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栏中。
1、所有哲学
A、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都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都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2、下列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是抽象的,方法论是具体的 B、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C、哲学是对世界观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
这主要说明
A、人要学会改变自然界
B、只有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改变自然界 C、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
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请据此回答4~5小题。
4、“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主要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5、“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 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6、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9、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运动 D、主观性
1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B、从社会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C、从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D、从意识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1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2、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动没有,静是不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13、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①水往低处流 ②牛顿经典力学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遗传与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15、针对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服务的特殊性,北京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人工影响天气”不是“人工控制天气”。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不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变规律 D、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
16、《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17、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涉及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这说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18、下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意识能动性是人们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19、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反复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占有真理比追求真理更有意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1、“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物质的运动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B、要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尊重规律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也不同 D、自然界的发展是有限的,人类是无限的 22、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C、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主观反映 D、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世界
23、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观和发展观 B、联系观和矛盾观 C、发展观和否定观 D、矛盾观和否定观
24、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也是无能为力的 C、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25、“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6、钟表由各种零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叫做钟表。因为任何一个零件都不具备钟表的走时功能。这说明
A、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C、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是相等的
27、下列观点与下边漫画的寓意最贴切的是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要服从于整体 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C.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大于整体功能
28、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融合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29、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指出,“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为吸引眼球的词语,会使人误解气候变化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2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如果看北美的天气,恐怕人们只会想到全球气候变暖。上述气候变化说明
A.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自然界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界 D.自然界的变化无规律可循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代名言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B、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没有量变就没有发展 C、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二、简答题:请紧扣题意,结合所学相关知识,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众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南京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南京工程”。7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进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南京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12分)
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35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实践和认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4分)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神舟十号”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都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努力的成果。这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再次证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有人说,飞船变轨、航天员出仓等都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人类还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1)试说明“以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的哲学依据。(8分)
(2)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不是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为什么?(8分)
第二篇: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试卷(带解析)
2013-2014学年江苏南京市金陵中学河西分校高二上期中考试政治试
卷(带解析)
一、单选题 1.所有哲学
A.都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B.都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C.都是具体科学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D.都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以具体科学为基础,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辩证法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项是关于哲学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
2.下列关于世界观、方法论、哲学三者之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哲学和世界观是抽象的,方法论是具体的 B.哲学既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又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 C.哲学是对世界观的概括和总结
D.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哲学、世界观、方法论都是抽象的,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项是关于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关系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哲学、世界观、方法论三者之间的关系。
3.恩格斯说:“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这主要说明
A.人要学会改变自然界
B.只有发挥人的智慧,才能改变自然界 C.认识和改造世界,需要发挥人的智慧
