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厦门大学学生科研助理聘任管理办法
厦门大学学生科研助理聘任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深入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调动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提高加强研究生科研能力,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学生科研助理岗位是指学校在科学研究课题研究工作中设立的、由研究生承担辅助性研究工作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第三条
文科、理工科研究生担任学生科研助理工作分别由社科处、科技处会同学生工作处组织、协调和监督。
各学院、研究院、教学部要确定专人负责,协助职能部门做好学生科研助理的管理工作,参与日常管理、审核和监督。
第二章
岗位设置和招聘
第四条
学生科研助理岗位的设置原则是“按需定岗,公开招聘”。各单位课题组按照实际情况设置助研岗位,并将所有岗位信息在本单位公布并进行招聘。
第五条
自愿参加学生科研助理工作的研究生应填写《厦门大学研究生助研岗位申请表》,在规定时间内向所在学院、研究院、教学部提出申请。
第六条
各学院、研究院、教学部的学生科研助理岗位的设置和招聘事宜自行设定,岗位数量、招聘程序和聘任结果分别报科技处和社科处备案。第七条
学生科研助理岗位限在课题计划研究年度内使用。课题结题后,学生科研助理岗位不得继续使用。
第八条
各单位根据课题和学生实际情况决定学生科研助理的人选,课题组如因特殊情况需要调整学生科研助理人选,应依照程序重新公开招聘。
第三章
经费来源和劳酬管理
第九条
学校设立科研助理经费,专门用于支付学生科研助理的劳动报酬,其来源为导师的配套经费。
第十条
若导师配套经费不足支付劳酬,可由科研项目经费支出。根据各类科研项目类别与经费额度的不同,原则上学生科研助理劳酬占项目经费的比例按照下列标准设置:
文科:纵向项目的学生科研助理劳酬可占课题到位经费的10%-15%;横向课题的学生科研助理劳酬最多可占课题到位经费的40%。
理工科:纵向项目根据项目的预算额度和开支标准开支;横向课题根据委托单位的要求开支,没有明确要求的,在保证项目任务完成情况下,由项目负责人设定合适的开支比例。
第十一条
课题组可根据自身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的实际情况和研究生实际承担的助研工作量向学生科研助理发放劳酬。
第十二条
用人单位凭《厦门大学研究生科研补贴领款清单》,经课题组负责人和各学院、研究院、教学部研究生秘书签字后,报财务处将劳酬直接打入研究生个人银行卡。
第四章
科研助理的管理 第十三条
课题组负责人对学生科研助理进行考核。对于不能胜任或不宜继续担任科研助理工作的研究生,课题组应及时进行调整和解聘。
第十三条
学生科研助理有以下任一情况发生的,停止聘用:
1.获聘研究生第一次工作考核未通过; 2.获聘研究生因任何原因中止或终止学业;
3.获聘研究生因特殊原因或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合继续从事助研工作;
4.获聘研究生因从事助研工作严重影响学业;
5.获聘研究生工作不投入、工作态度不认真,或工作有重大失误并带来不良影响;
6.署名(不论署名次序)公开发表论文有剽窃、伪造试验数据或由其他违背学术道德行为;
7.获聘研究生提出解除聘用协议。
凡是因第1、5、6项原因被解聘的研究生取消此后的科研助理岗位申请资格。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五条
本办法由学校社科处、科技处和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
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厦门大学学生管理助理聘任管理办法
厦门大学学生管理助理聘任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规范学生管理助理的管理,促进校内勤工助学活动的健康发展,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学生管理助理岗位是指在学校党政管理、学生事务管理和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设置的、由学生承担辅助性管理工作的校内勤工助学岗位。
第三条学生参加管理助理岗位工作由学生工作处统一组织、协调和监督。漳州校区学生办在学生处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第二章岗位设置和管理
第四条岗位类型
根据工作的性质和我校的实际情况,学生管理助理岗位分为固定岗位、临时岗位和项目岗位。
1、固定岗位。指持续一个学期以上的长期性岗位和寒暑假期间的连续性岗位;
2、临时岗位。指不具有长期性,通过一次或几次勤工助学活动即完成任务的工作岗位;
3、项目岗位。指在学校管理、服务中,将一些应由学校经费支付的专项工作岗位设置为勤工助学岗位。
第五条岗位的确定、配置原则和有效时限
1、固定岗位的管理
岗位的确定:用工单位提出申请,经学生工作处会同人事处审核后设立。
岗位配置原则:岗位的配置与用工单位的工作任务、编制使用情况相结合。岗位的数量原则上在一定基数之外,再参考缺编数和新增工作职能或职责而未增加编制的情况确定。学生的工作仅为辅助性劳动,不能用勤工助学的方式替代各类岗位的全职工作。
岗位的有效时限:岗位存续期间不足一年的,以审批的期间为限;岗位存续期间超过一年的,需每年确认一次。
2、临时岗位的管理
临时岗位的确定、用工人数和岗位时效,由用工单位申报学生工作处核准。
3、项目岗位的管理
