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合肥电子商务政策
合肥市促进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
1、新设立电子商务企业,其所缴纳营业税本市留成部分,自开业年度起前两年按其等额标准给予奖励,后三年按其等额标准的50%给予奖励;其所缴纳企业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自获利年度起前两年按其等额标准给予奖励,后三年按其等额标准的50%给予奖励。高管人员(限名额)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本市留成部分,前两年按其等额标准给予奖励,后三年按其等额标准的50%给予奖励。
2、我市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按其首期服务年费的50%给予一次性资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3、国际排名100强、国内排名50强的电子商务企业在合肥注册设立全国性、区域性(功能性)总部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我市年在线销售收入超2000万元的零售或批发型电子商务企业,或年服务收入超1000万元的第三方电子商务企业,其宽带使用费用、网络通信费用、服务器托管费用等,按实际支出的30%给予资助,最高不超过50万元。
5、本市自主创新、自有品牌的电子商务商家对顾客(B2C)平台,年销售收入首次突破1000万元、5000万元、1亿元的,分别给予10万元、3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上述两项不重复奖励。
6、我市企业建设的独立电子商务平台,或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正常运营满一年后,按平台建设设备和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资助,单个平台资助金额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7、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在合肥设立全国性总部,完成工商注册登记后给予企业200万元的一次性补贴,对其市场拓展及推广活动费用给予50%的补贴,每次活动补贴不超过10万元。对通过本地第三方支付平台的电子商务企业所产生的银行管理费用给予50%的补贴,最高不超过50万元。
8、获得国家、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园区称号的,分别给予50万元、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第二篇:合肥政策
合肥经济政治文化宣传工作
文化:合肥拟出台“金政”支撑文化科技融合日前,合肥成功入选全国首批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这一刚刚获得的“国字号”基地,将为合肥的文化产业发展起到引领作用。接下来,该如何规划与具体实施文化科技相融合建设,成为摆在合肥面前的一道新命题。
今天上午,合肥市委宣传部、科技局、财政局、文广局、发改委等多部门聚在一起,为这个“国字号”示范基地的规划与建设出谋划策,探讨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着力点和突破点。做实扶持科技文化融合政策
“我们之前的答辩是一个建设的思路和框架,现在要把方案做实,出台一些‘含金量’高的支撑政策。”合肥市副市长吴春梅说,根据科技部的要求,示范基地要加大扶持力度,出台优惠政策,建立配套的政策支撑体系,形成有利于文化与科技融合的良好政策环境。吴春梅说,这次有16个城市入选首批示范基地,我们要根据合肥文化科技的特色资源,扬长避短,因地制宜地规划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着力点与突破点。
“在我们有了扶持政策、有了发展平台后,接下来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谁来干。”合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林存安说,合肥在建设示范基地时要引进人才,特别是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一些在行业内领先的科技文化类企业。同时,加快文化科技人才培养,培养一批专门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合肥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汇聚智力资源。
欲建图书馆自助服务网络
目前合肥市起草了一个《关于加快推进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讨论稿)》。从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合肥在文化与科技融合建设的方向。
在这份讨论稿中提到,合肥将实施文化基础设施科技能力提升工程。建设滨湖中心图书馆,构建区域图书馆联盟,盘活公共图书馆、单位、学校、企业图书馆资源,建立图书馆网
络,覆盖全市乡镇、街道。推广自助图书馆和图书馆ATM建设,形成布局合理的图书馆自助服务网络。
同时,开通数字图书馆、数字科技馆、网上博物馆、网上文化馆、文化剧院等,并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建设合肥地方特色数字资源库,打造数字化产品服务平台,实现电子图书、舞台艺术、合肥地方文化知识、合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数字资源共建共享。
