
第三篇:当代文学
当代文学史复习要点和提示
首先要全面阅读当代文学教材,对基本的文学历史知识进行掌握。对应该阅读的作品进行阅读。以下的整理为知识要点,不可作为所谓的标准阐释。对文学现象的理解和阐释应该在尊重作品和基本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发挥学者自身的切实艺术体验与创造性的主观认知。不可为任何僵化的既成观念全面左右。
1谈谈你对新写实小说的理解。
八十年代中后期兴起的一股小说潮流,特征是作家冷静客观地还原现实生活的原生状态,描写普通人的生存困境,体现了强烈的生存意识,代表作家:方方、池莉、刘震云等。
2以作品为例,分析朦胧诗的艺术特色。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兴起的一股诗歌潮流,特征是诗歌张扬“自我”和“个性”,反叛传统表现方式,大量运用隐喻、幻觉、变形、整体象征等现代艺术技巧,追求诗意的朦胧多义。代表作家:舒婷、北岛、顾城等。
3细读作品——残雪的《山上的小屋》
作家将现实与梦幻加以“混淆”,以精神变异者的冷峻感觉和眼光,创造了一个“恶梦”的世界,以亲人之间的怪异感受,展示了人与人关系的对立、冷漠、敌意,“我”不断反抗,但没有唤起任何的关注与改善。
4《锻炼锻炼》的现实主义成就
(1)自觉站在民间立场,描绘本色的农民生活,敢于展示真实的农村生活场景。
(2)对农民思想觉悟状况,保持清醒的认识,表达个体对建国后农村问题的切实感受和思考。
5细读作品——《茶馆》的艺术特色要点
(1)采用“图卷戏”的结构方式,通过老北京裕泰茶馆展开的三幕戏反映三个时代;(2)生动的人物塑造艺术;(3)富于”北京味”的语言艺术。
6秦牧散文的创作特征要点
秦牧散文的写法,是杂文和随笔的调和。文章有清晰的观念框架和论证的逻
辑线索,联想丰富,谈天说地,表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的融合。7第一次文代会
第一次文代会于1949年7月在北平召开,会议标志着中国当代文学史的起点,实现了解放区和国统区的两支文艺队伍的会师。会议把延安文学所代表的文学方向指定为当代文学的方向,确定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全国文艺工作的总方针。
8政治抒情诗
始发于五十年代,在六、七十年代居大陆诗坛主导地位的诗歌形式。在诗中,诗人以“阶级”或“人民”的代言人的身份表达对当代重要政治事件、社会思潮的评述和情感反应,具强烈的政治性和鼓动性。列举代表诗人。
9第三代诗人
80年代中后期,由“第三代”诗人群创作的诗歌,特征是对“反英雄”的人生体验的反复表述;刻意追求的反崇高的冷抒情;反文化的现代口语和语感的应用,列举代表作家作品。
10天安门诗歌
1976年清明节前后,天安门广场爆发群众政治运动,诞生了天安门诗歌,主题为悼念周恩来,声讨四人帮。(2分)它对当代诗歌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标志着诗歌现实主义战斗精神的恢复和发扬。(2分)
11《百合花》的艺术特色。
(1).小说选取战争生活的一个片断,通过战地前沿包扎所里发生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纠葛这一段小插曲,以小见大,完成对拥军爱民和展现人情人性美主题的开拓;(2).以典型的生活细节和细腻的心理刻划来展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心路历程。
12细读作品——为什么说《随想录》是一部“说真话的大书”?
(1)作品讲真话、抒真情,袒露赤子之心,勇敢探求真理,是对“瞒和骗”文学的有力否定。(2)作品勇于自我解剖、自我反思,并把个人的反思与民族的反思相结合,开创了自我审判、自我忏悔的新风气。
13细读作品——《致橡树》表现了怎样的现代观念和艺术特征?