岗位的确定:由学校根据需要设立或由用工单位申请设立。长期项目岗位(用工时间超过一学期)的开设由校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审核批准。临时项目岗位(用工时间不超过一学期)学生工作处审核批准。
岗位的配置原则:项目岗位的设立要与学校专项工作经费划拨和人员配置相结合。专项工作经批准设立勤工助学岗位后,原则上按勤工助学所承担的工作量,酌减专项经费和人员配置。
岗位的时效:项目岗位自批准之日起有效,常设项目岗位需每年确认一次。
第六条岗位的设立和确认。岗位设立申请和已设立岗位确认时间一般为每年9月份。用工单位填写《厦门大学学生管理助理设岗申报表》,写明或确认岗位工作内容、技能要求、用工时间和岗位数量,并报学生工作处审核。
临时项目岗位需提前一周向学生处提出申请。
第七条厦门大学学生资助工作领导小组可根据学校事业的发展和客观需要,对岗位种类、数量进行调整。
第三章申请程序
第八条学生工作处于每年10月中旬发布招聘通知,临时岗位和项目岗位将视审批情况随时予以公布。有意申请岗位的学生填写《厦门大学学生管理助理岗位个人申请表》后送所在学院、研究院签署意见,向指定部门报名。用工单位应在所录用的学生申请表中签署意见,交学生工作处备案和公示。
漳州校区学生办负责本校区学生的报名组织工作。
第九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原则上应优先录用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第四章劳酬管理
第十条固定岗位的劳酬为每个月300元;项目岗位和临时岗位的计酬标准一般为每小时8元。
第十一条学生管理助理工作的安排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学习时间,避免影响学生学业。工作时间每周原则上不超过12小时,每个月不超过50小时。其中,固定岗位每周工作时间不少于8小时。
第十二条劳酬每月发放一次。具体程序是:学生管理助理由用工单位记录用工时间并进行工作考核,对考核合格者,由用工单位填写《厦门大学学生管理助理劳酬审批表》(一式两份),附上《厦门大学学生管理助理工时记录表》(每人一张),于每月初五日内送学生工作处审核。校区学生办负责汇总本校区学生管理助理劳酬审批表并送学生工作处审核。学生工作处将审核完毕后,将汇总材料送财务处,由财务处于每月底将学生上个月的勤工助学劳酬发至学生个人缴费银行卡中。
第五章勤工助学的终止
第十三条受聘学生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学生工作处可终止其勤工助学,停发报酬,另行招聘:
1.责任心不强或不遵守岗位要求;
2.因特殊原因或身体健康状况,不适合继续勤工助学活动;
3.在勤工助学期间受到校纪处分或治安处罚;
4.因勤工助学严重影响学业;
5.日常生活铺张浪费;
6.有弄虚作假行为。
被终止勤工助学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经考察如已符合条件的,可按审批程序重新申请参加勤工助学活动。
第十四条对用工单位违反《厦门大学学生勤工助学管理规定》和本办法的行为,学校将采取终止勤工助学、停发和追缴劳动报酬等措施,并追究相关领导和人员的责任。
第六章附则
第十五条本办法由学校学生工作处负责解释。
第十六条本办法自公布之日起施行。学校原相关规定与本规定冲突的,以本规定为准。
第三篇: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办法
厦大团字〔2010〕16号
关于印发《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
安全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
现将《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各学院团委、各学生组织、学生社团要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的安全工作,要采取一切必要的安全保障措施,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
附件: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办法
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
2010年7月13日
主题词:学生社会实践安全办法印发通知 报送:校党委陈力文副书记,团省委学校部。
抄送:学校办公室,校党委组织部,校党委宣传部,校学生
工作部(处),各院党委。
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2010-7-13印发
附件:
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办法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帮助大学生认识国情、了解社会、提高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为确保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有序进行,校团委制定《厦门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安全管理办法》。各学院团委、实践团队、实践队员一定要切实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开展社会实践一定要在安全有保障的前提下进行,学院团委要开展实践安全教育,实践队员要遵守安全规定,共同做好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工作。
一、队伍组织