打造10万座的呼叫中心基地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程方面,讨论稿提出,合肥将打造“中国(合肥)呼叫之都”,建设中国(合肥)呼叫中心,整合呼叫中心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形成“政府公共服务呼叫区、商务服务呼叫区、高新技术服务呼叫区、社会基础项目服务呼叫区”四大功能区域,力争在5年内打造10万座席以上的国内超一流呼叫中心产业基地。
同时,合肥欲引进中国技术交易所、新华社金融信息交易所等服务机构,建设数字出版、智能语音、文化创新等服务平台。
做强动漫游戏等四大产业
“就算我们的政策再好,但如果没有一批产业和企业,说再多都是空。”林存安说,合肥是否能把这个基地建设好,最终体现在有没有处于领先地位的产业与企业。
根据讨论稿,合肥下一步将着力做强动漫游戏、数字出版、智能语音、影视制作四大产业。其中,在影视制作产业方向,合肥将建设中国(合肥)国际影视制作基地,着力打造成集影视制作、拍摄、培训、发行、娱乐等功能于一体、融入全球影视工业产业链的重要影视产业基地。同时,建设合肥微电影原创中心,走出一条具有合肥特色的微电影发展之路。像合肥的景区整合挖掘成影视外景拍摄地。
经济:加大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四大政策宣传力度 支持我市经济跨越式飞速发展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承接产业转移,形成资金合力,支持产业优化升级,市委市政府根据国家经济发展形势及合肥市产业发展特点,陆续出台了支持工业、农业、自主创新、服务业四大产业政策(以下简称“四大政策”),政策出台以来,对合肥市经济发展、产业升级起到了良好的引领推动作用。按照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和经济形势发展变化要求,四大产业政策每年修订完善一次,目前,2011年财政支持经济发展四大产业政策,已由市政府分别以合政[2011]51、52、53、54号文件发布。
按照市领导要求,近期,由市财政牵头,会同市外宣办、经信委、农委、科技局、商务局等单位,对四大政策进行了集中宣传。
5月7日,四大政策全文在财政局网站上进行全文发布。
5月8日,市财政局等单位在市政府会议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由市财政局李炳云副局长重点就我市经济运行情况、四大政策绩效、此次修订完善要点等情况做了新闻发布,市经信委重点就促进产业链发展、双千工程等具体政策修订条款进行了解答,市农委重点就农业固定资产奖补、农业示范区项目等政策修订条款进行了解答。
5月9日,新闻媒体对四大政策完善修订情况进行了集中采访,市财政局就四大政策整体调整依据、资金安排、执行情况等方面接受了媒体采访、科技局、商务局就自主创新、商贸服务等具体问题接受了媒体采访,相关企业就政策兑付情况、引导效果等接受了媒体采访。
5月16日,《合肥日报》、《合肥晚报》专版对政策进行解读,就政策兑现条件、支持范围、执行时间等具体兑现情况做了深度解读。
通过集中有序宣传,四大政策宣传效果逐步体现,人民网、中安在线等中央、省媒对合肥市集中安排16.75亿元支持四大政策做了集中报道,《合肥新闻联播》等权威栏目对政策发布情况进行了重点报道,大量企业、单位通过网络、电话进行咨询。下一步,市财政局将集中印制政策汇编,通过园区向企业发放,并组织相关部门,走近企业,对政策条款进行详
细进行解读,促进企业了解政策、熟悉政策、使用政策,真正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为合肥经济持续协调发展作出强大支撑。
政治 : 共享资源 · 共谋发展 · 共同进步
——“打造省会经济圈,推进安徽新跨越”理论研讨会在肥召开
自省第八次党代会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战略以来,合肥、六安、巢湖三市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广泛进行交流磋商,形成了初步共识。5月16日至17日,“打造省会经济圈,推进安徽新跨越”理论研讨会在肥成功举办,这是贯彻落实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又一举措,省直有关部门领导、合六巢三市的领导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聚首庐州,共商打造省会经济圈大计,共谋区域协调发展之路。合六巢三市的决策者在更大范围内已达成高度共识,下一步,将会有更多促进三市一体化、惠及三市人民的实质性举措得以启动。
5月16日至17日,由合肥、六安、巢湖三市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联办,合肥市委宣传部、市委讲师团承办的“打造省会经济圈、推进安徽新跨越”研讨会在市政务中心召开,省暨合肥、六安、巢湖三市领导及社会各界专家学者共80余人出席研讨会,开展交流研讨。会议共收到有关“省会经济圈”论文40余篇。
在16日举行的开幕式上,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六安市委书记倪发科,巢湖市委书记夏望平出席会议并讲话,合肥市委副书记董昭礼致开幕词,合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王林建,合肥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张晓麟出席,会议由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林存安主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社科联主席黄传新,省政府研究室主任吴克明,省社科联党组书记、副主席程必定,省委讲师团团长张亳生及省委政研室副主任方正、省发改委副主任余群等部门负责同志应邀出席。
六安市委书记倪发科表示,六安市将发挥资源和区位优势,在市场、产业、资本、技术、管理、基础设施方面与合肥、巢湖全面对接,尽快建成省会经济圈中的加工制造配套、冶金工业转移承接、农特产品、生产供应、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人力资源输出和原生态休闲度假旅游等六大基地。巢湖市委书记夏望平说,对巢湖来说,加快以合肥为中心,以巢湖、六安为两翼的省会经济圈建设,更意味着一大发展良机。把巢湖发展起来,不仅有利于合肥
