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 第一部分 第二章 古代诗歌鉴赏 增分突破二 语言赏析类鉴赏答题要领实战演练[本站推荐]
增分突破二 语言赏析类鉴赏答题要领
1.(2015·重庆卷)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好事近黄之隽
高卧小船梢,仰看插江峰色。都被绿痕皴断,是丛篁幽石。
天开十折画屏风,遮住半江黑。仔细乱篙撑处,怕悬崖崩坼。
开头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插”字有何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理解诗人情感和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抓住“高卧”“仰看”等词表现作者的悠闲情态。答题步骤:首先点明“休闲”“悠闲”所传达的情感;然后点明“插”字所体现的陡峭、挺拔的形象。
答案 表现了作者乘船观看山水时悠闲自得的心情。用一“插”字,把江边山峰的尖峭、挺拔形象地表现出来。
2.阅读下面的元诗,然后回答问题。
子 规
【注】
曹伯启
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
【注】 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第二联中的“空”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语言炼字的能力,以及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作用。解答这个题,要立足诗歌,从写法角度以及表达效果上回答。
答案 “空”字既传神地描绘出贪夫倦听却不得不听的矛盾之态,又形象地表达出了贪夫徒劳无奈、难以排遣的惆怅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清诗,然后回答问题。
晚 望 郑 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在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动作,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4.阅读下面的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临江仙 朱敦儒
直自凤凰城破后,擘钗破镜 分飞。天涯海角信音稀。梦回辽海北,魂断玉关西。
月解重圆星解聚,如何不见人归?今春还听杜鹃啼。年年看塞雁,一十四番回。【注】 ①朱敦儒:两宋之交时的词人。此词约作于金朝灭北宋后十四年。②直自凤凰城破:指公元1127年北宋都城汴京被金兵攻占。③擘钗破镜:比喻夫妻在战乱中离散。请赏析“今春还听杜鹃啼”中“还”字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在解答时,要明确古代诗歌“炼字炼句”的一般规律,紧扣“还”字在句中的双重意义。
答案 一个“还”字,不仅体现了词人年年盼望与妻子重逢的殷切之情以及盼望落空后的失望之情,还暗含了对南宋小朝廷偏安江南、不思复国的不满与控诉。②
③
①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楼感怀
【注】
于 谦
晚来无事漫登楼,曲曲栏干总是愁。渺渺乡关何日到,茫茫天地此生浮。太行有路东西去,汾水无情日夜流。华发苍颜成底事,可能辜负钓鱼舟。
【注】 诗约作于诗人巡抚山西、河南期间。他长期徘徊于巡抚任上,在四处奔波中感受着岁月的流逝。当时明王朝国势渐颓,诗人虽尽职尽责,却很难有大用之时。“晚来无事漫登楼”一句,“漫”字用得妙,妙在何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漫”有随意、漫无目的之意。傍晚时分,诗人于百无聊赖中漫步登楼,“漫”字贴切传神地传达出诗人惆怅满怀而又无可排遣的心情,为后面写“愁”张本。6.阅读下面这首清词,然后回答问题。
解佩令 登大别山
史承谦
澄江如练,碧峰孤拥。指晴川,片帆催送。转眼春归,奈客里、登临谁共?踏残芳、玉鞭飞鞚。
东连彭蠡,斜通嶓冢。古山川,楚天遥控。落日鱼龙,唤长笛一声吹动。恨茫茫,北云南梦。
(1)开篇“澄江如练,碧峰孤拥”两句描写景物,有何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古山川,楚天遥控”中的“控”字历来为人所称赏,请说说它好在哪里。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词寄托了词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词作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可从景物描写的角度、景物自身的特点以及手法的运用等角度分析景物描写的特点。“澄江如练”为比喻,写色彩,属俯视;“碧峰孤拥”是拟人,为远眺,含色彩。“化用”则要熟知谢朓的诗句。(2)炼字题在解答时要从说手法、明句意、言效果等方面去说用此词的好处。(3)“哪些复杂的情感”意味着答案不止一种。作为羁旅诗,蕴含其中的情感是复杂的,思乡恋亲、客居孤独、感慨时光是最为常见的情感。
答案(1)描写了山、江的色彩;运用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从远眺或俯视的角度来描写所见之景;化用了谢朓《晚登三山还望京邑》诗中“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的诗句。
(2)“古山川,楚天遥控”这句话,描写了诗人站在山巅所看到的景象,远处古老的、寥廓的山川历历在目,似被楚天牢牢地控制住了。“控”字,运用拟人的手法,化静为动,形象地突出了大别山的高大。
(3)感叹时光飞逝,“转眼春归”(答“惜春”亦可);对客居在外的无奈(“奈客里”),做客异乡的孤独(“登临谁共”);异地思归的迫切心情(“踏残芳、玉鞭飞鞚”);对天各一方的遗憾、怅惘(“恨茫茫,北云南梦”)。
7.(2015·淮安市高三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汉江临泛 王 维
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都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1)
三、四句写出了景物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颈联中哪两个词用得极妙,找出来并简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整首诗看,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江水流长邈远和两岸青山迷迷蒙蒙、时隐时现的特点。
(2)“浮”和“动”。“浮”表面上写城郭在水面上飘动,实是所乘之舟上下波动;“动”表面上写天空在摇荡,实言波涛汹涌,浪拍云天。(3)对襄阳风物的热爱之情,充满了积极乐观的情绪。8.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游终南山 孟 郊
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夜留景,深谷昼未明。山中人自正,路险心亦平。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即此悔读书,朝朝近浮名。
(1)本诗前四句写出了终南山的哪些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赏析“长风驱松柏,声拂万壑清”两句中“驱”“拂”二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
一、二两句从整体上表现。第三句极言其高,终南山的高峰还留有落日的余晖。第四句极言其深,在其他地方已经洒满阳光之时,终南山的深谷里依然一片幽暗。(2)赏析题需先说手法,再结合诗句解说其内容及效果。(3)前四句以及七、八两句都是写景,借此表达作者对终南美景的喜爱;
五、六两句和最后两句为直接抒情,抒发了中正、坦荡以及厌弃“浮名”的情怀。答案(1)气势宏大,高耸,幽深。
(2)“驱”“拂”二字运用了比拟(拟人)的手法,“驱”字传神地写出了风吹松柏之态;“拂”字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写出了松涛过后、万壑清明之景。
(3)对终南山美景的喜爱,对正直、坦荡品格的赞美,对追名逐利行为的厌弃。9.(2015·江苏省高三百校大联考统考)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和杜学士江南初霁羁怀
李 峤
大江开宿雨,征棹下春流。雾卷晴山出,风恬晚浪收。岸花明水树,川鸟乱沙洲。羁眺伤千里,劳歌动四愁。(1)诗中动词极富表现力,请从“开”“卷”中任选一字予以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全诗哪些景象表明了“初霁”?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全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又是如何表达出来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开”以动写静,形象地表现了一夜雨后,江面水涨,视野开阔的情形。“卷”字暗用比喻,形象地写出了雾散天晴山影清晰的景象。
(2)雨停江开,江流奔流;雾卷山晴,浪收风恬;岸边花明;树上沾水;群鸟呼晴,纷飞曼舞。
(3)漂泊在外的伤感、愁情;是通过反衬(或以乐景写哀情)、直抒胸臆的手法表现出来的。10.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念奴娇 黄庭坚
八月十七,同诸生步自永安城楼,过张宽夫园待月。
偶有名酒,因以金荷酌众客。客有孙彦立,善吹笛。援笔作乐府长短句,文不加点。断虹霁雨,净秋空、山染修眉新绿。桂影扶疏,谁便道、今夕清辉不足?万里青天,妲娥何处?驾此一轮玉。寒光零乱,为谁偏照醽醁?