诗歌通过对理想爱情关系的描写,表现了人格独立、平等、尊严的观念,反
映了人格价值观念的觉醒和新一代女性的自觉和自强。诗歌采用拟物手法,通过几组意象群构成的象征,以具象化的抒情透析爱情。
14比较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的艺术特色。
杨朔:善取生活激流中的一朵小浪花,展现时代的侧影,讴歌新生活,赞美普通劳动者,“以诗为文”,在文中营构诗境,追求峰回路转的结构美。
刘白羽:善取鼓舞斗志的“大时代”一角作素材,体现雄壮豪迈的时代精神,诗情与哲理有机结合,笔触粗放,结构多变,语言峭拔,具有瑰丽壮美的散文风格。
秦牧:文章有清晰的观念框架和论证的逻辑线索,联想丰富,谈天说地,表现了知识性、趣味性、哲理性的融合。
15谈谈你对寻根小说的理解。
结合寻根小说的特点:旨在追溯民族传统文化渊源,对传统文化予以审视、剖析或承继,以代表作家韩少功、阿城、李杭育等人的作品为例,阐述寻根小说标志着当代小说生成了更为开阔的文化视野。
16细读作品——高晓声《陈奂生上城》
作家运用“精神胜利法”,表现了陈奂生肩负的因袭的重负:以愚昧和奴性思想为核心的“阿Q精神”,并通过陈奂生身份的“显著提高”,凸现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农村的集体贫困和农民的封建奴性意识。
17细读作品——闻捷的《苹果树下》
诗中的“爱情”特色:把爱情与劳动、理想、情操紧密结合起来,表现50年代共同的恋爱观和审美追求——爱情依附于壮丽的事业和崇高的理想。艺术处理:富有民族特色、新奇而有趣的生活、劳动场景的描绘;细腻的内心世界的描摹;朴实、明快、传神的语言。
18反思文学
七八十年代之交出现的一股文学创作思潮,“反思文学”对建国以来的社会主义历程进行全方位的反思,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力图揭示历史悲剧的原因,思索怎样才能避免悲剧重演。列举代表作家作品。
19文化散文
文化散文指八九十年代的散文热潮中,由一批中青年学者和作家创作的,以
对历史文化的反思和对人类生命本体意义的求索为主要内容的散文。列举代表作家作品。
20细读作品——分析《棋王》中的王一生形象
王一生身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统一具有文化象征意义。在社会**之时,王一生知足于简陋的物质生活,借助象棋,超越了世俗,求得了心灵的清静和精神的自由,表达出作者对传统道家文化的审美观照。
21谈谈你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长篇小说创作特色的理解。
(1)革命历史小说主要讲述“革命”的起源的故事,讲述革命在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之后,如何最终走向胜利。(2)“史诗性”的追求:对“历史本质”的揭示,在结构上的宏阔时空跨度与规模,重大历史事件对艺术虚构的加入,英雄形象的创造和英雄主义的基调。
22细读作品——刘震云的《一地鸡毛》
小林由一个充满理想的大学生变成规规矩矩、毫无自我特色的小公务员,小林梦境的象征意义:庸常无聊的生活严峻性及其对个人精神的磨损,使他们在昏昏若睡的状态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觉,听任自己的精神世界滑向平庸。23朦胧诗(自己整理要点)
24文化寻根小说(自己整理要点)
25先锋小说(自己整理要点)
26话剧《关汉卿》的艺术特色
