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县支行建设的思考

时间:2019-05-15 05:54:1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加强县支行建设的思考》,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加强县支行建设的思考》。

第一篇:关于加强县支行建设的思考

关于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人民银行县支行认真履行上级行赋予的各项职责,在协调县域金融工作、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县支行业务职能进行了多项调整,给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结合现实需要,分析了县支行履职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提出了强化县支行职能的工作建议。

【关键词】金融 县支行 建设

2003年银监分设后,人民银行县支行认真履行上级行赋予的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维护金融稳定和提供金融服务三大职能,在协调县域金融工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县域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县域法人金融机构不断壮大,维护县域金融稳定任务面临新的挑战,迫切需要巩固和发展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地位,强化其职能作用。

一、巩固人民银行县支行职能地位的现实需要

(一)贯彻执行货币信贷政策的职责需要。国家货币信贷政策具有宏观性,需要及时有效地传导到市场主体。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中央银行的“神经末梢”,能够在最基层及时发出政策信息,把国家金融宏观调控政策快速宣传传导到微观经济主体;能够及时分析微观经济主体对宏观政策的实施效应,积极为上级行提供决策依据。同时,通过对当地经济金融运行情况的综合分析,及时为地方党政决策献计献策,实现县域经济金融良性互动;能够充分利用自身金融协调服务职能,为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普及金融知识,提高全民金融意识和市场化意识,树立央行新形象发挥积极作用。

(二)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及维护金融稳定的客观需要。近年来县域经济长足发展,农村蓝海金融市场市场倍受瞩目,新型农村金融组织相应而生,金融创新产品和服务不断推出。与此同时,新型农村金融组织资本实力弱,抗风险能力差。目前县级银行业监管办事处力量不足,县域保险、证券类机构监管不到位。人民银行承担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区域性金融风险职责,金融稳定范畴宽泛,有主题,无边界,责任重。客观需要加大县级人民银行综合监管协调职能,积极应对跨行业、跨区域经营可能带来的金融风险,维护辖内金融的稳定运行。

(三)适应政府改革完善金融服务的机制需要。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随着稳步推进扩权强县改革试点,实施省直接管理县体制,调整财政收入分配格局,财力保障和服务效率明显提高。同时,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中央银行派出机构,按行政区划设置,便于中央银行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与财政政策、产业政策协调配合,不断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以适应社会多层次需求。

(四)构建良好政银企关系的平台需要。人民银行县支行作为中央银行最基层的派出机构,位置超脱,不受部门利益和地方利益影响,能够客观公正地加强与地方党政部门的沟通交流。在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过程中,人民银行县支行实行窗口指导引导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同时,人民银行一直发挥牵头金融系统作用,通过与政府汇报沟通,取得理解和支持,客观反映金融部门的呼声和建议,发挥县域金融整体合力,致力于打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

二、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中存在的困难

(一)人员日益老化,有效工作人员偏少。由于是多年未进新人,县支行人员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学历总体偏低,全日制专本科学历占比偏少,中级职称专业技能人才不足,致使缺失人员调配使用空间,工作开展面临潜在有效工作人员不足问题。

(二)职能逐步萎缩,业务仍需整合。随着金融电子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县支行业务职能逐渐萎缩,支付结算、事后监督、金融统计、国库清算等多项业务职能集中上收,交通便利县支行还撤销发行库。县支行进行内设机构整合后,以县支行综合业务科为例,需要承担支付结算、账户管理、反洗钱、金融统计、人民币管理、货币信贷以及金融稳定等职责,无法按照上级行的要求有效开展工作。

(三)履职能力削弱,社会公信力下降。征信信用、反洗钱以及金融稳定等新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发行保卫转岗人员仅适合于一些操作性业务,不适应探索性业务需要,不能胜任新的工作,新业务拓展效果不尽满意。同时,近年来县支行一些基本服务职能和金融监管手段或弱化或缺失,突出表现在金融监管话语权和人民币流通管理。撤销县支行发行库,尽管降低了风险隐患,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相当程度上割断了县支行与县域金融机构的主业联系,人民币流通、服务和管理缺失,金融监管力度弱化,导致县支行在县域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减弱,社会公信力下降。

三、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工作的建议

(一)保持现有格局,强化县支行职能定位。进一步巩固县支行的金融宏观调控“前沿阵地”和“政策传导窗口”的地位和作用,继续保持县支行总行派驻机构地位,机构按现有行政区划设置,由总行统一领导和垂直管理。根据县支行人员、履职现状以及县域特点,改变大而全的职能定位,突出监管服务理念,重点承担执行宏观信贷政策和金融服务职能。