乃至整个省会经济圈的东向发展,而且可以有效地将皖江城市带与省会经济圈连为一体,形成全省最有实力、最具活力的经济板块。
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在发言中指出,省委、省政府提出构建省会经济圈的战略构想,正是顺应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潮流,立足安徽跨越式发展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也是贯彻中央促进中部崛起战略、推动安徽更好更快发展的重要举措。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摆在合六巢三市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要把省委、省政府的战略决策转化为构建省会经济圈的思路和措施,以实际行动迈开省会经济圈建设的步伐。孙金龙最后强调,构建省会经济圈,一是要从整体上把握大势,在全省发展的格局中去思考、去谋划、去推进。要深刻认识加快构建省会经济圈的重要性、紧迫性,从全省发展的大格局中去思考和推进省会经济圈建设,力争实现率先突破,成为全省新的重要的经济增长极。二是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实现资源和生产要素在经济圈内优化组合。要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区域一体化意识,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坚持以市场机制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经济利益为纽带,打破行政壁垒,建立资源共享的跨区域的市场体系,壮大区域内优势产业和名牌产品,形成互惠互利、风险共担的利益共享机制。三是要建立工作协调机制,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建议建立三市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三市政府部门专题联席会议制度和省级的省会经济圈协调机制,研究解决区域合作中共同存在的重大问题和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制定促进省会经济圈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同时,三市要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外宣传推介,扩大省会经济圈的对外影响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四是要不断增强合肥市自身的集聚和扩散功能,进一步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带动力。合肥在加快自身发展的同时,要按照郭金龙书记关于“省会经济圈要立得起来、服务起来、辐射出去”的要求,进一步强化省会意识和服务意识,积极主动地推进省会经济圈建设的各项工作,发挥省会城市在信息、物流、商务、金融、科技、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地、积极地配合和服务好六安、巢湖及其它兄弟城市的发展,实现“共享资源、共谋发展、共同进步”。
研讨会上,程必定、吴克明等一些专家学者和省市部门负责同志更是积极献计献策,对构建省会经济圈的一些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深入研讨,提出了很多很好的建设性意见。17日下午,在会议承办方的安排下,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及专家学者们参观了合肥市滨湖新区、部分“大建设”现场、经济开发区企业等,实地感受合肥市“大发展”、“大建设”的勃勃生机。新华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安徽日报等中央及省市10余家新闻单位对研讨会进行了报道。
事例:我市将举办“掀起‘三大推进’热潮,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理论广播讲座
沐浴着新的春风,合肥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开始向新的更高的发展目标全力进军。合肥“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的帷幕已经拉开,推进合肥跨越式发展的号角已经吹响,为在全市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发展氛围,帮助全市人民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我市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从而,进一步激发全体市民的热情和斗志,凝聚全市人民的力量和智慧,为掀起“三大推进”热潮,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市委宣传部与合肥人民广播电台将于近期联合推出“掀起‘三大推进’热潮,实现合肥跨越式发展”理论广播讲座。本次讲座共安排十三讲,从4月10日至4月24日,每周一至周日(周二除外)下午2时50分至3时,在合肥人民广播电台人民台(中波666千赫,调频91.5兆赫)播出。为增强讲座的收听效果,每次讲座还结合相关内容设置了有奖小问答供听众答题,欢迎广大市民积极收听并踊跃答题。同时,全市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认真组织广大干部群众及时收听学习。
第三篇:关于合肥政策
撤并巢湖市组建新合肥本月或将启动?
