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

时间:2019-05-15 05:29: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死亡教育》,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死亡教育》。

第一篇:死亡教育

生命教育中的死亡视角

—如何面对死亡教育

慈溪市碧海学校李珊

摘要: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死亡的本质、获得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认识生与死的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以正确的态度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勇于面对死亡,赋予生命以价值的教育。近年来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或伤害事件日益增多,且年龄层日益低龄化,人们逐渐意识到了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呼吁:我国应开展死亡教育。但死亡教育的开展却存在许多种问题,与学生关系密切、责任重大的班主任应该挑起这份重任,传达给学生科学且恰如其分的死亡教育内容。

关键字:死亡教育,内容,问题,班主任

一、死亡教育的内容和意义

前台湾省教育厅厅长陈英豪曾指出,生命教育的意义和目的,就是希望弥补现行教育制度中偏重知识教育与理性教育,却忽略知识技能以外更重要的德性、艺术以及人文的教育。生命教育可以使学生在受教育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知识技能,在有了生命教育的涵养之后,其知识技能能够对社会有益,而不是用来戕害社会的工具。培养学生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最基本的目标,学生在整个教育历程中能够体悟身为人类的意义与价值,重视生死大事,珍爱自己,保护生命,了解生命来之不易,也体验生命成长的艰辛与苦难,是以能够化为更积极正向的行动,认真生活,阐扬生命的光与热,活得尊严。

所谓死亡教育,就是如何认识和对待死亡所进行的教育。死亡教育是生命教育的一部分,死亡教育包括对死亡的忌讳、了解死及濒死的过程、面对死亡的恐惧与不安、自杀及其预防、临终关怀、安乐死、器官捐赠、葬礼与殡葬管理等内容。死亡教育是一种帮助人们了解死亡的本质、获得有关死亡的各种知识、认识生与死的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的意义,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培养人们面对死亡时需要的种种应对技能,以正确的态度保护生命、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勇于面对死亡,增进人们对生命的欣赏,激励人们积极投入生活,赋予生命以价值的教育。

死亡教育实际上是通过教育,使人能够对死亡有正确的认识和深入的思考,认清死亡、濒死、失落与悲伤的事实,解决和预防因为死亡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在情绪上降低过度的恐惧与焦虑,能够以健康的方式与心态来表达哀伤,在行为上能够坦然的面对死亡,能够坦率的讨论与准备死亡的相关议题,做好生涯规划等,进而建立积极的人生观,提升生命的品质。对学生进行死亡教育,使学生从小有一个健康的心态看待死亡,让他们形成正确的生老病死的观念,从而能以正确的态度和顽强的意志保护生命并追求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死亡教育的意义在于,通过死亡教育揭示生物死亡的必然过程,帮助学生站在科学的角度理解死亡,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所以,死亡教育就是要鼓励学生探求死亡的课题,鼓励他们认识生命的有限与脆弱,知道如何去面对生命,从而珍惜有限的生命,从中寻求有限生命的可爱,勇敢面对生命中的艰难困苦,赋予生命以积极的意义,知道如何在死亡未来临之前好好生活,从而活得更充实、更满意,减少忧虑。

死亡教育所探讨的不只是死亡本身的问题,还包含人们对所处的这个世界的认识和情感。死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人们如何去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挫折,如何坚强地面对人生,让人们理解死亡,而不是害怕死亡。不能让人们因为害怕死亡而珍惜生命,而是应该让人们对死亡坦然的同时也珍惜生命。

二、死亡教育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全国每年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平均每天有40多人,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在中小学乃至大学,自杀及他杀现象也屡有发生。有资料显示,每年至少有25万人死于自杀,有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死亡原因中排序第5位的原因,在15—34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是首位死亡的原因,而有轻生念头的人就更多了。特别是近一年来,学生死亡年龄不断向低龄化,因为老师家长批评而自杀,因为考试考不好而自杀等等让让人痛心疾首的案例不断发生。此外,中小学生打架斗殴等暴力现象在校园里也时有发生,甚至酿成人命案的事件也偶有发生。面对当前中小学生思想和教育现状,学校、社会、教育行政部门都应清楚地看到在学校开展生命教育已显得十分的紧迫与必要。

近年来,生命教育在我国大陆已起步,各地也在不同程度地开展这项教育活动。一批学者(尤其是我国港台学者)针对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青少年自杀、他杀现象日益严重的现实,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尊重生命、珍惜生命的教育。有生就有死,有登场就有谢幕,这是自然之规律,是不可逆转的。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忌谈死亡,只重“生”不重“死”,这一思想反映到教育中来就造成了往往只重视“生”的教育,而忽视“死”的教育,我们从现有的中小学生命教育教材和当前教材中的一些生命教育内容来看,情况也正是这样,多为讨论如何热爱生命、珍惜生命、保护生命等等。教科书中没有关于死亡问题的分析、讨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有意避讳死亡,对于死亡的现象,死亡的意义与价值等涉及不多。

不知生,焉知死;不知死,焉知生。生命教育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死亡教育的内容却还不到位。

死亡教育存在的问题: 1.必要的死亡教育成为教育盲点。

近年来来青少年学生自杀事件或伤害事件日益增多,且年龄层日益低龄化,人们逐渐意识到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许多专家学者也在呼吁:我国应开展死亡教育。据调查,我国15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年意外死亡的人数达40一50万之多,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自杀。死亡教育的缺失,不仅让少年儿童漠视自己的生命,还会引起他们对他人和其他生物生命的漠视。在小学生命教育中渗透死亡教育,使学生正确理解死亡的涵义已是刻不容缓。

但是长期以来,教学内容往往被现实“功利”所左右,学校教授的知识侧重于与升学就业相关,与成绩和学校面子相关,学校对学生生命意识缺失应有的切实的关怀,学生则更加忽视自身对于生命的重视。许多孩子对死亡缺乏最起码的了解和思考,不清楚“死”的真正含义,也不知道“生”的宝贵,自然不懂得珍爱自己的生命,更不知道尊重他人的生命。虽然我国已经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中小学的一门课程,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学校至今并没有开展起来,即使有的学校开展起来了,也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其真实效果也让人不敢深究。有调查发现,小学生对死亡的概念比较模糊,常年工作在心理教学一线的老师们普遍认为目前的生命教育多为安全教育,而多数家长和老师都忽视甚至拒绝向孩子灌输关于“生、死”的概念,小学生命教育变为安全教育,而死亡教育基本没有被提起过。

目前,社会各界与媒体都非常关注学生对于生命的态度。要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了解生命的可贵,在校园实行生命教育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而作为生命教育重要内容的死亡教育更是应该认真对待。2.对“死亡”的避讳

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总是回避死亡这个题目,对学生的生死观教育大多数采取闪烁其词的说法,教科书中没有关于死亡问题的分析和讨论,教师和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有意地避讳死亡,似乎都在“善意”地帮孩子们回避掉“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以免给孩子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就算不得不提到死亡时,也往往用把死亡描写得非常“优美”的童话、寓言来说明,或者告诉他们死去的人是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暂时不能回来;抑或告诉他们死去的人其实是去了天堂、去了西方极乐世界。回避孩子提出的关于死亡的疑问,父母除了不知道怎么回答外,主要害怕孩子因此产生恐惧感。实际上,当亲人去世之后,孩子伤痛的时间远比成年人长,因为人最大的焦虑或恐惧就是分离,成人已经能理解和接受了,但儿童却不能理解和接受。