(二)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可持续性的发展路径。在业务整合上,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探索将县支行的宣传群工、人事劳资、监察审计、计算机维护管理以及法律事务等职责上收中支,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能。继续开展整合岗位,将出纳岗位调整至基础业务部门。同时,探索按照区域地理位置、经济金融总量、行政区划等情况,有选择地在个别偏远县域恢复发行库跨区域覆盖模式,加强人民币发行和流通管理。在激励约束上,建议上级行及时出台新的奖励性工资管理办法,科学合理设定岗位系数,适当拉开收入分配差距,真正发挥绩效工资在调动人员积极性方面的激励作用。在用人机制上,明确县支行定岗定编,逐步吸纳大学生入行,改变县支行人员结构老化现状,提升干部队伍素质;建议酌情分配县支行合同制员工指标,给予录聘、费用等配套保障,将操作性强、事务性、风险低的岗位交给合同制职工承担;实行宽退策略,进一步明确提前退休政策,在导向上鼓励那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较弱、不适应履职要求的职工自愿退出。在教育培训上,积极组织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技术比武活动,以竞赛带学习,重点加强对业务骨干和转岗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专业技术职称相关政策措施,拓宽干部成长通道,鼓励职工自学成材。

(三)顺应改革发展,凸显县支行履职重点。

1.加强平台建设,落实货币信贷政策传导。通过搭建银企交流平台,推动银政企合作,协调各方关系,积极维护金融部门的合法权益;建立银企融资对接常态化机制,协调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推动银政企关系良性互动。加强货币信贷政策的解读,增强对经济金融运行趋势的研判能力,及时向当地政府汇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充分利用金融例会、政务网、刊物、融资对接活动等形式,搭建货币信贷实施载体,适时开展金融宣传和货币信贷政策宣传,增强银政企微观主体的金融知识和政策预期。创新窗口指导方式,建立和实施信贷政策执行效果导向评估,完善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使用、利率政策执行情况检查评估制度,严格落实农村信用社票据兑付后持续监测考核机制和差别存款准备金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商业银行执行人民银行政策实效。

2.探索监督管理新方式,推进“两管理两综合”。做好新设银行业机构开业指导,督促金融机构贯彻执行重大事项报告制度,落实重大事项报告激励约束机制,探索建立金融稳定责任金制度。建立健全银行业机构执行人民银行政策评价制度,将国库、货币信贷、支付结算、反洗钱等业务纳入评价体系,并将评价结果与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金融服务示范窗口、综合执法等激励约束手段相结合。有效发挥县支行在反洗钱和反假币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协调、指导好辖区金融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对本外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信息的报告分析、监测能力,严厉打击洗钱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活动,努力维护好辖区经济金融秩序。

3.完善国库监督管理,提升国库服务水平。积极推进财税库银横向联网和财政资金集中支付系统建设,加强对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留解和预算支出拨付的管理,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划拨。开展财政资金直拨服务创新,推动财政部门做好各项涉农资金的发放工作,实现资金发放一步到位,保障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加强国库经收处业务监督管理,保证预算收入的及时准确入库和国库经收处正确核算,健全县支行国库业务内控管理,确保国库资金安全。

4.大力推进农村支付环境“讯通工程”,改善支付结算水平。通过深化创建省市级银行卡刷卡无障碍示范街活动,推广非现金支付工具,拓宽非现金支付工具的使用范围,发挥现代化支付系统对县域经济的支持作用,逐步改善县域支付结算环境。大力推广银行卡助农取款业务,指导金融机构加大ATM、POS机具等金融自助设施在农村布放力度,开办银行卡助农取款村村通业务。加强支付结算管理,打击违法犯罪行为。

5.积极推动农村征信建设,构建良好信用环境。积极发挥宣传阵地作用,普及金融知识。把人民币反假、征信管理、支付结算等金融知识宣传给农民,培育信用意识。结合推广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开展“信用户、信用村、信用镇”创建活动,培育农村信用环境。做好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采集报送,稳妥扩大信用信息报告应用范围。加强贷款卡管理,认真做好贷款卡发放核准管理及贷款卡年审;加大监督检查力度,督促商业银行提高准确信息数据质量。

参考书目:

王洪章: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的几个问题

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的意见》 李明昌:关于当前县支行工作的几个问题

第二篇: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能力建设思考

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能力建设思考

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要按照“定位清晰、职责明确、管理科学、运转协调”的总体要求切实推进县支行的发展。此《意见》的出台为县支行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明确的思路,如何按照《意见》的要求切实加强县支行建设,更好地履行央行基层行职责,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高效的金融服务,成为央行各级分支机构当前要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行职责面临的挑战

目前,人民银行县支行普遍存在货币政策传导不够畅通、职能定位不够清晰、履职重点不够突出、机构岗位设置不切合实际、队伍素质不适应履职需要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制约和影响了县支行职能的有效发挥。

履职定位不适应货币信贷政策传导与实施的要求

目前,人民银行基层机构贯彻执行信贷政策的手段普遍较为单一,督导商业银行加大对“三农”和县域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主要是通过“窗口指导”,但“窗口指导”约束力较弱,导致信贷政策的传导作用弱化。同时,银行监管职能分离后,上级行对县支行职能权限上收过多,新增加的职能授权不清,导致人民银行县支行对县域金融体系的主导功能弱化。尤其是地方政府成立金融协调部门参与金融管理,直接加大了人民银行县支行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和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难度。县支行没有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自主权,不能根据当地经济金融运行实际,有针对性地实行总量控制和结构调整,难以激励约束辖区金融机构。另外,货币信贷政策传导和实施需要全面的经济金融监测信息体系作为支撑,目前信息反馈的指标体系没有建立,信息获取难度加大且时效性不高,难以形成稳定长效的数据采集和信息反馈机制。货币信贷政策执行还涉及与政府综合部门、金融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甚至社会各界的协调配合,一些工作性质超出了人民银行传统职能范畴。