学生组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应当报学院团委同意,明确带队教师或者团队负责人,参加社会实践的学生必须告知家长相关社会实践活动的详细行程安排,并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社会实践团队出发前必须制定详细的活动方案以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实践方案确定后按以下流程进行申请审批:领取《厦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按要求填写相关内容→各学院团委书记审核签名盖章→上报学院党委分管副书记核准,最后汇总本单位《厦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纸质版和电子版各一份)上报校团委备案。
二、活动准备
1.社会实践活动开展前,各学院应召集全体社会实践团队成员进行安全教育,指导各社会实践团队就行程安排及安全问题进行认真商讨,细致安排活动进程。
2.社会实践团队成员须按要求填写《厦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队员个人责任书》并签名承诺已经告知家长参加社会实践详情。
3.社会实践团队应事先与实践单位或当地行政主管部门取得联系,若有可能,应事先到实践地进行踩点,请求协助及指导社会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4.社会实践团队可根据实际需要,到所在学院或校团委开具社会实践介绍信。
5.社会实践团队应当由教师带队或者由组织单位指定实践团队负责人带队。
6.应制作详细的社会实践团队带队教师、成员通讯录,填写《厦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报学院团委,学院团委整理汇总《厦门大学社会实践团队登记表》报校团委备案。
7.出发前,社会实践团队应当为团队成员办理保险,学院团委协助并督促社会实践团队完成上述工作。
三、队伍管理
1.出发与返回。同一社会实践团队的所有成员原则上应统一出发,如有特殊情况(比如家离实践地点很近,不需要回学校集体出发),则需事先向实践团队负责人报备,征得同意后方可进行。活动结束后,所有成员原则上统一回校,再行解散。如有个别成员家距实践地较近,可组织同一目的地实践团队成员统一购票、乘车。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应跟踪每一名队员返家情况,并及时将情况汇总报送学院团委。社会实践活动期间,任何成员不得擅自离队,必须听从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的安排;若有成员需要提前离队,必须征得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的同意。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4-
应登记好提前离队人员的名单及去向,并做好队员安全到达跟踪工作。
2.联系制度。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中,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应保持信息通畅,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和带队教师手机应当24小时保持畅通。实践期间,各社会实践团队实行一日一报制度,有事报事,无事报平安。各单位应及时跟踪掌握本单位各社会实践团队的最新情况,做到早预防、早准备。学校和学院团委安排专人在校值班,负责实践活动跟踪反馈工作,各学院值班人员及时汇总各社会实践队情况,于每天17:00前向校团委值班人员报告。
3.禁止规定。严格禁止在室外(江、河、湖、海等水域)游泳;严格禁止在不具备安全保障的区域进行实践活动;必须乘坐有营运执照的交通工具,禁止搭乘摩托、拖拉机、电动车等没有客运资格的交通工具;禁止实践队员单独活动,注意防患社会治安隐患对社会实践团队可能产生的影响。
4.食品和住宿安全。注意食品卫生,在有卫生许可证的食堂或饭店就餐。注意住宿安全,在有接待资格或者有安全保障的室内入住,必须两人以上同住一室。
5.其他管理规定。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负责活动期间的安全工作,要为社会实践队的食宿及出行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保障工作。社会实践团队成员应看管好自己的行李物品,如有丢失,责任自负。如有个人擅自行动或违反规定导致意外的,责任自负。
四、突发事件处理
各社会实践团队应根据自己的活动主题及内容,制定相应的安全预案与应急计划,交于所在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应充分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准备,-5-
如水、药品及通讯设备(如手机)等。在外出实践活动中,若出现突发事件,社会实践团队负责人或者带队老师应当立即与实践接受单位、当地政府或者110、120、119等其它公共应急机构联系,随后马上向学院、学校报告。若出现重大自然灾害,如高温、台风等情况,各学院应在第一时间通知、指导在外实践团队进行紧急避险工作,带队教师或者负责人接到通知后应立即同实践接受单位、当地政府联系,取得他们的帮助,请求指导实践队采取有效措施,撤离危险区域,必要时停止一切实践活动。视具体情况请求110、120、119等其它公共应急机构救助。实践队员接到通知后应听从指挥,统一行动。
共青团厦门大学委员会
2010年7月
第四篇: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办法