很多人反对进行死亡教育,有人认为会增加孩子对死亡的恐惧,还有人认为年幼的孩子是没有死亡概念的,因此对他们进行死亡教育是空想,根本不可能。但是有资料显示,3.5岁的孩子就能够获得死亡概念,只是受其时空概念的限制。他们认为死亡同睡觉一样是可逆的,不会活动,没有知觉的身体状态就是死。也许死亡教育有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在短时期内会对孩子的思想带来冲击,但是进行过死亡教育之后对他们的一生都会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或许比回避死亡教育要好得多。

死亡教育的缺失究其原因主要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在我国,死亡一直是讳莫如深的,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提出的死亡问题一般采取回避或敷衍的态度,他们往往认为谈论死的话题对小孩子不合适,会产生不良影响,结果导致许多学生对死亡的认识出现了空白。事实上,没有正确的生死观念,学生就不能明白生命的来之不易。3.错误的生死观,因无知而干傻事

由于我国忌讳死亡的传统观念,往往造成许多小学生对死亡现象的认识产生一定的偏差。而媒体艺术所传达的一些信息又会对未形成正确的生死观的小学生产生误导,最终导致一些孩子接受了某些关于死亡的不正确信息。许多小学生只知有生而不知有死,每年都有许多中小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受到同学侮辱等原因,以各种方式结束自己花一样的生命。花一样的生命,孩子们为何就不珍惜呢?针对在一些成年人看来微不足道的原因却导致孩子放弃生命的现象,专家认为,父母过于溺爱孩子以及对死亡教育的回避,加上一些电子游戏赋予“玩主”多次生命复活机会,导致现在孩子对死亡产生一种错觉,那就是生死轮回更像是一场电子游戏的结束与重新开始。不少孩子误以为死亡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人死去了还会活过来,结果导致一些孩子视死亡为儿戏。

对于儿童青少年来讲,当类似漠视生命的事件在同龄人当中频频发生,极易给他们造成一种放弃生命即是解脱,生命并不弥足珍贵的错觉,或者使他们形成视他人生命如草芥,可以随意践踏的错误观点。当遇到困难时,他们就会把轻视生命作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当发泄私愤时,就会把其他生命当作出气筒。处于发展过程中的儿童和青少年涉世不深,阅历也浅,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形成阶段,他们表现出来的对人生的看法和行为往往受到某些人的言行或者社会时尚的影响,带有暂时性和偶然性的特征,但是如果一些不合理的观点没有得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又极易逐渐形成稳定的看法,从而成为影响其行为的价值观。不久前,南京市少工委对市里1068名小学生进行了一次调查,对死亡现象的认识调查显示,选择“人死了,生命就结束了,不会再活过来”的学生占60.30%,近三成(27.62%)的小学生认为死亡是“在这个世界消失,去了另一个世界”,有10.67%的小学生视死亡为“睡觉、作梦”,甚至有人认为“死而复生”(10.87%)。由此可知,对学生加强死亡教育势在必行。

三、班主任与死亡教育

死亡教育的开展应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合作,协力开展的。许多专家都认为死亡教育仅靠理论的传授和语言的说教是不能完成的,它必须结合实践才能完成,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好的经验,再结合中国的具体实际来进行死亡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班主任是与学生最亲密、接触最多的老师,班主任的教育任务包括思想品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习指导、环境教育、科学教育、生活指导、人生规划,也许有人说生命教育乃至死亡教育隐形地包含于以上教育内容中,但具体或明确的生死相关内容是一点都没有涉及到的,一个学校的教学内容必然分化在一个班级中,在一个班级中如果是一个连班主任都没有责任或关心到的教学任务,还会有什么老师去关注呢?

尽管目前大部分中小学校还没有真正地开展起来生命教育,尽管许多家长在避讳死亡的话题,尽管死亡教育的开展可能颇有难度,但班主任还是可以从自身的工作特点潜移默化地传达给学生科学的死亡观,可以利用现实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场景或设置一定的生活情境,对小学生进行体验教学。在具体操作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有死亡事件发生的人家中看看,知道人死不能复生,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也可请一些“劫后余生”的人谈谈他们对生命的感悟,因为经历过死亡体验的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有着更为深刻的认识,对生命也就更为留恋和珍惜。碰到电影或电视作品中提到死亡,也可以与学生就死亡进行讨论,比如你怎么看待死亡?生命是否可以重来?通过这些电影或电视内容,告诉孩子生命是有限的,是不可逆的。当重大事故发生时,比如自然灾难、交通事故等,也要告诉孩子生命的不可预期性,告诉学生如何珍惜当下的、身边的人,珍惜与父母、同伴、亲人在一起的日子,甚至可以以集体写遗书的形式让学生直面生死,体验死亡的沉重感。

四、总结

死亡教育的紧迫性要求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在教育过程中必须以科学的态度教育学生正视死亡现象,确保学生的心理卫生,让他们知道什么是死亡,培养学生坚强的品质和积极的生活态度。懂得正因为人生中有死亡,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从而更加珍惜生命,提升个体生命价值。

人们往往煞费苦心地让孩子知道两点:1.你要活得优秀出色。2.你如何才能活得优秀出色。这是不够的,应该让孩子自己明白生命因有限而珍贵,因珍贵才倍加珍惜,这才是想要活得优秀出色的原因,是主动而非被动。

参考文献:

[1].葛桥,沈贵鹏.论国内关于死亡教育的问题[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0年3月年149期

[2].李艳.台湾地区中小学生命教育研究与启示[EB/OL].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896185.aspx [3].王申.死亡态度和生命教育需求调查研究[EB/OL].http://d.wanfangdata.com.cn/Thesis_Y1514335.aspx [4].项传军,叶以舵.台湾学校的[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6年21期 [5].王学风.台湾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现状及启示[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2年7期 [6].张桂琴.在小学生命教育中应重视死亡教育[J].班主任.2008年2期 [7].罗伽禄.中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及思考[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4期

第二篇:美国死亡教育实例

美国死亡教育实例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实例来看看美国的老师是怎样对孩子进行死亡教育的: 幼儿园,一个叫蒂米的男孩患脑瘤去世了。在我国,老师们可能就会回避这个不幸的事实,对孩子们撒一个善意的谎言,说蒂米转学或者出远门了,使孩子们自然地、平静地淡忘蒂米的消失。

那么,美国的黛尼尔老师到底是怎么做的呢?她选择了在第二天早晨的幼儿园谈话课上,让孩子们围坐在她的身边,轻轻地告诉孩子们:脑瘤使蒂米的大脑停止了工作,也使他身体的其他部位停止了工作。就这样,蒂米死了。

之后的每天早晨,当黛尼尔老师分发学习用品或组织幼儿游戏的时候,总有孩子说:“老师,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这时候,黛尼尔老师总是回答:“蒂米还在这儿吗?”“他还能回来吗?”孩子们终于知道:蒂米死了,是不会再回来了。怎么处理蒂米以前用过的小桌子呢?黛尼尔曾打算把它搬走,但最后她没有这样做,而是组织孩子们讨论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孩子们都知道蒂米非常喜欢恐龙,就集资买了一些关于恐龙的书,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道:“送给特别喜欢恐龙的我们的朋友—— 蒂米。”

大家将蒂米的桌子抬到了活动室的一角,摆上恐龙玩具和与恐龙有关的书。这样做,使孩子们知道: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大家很悲伤,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难忘。

还有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小白兔“玫瑰”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于是这位老师立刻计划开展一次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她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短信说明情况,并告诉家长们:“玫瑰‟的死令孩子们悲伤,这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

大家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

这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通过这堂情感教育活动和家长们在家里的情感教育协助,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正确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有益于树立他们的健康人生态度。