年少从我追游,晚凉幽径,绕张园森木。共倒金荷,家万里,难得尊前相属。老子平生,江南江北,最爱临风笛。孙郎微笑,坐来声喷霜竹。
【注】 ①黄庭坚:1045一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诗与苏轼并称“苏黄”,词与秦观齐名。但多次遭贬,最后死于西南贬所。此词写于作者谪居地处西南的戎州(今四川宜宾)。②醽醁(línɡ lù):美酒名。③(金荷)以金制成的荷叶杯。④老子:作者自指。⑤霜竹:指笛子。
(1)开头三句,作者描写雨后开阔的远景,用语十分传神。请从“净”“染”中任选一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③
④②①(2)上阕词人是怎样从主观上极写月色之美和自得其乐的骚人雅兴的?请作简要赏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结合下阕内容,分析词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净”:化静为动,生动地写出了烟消云散、雨水使天空澄清的动态感。“染”:化静为动,远山如美女的长眉,已是极其妩媚的情态,“染”字更生动地写出了经雨水洗刷的青山鲜活的生命力。
(2)三个问句,一个反问,一个设问,一个一般疑问,整齐中富于变化,表达十分灵动;运用想象、比喻等手法,让嫦娥从寂寞清冷的月宫中走出来,并兴高采烈地驾驶一轮玉盘,驰骋长空;旧典翻新,想象奇特。
(3)抒发了作者身处逆境乐观、旷达、豪迈的情怀。作者叙说自己“家万里”“平生”“江南江北”点明其到处漂泊的身世之感;但他“不以迁谪为意”仍然带领年轻人赏月喝酒,“最爱临风笛”,先抑后扬,更突出词人面对人生磨难时仍豪迈乐观的情怀,表达了荣辱不萦于怀、浮沉不系于心的人生态度。
第二篇: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二练案二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练案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凝 香 斋①
曾 巩
每觉西斋景最幽,不知官是古诸侯。
一尊风月身无事,千里耕桑岁有秋。
云水醒心鸣好鸟,玉砂清耳漱寒流。
沉心细细纟由黄卷,疑在香炉②最上头。
注①凝香斋:原名西斋,位于济南大明湖畔。曾巩于1071年任齐州(治所今山东济南)知州,到任后齐州大治。该篇为曾巩1072年游大明湖而作。②香炉:香炉峰。
(品味炼字之妙)后人多认为此诗诗眼为首联中的“幽”字,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清平乐·检校山园,书所见
辛弃疾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拄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品味炼字之妙)词的下片描写了一个特写镜头,试赏析其中“偷”“看”两个字的妙处。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①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因②见范蠡③,参差烟树五湖④东。
注①人歌人哭:语出《礼记·檀弓下》:“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意思是祭祀时可以在室内奏乐,居丧时可以在这里痛哭,也可以在这里宴聚国宾及会聚宗族。诗中借指宣州宛溪两岸的人世世代代居住在这里。②无因:没有机会,无缘。③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为后代文人所艳羡。④五湖:即太湖。
(赏析诗眼)“诗眼”是诗歌中最能开拓意旨、表现情感的词句,你认为本诗的“诗眼”是什么?诗人是如何在诗中表达他的情感的?请结合尾联进行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嘲王历阳①不肯饮酒
李 白
地白风色寒,雪花大如手。
笑杀陶渊明,不饮杯中酒。
浪抚一张琴,虚栽五株柳。
空负头上巾②,吾于尔何有。
注①王历阳:指历阳姓王的县丞。当时李白在历阳访问。②语出陶渊明诗“若复不快饮,空负头上巾”。陶渊明曾用头巾滤酒,滤后又戴上。
(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有着李白极为鲜明的个性特色,请联系全诗进行分析。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①制毒龙②。
注①安禅:佛家术语,即安静地打坐,这里指佛家思想。②毒龙:比喻世俗人的欲望。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说明诗人是初次造访,并不知道香积寺的确切位置,但面对人迹罕至的云峰,正激发了诗人探访古寺的兴致。这一起语凭空而出,凸显古寺的幽远与神秘。
B.诗中描写的“钟声”与“泉声”打破了静谧清幽的气氛,与“古木无人径”和“日色冷青松”的寂静形成鲜明的对比,让人觉得精神一振。
C.这首诗的前六句纯乎写景,然无一处不透露诗人“晚年惟好静”的情趣。诗人通过对古寺周围景物的描写,使得寻幽访胜和体悟禅理两方面完美契合,从而成为其山水诗的名篇之一。
D.全诗采用了由远到近、由景入情的写法,从“入云峰”到“空潭曲”逐步接近香积寺,这中间过渡毫无痕迹,浑然天成。
(2)(赏析诗眼)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你认为这首诗颈联中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6分)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9分)
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
欧阳修
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
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
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
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
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
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2)(赏析炼句之美)本诗的第四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广受后世称道,请赏析这一句的精妙之处。(6分)
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9分)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一)[注]
杜 甫
满目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注这首诗是诗人避乱蜀中之作。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的首句描写月亮,“明镜”写出月光的明亮皎洁,“飞”字富有动态美。
B.“归心折大刀”运用了典故,吴刚砍树的大刀竟被折断,可见其归心之切。
C.颔联用“转蓬”比喻自己漂泊的生活,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
D.本诗借景抒情,诗人看到象征团圆的中秋之月,抒发郁结于心的苦闷愁情。
(2)(鉴赏炼句之美)请结合全诗,简析“林栖见羽毛”和“直欲数秋毫”两句的妙处。(6分)
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9分)
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王 维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①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②。
日色才临仙掌③动,香烟欲傍衮龙④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注①尚衣:官名。尚衣局是专门掌管皇帝衣服的。②冕旒:本是皇帝戴的帽子,这里指皇帝。③仙掌:指形状如扇的仪仗,用以挡风遮日。④衮龙:指皇帝的龙袍。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诗运用细节描写和场景渲染,写出了大明宫早朝时气氛庄严肃穆和皇帝尊贵威严的特点。
B.首联选择“报晓筹”和“进翠云裘”两件事,表明大臣忠于职守,为显示大唐之威蓄势。
C.中间四句正面写早朝。从殿外写到殿内,从天子写到大臣,有概括叙述,也有具体描写。
D.尾联中的“佩声”,是以声音代人,暗藏人的行动,使“归”字产生具体生动的效果。
(2)(赏析诗歌的语言风格)前人评价此诗“气象阔大”“盛丽极矣”,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练案二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1.参考答案:
诗眼“幽”总揽西斋景物特征。①大明湖畔的西斋,地处幽僻之所,实为清幽之地。悠游西斋,临风赏月,乐而忘记自身乃一地方“古诸侯”。身为齐州知州,政通人和,丰收有望,才有闲情探幽揽胜。②湖水清幽,白云驻足,好鸟幽鸣,泉清见石,寒流激荡,好不让人留恋喜爱,可谓幽景寄幽情。③悠游之余,潜心书史,感到无异于置身香炉峰,更是显得情趣高雅、心境清幽。全诗无不紧扣诗眼“幽”展开。
解析:此诗的诗眼是首联中的“幽”字,故应结合全诗来分析“幽”的体现。能从景、人、情三个角度来分析“幽”之体现即可。
2.参考答案:
一个“偷”字,写出了孩子贪嘴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表现了诗人对“偷”梨枣儿童的欣赏、爱护之情。
解析:“梨枣山园”,展现出庄园内的梨树和枣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偷”字极有趣味,写出了孩子贪嘴的天真童趣和心虚胆怯、唯恐被人发现的神情。“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前面写孩子偷打梨枣,这里写词人观看孩子打枣的情形,反映词人对偷梨枣的儿童们的保护、欣赏的态度,一个“看”字,既有观看之意,又有看护之意。
3.参考答案:
本诗的“诗眼”是“惆怅”(惆怅无因见范蠡)。全诗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尾联用典、以景结情(寓情于景)。诗中写宣城风物让人流连,但六朝文物已成云烟,因而游于五湖享受山水风物之美的范蠡,自然就成了诗人怀恋和羡慕的对象。诗人的心头浮动着对范蠡的怀念,却无由相会,只见五湖方向,一片参差烟树而已。以似烟如雾的景语作结,更表现其内心的怅然若失。全诗尾联以对一代名臣范蠡追慕而不可得的遗憾表达出物是人非的惆怅。