金融服务水平不适应县域经济和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

近些年,撤销发行库尽管整合优化了资源并降低了风险隐患,但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例如,撤销发行库部分割断了县支行与县域金融机构的主业联系,无法迅速准确地掌握县域货币流通的情况,对辖内存取款商业银行现金投放回笼起不到监控、调剂和指导作用;使县域和农村客户合理的大额现金支取很难得到及时的满足,流通中的残损人民币回收渠道不畅也使得小面额人民币的供应不足和市场流通中人民币整洁度较差;商业银行异地交取款给押运工作增加了风险,并且直接增加了现金调运头寸,加大了商业银行管理成本;业务上收、人员转岗,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货币反假工作的深入开展。

此外,县支行的金融服务对象主要是金融机构和地方政府,服务对象不宽,对企业、社会群众个性化服务不足,金融服务职能作用仍有待深入。同时囿于机构和人员制约,县支行工作量大、重复劳动多,与金融服务对象联系得不够紧密,对一些新问题、新情况难以发现,服务水平难以提高。同时,由于基层县支行职能定位不清、金融工作协调能力减弱,往往导致推进金融服务的创新事倍功半。

金融监测机制不适应维护金融稳定和防范风险的要求

在实际工作中,央行基层行在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和风险监测机制中的主导地位尚未得到应有的明确,对辖区金融运行的监测配套措施和政策措施不够完备有效。一是县支行日常风险监测主要是通过金融机构非现场报表,但由于缺少监管职能的有效配合,金融机构报表的质量难以保证。同时由于银行、证券、保险监管部门在县一级没有派出机构,人民银行对整个金融领域的统计难度很大,对一些系统性金融风险不能及时做到分析预警。二是在征集社会信用和保证金融机构贷款业务安全的信贷征信系统管理中,金融机构存在不及时向人民银行数据库录入重要信息数据的问题,致使信息系统数据反应迟滞、功能弱化。三是基层县支行与金融监管机构、地方政府难以形成监管合力,无论是银监部门,还是地方政府设立的金融协调机构,行政运作习惯于上下条线管理,对于跨部门的协调和沟通缺乏主动性。四是基层县支行在建立维护金融稳定机制方面尚处于探索实践阶段,其相关职能范围不十分明确,开展工作所需的工作制度、岗位设置、岗位职责等也不清晰。

组织架构、人员结构不适应高效履职和内控风险防范的要求

县支行人员年龄、知识结构严重老化,干部队伍逐渐萎缩,人员调配使用方面往往捉襟见肘,导致工作长期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此外,各县域经济金融状况迥异,县支行并没有随着履职需要和业务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造成工作重点不突出。在调研中,一些支行反洗钱和征信管理只由一名工作人员兼职,人员多岗兼职现象非常普遍,无法按照上级行的要求开展工作。另外,机构岗位设置与人员紧缺、知识年龄老化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内控机制作用的有效发挥。

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能力建设的思路

县支行改革不能搞“一刀切”,而应该从地区经济金融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区别对待。

职能定位应与县域经济金融发展的要求相协调 县域经济环境的发展变化,要求县支行的职能定位必须适应和紧跟区域经济的发展变化。县域经济在由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金融的需求由较低层次的存贷款、支付结算向更高层次的投资理财、票据融资、托管代理产品等方向发展,地方政府、社会各界、金融机构对人民银行的需求也从传统的监管、服务向政策引导、金融发展规划等方向转变。因此,县支行的职能必须按照区域经济发展对金融的需求变化而及时调整,积极疏通辖区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保证货币政策在辖区的贯彻落实,加强对区域信贷总量、投向、结构的调研分析,及时向地方政府反映货币信贷政策执行、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并提出对策建议,努力解决县域资金投入的体制性和机制性障碍。

金融监管职能应与维护县域金融稳定的要求相协调

修订后的《人民银行法》从维护区域金融稳定的角度出发,赋予人民银行部分直接检查监督的权力。县级支行要正确理解金融服务的内涵和维护金融稳定在促进社会稳定中的重要作用,并将金融服务与维护金融稳定有机结合,协调好提高服务与加强监管的关系,在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优质金融服务的同时要切实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寓监督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探索并逐步理顺防范和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工作机制,协调有关各方,共同防范、化解、处置系统性金融风险,大力推进金融生态建设,营造稳定和谐的经济金融发展环境。

金融服务创新应与金融生态环境建设的要求相协调

金融服务工作是基层央行对外的“窗口”,直接关系到中央银行的形象。随着区县经济金融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环境的转变,区域经济主体对金融服务、信贷政策支持有了新的需求。人民银行县级支行要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把握区域经济的发展脉搏,发现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和调控经济发展掌握第一手资料。与此同时,县级人民银行应该拥有一定的金融管理权限和政策操作工具,及时合理配置区域金融资源,有效提高区域金融效率,解决区域“资金外流”和“信贷歧视”问题,给广大农民、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以良好的金融服务的选择空间。