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并不少见,大部分中小学,还会邀请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来校教授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特邀专家们会和孩子讨论人死时的真实情景,并让孩子们模拟遭遇亲人车祸死亡时的情形、应对悲痛情感的正确方法,或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还有一类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服务的场所,对即将离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们将鲜花瓣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们送上祝福的话,在爱心满溢中,微笑着目送他们告别人世。

人人都拥有生命,生命的一次性和独立性告诉我们生命是至高无上的!我们首先必须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另一方面,应该珍惜别人的生命!但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珍惜生命,懂得欣赏生命的多姿,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享受生命的快乐和幸福。甚至有许多人不懂得生命的真谛,不仅不享受生命,反而常常制造戕害自己和他人生命的悲剧。

事实证明,只有正视死亡,尊重死亡,才能更好的理解生命,从而尊重生命,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道理其实很简单,但是如何进行死亡教育,培养正确的生命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这需要更多的技巧和耐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付出更多的心血和智慧。

第三篇:死亡诗社从教育角度的影评

从《死亡诗社》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丁(基德)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他的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虽然如此但是限于各种现实条件,这种教育方法暂时不适宜广泛推广,这个也是必须承认。首先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两名可以作为对比的老师:基丁老师和麦卡利斯特老师。因为两位老师都是教语言的所以也有可比性(基丁老师教英语,麦卡利斯特老师教拉丁语)。既然是语言类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应该都是让学生掌握该门语言,还有“学会欣赏语言和文字”。但由于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的不同,其中有一些教学目标又是大相径庭的。基丁老师认为:“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于是不仅叫学生怎样读诗,还教它们怎样鉴赏,怎样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向,教学生怎样写诗。从教学内容上说将基丁老师已经跳出课本的基本课堂内容,从英语诗歌本身出发,向学生传授更多关于诗歌与人生哲学方面的道理了。而基丁老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相当新颖。上课之前让学生安静几分钟让他们回过神来,喜欢拿着码尺在课室的过道上走来走去以便更加容易观察学生。喜欢站在讲台上“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从上面看世界完全不同”某节课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黑板前,他用线条和阴影绘制出一份图表,表述莎士比亚的诗是如何胜过拜伦的。”并鼓励大家撕掉书本,以显示自己挑战权威跳出权威的决心。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激将法帮助胆小的安德森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教学生边踢球边读诗,测验的时候播放美女幻灯片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新颖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使得他们有机会去独立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群活泼的17岁学生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然后我们来看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教学。麦卡利斯特老师是以“培养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为目标并“对他进行一板一眼的教育”。同样是语言教学的课堂,麦卡利斯特老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连珠炮般地向全班提问,学生们像机器人一样地举手,站起,一口气答出答案,然后再坐下,出错的则老实地接受严厉斥责。至于内容也是紧紧围绕书本展开,而不像基丁老师那种跳出书本的做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自然让学生怨声载道。下课后,托德说“感谢上帝,我想我一分钟都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对于基丁老师这种培养为独立思考而超越课程超越课本的做法,我个人觉得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有很大的风险。老师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同时也是着影响学生三观的重要角色之一。麦卡利斯特老师是按照已经经受过审核科学验证过的课程来上课,自然是更为稳妥。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基丁老师的教学效果无疑是优于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我们在探讨基础教育课改的时候也有“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说法。从这一点上基丁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点像我们课改的目标。但是完全实施这种理想式的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在基丁老师和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相信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从《死亡诗社》这部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到基丁(基德)老师是一个很有个性很有魅力的老师,他的很多创新的教学方法都值得我们去借鉴学习。虽然如此但是限于各种现实条件,这种教育方法暂时不适宜广泛推广,这个也是必须承认。首先这部作品中出现了两名可以作为对比的老师:基丁老师和麦卡利斯特老师。因为两位老师都是教语言的所以也有可比性(基丁老师教英语,麦卡利斯特老师教拉丁语)。既然是语言类的课堂教学,所以教学目标应该都是让学生掌握该门语言,还有“学会欣赏语言和文字”。但由于两位老师的教学理念的不同,其中有一些教学目标又是大相径庭的。基丁老师认为:“我始终认为教育的根本在于学会自我思考”。于是不仅叫学生怎样读诗,还教它们怎样鉴赏,怎样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向,教学生怎样写诗。从教学内容上说将基丁老师已经跳出课本的基本课堂内容,从英语诗歌本身出发,向学生传授更多关于诗歌与人生哲学方面的道理了。而基丁老师实施课堂教学的方法也是相当新颖。上课之前让学生安静几分钟让他们回过神来,喜欢拿着码尺在课室的过道上走来走去以便更加容易观察学生。喜欢站在讲台上“想提醒我自己,我们必须时刻用不同的眼光看待事物。从上面看世界完全不同”某节课上“从座位上站起来走到黑板前,他用线条和阴影绘制出一份图表,表述莎士比亚的诗是如何胜过拜伦的。”并鼓励大家撕掉书本,以显示自己挑战权威跳出权威的决心。不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激将法帮助胆小的安德森写下了他的第一首诗。教学生边踢球边读诗,测验的时候播放美女幻灯片以锻炼学生的注意力。这些新颖创新的教学方法可以说是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的热情,也使得他们有机会去独立思考,这样的教学方法对于一群活泼的17岁学生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然后我们来看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教学。麦卡利斯特老师是以“培养一个坚定的无神论者“为目标并“对他进行一板一眼的教育”。同样是语言教学的课堂,麦卡利斯特老师采取的是传统的教学方式,整节课连珠炮般地向全班提问,学生们像机器人一样地举手,站起,一口气答出答案,然后再坐下,出错的则老实地接受严厉斥责。至于内容也是紧紧围绕书本展开,而不像基丁老师那种跳出书本的做法。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内容,自然让学生怨声载道。下课后,托德说“感谢上帝,我想我一分钟都坚持不下去了。”所以教学效果也是可想而知。对于基丁老师这种培养为独立思考而超越课程超越课本的做法,我个人觉得是十分值得赞赏的,同时也必须承认有很大的风险。老师无法对学生的未来负责,同时也是着影响学生三观的重要角色之一。麦卡利斯特老师是按照已经经受过审核科学验证过的课程来上课,自然是更为稳妥。但从教学效果来看,基丁老师的教学效果无疑是优于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我们在探讨基础教育课改的时候也有“实现课程功能的转变”,对课程教学提出了“三维目标”的说法。从这一点上基丁老师的教学方式有点像我们课改的目标。但是完全实施这种理想式的教学也是不现实的,在基丁老师和麦卡利斯特老师的教学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平衡点,相信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第四篇:死亡文化与生死教育

第一章 【单选题】(3分)

拥有死亡意识,并不意味着()

A.懂得生命的有限性

B.知道人生无常

C.接纳死亡为生命的必要组成部分

D.每天都要提醒自己有一天会死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2、进行死亡教育的必要性不包括()

A.教给人们深邃的死亡哲学智慧

B.唤起人们的死亡意识

C.教会人们认识死亡,了解死亡

D.帮助人们征服死亡恐惧,获得心灵安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3、下面哪一个不是死亡教育的主题?()

A.我是谁?

