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8小升初语文课堂体验模拟试卷四
亨德森学校2018小升初课堂体验(语文)模拟试题四
姓名: 教学区 成绩(测试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阅读材料】
小草和大树
① 以长篇小说《简·爱》著称于世的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堪称逆境成才的典范。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
② 1816年,夏洛蒂出生于英国北部一个穷牧师家庭,童年的一段生活是靠富人施舍,在慈善学校里度过的。母亲不幸早逝,撇下她和嗷嗷待哺的两个妹妹艾米莉和安恩,还有一个弟弟。作为姐姐,她不得不过早地承担起一部分维持家庭生计的责任。除了洗衣、烧饭、缝缝补补外,还要拾柴、捡破烂,替富有人家带孩子。她从小要强好胜,生活再艰苦再劳累都不肯放弃学习。上不起学,就和弟妹们在家里跟父亲读书。迫于生活,夏洛蒂和妺妹当过家庭教师,办过寄宿学校。尽管成年累月在艰辛中谋生,她们却始终没有停止过写作尝试,都希望用笔敲开幸运之门。
③ 1836年12月,20岁的夏洛蒂怀着惴惴不安的心情,把自己认为最好的几首诗,寄给当时大名鼎鼎的桂冠诗人罗伯特·骚塞,希望能得到她所崇敬的文学前辈的指点、提携。她苦苦地等了几个月,直到第二年春天,才得到一封远不止使她失望的回信。诗稿原样退回,骚塞还以傲慢的冷冰冰的口吻训诫她:“在大自然里,小草和大树都是上帝的安排。放弃你可贵而徒劳的追求吧——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而且也不应该是妇女的事业。”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两个妺妹跟她一样被激怒了,发誓偏要在这个“不是妇女的事业”上闯出一条路来。
④文学这条路毕竟太狭窄、太陡峭了。夏洛蒂姐妹的诗倒是写了不少,发表出来的却寥寥无几。姐妹三人节衣缩食,于1846年自费出版了一本诗集,结果仅卖出了两本!
⑤沉重的打击只能使弱者低头叹息,夏洛蒂和两个妹妹没有悲观退缩,没有失去自信心。经过慎重的反思、权衡,夏洛蒂劝妹妹们把创作着眼点转到小说上来。她说:“想来咱们的生活遭遇适宜用小说表现。不必再枉费心血去强摘诗的苦果子了,咱们改写小说!”于是三姐妹在荆棘丛中开拓新路,向小说领域驰骋神思妙笔。
⑥夏洛蒂以自己为原型,开始创作长篇小说《简·爱》。她和妺妹们怀着强烈的从未改变的愿望和急切,要把在诗的迷途上失去的时间、精力抢回来。三姐妹以罕见的精神毅力,争分夺秒,孜孜不倦地写作着。她们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⑦她们的路子走对了!她们硬是用钢铁般的意志,敲开了文学圣殿的大门,硬是用汗水和....心血把“小草”浇灌成“大树”。她们庄严地向传统的观念和陈腐的偏见宣战: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妇女的事业”!一年以后,夏洛蒂的《简·爱》出版了。小说一问世就受到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引起评论界的广泛重视。几乎同时,艾米莉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和安恩的长篇小说《艾格尼斯·格雷》相继出版,最终也获得极大的成功。三姐妹的脱颖而出,震动了英国乃至世界文坛,成为世界文学史上少有的盛事。
【课堂作业】
一、积累运用显身手(35分)
1.请将第2段中划线的句子用正楷工整的抄写在田字格内(5分)
2.给下面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请你先注音再组词(6分)累()()宿()()冠()()...()()()()()()3.查字典(6分)文中的“尝”,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画;这个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A.辨别滋味 B.试,试探 C.经历 D.曾经。请你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把字母填在横线上。
(1)吾尝终日而思矣。
(2)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胜利。(3)她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书里。(4)他永远没有尝受过这种惊疑不定的难过。4.请用第⑦段中加点词“硬是„„硬是„„”造一个句子。(4分)
5.选文中第⑥中有一个语病,请你找出来,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直接抄改正后的句子)(3分)
6.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请完成填空并观察成语,再补写出四个相同类型的成语(8分)
()待哺()无几()大名()不倦 7.本文是用小草和大树象征着夏洛蒂三姐妹坚忍不拔的精神,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很多托物言志的名作,请你补充完成下列诗句。(8分)
(1),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2)居高声自远。(虞世南《蝉》)
(3)粉骨碎身全不怕。(于谦《石灰吟》)(4)大雪压青松。(陈毅《青松》
二、体验课堂学知识
8.结合上下文请说说⑤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9.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一说“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好在哪里?(5分)
10.选文第③自然段中“她在一阵锥心的羞惭和痛苦中昂起头来,把这封浸透冷酷和偏见的信钉到床头,让它随时刺激、鞭打自己的灵魂。”请你用第一人称补写此时夏洛蒂的心理活动,使用一种修辞手法。(不少于50字)(8分)
11.从夏洛蒂三姐妹身上我们看到了她们在逆境中成长起来并获得成功的努力请你再写一个逆境成才的事例(6分)
12.本文中的夏洛蒂三姐妹用自身的行动推翻了“文学——不是妇女的事业”这个错误的观念,古今中外有很多优秀的女作家用自己的妙笔为文学的殿堂添砖加瓦,请你从给出的女作家中选三位介绍。(6分)
