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香港中文大学教授分析:你适合去境外读书吗
一切从张茆说起……香港大学教师谈:你适合到境外念书吗?
十二月初,香港城市大学四年级内地生张茆与著名作家倪匡之子、歌星周慧敏近二十年的男朋友倪震在公众场合亲热的照片曝光,八卦杂志又热炒起来,上星期五甚至出版「号外」……对于张茆的一切,我只是由传媒处得知,其实我想谈的是内地生出外读书的心理调整。
这么多年里,我所见部分内地生有两种心态很值得我们讨论。
「物化」自己:你变成「物」的奴隶
首先,第一种是把自己「物化 」的留学生,香港的富家子弟到外国留学,第一件事是购买开蓬跑车,就是「物化」。至于内地生,尤其是从发展较慢的地方出外的,去到花花世界如香港、纽约、东京,以「开眼界」为借口,更重要的是父母远在天边,因此误交损友,生活不检点 ;我不知道张茆同学在学校的成绩如何,但真的有些留学生片面地学习本地生逃课的动作,成绩不管了,最紧张的是 Salvatore Ferragamo 这一季有甚么新货,或陶醉着拿着平常家庭几个月的开销,走进 Louis Vuitton 旗舰店时,那些销售员是对自己的款待 ……生活呢?以兰桂坊为家,一星期大半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边说「想学好英文」,边大口大口地呷着 20 美元一杯的马天尼,别问半醉时如何学到英文?也不必计较那些钱早足够请来一个英语专业教师,正正经经地学习英语,因为那些都只是借口,我所见最讽刺的例子,甚至是学到一口「菲律宾英语」而不自知(常到兰桂坊的人应会会心微笑)。其实在资本主义的体制下,购买名牌本身不一定是问题,购买的行为有时是一种活化经济的活动,但购买背后的心理是怎样的呢?
同一个皮包,有人强撑着,认为要让别人看得起,这个皮包不能少;另外有人在努力工作后,购买一个耐用的名牌皮包,作为自己辛勤工作的奖励;我也会到兰桂坊,尤其是与在中环几家会计师行工作的旧学生聚会之时,只要把这个地方视为偶一为之、工作后休息的地方,也不是问题……只是舍本而逐末,随波而逐流,在花花世界中迷失自己,错误地以为日本化、洋化全都是好东西,重视外表多于内涵,强调衣饰比学业成绩更重要的,就是过犹不及。
全国、全省与父母的期望变成的千斤压力
话说回来,我所见在港的内地生里,抱着以上心态的,百中仅一而已,我也不能肯定张茆同学的生活是不是如此。然而,第二个问题,虽然「破坏性」不及第一种,但情况却较为普遍。
内地生出国读书,又或到香港的大专继续学业,主要循两种途径:
A.全省、全国状元,这些千中选一,即是首 0.1% 的学生,全世界的大学都在抢,所有学费、生活费都不必担心(但当然不代表他们就没烦恼);
B.也是优秀分子,而且胸怀大志,要跑出去看看外面世界,将来回来贡献国家、社会,这些学生都是该校、该区、该乡、该镇的尖子,成绩是全部学生的首 10%,但出外读书的学位僧多粥少,为了圆子女的梦,父母作出数以万、十万的资助补贴,让孩子他日能发挥所长。
A 类学生,说得严重点,背负国家荣辱,未来的社会发展都交托在他们的身上; B 类呢?全都是又乖又孝顺的孩子,看到父母或省吃俭用,或降低生活水准,为的是孩子在外面以倍数高于本地的生活费、学费 …… A、B 学生都背起巨大的压力,父母家书、师长通讯,时时刻刻都提醒自己要努力学习,将来衣锦荣归。
既然「努力学习」是每天起床跟自己说的第一句话,生活自然就离不开图书馆和课室,作为教师,跟香港那些「烂玩」、「搞鬼」的学生比较,我当然最喜欢内地学生,因为学生愿意学,我就喜欢教,何况内地学生一般都是 Hunger for Knowledge。
然而,偏偏内地与香港不同,在香港,学生过着「赶 Deadline 」的生活,每天在冲 Deadline,冲完一条「死线」,还没喘口气,另一条名副其实「足以致命」的 Deadline 又迫过来;除此以外,还有大学利用 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法,亦让不少初来的内地生吃尽苦头 :没有标准答案,以 Team Work 和 Presentation 为主,上课时教师坐在一旁,主要是学生自己去讨论,而努力过后,成绩最好的竟然是那些懂得「游戏规则」的、「烂玩」、「搞鬼」的本地生、外国生……一次、两次……总有一次,你会感到气馁,尤其是在内地,你是首 0.1% / 10% 的尖子,习惯走在云端,别人在自己的脚底,现在反而在地上,比别人走得慢的是自己,心里开始怀疑当天的决定是否有错,加上社会、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变成压力,逐渐感到无助,过去两年,在香港,好几个内地生因为不适应学习、生活,无法面对自己,或自我放逐、失踪,甚至做出傻事,实在太可惜!