B.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C.活在当下,如何安身立命、自我实现

D.怎样为来世做好准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4 【单选题】(3分)

4、死亡学的创始人是()

A.梅欣尼可夫

B.罗伯特 · 富尔顿

C.罗斯维尔•帕克

D.荷蒙•菲菲尔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5 【单选题】(3分)5、1963年,()在明尼苏达大学开设了第一门正式死亡教育课程

A.荷蒙 · 菲菲尔

B.罗伯特•富尔顿

C.西塞莉•桑德斯

D.库布勒•罗斯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6 【单选题】(3分)

6、世界上第一本专业的死亡教育期刊名称是()

A.《临终关怀》

B.《死亡研究》

C.《死亡教育》

D.《死亡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7 【单选题】(3分)

7、在华人文化圈内,第一个把死亡学本土化为“生死学”的学者是()

A.傅伟勋

B.钮则诚

C.余德惠

D.郑晓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二章 【单选题】(3分)

下面关于生命起源的说法,不属于神造论的是()A.盘古开天

B.女娲造人

C.上帝造人

D.进化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从个体的角度来说,人的生命来源于()

A.猿猴的进化

B.上帝的创造

C.父母性交后精子竞赛的偶然结果

D.地球的演化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为什么要讨论生命的意义?()

A.为生命的存在提供世俗的和超越的支持

B.了解生命秘密的需要

C.论证人是否为上帝所造

D.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4 【单选题】(3分)

讨论生命的意义不包括下面哪个方面?()

A.生命对于所在星球、宇宙的意义

B.生命对于生命所有者的意义

C.生命对于生命所有者外的他人、社会的意义

D.生命对于创造生命的神的意义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三章 【单选题】(3分)

蒙田说:预先思考死亡就是预先思考自由。蒙田的意思是()

A.拥有死亡意识,就不会违心地去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

B.天天想着自己有一天会死,会让自己失去束缚,获得自由。

C.在死亡之前先对死亡思考一下,生活中就可以随心所欲了。

D.拥有死亡意识就会变得无所畏惧,无所畏惧就可以在生活中随心所欲。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死亡无所不在的事实要求我们()

A.生活需要小心谨慎,要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B.拥有死亡意识,反思该如何过好自己的人生

C.每时每刻都要准备好和死亡的决斗

D.在自己生活中不可以太放肆,要谨防死神的报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皈依宗教作为超越死亡的一条路径,其合理性在于()

A.正如各宗教所宣扬的那样,世界是神创造的

B.只有宗教才能拯救人类

C.相信宗教的来世之合乎心理卫生,可以缓解人面对死亡时的心理紧张

D.宗教比一般的迷信更加具有科学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四章 【单选题】(3分)

濒死体验是()向人们报告的主观体验。

A.终末期病人

B.休克后苏醒的病人

C.遭受严重创伤或疾病但意外地获得恢复的人

D.已经死了的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life after life》的是()从搜集的上千案例中精选了一百五十个左右写成的濒死体验报告集。

A.库布勒 · 罗斯

B.雷蒙德•穆迪

C.阿尔伯特•哈伊姆

D.乔治•里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我们从濒死体验研究中所获得的启示是()

A.人类是有灵魂的

B.人死后仍然会以其他生命形式继续生活

C.濒死体验为人们征服死亡提供了一个心理支柱:死亡并不可怕,而且某种意义上,那是一次奇妙的生命之旅

D.濒死体验是终末期病人的梦幻意识,终末期病人应该得到恰当的心理治疗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五章 【单选题】(3分)

北京心理危机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自杀是()人群的首位死因。

A.8至15岁

B.15至34岁

C.35至50岁

D.51至65岁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世界卫生组织自2004年开始,将每年的()定为“世界预防自杀日”。

A.8月21日

B.9月10日

C.10月15日

D.12月9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家庭主妇的自杀率较高,主要是因为()。

A.没有安全感

B.没有社会归属感

C.生活太痛苦,没有幸福感

D.生活太单调,没有挑战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单选题】(3分)

下面()不是可能导致大学生自杀的人格障碍。

A.抑郁

B.焦虑

C.悲观

D.自卑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5 【单选题】(3分)

下面()不属于自杀的征兆。

A.对自己关系亲近的人,表达想死的念头,或在日记、绘画、信函中流露出来。

B.陷入抑郁状态,食欲不良、沉默少语、失眠

C.无缘无故收拾东西,向人道谢、告别、归还所借物品、赠送纪念品

D.向好朋友或者亲近的人诉说自己的烦恼,请他们宽慰自己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六章 【单选题】(3分)

提出ICU病人形象这个概念的目的是()。

A.控诉现代医学的不人道

B.提醒人们不可陷入现代医学造就的陷阱

C.指出一种现代医学条件下无奈结束生命的模式,在这种模式下,终末期病人未能得到家庭的温暖

D.抵制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对“尊严”概念持抛弃论之所以错误是因为()。

A.“尊严”概念有明晰的涵义

B.“尊严”概念极为有用

C.“尊严”概念等同于自主性

D.“尊严”概念涵义模糊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人要死得像个样子”是指()

A.人死之时应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B.人死之时应该坦然而且没有恐惧、悲叹、绝望等负面情绪

C.无论贫穷还是富有,人死之时都应该穿戴体面

D.人死之时应该给予某种装扮,让他(或她)看起来像是个有地位的人物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4 【单选题】(3分)

病人的意志选择要受到尊重是指()。

A.对终末期病人是否进行医疗干预,以及进行何种医疗干预,应该倾听病人的意见

B.终末期病人无论想要什么怎样,都应该予以满足

C.医师应该根据终末期病人的指示行动

D.终末期病人的家人应该时刻听命于终末期病人的指示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5 【单选题】(3分)

终末期病人道德义务“豁免说”是指()

A.政府通常会豁免终末期病人的道德义务

B.社会准许终末期病人不再履行道德义务

C.终末期病人因其疾病而不再承担道德义务

D.医生替病人申请免除其应该承担的道德义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第七章 1 【单选题】(3分)

现代安宁疗护的奠基人和倡导者是()

A.西塞莉 · 桑德斯

B.库布勒•罗斯

C.弗罗伦萨•南丁格尔

D.雷蒙德•穆迪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世界上最早建立的现代安宁疗护机构是()

A.威林安宁疗护院

B.拉合塔安宁疗护院

C.松堂关怀医院

D.圣克里斯托弗安宁疗护院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下面不属于安宁疗护观念的是()

A.接纳死亡

B.生命的质量重于生命的数量

C.尊重晚期病人的生命、权利和尊严

D.活着就是一切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4 【单选题】(3分)

下面()不能证明安宁疗护的重要性。

A.安宁疗护是人的常态死亡方式中的最佳选择

B.对于终末期病人来说,早一天结束生命就意味着早一天结束痛苦

C.人口老龄化问题所导致的养老问题日益突出

D.人类需要保持生命的尊严和死亡的尊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5 【单选题】(3分)

说安宁疗护是医学人道主义的重要发展,是因为()

A.安宁疗护可以满足病人的生存需求

B.安宁疗护把病人当作一个有权利、有尊严的整全的社会个体来对待

C.安宁疗护让病人充分享受现代医疗技术的成果,给病人力所能及的治疗

D.安宁疗护延长了病人的生存时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6 【单选题】(3分)

安宁疗护思想启示我们,医学是有局限性的。这是指()

A.医学无法治愈所有疾病,因此不应对绝症病人滥施治疗

B.企图让医学为人类带来健康福利只是幻想,因此应该减少对医学的投入

C.医学给人类带来的好处是有限的,不值得我们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D.医学不能对抗死亡,因此病人不应寄希望于医生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八章 【单选题】(3分)

安乐死的特征不包括()

A.安乐死必须由医务人员参与

B.安乐死的对象必须是在目前医学条件下身体品质无法复原的绝症患者

C.病人在安乐死的过程中必须体验到欣快的感觉

D.安乐死必须是由病人或家属自己提出要求,才可以实施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病不许治者,病必不治,治之无功也。”这样一种类似安乐死的思想出自我国古代的()