李清照、冰心、杨绛、海伦·海勒、J.K.罗琳
三、感受生活抒真情
13.请阅读以下两个材料,准确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作文,文中不得出现真实人名校名。(30分)
材料一:“三姐妹走路、干活、会亲友,都带着铅笔、本子,随时随地把脑子里闪现的思想火花记录下来。”
材料二:元末明初文学家陶宗仪进士落榜后,回乡边劳动边教书。他常利用田间劳作休息时间,坐在田埂边上看书。每有心得他就地取材,以树叶当纸,记下所思所感。等到收工时,陶宗仪把树叶带回家,将它们存贮在瓦罐中。就这样,陶宗仪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写书,不断积累。十几年间,竟然积满了数十瓦罐。到了晚年,他让学生们挖出那些瓦罐,指导他们把树叶记载的资料,分门别类,抄录整理,编写了一部三十卷的《南村辍 耕录》。
这两则材料引发我们这样一些思考:无论是写作、学习或是做其他事情,不断积累很重要,没有一步步积累,不能行千里,没有一本本书里的积累又怎会有渊博的学识,所以学习生活处处都需要积累。
参考答案:
2.给下面加点的字都是多音字,请你先注音再组词(6分)累(lěi)(积累)宿(sù)(宿舍)冠(guàn)(冠军)...(lèi)(劳累)(xiǔ)(一宿)(guān)(衣冠)5.查字典(6分)文中的“尝”,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首(⺌),再查(6)画;这个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是:A.辨别滋味 B.试,试探 C.经历 D.曾经。请你根据句子所表达的意思,把字母填在横线上。
(1)吾尝终日而思矣。D(2)勾践卧薪尝胆,最终取得了胜利。A(3)她们尝试着把自己的经历写进书里。B(4)他永远没有尝受过这种惊疑不定的难过。C 6.请用第⑦段中加点词“硬是„„硬是„„”造一个句子。略
5.选文中第⑥中有一个语病,请你找出来,改正在下面的横线上。
“她和妺妹们怀着强烈的从未改变的愿望和急切”在急切的后面加“的心情”
6.运用成语可以使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请完成填空并观察成语,再补写出四个相同类型的成语
(嗷嗷)待哺(寥寥)无几(鼎鼎)大名(孜孜)不倦
7.本文是用小草和大树象征着夏洛蒂三姐妹坚忍不拔的精神,我国的古诗词中也有很多托物言志的名作,请你补充完成下列诗句。(8分)(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燮《竹石》)(2)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
(3)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石灰吟》)(4)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陈毅《青松》
三、体验课堂学知识
8.结合上下文请说说5第段划线句在文中的作用(6分)
答:1.承上启下,起到了过度的作用,承接上文三姐妹书卖得不好深受打击,开启下文三姐妹并没有退缩继续创作。
2.为下文写三姐妹没有退缩决心把创作重心转到写小说上做铺垫。9.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说一说“她的生命艰辛而又壮丽,像一朵傲放于风沙中的仙人掌花。”好在哪里?(5分)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命,比作沙漠中的仙人掌花,生动形象的突出了夏洛蒂·勃朗特生命的坚强壮丽,表达了作者对她的敬仰之情。
10.略
11.例如:史蒂芬·威廉·霍金,不幸患上卢伽雷氏症,不能动弹瘫在轮椅上,但是他没有放弃,演讲和问答都只能通过语音合成,通过顽强战胜挫折,成为作为大的物理学家。
12.略
第二篇:小升初模拟试卷一
小升初模拟试卷一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20分)
1、整体认读音节共有16个,下面全是整体认读音节的一组是()
A.ai ui un ün ing
B.zhi chi yi wu ye yuan
C.sh ch ie en ong
2、下面三组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烽火(fēng huǒ)
誓言(shì yán)
侮辱(wú rǔ)
B.柔嫩(ró lèn)
推辞(tuī chí)
热情(rè qíng)
C.幽静(yōu jìng)
辉煌(huī huáng)
女孩(nǚ hái)
3、下面形声字组合方式完全相同的一组的是()
A.宵
芳
菜
B.闺
匪
衷
疲
庭
C.闺
圆
匪
闷
固
D.衬
顾
秧
骑
铜
4、每组加线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A.血泊 梁山泊 湖泊 泊舟
B.着火 打着了 着凉 上不着天,下不着地
C.勉强 强词夺理 强大 倔强
D.尽头 尽管 尽职 无穷无尽 尽底层
5、下面每组词中有三对同义词,每对词中感情色彩都不同的一组是()
A.宠爱——溺爱
腐蚀——侵蚀
理想——幻想
B.熟悉——熟练
严厉——严峻
成绩——成就
C.顽强——顽固
机智——狡猾
教诲——教唆
D.仇视——轻视
卑鄙——卑劣
爱护——爱戴
6、下列四对词中不是反义词的一对是()
A. 开心——关心
B. 忙碌——空闲
C.失败——成功
D.暂时——永远
7、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坚强的目光
B.明亮的教室
C.敏捷的思维
D.朴素的衣着
8、下面四句诗的朗读节奏有一句划得不正确,这句是()
A.篱落/疏疏/一径/深
B.树头/花落/未成/阴
C.儿童/急走/追/黄蝶
D.飞入/菜花/无/处寻
9、下面的话最得体的一句是()
A.谢谢你对我的帮助,欢迎你下次再来帮助我。
B.今天是爸爸40岁的生日,是值得庆贺的日子。
C.小军,你给我讲的问题我根本不懂,我希望你给我认真地讲一遍。
D.小刚,你今天的行为打动了我,我要学习你。
案
爸
10、下列歇后语错误的是()
A.外甥打灯笼——照舅(旧)
B.孔子搬家——净是书(输)
C.泥菩萨过河——纹(问)到底
D.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11、给下面的句子加标点,正确的一组是()
爸爸指着竹笋对我说 你看 竹笋多么有力量啊 不论在什么地方 不论被什么东西压迫着 它都能顶开 一个劲地向上长
A.:,!,,!B.:,!,。
C.: “,!,,!”