要「问责」的话,我常说首先本地生要负责任 :为了分组讨论或搞活动时的一些小方便,强要求刚到港的内地生参与只说广东话的活动,却又没有支持,又或在分组时故意孤立外来生,这种情况,同样地在香港学生到外国学习时常有发生,己所不欲,理应勿施于人。
来了,就努力生活下去
然而,要解决问题,寻本溯源,还是心态 的问题。
到外地读书,不只是学习书面知识,否则互联网发达的今天,拿几本别的大学的课堂讲义就可以了(念过我的课的学生会知道,你光拿着我的讲义去应付我的考试,凶多而吉少),我们要去「活一次」,当然不必像本文最初那样说,一星期六天呆在兰桂坊,非名牌不买。
傻大姐 W 从内地到香港中文大学念硕士,头几天就把自己的手弄伤,跑到大学医务所要求诊治,回来跟我说:「护士姐姐很温柔!她们真的把我看待成一个病人!」到医务所的都是病人,怎么会说「看待成一个病人」?难道有医院把病人不视为病人?虽然不一定是普遍情况,但内地生会明白我的说话。
每一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好处、坏处,你的家乡有比香港差的地方,但同样有比香港好的地方,我们要怀着批判但开放的态度,上学时努力读书,並多參與活動,假期时候,到处去跑跑,例如在香港,你会看到很有香港特色的示威场面,你会读到内地读不到的资料,但那些都是100 % 对的吗?别让我或其它人左右你,你要去看,更要去想,这不但会丰富你的知识,也会扩阔你的见识,提高你的常识。
前天有病人在香港明爱医院门口,因找不到急症室,失救而死,你会看到报纸的头条如何写,不单是医院总监,连医管局主席胡定旭、政府卫生福利局局长周一岳要道歉,真诚地做检讨……你同意他们的做法吗?你有跟本地生、外地生讨论一下吗?他的想法跟你的想法有何不同?原因是甚么?不必偏执地找寻谁对谁非,但了解不同背景的人的想法,对你将来的发展,最少与一个学位一样重要。
我的学生 Eddie(香港人)到英国曼彻斯特作交换生一年,回来聚旧的晚饭,我们整晚倾谈的内容包括两方面:1.法文与英文的分别;2.英伦三岛的文化分别与历史,尴尬地跟你说,作为教师的我,那晚上主要是在听,负责说的是 Eddie ……别误会,Eddie 不是文学院学生,他是香港大学工程学院学生,到英国念的也是电机工程……为甚么除了成绩不错以外,他还懂以上这些话题?说穿了,这个英俊的花心鬼,上学期跟一个比利时(法语地方)女孩子谈恋爱,下学期移情别恋(是他的说法,我无法证明)到一个北爱尔兰女孩子身上……而毕业三年后的今天,Eddie 日间是一家投资公司的市场分析师,晚上是香港最受欢迎的网上电台的节目监制……当然,我不是要所有留学生都要跑去谈恋爱,但「两 V 两博」,即博学(Versatille)、博闻(Vision),对将来考研、工作,都无比重要,而地方特色、政府管治、人民反应、语言文化,这些都不一定能从书本找出来的!