2011年6月上旬,中央批复文件已下达,将巢湖和六安的部分区域并入合肥,撤销地级市巢湖市。合肥将在短期内基本实现政区面积、人口数量翻番,合肥市辖县区数量也可能会增加到10多个。
《中国发展报告2010》对“十二五”期间及今后全国区域发展的大格局做了清晰的概括,江淮地区首次被列入全国重点发展的8大城市群当中,而合肥是江淮城市群中的核心城市,因此“在全国最新的生产力布局中,合肥承担起重要的战略功能,向区域性特大城市新跨越就具有了必然性。
合肥滨临巢湖,得天独厚。但是巢湖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却是两个城市共管,缺乏统一的政策和管理,导致巢湖存在问题很多。历史上的巢湖市区域,很多也曾经就是庐州所辖。巢湖市地处巢湖和长江之间,是合肥通江达海的必然通道。
有关大合肥组建坊间已流传已久,一位网友分析:扩大合肥市行政区域,将巢湖市部分县市划归合肥市,使合肥从“环城”走向“环湖”和“滨江”,使合肥的辐射带动、规模发展、权重提高都上升一个层次,是个多赢的好办法。
合肥现状:四个区,3个县;面积近7000平方公里,人口445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7%。
1、从全国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剔除四个直辖市和港澳台特别区,余下的27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13,796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33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12%。而合肥市辖区县只有7个,辖区县(区)差4个,面积差快一半,人口差90万人,连全国平均数都达不上。
2、从华东地区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剔除上海市,余下的6个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1个,平均面积9,640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6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市离这个平均数也有不小的差距。
3、从中部省会城市行政区划来看。晋、豫、鄂、湘、赣、皖6个中部省会城市平均辖区、县(市)10个,平均面积8,182平方公里,平均人口550万人,占全省人口比例平均9%。合肥也没有达到中部六省省会城市的平均数。
通过上面的数据,我们客观地看出,合肥偏小。所辖区域差3-4个,人口占全省比例差2-5个百分点。这显然制约了合肥的发展,也使合肥在全国横向比较中吃亏,在省内纵向带动中分量不重。
已泄密的消息是:2011年6月上旬,国务院已批准将巢湖市部分区域并入合肥。
目前,基本能确定的是2011年8月16日开始,巢湖市的无为县将划入芜湖;含山县、和县将划入马鞍山市;居巢区、庐江县划入合肥。
六安的舒城、寿县以及合肥的长丰部分区域具体如何区划目前尚不明确。
据合肥市政府有关专家分析:巢湖部分区域划入合肥后,合肥将建成一个环巢湖的大城市,巢湖将变成合肥市的“内湖”。合肥将在巢湖边建两个新区:一是合肥至居巢区之间的大圩、烔杨、黄麓一线加合肥目前正在建设的滨湖区合并建成巢湖区;二是肥西三河和舒城、庐江部分沿湖区域建成三河区(或肥西县),现肥西县北部紫蓬山地区和山南长安区域将建一个旅游区作为合肥的后花园,名称可能会叫作紫蓬山区(或正处级风景区管委会)。
合肥市政务新区尚处于蜀山区辖区内,区划调整后政务区将从蜀山区剥离与肥西县桃花工业区、大学城合并成政务区(或桃花区),而蜀山区西北部的新桥机场和寿县部分乡镇则划归蜀山区管辖。
合肥北部是整个区划最复杂的区域,由于长丰县远离合肥,县城发展远不如靠近合肥的长丰县双凤开发区,所以长丰划给离的较近的淮南是基本敲定的,但是长丰南部临近合肥市区的几个乡镇和双凤开发区并入合肥市区后是归市区北部的庐阳区管辖还是单独成立新区尚未明确。
合肥西北以合肥东站(高铁站)和磨店为中心的区域也在酝酿新的区划,但是前提是位于磨店的职教基地人口要达到20万,否则单靠高铁辐射也难以实现短期建制的目标。
综合以上,合肥区划至少会有这些:庐阳区、瑶海区、蜀山区、包河区、巢湖区、居巢区、紫蓬山区、桃花区(政务新区)、三河区(肥西县)、肥东县、庐江县、舒城县。
调整区划后,新合肥市所辖区县达到至少10个,面积10000平方公里左右,人口800万人,人口占全省比例12%,与全国省会平均水平相仿。
合肥正在建设的高铁枢纽、环巢湖大道和国际机场等将有力带动合肥的发展。
从2011年8月16日以后,中部地区、长江流域一个新兴的滨湖大都市合肥将逐渐成为中国重要的有分量的大城市之一。
附一:巢湖撤并大纪事(网络版):
1,2005年,安徽省政府委托合肥工业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安徽省行政区划调整方案,对于巢湖,有三种方案。
2,2009年、2010年、2011年,安徽省人大连续三年向中央提出调整安徽犬牙交错的行政区划请求。
3,2011年6月上旬,中央批复文件已下达,合肥市泄密,闹得沸沸扬扬(一般情况,此段时间属于绝对严格保密期)。
4,2011年7月5日,安徽省委约谈巢湖市及四县一区领导通气,要求巢湖市从即刻起停止行政命令调动以及停止筹备今年9月份巢湖市第三届党代会。
5,2011年7月14日,巢湖市委、市政府召开小范围会议,讨论拆分后,公务员的去向问题,会议倾向于1958年之前鼓励提前退休,1958年后(即53岁)分流至合肥、芜湖、马鞍山三市,各县区领导及公务员不变。(以上保留细节变化)
6、2011年8月16日,撤并方案将正式公布。
附二:大合肥功臣孙金龙简历(刚荣任安徽省省委副书记):
孙金龙,湖北钟祥人,博士研究生学历。1962年1月出生,1982年8月参加工作,1986年4月入党。现任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孙金龙同志1982年8月大学毕业后,在浙江省地矿局第三地质大队工作;1983年8月考取武汉地质学院北京研究生院掘进工程专业研究生;1986年8月毕业后,先后任辽宁省地矿局坑探工程大队技术负责人、副大队长、大队长兼党委书记、总工程师;1990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辽宁省劳动模范;1991年7月任中国地质工程公司副总经理、赴巴基斯