组织架构应与内部管理和风险防范的要求相协调

近年来人民银行数据业务的集中,给业务风险防范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分散的监督内控体系,不利于内控效能的有效发挥。目前县级人民银行具有履行风险防范职能的部门有事后监督、内审和纪检监察部门,但相互独立导致职能不能有效发挥。因此,县支行内部组织架构的设计,必须注重工作效率和风险防范相协调,按照提高工作效能和防范业务风险的原则设置。

新形势下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能力建设的建议 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职能建设,要立足县域经济金融的发展实际,明确其自身定位,抓住制约县支行履职能力的主要矛盾,找准改革的切入点。

切实履行基层行的核心职能,在落实货币政策传导上有新成效

建议明确县支行职能定位于执行宏观信贷指导政策,并积极支持县域和农村的经济社会发展。这种职能定位有履职基础、有履职需求、有履职途径,较为符合当前人民银行县支行客观履职实际,能够使县支行更好地把握中心任务,带动人民银行县支行其他职能的履行,促进县支行成为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金融宏观调控的落实者,金融秩序稳定的维护者和金融服务的组织者和实施者。

加强和改进信贷政策的“窗口指导”。建立货币政策执行情况通报制度,根据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信贷运行态势、信贷资产质量状况、执行货币政策情况定期进行通报,对严重违反货币政策导向的金融机构,建议监管机构对其进行惩戒。加强对金融机构的沟通和服务,传递央行调控意图,提出指导性意见。

适当增加政策工具在基层行的运用。建议推行履行货币政策的职能责任制度,明确人民银行各级分支机构制定、实施货币政策的任务、手段、责任。赋予分支机构更多的货币政策传导职能,将直接与地方金融机构密切相关的政策工具和手段,分层次、分阶段地向各级分支机构延伸,使基层央行有职、有责、有权。改革现行再贷款运作机制,恢复基层人民银行的再贷款运用权。恢复县支行的再贴现窗口,使再贴现成为基层县调控区域票据市场及传导实施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

对货币信贷政策实施进行有效评估。按照货币信贷政策的导向和要求,对支农再贷款、存款准备金使用、利率政策执行情况进行检查,逐步消除阻碍货币政策传导因素。为切实保障县域金融调控的有效发挥,必须从加强宏观调控的高度,赋予各级人民银行督查督导权力。

改善县域金融生态环境,在维护县域金融稳定上有新举措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建立和完善维护金融稳定的工作协调机制,维护辖区金融安全;加强人民银行与金融监管机构的密切配合与合作,定期召开辖区金融稳定协调会议,共同维护辖区金融稳定;搞好辖区经济金融预测预报体系建设,定期对辖区经济金融运行状况进行调研、评估和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制定辖区应对金融风险预案,不断提高应对金融突发事件的能力。切实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要利用两大数据库(企业和个人信贷信息基础数据库)功能加快县域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充分挖掘现有的经济金融数据资源,监测支农信贷资金投向,分析资金使用情况,主动开展风险提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金融支持。拓展对非银行信用信息的采集,将国家职能部门采集到的企业及个人信用资料充实到人民银行的征信系统中,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征信支持。另外,加大对金融诚信的宣传力度,积极营造优化金融生态环境的良好氛围。

充分发挥基层县支行在反洗钱和反假币中的重要作用。认真组织、协调、指导好辖区金融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对本外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信息的报告分析、监测能力,严厉打击洗钱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活动,努力维护好辖区经济金融秩序。

认真履行金融服务职能,在建设县域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上有新进展

一是不断完善支付清算服务,提高支付清算效率,加速社会资金周转。通过组织实施人民币账户管理,推广运用各种支付清算系统和结算工具,保证资金汇划畅通,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和人民群众提供快捷、安全、高效的结算服务。二是认真履行货币发行职责,针对县域现金流通的需求和发行库布局,建议有条件、有选择地在个别偏远县域恢复发行库设置。同时可以考虑“一拖一”或“一拖二”发行业务跨区域覆盖模式,加强人民币发行和流通管理,改进现金调拨和供给,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现金的合理需要。三是认真经理国库,发挥好国库经理服务职能。准确、及时办理各种预算收入的收纳、划分、报解和库款支拨工作,确保国库资金安全,为政府把好关、理好财。四是适当增加外汇管理职能。随着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当对涉外业务相对集中县域的县支行适当下放外汇管理权限,为促进地方对外经济的发展和引进外资提供良好的投融资环境。五是认真做好征信查询服务和贷款卡、开户证的发证审批工作,为企业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