苏科团〔2006〕18号
关于印发《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各系:
经研究,现予印发《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请予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附件: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办法
共青团苏州科技学院委员会
2006年4月30日
主题词: 学生
科研立项
管理办法
送:党办
院办
学生处
发:各系团委
院学生会
院研究生会
院团委印发
2006年4月30日
(打印30份)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办法
(试行)
为进一步推动我院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使科研真正地走到同学当中去,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激励广大同学勇于创新的精神,浓厚学院学术氛围,促进创新研究活动在我院的开展,营造良好的学术科研气氛,特制定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管理办法,请遵照执行。
一、组织机构
1、成立“苏州科技学院学生科研立项工作专家指导委员会”,由有关专业副教授以上的专家组成,负责对大学生科研立项工作的整体指导,负责立项课题的评选、确立和结题鉴定工作;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校团委,负责立项工作的协调和立项课题专项经费的日常管理工作。
2、各系成立相应的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指导小组,由系团委负责日常工作协调管理。系部要把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环节,选派优秀教师担任学生科研指导教师,提供必要的科研条件,引导和培养学生树立“创新、创业、创造”的意识,结合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实践能力,提高学生专业水平和综合素质。
二、申请项目条件
1.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学习成绩良好,积极要求进步的我校全日制在读本科学生。
2、学生科研项目可以由学生个人申报,也可由两人或两人以上学生组成小组申报,项目负责人必须是入校半年以上的非毕业班学生。
3、项目组需聘请指导教师。每个学生科研项目组均应聘请一位或一位以上的专业教师作为本项目的指导教师。指导教师原则上应由具有讲师以上职称、具备较强的科研能力、热心学生科研活动的教师担任。
4、选题具有专业特点,符合学生实际科研能力,在规定期间能够完成研究任务;学校鼓励学生申报结合实际的研究课题,注重应用性和可推广性;具有合理的研究路径和可行的研究方案,立论依据充分; 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或实用性、独创性;经费预算合理。
三、项目申报类型
科技制作、科技实用发明、电脑软件、工科类和理科类学术论文和专著、文科类学术论文及社会调查报告和专著等。
A类:科技含量较高、制作投入较大的作品或者具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和市场潜力,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回报率的研究。B类:投入较少,能为生产技术或社会生活带来便利的小发明、小制作或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的,体现大学生一定的科技水平的项目。
四、项目申请
1、每年3月14日至3月31日上报立项项目,过期不予以补报。于第二年4月底前结题。
2、各系学生先向系学生科研立项工作指导小组提出申请, 填写《 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项目申报书》,并附指导教师推荐意见,指导教师应对选题的内容、研究方案、研究路径以及申请者的素质、能力及能否按时完成提出明确意见
3、各系指导小组应按照本《管理办法》, 对申请的项目进行初评,对项目申请书中所述内容的真实性、研究方案的可行性和经费使用的合理性要明确地签署意见,并阐明本单位是否具备保证申请者开展此项研究所必须的基本条件,经系指导小组组长和系主任签署意见并加盖公章后,方可报送校团委。
五、项目初审
1、学院团委每年 3-4月集中受理科研立项的申请,将申请书汇总后,交指导委员会审批,最后确定立项项目和资助经费。
2、各系申请的项目总数根据申报项目的质量、各系学生总数和上一立项项目的完成情况综合确定。
3、凡经批准获得资助的项目,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规定的科研任务,合理使用资助经费。
4、具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予以批准立项:(1)学生本人尚有未完成的立项项目;
(2)指导教师上一指导学生立项未能正常结题;
(3)其他院、系科技活动指导小组认定的不宜批准的学生申报项目。
六、项目管理
1、院团委对每年批准立项的项目进行集中管理,各系分别管理各系的立项项目,负责督促本系项目的进程,保证项目顺利结题。
2、中期检查。每年 9-10月,各系对立项项目进行中期自我检查,拟定自查报告,上报院团委。院团委将在各系自查的基础上对全校科研立项进展状况进行检查,通过中期检查,将评出进程优异项目、一般进程项目和进程较差项目,对立项进展好的项目进行表扬;对进展不良的项目根据情况提出批评、警告、中止项目的处理,各系对该项目要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付诸实施。
