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初中语文抢分计划之写作[推荐]
初中语文抢分计划之写作篇
记叙文的材料指的就是记叙文中所叙的事件。材料是一篇记叙文成败的关键:切题、新颖的材料使文章耐读并使读者产生愉悦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大量批阅作文试卷时尤其显得重要;反之,陈旧、雷同的材料则使阅卷者产生倦怠、沉闷的感觉,唤不起阅读欲望,只会给评分带来负面影响。
有的同学在写作时,常常出现这种情况:一看见题目就发慌,感到没什么可写的,坐在那里冥思苦想,无从下手。还有的同学片面地认为:初三的生活单调枯燥,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根本没有材料,更别提挖掘材料的深意、写成好文章了。
那么,怎样才能使同学们看到题目后感到有东西可写呢?怎样才能使作文的材料切题而新颖呢?答案是要同学们从材料的积累入手。积累材料主要有两方面的要求。
一、多角度
到了初三,同学们应该分两组梳理以往习作的材料或生活经历:
(一)写事
考场作文大部分是写事的记叙文,即便是写人,也避免不了记叙有关人物的事件。因此,事件的梳理非常重要。
● 家庭方面
家庭生活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值得挖掘的素材都来自家庭。比如:家人的聚会、旅游、钓鱼、年夜饭、农家乐等集体活动;还有家人教你学本领、帮你化解矛盾等。请看下面选材于家庭生活的一个作文片段:
年三十的下午,我走在去姥姥家的胡同里,为了抵御寒风的侵袭,我在心里勾勒着一桌热气腾腾的年夜饭。迎面走来一个人,身姿挺拔,步伐稳健,正是姥爷。“姥爷,您怎么在这儿啊,等多久了?”我疑惑地问。“没多久,没多久,我怕你走丢了。”姥爷微笑地答道。走丢?这条路我走了不下百次,怎么会丢呢?我心里暗暗好笑。
一进屋,嗬,好丰盛的一桌菜!油亮亮的酱肘子,绿油油的青菜,黄灿灿的炸虾„„“姥爷,才三点饭就做好了,不都凉了?”我说。“不会不会,菜还没齐,你姥姥拿烤鸭去了。奇怪,都快两个小时了,还没回来„„”姥爷有些着急了。
正说着,“呼——”一阵冷风直灌进门来,我打了个哆嗦,姥姥迈着蹒跚的步伐晃进门来。一进门,爱说爱笑的姥姥就侃上了:“嗨,卖烤鸭的小伙子昨儿说保证供应,我今儿去了一看,嚯,二十多人排着队呢!这现削现卖,我足足等了一个多小时呐„„”姥爷接着说:“我说不早嘛,你还说做饭早了„„”我没回答,心里却仿佛有什么异样的东西在涌动„„
7点半,年夜饭终于开始,当然没有我想像中的热气腾腾。但我心里却觉得很温暖。我脑海中不断涌现这样的画面:凛冽的寒风中,一位瘦削的老人为了等到孙女,在胡同口不知站了多久;一位矮胖的老人为了孙女吃上热气腾腾的烤鸭,在全聚德门口排了一个多小时的队;在并不温暖的家中,两位老人不知忙了多久,才张罗出一桌丰盛的年夜饭„„我突然理解了,这一桌凉凉的年夜饭,凝聚了外祖父母对孙女无微不至的爱啊!
● 学校方面
校园生活是同学们熟悉的生活,因此往往在写记叙文时表现学校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无可厚非。只是希望同学们尽量不要过多地涉及文化课的学习内容,因为考场作文中写学习的内容过滥。建议大家从实验课、体育课、手工课、劳技课的角度积累课堂学习的材料;从春游、秋游、参观、科技节、艺术节、运动会、军训生活、文体活动、十四岁生日等角度积累素材,这样材料才新颖、独到。
请看下面的作文片段,思考一下作者怎样处理所积累的校园生活的素材:
14岁那年,我参加了学校的哑剧班。一次元旦联欢会,我有幸参加了哑剧《庆新年》的演出,小演员的家长都被邀请到礼堂观看表演,我的母亲也同我一起去了。
那一天,观看演出的人很多,但我们这些小演员一点也不紧张,因而演出非常成功。当我和妈妈高兴地走在回家路上时,我突然问妈妈:“演出好看吗?”
“非常好。”妈妈微笑着说。“那,您知道舞台上哪个大头娃娃是我吗?”“知道,是左边第三个,对不对?”我很惊奇,本来嘛,舞台上共有十个大头娃娃,服装、头饰都一模一样,连动作都被教练调教得如出一辙,妈妈是怎么认出我的呢?我看着妈妈,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亲切地说:“你表演时,是不是让东西扎了?演出快结束时,我看见左边第三个人微微甩了甩手,你平时被东西扎了,就是这个样子。”听了母亲的话,我心中突然萌起一种难言的感情,既有感动又有佩服„„我低下头看看母亲拉住我的那只手,心想:如果有十位母亲同时伸出手,我能判断出哪只手的纹络是属于她的吗?
母亲的爱和儿女的爱的出发点、延伸线、着落面是不同的。母亲是海,而我只是一艘小小的船,永远也驶不出她的海。如果有一天,母亲突然提起你小时候不经意间做过的事,请不要惊异于她的记忆。我发现,在母亲面前,没有奇迹。因为,这一切都是来源于母亲对儿女们深沉的爱。
● 社会方面
除了家庭和学校,同学们积累素材的角度就是社会方面了。其实报刊、电视、网络等媒体上的新闻经常给我们提供素材,比如:郊游、庙会、灯展、桃花节、西瓜节、竹文化节等游艺活动;志愿者、文明交通岗、清扫白色垃圾等公益活动;图书展销会、文化一条街、街心花园见闻等文化生活„„
下面是写庙会上采访皮影戏演员的片段:
皮影身上连着六根线,至少要两个人操作,一人管上半身,一人管下半身,衔接配合丝丝入扣,容不得半点差错。„„路宝刚叹了一口气说:“现在皮子都涨价,一张皮几千块,可一张皮顶多做两三个皮影。一场戏光道具就要一万多元,我上哪儿找这一万多块呀!现在儿童艺术都不景气,小孩儿都被外国动画片迷上了。到庙会看场皮影要两块钱门票,好些家长就不愿意去了,拉着孩子到一边买冰棍去了。”
(二)写人
写人也是记叙文着墨的对象。从写人的角度看,无外乎写自己、写他人、写人与人的关系。积累素材也应该从这三方面入手。最好从自己的爱好和特长方面积累一些素材,比如琴棋书画、集邮集币等课余生活;还可以从自己的性格和经历方面积累素材,比如聪明、坚强、勇敢;“我”的故事、“我”成功了。积累描写他人的素材首先要确定对象,可以是父母、亲友、邻居、老师、同学,甚至是路遇的陌生人,将这些人的爱好、特长、性格作为素材积累的内容。积累人与人方面的素材并不需要另起炉灶,以上所有的人、事方面的素材一般都发生在师生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家长与孩子之间、邻里之间,所以可以不必专门搜集,只要在写作时注意表述的角度就没有问题。
请看下面写人的例文:
说起奶奶,她最大的特点要数热爱劳动了。平时在家没事的时候,她总是喜欢拿起抹布,这儿擦擦,那儿抹抹,干起活儿来又快又利索。父母和爷爷没少劝她,让她好好享清福,可她却只当耳旁风,依旧乐此不疲。
每到周末,父亲都会把爷爷奶奶接到家中来,让家人团聚。每当这时,奶奶总是在家里四处看看,检查一下脏乱情况,然后准备开始“干活”。只见她的身影从厨房、客厅忙到卧室、卫生间,洗碗、扫地、拖地一项也不落。我看着豆大的汗珠从奶奶的脸上淌下来,滴落在地板上,不禁问道:“奶奶,您干这么多活儿,不累吗?”奶奶擦擦汗,慈祥地看着我,说:“有啥累的?这个‘猪圈’总得有人归整吧!而且你看我现在,没啥大病,还不都是因为劳动?劳动锻炼身体啊!”嘿!奶奶把劳动当作乐事了,令我这个“懒人”十分佩服。
老家要装修新房子了,爷爷奶奶回到老家,去照管新房子。家里明明请了施工队,可奶奶还是坐不住,成天“监督”这施工队,时不时帮着打打下手。她三天两头地给我们打电话,告诉我们施工进程,并骄傲地汇报自己的劳动成果。有一天,奶奶完成了一项“壮举”。爷爷打电话对我说:“今天你奶奶可厉害了!她看负责粉刷的师傅不见了,就自己架着梯子爬到上面,把半个房顶给刷了!我们都吓坏了,可她跟没事人儿似的,还觉得自己身手敏捷呢!”我想像着当时的画面,不禁哈哈大笑。
劳动给奶奶带来了快乐,使她的身体越来越好,而这样健康向上的奶奶也给我们家带来不少欢乐。
二、专业化
除了从多角度积累素材外,还要特别注意“专业化”的要求。所谓“专业化”,指的是对素材要有类似内行人的知识,以便在文章中细致入微地描写,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比如同样记叙过年生活,南方与北方有明显不同,春节与元宵节也不同;同样写旅游,大连的海边与青岛八大关不同,颐和园与故宫也不同;同样写养花,养君子兰与养水仙绝对不同;若写摄影方面的爱好,就应该积累光圈、角度、距离等拍摄知识;若写集邮,就应该明确纪念邮票、特种邮票的不同„„总之,应该深入了解素材包含的知识。梳理升入初中以来的有积极意义的事例并分类归纳,这一点对初三学生来讲很有必要。许多被遗忘的事情中有不少是好的写作题材,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素材的积累并不难。
取舍之间的窍门
记叙文材料的选择
根据多角度和专业化的要求,同学们可能已经积累了不少记叙文的材料,但是这些材料不是“万能”的。因此,面对不同的题目,我们需要对材料作出选择。下面我们以一道作文题为例,谈谈记叙文选材的方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中发生的事情往往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在你的家庭生活中,发生过许许多多的事情,请你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家庭生活,以“家事写真”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注意写出真情实感。
从命题的提示语来看,选材的难度较大:一是因为能达到“折射出社会的风貌、时代的特色”的材料才是最佳的,二是因为“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围绕家庭生活”来选材,同学们易局限于家庭中发生的事,地点过窄。其实,命题并未要求地点,而是“家庭生活”即可。同学们应该能够从提示语中判断:命题者限制了什么,没限制什么,才能游刃有余地写作。
选材提示二
扣住“社会风貌、时代特色”来选材:一定要结合本地区的实际,能够代表相当一部分人的共同经历。如:到郊区种菜,家庭卡拉ok演唱比赛,在街心健身器材上锻炼等。
-选材提示三
事件不必拘泥于家中,可以写家人旅行,可以写市场购物,可以写运动健身,可以写走访故乡„„
下面的例文在选材上别有新意,我们不妨读一读。
家事写真
我和妈妈在同一把伞下走着,我的心中感慨万千„„