今年七月中,我在校内网的日志中写了〈一个香港大学教师给快到港大的内地学生的 33 个建议和 1 个广告〉,有些同学来信,说去到香港或其它地方后,安定下来,才发现情况与自己所想的相差很远,不太适应,生活像在数日子,过得一天过一天,我的建议仍是一样:来了,就不要向后望,再差的地方都有好的一面,再好的地方都有差的一面,努力活下去,开放自己,同时检点生活,很多年后回忆这串日子,你会惊叹自己就算遇到许多不如意,但独立生活、照顾自己的能力那么强,面对逆境的情绪智商那样高……那个时候,你就算是成长了。
年青人,大学毕业之后,要找几年,远离人事关系的纷扰,你死我亡的争斗,很不容易,更不要讲不进则退的就业、升职的压力;我常说大学生活就像初恋 一样,你只有一次机会,但有始不一定有终,过程不会一帆风顺,亦少有惊天动地,酸的、苦的居多……然而,这种「淡淡似是流水」的生活,那种欣赏夕阳残照的空闲,还有一澄到底的心境……将来蓦然回首,偶然涉想起来,你会取笑自己今天的幼稚想法,但同时却很羡慕自己当日这种纯洁,这时候,你会怀念这串岁月。
人生只有一次本科学习,人生只有一次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岁,别让它被「物化」而浪费,也别让它只留在书本里,要「留学」,不要「流学」,做个有根的人,好好享受生活!好好学习!用香港大学学生的口号:「搏尽!无悔!」
第二篇:你在读书吗
你在读书吗?
每年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
亲,你在读书吗?你爱读书吗?你想读书吗?今年你已经读了几本书呢?书可以使人宁静不浮躁,书可以使人高雅不庸俗,书可以使人丰盈不焦虑,书可以使人谦逊不自负……
书是一把万能的钥匙,什么样的幸福之门都可以打开。教书的不爱读书,教学的不爱学习,是教育的悲哀,更是教师个人的悲哀,因为这等于教师自动放弃了自己的专业成长和专业尊严。
对孩子,请记住--青少年研究专家孙云晓老师说:千特长,万特长,爱读书才是最好的特长;
对自己,请记住--千技巧,万方法,读书才是发展的最好方法;千希望,万梦想,读书才可以生成并帮你实现最好的梦想。
分享一下书籍,好书分享:
跟大家分享一下全球著名的好书,留着慢慢读吧!
一辈子受益。
1、有梦想但又有恐惧的,面临困境需要力量去扭转时:
《秘密》《力量》《吸引力法则》。
2、缺乏安全感,找回内在自我,启动感觉系统时《透析童年》。
3、无法感受到存在和美好,混沌度日时
《爱是一切的答案》《活在当下》《水知道答案》。
4、深层自卑,对人对事批判多于消化,见事见人看好处时
《接纳不完美的自己》。
5、身体僵硬,固步自封,想打开自我,活出自然轻松的自我时
《还我本来面目》。
6、脾气易爆,想要处事对人淡定从容
《淡定的力量》《最简单的方式》《零极限》。
7、总是感觉郁闷身体不适,想看懂身体向你发出的信号时
《生命的重建》。
8、对事对人诸多恐惧时
《真爱无惧》。
9、如何释放爱,让各种关系更圆融时
《爱的五种语言》《你该知道的真爱秘密》
《遇见懂得付出的自己》
第三篇:爸爸去哪儿,你喜欢吗
爸爸去哪儿,你喜欢吗? 每周五晚大家是不是都很期待《爸爸去哪儿》呢?2013年第四季度湖南卫视全新推出大型明星亲子旅行生存体验真人秀栏目《爸爸去哪儿》,五位明星爸爸跟子女进行72小时的乡村体验真人秀,第一季共12期,由林志颖父子、田亮父女、郭涛父子、王岳伦父女、张亮父子联手担任嘉宾。
这档真人秀节目自开播就受到观众的欢迎与喜爱,收视率不断地攀升,收视份额比重不断扩大。五位萌娃更是让观众喜欢的不得了,小编也是比较喜欢这档节目,通过我个人以及对其他人的了解,这档节目能火,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内容真实感人。真人秀节目在内地已经不新鲜,湖南卫视的超女快男、《变形记》等节目早已为观众熟知,但这些节目在播出前以及播出过程中进行了大量的宣传与炒作,而《爸爸去哪儿》却是凭着内容的可看性与真实性打动观众,在第一期播出后,吸引众多的观众,并在网络上自发进行传播,使这一节目被更多人知晓。
二,星爸萌娃齐给力。播出前大部分观众对这档节目的形式还是不了解的,所以最初观看还是受到明星效应的影响。毕竟里面汇聚了各个领域的公众人物,他们身后的粉丝团可是最大的固定受众群。离开了他们所擅长的领域,在农村,只有自己和孩子的情况下,会发生那些有趣的故事呢,这些都是观众所期待的。
三,学教子方法。从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五位爸爸和孩子的交流方式是不一样的,从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闪光的地方。很多观众在看节目的过程中也在学如何与孩子交流的方式。另外,大家是不是应该说一句:老妈,辛苦啦!
小编觉得这期节目能够带给人温暖与正能量,每个人的生活都应多姿多彩,向着太阳前进!