进一步优化部门职责和合理配备人员,在基层行建设上呈现新局面

在人员结构无法大幅变动的情况下,应先从职能调整着手来改善县支行的履职能力,建议上收部分业务至中心支行统一管理。如宣传群工、人事劳资、监察内审、反洗钱现场检查等可尝试上收到上级行对口部门统一管理,既可以减轻县支行工作量,又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允许县支行根据实际情况统一调配人员,合理兼职兼岗,这样既有利于业务开展,又能充分利用人力资源,拓展职工业务接触面,提升综合技能。同时,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根据县域经济金融发展水平、地区条件和履职的切实需要,合理确定县支行的人员规模。建立差别岗位制度,对县支行现有岗位的工作量、工作难易程度、可能存在的风险等进行归类分析,调整现有的岗位系数,并以此为基准进行收入分配,使岗位权、责、利相对等。创新用人机制,对县支行人员管理实行“一行两制”,即分“正式行员”和“合同制行员”,由上级行依据具体情况,酌情分配县支行“合同制行员”指标,并提供录聘、费用等配套保障,将操作性强、无风险或风险低的岗位交给合同制职工承担。建立职工培训长效机制,区分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岗位,采取有效方式,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培训和学习,注重培训质量。拓宽“退”的渠道,用好、用活、用足相关文件明确的提前退休政策,在导向上鼓励那些年龄偏大、学历偏低、能力较弱、不适应履职要求的职工自愿退出,同时适当为县支行补充新行员。

完善内部制度建设和风险防范,在县支行基础业务规范上有新标准

要彻底摆脱基层县支行国库拨付、支付结算、货币发行、安全保卫等基础业务的粗放式、经验化管理模式,就必须在过程管理上下功夫,着力推进业务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建议引入质量管理体系的理念、原则和方法,制定业务规范操作标准,由上级行内审部门、事后监督、监察等相关职能部门将下级行现有已制定的全行性、部门性内控制度进行收集、整理,科学划分各项基础业务质量管理责任、工作质量目标,并分解到具体项目,使质量目标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评估性,并能体现持续改进业务工作、满足金融服务的要求。结合各项操作性业务工作的特点,制定岗位业务人员的行为准则,使各环节、各岗位都有明确的工作程序和工作质量要求,使岗位人员明了自身职责、要求和纪律规定。■

第三篇:中国工商银行依安支行作风建设

中国工商银行依安支行作风建设

专项治理公开承诺

广大客户朋友:

为了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开展作风建设和专项治理工作,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依安支行向全县广大客户做出承诺:

1、提高干部职工对作风建设的认识。切实加强对机关作风建设的领导,坚持把作风建设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摆上重要位置,常抓不懈,狠抓落实。

2、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我行各项规章制度,为作风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进一步做好员工经常性的教育和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工作自觉性、责任心和组织纪律性,提高服务质量,确保在公众面前树立良好的服务形象。

3、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认真抓好落实。我们要全方位搭建服务平台,推进依法行政、高效行政、服务行政、透明行政和廉洁行政,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客户服务思想,弘扬求真、务实、高效、廉洁的优良作风,4、抓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坚持和健全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学习制度,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上级党委、纪委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的各项规定,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按照市委、县委的相关规定,自觉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切实抓好职责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以这次机关作风建设专项治理活动为契机,把党风廉政教育经常化、制度化,做到头脑清醒,警钟长鸣,善待手中权力,干好事、干成事、不出事。

5、依法合规经营,维护金融秩序,以工商银行的诚信、优质、快捷、高效的服务在同业银行之间展开竞争;

6、严格执行中国工商银行业务操作规程,遵守银行的各项制度,严格信守存款自愿,取款自由,存款有息和为客户保密的原则。维护客户的正当权益,保证合法人的资金安全;

7、严格按照上级行的业务收费标准,准确、合理收取应收取的费用,坚决禁止高收费,乱收费现象;

8、员工在营业期间统一着装,挂牌服务,使用文明用语,热情接待每一位客户,尊重客户、不怠慢、不顶撞、不刁难客户,杜绝服务禁语;

2013年11月10日

第四篇:当前对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的思考

当前对加强人民银行县支行建设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人民银行县支行认真履行上级行赋予的各项职责,在协调县域金融工作、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银行县支行业务职能进行了多项调整,给人民银行县支行履职提出了新的要求,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通过结合人民银行澜沧县支行现实需要,分析了人民银行县支行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对加强县支行建设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人民银行 支行 建设

新中国成立之后,人民银行县支行经历了四个阶段,即发展巩固阶段、撤销阶段、恢复阶段以及目前尚需调整的阶段。

2003年银监分设之来,人民银行总行比较顺利、成功地实现了中央银行的转身。总行集中了技术优势,而且有良好的履职理念,上收了更多的宏观调控权力,比较圆满地完成了中央、国务院赋予的新职能和新任务。但8年来,分行、省会中支、地(市)中支及县支行职能的转变应该说还没有完成,一直到现在还处于不断调整之中。特别是县支行,这8年县支行传统的职能在不断调减,新增加的职能授权赋责不清,加上近十年县支行不进人的政策,使得基层人才缺乏,人力不足,增加了履职的困难,还有一些议论和传闻满天飞。出现了县支行发展方向不明、职能定位不清、履职重点不突出等问题。2009年,总行虽然明确了县支行的发展方向,并对县支行的职能定位、履职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但对县支行来讲,依然存在不少问题。本文以澜沧县支行为例,具体分析了人民银行县支行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与建议。