一天下午放学后,天空忽然变得乌云密布。我刚一到家,只听“哗”的一声,倾盆大雨从天而降。“真幸运啊!”我暗自庆幸着。忽然,我想起今天妈妈上班时没有带雨具。虽然妈妈坐公交车上下班,但是这样大的雨,仅仅从单位到车站这段路,就能把她淋成“落汤鸡”了。我给妈妈的单位打了个电话,得知妈妈今天要加班到七点多。我望着窗外的雨,看样子一时半会儿停不了。我眼前忽然闪过以前妈妈给我送伞的情景„„对!我要去给妈妈送伞。于是,我抄上一把雨伞,冲出家门。
很快,我乘上了妈妈每天都要坐的22路公共汽车。或许是由于下雨的缘故,由西四到新街口这条本不宽阔的马路变得更加拥挤。车子走走停停,停停走走。我原来就有晕车的毛病,这一折腾,我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觉得胃里翻江倒海一般。我大口吸气,可越是这样越觉得憋闷。我只觉得头重脚轻,胃里的东西往上涌。
终于到站了。我赶紧下车,弯着腰扶着路旁的一棵小树吐了„„雨水打在我的身上,我忙直起身。忽然,我看见自己要换乘的27路车正驶向不远处的车站。我真想再休息一会儿啊!可是我又怕错过妈妈的下班时间。我看看表,已经快七点了。我不由握紧雨伞,咬咬牙,向车站的方向跑去„„
终于到了妈妈的单位。我看到三楼有一间办公室还亮着灯。我长舒了一口气,因为我知道那是妈妈所在的财务科。
我真想冲进去给妈妈送伞,可是妈妈的单位纪律严明,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我只好在寒风中等待妈妈。阴冷的风吹透了我单薄的衣服,我不禁打了个寒颤。
忽然,我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是妈妈!我赶紧迎了过去。“你怎么来了?等很久了吧?看,你的身上都湿了!”妈妈关切地望着我,脸上漾起满足的笑容。“没有,就一会儿。咱们赶紧回家吧。”我一把揽过妈妈的腰说。
我和妈妈就这样在同一把伞下走着。看着妈妈脸上还未散去的笑容,寒冷和刚才晕车那种难受的感觉全都烟消云散了。我不禁自问:“乌鸦反哺,羊羔跪乳”,可是这种回报亲情、关爱父母的事情我曾做过几件?大雨滂沱时我给父母送过几次伞?当父母拖着疲倦的身子回到家时,我是否曾给父母端上一杯热茶?那么,就让我把这件事作为一个开端,从此开始,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吧。
我一边这样想着,一边把伞又向妈妈那边斜了一点。
上文通过描写“送伞”的家庭真事,写出青年人对关爱父母的问题的深刻反思,选材具有时代特色、有典型意义。“多关心父母,回报父母”的主题弘扬了中华传统美德,使读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在细节上注意前后文的衔接和联系,通过细节表现中心,小中见大。同样写家庭发生的事情,大多数同学往往写父母如何关爱自己,上文则另辟蹊径,写出一片新天地。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优秀记叙文材料的选择有四个要求,即切题、真实、新颖和有意义。反之,则是我们需要淘汰的材料。
写议论文怎样选论据
同学们,在你确定所选择的论据符合确凿、典型和新鲜这三个标准后,还要注意选择论据角度的不同、多样,这样才会使文章的论证严密、全面。
一般说来,选择论据的常见角度有四个:
古今 古代和当代的事例
例:在《谈骨气》一文中,为了证明“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观点,作者先后列举了南宋末年文天祥抗金、古代齐国穷人不食嗟来之食和现代民主战士闻一多不畏强权的事例,用从古至今的事实有力地证明了“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论点。
正反 正面和反面的事例
例:“发愤”,辞书上解释为下定决心努力。其实,它更包含着一种在压抑和困顿之中振奋兴起、有所作为的意思。历艰困而发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两千四百多年前,弱小的越国在吴国的进攻下,兵败国破。而越王勾践含垢忍辱,卧薪尝胆;越国人民齐心并力,终于积二十年之努力,击破强敌,兴复祖国,给秀丽的会稽山水留下了“报仇雪耻之乡”的美名。逃亡南方的东晋贵族,聚合新亭,眼望沦陷的大好河山,相对而泣,又何尝为国家和民族争来一丝益处?只徒然给浩浩长江蒙上一层耻辱;给后世英雄,留下无穷感慨罢了。
这段文字为了证明“历艰困而发奋,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不可缺少的可贵精神”的观点,先后举了勾践灭吴的正面例子和亡国的东晋贵族哭泣逃亡的反面例子,将他们面对亡国的同样处境,做法却截然相反的事实作对比,使观点的论证更全面。
中外 中国和外国的事例
例:《才能来自勤奋学习》一文中,先后列举了外国的牛顿终身勤奋,爱因斯坦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学习,爱迪生刻苦钻研,高斯忘我地醉心于科研,居里夫人坚忍不拔地工作的事例。接着,又列举了我国的白居易刻苦学习,李时珍勤奋工作,郑板桥刻苦学画的事例,充分证明了观点: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类别 不同方面的事例
从行业不同的角度选择,可以分别举科学家、艺术家和文学家等的论据。
从论据不同的类型角度选择,可以是概括的事实论据,也可以是具体的事实论据。如:谅解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唐太宗李世民谅解、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十分欣赏魏征的才干和人品,于是便谅解并重用了他,让他做了宰相,帮助自己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这里虽然有李世民作为一代明君尊贤爱才的一面,但我们不能不认识到这也与他宽宏大度、善于谅解他人分不开。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谅解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谅解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相反,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又有哪一个能做出一番事业呢?
李世民的例子为具体的事实论据,齐桓公和蔺相如以及“那些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之人”的事例则是概括的事实论据,都证明了“谅解十分重要”。
论据类型不同还指可以兼用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例如,论述“规则”的论题,可以用《孟子》中的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来论证,也可以用下面的事实作论据:北京电视台《现在行动》专栏最近办了一期节目:在北京南中轴路上寻找一名“文明过街人”,条件是这个行人必须完全遵守交通规则。令人遗憾的是:三天过去了,5000多个过路人没有一个做到。
从自然和社会的角度选择,更显新意。比如论证“团结的重要”,就可以用这样的例子:“在新疆天山的冰川附近,生长着许多雪松和云杉。这里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几乎所有的雪松树梢都被风折断,而云杉却大都安然无恙。从质地来讲,雪松比云杉坚韧得多,应该更能抵御狂风才对,为什么反而是它们被折断了呢?科考队员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了其中的奥秘:雪松在高原上大都是孤立的,即使成林也稀稀落落。大风一来,就把它们压倒折断了。而云杉大都是成林的,密密地站在一起。风来的时候,它们一起组成一面强大的防风墙,再大的风也对它们无可奈何。团结的力量实实在在。团结,使柔弱的云杉战胜了风暴,赢得了胜利。”
可见,写议论文在确定观点、明确标准后,确实要注意从几个不同角度选择论据来论证。当然,在一篇议论文中不可能面面俱到,选择论据的角度宜择其一种或两种,并且在文中用恰当的语言体现出清晰的选择角度,这样才使文章的结构清晰、论证也才有说服力。
选材求真实 写法须灵活
——初中语文总复习之写作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培训中心特约撰稿人 高石曾
一、学习《考试说明》,明确写作要求
在今年的《语文课标卷考试说明》中,有关写作部分的考试内容和目标有如下要求:
1.根据题意和要求写作。中心明确,思想健康,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力求有创意地表达。
2.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顺序和详略。
3.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写简单的说明文,做到明白清楚;写简单的议论文,努力做到有理有据;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
4.能正确使用常用的标点符号。
上述4条中,第1条侧重写作内容方面的要求。考生考试作文要做到切题意、中心明、内容实、感情真,此外还要条理清(这是表达上的要求);第2条是写作方法上的要求。考生应做到重叙述,巧描写,抒情议论不可缺,顺序安排好,详略要得当;第3条是对四种常用文体(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写作的具体要求;最后一条特别强调对常用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考生写作时要掌握顿号、逗号、分号、句号的不同用法,避免全文一逗到底,也要区分表达不同语气的句号、问号和叹号,还要注意省略号、破折号、引号的书写格式。
二、学会积累,使作文有内容可写
考生写作文经常感到没有内容可写,所以复习时不是背几篇范文,就是把自己的陈年旧事拿来应付一下,这样生搬硬套的结果,写作成绩不会理想。那么,究竟应该怎样复习呢?