(供稿:华影动力影视)
第四篇:初中生适合去英国读高中吗
英国留学-索学网
www.xiexiebang.com
初中生适合去英国读高中吗
随着留学生的年龄低龄化,初中生就去英国留学也很常见了。现在在索学网上咨询初中生是否适合去英国读高中的家长也非常多,下面索学网就为大家介绍初中生适合去英国读高中吗。
初中生适合去英国读高中吗:费用详解
在英国读高中,一般每年要30万元人民币左右。大部分学校都要学生寄宿,就是所谓的Boarding School,每年学费和住宿费大约13000~15000英镑,其中不包括保险,旅游,额外的运动项目或者课程等。学费和生活费根据学校的好坏和所在地区的消费水平,有一些差异。
初中生适合去英国读高中吗:成绩优异的学生适合去
在英国,在十三岁到十六岁的时候,学生们进入独立学校学习(即类似于中国大陆的初中),完成学业时候,参加考试,取得普通中等教育证书GCSE(General Certificate of Secondary Education)的考试。拿到了GCSE的证书,也就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在完成中学的课程并拿到GCSE后,学生就可以决定是要念高等学校还是为工作做准备。
对于中国的学生来说GCSE的完成是相当于中国大陆的高中一年级。在国内完成初中学业,或者是在读高一的中国的学生可以申请去英国读两年的高中,并且参加A-Level考试,如果成绩优异,可以继续申请去英国的大学深造。
申请英国的高中,在语言上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要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在中学的学习成绩来选择学校的测试。
初中生适合去英国读高中吗:所学材料一览
彩色两寸护照照片 4张
学校申请费及学费押金(根据学校不同,金额不同)
初中毕业证书
高中在读学生提供在读证明
学业成绩单
一封推荐信(部分学校要求)
推荐人信息(包括推荐人姓名、职务、职称、联系方式、与被推荐人关系)英国大学排名 http://rank.indexedu.com/
英国留学-索学网
www.xiexiebang.com
个人陈述(部分学校要求)
推荐学校的空白抬头信纸和信封若干(以咨询顾问要求为准)
一些英国著名私校一定要求学生去参加学校的面试后才可以决定是否录取
备注:英国高中生申请材料和程序,根据每所学校的具体情况会有所不同。
以上就是专家为大家介绍的初中生去英国读高中的一些申请要求和注意事项,希望各位家长能理性看待留学热,不要为了跟风让孩子去英国留学。
英国留学申请资讯:http://www.xiexiebang.com/apply/
英国大学排名 http://rank.indexedu.com/
第五篇:公司文化适合你吗?(模版)
公司文化适合你吗?
问自己:长处在哪里?喜好在哪里?问公司:文化是什么?风格是什么?
在同样的公司,有的员工如鱼得水,有的员工郁郁寡欢。要找到一家有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的公司,首先要学会分析企业文化的不同类型。反过来,招聘经理也要在了解自己公司文化的基础上,发现适合自己公司的员工。
要想职业生涯成功,必须对企业文化是如何起作用做过分析和思考。对于那些想担任领导的人来说,更需要搞清楚在每种文化中,表现出哪些行为才会让自己脱颖而出。从这些氛围和文化背景里,我们会看出一个组织是如何运行的。
要清楚企业对你的期望是什么,需要了解“潜规则”,这些非正式的规则定义了“成功”在不同企业文化中的含义。与正式的规则不同,潜规则才真正指明了企业运行的规律。
那么,怎么才分得清所处的企业属于什么类型呢?有两个模型可以帮助你。一是把公司的风格分成硬汉型、猛干猛玩型、赌未来型和官僚主义型。二是将公司的文化分成四个类别:控制型、合作型、能力型和培育型。这当中的某一种会让你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对你认清“大势”有帮助。
第一种模型
硬汉型在这类组织里,冒险是家常便饭,做出决策后需要快速反馈,财务风险很大,大多数情况下,员工在一年之内就会知道他们是否达到了目标。公司内部的压力重重,每分每秒都让人透不过气来。这里,个人主义高扬,但是个人收入也相当可观。也只有在这里才容得下明星文化,因为组织的生存离不开这些牛人。
要想在这类公司成功,你必须强硬,无须对仓促的决策而懊恼。当然,你也得接受因此而犯下的错误,但前提是你得很快发现错误。