1)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的结合,“想象”(或“虚构”)的历史剧;(2)塑造了关汉卿这一理想知识分子的形象;(3)“戏中戏”的结构艺术和“以诗入剧”的表现手法。
27“三突出”创作原则(自己整理)
28全景式报告文学(自己整理)
29伤痕小说的文学史意义(自己整理)
30探索剧(自己整理)
31双百方针(自己整理)
作品泛读:
《干校六记》
《春之声》 《红旗谱》 《青春之歌》 《文化苦旅》 《陈毅市长》
第四篇:当代文学
名词解释:
1.荷花淀派:以孙犁为中心,以刘绍棠、丛维熙为代表的河北作家群,因孙犁的《荷花淀》而得名,作品大多反映冀中农民的生活,在艺术形式上不注重情节的安排,结构类似散文,多采用朴素的白描手法,充满诗情画意。
2.山药蛋派:以赵树理为中心,以马烽西戎为代表的山西作家群,以《火花》为主要阵地,作家大多以农民为描写主体和接受对象,艺术上力求民族化、大众化,具有纯朴自然而又生机勃勃的气息。
3.白洋淀诗群:是以河北白洋淀为聚集地,以北京知青为主体的相对独立的知青诗歌群落。他们的诗歌多表现对现实社会秩序的批判、生命的受挫感和痛苦孤独的体验。他们都不同程度的受到过俄苏诗歌的影响,以《今天》为阵地。
4.伤痕小说:在启蒙主义思想下出现的一个小说流派,因卢新华《伤痕》而得名,发端之作是刘心武的《班主任》,他最大的功绩在于将改革的错误与悲剧性灾难暴露给人看,引起人们疗救注意,但作品大多以采取情感宣泄方式,笔调粗粝,叙述方式过于单一,只重视问题的提出而忽略作品本身的文学性。
5.反思小说:是伴随1978年5月“真理标准大讨论”而形成的一种文学类型,他突破了伤痕文学题材仅限于文革的界限,将思想的触角伸向“反右”和“大跃进”等政治运动,以文学的样式对影响党和人民历史命运的政治运动,进行是非评判和深入思考。
6.寻根小说:进入80年代中期,文坛出现文化寻根热,作家们开始致力于对传统意识民族文化心理的挖掘,这种创作被称为寻根文学,其实质是街文化的博大、深广的意义内涵,拯救面临危机的文学。
7.改革小说:是指反映改革开放过程中各个领域的改革进程以及因此而引起的民族心理、人物命运变化的小说,通常具有一种雄浑奔放的风格和冷峻深沉的反思光芒。
8.先锋小说:专指在80年代中期出现的以形式主义为旗帜,以叙事革命为轴心,彻底颠覆既有文学传统的小说。
9.干预生活小说:1956年一些作家针对当时存在的公式化概念化的问题和回避生活中重大矛盾的现象而提出的创作主张,他突破了只准歌颂不准暴露的禁区,直面生活的阴暗面,加强了文学创作,反映现实生活的广度和深度。
简答
1.人物形象王利发:王利发是一个精明能干的小业主形象,他信奉顺民哲学,从不招惹是非,对太监、资本家、大兵、特务等逆来顺受,请安、作揖、进贡、说好话,它不仅有权有势的太监是一副八面玲珑的姿态,就是对地位低下的唐铁嘴、秦仲义要涨房钱,曲意逢迎,吃了亏还要装出高兴的样子。他善于经营,吃苦耐劳,精明能干,并能努力适应社会风气的流变,在“改良”中找出路,卖茶不行添公寓。公寓设了听评书,评书不叫座,想用女招待招揽顾客。他虽然有商人的自私自利,但还善良守本分,有一定的正义感,凭他的思想、性格和能耐,茶馆理应开的红红火火,可是在黑暗的旧中国他无法抵御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最后这个委曲求全的小商人在 三皇道要人、特务要钱、沈处长要房,三管齐下、八方受气中悲愤自尽。王利发的悲剧是旧中国广大市民生活命运的真实写照。2.郭小川创作的艺术特点
1)具有强烈的时代精神和充沛的革命激情
2)富有深邃的哲理和浓郁的诗情 2)勇敢而且善于在题材和诗体形式上进行富于独创性的开拓 3.贺敬之创作的艺术特点