A.《黄帝内经》

B.《本草纲目》

C.《千金方》

D.《万病回春》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世界上第一个安乐死合法化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荷兰

D.比利时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4 【单选题】(3分)

在支持安乐死的观点中,医学人道主义的观点是指()

A.帮助病人安乐死就是帮助病人解脱痛苦,因此是人道主义的做法

B.帮助病人安乐死就意味着杀死这个病人,因此违反了人道主义

C.帮助病人安乐死就剥夺了病人被治愈的机会,因此是不人道的做法

D.帮助病人安乐死就意味着帮助病人实现死亡的权利,因此是人道主义的做法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5 【单选题】(3分)

反对安乐死的人说自愿安乐死中的“自愿”值得怀疑,这是指()

A.自愿安乐死的人其实是受到了他人的胁迫

B.自愿安乐死的人的自愿是假装的

C.自愿安乐死的人是在疾病的折磨下不得已的“自愿”

D.自愿安乐死的人其实是因经济条件所迫而不得已“自愿”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6

【单选题】(3分)

安乐死的执行者应该是()

A.病人自己

B.病人家属

C.医生

D.法警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九章 【单选题】(3分)

殡葬文化指人类在处理死亡事件的殡葬活动中所产生的()的总和。

A.观念、实物和操作活动

B.丧具、礼仪和坟墓

C.规范、实物和礼仪

D.观念、规范和实物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由此可知,根据儒家文化,殡葬其实是()。

A.对待死者的一整套规范

B.对待死者的一种礼貌方式

C.对死者的礼遇,是孝的体现

D.对待死者的礼仪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孔子在别处还说:“所重:民、食、丧、祭。”这表明儒家在殡葬文化中坚持()的观点。

A.重现实社会生活而轻殡葬活动

B.先事人而后事鬼

C.远鬼神而重丧祭

D.轻现实社会生活而重殡葬活动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4 【单选题】(3分)

《论语?阳货》记载,宰我询问三年之丧时间太长,可否减为一年,孔子说:“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淮南子?汜论训》说“厚葬久丧以送死,孔子之所立也。”而《礼记》里又记载了子游问丧具的故事,孔子回答说:“称家之有亡(无)。”子游曰:“有无恶乎齐?”孔子曰:“有,毋过礼;苟亡矣,敛首足形,还葬,县棺而封。人岂有非之者哉?”根据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判断在殡葬问题上,孔子的观点是()

A.隆丧厚葬

B.简丧薄葬

C.轻形式而重内容,即更重视表达内心的哀悼之情

D.轻内容而重形式,即好的葬礼、葬具更能表达对死者的尊重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5 【单选题】(3分)

葬礼的社会意义不包括()

A.协调人们的丧事活动,使此类活动有规可循

B.向社会宣告死者的社会性死亡

C.作为安慰生者的一种心理暗示,使之确信死者已经通过某种庄重的仪式安然地从生过渡到死

D.可以增强人们对来世生活的信心,从而减少对死亡的恐惧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6 【单选题】(3分)

《礼运》中说“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这是()的一个重要理据。

A.土葬

B.火葬

C.天葬

D.水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7 【单选题】(3分)

()又叫悬棺葬,是我国古代居住于南方濮越民族的一种特殊葬俗。

A.树葬

B.崖葬

C.瓮棺葬

D.野葬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十章 【单选题】(3分)

悲伤辅导中的悲伤是指()。

A.答案:B 陷入失落时的一种状态

B.一个人遭遇失落或被夺去心爱的人或物时所产生的一种悲哀、愤怒和罪恶感的感觉

C.悲伤的公开表现

D.在公开或私下的场合中哭泣或者失落的表现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2 【单选题】(3分)

英国精神科医师()提出的悲伤过程四阶段包括,麻木、渴望、颓丧、复元四个阶段。

A.帕克

B.沃登

C.卡文诺夫

D.史班格勒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3 【单选题】(3分)

把悲伤分为正常悲伤和病态悲伤,并明确指出病态悲伤危害的精神科教授是()。

A.帕克

B.沃登

C.卡文诺夫

D.史班格勒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单选题】(3分)

悲伤辅导的终极目标是()。

A.帮助丧亲者尽快摆脱丧亲的痛苦,恢复正常生活

B.帮助丧亲者正常表达悲伤,避免病态悲伤的危害

C.协助生者处理与逝者之间因为失落而引发的各种情绪困扰并完成未竟事务。

D.协助丧亲者在合理时间内完成悲伤任务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5 【单选题】(3分)

下面()不能说明悲伤辅导的必要性。

A.大多数丧亲者在头一年内都有忧郁症状,许多人其头痛、心悸、颤抖及各种胃肠疾病的症状会加重

B.精神科门诊处的统计数据:10-15%的精神科门诊病人认为自己有未解决的悲伤

C.男性丧偶者死亡率显著比婚姻中男性高

D.大多数丧亲者在丧亲的头一年内难以有效率低工作和参加社会活动,并因此造成社会损失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6 【单选题】(3分)

作为悲伤辅导的基本原理之一,哀悼理论认为()。

A.哀悼是必须的,是丧亲者的一个任务

B.悲伤是一种疾病,影响丧亲者的正常生活,因此应尽量避免悲伤

C.哀悼是一种状态,应该而且可以尽快摆脱

D.哀悼就是帮助丧亲者走出与死者相联接的感情状态,从而恢复正常生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7 【单选题】(3分)

在悲伤辅导时,为了强化死亡的真实感,辅导者以下做法中最好的是()。

A.与悲伤者一起悲伤

B.帮助悲伤者尽量将所有悲伤情绪都尽情宣泄出来

C.与悲伤者一起谈论灾难发生时的状况

D.与悲伤者谈论其与死者曾经在一起的美好生活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8 【单选题】(3分)

在悲伤辅导时,下面对悲伤者最有实际价值的话是()。

A.时间能治愈一切。

B.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C.如果要我做什么,请告诉我。

D.请允许我做任何对你有帮助的事情。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9 【单选题】(3分)

居丧辅导一般需持续()的时间。

A.一个月

B.半年

C.一年

D.两年 正确

查看答案解析

  3分

第五篇:美国孩子的死亡教育

美国孩子的死亡教育

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就等于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

孩子问起去世的奶奶去了哪里,你将如何回答?也许你从未想过让孩子直面这个事实,但太多例子告诉我们:让孩子们自幼接受正确的死亡教育,不仅能让他们毫无阴影地正确对待生死、通过实现做更有意义的事情提升生命质量,也能有效降低未成年人死亡率。

在美国,“死亡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如今已在全美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普遍实施。而在家庭教育中,面对孩子们提出的死亡问题,美国家长也会坦诚地给孩子们最简单明了的回答,尽量避免似是而非或模糊不清的答复。让孩子从小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请别漏掉“死亡教育”这重要的一环。

孩子们,正确认识死亡吧

幼儿园里,一个叫蒂米的男孩患脑癌去世了。是说蒂米转学或者出远门了,使孩子们平静地淡忘蒂米的消失,还是告诉孩子们这个不幸的事实?