解析:诗眼是集中表达诗人情感的词句,本诗表达诗人情感的词语是尾联的“惆怅”。“惆怅无因见范蠡,参差烟树五湖东。”显然,诗人是因为没有机会见到自己羡慕的古人范蠡而惆怅不已。本联诗人借用范蠡的典故,表达对这位功成身退、泛游五湖、享受美景的古人的羡慕。用“参差烟树五湖东”的迷离景象作结,更表现出诗人内心的惆怅。
4.参考答案:
诗歌语言具有极为鲜明的李白的个性色彩。①语言风格豪放。“浪”“虚”“空”三字用得巧妙,传达出嘲讽及激将之意,充分显示了李白的冲天豪气。多用夸张,说雪花如手掌大,“笑杀陶渊明”等,有很强的感染力,增强了豪放感。②用语质朴自然,不事雕琢。“地白”和“风色寒”,都是寻常用语;“一张琴”“五株柳”虽然是用典,也如同随口说出,毫不晦涩。
解析:本诗首联“雪花大如手”运用夸张的手法,突出雪花之大,用语豪放,感染力强。颔联“笑杀陶渊明”也运用夸张的手法,以此来嘲笑王历阳不肯饮酒,更见李白的豪放。颈联和尾联中“浪”“虚”“空”三字信手拈来,作者的嘲讽之意和激将之情溢于言表。“地白”“风色寒”“一张琴”“五株柳”等词,用语平常,用典明了,也正是其质朴自然的语言风格的体现。
5.(1)B 解析:B项,“打破了静谧清幽的气氛”有误,采用以动衬静的手法衬托环境的幽静,并非打破静谧清幽的气氛。
(2)参考答案:
“诗眼”分别是“咽”“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冷”两字绘声绘色、精练传神地表现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意境)。
解析:从颈联来看,不难断定“诗眼”分别为“咽”“冷”。在赏析时仍要注意从意境入手,分析诗句的句式结构。
6.(1)B 解析:B项,“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说法错误。古代行军时士卒口中衔枚,以防喧哗。诗歌的第三句用“衔枚”来形容考生安静的状态,不是写考生的奋勇争先。
(2)参考答案:
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用春蚕食叶描摹考场内考生落笔纸上的声响,生动贴切;②动中见静,表现出考场的庄严寂静;③体现了作者充满希望的喜悦之情。
解析:本句“下笔春蚕食叶声”,先指出其修辞手法——比喻,将考生们写字的声音比作春蚕嚼桑叶的声音;再表述这样写的作用和表达效果,即生动地写出考生们应考的情形,以声音衬托考场的寂静、庄严;最后,点出这样写所表现出的诗人的情感——看到才华横溢的考生们,诗人内心流露出的喜悦之情。
7.(1)C 解析:C项“借‘仰天高’表达回归朝廷的愿望”错误,原诗并没有这方面的意思,诗中主要是表现漂泊不定的生活和羁旅漂泊的苦味。
(2)参考答案:
“林栖见羽毛”,走在林间路上能看清栖息的鸟儿的羽毛;“直欲数秋毫”,简直能数清兔子身上的细毛,烘托出了月光的明亮,反衬自己内心愁情,月光越明,愁情越重,极言流离之苦和归心之重。
解析:“见羽毛”“数秋毫”,这是借助外物来体现月亮之亮,属于侧面烘托,同时月光之亮进一步反衬自己思念远征的亲人,祈愿战争平息,国泰民安。末两句,“直”同“特”,“简直”的意思。“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意为,这个时候仰望玉兔(指月亮),简直会数得清它的细毛,形容月亮的明亮。本诗采用了反衬手法,在鲜明的比照中,表露了避乱生涯中的愁闷。
8.(1)B 解析:B项,“为显示大唐之威蓄势”有误,显示了宫廷中庄严、肃穆的特点,给早朝制造气氛。
(2)参考答案:
①空间的阔大:从宫门到层层叠叠的宫殿,再到大明宫中的朝拜,最后写到凤池阁官员的忙碌,给人空间上的阔大繁盛之感。②物件的繁盛富丽:人物衣着和宫廷物品、宫殿的华美层叠,皇帝的翠云裘、冕旒、仙掌仪仗、龙袍,万国使节之多、万国衣冠的华丽、凤池官员的玉佩和起草的五彩诏书都给人繁盛华丽之感。③气象的繁盛:本诗依照早朝前、早朝中、早朝后的时间顺序写宫门报晓、尚衣进裘、万国朝拜、凤池起诏等内容,展现了君臣司职、上下井然、万方臣服的大唐盛象。
解析:考生要先理解题干中“气象阔大”“盛丽极矣”的意思,回归诗句筛选相关信息,最后分角度、分要点作答。答题格式是“要点+分析”。“阔大”可指空间阔大,可联系“九天阊阖”“万国”“凤池”等词概括。“气象”和“盛”指唐朝风貌,即大唐内外的整体繁盛气象,联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万国衣冠拜冕旒”等内容分析。“丽”可指华丽的色彩和质地,联系“绛”“翠云裘”“九天阊阖”“冕旒”“衮龙”“五色诏”“佩”分析。
第三篇: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优秀教案:古代诗歌鉴赏答题策略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专题
(二)古代诗歌鉴赏答题策略
一、诗歌主题的快速把握
1.看背景
孤
桐
王安石
天质自森森,孤高几百寻。凌霄不屈己,得地本虚心。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明时思解愠⑴,愿斫五弦琴⑵。
[注释]①明时,政治清明的时代;愠,疾苦、怨愤。②桐木是造琴的上好材料。据《孔子家语》记载:帝舜曾一面弹着五弦琴,一面唱“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
如果了解了王安石积极变法的经历,了解了他的思想性格,了解了他生活的时代背景,就不难把握此诗的主题。王安石在这首诗中借“孤桐”以言志,孤桐即为他的人格写照:尽管在变法中,他受到种种打击,但他志存高远,正直不屈;经历的磨难越多,斗志越坚;为了天下苍生,不惜粉身碎骨
2.看体裁
抒情诗要注意把握诗人在诗歌中传达出来的情感。例如,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其目的就是抒发情感,该诗的主题是:壮志未酬的华发之叹。再看下面这首诗:
泊秦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抒情诗,然后把握其情感:讽谏唐朝统治者,贪图享乐,当心亡国。
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首先,应把握诗中的两个悲剧人物:琵琶女,当年色艺双绝,后来沦落江湖;白居易,当年名满京城,后来谪居江州。从琵琶女、白居易的悲剧,我们可以联想到屈原、贾谊、李广、陶潜、李白、杜甫等无数杰出人才的悲剧。根据诗中的人物形象可以概括出该诗的主题:奇人数奇(数奇,命运不好)的才子之悲。
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请看下面这首诗: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六首(之五)
杨万里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此诗采用的写法,一为用典,“朱雀桥”“乌衣巷”为东晋的繁华之地,“王谢”为东晋权贵豪门。一为借景抒情,“野草花”“夕阳斜”,这些景物让人联想到萧条衰败;旧时的堂前燕,目睹了王谢家族的富贵荣华,现在只能飞入寻常百姓家。从技法入手,可以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昔盛今衰的王朝悲歌。在这首诗中,诗人很可能就在感叹唐王朝的衰败。
4.看意象
意象:作品中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的主观情意。如“梅”就带上了清芳高洁、傲雪凌霜的意趣。
从诗歌的意象入手,往往能够迅速地把握主题。例如:
鹊桥仙〃夜闻杜鹃
陆
游
茅檐人静,蓬窗灯昏,春晓连江风雨。林莺巢燕总无声,但日夜常啼杜鹃。
催成清泪,惊残⑴孤梦,又拣深枝飞去。故山⑵犹自不堪听,况半世飘然羁旅? [注释]①惊残:惊醒。②故山:即家乡。
阅读提示: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初,陆游在南郑(今陕西省)做四川宣扶使王炎的幕僚,积极参加抗金战争,战绩显著。正当前线节节胜利,即将收复长安之际,王炎调往都城临安枢密院,陆游也被调任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离开抗战前线。此作是他到成都之后所写,是“借物寓言”之作。
我们知道,与杜鹃鸟相关的有一神话故事:古代神话中,蜀王杜宇(即望帝)因被迫让位给他的臣子,自己隐居山林,死后灵魂化为杜鹃。人们从杜鹃嘴角的红色联想到“杜鹃啼血”,从杜鹃的叫声联想到“何不归去”。于是古诗中的杜鹃往往与凄凉、哀伤、思归联系在一起。那么,诗人想回到哪里去呢?联系诗人的生平与提供的背景,可以联想到,诗人希望回到抗战前线,报效国家,但主和派当权,诗人于是发出报国无门的悲叹。
诗歌的阅读鉴赏,必须以解读诗歌的意象为突破口,以熟知诗歌意象为突破点。学生在古诗鉴赏备考中,应熟知一些常见意象的寓意。
5.看关键语言(标题、结句、诗眼)
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往往直接透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请看下面几首诗: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从标题中的“秋思”和诗句中的“家书”,即可得知该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从本诗的结句,即可得知诗人在此诗中表达的爱情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鹧鸪天〃西都⑴作
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⑵,天教懒慢带⑶疏狂。曾批给露支风敕⑷,累奏留云借月章。
诗万首,酒千觞,几曾着眼看侯王? 玉楼金阙⑤慵归去,且插梅花醉洛阳。
[注释]①西都:指洛阳。宋时称洛阳为西京。②清都:传说中天帝的居处。山水郎:词中指为天帝管理山水的郎官。③懒慢带:一作“支付与”。④曾批给露支风敕:一作“曾批给雨支风券”。⑤玉楼金阙:指汴京的宫殿。
从词中“几曾着眼看侯王”,即可迅速把握该词的主题:蔑视权贵。
二、诗歌技法的快速把握
1.要牢固、准确地掌握古代诗歌常用的技法。比如,词法,句法,修辞手段,抒情方式,表现手法。
下面,侧重谈谈古代诗歌中常用的抒情方式及表现手法。
(一)抒情方式: ⑴借景抒情
“一切景语皆情语”,是否情景交融,是判断古典诗歌有无意境的重要标志。借景抒情,是古典诗歌常用的手法。比如马致远的《秋思》,句句是写景,句句又是抒情,情和景高度的统一起来。再如: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长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其中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既是写景,也是抒情。“无边落木萧萧下”,让人联想到一年将尽,韶华易逝,平添乡愁。“不尽长江滚滚来”,让人联想到不尽的愁绪、飞逝的时光、历朝历代的优秀人物的不幸遭遇。杜甫此处明为写景,实为抒发人生的感慨。
⑵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直接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直接抒情,也叫直抒胸臆。通过对某些事物、某个问题等的叙述、描写或议论,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感情,就是间接抒情。例如:
蜀
