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

时间:2019-05-15 05:55:5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

第一篇: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

土地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

为有效贯彻《市国土资源工作问责制实施意见》,全面提升我中心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按照市局推进问责制的工作部署,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我中心业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工作职责和岗位职责

(一)工作职责

1、依法编制年度城区土地储备和经营计划。根据国土资源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制定发布的《土地储备管理办法》和《山东省土地储备办法》,结合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发展规划及土地市场供需关系,组织编制年度城区土地储备和经营计划,经逐级审查后报市政府批准执行。

2、落实收购储备工作协调机制。做好征收储备土地前期报批的协调工作,与市规划局结合做好储备土地出让前的勘测规划工作,统筹协调两区、办事处,做好出让土地清地拆迁工作,配合各有关部门、各单位做好相关收购储备工作,并签定收回协议。

3、落实收购收回储备工作逐级报告审查制度。严格按照土地储备管理的规定执行,以收购收回的方式纳入储备的土地,严格依照程序办理,对收回收购土地的补偿费用以及收购收回协议书的有关条款由第一责任人、科室负责人逐级审查后报中心领导审批。

4、编制挂牌出让方案。依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城市规划等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方案。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方案包括:拟出让地块的具体位置、四址、用途、面积、年限、土地使用条件、供地时间、供地方式等招、拍、挂出让方案,按规定报市政府批准。

5、发布出让公告,公布出让结果。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应当通过新闻媒体发布,公告中不得设定影响公正、公平竞争的限制条件。挂牌出让结果于挂牌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发布。

6、保守工作机密。对市土地储备委员会集体研究的出让底价,在挂牌活动结束之前严格保密,确保政府土地收益。

7、经过招、拍、挂成交的土地,应立即签定成交确定书,并指派专人跟踪服务,并签定成交价款后的还款协议,土地价款付清后,应立即协助有关单位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8、资金管理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坚持收支两条线,与金融部门配合做好融资,借新还旧,并无差错。

9、建立宗地台账制度,反应宗地资金运作过程。根据出让公告,做好保证金的收交,并按照承诺在规定之日内返还。

10、内部管理规范:建立健全各类规章制度,加强对车辆、印鉴、出让档案等重点部位的管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11、积极完成局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对市局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到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特别是在收储出让工作过程中,领导交办的批示要件,积极调查、特事特办、责任到人,限时办结。

(二)领导岗位职责

1、主任岗位职责

负责储备中心的日常业务、政治思想、行风廉政、队伍建设等工作。

2、副主任岗位职责

分管业务、行政等工作,组织、督促、指导各科室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二、各科室工作职责及岗位职责

(一)综合科职责及岗位职责

1、综合科主要职责

(1)检查、督促、反馈各科室贯彻执行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有关规定;负责对内对外的协调工作。

(2)负责文件的收发、拟办和落实;负责文档和印章、介绍信的管理工作。

(3)负责中心资产登记、管理,办公设备的计划、购置、保管和后勤保障工作。

(5)负责中心人事劳资管理、考核、奖惩和退休职工的管理工作。

(6)负责中心各种会议的会务准备工作。(7)负责车辆管理、维修工作。(8)负责安全保卫的督查工作。

(9)负责组织、宣传、纪检、文明单位建设等日常精神文明建设工作。

(10)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2、综合科科长岗位职责

(1)处理中心日常政务,组织贯彻落实中心决议和上级指示;

(2)负责审核有关文件和报告,组织调查研究和信息交流;组织做好公文处理;

(3)负责全中心后勤保障服务和行政事务;协调对外、对内关系,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4)负责中心的安全保卫、消防、卫生、水电暖管理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车辆的日常管理和调度,保障公务用车;

(5)负责做好办公室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增强服务意识,提高工作质量;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3、内勤岗位职责

(1)负责协助综合科科长工作;

(2)负责认真细致、按时完成领导交办的各项文稿的起草、打印、校正、装订工作;

(3)负责做好办公用品购置、保管、发放工作;(4)负责做好人事工作,包括工资调整、职称评定及各种报表;

(5)负责积极做好支队的后勤保障工作;(6)负责做好相关基础数据的统计工作;(7)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4、驾驶员岗位职责

(1)严格遵守《交通安全法》和各项有关行车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行车安全;

(2)服从领导,听从安排,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出车任务;(3)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保证驾乘人员及车辆的安全;D、遵守交通规则,做到不酒后驾车,不超速行驶;

(4)严禁私自用车或将车辆交给非驾驶人员驾驶;(5)负责保持车容车貌整洁,不出故障车,坚持出车检查、途中检查、返程后检查,发现故障及时排除;