美国老师黛尼尔选择了让孩子们围坐在她身边,轻轻地告诉他们:“脑瘤使蒂米的大脑停止了工作,使他的身体停止了工作。就这样,蒂米死了。”

之后当她分发学习用品或组织幼儿游戏时,总有孩子说:“老师,您忘了蒂米的那一份。”她也总是回答:“蒂米还在这儿吗?他还能回来吗?”孩子们终于知道: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

想过把蒂米生前使用的小桌子搬走的黛尼尔,最后还是组织孩子们讨论如何使用蒂米的桌子。于是孩子们将蒂米的桌子抬到活动室的一角,摆上他生前最喜欢的恐龙玩具和与恐龙有关的书。并在每本书的扉页上写道:“送给特别喜欢恐龙的我们的朋友——蒂米。”

这使孩子们明白:蒂米死了,不会再回来了,大家很悲伤,但蒂米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永远难忘。

黛尼尔的做法,代表着美国人对儿童“死亡教育”两大基本目标:一是坦诚面对死亡事实,正确认识死亡;二是同时把它作为情感教育的一部分。

必要的情感教育

另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发现全班同学集体喂养的小白兔“玫瑰”死了之后,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

于是这位老师立刻计划开展一次与家长协同的死亡情感教育课,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她给每位家长写了一封短信说明情况,并告诉家长们:“‘玫瑰’的死令孩子们悲伤,这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邀请孩子们参加一个讨论会。大家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另外,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

这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通过这堂情感教育活动和家长们在家里的情感教育协助,让孩子们认识到了正确对待死亡的情感体验,有益于树立他们的健康人生态度。

这样的例子在美国并不少见,大部分中小学,还会邀请专业殡葬人员或重症室护士来校教授别具一格的“死亡课”。“特邀专家”们会和孩子讨论人死时的真实情景,并让孩子们模拟遭遇亲人车祸死亡时的情形、应对悲痛情感的正确方法,或体验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

还有一类是在教师或家长的带领下,孩子们来到为绝症患者提供临终服务的场所,对即将离世者表示深深的尊重。他们将鲜花瓣撒在临终者的床上,并勇敢地握住处于弥留之际的老人或病人的手,向他们送上祝福的话,在爱心满溢中,微笑着目送他们告别人世。

不可或缺的特色教材

一天,蒙大拿的儿童心理学家阿斯莫老师在文学阅读课上,给孩子们带来了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故事讲的是有一个名叫伯里斯的海盗,他和他的海盗伙伴们身体强壮、贪婪大胆。突然有一天,他们养的一只鹦鹉死了,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盗都哭了。

阿斯莫问:“同学们,大家一直以为海盗是没有人性的,海盗生活一定惊险刺激,但为什么这个故事,却是以海盗同情鸟儿死亡作为结束?”

死亡是一种谁都要面对的、永远无法回避的自然法则,阿斯莫认为,儿童文学作品《海盗伯里斯》,能在更广泛的意义上向孩子们说明对于任何人“死亡都无法避免”和“生命都十分重要”。

这堂课上,阿斯莫与学生们一起热烈讨论海盗与死亡的联系、生命的脆弱与珍贵等问题,原本冰冷的死亡话题,逐渐充满温情氛围,孩子们表现出对死亡的理解和体恤,使这堂课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其实,大多数美国学校的死亡教育课,都离不开精彩的特色教材。教材通常采用生动有趣的故事、诙谐幽默的漫画等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充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提高教育效果,能同时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服务。

用自杀防御为孩子设防

在美国部分学区,还特别重视“自杀防御课程”这门死亡教育独立科目的开设。“自杀防御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在于教育儿童懂得珍惜生命,同时降低当地的自杀率。

“自杀防御课程”通常为期1~7周。老师要给学生介绍全美各地的自杀人数统计数字,帮助学生了解自杀前的一些特征,告诉他们当朋友或自己处于不佳状态时,应该及时告诉成人。

在加州林肯中学开展的“自杀防御课程”中,教师还会要求学生写一封劝说自己的一个有自杀念头的朋友的信,加强孩子的现实参与感。

加州是美国自杀率最高的地区。但自从1980年兴起“自杀防御课程”后,加州1994年的自杀率比1970年降低了39%。

在预防自杀的同时,课程也设置积极开拓生命意义的环节,随时倡导中小学生珍惜生命,提高生命的质量。比如在美国中小学课堂,不管是社会课教师或文学课教师,都经常用类似的提问来提醒孩子们:“如果你的生命只有3天,你会如何安排?你最想做什么?”

让孩子自幼接受“死亡教育”,就等于让他们真正理解生命的终结和存在,他们也一定会对人生的意义有更多的深入思考,并明白今天的重要,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

TIPS 中国家长如何开展死亡教育

1.学习如何更好地引导孩子的方法,可以收集一些关于“死亡教育”的资料,比如先看看《谈论死亡: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这本书;

2.向孩子讲述死亡内容时,教导方法或解答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其对死亡的认知。因此要符合大众认同的科学合理原则,避免用童话或半真半假的故事来解释死亡;

3.在引导孩子面对现实、正视死亡时,也要及时了解孩子的想法以确保其心理健康。你不应只是一个传授者,也应该是一位好听众;

4.有些死亡问题的讨论,可能会激起他们正在经历或已经经历过的事情的强烈反应,家长应预估孩子的情绪反应,讨论之前就想好应对措施;

5.孩子的成长经历不同,在生理、心理、社会各方面的发展也各不相同。家长可根据不同情况进行教育,过轻达不到效果,过重则会留下阴影。——————————————————————————————————

美国中小学开设“死亡教育”课

深圳特区报

树立正确的“死亡观”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很重要

美国中小学开设“死亡教育”课

“未知生,焉知死?”这是中国圣贤的古训。然而,西方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超速流通,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神秘和恐惧。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便逐渐成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对于死亡教育的高度重视,源于对死亡现象及它对人形成影响的深刻理解。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协助学生正确面对死亡,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并在积极的生命意识作用下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美国肯塔基大学心理学家德沃尔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鲍梅斯特在今年11月号的《心理学》杂志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则认为,当人们想到死亡或不得不面对生死抉择时,往往变得更快乐。

美国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丹尼尔·吉尔伯特也证实了这一观点。他认为,人和动物的不同在于能意识到自己随时都可能离世,而如果将这种意识贯穿到日常生活中,就可能形成“心理免疫反应”,反应变得更加坚强起来,这种免疫反应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老师给学生家长写信谈“死亡”

深圳市中小学教师美国教育考察团在美期间,我们一行到蒙拿大大学旁听了一节阅读课。老师是阿斯莫教授。阿斯莫教授带来的是儿童读物《海盗伯里斯》(《ToughBoris》)里一则内容简单的故事,大意是:

从前,有一个叫作伯里斯的海盗。他和他的海盗伙伴们身体都很结实,他们都很贪婪、大胆。有一天,他们养着的一只鹦鹉死了,伯里斯和所有的海盗都哭了。

阿斯莫教授说,同学们,大家一直以为,海盗是没有人性的,海盗的故事一定惊险刺激,没想到这个故事却是以海盗同情鸟儿死亡作为结束。

海盗是贪婪的、令人生厌的。然而阿斯莫教授为什么要把海盗与死亡联系在一起,令人毛骨悚然而又温情地讲给学生?

阿斯莫教授同时也是一位儿童心理学家。她认为,死亡是一种谁都要面对的、永远无法回避的自然法则。既然如此,以科学为宗旨的教育,为什么不把这些告诉给孩子呢?为什么让孩子一生都对“死亡”问题怀着神秘感、恐惧感,而当有一天真正面临死亡现象,无论是人还是动物,而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呢?