1)鲜明的时代感,善于把握和表现当代生活中的重大课题)格调高昂奔放,气势磅礴,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2)在诗歌形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既有民歌风味、古诗遗风、又明显地接受了外国优秀诗歌的影响 4.杨朔创作的艺术特点
1)充满诗的意境与味道,也被称为诗体散文或诗画散文
2)语言清丽优美,富有张力和神韵用词准确凝练,表达细腻
3)结构独特,使用障碍法形成三段式结构
4)不足:a.模式类型化、机械化,让人产生审美疲劳
b.有时牵强附会,生拉硬拽 5.秦牧创作的艺术特点
1)题材多样化
2)知识性强、趣味性强
3)讲究散文的新、齐、警
4)精心的构思,形散而神聚
5)表达方式多姿多彩,追求情于物的融合,语言简洁凝练、生动形象
6)不足:大多是散笔书写,缺少锤炼 6.政治抒情诗的内容特点
作品中有明显的抒情主人公存在,这一抒情主人公不是诗人自我,是以“阶级”或“以人民的代言人出现,是作者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内容上表现为强烈的政治观念社会理想,情感上表达了一种自豪和喜悦,形式上多采用排比阶梯式,一般篇幅较长。7.第四种剧本的特点
1)对生活的大胆干预
2)力求突破“人性”的禁区,写出人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
3)戏剧冲突与“众”不同 8.与伤痕小说相比反思小说的特点
1)伤痕小说是反思小说的源头,反思小说是伤痕小说的深化
2)反思小说表现社会生活的宽度和广度,比伤痕小说大
3)反思小说由伤痕的情感宣泄转为理性思考,由单一的政治批判模式转为对社会历史文化和民族心理的全面反思
4)在艺术手法上,伤痕小说侧重于现实主义,反思小说则表现出一定的探索和创新精神,强调文学性,推动了文学现代化
5)在表现人的方面,反思小说更注重表现人物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情感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 9.80年代中后期小说文坛发生的变化
1)由对历史的书写转为更多的关注当下的社会现实生活层面
2)由对抽象的大写的人们描写转向表现小写的人,即个人化、欲望化的人
3)在创作方法上由现实主义转向探索实验现代主义
4)在文学观念上由关注文学的社会责任干预功能转向重视文学的自身问题,即文学的现代化,文学的艺术性被提到本体论的地位,呈现出反启蒙的色彩
论述:
1.梁生宝
梁生宝是农业合作化的带头人,是作者塑造的社会主义新人形象,他小时候讨过饭,长大熬过长工,解放前在钟南山背过竹子,和继父一起饱尝了创业立家的辛酸,他具有父辈们的勤劳,节俭,朴实坚忍不拔的优秀品质。在党的教育下,他勇敢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成为一个积极,公道,能干的领袖人物,他谦虚朴实,善于思索,从不以领导者自居,更不指手画脚,夸夸其谈表面上甚至还有些面嫩口拙,在爱情上更是缺少勇气和机智,听党的话热爱社会主义,富有牺牲精神,是他最宝贵思想品质,他觉得只有一切献给党的事业,“才活的带劲,活的有味”,他的身上体现了作家的政治思想和美学思想,他所有的缺点都被过滤了,他是当代农村新人的典型代表。2.刘世吾