(6)负责按时验车,按时参加年审;(7)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二)收储科职责及岗位职责

1、收储科主要职责

(1)负责城区范围内全面收储工作开展;

(2)组织编制城区内土地储备计划,统筹安排拟出让宗地的前期准备工作;

(3)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2、收储科科长岗位职责

(1)负责处理科内全面政务,组织贯彻中心决议和上级指示,负责城区范围内全面收储工作开展,组织编制城区内土地储备计划,统筹安排拟出让宗地的前期准备工作;

(2)负责审核科内签发文件和报告,做好科内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廉政建设,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

(3)负责增强科内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并完成领导交办其他工作。

3、科员岗位职责

(1)负责城区内收回收购储备工作,编制市区存量、新增土地储备计划、城区内批次征地储备工作,编制市区土地储备计划,精心安排新增土地的报批工作,协调本小组内部工作;(2)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征收土地的报批工作;(3)负责全力配合做好征收土地范围内的拆迁工作;(4)负责协调规划部门做好储备土地的勘测、规划工作;(5)负责承办有关总结、计划、汇报、报告材料等内业工作,拟出让宗地成本测算,收储资料归档和转交,档案管理;

(6)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出让科职责及岗位职责

1、出让科主要职责

(1)负责科学编制挂牌出让方案,依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城市规划等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方案;

(2)负责通过中国土地市场网、国土资源报、菏泽日报等媒体发布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公告;

(3)负责挂牌出让结果于挂牌活动结束后10个工作日内,在中国土地市场网上发布。严格保守工作机密;

(4)负责对市土地储备委员会集体研究的出让底价,在挂牌活动结束之前严格保密,确保政府土地收益;

(5)负责经过招、拍、挂成交的土地,立即签订成交确认书,并指派专人跟踪服务,土地价款付清后及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立即协助有关单位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6)负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2、出让科科长岗位职责

(1)负责处理科内全面政务,组织贯彻中心决议和上级指示,负责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工作开展;

(2)负责做好科内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廉政建设,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增强科内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3)负责完成领导交办其他工作。

3、科员岗位职责

(1)负责做好科学编制挂牌出让方案;

(2)负责依据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计划,城市规划等编制国有土地使用权挂牌出让方案,发布出让公告,公布出让结果;

(3)负责对市土地储备委员会集体研究的出让底价进行严格保密,确保政府土地收益。

(4)负责对经过招、拍、挂成交的土地签订成交确认书,并指派专人跟踪服务,土地价款付清后及时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并立即协助有关单位颁发国有土地使用证;

(5)负责招商引资、收集国内外投资企业的信息资料并建立信息库、定期或不定期与投资企业进行坐谈,组织到开放城市举办专题招商推介会介绍预推出地块的基本情况及菏泽的投资环境。

(四)资金科职责及岗位职责

1、资金科主要职责

(1)负责协调政府文秘科、财政局各科室、人行、各商业银行争取补偿款的拨付,并进行支付;

(2)负责编制部门预算,争取预算的资金,及有关专项土地业务费用,并组织支付;

(3)负责对宗地保证金的预交款转出让金、交纳规费、契税;等统计工作;

(4)负责完成上级交办的其它工作。

2、资金科科长岗位职责

(1)负责处理科内全面政务,组织贯彻中心决议和上级指示,负责资金工作开展;

(2)负责做好科内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加强作风建设,强化廉政建设,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报;协调对内、对外关系,增强科内服务意识,提升工作效率;

(3)负责完成领导交办其他工作。

3、科员岗位职责

(1)负责协调政府文秘科、财政局各科室、人行、各商业银行争取补偿款的拨付,并进行支付;

(2)负责编制部门预算,争取预算的资金,及有关专项土地业务费用,并组织支付;交纳契税;

(3)负责交纳保证金、预交款、上缴财政款、保证金及预交款转出让金的批件并对保证金交纳客户的人员联系,并对其进行保密;

(4)负责对宗地保证金的预交款转出让金、交纳规费等统计工作,及时上报中心领导

(5)负责完成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三、问责

储备中心全体工作人员不正确履行职责或不完全履行职责,对直接责任人和间接责任人实行问责,视情节轻重,施行责任公开道歉,停职检查、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免职等处理方式。凡是年度内被问责的,取消当年评优选先资格。