坦CRBC项目部经理;1992年6月任中国地质工程公司副总经理;1993年2月任中国地质工程公司总经理兼临时党委书记,1993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1月调任共青团中央工作,历任青工部部长、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青联副主席,其间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读在职研究生;2001年6月任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副部长级)、全国青联副主席,其间在中国人民大学攻读金融学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2001年12月任共青团中央书记处常务书记、全国青联主席;2003年4月任安徽省委常委、省委政法委书记;2005年4月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兼市人大主任;2006年1月任安徽省委常委、合肥市委书记;2011年7月任中共安徽省委副书记、合肥市委书记。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候补委员,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
第四篇:合肥房产政策 最新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很多人在买房子之前,留意好房价的同时,也要看看买房当地的一些新政策,不然的话是很难断定是否现在是最佳的买房时机,本期小编就来说说合肥房产最新政策是怎么一回事,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合肥房产政策最新)
一、新
政
限
购
政
策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如果是在合肥市区(不含四县一市,下同)范围内,将暂停向拥有2套及以上住房的本市区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
在合肥市区的户口的限购2套新房,二手房不限购
暂停向拥有1套及以上住房或无法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内在本市区逐月连续缴纳1年以上个人所得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非本市区户籍居民家庭出售新建商品住房和存量住房;
合肥非市区户口(包括四县一市和外地户口,且2年内逐月交社保或个税满一年)限购1套,包含新房二手房
在合肥首次买房的,一般首付30%;
南京装修http://nj.oceano.com.cn
在合肥市区已有1套房的,市区户口可再购1套房,在首套房全款或结清前提下,可贷款首付40%,未结清50%;
在四县一市已有1套房的,在首套房全款或结清前提下,可贷款首付40%,未结清50%;
在四县一市已有2套房的,1套结清,1套未结清的情况:不受理贷款,可全款
1套全款,1套贷款的情况:可结清40%,未结清50%
2套均为全款的情况:首付30%
2套均已结清的情况:首付60%
二、新政限贷政策
市区的人首次购买房子的住房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最低首付款比例调整为30%;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无购房贷款记录(含在外地贷款记录,下同)、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已结清、居民家庭无房但有1次购房贷款记录的,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均为40%;居民家庭拥有1套住房且相应购房贷款未结清,为改善居住条件再次申请商业性个人住房贷款购买住房的,最低首付款比例为50%。
三、最新落户政策
2018年合肥一度谣传可以挂靠表亲户口买房,三代直系或者旁系亲属可落户合肥,对此合肥市房管局进行了辟谣,发布公告表示坚决贯彻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维护住房限购政策的严肃性,对挂靠在三代旁系血亲家庭户的人员,不享受本市区家庭户籍人员购房资格,参照户籍人员执行限购政策。
尽管如此,今年很多人都表示不是在合肥买房的最佳时刻,虽然政策改了,但是房价还是居高不下,要熬到政策把房价也调了才是最好的,本期就说这么多,希望可以帮助到您!(合肥房产政策最新)
第五篇:《2015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精简版)
《2015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政策汇编》
(精简版)
一、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政策
二、促进科技创新政策
三、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
四、产业扶持暂行办法
五、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办法
六、鼓励和扶持企业利用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暂行办法
七、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实施办法
八、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6.工业设计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工业设计中心,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10万元奖励。对工业设计企业参加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国内外工业设计博览会等重大会展活动,经认定,按实际场租费的70%给予展位费补贴。对工业设计企业引进国内外风险投资,实现年营业收入增长30%以上的,按引进投资的5%给予补贴,单户企业最高享受补贴50万元。
7.鼓励和支持工业企业改建多层工业厂房。工业企业将原规划批准建成的自有单层厂房改建为多层生产性厂房,建成面积达到5000平方米、10000平方米的,分别给予企业一次性10万元、20万元奖励。