3、院团委将在中期检查结束后根据情况对项目资金集中划拨,划拨金额占总额的60%。
4.项目完成后,院团委将根据指导委员会意见将剩余经费(总额40%)划拨,未按时完成的项目将不予拨付剩余科研经费。所有项目须由项目负责人和所在系学生科研立项指导小组组长和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使用资助经费。
5、资助项目的经费必须使用于被资助项目的研究工作。其开支范围包括:
(1)研究项目的资料费:包括资料复制和购买必要的参考资料;(2)试验材料费:包括原材料、试剂、药品等消耗性物品的购置费;(3)仪器设备费:包括小型专用试验仪器购置费,自制仪器设备的材料,配件和外协加工费;
(4)协作费:外单位协作者承担资助项目研究试验工作所需的费用;(5)调研费:资助项目进行过程中所必须的调研费和学术交流活动费用;
5、资助项目成员、协作者及所在单位,均应严格执行国家财务制度和本规定。对于弄虚作假、截留、挪用、挤占专项经费等违反财经纪律的行为,指导委员会将根据情节轻重, 采取通报批评、停止拨款、撤销资助、不再受理当事人或所在单位申请专项经费等措施。指导教师不得将经费用于个人研究项目。
6、资助项目经费的使用情况,须接受指导委员会的定期审计或专项审计。院团委将有重点地进行检查,受资助者和所在单位须积极配合,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7、因各种原因需调整、变更或终止项目计划,均应由项目负责人所在单位提出专门报告,经院指导委员会批准后方可生效。
8、受资助人的项目完成后,要认真填写《苏州科技学院大学生科研立项结题报告》并写出科研总结及财务决算报告,并附原始调查材料和试验材料。指导委员会对研究成果的水平、存在问题作出评价,并写出书面报告。
9、对于无故中止的项目,取消该项目负责人下一年参与立项申报的资格。
10、凡由专项经费资助的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学院有权以学院和学生的名义报送各类科技竞赛,或者结集发表;单独结集出版的作品学生负责人应为第一作者,所有成果的使用权和专利权归属苏州科技学院所有。
七、奖励
1、对于申报科研立项的系部,在年终学生工作考评中,根据立项的数目、中期检查情况、完成情况酌情加分,总分为15分。其中项目数占5分,分别为:0项0分,1-2项2分,3-4项4分,5项以上5分;中期检查情况占4分,根据项目进度以及是否按期按要求完成检查报告情况分0、2、4三个等级加分;项目结题情况占6分,其中分0、2、4、6四个等级加分。
2、对于积极参加科研立项并取得显著成绩的同学,在学院相关评优活动中,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考虑。
八、此文件的解释权属苏州科技学院团委。
共青团苏州科技学院委员会 2005年4月30日
附:科研立项工作流程图
第五篇:学部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
机电学部大学生科研立项管理办法
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若干意见》的相关精神及江城学院的要求,为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和独立研究的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把以创新教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特制定本办法。
第一条科研立项选题及立项程序
科研选题应和所学专业相结合,选题还要依据市场需要,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其目标既要着眼于应用和开发,同时还要谋求获得新的知识。科研立项程序如下:
1.每学年春季由学生个人或者团体提出申请并填写《大学生科研立项申请表》。
2.学部组织专家审核并推荐指导教师。
3.报教务处最终审批立项。
第二条项目类别及时间要求
学生科研立项分为重点项目和一般项目两类。重点项目为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应用设计制作的项目,每届3-5项;一般项目为应用所学知识进行一般应用设计制作的项目,每届5-8项。自立项批准下文之日起,重点项目的完成期限为三个学期;一般项目的完成期限两个学期。立项后到了完成期限没有结题者,除了不得申报新项目外,我学部还有权视其具体情况决定撤消或中止该项目。
第三条中期检查
科研项目在研究期间须按要求填报《项目中期检查表》,由学部组织检查,检查合格者继续进行研究,不合格者视情况决定是否终止研究。对于拒交项目检查表者,学部将撤消或中止其项目研究。
第四条项目结题要求
凡批准立项的科研项目按要求完成了研究制作,对不同类别的项目必须按下列要求进行结题,并由电子信息学部聘请学部专家对研究制作成果进行鉴定和验收。
1.重点项目除了完成设计作品以外,必须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项目结题报告并在专业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1篇。
2.一般项目除了完成设计作品以外,必须完成一篇5000字左右的项目结题报告。
第五条奖励措施
凡学部批准立项的项目,将给予课题组一定研究经费的支持。完成结题成果的同学,在年终综合测评中按相关标准加分。
第六条本办法由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部负责解释。
机械与电子信息学部
2010年4月1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