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其中的“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通过写景来抒发情感;“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通过用典来抒发情感:这就是间接抒情。“长使英雄泪满襟”,就是直接抒情。
(二)表现手法: ⑴托物言志
托,寄托,借助;物,客观事物;言,表达;志,志向,志愿,思想,情感,哲理,等等。简单地说,托物言志,就是借助具体外物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例如:
瀑布联句 李
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此诗借写瀑布,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生目标。
⑵用典
古典诗歌中常常引用古书中的故事或词句来表达思想情感,这就叫作用典。例如:
咏怀古迹 杜甫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千载琵琶作胡语
分明怨恨曲中论。
诗中借用王昭君的典故——王昭君因君王昏庸(画图省识春风面),尽管国色天香,也只能演出“独留青冢向黄昏”“环佩空归月夜魂”的人生悲剧——抒发了怨恨之情:如君王昏庸,杰出人才往往只能演出人生悲剧。
⑶衬托
利用事物间近似或对立的条件,以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某些事物的艺术手法。利用事物的近似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正衬;利用事物的对立条件来衬托一事物,称反衬。例如:
旅夜书怀 杜甫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诗中以“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壮阔景象,来衬托“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所营造的的冷寂、孤独艺术氛围。
⑷虚写和实写
虚写,不是写眼前的实景,而是写想象中的景象。实写,恰好与之相反。例如:
雨霖铃 柳永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上片除“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5)对比
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者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方面放在一起,相互比较。运用对比,或使对立事物的矛盾鲜明突出,揭示本质,给人深刻启示;或使事物对立的两个方面互相映衬,相得益彰,给人深刻印象。如高适《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以战士死在沙场与将帅纵情声色进行对比,形象鲜明,揭露深刻。
注意事项:
2.通过强化训练,提高把握诗歌技法的准确性与熟练程度。3.鉴赏技法时,如果没有规定角度,应选择作品最为突出的、自己最有把握的角度切入。采取此项解题策略,既能提高解题的速度,又能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先看下面一道高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3年全国高考试卷)
过香积寺 王 维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禅⑴制毒龙。
[注释] ①安禅,佛家语,指闭目静坐,不生杂念;毒龙世俗欲念。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结合全诗赏析时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请看下面的答卷:
例一: 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喧闹的泉声遇“危石”而哽咽,温暖的日色因树林的幽深而变冷。这“咽”和“冷”充分点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点,烘托出幽静、悠..远的冷清气氛。作者融情于景,借景抒情,表现愿意远离世俗欲念的隐士情怀。........【此答案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例二: 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因为“咽”用拟人的手法写泉流之声,..以动写静,突出禅寺之静,生动而传神地写出泉流过高石时,水声急变,形象而生动;“冷”....字不仅写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调,更突出了香积寺环境的清幽、静谧,这一禅院寂静空灵之感由这一“冷”字表现出来。
【此答案从修辞和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处】
三、古代诗歌的规范答题
(一)答题的要求 1.符合题目的要求
解答古代诗歌鉴赏题,一定要符合题目的要求。就2003年全国高考古诗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我认为“咽”和“冷”,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写出了泉水从石头上流过的声音,给人一种清幽恬静的感觉,同时表达了诗人对路过香积寺所领悟到的这股自然美景的喜悦的心情。
解题的要求是:“这首诗第三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但是,此答案只分析了“咽”,将“冷”置于不顾,又没有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这一解答就不符合题目的要求。
2.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
诗歌鉴赏虽说是开放型试题,但也要求符合诗歌鉴赏的要求。请看下面的答案:
答案一:分别是“危”和“青”字。“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说明了香积寺的偏僻,无人知,快没人继承这所寺庙,突出了“危”字。而“薄暮空潭曲,安禅制屠龙”体现了“青”字,在此环境下,来制“毒龙”,突出了“青”字。
此答案与文本不符。诗眼错,分析错,无意境。
答案二:分别是“咽”和“冷”。作者经过香积寺写了所看到的一派景象,尤其突出第三联中的描写景物的凄惨、阴凉,从中写出了当时一种对世俗欲念的不满情绪,突出世态阴凉、冷漠与无情。
分析欠准确,意境不准确。
答案三:分别是“咽”和“冷”。本诗写出了诗人经过香积寺的所见、所闻、所感,“泉声咽危石”,一个“咽”字,突出了香积寺的静,泉声动听;“月色冷青松”,“冷”字用得精妙,显得青松的苍劲、挺拔,从而更突出寺的冷峻。
无意境,分析欠准确。
答案四:第三联上下两句的诗眼分别是“咽”和“冷”。作为山水田园诗派,其特点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本诗则向世人描绘一幅幽静恬然过香积寺的游景,全诗突出一个静字,而咽冷将泉声月色动静结合,同时照应前后联。
诗歌鉴赏,应结合原诗的语言,不能架空分析。此答案没有结合原诗语言进行具体分析。答案五:分别是“咽”和“冷”。作者借景抒情,通过咽和冷字,深深地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心境,作者厌恶世俗的繁杂,渴望一种清净、安宁的生活。
没有诗眼的分析,只有分析的结果,没有分析的过程。
(二)答题的角度
1.题目开口面小的,按规定的角度切入。请看下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2年高考题)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此题的开口面很小,只要从“折柳”切入作答即可。请看所给的参考答案:
“折柳”这首曲子寓惜别怀远之意。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2.题目开口面大,可自选角度切入。请看下题:
阅读下文,试从一个角度切人,对这首词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2002年上海试题)虞美人〃听雨
蒋
捷
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
解答此题,不要面面俱到,围绕一点写即可。例如从内容、形象、线索、语言风格等等方面均可。
参考答案:
①从谋篇行文的角度看,这首词是从旧日之我写到今日之我,在时间上为顺叙;但它的写作触发点却是从今日之我想到旧日之我,在时间上是逆推上去的。词中居主要地位的应当是今我,而非旧我。因此,词中的三幅画,是紧密相连的,当我们读到第三幅画时,只会感到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独自在僧庐下倾听着夜雨。这样一个极其单调的画面,正表现出画中人处境的极端孤寂和心境的极端萧索。他在尝遍悲欢离合的滋味,又经历江山易主的巨大变故后,不但埋葬了少年的欢乐,也埋葬了壮年的愁恨,一切皆空,万念俱灰,此时此地再听到点点滴滴的雨声,虽然感到雨声的无情,而自己却已木然,无动于衷了。词的结尾,以“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这样两句无可奈何的话,总结了他“听雨”的一生。
②从线索的角度看,这首词层次清楚,脉络分明。词的上片感怀已逝的岁月,下片是慨叹目前的境况,它按时间顺序,由少年写到壮年,再写到老年,写了三个不同时期的不同环境、不同生活和不同心情,而以“听雨”作为一条贯串始终的线索。
③从组材的角度看,作者非常高明。作者的一生是在战乱年代中度过的。这首词正是他的忧患余生的自述。其写作的高妙之处在于:作者没有用抽象的叙述来进行概括,而是从自己漫长的一生和曲折的经历中,截取了三幅富有暗示性和象征性的画面,通过它们,形象地概括了从少到老在环境、生活、心情各方面所发生的变化,其概括本领是极其高明的。
(三)答题的格式 1.先观点后理由
解题时先表明观点,再陈述理由。请看2004年高考浙江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菩萨蛮 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关于这首词表达的内容,有人认为是“游子思归乡”,有人认为是“思妇盼归人”,也有人认为二者兼有。你的看法如何?请简要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A.游子思归乡。【前为观点,后为理由】
一、二句是游子眼前所见之景;三至六句是游子触景生情,设想家人盼望自己归去的情景;最后两句游子感叹旅途漫漫,归乡无期,更添愁苦。B.思妇盼归人。上片写思妇见晚景而生愁情;
五、六句写思妇伫立玉阶,见鸟归而怀念游子;最后两句写思妇设想游人归途艰难,感叹相逢无期。