阿斯莫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另一个故事。

戴尼尔是一位普通的美国小学教师,她所带的班里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全班同学都争着喂养它,这给同学们带来无穷的乐趣。忽然有一天,这只叫做玫瑰的小白兔死了,孩子们都很悲痛,情绪波动很大。黛尼尔老师认为,应该及时与家长联系,请家长协助老师帮助孩子们度过失掉伙伴的悲痛。黛尼尔老师给家长写了这样一封短信:

亲爱的学生家长:

我很难过地写信告诉你们,我们班可爱的叫玫瑰的兔子昨天死了。它是在动物医院的急诊室里死去的。当大夫和护士给它治疗的时候,我就在它的身边。这里有些事情我要告诉给孩子们,也请您了解我们的工作。

兔子玫瑰死于肺炎,这是一种肺部感染。人们不会通过动物感染上此病。大夫说这种病的病症很难及时发现并给予治疗。值得庆幸的是,它在医院里没有承受任何的痛苦和不适。当她在医院里死后,护士把尸体埋葬了。玫瑰的死令老师和孩子们感到悲伤并会想念她。玫瑰的死可能会使孩子们想起他们喜爱的人或宠物的死。

我们将在明天集合后,告诉孩子们玫瑰的死讯并邀请他们参加一个讨论会。我们还会与孩子们一起制作一本关于玫瑰的纪念册,来追忆与玫瑰在一起的美好时光和表达对它的思念。

在最近一段日子里,有些孩子可能会经常提起玫瑰,有些孩子可能会变得沉默寡言。请您体谅孩子的情感表现。戴尼尔老师戴尼尔老师不仅向孩子们直言关于“死”的问题,还通过“死”传播了爱,把两个极端现象统一为健康的人生态度。

至于那本儿童读物为什么要把海盗也与死亡扯在一起,阿斯莫教授说,那也许是为了在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明“生命”、“死亡”对于无论什么人都十分重要。

阿斯莫教授说,她的下一节课,将向孩子们进一步讲述人死亡的相关问题。

我们对阿斯莫教授和戴尼尔老师肃然起敬。

上述两个故事只是一些个案,在美国,我们看到对儿童进行关于“死亡”相关知识的教育已十分普遍。

“死亡教育”是一种情感知识

教育专家发现,由于传媒的兴旺发达和信息的超速流通,实际上,3周岁的幼童大多已接触到“死亡”这个词。他们可能会在跟小伙伴的交流中提及“死亡”,并对其感到既神秘又恐惧。因此,从上世纪60年代起,死亡教育(deathed

uca2tion)便逐渐成为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中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从1940年出版了第一本对儿童进行死亡教育的著作到现在,死亡教育已经成为美国教育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是贯穿家庭、社会和学校教育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对于死亡教育的高度重视,源于对死亡现象及它对人形成影响的深刻理解。教育的目的即在于协助学生正确面对死亡,从而更加珍惜生命,并在积极的生命意识作用下努力成就自己的一生。

在美国,作为家长或教师,他们乐于在孩子3到4岁时就向他们做关于“死亡”的解释,这种解释十分深入浅出、形象生动。更确切地说,绝大多数美国家长是将“死亡教育”视为一种“情感知识”存入孩子的知识库的。他们断言:可能有那么一天,家中一只小狗小猫或家庭成员真的归西时,孩子便能动用他所需要的“情感知识”来理解他面临的深深悲伤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美国联邦政府教育部对儿童死亡教育的具体实施也十分重视和详尽,明确要求向中小学生进行死亡教育时,教育者要选编合适的教材、采取恰当的教学方法,同时结合生理卫生常识、健康教育等内容,自然而然地让中小学生接受死亡教育。一些学校常会根据需要采取灵活的方式开设死亡教育“特色课程”,比如自杀防御课程(suicide-preventionprogram)等,目的主要在于教育儿童懂得珍惜生命,同时降低当地的自杀率。孩子们还在家长或老师的带领下,到郊外专为绝症患者提供服务的临终关怀医院,送上鲜花,送上祝福的话语,甚至微笑着目送他告别人世。

一些小学校里甚至还开设了别具一格的“死亡课”,让在教育部门接受过专门训练的殡葬从业人员或护士,走进课堂当起老师,跟孩子们认真地讨论人死时会发生什么,并且让他们轮流通过演剧的方式,模拟一旦遇到亲人因车祸死亡等情形时的应对方式,体验一下突然成为孤儿的凄凉感觉,或走进火葬场参观火葬的全过程,甚至设计或参加一台模拟的“向亲人遗体告别”仪式等等。尽管也有人认为这么做可能会给孩子心中留下阴影,但大多数教育专家和家长却对此表示支持。

有这样一种与传统家庭教育不同的“家庭学校”

越来越多美国孩子“在家上学”

早前,看到“童话大王”郑渊洁先生的一篇文章《郑渊洁的教子经》,说由于担心学校教育毁掉儿子,他毅然作出决定,让儿子完全脱离学校教育,由自己当儿子的老师。他说,虽然当时自己也忐忑不安,可是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不料,完全脱离学校教育的儿子,果然很快就展现出了他真正的爱好和天赋。

学龄儿童只能去学校接受教育吗?如果孩子不适应学校的学习和生活,家长能在家教育吗?美国蒙大拿州瑟瑞教授就美国“家庭学校”的现状及相关立法和政策问题,向在这里进行教学考察的深圳教育考察团成员进行了介绍。

“家庭学校”,美国称之为“在家上学”(homeschooling)。家庭学校运动,作为一种提倡自由教育选择权运动,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美国的“家庭学校”不同于传统的家庭教育,它是指适龄儿童少年不在公立或私立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在自己的家中接受符合教师条件的父母或专门的教育人员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在家中完成初等教育的学习课程。

除了在家接受国家规定的教育外,孩子还必须学习管理自己的生活、相关家务。其实美国的孩子从小就跟妈妈分床睡觉,两三岁的幼儿就住自己的房间了。父母只管孩子的安全,其他生活上的事,游玩,都由孩子自理、自主、自我选择。比如,从小就有自己存放衣服、玩具和学习用品的地方,自己收拾房间,整理、布置属于孩子自己的“小天地”,父母决不替孩子做什么事,最多从旁提醒、参谋。

孩子在家里要成为小主人,不但参与家庭的各种活动,还参与家庭大事的决策。比如购买什么样的汽车、家电、电脑,怎样布置房间,怎样利用和美化庭院等,父母都倾听孩子的意见。许多孩子都跟父母一起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儿,如收拾院子、种植花草树木、擦洗汽车、自行车、做室内外卫生、购买东西等。比如每周几次去洗衣店送取衣物,这是他固定的“岗位”;房间总是凌乱,妈妈就跟孩子订了个“协议”:每天临睡前要把各种物品整理好,养成随拿随放、注重环境整洁的好习惯。当然,妈妈也按照“协议”,不再唠叨不休。

瑟瑞教授说,目前美国有1.7%的学生不去学校读书,美国联邦教育部教育统计中心指出,美国1985年在家庭中接受教育的孩子大约是5万名,到2003年,这一数字达到210万,并且平均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

美国家长选择家庭学校主要是出于以下几个原因:

一、家长不满意学校的教育教学方式,认为班级授课制存在着局限,统一的课程、统一的进度、统一的要求使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是学校选择“适合于教育的学生”,而不是提供“适合于学生发展的教育”,限制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展和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也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智力过人(或是不足),需要单独辅导,而将孩子留在家自己进行教育。

二、家长认为学校的环境令人不安。日益猖獗的校园暴力、低俗文化的泛滥、吸毒等恶劣现象对孩子造成身心危害,使家长对学校的安全产生怀疑,而在家上学,情况则完全不同。

三、宗教问题也是家长将孩子领回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美国是一个多宗教信仰并存的国家,许多公立或私立学校所传授的知识和价值观与某些家庭所持有的宗教观念完全相悖。比如,关于人类的起源问题,宗教信仰的是上帝造人,学校教材则采用达尔文的进化论学说—人是由猿猴进化来的。这让宗教信仰强烈的家庭难以接受。