D.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起来”说明了哲学的产生于人们改变自然的活动中,即人类的实践活动,故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产生。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请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4.“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主要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5.“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这说明
A.各门具体科学的产生以哲学为基础
B.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是没有区别的C.哲学是科学的科学,是凌驾于具体科学之上的 D.哲学对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起着指导作用 【答案】 4.B 5.D 【解析】
4.试题分析: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而不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是结构和方法论的统一,故D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题中材料强调哲学的发展与进步离不开具体科学的发展,故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5.试题分析:“科学要是没有哲学,就是原始的混乱的东西”,表明离开哲学的指导,就不能站在整个世界的高度来审视实践,就会受狭隘的眼光所左右,就会多走弯路。该观点强调的是具体科学的发展需要哲学的指导,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研究对象以及揭示的规律都不同,故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哲学是对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与总结,不能把哲学凌驾于哲具体科学之上,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考查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之间的关系。6.哲学的两大基本派别是 A.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B.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 C.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史上存在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两个对子”,但从基本派别来看,则只有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两大阵营,而不是四军对垒。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从属于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斗争。由此可见,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哲学的两点基本派别。7.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是 A.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B.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C.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 D.思维和存在有没有斗争性的问题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其中对思维与存在谁决定谁,也就是意识与物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由此可见,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8.下列观点属于唯物主义的是 A.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 C.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 D.万物在运动,但在概念中运动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唯物主义观点认为,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B、D两项属于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不能题意,不能入选;C项属于否认相对静止的相对主义或诡辩论,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唯物主义的观点。9.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是
A.可知性 B.客观实在性 C.运动 D.主观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物质的根本属性是指物质众多属性里最根本的属性。物质只有在运动中才能存在,才能去谈其它的属性。由此可见,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不具有主观性。由此可见,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根本属性。
10.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 A.从自然界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B.从社会中抽象出来的共同属性
C.从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的事物和现象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D.从意识中抽象出来的共同本质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哲学的研究对象是整个世界,它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也包括人的思维领域,也就是研究万事万物。故“客观实在”是从万事万物中抽象概括出来的共同属性,即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且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物质的科学内涵。
11.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这是因为 ①自然界是物质的 ②人类社会是物质的
③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④自然界和人类社会都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发展及其构成要素,也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它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因而,整个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由此可见,①②③三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④项与题意无关,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原理。12.毛泽东同志指出:“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动没有,静是不动也没有。”这告诉我们
A.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 B.世界上的事物具有相对静止性
C.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静是动没有”,表明世界存在相对静止的状态;题中材料“静是不动也没有”,表明世界是绝对运动的。由此可见,世界就是这样一个辩证法,又动又不动,静是动没有,静是不动也没有”,表明整个世界是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B、D三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运动与静止的关系。13.下列属于规律的有
①水往低处流 ②牛顿经典力学 ③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发展 ④遗传与变异 A.①② B.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国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①项属于现象,不能入选;②项是主观的,不能入选;③④两项符合规律的特征,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
14.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这句话蕴涵的哲理是 A.规律具有客观性
B.在规律面前人是无能为力的 C.人可以认识和创造规律 D.一切事物的变化都是发展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指的是社会发展有其自然、特定的规律,它不会因为尧的圣明而就存在,也不会因为桀而就不存在。由此可见,它表明了事物规律的客观性,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C项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
15.针对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气象服务的特殊性,北京市气象局新闻发言人指出“人工影响天气”不是“人工控制天气”。这表明 A.自然界的变化不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B.认识了自然规律就能造福于人类 C.人们可以把握规律、改变规律 D.规律是客观的,但可以被人认识和利用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人工影响天气”不是“人工控制天气”,体现了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项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属于不可知论的观点,不能入选;B项说法过于绝对,不能入选;C项中“改变规律”的表述违背了规律的客观性,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16.《三国演义》写尽了十八般兵器,但没有写到枪炮;《封神榜》写尽商纣宫廷的奢华,却没有提到互联网、高尔夫。这是因为 A.脱离了社会也可以形成意识 B.人们的意识无法预见未来 C.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存在 D.人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意识是人类社会长期发展的产物。脱离社会就不会产生意识,故A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B项否认了人的认识能力,故不能入选;意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强调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考点:本题考查意识本质。
17.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涉及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这说明实践具有
A.社会历史性 B.客观物质性 C.直接现实性 D.主观能动性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涉及110多个研究院所、3000多个协作单位和几十万名工作人员”,表明我国的载入航天工程是处于一定社会关系中的人的活动。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实践活动不具有直接现实性特征,故C项不能入选;B、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实践的特征。18.下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A.认识是在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中完成的 B.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有一个过程 C.意识能动性是人们产生意识的物质基础 D.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和历史的统一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漫画中的两个人因为位置不同,做出的判断也不相同;主体不同,对客体的认识也有差别。这说明认识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故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B项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一切物质都具有的反应特性是人类意识产生的物质基础,故C选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主观应该符合客观,故D选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认识的相关知识点。19.下列对真理的认识正确的是