1、未编制年度城区土地储备和经营计划的,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对未完成储备计划百分之五十土地收益的,因收储不力影响完成的,收储科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因出让有误未完成年度计划百分之五十的出让科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2、未落实收购储备工作协调机制责任:在征收储备中,未落实规划选址,权属不清,四址不清,面积有误,影响签定收回协议及征用上报的,第一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在征收或收购工作中因科室原因造成重大损失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3、对征用储备土地及收购储备土地实行逐级报告审查制度,分别第一责任人报科室负责人审查后,由中心分管领导审批,主任办公会研究同意后实施,第一责任人应在征用补偿、成本预测中拿出具体意见,因工作失误未报告影响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对未报分管领导,擅自作主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4、对储备委员会研究出让的地块,迅速编制挂牌出让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实施,凡未编出让方案及位置、用途、面积、供地方式不明确等影响批复的,第一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因工作失误、出让方案不明确造成问责领导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5、对储备委员会研究出让的土地,应立即在有关媒体公告并不得设定影响公开、公正、公平竞争的附加条件,招、拍、挂的结果及时在中国土地市场网发布。因工作失误,不能按时发布公告,并出现差错的,第一责任人停职检查,科长公开道歉,在公告中设定附加条件影响竞价造成重大影响的,科室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6、市土地储备委员会研究出让的土地经媒体公告后,任何人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界透露与竞买有关的信息,包括报名情况、电话及出让底价等,一经发现,当事人停职检查,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因泄露机密影响竞价造成的损失,经调查情况属实的,科室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7、经招、拍、挂成交的国有土地,应立即签定成交确认书,指定专人跟踪,并鉴定剩余价款的还款协议;责任人未跟踪服务,不履行职责,未签定剩余价款的还款协议造成损失的,负责人停职检查,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因成交价款未按时上交,影响开发,造成领导被问责的,科室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8、资金管理未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执行;未向领导汇报,不执行收支两条线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不与金融部门配合,做好借新还旧,未向领导报告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因资金管理混乱,造成有关领导被问责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9、资金管理未按宗地建立台帐,收支有误造成损失的,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无正当理由保证金不在承诺之日返还,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竞买保证金不在承诺之日内返还;给竞买人造成损失,并提出赔偿的经调查属实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10、加强储备中心的内部管理,无建章立规、各项制度不健全的,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根据职责分工,车辆、印鉴及职称评选出现责任事故的,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负责人公开道歉,因责任不明造成重大安全责任及损失造成问责领导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11、对市局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及局领导交办的临时性任务及上级的有关批件,指定专人负责,在规定时间内未进行调查、写出提交报告的,第一责任人停职检查,科室主要负责人公开道歉,因调查不清造成重大影响,有关领导被问责的,科室主要负责人停职检查,分管领导公开道歉。

第二篇:萍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工作章程

萍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工作章程

信息发布时间:2003-2-28

第一条 为继续深化我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进一步盘活城市存量土地,规范土地交易行为,加强土地市场的统一管理,防止国有土地资产流失,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根据《萍乡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管理工作的通知》、《萍乡市土地储备实施暂行办法》,建立萍乡市土地收购储备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为规范中心工作,特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 中心是受市政府委托,在萍乡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管下,代表政府实施土地储备、出让前期开发和经营的行为。

第三条 土地储备包括中心依法以收回、收购和统征方式取得国有土地使用权,以及对储备土地进行前期开发和经营的行为。

第四条 中心具有独立的法人资格,归口萍乡市土地管理局。

第五条 中心的主要职责:

1、根据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确定的收购计划,对企事业单位需盘活和调整的存量土地和其它增量土地适时进行收购储备;

2、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以及市场需求,适量储备土地,为增强政府对土地供应的调控力度服务;

3、管理和运作由市政府依法收回的违法用地、闲置抛荒土地、带征土地及无主土地(即无合法使用权人的国有土地),并将其纳入政府土地储备库;

4、在市土地管理委员会的领导和监管下,加强与各金融机构的配合,管理、运作好土地收购、储备的资金;

5、在市政府有关职能部门的协助下,做好储备土地的前期开发,收购、储备土地的资金测算平衡,招商洽谈和出让前的准备工作;

6、搞好综合统计,定期向市土地管理委员会报告运作情况;

7、完成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和土地管理局交办的其他任务。

第六条 中心应配备一定数量的专业人员和必要的设施。其中具备土地估价师、房地产估价师、房地产经济师、土地拍卖师从业资格的人员应占中心在编人员总数的50%以上。其他业务工作人员也必须参加省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统一组织的培训,经考试合格取得上岗资格证书才能上岗。

第七条 由市财政拨款500万元人民币作为中心的注册资金。中心可对储备土地进行运作和管理,降低土地储备成本,减少运作风险。储备土地经地价评估后,可进行抵押并可以抵押代款支付部分土地收购补偿费用。

第八条 储备土地预出让程序:

1、确定出让土地的座落、面积、用途、四至界限。

2、发布出让信息。对拟出让的储备地块通过一定渠道,发布出让信息。

3、确定开发单位。在地块出让信息发布后,根据申请进行开发资质的审查,确定开发单位。

4、出让洽谈。中心与确定的开发单位对出让地块的补偿费用、资金支付方式、支付进度和交地方式等方面进行洽谈,确定开发单位。

5、报批。在土地开发单位确定后,填写《土地预出让报批表》,报市土地管理局审批。

6、签订预出让协议。经市土地管理局审批同意后,与开发单位签订《国有土地使用权预出让协议书》。开发单位凭《国有土地使用权预出让协议书》向市政府有关部门办理立项、规划、开发等手续。

7、交纳土地开发补偿费用。根据协议约定的期限、金额和方式,由开发单位向中心支付土地开发补偿费用。

8、交付土地。根据协议约定的期限和方式,可由中心负责土地平整,预先交付待开发地块,由开发单位暂行管理。

9、签订土地出让合同。在开发地块条件成熟后,由市土地管理局代表政府与开发单位签订《国有土地 使用权出让合同》。办理用地审批手续。

10、办理权属变更登记手续。在受让单位支付完全部土地出让金后,会同中心一起向市土地管理局申请办理土地权属变更登记,领取土地使用权证,并报市土地管理委员会备案。

第九条 储备土地实行招标拍卖的,按市政府的有关规定进行。中心做好招标拍卖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十条 中心的所有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收入全额上缴市财政收入专户,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上交资金中的成本部分土地收购补偿费及贷款利息、地块控制详细规划编制、土地测量、土地评估、土地

房产登记等相关费用,由市财政局核定并及时拨付给中心。

中心的人员经费、办公经费和设施装备经费等由市财政核定拨付,其财务纳入市会计核算中心统一管理。

市会计核算中心为中心设土地运作支出专户和办公经费支出专户。

第十一条 本章程的修改,需经市土地管理委员会重新审定批准。

第三篇:问责制

问 责 风 暴

06行管(1)班060105106顾娟

行政问责制起源于现代西方,是西方政党政治的产物,经历了长期了发展后,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运行机制和法律体系,对行政主体的行政行为进行着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市民社会的发展进程。

问责制的特点是:问责的主体既包括行政领导又包括选民,并以选民的评判为主导,体现了现代政治的民主性;问责制的前提是官员职责明确,政府行为透明,体现了现代政府的责任性和行为的透明性;问责制通过法定程序,体现了程序的正义性;问责制对失职的官员来说不仅要承担行政责任、司法责任,对通过政治任命的官员来说,而且要承担政治责任,体现了权责相当、追究责任的普遍性和法定性。

行政问责制度在我国起步较晚。2001年4月21号,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正式实施,2003年非典期间,官员问责逐渐走进了公众的视野,此后,我国从中央到地方开始加快推进问责的制度化。进入2008年,各级党政部门继续积极推进问责制。2008年5月,国务院关于加强市县政府依法行政的决定中,强调加快实行问责制。今年,一轮问责风暴自上而下,席卷中国南北,且覆盖面呈现扩大趋势,官员被问责原因多种多样,问责方式也各有不同,确实这次中央问责的力度可以说是前所未有,可以说中央在这次问责风暴当中显示了他们治党理政的一个决心,也是对民意的一个尊重和交代。

今年是一个“不平凡”的一年,先是波及全国的奶粉事件,后是山西溃坝事件,三起灾难又接踵而至:黑龙江鹤岗煤矿大火,深圳龙岗特大火灾,河南登封煤矿瓦斯突出事故——数百生命逝去让人痛惜,暴露出的问题让人惊心,曝光出的政府失职和官员渎职让人愤怒。惟一让人稍感欣慰的是政府迅速掀起的问责风暴:继孟学农引咎辞职和山西官场地震后,国家质检总局局长引咎辞职了,石家庄市委书记免职了,深圳火灾相关责任官员迅速免职,河南登封市市长矿难后第二天就被建议免职。这些因或重或轻、或大或小事由而丢官的现象正形成一股强烈的惯性思维冲击:对过错责任人就地免职已成为行政问责的必然。

问责不是一种政治表演,不是为了做给舆论看和讨好公众,不是为了安抚死难者家属和平息公众愤怒,而是让官员为自己的失职承担代价,在高调问责中震慑官员,从而避免悲剧的重复发生。杀鸡儆猴,问责更多是做给官员看,强化官员的责任意识,所以我更关注官员对这场问责风暴的反应。公众的权利意识越来越强烈,媒体又对问题紧追不放,问责制在舆论推动下日益制度化和常态化,看起来问责威慑的强度已经很大了。不过细想起来,这场问责风暴还没有真正形成制度性威慑。