一、调整人员结构,建立人才队伍

4444占地8000多平方公里,人口近50万人,是全国唯一的4444自治县,也是全国的贫困县之一。

截止2011年10月,人民银行4444支行共有在册职工20人,从职工年龄结构看,30岁以下1人,占职工总人数的5%;31—40岁5人,占总人数的25%;41—50岁11人,占总人数的55%;51岁以上3人,占总人数的15%。从学历结构看,大学本科的5人(其中全日制的2人),占总人数的25%;大学专科的13人,占总人数的65%;中 专及以下2人,占总人数的10%。从职工职称情况看,中级职称4人,占总人数的20%;初级职称16人,占总人数的80%。

从上述情况可以看出,人民银行4444支行在人员方面上有不合理的地方。一是人员不足且年龄结构难以适应业务发展需要。人民银444县支行自1997 年以来基本没有进人,目前职工年龄老化,40岁以上的职工占了职工总数的70%,青年职工短缺,人力资源后备力量严重不足。二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与业务发展的需要存在矛盾突出。4444支行全日制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仅占10%,绝大多数本科、专科学历是通过在职函授学习取得,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老化日趋加重,加之在职培训滞后,人员素质在短期内难以有较大提高。三是适应职能调整要求的专业人员不足。从4444支行现有干部职称结构看,大多数是初级职称,缺乏会管理善分析能协调的复合型高级技术人才,这使得县支行职工在开展工作中,只能进行基本操作,而进行综合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化建议就显得力不从心,更难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四是危机感不强,缺乏应有的进取精神。近年来,随着县支行的不断改革,不同县支行的改革发展模式不尽相同,机构上有撤销的和合并的,内设机构上的改变等。加之人员不足、用人机制的不确定、收入分配的既定、奖罚制度不力等问题以及部分职工对总行加强县支行的政策学习不够理解不深,因而对县支行的发展产生疑虑,对自己发展前途难以定位,思想有波动,引发了一些不稳定的因素。横向比较收入的差距和社会不公等现象也影响职工的心态平衡个别龄较大职工工作学习被动,所想的是早日退休,情绪波动较大,也影响到了多数职工的工作热情和乐观向上的进取精神。

人员力量的补充加强,是加强县支行建设的迫切性问题。必须正视十年不进人所带来的人员老化、素质低的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认为要把握好三个方面,一是要立足现实,加快老化队伍的退出;二是要着眼未来,新进人员必须要高起点;第三,在关键问题上既要解放思想,大胆探索,更要未雨绸缪,防止形成遗留问题。

单位员工要有进有出,才符合自然规律,县支行人员在年龄、性别结构极不平衡,趋于老龄化,伴随退休人员增加,将面临着“岗多人少、一人多岗、跨部门兼岗”的境况,严重危及支行的稳定和安全。为此,须尽快给支行输入新鲜血液,增添新的活力。在暂时无法改变现有人民银行人员录用体制的前提下,可以借鉴商业银行的做法,采取新老置换的方式,对素质低、年龄大的人员加快退出。但要有相应的配套机制,比如身份的渐进明确、合同制方式约束等等,以防止出现历史遗留问题。

上级行应进一步改进员工教育培训机制。近年来,从总行、分行到中支领导都重视职工队伍素质提高,在干部教育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采取了很多有效措施,如 组织岗位任职资格培训、考试,开通远程教育培训系统等,但并没有取得很好的效果。应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采取不同的培训方式,确定不同培训内容,实现不同培训目标,改变以往培训模式,培养专门的信息调研人才、业务操作人才和内部管理人才,以增强员工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提高履职能力。

以此同时,进一步完善用人机制和完善正面激励机制。对达不到履职要求的员工,该清退的坚决清退,同时尽可能的体现多劳多得,特别是让庸者少得,以此来进一步增强员工的危机感,同时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学习、工作、进取热情,保持县支行广大员工履职的责任感和积极性。

二、完善监督机制,强化内控管理

安全稳定是县支行建设的重中之重,健全的监督机制是确保县支行安全稳定的关键。加强县支行建设,必须把县支行监督机制建设放在重要位置。人民银行内部监督工作是保证人民银行正确行使中央银行职能的基础性工作,而基层人民银行目前却存在监督资源分散、监督手段不能有效配合、监督方式落后的现状。

针对这一现状,首先是整合现有监督资源,实现监督资源的合理配置。改变目前基层央行监督职能分散、制度建设不系统、人员结构不合理、信息不能共享的状况,实行监督资源的整合。其次是统筹使用各种监督手段,提高内部监督整体合力 各类监督手段具有较强的互补性,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各类监督手段的协调配合,提高监督效率和效果。最后完善监督方式,增强监督效果。一是改变目前以同级监督为主的方式,采取下查一级和异地交叉检查为主,从根源上解决监督人员的后顾之忧;二是建立监督与被监督互信机制。三是多措并举,切实利用监督资源。四是充分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各项业务进行实时监控,自动对每项业务的风险状况进行评价、预警。