D.:“,?,,!”
12、对格言“应该让别人的生活因为有了你的存在而更加美好”解释得确切的是()
A.人们的生活因为有了我才变得美好。
B.我之所以存在都是为了别人的生活美好。
C.人们想要生活美好必须首先保证我的生存。
D.人不能只为自己活着,应该多为别人着想。
13、没有用比喻的一组是()
A.残阳如血。
B.柿子树上挂着许多大柿子,像一个一个的红灯笼。
C.桂林的山好像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
D.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14、提起“不耻下问”,会想起《论语》中这样的话()
A.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B.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C.三人行,必有我师。
D.冬练三九,夏练三伏。
15、与其他两项有明显区别的一项是()
A.《泊船瓜洲》
B.《拔苗助长》
C.《南辕北辙》
16、“你的成绩有了很大提高,不能把它作为骄傲自大的资本。”给这句话选择恰当的关联词是()
A.因为„„所以„„
B.无论„„都„„
C.即使„„也„„
17、“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写的是()的壮观景象
A.泰山
B.庐山
C.黄山
D.华山
18、从下列各组句子中选出意思差别最大的一组是()
A.我不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 我怎能知道那个人是不是他的哥哥呢?
B.小红对小明说:“你明天和我一起去图书馆,好吗?”/小红对小明说,他想明天和小明一起去图馆。
C.他的话完全没有错。/ 他的话不可能不对。
D.雨来宁可牺牲,也不向敌人屈服。/ 雨来或者牺牲自己,或者向敌人屈服。
19、从下列句子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项()
A.我们肩负着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
B.数字的发展走过了漫长的路程。
C.通过学习,使我提高了政治觉悟。
D.人们倾听和注视着这位英雄的报告。
20、下面关于古诗没有错误的是()
A.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
B.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夜喜雨》(李白)
C.旧时王谢堂前燕,轻烟散入五侯家/《乌衣巷》(刘禹锡)
D.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凉州词》(王昌龄)
二、阅读欣赏。(30分)阅读一(18分)
后生可畏
“哦!爸爸认输了,爸爸认输了!”随着弟弟的叫喊声,响起了爸爸爽朗的笑声:“是啊,我认输了,认输了。”爸爸一边摸着弟弟的小脑袋,一边用慈爱的眼光看着我。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
在我家里,爸爸是权威,说起话来疾言厉色,妈妈也要让他三分。不过,爸爸对我们很好,虽然有时也教训我们几句,但我和弟弟知道,那是为我们好。
这天,爸爸刚送走客人,也不知哪里来的气,在吃饭桌上就教训起我们来:“大人说话,小孩子插什么嘴。不说话,还怕把你们当成哑巴?”弟弟受了顿训,虽然很委屈,张一张嘴便不知怎么说,只好向我投来求援的眼光。我会意了,忙说:“小孩子插嘴有什么不好?你这种做法有点‘家长制’作风。”正当爸爸吐完一根鱼刺要反驳时,我又紧接着抛出两个有力的理由:“您知道美国的旧金山公立学校吧。他们有一份推荐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其中第二十一条就是‘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爸爸,您对这一条怎么理解呢?”不等爸爸回答,我又接着“放炮”:“我国唐朝有个太守阎伯屿重修膝王阁,想请人作序。但是在场名人不敢放肆,都—一谦虚地谢绝了。只有王勃这个年仅14岁,乳臭未干的孩子,少年气盛,一口答应。结果呢,他写出的《滕王阁序》名垂千古。爸爸,您对这件事又怎么看呢?”