①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反复性是真理的最基本的属性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④占有真理比追求真理更有意义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真理是标志主观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其最基本的属性是客观性,故②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追求真理比占有真理更宝贵,故④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①③两项是关于真理的正确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
考点:本题考查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20.中国科幻作家刘慈欣说:“恰如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材料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根本目的 B.认识对实践具有促进作用 C.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大航海时代航海家的探索导致了新世界的发现”、“中国的太空探索在发展科技的同时,一步步地把普通人的眼睛引向宇宙深处”等表明,人类对世界的认识随着实践活动的深入而不断发展,故C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D两项表述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认识有正确与错误之分,故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
21.“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这句话揭示的哲理是 A.物质的运动是绝对与相对的统一 B.要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尊重规律 C.世界观不同,方法论也不同
D.自然界的发展是有限的,人类是无限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指的是天地孕育财物皆有一定的时间限制,有其自身规律的。启示人们要克制欲望,要尊重自然,珍爱自然,尊重规律。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故A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C项表述正确与题意主旨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自然界的发展也是无限的,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自然界的客观性、按规律办事。
22.2012年10月14日11时25分,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这说明 A.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主动创造性 C.客观世界是人脑的主观反映 D.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世界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我国采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实践九号A/B卫星发射升空并送入预定转移轨道”,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观点正确但与题意不相符合,故不能入选;意识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反映,故C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人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创造世界,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故D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世界的本质、意识的特征。23.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是 A.联系观和发展观 B.联系观和矛盾观 C.发展观和否定观 D.矛盾观和否定观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唯物辩证法试图回答的问题是“世界的存在状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存在的基本特征有两个:一个是世界是普遍联系的,另一个是世界是永恒发展的。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也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不属于总特征。由此可见,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24.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偌大的地球变成了一个小小的“地球村”。这表明
A.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B.联系是客观的,所以人对事物的联系也是无能为力的 C.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D.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计算机网络使全球‘网民’的联系更加密切、迅速和便捷”,体现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通过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具体联系。由此可见,A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人具有主观能动性,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事物联系是有条件的,故C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A项。考点:本题考查人在客观联系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25.“只要你对着飞驰的流星许个愿,你的愿望就能实现。”这种说法 A.肯定了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B.揭示了意识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 C.否定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忽视了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材料中“流星与愿望”、“愿望与实现愿望”之间的联系是人们主观臆造的,故A项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材料中的观点是主观臆造的,并没有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故B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否定意识的能动作用,而是过分夸大了意识的作用,故C项不能入选;人们心愿的实现需要一定客观条件,要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事物联系的客观性和条件性。
26.钟表由各种零件组成,但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叫做钟表。因为任何一个零件都不具备钟表的走时功能。这说明
A.整体的功能大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B.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C.整体的功能小于各部分功能之和 D.整体功能和部分功能是相等的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材料“钟表的任何一个零件都不能叫做钟表”、“任何一个零件都不具备钟表的走时功能”强调的是部分不能离开整体,离开整体部分就失去了它作为局部的原来意义,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功能。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三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区别。27.下列观点与下边漫画的寓意最贴切的是
A.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部分要服从于整体 B.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的功能 C.要立足整体,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D.系统内部结构的变化会大于整体功能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漫画中木桶容量、链条的强度和人的发展分别取决于最短的一块、最弱的一环和性格最差的一面,这都是在强调部分对整体的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关键部分对整体的性能状态甚至起决定作用,我们要搞好局部。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两项强调的是整体的作用,不合题意,故不能入选;当部分以合理有序结构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故D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28.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词之变饱含着深刻内涵。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A.事物数量的增加和减少 B.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C.新事物和旧事物的融合 D.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具有普遍性,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三项均未揭示万事万物的各种运动变化所包含的前进和上升的趋向性,故不合题意,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考点:本题考查发展的实质。
29.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专家分析指出,“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为吸引眼球的词语,会使人误解气候变化的真相。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12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如果看北美的天气,恐怕人们只会想到全球气候变暖。上述气候变化说明
A.人们不可能真正认识自然界 B.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C.人类不可能认识自然界 D.自然界的变化无规律可循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从本题材料中“尽管2012年欧洲寒气袭人,同属北半球、尚处冬季的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却连日出现反常高温”可以看出,“小冰河期”“全球最冷冬天”“全球变暖逆转”等颇为吸引眼球的词语,只是一面之词,都没有全面认识气候变化的真相。因此,要对气候变化做出正确判断必须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由此可见,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意识具有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自然界,故A、C两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自然界的变化也是有规律可循的,故D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考点:本题考查意识具有能动性、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0.“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古代名言中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量变的总和就是质变