问责缺乏一种“违规即追究”、“失职即问责”的内在驱动机制,而是依赖于媒体和舆论的外在驱动。确实,许多事故发生后追究相关官员的责任,已经成为一种惯例——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问责很多时候并非制度自动驱动的,而是外在的舆论监督驱动的,是舆论关注的压力迫使问责制度运转起来。这种舆论依赖的表现是:只有某个事件引起强烈的舆论关注和激起很大的民愤时,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下,相关部门启动问责制,处理几个官员给舆论一个交待。如果缺乏舆论关注或压力很小,问责程序很难会正常运转起来。在问责制成熟的国家,问责与事件影响大小和民愤没有多大关系,问责制的运转依赖的是“失职就必须担责”这种责任伦理的驱动。这种“舆论依赖”让官员对躲避问责心存侥幸。如果某种失职能够瞒过媒体,也就能躲过问责。即使不幸成为舆论焦点而被问责了,当某一天淡出舆论视野的时候,也许一样可以瞒着媒体悄悄地“带病复出”。

问责并没有常态化,并没有贯穿到日常政治的始终。发生了重大事故才会启动问责制,而像被审计署审计出违规审批了哪个项目,违规乱花了纳税人多少钱,错误决策造成了多大浪费,乱设许可侵犯民权这些细琐、庸常、普通的“政误”,则很少被追究责任。重大安全事故毕竟不会经常发生,只要不出大事自己就不会被问责。事实上,许多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正源于日常问责缺乏下一点点问题的缓慢积累——一次违规审批不了了之,一次监管失职轻松过关,一次乱设许可没有追究,久而久之就给大事故埋下了隐患。大事故后再严加问责,可能只有暂时的震慑,好了伤痛忘了 1

疤,当风暴慢慢淡出舆论视野后官场会故态复萌。

提到问责,大家都会想到孟学农。因襄汾溃坝事故,山西省省长孟学农引咎辞职,这是他在他的从政史上的第二次引咎辞职,第一次是大家都知道的2003年的非典期间从北京市长位置上辞职。上次丢官,不到五个月之后,他就担任了国务院南水北调工程建设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正部长级)、党组副书记;您会发现,引咎辞职的他在短期内奇迹复出,而职位级别仍然是正部级,似乎问责并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什么重大。而国家统计局前局长邱晓华被革职后,近期以中海油高级研究员的身份露面,舆论因此对不透明的高官复出制度提出广泛质疑。一些官员因问责被免职后不久换个岗位继续干的例子,已经让不少人对“免职”这一“处罚”能在多大程度上警醒当事官员和警戒后来者产生了怀疑,这些一免一任的现象的确值得人们深思。作为一个公共权利的掌握者,如果出现了一个伤害公共权利,伤害公共利益的巨大事件,没有一个具体的人去承担责任的话,既让民心不顺,同时也代表着对给予你权利的民众的一种不尊重。透过这些人一波三折的官运,高官问责制呈现得很复杂,从向上级领导负责转为向社会民众负责犹有难度,特别是对改革深层次的行政目标似乎力有不逮。

今年,一轮问责风暴自上而下,席卷中国南北,且覆盖面呈现扩大趋势,官员被问责原因多种多样,问责方式也各有不同。可以预见,如果能够走向健全成熟并能在制度上加以配套,问责制度将继党内民主和村民选举而成为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最新看点。但是,在中国,要求发展出一套真正的问责制度,首先必须对问责制度有深入的了解。在目前的讨论中,对问责制度还有不少的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把问责制度简单等同于引咎辞职。其实,引咎辞职仅仅是问责制度的一个方面,问责制度的内容不止于此。也不能把问责制度仅仅理解为责任追究制度,问责制度的确涉及到追究责任,但又不是简单地表现为上级追究下级的责任。

第二个误解是把问责制度简单理解为上问下责。如果问责制度仅仅是上级追究下级的责任,那么,如果上级失职谁来追究上级的责任?如果问责制度就是上问下责的话,那么在最关键的地方,恰恰无人问责。这样的“问责制度”也未必能带来责任政府。

第三个误解是把问责制看成是上级对下级某个已知的具体过失的惩罚。这种误解把政府与官员的责任局限于具体的事件,包括施政的重大失误,特别是重大责任事故,或“政治”责任事故。好像不发生事故,就不发生责任。这样的问责制追问的是具体问题的具体过错,变成一种纯粹的惩戒措施。问题的关键是,只有平时认真负责,才能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问责制度关键要解决的是,确保政府与官员在平时就充分承担责任。而对官员因过失作出的惩戒,通常是在事故发生之后,已为时太晚。所以问责制度关注一切责任,惩戒则只关心事故的责任。