谁知我这两个理由竟把爸爸“镇”住了,还是妈妈替他解了围。爸爸感慨地对妈妈说:“是呀!孩子对问题认识得这样深刻,真是后生可畏啊!”说完,用慈祥的目光看着我,弟弟也仰起小脸望着我。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注]王勃:唐朝著名诗人,《滕王阁序》是他的优秀代表作。
1、读第三自然段,把其中的成语写下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按先后顺序把文中的两个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写下来。(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2分)
爽朗()浮现()会意()慈爱()
4、解释下列词义。(2分)
①疾言厉色: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少年气盛:__________________
5、找出首尾呼应的句子,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1分)
6、理解题目“后生可畏”在文章里的意思,选择正确的解释打√。(3分)(1)“后生”原意是晚辈、年轻人的统称,在文中指:
①“我”这一类的年轻人()
②所有晚辈()
③美国的智力超常儿童()
④王勃()(2)“畏”是敬畏,不可低估、轻视的意思。爸爸说“后生可畏”是因为:
①少年王勃才华横溢,名人都不是他的对手。()
②“我”能言善辩,驳得爸爸无言以对。()
③“我”观点大胆,认识深刻,说理透彻,使爸爸口服心服。()(3)这篇文章说明:
①大人们的家长制作风是要不得的。
②大人说话时小孩不但可以而且应该插嘴。
③晚辈不一定不如前辈,应该提倡“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气。
7、爸爸原来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对此持不同观点,先后举出两个事例进行反驳。这两个例子概括地说,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3分)
8、那天,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哪几个自然段写了这件事?(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这篇文章最打动你或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文阅读(12分)常羊学射
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屠龙子朱曰:“若欲闻射道乎?楚王田于云梦,使虞人起禽而射之,禽发,鹿出于王左,麋交于王右。王引弓欲射,有鹄拂王旃而过,翼若垂云。王注矢于弓,不知其所射。养叔进曰:“臣之射也,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十发而十中。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郁离子》
注:虞(yú)人:古代管山泽的小官吏;
鹄(hú):天鹅;
旃(zhān):赤鱼的曲柄旗;垂云:低垂下来的云; 注矢于弓:把箭搭在弓上。注,附着;
养叔:名养由基,楚国善射者;
1.解释以下加点的词:(4分)
①常羊学射于屠龙子朱___________。②若欲闻射道乎__________。
③使虞人起禽而射之____________。
④王引弓欲射___________ 2.翻译:(4分)
①置一叶于百步之外而射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使置十叶焉,则中不中非臣所能必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则故事告诉我们道理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20分)
(一)选择正确的答案。(3分)
1、诗坛上负有盛名的“李杜”指的是()
A.李白和杜牧
B.李商隐和杜牧
C.李白和杜甫
D.李商隐和杜甫
2、下列各组词语分类正确的是第()组
A.和蔼
珍贵
美好
波光粼粼
稳稳当当
B.梳理
积攒
奔驰
季节
感情 迸射
C.干净明亮
美观大方
聪明伶俐
伟大光荣
青山绿水
D.小草碧绿
眼睛雪亮
操场干净
小猴机灵
打扫教室
E.一眨眼
一瞬间
一刹那
一骨碌
一会儿
F.花红柳绿
万紫千红
碧水长流
蓝天白云
眉开眼笑
G.调兵遣将
丢盔弃甲
斩钉截铁
走街穿巷
头昏目眩
H.豺狼虎豹
锅碗瓢盆
琴棋书画
鱼虫鸟兽
奇花异草
3、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三种耐寒植物特别受到赞美,被称为“岁寒三友”,这三种植物指的是()
A.梅、竹、兰
B.松、竹、梅
C.梅、兰、菊
D.松、梅、菊
(二)根据句子的意思,填上表示语气的词。(4分)
1、“ ______?错了的题目,你怎么不订正______?”
2、“______!我恍然大悟,原来错在这里______!”
3、“______!想不到,他的本领还不错______!”
4、“______,这样的苦日子,什么时候才到头______?”