C.二者兼有。全词以游子思归乡和思妇盼归人相互渲染,传达了“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情思。
2.先分后总式
答题时,先分说后总说。例如,解答2003年全国高考诗歌鉴赏题,有一考生这样作答:
诗眼分别是“咽”和“冷”。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挡,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的幽暗,似乎显得阴冷,“咽”和“冷”二字绘声绘色,【结合诗句,具体分析两字的妙处。先分说】精练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结合全诗的意境分析其妙处。再总说】。【此答案从用词之妙分析其效果】
3.先总后分式
答题时,先总说后分说。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参考答案:
“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先总说】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的意境。【后分说】 4. 分点作答式
答题时,分成几点,列出答案。请看2004年高考福建卷中的诗歌鉴赏题及其参考答案:.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听蜀僧濬弹琴 李白
蜀僧抱绿绮①,西下峨眉峰。为我一挥手,如听万壑松。
客心洗流水②,余响入霜钟③。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
注:① 绿绮:古代名琴。② 流水:借用“高山流水”典故。
③ 霜钟:《山海经·中山经》载,丰山有九钟,霜降而鸣。
结合全诗谈谈你对第四联“不觉碧山暮,秋云暗几重”的理解。
参考答案:① 写出了曲终时的景色。
② 写出了作者沉醉于琴声之中的状态,侧面描写了琴声的魅力。
高三语文高考二轮复习
(二)古代诗歌鉴赏
典例精析
【例一】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全国卷一)
秋 思 张 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王安石评论张籍诗歌的风格是:“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
【解析】此题选择的是比较常见的一首七言绝句——张籍的《秋思》,并且举出了王安石的评价,也算是一种提示。6分共两问,设问指向明确。第一问“试析张籍此诗写了生活中哪个„寻常‟的细节?”,有些考生可能对“细节”有点陌生,实际上就是指后两句“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所体现出的思想活动和行动表现中的“行动”——“又开封”;“析”至少应该解释一下含义。第二问“表达了他什么样的情感?”问得平常朴实,学生容易回答出来:作者开封,显然是查看这封因时间“匆匆”、托行人捎转的书信中是否有遗漏的内容,以便再补写上,千言万语,惟恐漏掉了一句,从而显示出了作者对这封“意万重”的“家书”的重视,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无限深切的思念之情。
参考答案:诗中作者写了这样一个(寻常的)细节:家书将要发出时,又觉得有话要说,故“又开封”。作者客居洛阳见秋风起,从而引起对家乡亲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开信封补写。【例二】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2004年高考湖北卷)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北固山,在今江苏镇江市,北临长江。此诗或题《江南意》。
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解释第三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
【解析】
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好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说“失” 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如果有学生说两个字都好,而且把各自的妙处都体会得比较准确,也应给分。第三联是说红日紧贴尚未退尽的夜色在江面升起,旧年还没过完而江面上已经春意盎然。此联看似写景,而昼夜轮回、季节更替、时光流逝、游人未归的思乡之情已经暗寓其中。第一问2分。只要说出所选择的字的好处即可,不要求说另一个字的不好。如有学生比较了高下,或认为两字都好,且言之成理,也应给分。但只说哪个字好,或两个字都好,没有回答为什么,不给分。第二问4分。解释意思2分。把晨光说成夜景扣1分。舟次镇江是看不见海的。古人用“海”字与今人不同,此处不要求落实,故“海”字不设扣分点。分析情景关系2分。
训练平台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上 葛天民
连天芳草雨漫漫,赢得鸥边野水宽。花欲尽时风扑起,柳绵无力护春寒。
作者在这首诗中“扑”和“护”字用得很巧妙。你认为巧妙在哪里?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
2.阅读下面两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绝句(其一)
杜甫
春 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眼见客愁愁不醒
无赖春色到江亭。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1)以上两首主题相同的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
(2)《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和《绝句(其一)》中的“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句都写到了“花鸟”。两句诗的表现手法相同吗?请谈谈你的看法。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风 王 勃
肃肃凉风生,加我林壑清。驱烟寻涧户,卷雾出山楹。去来固无迹,动息如有情。日落山水静,为君起松声。
历代咏风的诗很多,如梁无帝、唐太宗的《咏风》诗,无非是飘香、舞袖、绕梁而已。①请简述你对这首诗的立意的理解,②并具体分析写风的活动采用了怎样的手法。
答:①。
②。
4.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初冬夜饮① 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②,客袖侵霜与烛盘。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注] ①本诗作于会昌二年,当时杜牧受人排挤,被外放黄州,又转池州,睦州等地。
②欢:指的是酒。《易林》“酒来欢伯,除忧来乐。”
问:第二句描绘的是怎样的一个诗人形象。最后一句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5.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水口行舟 宋〃朱熹
昨夜扁舟雨一蓑,满江风浪夜如何。今朝试卷孤篷看,依旧青山绿树多。
①这首诗写舟行江上的见闻感受,诗人情感变化,富有层次。请结合具体词语简析之。答:
②这首诗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诗人描绘的画面中,蕴含着人生哲理,请细加品味,说一说你的看法。
答:
参考答案
1.在诗中作者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注重炼字寄寓感情。一个“扑”字和一个“护”字,把“风”和“柳绵”写得很有人意。花落时,让风去扑救它,表现出了诗人对春色的挽留;让柳棉去护春寒,而柳绵又无力,寄寓了诗人怅惘而无可奈何的感情。(这首诗一开始就紧扣春雨的特点写出了一个苍茫的空间,暗示了诗人悠闲自在的生活。下文通过拟人手法写出了诗人的惜春之情。本诗构思新颖,用语精当,借景抒情)2.(1)表达了诗人因饱受离乱之苦而产生的客居他乡的愁思。
(2)这是一道开放题,只要学生自圆其说都应给分。如说相同,都是用了”乐景写哀“的反衬手法:在情与景的对立中,更加倍写出了诗人烦恼忧愁;或说不同,《春》诗中“花鸟”与诗人情感已一同“溅泪”、“惊心”,情景融为一体,而《绝》诗中以“花鸟”无情反衬诗人的“客愁”,以景衬情,更突出首句的“愁不醒”;或说出同中有异。3。①风不舍昼夜,努力做到对人有益,具有平等普济的美德,诗人风喻以人,托物言其“青云之志”,着意赞美了风的高尚品格和勤奋精神。
②写风的活动,是抓住“驱烟”、“卷雾”、“起松声”等风中的动态景象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她出入山涧,驱烟卷雾,送来清爽,并吹动万山松涛,为人奏起美妙的乐章。风的形象被刻画得惟妙惟肖。
4.答:第二句描绘出一个在烛光下自斟自饮、幽独苦闷的诗人形象。
最后一句写出诗人流转无定的困苦、思念故园散的情思、仕途不遇的愤慨、壮志难酬的隐痛。
5.①“夜如何”写出诗人心中的担忧。“试卷”刻划诗人既抱希望而又疑虑不安的心态。“依旧”则透露出诗人无限欣喜之情。
②借景抒情(或“寓情于景”、“触景生情”),对比(或“对照”、“呼应”)。
风雨总是暂时的,风浪总归会平息,青山绿树是永恒的,一切美好事物的生命力终究不可遏止。(或“人生道路总不会一帆风顺,只要逆流而上,搏击风雨,就能达到青山绿树的理想境界,享受胜利的乐趣”)(意思对即可)
第四篇:2016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第一部分 第三章 专题二 增分突破二 句段作用与构思特色实战演练
增分突破二 句段作用与构思特色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菠萝蜜 林清玄
①开车载朋友路经天母东路,突然看见路边货车挂了一块大木板,上面写着:“菠萝蜜,很好吃。”
②为让朋友一尝菠萝蜜的滋味,我把车停在货车旁。
③ 卖菠萝蜜的是一个年轻娇小的小姐,显得那些菠萝蜜更为巨大。她有点艰难地把菠萝蜜放在秤上,说:“三千六百元。”
④我听了,倒退三步,因为我原来预期一个菠萝蜜顶多五六百元。⑤小姐看我面有惧色,说:“我还有剥好的,一盒三百五,三盒一千元。”
⑥我买了一盒剥好的菠萝蜜,可惜只有十几粒,实在太贵了,不过,朋友总算也吃过菠萝蜜了。
⑦我对朋友说,菠萝蜜会变成这么贵的水果真是始料未及。从前我们老家山上就种着一棵菠萝蜜树,树形并不高大,只有一丈左右,但每年到夏天盛产,总会结出二三十颗果实,每颗都有二十几斤重。当时在乡下,菠萝蜜没有人买,因此收成时顶烦恼的,总要捧去送给亲戚,有时亲戚嫌麻烦,甚至不肯要。万万没有想到,菠萝蜜现在竟是台北最昂贵的水果。我和朋友坐在车里,细细品尝那用小盒盛装的菠萝蜜,真有一点世事难料之感。
⑧朋友说:“菠萝蜜会这么贵,可能是近年佛教盛行的缘故,‘菠萝蜜’多么好的名字,好像吃了就会开悟呢!”