首先应该学会积累。从日常生活中积累自己熟悉的材料,选取那些个人亲身经历过的人和事,写你的所见所闻所感。
◆积累可以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三方面来进行
学校生活可包括《我最爱学的一门课程》、《我最爱读的一本书》、《课间十分钟》、《自习课上》、《在运动场上》、《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秋游》、《军训》、《公益劳动》、《新年联欢》等。
家庭生活可包括《小区晨练》、《厨房献艺》、《探望长辈》、《除夕守岁》、《郊外踏青》等。
社会生活可包括《上学路上》、《街头见闻》、《社区活动》、《剧场观戏》、《欣赏大片——<满城尽带黄金甲>》、《多哈亚运》、《邻里之间》、《热门话题》等。
◆积累还可以从文章体裁、写作内容入手
写人文章可包括《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和《最值得我学习的一个人》,《对我帮助最大的一个人》和《与我最要好的一个人》等等。
叙事文章可包括《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和《最难忘的一件事》,《最新鲜的一件事》和《最有趣的一件事》,《最高兴的一件事》和《最苦恼(或“心烦”)的一件事》,《身边好事无限多》和《我做的一件好事》等等。
写景文章可包括《春雨》(贵如油),《夏日》(炎炎似火烧),《秋风》(扫落叶),《冬雪》(一片白)——前面是作文题目,后面括号内是景物特点。还有《校园的早晨》、《夕阳西下》、《雨后彩虹》、《中秋的明月》等等。
状物文章可包括《我的生日礼物》、《我的文具盒》、《我的卧室(或“我的小天地”)》、《我的相册》、《我饲养的小动物》等等。
以上列出的文题,只不过是以点带面,帮助同学们打开思路,通过细心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人事景物,回忆初中阶段的生活片断,搜集整理可供写作的材料,分门别类地记在本上。这样的积累,就可以保证中考作文有内容可写。
三、学会审题,使内容符合题意
有了大量材料,不是写应试作文就可以信手拈来,而是要根据题意从积累的材料中加以选取。这其中审题是关键,那么如何审好题呢?
中考“审题”中的“题”指的是“试题”。在作文试卷上,作文的题目、供给作文的材料、作文的指导语和作文要求等,都是试题的组成部分,而“审题”指的就是看懂这些方面的内容。只有领悟了试题的要求,把握住了试题所限定的条件,又明确了作文的范围和文体,才算是看懂了试题。
▲命题作文的审题
这类题应该对构成题目的词语仔细推敲,准确理解隐含在词语中的作文要求、限制条件和选材范围。如《我最敬爱的一个人》这个题目的中心语是“人”,表明是写人文章,其定语“一个”限制了写人的数量,“我最敬爱”限制了选材范围,写的人必须是自己的长辈,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而且也表明了文章应以第一人称“我”来写。
再如《我最熟悉的一个人》和《我最怀念的一个人》两个题目。同样是写人文章,写人数量都是“一个”,而且都要使用第一人称;但它们在关键词语上有所不同:“最熟悉”是指现在自己和他接触最多、对他的情况知道得最清楚,所写的这个人可以是长辈,也可以是平辈;而“最怀念”是指过去自己和他接触多,可现在因各种原因不在一起却十分想念,所写的这个人一般是自己的亲人,或者是值得尊敬的师长。
▲填充式题目的审题
这类题应该弄清楚题目的结构,了解所给部分应是短语的什么成分,而需要填写的部分又是短语的什么成分;同时要借助试题中指导语的内容理解题意。如去年中考大纲卷的作文题目是劳动,下面还有指导语:劳动,是人类创造物质或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伴随着人们的每一天,每一月,每一年。劳动带给人们的有许多许多„„请结合自己的经历或感受,写一篇文章。考生审这个题目时,要参照指导语的提示:第①句诠释劳动的内涵,特别强调劳动的作用,第②句说明劳动和人们的密切关系,第③句用“许多许多”来表明劳动带给人们的好处之多。由此,可以联想到劳动带给我的快乐,劳动对我的作用(劳动使我学会了本领,劳动锻炼了我的意志,等等);同时思考题目中所给的“劳动”一词可充当什么成分:如果充当主语,便可以在其后填写上劳动对我的一些作用等内容。如果充当定语,就可以填写为《劳动后的快乐》,《劳动中的困难(或“苦恼”)》等。要特别注意的是,题目中填充进去的自拟部分,应该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或感受最深的,最有可写的,而且写起来也最有把握的内容;写这样补充完整的作文题目才能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切题。
▲给材料作文的审题
这种题型一般有两种:一种是给了材料,又提出要求,并且出了作文题目的,如去年中考课标b卷的作文题;另一种是给了材料,提了要求,让自拟题目的,如去年中考课标a卷的作文题。无论哪一种给材料作文的审题,都要求考生既要看懂提供的材料,又要领会试题的要求;然后才能根据提供的材料,按照试题要求,或自拟题目,或选用所给的作文题进行写作。
给材料作文的方式不外乎是提供文字材料或供给图画(一幅或几幅),所要求的文体也不限(可以写记叙文,也可以写简单的议论文或说明文),但有一点要注意:必须以所给材料为依据,绝不能离开材料而另起炉灶。因此,这类作文的审题要点有三:一是看懂材料,准确把握材料的意思,二是明确作文要求(文体、文题、字数等等),三是确定自己的作文如何使用或照应所提供的材料。
四、学会借鉴,把作文写得更生动
《语文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以规定的‘现代文文章示例’(见附录一)及与之水平相当的阅读材料为考试内容”。由此看来,同学们不仅可以通过“文章示例”掌握阅读方法,还可以从中学习写作方法。根据作文的内容,灵活地借鉴课文的写法,就可以把文章写得更加生动。
●写人文章,一般都要抓住特征来写人物的容貌、衣着、言语,以及姓名的由来。如魏巍同志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一段人物介绍:“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二十一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不过因为他才从阵地上下来,显得稍微疲劳些,眼里的红丝还没有退净。他原来是炮兵连的”。这短短的百余字,就写了一位志愿军战士的姓名、年龄、籍贯、单位、职务以及他的外貌,值得同学们写作时学习。
●叙事文章,要把记叙的要素交代清楚。如冰心的《小橘灯》开头写道“这是十几年以前的事了。在一个春节前一天的下午,我到重庆郊外去看一位朋友。她住在那个乡村的乡公所楼上„„她不在家,窗前桌上留着一张条子,说是她临时有事出去,叫我等着她”。寥寥几句话,就把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原因记叙得清清楚楚。
●无论写人还是叙事,都要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如鲁迅先生的《故乡》中,为了表达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作者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来写“我”坐在船上远离故乡时的感受。这里有叙述(“我躺着„„又大家隔膜起来”)也有抒情(“然而我又不愿意他们因为要一气„„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有描写(我在蒙胧中,眼前展开一片海边碧绿的沙地来„„)也有议论(“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由此更好地表达了中心。
●此外,人称的使用,在文中可以起到不同的作用。如魏巍的《我的老师》第10段中这样写道“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开头两句话使用的是第一人称“我们”“我”,第3句就改用了第二人称,直呼“蔡老师”,更好地表达了自己对老师的依恋之情,使读者感到亲切自然。
总之,同学们复习规定的课文时,要有意识地学习文中的写法,灵活地运用在自己的写作中,把文章写得更好。
春节作文 写春节作文前,我们可以先回忆下过春节是我们参加过的活动,如贴倒福、分压岁钱、吃饺子、掸扬尘、贴年画、贴剪纸、放鞭炮、守岁、给压岁钱、挂千千结、贴春联等,然后挑一个我们印象深刻的上网查些资料,可以到百度搜春节的八个习俗,春节的由来与传说等,也可以上作文网作文素材频道找到相关资料再进行介绍。
作文题目可以自拟,如欢度春节,春节游文庙,除夕之夜,美丽的春节,春节花会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每个部分举例:
开头部分:大致介绍一下春节,及春节的一些习俗,点明你所要介绍的习俗。(略写)
例:元宵节是我国的四大节日之一,元宵节一过,春节也就算过完了,所以这一天是非常隆重和热闹的。过元宵节的节目丰富多彩,有充满乐趣的看花灯猜灯谜,有喜气洋洋的舞龙,还有热闹非凡的赛龙船。不过,最吸引我们小孩子的却是那多姿多彩的烟花。
第二部分:介绍这一习俗的来历、象征意义等,像剪纸、年画、千千结等还可以写写这些物品的种类、样子等。(详细)
例:春联代表着欢乐祥和。在我们中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贴在门上,为节日增加喜庆的气氛。一幅幅春联不仅带来了吉祥和祝福,还带来了中国古老的浓浓的文化气息。瞧!“大地春光好,长天晓日红”、“岁岁皆如意,年年尽平安”、“江山万里如画,神州四时皆春”、“春风送春处处***美,喜鹊报喜家家喜事多”…… 幅幅春联让千家万户喜气盈门。春联的种类比较多。按照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方等。因此,贴的位置也不同,如“门心”贴在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横批”贴在门楣的横木上。
第三部分:回忆自己参与这一活动的情景。(详细)
例:记得去年元宵节的晚上爸爸妈妈带我去工人体育馆看烟花。八点整,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烟花带着红红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几朵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紫色的牵牛花,火红的玫瑰花,粉红的月季、银色的百合,真是绚丽多彩。随着一声声的炮响,人们在惊呼,在赞叹,夜色中,人们微微扬起的脸上也变幻着多姿的色彩,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结尾结尾部分:写写自己对这一习俗的感受。
例:我看着那散发着传统文化芳香的中华结,仿佛品味到了中华民族远古的神秘和东方的灵秀。它的古香古色,它的千变万化,让我神往,让我遐想…… 《春节的街头》
今天,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早晨我还没醒,就听到了鞭炮的声音。平静的社区,今日显得热闹非凡。这热闹的喧嚣,把我的睡意一股脑的全都打撒开来。于是,起床穿上了新衣服连早饭都来不及吃就冲到门外,看着各家各户的炮竹,烟花。接着就是跟爸爸妈妈一起去走街串巷——拜年!