是一个颇有深度的官僚主义典型,有一定的革命经历,有能力有魄力,懂得领导艺术,知道如何去抓重点,只要下决心他就可以把工作做得非常好,但他却从不主动抓工作。对损害党和人民群众的行为,漠然置之,麻木不仁,他自我解嘲说是得了像炊事员一样的职业病。他的口头禅“就这么回事”,既表现了他革命意志严重衰退的性格特征,也表现了他看透一切,极端冷漠,不思进取的人生态度,不仅如此,他还有一套,似是而非的理论,以此来掩盖和庇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是他心安理得的为自己的不负责辩解,另一方面他尽管冷漠,疲沓,但仍有幻想,常缅怀年轻时的热情,流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它向林震表白自己喜欢诗歌,小说甚至童话。小时候读《贵族之家》时还流过泪„„但这只是他心灵深处偶尔划过的火星,不能够蒙垢太深的心灵燃烧,只能在他人生哲学庇护下越陷越深,成为一个被官僚主义毒害的典型。3.章永璘
是一个从劳动人民身上得到精神净化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出生于资产阶级家庭,有思想,有才华,因为写诗被打成了右派,受到不公正的待遇,在劳动下放中因为始终处在饥饿状态下所以精神崩溃,但他仍然没有放弃,仍不屈的面对和审视着现实,同时他也极度痛苦和矛盾的,他时刻不忘自己知识分子身份,但又不得不时刻立身于劳动人民中,他时而抵制粗俗的生活,时而又深深地被善良的人们关怀和同化了,面对着坚守知识分子的良知,还是在现实中被迫沉沦的巨大矛盾,最后,在苦难的煎熬中,在劳动的实践里,在哲理启悟和众多劳动者,特别是劳动妇女的人性感召下,他们肉体和灵魂得到了净化,成为一个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者。总之,章永璘始终都是一个充满痛苦和骄傲的知识分子形象,这一形象充分说明极左政治对知识分子从肉体到精神的无情阉割。4.丙崽
是个弱智,呆傻的侏儒。是一个民族古老文化中负面元素的总和,生下来就一副死人相,眼目无神,行动呆滞,没有意思就玩鸡粪,恼怒时眼睛翻成全白,额上青筋一根根暴露出来,咬自己的手,揪自己的头疯了一般,凡属意向积极,肯定的意向和情绪就喊“爸爸”反之就喊“*妈妈”,除此之外一律不懂,他的思维,混沌,原始,没有一点现代文学的烙印,但这样一个傻呆的人在鸡头寨与鸡尾寨打仗时,却被奉为神灵,称为“丙仙”,加以顶礼膜拜,用他的谶语般的话占卜作出决定,当鸡头寨人,因为天灾人祸无法继续在这里生存需要迁徙时,丙崽属于弱智者,同全村老弱妇孺服毒汁自尽,但丙崽有一次大难不死,这表明民族文化虽然落后,却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人们对丙崽敬若神明,表明现代精神或民族理性精神的缺失。
补充题
1.三红一创:吴强《红日》 ;梁斌《红旗谱》 ;罗广斌、杨益言《红岩》 ;刘青《创业史》 2.马铁丁是指:郭小川、张铁天、陈笑语。3.十七年散文三大家:杨朔、刘白羽、秦牧。4.八十年代流派:伤痕、反思、改革、寻根、先锋。
5.先锋小说代表作家:1)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妻妾成群》
2)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难逃劫数》
3)孙甘露《请女人猜谜》、《访问梦境》
4)格非《敌人》、《褐色鸟群》 6.伤痕小说的开山作品:刘心武《班主任》 7.改革小说的开山作品:蒋子龙《乔厂长主任记》
8.六十年代的三次批判:1)1951年《武训传》的批判
2)1954年《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的批判
3)1955年对胡风文艺思想的批判
第五篇:当代文学
【反思文学】