⑨“菠萝蜜”确实是好名字,它原产于印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说:“菠萝蜜,梵语也,因此果味甘,故借名之。”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拿来称呼一种水果,使人在吃的时候也容易沉入新的境界,想到那遥远的彼岸是不是金黄色,而且充满着蜜与醍醐一样的芳香呢?
⑩在我童年的时候,每年菠萝蜜成熟就已经立秋了,热带的雨季来临,每日午后,大雷雨像赴约似的,奔跑飘洒在南方的山林。我常靠着窗口,看那雨中的菠萝蜜树,看着果实一天天长大,心里就会为土地与天空的力量感动。然后我会想,有一天我一定会穿过菠萝蜜的圆叶,翻过背后的山,到一个繁华的地方去。⑪那繁华,是我的彼岸。
⑫但是,此刻我生活在当时向往的繁华城市,立秋大雨中的小屋,靠在窗口的孩子却成了我现在的彼岸了。
⑬在智慧体验最深的地方,哪里才是此岸?哪里才是彼岸?在此岸与彼岸之间,船的航行是不是也有好的风景?在此岸与彼岸之间,是不是也有休憩之所呢?
⑭中年以前,我们的整个生命都是为了奔赴自定的“彼岸”而努力,爱情、名利、权位、成功都是岸上的风景;到了中年,所有的美景都化成虚妄的烟尘,俗世的波折成为一场无奈,我们开始为另一个“彼岸”奔忙,解脱、永生、自在、净土,直到我们观见了心中的消息,才恍然一悟,彼岸根本就是永无尽期,菠萝蜜多永在终极之乡。
⑮何处有真实的“彼岸”呢?在“此岸”中是否有彼岸的消息呢?
⑯菠萝蜜到底是最后的解脱,或者只是一个水果?能好好吃一个水果,是不是也能回味到净土的芬芳?童年时被迫把菠萝蜜当饭吃,是好的,因为“菠萝蜜多”;现在菠萝蜜如此昂贵,把菠萝蜜当珍珠来吃,也是好的,因为“菠萝蜜甜”。
⑰菠萝蜜本无贵贱、是非、高下,一向就是那个样子的。我们的心也是如此,童年向往繁华的心与中年渴望隐遁的心是同一颗心;少年彷徨时四散奔驰的心与中年静定时反观自在的心是同一颗心。心的本色是相同的,只是在时光中浮动而已。菠萝蜜的本色也是相同的,但有时暗香浮动,有时照见五蕴皆空。
⑱吃完菠萝蜜,我开车绕过天母东路,开往阳明山的小路,沿路相思树与松林迎风招展,像极了我们童年的山林,脑海中突然浮现这样的句子:
五月松风,人间无价。满目青山,菠萝蜜多。
⑲菠萝蜜的香气于是随着松风,环绕了整个山林。
(选自《拈花菩提》,有删改)1.文中说“菠萝蜜在佛教的原意是‘到彼岸’”,请简要概括文中“彼岸”的具体内容。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概括文本的能力。做题时需要从总体上把握文章内容,梳理结构,再寻找目标语段,尤其是议论、抒情的句段,最后提取要点组织语言表述。
答案 ①对菠萝蜜果实甜腻的独特体验。②童年时向往的都市繁华。③中年以前努力追求的“爱情、名利、权位、成功”等诸多美好。④内心渴望的“解脱、永生、自在、净土”等精神境界。★2.文章第⑩段,从全文结构上看有什么作用?请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分析文学作品结构的能力。审清题干,答题时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作答,看看这一段文字描写对全文的发展有何作用,与上下文之间的关系,最后再思考对表达主题有什么作用即可。
答案 ①写童年的我,在菠萝蜜成熟季节的梦想,为下文作者的人生感悟作铺垫。②与上文“到彼岸”“遥远的彼岸”相照应。③与下文“此刻我生活在当时向往的繁华城市”“靠在窗口的孩子却成了我现在的彼岸了”形成对比。
3.请联系上下文,简要谈谈你对文中画线句子“彼岸根本就是永无尽期,菠萝蜜多永在终极之乡”深刻意蕴的理解。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两点:一要注意着重理解句子中的关键词语,如“彼岸”“菠萝蜜”;二要注意联系上下文,结合文章主旨作答。
答案 ①从世俗的角度来看,物质利益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②从佛教的角度来看,精神境界的追求才是终极目标。③这既是作者对中年前后人生追求的顿悟,又是对追求人生繁华者的忠告。
4.有评论者认为林清玄的作品“在清净欢喜的语言中有着哲理性的禅理思想”,请联系全文,探究文本在哪些方面体现了这一风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本文为哲理性散文,可抓住林清玄散文语言风格的一般特征,迅速打开思路,找到答题的切入点。特别要注意的是,不要泛泛而谈,要结合文本举例说明。
答案 ①语言清净优美,用词简练而含义丰富。②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欢喜与感恩,体现出作者“快乐地活在当下”的文学主张。③作品洋溢着佛学的哲理情怀,作者从自身出发,由自身追寻彼岸的经历悟出人生哲理,富有思辨性。(联系文本略)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
雪中六盘 张承志
①我感谢六盘山。
②离开沙沟和西吉滩,离开了头戴六角帽的哲合忍耶回民的黄土山庄,在大雪纷扬中,我们穿过了一片片斑驳错落的村寨,来到了单家集。一罐茶只喝了一口,我们便又穿过杨茂、姚杜,在暮色中的好水川旁冻硬的土道上,急急地前进了。白雪使晚暮中的好水两岸依然明亮,干燥的雪在脚下“喳喳”作响,迎接着我们的到来。一路小村瓦顶的高房静静地屹立在庄院一角,切开的山坡上偶有一排废弃的窑洞,仿佛大山的眼睛,含情脉脉地注视着我这个多年前的老友。我们踏着硬硬的薄雪,体味着这一切,继续走向这苍茫雪谷的纵深处。背上行装迈开大步,搭上手扶拖拉机快速前行,我们的心已在六盘。
③人间的事就是这样,当一切都已远逝,当新的世界像江河浪涛一样卷持着自己浮沉而下的时候,人们有时会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随着成年,随着见识和缺憾的积累,人们会开始懂得这印象、这心境的可贵。因为它只这么闪烁一瞬,然后就消失,就熄灭,就永远失而不得了。它在消失和熄灭的时候,带走了你的一份青春和历史,当你知道已经真的失去了它的时候,你会感到额头上又添了一道皱纹,你的生命又衰老了一分。
④我感谢六盘山。因为在我顺着它腰肢的崎岖小道向上攀登时,为我唤醒了已经沉睡了的一个印象。那是一个十八岁的我,背负着六十斤重的行囊,在岷山山地的一座高山上行走的印象。那一天,我和一个背着一篓煤炭的农民并肩走在大雪覆盖的岷山道上。那农民被压弯的背和被煤灰染黑的流淌着道道汗水的脸,还有那双在黑污中朝我闪着善良憨实的目光的眼睛,曾经给年轻的我带来过撞击般的感触。从那以后近二十年过去了,荒凉的岷山道,雪封的远山近村,脚上的冻伤和背上的重负,连同那个脸膛儿黑污、眼睛和善的驮炭人,都被忙碌的生涯淘去了,淡忘了。我只是朦胧中觉得自己心里似乎还存留着什么,它常常使我在奔波中稍稍定神的一瞬感到惶惑。
⑤所以我感谢六盘山。哪怕是短暂的接触也好,哪怕我还远远不能洞知和理解;尽管我仍然只能再去投身于我的奔波世界,尽管我深知当我们在顶峰欢呼雀跃之后,朝下山道上迈出一步就有可能是对这座山峰的永诀。
⑥我仍然感谢六盘山。它在我成年的心里唤醒的那个印象已经再也不会沉睡了。当我望着在雪幕后雄伟地缓缓升起的、那颜色灰蒙的静默大山,望着它身上鳞甲般的丛丛树木,望着它襟裾下茫茫无际的大地上不可思议的梯田村庄的地图时,我久久地想着这近二十年的时光里经历的一切。从岷山道上那背炭的农民开始,一直到沙沟乡面容坚忍的哲合忍耶回民,许许多多的熟识面影仿佛在向我启示着什么。
⑦来到和尚铺,回首望六盘,顶峰和山口已经被山峦遮住了。想起昨天夜宿的杨河乡,只觉得天关难越。眼前路分三岔,固原城已举步可接。我知道,此别六盘山就是告别西海固;前面虽路程尚远,但我这次严冬远行的计划已经结束。
⑧巍巍六盘山还在冬雪中无言地默立着,荒瘠的岭脉沿着路左一字排开。我没有多少惊喜或可数的收获,但我的心中是一片踏实的宁静。
⑨再见,我质朴、刚强的六盘山!