B.量变比质变更重要,没有量变就没有发展 C.任何量变必然引起质变
D.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指的是,好事要从小事做起,积小成大,也可成大事;坏事也要从小事开始防范,否则积少成多,也会坏大事。所以,不要因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为不好的事小而去做。小善积多了就成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恶积多了则“足以乱国家”。由此可见,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故A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量变和质变是事物发展的两种状态,事物的发展最终要通过质变来实现,故B项表述有误,不能入选;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故C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考点: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二、综合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进入21世纪,南京市经济快速发展,但空气污染也日趋严重,“蓝天不蓝”。其主要原因有:机动车大量增多,尾气排放量加大;城市建设工程众多,工地扬尘严重;企业生产扩大,燃煤废气排放加剧,等等。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自2002年,南京市政府作出决策,启动“绿色南京工程”。7年来,主要采取以下措施:大力推进机动车尾气净化处理,严格新轻型机动车准入制度,实施绿色公交;加强工地环境管理,实行封闭施工,控制地面扬尘;严格控制燃煤废气排放,推广燃煤锅炉燃烧自动控制技术,提高燃烧效率等。南京市的空气质量得到不断改善。
结合材料,从唯物论角度分析南京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12分)
【答案】①南京市政府坚持从本市空气污染的实际出发,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南京工程”的正确决策。(4分)
②南京市政府发挥了正确意识对事物发展的促进作用,启动“绿色南京工程”,采取相关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空气质量转好。(4分)③南京市政府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实施“绿色南京工程”中遵循了生态规律,采取多种措施使南京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4分)【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学生运用唯物论的知识分析南京市空气质量不断改善的原因。学生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唯物论包括的具体知识点,其次要带着这些知识点去分析材料,以从中找到答题的突破口。题中材料“南京市政府针对日益严重的空气污染,作出启动‘绿色南京工程’的正确决策”,表明该市政府做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题中材料“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实现了蓝天目标”,表明该市政府坚持了正确意识的指导作用;题中材料“南京市政府采取措施,启动‘绿色南京工程’,实现了蓝天目标”表明了该市政府在尊重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由于35年前的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运用实践和认识的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材料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8分)
(2)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有何启示?(4分)【答案】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正是由于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才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4分)
②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上升性,因此,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需要不断发展。(4分)
(2)青年学生要解放思想,与时具进,开拓创新,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4分)【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概括出材料中反映出来的有关实践和认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学生要认真分析材料以从中找出相关信息,完成本题的作答。题中材料“真理问题大讨论,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从而使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体现了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题中材料“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体现了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题中材料“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本题要求学生答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青年学生的启示。题中材料“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先后形成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要思想和理论”,表明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这启示我们要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解放思想,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考点:本题考查实践决定认识及其表现、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航天事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伟大胜利。首次月球探测工程的成功、“神舟七号”航天员实现了太空行走、“神舟十号”完成与天宫一号的交会对接都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以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努力的成果。这是我国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取得的又一标志性成果,也再次证明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因此,有人说,飞船变轨、航天员出仓等都是人类对自然的改造,随着科技的不断创新,人类还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
(1)试说明“以科学求实的工作作风,攻坚克难、勇于超越的创新精神”的哲学依据。(8分)(2)人类对自然的改造,是不是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为什么?(8分)【答案】
(1)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4分)
②事物是不断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不断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和发展。(4分)
(2)不可以。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规律是可以认识和利用的。“神州七号”的成功变轨,不是改变规律,而是发挥主观能动性,认识和利用规律的结果。(8分)【解析】
试题分析:(1)“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学生可从一切从实际出发,或尊重客观规律的角度说明;“攻坚克难、勇于超越”学生可从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角度展开说明;“创新精神”学生可从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角度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回答人类是否可以改变或创造规律及原因。从设问中看,本题的切口较小,直接考查学生对规律及其客观性原理的理解与记忆。本题的回答是否定的,至于原因,学生可从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考查物质和意识的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及其方法论要求、发展的普遍性及其方法论要求、规律的含义、规律的客观性原理及其方法论要求。
第三篇: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甘肃省肃南县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政治试题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中华经典诗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某小学组织了以“诵中华经典做阳光少年,”为主题的“书香校园”经典诵读展演周活动。开展此活动是基于
A.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 B.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和享用文化 C.文化是促进人全而发展的强大的精神力呈
D.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备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下列属于文化现象的是
①西双版纳的植物王国②张家寨的自然风光③敦煌、莫卨窟的飞大壁画④大汶口文化遗址⑤宗教活动、宗教教义和宗教建筑⑥克隆技术⑦伦理道德观念⑧生产资料所有制和分配制度⑨乡镇企业⑩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国家统治机器
A.①②③④⑤ B.③④⑤⑥⑦
C.⑥⑦⑧⑨⑩
D.③⑤⑦⑨⑩
3.月亮在天文学家眼中是一个普通的天体,而一个远离家乡的游了会借景抒情,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来抒发自己的思乡之情。对此,下列理解止确的
①见吟诗是一种文化活动
②游子眼中的月亮是一种文化现象 ③文化素养高低通过文化活动呈现出来
④精祌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经济学家冯·丹因认为,经济与文化的发展存在如图所示相互关系。据此,你认为下列表述中合理的传导顺序为
①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增加 ②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总体格局中的地位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资本涌入,推动了文化产品的研发与生产 ④生产发展壮大,文化领域出现新兴的产业或部门 A.①一②一③-④
B.④-①一③一② C.①一③一④一②
D.③一④—①-②
5.李克强说,《诗经》何以爱情诗开头,因为有爱才有家,中华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历来十分珍视家的观念。中华民族的家观念
①决定着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选择 ②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