(三)仿写句子(不能重复)。(4分)
例句:如果我是阳光,我将照亮所有的黑暗。
仿句:
1、如果我是清风,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我是春雨,我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句:好文章是滋味甘醇的美酒,让人回味无穷。
仿句:
1、好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2、好文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让人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将下列成语中的主人翁名写在括号内。(4分)
初出茅庐()
入木三分()
煮豆燃箕()
纸上谈兵()
卧薪尝胆()
负荆请罪()
围魏救赵()
望梅止渴()
五、综合实践。(作文30分)
1、以“难忘的小学生活”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2、话题作文。桥,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它像一条远方的长虹出现在渴望者的心上。不只是江河沟渠,就是在生活的其它领域,当你要摆脱困难,跨过厄运时,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顿入光明之地的“桥”。这也许是“心桥”、“智慧之桥”、“财富之”、“命运之桥”„„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作文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班名、姓名。(可任选一题)点击下一页查看答案
答案:
重点中学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一)参考答案:
(一)1、答案:乳臭未干 名垂千古
2、答案:①不说话,不会把你们当成哑巴。②小孩子插嘴没有什么不好。
3、答案:开朗(响亮)出现 会心 慈
4、答案:①声音很大,脸色很难看。②因为年轻,所以胆子大,不怕人。
5、答案:我看着弟弟那高兴的样子,脸上也浮现出自豪的笑容。看着弟弟那天真的小脸,我脸上浮现出一丝胜利的微笑。
6、答案:⑴ ① ⑵ ③ ⑶③
7、答案:大人说话,小孩子不应该插嘴 美国学校认为,“在大人说话时经常插话”是智力超常儿童的行为表现 14岁的王勃写出了名垂千古的《滕王阁序》,超过了许多成年人
8、答案:那天,爸爸责备弟弟不该在大人说话时插嘴,我一番有理有据的辩驳使爸爸感到后生可畏。3~4自然段写了这件事。
9、答案:围绕敢想、敢说来谈
(二)答案:
1、咦 呢
2、哦 啊
3、哟 呢
4、唉 啊
(四)答案:诸葛亮 王羲之 曹植 赵括 勾践 廉颇 孙膑 曹操
第三篇:临沂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模拟试题(四)
临沂2011小升初语文试卷模拟试题
(四)(一)填空题:(36分)
1、《字母表》中有常见的韵母_____个,有常见的声母_____个。
“赤橙黄绿青蓝紫”这七个字中,翘舌的声母有____个,后鼻韵母有_____个。(2分)
2、注音。(3分)
诅咒 滋味儿 西安 憔悴
3、根据音节,填字组词。(3分)
cuì()弱()绿 憔()纯()鞠躬尽()出类拔()
4、“请勿自误”中“勿”的意思是____,是这种意思的字还有____、____、_______。(2分)
5、如果一个汉字,既能找到部首,又知道它的读音,最好选择______查字法。“盈”的第二笔的名称是(),“盈余”的盈的意思是()。(1.5分)
6、在下面括号中填上“看”的近义词(不重复)(3分)
仰()俯()远()()视()一眼()目
7、填成语(4分)
①()然大悟()然起敬()然故我()然无恙
②无()无()无()无()无()无()
无()无()无()无()
③理直气()完()归赵 风驰电()
8、用“大方”造三个句子。(3分)
①对财物不计划,不吝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举止自然,不拘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不俗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仿写句子。(2分)
首都北京是我国的心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改写句子。(3分)
①他上课玩东西,这是事实。
改成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成双重否定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小明对小红说:“明天,我请你去公园玩。”
改为转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根据要求写诗句。(2分)
①“日”字在古诗中当“太阳”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日”字在古诗中当“阳光”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③“日”字在古诗中当“天”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日”字在古诗中当“时候”的意思讲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
12、给下面的句子加不同的标点,使它们表示不同的意思。(13分)
①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你同意他不同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修改下边句子中加横线的部分。(2分)
他的这篇习作立意深刻,严谨的结构,()语言流畅,在全校作文比赛中把它评为一等奖。()
14、按课文内容填空。(25分)
原来从南口()北()居庸关到入达岭,一路都是(),()„„()中国人是无论如认可也完成不了的。
(二)选择题(9分)(填序号)
1、下列句子中“我”和“自己”用错的有()
①老师问我(A):“你为什么迟到?”自己(B)毫不在乎地说:“起晚了!”
②有些人有一种毛病,总以为我(C)的意见是对的。
2、A危险!快走开!B、这儿的花真美啊!
C、我已做完了第一题。D、你弟一题做得怎样?