(选自《风土与山河》,有删改)5.文中的六盘山有哪些特点?请加以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对象特点概括题:①判别对象。如植物、动物、人物、建筑等,概括其整体特征。②找准区间(信息)。画出文中相关段(句)。③细分对象,依照大对象,如“六盘山”,结合文段信息,将其细分为:山势、植被、道路等不同侧面,加以概括。如将原文中的个别内容进行摘抄,如“静默”“苍茫”“大雪覆盖”“颜色灰蒙”“坚忍”等,这是不正确的。④概括准确。不能将此题概括为一句话或要点繁多,要点之间交叉重复现象要删减或合并同类项。当然,在审题时可能有考生将山的特点答成人对山的感受,或将环境特点答成六盘山的特点(例如“贫瘠”“沉默”“宁静”等错答)。
答案 ①道路崎岖。②山势雄伟。③植被茂盛。④质朴、刚强。
6.文章第②段画线句描写了作者前往六盘山途中所见之景,请分析其表达特色。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分析画线句子的表达特色题,要从三方面入手,一是从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及语言角度分析。①修辞手法(7种:“比比借夸排对反”即比喻、比拟、借代、夸张、排比、对偶、反复)。②(狭义的)表现手法。③表达方式(5种: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④(整散、长短)句式。⑤语言风格(富有诗意、有韵味,生动形象,庄重典雅,音节和谐,运用语气词、儿化韵、方言词,符合人物身份等)。⑥景物的描写角度(时间、空间、多种感官、点面结合、虚实结合等)。⑦选取典型场景或事物,或以某某观察点,移步换景。二是立足文段篇指出对象的特征。三是明确情感。答案 选取“白雪”“窑洞”等山中代表性景物,按由下到上顺序,从视觉、听觉、内心感受等角度,运用拟人、比喻修辞手法展开描写,使人如临其境,语言表达富有感染力。★7.文章第④段叙写“我”在岷山道上与背炭农民相遇之事,从全文结构看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段作用分析题,应从两方面考虑,一是结构上的作用,在文首就是引出下文、总领全文,为下文„„作铺垫,埋伏笔,或提供依据;在文中就是承上启下、承上、启下、照应前文,呼应后文;在文尾多是前后呼应或首尾照应。二是内容上的作用,文首开篇点题、总领全文;文中埋下伏笔;文尾画龙点睛、点明主旨、深化中心。当然具体问题还要具体分析。本题考查某一段落内容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
答案 运用细节描写,说明背炭农民给“我”的印象之深;插叙相遇之事,丰富了文章内容,拓展了行文思路;承上启下,既与上文“回忆起一个遥远的印象”等议论抒情相呼应,又为下文作者“感谢六盘山”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8.作者在文中反复表达“感谢六盘山”,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这类题型的设问角度比较宽泛,没有固定的命题形式。虽然如此,但万变不离其宗,解答这类题型时可以从环境交代、情节安排、人物塑造、主题表达、手法技巧等方面来切入,寻找突破点。因此,在具体答题时要根据题目中的显性要求和隐性要求来确定考查的方向和答题的角度,以避免张冠李戴、答非所问、以偏概全等错误。同时,这类题型的分值一般较高,答题时要力求做到观点鲜明,要点齐全,分条分点,条理清晰,步骤完整。这类题型的完整规范的答题格式一般为:①表明观点,如“我认为„„”或“我赞同„„”。②阐述理由,如“理由:A、„„;B、„„;C、„„”。③总结句,如“所以(或因此)„„”。当然,第三步总结句可以根据题目和答题的实际情况作恰当的取舍。本题探究要注意:①审题不清。误将“意蕴探究”当成是“作用题”,答非所问。②缺乏概括。摘录文章的内容却无法抽象出其中的内蕴。③主旨不明。散文主旨是“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作者的寻根意识”等无法把握。④缺乏思路。依果寻因,即回答为什么,结合文段议论句、抒情句或划分层次、概括主旨。
答案 ①六盘山唤醒了作者心中已经淡忘了的美好印象。②六盘山让作者思考过往的人生历程。③六盘山让作者汲取了前行的力量。④六盘山启示作者关注底层百姓的生存状态。⑤六盘山激发了作者的寻根意识。
第五篇:2016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纲解读专练古代诗歌鉴赏 07.doc
古代诗歌鉴赏07 三
十七、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题西溪无相院 张先
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入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
⑴这首诗多处写到“影”,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
答:
。【答案】①过桥人似鉴中行,暗写人影(或桥影)。②莫放修芦碍月生,暗写月影(或芦影)。此题要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必须①理解诗歌大意;②抓住一个“暗”,即间接描写。【考点定位】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鉴赏诗歌形象一般分三步走:诗歌塑造了什么形象(物象、意境);形象的表现手法;形象的表达效果(作者的感情、理想、品性等,创造了什么意境等)。本题只是要求找出使用表现间接描写的“影子”,难度大大降低。
⑵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
答:。
三
十八、阅读下面的诗句,根据提示,完成赏析。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1)词多富情趣,而宋词多理趣。请从作品中作者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词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秦诗之理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元词之情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点绛唇》一词起句与结句颇有艺术特点。起句“醉里春归”深婉有致,“醉里”可见作者沉迷于春景,但“春归”却明确点出“春去也”之无奈,奠定了全词的基调。结句“梦里寻春去”。
三
十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喜外弟卢纶见宿 司空曙
静夜四无邻,荒居旧业贫。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以我独沉久,愧君相见频。平生自有分,况是蔡家亲注。【注】蔡家亲:表亲。
(1)此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答案】(1)此诗表达了作者悲喜交加(或悲中有喜,喜中带悲)的感情。
前四句描写静夜里的荒村,陋室内的贫士,寒雨中的黄叶,昏灯下的白发,写独处之悲;后四句抒情,写表弟卢纶来访见宿,在悲凉之中见到知心亲友,因而喜出望外。后四句虽然写“喜”,却隐约透露出“悲”:“愧君相见频”中的一个“愧”字,就表现了悲凉的心情。【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思想感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一要掌握常见类型;二要知人论世,寻典溯源;三要就诗论诗,因事论诗,不要随便套用。(2)前人认为全诗动人之处在“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两句,请从情景关系的角度分析其独到之处。
答:
。【答案】(2)以悲景写哀情;不着悲字而悲情自现(或寓情于景,不直接写情,而将情完全寄寓在景物中)。
“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一联,用树之落叶来比喻人之衰老,颇为贴切。树叶在秋风中飘落,和人的风烛残年正相类似。这里,树作为环境中的景物,起了气氛烘托的作用,以及类似起兴的作用。同时,景语皆情语,“黄叶树”“白头人”,自然也烘托了悲的情绪。写景抒情,把一位穷愁潦倒的白头老人的形象刻画得很丰满。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把握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情和景的关系有:乐景写乐情;悲景写哀情;乐景写哀情;悲景写乐情。这些都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
四
十、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陆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1)请谈谈“入”和“摩”自的表达效果。
答:
。(2)这首诗丰富的感情蕴藏在景物与人物活动的描写中,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答:。
四
十一、阅读下面的曲词,回答问题。【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天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1)“当年粉黛,何处笙箫?”有了什么修辞手法?