③对维系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在路遥的《平凡的世界》里,我们读出了其故乡黄土地的厚重与粗犷;在莫言的《红高粱》中,我们领略了其故乡红髙粱的质朴与热烈……故乡是作家摆脱不了的存在。这说明
A.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B.优秀文学作品对经济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C.不同地域的文化渐趋融合 D.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
7.短短几年间,M创新科技有限公司从仅有几个合伙人的公司发展成为全球民用小型无人机的领航者。该公司成功的重要原因,在于它专注重于产品的态度,在于它 “积极尽志,求良品诚”的企业精神。这说明
A.优秀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起决定作用 B.打造优秀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目的 C.科技进步是企业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 D.优秀企业文化能有效提升企业竞争力
8.“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在太湖边上的杨湾村,夜里曾“聒噪”的蛙声,如今成了农民增收的资源。有人根据当地青蛙多的特点,想到在银色月光里听着蛙唱。喝着碧螺春,可能是城里人向往的惬意生活,于是用这个文化创意建 起“青蛙村”,搞起休闲游,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这体现了
A.文化对经济发展有促进的作用
B.文化发展是经济发展的基础
C.文化创意增强了人的精神力量
D.古典文化提升了人的需求层次
9.回首三十多年来的神州大地,许多人远离故乡,漂泊打拼于异地他乡,乡愁何寄?乡愁楚不可泯灭的记忆,是挥之不去的乡音缭绕,是故乡的风土人情在灵魂上的烙印。由此可见
①乡愁的影响深远持久
②乡愁增进了文化归属感
③乡愁是乡土文化的标志 ④乡愁是民族文化的灵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彩多姿、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別,我们要尊重文明多样性,推动不同文明和睦共处、和谐共生。下列诗句中上述观点相一致的是
①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②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③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④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1.盘龙藻并变身雨伞,飞檐角上的瑞兽蹲踞在铅笔上,朝珠成了时尚耳机……北京故宫博物院一改人们印象中的“正襟危坐”,以管藏文物和古典建筑为元素创作了多款热销产品。这说明:
A.文化继承的核心是发掘其经济价值 B.传统文化的具体内涵需要保持稳定
C.文化遗产与当代人的生活和审美需求可以对接 D.应当通过市场运作,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
12.“天人合一,顺时而食。” 一家老字号食品企业在这一古老智慧的启发下,随着二十四节气的更替,推出了清明的青团、谷雨的椿芽酥、立夏的青梅饼、芒种的乌梅酥、大署的荷叶饼等广受消费者欢迎的时令点心,这表明
①民族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民族文化的传承要以市场经济为前提
③传统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持久影响 ④文化与经济之间具有相互交融的关系
A.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有学者认为,传统戏曲是在写意的、程式化的表演变迁中体现出一脉相承的美学气质;古典诗词在格律、句式的变化中坚持了押韵、平仄和诗情意象。书法在不同流派的发展中扔投射出基本笔法和气韵=因此,文化的精祌传承比技艺传 承更重要。这一结论的合理之处在于看到了
①发展中的传统文化有一走的共性和规律 ②传统文化形式的创新具有不同时代的共同要求
③传统文化所蕴涵的粘祌具有内在稳定性 ④对待传统文化应坚持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互联网催生了网络语言,从某种角度上折射了时代的进步、社会的繁荣。“点赞”,“蛮拼”、“任性”等生动形象的网络语言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并登堂入室被主流媒体采用。这种现象反映
①网络语言丰富了汉语言文化 ②网络语言提升了我国文化软实力 ③网络语言的出现是社会进歩的重要标志 ④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5.对待中国传统文化,既有过“兼收并蓄、全盘继承”的守旧主义,也有“全盘抛弃、彻底西化、完全欧美”的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这两种态度的共同错误在于
A.否定了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 B.违背了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C.否定了传统文化相对稳定性
D.违背了对待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原则
16.数间民居、一泓流水、挺拔的青松和结伴的人们……以丰子恺漫画为底稿的“中国梦”公益广告,亮相于全围大街小巷,向人们诠释着我国仁爱宽厚、孝悌友善 等传统美德.引起了人们内心的共鸣。这说明传统美徳
A.只能通过特定的方式传播
B.必须按照原有的含义理解
C.始终具有同样的社会背岽
D.仍然具有巨大的时代价值
17.“微电影”凭借其短小精悍的故事情节,依靠微博、视频网站和手机等新媒体,可以
在短时间内吸引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观众。这意味着
A.新兴媒体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B.文化继承能够展现文化的多样性 C.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D.网络文化代表着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8.《大道鲁商》是一部跨越人文和经济两个领域的文献纪录片,全景式地展示了鲁尚从古到今诚实守信、仁义和气、胸怀天下的优秀品质,揭示了鲁商成功背后的文化内核。这反映了
A.文化影响人的实践活动
B.商业贸易促进文化发展
C.文化对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
D.鲁商文化是齐鲁文化的全方位展示
19.精湛绝伦、底蕴丰厚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琴瑟齐鸣、管弦和谐的南音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独特的魅力贏得了世人的青睐。不过有人认为,一些面临失传的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应当顺其自然地让它们被历史淘汰。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反对,失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保持世界文化的一致性 B.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特定的阶级和阶层服务 C.反对,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增强民族的文化认同感 D.赞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
20.“猜谜语、出谜语”这种文化活动在中国源远流长,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联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灯谜学术委员会举办首庙大型电视益智竞技节目《中国谜语大会》,深受观众好评。这表 明
①文化发展是文化继承的客观要求 ②文化是民族的,同时也是世界的③丰富文化形式有利于推动文化传播 ④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动力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1.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国学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传承着我们民族的优秀思想和文化传统。重视国学有利于
①形成良好的国学氛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②发挥传统文化的力量,推动社会经济发展 ③全而继承传统思想,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
④弘扬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台老式缝纫机、一张斑驳的老粮票、一把沉甸甸的铜制门锁……这些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的老物件,如今又重新唤起人们的关注。某地开展的“城市记忆一老物件里捡拾难忘岁月”主题活动获得市民积极响应。老物件也有大魅力,这是因为老物件是
①特定时代精神文化的物质载体 ③维系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纽带
②对特定时代经济、政治的反映 ④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2015年4月12日,北美影片《速度与激情》在我国内地上映,创下的内地最髙票房纪录,成为中国影史首部票房超过20亿的电影。这启示着
①我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必须加强文化建设,提髙国家文化软实力 ②要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使之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③奉行霸权主义的国家,正对我国进行文化渗透,我们要抵制西方文化 ④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越来越突出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24.2014年10月,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而推进依法 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冇,弘扬宪法精神。这是基于
①文化影响来自于文化环境和活动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潜移默化
③文化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④文化决定依法治国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5.可汗学院(Khan Academy)是一个非盈利教育组织,主旨在于利用网络影片进行免费授课。可汗学院通过在线书馆收藏了3500多部可汗老师的教学视频,向世界各地的人们提供免费的高品质教程.......,这促进了优质数字教育资源的开发与共享。这反映了
①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②网络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 享的强大功能 ③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④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26.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
近期,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成风。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C.传统习俗在社会变革中发展
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
27.乡愁是海峡两岸不断走近的源头,它的含义随着历史的滚滚车轮发生变迁,是几代中共领导人与台湾有识之士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根底所在。材料表明
A.不同民族文化的融合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动力 B.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C.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