“李伯伯,新年快乐”“王阿姨,工作顺了”“刘奶奶,身体健康”〃〃〃跟所有的长辈们拜过年之后,妈妈提议说:一会,去街上看看,感受下新年的气氛。
一上街,街上可就更热闹了。人们手里有提着大袋大袋的菜,身边的孩子手上握着一大把小花炮,蹦蹦跳跳地跑着。看!我左边的一位四、五岁左右的小女孩,跑到前面去。一下子又转过头对一位满手是鼓鼓的袋子的大人喊着:“爸爸,快点!我要回去放炮玩呢!”。有拿着那边超市发的小气球的,红的,黄的,绿的,还有蓝的。也有三五成群,手挽着手说说笑笑的姑娘们,小伙子们,忙绿了一年,辛苦了一年,我想这个时候应该是大家最放松,最高兴的时候。你看,路灯上还挂着两个小红灯,喜气洋洋的。就像在说,“我们也要过新年,我们也要过新年”。
一进菜市场,那才更热闹呢!人流窜动,一眼望去,什么也看不见,全是人。还有那翠绿的黄瓜,可真新鲜哪,你看,那金黄色的小花在太阳的照射下显得多么的生机勃勃啊。那鲫鱼,鲢鱼,青鱼,草鱼等等在水里游来游去,真是印证了我们中国的老话:年年有鱼(余)!黄的韭菜,红的番茄,黑的木耳,白的萝卜〃〃〃真是要什么有什么呀。“哎哟!可真够挤的。”我嘀咕了一句。跟着妈妈买了几个我爱吃的菜,结完帐就走出了菜场。超市里的收银台前也早已排起了长龙。
傍晚时分,街上,又渐渐安静下来。店主们把店子关了,超市也比往常早了些许关门。大家都提着东西回家过年去了。
到了晚上6点左右,社区渐渐安静,孩子们都回家吃团圆饭去了。吃完团圆饭7、8点的样子社区又重新热闹起来。孩子们全都出来放花炮了。这个放个“降落伞,”那个又放个“天女撒花”〃〃〃〃各式各样的花炮全有。每放完一个都会聚集好几个孩子,他们在讨论谁的花炮最美丽,谁的花炮颜色最多,之后又是阵阵欢笑。大人们或几个坐在一起打牌,打麻将;或几个坐在一起嗑瓜子,剥花生;或看着自己的孩子放花炮,偶尔还要帮他们一下。大多数的孩子,都是自己独立操作完成。
夜,更深了。人们陆陆续续的回家了,有些不肯回家的孩子也在父母的劝说下,不情愿的回了家,一天的热闹景象渐渐被夜幕包围。我不禁感叹又是一年到,时间过得可真快呀!
春节见闻
“当、当、当”新年的钟声敲响了,家家户户的门上早已贴上了或火红或金黄的对联,每一家的老老少少都乐得合不拢嘴。兴奋的孩子们有的目不转睛地盯着电视,品尝着一年一度的晚会大餐――春节晚会;有的急着给自己的长辈拜年,发短信,打电话,所有新年的祝福话语仿佛怎么也说不完;调皮的孩子正在向自己的父辈们 “讨要”压岁钱;屋外的鞭炮声此起彼伏,炸开了锅,五彩的烟花更是把这个特殊的夜晚点缀得绚丽多姿。
正月初一,农历新年的第一天迎着人们的喜悦祥和而来。我这个平时最赖床的懒汉,今天却起了个大早,因为我极想穿上我那美丽的新衣,出去好好炫耀一翻。我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我们小孩子走在拜年队伍的前面,见到长辈们拜个年,说几句吉利话,就可以收获一大把的压岁钱,然后拿到街上去买自己喜爱的东西――玩具、零食、鞭炮……,家长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对我们的放纵是那么的宽容,一切都有了!这就是过年的感觉。
“放鞭炮喽!”不知是谁喊了一声,小孩子们很快都聚在了一起。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响声震天,四处飞溅,仿佛要把一个个美好的愿望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炮竹声接连不断,热闹非凡。
到了吃饭的时候,望着满桌子平时最爱吃的菜肴,我们小孩子却一点儿也不觉得饿。大人们在推杯换盏之间,谈论最多是:今非昔比啊!今天的幸福生活从餐桌上最能说明问题,现在人们生活好了,天天就像在过年!
奔波在走亲访友的路途上,我见到了春意盎然的田间大地,一条条新修的高速公路缩短了我们的行程,通往乡村的泥巴路也被“村村通”的水泥路所覆盖,城市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一年一个变化……
春节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就是一切都在变化,一切都是新的!
第二篇:中考语文抢分计划之基础篇
中考语文抢分计划之基础篇.txt心脏是一座有两间卧室的房子,一间住着痛苦,一间住着快乐。人不能笑得太响,否则会吵醒隔壁的痛苦。中考语文抢分计划之基础篇
一、考查要求和范围
(一)考查要求
一是会认:能识记基本课文中常用字的字形;二是会写:能正确书写基本课文中的常用字;三是能改:能修改题目中出现的常见错别字。
(二)考查范围
字形始终是中考的一个重要考点,主要考查汉字书写和汉字构造。近几年的中考试题,最主要的是考查汉字书写。常见题型为选择题和填空题,有时也出现考查考生先找出错别字,再纠正错别字的试题。
1.对汉字构造的考查。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考生对形声字的了解,同时着眼于形声字的结构辨析,各地中考试题中这类题比较浅近。但近一两年的中考试题,也淡化了对形声字知识的考查。
2.对汉字书写的考查。主要考查考生对常用字的音,形,义的辨识和改正错别字。这类试题,借考查字的书写能力,着重考查的是常用词语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大多数考题设计精巧并有较高的难度,迷惑性强,因此同学们要有加强识字、书写训练的指导思想。
二、字形题目解析
一般题型
例1词语中有错别字的是()
A.疏浚匿名感慨良深姹紫嫣红
B.狭隘矫健辨伪去妄改邪归正
C.雏形上溯声色俱历自出心裁
D.妖娆惘然才疏学浅勃然大怒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辨别错别字的能力。解此类题,要求学生平时书写规范,不写错别字,在 此基础上,逐项辨识,须无一遗漏地找出。当然,倘若能够一眼看出某项中的错别字,那么答案即可确定。此题A、B、D三项中四个词语都没有错别字,C项中 “历”应为“厉”。
【答案】C
【复习建议】初中三个学年六本语文书中重点词语和短语,考生应熟练掌握,因为该题考查的内容是近年来中考常见内容之一,应予以重视。
例2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有志于为这一崇高理想而奋斗的青年要敢于面对现实,不怕一切艰难困苦,不怨天忧人,以凌云的壮志,用刻苦勤奋的汗水浇开灿烂的理想之花。
B.由此取得我们一家的口粮,可以说,这是性命悠关的一座桥。那桥不论修得怎样简陋,可仍是美好的。
C.让这些英雄的人们,在这自由的天幕下,干净的沙滩上,海阔天空地尽情谈笑吧,酣畅地休憩吧。
D.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莫不关心,麻木不仁。
【解析】本题考查的内容也是辨析错别字,但从题型上看,与例1有所不同,即把带有错别字的 词语包含在一个句子中,而不是简单地排列出来。这就要求同学们在阅读各个句子时应格外细心,找出一些固定词语或成语,再进一步辨析。A句的“怨天忧人”的 “忧”应改为“尤”;B句的“性命悠关”的“悠”应改为“攸”;D句的“莫不关心”的“莫”应改为“漠”。【答案】C
【复习建议】本题型是近一两年来中考考查考生辨识错别字的一种新型试题,既考查考生是否粗心大意,又考查考生综合能力,应予以重视。
例3根据注音写出正确的汉字。
①北雁南飞,活泼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āo)____声匿迹了。
②外祖母仍不(chuò)_____劳作,尤喜纺棉。
③老秦(yǎo)_____了一碗汤面条,毕恭毕敬,双手捧给老杨。
④一座草顶,竹(miè)_____泥墙的小屋出现在梨树边。
【解析】本题是一道综合考查题,要求考生正确区分并使用同音字,形似字,正确书写汉字,不 写错字、别字。①句中“销”与“消”既是同音字又是形似字,此句应用“销”;②句中“辍”和“啜”是同音字,和“啜”,“掇”,“缀”又是形似字,区分 难,书写时也易混淆。“啜”有喝的意思,“掇”有采摘、用双手端的含义,“缀”表示用针线连结或装饰的意思,此句中自然要用“辍”了;③句当用“舀”字,不可误写成“刍”;④句中当用“篾”字,须和“蔑”字区别开。
【答案】①销②辍③舀④篾
【复习建议】这类型题将形似字,多音多义字和同音字放在具体语言环境中,解题时一定要弄清每句话的意思,再选择合适的字词。
综合题型
近几年,一些中考语文试题“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中常常出现“字词句综合题”,命题者提供一段文字材料,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改错别字、修改病句、成语积累等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类题题小容量大,既能充分体现综合性和应用性,符合新课标新理念的要求,又可减少试卷的题量和长度,所以往往得到命题者的青睐,同学们不可忽视这一题型的复习。字形题专题复习
--错别字的辨识与修改
北京市大兴区教师进修学校李学栋
例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答题。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我也不例外,我的爱好是看书。家中那大书柜里,一至四层都摆放着各 种各样的书,大约有三百册左右呢!平时我千方百计挤出时间阅读,虽然架了幅深度眼镜,但只要一拿起书,我就常常顾不上睡觉,忘记了吃饭。妈妈不明白我为什 么会对书如此痴迷()总要不停地唠叨几句。我模仿语文老师的口吻,笑着说:“精神食粮不可少嘛!”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是病句,应改为。
(2)文中加点的“幅”是错别字,应改为。
(3)文中画波浪线的内容可换成一个成语来表述,这个成语是。
(4)文中括号内的标点应该是。
【解析】题(1)考查的是病句修改,“大约”与“左右”语义重复,应删去一个。题(2)考查容易写错的形近字,应改为“副”或“付”。题(3)考查成语的积累与运用,应该是“废寝忘食”。题(4)考查有疑问词的句子怎样正确使用标点,很明显应该用逗号,而非问号。