以上四句,()是陈述句;()是祈使句;()是疑问句;()感叹句。
3、以下汉字,按音序排在第五位的是(),声母翘舌的有()节是整体认读的有()。
A、施 B、凝 C、临 D、尊 E、罪 F、唇
4、教师对学生正如医生对(),教师对学校正如医生对()
A、治病 B、医院 C、病房 D、病人
5、带点的字读音完全相同的组是()
A、喝水 吆喝 B、上大夫强大
C、蒙蔽 蒙古 D、温度 度量
6、“愁眉不展”一词中“展的意思是()。
A、张开、放开 B、施展 C、放宽
7、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安居乐业 盛气凌人 兴国安帮
B、喜出望外 完美无缺 丰攻伟绩
C、坐井观天 滥竽充数 守株待兔
8、课题《为人民服务》和《一夜的工作》的特点是()。
A、前一篇点明中心,后一篇没有 B、两篇都点明了中心
是,音
C、两篇都是以人物作课题 D、后一篇点明了要写的事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9分)
1、“巨”、“区”、“臣”的部首是“匚”。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是毛泽东在《为人民服务》一文中说的。()
3、“一张桌子,一位老师,一匹马车”这三个词语中的量词都用得对。()
4、“玻璃、动弹、桌子”中加点的字应读轻声。()
5、在“难解难分”、“号称”两个词中,每个字都是多音字。()
6、博林的祖父、父母都是文艺工作者,所以博林可以称得上是艺术世家。()
7、“我们要认真克服并发现工作中的缺点。”是病句。()
8、书信和请假条的称呼都应写在第一行且顶格。()
9、“J、K、L、M、N”是按音序排的。()
二、阅读。(4+12分)
(一)用“||”给下面一段话分层,并写出层意。(4分)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的呢!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
各层层意:
(二)阅读后做题(12分)
人民在他心中
朱伯儒伯伯高高的个子,他那双深沉的眼睛给初次见面的人一种严厉的感觉。但事实并不是这样。凡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不管在多么艰苦的环境中,他都能热情帮助别人。人民的(疾苦、痛苦、困苦)牵动着他的心,他关心别人胜于关心自己。
朱伯儒伯伯关心别人的事迹多得很。
在河南省内乡县时,他看到这里的群众生活十分(疾苦、痛苦、困苦),就写信给自己的妻子,要她把家里的旧衣服多寄些来,送给群众。
在武汉空军工地上,身为民工队长的朱伯伯,成天和民工一起(艰难、艰苦、艰巨)施工,他流的汗水从不比民工少。民工的家属到工地探亲,他总是把自己的住居让出来,自己和民工挤在一起过夜。民工胡世元是个能干的好青年,可是身体虚弱,家庭生活又(疾苦、艰苦、困难)。他生病以后,一连五年,都是朱伯伯出钱为他治病,接济他全家的生活。
1975年,在火车上,一位素昧平生的老人突然患病,急需输血,朱伯伯毫不犹豫地献了血,又改变了自己的路线,一直把这位老人送到家。
是什么力量促使朱伯伯默默无闻地为人民做好事呢?朱伯伯说:“没有人民的养育,我就活不到新社会,更不能成为一个干部。我对人民有感情,看到别人遇到困难和不幸,就觉得自己有一份责任尽力力去帮助他们。”朱伯伯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1、在文中括号内合适的词语下面画“——”。(2分)
2、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词语写在()里。(1分)
①一向都不相识。()
②沉着持重,思想感情不外露。()
3、第二自然段叫______段,起____________的作用。(1分)
4、用“||”分段,并写出段意。(6分)
5、写出文章的中心思想。(2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一个令人________ 的时刻
要示:
1、在横线上补充一个表心情的词,如忧伤、悲愤、高兴等。
2、文笔流畅,内容生动,情节感人。
3、文中应有必要的景物,场面,人物心理,动作等方面的描写。
4、500字左右。
第四篇:模拟试卷(四)
“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相关知识测试(D卷)
一、填空题(20分,每空1分)
1、“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的前提是把握消费者的真实需求。2品牌、市场和客户。“放开衔接、适度引导、定向整合、促进发展”。
5、预测内容包括。
6、四个阶段 7提供依据,计划为预测的实现提供支持。40
1、在“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中,国家局领导提出的“三个更加注重”指的是什么? 答:“三个更加注重”是指更加注重完善体制、机制;更加注重消费者真实需求;更加注重扶植重点企业、重点品牌。
2、什么是卷烟需求预测? 答:卷烟需求是客户和消费者对卷烟品牌(规格)、数量和结构消费需求的总和,它包括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现实的需求是客户和消费者有意识的、明确的卷烟消费需要。潜在的需求是客户和消费者潜意识的、不确定的消费需要。
3、卷烟需求预测的主体是谁? 答:卷烟需求预测以市场营销人员为预测主体,包括客户经理、市场经理和营销部经理,做主要预测;品牌经理、订单部负责数据分析统计人员做辅助预测。
4、开展卷烟需求预测的三个维度是指的什么? 答:三个维度是指:市场部门从市场和客户的维度开展预测,采购(品牌)部门从品牌
5、什么是存销比? 答:存销比是库存量与销售量之比,反映了卷烟产品当前库存的可供销售的时间。
6、品类的概念是什么? 答:品类是指消费者认为存在内在关联或可相互替代的区别于其他产品的产品集合。
7、品牌维护包含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答:第一:了解市场,反馈信息。第二:客户指导和消费引导。第三:品牌替代和品牌延伸。第四:终端广告宣传维护。
8、提高行业竞争实力,要依靠哪两个方面? 答:一靠专卖专营、宏观调控;二靠市场机制作用的发挥,两者都不可缺少。
9、如何把握量、价、档、存之间的关系? 答:要通过调节供求来稳定价格,根据价格来调控社会库存,根据库存来调整采购计划,将需求、采购和销售有机地衔接起来,实现卷烟供应链的整体联动。
10、何泽华副局长在谈到正确认识客户的地位和作用的时候,要求把什么作为我们的责任来对待? 答:要把零售户买不到、卖不出、不赚钱、不满意都要作为我们的责任来对待
三、问答题(40分,每题8分)