D.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28.截至2009年10月,我国己有昆曲、端午节等29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跃居世界第一。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因为
①文化遗产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②文化遗产是人类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③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实现人 类文明的趋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9.“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不顾风雨兼程”……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的诗,在一代人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并继续影响着我们,这
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②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③优秀文学作品能够塑造人生 ④文化对人的影响深远持久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荣获2014科技进步特等奖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为经济、科技等领域的大规模科学与工程计算提供了重要手段,对于提升综合国力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这表明
A.—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决定
B.文化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祌动力 C.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安全的重要精祌武器 D.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主观题(共40分)
二、主观题(共2道,答案写在答题纸上)
3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各自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
材料二
电影《刮痧》讲述了一个美籍华人在美生活中遇到的一个困扰。影片主人公的儿子感冒,恰逢爷爷来美探亲,于是爷爷使用了中国古老的治疗方法一刮痧 给孙子治病。而这被美国人认为是不符合儿童保护法的,于是被福利院的人员将孩子强制抱走,并剥夺了其父母的抚养权。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提髙文化开放水平,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引进有利于我国文化发展的人才、技术、经营管理经验。同时,在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切实维护国家文化安全。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与文化传播”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过程中应如何应对文化冲突。(20分)
32.推进美丽乡村建设,面临着传统村落遭受破坏的严峻现实。龙岩市传统村落(含古民居、古建筑)星罗棋布,散居于闽西大地的崇山峻岭之间。龙岩市高度重视传统村落的保护,该市共有5个村落(连城县雾阁村、中南村、芷溪衬,永走县洪坑村、连城培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整体利用项目保护名单,实现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和可持续保护。
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保护中国传统村落对美丽乡村建设的的重要意义。(20分)
高二政治答案
1-5 DCBCB
6-10ADAAB
11-15CDACD
16-20DCACB
21-25DACBA
26-30BDBDC 31.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通过文化交流使各民族的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6分)
②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繁荣。(6分)
③ 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8分)
33.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走的文化环境。传统村落承栽着人们的乡情,保护古村落有利于人们感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认识到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增强民族自豪感。(5分)
②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传统村落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而发展。(5分)
③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祌纽带。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有利于增强人们对家乡的认同感和归属感。(5分)
④继承与发展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发展要以继承为前提。传统村落承载着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要在对传统村落蕴含的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发展建设。(5分)
第四篇: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政治试题.doc
郑州一中2016-2017 学年(上)期中联考
高二政治试题
说明: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 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
第I 卷(选择题,共6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30 小题,每小题2 分,共60 分。
1.总书记强调,我们党必须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增强辩证思维、战略思维能力,努力提高解决我国改革发展基本问题的本领。这是因为马克思主义哲学
①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 ②是指导我们有效改造世界的终极真理 ③能为我国解决改革发展问题提供具体方法 ④能增强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以往的一切哲学都在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造世界。”马克思这句名言旨在说明 A.以往的一切哲学都是脱离实践的主观想象 B.只有解释了世界,才会更好地改造世界 C.离开了改造世界,解释世界没有意义
D.哲学的任务在于指导人们改造世界而不是解释世界
3.美国物理学家卡泼勒曾将老子的哲学思想与现代物理学进行过比较,他认为“‘道’暗示着‘场’的概念,‘气’的概念与量子‘场’的概念也有惊人的类似”。下列对卡泼勒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老子的思想为现代物理学提供了哲学指导 B.老子的思想是现代物理学发展的理论源泉 C.老子的哲学思想与量子论有相同的科学价值 D.老子“道”的观念蕴含了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4.2015 年9 月28 日,天空上演“月全食”,月亮变成神秘漂亮的“红月亮”。月全食是月食的一种,当月亮、地球、太阳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时候,整个月亮全部走进地球的影子里,月亮表面昏暗,形成月全食。对于这次月全食的时间和最佳观测地点,全球及我国许多的天文机构及专家早有了精确的预报,与古时人们对其现象与本质不能认识形成鲜明对比。这体现了哲学基本问题上的
A.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统一B.思维与存在何为第一性 C.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对立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5.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心里的事情一多,心也跟着乱起来。所以,将心灵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有人因此总结出幸福人生必须懂得必要的放下。以下说法,具有主观唯心主义色彩的观点是
①放下压力:心态决定成或败②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 ③放下狭隘:心宽前路必然宽④放下犹豫:行动才有收获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6.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一束白光是纯净而没有颜色的光”。这两位哲学家的观点分别属于
A.形而上学与朴素唯物主义B.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C.主观唯心主义与唯物辩证法D.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7.APEC 期间,空气质量接近一级水平,北京天空被称为“APEC 蓝”。对雾霾和“APEC 蓝”下列正确的认识是
①雾霾和“APEC 蓝”是自然现象,其出现与否是客观规律起作用的结果
②雾霾和“APEC 蓝”都是人为现象,人们可以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控制其是否发生
③能否实现从雾霾到“APEC 蓝“的转化,取决于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程度 ④尊重自然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是实现从雾霾到“APEC 蓝“转变的关键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某组同学开展研究性学习,为说明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的主权主张,摆出以下史实:1933 年,中国政府成立了水陆地图审查委员会;1935 年1 月,公布了《中国南海各岛屿华英地名对照一览表》;1947 年,公布“南海断续线”;等等。他们这样进行论证,符合唯物辩证法的
①一切从实际出发的要求②用联系的观点处理问题的要求 ③通过量的积累促成质变的要求④具体地、历史地处理问题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15 年1 月14 日在四川省乐山市金口河区发生5.0 级地震;2015 年4 月15 日,甘肃省定西市临洮县发生4.5 级地震。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由此可知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②要尊重自然规律,按规律办事
③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④有些运动具有偶然性难以准确发现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10.有人说:“纸箱是物质,被火烧后变成灰;树木是物质,人们可以把它加工成家具、纸张。这说明物质是可以改变的。”这句话的片面性在于
A.看到了物质的具体形态是可以改变的B.承认了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的联系 C.把物质和物质的具体形态混为一谈D.否认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1.近年来,“时间都去哪儿了”成了一个非常热门的话题,人们纷纷感慨时间易逝、岁月无情。这说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②事物的性质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 ③时间具有客观性,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们对时间的感慨取决于主体的心理感受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2.“家和万事兴”历来是春节晚会的主题。2015 年春晚,在沿用过去表演形式的基础上,运用最先进的媒体技术直播晚会全过程,实现场外观众与演员的直通互动。这蕴涵的哲理是