当然,政府对于家庭学校也不是听之任之,放任自流。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国各州已陆续给予“家庭学校”法律的保障,家庭学校制度更加完善和周密,半数州有专门的人员跟进和研究这种教育模式。美国的全国州教育委员会协会(NASBE)也曾对家庭学校提出了5条建议:

一是不入公立或私立学校的适龄儿童必须在地方或州一级的公立学校系统注册登记,以便教育行政部门对适龄人口有个预测,作好吸纳这些适龄在家学习者成年后再次进入学校系统的衔接准备;二是各州应为家庭教学建立统一的标准,如家长的资格认证、教材的选用等等;三是各州应要求家长定期地向学校官员汇报学生的学习情况,以保证家长能胜任教学;四是各州应建立标准一致的评价体系,定期评估在家上学孩子的学业成绩;五是建立试读和对在家上学者失败后的补救措施,以便及时吸纳那些家庭教学失败的儿童及时返回公立学校接受教育。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美国各州对有关家庭学校的管理规则还在细化和完善中。

美国家庭学校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给了我们这样的启示:学校教育不是唯一的教育形式。

让残障儿童有权利与正常儿童一起学习

在普通学校进行“特殊教育”

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应该怎样进行?在美国,是让所有“特殊”的孩子进入普通学校,和普通的孩子一道上课学习。只是每天要把他们集中起来,抽出2至3小时,在专门的教室进行相关辅导。

在美国考察访问期间,我们参观了森逖雷高中(SentinalHS)的“特殊教育”教学,看到了与我们国内不太一样的对残障学生的教育教学方式,令人耳目一新。

和中国的“特殊教育”不同的是,美国没有我们的所谓“特殊学校”,而是让所有“特殊”的孩子在普通学校上学,和普通的孩子一道上课学习。只是每天要把他们集中起来,抽出2-3小时,在专门的教室进行相关辅导。

这是一堂阅读课,正是专门为他们安排的,共有5个孩子。他们的大致情况是:一个多动症男孩,一个超敏感男孩,一个身体严重畸形的男孩,一个抑郁型女孩,一个坐着轮椅类似霍金的女孩。

他们的阅读内容包括两部分:汽车发展史介绍、狼外婆故事阅读。内容都不复杂,而且图文并茂。但整个阅读活动实际只有三个孩子能参与,在老师的耐心指导下,三个孩子读得比较开心。而两个身体畸形的孩子则不断地进行干扰,教学难度非同一般。老师首先要为她俩先做些准备。

那个残疾男孩个子矮小,脊椎弯曲,鸡胸格外突出;他不时发出低沉的吼声,好像有些不满。这时,坐在旁边的和他年龄相仿的学生助教(学生自愿者)起身搀扶他,把他转移到一张凳子旁,从活页夹中找了一些活动指示图给他选择,他选择了电脑。于是,学生助教把他扶到电脑旁,打开电脑,开始画一些简单的图给他看,并偶尔捏着他的食指,让他点击某个键。这位学生助教一直耐心地陪伴在他身边,在助教的帮助下他终于完成了作品:左边是三幅图画,右边则是三个相应的单词:苹果、动物、飞机。

坐轮椅的女孩,也是在学生助教和老师的帮助下,通过用卷笔机削铅笔,成功进行完抓握能力训练。

主持这堂阅读课的老师说,这节辅导课后,他们将进入原来所在班,与其他正常孩子一起正式进入这堂阅读课。

蒙大拿大学特殊教育部主任向我们介绍说,早在1975年,美国就颁布了残疾人保障法律,对0至21岁的残疾人免费进行特殊教育,公众也达成了一个共识:特殊教育是免费的恰当合适的公共教育。

在美国,法律规定,要由公共学校首先确定,哪些1至5岁的儿童需要进行特殊教育。一般是由父母带孩子参与,在学校进行测试、评估和考查是否有残疾,是否需要特殊教育。大致包括以下几种情况:阅读障碍、数学障碍、书写语言障碍;因医疗而造成的身体残障;盲、聋、哑;认识能力发展迟缓;语言能力差(含“兔唇”等生理残疾者);行为迟缓;严重的多动症或自闭症等。接着,要为需要特殊教育的儿童组建一个教育小组,一般由家长、普通教师、特殊教师、学校管理人员、孩子本人(如果孩子本人可以的话)组成。再就是要为这名儿童制定个人教育发展计划,即确定孩子发展的目标,确定孩子需要何种教育服务,多少教育服务。这种计划每年讨论制定一次。

据我们了解,全美80%的残疾儿童是与正常儿童在一起读书的。他们接受的帮助是:抽到专门的教室,提供一定的技术措施和工具,由专门人员帮助、辅导。另外20%的残疾儿童,用十分之六的教学时间在自足式教室或分开学习,其余时间与正常儿童在一起学习。

学校为残疾儿童提供特殊教育服务的手段主要有: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学校心理咨询师、治疗师为儿童进行教学和心理辅导、语言治疗和身体方面的治疗,进行哑语、盲文翻译,提供特殊设施设备、专门的交通工具等。通过这些服务,尽可能地使残疾儿童尽快回到主流教育中来。

当然,特殊教育的投资也是巨大的,学校负责“特殊教育”的教职员工约占员工总数的12%,但“特殊教育”的总经费却占到学校经费的25%。

下载死亡教育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死亡教育.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读后感

    《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读后感原创: 郭英霞 运城市明远小学近日,我阅读了英国创造力研究专家肯?罗宾森的演讲文章——《如何逃出教育的死亡谷》。在演讲中,他概括了使人类生活......

    死亡证明

    证明 兹证明_____乡镇(街道办事处)______村(社区)残疾人_____,性别___,二代残疾证号_________________,于____年___月死亡。 特此证明 村委会(社区)章 年月日......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精选多篇) 死亡证明 xxx,女.现年xx岁。身份证号码:居住在xxxxxxxx三楼302,因病于2213年5月29日,晚11:26死亡。 特此证明 呼市xxxxxxx居委会 2014年5月30日 死亡证明 本......

    死亡公证书

    死亡公证书格式 公 证 书xx字第xx号申请人:xxx(基本情况)公证事项:死亡兹证明xxx(死亡人),男(或者女),于xxxx年x月x日在xx省xx市(县)死亡。中华人民共和国xx省xx市(县)xx公证处公证员(签名......

    死亡证明

    证 明 兹有我村委村民 ,性别 ,住址 ,身份证号 ,于20 年 月 日因 在 死亡。 特此证明 镇 村民委员会 20 年 月 日......

    死亡证明

    证明 兹证明 市 县镇 村 组村民,性别: ,身份证号码: ,因病于 年 月 日在家去世,葬于 组(小地名),占地面积平方米,现由其证号码:电话: 特此证明(姓名),性别: ,身份,前来办理相关手续。村村民委......

    死亡证明

    死亡证明(存根)今有我村村民性别年龄岁,因于年月日病故。西五里营村委会 年月日死亡证明(交殡仪馆)今有我村村民性别年龄 岁,因于病故。西五里营村委会 年月日张山营镇派出所: 今有......

    死亡笔记

    死亡笔记 生活中的一切,无非是光和影。当你看到一束光线从窗户射进,就要立即想到其阴影。两者 不是独立存在的。 ——英国摄影家弗兰克•赫霍尔特 前言 很久很久以后,再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