猛干猛玩型在这类组织里,员工关心客户的需求并积极满足他们。这里的成功法则是:人要友好、外向、懂人情世故、能适应纷纷扰扰的环境。在这种文化里如鱼得水的人通常都有社会责任感并容易让人产生好感,心甘情愿加热情洋溢让他们轻松胜出。
公司高层也常常加入到“疯狂地玩”的庆功会上,并与员工称兄道弟,为他们在紧张的工作后减压。员工间的情谊在这些场合轻而易举就萌生了。大家可以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畅所欲言。
在这类组织里,需要建立一种良好的战略、财务和控制成本的结构以免因企业快速发展而导致局面失控。因为,一旦失控,公司就会急速走向衰落。没有坚实的管理基础作保障,这类公司很快就会分崩离析。
赌未来型在这类组织里,风险也是源源不断,但反馈却来得很慢。这里的财务风险大,在做决策的时候,公司高层总是在拿公司来赌明天。
在这里工作就好像在玩一场赌注过高的游戏,如果你有胆量、有精力、有足够的耐心忍受迟缓的反馈,那你就能生存下去。在很多这类的公司里,公司的一张一弛都会让员工对能否保住饭碗不断地产生疑问。这类组织通常有些“老手”,他们在公司多年的起起落落中,渐渐地形成了一个核心圈。新来的人要是没有进入这个核心圈的话,当公司发展缓慢的时候,他们就会有悬在空中的感觉。
这类公司的本质决定了,仔细的、反复的审核对避免犯错是有好处的,因为在这里,哪怕是一点小错也会酿成大过。
强有力的分析能力、技术能力加上对过去成功项目和产品的总结,会让这类公司的领导者成长起来。尊重权威和公司的组织结构对这类公司的成功大有裨益。另外,可以适当地安排一些督导人员,向员工传授成功的秘诀。
官僚主义型这类组织很难适应技术和市场的快速变化。在这类组织里生存需要明确潜规则,学会明哲保身。对于什么样的表现才能获得进步,官僚主义型组织却付之阙如。大多数人对他们的活干得到底怎样不甚了了,通常是犯了错误、受到责备之后他们才知道错在什么地方。
在这里,经理人只要表现得中规中矩就行了。为人和气、随大流对是否能得到提拔至关重要。在这里顺风顺水的人一般是那些严格按规则和程序办事之辈,他们喜欢“操正步”,他们恪守时间,他们注重细节,他们严格执行命令而不管对错,他们深谙办公室政治。
第二种模型
控制型这类组织重实效,包括实际经验、实用性和适用性。决策的过程强调客观、推理和规范。艾默生电气的首席执行官曾说:“我们希望每个员工都回答这样四个问题:在你最近的工作中,成本降低了多少?我们的竞争对手是谁?在过去6个月里,你同管理层碰过面吗?你清楚自己的工作职责吗?”
听起来让人觉得兴奋,难道不是吗?公司高层清楚地认识到,合理的决策是管理过程的核心,他们相信系统的成本/利润分析对做出现实和准确的决策休戚相关。这个观念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比如,程控现金出纳机会提供每日的销售量和成本的准确数字,这类系统化的、真实的数字可以帮助买家根据销量来调整订单,从而把库存控制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上。但是,涉及到公司的文化时,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奏效。
显然,那些与公司系统较劲的经理常常受挫。而另一些懂政治技巧、个人演说能力强的经理却学会了如何驾驭公司的文化游戏。他们无须投入太多精力就能让人看起来很有效率,他们当中的一些人提拔的速度比那些成绩突出但不善夸耀的同辈们快。所以这一切皆因传统的评估和提拔系统包含了太多主观的因素。比如,一些与绩效表现无关的因素,如毕业于某特殊院校或有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合作型与“控制型”组织相仿,“合作型”组织也强调实际经验、实用性和适用性,但这里的决策程序却是由人推动的、自然形成的,同时也是随意的。互动和介入是关键,离群索居和卓尔不群在这里没有市场。这里的生活虽然忙碌,却也浑然天成。
在这种“做得到”的文化里,和谐和合作相当重要。Chapparal钢铁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戈登·佛沃德(Gordon Forward)说:“我们把员工当成年人看,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基于诚信。上下班考勤是对人的不信任,在我们这里就不搞这一套。”
Chapparal鼓励员工营造互信的文化氛围,为团队的表现竭尽全力。当有利润的时候,公司会拿出毛利的8.5%来奖励员工。
要想在这里出人头地,需要你能当好一个领导者,也当好一个追随者,同时要有良好的个人绩效表现。在这里,擅长自我管理的经理们还能受惠于随意的、充满信任的文化,那些不怕挑战的经理们在这里过得有滋有味。