A.相对静止与绝对运动是统一的B.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是统一的 C.世界观与方法论是辩证统一的D.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是统一的
13.爱因斯坦曾经说他相信有上帝,但是相信的不是一个人格化的上帝。他不满意玻恩和海森伯对量子性质随机性和不可精确预期性的诠释,说了一句名言:“上帝永远不会掷骰子。”对爱因斯坦世界观的正确理解有
①爱因斯坦否认物质世界存在着规律性②爱因斯坦倾向于世界具有统一性 ③爱因斯坦相信客观世界受规律支配④爱因斯坦没有清晰一致的世界观立场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14.《孔子家语》有载:鲁国在年终举行盛大的腊祭,庆祝一年的劳动成果。孔子带着一群弟子去观赏,他对子贡说:‘你看见他们心里的快乐吗?”子贡不屑地说:“这个国家的人都疯了,我看不出有什么值得快乐的。”孔子教训他道:“唉!你懂得什么啊,百日之劳,换来的不过是一天的快乐,这是上天赐予的恩泽,也是人生的意义所在啊!”。孔子与子贡对腊祭的不同看法表明
①形成正确认识要坚持主观与客观的统一 ②意识会因为人们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而不同 ③意识源于个人的内心体验,具有自觉选择性 ④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认识不可能相同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唐山市南湖改造前曾是垃圾成山、杂草丛生的采煤沉降区,该市经过多次考察论证,决定用绿色植物的生态功能彻底改善下沉区的生态环境,经过多年的治理改造,南湖如今成为独具特色景观的森林公园。唐山南湖“化腐朽为神奇”的嬗变充分说明
①人的意识活动具有自觉选择性和创造性 ②人的意识是沟通物质与精神世界的桥梁 ③人们的科学观念是成功改造事物的基础 ④人们能够在正确意识的指导下改造世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6.“有地上之山水,有画上之山水,有梦中之山水,有胸中之山水。地上者妙在丘壑深邃,画上者妙在笔墨淋漓,梦中者妙在景象变幻,胸中者妙在位置自如。”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①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再现 ②地上之山水是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的内容 ③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是对地上之山水的主观映象 ④画上、梦中、胸中之山水之妙源于创作者的智慧和情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17.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奥利弗·威廉姆森接受采访时说:“当我回顾所研究过的课题时,重视实践,我感到十分重要。”以下对实践认识正确的是
①实践是人类所特有的活动②人的所有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③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④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8.3D 打印技术被誉为“世界第三次工业革命技术”。眼下,全球正在兴起新一轮以3D打印为代表的数字化制造浪潮。在河南,3D 打印产业也已经生根发芽,布局在荥阳的中国国机集团的3D 打印产业园已经开工建设。随着3D 打印技术的成熟,小到手机、衣服,大到汽车、飞机、甚至房屋,都可以通过3D 打印设备完美呈现。这一材料证明了
①物质和意识的辩证统一 ②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
③根据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建立新的联系 ④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①③
19.中国人很早就在生产活动中发现了圆周率问题;南北朝数学家祖冲之经过反复演算,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7 位;近年来,人们借助计算机把圆周率精确到了难以想象的1O 万亿位。这说明
①人类的认识能力随着实践不断提升 ②实践是人类认识得以最终完成的强大动力 ③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
④新的认识总是在推翻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发展的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科学家认为光学显微镜有一个极限:光学显微镜无法获得比半光波长更好的分辨率。在荧光分子的帮助下,今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几位获得者巧妙的绕开了这种极限。他们突破性的研究将光学显微镜头带入了纳米维度。这说明:
①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推动了认识的发展②意识对认识客观世界具有重要的作用 ③人们的认识能力是有限与无限的统一④要善于寻找新思路并且巧妙避开困难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1.“天之亡我,我何渡为?”项羽说完这句话后在乌江边自刎而亡。唐朝诗人杜牧为此嗟叹:“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宋朝政治家王安石则认为:“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可见
①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具有主动性和选择性 ②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的真理性取决于主体本身 ③不同主体对同一客体的认识具有同样的真理性 ④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的知识、情感和价值观的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农谚说:“蚯蚓叫,大雨到。”一位农民气象员对此感到怀疑,经过反复观察和实验,他发现下雨前鸣叫的是蝼蛄而不是蚯蚓,于是把这条农谚改成了“蝼蛄叫,大雨到”。经过
进一步观察和研究,他又发现“春秋蝼蛄叫,大雨定会到”,但“盛夏蝼蛄叫,大雨不会到”。这表明
①亲身的实践经验比他人的实践经验更可靠 ②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 ③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④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3.高中新课程理念下的考试选拔标准更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如:“若从其他角度解答,言之有理亦可得分”、2014 政治全国卷38 题第2 问量表式的评分标准„在一些问题上不设标准答案,其合理性在于对事物的认识
①是一个具有无限性的过程 ②是一个不断克服错误的过程 ③是一个仁者见仁、永无定论的过程 ④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推翻现有真理的过程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4.新时期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是以解放思想为开端,在推进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加强的。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不断进行新的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经历了从“八荣八耻”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再到“三个倡导”的提出,并总结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 字。这一发展历程说明
①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具体实践水平的限制 ②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要处理好各部分之间的联系 ③认识有无限性,真理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变化而发展 ④真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5.有报道说马航阴影导致马来西亚旅游损失超40 亿元,自从马航出事以来,各项旅游数据显示都不乐观。显然马来西亚会成为第一个受影响的国家。即使飞机是最安全的交通工具是不争的事实,但也会在人们的旅行心态上造成巨大冲击,尤其对于这次牵动人心的飞机事故事件。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世界上所有重大事件的发生都是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普遍联系都是大胆想象和合理推论的结果 ④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都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26.一项调查显示,我国仅17%的小学生经常运动。由于青少年体质虚弱一般不直接表现为各种病症,因此,家长和学校很容易忽视培养他们锻炼身体的习惯,但这会埋下隐患。比如,在青少年时期腰部肌肉缺乏锻炼,到了老年就容易得腰椎间盘突出。青少年养成运动习惯,将会受益终身。这体现了
A.事物之间都存在着本质联系
B.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直接联系
C.既要看到眼前的联系,也不要忽视长远的联系 D.任何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都是不可改变的
27.“丽姬”是传说中的美女。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却提出了“丽姬不美”的命题。他认为,人们都认为“丽姬”是美丽漂亮的,可是鱼儿见了她就赶紧潜到水底下去了,鸟儿见了她赶快高高地飞走了,麋鹿见了她也惊慌地跑掉了。所以,“丽姬不美”。庄子这一命题的错误在于
①没有认识到联系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否认了美只是主观感觉,没有客观标准 ③忽视了事物自身特殊的性质 ④否定了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8.长江经济带覆盖了从上海到云南共11 个省市,建设长江经济带有利于发挥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龙头作用,通过产业、资本、技术向中西部转移,推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从而构建东、中、西联动发展的经济增长新格局。从哲学上看,这说明了
①部分离不开整体,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组合 ②应树立全局观念,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的功能 ③整体离不开部分,部分的发展对整体的发展起主导作用 ④整体由部分构成,要重视用部分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9.雁群飞行时一般都是排成人字阵或一字斜阵,并定时交换左右位置。生物专家研究发现:雁群这一飞行阵势能够使它们飞得最快最省力,因为后一只大雁能够借助于前一只大雁的羽翼所产生的空气动力飞行,一段时间后,它们交换左右位置,目的是使另一侧的羽翼也能借助于空气动力缓解疲劳。管理专家将其运用于人力资源管理,称之为“雁阵效应”。“雁阵效应”启示我们要
①统筹全局,以实现整体的最佳功能
②注重结构的优化趋向,使部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 ③重视系统的动态有序性,以保持内部结构的稳定 ④重视关键部分,发挥其对整体发展的决定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0.由于经常遭受地震袭击,智利深知大地震的破坏力无法抵抗,所以建筑设计师们广泛采用“强柱弱梁”的抗震设计,它的设计理念不是像传统那样建造坚不可摧的建筑,而是尽可能地缓冲、释放地震能量,并最大限度地保全建筑物,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伤亡。上述材料与下列选项反映哲理相一致的是
①明察秋毫,不见舆薪 ②倾国宜统体,谁来独赏眉 ③异想天开,脚踏实地
④遇到难题时,要力求寻找巧妙的思路,出奇制胜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 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 小题,共40 分。