例二下面一段话在字词、标点和句子三个方面存在问题,请找出并加以改正。
豁达是一种坦荡,那心灵像一汪碧泉清澈见底,容不得半点污秽和虚伪,是黑决不会说是白,是 鹿决不会说是马。豁达是一种乐观,能驱散生活中的痛苦和眼泪,不论生活怎样拆磨你、欺骗你,你永远都微笑着。豁达是一种自信,“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 三千里。”生活处处充满竟争和拼搏,在豁达者面前永远没有失败。豁达不是妥协退让,就是大度宽容。
【解析】短文中有两个错别字,“拆磨”应该是“折磨”,“竟争”应该是“竞争”。在标点符 号的运用上,“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引号中的句号应该放在引号外,因为这里不是独立引用;或者将“豁达是一种自信,”中的逗号改为句号,这 样就将后面引文处理为独立引用了。同时,最后一句“豁达不是妥协退让,就是大度宽容。”中的两个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择关系,因此应把“不是......就 是”改为“不是......而是”。
例三按要求修改下面一段文字。
可持续发展是可持续经济、可持续生态和可持续社会三方面发展的和协统一,①它要求人们在发 展中讲求经济效率、追求社会公平、关注生态平衡,最终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这表明,可持续发展虽然起缘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指导人类走向21世纪的 理论,它已超越单纯的环境保护。②它将环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形成起来,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1)找出文中两个错别字并修改。改为; 改为。
(2)文中有两处病句,请逐一修改。
①句应改为:
②句应改为:
【解析】题(1)考查的是两个同音别字的修改,“和协”改为“和谐”,“起缘”改为“起 源”。题(2)考查病句的修改,①句应改为:它要求人们在发展中讲求经济效率、关注生态平衡、追求社会公平,最终达到人类的全面发展。②句应改为:它将环 境问题与发展问题有机地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有关社会经济发展的全面性战略。
第三篇:高考作文抢分策略
高考作文抢分策略更多精品 源自 3 e d u 计 划
【摘 要】 写作是学生学习的薄弱环节,高中英语写作现状不容乐观,学生的学习激情不高,执笔效果不好。本文将根据写作现状,浅谈提高英语作文的策略,力求在高考写作中打个胜利战。
【关键词】 写作训练 合作学习
写是听、说、读、写四项语言技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语言能力的重要表现形式,更是学生必备的一种语言交际能力。《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一点在高考试卷上也有体现,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告之写作有规律可寻,写作有法可依,切实提高写作训练效果,提高运用英语的实际能力。
一、改变现状,培养写作兴趣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写作目的性教育,提高学生的认识。在大的方面,可从英语的国际交流作用和国力提高方面,让学生了解到学习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只有正确的表达,才能准确和国际互通有无。综上所述,小小的写作,可带来大大的收益,培养写作动机与兴趣,让学生敢写,是写好作文的第一步。
二、优化教学过程,重视对写作过程的指导
学生的写如果离开老师的教,就只能停留在量的积累上,而不能在短时间内达到质的飞跃。老师的教在写作过程中占有主导地位,对基本字词句用法加以学习,对写作方法和技巧加以指导,对写作常见的错误加以纠正,增加有效写作训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2.1重视字、词的积累
打好语言能力基础,字、词是写作的基本元素之一,如果英语写作是建筑物的建设,那么字、词就是砖块,没有砖块,大楼如无米之炊,难建。可见字、词即词汇和短语的重要性。得心应手的遣词造句,对于表达文章思想内容和风格特点有重要作用,词汇量不足或掌握不好,肯定会给写作带来困难。在教学中要字词讲解清楚,字词不离句,多背多用。教师尤其要提高课文的利用率,在讲解中注意区别,比较字词异同,可用课文复述,填空等方式,让学生在情境中使用字词,切实做到字不离句,句不离章。
2.2抓好五种基本句型训练
(1)主谓结构,如The sun rises from the east.(2)主谓宾结构,如I love English very much.(3)主系表结构,如 I am a student.(4)主谓双宾语结构,如 The professor will give us a talk this afternoon.(5)主谓宾加宾语补足语结构,如we made our classroom clean and tidy.在教学中,教师要经常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和情景进行造句,并注意各种成分的区分。
2.3增加有效输入,鼓励学生大胆正确的输出
改进传统的中学英语写作教学,注重过程的训练。写作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作文构思的训练过程,教师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
三、在写作课中可实施以下五个步骤
3.1让学生动眼动脑,看范例作文
这一阶段为范文分析阶段。教师通过范文介绍某一体裁,讲解其目的、语篇结构和语言特点,让学生对此体裁有一个直观、全面的感性了解。精选一些写作,借鉴一些美文,通过分析文章的结构,如议论文中主题句的一般位置的明确,可指出一般在句首,句中或在句末;分析作者是如何引出话题,如何论证提出的观点,如何结尾等一些结构特点;各种体裁文章中的高级词汇的使用、如何谴词造句等。目的是向学生展示一种体裁的社会交际目的、结构特点和语言特色。通过体裁分析,可以让学生了解到语篇建构由浅层语言要素——深层语境要素和写作的交际目的等诸多综合因素构成。
3.2让学生动脑动笔,合作操练
这一阶段让学生分组分部分完成作文,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沟通,共同创作一
篇文章,也可让学生运用体裁分析的方法解析同一体裁的不同语篇,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实践将范文中学的体裁分析知识融会贯通。不同的小组完成不同的部分,小组内成员相互合作,最后将完成的部分让老师批阅,指出亮点,找出错误,指导完善。不同的小组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互相合作,完成同一篇作文。可以让学生在相互讨论中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学习,降低中下学生的写作难度,消除他们对写作的畏难情绪。老师起答疑帮助作用,通过加强师生间和生生间的英语对话和交流,使学生增强使用英语的动机和兴趣,提高写作质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针对学生的写作常见问题,如字词叠加、词汇贫乏、搭配不当、句型误用、语法不通、要点不全、条理紊乱。表现为英语写作基本功不扎实的问题,乱用词,乱用句,乱用语法,汉语式表达太多。教师可进行有计划,有目的的有效写作训练方式,改变“不会写,不想写,很怕写”的现状,让学生在高考的最后战役中取得辉煌的胜利。
[1] 黄保军.如何写好英语作文[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版),2008(8).王楚南.新编高中英语练习册[J].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8).蒋海云.浅谈高考英语作文写作方法与技巧[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 2011(07).任强.浅谈如何提高高考英语作文的得分点[J].成功·教育, 2011(07).更多精品 源自 3 e d u 计 划
第四篇:赢在暑假抢分计划八年级物理
赢在暑假抢分计划八年级物理
一、中考知识点的分数分布
声现象 1~3分 送分题
光现象 3~5分 送分题
透镜及运用 5~6分 填空题 画图题
物态变化和热学 6~12分 送分题 信息题
电流和电路 6~8分 填空题 选择题 实验题(画图)
电压和电阻 2~8分 填空题 选择题
欧姆定律 5~12分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
电功率 10~15分 填空题 计算题
电与磁 4~8分 选择题 实验题
信息的传递3~5分 送分题 填空题
多彩的物质世界4~6分 送分题 选择题(第一题)
运动和力 3~6分 选择题 实验题 画图题 计算题
力和机械 6~10分 填空题 实验题 画图题
压力和浮力 10~20分 填空题 选择题 画图题 实验题(设计)计算题
功和机械能 6~10分 填空题 实验题 计算题
仅供参考
二、必考知识点
力学 密度 压强和浮力 简单的机械
热学 温度 物态变化 内能及利用
光学 光的直线传播平面镜成像 光的折射
电学 串 并联电路的特点 欧姆定律 电功和电功率
学科综合 电热综合 密度与压强综合 简单机械与功和能综合三、实验
(1)探究力和运动的关系
(2)探究液体压强更哪些因素有关
(3)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