对于重大公共危机,一些政府部门已经养成了一种遮掩和压制的“本能”。假如让相关官员能够以免职顶罪,这种“本能”就不会得到真正改变。其实,中国的许多政府部门何尝不是以“隐瞒本能”应对重大危机?公开危机将被追究责任,很可能要被免职。而隐瞒并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则可能蒙混过关,即便最终败露,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免职。推进依法行政的同时,依法严究刑事责任可能是扭转官员这种“隐瞒本能”的唯一办法。

问责在制度设计上还有缺陷。问题严重到何种程度会撤职,追究责任会追到哪个级别和何种程度,除撤职外还须承担何种责任,以后又如何复出——这些都似乎还没有制度化和规范化,而只有这一切成为稳定、必然的制度,才能给官员确定的预期。否则官员只会对同僚被问责充满“碰上了就自认倒霉”的同情,而不会兔死狐悲地反思自身的职责。被问责者也会对被撤职毫无愧疚之感,满含“那谁谁谁怎么就没事”的委屈和悲愤,认为自己不过是一只平息民怨的替罪羊。

随着我国社会法治化的不断推进,尤其是近年来,人们对政务公开、透明的呼声日益高涨,以及对廉洁、高效政府的要求不断提升,问责制成为反腐倡廉中的一个人们普遍关心的热点。问责制是现代国家,由选民和行政上级依法追究因失职而造成不良后果的政府官员、特别是失职的政府高官责任,以强化和明确政府官员职责,提高行政效率,克服行政权力可能带来腐败的一种政治制度。问责制要求行政机关提高行政效能和效率,注重加强执行力和公信力建设。建设责任政府,对

公务员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现代政府发展的取向,一要各级政府官员牢固树立执政为民的基本理念;二要各级政府官员始终具有宪法法律的现代意识,并通过自己执掌一定公共权力的有利条件,忠实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依法理政;三要各级政府官员勇于承担风险,勇于承担责任,始终保持一种想做事、敢做事、能做事、做成事的精神状态和工作热情,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四要各级政府官员努力学习,不断进取,通过自身思想理论素质和专业知识素质的不断提高,以应对现代复杂局面下的公共管理;五要各级政府官员当好人民“公仆”,公正廉洁,艰苦奋斗,诚实面对公众,接受人民对其行为的监督。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方法。

首先,要注重加快健全和完善政府的岗位责任制。因为问责制是建立在官员职责明确,政府行为透明基础之上的。我们要使每一位国家官员明确自己岗位的职责和所肩负的法律责任,克服传统政府中机构臃肿、人浮于事、职责不清、职责不明、集体负责等于无人负责、工作失职,不予追究、也无法追究的现象。从而建立精干、到位、负责的政府工作机制。

其次,必须健全和完善政府行为的透明机制。政府行为的透明机制是问责制的核心内容,如果选民不了解政府官员的职责和行为,也就谈不上什么监督和问责。美国宪法规定,国会必须就其每次会议的内容、辩论、表决、国会的开支等方面的情况向公众定期发布。美国总统也必须到国会发表国情咨文,报告自己的工作情况。政府官员如果犯法,司法过程要公开,以确保公民的知情权。我们也要健全政府政务的公开制度,规定:按时、按地、按方式公布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各级政府政务的事项和内容、行政或司法追究失职官员的过程和结果。同时我们还必须从制度上保证公民的知情权,公民可以通过行政诉讼、申诉等渠道获得政务知情权的救济,我们也有必要加大新闻监督的范围和力度,以确保公民知情权的实现。

再次,必须建立和完善问责的程序制度,这是保证问责制实现的重要途径。问责必须是合法的主体,如人大、选民、上级行政机关等;问责的事项必须是有法律意义的行政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等;问责必须通过法定的程序,如提案、立案、调查、申辩、审议、决定、复议、申诉等,这些程序都必须以法律具体规定。问责必须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运作,违反程序规定的问责是无效的。

而要保障问责制的实现,加强各级人大的问责权是关键。人大是我国人民参政、议政、实施法律监督的主要机构,也是实施问责制的最具权威的国家机构。各级人大也应切实履行自己的问责权,以保证民众问责权的实现,人大可以将质询权、特别问题调查权等固有的人大监督制度融于问责制之中,以健全和完善人大自身的问责制。

加强有关问责制的立法工作是健全和完善问责制度的重要方面。问责制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制度,目前我们各级立法机关应将有关健全和完善问责制的立法列入立法规划,从立法方面积极探索、支持问责制的健全和完善。