31.2015 年9 月3 日,是中国抗战胜利70 周年纪念日。从1931 年“9·18”事变开始到1945年抗战胜利,整整14 年间中华民族亿万优秀儿女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为牢记历史,怀念先烈,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两个决定,分别将9 月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 月13 日确定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八年抗战对于中国人民来说是一部沉甸甸的血泪史,然而近年来,某些抗战剧的创作出现了怪现象:创作者不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必要的调查核实便开始艺术创作,作品存在失实与讹误;为了吸引眼球和提高收视率,任意篡改和戏说历史,“徒手撕鬼子”的雷人剧情充斥其中;创作者急功近利,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忽略了艺术创作自身的特殊规律,抗战剧创作者们必须认真思考如何在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的基础上为历史记忆注入血肉、涂抹色彩,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经典作品。
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谈谈抗战剧创作者应如何做到历史真实性与文学艺术性的统一。(12 分)
32.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和建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倡议,在亚洲地区乃至世界各地引起巨大反响。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繁荣的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发达的欧洲经济圈,但是这条大走廊却在中国西部和中亚地区之间形成了一个“经济凹陷带”,经济发展水平与两端的经济圈落差巨大,使整个经济带呈现两边高、中间低的现象。2014 年11 月8 日,习近平主席在加强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对话会上指出:深化亚洲区域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的发展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率先实现亚洲互联互通;要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实现亚洲互通的早期收获,先部署中国通邻国的铁路、公路项目;要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
材料二截止2015 年4 月15 日,已有57 个国家正式成为亚投行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了除美国之外的主要西方国家以及除日本之外的主要东方国家。对于亚投行的筹建,很多人非常支持,但也有部分人表示疑虑,比如,中国是否会借此挑战战后国际秩序,亚投行是否会成为中国追逐地区和全球霸权的单边机构等等。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发表演讲时明确指出:“只有合作共赢才能办大事、办好事、办长久之事。要摒弃零和游戏、你输我赢的旧思维,树立双赢、共赢的新理念,在追求自身利益时兼顾他方利益,在寻求自身发展时促进共同发展。”
(1)结合材料一,运用系统优化方法分析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应该如何突破“经济凹陷带”的制约。(12 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认识论的知识分析对于亚投行的筹建“有人支持也有人疑虑”的原因。(12 分)
(3)结合材料,为“一带一路”国家的发展提两条方法论建议。(4 分)_
郑州一中2016-2017 学年(上)期中联考
高二政治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题号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C C A D B B D C A C B A C A C 题号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D C B A B B C A D C C B C B B 31.(1)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抗战剧必须尊重历史事实,对历史资料和真相进行核查,不能随意篡改、戏说。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要求我们要正确发挥意识活动的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抗战剧的文学艺术性需要在创作时发挥艺术想象力,增加艺术色彩。
(3)要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艺术创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既要尊重历史事实和历史逻辑,又要进行艺术的升华。(每点4 分,共12 分)
32.(1)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支持和疑虑的态度都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对亚投行的认识。②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会受到立场、能力等因素的影响。在评价亚投行的作用时,人们往往是站在各自的立场看问题,从而形成不同的观点。③客观事物是复杂的、变化着的,其本质的暴露和展现也有一个过程。亚投行作为一个新的国际组织,人们对其作用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每点4 分,共12 分)
(2)①系统优化方法要求我们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立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整体发展,统筹考虑,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②系统优化方法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要先部署交通基础设施,率先实现亚洲的互联互通,使得亚洲“经济凹陷带”地区努力实现自身发展,推动整个经济带的发展。
③系统优化方法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中,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打破亚洲互联互通的瓶颈,使各种资源能够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每点4 分,共12 分)
(3)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本国实际制订“一带一路”合作方针;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加强国家间的合作,促进共同利益的实现。(每条2 分,共4 分。其他角度解答如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第五篇: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作文
与你为邻,相依相存
三人行,莫有书更可以为师;莫愁前路无知己,莫有书更可以识君。
----------题记 你的墨香飘散开来,悠悠地,绵长地在这空气中弥漫着,浸染了我的灵魂。你的章句浮现出来,深深地,持久地留在了我的脑海里,升华了我的精神。当时光的墙壁渐渐脱落,你仍然在十字路口处,与我为邻,相依相存。
遨游于古典文学艺术的魅力之中,让我感悟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在《离骚》中,让我认识到屈原这个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向他学到要坚持自己高洁的情操的忠贞的品格,纵然多次死去也不后悔,培养了爱国主义精神。杜甫在《登高》中写景文字情景交融,意境开阔,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两句,抒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使我与之产生共鸣,不由得想到自己,当我身在异乡为异客时,何尝不怀念着自己的家乡,心中不免有些惆怅。果然是屈原为我师,杜甫知我心。
再回味唐诗宋词,“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体现了李白的豪迈飘逸;“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描写了李商隐内心的愁绪,可待而不可及的思想感情;“载不动许多愁”更是生动形象地体现出李清照的愁绪之深重,更表达出她对于国破家亡,丈夫逝去的悲惨,凄凉之感,与诗为邻。
沉浸于国外具有独特风格的文学名著之中,让我品味到丰富的人物内心情感。通过《汤姆叔叔的小屋》让我直面了农奴制度的残忍;在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之中,让我清晰地了解到19世纪资本主义社会的腐败和罪恶;然而,又通过欣赏莎士比亚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了解到一段感人肺腑的爱情故事,看到罗密欧与朱丽叶,面对来自社会现实的冷酷无情和外界强大的舆论压力仍然奋不顾身,不顾一切地去拥抱忠贞不渝的爱情,同时又让我们感受到文学作品永恒的魅力;《哈姆莱特》又向我们展示出怀揣仇恨与复仇之心所带来的尖锐矛盾和沉重的灾难。通过这些典型坏境中的典型人物,帮助我剖析社会现实的本质,与鲜明的人物形象产生共鸣,丰富了我的精神世界,增强了我的精神力量。以书为师,以书为友,与你为邻,相依相存。
《论语》中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高适说“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都体现在书中。
与你为邻,我们同呼吸,共命运,我们紧密相连,不可分离,你是我的老师,更是我的朋友,我们相依相存。以谦立心,以清立人 人间最美清欢,以谦虚谨慎立吾本心,以清净高洁立吾人格一直以来都是文人雅士的不懈追求。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流传至今,虽然斯人已矣,但他们的精神载入史册,融入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灵魂之中,以谦虚立本心,以高洁立人格,仍是我们不懈的追求。《论语》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是说几个人一起行走,其中必定有一个人可以做我的老师。古代的智者,儒家创始人孔子如此学识渊博,其弟子广义数千不计,如至今日也怕是赫赫有名之士,但他依然保持谦虚的心,认为“弟子不必不如师”,每个人都有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始终保持谦卑学习的本心,才有了孔圣,正如成熟的麦子向大地低头一样,真正有内涵的人从不张扬以显示自己,懂得越多就越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保持谦恭的内心,就像杨绛先生说的“你的问题是读书太少,而想的太多”,我们要做的从来不是为一点小的成绩沾沾自喜,而是应该认识自己的不足,开阔自己的视野,以谦立心,任三千繁华,我自充实不惑。“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自古以来我们的民族就有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英勇气概,王冕曾经有首诗这样写道“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这种精神气概正式我们所需要的,在浮华尘世中保持自己高洁高岸的人格,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楚国大诗人屈原“举世浑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宁可死以流亡,余不忍为此态也”,终其一生都在坚守自己的高洁品质。几千年前汨罗江畔的纵身一跃,成就了屈原,也成就了民族之气节。著名学者朱自清“不为五斗米折腰”,诗人苏轼被贬后“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境界。他们都是在喧嚣中始终保持高洁人格的人。反看今日,车水马龙中追名逐利不惜出卖人格的丑恶嘴脸,人性虚伪,伪善的面具,我们不应该学习古人的气节,重振民族风气,以清立人,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吗?
林清玄说:在这尘世中,我们不要浮华的喧嚣,我们只要一柱香,即使处于陋室也能散发出香气。以谦虚立心,以清净心看世界,以清明立人格,那么我想,不论处于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做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都可以清气满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