在“伤痕文学”后形成的文**流。揭示“文革”中人的灵魂扭曲造成的精神内伤,反思建国后的历史,集中反思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主要在于关切个体生命,揭露文革中人性的罪恶。如方之《内奸》(榆面商人田玉堂)、王蒙《布礼》、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古华《芙蓉镇》。
【白洋淀诗派】
1969年后,北京学生到河北白洋淀地区“插队”,有根子(岳重)、多多(栗士征)、芒克(姜世伟)、林莽(张建中)、宋海泉、方含、北岛(赵振开)、江河(于友泽)、严力、郑义、甘铁生、陈凯歌等人。多从中国现代诗歌和外国诗中寻找材料和方法。感受和表达方式,大都与他们的阅读和“文化积累”有关。有特定的“发表”和传播方式,主要靠小圈子传看、传抄。
【新写实小说】
又称为“后现实主义”、“现代现实主义”、“新写实主义小说”、“新小说派”等。以写实为主要特征,但特别注重现实生活原生形态的还原,真诚直面现实,直面人生。具有新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善于吸收、借鉴现代主义各种流派在艺术上的长处。代表作有刘震云《塔铺》《单位》《一地鸡毛》,池莉《烦恼人生》《不谈爱情》,方方《风景》,刘恒《狗日的粮食》《伏羲伏羲》。
【第四种剧本】
想突破“工农兵剧本” 的既定框架和公式而提出的。在1956-1957年间,出现了题材和风格开拓的剧作,海默的《洞箫横吹》、杨履方的《布谷鸟又叫了》、何求的《新局长到来之前》、赵寻的《人约黄昏后》、鲁彦周的《归来》等。讨论了如何揭露生活中的“阴暗面”,表现矛盾冲突,话剧的讽刺和喜剧性的价值,创作题材的扩大。
【海上诗群】
1984年秋诞生在上海,主要有默默、刘漫流、王寅、陈东东、陆忆敏等。趋于个体生命与生存环境所发生的冲撞和矛盾。孤独感源自生活在上海的“无根”而纷乱的状态,表达个人精神焦虑,他们试图通过诗歌“恢复人的魅力”。“常常稍带着现代野性式的‘知’性色彩”,焦虑、绝望、幽默、无奈、反讽的交替运作,摆脱乌托邦式的远景,反抗个人。
【政治抒情诗】
一般而言是指题材或视角的政治化,直接呼应现实政治运动的要求,强调感情抒发的浪漫主义。渊源于中国新诗浪漫派诗风和西方19世纪浪漫派诗,包括苏联的革命诗。是当代政治与文学特殊关系的产物,也是作家关注政治事件、社会运动的热情,以诗作为武器介入现实政治的追求。
【改革文学】
改革文学是面对“文革”的“伤痕”和“废墟”,呼唤、表现在城市和乡村的改革。以蒋子龙小说《乔厂长上任记》《燕赵悲歌》为代表,还包括张洁《沉重的翅膀》、李国文《花园街五号》、路遥《人生》等。
【先锋小说】
80年代后期,一批年轻小说家在小说形式上所做的实验,出现了被称为“先锋小说”的创作现象。它寻求个人主体、有鲜明的“文体”实验的意义,着重于小说的“虚构性和叙述的方法”。接受了法国的“新小说”,阿根廷的博尔赫斯,拉美的马尔克斯等人的创作风格。先锋小说的创作特点、代表作家
特点:
1、重视“叙述”,关心 “形式”,即如何处理故事。
2、小说是编造,交代材料的几种来源,“我就是那个叫马原的汉人”。
3、强制性地拆除事件、细节与现实世界的联系。代表作家:
南帝苏童、北丐洪峰、东邪余华、西毒马原、中神通格非为先锋文学“射雕五虎将”。
1、马原:《拉萨河的女神》是大陆当代第一部将叙述置于重要地位的小说。称为 “叙述圈套”,如《冈底斯的诱惑》《虚构》。
2、洪峰:《奔丧》《瀚海》《极地之侧》,不仅是 “文体”的实验,还是对于“叙述”与。“意义”关系的探索。
3、苏童:《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罂粟之家》《仪式的完成》、《妻妾成群》。
4、余华:《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 《现实一种》《世事如烟》。
5、格非:《迷舟》 《没有人看见草生长》《褐色鸟群》。