我国真正实行行政问责始于2003年“非典”时期,经历了一个从行政问责个案到行政问责一般制度再到行政问责法律制度的过程,这说明了我过行政问责制已经从权力问责向法律问责转变。可以说,我国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问责制已逐步成为依法治国和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我国的行政问责制仍处于初级阶段,在实际操作中还有很多不规范的行为,但我相信我国的行政问责制度会逐渐趋向完善。

第四篇:问责制

政府问责制被各级政府越来越重视,这也成为领导干部表决心抓落实的关键词。虽然老百姓听到的“问责”不少,而实际见到的“问责”并不多,甚至出现了像邵立勇、鲍俊凯等官员被高调问责后,却低调复出的情况。这些情况都严重影响了政府问责制度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使政府问责制度受到了舆论上的质疑。

政府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的不规范性使得政府在人民心中的形象大打折扣,主要原因就是目前我国对与行政问责制度缺乏相关的法律条例,使得问责制度不能依法进行。另一方面,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缺乏群众的监督和评价,官员的任免群众完全参与不了,只能通过舆论的压力,这些都导致了问责制度的无序和混乱,影响了正常的政府秩序及职能。

绩效评估是引导政府及其工作人员树立正确导向、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的一项重要制度,也是实行行政问责制的前提和基础。有了绩效评估的结果,行政问责才有可靠的依据。针对当前我国存在的绩效评估和问责制度混乱无序的状况,为了实现构建服务型政府的目标,必须要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首先,合理配置和划分权力、明确职责。权责对等是问责制的一个基本原则,一个领导干部必须为其权力的行使及其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同时,领导干部的个人形象,直接影响其所在地区、部门或单位的形象,因此,也必须为其言行所造成的社会影响及其后果负责。领导干部还负有对其管辖范围保平安、对其所领导的下属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制约的责任,因此,还应该对其管辖范围内或其下属发生的问题或事件负责。

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由公民到政府的真正有效的问责制度,并贯穿到日常的行政管理中去。要使问责制度常态化,并成为悬在每个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让官员提高责任意识、风险意识、民本意识,切实依法行政,心有忌惮,减少乱作为、不作为。同时也要防止大量被问责官员风头过后移地为官的制度化安排,让问责制在构建官员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有效机制中发挥作用。

最后,加强信息公开和健全监督是落实党政官员问责的关键。官员问责是一种内部监督和责任追究制度,而让问责制度真正落到实处,社会各界包括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不可缺位。真正的问责制不应当是强化官僚制,而是要强化官员对人民的服务质量与责任。对人民负责首先意味着让人民知道这个国家正在发生的一切。如果公众不知情,就无法知道谁对公众负责,谁没有对公众负责,无法追究失职行为。只有政府透明、政务公开,才能把政府及官员置于公众监督之下。负责任的政府应当加强信息公开,方便人民群众和舆论监督,才能使问责不成为“内部解决问题”的姑息行为。

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行问责制,昭示着政府运作模式的转型和变迁,通过责任机制的约束和具体责任的追究,唤起政府官员对自身权力来源、权力行使的宗旨和如何行使手中权力的深刻认识和反省,并内化于政府日常工作中,转化为对人民负责的自觉行动。通过完善问责制度,使其规范化和制度化,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服务型政府的政体改革,更加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第五篇:问责制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公安机关行政负责人依法行政、恪尽职守,提高公安工作执行力和公信力,确保政令警令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公安机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保山市公安局所属各分县局和市局各部门行政领导班子正副职(以下称行政负责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失误的,依照本办法问责。

第三条 问责坚持责权统一、实事求是、公平公正和追究责任与改进工作相结合、教育和惩处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事项

第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进行问责:

(一)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

(二)独断专行、决策失误的;

(三)滥用职权、违法执法的;

(四)办事拖拉、推委扯皮的;

(五)不求进取、平庸无为的;

(六)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

(七)态度冷漠、作风粗暴的;

(八)铺张浪费、攀比享受的;

(九)暗箱操作、逃避监督的;

(十)监管不力、处臵不当的。

第三章 问责方式

第五条 问责方式:

(一)诫勉谈话;

(二)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

(三)责令写出书面检查;

(四)责令公开道歉;

(五)通报批评;

(六)停职检查、停止执行职务、禁闭;

(七)调整工作岗位;

(八)劝其引咎辞职;

(九)责令辞职;

(十)建议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独使用或并用。

采取前款(第六)项至第(十)项问责方式的,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相关法律规定的程序办理。

被问责的情形构成违反党纪、政纪应追究纪律责任的,由市局纪委监察室按干部管理权限立案查处。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六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事实、性质和损害影响程度,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轻微,损害和影响较小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诫勉谈话、取消当年评优评先资格、责令作出书面检查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严重,损害和影响较大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责令公开道歉、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停止执行职务、禁闭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特别严重,损害和影响重大的,对行政负责人采用劝其引咎辞职、责令辞职、建议免职的方式问责。