完善县支行监督机制,既需要推动县支行内设机构改革,有效解决人员数量不足与岗位内控制度约束之间的矛盾,促使内控制度有效落实,夯实监督工作的基础;又需要整合行政监察、内部审计、事后监督等监督资源,形成监管合力。

三、找准支行定位,加强职能建设

随着金融电子化水平的提高和人民银行职能调整,县支行业务职能逐渐萎缩,交通便利县支行还撤销了发行库。因此一些县支行就对自身的发展失去了方向,不知自身该怎么定位,定位不清的问题阻断了对县支行的发展思路,影响了县支行的发展。

2009年人民银行总行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银行县市支行建设的意见》,这是人民银行党委正确判断当前人民银行分支机构履职发展形势,实事求是,深入贯彻 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 是总行党委关注基层、重视基层的具体表现。《意见》中明确指出县支行作为人民银行基层派出机构,应成为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推动者,是金融宏观调控的落实者,是金融稳定的维护者,是金融服务的组织者和实践者,也就是中央银行的前沿阵地、神经末梢和政策传导窗口。

因此县支行应把积极推动县域和农村经济发展,严格执行货币政策,切实维护好辖内的金融稳定,组织开展好各项金融服务作为工作的重点。合理分配各股室的业务职能,在条件许可情况下,探索将县支行的宣传群工、人事劳资、监察审计、计算机维护管理以及法律事务等职责上收中支,减少管理层次,提高工作效能。并坚持按照有库支行“一室三股”设立原则,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做到“专人专岗”,充分发挥个人的业务特长。各业务系统岗位设置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尽量减少。与此同时,支行要注重内部挖潜,调整职能股室和岗位设置,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履职能力,健全监管体制

征信信用、反洗钱以及金融稳定等新业务尚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在职人员仅适合于一些操作性业务,不适应探索性业务需要,不能胜任新的工作,新业务拓展效果不尽满意。同时,近年来县支行一些基本服务职能和金融监管手段均有所弱化,导致县支行在县域的社会影响力明显减弱,感到缺乏一套完善的监管体制。因此积极探索新业务的发展方向,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已成为县支行工作的一大重点。

县支行应认真组织、协调、指导好辖区金融业开展反洗钱工作,建立健全反洗钱工作协调机制,提高对本外币大额和可疑支付交易信息的报告分析、监测能力,严厉打击洗钱活动。配合有关部门打击制贩假币犯罪活动,努力维护好辖区经济金融秩序。在此基础上要不断建立健全监管体制,开展好对辖内银行业金融机构执行中国人民银行政策情况的综合评价,通过对货币信贷、金融稳定、金融统计、征信管理、外汇管理、货币金银、支付结算、支付清算、反洗钱、国库业务、金融科技、会计财务、综合事务等内容进行综合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与支农再贷款、差别存款准备金、金融服务示范窗口、综合执法等激励约束手段相结合。同时要努力探索监督管理新方式,把“两管理两综合”的监管模式推向前进。

第五篇: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的发展思考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的发展思考

随着工、中、建三大国有银行在县域的战略性收缩,农行县域支行在网点、人员等方面形成相对优势,然而,原来从农行脱离出去的农村商业银行异军突起,已对县域农行形成全面冲击。如主体业务、客户基础、社会影响等都受到冲击。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存在的问题

1管理机制是软肋

农行实行一级法人制度、授权经营管理模式,体制机制的统一性、规范性与农村商业银行经营机制的灵活性、多样性形成反差,难以满足广阔县域市场多样化金融服务需求。一是授权偏紧。特别是在信贷授权上,农行实行网上作业后,县级支行除农户小额贷款和低风险信贷业务外,没有其他审批权限。相对于农村商业银行“放权、放开、放活”的“三放”信贷政策,农行的信贷授权制度趋紧。二是考核机制不灵活。考核指标多而杂,且实行全行“一把尺子”,看似公平,实则脱离了区域的差异性和经济发展的独特性,一定程度上分散了重点、保护了后进、挫伤了经营积极性。而农村商业银行重点考核存贷款业务,能够集中精力突破主体业务。三是资源配置政策相对粗放。在信贷规模上,向县域倾斜不够,差异性不强;在网点建设上管得过死,投入不足;在资费管理上向重点业务和区域倾斜不够,影响营销积极性和效率。而农村商业银行实行 “资费合一”管理,鼓励员工“多劳多得”,并设立主任(经理)营销基金,用于与业务发展相关的费用开支,有效调动了基层网点的营销主动性;四是业务流程优化不够。出台制度政策多以风险控制为中心,从客户的角度考虑不够,影响服务效率。对现有产品、服务和业务流程创新缓慢,适合小企业、个体工商户发展的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很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对优质小企业的拓展。对农村和县域客户提供的金融服务与大中城市基本没有差别,不同县域之间也无差异,难以适应市场和客户需求。