8.各项企业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品牌示范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为安徽精品的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市级两化融合示范企业,分别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20万元、1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全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中国出口名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工业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获得安徽省著名商标、安徽名牌的工业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5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安徽省质量奖企业,给予企业管理团队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获得国际优秀质量管理小组证书的企业,给予质量管理团队20万元奖励;对获
动力就业,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实际用工3个月以上的,给予300元/人的用工补贴;对各类技工(职业)院校为区内企业输送学生实习6个月的,或者输送毕业生就业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的,给予300元/人的用工补贴,该补贴先拨付给区内企业,由企业将补贴资金支付给各类院校。
13.人才推荐补贴。鼓励区内重点企业实行“以工带工”,对企业新员工通过老员工推荐入职,依法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且实际用工3个月以上的,按200元/人的标准对推荐人给予一次性补贴,补贴费用由企业先行垫付,每年年底经审核后,由区财政拨付。
14.培训补贴。对区内重点用工企业利用自身培训资源为其配套企业组织基层管理技术人员培训的,一次培训人数达到30人以上,且培训时间40课时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万元培训补贴;对区内重点企业为新进员工进行培训,一次培训人数达到30人以上,培训时间达到40课时,且稳定就业达到3个月以上的,给予100元/人的培训补贴。
15.招聘补贴。区内重点企业在市内各类人力资源市场设摊招聘或通过专业招聘网站招聘员工,按照每招聘服务费的15%给予补贴,招聘服务费根据当时的市场水平确定;对实行劳务派遣的企业,按照每劳务派遣管理费用总额15%的标
元的一次性奖励。每上一个台阶奖励一次。
19.企业资质升级奖励。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的建筑业企业20万元奖励。专业甲级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30万元奖励。专业乙级资质的工程勘察设计企业10万元奖励。甲级资质监理企业20万元奖励。专业承包壹级资质的企业20万元奖励。
对市外具有施工总承包贰级资质或专业承包一级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当年将注册地变更到开发区的,给予20万元一次性奖励。对市外具有工程勘察设计专业甲级资质的勘察设计企业、工程监理甲级资质的监理企业,当年将注册地变更到开发区的,分别给予30万元一次性奖励。
20.企业创优夺杯奖励。对勘察设计的项目获“国家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三等奖”或“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一等奖”或“省级优秀工程勘察设计行业二等奖”的建设工程类企业,每个项目分别给予企业20万元、20万元、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企业承建的工程项目获得“詹天佑大奖”、“市政金杯奖”、“钢结构金奖”、“中国建筑工程装饰奖”以及外省省级优质工程的,给予企业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对企业承建的项目获得省优质工程“黄山杯”的,每个项目给予企业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对企业承接工程项目连续两年获得两项“琥珀杯”或“庐州杯”的,给予企业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40%奖励给管理团队。
4.科技成果转换奖励。对企业和高校、科研院所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的,给予其所获国家拨款额50%配套资助,最高配套资助不超过50万元。
5.设备补助。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购置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按其实际支出额的15%予以补助,单台仪器设备补助不超过200万元,单个企业补助不超过500万元。对使用省仪器设备共享平台网登记仪器设备的租用单位,按租用仪器设备支出的20%给予补助,最高不超过30万元。
6.获奖补助。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和一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10万元;对获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企业,奖励创新团队5万元。
(二)、企业投入扶持政策
7.研究中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工程实验室、重点实验室、检测中心、创新咨询中心、军转民研发机构等,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已认定并考核优秀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专项
50件补助的不再重复享受)对当年获得的发明专利授权件数比上年增长50%以上的企业,超出50%部分的每件专利再奖励1000元。对区内企业实际应用自有已授权的发明专利实现产业化的,按该项发明专利自授权后第2年、第3年的年费实际缴纳金额的100%给予资助。
12.企业认定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知识产权贯标企业给予一次性5万元奖励。
13.专利中介机构奖励。专利中介机构(不受注册区域限制)年代理区内企业发明专利超过200件,且当年授权率30%以上的,给予一次性10万元奖励。
14.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补助。培育2-3家基础扎实、创新性强、辐射范围广、具有示范带动效应的知识产权服务品牌机构。根据品牌机构代理发明专利申请量给予一定的补助,每家代理机构补助不超过30万元。