(4)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5)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6)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强弱
(7)探究导体在磁场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8)探究电压、电流、电阻的关系
(9)探究电流热效应与电阻的关系
(10)探究影响滑动摩擦的因素
功和能 比热容 热值的应用 画光路图 电与磁
(11)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倾斜度的关系
(12)探究影响动能的因素
(13)探究影响斜面机械效率因素
四、注意事项
①看公式也要看单位,否则时徒劳,最好不要把全部公式列进一个表里
②记概念要记牢,否则频频出错
③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和直觉往往给人们许多错觉,所以没有理论依据不能拿来做题
适合:第一次学习物理 月考 期中考 期末考 初三第一轮复习巩固
第一章 声现象
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振动停止发声停止 但声音并没有立即消失
发声体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①人靠声带的振动发声 ②笛靠空气柱振动发声
声音的传播
声音与介质和温度有关
声波鼓膜振动 听小骨振动 听觉神经 耳聋 神经性耳聋
非神经性耳聋
骨传导:声音通过头骨 颌骨把声音传给听觉神经 引起听觉
据说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用牙咬住木棒,另一端抵在钢琴上来听自己的演奏声 双耳效应: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不一样,人据此区分声音的方位 声音的特性
①音调(声音的高低)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越快 频率越大 声音越高 ②响度(声音的大小)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的幅度有关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③音色(声音的区别)音色与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有关
噪声
从物理角度讲:由发声体不规则振动产生的声音是噪声
从生活上讲:凡是影响人们正常休息 学习工作的声音以及人们要听见的声音有干扰的都属于噪声
控制噪声的三个途径:①声源处减弱 ②传播过程中减弱 ③人耳处减弱
声音的应用
①声音能传播信息(次声波预示天气)
②声音具有能量(超声波用来 打B超 声纳 雷达)
注:①人的听觉范围:20Hz—20 000Hz
②弦乐器发声 /弦越短: 越细 越紧音调越高
空气柱乐发声:柱越短 越细音调越高
③道路两旁加隔音板---在传播过程中减弱
摩托车加消声器---在声源处减弱
第二章 光现象
光的直线传播
小孔成像:像的形状与小孔的形状大小无关 像是倒立的实像
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透明的物体便在身后出现影子
光线: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的径迹和方向(模型法)
光速: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不同,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最快为3×108 m/s= 3×105 km/s V空气V液 V固(此点恰好与声速相反)
光年是长度单位
注:“小孔成像”实验中,小孔的形状与像的形状无关
经典例题:
小明将易拉罐的上部剪去,蒙上半透明纸,在罐底部开一个小孔,用它做
小孔成像实验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B)
A.像与物上下颠倒,左右相反
B.它的成像原理是光的折射规律
C.物体离得越远,像就越小
D.在物体距小孔不变的情况下,半透明纸与小孔距离越大,像也越大
光的反射
光从一种介质射向另一种介质表面时,改变传播方向又返回原来的介质中,这种现象称为光的反射
反射定律
①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 法线都在同一平面 ②反射光线 入射光线分居法
线两侧
②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④当垂直入射时 反射角和入射角都为0度 ⑤反射过程中光线是
可逆的(注意顺序:反射在前)
两种反射类型:镜面反射 漫反射
镜面反射:平行光射到光滑的反射面上,反射光仍然被平行的反射出去
漫反射:平行光射到粗糙的反射面上,反射光将沿各个方向发射出去
镜面反射 漫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
实验: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材料:玻璃板 白纸 两支相同的蜡烛 刻度尺
本实验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1)用玻璃板的原因:方便寻找像的位置
(2)使用刻度尺:为了测量像与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使物与像在玻璃板中所成的像重合:为了证明物像大小相同
(4)检验像的虚实:用白纸做屏幕放在玻璃板后,观察白纸,白纸上没有想的形成,说
明平面镜所形成的虚像
平面镜的成像规律是:(1)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2)像与物的大小相等;
(3)像与物的连线跟镜面垂直;(4)所成的像是虚像。
经典例题:
画出发光点S发出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图中P点的光路图
KEY:
小猫在平静的池塘边欣赏自己在水中的像,下列图中正确的是(平面镜成像作图
(1)求反射角等于入射角(2)旋转光线(3)旋转平面镜(即旋转法线)(4)互成直角平面镜
注:
第五篇:初中语文写作辅导之仿写
承担培训教学辅导任务材料
写作辅导之仿写
武乡四中
贾卫平
初中语文作文训练,我尝试了很多方法:课堂情景练习、周记记录、摘录积累、随笔小练、课前速写、经典模仿等等。各种训练方法,都有各自的巡礼目的和效果,但也很难系统成一套完整的、有层次的训练方法。如果非要判断哪种方法更有效,纵观训练并沉淀下来的作文资料,能让学生有所收获且又能让我有点成就感的,首推的就只能是电脑上整理过的学生模仿经典课文所写的各类作文素材了。
一、仿写的提出
经典模仿的训练方式,并非个人创意。早在上个世纪,中学语文界著名的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就继承并整合了“模仿—创造”作文训练体系。钱先生把该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在众多作文训练方法中独树一帜,比较科学地揭示了入门写作从模仿到创造的一般规律。但经典模仿训练方法也遭到了莫衷一是的尴尬,著名作家茅盾在更早的时候就直接忠告文学爱好者:模仿训练办法不是练习写作,而是练习“学舌”,练习“拼凑文字的七巧板”,练习“套用公式和教条”。茅盾先生认为模仿训练不是教导万物之灵的人类的幼小者的方式,而是调弄鹦鹉的方式。茅盾认为,要练习写作,要增进写作的技巧,最好是让学生去抒写一些以生活经验得来的东西,而在“学舌”的时候,思想不会焕发,情绪也不会热烈,甚至字句也不用自造,从头到底,只是默写,不是练习写作。
面对“模仿”的争鸣,我先不做出判断,但我们可以先看看如今家喻户晓的一个词:模仿秀。就当下的大众生活,无论大江南北、国内国际,不管是英雄豪杰还是草根民众,没有性别和种族歧视,哪里有舞台,哪里就有人兴致勃勃登台展示。这些人模仿着名人经典的声音、样貌、风格、格式等等,在观众的呐喊声中尽情挥洒热情,给观众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这种强势风潮引起了社会学家们的关注,甚至还专门给模仿秀做出了定义:表演者利用自身的优势,通过一些举止、声音、表情等手段来模仿明星(或特指人物)的表演行为,或通过造型、化妆、整容等方式来包装自己的相貌以达到貌像的艺术行为。模仿型作文训练又何尝不是一场“模仿秀”呢?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本能特点,儿童的一切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写作文也不例外。朱熹曾经说过:“古人作文写诗,多是模仿前人而作之,盖学之既久,自然纯熟。”对于初学写作的中学生,无论是立意、选材、结构、语言还是表现手法、写作技巧,都处于模糊状态。与其让学生胡乱写、随意写或者没法写,还不如让学生愿意写、有例可援模仿写。有人说,《语文课程标准》不是明确提出,初中生写作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吗?模仿训练,还谈什么创意呢!我们期盼学生能创新作文,但创新的基础是什么呢?创新的基础是“原型”。心理学家们发现,“原型”实际上就是世世代崐代相类似的经验的反复。著名心理学家荣格说:“每一种原始意象都是关于人类精神和人类命运的一块碎片,都包含着我们祖先历史崐中重复了无数次的欢乐和悲哀的残余,并且总的说来始终遵循着同样的路线生成。”写作的创新,需要学生阅读视野的开阔,需要思想情感的沉淀,需要语言文学的积累,需要写作技巧的得法与参照。模仿写作,就像书法练习者的“描红”与“临帖”,如果学生没有典范的章法上的模仿训练,任凭学生随意写作,那么,学生也就不可能去享受“秀”的精彩了!