2活力不足是根源

总体上看,目前县域农行干部员工队伍素质偏低、年龄偏大,流动不足、活力不够。一是员工进出渠道不畅,尚未建立有效的员工进退机制,导致员工新老结构调整难。二是员工晋升渠道不畅。由于没有建立良好的员工职业规划,近年来入行大学生到县域支行工作后辞职跳槽的现象较为普遍。同时,现有员工自觉学习,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性不高,综合素质难以提高。三是支行领导干部的引领力不足。能上不能下的干部管理体制没有根本改观,对干部考核不到位,致使个别干部缺乏激情,对业务发展的引领力不足。四是企业文化建设欠缺,部分员工个人行为与企业发展不合拍,员工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强。

中国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发展途径

1渠道建设上

一是要加快推进物理网点转型,提升服务功能。在硬件方面加快投入,力争在近两年内对所有网点进行标准化装修改造;在软件方面固化文明标准服务、深化营销技能导入,并建立巡诊及“神秘人”检查制度,切实提高现有网点服务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二是要加快电子渠道建设,延伸服务触角。通过利用科技优势,我们在电子机具推广上取得成效。当前,要重点在提高覆盖面和增加服务功能上做文章。要持续深入开展转帐电话村村通、POS机具商户通、ATM机具网点通等“三通”工程,确保转账电话村镇覆盖面达100%。同时要接力做好代理新农保、新农合、城乡居民电费代收代缴、代收有线电视费等代理业务营销落地工作,拓展电子机具的服务功能和效率。2客户营销上

针对农村商业银行对农行客户的抢挖策略,我们必须利用自身在信誉、产品、服务等方面的优势,深化营销手段,全力拓展优质客户。一是要善于地缘文化营销。通过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等方式,建立与地方政府、职能部门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抓住当地各领域人脉关系信息,结合地方民俗风情,加强与优质客户情感联络,有效提升客户对农行的忠诚度。二是做好源头营销和终端营销针对当地集团型大客户、上下游产业链客户,县域支行不仅要联合上级行进行源头高层营销,还要全力拓展五类重点客户,即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如交通、能源等基础建设项目);县域园区及产业集群中的优质中小企业;具备规模优势、产品优势和品牌优势的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金融资产过10万元的个人贵宾客户;农业生产、加工和流通环节中抗风险能力较强的规模农户等。三是要善于产品组合营销。利用农行产品优势,深入开展“1+N”组合营销,为客户提供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满足客户多元化、个性化金融需求,从而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和贡献度。3考核建设上

对县支行的考核,应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基础上,将县支行划分为重点县、一般县、欠发达县等类别,并根据不同类别行的业务发展定位和经营特点,设定不同的考核指标、指标权重或指标调节系数,评价各行的工作绩效和进步幅度。来激发经营活力。对重点县支行,在考核中应提高经济增加值、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成本收入比率的权重,而降低不良贷款占比、中间业务收入占比、集约经营度的权重,并考虑对全行的利润贡献度、市场份额等因素;对一般县支行,应将经济增加值、资产利润率、人均利润等指标确定为中等水平,强调均衡发展,并考虑对全行的利润贡献度、存款市场份额、中间业务收入占比等因素;对贫困县支行,应提高人均折效存款增长率、中间业务收入占比指标的权重,并重点考核不良贷款下降、客户退出等指标。结论:农行回归农村,是时代的要求,也是农行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过去城乡业务发展战略转型影响,在农村商业银行的强力冲击下,县域农行的优势地位受到动摇,我们必须迅速警醒,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从农行脱离出去的农村商业银行,重新审视农村市场的竞争格局,所以农行的回归不能是简单形式上的回归,而必须是更高层次上的回归,应做好上述方面的相关要求,才能发挥在县域金融市场示范引领作用。

下载关于加强县支行建设的思考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加强县支行建设的思考.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XX支行如何打造精品支行的思考

    XX支行如何打造精品支行的思考 XX支行领导班子在对支行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论证基础上,确定了 “重塑经营理念、争创精品支行、构建刚性机制、确保快速发展”的工作指导方针......

    银行支行对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情况的汇报及思考

    XX银行支行对进一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建设情况的汇报及思考 ——XXX支行近年以来,在市行以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行党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及总行......

    对人民银行基层支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共五则)

    对人民银行基层支行行业作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2009-10-17 14:18:03 行业作风建设工作是党风廉政建设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关系到人民银行基层支行的社会形象和各项职能的发......

    信息化建设思考

    人口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思考全面加强人口信息化建设,是适应人口管理工作的需要,是提高整体工作水平,实现信息引导管理与服务的基础,是探索统筹解决人口问题的数据支撑体系。 人口......

    班组建设思考

    对班组建设的几点思考射孔弹分厂林树彬班组,工厂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我们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调研论证感到,当前我厂的班组建设与管......

    新农村建设思考

    打造桥头堡、美化后花园 -----xx乡新农村建设现状分析和对策思考 xx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是我县的东大门。随着武灌高速建成投运,其区位优势凸显,成为我县对外联系的重要窗口。......

    对银行支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对银行支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新形势下履行好央行各项职能,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相比,地......

    对地市中心支行职工教育培训工作的思考

    新形势下履行好央行各项职能,关键在于人才队伍建设。职工教育培训工作是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与目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相比,地市中心支行的教育培训工作还存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