15.产学研合作奖励。对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将发明专利权转让给区内企业并实现产业化的,给予转让方每件3000元、受让方每件2000元的奖励,每家最高不超过10万元。
(四)、创新载体支持政策
16.科技企业孵化器奖励。对新认定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省级、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分
三、促进服务业发展政策
(一)商贸流通业扶持政策
1.电子商务、服务外包重点项目政策。
(1)对新建的独立电子商务交易平台,或第三方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平台建设设备和软件实际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项目,按设备和软件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最高不超过200万元。
(2)对经营管理电子商务专业楼宇办公用房使用面积超过2万平方米的楼宇管理单位,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专项资金支持。
(3)对新建1000坐席以上的呼叫中心的企业,给予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4)对由于离岸业务比例原因未获得国家人才培训资金支持的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年营业额超2000万美元,新录用大专以上学历从事服务外包工作员工超过100人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或年服务外包营业额增幅超过30%的,给予100万元培训支持。
(5)对服务外包企业进行CMM5或CMMI5认证给予100万元专项资金支持。
(6)对服务外包年营业额超过2000万美元的服务外包企业,设备和软件实际投资额超过500万元的技术改造、研发设
36.新建100座席以上呼叫中心的企业,经认定,按实际入驻席位数给予每个席位一次性500元的硬件投入补助;已建100座席以上呼叫中心的企业,经认定,按实际增加席位数给予每个席位一次性500元的硬件投入补助,最高不超过100万元。
7.新成立或新落户的服务外包企业,1年内离岸服务外包业务额达到1000万美元的,给予一次性100万元的奖励;达到500万美元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的奖励;达到300万美元的,给予一次性30万元的奖励。服务外包企业以承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为目的,新设境外分支机构或办事机构的,按实际投资额的20%给予支持,最高不超过20万元。
8.对首次被商务部评定为“服务外包十大领军企业”的企业,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首次被商务部评定为“中国100强成长型服务外包企业”的企业,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二)电子商务企业扶持政策
9.新注册成立的电子商务企业,当年线上销售收入达到200万-500万元的,单个企业一次性奖励2万元;当年线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单个企业一次性奖励5万元。
10.我区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开展电子商务应用的,按其首期服务年费的50%给予一次性资助,最高不超过5万元。
5贴,单个项目发生金额须在人民币5万元以上,每户企业年累计补贴金额不超过人民币20万元。
15.加大重点进出口企业的支持力度。对当年进出口额超过一定规模且实现平稳增长的企业,按其进出口总额的1‰给予奖励。如增长率不超过10%,单个企业奖励不超过50万元;如增长率超过10%,单个企业奖励不超过100万元。
16.积极推进出口品牌培育工作。努力扩大品牌商品出口,对已进行商标国际注册以及自主品牌商品出口额近三年平均增长20%的企业,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17.提高出口信用保险覆盖率,支持企业利用信用保险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对企业向信用保险承办公司实际缴纳的短期出口信用险保费,给予25%的补贴。
18.鼓励企业积极争创海关AA类、A类企业,享受便利通关优惠政策。对当年新评为海关AA类、A类的企业,分别给予10万元、2万元一次性奖励。
(四)、文化产业扶持政策
19.在我区登记注册的文化企业年销售收入首次达到300万元的,奖励10万元;首次达到500万元的,奖励20万元。年境外销售收入首次达到5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20万元;首次达到1000万元人民币的,奖励30万元。
20.对文化企业参加国内各种展会,按每个标准展位展位费
四、产业扶持暂行办法
1.投资补助。对工业投资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10%,其中对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新增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5%。对节能环保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投资额的30%。对生产性服务业和商贸流通产业项目,补助金额不超过项目建设、设备购置安装、信息系统开发等与项目建设实施直接相关支出的20%。
2.贷款贴息。对企业用于扩大生产规模、技术改造、固定资产投资等产生的银行贷款利息,按一定比例给予贴息。贴息率不超过同期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贷款基准利率,贴息额不超过同期实际发生的利息额。
3.研发补助。对从事研究开发和科技服务活动的企业、应用型研发机构、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按照研发资金投入给予补助,补助金额不超过实际研发投入的30%。
4.市场开拓补助。支持中小企业开展市场开拓的各项业务与活动。市场开拓补助的支持范围包括:境内外展览会、企业管理体系认证、各类产品认证、境内外专利申请、市场宣传推介、电子商务、境内外广告和商标注册、市场考察、产品投标、企业培训、收购技术和品牌等。补助金额原则上不超过项目支持内容实际发生金额的50%。