二、仿写的构建
模仿经典进行写作,强调的是经典阅读与训练写作的结合。经典之所以能熠熠生辉,是因为作品本身就有个性与创意,能给学生提供写作上的借鉴意义。有人会问,新课标要求学生在写作中感情要真挚,力求表达他们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要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要能捕捉事物的特征来写作。那么模仿写作训练又是否违背了新课标的精神了呢?我在操作过程中做出了以下思考并逐一解决:教材中哪些文章算是能够模仿的经典?怎样让经典作品融进学生的生活?怎样才能让学生在模仿继承的同时又能创造出新?除了模仿,又怎样来刺激学生愿意“秀”,认真“秀”?怎样“秀”才能让更多的人分享到写作的乐趣?„„
1.尊重成长,循序渐进
初中语文教材实行单元制教学,每个单元都有明确的教学主题,而单元主题的确定本身就遵照了学生思想情感、心理发展的阶段原则。在模仿写作训练中,要按照循序渐进的训练原则,结合综合性学习的需要,不能随意更改模仿训练过程,随意逾越学生的认知能力阶段,否则模仿写作训练就会处于拔苗助长的状态。
在初中三年的教学中,我把模仿写作训练的阶段做了如下安排:七年级上册,根据《春》、《济南的冬天》,我把训练目标确定在写景抒情的模仿训练上。模仿课文中的写景角度,修辞运用,但创新了写作对象,以武乡为背景,完成了《家乡的秋天》的模仿写作训练;七年级下册,根据《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爸爸的花儿落了》,结合初一下学生心理成长规律,写自己的成长与家庭叙事;八年级上册,根据《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结合单元综合性学习《让世界充满爱》,模仿经典课文中人物的塑造方法、情感的复杂性传递,写了“爱”为主题的作文,《父亲的 # # 》;八年级下,结合《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结合综合性学习《献给母亲的歌》,模仿不同的叙事风格和情感表达,亲子作文《妈妈,我想对你说》、《孩子,让我轻轻告诉你》;八年级下册,模仿《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让学生模仿训练写《家乡的端午节》;九年级上册模仿鲁迅的《故乡》让学生感知故乡,感受乡愁;九年级下册,根据《谈生命》、《人生》、《地下森林断想》结合青春生活,让学生以“青春”为话题进行创新写作。
初一起始阶段,将训练计划确定为具体的景物观察、成长叙事,以仿为主,写为辅;初二阶中间阶段,将训练计划确定为亲情回顾、真爱传递,鼓励变换角度表达相同的主题;初三为运用阶段,将训练计划过渡到较为抽象的乡愁情韵、青春抒怀,教师指导变化角度,鼓励学生创新。这三个阶段,符合了学生的知、情、意、行发展规律,也体现了经典模仿训中“模仿—创新”的过程,也就解决了经典模仿与新课标创新之间的矛盾。2.品味经典,模仿特色
对于经典课文的解读,教师必须赏析出特色,赏析出典范性,不应面面俱到。赏析是解读文本的过程,既是落实语文知识点,也是在落实写作模仿训练点。当然,写作模仿训练,也不是天天写、课课练,抓住经典课文的鲜明特色,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细节,让学生从句、段到篇章,从语言到结构、从选材到立意、从修辞到表现手法,让学生构建起经典范文的特别之处,再在写作模仿中有例可援,有章可循,这样的写作,绝对是领悟下的升华,而不是穿着别人的鞋子走路。如《春》、《济南的冬天》,这几篇都是写景抒情的名篇。全文可以借鉴和模仿的点很多,比如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描写角度的空间变换、动静结合的写作手法、虚实相生相结合、首尾呼应等等,都是这些文章的特色。引导学生领悟之后,让学生以校园或者武乡生活为中心构思景物描写,最终大家决定以武乡园林为写作素材,让学生从形、色、味多种感官,远近高低各个角度去观察,运用三篇文章的修辞手法、融入自己的情感去感受这座城,学生模仿出了很多超出初一水平的文章.八年级下册,解读《端午的鸭蛋》、《云南的歌会》、《春酒》,引导学生进行民间采风,让学生关注节日、民俗,可以投入故乡的怀抱去传承故乡的民风民俗,也可以放眼武乡,关注武乡的端午习俗、元宵节习俗、武乡干饼子等等,通过走访民间,介绍清楚民俗活动的内容,揭示出这种民俗的文化内涵,提升人民的精神与情感。
中国红,红就是喜庆、吉祥、幸福。我的家乡在山西武乡,红色的武乡,历史悠久,经济繁荣,民风淳朴。一年一度的春节,人们十分重视,各家各户早就忙着筹办各种年货,卖年画、春联、鞭炮的生意特别红火。除夕中午,各家各户都贴上了大红的春联和各式各样的门神,这都是为祈求平安,赞美春光;在武乡,元宵节时,八路军文化园高挂的红灯笼,满街的红灯笼,彩车、串串灯它把大街小巷衬托得幽远迷人。看到它便看到了家,想起它,便想到了亲人。不管有没有风和雪,它都在门口等候、召唤、照耀。它亮了一个通宵,又亮了一个通宵,使人们忽视了星月的光芒而聚拢在它的周围。一年一度的花街大门、商场、银行、酒店门口悬挂的灯笼,这一切全都流淌着浓浓的中国红。
——2010级初二42班 董林瑞 3.推陈出新,模仿创新
钱梦龙先生把他的“仿写-创新”训练体系确定为“仿写、改写、借鉴、博采、评析”五个步骤,我个人在模仿写作训练中操作更为简单,遵照了“经典—特色—融合—变化”这样一个思维过程来指导学生,在模仿中更注重学生写作的求变求新。个人的理解,运用模仿写作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如果只是依葫芦画瓢,把原文更换几个词语,或者无病呻吟地生搬硬套,的确对学生有害无益。在训练过程中,我更强调学生从宏观上去模仿借鉴,主张学生仿其形更注重仿其神,要求学生是在阅读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把握其特色然后融合自己的生活加以运用,这种训练方式对学生阅读和写作基础本身就有一定的要求,也减少了对个别字词的纠缠与套用。在“融合-求变”的这个阶段,我引导学生先确定模仿点,找出经典文本的特色,再运用求同思维分条罗列自己的生活的相似点,也可以运用求异思维从相反的角度陈诉自己的生活不同点,确定自己的写作意图,从而让学生的写作思维和材料都能有所创新。妈妈,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
2012级初二42班 巩雪
偶然翻起了老照片,一张一张,时光如同手中的线,放飞了我记忆的风筝:滑梯上彩色的花裙子,蓝天中飘远的七彩泡,队旗下燃烧的红领巾和此时胸前骄傲的团徽,一幕一幕,将成长的足音响彻在我来时的路上。
不知何时,肩上多了一双温暖的手,妈妈也笑眯眯地陪着我翻看手中的相片。我们习惯性地相视一笑,目光汇聚在了妈妈年轻时的老照片上:清澈的眼睛,温柔的长发,白皙的双手,那是妈妈青春年少时的校园写真,妈妈曾经骄傲地说,那时她可是公认的校花。而现在,我身旁的妈妈,眼角已经褶满了皱纹,青丝也掩藏不住丝丝白发,中年的肥胖也早已取代了少女时的轻盈。妈妈意气风发地讲着她当年那些流光溢彩的往事,而忧伤却迷蒙了我的双眼,因为我知道,母亲是从来不会在我面前显示她的忧伤的!
从懵懂记事开始,我就没有一个完整的家庭,妈妈就没有美满幸福的婚姻。妈妈和我就是家里的全部内涵,妈妈说我是她生活的唯一的希望和全部的勇气。这么多年了,妈妈都始终如同老母鸡一般紧紧守护着我,把我放在她情感的第一位,从而错过了众多好心人的撮合。我知道,妈妈是因为怕我在再婚的家庭中受到伤害!我也知道,妈妈因此也走向了更艰辛的道路!在每个睡意朦胧的清晨,妈妈总在叫醒我前准备了热腾腾的早餐;在每个疲惫工作后的黄昏,妈妈总是用自行车拖着我,从纷繁复杂的办公室走出又走进了拥挤喧嚣的菜市场,从锅碗瓢盆交响的厨房中走出又走进语、数、英混战的书房。
就这样,那些呼啸而过的黎明与黄昏绽放了我的青春花季;就这样,那些不留痕迹的油烟和混战褪去了妈妈的水木年华。其实,我懂,妈妈曾经是个很爱唱歌的人,但现在我几乎听不到她那优美的歌声;妈妈曾经是个很爱美的人,但现在我几乎看不见她去买化妆品、做美容;妈妈曾经是写文章的高手,但现在我几乎听不到她发表文章时的欢呼。
工作压力大的时候,妈妈也很粗心,老是忘记吃饭;家里出现困难的时候,妈妈也很无助,常常手忙脚乱。
还清楚地记得那个雨后的下午,妈妈下班晚了,家里又没买菜,妈妈用自行车拖着我回家,一不小心就摔倒在路旁的水沟里。我的胳膊划了一条口子,伤心与悲苦如同决堤般涌了出来,我好想像别的同学那样,能有一个高大威武的爸爸出现,然后把我搂在怀里;妈妈从沟里爬起来,没有安慰我,只是用纸巾给我包扎了一下,连身上的泥土都没有拍,又爬上了自行车。晚饭后,我摸着伤口,泪水还在眼眶里打转。母亲挽起裤腿,她的整条腿都已经红肿,青紫的颜色,我张大了嘴,眼泪却再也流不出来。
从小我就在练习舞蹈,虽然学费很高,但妈妈却从来没有停止过我的训练。妈妈说,经济跟训练一样,再艰苦,咬咬牙就过去了。在学校舞蹈队训练,每场演出,无论大小,她都亲自到场;有时候,训练的时间晚一点,她总是不厌其烦地打电话来询问。记忆深处的是全国被冰雪袭击之时的一个夜晚,我告诉妈妈我将坐同学的车回家。当我正和同学兴高采烈地谈论舞蹈演出的时候,同学的爸爸却问我路灯下站着的是不是我妈妈。当时,我很是生气,我不是告诉她我坐同学家的车回家吗?但那时,妈妈只是搂着我说:“妈妈不放心你一个人回家。”两双手紧握在一起,妈妈的手,凉凉的!