1、什么是“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 答:“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是烟草行业在专卖制度前提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实现形式。具体操作上,由烟草公司向卷烟零售客户提供可供卷烟品牌目录,让零售客户自主选择品牌、提报需求,烟草公司以此为参考,结合消费需求、货源状况、市场环境、历史数据等因素,经分析权衡后,形成预测订单,待统计汇总后,向烟草工业企业提报货源需求,使其尽可能按订单组织生产,逐步达到消费需求、客户需求、烟草公司需求三者基本一致,最终实现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
2、“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与传统计划经营模式在模式特点上有何区别? 答:“按照客户订单组织货源”的模式特点是自下而上、由外到内,你需我供,客户导向;传统计划经营模式的模式特点是由上而下、由内到外,我供你销,以我为主。
3、什么是卷烟需求? 答:卷烟需求是客户和消费者对卷烟品牌(规格)、数量和结构消费需求的总和,它包括现实的需求和潜在的需求。现实的需求是客户和消费者有意识的、明确的卷烟消费需要。潜在的需求是客户和消费者潜意识的、不确定的消费需要。
4、为什么要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工作? 答:总体上讲,开展“按客户订单组织货源”是国家局探索出的在坚持专卖制度前提下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形式,对于培育重点名优品牌、推动行业的改革和发展、提高烟草市场化水平、增强中国烟草总体竞争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五篇:温州小升初语文模拟试卷
小学六年级语文测试卷
学校 姓名 学号-----------装-------订----------线-------------------考试时间:90分钟 试卷总分:100分
一、拼音变汉字,写进()中,我边读边做。(8分)
过去的日子如薄雾,被初阳zhēngróng()()了。即将告别小学生活,我们愈加留恋这个hé mù()()的大家庭,难忘大家共同yǎn yì()()出的一段段真情故事,同时也充满了对未来中学生活的美好chōng jǐng()()。
二、回顾课文内容,结合语境填空。(8分)
本学期,我们欣赏了名家名篇:散文大师_________在《匆匆》中围绕“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这个问题告诉我们日子来去的匆匆;语言大师__________在《北京的春节》中以俗语“腊七腊八,冻死寒鸦”写出了北京冬天很冷;台湾作家________的《桃花心木》借物喻人,告诉我们“不只是树,人也是这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得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在学习中,我们还明白了许多道理:如人人都有自己不懂的地方,正如《师说》中所说的: _,;《墨子》中的“ _ ___,”就是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没有十全十美的。成语故事更是给我们以启发,像《_____________________》就告诉我们不要一味地模仿别人。
三、仔细思考,你一定能选对。(10分)
1、一只鹦鹉用英□法□西班牙语向大家问好□欢迎光临本店□谢谢□ 这句话中的正确标点应为()
A、,:。B、、、:“。” C、、、:“,!” D、、、:“,”!
2、下列每组中相同的两个字读音也相同的一组是()A、落花流水 丢三落四 B、发人深省 江苏省 C、怒发冲冠 千钧一发 D、挨打挨挨挤挤
3、下面的空白处,应该填入的正确选项是()
____然他已经丧失了____是非的能力,那么,____跟他争_____得面红耳赤,恐怕也无济于事。()
A、既 辩 即使 辨 B、即 辨 即使 辩 C、即 辩 即使 辨 D、既 辨 即使 辩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A、狮子是一种非常猛烈的动物。
B、小强和小明聊天,他告诉了他许多心里话。C、吴厂长介绍了许多陈师傅的先进事迹。D、对于未来,我的内心充满了希望。
5、“这个问题他没有完全搞清楚。”这句话的意思是说()
A、这个问题他一点儿都不懂。B、这个问题他懂了一点儿。C、这个问题还有一点儿不懂。D、这个问题他都懂了。
四、生活中,我们处处都会接触语文,用到语文。下列题目和我们的生活联系非常紧密,只要开动脑筋,你一定能行!(10分)
1、太平洋保险公司打出了一条精彩的广告语:“平时一滴水,难时太平洋。”请你说说这句广告语好在何处?(理由可要充分呦!)(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星期天,小林到西湖去玩,路上他向一位老大爷问路:“喂,老头!到西湖怎么走?”老大爷用拐杖在地上点了点说:“还有500□□。”小林听了不解地问:“路只有论‘里’,哪有论‘拐杖’的?”老大爷笑着说:“论里(礼),你应该叫我□□!”
①上面这段话中有一句不得体,请用“_______”划出来,并改正。(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依据上下文,给两处方框里填上恰当的词。(2分)
③发表一下你对这件事的看法,观点要明晰。(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次,马克•吐温与一位夫人对坐。他对她说:“您真漂亮。”夫人高傲地回答:“可惜,我再无法同样赞美你。”马克•吐温毫不介意地说:“那没有关系,你可以像我一样说句谎话。”请问马克•吐温说这话的言外之意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认真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文后练习。
(一)忧天(12分)
①忧天,人类才可自救。
②不必援引枯燥的数据,不必借用古老的格言,我们只需用肉眼仰望一下头顶的天空,就应当惊愕的承认:它早已不是天的原稿,已经被“现代文明“的烟尘复印得浑浊而模糊。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行白鹭上青天”,那四种颜色——黄、绿、白、青,为什么那样清晰,只是因为那时的“天”是“原天”,清澈、透明得近乎庄子笔下的“无”——无尘、无垢、无形、无秽。
④今天全世界每年有56亿吨矿物燃料变成烟尘,滞留在大气中,老实说,我们不仅失去了“原天”本身,此外还失去了原云、原霞、原雨、原雪、原气„„
⑤不必讳言,在人类的生存空间中和视野中,已无一块净土。珠峰的雪样中含汞含锰,大西洋海底有铅、铬沉积,南极企鹅体内含苯,北极烟雾在加浓变酸。
⑥65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于流星撞击地球产生的有毒烟尘,今天呢?