6、孙甘露:《信使之函》 《访问梦境》《请女人猜谜》。
《长恨歌》的内涵
1、都市的肖像:通过王琦瑶的一生写上海。
2、弄堂的化身:小弄堂、小人物、小日子、小事件。
3、日常化的历史:海上繁华旧梦的挽歌。
4、叙述形式的改变:叙述人的议论不断地打断并参与故事的叙述进程,虚构与纪实并置。
5、人物绵密、细致的心理推进:以议论形式展示的对人物命运的思考,铺张、繁复的长句式,构成了一种独特的叙述语调。
《废都》主题、艺术特点
主题:
写古老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颓败,写由“士”演变的中国文化人的生存与精神危机。
庄之蝶的形象 :有士大夫遗风的现代文人,感觉无聊、烦恼不已。不修边幅,桀骜不驯。追逐欲望,与多名女人关系暧昧。颓败之城的废人,善良而无能。艺术特色:
1、苍茫悲凉的“废都”意识。现代寓言:“文人—闲人—废人”,颓废的悲剧性。
2、衰落颓败而绝望的世纪末情绪。表达时代的“痛苦”,沉迷于绝望的衰落情绪。
3、大胆的性描写。作家与庄之蝶缺少必要的距离,过多的性描写导致误读,批判作品几年之内达到13本。
4、人物描写形神兼备。牛月清、唐宛儿和柳月等突出,有以庄之蝶为中心的文化圈、社交圈、男女圈和民俗圈人。
5、吸纳中国明清白话小说艺术。借鉴古典小说叙述方式、语言风格和艺术韵味,显得自然、含蓄。
归来者诗歌特点
1、加深了对于历史、人生的体验深度。
2、历史“断裂”和“承续”,融入个人的生命形态中,并且试图重续他们曾被阻断的社会理想、美学理想和诗歌方式。
3、“自叙传”性质,以“历史反思”为核心的理性思辨倾向。
王蒙小说艺术探索的表现
1、在《春之声》《夜的眼》中,采用 “意识流” 来组织情节。
2、在《名医梁有志传》和《坚硬的稀粥》中,运用戏谑、夸张的寓言风格。
3、放弃典型情节的构思和人物性格的刻画,多用印象的分析和联想式的叙述。
4、形式多变的叙述方式:语词的变化和多样,不断铺陈展开的句式,叙述机智幽默。
《随想录》的主题
1、文字朴实,记述流畅。
2、对人类理想前景有执著坚守的信念。
3、反思历史。怀着知识分子的责任感,揭露和谴责“文革”的残酷和荒诞。
4、带着强烈的自省意识。追忆亲友,拷问自我,无情的解剖自己的心理和行为。
5、被称为“说真话的大书”。《怀念萧珊》、《小狗包弟》是其中的名篇。
孙文波诗歌特点
诗歌风格:平易、亲切和坚实的道德感。
1、从身边事物发现诗句。
2、讲述日常生活即“叙事性”。
3、提升了“日常经验”的诗意。
4、“叙事’过程中注意节奏和语调。
作品:《在无名的小镇上》《聊天》《散步》《铁路新村》《南樱桃园纪事》等。
《白鹿原》主要人物、象征内涵
《白鹿原》被称为是“民族灵魂的秘史” 人物形象:
1、白嘉轩:
A、是农耕社会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家族制度的代表人物。B、强烈而鲜明的族长意识。仁爱的长者、严酷的家长。
C、象征传统文化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他是白鹿原上儒家伦理道德的化身。
2、朱先生: 圣人、智者、预言家,集传统知识分子理想人格于一身。
3、田小娥:多情多义,放荡不羁,强烈反抗意识的悲剧女性。象征内涵
1、白鹿是贯穿全书的中心意象,成为一种文化载体。白鹿象征着善和美、理想与幸福。
2、白狼与天狗,象征两种社会力量的对立和冲突。
50到70年代多个被拒斥的小说形态
1、言情、武侠和市民小说失去根基;讽刺幽默小说无法推进并被批评;
2、废名、周作人、沈从文的“诗化” 小说的发展空间窄小;
3、表现苦闷、彷徨等心理矛盾的作品被看作不健康;
4、路翎和林斤澜的意识流短篇挨批;
5、冷静 “观照式”的“写实”风格也不认可。