妈妈对我的要求很严格。当我犯错误的时候,她会非常严厉地骂我,甚至狠狠地揍我。然后,她自己又在一旁伤心地流泪。我知道,妈妈对我的爱太深,以至于我说的每一句话,她都记在了心里;学校里的每一项要求,她都尽一切努力帮我达到;我的每一个心愿,她都帮我去实现!
翻阅着老照片,我知道,我和妈妈在共同面对人生的考验;审视着胸前闪耀的团徽,我知道,我已经在妈妈的人生旅途上传递着青春的火炬;追寻着昨天的点点滴滴,我知道,我已经在妈妈的呵护下学会了关爱与感恩;站在此时的演讲台上,我知道,我正用努力诠释着养育与回报。
此时此刻,妈妈,我要告诉你,下辈子,我还想做您的女儿!妈妈,我也很想告诉你,在我们身后的岁月中,当你年老的时候,我更想把你当成我的女儿,就像小时候你拉着我的手一样,慢慢地陪你看蓝天中飘飞的风筝,在夕阳中踩着单车送你回家,在每一个流淌的黎明与黄昏为你做饭,然后,当心中的风雨袭来,你是红莲,我做荷叶,用我青春的羽翼遮掩你人生的风雨,回报我们这一生的母女深情。
巩雪的这篇文章,是在学习了《藤野先生》、《我的母亲》、《我的第一本书》、《再塑生命》这几篇文章之后,指导学生通过叙述生活琐事和细节刻画来彰显情感的写作模仿训练,原文标题是《我的母亲》,后来代表直属学校参加深圳市的“寻找爱的足迹”的演讲比赛,反弹琵琶,将题目该改成了比较新意的《妈妈,我不想做您的女儿》,比赛组认为题目太突兀,再把题目改换成了《妈妈,下辈子还做您的女儿》。这个演讲比赛节目很是感人,有评委老师当场发言,说连续两次听到这个女孩的演讲都落泪了,因为,每句话都真诚地打动了她!
学生进入初三,除了初
一、初二强调的写人叙事,我重点将写作训练放在了思维放飞和感悟生活上面,结合《谈生命》、《人生》、《地下森林断想》这几篇文章,将“人生”“生命”话题改换成了“青春”话题,让学生自拟题目,感悟课文中的三篇文章,保留原文优美而哲理的语言风格,感悟自己的青春旅途,来实现初三写作的创新突破。青春路上
2010级初三41班 武昕洋 时光荏再,青春的繁华与荒芜,在每个晨昏马不停蹄的上演。
————题记
如果真的想,那么总会到达梦中的那个地方。所以我在路上,带着骄傲的青春,展翅的梦想。
哪怕是过去,也难忘。
一生中能打动自己的,往往只有几个瞬间,好像,活着,就是在等待这些瞬间,等待他们被时间变成永恒。而在我的回忆里,你们的片段占据了我多少个仅有的瞬间,充满了欢笑,充满了悲伤。我想我是没法忘怀的,那些与你们在操场上尽情的奔跑的时刻,那些获奖后相拥的洒脱,那些仅有的兄弟之间的悄悄话语……我们也有过疯狂,我们也曾一起趁老师不在的时候在黑板上乱涂乱画,我们也曾耷拉着脑袋害怕的接受老师的训话,我们也曾互相追赶着前方,希望未来的路途充满光芒。那是成长路上的年少轻狂,那是青春路上的快乐时光。我的青春路,因为有过疯狂,所以美好。
哪怕有倔强,却成长。
步入青春期的我们,好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那些说不出口,死闷于心的事。在这个尴尬的年龄里,开始关心爸妈,却不愿说出来。与爸妈吵架,明知自己是错,却倔的不愿承认错误。想多陪爸妈,却贪恋手机刷着微博。知道爸妈想和自己说话,却不知道他们的话题该怎么接下去。看得见爸妈每天在自己身边不断的变老,却仍不耐烦他们的唠叨,他们的过时。心里时时刻刻充满愧疚,却仍带给他们落寞与孤单。爸妈却从不责怪,在每个我与作业斗争的夜晚,给我一杯暖茶。在每个我心有疑惑时,教会我释怀,提醒我成长。那是我们之间的默契,那是你们给予的阳光,让我平静的面对狂风暴雨,让我充满信心的展望着未来。我的青春路,因为有过倔强,所以成长。
走在幽径的小路上,回首看着曾经走过的脚印,在那些平静的回首中,开始沉淀青春。15个脚印里,有过欢乐,有过忧愁,走过疯狂,也曾倔强。但却也一路坚持的走着,那是我的路——我的青春路。
喜欢一个人在路上的感觉,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觉,然后继续前行,不断强大。在渐渐年老的岁月中,成为一个有故事的人。所以,那些无处安放的青春———请允许,在路上。4.收放自如,性情写作
写作模仿训练固然重要,但也要尊重每个孩子的个性,对于两个极端的孩子,要特殊对待。写作能力特别强的孩子,允许他在模仿的基础上有更多的创意自由;写作能力弱的孩子,要降低要求,尽可能贴近原文,联系自己的生活写实即可,不能一刀切。强制性的模仿,会导致学生无所适从,既不理解原文内容,更不知道自己在写啥。模仿训练最终目的是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让学生在自己的作品中享受成就感,从而保持自己的写作热情、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
八年级上册,单元内容为《阿长与<山海经>》、《背影》、《台阶》、《老王》、《信客》,单元综合性学习为《让世界充满爱》,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已经有了相关题材的积累,我就把这次的作文训练确定为话题作文“爱”,允许学生模仿教材中的细节描写方法来刻画人物传递情感,也允许学生自由写作,突出性灵大爱,学生的作品就显得更加多元与个性。九年级在解读《故乡》、《我爱这土地》、《乡愁》之后,鼓励学生创作性地以故乡为题材写作,也涌现出了不少的佳作。
三、仿写的实施
对于写作训练,方法很多,模仿训练方法算是阅读和写作相结合的一个较易操作的好办法。写作训练固然重要,如何通过“秀”来“show”出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延续写作热情也同等重要。我们可以设想,无论模仿达人模仿得多么精妙绝伦,如果不能给他提供展示舞台,他能用自娱自乐的心态来执着追求这种模仿艺术吗?模仿秀之所以轰轰烈烈,那是因为表演者收获了成就感,观众享受到了模仿艺术的快感。写作亦如此!1.写作博览秀
初
一、初二阶段,每个学期都要求学生整理自己本学期的作文集,将本学期写过的作文篇目进行电子版汇总,然后给自己的集子自拟题目,做出封面,打印成册。将自己最满意的一篇文章传给科代表,由科代表完成班级的作文集的编写。开学之后,利用校园媒体,向全校师生发出邀请函,在特定场所陈列展示班级、年级的学生作文集进行作文博览会交流。在接受了全校师生的欣赏与评比后,这个活动很是让获奖学生具有成就感。因此,初
一、初二阶段,学生都比较用心地去做好这个形象工程,写作的热情也就理所当然被点燃了。2.课前作文秀
有位专家曾经提出过一个很简单而又很深思的问题:作文占语文中考的40%,语文老师用了40%的时间来教作文了吗?初
一、初二阶段,我是每天课前五分钟用来展示作文,挨着学号排序,学生课前自己诵读自己的作文,然后由作者自己确定两位同学点评,两位同学必须说出此文的优点和缺点。某一个阶段,学生都是同题作文居多,通过这种展示与比较,学生会更加积极地去感悟自己的文章,端正自己的作文态度,否则,在众人面前难以启齿。3.亲子友情秀
之前作文教学,都是我在改作文,给分数,写评语,学生看分数,然后关上作文本。现在评改学生的作文,有时我会交给学生小组来进行评改,或者两个班互相评改。四个学生为一组,轮流批改,每个人打一个分数,并写出一句既有优点又有缺点的评语,然后,小组推荐优胜作文。通过这个方式,学生能对比的同题作文量增大了,甚至,学生评语会更加得到作者的重视,也促进了学生的友情,强化了学习氛围。《献给母亲的歌》就是交给父母和子女共同完成的,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妈妈,我想对您说》,然后母亲用《孩子,让我轻轻告诉你》回信,既让学生收获了母爱,又能和谐青春期的亲子关系。
四、仿写的反思
虽然提出了这个并不新鲜且有争议的方法,而且也只是个人作文教学中一种粗浅的尝试,没有理论支撑,没有系统化的论证。且我也不希望把“模仿·秀”中的模仿等同于去使用某个词语或者某个句子,我更主张将阅读和写作结合起来,把经典文章的的典范性放大化,然后用阅读教学来引领写作训练,在这个过程中,也让写作来促进学生对文本的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