能力型这类组织关注的重点是潜力、想象力、别出心裁和推理。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生活是紧张的,人们总有要达到和超越的目标,工作任务重。这里的工作标准是追求卓越、挑战自我。这里的人们笃信,理想和现实一定有结合的地方。在这里,既有成本/效益的绩效考核标准,又奖励实用的发明创造(比如一款有市场潜力的新品)。
但是,这种文化的缺陷也很明显。为了争夺稀缺的资源,在由专家组成的团队和“大明星”之间常常充满了竞争。但结果也往往是,为了地位、权力和尊严,让个人、集体、民族和国际的声望经常悬于一线。
培育型在这类组织里,有个人魅力的领导者充当着“领头羊”的角色,这些领导促成、培养和发展员工,他们帮助大家发挥潜力,他们点燃大家的激情,引导员工追求高远的目标。这类组织通常带有主观色彩和感情色彩。决策的内容和程序都掌握在员工手中。
富有创造力的Herman Miller家具公司前首席执行官马克斯·德普利(Max Depree)就是一个领头羊的例子。“我们是群富有感染力的生物,对于什么是好的东西,我们通过产品、知识、信息和关系来传递,”德普利曾经注意到,“在我们面前,挑战一直在等着我们,那不是什么外来的神秘力量。我们能做什么?这样的问题始终萦绕在我们的脑海。因为我们无论做什么,都会展现出这个公司的人的精神面貌。”
要想在这里有所建树,就必须在每天的工作中体现出公司的核心价值。
你的KASH是什么(Knowledge,知识;Attitudes,态度;Skills,技能;Habit,习惯)
了解这些不同的组织模型后,你就能发现哪类组织最适合你生存。分析下自己的K.A.S.H,你就能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接下来,把自己的K.A.S.H形象同上述各类组织对照一下。
知识你现有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政治知识有助于你在目前的工作和公司文化中发挥作用吗?你是否清楚如何使用个人评估和个人发展的信息来制定自己的职业计划?
态度你的工作态度、价值观和信念是否与公司和行业的成功因素相匹配?你能在保持个人价值体系不变的情况下,改变你的管理风格吗?
技能你是如何运用你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政治知识来适应你当前的职业发展形势的?为了发展你的职业潜力,不管是在现有公司,还是在其他公司工作,你是否还需要发展其他技能?
习惯你目前的工作和生活方式给你的职业发展和生活带来了满足感吗?需要改变哪些习惯才能让你的职业发展机遇得到提高?你需要做哪些有效的改变并使之持续下去?
很多公司都为自己的经理们提供了个人评估和个人发展的项目,那些评估工具和职业咨询一样,都是很有效的。
不少经理都反映,良好的职业咨询对他们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咨询师能帮忙的地方很多,他们超然的地位能帮助经理们跨越过去和未来。此外,他们还能帮助经理们如何择业。在制定职业计划时,坦率地分析自己的长处、短处和动机是必须的,持续的跟进可以将良好的计划导入长期的成功中去。
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待自己对工作的适应程度和组织的文化,能对自己的职业发展的可能性做出现实的判断。然后,了解哪些行为和能力有助于自己在目前的公司文化中成功,并以此发展你所需要的新技能。
作为自我管理的一部分,经理们需要一套可行的、能帮助他们推销自己的技能组合,这种组合包括职业弹性变化的预期和适应能力、个人能力、信息解读能力和团队领导力等。
可惜的是,许多有着良好业绩表现的经理人根本没有着意培养自我推销和自我提升的能力,本来,这些能力可以将他们职业的潜力发挥到极至的。他们谦虚而不爱出风头,以至于太过压抑自己。其结果是,他们到达不了他们力所能及的境界。自我推销当然不能替代实在的绩效表现,但有雄心的经理人应该学会如何合理地推销自己,包括自己的观点和成绩。
以前有种观点认为,努力工作就能自动走向成功,现在,这一观念已不再有效了。现实地看待不同组织对于绩效的要求,有助于经理人正确处理不同职业发展阶段和生命阶段的各种问题。
想一想:你的组织是什么样的?这里让你感到舒适吗?你愿意到什么样的组织工作?什么样的组织能让你的效率达到最高?
记住,如果你的价值观和你所在的组织并行不悖的话,你就不会感到焦虑了,你事业的成功才有更大的可能。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