第七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从重问责:

(一)1年内出现2次以上被问责的;

(二)在问责过程中,干扰、阻碍、不配合调查的;

(三)打击、报复、诬告陷害检举人、控告人、证人及其他相关人员的;

(四)采取不正当行为,拉拢、收买问责调查人员,影响公正实施问责的。

第八条 发现并及时主动纠正错误、未造成重大损害和影响的,可从轻、减轻问责。

第九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免予问责:

(一)因下级机关(部门)以及有关人员弄虚作假,致使难以做出正确判断,造成未能正确履行职责的;

(二)因适用的法律、法规、规章和有关内部管理制度未作出具体、详细、明确规定或要求,无法以事实认定责任的;

(三)因不可抗拒因素难以履行职责的。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条 通过以下渠道反映有本办法第二章规定情形的,由市局纪委监察室进行初步核实。

(一)被上级机关、领导指示、批示和通报的;

(二)局长、副局长及其他党委成员提出的意见建议;

(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通过议案、提案等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

(四)行政机关、监督机关、司法机关和特邀监督员等提出的意见建议;

(五)公民、法人、案件当事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投诉、控告;

(六)巡视巡查、工作检查、审计意见或工作目标考核中的意见建议;

(七)新闻媒体的报道;

(八)其他渠道反映的。

第十一条 经初步核实,反映的有事实情况存在,由核查人员向市局纪委监察室提出书面建议。

第十二条 由市局纪委决定启动问责程序。市局纪委按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协调政治部、警令部、法制、督察、监察、审计及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被调查的行政负责人应当配合调查。阻挠或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按照干部任免程序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的有关规定,提请停止执行职务。

调查组应当听取被调查人的陈述和申辩,并进行调查核实,如其申辩事实存在,应当予以采纳。不得因被调查人申辩而从重问责。

第十三条 调查组一般应在3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市局纪委提交调查报告并提出问责建议。情况复杂的经批准可延长15个工作日。

第十四条 调查终结后,由市局局长办公会作出行政问责决定。第十五条 问责决定书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送达,并告知被问责人享有的权利。

问责情况应及时告知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单位和个人。第十六条 被问责的行政负责人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自收到决定书之日起15日内向市局党委提出申诉。申诉期间,问责决定不停止执行。

第十七条 市局收到被问责人的申诉,应当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复议、复查,在30日内作出决定。

(一)问责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问责方式适当的,维持原决定。

(二)问责认定事实基本清楚,但定性不准确、问责方式不当的,应变更原决定。

(三)问责认定事实不清楚、证据不确凿、定性不准确的,应撤消原决定,并在一定范围内澄清事实、恢复名誉。

第十八条 调查组成员与被调查的行政负责人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依法回避。调查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作出的调查结论与事实出现重大偏差,致使市局作出错误的问责决定,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九条 市局纪委负责实施对行政负责人问责办法的组织协调;市局监察室具体承办,市局警令部、政治部、法制、督察、审计及相关部门依照各自职责协助做好相关工作。各分县局可参照执行本《办法》

第二十条 本办法自2008年4月1日起施行。

下载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word格式文档
下载储备中心工作问责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问责制度

    行政问责制度 为进一步强化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公仆意识和依法履职意识,形成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良好氛围,形成执行顺畅、政令畅通的行政管理新局面,促使全乡工......

    问责制DOC

    外语部行政问责制 一、为强化岗位责任意识,促进外语部工作人员恪尽职守,提高执行力,根据国家、省政府及学校有关行政问责的法律、法规,结合外语部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外语部......

    问责制度

    合马镇干部问责制度为加强干部管理和监督,增强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工作水平。根据中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

    工作岗位问责制

    中心岗位问责制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强化岗位职责,提高责任意识,防止和减少工作失误,保证政令畅通和各项工作的完成及发展目标的实现,依据公司相关要求及中心业务分工,对履行岗位......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第一条 为加强对支队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支队依法行政、严格执法能力,改善工作效能,增强支队的......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服务承诺制 首问责任制 限时办结制 实 施 细 则为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改善局机关服务态度,规范行政行为,加强自身建设,提高工作效能,增强我局的执行力和公信力,树立统计......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第一条 为强化行政责任制,促使公职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恪尽职守、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执行力和推动力,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避免行政不作为、乱作......

    行政问责制

    行政问责制 ◆关键词解释:所谓行政问责制,是指一级政府对现任该级政府负责人、该级政府所属各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主要负责人在所管辖的部门和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