莫言《红高粱》
以童稚观点回忆“我爷爷”和“我奶奶”的故事。在十八里坡的高粱地,不情愿出嫁的我奶奶在三朝回门的时候跟轿夫余占鳌野合,从此怀了“我爹”。在李大头死后,我奶奶撑起了李家的烧酒作坊。土匪秃三炮前来抢走我奶奶,让我爷爷前去土匪窝讨回公道。后来我爷爷住进酒坊,因为在刚酿好的酒撒了一泡尿而酿成了好酒十八红。我爹九岁时,日本鬼子来犯,我爷爷率伙记们浴血日本鬼子壮烈牺牲。
苏童《米》
讲述了主人翁五龙摆脱饥饿贫困的人生历程,伴着一个家族三代人的颓败。五龙在米店做伙计,白天他卖力地干活,晚上便躺在米槽中感受米撒遍全身肌肤而带来的快感。冯老板的女儿织云生性风骚对五龙总是百般挑逗,五龙对她也早已是垂涎三尺;大姐绮云是个禁欲、清高、心肠歹毒的女子,她痛恨五龙来米店做事,千方百计刁难他。一天晚上,五龙发现织云与六爷手下阿保通奸,他向六爷告发,阿保被除,五龙兴奋难耐,于是不久织云有了身孕,六爷疑是阿保的种将其丢弃,为了遮丑冯老板把女儿嫁给了五龙。但五龙并没有因为娶到美貌的老板之女而兴奋,相反是深深的感到被愚弄。冯老板也与绮云联合在背后指使人暗杀五龙,五龙死里逃生之后便带着满腔的仇恨回到了米店,将所有曾经敌视过他的人一并收拾。五龙为“米”而来,也终于死于回乡火车的米堆上。
刘恒《伏羲伏羲》
小地主杨金山年近50了还无儿无女,于是指望菊豆为他延续香火。但大半年过去,她的肚子仍没有变化。而天青却对婶子极其的热爱。菊豆知道了天青的心,她和天青在玉米地里完成了渴望已久的结合。菊豆怀孕了,杨金山以为自己的努力终于有了收获,高兴得几乎发狂。菊豆生了个儿子,取名杨天白。天白过百日那天,杨金山中风瘫痪,菊豆和天青开始肆无忌惮地偷欢。某天天白发现了母亲和“堂哥”偷换悲惨、丑陋的场面。他想自杀,给了天青无情的痛骂。从此天青神情恍惚不慎倒栽进盛满水的水缸里,淹死了。于是每年的清明节,菊豆都到杨家坟地里去,哭她苦命的汉子。但洪水峪的男孩子们,倒是把天青看作大英雄。
王安忆《长恨歌》
四十年代,还是中学生的王琦瑶被选为“上海小姐”,从此开始命运多舛的一生。做了李主任的“金丝雀”从少女变成了真正的女人。上海解放,李主任遇难,王琦瑶成了普通百姓。表面的日子平淡似水,内心的情感潮水却从未平息。与几个男人的复杂关系,想来都是命里注定。八十年代,已是知天命之年的王琦瑶难逃劫数,女儿同学的男朋友为了金钱,把王琦瑶杀死,使其命丧黄泉。
陈忠实《白鹿原》
主人公六娶六丧,神秘的序曲预示着不祥。一个家族两代子孙,为争夺白鹿原的统治代代争斗不已,上演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活剧:巧取风水地,恶施美人计,孝子为匪,亲翁杀媳,兄弟相煎,情人反目„„大革命、日寇入侵、三年内战,白鹿原翻云覆雨,王旗变幻,家仇国恨交错缠结,冤冤相报代代不已„„古老的土地在新生的阵痛中颤粟。
阿来《尘埃落定》
老麦琪土司有两个儿子,大少爷英武彪捍、聪明勇敢,被视为当然的土司继承人;二少爷为天生愚钝、憨痴冥鲁。麦琪土司在其领地上遍种罂粟,贩卖鸦片,很快暴富,并迅速组建了一支实力强大的武装力量,成为土司中的霸主。其余的土司用尽心计盗得了罂粟种子广泛播种,傻少爷却建议改种麦子,于是麦琪家的青青麦苗倔强的生长着。是年内地大旱,粮食颗粒无收,而鸦片价格大跌,无人问津。傻子少爷便由此得到了女土司茸贡的漂亮女儿塔娜,并深深地爱上了她。二少爷回到官寨,受到英雄般的欢呼,但在欢迎的盛会上,却有大少爷那令人不寒而栗的阴毒的眼光。终于,在解放军进剿国民党残部的隆隆炮声中,麦琪家的官寨坍塌了。五十多年后,已是暮年的二少爷站在已被修复一新的麦琪土司官寨前望着这座故居,他百感交集,作为历史见证人的他双手合什,祈福幸福的人民吉祥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