五、引进和培育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实施办法
1.企业从区外新引进的高层次人才,开发区给予每人次2万元补助。
2.管委会为高层次科技人才提供2年的免费住房公寓或住房补贴,住房补贴每人每月2000元。
3.对高层次科技人才与开发区企业签订5年以上长期工作合同,并在开发区购买住房的,给予最高20万元的资助,分2年支付。本条款与第2条不重复享受。
4.各类高层次科技人才的子女进入开发区中小学就读的,享受开发区户籍人口待遇。开发区有关部门为入区工作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含按规定随迁的配偶、子女)优先办理合肥市常住户口调动手续,协助推荐其配偶就业。海外归国创业的高层次科技人才,其子女就读于教育部批准的国际学校且采用国外模式和内容教学的,每名子女每学年补助5000元,补助期限不超过2年,每个高层次科技人才子女教育补贴全部累计最高额度为5万元。
5.高层次科技人才在开发区新创办的高科技企业可获贷款贴息支持,贴息额度为以基准利率计算的贷款利息的50%,贴息期限最长为3年。
1以上奖励金额的60%作为支持企业项目资金,40%作为当选个人奖励。
8.高层次科技人才获得国家或省部级项目经费资助的,开发区按照获得资助经费额度的2%奖励项目主持人,最高额度为10万元。
六、鼓励和扶持企业利用
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快发展的暂行办法
1.支持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强化新三板挂牌后备企业培育,对纳入新三板挂牌后备资源库的企业,在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订挂牌辅导协议并完成股改后,可申请预拨50万元和挂牌费用(预估)50%专项资金支持,总额不超过100万元。从拨付第一笔资金后二年内,拟挂牌企业获得挂牌申请受理函,上述资金转为补助。
2.对完成安徽证监局上市辅导备案的拟上市企业,给予一次性20万元补助。
3.对获得安徽证监局辅导验收报告的拟上市企业,给予一次性30万元补助。
3币1万元,余数不足1个百分点的,按四舍五入计算。
11.企业进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成功挂牌的,给予一次性50万元补助。
12.企业进入安徽股权托管交易中心成功挂牌的,给予一次性20万元补助。
13.对成功发债融资的中小企业,按发行额度的1.5%,给予最多不超过75万元的奖励。
14.对依法合规经营、年化担保费率不高于同期基准利率25%且放大倍数达到4倍以上的融资性担保机构,按其全年平均在保贷款余额增加额的0.5%,给予最高不超过150万元的奖励。
15.拟上市(挂牌)企业在改制上市和场外市场挂牌过程中,需办理土地使用权证、房产证以及环保审批、建设报建、竣工验收等事项,区国土、规划、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应尽快予以办理相关手续。涉及其它资产产权、企业产权界定、处置等历史遗留事项,凡符合当时有关规定的,管委会各有关部门和驻区派出机构均应予以补办或办理相关手续,提供有关证明文件,积极推动相关确权工作。
16.对拟上市(挂牌)企业在上报申请材料过程中,需开具的税务、工商、劳动保障、土地使用、房产管理、规划、环保、公安、消防、质量技术监督、安全生产等证明材料,相关部门应在收到拟上市(挂牌)企业申请后5个工作日内办结。
5一次性5万元补助。区财政对民营企业科技创新按照《2015年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科技创新政策》予以优先奖补。对民营企业用于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按照研发费用的50%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l50%摊销。经省级认定的高新技术民营企业迁入我区的,3年有效期内不再重新认定,享受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优惠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责任单位:区国税局、区地税局、区经贸局、区财政局)
5.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积极将开发区民营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纳入市级“511工程”培训计划,组织开发区民营企业管理人员参加“千人培训计划”,帮助企业享受市以上补助政策。(责任单位:区工委办、区经贸局)
6.改善企业经营环境。所有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一律按收费标准的下限收取,完善和落实“宁静生产日”制度,严格涉企检查网上备案制度,严禁对民营企业组织强制性培训活动,严禁对民营企业摊派赞助、接待、广告和报刊杂志等费用。(责任单位:区纪工委、区经贸局)
7.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开发区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建设,对新认定的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给予一次性3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给予一次性10万奖励;对民营企业通过第三方电子商务平
八、创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
1.资金来源
基金首期规模为3000万元人民币,由区财政全额拨付。2.资金管理
首期3000万元人民币由合肥海恒投资控股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恒集团”)设立专户进行运营管理。项目退出资金用于滚动投资。
3.投资对象
重点投向符合开发区产业发展方向并在开发区注册纳税的处于种子期、初创期或者成长初期的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现代服务业等,尤其关注开发区创新创业园项目。
4.项目来源
围绕投资领域,由区经贸发展局、区招商部门、海恒集团共同建立项目库。
5.投资额度
对单个项目投资金额原则上最高不超过500万元人民币,对被投资公司原则上不控股。
6.项目选择标准
支持的项目应基本具备以下条件:
(一)拟选择项目符合本管理办法第四条规定的投资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