答:
。【答案】(1)借代、反问。
“粉黛”是用女子画妆用品代女子,“笙箫”是用演奏时的乐器借代歌女。而“何处笙箫”实意为“如今找不到吹奏笙箫的歌女了”,因此为反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E。
(2)“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析。
答:
。【答案】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的冷寂落寞之情。
这是两问,前一问抓住体现景物的词语分析得出秋天的季节特点,后一问抓住能表达出作者感情的词语分析其中所蕴含的作者感情。
【考点定位】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概括分析,对作者感情的把握,能力等级为E。
四
十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未展芭蕉 钱 珝
冷烛无烟绿蜡干,芳心犹卷怯春寒。一缄书札藏何事,会被东风暗拆看。
本诗突出的特点是连用了几个比喻,请任选一处分析其意蕴及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此题考查的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答题时先明确诗歌何处运用了比喻修辞,因为诗歌题目是“未展芭蕉”,而诗句并没有出现芭蕉这一意象,由此可知“芭蕉”是诗句中的“烛”、“蜡”、“芳心”、“书札”的本体。回答其意蕴及表达效果时需要结合有关诗句,并紧扣比喻修辞的特点。
答案:示例一:将未展芭蕉比作蜡烛。比喻非常新颖,点燃的蜡烛通常给人的感觉是红亮、温暖,这里却说未燃的蜡烛“冷”、“绿”,“冷”使人感到那紧紧蜷缩的芭蕉上面似乎笼罩着一
层早春的寒意;“绿”则给人美丽的联想。
示例二:把未展芭蕉比成芳心未展的少女。在料峭春寒中蜷缩着“芳心”的芭蕉,仿佛是一位含情脉脉的少女,由于为寒意袭人的环境所束缚,只能暂时把自己的情怀隐藏在心底。“怯”字不仅生动地描绘出未展芭蕉在早春寒意包围中蜷缩不舒的形状和柔弱轻盈的身姿,还把未展芭蕉宛若少女娇怯羞涩的神情出神入化地传达出来了。
示例三:将未展芭蕉比作未拆封的书札。未展芭蕉像是深藏着美好情愫的密封的少女书札,严守着内心的秘密。“会被东风暗拆看”,既准确地传达出大自然的微妙变化,又惟妙惟肖地写出了少女娇羞的情态,形神兼备,意味无穷。
四
十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绵谷回寄蔡氏昆仲 罗 隐
一年两度锦江游,前值东风后值秋。芳草有情皆碍马,好云无处不遮楼。山牵别恨和肠断,水带离声入梦流。今日因君试回首,淡烟乔木隔绵州。
【注】 诗中提到的锦江、绵州、绵谷都是四川的三个地名。诗题中的“蔡氏昆仲”,是罗隐游锦江时认识的两兄弟。在罗隐离开锦江,经过绵州回到绵谷后,蔡氏兄弟还在锦江。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对偶除外)?有怎样的表达效果?请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人的感情赋予碧草白云,明明是诗人多情,沉醉于大自然的迷人景象,却说芳草像友人一样依依有情,似乎有意绊住马蹄,不让离去;美丽的云彩也像多情的友人一样殷勤挽留自己,有意把楼台层层遮掩,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寄托了对他们深深的怀念。
四
十四、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唐多令 邓 剡①
雨过水明霞,潮回岸带沙。叶声寒,飞透窗纱。堪恨西风吹世换,更吹我,落天涯。
寂寞古豪华,乌衣日又斜。说兴亡,燕入谁家?惟有南来无数雁,和明月,宿芦花。【注】 ①邓剡,字光荐,号中斋,文天祥的同乡和朋友。本词为南宋灭亡之后,邓剡被俘,过建康(今南京)所写。
上片中“堪恨西风吹世换”一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本词作者邓剡曾参加文天祥领导的抗元斗争,是一个有爱国心、有民族气节的人。这首《唐多令》是宋亡之后他在金陵的吊友之作。本词的上片写景,在景物描写中隐含着亡国之痛;下片抒情,直截了当地写这种哀痛的感情。最后三句,作者又把笔触落到眼前的景物上来:将凄凉孤苦的图景和作者痛伤亡国的感慨之情完全融会在一起,收到了感人的艺术效果。本题考查了诗歌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答案:双关,明写恼恨“西风”使季节更换;暗写痛恨元朝统治者使南宋灭亡,让自己沦落天涯。
四
十五、阅读下面一首宋词,按要求答题。关河令 周邦彦
秋阴时晴渐向暝,变一庭凄冷。伫听寒声,云深无雁影。
更深人去寂静,但照壁孤灯相映。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1)上阕是如何表现“凄冷”的?
四
十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答题。绝句漫兴九首(其三)① 杜 甫
熟知茅斋绝低小,江上燕子故来频。衔泥点污琴书内,更接飞虫打着人。
【注】 ①这首诗写于杜甫寓居成都草堂的第二年(公元761年)。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这首诗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这首诗写频频飞入草堂书斋里的燕子的情景。首句说茅斋的低矮狭窄,“熟知”,是就燕子而言的。连江上的燕子都非常熟悉这茅斋的低小,大概是更宜于筑巢吧!所以第二句接着说“故来频”。
三、四两句就细致地描写了燕子在室内的活动:筑巢衔泥点污了琴书不算,还要追捕飞虫甚至碰着了人。诗人以明白如话的口语,作了细腻生动的刻画,给人以逼真的实感。
答案:这首诗景中含情。诗人从燕子落笔,细腻逼真地描写了它们频频飞入草堂书斋,“点污琴书”、“打着人”等活动。这些描写既凸现了燕子的可爱之态,又生动传神地表现出燕子对草堂书斋的喜爱,以及对诗人的亲昵。全诗洋溢着浓厚的生活气息,给人自然、亲切之感,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草堂安定生活的喜悦和悠闲之情。
也可以理解为诗人通过对燕子频频飞入草堂书斋扰人情景的描写,借燕子引出禽鸟也好像欺负人的感慨,表现出诗人远客孤居的诸多烦恼和心绪不宁的神情。(言之成理即可)
四
十七、阅读下面的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月陂 程 颢
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林下泉声静自来”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析其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反衬(以动写静,以有声衬无声)。淙淙的泉声更突出了月夜的寂静。
四
十八、阅读下面的诗,回答后面的问题。盆 池 韩 愈
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小 池 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1)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A.韩诗第二句“拍岸才添水数瓶”用夸张手法写盆池极小。
B.《盆池》的第三、四句写星月无法倒映于池中,从另一角度写出了池小。
C.《小池》诗中,泉曰“眼”,流曰“细”,“细流”前着一“惜”字,足见诗人情趣在于精细处。D.读《小池》诗,联想“接天连叶无穷碧”诗句,同一诗人,笔法不同。(2)简述“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的诗情画意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简要说明《盆池》和《小池》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
(1)等到夜深,明月走掉,再看我这小小的盆池里能够“涵泳”多少颗星星?是说虽小却能“涵泳”许多星星。(2)先在脑中想象“蜻蜓立荷尖”的图画,再延伸开去,揣摩这幅画的意蕴。(3)对比鉴赏。一个是从大处去写,“天影青青”“涵泳几多星”;一个从小处去写,抓细节“蜻蜓立荷”。答案:
(1)B(2)小荷、蜻蜓,一个“才露”,一个“早立”,两物相依,将自然界的和谐美形容尽致,以自然界的无限生机照亮全诗。
(3)《盆池》取材小,而诗人从大处落墨,以小见大,用大字面写小景致。《小池》则刻画精细,小荷蜻蜓浓缩为“盆景”,大中见小。
四
十九、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鹧鸪天 代人赋①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 ①此词写于作者罢职闲居江西上饶带湖时。
作者大胆、巧妙地用“寒”“点”来描述景物,这样是否与整个画面协调,请简要分析。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详细分析: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对本词艺术技巧的理解。答题时不能将答题重点偏向“寒”“点”所表达的情感,而要对“寒”“点”描写的内容与“画面”的关系进行分析,即对其艺术表现力进行分析。
答案: 协调。用易于产生伤感凄迷的“寒”描绘出山林的朦胧,颜色的深暗,与“斜”“暮”一起写出了初春傍晚景物的特点。傍晚的树林朦朦胧胧,使黑色的乌鸦在林外历历可见。用“点”
字,使画面不但不粗疏空旷,而且具有动态美。这样,与词中作者描摹的初春傍晚农村美景相协调。