⑦今天,地球上每天平均灭绝27种生物,死去4万名儿童,有400万人患上各种环境病。和“龙”比肩的物种——“虎”,9个亚种已灭绝4个;仅仅50年,亚洲的虎总量就由6万多只锐减为2000余只,中国境内的虎则由2万多只暴减为几万只。
⑧人类唯一的生存场——地球,已经在呻吟,在呼喊:“我好痛„„”
1、成语填空:_________忧天。(1分)
2、第二自然段中“原稿”比喻______________,“复印”的意思的是_________。(4分)
3、第三自然段中横线上填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第五自然段中没有以城市为例说明的理由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第七自然段中,主要运用了()和()的说明方法。本段文字旨在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二)光阴(22分)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shì)a 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粲然(zhàn)d 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人世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zhuì)c 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 沉着而又默默地走,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者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遥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决不会因此而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 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成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成为永恒,这是 他把脚印深深的留在了人们的心里。有时,漫长的岁月会成为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yān)d 没了他的脚印。
1、根据拼音,按顺序在下面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汉字。(4分)
a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次在文中的短线里填写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还是 尽管„„尽管 便 因为 B、仍旧 即使„„即使 就 由于 C、还是 不管„„还是 便 因为 D、仍然 哪怕„„或是 就 由于
3、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是什么意思?(3分)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4分)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文中作者以“他”指代时间,使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从而使难以触摸的事物变得生动可感。
C、本文最值得称道的是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有了诗一般的美感。D、本文紧扣“光阴”,以时间为序,先写“蓓蕾”,次写“枯黄的树叶”,最后写出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E、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5、本文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6分)
① 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了这篇短文,你有何感想,联系《匆匆》和生活实际谈一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手写我心,我笔抒我情。(30分)
[下面两则作文任选其一,注意书写的工整,卷面的洁净。]
1、生活像一个万花筒,五彩缤纷,又像一幕幕精彩的电影,时时呈现在我们的眼前,你能以“生活中的一个小镜头”为题记叙一件事,并结合这件事谈谈你的感想或受到的启发教育吗?
2、人们总在追求自己的梦想,虽然有些梦想的实现要经历许多磨难,但追求梦想的人从不放弃流汗流泪的机会。请以自己想追求的梦想为作文内容,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答案
一、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每字1分,共计6分)
蒸融 和睦 演绎 憧憬
二、回顾课文内容,结合语境填空。(每空1分,共计11分)
朱自清 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意思对即可)老舍 腊七腊八,冻死寒鸦。林清玄 不确定 独立自主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邯郸学步
三、C C D D C
四、1、这是广告界非常经典的一句广告语案例。从这句话本身来讲,它道出了保险的意义和功用:
①、未雨绸缪,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
②、互助的精神,在自己有能力时帮助别人,等自己没有能力时,别人就会帮助你。
③、保险的最基本意义,用小钱保大钱,平时通过小的投入,当风险来临时,可以得到更多的回报。
从文字意义上来讲,太平洋三个字一语双关,既包括了上述的概念,同时又是保险公司的名字,也就是说把保险公司的名字嵌入在了广告语中,而且嵌入的非常到位和得体,显得非常的自然,这就很难做到了。从句式上来讲,类似于对联的修辞方式,而且平仄相合,读起来十分顺口,这就让人很容易的就记住了这句话。
综上所述,说这条广告语是一条非常精彩的广告案例一点都不为过。
借用一个夸张、比喻的手法,从小到大,从平时到难时,来对比,保险的重要性,和保险强有力的保障作用。特别是“太平洋”更是一语双关,画龙点睛的妙用,同前面的一滴水,到后面的太平洋,这一夸张的对比,起到了一定的突出、强调太平洋保险的作用。特别强调是在大家在“难”的时候,太平洋保险的作用。
2、①略
② 拐杖 爷爷
③略
3、马克·吐温第一句话是假话,其实她很难看。
五、1、吞噬 绽开 坠落 湮没
2、C
3、D E
4、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5、不停前行 力量神奇 慷慨公正
6、略
1、杞人忧天
2、未被污染的天空 污染
3、两个黄鹂鸣翠柳 举例子 列数字
4、人迹罕至的边际地被污染,更何况大城市呢?
5、环境破坏严重,呼吁人们保护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